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18 13:28:2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年度工作方案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强化防灾减灾工作”、“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的要求,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1号文件都强调“充分发挥气象为农业生产服务的职能和作用”。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对新时期气象工作的新要求。我们要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实、抓好。根据市委统一部署扎实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做好十七大精神的宣传工作,充分展示学习贯彻成效,认真组织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经验总结和交流,不断把学习宣传贯彻十七大精神引向深入、推向持久。
(二)不断强化气象防灾减灾工作
切实加强气象灾害监测,准确预警预报。坚持“一年四季不放松,每次过程不放过”,全力做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等各类灾害的监测预警和预报。高度重视台风、暴雨(雪)、干旱、洪涝、大雾、强风、冰雹、雷电等突发灾害性和高影响性气象灾害,及其引发的地质灾害、森林火灾等灾害的监测预警和预报,做到第一时间监测、第一时间预警、第一时间服务。加强城市以及灾害易发区域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以及关键农事季节的重大灾害性、转折性天气预报服务工作
拓宽服务领域,继续加强市政公用事业、水利、国土资源、地震、环保、农业、交通、安监等部门的沟通与协作,完善信息共享和会商机制,强化防灾减灾联动机制。
拓宽预警信息渠道,扩大信息覆盖面。进一步完善气象预警信息工作流程,准确及时制作和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按照省局的统一部署,加快推进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系统的立项和建设工作,搭建起部门内、与政府应急管理机构等互联互通的信息传输系统。利用气象网及时刊发各类服务信息,使其成为公众气象服务的品牌网站。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加强部门协作,建立健全快速、高效、畅通的预警信息传播机制。进一步推进电子显示屏建设,并利用社会资源及时气象服务信息。
强化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提升应急保障能力。动态修订和完善部门应急预案,积极协助政府建立健全分灾种的应急预案,进一步明确有关部门在预防和处置气象灾害中的职责,完善应急处置流程,增强预案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建立气象灾害预报应急会商和信息通报机制。建立气象预警信息员、志愿者以及应急联系人队伍。扩大气象协管员队伍并进行培训工作。完善气象应急信息管理平台,建立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气象服务保障机制。适时启动相关应急预案,确保响应迅速、保障有力、服务到位。
宣传气象防灾减灾知识,普及灾害防御常识。组织制作更多针对性强、通俗易懂的气象灾害防御和避险知识科普宣传材料。探索多部门协作的防御和处置气象灾害科普知识宣传教育合作机制。大力开展气象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全社会尤其是对农民、中小学生的防灾减灾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气象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
(三)切实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工作,进一步提高人影科技内涵
加强极端气候事件检测,开展气候变化规律分析。加强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影响我市极端气候事件的检测,分析气候变化规律以及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频次、强度和分布特征,加深对大气环流、气候变化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建立极端气候事件指标体系。
开展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和定量化评估分析,编制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根据《国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结合当地气象灾害特征及防御任务,编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提出防范与应对政策措施,为各级政府应对气候变化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完善大气成分与环境监测预报,提高服务产品科技含量。做好城市空气质量等级预报,制作和关键大气成分要素预报产品。加强大气成分、天气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环境、人体健康等影响的研究。提高生态、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报产品和生态气象评价产品科技含量。
