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0 16:18:0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小学科学多媒体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小学语文教学;分析探究
随着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日渐时代化,其在教育事业的运用中也越来越丰富。其中,尤其是对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起到了丰富课堂、活跃课堂、激活学生思维、启发学生创新的作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的教学统筹,不但丰富了语文情境达到学习,同时还升华了学生智慧;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的教学整合,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和实践创造精神;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以网络庞大的信息系统为背景,不但能够给学生宽泛的知识面,还能全面培养学生对各种信息收集整理的能力;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的教学相结合,充分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能力。
一、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运用,整合统筹是关键
1.塑造语文情境,激发学生热情
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教学设备具备信息广泛、内容丰富、动态直观的特点,它向我们提供各种外部资源、视频、文字、动画,并且都能直观地展示。这个时期的小学生对任何事情都具备好奇心理,这种动态的课堂学习方式对他们的知识获取是极其有帮助的。在教学中,只有以学生的实际心理特点为依据,以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与课本知识为主要基础,合理地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利用网络信息的广泛性结合教学内容,科学地创设语文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唯美的语文教学氛围中,去发现、去思考、去探究、去领会、去学习,体会真实的语言情感,享受语文带来的快乐的学习。
2.开启学生智慧思维,培养学习实践能力
一般来讲,在语文的教学方式中,语文老师只重视教,单向的传统教学方式,相对意义上来说,对学生的学习知识以及实践的能力培养通常是被忽视的。因此,也就导致了大部分学生喜欢语文这门学科,却不喜欢语文课堂。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来引导语文课堂的教学模式,不但能够改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被动接受现状,还能够提供丰富多彩的课堂互动。另外,可以给语文也附加一门计算机实验课,让学生能够有机会运用语文共享创作软件,发挥自己的实践创造精神,享受对语文的创作热情,为语文知识的学习再现提供良好的便捷途径。
3.扩充学生知识面,培养实践能力
语文课堂对多媒体的运用,已经把信息技术充分地变成了一种学习工具。这就需要教师应该对多媒体技术有一定程度上的掌握,并且能够利用其多样化的功能,把信息的宽泛性、静态事物动态化的手段,真正地运用于语文的课堂学习中。让学生能够学会通过信息网络技术来寻找、获取知识。并充分地运用自己的头脑以及已经具备的知识去解决所遇到的问题。有时候,语文的课堂知识是由一系列的作家介绍和各种纷繁复杂的创作背景构成的。传统的介绍方式总是以教师收集的作家资料为主,笼统地概括,学生做后期补充的教学格式来学习,而信息网络技术的操作能在最短的时间里调出最全面的背景知识来供学生学习借鉴,为实现其知识的宽泛性,填充知识视野获取了更大的便捷。
二、信息技术的运用,课程整合与实践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的整合运用就是说,通过现有的多媒体技术平台,以小学语文课本知识为主要出发点,让学科课程融合于信息技术,把学科丰富的教学课堂作为信息技术使用的载体,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科知识的引导教学手段,转变教与学的观念,实现教与学的结合,朝着增进课堂学习效率的方向努力靠拢。
1.首先是阅读教学方面的整合
阅读教学的目标就是要让学生能完全的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只有处在被信息技术环绕的学习环境中,学生才能充分利用时间,去自主地感受、去积极地收集、去无畏地尝试,主动地对所学知识提出问题,积极思考,积极讨论,努力解决问题。同时,让学生养成思考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情绪,更好的实现课堂学习优化,以及教学目标的同步。
阅读是一个扩充知识面的过程,因此,它不能只具备单一固定的教学体裁,而要从实际的课堂课本知识的需要出发,以其教学内容的格式而定。例如,在学习古诗词时,教师首先应引导学生去感受诗词的语境,其后再给予学生一定的交流空间,让他们能够充分地利用信息技术去独立探究、再互相合作讨论,之后再导入更深层次的学习研究,汇报学习成果,评估学习成果。
2.整合实践,培养实践
传统意义下的语文实践教学,只是单纯地对语文课本知识的探究,在实践需要极其高涨的当下,这种学习体制是完全不够的。而单一思维的课堂教学仅仅局限于个别书本知识,但是语文与家庭、社会的生活联系是极其频繁的,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导致与社会生活的脱节,对学生个人天赋的培养与延续也是极其不利的。只有把教材与信息技术充分的糅合,并利用其技术功能才能够恰当地把教材体系与社会生活保持在一个活跃的大课程中,解决实际的生活问题,为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打造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已经很普遍,它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世界,还能够随时调出需要的学习信息,为语文学习的空间提供了很大的便捷性,对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产生了深远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刘丽丽.《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的实践与探究》期刊论文—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关键词:教育技术学,问题,解决策略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教育技术学受到各级社会和各级各类学校越来越多的关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教育技术学在发展过程中的也出现了不少问题,这些问题不仅涉及学科内部,也是及其学科外部。因此,更深地了解教育技术学,并更好的解决教育技术学所存在的问题已成为教育技术科研工作者的当务之急。
一、我国教育技术学发展面临的问题
观瞻我国教育技术研究30多年的沧海桑田,我国学者在教育技术学方面做出了许多研究:南国农先生在电化教育的发展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认为运用现代媒体,并与传统教育媒体恰当结合,在这方面下工夫就会实现教育的最优化;刘美凤教授认为教育技术学的发展关键是对其理论知识和实践队伍的学科背景的研究以及素质教育的提高。由于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期,与西方一些国家相比经济还不算发达,还不完善,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因此,在一些有关教育技术学的政策问题的认识上还比较模糊,不能给出精确的答案,在这里我们进一步对教育技术学学科管理者的认知水平,教育技术研究队伍的建设问题以及教育技术学学科性质的定位问题进行研究。论文大全,解决策略。
1管理者认知水平的不足
