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生态文明建设论文

生态文明建设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10-10 14:56:3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生态文明建设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生态文明建设论文

篇(1)

关键词:景区;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

以自然和文化遗产资源的有效保护与水土风貌和生态环境的长期改善为基础的旅游景区,在建设与发展中倡导生态文明建设,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又具有刻不容缓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中山陵园风景区是全国首批5A级景区,是南京市旅游业的龙头,是南京城市的“绿肺”。景区如何选准着力点,切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发挥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景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

生态文明是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之后的“第四大文明”。它是当代人类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它具有三个重要的特征,即较高的环保意识、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更加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倡导生态文明建设,是又一正确的、进步的观点。

景区生态文明,是景区旅游业发展的基石,是景区人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规律,推进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所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生、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景区文化伦理形态。它对景区未来的长期发展将起重要作用。其内涵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景区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相对应的是树立相应的文化价值观。明确符合自然生态法则的文化价值需求,体悟自然是人类生命的依托,自然的消亡必然导致人类生命系统的消亡,尊重生命、爱护生命并不是人类对其他生命存在物的施舍,而是人类自身进步的需要,把对自然的爱护提升为景区每一个人的宇宙情怀和内在精神信念。

2.景区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生产。同样,要树立相应的生产观。生态系统是有限的、有弹性的和不可完全预测,人类的生产劳动要节约和综合利用自然资源,形成生态化的产业体系,使生态产业成为景区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旅游产品的生产,不论是景点再造,还是旅游纪念品开发,都要遵守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最少、对环境影响最小、再生循环利用率最高的原则。

3.景区自身与自然互利的消费。即树立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的消费观。提倡“有限福祉”的旅游方式。人们对休闲的追求不再是对物质财富的过度享受,而是一种既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需要的旅行。这种公平和共享的道德,成为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的规范。

二、景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景区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新的任务,它既得益于景区先期的建设与发展,反过来又能更好地保护与改善现有的生态面貌,进一步促风景区事业的协调发展。

1.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景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基础,是城市生态的重要品牌,也是新时期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十分宝贵的资源。中山陵是南京市的城中之山、城中之林、城中之园,在保障南京城市生态平衡中起重要作用。大力加强景区生态文明建设,应将之放在城市建设国家生态市的目标要求的大环境中,在保护现有环境综合整治成果的基础上,加大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力度,使之成为南京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的一服有强有力的助推剂。

2.建设绿色的景区、人文的景区、和谐的景区。景区建设生态文明要紧跟“绿色城市”的建设步伐,不断提高森林覆盖率,提高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积极实施生态修复和生态建设工程,进一步抓好植被修复工作,把景区的山水城林相结合的独有特色和历史文化内涵,进一步体现出来、彰显出来,向世人展示人人向往人人流连的一幅和谐景象。

(1)绿色景区,就是要体现出高度的生态文明。不仅表现在整个景区外在清洁环境,有绿荫覆盖,更在于通过生态产业体系建设,实现环境、经济、社会效益完全统一。在新时期和谐社会的科学发展中,生态文明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因之,绿色景区的建设对于风景区来说至关重要。

(2)人文景区,即要积极倡导景区文化建设。生态指自然形成的自然状态,当它进入人文领域,它就不仅指自然生态,也包括文化生态、经济生态、政治生态。自然生态之上有了人类生产生活之后,文化生态、经济生态与政治生态就寄寓其上,成为影响自然生态的决定性力量,而自然生态最初对人类的生活形态也起着重要影响。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景点是传承文化的载体。旅游景区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支撑,文化的注入有助于提升旅游的质量和品位,反之,就会失去吸引力和生命力。注重文化内涵,提升文化品位,积极建设人文景区是推动旅游景区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建设景区生态文明不仅要保护自然生态,也要注重景区人文内涵的建设。

(3)和谐景区,即在景区建设生态文明中,统筹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大力加强生态建设,建设和保护好现有的森林、湿地等生态系统,构建结构合理、功能协调的生态体系,着力增强景区生机和活力,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底蕴,不断完善景区协调机制,推进特色服务文化,围绕“生态环境优良、文化特色鲜明、旅游经济繁荣、景区安定和谐”四个方面的目标,做到年年有起色,事事有突破,逐步全面形成科学发展的基本格局。三、景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议

1.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安全,提高管理水平。绿地、森林是生态建设的根本。它们是自然环境的净化器,对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有着巨大的吸储作用。应继续加快绿地建设,加速紫金山林相改造,加快环保投入和排污治理,保护好现有森林与湿地,重视水体建设,有效提高水土保持能力,全面优化景区森林景观和生态环境质量;要加快林业产业的发展,建立起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满足全社会对自然、绿色、可再生、可降解的林产品的旺盛需求,坚持利用技术、土地、品牌的优势,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要节约资源能源,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调整森林资源结构,促进生物多样性,确保森林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在规划上,实行规划线与绿化线“双线同划”,整体推进;在树种选择上,由单一树种向生物多样性树种搭配转变,由平面绿化向“立体绿化”转变;加强队伍建设,加大执法保障力度,排除一切对景区生态文明建设不利的人为因素,引进高新技术与人才,提高景区的科研与管理水平,促进景区生态文明建设。

2.普及生态知识,增强生态意识,制造和谐伦理。建设生态文明重在转变观念。要牢固树立生态发展观实现科学发展,积极开展种类多样的生态教育和文化活动,普及生态知识,增强生态意识,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氛围,实现旅游发展和生态建设的互补互进;要充分发挥中山陵国家首批5A级景区及全国爱国主义示范教育基地的功能与作用,在向社会普及生态知识、增强生态意识、弘扬生态文明,倡导人与自然和谐价值观等方面起积极作用,将景区建设成为南京市生态文化体系与建设的重要阵地,推动南京城市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要制造和谐的生态伦理,用自然的“道德良知”与“生态良知”来进行服从生态规律的科学生活和绿色消费。大力弘扬景区博爱精神,推进特色服务文化,树立正确的荣辱观,以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道德规范来约束和评价一切活动,使人们将爱护环境、保护环境作为对后代应承担的道德责任自觉遵守。

篇(2)

论文关键词:农业信息化生态文明制约因素

生态文明是实现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文明形式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农业信息化相互依存、相互发展。农业信息化是农业发展的必然方向.其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是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分析农业信息化服务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1农业信息化服务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制约因素

1.1机制和制度制约

机制方面,目前我国经济仍处于不发达阶段.市场机制和体系尚未健全.存在市场行为不够规范、农产品生产加工标准化程度不高、市场准人监管不力、相关的信息管理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制约着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制度方面。虽然我国在“环境问题进入政治、法律和经济结构之中.使得环境保护制度化”方面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但由于制度本身的漏洞,这一层次的生态文明建设并没有对地方政府、企业和民众构成有效的约束。中国已有的环境法律法规.由于规定的权限不够.还不能完全保护人民的环境权益由于经济利润的受益者——企业和环境经济的承担者——普通公众悬殊的社会力量.导致处于弱势的公众环境权益常被忽视和侵犯在执法方面.不少地方环保经费没有被列入政府财政预算,基本是靠排污费运转,造成了“污染越重,环保越富”的怪现象。

