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城市园林设计论文

城市园林设计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20 16:18:5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城市园林设计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城市园林设计论文

篇(1)

关键词:园林设计;城市园林;不足;建议

园林绿地是城市生态、环保、景观、文化、休憩和舒缓空间、减灾避险的重要保障。论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人居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城市园林建设已成为城市建设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城市园林建设能否适应城市的发展和要求,如何满足城市居民的需要。将成为衡量“宜居”的重要尺度。

1城市园林建设的意义

1.1提高城市环境质量。美化环境。改善城市面貌城市园林绿化的首要任务是改善生态环境。随着工业的发展,大量有害气体释放到大气中,严重污染了空气。绿色植物能够吸收有害气体、净化空气,减弱噪音,调节城市温度,全面改善人居环境。因为城市绿化是物质文明的体现,也是城市精神文明的象征。城市的园林绿化布局合理,设施配套齐全,建筑精美,管理完善,运转有序,加上绿茵遍地,繁花似锦,四季葱翠。在这样景色美丽、生态环境和谐的城市里生活,人们的身心将更健康,精力更充沛,创造力更旺盛,必将促进社会文明,经济繁荣,使城市成为人们向往的地方。因此,城市园林的建设规模与建设质量同城市环境的改善密切关联。

1.2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现代园林与社会发展是相互影响的,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决定园林发展形式与内涵的同时,园林也变成社会经济活动的一部分,反过来促进经济、文化的发展,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提高。目前我国许多地区都将园林绿化的发展作为改变城市面貌,改善投资环境的先期性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经济、文化带动了园林建设的发展,优美的环境又带来了经济、文化的繁荣。

2我国园林设计存在的不足

2.1简单设计复杂化不少行道绿化和城市空地,实际上只需要简单设计.甚至栽上几排树。毕业论文简约有时更能体现身份,朴素本身就是理念。设计者冥思苦想追逐所谓“亮点”,表面文章做多了却显浮躁和好大喜功。当然,也并不是所有设计都要简单。

2.2寻求猎奇的世俗化、潮流化正如前些年北方园林江南化成风一样,近几年欧风、日风、洋风又光顾全国,当然这其中不乏成功的作品,但作为一种潮流和时尚,势必走向

世俗。

2.3设计标准的侈豪化大量使用花岗岩、大理石、不锈钢、玻璃幕、高级灯具、进口喷泉等昂贵材料,少园林之美,多暴富之嫌。

2.4广场设计的八股化低头是铺装(加草坪),平视见喷泉,仰脸看城雕,台阶加旗杆,中轴对称式,终点是政府。硕士论文干孔一面、大同小异。忽视了广场休闲、纳凉、交际等社会功能。草多树少,大而不当,堂皇有余,朴素不足。

2.5绿荫不足硬质化大树少、铺装多。铺装、池底、驳岸等混凝土化,阻隔地气,不透水、不环保。

2.6小区景观展示化居住小区有限的空间左一个“威尼斯水桥”,右一个“爱奥尼柱式”,形象张扬显示华贵,环境排场取悦参观者,却扰得居住者不安宁。

2.7集中绿地的架空化随着小区功能的叠加,一些设施进入地下。但是,把集中绿地全部架空,建车库、商场、俱乐部、游泳池,连同周边楼座也下挖几层。绿地变成了不接地气的大盆景,从长远看无法保证生态健全。

2.8构图理念的非哲理化平白无故地出锐角、加楔形、破轴线。片面理解“解构主义”,形象横眉冷对,尺度比例不当,秩序和思维混乱。

2.9置景手段的舞美化把影视置景和舞美处理搬到园林里来,其中有些艺术质量尚可,并为园林注入了一些现代意识和原生态概念。但是如果每每皆是竹篱茅舍,断垣残壁、寒窗瓦窑、鱼网井台,必将丢掉园林的本分。

3目前我国城市园林设计的应遵循的原则

园林不是简单随意的栽树种草,推山开湖,而是一种艺术。确切地说就是在一定的地块上,以植物、山石、水体、建筑等为素材,遵循科学原理和美的规律,创造出可供人们游憩和赏玩的现实生活境域,并伴随着人类历史进程,是城市建设的产物。它是一门综合的造型艺术,主要以活生生的植物为造型构图材料,而且它是一个“三维”的时空关系体,设计以“适用、经济、美观”为指导思想。

3.1科学规划、注重细节。做到宏观与微观统一的原则

“城市在园林设计时,首先要把握鲜明、准确的立意,确定科学的规划,把项目放到整个城市或区域环境中,结合现状对其性质、功能和形式准确定位;做好构景要素之间的协调、园林绿地与周边环境及整个城市绿地系统的协调;园林建筑和小品在形式、体量、尺度、色彩、质地上必须服从周围环境需要,与其他景物协调统一。园林布局要主次分明、承上启下、前后呼应、烘托对比,使景物相得益彰。规划确定之后,细部决定成败,园林尤为如此。匠心往往要透过细部传达。园林作为一种“强迫艺术”,随时在接受游人的品昧和评说,就要经得住推敲。景区往往要“不经意拈来”,细部却要“娓娓道出”,这些功底对设计者、施工者都至关重要。事实上,有许多城市正是运用了宏微结合的辨证方法而取得了实践上的成功,合肥市就是一个较突出的例子。合肥市城市园林绿化的方针是以面为主,医学论文点线面结合。宏观上以居民区、工矿企业、机关学校等面上的绿化为基础,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同时利用护城河建成城市公园,形成了环绕旧城区的绿色“围墙”,改善了旧城区的生态环境。微观上打破块状公园的概念,将城市综合公园解体渗透到城市的每个生活空间中,提高了基础绿化的艺术性;对组成环城公园的“包河⋯银河⋯稻香”等景区部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设计,使之四季有花四时有景,各具特色各领,充分体现了传统造园的艺术境界和文化内涵,成为真正的园林艺术而不只是简单的绿化造林。同时重点搞好城市的血脉——道路广场的园林绿化,建成若干条有静有景、优美舒适且富有安全感的园林路,在城市生态系统中发挥多种功能,取得较好的综合效益。合肥市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这种宏观与微观完美结合,兼顾绿色环境质和量的风景园林才是现代城市园林发震的主流。

