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05 17:48:0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民俗文化教育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一、深度挖掘教材,分清课堂教学主次
教材的存在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知识除了依靠教师讲解,还需要教材发挥作用。此外,教材也是教师开展教学的主要工具之一。然而,教师不能成为被动的教材知识传授者,应充分发挥自身组织者和引导者作用,并根据教材内容和课程标准科学安排教学。当前我国正在实施教育改革,提高全民综合素质是实施教育改革的目的。v史是高中教育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更要全身心参与到改革中,处理教材知识时要充分体现课程整体功能,还要在此基础上实现精神与社会责任感、知识与能力、认知与情感等各方面的统一,这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开发智力,发挥历史学科的人文性和科学性价值。高中历史教师应做好备课,因为民俗文化教育并不是教学重点,也不是高考范围,由此一来,在备课时就应充分考虑学生学习兴趣、历史教材、教学手段等内容,对教材处理时在兼顾重点和难点知识的基础上兼顾民俗文化教育。例如在中国古代史(全一册)第10页中就阐述了周人对环境保护意识,教材中提到相传周文王曾明确告知儿子武王不要过度开发大自然,应根据四季变化合理取材,还说过:“山林非时不升斤斧,以成草木之长,……不麝不卵,以成鸟兽之长。”如果教师单纯按照传统教学步骤讲解,必然无法达到预期深度,更不能启发学生反思今时今日人类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行为。因而首先,教师应在历史教材的基础上从民俗文化角度进行拓展,先向学生明确说明在当时情况下保护环境是十分有必要的,一方面避免过度向大自然索取,另一方面则保证后代人生存与发展,完全符合现在国家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其次,向学生说明环保意识早已融入各个民族当中。例如,布依族要在山寨的出口和入口种一株松柏树并由年长者管理,他们认为松柏可以保平安。可以说适当地拓展能增强学生人文素养,既依附于教材,又从中得到启发。
二、选用信息资源,开设民俗选修课程
民俗文化是国家的重要标识,国家越来越重视民俗文化保护与开发,以更好地推动可持续发展。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数字化对传承、保存、记录、研究、展示民俗文化有着重要意义。我国政府也在许多地方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目的就在于更好地宣传民俗文化。高中历史教师可以在课余时间浏览国家博物馆、各省市档案馆、文物馆、博物馆在线网站,通过获取民俗文化信息提高自身知识素养。可以说历史教师越了解民俗文化,才能向学生讲授。此外,教师还可创设微信、QQ等聊天群,可以将在网络上搜集的民俗文化知识发到群里让学生浏览,特别是处于重大民俗节日期间就可提前向学生普及准备好的知识信息,逐渐培养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增强民俗文化认同感。但民俗文化教育多出现于乡土教材或校本课程,还只存局限于初中阶段,高中教学很少涉及。对此,历史教师和高中学校应开设选修课让学生多接触少数民族语言、音乐等,促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少数民族历史。
三、加强家校联合,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教育有多种形式,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民俗文化教育应实现学校、家庭、社会三者联合,这样有利于发挥民俗教育功能。因为学生除了在学校接受教育外,第二教育阵地就是家庭和社会,尤其家庭教育是学生启蒙教育,它具有针对性、先导性特点,如果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能将其与家庭和社会教育相结合,那么民俗教育相对于以往会更直接、生动。再加上中国传统对家教十分重视,例如包拯警示后代“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葬于大茔之中”;诸葛亮教育子孙:“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上述家训都是民俗文化教育素材,对提高学生品德修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此外,高中历史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潜心研究和民俗文化有关的书籍和文章,由此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
【关键词】本土民俗文化 幼儿园课程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6-0239-01
一、实施本土民俗文化教育的意义
