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初三化学论文

初三化学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20 16:19:0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初三化学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初三化学论文

篇(1)

上好第一节化学课,对培养今后学生学习化学兴趣尤为重要。初中学生第一次上化学课,总是存在好奇的心。所以,我们的教师要注重上好第一节化学课,首先要精心设计课件,认真备课,要设置许多问题促动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提问。帮助他们主动地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与学习习惯。首先,要尽可能地通过情景模式的创立,激发学生学习化学课的热情,情景模式的创设要具有新意,使学生既能体会到化学课的重要性,也能理解到化学课的趣味性,使他们在一开始接触化学课的时候就产生浓厚的兴趣。再有就是教师要精心设置课堂提问。比如,“什么是化学?”由于刚开始接触化学课学生们不能回答,即使回答也不可能回答的很正确,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要大胆地通过实例来强化课堂效果,可以通过实验,通过动态的课堂问答来解决这个问题。恰当的设置“问题”,在学生面前不断地提出他们暂时还解决不了的问题,让学生在无尽的问题中产生求知的浓厚兴趣,从而在学习过程中使其永不满足。

二、利用化学实验课,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对事物的探究精神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生动有趣的实验是诱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对初三学生来说,化学是一门新开设的学科,本身对它就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加上在学生早已枯燥了书本的理论知识,迫切想把所学的知识在实践应运时,利用化学实验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兴趣,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是他们的兴趣所在。在认真做好课本上的第一个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的同时,要多安排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实验来加深学生对化学课的理解,与此同时还要通过实验课来激发学生对事物的探究精神,在化学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在第一节试验课是可以先抛开书本,做几个趣味性很强的实验,让学生睁大好奇的双眼,然后再引入新课,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集中,精神饱满,对化学课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另外,课后可以让部分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就更加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钻研,去探究。使他们在探究中获得知识,而且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培养了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三、引导学生化学知识生活化

我们生活日常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与人人有关,衣食住用样样离不开化学,化学教师就充分利用这个有利条件,让学生所学的化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相结合,时时给化学提供实用的机会。在课程设置中,要加强化学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情景创设中要注重学生的知识面以及他们的思维走向;在试验中要注重学生把日常生活知识与实验有机结合起来。例如,在绪言部分讲到铜绿时,可以让学生回去找找看家里有没有这种东西,让他们自己去思考,铜为什么会生成铜绿?什么条件下容易生成铜绿?它与铜是同一种物质吗?加热它看看有什么现象?等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解决,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开展各种活动,培养学生学习动力

丰富多彩的化学兴趣活动,对于学习紧张的初三学生来讲,是极具诱惑力的,这样既能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轻松一下,又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和巩固许多化学知识。化学兴趣活动的内容及方式很多,如:“化学魔术”可以做“手帕包火”、“魔棒点灯”等等;“化学知识讲座”可以讲讲“酸雨的形成”、“温室效应的原因”、“日常生活化学”、“化学故事”等等;“化学课外活动”可以带学生到附近的工厂或生活小区让他们去发现生活中的化学;还可以让学生自己组织一个“化学晚会”设计一些与化学有关的相声、魔术、小品、谜语和笑话等等。通过这样的方式与手段,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并针对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的层面去拓展自己的思路,有效形成学习动力。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培养具有很大帮助。

五、帮助学生突破难点问题,强化学生化学学习素养

初中化学的难点及知识分化点一般有:化学用语、溶液的计算等。一个学生即使兴趣较高,一旦几次被难倒,兴趣也会大减,从而影响学习成绩,所以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和知识分化点很重要,例如化学用语中元素符号、化学式,不要求学生一天就把它记完,可采取分批分段记忆,日积月累,量变到质变。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教给他们“四步走”:一写,正确写出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二配,配平化学反应方程式;三注,注明反应条件及符号;四查,最后检查化学反应方程式书写正确不正确。将常见元素的化合价、酸碱盐熔解性编成口诀帮他们识记。对于溶液的计算,重点授以方法,让他们多练,尽可能地帮助学生总结归纳出公式、规律,对于零碎的化学知识,教师帮助总结。这样有助于学生记忆及掌握,不至于使学生感到为难,从而使他们的学习兴趣不减。通过这样的办法不仅可以使学生消化所学知识,更能够强化学生化学学习的素养,使他们在生活中通过不同的方法来巩固化学学习知识,最终达到化学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总之,兴趣是第一位老师,在化学教学中,应积极采用各种有效的适应学生心理特征的兴趣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化学,学好化学。