著名管理大师爱迪斯认为:“没有管理就失去了正确的指引,向荒唐的目标挺进,我们一事无成,回过头来才发现走得越远,越无知”[1]。不言而喻,管理对于教育技术学同样重要。由于受到外国教育技术发展历史的影响,我国政府也已经认识到教育技术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在以前,我国投入了大量的财力、人力,使电化教育出现了大好的发展局面。但在以后的一段时间教育技术却停滞不前,究其原因,发现了不少问题,其中最重要的问题是管理干部的思想观念问题。由于我国没有对教育技术学得到充分的认识,这方面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非常少,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教育技术只作为提供教室、电教设备、电教资料的服务机构,在教学中的地位不受重视;教育技术的教学功能得不到发挥;大量的电教用房和设备在教学中得不到充分利用,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2教育技术研究队伍的建设问题
教育的发展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会加快世界经济的竞争,因而也会激发教育发展内部需求。教育需求的增加会促使更多的有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关注“如何教育”的教育技术的研究与实践,这正是当前我国乃至世界各国教育的发展趋势[2]。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就陆续开始在中小学设置计算机的课程,目前,计算机信息教育又成为中小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因此,未来的学校教育和教师将不再是“多媒体或先进媒体”盲;更多的其他学科人员也参与到软件制作过程中来等。其实,目前我们国家的教育技术学的专业人员已经感到了这种迹现象的存在,那就是,对于教育技术方面“竞争对手”会越来越多。
因此,在这种形势下,被定位于多媒体及其教育应用的教育技术学专业优势正在不断减弱,而我们目前自己的弱势(心理学方面的训练)却在新的需求和形势下日趋明显。这样,目前的情况是:以多媒体作为定位的中国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优势在不断的减弱,而这个领域潜在的研究队伍却又分散在教育学院、心理学院、计算机中心、网络中心或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各个地方[3]。如果当前教育技术学专业仍停留在媒体研究方面,而不在广义教育技术学定位上得以发展,那么,当前教育技术学专业存在的危机就会就会更加凸显。因此,我们要避开这些误区去寻求教育技术学的更大发展。
3教育技术学学科性质的定位问题
目前许多刊物、专著和论文对教育技术学学科的内涵和学科内许多术语的定义,有的还模糊不清,用法混乱。教育技术就出现许多称谓,如现代教育技术、教育技术、电化教育、教育信息技术、远程教育等,对教育技术学学科的定位混乱。同时各校教育技术单位隶属的领导单位也不同,有的属于教育科学学院、网络学院、远程教育学院,由于属性有异,也会使人们对学科的性质造成不同的体会。另外对其他学科的基本理论借用多,对特色的学科理论则论述少。再如对学科的培养目标太广泛,结合学科特点的课程体系还没完全建立。
二、上述问题的解决对策
1教育观念的转变
从心理学上讲,人们的意识决定他们的行为。对于教育技术学的管理者来说,只要他们能从过去的观念中得到一定的改变,那么,教育技术学就会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教育观念作为人们通过教育活动的观察、思考和实践获得的教育认识或教育思想,对人们所采取的教育行动具有指导意义和决定作用。目前我国的经济水平还不先进,社会制度也不够完善,应试教育体系没被打破,现代教育观念就不可能会形成。比如,现在经常有人提“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因此,只要管理者的教育观念得到一定的改变。我国的教育技术学就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2培养一支具有多学科背景的专业队伍
由于教育技术学的学科知识涉及许多专业理论,因此我们应当根据其知识的结构来调整教育技术学的课程设置,努力培养一批具有多学科背景的专业人才;除此之外,我们可以提出一些鼓励性政策,吸引本专业与教育学、哲学、经济、心理学和社会学等领域的研究者从事教育技术学相关领域的工作,使这些人员在实际的教学与研究中进行很好的合作,把教育成果进一步扩大,最终达到研究队伍的完美整合。
3理顺教育技术学学科的基本概念、理论体系和培养目标
正确的定位是每个学科赖以存在的前提条件,他不仅影响到该学科当前的地位和作用的发挥,也影响到将来的健康发展[4]。论文大全,解决策略。首先,从发展历史上看,教育技术学是在视听教育及程序教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科学技术成果的引进,使教学手段不断得到更新和充实,促使教学方法不断变化和丰富,从而形成多媒体技术这一领域。因而可以认为,教育技术是多媒体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从教学方法中独立出来的学科。其次,从教育技术的有关学科内容及相关知识结构来看,也属于教育学科的内容。论文大全,解决策略。再次,在我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布的学科专业目录中,也是将教育技术学列入教育学科的分支学科。因此,可以将教育技术学列为教育科学领域的一个分支学科。因此,教育技术学是一门仍在形成和完善之中的新兴交叉学科,学科本身还缺乏完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和框架[5]。
经研究发现,对教育技术学学科性质的定位问题,研究者从“电化教育”和“技术”两方面进行了分析。论文大全,解决策略。论文大全,解决策略。一部分学者认为媒体在教育当中的应用,就是他们给教育技术学学科的定位。比如,张楚廷先生的著作《教学论纲》是这样评定教育技术学的:教学中老师借助其他工具和手段,这是古之有之的。然而,近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当代高新科技的突飞猛进,使教学手段、教学媒体的种类越来越多。一门新型的教育学科―教育技术学迅速兴起。另一部分学者则从“技术”的本质来对教育技术学学科性质进行定位。我们应当尽可能发展广义的教育技术学,既要运用媒体,也不能缺乏技术,应该吸取教育学,教育哲学,传播学,心理学,认知论,计算机科学等一系列学科的精华作为自己的特色理论与实践方法。因此,我们并不能单独从电化教育或技术的本质来定位教育技术学学科的性质,应从不同方面充分认识到教育技术学的应用性、实践性、综合性、连接性的特性,以实现“促进学生学习,实现教育最优化”为目标,来更好的来定位教育技术学这门学科。
另外,教育技术理论研究脱离实践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不仅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教育工作者对此颇有微词,连教育技术科研工作者自己也感觉到这种危机。诚如我们所知,教育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理论一方面根据教育技术事业本身的发展和教育改革实践的深入,另一方面,作为教育技术实践经验的高度概括,他又要指导教育技术的发展和教育技术实践的进步,并且在教育技术实践中受到检验。因此,对于这样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研究,其理论脱离实际情况是不能任之长期存在下去的。只要这些问题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我国就会为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这样不仅会使教育技术学的就业前景一片光明,而且不会让教育技术的人才大面积流失。同时由于在这方面的研究人才增多,我国的教育技术学水平就会大幅度的提高,进而就会使我国的教育事业迅猛发展。
总之,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教育技术及其学科的定位问题以及人们的教育观念也正经历这样一个发展过程。这个过程也给我们描绘出了教育技术学从狭义到广义的发展,教育技术学基本理论从无到有、从不完善到完善的美好前景。论文大全,解决策略。我们应该相信,通过我们的不断努力,教育技术学必将发展成为一门成熟的学科。
参考文献
[1]爱迪斯.完美管理者[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12-13.