新课程改革提出:我们必须在学前教育中,渗透自己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的培养必须从小开始,要有意识地通过各种活动让民族情结扎根于儿童的心田。民俗文化是我们祖先留下的脚印,是我们民族的精华,是传承文化中最贴近现实生活与身心的文化,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的家乡――福建霞浦,被誉为“海滨邹鲁”、“中国海带之乡”、“中国滩涂摄影胜地”,有着1730多年的悠久历史,民风淳朴、物产丰富,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孕育出了鲜活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特有的的饮食文化、风土人情、节日习俗、工艺美术等等,构成了一个别具风情的霞浦,这些都需要我们去保护去传承。对于幼儿来说,本土的民俗文化也伴随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与他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对他们的身心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
因此,将本土的民俗文化纳入或融入幼儿园的课程,在幼儿园的活动中合理渗透民俗文化教育,不仅可以丰富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内容,更可以加深幼儿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弘扬民族精神,促进幼儿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我们在落实《纲要》、《指南》精神的同时,选择了《霞浦民俗文化资源在幼儿园教学中的运用与研究》作为我们的研究课题,尝试将本土民俗文化引入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让民间的、传统的活动真正走入幼儿的生活,让乡土乡情,浸润幼儿纯真的心灵。
二、本土民俗文化教育内容的选择
1.依据《纲要》、《指南》选择教育内容
开展幼儿本土民俗文化教育要依据时代的要求、国家基础课程改革纲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以及《指南》的幼儿培养目标而进行选择。霞浦本土民俗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但有些民俗文化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良莠不齐,选择和确定教育内容就成为了首要的工作。我们以弘扬本土文化与培育民族精神为主线,从本园实际出发,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发展规律和教师的经验以及周边资源等来选择课程内容。我们通过查找资料文献,走访民间艺人,发放亲子问卷等形式,研究霞浦特有的历史名人、节日风俗、特色饮食、工艺美术,充分挖掘了家、园、社会中的教育资源。搜集出了“霞浦剪纸”、“糖塔艺术”、“竹编工艺”、“方言童谣”、“地方小吃”等这些可用于幼儿园教学的相关内容,并不断开发更多的贴近幼儿生活经验、易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优秀的、精粹的民俗文化教育内容。再将这些内容经过整理和加工,编写教材、组织教学内容、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形成园本化的课程,使其以更规范化和高效化的形式应用与幼儿园的教学中。
2.依据幼儿年龄特点形成课程框架
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有着不同的发展目标,在本土民俗文化教育的内容选择上,就应该建立起具有层次性的课程框架,体现出知识体系的特点和幼儿的年龄差异,使之更富有操作性。
小班阶段的幼儿,感知觉逐渐完善,已掌握了一定的口语,喜欢听儿歌、故事,能安静地听懂别人的讲述,喜欢用语言、动作与人交往。我们选择了“地方小吃”及“民间童谣”作为教学内容,以语言领域教学为主,挑选浅显易懂、幼儿兴趣的素材,激发幼儿积极运用各种感官,初步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中班阶段的幼儿,理解力增强,喜欢探究发现,社会性能力明显提高,能够运用社会行为规范并初步评价自我。因此,我们选择了“历史名胜”为主要教学内容,以社会领域教学为主,以游戏活动为依托,发展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帮助幼儿初步建立起规则意识,学会积极友好地与人相处。
大班阶段的幼儿,明显地出现了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小肌肉发展迅速,能够掌握多种技能,且比较协调,会用不同的材料进行较复杂的创造。我们选择“民间工艺美术”作为主要教学内容,让幼儿掌握简单的民间美术技能,尝试运用各种民间美术工具和材料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经验、情感和想象,体验创造与表现的快乐。
三、本土民俗文化教育的实施策略
1.以教学活动为基本点,构建本土民俗文化教育课程
我们将民俗文化教育与幼儿园的教学活动有机结合,在课程中渗透本土民俗文化教育,既依托体验教育理念,又贯穿于幼儿教育五大领域,体现了对幼儿成长规律的尊重,对幼儿园的园本课程进行了更为深入的补充和诠释。经过梳理,我们确定了三大主题作为教学的主线:
“舌尖上的霞浦”――特色饮食。霞浦美味小吃,多种多样,汤圆、煎包、扁食、米粉……不一而足。我们将传统节日与美食相结合:元宵节的汤圆、清明节的清明@、端午节的枕头粽等,结合地方童谣,对幼儿渗透艺术、语言教育。让幼儿说小吃、唱小吃、做小吃、评选美食,充分调动幼儿的感官,增强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使其感受民俗文化别样的韵味。