充分利用人影基地建设成果,大力开发云水资源,为保泉、生态市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更大贡献。一是加大人影科研开发力度,提高人影作业效益;二是强化人影管理工作,在已有管理运转模式基础上,探索更加科学高效管理与运行机制;三是进一步完善作业指挥系统,建成省级先进国内一流的人影指挥中心;四是加强作业效果评估检验工作。
(四)加快发展公共气象服务业务
面向决策、面向生产、面向民生,加强公共气象服务技术研发,初步建立具备信息处理、监测预警信息和预报产品再加工,以及服务产品制作、分发、辅助决策等功能的公共气象服务综合业务平台。深入探索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公共气象服务管理与运行机制,初步建立公共气象服务产品库,对策建议库;重点在服务“针对性”、“专业性”、和“影响评估”上下功夫;努力实现服务产品精细化、个性化;初步建立公共气象服务效益(质量)评估机制。大力开发与公众生活相关的气象服务产品,制作公众关心的重大天气气候等事件服务产品。
面向政府决策需求,增强服务的敏感性和主动性。加强对政府决策部门的需求分析,面向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等重大发展问题,制定服务方案,明确服务重点,确立各时段固定上报的决策服务产品。扩充决策气象服务短信手机号码库,完善与政府决策部门的信息传输网络渠道,汛前完成与城市防汛办的联网与资料共享工作,丰富并及时更新决策服务网站内容。
发展专业气象服务,增强服务针对性。进一步完善专业气象服务系统,继续开展面向各行业的气象预警预报、灾害风险评估和咨询服务。切实加强面向新农村建设特别是现代农业、种植业与养殖业等气象服务,以及面向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市建设的监测诊断和影响评价服务。做好专项气象服务,保障重大活动顺利举行。积极做好十一届全运会气象服务各项准备工作,适时开展服务实战演练。
(五)大力发展气象预报预测业务
进一步完善预报预测业务流程,建设多种探(监)测信息、多专业相互交融的预报预测业务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提高预报员队伍素质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人在预报中的主观能动作用。着力提高预报预测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启动灾害性天气及其引发灾害的短时预报系统建设。加强短时临近预报和短期气候预测,特别要提高特定区域、特定时段的精细化预报水平。提高突发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预报准确率和时效性。提高预报会商质量,实现预报预测技术总结制度化,确保预报员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加强业务质量考核,实施预报员分级制。
优化完善应用气象预报预测业务。完善农业气象灾害、农田灌溉、农林病虫害气象条件监测评估和预报系统。改进作物产量预报方法,提高主要作物产量气象预报准确率。做好人工增雨防雹天气条件的短时和临近订正预报,科学决策和指挥作业。
(六)努力推进科技创新与人才体系建设
健全科研管理和运行机制。进一步优化完善科研项目立项论证、成果考核评价机制,创造激励创新、环境宽松、多出成果的良好氛围。建立业务人员每年有固定时间进行科研的运行机制。
围绕业务发展需求凝练科研项目。加强应用性技术研发与成果业务转化。围绕提高预报预测准确率,大力开展市机关基础性研究工作,在实际业务中努力提高多源资料的综合应用能力。重点加强突发灾害性天气短期短时临近预警预报、精细化预报、不同数值预报模式产品应用等技术研究。开展新探测数据处理与分析应用研究。加强重大天气气候事件、灾害性天气过程的总结分析,从业务实践中发现问题、凝练课题。完善业务需求—科研开发—应用反馈的科研业务化机制,促进科研成果向业务能力的有效转化,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和对业务发展的贡献率。
加强领导干部和人才队伍建设。大力推进人才体系建设。按照事业单位新岗位设置要求,合理安排和使用好现有人才,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组织有关现代业务知识和技术等培训,提高业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专业技能。加大对年青科技骨干的培养力度,促进科研人才成长,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选拔任用领导干部,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切实做好后备干部的选拔和培养工作。
(七)全面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加强依法行政工作。按照全省“五五”普法规划,制定气象法律法规宣传计划,加强气象法律法规宣传工作,增强全社会气象法律法规意识。加强执法队伍、执法设备现代化建设和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气象行政执法水平。加大对破坏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案件执法力度,依法保护气象探测环境,及时查处违法行为。履行社会管理职能,提升服务质量。强化气象信息等气象部门各项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
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推进气象科技服务和谐发展。坚持公共气象发展方向,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严格执行《气象科技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和《气象科技服务财务管理暂行办法》,健全监督管理制度和机制,严格成本核算,规范资金运作,合法分配、支出收益,杜绝违法违纪案件发生。统筹长远发展与当前利益,将科技服务纳入气象业务发展整体规划。健全“管办分开”的独立法人管理体制。抓好业务技术、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加大科技和项目带头人选拔培养,努力造就政治素质硬、业务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科技服务团队。探索气象科技服务新的集约化发展模式,依托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建设成果,不断丰富气象科技服务产品,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发展新型项目。