1.2社会主体制约

1.2.1社会主体意识制约社会主体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与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紧迫性的认识不够充分,重视经济增长,忽视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对生态文明的意识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它直接决定着人们对待自然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但从我国现实来看.这种意识还未能在广大民众中形成燎原之势同时受农民文化程度和自身素质的影响制约。他们对农业信息化在技术、流程、模式等方面缺乏认知.对农业信息化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更是薄弱

1.2.2社会主体行为模式制约假设社会主体是理性的经济人.为追求效用最大化.会对当期利用和保护资源所带来的边际收益进行比较当两者相等时.社会主体所获得的效用最大:如前者大于后者.则社会主体的消费偏好倾向于当期消费.会充分甚至过度利用当前自我可控资源.来获得自身效用的最大化而一旦进入这样一种生产模式.价格、政策等市场信号对社会主体动机的作用会让位于以“破坏性使用资源”获得效用最大化。在效用最大化驱使下.社会主体对资源的过度利用,不利于生态文明建设.而应用信息技术管理资源时.就可以大幅度、高效率地开发利用各种资源了。

1.2.3农村复合型人才的制约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具有现代农产品知识、商务信息知识、网络技术和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但目前农村地区.对农业信息化和生态文明的宣传力度不够.大多数农民本身又没有利用网络工具的能力.并且高校的相关人才大多不愿意到农村服务,造成了农村地区该种复合型人才缺乏的局面.从而制约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

1.3生态文明建设的信息化平台制约农业信息化对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环境、缩小城乡差别、构建生态文明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但农村地区的信息化存在以下情况.阻碍了农业信息化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

1.3.1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平衡我国农业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在经济较发达的平原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较高。设施较齐全,网络质量优良,但在较偏远的山村地区.网络质量远不如平原地区.设有有线电视网络的山村也较少靠近城镇的农村的各种网络普及程度较高.而远离城镇的农村信息网络的建设要相对落后

1_3.2信息获取费用较高较高的信息获取费用减缓了信息到达农民手中的速度农民要上网就必须购置上网设备.缴纳上网费用.这对处于小规模经营状态下的农民家庭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过高的信息获取费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地区互联网的普及.阻碍了农业信息化的发展。

1.4规模制约

在广大农村地区.相当多的企业规模较小.致使在许多生产领域.每单位实物产出所消耗的能源和原材料.都大大超出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资源利用率低。同时,广大农村农户比较分散,加之有些地方政府相关意识薄弱.使得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程度不高.污染监控困难.生态文明建设的技术和成本要求较高、推广不畅。如农业废弃物的能源化程度、肥料化程度、饲料化程度和材料化程度都不高.很多技术处于正在研究和待研究阶段,实施面窄.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生态文明建设。

1.5环境制约

近些年.由环境恶化引发的种种问题,成为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影响社会和谐安定的重大因素之一尤其农村的生态环境近年来不断恶化.我国肩负着用占世界不到10%的耕地养活22%人口的重负.环境所承载的压力非常大。农村生态系统本来就很脆弱,盲目开荒、毁林和私采矿产资源造成的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现象依然严重。农田生态质量下降,化肥、农药的残留和工农产品的废弃物对水体、土壤污染严重影响农畜产品的质量,危害着我们的生存和发展其原因之一是我国生态和信息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建国以来,我国的生态和信息技术有所发展.但受落后的技术和科技观念的影响.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并且未能得到广泛的发展和应用加之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农民在种植方式上不愿做出大的变革.严重影响到农村新科技的推广和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设。

2农业信息化服务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

农业信息化要更好地服务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立足于农村.服务于农民,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1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法规。积极构建长效机制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需要道德力量和文化力量来推动.也需要政府和权力机关制定必要的政策和法律法规来进行硬约束.需要制度来评价、激励和补偿.以此构建长效机制

2.1.1在立法上保证生态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将其内在要求写入相关法规政策制定专门的法律或在各种经济立法中突出生态环保型经济的内涵.使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在法律中得到充分体现进而要加大执法检查的力度,切实维护法律的尊严。

2.1.2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的综合决策机制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纳入各级政府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增强政府在产业发展、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综合决策和协调能力如完善和强化环境保护规划和实施体系.引入以公众参与为核心内容的社会机制.建立行之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监管体系.健全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等.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提高环境政策的社会经济效率各级环保部门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合作与协调.建立和完善部门协作制度、信息通报制度、联合检查制度等。通过不断推进体制、机制和制度创新,力争从源头上杜绝生态破坏和生态失衡问题

2.2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增强农业信息化及生态文明意识.培养相关人才

2.2.1将生态文明纳入教育课程体系为增强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和培养相关人才.将生态文明的相关内容纳入到大、中、小学的有关课程中,重视学校教育.尤其是重视青少年生态伦理观的培育和提高:与生态环境关系密切的一些院校及相关专业.应设立生态文明建设的专业课程.从课堂及校内外实习等渠道灌输生态文明思想和观念

2.2.2将生态文明纳入研究体系所有研究型大学及其他科学研究单位.也应将生态文明纳入其研究范畴。其研究成果要在社会上大力推广.以达到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降低消耗、保护环境,实现建设生态文明的目的

2.2.3将生态文明纳入宣传体系首先.在广大农村地区.建立相关的培训教育机构.广泛开展信息化及环保知识教育:积极活化宣传载体,丰富生态文明宣传内容.积极开展生态示范区、文明生态村等创建活动。其次,强化生态舆论监管应大力宣传环保法律法规.严查各类环境污染和破坏生态行为,以舆论监督促进严格执法。最后,树立生态的文明发展观,培育公众的科学、合理、安全、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适度、绿色、节约的消费方式,使“关心生态、保护生态、建设生态”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为。

2.3加速农业信息化进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要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加速农业信息化进程是主要途径因此要加大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加快农业信息化相关体系的建立.如加强全国农业科技信息网络和资源数据库建设.为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农业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交流提供平台:建立农业信息动态监测与速报系统.对资源和生态环境加以监测:发展精准农业,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建立废弃物资源化系统.在现有的企业规模水平下,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变废为宝,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的保障:建立计算机农业决策支持系统和农业专家系统.提供不同层次的服务.促进农业生产的科学管理和先进技术的推广利用,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切实的指导。

篇(3)

    论文摘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化解生态危机的必然选择,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也有助于完善生态文化体系。佛家的生态伦理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与现代生态伦理思维相一致的思想颖拉,认真挖掘佛家思想中蕴含着的生态伦理观念,对于丰富生态伦理学的理论体系,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具有重要启示:要羊重生物的生存权利;要扩大对生态文化的宣传;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观念。

    佛教起源于古天竺,进人中土并获得发展大约是在公元1世纪。随后在中国获得巨大发展,并与中国的玄学融合,因此形成了佛学的中国化。中国佛教作为世界著名宗教之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佛家的学者们提出了一系列有关尊重生命、保护环境的思想,这些思想虽带有朴素的直观性质,但却彰显了人类对生命和生活的感悟,不断在人类道德演进过程中被认同,进而铸就了人类生态伦理的智慧。

    一、佛家的生态伦理思想概述

    (一)万物一体的生态和谐观

    佛家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主张“万物一体”,即人与自然之间是没有明显界限的,生命与环境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佛家认为,生命主体和生存环境作为同一整体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一切现象都处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因果联系中,一切生命都是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离开自然界,生命就不可能存在,因此,“天地同根,万物一体,法界通融”。佛家把人与世界的关系看成是心与世界的关系,即“一心二门”。“一心”即宇宙之心,天地之本,是世间的物质和精神等一切现象的本质,也是众生本来具有佛性的依据,这一表述带有哲学本体论的意义。“二门”即“心真如门”和“心生灭门”,前者是说心具有无量的本有的功德,能产生人世和出世的善因果,它显示出心本性的一面;后者是说人世和出世的一切现象是真如本体的相和用,它显示心表象的一面,这与儒家“天人合一”的观点是相通的。