“足尖上的霞浦”――历史名胜。霞浦风光,杨家溪、大京城堡、外浒沙滩,令人神往。家园协作,带领幼儿走出教室,走向大自然,让幼儿用相机、画笔,描绘心中的霞浦风光,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习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同时,设置教育情境,让幼儿在自主的创意游戏活动中,开动脑筋,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或演、或唱、或讲、或做、或画。
“指尖上的霞浦”――民间技艺。霞浦民间手工艺,糖塔、根雕、剪纸、竹编、畲族刺绣,无一不是手上功夫的展示。我们通过让幼儿参与民间美术创作,让幼儿运用灵动的指尖,对艺术形象进行夸张、稚拙的表征。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和思维的独特性,使他们在感受、创作的过程中,体验民俗文化特殊的美。
2.以环境渲染为切入点,对幼儿进行本土民俗文化的熏陶
无论是文学作品中厚重的传统民俗文化现象,还是今天流行的“新民俗”,都应该引起“传道、授业、解惑”的语文老师足够的重视,因为语文老师更多地担负着文化传播者的角色,教学中有责任向学生传播包括民俗文化在内的各种文化知识。因此,加强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民俗文化的渗透,势在必行。
一、加强中学阶段学生民俗文化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阶段中学语文教材所选编的课文的可读性较强,但由于时代因素,学生对一些古代文学作品不感兴趣。虽然如今的古文教学已经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可是,教学的过程几乎还是离不开诵读、释义、分析的环节,整个古文学习的过程,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苦”。博大精深的典范古文难道真的不能让学生“笑”起来,让学生“乐”起来吗?答案是否定的,穿插民俗文化的传播未免不是一种好的方法。笔者曾在教学《陈涉世家》过程中做过尝试:在学生学得昏昏沉沉之际,突然打断教学程序,讲析秦汉时期“置书鱼腹、篝火狐鸣”以营造气氛、制造舆论的民俗,学生精神为之一振,气氛空前热烈。接着再回到课文教学当中来,其效果不言而喻。
诱发兴趣已成为课堂教学艺术所追求的重要内容之一。语文教师就应该运用文质兼美的语文课的魅力去吸引学生,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形象性、生动性、趣味性的因素,并以此为突破口唤起学生浓厚的兴趣,使教学过程情趣盎然。民俗文化就是教材本身最具生动性、趣味性的因素之一,我们语文教学工作者为何置之不理呢?
二、加强中学阶段学生民俗文化教育,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
著名文化泰斗钟敬文先生,在他的《民俗文化学梗概与兴起》一文中指出:民俗文化的范围大体上包括存在于民间的物质文化、社会组织、意识形态和口头语等各种社会习惯,风尚事物。民俗文化学,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科学,它兼容了大量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知识,人类社会的衣、食、住、行、生产劳动、艺术创作,无一不有。而面临升学压力的不少中学生依然在“死读书、读死书”,他们现在最需要的是扩大知识面,做到全面发展,加强民俗文化学的教学,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新兴的民俗事相在我们身边层出不穷,譬如新兴的网络语言,如果教师对学生加以引导,学生就会注意到网上查看,网络可是一个无边的知识大海洋!
三、加强中学阶段学生民俗文化教育,能点燃学生的爱国热情,从而激发他们继承民族灿烂的文化
民族性鲜明的才是世界性的。只有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民族、祖国璀璨的文化,学生们才能增强作为炎黄子孙、龙的传人的自豪感,也才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从而让学生们增强继承民族灿烂文化的信心。语言文学总是承载着丰富的思想情感和知识,语文教学担任着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两方面的重任。民俗文化学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学语文教育中必将得到强化,让学生了解在我们身边、在日常生活中、在举手投足中都蕴藏着深厚的民俗文化,使学生深切地体会到中华文化的魅力,并在这一过程中去品味民俗文化中的朴素美和人情美。
使得学生认识到,只有努力学习,具备了更好的文化素质,在更广阔的领域,完善自己,发展自己,对国家、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使自己无愧于祖先。
同志在哈佛大学演讲时指出,“中国在自己的发展长河中,形成了优良的历史文化传统,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进步获得了扬弃和发展,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影响。”传统文化不仅存在,他更对今天的生活产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必然要用自己的热情去点燃学生的热情,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传统文化,继承并发扬这种文化。
四、加强中学阶段学生民俗文化教育,能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自觉地进行研究型学习