3.2因地制宜、经济适用原则因地制宜就是要依据绿地的地形、地貌和周边环境造景,既经济节约,又做到横有起伏具韵律,纵有层次富变化,避免平直呆板。我国目前还是发展中国家,政府财力有限,不能追求奢华,盲目照搬西方国家那种营造大规模园林绿地和森林进入城市的做法。我国现阶段城市园林设计主要任务是改善人居环境,协调城市生态系统,确保居民的身体健康,应以“林荫型”绿化为主导,加大道路、小区、游园及广场的遮荫效果,增加绿地的色彩,变“平面型绿化”为“立体型”绿化,扩展绿化的范围,发展垂直绿化、屋顶绿化、阳台绿化,构造城市空间的多层次绿化格局。

3.3植物造景为主的原则通过植物的多样性营造景观的多样性。植物配置要形成以乔木为主,乔、灌、藤、花草相结合的复层混交绿化模式。运用植物的生命美、色彩美、姿态美、风韵美、人格化、多样化的特性,平面绿化与立体绿化结合,彩叶树种与常绿树种配置,使绿地在四季的静态构图中,呈现季相的动态变化,达到三季有花,四季见绿,形成多样的生态环境,优良的植物立地条件,贴近自然的地形营造,良好的植物群落,生态化的种植方式和多样性保护,适度的园林小品,完善的园林设施,有效的自然保护,完美的生态环境。

3.4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结合原则设计既要符合生态学原理,叉要遵循美学法则。通过科学配置植物,应用“巧于因借”等造园手法来体现园林诗情画意的文化品味。达到生态性与观赏性的统一,绿与美的统一,服务功能与艺术价值的统一。运用好比例、节奏、对比、谐调、对称、平衡、稳定、动势、直曲等形式美规律营造园林的意境美。布局构图宜自然,树木整型修剪规则美与树木天然美结合。

3.5以人为本原则绿地设计要满足市民的需求和多样化的审美情趣,绿地要体现可融人性和可参与性。发挥好园林给人蔽荫、欢愉启迪、陶冶性情、慰藉心灵的作用。

3.6地方特色原则要根据自身地区的自然环境、物候和地域特点出发,将城市历史文化融入园林设计。创造富有地方特色的城市园林。在满足当地地形地貌和生态群落基础上,职称论文尽量采用和保留原有的动植物和微生物,引入与当地生态条件和景观相适应的各种植被。

4结语

城市园林设计与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设计基础是美学、建筑学、城市规划学、林学、植物学、环境生态科学、心理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综合学科知识。所以,在为城市居民营造一个舒服、美丽、安全的城市环境时应注重综合利用各学科理论来指导城市园林规划设计。

参考文献

[1]赵兵.宏观化与微观化—转型期中国城市园林设计的理念[J].城乡建设,2004(8).50—51.

篇(2)

作为时代的产物,现代艺术能将人们在社会中人们所关注的对象体现出现。目前,现代艺术已在各个领域中发展、渗透,为人们创作良好的生活环境。无论是在建筑领域,还是在雕塑、美术等领域,都能体现出现代艺术。如北京国际雕塑公园,能充分体现出现代艺术的特点。现代艺术作为时展的新潮流,应不断发展及更新,以更好地为人们服务。

2城市园林设计概述

园林作为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城市园林具有强大的功能表达性与较深层次的艺术性。城市园林设计作为一门综合的科学,目的在于能在现代园林中的各个环节中充分体现出艺术特色,如空间布局、城市绿化等。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城市园林设计的视角已逐渐向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生活空间艺术等方面转变。目前,城市园林设计的重点在于城市形态及空间布局,通过优化设计这两个方面,有利于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并促进城市绿化事业的发展,对促进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3现代艺术在城市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3.1空间布局的应用:

在城市园林设计中,空间布局艺术性的核心在于布局的美观性与合理性,这就要求要重视空间的灵活运用及园林的动静分区、相互融和。城市规划建设往往需要占用较大的面积,且需要涉及园林建筑、植物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建筑、植物等内容合理划分园林空间,能使园林更加错落有致。在进行城市园林空间布局时,必须要保证园林建筑、植物等内容布局的合理性、协调性,不仅要考虑到这些内容摆放的具置,还要考虑到整体空间布局效果。另外,在园林选址上,必须要掌握整个园林的空间结构及平面场地,才能结合实际进行园林场地的合理布局,以提高园林的美观性。同时,还要考虑城市园林的比例、节奏变化等内部格局,才能保持园林环境的和谐统一,有利于在园林中充分体现出现代艺术价值。

3.2植物绿化的应用:

植物绿化是现代生态园林设计的精髓所在,其在满足植物生长的同时将园林植物与山石、水体等要素配合起来,以发挥植物的形态、色彩等特点。在现代园林艺术中,植物绿化能发挥着丰富、美化空间的效果,而大部分的园林景观都与植物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如植物种植设计和停车场的结合,能构成一个独具特色的空间特色。在设计形式上,将竖向的常绿植物配合横向圆形突起地形,可形成树阵式排列,使其形式别具一格。而在植物种类的配合时,常绿植物和地被植物之间的结合,能起到很大的景观效果。园林植物造型艺术形式较多,如配植、花卉、草坪等造型形式。在园林设计中,可从植物的造型用途、美学原理及当地风俗习惯等方面进行考虑,以充分体现出园林植物绿化的艺术价值。

3.3小品艺术的应用:

硬质小品伴着人们的生活节奏在现代城市的各个场合中应用,如在城市公园、广场等。现代艺术品具有着独特、新颖的造型,并以简洁、流畅的外观体现出其自身内涵,且与一个独特的方式展示出生活中人们所关注的各种事物。在城市园林设计中,优秀的小品艺术能给不同类型的园林带来不一样的空间、特色,且内涵往往需要人们用心去交流、思索,使人们在思索中更好地感受园林独具特色的小品艺术性,使园林各具时代特色。

3.4雕塑的应用:

雕塑作品作为现代城市园林设计的要素,其在城市园林设计中的应用,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广州雕塑公园,通过在公园中应用不同形式、不同时代的雕塑景观,不仅能更好地展示园林的艺术性,也能充分体现园林的时代特性;如公园中的百米浮雕,能很好体现岭南地区几千年来的经济文明发展史;又如“吮田螺”、、“荔枝”、“鸡公榄”等独具广州风情的雕塑作品,能体现出昔日广州人民的风情习俗;公园中的雕塑与园林艺术相结合,并集历史、文化及社会等要素为一体,能充分体现园林的艺术性及时代特性。如今,随着雕塑造型所采用的材料越来越广泛,且造型越来越丰富,并结合了现代及古典要素,能充分体现出作品的独特艺术魅力。而且,还可以园林植物上进行雕塑,既能体现现代环保艺术,也具有较好的养身及审美价值。

3.5绘画艺术的应用:

绘画艺术同样是现代园林设计的重要因素,其自身线条、色彩容易被转化成平面设计图中的要素。在现代城市园林设计中,设计者往往能从现代绘画艺术中获取更多的灵感。对于园林设计者而言,现代艺术不仅是现代城市园林建设重要的思想源泉,也是设计最根本的形式源泉。在园林设计中,设计者应应用抽象绘画的构图形式,以抽象、无规律的曲线样式作为设计框架,通过结合深浅不同的植物色阶作为基调,通过比较醒目的色彩,并采用简约、整洁的构图设计手法,以组成自由的色块形式,使园林景观能获得强烈对比下的和谐统一。

4结语

篇(3)

关键词:园林设计;城市园林;不足;建议

园林绿地是城市生态、环保、景观、文化、休憩和舒缓空间、减灾避险的重要保障。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人居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城市园林建设已成为城市建设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城市园林建设能否适应城市的发展和要求,如何满足城市居民的需要。将成为衡量“宜居”的重要尺度。

1 城市园林建设的意义

1.1 提高城市环境质量。美化环境。改善城市面貌城市园林绿化的首要任务是改善生态环境。随着工业的发展,大量有害气体释放到大气中,严重污染了空气。绿色植物能够吸收有害气体、净化空气,减弱噪音,调节城市温度,全面改善人居环境。因为城市绿化是物质文明的体现,也是城市精神文明的象征。城市的园林绿化布局合理,设施配套齐全,建筑精美,管理完善,运转有序,加上绿茵遍地,繁花似锦,四季葱翠。在这样景色美丽、生态环境和谐的城市里生活,人们的身心将更健康,精力更充沛,创造力更旺盛,必将促进社会文明,经济繁荣,使城市成为人们向往的地方。因此,城市园林的建设规模与建设质量同城市环境的改善密切关联。

1.2 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现代园林与社会发展是相互影响的,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决定园林发展形式与内涵的同时,园林也变成社会经济活动的一部分,反过来促进经济、文化的发展,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提高。目前我国许多地区都将园林绿化的发展作为改变城市面貌,改善投资环境的先期性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经济、文化带动了园林建设的发展,优美的环境又带来了经济、文化的繁荣。

2 我国园林设计存在的不足

2.1 简单设计复杂化不少行道绿化和城市空地,实际上只需要简单设计.甚至栽上几排树。毕业论文简约有时更能体现身份,朴素本身就是理念。设计者冥思苦想追逐所谓“亮点”,表面文章做多了却显浮躁和好大喜功。当然,也并不是所有设计都要简单。

2.2 寻求猎奇的世俗化、潮流化正如前些年北方园林江南化成风一样,近几年欧风、日风、洋风又光顾全国,当然这其中不乏成功的作品,但作为一种潮流和时尚,势必走向

世俗。

2.3 设计标准的侈豪化大量使用花岗岩、大理石、不锈钢、玻璃幕、高级灯具、进口喷泉等昂贵材料,少园林之美,多暴富之嫌。

2.4 广场设计的八股化低头是铺装(加草坪),平视见喷泉,仰脸看城雕,台阶加旗杆,中轴对称式,终点是政府。硕士论文干孔一面、大同小异。忽视了广场休闲、纳凉、交际等社会功能。草多树少,大而不当,堂皇有余,朴素不足。

2.5 绿荫不足硬质化大树少、铺装多。铺装、池底、驳岸等混凝土化,阻隔地气,不透水、不环保。

2.6 小区景观展示化居住小区有限的空间左一个“威尼斯水桥”,右一个“爱奥尼柱式”,形象张扬显示华贵,环境排场取悦参观者,却扰得居住者不安宁。

2.7 集中绿地的架空化随着小区功能的叠加,一些设施进入地下。但是,把集中绿地全部架空,建车库、商场、俱乐部、游泳池,连同周边楼座也下挖几层。绿地变成了不接地气的大盆景,从长远看无法保证生态健全。

2.8 构图理念的非哲理化平白无故地出锐角、加楔形、破轴线。片面理解“解构主义”,形象横眉冷对,尺度比例不当,秩序和思维混乱。

2.9 置景手段的舞美化把影视置景和舞美处理搬到园林里来,其中有些艺术质量尚可,并为园林注入了一些现代意识和原生态概念。但是如果每每皆是竹篱茅舍,断垣残壁、寒窗瓦窑、鱼网井台,必将丢掉园林的本分。

3 目前我国城市园林设计的应遵循的原则

园林不是简单随意的栽树种草,推山开湖,而是一种艺术。确切地说就是在一定的地块上,以植物、山石、水体、建筑等为素材,遵循科学原理和美的规律,创造出可供人们游憩和赏玩的现实生活境域,并伴随着人类历史进程,是城市建设的产物。它是一门综合的造型艺术,主要以活生生的植物为造型构图材料,而且它是一个“三维”的时空关系体,设计以“适用、经济、美观”为指导思想。

3.1 科学规划、注重细节。做到宏观与微观统一的原则

“城市在园林设计时,首先要把握鲜明、准确的立意,确定科学的规划,把项目放到整个城市或区域环境中,结合现状对其性质、功能和形式准确定位;做好构景要素之间的协调、园林绿地与周边环境及整个城市绿地系统的协调;园林建筑和小品在形式、体量、尺度、色彩、质地上必须服从周围环境需要,与其他景物协调统一。园林布局要主次分明、承上启下、前后呼应、烘托对比,使景物相得益彰。规划确定之后,细部决定成败,园林尤为如此。匠心往往要透过细部传达。园林作为一种“强迫艺术”,随时在接受游人的品昧和评说,就要经得住推敲。景区往往要“不经意拈来”,细部却要“娓娓道出”,这些功底对设计者、施工者都至关重要。