    (二)众生平等的生态价值观

    佛家认为,生命对人类和一切动物及植物都是同样宝贵的,人类因其具有思维和意识而成为生命界的主人,但并不能因此而伤害他物,小至尘埃,大到整个宇宙,同处于同一生命河流中。而且,佛家是从佛的内在性承认众生平等,认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特别是禅宗,不仅肯定有情的众生有佛性,无情的草木也有佛性。“有情、无情、皆是佛子”,“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所有生命都潜藏着佛性,都有可能达到“佛”这一生命的最高境界,故宇宙万物的存在及其差别都是虚无的、不真实的,一切现象都具都共同的本质。世间万事万物都是平等的,即本性上的平等,所以,自然界一切生命都值得尊重。

    (三)普度众生的慈悲情怀

    佛家的慈悲在强调保护自身生命的同时,更强调对其他生命体的关怀,甚至放弃自己的利益,保护其他生命体的权利。它从非人类中心和万物平等的立场出发,主张善待万物。佛家对生命的关怀,最为集中地体现在普度众生的慈悲情怀上。在佛法上,“与乐”叫做慈,“拔苦,”叫做悲。佛教教导人们要对所有生命大慈大悲,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佛家倡导的“慈悲”心怀以及“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就是要求人们要尊重生命、关爱生命,以平等心对待众生。“诸恶当中,杀罪最重;诸功德中,不杀第一。”在佛教中首恶是杀生,这里的杀生不仅意味着对人的生命的伤害,而且也包含对所有生物的伤害,不杀和不伤害的戒律规定着人与动植物的关系。珍惜生命是佛家的第一要求,为此,佛家要求佛徒素食、放生。

    佛家把世界万事万物看成是一个统一整体,人与自然万物相辅相成、和谐相处,世界万事万物处于不断循环中。人对自然既要合理利用,又要积极保护,这对于解决  当今世界由于工业化和无限制地征服自然而带来的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于中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更有重大现实意义。

    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当代价值

    近年来,中国国内经济快速增长,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使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生态危机已成为当前乃至将来制约中国发展的阻碍。严峻的生态环境状况促使中国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一)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化解生态危机的必然选择

    党的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思路,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与此同时也严重破坏了我国的生态环境。生存环境恶化,自然资源枯竭,严重影响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无数事实表明,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没有健康和谐的社会生活,就谈不上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所以,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和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

    (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有助于完善生态文化体系

    生态文化要在继承中发展,在借鉴中创新。从发掘和整理文化遗产人手,根据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进行去粗取精和总结在深人研究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化体系,并使之具有科学性、时代性。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融人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中,尽可能的创造出日益丰富的生态文学作品,充分展示大自然的魅力,激发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动员人们投入到保护地球家园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实际行动中去。

   (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一种理想,又是一种战略。作为理想主要是指实现人自身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而作为一种战略则注重国家的政治民主,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重大理论创新,他蕴含着关于社会建设和发展理论的真理性和亿万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生态文明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外部支持和环境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佛家生态伦理思想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佛家的生态伦理思想与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在内核上是相通的,都是促进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佛家中关于生态环境的智慧是值得借鉴的,探讨佛家生态伦理思想对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时代性的意义。

    (一)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观念

    现代生物学和生态学证明:人与自然是同质的,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其他生物一样都是自然进化的产物,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从人与自然界和谐发展的视角着眼,从人与自然有机统一的角度出发,合理利用自然界,加强环境保护,有助于我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更助于我们用整体的理念审视自然界,树立正确的生活方式。佛家追求“常、乐、我、静”的境界,倡导“清心寡欲”的朴素生活方式,强调“修行”的戒规生活。这种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使人类的要求和欲望得以净化和控制,使人类不断适应环境和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建立人与自然统一的思想基础,只有在这种思想的指引下,人们才能更好的实践。

    (二)要尊重生物的生存权利

    每一种生命形式在生态系统中,都有发挥其正常功能的权利,都有生存和繁殖的权利。生存权是生命体最基本的权利,这种生存权对于万事万物是平等的,而且这种平等要求生物之间彼此尊重。佛家的生态智慧的核心是在爱护万物中追求解脱,它启发人们通过参悟万物的本质来进行认知。万物统一于佛性,众生平等,万物皆有生存的权利。一切生命既是其自身,又包含他物,善待他物即是善待自身。佛教正是从善待万物的立场出发,把“勿杀生”奉为“五戒”之首,生态伦理成为佛家慈悲向善的修炼内容,生态实践成为觉悟成佛的具体手段,这种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表现出的慈悲为怀的生态伦理精神,客观上为人们去保护自然,发展生态文明,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界和睦相处提供了理论基础。

    (三)要扩大对生态文化的宣传

篇(4)

关键词:集体意向性;集体行为;生态文明建设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2-0056-04

一、集体意向性

集体意向性(collective intentionality)是当前西方心灵哲学、行动哲学和社会科学哲学热议的问题,并且已延伸到了具体的社会科学领域,例如,经济学中合作与博弈,心理学中的去群体化和社会学中群体行为等。

在阐释集体意向性之前需要厘清概念“意向”、“意向性”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意向”(intention)本身就像信念、愿望、希望、判断等一样是意向状态的一种,而意向状态是“意向性”的具体的表现形式,“意向性”是心智状态和心理事件共同拥有的基本特征,其存在的基础是人的心智能力。“意向性是为许多心理状态和事件所具有的这样一种性质,即这些心理状态或事件通过它而指向或关于或涉及世界上的对象和事态”[1],即心理的关于性,关涉性,指向性。

人除了具有自然属性之外还具有社会属性,总是要生活在一定的关系、集体之中,于是集体意向性就成为我们要探讨的问题。“集体意向”最早由托米拉(R.Tuomela)和密勒(K.Miller)在1988年的《哲学研究》(philosophical Studies)上发表的论文《我们意向》(We-intention)中系统地提出的,是集体中的全部的(或大多数的)成员具有相同内容的意向。第一人称复数形式的意向性状态就是“集体意向性”,是两个人或者多个人一起完成一个任务,例如两个人一起抬一张桌子上楼梯或者十一个人一起踢一场足球比赛时具有的特点,如:我们意图……、我们相信……、我们接受……、我们希望……、我们害怕……、我们同意……等等。之后塞尔(Searle,J.R.)、布拉特曼(Bratman,M.E.)、吉尔伯特(Gilbert, M.)、佩蒂特(Pettit)等人对其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各种不同的集体意向性理论。而且塞尔、德沃金(Dworkin)和吉尔伯特等人把集体意向性运用到社会学、政治学和法学等具体社会科学领域之中。

在本文中,我更关注意向(性)与行动、集体意向(性)与集体行动之间的关系。意向性是与外在行动密切相关的内在心理倾向,引起了行为的产生,理由或原因,而行为却实施了意向性所表征的意向内容。因此,集体意向性是具有集体合作关系的意向性,与集体行动密切相关。但是相比之下,集体意向性与集体行动的关系更为复杂,因为集体毕竟是由个体形成的,个体与集体的关系、个体意向性与集体意向性的关系都就成了我们进行分析论证而亟待厘清的问题。