毫无疑问,民俗文化学是中学生最喜欢的文学内容之一,绝大部分学生对之很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凭着这点兴趣,学生会主动地收集自己钟爱的某个方面的民俗文化资料,作为自己的课外兴趣爱好。教师稍加引导,学生就会在自己的领域纵横驰骋,他们自己会发现问题,在兴趣的支配之下,学生能克服困难,解决这一问题。尽管有些观点、看法不一定正确,但这是他们人生中最可喜的一步。从这里他们开始懂得了学会去分析、研究问题,也第一次尝到了研究结果的喜悦。以民俗文学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启蒙,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学生感兴趣只是其中之一。更重要的是,作为初始研究者,所研究的对象,不应是深奥复杂,专业性很强的内容,中学生的知识面还比较窄,查阅典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民俗事相在我们生活中处处存在。研究身边的民俗现象,无论是从课题的确定、资料的收集,还是实物的调查,都比较容易、全面,更不需要大量的资金,对于中学生来讲,这的确是一个很好的题材。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民俗文化的国家,《管子·正世》中记载:“古之欲正世调天下者,必先观国政,料事务,察民俗,本治乱之所生,知得失之所在,然后从事。”这里的“民俗”即指民众的生活、生产、风俗习惯等。“文化”是“人文化成”一詞的缩写,出自《易经》:“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也就是说文化一旦形成,便可“化人”。民俗文化,即是民间民众的生活、生产、风俗习惯文化的统称,这样的文化还具有一定的教化功能。语文教科书作为人文教育的载体,其中蕴含着大量的民俗文化资源。通过了解这些民俗文化,可以使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并增强民族自豪感。那么如何将民俗文化渗透到阅读教学中,就成为了语文教师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下文从“研究教材,树立弘扬民俗文化意识”、“深入课文,挖掘民俗文化内涵”、“开发资源,推进民俗文化教育”三个方面来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研究教材,树立弘扬民俗文化意识
2011年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教材编写建议中提出:“教材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革命传统,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感情。”[1]基于课标的要求,初中语文教材在选篇时就注重选择一些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的文章,比如我们较熟悉的《安塞腰鼓》、《云南的歌会》、《端午的鸭蛋》等等。通过阅读课文就能了解到陕西省的传统民俗舞蹈、云南历史悠久的对歌习俗以及高邮端午的种种风俗。编辑者话语中也蕴含着一些民俗文化,比如《端午的鸭蛋》课下注释中的“五毒”:说法不一,一说指蝎子、蛇、蜈蚣、壁虎、蟾蜍五种毒虫;《吆喝》中的“大鼓”:民间曲艺的一种,用韵文说唱故事,以大鼓、板、三弦等伴奏。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民俗文化,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中蕴含着如此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因此在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时首先需要教师研究教材,树立弘扬民俗文化的意识。
例如在教学《云南的歌会》这篇课文时,教师应先对整个单元做一个了解,本单元属于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同处于这个单元的另外几篇课文分别是《端午的鸭蛋》、《吆喝》、《春酒》、《俗世奇人》。这个单元介绍了端午的各种风俗习惯,农历新年里的风俗禁忌,还有“春酒”、“会酒”这一弥漫着浓浓人情的习俗。学习此单元,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了解和关注各地民风民俗文化,开阔视野,增强民族自豪感。在进行教材分析时,教师应有意识地研究编辑者的话语,比如《云南的歌会》这篇课文的文前导语是这样说的:“在云南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每逢集会或节日,人们聚集在一起,即兴歌唱,互相问答,游戏传情。这种古老的歌会形式,蕴含着浓郁的民间文化气息,自然引发了作者浓厚的兴趣与由衷的赞赏。”通过研究编辑者话语,教师明了民俗文化也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就要有对这篇课文所蕴含的民俗文化进行弘扬的意识。
二、深入课文,挖掘民俗文化内涵
教师不仅在备课之时研究教材,树立弘扬民俗文化的意识,还要在课堂教学中深入课文,挖掘民俗文化内涵,使学生充分感受文化魅力。下面是《云南的歌会》一个教学片断:
师:我们已经看过了大型原生态歌舞《云南映象》了,那看过之后相信大家都被这位来自云南的舞蹈艺术家那美轮美奂的舞姿征服了,如果你也来自美丽的云南,现在需要你向大家展示云南的民俗风情,那么你会选择这篇课文中哪一幅画面来展示呢?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老师引导学生讨论要始终围绕:哪一幅画面最适合展示云南的民俗风情以及选择这幅画面的理由。
(前面两组汇报省略)
师:好的,接下来我们听听选择第三幅画面的小组理由又是什么呢?