事实上,有许多城市正是运用了宏微结合的辨证方法而取得了实践上的成功,合肥市就是一个较突出的例子。合肥市城市园林绿化的方针是以面为主,医学论文点线面结合。宏观上以居民区、工矿企业、机关学校等面上的绿化为基础,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同时利用护城河建成城市公园,形成了环绕旧城区的绿色“围墙”,改善了旧城区的生态环境。微观上打破块状公园的概念,将城市综合公园解体渗透到城市的每个生活空间中,提高了基础绿化的艺术性;对组成环城公园的“包河⋯银河⋯稻香”等景区部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设计,使之四季有花四时有景,各具特色各领,充分体现了传统造园的艺术境界和文化内涵,成为真正的园林艺术而不只是简单的绿化造林。同时重点搞好城市的血脉——道路广场的园林绿化,建成若干条有静有景、优美舒适且富有安全感的园林路,在城市生态系统中发挥多种功能,取得较好的综合效益。合肥市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这种宏观与微观完美结合,兼顾绿色环境质和量的风景园林才是现代城市园林发震的主流。

3.2 因地制宜、经济适用原则因地制宜就是要依据绿地的地形、地貌和周边环境造景,既经济节约,又做到横有起伏具韵律,纵有层次富变化,避免平直呆板。我国目前还是发展中国家,政府财力有限,不能追求奢华,盲目照搬西方国家那种营造大规模园林绿地和森林进入城市的做法。我国现阶段城市园林设计主要任务是改善人居环境,协调城市生态系统,确保居民的身体健康,应以“林荫型”绿化为主导,加大道路、小区、游园及广场的遮荫效果,增加绿地的色彩,变“平面型绿化”为“立体型”绿化,扩展绿化的范围,发展垂直绿化、屋顶绿化、阳台绿化,构造城市空间的多层次绿化格局。

3.3 植物造景为主的原则通过植物的多样性营造景观的多样性。植物配置要形成以乔木为主,乔、灌、藤、花草相结合的复层混交绿化模式。运用植物的生命美、色彩美、姿态美、风韵美、人格化、多样化的特性,平面绿化与立体绿化结合,彩叶树种与常绿树种配置,使绿地在四季的静态构图中,呈现季相的动态变化,达到三季有花,四季见绿,形成多样的生态环境,优良的植物立地条件,贴近自然的地形营造,良好的植物群落,生态化的种植方式和多样性保护,适度的园林小品,完善的园林设施,有效的自然保护,完美的生态环境。

3.4 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结合原则设计既要符合生态学原理,叉要遵循美学法则。通过科学配置植物,应用“巧于因借”等造园手法来体现园林诗情画意的文化品味。达到生态性与观赏性的统一,绿与美的统一,服务功能与艺术价值的统一。运用好比例、节奏、对比、谐调、对称、平衡、稳定、动势、直曲等形式美规律营造园林的意境美。布局构图宜自然,树木整型修剪规则美与树木天然美结合。

3.5 以人为本原则绿地设计要满足市民的需求和多样化的审美情趣,绿地要体现可融人性和可参与性。发挥好园林给人蔽荫、欢愉启迪、陶冶性情、慰藉心灵的作用。

3.6 地方特色原则要根据自身地区的自然环境、物候和地域特点出发,将城市历史文化融入园林设计。创造富有地方特色的城市园林。在满足当地地形地貌和生态群落基础上,职称论文尽量采用和保留原有的动植物和微生物,引入与当地生态条件和景观相适应的各种植被。

4 结语

城市园林设计与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设计基础是美学、建筑学、城市规划学、林学、植物学、环境生态科学、心理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综合学科知识。所以,在为城市居民营造一个舒服、美丽、安全的城市环境时应注重综合利用各学科理论来指导城市园林规划设计。

参考文献

[1]赵兵.宏观化与微观化—转型期中国城市园林设计的理念[J].城乡建设,2004(8).50—51.

篇(4)

[论文摘要]对生态型园林中植物种类的选择所产生效益及应注意的问题,园林规划及其设计方法从专业角度进行分析探讨。

园林设计在我国应该说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说它古老,是因为我们的造园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有一批在世界上堪称绝佳的传统园林范例和理论,说它年轻,是由于这门学科在实践中发展、演变和与现代社会的融合接轨,又是近几十年的事,20世纪80年代之前,园林规划设计业内人士很少,加上国力有限,除了出现过个别优秀作品外,总体上还处于比较初级的水平,一般地讲,轴线、景区、山水绿地加上传统的或革新式的园林建筑符号,成为园林设计的普遍模式。人们心目中的公园形象,基本上是绿荫下的亭台。9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了,城市化的进程带动了全国城市园林设计的繁荣随着城市功能的逐步健全,以公园、绿化广场、生态廊道、市郊风景区等愈加成为城市的现代标志,成为提升城市环境质量、改善生活品质和满足文化追求的必然途径,城市园林生态、景观、文化、休憩和减灾避险的功能定位逐步被业内认同,从传统园林到城市绿化,再到城郊一体化的大地景观,园林规划设计的观念在逐步深化和完善,领域也在拓宽。设计人员在实践中不断结合国情,在继续从传统文脉中吸取营养的基础上,吸纳国外的一些新思潮、新理念,顺应现代生活的需求,创造了一批较好的作品,风景园林师不仅主导着园林规划设计,还参与城市总体规划,介入城市设计,从更大更宽的层面上发挥着作用。