在社会行动中,个体将自己视为集体的一员,并参加到集体行动之中。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个体进入社会环境之中时,他的心理模式会从个体模式转为集体模式,也就是个体认为自己属于某一集体,并从该集体的角度看待当时的情况。就像威尔曼(Velleman)指出的“现在的集体意向性理论主张多主体行动者,即‘我们模式’行动,他们所执行的意向不是一种特殊的意向,而仅仅是个体意向可以按照某种方式共同意图做某事。”[2]吉尔伯特在其名著《论社会事实》(On Social Facts)中进一步指出集体意向是从个体参与者的协约、共同责任、公共权力的基础上突现的。她认为集体行动的主体“我们”,集体意向的主体是集体行动者。集体成员以集体意向做某事,他们共同承诺作为“一个主体”一样行动,做事情[3]。

集体意向状态应当通过个人表现出来,当个体成为某个集体成员时,他就会表现出某些以前并不具备的特性。传统的集体意向性认为一个人可以对不能被自身所控制的集体行为产生意向,集体意向性对个人来说是“做好我的那部分”,“我们意图”是由集体成员的“我意图”所构成的。每一个个体成员的意向之中已经不自觉地预设了其他成员的意向,并且有着“只要做好了自己这部分,所有成员的意向就会组成了集体意向”的信念[4]。这样的集体意向性就存在于人体的头脑之外。

总之,集体内表达的集体意义上的意向都是集体意向,集体内的某种意义的表达都是集体意志的表现。集体意向性是处于集体关系中的行动者所拥有的集体内容的意向性。没有集体意向性就不会有人类任何形式的社会生活。社会生活中,各种行动的参与者一般并非单个行动者,而是多数人参与的联合行动或者集体行动,有的是几个人的一同行动,有的是十几个人联合行动,有的是更多人协同行动,就像世界杯是全世界亿万人共同完成的一项活动,而生态文明建设却需要举国之力,全国人民共同建设的集体行动,甚至需要各国政府和社会民众,全地球的人们共同具有全球意义上的集体意向性构建地球的生态文明。

二、生态文明建设及其途径

如今鉴于世界各国工业化的进程,全球范围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等一系列问题一直困扰着威胁着人类的存在与发展。如何才能走出困境,实现人类-自然-社会的可持续地和谐发展,建立生态文明,已是全世界人民关心并为之奋斗的问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中国如何把握时代历史的契机,走出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确立生态文明的价值观、发展观,顺利走入生态文明时代。

生态文明(ecological civilizaition)是涉及整个人类、关乎整个地球生态安全,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整体关联[5],是人类发展文明史上第三次社会转型,是继工业文明之后的新的文明形式,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人类全面反思工业文明的利弊得失而提出的新思想”[5]。所谓生态文明是以保护、改善和维持人类生活、生存的自然环境的生产技术占主导地位,并以优良生态环境的保护、改善和维持作为文化之核心价值与行为准则的文明形态。

1972年6月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大会”签署了《人类环境宣言》,同时《增长的极限》和《人类处于转折点》等发表,使绿色和平运动进入,罗马俱乐部的研究报告第一次提出增长是有极限的,用发展的概念代替增长的概念,用动态平衡率取代单纯增长的原则。而《我们共同的未来》的发表标志各国政府开始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重要的施政内容。20世纪80年代末,生态文明意识逐渐在世界各个不同的民族和不同的意识形态国家中产生。《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满足当代的需要又不能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发展。这是人类文明史上又一次耀眼的飞跃,体现了人类对更高层面生活的寻求和创建更佳文明的需要。20世纪90年代《里约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生态文明时代的序幕正式拉开。因此全球化问题,生态文明的建设已是全世界各国人民的共识。

生态文明要改变工业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人类中心主义”观念,改变以破坏自然环境作为代价来换取文明成果的生产方式,是一种独立的文明形态,以生态文化为思想和理论的基础,充分体现人文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即不断追求社会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的同时追求生态平衡,从而形成一种人与自然协同进化、经济社会与生物圈协同进化的文明格局[5]。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党的报告,2012年十专章论述生态文明,中国进入全面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明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要构建生态文明,主要实现三种转变:一是自然观的转变,由天人相分到天人合一;二是经济观念和行为的转变,由单纯地追求经济目标到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双重目标;三是生产技术转变,由有害环境技术到无害环境技术。三种转变实现的结构就是一种新型的生态伦理观、生态价值观和生态文明观的产生。生态文明观强调人-自然-社会保持平衡、协调和统一,经济、社会、生态必须协调和谐发展。

要构建生态文明,主要途径有:国家决策层面的顶层设计:深刻认识生态文明建设规律,培养、选拔具有生态文明理念和科学文化水平的执政人员,加强对生态文明的立法、执法、司法工作的实施,提高法治化水平;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最广泛地调动、动员和组织全民共享共建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提高全民共建参与度与共享公正性;坚持解放、发展绿色生产力,牢固树立绿色“GDP”观念,执行循环经济:实现中国的生态文明梦要坚持经济民生与生态民生并重,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倡导科学生活与理性、科学消费,实现“五位一体”、“以人为本”的可持续的全面协调科学发展;维护生态公正:克服生态建设的不平衡问题,加强对全国的统筹协调,整体提升空间均衡性与协调性。

按照十的要求,优化国土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的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与环境的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提高生态文明立法、执法水平,健全生态制度规范与法律体系,有序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三、生态文明的集体意向养成与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对人的消费方式、伦理观念、审美关照、思维方式、发展方式等都提出了客观的要求,要在现实中践行。集体意向性是社会实在蕴涵的前提性假设,塞尔认为“凡是涉及到集体意向性的事实都是社会事实”[6],因此集体意向性就成为解释社会事实与行为的前提,对揭示社会行为的本质和原初形式具有重要意义与价值。建设生态文明,这种新的文明时代的到来,并不意味着生态文明意识和观念,即生态文明集体意向能够自然而然地或者自觉地确立起来,需要全民族生态文明观念的转换,形成生态文明的集体意向性,也可以说成是全民族生态自觉。

(一)集体意向性与生态价值共识的形成

集体意向会导致集体行动。反过来说,人是社会性的人,社会性是人的基本属性,因此他的行为就被打上了社会性的烙印,集体行为是一种最基本的社会,集体行为作为一个整体有着意向性的根本特征,即指向性。因此集体意向指导着集体行为,集体行为体现着集体意向,良好的生态文明集体意向就有可能产生生态文明的集体行为。可以看出,生态文明建设这种集体的行为,需要集体意向性来保证,于是培养、构建生态文明集体意向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前提和保证。

对集体行为的解释,目前主要有两种方式:“我们模式(we-mode)”和“我模式(I-mode)”,“我们模式”强调了复数行动主体的本体论地位,不能还原为单数主体;而“我模式”主张集体行动和集体意向最终归结为个体行动和个体意向。这两种模式都说明了集体意向对集体行动的重要影响。我比较支持“我模式”,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每一个具体的生态建设活动都是由个体来完成的,而重要的是他们具有的个体化的集体意向,建设生态文明的集体意向,因此以实践为基底,个体意向与集体意向同时存在,形成“‘个体意向―实践―集体意向’的三角循环图式”[7]。