[2]刘美凤.教育技术学学科定位问题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209.
[3]刘美凤.中国教育技术学学科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电化教育.2003.(201).
[4]李龙.教育技术学科的定位―二论教育技术学科的理论与实践[J].电化教育研究,2003.(11).
[5]赵宏,杨开城,李秀兰.关于教育技术学学科体系基本框架的思考[J].2003.(4)
[6]伊俊华.教育技术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8.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和深入,特别是Internet与校园网的接轨,为中小学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使网络教学真正成为现实,同时也为中小学教育开辟了广阔的前景。陈至立部长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全国实施中小学’校校通’工程,努力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校校通’工程的目标是用5年到2019年时间,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使全国90%左右独立建制的中小学校能够上网,使中小学师生都能共享网上资源,提高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校校通”工程的启动和发展,给中小学教学带来革新的机会,为学科教学信息化奠定了物质基础。如何有效地利用网上的资源,建构基于网络的现代教学模式是1个迫切研究的问题,而开展网络教学模式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之1就是网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因此,开展网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的探索与实践研究有着10分重要的意义。
1、课题研究背景
(1)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网络教学的设计理论与方法的研究缺乏系统性
通过对国内外有关的学术刊物(如《电化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Educational Technology》等)、教育网站和国际国内有关学术会议(GCCCE、ICCE、CBE等)的论文集进行分析,网络教学的设计研究主要是关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设计和协作学习的设计等方面,缺乏系统的研究。可以说,网络教学的设计理论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去研究和探索。例如,在网络环境下如何利用网络资源进行主动学习、利用虚拟情境进行探究学习、利用通讯工具进行协商学习、利用工具进行创造学习的设计以及教师指导性活动的设计等方面,都值得我们去研究。
2、网络教学的评价研究才刚刚起步
随着 Internet应用的普及,网络教学已成为1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场所。然而,与传统教学相比,网络教学的质量保证体系却显得不够完善、健全。如何保证网络教学的质量,建立1个行之有效的网络教学评价模型,已成为网络教学研究的1个重要课题。时至2019年,教育部批准全国31所高校建立网络教育学院,但却没有制定出如何保证网络教育质量的相关政策。美国国家教育政策研究所(The Institute For Higher Education Policy)于2019年4月也发表了1份名为"在线教育质量:远程互联网教育成功应用的标准"的报告,然而,这些文章(报告)也仅仅是描述性的定义网络教学的评价指标,而对如何组织评价、如何获取定量数据、评价数据如何促进教学等方面则很少涉及。目前,网络教学的支撑平台中的学习评价模块往往只含有测试部分,而缺乏相应的分析与反馈。
(2)课题研究的意义
1、促进网络教学的发展,提高网络教学的质量
由于网络教学可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在网上组织最优秀的教材和教法,使学习者在网上可以学到最新的知识,因此是教学改革发展的方向。通过本项目的研究与实践,使网络教学更能为学习者提供1个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充分体现学生的首创精神,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在不同情境下去运用他们所学的知识,而且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行动的反馈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从而提供网络教学的质量。
2、寻找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学生远程交互自主学习的教学设计的技术解决方案
3、完善和发展教学设计理论
网络环境下的教学与传统教学,不仅是教学环境的不同,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传播形式上都有本质的区别。通过本项目的研究,能够解决网络环境下,教学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如何调控教学过程,如何有效实施教学活动以达成教学目标,是对教学设计理论的完善和发展。
2、课题研究内容
(1)研究的主要内容
1、网络教学设计理论体系的研究
包括教学目标的设计、建构性学习环境的设计、学习情境的设计、学习资源的设计、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设计、学生协作学习活动的设计、教师指导性活动的设计、学习评价工具的设计等。
2、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的研究
(1)网络教学策略的研究,如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内容组织策略、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情景营造策略、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对话组织策略、网络环境下的的课堂管理策略等
(2)网络教学模式的研究,如项目化学习模式、探索性学习模式、研究性学习模式等
3、网络教学评价的内容体系、方法、步骤与模型的研究
4、网络教学设计系统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5、网络教学评价系统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根据上述研究内容,总课题下设如下子课题:
1、网络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的理论研究(谢幼如、李克东)
2、网络教学资源的开发(邓文新)
3、网络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系统的开发(柯清超)
4、Web课程的教学过程设计及支持系统的研究(陈品德)
5、网络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理论的应用研究(余红)
(2)课题的研究目标
本项目的研究目标是:运用现代教学理论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通过教学改革与实验,探索网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开发相配套的网络教学的设计和评价系统软件,探索普通中小学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网络教学的途径与方法。
(3)预期成果形式
1、论文与专著
发表有关网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的1系列学术论文,出版专著《网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
2、电脑软件
开发《网络教学设计系统软件》和《网络教学评价系统软件》,制作《网络教学设计》专题教学(学习)网站,建立《教学设计》多媒体资源库。
3、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研究方法与步骤
本项目的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实验研究、评价研究等方法。
对于较大规模的教学设计与教学模式的试验研究,将采用行动研究方法。
对于个别带有创新性的,能提出重要见解的小范围的教学研究,则通过建立科学的假设,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
关于教学模式的评价和有关教学效果的分析,则采用评价研究方法。
研究步骤如下:
2019年5月-2019年8月,收集资料,建立模型
2019年9月-2019年1月,开发软件
2019年2月-2019年8月,教学试验,评价修改
2019年9月-2019年12月,扩大试验,归纳总结
(2)关键技术
1、基于网络的协作化设计思维工具的通讯模型的构建;
2、教学设计系统中师生教学活动的可视化表示与分析;
3、网络教学的教学评价模型的构建;
4、网络教学过程中学习反应信息的自动采集与处理。
4、课题研究价值
(1)创新点
1、建立网络教学设计的理论体系与方法。