一、建设生态园林

当前各国现代园林发展的趋势是向着自然化、森林化、人文化方向发展,而园林设计的中心就是人在自然中生活,自然更贴近人。认识到植物生态环境的存在与发展是人类文明的标志,这样以研究人类与自然间的相互作用及动态平衡为出发点的生态园林设计思想便开始逐步形成并迅速扩张。生态园林主要是指以生态学原理(如互惠共生、化学互感、生态位、物种多样性和竞争等作用)为指导而建设的绿地系统。在此系统中,乔木、灌木、草本和藤本植物被因地制宜地配置在一个群落中,种群间相互协调,有复合的层次和相宜的季相色彩,其不同生态特征的植物能各得其所,从而可以充分利用阳光、空气、养分和水分土地空间等环境资源,彼此之间形成一种和谐有序、稳定的关系,进而塑造一个人类、动物、植物和谐共生、互动的生态环境。随着城市园林建设的迅速发展,植物对城市生态环境的作用让人们有了进一步认识。建设生态园林是园林发展的必然方向,即在园林建设当中,模仿自然生态景观,通过艺术加工,创造出既美丽又具有降尘、降噪、放出氧气等多种生态功能的园林景观。一些具体的做法,如在园林中减少小品、道路、广场等,以植物造景为主,增加群落景观在园林中的应用。

建设生态园林以植物造景为主,木本植物为骨干的生物群,由乔木、灌木、草本、低等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以及所在地区的气候、土壤条件综合而成的微观人工植物群落,又包括植物的相互联系的生态网络,涵盖了宏观城市系统,发挥了吸碳吐氧、调节温度与湿度、消噪除尘、杀菌保健、吸收有害气体、防风固沙、水土保持、发挥绿地水循环、防震避灾等生态功能。

二、园林规划设计

(一)园林绿化应考虑绿化的功能

不论是厂区绿化、校园环境、公园绿化,还是街道绿化,其主要功能均不同。

(二)提高园林绿化的艺术品味

高品味的园林绿化是一幅美丽的立体图画,不仅有点线面的合理运用,还要有四季特色的变化,它是巧夺天工的人造大自然的再现,使人在其中有融于大自然之感,有较高的艺术水平。

(三)应有历史文化内涵

将自然与历史文化紧密联系,是人造景点应注意的,能否画龙点睛,使历史人文景观与周围环境或其他方面协调,并符合人们的审美情操及心理要求,要经充分论证才有说服力,被人们所接受,景点宜恰到好处,忌贪多、太杂。

(四)对短中长期各项绿化指标进行认真计算

包括绿化覆盖率、人均绿地率、立体绿量、多层次植物配置、保持水土、有效地吸收有害气体及灰尘和是否符合生态效益等。只有这样才能决定是选择单一的草坪还是乔灌木与林下草坪相结合,避免盲目追求草坪的现象,使草坪与树林相得益彰。

(五)树种选择的论证

实践证明,以什么树作主体,配置什么树都有讲究。我们见过用小叶黄杨作马尼拉草坪镶边最后全被吃掉,小叶女贞绿化草甲壳虫大暴发难以根除,红花酢浆草与樟树相互加重红蜘蛛的危害,一种树比另一种生长快最后另一种树被挤占,外来树种完全取代乡土树种等配置不当的现象。不同植物在一起要考虑相互间的生长速度、影响能力、阴阳性,观花、果、叶的树如何映树,病虫害的交叉性,同种树的连片与分隔的统一,病虫害防治的难易程度,耐湿耐旱性等都是选择树种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乡土树种生命力、适应性强,能有效地防止病虫害大暴发,常绿与落叶树分隔能有效地阻止病虫害的蔓延,林下植草比单一林地或草地更能有效利用光能及保持水土。

(六)科学估算园林绿化的建设成本及管理费用

不同设计方案的园林绿化,建设成本和维护管理费用不尽相同,很多本是比较好的规划设计,由于建设成本和建成后维护管理费用超过单位经济实力,只有低水平维护,最后观赏效果不理想,很多应有的功能丧失,有的草坪被杂草挤占,绿化带太多难以很好修剪,蛀茎害虫易危害难以防治等,很多中小城市的运动场也按高标准建植草坪,不管是建坪费用还是将来维护费用都跟不上,最后仍达不到高水平运动场地的要求。我们近几年的经验是既发展一部分高档次、管理要求高的绿化景点,也积极探索大众化、低成本、低维护费的绿化方法,并不断推广,得到了较好的效果。所以在设计时对植物根据性状的合理选用,论证其管理费用高低,有利于绿化单位更好地达到绿化效果。

三、园林设计的可更改性

经过充分论证的设计,并非十全十美,或无可辩驳不可更改的,应该留有选择余地,同时尽管原理相同,不同人的风格也不同,形式也有差异,都有可行之处。自己的设计尽管经过论证,亦难免有忽视或不当之处,将自己的设计方案及论证拿出来供建设单位及同行研究,对其进行修改、补充、删除,吸收别人合理的意见,最后尽可能地完善设计方案,在实施中还能达到具有可操作性的理想效果。这既给别人以学习和交流的机会,使用单位能一目了然各项指标要求,也使自己的设计水平得到提高。

篇(5)

关键词:生态;园林;植物;功能;配置 

植物作为城市生态园林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能给生态风景园林造就一种生机感。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态风景园林已经成为未来园林的发展方向。通过乔木、灌木、花草等各种素材,利用艺术手法,可以实现园林风景建设,体现植物本身的美,改善周围生态环境,展现自然美感,提升欣赏价值。 

1植物在城市园林设计中的功能 

1.1调节空气 

植物是通过光合作用来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改善空气质量,通过释放的水蒸气来调节温度,增加湿度,使得空气变得清新。作为生态园林建设当中的主要植物,在绿地率较高的地区,人们会感觉空气清新,精神抖擞,这与绿化植物释放出的氧气和水蒸气有关,相关调查显示,绿化地区相比于未绿化地区,空气湿度要高出15%~20%。 

1.2改造城市生态气候 

植物不仅可以调节周边的空气,对于当地的气候也有一定的影响。调查显示,在绿地率较高的地区,人们中暑的几率要远远低于未绿化的地区,虽然在夏季这种差别不明显,但是到了冬季两者的温度差异可以达到10℃左右。另外,城市热岛效应对于人们的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人们更加关注城市的生态园林建设,因此对生态园林植物进行合理配置,发挥冬暖夏凉的作用,对于调节改善城市气候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3减少城市噪音 