抓好气象事业“十一五”规划落实,围绕现代气象业务发展需要,争取重大项目立项。积极做好工程配套项目工作,严格执行上报审批制度。加强项目论证、审批、执行、竣工决算以及资金统筹集约等管理工作。加强财务监督和审计监督,严格编制和执行财务预算。加强固定资产管理,防止资产流失。探索新形势下财务管理的有效途径,保障事业顺利发展。
(八)高度重视基层和基础工作
始终抓好基础业务质量。针对新增探测业务和各种新的自动探测设备的建设应用,必须加强各项探测业务规章制度的梳理,及时修订和完善各种制度和规范,建立应急处理流程,强化执行力度;加强新的业务技术与设备维护培训工作,提高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加强技术装备保障能力,按分工做好自动站、天气雷达、探空雷达等相关设备的备份和应急储备工作,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异常数据的及时告警。
深入推进一流台站建设。全面落实《省气象部门一流台站基础设施建设指导意见》,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改善工作生活条件。年内4个基层台站确保达到一流台站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创新服务手段,强化基层公共气象服务职能。重视和加强基层业务保障和管理,提高基层人才队伍素质和能力,加大基层台站综合业务基础知识岗位培训。
强化安全生产和保密管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确保各项制度和措施落到实处。不断深化安全生产“双基”工作,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杜绝责任性事故发生。加强保密教育,不断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九)全面加强部门党的建设和气象文化建设
加强作风建设和先进文化建设。切实加强和改进部门党的建设和作风建设,保持和发扬党员先进性教育成果,建立健全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制度,落实好“”制度。加强工会、妇委会和老干部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以部门和谐促进气象事业发展。继续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部门活动、结对帮扶活动。大力弘扬气象人精神,加大文明创建力度。深入开展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举办部门文艺汇演和体育比赛。
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和反腐败工作。要把反腐倡廉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面落实惩防体系实施纲要《具体办法》的各项任务,不断健全我市气象部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以领导干部为重点,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廉政勤政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大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营造部门敬廉崇廉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深化和推进局务公开,促进民主管理、科学决策。
一、全局年度计划
(一)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大会议精神,把学习贯彻落实十七大贯穿于全年工作始终,重点在结合上做文章,找准切入点,全面推进各项工作健康持续发展。
(二)稳固基础业务,依靠法律、政府力争气象探测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三)加快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建设步伐
1、构建新一代公共气象服务系统。建平台――重点在服务“针对性”、“专业性”和“影响评估”上下功夫;努力实现服务产品精细化、个性化;初步建立公共气象服务效益(质量)评估机制。
2、构建新一代预报预测系统。建立提高预报员队伍素质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人在预报中的主观能动作用;围绕提高预报预测准确率,大力开展基础性研究工作,在实际业务中努力提高多源资料的综合应用能力;建立针对暴雨等高影响天气的短时临近预警业务系统。
3、进一步完善区域气象监测系统,构建基本满足业务服务需求的信息技术保障体系。
4、以人才培养为重点,以科研和现代化建设为抓手,积极构建科技支撑保障系统。
(四)在加快人影指挥中心建设的同时,加大实用性应用项目科研开发力度,努力提高人影科技内涵。
(五)强化管理。修改完善规章制度、业务服务规范、流程等,改变管理滞后于事业发展的状况。
(六)加强执法队伍建设,依法履行好社会管理职能。
(七)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在事业发展中,确保干部队伍健康成长;进一步加大文明创建力度,在提升创建内涵上狠下功夫。
二、人工影响天气工作
(一)发展规划