2、建立基于网络环境的各类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3、开发出操作性强、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网络教学的设计工具和评价系统软件。
(2)理论意义
传统的教学设计是应用系统方法分析和研究教学的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他们的方法与步骤,并对教学结果作出评价的1种计划过程与操作程序。现代教学设计理论已经不拘泥于系统论的理论基础,不强调对教学活动的绝对控制,逐渐放弃呆板的设计模式,开始强调教学设计的关系性、灵活性和实时性,从而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课题的理论成果将完善和发展传统的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
(3)应用价值
1、通过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总结并形成基于网络环境下学科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方法,优化中小学课堂教学结构。
2、通过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探索并总结信息化时代如何改革传统的思想和模式,使学生学会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的方法和经验。
3、通过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探索普通中小学利用网络资源的途径与方法,形成1批优秀的网络教学课例。
4、通过课题的研究与实践,开发出具有应用推广价值的网络教学的设计工具和评价系统软件。
5、研究基础
(1)已有相关成果
1、曾于93年、97年两度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其中《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项目的成果在全国的大中小学广泛应用,《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李克东、谢幼如编著,科学出版社)多次再版发行。
2、出版的《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含教材与光碟)(谢幼如等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1999年)、《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与制作》(含教材与光碟)(李克东、谢幼如、柯清超编著,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9年)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李克东、谢幼如、柯清超等,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2019年)在全国广泛应用。
3、97年《多媒体技术在基础教育改革中的应用实验研究》和《小学语文"4结合"教学改革试验研究》获国家教委全国师范院校面向基础教育改革科学研究优秀成果2等奖。
4、承担国家"95"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研制开发与应用》(简称96-750)《小学语文科学小品文》、《小学语文古诗欣赏》、《小学语文扩展阅读》、《初中语文新诗赏析》4个子课题的研制与开发,4个项目6张光盘全部通过教育部组织的专家组鉴定,被评为优秀软件,并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和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在国内及东南亚地区发行。
5、2019年所完成的《学习反应信息分析系统》获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多媒体教学软件1等奖,并出版专著《学习反应信息的处理方法与应用》(谢幼如、李克东著,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
(2)研究条件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科是国家级重点学科,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是"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单位,我国的教育技术学博士点之1。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拥有从事计算机教育应用研究的人员近30名,其中包括教授2名、副教授5名、讲师8名、博士研究生4名和硕士研究生近15名。他们在长期的研究工作中,对各种多媒体教学软件、网络教学应用软件、学科教学工具、资源库管理应用系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索,并已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和成果。本研究所拥有先进的计算机软件开发实验室两个、国家级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制作基地1个,在国内教育技术领域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3)参考文献
1、《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李克东、谢幼如编著,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1版、1994年第2版
2、《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谢幼如等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1999年
3、《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李克东、谢幼如主编,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2019年
4、《学习反应信息的处理方法与应用》,谢幼如、李克东著,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
5、《Global Education On the Net》,高等教育出版社、Springer 出版社,1999年
6、《教学设计原理》,R。M。加涅、L。J。布里格斯、W。W。韦杰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7、《新型教学模式的探索》,谢幼如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8、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GCCCE)第1届至第5届论文集,1997年(广州)、1998年(香港)、1999年(澳门)、2019年(新加坡)、2019年(台北)
9、《改善学习--2019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国际研讨会论文选编》,吉林教育出版社,2019年
10、《认知过程的评估》,J。P。戴斯、J。A。纳格利尔里、J。R。柯尔比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11、《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李克东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
一、课题研究背景
(一)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网络教学的设计理论与方法的研究缺乏系统性
通过对国内外有关的学术刊物(如《电化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educational technology》等)、教育网站和国际国内有关学术会议(gccce、icce、cbe等)的论文集进行分析,网络教学的设计研究主要是关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设计和协作学习的设计等方面,缺乏系统的研究。可以说,网络教学的设计理论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去研究和探索。例如,在网络环境下如何利用网络资源进行主动学习、利用虚拟情境进行探究学习、利用通讯工具进行协商学习、利用工具进行创造学习的设计以及教师指导性活动的设计等方面,都值得我们去研究。
2、网络教学的评价研究才刚刚起步
随着internet应用的普及,网络教学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场所。然而,与传统教学相比,网络教学的质量保证体系却显得不够完善、健全。如何保证网络教学的质量,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网络教学评价模型,已成为网络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时至XX年,教育部批准全国31所高校建立网络教育学院,但却没有制定出如何保证网络教育质量的相关政策。美国国家教育政策研究所(the institute for higher education policy)于XX年4月也发表了一份名为"在线教育质量:远程互联网教育成功应用的标准"的报告,然而,这些文章(报告)也仅仅是描述性的定义网络教学的评价指标,而对如何组织评价、如何获取定量数据、评价数据如何促进教学等方面则很少涉及。目前,网络教学的支撑平台中的学习评价模块往往只含有测试部分,而缺乏相应的分析与反馈。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1、促进网络教学的发展,提高网络教学的质量