目前城市的噪音污染十分严重,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研究表明,当人们长期处于噪音环境时,就会感到身心疲惫,精神萎靡,表现出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各种症状,但是一些高大、浓密的植物会将这些噪音有效隔离开来。研究表明,具有较好树木覆盖的地区,噪音强度会减少5倍以上翻。因此,城市生态风景园林的植物对于减少城市噪音具有很好的作用。 

1.4促进小型生态系统构建 

植物间合理地搭配,能促进彼此的生长,形成一个小型的生态系统。在城市生态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种类的搭配显得十分关键,通过错落有致的植物搭配,以及他们之间彼此的小气候、土壤、水分和养分的作用,在相互竞争中彼此作用,相互适应,从而有选择地形成小群体。研究表明,多种复杂的植物群落构成比单一的种类生长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生存能力,能促进小型园林生态系统的建设。此外,城市生态风景园林可以调节气候,净化空气,通过种植植物来完善食物链等,能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 

2园林设计时植物的配置方式 

2.1植物的色彩搭配 

园林设计时,植物的色彩搭配包括单色应用、双色配合、多色配合和类似色配合等4个方面。单色应用主要用于大面积的园林设计,能形成大色块的景观,但是往往会显得较为单调。双色配合主要是补色配合,比如红和绿这种鲜明的对比色,此外邻补色配合也能得到较为活跃的色彩效果,比如黄色和大红色。多色配合往往会带给人们一种欢快、活泼的感觉,例如节日期间各种颜色花卉的搭配能创造出祥和、欢快的节日氛围。类似色配合主要应用与园林设计时空间的过度,给人带来柔和、安静的感觉,没有明显的对比变化。比如有的花坛色彩由内向外依次展开,具有层次感和节奏感。 

2.2植物季相搭配 

植物在四季的变化中叶、花、果的色彩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而颜色的转变,使得园林有较好的观赏价值。园林植物利用季相来充分的配置,体现植物色彩变化,提升园林艺术作用。例如北方和南方相比,春季较晚而秋季相对较早,因此气候的变化也会影响植物色彩的变化,而且即使同一地区色彩的变化也会出现不同,比如低温或者少雨会影响花木的生长和开花。在园林植物中增强季节感会有特殊的艺术效果,例如春季的山花烂漫、秋季的硕果累累等。在目前的局部景区往往突出一个或者两个季节,常常采用单一或者少量的植物种类,为了避免某个时期的枯萎,可以增加绿色草木来延长观赏期。 

2.3观花和观叶植物相结合 

在花木配置时可以增加一些颜色鲜艳,对比较为明显的植物,比如红色的枫叶,黄色的银杏等,这些植物作为景观植物能增加观赏的色彩,十分适合植物造景。此外,树木与开花植物相结合,不仅能延长观赏的期限,还能增加景色的层次感。四季常绿的植物也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颜色翠绿的植物可以和较大的植物相互配合,来增加观赏效果。 

2.4配置层次相和谐 

植物之间的配合一定要遵循不同的层次感和颜色搭配,比如将不同形态、颜色大小的花木组合在一起,能使植物景观的色彩更加清晰,搭配更加和谐。组合的高低可以依据不同的形式而定,最主要是体现层次感,避免杂乱无章,展现和谐的美感。比如高度为1m的红橙木球、2.5m的朱瑾、4.5m的黄槐和8m的秋枫进行组合会得到很好的效果。 

3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的艺术手法 

3.1对比和衬托 

由于植物形态不一,在实践当中要应用植物不同的特点来衬托出园林的美感,在树木之间相互搭配时,一定要注意协调,最大限度地避免颜色和高低差异所造成的破坏感,从而避免影响整体园林设计美感。一方面要利用色彩大小差异表现出强烈的对比感,另一方面通过增加绿色植物的数量来完善和衬托出景观的主体效果。 

3.2动势和均衡 

由于植物具有各自的形态,有的植物形态比较规则,而有的却较为随意,因此在植物配置时,一定要注意植物之间相互的协调,包括形态、大小、颜色等。此外,在合理配置的基础上,也要同时重视植物的长势和发展趋势,有可能因为植物的生长周期不同造成配置的不平衡,产生不和谐现象。 

3.3层次和背景 

生态园林风景设计中植物的搭配尽量避免单调,利用乔木、灌木、花卉等多种植物来进行多层次的配置,可以使得整个景观更加的丰满。一般背景树要高于前景树,在配置时前景和背景产生较大的差异,体现和衬托出强烈的对比效果。 

4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应注意的问题 

4.1植物选择要因地制宜 

在生态景观园林实际中,植物的选择一定要注意当地的土壤、气候、水源和季节变化等基础条件,在植物选择时,要按照不同的生长习性和季节来选择植物配置,遵循植物生长的基本规律,严格人工控制,尽量减少由于运输、栽植而导致的植物死亡现象,还要避免引进造成人体过敏的植物。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一论 文 网专业教育教学论文和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4.2设计要注重季节因素 

植物搭配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体现四季的不同景观变化。在冬季由于气温较低,阔叶林进入休眠期,树叶基本都脱落,所以在植物配置时要选择针叶林来搭配,让景观在一年四季都能展现积极的观赏效果。 

篇(6)

关键词:节约型;园林绿化;养护管理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 of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cept, city garden green become the inevitable requirement of constructing economical society. Is construction environment friendly and resource saving and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important reflected, no matter from social, cultural, or human in the botanical garden construction in the fully reflect. Second, the ecological value is not the least important aspect. In this paper the intensiv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s a starting point, the thesis discusses the greening,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 in cost-saving measures on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point of view.