为了最大限度地开发空中云水资源,缓解我市水资源短缺问题,06年市委市政府决定启动南部山区人工增雨基地建设工程,年市政府将“人工增雨”列为保泉长效工作机制的重要举措之一,并下发[]12号文确定进一步加快人工影响天气基地建设步伐,在南部山区3300平方公里范围内,高起点、高标准、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建立人工增雨指挥中心和固定火箭作业点,该项工程同时作为2007年度创文明城百件实事之一。
2007年初按照市政府南部山区增雨火箭固定作业点建设工作安排,启动了南部山区人工增雨(雪)保泉基地建设。两年来市政府先后投资近2000万元用于人工增雨软硬件及配套设施建设。到目前为止,仅南部山区就新建固定增雨火箭作业点27处,配置完成机动作业火箭11部,组织成立了由气象人员、基干民兵253人组成的增雨作业队伍,无论数量规模都居全省前列,使我市人工增雨队伍和装备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和规模。
(二)重点工作
1、理顺管理体制,健全组织机构。
到目前为止,仅南部山区就新建固定作业点27处,目前共有固定火箭发射架54部,机动火箭发射架18部,合计72具,作业队伍253人,无论数量规模都居全省前列。下一步要从管理机制上进一步明确成员分工,各负其责,妥善协调解决好人影工作中的问题,更加顺畅规范的履行人影组织管理职能,进一步发挥人工防雹增雨工作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进行专题研究,促进人影工作的健康发展。
2、完善南部山区固定增雨火箭作业点建设
按照规定,认真做好作业人员选聘和管理工作,对作业人员和指挥人员进行严格培训,经考核验收合格后,颁发上岗证,坚决实行持证上岗。
抓好标准化炮点建设工作,加强规范化建设,切实抓好炮点的标准化建设。
3、加强人影科学技术研究,完善人工影响天气指挥中心系统建设
依靠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完善人工影响天气指挥中心系统建设,不断提高人工影响天气科技水平和效益,加强决策指挥系统及人影基地建设;
结合本地实际,组织力量,做好空中云水资源、云雾活动规律、人影新手段新技术等相关的科学研究,积累经验,掌握规律,大力提高我市人影科技水平;要做好人影作业效果评估技术的研究开发,不断提高人影作业效果评估水平;
加强人才和队伍建设,树立人才强业思想,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人影专业队伍。
(三)重点项目
1、南部山区固定增雨作业点建设
2、市人工影响天气指挥中心建设
(四)年度计划
1、统一设计制定印发《人影管理制度汇编》。所有作业人员、管理人员人手一册
2、按照规定,认真做好作业人员选聘和管理工作,对作业人员和指挥人员进行严格培训,经考核验收合格后,颁发上岗证。
3、年底组织优秀站点建设、优秀炮长,优秀作业人员评选。加强规范化建设,切实抓好炮点的标准化建设。
4、加强人影弹药管理。按照人影弹药管理规定,认真做好弹药出入库、运输管理工作,炮点要人弹分室;临时弹药室双锁;弹药运输要严格遵守弹药运输的有关规定;弹药入库、出库要严格清点,作好记录。
5、搞好作业装备的维护维修工作,及时发现和消除故障。作业前要对作业装备进行认真检查,带病设备和有故障的设备不得作业。作业后要对高炮进行认真细致的维护和检修,要达到业务技术要求,保证作业安全。
6、加强作业指挥管理工作,按照气象业务技术体制改革的要求,加强人影轨道业务和各功能体系建设,建好人影工作指挥系统,提高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技术水平;健全完善县级作业指挥安全管理责任制值班制度。
加强对炮点的作业指挥和管理。开展作业时必须严格执行空域申请管制,获准作业后方能进行作业,确保空域安全。目前已经与济空航管达成合作意向,通过计算机联网,开发网上空域预申请批复。
1、召开会议,总结2012年度工作,部署2013年工作安排,制定内部管理规章制度等;进一步制订完善示范街创建工作、市容秩序整治等方案。
2、做好“两节”假期期间城区市容秩序维护和管控;继续推进省园林城市初审迎检工作,做好迎接上级检查组检查的各项工作;组织开展植树节相关活动;
3、开展市容秩序综合整治活动。重点整治乱停乱放、乱绑乱挂、小广告、违章占道行为。专项治理重点:①车站周边市容秩序治理,②南门口水果临时批发市场秩序治理,③城区下渡街、坚强超市周边等路段车辆停放秩序管理,④彭迳三岔路通阻塞治理,⑤违规占道经营、广告牌匾和小广告治理。
4、对2012年度城区已审批水果摊、店招广告、等审批项目情况,进行大规模梳理、排查,切实做到无缝隙衔接,无遗漏管理。与此同时,出台相应规范店招广告管理标准,因地制宜划定符合县情的临时水果摊设置点,规范城区临时摊点经营。
5、是拟定城区街面秩序整治工作方案,落实整治内容。首先,重点整治店外店经营,摩托出租占道经营,全面整治城区主次干道两侧非机动车乱停乱放现象,规范非机动车辆停放秩序,按规定的区域车头朝外停放整齐。其次,整治集贸市场周边秩序,改善城区市场入口处脏、乱、堵、等现象,尤其是彭迳市场,中队拟安排专人守候,错时值班,规范入口两侧的摊点摆放,划定区域面积经营,严格审批科学管理的模式,管控城区市场入口处周边市容环境,保持场地整洁,保证市容秩序基本整洁有序。再次,提高示范街管理标准,进一步加强一类路段管理力度和整治密度,确保核心部位优美、规范、整洁、有序的市容市貌环境。最后,加强老城区三岔路口周边和惠诚路等区域的管控力度,确保市容秩序基本整洁有序。
二、行政执法
6、开展流动摊贩疏导并拟定相关工作方案。
7、实施车辆乱停放集中整治。
8、制定下发2013年城管大队绩效考核办法,出台相应考核考评奖惩措施,调动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工作效率,重实效、看实绩切实建立和完善中队长效管理机制。组织2013年度第一季度执法效果及队伍建设考核工作。
9、制定城管大队2013年度工作实施方案;组织召开政策、法规学习培训。
三、综合管理
10、做好县“两会”建议、提案办理的责任分解和答复工作。
11、做好迎接省园林城市初审检查组综合协调、执法保障、宣传引导和资料准备等相关工作。
12、制定城管大队2013年度目标考核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
13、继续做好行政审批内部流程试运行,完成行政审批有关资料收集。
一、组织收入
盘点2009年税收完成情况,分析2010年税收收入增减收因素,做好沟通协调,确定2010年税收收入计划。做好市区各分局各预算级次税源调查工作,合理分配2010年税收计划。
二、征管信息化