参考文献:

[1]刘知新.中学化学教材教法.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

[2]陈耀亭.中学化学教材教法(第二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3]郑长龙.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比较研究·初中化学.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篇(2)

一、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师生互动。我国的教育体制造成了目前大部分的学校均采用填鸭式教学。由于课时有限,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进度,就不得不把大量信息灌入到学生们的脑海里。就造成了学生们被动学习的局面,时间长了难免会挫伤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们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很有可能会产生抵触情绪,影响成绩。

2.忽视图表作用。教材的撰写和编排都是经过研究的,浓缩了教学精华,同时也是编者们的心血。化学教材中不仅有文字叙述,同时也有生动的插图。这些插图直观生动,富有科学性和趣味性。它可以让学生们对化学实验感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但是有些老师认为这些插图没有什么作用,在讲课过程中忽视了它们的存在,没有对插图进行讲解或者实验。

3.理论联系实际较差。化学教学通常都是理论教学,忽视了实际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在讲到燃烧和氧化这一课时,老师们通常会将满足燃烧的条件和氧化的定义教给大家,并没有和实际生活中的情况相联系。

4.学生动手能力较弱。学生们只是在台下看着老师一步步的操作实验,最后得出结论。这样就造成了学生们的动手能力较差,而且印象不深,不久就忘了。其实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实验还是要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才能达到锻炼的目的,增加学生印象的同时还能寓教于乐,这对初三紧张的学习环境而言无疑是件好事。

二、提高初三化学教学质量的措施

1.课前准备是基础。教师课前给出学生课题,让学生提前预习,明确要探究的目标。如在学习初三化学新教材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的第一课之前,先列了一些提纲,由学生针对提纲预习,自己查找资料,写出预习报告。教师要精心备课,在引导过程中,要创设的挑战性的问题情景。教师有目的地创设能激发学生创造意识的各种情境,促使学生产生质疑、问难、探索求解的创造性学习动机。

2.课堂上创设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创新教学氛围。教师应努力营造出自由、平等的氛围。学生年龄尚小,经历甚少,有时提出的设想与现实可能有一定的反差,教师应对学生所犯错误一定要有高度的容忍精神。在给学生提供创造性氛围时,教师要做到公开地向学生表示出,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以及任何探索迹象,都是好事情,要给予肯定;当学生对某一问题感兴趣并非常兴奋时,要允许他们按照自己的步调活动;教学气氛要轻松活泼;不反对猜测,特别是具有一定道理的猜测。

3.课堂上营造讨论的气氛。在引导探究式教学过程中,讨论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初三化学新教材《奇妙的二氧化碳》这一节的内容比较零碎,和生活比较贴近,可对教学模式进行适当的调整,如先列出研究的提纲,学生先进行准备。上课时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四人一组,以知识竞赛的形式来完成课前提出的问题,同时又适当插入新的知识进行讨论。通过这么一节课,学生积极讨论,积极参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效果,既学习了新的知识又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有助于创造性思维的活动。使智力从“常态”跃迁到“激发态”,由此迸发出创造性的思维火花。

4.发挥化学实验的优势。化学实验是引导探究性教学取得成功不可缺少的“桥梁”。教学应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化学仪器和药品,让学生主动地进行实验探究。同时,学生实验操作时,教师还应做到给学生操作时间;给学生思考时间;给学生发问时间。

5.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引导探究式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借助学生电子计算机辅助手段,发现和解决问题,可以借助实物投影更加清楚地观察实验现象,对于一些实验室很难完成的实验,可以借助多媒体,以录相的形式播给学生看。这样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利于帮助学生进行理性思考,从而通过现象,归纳出本质和规律。

6.课后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就必须让学生置身于社会的实践之中,使学生动手做实验,尽量把演示实验变成学生实验,也可以选择一些生活用品来完成一些家庭小实验;到社会中调查研究,选择切合实验的小课题研究,如调查生活环境的空气质量如何,水环境如何等等。在课后作业中适当布置一些贴近生活的小论文,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