由于网络教学可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在网上组织最优秀的教材和教法,使学习者在网上可以学到最新的知识,因此是教学改革发展的方向。通过本项目的研究与实践,使网络教学更能为学习者提供一个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充分体现学生的首创精神,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在不同情境下去运用他们所学的知识,而且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行动的反馈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从而提供网络教学的质量。
2、寻找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学生远程交互自主学习的教学设计的技术解决方案
3、完善和发展教学设计理论
网络环境下的教学与传统教学,不仅是教学环境的不同,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传播形式上都有本质的区别。通过本项目的研究,能够解决网络环境下,教学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如何调控教学过程,如何有效实施教学活动以达成教学目标,是对教学设计理论的完善和发展。
二、课题研究内容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1、网络教学设计理论体系的研究
包括教学目标的设计、建构性学习环境的设计、学习情境的设计、学习资源的设计、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设计、学生协作学习活动的设计、教师指导性活动的设计、学习评价工具的设计等。
2、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的研究
(1)网络教学策略的研究,如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内容组织策略、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情景营造策略、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对话组织策略、网络环境下的的课堂管理策略等
(2)网络教学模式的研究,如项目化学习模式、探索性学习模式、研究性学习模式等
3、网络教学评价的内容体系、方法、步骤与模型的研究
4、网络教学设计系统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5、网络教学评价系统
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根据上述研究内容,总课题下设如下子课题:
1、网络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的理论研究(谢幼如、李克东)
2、网络教学资源的开发(邓文新)
3、网络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系统的开发(柯清超)
4、web课程的教学过程设计及支持系统的研究(陈品德)
5、网络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理论的应用研究(余红)
(二)课题的研究目标
本项目的研究目标是:运用现代教学理论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通过教学改革与实验,探索网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开发相配套的网络教学的设计和评价系统软件,探索普通中小学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网络教学的途径与方法。
(三)预期成果形式
1、论文与专著
发表有关网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的一系列学术论文,出版专著《网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
2、电脑软件
开发《网络教学设计系统软件》和《网络教学评价系统软件》,制作《网络教学设计》专题教学(学习)网站,建立《教学设计》多媒体资源库。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与步骤
本项目的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实验研究、评价研究等方法。
对于较大规模的教学设计与教学模式的试验研究,将采用行动研究方法。
对于个别带有创新性的,能提出重要见解的小范围的教学研究,则通过建立科学的假设,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
关于教学模式的评价和有关教学效果的分析,则采用评价研究方法。
研究步骤如下:
2010年5月-2010年8月,收集资料,建立模型
2010年9月-2010年1月,开发软件
2010年2月-2010年8月,教学试验,评价修改
2011年9月-2011年12月,扩大试验,归纳总结
(二)关键技术
1、基于网络的协作化设计思维工具的通讯模型的构建;
2、教学设计系统中师生教学活动的可视化表示与分析;
3、网络教学的教学评价模型的构建;
4、网络教学过程中学习反应信息的自动采集与处理。
四、课题研究价值
(一)创新点
1、建立网络教学设计的理论体系与方法。
2、建立基于网络环境的各类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3、开发出操作性强、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网络教学的设计工具和评价系统软件。
(二)理论意义
传统的教学设计是应用系统方法分析和研究教学的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他们的方法与步骤,并对教学结果作出评价的一种计划过程与操作程序。现代教学设计理论已经不拘泥于系统论的理论基础,不强调对教学活动的绝对控制,逐渐放弃呆板的设计模式,开始强调教学设计的关系性、灵活性和实时性,从而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课题的理论成果将完善和发展传统的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
(三)应用价值
1、通过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总结并形成基于网络环境下学科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方法,优化中小学课堂教学结构。
2、通过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探索并总结信息化时代如何改革传统的思想和模式,使学生学会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的方法和经验。
3、通过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探索普通中小学利用网络资源的途径与方法,形成一批优秀的网络教学课例。
4、通过课题的研究与实践,开发出具有应用推广价值的网络教学的设计工具和评价系统软件。
五、研究基础
(一)已有相关成果
1、曾于93年、97年两度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其中《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项目的成果在全国的大中小学广泛应用,《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李克东、谢幼如编著,科学出版社)多次再版发行。
2、出版的《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含教材与光碟)(谢幼如等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1999年)、《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与制作》(含教材与光碟)(李克东、谢幼如、柯清超编著,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XX年)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李克东、谢幼如、柯清超等,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XX年)在全国广泛应用。
3、97年《多媒体技术在基础教育改革中的应用实验研究》和《小学语文"四结合"教学改革试验研究》获国家教委全国师范院校面向基础教育改革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4、承担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研制开发与应用》(简称96-750)《小学语文科学小品文》、《小学语文古诗欣赏》、《小学语文扩展阅读》、《初中语文新诗赏析》四个子课题的研