生1:“金满斗会”,场面盛大热闹,参与的人较多。
生2:村寨传歌不但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而且他们传歌方式是由老一辈唱下一辈听学,这样一代一代往下传,而且是整套整本往下传,可见其具有悠久的历史。
师:大家说的对,最后一个画面写出了“村寨传歌”的空前盛况,参加传歌的人络绎不绝,有摆小摊卖酸泡梨的、城门边挑水洗衣的、打铁箍桶的工匠、小杂货商店的管事,有乡村土医生和阉鸡匠、赶马女孩子,还有卖针线花样的老太婆。这些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社会地位的人,都能参加到歌会中来,可见歌会已经深入云南人的生活里。云南人民将它们广泛传唱,不断继承发扬,我们也不禁被云南人民乐观向上、热爱生活以及对文化生生不息的传承精神深深地感动。同时也希望同学们能够下去查阅资料,看看我们的民族又有哪些民俗呢?下节课各小组来进行汇报。
在这个教学片断的设计中,教师先让学生分小组进行合作学习,找出他们认为最合适的一幅可以充分展示云南民俗风情的画面。选择第三幅画面“金满斗会”的小组理由是场面盛大热闹而且参与的人数较多,他们不仅意识到这一盛大恢宏的场面是云南歌会特有的传统活动,还发现传歌方式是由老一辈唱下一辈听学,一代一代往下传,而且还是整套整本往下传,可见其具有悠久的历史。学生不禁因云南人民对文化生生不息的传承精神而感动,由感动而随之引起探索的兴趣,之后通过课外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我们的汉民族又有哪些民俗,从而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开阔视野。在课堂教学中深入文本并随文学习,推进民俗文化教育,感受文化魅力,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该关注到的。
三、开发资源,推进民俗文化教育
在教学中还可以开发一些恰当的图文、音像资源来辅助教学。比如教师在授课时可以借助一些挂图、画报给学生直观地展示云南少数民族的服饰、舞蹈等。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学生需要、音像资源情况,选择合适的音像资料展示内容,比如可以给学生播放云南民歌对唱的一些视频,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创造适当的教学氛围。
除此之外编入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的文学作品大部分都是以节选的方式编入,有些课文难免会“断章取义”。因此在进行文本分析时要广泛阅读相关文学作品,分析作品创作背景和作者,这样才能真正地把握“文本之志”和“作者之思”。[2]《云南的歌会》选自《沈从文散文集》,原文的标题是《记忆中的云南跑马节》。通过查阅相关资料阅读原文,还可以了解到云南独具地方性的跑马节。当然在进行这篇课文的教学时,教师还应开发云南民歌的一些相关资源,扩展学生的视野。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在这里民间歌会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他们通过歌唱来表达男女之间的爱慕之情,来赞美劳动人民,来抒发节日的欢愉等等。而且对唱歌者没有限制,从牙牙学语的孩童到耄耋之年的老人,以及来自各行各业的劳动者都可参与,而且一个高明的歌手在本民族中是很受尊敬的。云南的民歌不仅备受本族人民的喜爱和推崇,而且对民族文学艺术的发展也有一定的意义。她不仅孕育了少数民族戏曲、曲艺音乐的形成,同时也为戏曲说唱艺术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在立足教材的基础上,教师善于开发课内外相关资源,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可以促使学生深入理解文本,而且也有利于对民俗文化教育的推进。
总之,语文教学是民俗文化传承最重要的形式和最有效的途径。促进优秀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不仅是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的要求,也是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有重要意义。语文教师应积极在阅读教学中渗透民俗文化,传播民俗文化,以使学生加深对民族文化的了解,更好地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参考文献:
一、建设中原民俗文化产业教育实践基地的意义
(一)中原民俗文化对民族精神的塑造 中原民俗文化是区域文化的一种,是辛勤的中原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生态、文化、历史背景下所创造出来的,经过了漫长历史的发展、创新、累积、传承,是中原文化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研究一个民族,可以从它的民俗文化入手,民俗文化包罗万象,涵盖了一个民族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衣食住行到社会生活、家庭关系、社会结构、道德礼仪、精神生活、信仰宗教、服装服饰等诸多方面无所不有。绚烂的中原民俗文化是中原文化的结晶,对中国民族文化有着深刻的影响,是华夏文明的摇篮。勤劳的中原人民在几千年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诸多习俗,经过历史的传承,成了今日的中原民俗文化。