7.总复习是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帮助学生突破重点、全面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在复习中,抓住重点及时突破,对于难点、重点做到及时复习和巩固。具体做法有运用列表法帮助学生梳理和识记;强化酸、碱、盐通性规律;让学生选做“水样、土样酸碱性测定”及“几种盐的鉴定”,并开放实验室指导学生独立完成“酸、碱、盐的性质”实验。抓住关键,归纳各物质相互联系规律化学方程式是学习化学的关键。归纳各物质相互联系规律实质上是各物质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归类和总结。复习时注意掌握各物质相互联系规律及其化学方程式应紧扣酸、碱、盐通性,运用多种形式和活动进行复习,如各物质间化学方程式书写比赛等。复习中以实验为主线贯穿各章知识点,实验应以教师指导学生动手实验为主。在复习实验过程中,还可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更可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复习效果。

8.针对中考考试题型,进行专题总结及综合训练。其中专题可分为反应类型,物质分类、物质鉴别、文字叙述推断题、框格型推断题等等。中考复习过程中要以大纲要求为导向,基础知识为依据,化学实验为核心,能力培养为宗旨,突破重点和关键。

篇(3)

关键词:初中化学 探究题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2(c)-0-01

新课改后,中考理化实验题的比分越来越重了。怎么做好初三化学试题的实验题部分成为一个重点。所以,同学们平时重视实验的操作,亲自操作至少一遍,操作的时候多留心步骤、现象,甚至可以自己考虑设计实验步骤,充分锻炼自己的发散思维。做完之后再做题目。找出历年的高考实验题目来做。

(1)尝试改变课本上探究实验的程序化。开展初中科学探究性学习方式的理论假设是:依据科学・人文主义教育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及社会学习理论,假设学生的需要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前提,价值是客体满足主体的效能,以需要引导发展,“以需促知,以知展能"的探究性学习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探究科学原理和综合思维能力及应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科学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需要,以探究性学习方式的建构和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实验目标,从而探究学生在知识、情感、能力方面获得主动、全面、可持续的发展的方法。根据这一理论假设,在实验中着重探讨以下几个问题:1)初中科学探究性学习方式介定。2)教师和学生在实验中的角色定位。3)学生在实验中知识、情感、能力三者的和谐发展。4)科学问题情景设计与科学假设的相关性及思维程序控制确定。寻求以上问题的答案,即是我们实验研究的目标,又是我们实验方案制定的依据和评价实验结果的重要尺度。希望通过几年的实验、验证、修改和完善这一理论假设。最终形成较科学的“初中科学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操作模式和评价指标。

(2)化学、英语要背的很多,没有什么捷径。在基础扎实的情况下多看书、越多越好。化学有一部分是要记忆的,但要活记,不要死记硬背,要掌握总知识体系,整体把握以后,一点一滴的东西记在一起,找找规律,有方法的记。英语嘛,单词最重要。语法也很重要。语法书要有一本比较权威的,时常当小说一样翻翻看看,日积月累会有大的提高。把错题整理起来,每道题都认真对待,总结经验方法。单词我建议你买星火的大学1~6级速记,那个上面不是只提供单词例句,而是提供很多联想记忆法,词根记忆法,等等很多记忆方法。使的你即使是高中生,也可以很有效的渐渐记住大学词汇,扩充词汇量,这对英语学习,英语应试中很重要。词汇量大,不论是那类题都会更得心应手。但说到底,方法要靠自己总结的。一定要自己学会反思,总结,知识是很容易遗忘的。重要的是能力。别人的都只是参考。下面是初三化学实验探究题的常识,一定要记住。无色液体:水,双氧水。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紫色溶液:石蕊溶液。显酸性的溶液:酸溶液和某些盐溶液(硫酸氢钠、硫酸氢钾等)。显碱性的溶液:碱溶液和某些盐溶液(碳酸钠、碳酸氢钠等)。显中性的溶液:水和大多数的盐溶液。七种常见沉淀要记牢:AgCl BaSO4 Fe(OH)3 Mg(OH)2 Cu(OH)2 CaCO3 BaCO3。还有十对不共存离子:七个沉淀拆为七对离子・氢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这些都是做题的关键。

(3)化学实验探究题考试时虽然会有课外的,但是它是课本的延伸,只要学好课内的,就已经够了。考试时无非就是要你阅读资料、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的原理或反映的物质。所以课内的有关物质反映的化学方程式要熟记,复习时着重看课内的实验题。有关解答技巧,你应该在阅读到题目时想到一些与题目有关的化学方程式,比如看到“铁”字你就应该想到有关铁的化学方程式。探究题一般都会有几小问,每问都是递进关系,第一问不懂就不要花太多时间去想,可以跳过做第二问。也可以把一些重要的字眼用铅笔圈起来,但做完后一定要记得擦,要不然人家说你作弊。解题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提出的猜想要准确合理,有利于方案的设计;合乎题意,不能存在漏洞,不能信口开河;2(设计的实验方案要紧扣提出的假设,选用的实验用品要恰当;实验方案理论上合理,实际上可行,操作上简便易行、安全,还要经济环保。3)结论一定是对假设的判定,交流评价一般是对实验方案、也是探究题中最难的地方。实验与探究题的考查方向:考查探究中提出问题或猜想的能力,考查设计和实施科学实验的能力,考查解释和表达科学探究结果的