从实质上说,集体意向是一种个人的意向,个人的意识。如果人们用一种贪婪的心指向世界,那么就会对各种资源无尽的攫取,会造成自然资源过度的开发,造成巨大浪费。“人们真正需要的不多,想要得到的太多”[8]。反之,如果人们用理性、生态理性指向世界,那么就会有可能形成和谐的人-自然-社会关系。生态文明的建立,需要我们打破传统的伦理观、发展观和价值观,建立可持续的、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生态观。需要实现以人的存在与需要作为唯一尺度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向生态价值观转变。生态价值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部分,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价值观保证。生态价值观不仅认为自然资源具有经济价值,而且整体生态系统具有多方面的价值。让中国的生态文明梦成为一种理念、一种信念、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使它深深扎根于每个公民的心中,切实践行于每个公民的行动之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是要把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美好的生态文明的集体意向性变成看得见的、摸得着的、享受得到的生态公共产品,这也是助于中国梦从理想变为现实的必然环节、必经之路。

(二)从集体意向性到生态文明集体行动

社会事实是由原初事实和制度性事实构成。原初事实是独立于人类制度而存在的事实,是处于底层的、最根本的事实,而制度性事实就是“有关于人类制度的事实”[6]。并不是所有的社会事实都是制度性事实,只有那些涉及人类制度的社会事实才是制度性事实,其核心是集体意向性[9]。任何制度性事实都必然蕴涵集体意向性。比如说一张纸片,其能够成为货币,当且仅当它的制造者、使用者集体地把这一张纸片当做价值尺度、支付手段、流通手段、世界货币、储藏手段等功能,它才能成其为货币。因此,集体的同意、集体的认可和集体的接受等形式的集体意向性在整个制度性事实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集体意向性为其指向的对象增添了“地位功能”(status function)。所谓的地位功能是某种事物或者状态凭借集体的认可、接受和同意而具有的某种新的地位,而且该地位具有某种或者某些功能[6]。通过这种“功能赋予”,一个人可能成为总统、将军、罪犯等,通过这种赋予,一张纸片可能成为货币、身份证、毕业证等等,通过这种功能赋予,一种行为可能成为自首、立功等等。

塞尔认为集体意向关涉到一种“共同做某事或者共同期望某事”的意识,真正的集体意向的内容是“我们要做P”,而“我要做P”的个体模式意向是从集体意向中派生出来的。而托米拉和米勒对集体意向性定义中所涵盖的行为指的是“共同参与的社会行动”,一些行动者共同参与某一活动,并且彼此之间存在着某种集体性的联结的意向,并且集体性的强度越大,集体中的成员受到的约束性就会越强[4]。塞尔认为个人可以具有“我们愿望”、“我们相信”、“我们要做P”等这种形式的意向性,并且这种集体意向性是一种原始的并且不可分解的现象,参加集体行动的每个人的大脑之中都具有这种集体意向性。个体是为了满足意向之中的集体目标进行适当的行为,也就是说,个体行动是个体为了达到集体意向性目标而采用的方法。

由此可以看出,关于生态文明的集体意向性该如何形成就成为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如果每个社会成员都具有同样的建设生态文明的集体意向性,那么就能产生建设生态文明的集体行为。集体中的成员各司其职,相互协作,成为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个体是作为集体的一分子而存在,并且必须赋予个体某种规范性用以保证集体意向的稳定性[3]。

这种规范性确是需要顶层设计、全面实施、监督管理等确立起来。从国家层面来进行统一的规划、设计;监督管理机制严密健全;建立政府、地方、企业、群众等形成统一的保护监督模式。许多人明显缺乏监督意识,“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的意识非常强,基本上是他们的下意识行为。很多人缺乏补偿意识,认为很多自然资源产品属于公共产品,例如水、电、煤气等,可以无尽消费,缺乏保护、补偿意识。这需要从上到下,从外到内的努力,再从下到上,从内到外的践行,使各族人民的生态集体意向性能够成为自觉意识,就像塞尔所认为的一样,行动还要是自由自愿的行动(voluntarily action),即行动者做出一个行动,必须是自愿的而不是受到强迫去做的。行动和行动主体的意向之间需要有某种联系,使得行动的发生是出自行动者的本意。

集体意向是具有集体性质的个体意向,集体性是个体之间相互联结、个体之间相互约束的规则和承诺等,集体性实在包括集体目标、信念、承诺、制约规则、公共权利等,使得个体联合成为一个整体性的规则。这些不仅在我们的心中产生,而且需要在社会实践中构建。我们要在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集体意向性。我们的意向与集体规则制度、集体义务与权利和集体承诺等相关的。

建设“生态文明”在全体社会成员中产生一种集体意向,一种高度社会认同性,是由某个社会类别全体成员得出的自我描述。社会认同在于为集体性的行为者提供经验证据,行动者不是孤立状态下的个体,而是与其他行动者处于各种关系中。实现思想认识的统一,和谐统筹的观念指导生态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约翰・塞尔.意向性:论心灵哲学[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1.

〔2〕Velleman,J.D.How to Share an Intention[J].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arch,Vol.47,1997,(1):29-50.

〔3〕Gilbert,M.Shared. Intention and Personal Intention[J].Philosophical Studies,2009,(144):167-187.

〔4〕Tuomela,R.&Miller,K.We-intention[J].Philosophical Studies, Vol53, 1988,(3): 367-389.

〔5〕余杰.生态文明概论[M].江西人民出版社,2013. 10,1.

〔6〕Searle R..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Reality[M].London: The Penguin Press,1995:41-42, 26,11-42.

〔7〕刘海涛.何谓集体意向?[A].分析哲学:“中国与世界”国际研讨会暨第七届全国分析哲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1-6.

篇(5)

关键词:生态文明;城镇化;环境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6)05-0015-03

进入21世纪,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化发展对生态环境产生重要影响,由于盲目地追求速度、指标,我国多地的生态环境在城镇化过程中遭到了损坏,环境污染问题困扰着人类的正常生产、生活。城镇化建设如何与生态文明建设融合发展,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多地发展的当务之急。

一、生态文明与城镇化概述

(一)生态文明概念

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

(二)城镇化概念

城镇化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它表现为人口向城市的集中,城市数量的增加、规模的扩大,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城市文明不断向农村扩散并最终达到城乡协调发展的社会发展过程。

(三)生态文明与城镇化的关系

城镇化与生态文明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密切关系,一方面城镇化建设势必会对生态造成影响,而另一方面生态文明要依赖于城镇化发展的成果。

二、城镇化过程中,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困境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质量都不高,在城镇化进程中,生态文明建设也面临着诸多困境。

(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到位

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总体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据统计,高耗能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仍发挥着重要作用,地方经济发展依然是在比规模、数量、速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缓慢导致大量的技术水平低、规模小、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重的小型企业长久存在,这给生态环境造成更严重的破坏。

(二)农业经济基础薄弱、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不力

目前,我国人口与耕地之间的矛盾仍十分突出,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更多的耕地被征用,土地资源更为缺乏。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由于农民缺乏技术的有效指导,即使有人指导,农户为图方便、成本低,也难按标准执行,造成了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诸如施肥结构不合理,多年使用难以降解的农用地膜,化学农药大量使用等现象。部分地区已经出现土壤板结等情况,严重影响作物生长,同时也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三)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欠缺