Keywords: saving; Landscape; Maintenance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K928.7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节约型园林绿化”,通俗来讲便是园林绿化的“四个最少政策”, 用地少、用水少、投资少以及对周边环境干扰少的一种新型绿化模式。广义上讲,城市园林绿化是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绿化,是建设节约型生态化城市的绿化。在城市扩展与耕地保护、水资源短缺等环境承载力日渐下降、矛盾日益突出的现阶段,社会发展选择了“节约型园林绿化”成为必然。

一、资源合理利用,保护措施到位。

目前,伴随着资源的不断匮乏与环境破坏的加剧,建设和谐社会的口号愈发响亮,特别是城市高速发展所造成的水土不断流失、空气污染、沙漠化等问题的程度日益严俊化,这些方面的恶化不得不使我国尽快着手缓解土地资源的压力。因此,园林建设部门提出了所谓的“节地型园林绿化”,以进行园林绿化资源的综合利用及保护。

土地合理绿化措施

首先从土地方面着手进行,为了能够更好地解决人与地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改善气候的恶劣化,大力倡导在对原有土地利用的基础上,推进墙面绿化、房顶绿化、垂直绿化以及立体绿化。这样做一方面扩大了绿化的面积,另一方面也对绿化占地量进行切实有效地控制,节制了绿化与土地之间现有的矛盾,使宝贵而有限的土地资源在园林绿化中产生最大的环境和生态效益。

(二)加强隐性分散空间利用

其次需完善和加强的是对城市里一些分散的空间进行整合使用,如城市的街角、马路周边、立交桥底等隐性空间,进行合理的植被栽种,完善绿化。这样既可美化城市,也可增加城市绿化面。

(三)完善绿化制度

在园林的绿化中,相关管理制度的制定有着必要作用。严格的制度是确保城市绿化不被破坏的重要举措。在管理与保护范围上,应着力放在城市的广场、公园、小区和绿化林地上,对擅用绿地者、对绿地性质改变者和对绿地用途改变者进行坚决惩处,并且严格控制城市绿地面积的总量。在对待城市绿地和绿化管理的问题上,切实遵循法律程序办事,制定和落实《城市绿地管理条例》,不断健全和完善各项有关城市绿地建设的监督制度,以防止绿化成果遭到破坏。对于已经完成的绿化工程,必须按照工程的标准进行审核,以保证其地域性的绿化达到

要求。

二、实行节水保绿,合理灌溉配置。

水乃生命之源,园林绿化的前提是首先要确保水资源合理而充分的利用。对于城市里较大面积的绿化,无疑对水的需求会更大,特别是在少雨季节,气候干旱,为了保证绿化植物的正常生长,必须要使用大量水来进行浇灌。然而对浇灌方式的选择,会直接影响水资源的节约与浪费,一般在城市当中都会以自来水的形式进行合理浇灌,但是这种方式要投入相当大的人力和物力,而且从节能的角度来说,这也不是一个很好的办法,所以建设节能节水型的城市园林是必要的,依照科学发展观的指示,我们必须要对水资源合理利用,从而节约水资源。另外,节约用水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也具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城市的发展中,应进行园林灌溉技术上的改进,通过不断推进建设节约型园林的步伐,来寻求合理的灌溉方式,目前在节能意识的推动下,以出现多种节能灌溉的方式,如滴灌的方式、喷灌的方式、以及埋灌的方式……这些方式都在一定程度上完善和推动了灌溉途径,趋向环保理念发展,出现越来越多的园林在不同的绿化带,采取了不同的灌溉方式,防止了水资源出现不必要的浪费。举例:比如对处在开花期的植物,可采取了滴灌的方式,这样做既确保了水分供给,同时又能使花朵不会受损。因此,通过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才能在不断的实践中探索出不同的问题解决方法,达到有效的对水资源进行利用和保护,通过科学灌溉、精准灌溉,来实现对绿地有效的管理。

三、加强利用绿化资源,优化持续发展步伐

伴随着在城市当中绿化面积的不断加大,对园林绿化有效地养护,也需要着力进行。四季更替,园林内部也会产生大量的垃圾。植物的剪枝、草坪中的枯草、树木的落叶都需要及时的进行清理和维护。这些废物的产生增长了园林内部的环境压力。现阶段,处理这些垃圾的方式一般都是集中填埋,这样地清理方式,对城市的发展和对生态环境所产生的压力都会不断加大,导致恶化程度不断加剧,各方面的矛盾不断激化,对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形成了巨大的冲击。这样的一个恶性循环链也绝不是建设绿色、和谐、可持续型社会所倡导的,可以说是背道而驰。为此,对垃圾的合理利用也是促成节约型园林的重要手段,在对待枯枝残叶的问题上,相关环境部门进行了必要有效的方法来进行处理。他们把大量的散落树叶和干枯的草叶集中到一起,在高温条件下进行发酵堆肥,这样的做法具有极大的优越性,垃圾废物得到了循环的利用,既减少了环境污染,更重要的是这些生物肥料再对园林树木花草使用,促进了植被的茂盛与繁荣。长时间下去,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循环系统,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都很显著。与此同时,建设节约型园林还要从管理层面入手,培养和实施大批管理人才,加强这些技术型和管理人才的素质,能够在园林护理方面,减少因为盲目修剪与浇水施肥形成的浪费。,提高园林的植被生长条件,因此多对园林进行管理宣传,加强公共管理意识有着必要的作用。

四、做好园林设计施工.营造完善

要同时实现园林的节约性能与绿化性能,其绿化施工环节相当的重要,也就是说,在园林的设计上,要强有力的进行植被覆盖,以及对栽植方法做到有效的策划,按照设计的要求进行植物的合理布局,其次要利用技术手段,对植物的栽种成活率进行控制,这样对植被及时发挥其绿化美化的作用有着必要的保证。所以,园林在绿化上设计的重要性便彰显出来,因此节约型园林形成的关键与设计的合理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就决定了,在园林设计时,必须严格的以设计图纸进行施工,尽可能的使设计理念达到理想化,自然在切实彰显设计理念的同时,也应当发挥园林的主观能动性与超前的意识,采取现实情况与设计方案的有效结合,将施工中的诸环节以最佳状态体现出来。做到科学方式植被栽种,按照环境与气候进行选适合适宜的植被选择,努力把握好园林内部的建设管理,为后期园林养护和管理进行有利条件的创造,这对园林绿化的施工与养护管理实现双向结合,都具备着重要作用。总之,节约型城市园林的绿化建设,符合了科学发展观要求,体现了资源节约型社会与环境型社会的客观建设形态,为城市发展中需要长期进行的的发展方向,也是生态园林型城市创建的必然要求。

结束语:

通过对节约型园林的绿化养护管理探究,可以看出,节约型园林在城市环境绿化方面起着重要的改善调节作用,为城市美化的各个环节普及了环保的理念,同时也倡导了公益理念,为可持续的经济建设发展,起到推动的效果。更需要在今后的园林绿化工程中进行优化和普及。

参考文献:

[1].俞孔坚 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地理论与实践 [期刊论文] -风景园林2007(01)

[2].罗春柳.曾满香.张国峰 浅谈园林树木的养护方法 [期刊论文] -科技与生活2011(14)

篇(7)

当前各国现代园林发展的趋势是向着自然化、森林化、人文化方向发展,而园林设计的中心就是人在自然中生活,自然更贴近人。认识到植物生态环境的存在与发展是人类文明的标志,这样以研究人类与自然间的相互作用及动态平衡为出发点的生态园林设计思想便开始逐步形成并迅速扩张。生态园林主要是指以生态学原理(如互惠共生、化学互感、生态位、物种多样性和竞争等作用)为指导而建设的绿地系统。在此系统中,乔木、灌木、草本和藤本植物被因地制宜地配置在一个群落中,种群间相互协调,有复合的层次和相宜的季相色彩,其不同生态特征的植物能各得其所,从而可以充分利用阳光、空气、养分和水分土地空间等环境资源,彼此之间形成一种和谐有序、稳定的关系,进而塑造一个人类、动物、植物和谐共生、互动的生态环境。随着城市园林建设的迅速发展,植物对城市生态环境的作用让人们有了进一步认识。建设生态园林是园林发展的必然方向,即在园林建设当中,模仿自然生态景观,通过艺术加工,创造出既美丽又具有降尘、降噪、放出氧气等多种生态功能的园林景观。一些具体的做法,如在园林中减少小品、道路、广场等,以植物造景为主,增加群落景观在园林中的应用。

建设生态园林以植物造景为主,木本植物为骨干的生物群,由乔木、灌木、草本、低等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以及所在地区的气候、土壤条件综合而成的微观人工植物群落,又包括植物的相互联系的生态网络,涵盖了宏观城市系统,发挥了吸碳吐氧、调节温度与湿度、消噪除尘、杀菌保健、吸收有害气体、防风固沙、水土保持、发挥绿地水循环、防震避灾等生态功能。

二、园林规划设计

(一)园林绿化应考虑绿化的功能

不论是厂区绿化、校园环境、公园绿化,还是街道绿化,其主要功能均不同。

(二)提高园林绿化的艺术品味

高品味的园林绿化是一幅美丽的立体图画,不仅有点线面的合理运用,还要有四季特色的变化,它是巧夺天工的人造大自然的再现,使人在其中有融于大自然之感,有较高的艺术水平。

(三)应有历史文化内涵

将自然与历史文化紧密联系,是人造景点应注意的,能否画龙点睛,使历史人文景观与周围环境或其他方面协调,并符合人们的审美情操及心理要求,要经充分论证才有说服力,被人们所接受,景点宜恰到好处,忌贪多、太杂。(四)对短中长期各项绿化指标进行认真计算

包括绿化覆盖率、人均绿地率、立体绿量、多层次植物配置、保持水土、有效地吸收有害气体及灰尘和是否符合生态效益等。只有这样才能决定是选择单一的草坪还是乔灌木与林下草坪相结合,避免盲目追求草坪的现象,使草坪与树林相得益彰。

(五)树种选择的论证

实践证明,以什么树作主体,配置什么树都有讲究。我们见过用小叶黄杨作马尼拉草坪镶边最后全被吃掉,小叶女贞绿化草甲壳虫大暴发难以根除,红花酢浆草与樟树相互加重红蜘蛛的危害,一种树比另一种生长快最后另一种树被挤占,外来树种完全取代乡土树种等配置不当的现象。不同植物在一起要考虑相互间的生长速度、影响能力、阴阳性,观花、果、叶的树如何映树,病虫害的交叉性,同种树的连片与分隔的统一,病虫害防治的难易程度,耐湿耐旱性等都是选择树种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乡土树种生命力、适应性强,能有效地防止病虫害大暴发,常绿与落叶树分隔能有效地阻止病虫害的蔓延,林下植草比单一林地或草地更能有效利用光能及保持水土。

(六)科学估算园林绿化的建设成本及管理费用

不同设计方案的园林绿化,建设成本和维护管理费用不尽相同,很多本是比较好的规划设计,由于建设成本和建成后维护管理费用超过单位经济实力,只有低水平维护,最后观赏效果不理想,很多应有的功能丧失,有的草坪被杂草挤占,绿化带太多难以很好修剪,蛀茎害虫易危害难以防治等,很多中小城市的运动场也按高标准建植草坪,不管是建坪费用还是将来维护费用都跟不上,最后仍达不到高水平运动场地的要求。我们近几年的经验是既发展一部分高档次、管理要求高的绿化景点,也积极探索大众化、低成本、低维护费的绿化方法,并不断推广,得到了较好的效果。所以在设计时对植物根据性状的合理选用,论证其管理费用高低,有利于绿化单位更好地达到绿化效果。

三、园林设计的可更改性

经过充分论证的设计,并非十全十美,或无可辩驳不可更改的,应该留有选择余地,同时尽管原理相同,不同人的风格也不同,形式也有差异,都有可行之处。自己的设计尽管经过论证,亦难免有忽视或不当之处,将自己的设计方案及论证拿出来供建设单位及同行研究,对其进行修改、补充、删除,吸收别人合理的意见,最后尽可能地完善设计方案,在实施中还能达到具有可操作性的理想效果。这既给别人以学习和交流的机会,使用单位能一目了然各项指标要求,也使自己的设计水平得到提高。

总之,对园林设计论证应加强其管理,规范其内容,使其制度化,与设计一同受到重视,相互结合,有效地对设计形成补充,完善设计工作,保证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最后,需要说明园林设计不同于其他非生物性建设的设计。园林道路、土方、休息建筑之外绝大部分是活的植物世界,植物受自然环境因素的主使而生存,因此方案的论证对于许多不可知的自然界变化是难以预估的,所以论证后的规划在实施中也会发生变化,不可不加以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