能力。

(4)要想学好化学探究题要注重基础,一定要抓好基础,不要脱离书本直接做题。这是学化学最忌讳的,千万要记住,无论以后做的什么样实验题,母题都是书上的例题。化学实验题要把书上的实验弄透,一定要掌握原理,而且要回举一反三。具有相似性质的金属或非金属一般发生的反应类型相同。例如铁和铝,发生水解时的反应原理相同。所以平时学习的时候,要学会归纳总结一些常用的化学性质相似的物质,只要记住其中的一个,其他的就不成问题了。

考试的时候,切记要审题认真,不要着急,沉着冷静,拿笔一个字一个字的点着题读,抓关键词,实验题要注意实验装置,有的时候从实验装置就可以得出物质的物理或者化学性质,题目中有答案,只是比较隐蔽。其实所有实验题真正内容都是化学方程式的考察,首先要记住或者熟练找出物质的本质是什么,比如大理石,你要马上想出这个化学式是什么。这最主要,然后要学会分析问题,论证或证明思想,比如控制变量法。还有要会猜想,大胆尝试也是很主要的。知道这些,最需要做的就是熟记每一个方程式,或通过反应物质来写方程式的

能力。

(5)掌握解题步骤。实验题的一般解题步骤:明确实验目的理解实验原理判断各仪器的作用分析实验成败的关键误差分析。做实验题就是解决好两个方面:装置原理和反应原理。装置原理:判断各仪器的作用,还有注意仪器的连接顺序,一般为“原料气的发生装置(安全装置)原料气的净化与干燥装置反应发生装置收集或测量装置尾气处理装置”。反应原理:是各步操作均遵循该步的化学或物理原理,均服务于实验的分步及总体目的。

只要牢牢把握以上几点,多背诵,多练习,多思考做题时掌握步骤,细心审题,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在中考中答好探究题。

篇(4)

1.认真制订教研组工作计划,积极抓工作计划的落实,在学期初制订的各项计划,都有了较好的实施。本学期本组共开展教研组活动10次,集体备课15次,组内集体听评课8次。

2.积极领会和贯彻学校领导提出来的教研组活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针,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全组教师于3月37日在陈副校长的带领下,到普洱一中进行教研组活动。在活动中,各位教师均认真进行了听课学习和交流,全组教师感受颇深,觉得受益非浅,开拓了教师们的眼界。回来后,所有教师都写了心得体会,大家在各方面都有了一定的提高。

3.高度重视中高考,狠抓中高考复习。针对中高考的复习,分别进行过两次专门的教研组活动,对不同阶段复习的策略,复习的进度随时进行了解,并请组内教师提出复习建议。在每一次模拟考后,都要求高初三教师们写出质量分析,在研讨会后,又及时组织教师们进行了交流,在最大限度上保证了中高考化学、生物复习的顺利实施。

4.抓好教研组的常规工作,在听课、评课、说课、研究课、备课、作业、辅导学生、资料的使用等教学教研常规工作中一丝不苟,保证了教学的正常进行。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评好玉溪师院附中教师们的赴我校授课,让教师们在活动中获得能力的提高。

5.想方设法提高教师各方面的能力,针对拔高教师和未上过高三复习教师多的具体情况,组织了组内教师在高考前和高考后分别做和讲了两次高考题,安排组内公开课的授与评,安排组内说课的讲与评,一定程度的提高了组内教师的教学和教研能力。

6.重视平时教学,认真检查组内教师的备课情况,掌握和要求好教学进度,督促教师作好教研活动。为促进教师的教研能力,要求组内教师写出教学教育教研的心得、体会、论文,现每一位教师都已上交。安排专人抓好期中、期末试卷的制做,作好考试成绩的汇总,作好考试后的质量分析。

7.突出生化组的特点,搞好有声有色的各种课外活动,共开展了化学兴趣小组活动25次,生物兴趣小组活动16次,与高二年级组合办了理科化学知识竞赛,开拓了学生的眼界,培养了学生兴趣,提升了学生能力。