1、总结宣传市区“饮食、沐浴、旅馆、娱乐”四行业税收整治工作,继续推进市
区四业整治工作,抓好调整后定额的落实。
2、研究制定盐城市地方税务局信息管税方案。
3、拟定征管数据进一步清理方案。
三、税政法规
1、将符合所得税汇缴条件的企业名单推送给各征收单位核对,确定2009年应参加汇缴企业名单。
2、部署年收入12万元以上高收入者年度申报工作。
3、制定《市区基金(费)征收管理办法(试行)》,并下发征求意见;部署开展大市区费源调查工作。
4、指导全市建筑业税收的项目管理,全面完成建筑业税收管理的系统转换,确保大集中系统项目管理模块全面运行。
四、队伍建设
1、认真做好全市地税系统元旦、春节期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2、积极配合省局党组对市局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开展述职述廉工作,按规定要求做好相关工作;认真组织开展全市地税系统科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工作;认真组织开展对全系统税务分局“双述双评”工作。
3、做好全系统2009年度公务员年度考核工作;
4、召开全市财政、人事、编办、地税四部门联合工作会议,部署全市契税和耕地占用税职能划转及人员接收安置工作。
五、综合工作
1、召开全市地税系统工作会议,贯彻落实总局、省局税务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2009年度工作,研究部署2010年度任务。
2、组织实施全市地税系统“三个一流”考核,做好迎接省局“三个一流”考核准备工作。
3、制订市局三年规划。
【关键词】项目后评价 经验与教训
一、开展项目后评价工作的背景
(一)企业科学发展的实际需要。
随着冀中能源、张矿集团的不断做大做强和不断向前发展,我公司每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幅度也不断增加,呈现出几何式增长趋势,即从过去的不到一千万元发展到现在的十几亿元。这样,投资幅度的增加也给投资管理者提出了严峻挑战。
近年来,根据省国资委、冀中能源的规定,我公司已相继出台的一系列有关投资方面的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有力地规范了公司投资管理活动。但是,从这几年的项目管理和制度建设方面来看,也的确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其中也存在着急需改进和完善的地方。因此,必须通过开展项目后评价工作,从项目的前期调研到最后竣工决算进行认真系统分析,实事求是地总结项目建设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从而为我公司的项目管理工作探索出一条新的途径,是项目后评价工作的当务之急。
二、项目后评价管理与运用
(一)项目后评价内涵。
项目后评价是指对建设项目的立项、建设实施和移交生产整个过程进行总结评价,冀以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以此提高今后项目建设的投资决策水平、管理水平及投资效益,完善投资决策机制。
具体地是:对已经完成(或正在实施)的项目的目的、执行过程、效益、作用和影响所进行的系统的客观分析。通过对投资活动实践的检查总结,确定投资预期的目标是否达到,项目是否合理有效,项目的主要效益指标是否实现,通过分析评价找出成败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并通过及时有效的信息反馈,为未来项目的决策和提高完善投资决策管理水平提出建议,同时也为被评项目实施运营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从而达到防范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效益的目的。
(二)项目后评价的运作模式。
1.成立项目后评价组织机构
根据省国资委、冀中能源有关工程项目后评价的管理规定,我公司也出台了相应的管理办法,并成立了集团公司项目后评价工作领导机构。领导小组以集团公司董事长为组长,以集团公司总经理和主管基建的副总经理为副组长,成员包括企划发展部、财务部、基建部、生产技术部、经营管理部、审计部等部门。领导小组下设后评价办公室,后评价办公室设在企划发展部,负责组织开展项目后评价工作。
2.项目后评价工作流程
项目后评价办公室年初编制集团公司建设项目后评价年度工作计划及工作方案,集团公司批准后进行下达并组织开展项目后评价工作,并将重大投资项目后评价年度工作计划及工作方案报送冀中能源。
(1)属于张矿集团组织开展项目后评价的项目工作流程:
项目单位组织收集项目后评价所需资料并编制《项目自评价报告》报后评价办公室组织相关部门及单位对资料进行预审到现场进行项目调研或预后评价正式进行项目后评价编制项目后评价报告报冀中能源或省国资委备案。
(2)属于省国资委和冀中能源组织开展后评价的项目工作流程:
项目单位组织收集项目后评价所需资料并编制《项目自评价报告》报后评价办公室组织相关部门及单位对资料进行预审到现场对项目进行调研或预自评价正式进行项目自评价编制项目自评价报告报冀中能源或省国资委组织项目后评价冀中能源或省国资委根据情况进行项目后评价。
3.项目建设工期超过2年,一般应安排中期评价。项目中期评价工作按如下展开:
(1)中期评估的主要内容:项目进展情况,包括项目的组织管理、项目招投标、设备到位及安装、项目监理、存在问题等情况,以及阶段成效、后期计划安排等;项目资金到位以及使用情况。
(2)中期评估应根据调查了解的情况,提出中期评估书面报告,其中期评估结论作为项目后续建设、调整或撤销的主要依据。
(3)经中期评估核实,项目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应暂停项目建设,待原决策机构研究处置:
无正当理由,项目批准后停滞或建设期严重滞后的;项目资金使用严重违规或管理混乱的;预期市场风险增大可能造成投资效益严重下降的;投资合作方发生变化对投资结构产生重大影响的;后评价办公室建议停止继续实施的其他原因。
(四)项目后评价在集团公司的运用。
公司评价办公室根据年度工作计划确定本年进行后评价的项目,并作为本年度一项重点工作来抓。