我国多数地区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全局统筹意识不强,长远规划不足,导致建设内容朝令夕改,前拆后建。多地没有建立专门的专家团队,对生态文明建设“该做什么、怎样做”缺乏深入的思考和研究,没有纲领性的指导文件,缺乏既定的工作目标,工作手段较为单一、保障措施制定滞后。个别已经制定的规划在建设过程中存在重规划,轻实施的问题,已编制的生态文明建设专项规划也未真正按照规划的时限、项目去落实。

(四)工业、农业环境污染(土壤、水、大气)明显

农业环境的污染主要来自三方面:工业及城市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在工业化建设中,多数地区由于工业技术水平不高、工艺设施落后,在迅速发展的过程中缺乏完善的管理,资源、能源浪费严重,工业“三废”大量排放,构成了环境的主要污染源,也是农业环境的最大威胁。煤炭是工农业生产和生活能源的主体,燃煤排放的废气是构成大气污染的最主要因素。同时,工矿企业技术水平普遍不高,大量的工业废水几乎不经任何处理就排向江河湖库,对农业灌溉水源和渔业养殖水面造成污染,进而通过灌溉污染土壤、农作物。

(五)社会整体生态意识相对薄弱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政府、 社会、公民的共同行动来推进,生态意识是人们在把握和处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时应持的一种健康、合理的态度和理念。长期以来,国家在社会发展建设中过分注重和追求经济规模增长,忽视了对社会群体生态意识的宣传和教育,公民整体的生态意识理念还比较薄弱,人们对资源的开发使用无保护、无节制。公民在意识上没有从珍惜能源的角度去节水节电节煤,没有从减少污染的角度去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袋、纸杯等。相关企业一味谋求地区或单位的利益最大化,不顾及整体发展的大局,无视自然环境的承受能力,过度掠取资源和违规排污排气,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社会群体生态意识的培育工作在理论探索和实践应用方面都严重滞后于当前社会环境的迫切需要。

(六)生态体制机制建设存在短板

从根本上来说,生态文明建设最终要靠制度的落实,近年来连续出现的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可以发现,政府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建设方面还存在着立法滞后与执法不严的问题,这直接导致了各类恶性排污事件的发生。现行的法律不能解决现实之中的问题。例如在企业排污费的收取上,还存在着收罚利害关系倒挂的现象。罚款对企业震慑力不大,导致事件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针对违规排污的处罚标准太低或直接以罚代管。同时,环境保护部门尚未成为地区发展和决策的重要管理部门,在政府编制体制中仍处于弱势地位,甚至一些地方政府认为环保部门坚守职责往往会拖累地方经济,环保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受到过多干预,甚至造成权力行使的异化和腐化,导致一个企业违规成功,很多企业跟风效仿,致使环境更加恶化。

三、生态文明与城镇化建设融合发展的路径选择

生态文明包含着较高的环保意识,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更加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三个重要的特征,如何将生态文明与城镇化建设融合发展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充分考虑生态环境问题,编制生态文明建设规划

基于生态创建工作的系统性、长期性和艰巨性,生态建设必须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规范管理。各地区应根据现有经济社会发展基础,结合气候、地理、资源优势,在生态功能区划的基础上,搞好生态建设规划的研究和编制,明确战略目标,确定工作思路,提出建设任务。广泛吸收有关工作部门和社会各界对生态建设的意见,抓住经济、社会、环境建设中的重点行业、产业,把分散在部门、条块间的人财物资源整合起来,组织好重点工程、重点项目的攻关。

另外要以生态文明理念指导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淡化传统的 GDP 考核,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加快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考核指标和考核办法,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奖惩机制。

(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落实

优化经济发展方式,将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带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措施,着力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增长。通过对经济发展实施降低能耗和污染物减排的“硬约束”,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缓解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发挥循环经济试点的作用,带动各地区积极开展清洁生产,推进循环型企业和工业园区建设。推进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大力倡导环境友好的消费方式,实行环境标识、环境认证和政府绿色采购制度,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

同时,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可控作用,大力发展以生态工程和信息工程为代表的低能耗、高增值、高知识密集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将发展建立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上;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走以效益和质量为中心,经济、社会和环境均衡发展的新路子,降低资源消耗,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加快转变居民的生产模式、生活模式

长久以来,人类形成了以物质主义为原则,以高消费为特征,认为更多地消费资源是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的生活模式。在这种错误生活模式的影响下,人类生活浪费了更多的资源。当前,在生态文明理念的指引下,人们认识到追求本真、合理的绿色生态生活消费方式才是对社会的贡献,适度的消费方式可以缓解生态环境的压力,只满足人基本生存需求的消费,排斥过度的物质消费,从而抑制人类对自然的过度索取,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绿色消费有利于环境保护,它是一种以绿色、自然、和谐和健康为宗旨的消费,倡导消费者的循环再利用,引领生态化的生产方式,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能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破坏。未来世界的发展既不是人掠夺自然,也不是自然界统治人,而是在不断满足人类长远利益的前提下,两者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建立合理的社会消费结构,使绿色消费成为人类生活的新目标、新时尚。

(四)严谨制定并实施生态环保的法律法规,加大防污治污的力度

生态文明建设要真正落到实处,必须依靠法治建设,改革不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制度、体制、机制,建立健全生态文明的制度体系,以法律的硬性约束确保生态环境得到优化。实践证明,健全的生态法律制度不仅是生态文明的标志,而且是生态保护的屏障。首先,要在已有的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加快建立健全生态法律制度体系,以制度规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其次,要加强环境立法工作,尽快建立起比较完善的,适合各地实际的现代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依法改善自然资源的配置方式,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快速发展的良性循环。再次,应根据经济社会形势发展的需要,及时制定新的法律法规,规范和引导新出现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防止因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缺位而放纵生态环境破坏的行为。最后,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依法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加大执法力度,彻底改变违法成本低,守法执法成本高的现象,以形成全社会的环保意识。加强部门协作,建立健全多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充分利用好人民群众的监督力量,引导群众将优良的生态保护传统转变成现代化的行为规范。只有具备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强大的法律保障,生态文明建设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五)加强对企业、居民等的生态文明教育,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理念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必须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使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在全社会范围内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形成正确的生产和消费观念。要使社会公众、企业法人、各级干部认识到,生态环境是公共产品,保护生态环境,人人有责。以政府引领为主导,以农民群众为主体,以社会参与为补充,积极推动群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将“共谋共建共创共享”理念深入到群众生活,内化为群众的生活习惯,从而探索出一条以“群众路线”践行“生态文明”的有效路径。

(六)政府应尽快制定政策,鼓励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积极构建鼓励依靠科技创新实现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各地各部门应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充分发挥科技政策的杠杆作用,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台相关产业的技术政策,科学制定生态标准的门槛,鼓励支持依靠科技进步实现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产业发展,从严控制高能耗、高污染和资源性、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项目,限制产生环境污染、消耗能源较大的产业发展,有效克服生态创新过程中双重外部效应带来的不利影响,通过科技创新着重解决重金属、化学品、危险废物、细颗粒物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关涉国计民生的环境问题。

(七)要加强生态农场的建设与推广

生态农场是以生态系统保护为基础,充分发掘当地自然环境的有利条件,从而建立起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方式。这种模式充分运用了生态学的理论基础,全面整合了农场内的生态环境,实现了人与动物、植物、微生物和自然环境等的有机结合,以最少的资金和能源投人,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从而实现人的经济生产活动与生态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建立生态农场,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现实而广泛的意义。具体实践上要进一步完善以为基础的现代农业制度,积极推进多种形式的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逐步实现农业生产组织的创新,进一步完善农村收益分配制度。同时,要着力改变投入结构,力求形成政府、地方、企业、农民等联合投入的模式,强化农业生产保障体系的建设,切实保护基本农业配套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恢复,增强农业发展后劲。此外,要因地制宜选择农业产品,提高农场产业综合性,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维护农场内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保证农场可持续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将进一步加快,环境基础设施将日益完善,资金、法规、科技等保障体系整体水平将稳步提升。因此,我们必须牢牢抓住这个历史机遇,采取有力措施,将生态文明建设与城镇化建设发展相融合,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建设生态文明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 程治中.论城市化与经济增长[D].博士学位论文,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0(23).