8.抓好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充分利用实验室的各种功能,对教学中需要开展的实验尽可能的开展,针对高三、初三的中高考越来越突出实验地位这一现实,专门安排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对高三生物、化学;初三化学的中高考实验重点复习操作了一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9.抓好教师师德建设,促进教师思想提升。组内教师精诚合作,上下一心。对于学校的各项安排均积极完成。对学校交代的各种任务,毫不推委,做到了“没有任何借口,细节决定成败”。

10.抓好年轻教师培养,重视结对子工作。对于各个新老对子,要求做好结对帮扶的计划,落实结对子的具体情况,做好结对的总结。用好师大支教教师,发挥了支教教师的最大作用。

存在不足和努力方向:

1.计划中的教师课件制作,因为学校报告厅的一度修复和后来的使用频繁故没有开展,是一个遗憾。

2.少数教师在工作中还存在着质量意识不到位的情况,有得过且过的思想。新教师和未上过高三的教师还多,他们的成

还需要一个过程,如何快速让他们成长是将来教研组工作的一个重要话题。

3.学生的基础和教师的教学出现了较大的差距,如何让学生爱学,会学,如何让教师适应学生而不是学生适应教师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篇(5)

以理化生的学科发展观为指导,以新颁布的«理化生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本组的实际上情况,充分利用教材这个载体、认识教材的人文性和谐统一的教育功能,提高教师驾驭新教材的能力,促进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和专业发展。同时,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质。

二、主要措施。

(一)、更新教育理念:

1. 以“新基础教育”为理念,继续深入学习和探索,搞活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2. 坚持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积极开展教改实验,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二)、加强常规教学:

1、集体备课,发挥群体智慧

集体备课是发挥群体优势,提高备课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落实教学常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必要措施。为此,要积极组织集体备课,明确集体备课时间,每次集体备课都要求有中心发言人,每次确定一个中心,研究一些问题,不搞花架子。重点讨论教学目标、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的处理方法和教学活动的设计,主要以说课为主,做到有计划、有目标、有实效。集体备课是共同提高的有效途径,它不仅有利于教师知识水平的提高,而且有利于教学经验的积累,教学方法的改良,使个人钻研和集体智慧得到充分的发挥。 本学期通过集体备课对教案进行充实、修改,使其符合现有学生的教学实际;并在组内共享。

2、开公开课,加强集体研讨

公开课是教师共同提高的又一种形式。认真搞好公开课教学活动,先说课,后讲课、评课,说课、评课要落实并有记录;每学期我们教研组都安排了校内外的公开课,课前集体备课,课后及时交流,肯定优点,提出改进意见,争取将说课和公开课有机的结合起来。在对外公开课方面,我们积极发挥群体力量,对教案仔细分析研究,对课堂结构仔细推敲,对板书精心设计,提高整体实力。

3、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认真组织学习新教材、新教学大纲,积极开展研讨活动,明确新教材的编写思想、内容体系、教学目标,认真研究教材,把握其中必修内容和选修内容的教材特点和教学要求,按教学大纲的各项要求,落实知识、技能、能力、方法、情感、态度等教学目标,为新教材取得最佳教学效益,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合格人才而努力探索。

4、狠抓初三、高三教学

毕业班教学始终是学校工作重点,也当然是教研组工作重中之重。我们把重点放在加强双基和能力培养上,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加强实验教学,重视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同时积极进行复习教学研讨活动,共同研究历届中考试卷,交流复习经验,明确复习方向,努力提高理化生成绩。同时仔细研究近年来的命题思路,精选习题,争取再创新高。

5、加强实验教学和多媒体教学。

本学期组织教师深入学习,提高自身的实验教学、实验操作和实验设计能力,很好利用多媒体教室教学,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

6、加强课外辅导,成立兴趣小组

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他们精力充沛,爱好广泛,想象丰富,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教研组将在高一、二年级开展兴趣小组活动来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还使他们对学习更感兴趣。同时针对竞赛,加强平时的课外辅导,提高学科专业知识。

7.确立“科研兴教”的思想,加强课题研究的力度。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枯”。加强课题研究的力度,紧密结合教学实践,精选课题,深入钻研,及时总结,遵循“认识——实践——再认识”的规律,积极撰写教学论文,形成一个人人参与教科研的很好氛围。并做好现有课题的结题工作。