项目单位接到文件通知后,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自查,同时后评价办公室组织相关人员到项目单位进行指导和帮助,项目单位按照统一报告模式要求编制自评价报告,包括:项目全过程的回顾、绩效和影响评价、目标实现程度和持续能力评价、经验教训和对策建议等四个主要方面。
项目单位将编制好的自查报告后附相关资料报送评价办公室,后评价办公室将报告资料分发至企划发展部、经营管理部、基建管理部、审计部、财务部等相关部门进行审查,待各部门拿出具体意见后,再由后评价办公室召集项目单位及各相关部门召开项目后评价会议,会上先由项目单位进行简要汇报,各部门就项目自评价报告展开审查,对照项目立项和实施的整个全过程中的程序环节,找出责任目标风险点并加以论证和分析,提出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建议,然后项目单位按审查意见修改自评价报告,之后将最终的自评价报告报送评价办公室,评价办公室根据核实情况出具最终项目后评价报告,总结项目建设这个过程的经验与教训,按照相关要求上报冀中能源进行备案,从而为今后的项目建设立项和项目实施提供宝贵经验资料。
三、项目后评价在企业实施的效果
目前我公司已成功的对洗煤厂浮选车间、康保的水处理项目进行了项目后评价工作,完全遵循上述工作程序进行,并编制出了正式的项目后评价报告。通过对这两个项目的后评价,得出如下经验与教训:
(一)洗煤厂浮选车间项目,该项目总体来说是个成功的项目,从项目前期调研,到项目招标、合同签订、施工管理、投资管理到最终竣工决算完全按照集团公司的相关规定进行运作,经过实事求是地综合评价,认为该项目已经达到了预期目的,项目完成保质保量、运营效益显著,且项目投资额没有超过概算。
取得的经验:首先前期调研工作细致准确,集团公司多次召集相关部门对项目的设计方案进行开会讨论,确保上项目的必要性,并要求项目管理者在项目调研前期必须对项目调研报告认真负责,确保项目资料数据的真实性,做到项目的事前控制,项目立项后按照集团公司的相关规定进行操作,进行项目施工图会审,项目招投标工作,签订项目施工合同等工作,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项目的过程管理明确专人负责,确保项目保质保量的实施,在施工过程中制定相应的基建管理制度,遇到需要对施工图设计进行变更的时候,及时通过报告等形式进行设计变更,同时做好日常的施工日志等工作,做到项目的事中控制,最后工程完工后,通过一段时间的试运行后由基建管理部召集相关部门对项目进行验收,验收通过后由审计部门对该工程进行审计决算,做到项目的事后控制。借鉴洗煤厂浮选车间项目的经验,集团公司对康保矿今年上的选煤洗选项目分别与项目前期与项目过程的相关责任人签订了相关责任书,确保了项目前期立项及过程管理相关责任明确到专人和落实到位,达到有据可查的目的,目前该项目正在施工中。
(二)康保矿水处理项目,该项目通过综合项目后评价,发现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为赶工期未按集团公司有关项目管理规定进行操作,如:没有进行招标工作,且在建设工程中,项目实行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的“三边”工程。“三边”工程是违背工程建设基本程序的。施工过程中的不可预见性、随意性较大,工程质量和安全隐患较多,导致工期不能按计划完成,费用没有按预算控制好;同时在施工结束后,未进行竣工验收,先进行了审计,这导致的最终后果就是出现了决算超出概算一倍以上的后果。事实证明,该项目的工期不仅没有缩短反而延长,并且增加了施工难度,从造成了相当严重的后果和影响,可以说是付出了高昂的学费的。这样的经验教训是我们在今后项目建设中的应该认真汲取的和引以为戒的,必须坚决避免和杜绝此类现象的再次发生。
该项目取得教训:项目在取得批复后,开工建设前要做好各项开工准备工作,不能一味的追求建设速度而无视制度,必须在施工图设计和预算等前期工作准备齐全后,再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审查并招标,同时明确专人对项目进行负责与管理,确保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的健康发展,保质保量完成项目建设,使项目达到预期目的。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深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引导和激励县直各部门有效履职、创新管理、转变作风,早日实现县强民富声态美的新奋斗目标。充分发挥绩效管理的导向和激励作用,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工作目标,主动作为,积极作为,有效作为,确保全面完成目标任务,为推进科学发展、加快发展打好基础。
二、工作内容
围绕健全绩效管理机制、绩效目标设定、绩效责任分解、绩效运行分析、绩效考核评估和绩效改进提升等六个方面内容,着力构建规范、合理、科学的绩效管理制度框架。
(一)健全绩效管理机制
各部门要建立健全绩效管理工作机制,加强监督检查,改善行政管理,强化执行力,有序有效地推进绩效目标的落实。运用奖惩机制,把激励和惩戒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形成推动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正确导向和推进绩效管理的有效动力机制,促进机关工作人员勤政廉政、创先争优,确保政令畅通。
(二)绩效目标设定
绩效目标设定是绩效管理的关键环节,其内容的设置反映了管理工作的本质特征和价值取向。今年我局绩效目标设定主要围绕五个方面的要求:一要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二要从本部门的职能职责出发,突出检验职能发挥和履职实绩;三要承担预防腐败和源头治理工作协调配合的有关职责;四要坚持质与量的统一,坚持高低适度;五要便于考核和评估,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测量性。绩效目标的设定反映在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中,包括业务工作实绩14项一级指标、自身建设4项一级指标。
(三)绩效责任分解
以推动工作落实、提升工作绩效为目的,按本方案绩效管理指标考核表中各项指标,各股室要分解和细化各项绩效工作目标,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人,明确责任、质量、时限、效果等,形成目标分解体系和责任落实体系。