[2] 袁业飞.雾霾之忧考验城镇化顶层设计[J].绿色城镇化如何破局中华建设,2013(3).

[3] 甘 霖.关于走生态文明之路,推进绿色城镇化的建议[J].中国发展,2013(8).

篇(6)

关键词:生态理论 大学生 寝室文化建设

寝室是大学生学习、生活、休闲的重要空间,是大学生个人思想感情、兴趣爱好、生活观念、行为方式形成和展示的重要平台之一,也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作为大学生生活的物理空间,寝室具有生态环境的基本构成要素,同时,作为精神空间也具备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意识、生态智慧、生态道德文明习惯和生态能力等生态意义上的世界观范型。因此,依托生态理论的教育观念,加强以大学生寝室文化为中心的寝室建设,创建特色文明寝室,能够以一种更为宏阔的思想道德教育视野,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学会热爱自然、享受生活,积极培养大学生爱护周围环境的道德感和责任感,自觉养成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意识和生态道德文明习惯,提升人际交往能力、心理承受能力、自我发展能力等综合素养。

本文从生态理论出发,以浙江传媒学院寝室文化建设为例,针对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进行深入思考和具体研究,探讨创建一种生态意义上的大学生精神文明建设新模式。以面向未来的高度探索学生生态道德教育、促进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的探索和建设,分析大学生文明寝室建设的机制和对策,实践生态文明寝室建设与人才培养的新途径。

一、生态理论下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的现状和内涵

大学生寝室文化,是指大学生以寝室为主要空间共同学习、生活及人际交往等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环境与氛围的总和。①它包括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两个范畴,所谓物质文化是指寝室的基本设施、整体布局、环境卫生、规章制度等硬件部分,是大学生寝室文化的基础;精神文化是指寝室成员的生活方式及多种多样的课余活动以及由此而表现出来的政治意识、道德情操、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心理素质等各种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是大学生寝室文化的核心。

从生态理论意义来看,这种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是把生态理论的教育观念融入了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之中的。作为大学生生活的物理空间,寝室具有生态环境的基本构成要素,同时,作为精神空间也具备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意识、生态智慧、生态道德文明习惯和生态能力等生态意义上的世界观范型。因此,加强以大学生寝室文化为中心的寝室建设,依托生态理论的教育观念,创建特色文明寝室,能够以一种更为宏阔的思想道德教育视野,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学会热爱自然、享受生活,积极培养大学生爱护周围环境的道德感和责任感,自觉养成生态保护意识和生态道德文明习惯,提升人际交往能力、心理承受能力、自我发展能力等综合素养。

积极、健康、向上的大学生寝室文化体现着寝室作为高校素质教育中第一社会、第二家庭、第三课堂的辅助地位和作用。然而,伴随整个社会技术进步导致的生活环境改变已经影响到人的全面发展,地球生态环境恶化,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不和谐,人性贫乏,人格萎缩等造就了二十世纪以来生态道德的破坏,也由自然生态、社会生态逐渐扩展到人类的文化生态、精神生态层面。作为最善于接受新鲜事物的群体,大学生受到的影响更为严重,这种影响在寝室这一大学生最为私密的物理和精神空间中则体现得十分直接和充分,使其蒙上了人与物之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诸多不和谐的因素。加强生态理论下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通过寝室文化建设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建立起人与生态的友好型校园文化,已经是当今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生态理论下大学生文明寝室建设的机制和对策

生态寝室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目前,许多高校十分重视寝室文化建设,通过各种途径来努力提高学生自觉习惯的养成品格和能力,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要全方位实现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目标,还必须引入生态理论教育,引导学生确立新的自然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在生态理论指引下,浙江传媒学院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强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植根于社会文化大背景下并与社会生活保持和谐一致,依托专业文化特点,关注个体精神世界的健康发展,进行文明寝室建设的生态性建构,为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也为培养传播和引领先进文化的高素质传媒人才做出了一定贡献。

1、坚持"六个一",建立科学、规范、完善的人性化寝室文化创建制度,打牢寝室文化建设的基。

响应《浙江传媒学院深入开展学校文明寝室建设的实施方案》,结合不同专业学生特点,提出"六个一"的工作思路,即一个主题--依托生态理论教育观念,结合专业文化特点,创建特色文明寝室;一个团队--转变观念,以生为本,树立"我与母校是一家"的团队意识;一个目标--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生态平衡、珍惜资源、注重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道德观和生态道德文明习惯,全面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一个主线--以习惯养成、品质锤炼为基础,以学生竞争力提升为重点,注重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心理承受能力、自我发展能力等综合素养;一个平台--定期开展学生工作论坛,培养一批稳定、优秀的学生自我管理的工作队伍;一个典型--树立生态文明寝室先进典型,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并据此制订相关制度措施,如统一制定学生寝室值日表,确保寝室卫生打扫明确到寝室每一个成员,全院学生签定"文明寝室创建工作承诺书",培养学生"我爱我家,共建靠大家"的责任意识和规范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通过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把量化了的寝室卫生状况与学生年度综合测评、文明班级评比、优秀导师评选等挂钩,充分调动学生讲卫生、爱家园的积极性,营造优雅清新的寝室环境,培育大学生爱护周围环境的道德感和责任感,自觉养成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意识和生态道德文明习惯,确立全新的自然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生态寝室文化建设是学生自身习惯养成与能力培养提升的平台,借助这个平台,把文化修身、文明修行的大文化建设贯穿到文明寝室创建中,走出寝室的闭锁空间,拓宽文明寝室创建的天地,与美丽校园建设相结合。发挥学生专业文化特点,开展"爱生活、爱寝室、爱自己"为主题的系列寝室文化活动,提升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寝室文化活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迪得到熏陶,提高素质。在寝室文化建设中,培养学生的生态责任感、生态义务感,并注重实践体验,实现由知到行的生态理念的转换,从而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心理承受能力、自我发展能力等综合素养。

2、坚持软硬共建的原则,坚定不移地推进大学生寝室精神文化建设的提升。

在传媒氛围熏陶下的传媒类高校学生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生态文明寝室建设往往具有十分鲜明的个性特点,如多数学生家庭背景优越,导致对前沿消费的狂热追逐,重视经济利益和个人利益而责任感较弱;专业开放性特点使他们思维活跃、视野开阔、不拘常理;文明寝室建设活动专业特色明显,追求个性化、时尚化、精致化等。因此,依托生态理论的教育观念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成为寝室文化建设中的重要精神因素。