8.多途径加强对教师的培养,促使教师迅速成长起来

9.团结组内力量,共同奋斗,适当时侯开展组内教师活动。

四、活动安排。

周次 内 容 主持人 备注

1 开学工作;准备教学用具、资料等 全体理化生教师

2 撰写教学计划; 全体理化生教师

3 制定教研组计划; 李丰英

4 理化组集体备课,王雪玲主讲初三化学 理化生教师

5 高考知识讲座 王生全

6 理化组集体备课,乔永春主讲初二物理 全体理化生教师

篇(6)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育;青少年;渗透;法制教育

据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统计数据显示,青少年犯罪呈不断上升趋势,青少年犯罪总数占中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因此,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初中化学化学虽是法制教育的隐性课程,但应发挥学科知识的优势,在教学活动中结合课本知识渗透法制教育,这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应尽的责任。

一、初中化学教学中融入法制教育的意义

2013年复旦大学的黄洋事件引起社会热议,风华正茂的学子因为一点生活摩擦做出伤天害理的举动,着实令人悲愤、无奈。类似事件社会上已经发生多起,这无不昭示着现今青少年法律意识的薄弱,这是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敲响的警钟。中学是人生中较为特殊敏感的阶段,该阶段的青少年辨别是非的能力比较薄弱,自我控制能力也较差,但可塑性极强。正因为如此,在初中阶段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培养其遵纪守法的良好品格尤为关键。初中化学课本中的很多知识都与法制密不可分,如初中化学中涉及到易燃、易爆、腐蚀性、毒性等物质;涉及食品安全问题、造成“白色污染”的塑料等问题。所以,在化学教学中设置具体事例情景进行法制教学更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法制意识。

二、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

(一)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将法制教育融入课堂

1.“爱护水资源”教学设计举例

生命的孕育和维系都离不开水。但是由于工业化的发展,水体污染越来越严重。为了让学生意识到爱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在学习 “爱护水资源”时,笔者让学生在预习课本内容的同时搜索“2007年太湖蓝藻爆发事件”的相关资料。在课堂上让学生分组讨论学习该事件的起因、危害,让学生深刻认识水资源的重要性和防治水体污染的迫切性。同时,结合水体污染的严重性向学生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的相关内容,帮助学生树立水资源保护的法律意识,学会通过法律手段来保护我们日益稀少的水资源。

2.“常见的酸和碱”教学设计举例

课本内容中将“浓硫酸的腐蚀性”单独列为一小节,讲述了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其实在学习这节课内容之前,同学们已经对浓硫酸的强腐蚀性有所耳闻,因为社会上有一些犯罪分子不恰当地利用了浓硫酸的腐蚀性,做出打击报复他人的行为。这是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很好的切入点。教师可以结合《中华人民中和国刑法》向学生讲述用浓硫酸泼人这种行为是违法犯罪行为,并且非法携带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危及公共安全的行为均会受到判刑、拘役或者管制。

3.“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教学设计举例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这一节内容,笔者认为可以采取开放式教学。近些年社会上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如毒奶粉、毒面粉等一系列事件引发了社会高度关注。这些“毒物”不仅使食物失去了营养价值,更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同程度的伤害。如摄入猪肉中的“瘦肉精”会使人出现恶心、头晕等不良症状,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心脏骤停或者昏迷死亡。教师可以结合社会上的这些具体事例向学生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里的部分内容,提高学生对食品安全危害性的全面认识,并且明白自己担负着法律赋予的食品安全监督职责。

(二)充分利用实验教学,开展法制教育

在化学实验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一些有害物质,若不及时处理便会污染环境,这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背道而驰。所以笔者认为,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对实验有着浓厚兴趣这一优点,指导和鼓励学生在不影响实验结果的前提下不断改进优化实验,减少污染物的产生。例如,在做硫燃烧实验时,实验产生的SO2这种有害气体会污染空气,危害学生和教师的健康。所以进行该实验时,我们可事先在集气瓶中放少许氢氧化钠溶液。此外,教师要严格规范学生实验行为,如废弃液不可直接倒入下水道,应倒入指定的容器中经处理后再排放,否则会造成水质污染。这样既可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素养,还可了解一些环境保护法规。

(三)开展研究性学习,进行安全与法律知识教育

法制教育仅靠呈现法律条款会显得枯燥,所以我们可将化学知识、技能与社会生活正反面案例相结合进行研究性教学。例如,学习温室效应这一课题可让学生进行分组调查研究,通过自我调查研究亲生体会温室效应问题的严重性和亟待解决的紧迫性。而教师可以就同学们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性法制宣传,将同学调查得出的温室效应防治方法与《中华人民中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相结合,将法律知识有机地与教学内容、学生的行为规范等结合,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学生法制意识的提高不是某一门学科的责任,各科老师均应当结合自己的教学内容进行适度渗透。作为一门科学学科,化学在法制教育方面更有自己的优势与责任,在教学中拓展全新法制内容,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也可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黄云华.初中化学教学中法制意识的培养研究――以重庆市云阳县农村初中为例[D].贵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2]崔建华.初中化学教育中法制教育渗透[J].中华少年,2015(11):42.