制与开发,4个项目6张光盘全部通过教育部组织的专家组鉴定,被评为优秀软件,并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和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在国内及东南亚地区发行。
5、XX年所完成的《学习反应信息分析系统》获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多媒体教学软件一等奖,并出版专著《学习反应信息的处理方法与应用》(谢幼如、李克东著,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
(二)研究条件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科是国家级重点学科,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是"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单位,我国的教育技术学博士点之一。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拥有从事计算机教育应用研究的人员近30名,其中包括教授2名、副教授5名、讲师8名、博士研究生4名和硕士研究生近15名。他们在长期的研究工作中,对各种多媒体教学软件、网络教学应用软件、学科教学工具、资源库管理应用系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索,并已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和成果。本研究所拥有先进的计算机软件开发实验室两个、国家级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制作基地一个,在国内教育技术领域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三)参考文献
1、《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李克东、谢幼如编著,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一版、1994年第二版
2、《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谢幼如等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1999年
3、《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李克东、谢幼如主编,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XX年
4、《学习反应信息的处理方法与应用》,谢幼如、李克东著,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
5、《global education on the net》,高等教育出版社、springer 出版社,1999年
6、《教学设计原理》,r.m.加涅、l.j.布里格斯、w.w.韦杰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7、《新型教学模式的探索》,谢幼如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8、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gccce)第一届至第五届论文集,1997年(广州)、1998年(香港)、1999年(澳门)、XX年(新加坡)、XX年(台北)
9、《改善学习--XX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国际研讨会论文选编》,吉林教育出版社,XX年
关键词:情境教学;开放式教学;情境创设
一、对教学情境和情境教学认识上的模糊
在情境这个概念的解释上,教育领域有不同的说法,但共同的特点是,在定义上都对教育情境的必要性和积极性做了正面的强调,对此,笔者有一些自己的看法。举个例子来说,教师走上讲台,按部就班地教学生听、说、读、写,中间也有提问,但课堂气氛沉闷。这是不是一个教学情境呢?很明显这也是一个教学情境,但这样一个教学情境是存在问题的。
结合心理学者的看法来讲,情境对人体有直接刺激作用,有一定的生物意义和社会意义的具体环境。这个概念有两点需要强调,一是情境所表现的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环境和环境状态,二是这种环境状态在刺激人的某种情感方面有特定的作用,这种刺激作用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因此,无论教师在课堂上是否创设情境,课堂本身就是一个教学情境。但是有教学情境,却不一定有情境教学,这当然就会对教学效果产生截然不同的影响。问题出在哪呢?这就涉及如何通过情境教学方法来改变教学情境的关系问题了。
二、情境教学与开放式教学等类似概念的混淆
同情境教学一样,开放式教学也是近几年中小学教育研究中的一个热点,此外还有别的一些类似的提法。如果把情境教学和开放式教学的论文或研究成果放在一起,我们会对如何区分这两种方法感到迷惑。举个例子来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于是有教师在探讨开放式教学的论文中就认为,可以通过开放式课堂的营造来体现对学生个性差异的尊重。那么,在具体表现上,开放式课堂同情境教学中创设的情境之间有什么区别吗?
开放式教学和情境教学在基本主张上大致是相同的,都以培养学生开放性和创新性思维为目的,强调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注重对学生个性的培养和潜能的开发,密切联系实际,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目的等。但是,要使开放式教学和情境教学的研究科学化,就应当划清他们在方法体系中所属的科学层次,给它们应有的科学定位,不至于造成理论和具体方法之间的混淆,使他们能够有一个明确的、健康发展的方向。
三、情境教学方法在使用上存在的问题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采用情景教学,既要符合语文的学科特点和教育目的,也要把握儿童的身心特点,这是我们的出发点。在实际操作中,因为对出发点的考虑不到位,导致对情景教学方法出现泛用、误用、滥用等情况。下面的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1.情境教学的泛化
情境教学不是为了情境在而情境化,而是为了学生主动求知而让其情境化。在情境教学泛化的表现中,比较典型的是在情境中出现的学科泛化和模式泛化。
小学语文本身的学科特点和教学目的是非常明显的。它不是数学课,不是音乐课,不是科学课,而是语言和言语的教学。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个理念下,有些老师丢弃了语文的学科根基,把语文课上成了大杂烩,导致情境教学的学科泛化,结果是过多的学科信息干扰和弱化了语文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本末倒置,不利于学生语言素养的提高。对于学生来说,语文课上的情境创设,应该是让字、词在他们的意识里活起来,让他们借助字、词、句、文这样的知识工具认识世界,为他们学习语文知识与技能提供支撑。
2.情境教学的教条化
在情境教学中,教师对情境的创设,主要是依据教材中的文本来进行的。为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可能会利用尽可能多的手段和器具来达到目的。情境虽然有了,却并不意味着我们真正使用了情境教学方法,情境教学的教条和僵化就是这种反映,它有两个典型表现。
(1)课堂教学程序化,学生主体性得不到尊重,思维发展受到限制。有了情境的创设,就意味着我们使用了情境教学方法吗?情境教学具有“双主体”性,教师是主体,学生也是主体。师生之间要进行积极的、有益的互动,这是情境教学产生效能的关键。有些教师创设了情境,但在方法上却走向传统,在情境要素的使用上,依然是我听你说,我问你答,学生只是在配合教师的设计,而非主体的学习和感知。用这样的方式来授课,教师即使创设了情境,也可能只是一厢情愿,没有引起学生的共鸣和热情的参与。语文情境教学要关注的,不应只是在教学中创设了情境与否,更要注重对师生关系的观察,如,师生间的关系是否对等,是否产生了师生互动,在互动的过程中学生有没有真正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有没有具体的收获等。
(2)多媒体教学手段使用上的僵化。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就意味着采用了情境教学方法吗?《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注重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确实丰富了情境教学的手段,但是,对于在情境教学中如何利用多媒体技术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一个突出的问题是为了使用多媒体而使用多媒体,使得这种技术成为象征性的摆设。
一、物理试题DOC格式的电子稿
前不久,一位远在他乡的同学(高中物理教师)向笔者索求《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Ⅱ卷)》物理部分的DOC格式的电子稿和打印稿,以供研究之用。笔者便向本校几位高中物理教师索要,“没有找到”。笔者进入中小学数字图书馆,在线查找到《物理教学探讨》2007年第11期(下半月)刊登的《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Ⅱ卷)物理部分》,下载到自己的电脑上,高兴之余看到它是CAJ格式的。那怎么办?