(四)绩效运行分析
加强对绩效目标实现进展情况的跟踪监控,分阶段定期进行分析。一要建立内部监控机制。组织专人对绩效目标落实进展情况进行过程跟踪,及时发现绩效运行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解决办法;二要强化外部监督。组织督查力量,定期不定期地对绩效目标任务落实情况进行督查;三要开展专项检查。通过检查,对年度绩效目标的运行情况进行全面梳理,进一步统筹目标实现的时序进度,促进各项绩效目标任务的落实;四要建立定期分析总结制度,及时发现绩效运行中的问题,研究解决办法;年终召开绩效情况总结会,认真分析总结本部门的绩效情况,对实际工作任务与预期阶段性目标存在的差距,要及时查找问题,分析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工作措施,集中力量加以突破,确保目标任务得到有效实现。
(五)绩效考核评估
绩效考核评估是绩效管理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各股室绩效目标的完成情况、时间成效和效益及时组织进行总结和评价,掌握各股室的绩效实现状况,不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督促整改。对年度绩效突出,工作成效显著的科室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未能完成年度绩效指标的股室,责其说明原因。
(六)绩效改进提升
绩效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要持续地改进和提升。改进的基础是对绩效状况的正确分析;提升的基础在于要有科学可行的改进措施。各股室要结合自身的绩效总结自评情况,对照县里组织的评估评议反馈的情况,进行深度分析,查找薄弱环节制定整改措施,进一步提升本部门绩效。
三、工作步骤
(一)建立制度和拟定方案
根据《县2015年度绩效管理工作方案》精神,研究制定绩效管理制度和绩效评估方案。
(二)实施方案和落实指标
加强绩效管理,对业务工作实绩和行政能力建设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跟踪督查,促进指标任务的完成。各责任股室要严格按照每项指标确定的年度工作目标,狠抓工作落实。
(三)绩效分析和评估总结
12月1日前,根据工作方案,按照工作程序和基本要求,各股室要对各项工作任务完成的实际成效进行自评,并将自评情况报告和体现各项指标完成情况的文字及图片资料整理后报送本局绩效办,经局绩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汇总后形成局年度绩效管理工作自评报告于2015年12月10日前报送县委办、县政府办、县效能办。
四、组织领导
成立局机关绩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局长负总责,各股室配合,局绩效办具体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和督查绩效评估工作。
五、措施要求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全局上下要进一步认识到开展绩效管理,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要把这项工作作为促进职能发挥、提高行政能力、规范行政管理、转变机关作风、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抓手,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强化责任意识,加强组织领导,逐步建立注重绩效、鼓励创新、奋发向上、协调发展的评估机制。
2、认真谋划、明确目标。要根据法定职责和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年度主要工作任务,完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充分体现科学发展的要求,明确工作目标。指标体系要体现推动工作落实、引领工作发展的导向作用,努力达到最佳工作状态。
一、进一步提高对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中央、省、市委高度重视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工作,“三个一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都对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水利部已提出了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的总体目标、任务分工、时间安排和工作要求。各单位要切实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完善措施,加大投入,按照《计划》中的要求,认真组织开展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工作。
二、明确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总体目标与任务分工
(一)总体目标
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对重要饮用水水源地水资源统一调度和优化配置,实行水资源开采利用调度令制度,严格控制开采水量和水位,确保在相应的保证率下,取水供水工程正常运行。自2011年开始,力争用5年时间,实现重要饮用水水源地“水量保证,水质合格,监控完备,制度健全”,供水保证率95%以上,水质达标率100%,初步建成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体系。
(二)任务分工
市水利与渔业局负责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工作的组织和指导,并检查、通报达标建设工作情况;市水资源管理办公室负责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的日常管理工作。各单位按照职责分工负责做好所管理的饮用水水源地的安全保障达标建设工作。