篇(7)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外阅读;中考;成绩

1初中英语课外阅读跟踪调查情况

重庆市珊瑚中学《基于校本课程的英语课外阅读技能培养与训练研究》课题立项,作为课题组组长,笔者对参加英语校本课程13级到19级的参加相关英语校本课程的近2000学生进行了跟踪研究。通过对这些毕业生跟踪调查和分析,发现课外阅读对学生的英语成绩影响极大。从所教历届毕业生发现中考成绩与英语阅读感兴趣有很大关联,可谓是“得阅读者得天下”,中考成绩高分数段的学生对英语课外阅读更感兴趣,阅读习惯好,阅读量较大的学生,中考成绩较好。

2初中英语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

2.1初中英语课外阅读缺乏时间保障

新课程标准对初中生的英语阅读提出了要求,不同年级有不同的要求。初一学生课外阅读量,每天保证100词以上的阅读量,一学年要保证达到4000词以上。初二学生课外阅读量,每天阅读量在250词以上,一学年达10000以上。初三学生阅读量,每天阅读量在400词以上,一学年达到15000词以上。但在实践中,很少有学生达到这样的阅读要求,究其原因是初中生学业负担太重,很多学校为了升学率大搞题海战术,回家还要做大量的家庭作业巩固课堂知识,导致学生没有时间进行英语课外阅读。初二物理和初三化学学科的增加,使初中生的学业负担加重。如果每个学科30分钟的家庭作业,语数外加物理化学总共五个学科,就是两个半小时的家庭作业。初中生经过一天紧张的学习,做完五个学科的家庭作业,大都筋疲力尽,没有精力也没有充裕的时间进行英语课外阅读,时间缺乏保障,英语课外阅读尚属纸上谈兵,周末的时间大多被作业和补课挤占,能分配给英语课外阅读的时间几乎为零。

2.2英语课外阅读缺乏必要的技巧

初中生有阅读文学的习惯,但有阅读英语习惯的同学很少,能持之以恒的同学就更少了。英语阅读习惯的养成,不是光靠提高英语成绩为目的的功利性阅读,而是自我意识提升的需要。不适合学生的英语阅读材料难以吸引学生的兴趣,目标不专一的初中生会逐步放弃英语阅读。笔者发现初中生大多不能每天坚持课外阅读,且没有养成良好课外阅读技巧。究其原因有二:其一,初中生词汇量较小,阅读材料的生词阻碍了他们对文章的理解,阅读过程中磕磕碰碰,导致无法顺畅读完全文;其二,没有养成记笔记的良好习惯,缺乏必要的阅读技巧。在阅读中,学生遇到生词,不会根据词根来判断句子的大概意思,一旦句中有一个生僻单词,即使不影响整句的意思,但学生们缺乏灵活使用略读等阅读策略,加上畏难情绪影响,导致英语课外阅读习惯难以自觉养成。

2.3课外阅读习惯欠佳

目前初中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同学从小学三年级就开始接触英语,并有新东方学习英语的经历,有的同学从初一才开始学习英语。英语学习起点不同,英语水平差异较大,英语阅读水平也大不同,阅读方法差异较大。在阅读中,有些学生喜欢抑扬顿挫朗读,有些学生喜欢默读;有些学生喜欢用手指着逐字逐句读或者逐行逐行读,用手指着读这个阅读习惯非常不好。课外阅读,学生要学会范读而不是精读,课外阅读自由度较大,在阅读过程中不要依赖于字典,要学会利用上下句之间的关联读懂大意,提高课外阅读的速度,培养阅读思维的连贯性,提升初中生阅读能力。