广泛动员学生,使其充分认识到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发挥学生在寝室建设中的主体性作用,提升其"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主要方式为聚集寝室文化建设的内核,形成寝室文化建设专题研讨,以集体商讨的方式加强全院上下的凝聚力,如全院学生大会、寝室间交流会、寝室文化建设论坛、导师与学生座谈会等,宣讲整个社会教育背景下生态文明寝室文化建设中存在的弊端和建设的意义,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探索新思路、新方法。

制定一套完善的、行之有效的寝室文明规范制度,如寝室作息制度、寝室安全注意事项、寝室文明公约等。以寝室长为主要负责人,寝室成员之间互相监督、督促自觉遵守校规校纪,抵制不文明、不道德的行为方式,倡导健康文明的言行举止,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寝室长负责专门记录每一位同学的习惯养成情况,由同学签字确认,从而进行量化,纳入年度综合测评的范畴,以此督促学生遵守各项制度,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高尚文雅的环境氛围。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大学生寝室管理队伍,将入党积极分子全部纳入学生公寓自律委员会,包干到户。入党积极分子、助理班主任全部一对一接洽相关寝室;同时,加强对学生干部的培训,提升他们的文化水平和素质涵养,以寝室为基地,以自身先锋模范作用为标榜,带动整个学院学生。

转变教师重教学轻育人的教学理念,制定统一的建设计划、方案。古人云"亲其师则信其道",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共同探讨学生寝室文化建设中的问题,寻求最恰当的解决方法,互相理解,形成合力,寓思想教育于传授知识中、于师生的交往中,促进学生主动、乐意地接受教师的培养塑造,实现教学相长。

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让寝室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让优雅清新的环境,宽严相济的制度,健康向上的情趣,丰富多彩的生活,高尚文雅的情操,团结友爱的风气,求知探索的氛围,拼搏进取的精神成为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成长点。总之,大学生寝室建设要通过生态理论教育,引导建设者和管理者树立全新的价值观,培养大学生的生态责任感、生态义务感,为美丽温馨的寝室及校园建设,为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生存空间和精神空间而奋斗。

注释:

①文平.试论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与综合素质的培养[J].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7(2)

参考文献:

[1]朱法贞主编.教师伦理学[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

[2]侯琦.校园文化建设方法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6(4)

[3]吕红梅.高校宿舍文化建设的原则与对策探讨[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

[4]武丕才,冯宏岩.论可持续发展的德育观--生态德育[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5]刘开淼,魏立志.关于高校生态教育的若干思考[J].教育探索2009(2)

篇(7)

【关键词】中学生物教学;生态文明教育;渗透和应用

【中图分类号】G562

自党的十以来,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成为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生态文明建设工程的系统性和复杂性都比较高。加强对社会的教育也是做好这项工程的重点。所以说,加强生态文明的教育程度要从中学生入手,让学生们养成良好的习惯,从小约束自身的行为,为我国社会生态文明的发展奠定基础。

1、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意义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丰富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但是,由于人类长期的对自然资源的过渡开发利用以及无处理排放,生态平衡受到严重破坏。目前,森林破坏严重、土地资源流失、淡水资源紧缺、野生物种剧减、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大气臭氧层破坏问题、温室效应及全球气候变化、酸雨的危害等已成为世界关注的生态环境问题。在教育活动中,忽视了生态文明教育。要改善当前的环境状况,恢复生态平衡,人们需要应用新的环保技术,相互合作,但更需要加强对全社会特别是对青少年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

2、结合教材内容,渗透生态文明教育

从中学生生物课程的设置情况来说,应在满足学生们对生物知识需求的基础上,更多地培养学生们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和基本素养,使其建立相对比较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促使学生对生命系统和周围的生态环境加强了认识。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做到热爱自然,为社会和自然的和谐统一做出贡献。在中学生物课堂上,将相关的生态文明理念渗入其中是提升学生们对生态文明准则和规范理解程度的重要途径。

从生物学新课标的相关内容中可以看出,人和生物圈之间的关系的构建,主要是按照人们对生物学的理解以及生物学课程本身的课程设置内容来实现的。学生们对其进行了解的过程就是形成生态文明观念的过程,可以使其树立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学观点。另外,初中生物学课程建设的重点就是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等等。生物学教师应该在生物课堂上,以教材内容为基础,培养学生们的生态文明意识,并且还应该采用科学的形式来提升学生们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向学生们灌输生态文明思想。这就是在课堂上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内容。

3、开设生态学选修课或者是建立相关的兴趣小组

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的教育主要应该依靠生物学教学课堂,在其过程中,应积极提升学生参与的主动性,丰富实践体验形式是强化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关键和重点。除了讲授生物学的相关知识外,教师应该采取一些科学合理的措施,以建立第二课堂的形式来培养学生们的生态文明意识。这不仅可以对学生们的学习欲望进行激发,还可以对生态文明的相关内容进行宣传。另外,为了提升宣传规模和力度,还可以建立兴趣小组。兴趣小组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组织形式,其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要对环境污染的形式进行宣传,让学生认识到生态污染的危害性。尤其是对温室效应、光化学烟雾以及白色污染等污染形式进行宣传。提升学生对生态环境的重视,抵制一切环境污染行为。

(2)一年中有很多保护生态的纪念日,比如世界水日、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等等。借助这些节日,可以开展一定的宣传专栏和板报,在校园内对生态文明的知识进行宣传。让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到其中。

(3)从校园内部的环境入手,提升校园绿化环境建设的合理化。在名树名花上挂标签,并且提出校园美化的合理化建议。

(4)为了对生态系统的运行程度进行掌握,还可以鼓励学生了解生物和环境之间的关系,使其认识到食物链以及食物网之间的关系,并注意保护生态系统的平衡性。这也是中学生力所能及的事。可以将最终的调查结构整理成文,撰写成环保论文的形式,呼吁更多社会人士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中来。这也是中学生态文明教育工作的最终目的。

4、联系生活实际,从身边的小时做起

环保工作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公众应该参与到其中,尤其是对于初中生来说,应该从小培养自身的环保意识。在校园中,可以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比如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拒绝使用快餐盒,在食堂中不食用野生动物。除此之外,还要鼓励学生养成不随便扔垃圾的习惯,保持教室内清洁通风。另外,还可以采用盆栽的形式来美化教室环境。可见,从生活小事做起,保证生态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只要用心去做都会为社会实现生态文明做出贡献。

5、加强保护资源和环境的法制教育

现如今,我国已经初步建成了法制社会,在保护环境成为基本国策之后,国家还颁布了相关的法律和法规,比如《环境保护法》等等。加强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比较明确。而只有解决了威胁公众健康的相关问题,才能够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创新生态文明的新局面。在中学生物课堂上,教师应该从宏观的角度出发,尽量收集关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应用的相关素材,不断对课堂内容进行改进和完善,对课堂教学的形式进行优化,通过各种新颖的方式来帮助学生们掌握环境法律知识。让学生们懂法、守法,顺应自然的发展规律,提升全面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伦理价值。

6、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应构建新的道德体系

保护环境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就是要进行道德体系的建设。道德从某种程度上看是一种现象,是人类所特有的,同时也是人们生活的准则和规范。道德的时代性相对较强。长期以来,因为人们缺乏生态知识,在处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时,没有相应的行为准则和规范,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从而导致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失衡。建设生态文明也包含着道德建设,根据时展的客观要求,应赋予道德以新内容,丰富其内涵。生物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时,应引导学生把“爱护庄稼、花草、树木,爱护有益动物和生态环境”的行为要求提升到道德的高度来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