中原民俗文化是中国民俗文化的根源,中原地区曾经长期为中国的文化政治经济中心,民俗文化对外传播,又不断地吸收优秀的文化、丰富中原民俗文化,使之不断枝繁叶茂,成为了华夏文明的基础,有着强劲的民族精神源动力。如中原民俗文化中的女娲神话,我们民族中把大地当作母亲,那种“地母意识”“补天情结”,是中原先祖们对于精神与物质世界的一种探索成果,也是中华民族信仰的情感认同与民族意识的体现,它为中华民族的存在与强大提供了精神源起,为民族凝聚力提供了强大的基石。
(二)中原民俗文化对个人精神的塑造 中原民俗文化的精神内涵广泛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体现了我们民族的文化个性,也是民族精神的一种外在反映,中原民俗文化通过一种潜在的强大力量,将民族的优秀精神品质通过生活方式,影响、引导着我们的价值观与民族意识,全面塑造着个人与民族的精神品格,如坚毅不屈、独立自主、不畏强权、勇敢追求、爱好和平、生生不息等诸多品质。
如著名的传说故事“愚公移山”反映的就是人们不畏惧困难、日复一日改造困难、最后战胜困难的故事,这为个人不畏艰难的品质塑造提供了生动的范本,改造了无数面对困难的懦夫,也改造了民族的整体素质。另外的故事传说“大禹治水”反映的则是舍己为公的做事原则。这些生动的民俗故事对于个人、团体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动力,最后形成一种正能量的精神追求。
(三)对中原民俗文化的传承 中原人民很早就注重文化的传承,很多祭祀仪式的形成就是如此,伏羲发明八卦,教人渔猎、驯养家畜;燧人氏发明用火;神农氏创立农业,教人定期种植、收获……不只是民俗如此,这些文明创造先祖也是官方祭祀供奉的对象。敬天法祖观念还表现为民众对自家祖先的崇拜和祭祀。这些都是文化的传承的一种形式。只有传承了,才能使优秀的文化成果得以流传,效法古人的优秀文化的精华的一面,才能使我们少走弯路,才能使我们在原有优秀文化上有所创新,有所发展。我想这也是建立中原民俗产业教育基地的另外一个意义所在吧。
(四)对中原民俗文化物品的保护与对河南旅游发展的促进 建立中原民俗文化产业教育基地,可以有效地保护、保存、收集有价值的中原民俗文化物品,促进中原民俗文化的发展,丰富民俗文化物品的收藏与保护。
另一方面,民俗文化产业教育基地也可以促进河南文化旅游的发展,河南省中原文化源远流长,民俗文化是无形的旅游文化资源,在旅游开发中能够凸显它重要的人文价值,对中外游客都能形成强大的吸引力。并且民俗文化旅游也是一种高层次的人文旅游,能满足旅游者更高的审美与精神上的需求。因此,中原民俗文化教育基地也可以丰富河南旅游业的发展,使河南经济更加多元化。
二、建设中原民俗文化产业教育实践基地的措施
中原民俗文化产业近年来一直颇为红火,比如现在年轻人结婚都要找礼仪公司,这背后有巨大的经济利益,形成了婚庆相关产业链;在清明节、阴历七月十五、十月初一的鬼节以每月的初一、十五大街小巷卖阴钞冥纸的比比皆是。这些也都形成了巨大的产业链,此外,各个地方每月三次的集会也是民俗文化产业产品的民示台,但这一切,都是历史形成的,是自生自长的,是人们的一种潜意识必须做的事情,没有相关专家指导,也就是说,民俗专家和基层的民俗文化产业是不相干的,没有有机融合在一起。而大部分农村没有专业的红白事主持人,都是邀请那些见过场面的、口才较好的、声音洪亮而且儿女双全、父母健在的人来担当。他们的文化水平大多不高,这些主持技能,也只是简单沿袭而已,所以不够专业。因此要想民俗文化产业代代传承下去,还必须培养接班人。
(一)依托中原高校群,建设中原民俗文化产业基地。各级学校都要建设民俗文学网站,根据所在学校的学生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民俗文化教育活动。中原本科院校都要结合市场需要开设民俗研究所。目前据我所知只有河南大学开设了中原民俗与文化研究所,黄淮学院开设了中原民俗与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假如其他本科院校,如商丘师院、南阳师院、安阳师院、周口师院等几十所本科院校都和当地的婚庆礼仪公司联合开设相关民俗文化研究,专家与市场结合,既能做好民俗文化研究,又能创收。中原职业技术院校及中专学校也应成为民俗文化产业教育基地。开设民俗文化相关专业,如婚庆礼仪专业,开设婚礼主持、新娘化妆等相关课程,也可开设现在社会需求量很大的殡葬专业。
(二)政府应开设专门的民俗学校。北京的明园大学国学院、济南的民俗文化学校都办得有声有色,可诺大的中原却没有一家民俗专科学校,所以建议政府多开几所民俗专科学校,可开设编中国结专业、豫剧专业、中国画专业、面雕石雕专业、篆刻专业、剪纸专业、中国书法专业、民俗摄影专业。
(三)政府每年应主动在不同地点承办民俗文化节若干次,这样每个活动场地都变成了民俗文化产业基地。这些民俗文化节结束之后,在百姓心中种下一颗种子,这些种子会生根发芽长大,从而代代相传。
(四)建设节俗文化体验基地。建议把节俗文化产业体验基地建在历史展览馆、博物馆、公园里,不仅要有相关图片展示,也要有相视频资料,但这些仅仅是资料而已,更重要的是要设置节俗活动区如春节体验区,可设置书写春联处、生活民俗体验区,可设置纺花机、织布机,打水井、压水井、水桶、井绳、推磨等一应俱全。当然要有真材实料如棉花絮、纺花、经线、染线、梭子等,而且可让游客亲自体验,当然这是要收费的。可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特别是中年有钱有闲一族,想回味过去,而小孩子好奇感更强,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能让孩子体验一下古老的民俗文化,培养民俗文化的接班人,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