3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英语课外阅读

3.1课外阅读开展的起点:阅读词汇的积累

初中英语学习成败的关键在于词汇量的积累。很多学生不喜欢背单词,觉得背单词枯燥乏味。课本上的词汇本身比较多,学生的学习负担不轻。为了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让学生自觉热爱背单词,老师的引领显得尤为重要。我校校本课程英语课,老师会引导学生根据上下文的意境,结合词根举一反三,反复巩固和练习,帮助学生寻找单词规律,利用规律督促学生记忆单词、流畅阅读。老师会适度拓展,引导学生学会拼读法、前缀法、后缀法、词根法、比较记忆法等方法,多记单词,夯实阅读的基本功,遇到易混淆的单词记录在小纸条或者笔记本上,优美的句子也记录在摘抄本上,这样学生的词汇量大大增加,有利于扫除阅读上的障碍。“学以致用”告诉我们:单词只有在不断使用的情况下才能被记住。我们举办的“词汇大比拼”“词汇之星”“我爱背单词”等活动,极大地吸引了同学背单词的兴趣。这些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学会记单词、巧记单词、多记单词,会用单词,扩大词汇量,对他们的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3.2课外阅读能力养成的关键:阅读方法导航

纵观历年的中考,阅读材料可谓种类繁多、包罗万象,如:科普、教育、体育运动、幽默故事、哲理小说等;体裁有议论文、叙述文、说明文等。这就要求学生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文化背景,学生每天的学习时间有限,“读什么”“怎么读”才能让学生尽快提高阅读能力呢?目前市面上的英语教辅资料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学生难以找到适合自己的教辅材料,为了让学生接触到地道的英语,课题组的老师根据初中学生的实际水平,选取对学生有吸引力,生动、形象的阅读材料。初一以培养兴趣为主,《英语奥斯卡剧场》《英语电影配音》《希腊神话》等有声材料可以吸引学生的兴趣,减少阅读的难度;初二以培养阅读方法为主,《英语悦读技能培养》《英语潮流电台》《美剧欣赏与点评》《英语经典名著导读》;初三以中考话题为主,《每日一练》《每周一话题》等,没有参加校本课程的学生,老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推荐他们悦读《新东方英语》《新概念英语》《疯狂英语》《21世纪报》等。这些校本课程的开发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阅读素材,学生可以凭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课程。除此以外,老师们在阅读中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训练,对简单易懂的文章可以先细读全文,再回答问题;对难度适宜的文章可以先粗读全文,浏览所有问题,再作答;对生词较多、难度较大而题材有不熟悉的文章,可先浏览所有问题,再带着问题找答案。“跳读”“略读”“查读”“研读”等阅读方法的使用让学生拥有了一些阅读技巧。

3.3强化阅读习惯的保障:阅读时间的保证

有了中考这个指挥棒,学校和老师都会非常重视英语,笔者所在学校每周都有5节英语课,1节英语阅读课。为了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有效利用在校时间,笔者会利用班会时间,让同学们用全英文自编自导自演小品、话剧,以小组为单位,让每位同学都参与活动,同学们会积极投入活动,剧本的挑选就是同学们阅读的过程,《白雪公主》《花木兰》《皇帝的新装》《西游记》等故事都会被同学们搬上讲台,一节课下来,学生经过40分钟的听说练习,进步很快,阅读兴趣提升。每周一次的英语测试,让学生提高应试技巧,提升英语成绩,帮助学生将语言知识内化为对语言的运用。

4学生如何通过课外阅读提高成绩和综合素质

4.1积极调整学习心态,保证学习兴趣

面对琳琅满目的阅读材料和学习压力,一定要调整自己的心态,学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阅读材料,积极参与课堂以及课外活动如学唱英文歌曲、竞猜、抢答、课本剧的表演等形式,让自己在活动主动积累单词,扩大自己的词汇量。阅读时采取精读和泛读两种形式,泛读时不要求对内容完全掌握,能看懂、能接受信息、进行简单总结,能就所读内容进行问答就行。精读时要求对词、句进行深度理解以及应用。不管什么形式的阅读,“开卷有益”。

4.2养成课外阅读习惯,保持可持续发展

教师在拓展学生阅读渠道的同时,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比如:充分利用寒暑假时间,让学生把寒暑假阅读的好书、社会实践、游学等做成PPT,配上英语解说,让同学们在班会活动中一一展示,也会让学生拍微电影,配上全英文,让学生把课堂上的英语学习用于实践中,还组织同学们进行趣配音比赛,同学们跟着自己喜欢的台词、对白朗读,有利于提高英语语感。推荐同学们跟着盒子鱼读英语,跟着老外洋腔洋调读英语,这些活动都有助于同学们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有利于同学们英语成绩和综合素质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