笔者打开CAJ格式的原文,用选择文本工具全选、复制、粘贴到Word文档中,满以为轻松完事。可仔细一瞧,物理量字母和公式不符合规范。笔者又对照CAJ格式的原文,在Word文档中利用插入/对象/Microsoft公式3.0把物理量字母和公式重新录入了一遍,经过排版,DOC格式的和CAJ格式的原文基本上一样了,这才松了口气。
二、截图打印CAJ格式的物理资料
2008年隆冬下午,大雪纷纷落下,邻县的一位高三物理教师远道而来,向笔者索求有关高考弹簧问题的资料。在中小学数字图书馆下载了《高考物理中的弹簧试题赏析》等几篇论文,他看后很高兴,但是由于计算机没有连接打印机不能打印。“发送到您的电子信箱或QQ信箱”“没有的”。眼看班车就要启动了,他急着要乘车赶路。情急之下,转存于U盘,到街上打印部去打印。可是打印部没有安装CAJ浏览器,欲下载浏览器,“网刚断线”,怎么办?车已等待在打印部门口。笔者又到学校用自己的电脑把原文截图,粘贴到Word文档中,第二次到打印部用喷墨打印机打印出文字稿。他急匆匆跨出大门,随着雪花乘车远去。
几个月后,他给笔者捎来3元的打印费,信中说已经开通了自己的QQ,并说学生很欢迎那些材料。笔者把那些原稿发送到他的QQ信箱,并退回了打印费。
CAJ格式的文件,截图粘贴于Word文档中,虽然也能打印出来,但比较麻烦,效果不如用CAJ浏览器直接打印好。
三、物理CAJ格式文件的打开
“怎么打不开?”一天,笔者到一家打印部复印一封《中国多媒体学报・中学物理》电子期刊的邮发代号、级别、定价的资料。老板正愁眉紧锁,给一位教师试着打开一份文件,却总是打不开,看样子很着急。原来,这位教师急着要参阅那份文件。“打不开就算了吧”,笔者急着让老板停下来复印资料,老板不听。笔者弯腰一看,原来是CAJ格式的文件―该计算机没有安装CAJ全文浏览器。从中小学数字图书馆替老板下载并安装了CAJ全文浏览器,双击打开了文件,并打印出来,原来是几篇物理学术论文,发送(保存)于他的电子信箱,举手间解决了老板之急。这位教师拿上打印稿飞奔而出,赶着上课去了,老板高兴之余给笔者免了6元的复印费。
四、物理专业期刊
一次,笔者远道去山村看望久未见面的一位好友。听见办公室内几位年轻的教师议论着,各自订一份适合自己的物理期刊大家交换看,把国内基础教育领域的物理专业期刊列举出来,大家挑选吧。抬头一看,门上挂着“物理教研组”的门牌,好友看见笔者,高兴地说“来来来,你说说,是不是全列出了”。笔者边查边说“在中小学数字图书馆利用期刊导航可以查出物理期刊:中国基础教育全文数据库期刊导航教学辅导物理物理教学探讨(物理教师、中学物理教学参考……)(在当时的旧版检阅的)。”其中的一位寻思“知网中怎么没有《中学物理》,难道不是正规期刊?”笔者利用复印报刊资料系列数据库阅读卡,进入书报资料中心数字出版平台,检索到国家权威学术期刊《中学物理教与学》(《国家权威学术期刊参考名录》,出自甘知改办[2004]7号文件《甘肃省职称评定中论文要求及刊物级别认定办法》)转载的《中学物理》杂志上的几篇论文,他看后“才知道怀疑错了”。笔者拉开手提包,随手拿出《中学教研与论文写作实用手册》,让大家看看书中第387页的《第三章 中等教育类期刊简介•物理》。“过几月结合《甘肃邮政2009年报刊收订目录》再查对,在知网和书报资料中心数字出版平台看看物理期刊的论文,了解刊物特色,对选订刊物颇有帮助”。《中学物理》在知网查阅不到,不能说明不是正规期刊,其实,该刊知网未收录。笔者还利用自己的中国多媒体教学学报网络版阅读卡,让大家参阅了电子期刊《中国多媒体教学学报•中学物理》,大有“相见太晚”的感觉,“还有这么好的多媒体期刊!”
五、物理教师初学论文写作的快乐便桥
自1981年8月任教以来,笔者20多年如一日,多方搜集资料,以供业余教研之用。整理分类,足有好几本。翻来覆去圈点勾画,年长日久,模糊不清,若有丢失,只有惋惜。艰难困苦只有自己知晓不说,总为缺少必备的文献资料而常常叹息。自从步入中小学数字图书馆后才发现初学论文写作的快乐便桥――中国知网旧版入口科研之路(怎样搞科研、怎样选题、怎样搜集资料、怎样写论文、怎么申请科研经费……科研之路从这里开始),琳琅满目:“怎样选题”栏目曹勇兵的《浅谈研究性学习的选题原则》,“怎样写论文”栏目蒋福泉的《谈搞科研与写论文》。其实,在数字图书馆搜索教研之路类文章很容易,资料齐全而且权威便捷。晚上夜阑人静难眠时静静思索对比,才发现自己20多年来收集的资料是那么的微不足道。知网收录的是那么的全面丰富,价值高而且时尚。笔者顿时涌出偶尔发现无数宝藏之激动,一口气读了好几篇还不过瘾。以后一有时间常读,大开眼界,成为知网粉丝和常客。惋惜自己使用太晚,所以一遇知音,先提数字图书馆,意在初敲教研之门者少走弯路,早知、早识、早用。
六、《都市家教》知网未收录
“《都市家教》是正规期刊吗?”手机铃声响了,接通手机,是位女教师的声音。原来,该刊采用了她的论文。随即放下手边的事儿,在《甘肃邮政2004年度收订报刊目录》中查找,只看到《都市》(邮发代号22-15)、《都市丽人》(邮发代号46-229)、《都市主妇》(邮发代号82-209),没有找到《都市家教》。又在学校找好友借计算机上网查询,在中国知网上没有查询到。正规期刊会被具有权威性的网站(如中国知网)收录,是知网没有收录,还是有问题?随即进入中国记者网,类别选择“期刊”,媒体名称输入“都市家教”,查询到《都市家教》的信息:期刊CN号36-1276/G4,主管单位和主办单位是江西日报社,发行范围公开。维普资讯收录《都市家教》,其中有关信息和在中国记者网查询到的相同,可见知网还没有收录《都市家教》。这些资料通过手机短信回复给市郊的那位女教师:“《都市家教》是正规期刊”。
七、选报高考志愿
“高考志愿怎么填报”?一位高三学生问到,言下之意索求填报志愿的参考资料。中小学数字图书馆的此类资料是不是有用,笔者心中没底。面对学生的索求,无理由推却。笔者在中小学数字图书馆查找出好几篇文章,挑选了其中的《知己知彼 慎重选择―谈如何填报高考志愿》《填报志愿ABC―专家为你当“高参”》,下载打印出来递给,担心误导,提醒“参考一下,主要得听班主任和家长的指导意见”。过了几个月,笔者乘车去县城,在面包车上遇见了那位同学,他说“您给的资料帮助我选中了自己理想的大学”,还高兴地说,虽然成绩刚上二本线,不太高,但由于志愿填报合理,录取的学校自己比较满意。
八、校正物理论文
“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征集论文的上交时间快截止了,怎么修改校正呢?”这几天笔者为修改《〈中国基础教育文献资源总库〉应用案例》而着急。看了征文的消息后,笔者准备进入中国知网修改,可是自己的中国知网知识服务卡余额不足,不能进入知网修改了。一天,浏览知网时偶然看到中小学数字图书馆建馆大赛的消息,高兴之余立即报名参赛,得到鼓励与支持,还得到免费试用账号,建立了自己的数字图书馆―中学物理教与研。在自己的数字图书馆免费下载了所需的文献资料,校正了论文中的不妥之处。