关键词:民俗文化;民间游戏;幼师课堂;传承创新
幼师教育中的民俗文化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儿童、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方面。幼儿教育的质量将直接关系到祖国未来的发展,作为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文化和民间游戏的应用显得格外重要。下面将对传统民俗文化与民间游戏在幼师课堂中的传承与创新进行详细分析。
一、民俗文化和民间游戏的内涵
文化是课程的母体,文化不断构建课程,课程作为一种文化,也在不断对文化进行创新。文化本身是一个十分复杂化的概念,是一种复合体的存在。当中包含知识、信仰和艺术等多方面的内容。从广义上讲,文化指的是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结合,同时是人在社会中发展所形成的一种非物质的成果。民俗文化代表着一个地域内所形成的独特文化,当中包含这个民族的历史和传承,是当地与其他地区不同之处,具有强烈的民族性质。将民俗文化和民间游戏融入到幼师课堂当中,一方面能够促使幼师在民俗文化上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能促使他们的民族情感得到提升,这对日后的幼儿教育工作顺利开展将具有重要的意义[1]。
二、民俗文化与民间游戏在幼师课堂中传承的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树立多元文化
我国各个民族之间的文化通过相互渗透和交融才得以更好地发展。虽然每个地区的民族文化之间都有着不同,在民间游戏上也各具特点,但通过相互之间的学习和吸收,能够促使本土文化更进一步得到发展。将民俗文化内容和民间游戏内容融入幼师的课堂中进行传承和创新,一方面能促使民俗文化得到碰撞和交流,另一方面能促使幼师在民俗文化的影响下逐渐形成多元化的文化意识,开阔视野,从而为他们日后的工作奠定稳定的基础。
(二)促进教育顺利发展
我国有很多农村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严重缺少正规的幼儿教育机构,民俗文化作为重要的教育内容,在缺失好的条件情况下将难以得到普及。每个民族的人民都有着各自不同的游戏方式,例如过家家、放风筝和抽陀螺等游戏,都是各族儿童所喜爱的游戏方式。在这些游戏当中,幼儿能够主动进行参与和学习,并体验失败和成功,这对他们的身体发展和心灵健康发展都将产生重要的作用。将这些内容融入幼师课堂中,幼师将更加了解幼儿的心理和民俗等所起到的重要性,从而促进教育工作更加顺利地进行[2]。
(三)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文化在不同的地域所表现的形式会有所不同,任何一种文化,只有不断汲取不同的营养因素,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和进步,而封闭的文化将逐渐遭到灭亡。民族文化多样性是促使民族文化稳定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当中蕴含了大量的和谐因素。因此,继承和创新民俗文化和民间游戏技能保持文化多样性,同时能有效促使社会向和谐方向发展。
三、民俗文化与民间游戏在幼师课堂中的传承和创新
(一)遵循开放原则
幼师课堂中的民俗文化和民间游戏传承和发展,首先,应当认识到教育的目标,应当明确幼师未来的工作岗位和责任,在此基础上进行课程的设计,并遵循民族文化的教学开放性。尽量开发一些有利于教学活动发展的民俗资源,将民俗资源融入课程活动中。同时,应当保证对课程资源不断地创新和拓展,从而真正展现出教育的价值所在。
(二)科学管理资源
民俗文化和民间游戏在幼师课堂中的应用和创新发展,应当建立起相应的教育数据库作为主要的资源库进行管理[3]。将课程资源的类型和所有者等采取动态登记的方式女性分类,一方面便于查找,另一方面能及时进行补充和更新。这种科学的管理方式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创造民俗资源,实现对幼师的知识拓展。
(三)养成好的习惯
在幼师的课堂教育中,应当帮助幼师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中国是古老的礼仪之邦,举止得体和谈吐上的文明是一个人素质的根本所在。因此,在培养民俗文化的过程中,应当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样才能为日后的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将自身的素养传递到幼儿身上,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当代社会发展中幼儿的教育得到了足够的重视。对于幼师来说,一定要重视他们的专业能力培养和根本的素质提升,将民俗文化和民间游戏融入课堂中,从而实现未来教育中的文化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万莉.守望民间游戏打造快乐童年[J].江苏教育研究,2016,(11):410-45.