(三)工作安排
各单位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按照《计划》要求制定自己的总体工作计划和2012年具体工作计划,并按照总体工作计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编制年度建设工作方案,于每年2月底前上报前一年度的达标建设自评报告和下一年度的具体工作计划(含安全保障达标建设工作方案)。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工作所需经费可在水资源费中列支。
三、加强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的组织领导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乡委、政府打造生态之乡、宜居之乡的总体部署,坚持“依法整治、突出重点、条块联动、多管齐下、控新整旧、分类处理、乡村并举、同步推进”的原则,立足治本、狠抓源头,强化责任、创新举措,将“三违”整治工作作为实践党的群众教育路线、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载体,严厉打击新增“三违”,全面遏制“三违”蔓延势头,分类分期逐步清理存量“三违”,促进浦东新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二、工作目标
做实做强“三违”工作机构,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实现新增“三违”零增长,存量“三违”逐年消除,重点区域“三违”明显减少,具体实现:
(一)坚决遏制新增“三违”,切实实现零增长;
(二)积极、有效、稳妥地开展存量“三违”整治工作,拆除存量违法建筑;
(三)2016年度执法检查履职到位率100%,违法用地计划整治拆除率100%,全面启动历史违法用地处置;
(四)涉及影响重大工程建设的绿化、鱼塘、假山、堆场等违规种养全部清除。
三、工作重点
1.土地集中连片、动态巡查发现的;
2.影响重大工程建设推进的;
3.影响公共安全的;
4.乡村接合部区域内“村”、“村”、“村”;
5.社会影响恶劣、群众反映强烈的。
四、工作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6年3月底前)1.组建新区“三违”工作机构,制定工作制度和年度工作计划。
2.完成全乡“三违”存量梳理、分类、汇总统计工作,乡政府与村委会、街道居委会签订“三违”整治工作目标责任书。
3.制定“三违”整治工作考核方案。(区“三违”整治办牵头,相关部门协助)
4.召开“三违”整治工作动员大会。
(二)实施阶段(2016年4至11月)分管副乡长为副组长,国土、规划、安办、水利、林业、街道居委会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对基层“三违”整治工作积极做好指导,特别在整治工作中全力支持,主动帮助解决问题。各村按照年度工作计划,切实按时间节点落实“三违”整治工作,有序推进“三违”整治工作。具体工作如下:
1.制定快速拆除违法建筑的文件或决定。
2.搞好宣传。“三违”整治通告,公布投诉热线,开展多种形式的“三违”整治宣传工作,积极营造声势,造就全年度整治“三违”工作的正气氛围。宣传工作方案由党政办负责,“三违”整治办协助。
3.严控新增“三违”产生。各村、街道居委会要整合一切资源,组织一切力量,采取有效措施,构建本辖区全覆盖的巡查发现机制。依托群众自治组织,政府购买服务力量,在劝阻无效的情况下,果断地。各村、街道居委会组建好工作平台,搞好纵向、横向联勤、联动,建立好工作制度、工作程序,坚决遏制新增“三违”零增长。
4.加速存量“三违”整治。各村、街道居委会按照年度工作计划,突出工作重点,明确工作目标,完成工作任务。依照上报的量,上半年完成40%,第三季度完成40%,第四季度完成20%;各执法部门加大加快立案查处力度,依法尽快完成执法程序,各村、街道居委会对执法程序完毕一个,组织拆除一个。
(三)总结考核(2016年12月)
由“三违”整治办牵头,依照考核方案的内容,对全乡“三违”整治工作进行考核。全年度考核分三种形式:一是日常工作情况进行深入了解、指导、协调督查与推进;二是七月份组织人员进行抽查,并进行全面分析、阶段性推进;三是十二月份进行年终检查。上述考察情况及时汇总讲评、通报,整体考核结果按照考核方案规定实施奖惩。
五、工作要求
(一)认清形势、统一思想,认识“三违”整治工作的重要意义
“三违”整治工作是改善区域发展环境、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加强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重要举措,因此各级领导必须对“三违”整治工作面临的形势和重要意义有充分的认识,思想上高度统一,态度要坚决,工作上齐心协力,提高整治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全乡各级领导干部要积极支持“三违”整治工作,严守工作纪律,不得说情,不得干扰。
(二)坚定信心,周密部署,保证“三违”整治工作的有序进行
“三违”整治工作是一项艰巨工作,但也要看到当前建设和发展给其带来的有利时机,因此各级领导要坚决克服畏难情绪,各职能部门要避免推诿、扯皮,要树立“志在必得、志在必胜”的信念;要率先垂范,以点带面,确立顾全大局的意识;要加强宣传,发动群众,营造“共同参与”的声势;要从实际出发,要周密计划,稳步推进,确保“三违”整治工作有序进行。
(三)整管并举,标本兼治,提高“三违”整治工作的社会效应
“三违”整治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工作。由于外来人员增加,下岗待岗人员增多,协调管理机制不健全,“三违”相关法律法规滞后等原因,造成当前“三违”现象未能得到有效遏制。因此,在整治“三违”的同时,应积极将“三违”与改造、动迁紧密结合,统筹推进;坚持堵疏结合,重视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和合理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