九、CFED佳作《优秀论文的五大要素》
一天,笔者在中小学数字图书馆浏览《中国基础教育文献资源总库》/工具书在线/CNKI学术论坛时,发现《优秀论文的五大要素》,觉得是篇佳作,十分高兴,拜读了几遍,心想怎么得到原文?笔者给CFED培训部的一位教师写信索要到CAJ原文,马上打印出来,出外办事随身带着,闲时研读,不知看了多少遍了。一位教研爱好者在笔者的博客上留言,请教“教研秘诀”,回信到“请看《优秀论文的五大要素》”。这位教研爱好者索要原文,不幸丢失了。后来,通过自己建立的数字图书馆,下载并发送给这位教研爱好者,相信这篇佳作会帮助这位教研爱好者走上教研之路的。
从以上案例可以清楚地看出,在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数字图书馆不但是物理教师解决问题的一条新途径,而且还是其他学科教师解决问题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在教体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省市电教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县局2011年度中心工作,突出抓好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的管理和应用;加强以电教教材建设为主体的基础教育资源建设工作,开展电教教材的使用研究;继续搞好中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深入开展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积极探索教育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模式和方法;努力构建技术支持服务体系,加强电教骨干教师队伍建设,浓厚电教研究氛围,充分发挥电化教育的功能和优势,全心全意为教育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服务,齐心协力,谱写夏邑教育技术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二、工作要点和目标要求
(一)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
1、强力推行农远工程示范校、示范乡创建活动,把示范校作为本乡(镇)教学教研的培训基地和实验基地,充分发挥示范校带动作用,切实把农远工程设施用好、用活、用规范。按照农远工程示范校、乡标准,每个乡(镇)至少树立1所模式二示范校,所有乡(镇)一中都要达到县级模式三示范校标准。在全县范围内至少推荐15所中小学校为市级农远示范校并确保验收过关。
2、按照省厅、市局有关加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管理工作的意见,为启动“班班通”工程作准备。本年度要对所有农远学校进行一次全面普查。县电教馆将组织力量对其中二分之一的学校进行重点检查,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提出整改办法。
3、积极探索“班班通”、“堂堂用”的建设和使用模式,勇于创新,敢于实践,争取推出2~3所试点学校。
4、举办全县农远“三种模式”应用的优质课、应用论文和教学设计成果的评选,以评促用,推进农远工程应用水平的普及和提高。
5、举办针对农远项目学校教师的多媒体课件制作比赛和说课比赛活动。
6、努力探索并建设起县、乡、校三级技术服务队伍,着力提高乡级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服务待遇。
7、分片分学校召开农远工程教学应用现场会、观摩会、研讨会,活跃学习、研究和应用的气氛。
8、做好上级交办的有关信息普查数据填报工作。
(二)电教教材建设
1、严格按照国家、省规定的电教教材费政策、教材准入政策,做好电教教材的征订、发行和归档入架入库造册登记等项管理工作,确保用足用好电教教材费,管好用好电教教材。
2、建立电教教材建设(基础教育网络资源建设)骨干教师库,加强资源建设的规划、统筹和协调,在省市资源开发规划框架内,有计划地开发适应我县的和中小学课本相配套的电子音像教材,尝试开发研制专题式多媒体教材。
3、加强电教教材的使用研究,积极探索多种形式多种方法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新思路、新实践、新模式,从而充分发挥电教教材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推进教学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发展,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整体教育质量服务。
4、配合省教育厅优秀基础教育资源评选活动的开展,县电教馆拟运用“三分屏”录制软件制作一批优质课、名师讲座和专题教育资源光盘,以光盘培训、光盘送教下乡的形式传播学习,以提高广大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5、启动县基础教育网络资源中心建设(含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功能),为教育信息网络化打基础。
(三)学校电化教学
1、继续开展好电教观摩周活动。要以乡、校为单位围绕一个学科或一个专题开展多种形式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观摩研讨活动。县馆筹备召开一次全县电教观摩教学活动。
2、做好2011年度现代教育技术优秀课例、多媒体课件、电教论文评选工作。开展好中小学生电脑作品评选,争取在中小学生电脑作品制作上取得新突破。尝试开展中小学生网络作文大赛,开通夏邑县中小学生作文网站,引导中小学生健康使用网络。
3、加强电教课题研究的指导工作。引导广大教师从教学实践中的小问题、小技巧、小想法入手提炼小课题,丰富课题研究内容,倡导多样化的研究方法;根据教师实际情况,以实用管用为前提打破课题研究的专业化,以草根教研为主体,推动课题研究出现新局面。
4、建立电教教研的学科骨干队伍,定期不定期地开展专题电教教研。
5、对县直中小学校电化教育基本情况进行一次普查,对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情况进行一次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