[2]杨智慧.民间游戏与自制玩教具园本课程活动探究[J].科技风,2016,(08):66-63.
一、民俗文化及其内涵
民俗,即民间的风俗习惯,是各民族创造、享用和传承的文化现象。著名民俗学者钟敬文是这样解释“民俗”一词的:“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民俗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布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
民俗的内容繁杂广泛,我们可以将其分为:物质民俗、生活民俗、精神民俗和语言民俗等。一个国家的文化由表层文化和本质文化两个层次组成。表层文化分布于浩瀚的古籍文献中,本质文化流传散播于民众生活中。其中,民俗文化即是本质文化,“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也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
二、中学语文教学中民俗文化的核心价值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中学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挖掘教材中有关内涵,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民俗文化的价值。
1.在中学语文中渗透民俗文化,对教学具有辅助作用
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有关民俗风情描写的不在少数,如包含技艺民俗的《吆喝》《安塞腰鼓》《口技》,包含建筑民俗的《中国石拱桥》《故宫博物院》,包含服侍民俗的《陌上桑》等,包含岁时节日民俗的《社戏》《春酒》,包含礼仪民俗的《边城》《阿Q正传》《背影》等。这些民俗文化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教学时渗透民俗文化,利用课文中的民俗文化成分,能缩短课文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距离,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且一些文章作者本意已渗透很多民俗文化,如不了解,则很难理解其表达的真实情感和文章主旨。
2.在中学语文中渗透民俗文化,有利于促进德育教育的深化
作为中华民族瑰宝的民俗文化同样博大精深,深深地影响着每一个人的思想、行为,这种影响正是潜移默化的,润物细无声式的。比如传统节日春节。春节在每一位游子看来,不管身在何处,不论工作有多忙碌,不管路途多遥远,都要在除夕夜前赶回与亲人团聚。这是中国人特有的乡土情结,根植于每位炎黄子孙心里,影响深远,不可磨灭。这种心理共识,在非常情况下能迅速释放其能量,凝聚人们的心理共识,汇聚成共同的情感意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多学习体会这些民俗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3.在中学语文中渗透民俗文化,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
民俗可分为物质民俗、生活民俗、精神民俗和语言民俗。一是熟识更多的语言文字。语言是民俗的载体,一些词汇直接陈述和反映民俗。“柳树”代表离别之意,松柏“寓意着不屈”,“牡丹”代表富贵,“鸳鸯”预示着美好的爱情等等。二能了解天文地理、礼节禁忌、立法岁时等知识。人教版教材编入的小说《边城》,作者展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和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是本文学习的重点。
三、将民俗文化融入中学语文教育的策略
1.教师努力提升自身的相关素质
对教师而言,语文教师要从课程建设的角度,增强自身民俗文化的意识,认真研读领会传统文化专著,以自身的见解引导学生。在新课改的指导下,教师应积极参与到民俗文化课程资源的建设中。作为中华民族最宝贵的文化遗产的汉字,自发明的那天起,就被赋予了深刻含义。大量的汉字背后都有一段典故或神话,教师自身能不能解读,关系到民俗文化传承的质量。
2.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外实践为辅
一方面,课堂教学是学习民俗文化的主要途径,教材是民俗文化的载体。因此,课题教学中,教师首先应吃透教材,对于涉及民俗文化的内容,要充分发挥其对语文教学的辅助作用。既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程的中心思想和主要观点,又了解一定的民俗文化知识。虽然民俗文化教育价值明显,但毕竟不是课堂授课的中心内容,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备课,在进行民俗文化的讲解和运用的时候,考虑具体的授课内容、学生的学期情况等因素,寻找有效途径和具体方法进行分析。
另一方面,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也不可忽视。民俗文化是“活”的文化,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学校可安排一些有关民俗文化的课外实践活动。一是邀请民俗专家学者给学生开设民俗讲座;二是多组织策划具有当地特色民俗活动的节庆活动;三是举办民俗知识竞赛、话剧表演、作文竞赛、古诗词摘抄、诵读比赛等校园文化节活动。课外实践活动不仅能丰富学生的社会经历,更使学生对民俗文化有深入的了解,效益多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