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0 16:17:2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电视新闻频道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高贵武,传播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教育部新闻传播与社会发展中心研究员。主要从事新闻学、广播电视等研究,出版过《解析主持传播》、《中美电视主持人群体特征》等专著及论文数十篇,曾任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朝闻天下》栏目责任编辑(改版前)。
2009年7月27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朝闻天下》栏目悄然换装,不动声色地打响了央视改版的第一枪。与央视的每次改版一样,《朝闻天下》的这次改版同样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与以往不同的是,由于此次央视新闻频道改版的消息已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受众大多是带着极大的期待和好奇来审视改版本身。基于这种复杂心理,《朝闻天下》的改版似乎并没有带来多少令人惊喜的变化,观众所能感觉到的似乎只是电视屏幕上的颜色更亮了,字号变大了,主播台上出现了更为青春靓丽的女主播,另外就是节目中头一次出现了几位其貌不扬、但评说起事来头头是道的“专家”,担当起了专职新闻评论员的角色。
然而,仔细研究一下《朝闻天下》改版以来播出的新闻内容及其呈现方式,仍能看出以《朝闻天下》为代表的央视新闻频道在报道理念和手法上的努力和突破,看出其对新媒介生态环境下中国电视新闻核心竞争力所做的完整诠释,那就是深刻把握和紧紧抓住电视新闻的核心竞争力,以更为专业的电视方式向着新闻本质靠近,向观众提供更多更快、更真、更深、更好看的电视新闻。
更快
曾经很长时间,我国新闻的经典定义是的“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而由于“新近”在时间上是一个相对宽泛而模糊的概念,更由于传统媒体在制作流程及空间位移上的不便,提供最新最快的新闻似乎只是一种理想。尽管随着电视的出现,尤其是随着卫星电视直播等技术的出现和广泛应用,电视媒体将新闻报道直接从“TNT”(today news today,当日新闻当日报)改写为“NNN”(now news now,即时新闻即时报),实现了新闻发生与新闻报道的同步,使“时效”成了电视新闻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但不无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呈现在观众面前的一些电视新闻还不能很好地满足观众的这一愿望。特别是早间电视新闻,由于时间上的局促,播出的新闻有些时候并不是首发。
此次改版之后,观众不难发现,《朝闻天下》中前一天滚动下来的新闻明显少了,观众不仅可以看到发生在昨夜今晨的国内国际重要新闻,可以看到许多“最新消息”、“今日新看点”,甚至一些备受关注且正在发生的新闻或在网上被热议的新闻报道也在节目中有及时更新,极大地满足了电视观众对新闻时效性的需要。据该栏目的制片人介绍,为了保证播出新闻的时效性,改版后的《朝闻天下》甚至没有截稿时间,首播内容会占到节目的50%甚至更多。
更真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而所谓新闻的真实,除了新闻报道中事实基本元素的准确客观、能基本反映社会概貌,也在于新闻报道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实现对事实的还原和再现。就电视这一声像皆备的媒体而言,电视新闻真实的含义就在于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让观众亲耳听到与新闻事实相关的声音,亲眼看到与新闻事实相关的画面,或二者同时具备。当然,电视新闻这种令其他媒体新闻不可比拟的优势也是电视新闻报道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但长期以来,一些电视新闻常常是 “重声音文字、轻动态画面”。观众往往很少能在新闻报道中听到新闻相关者的说话,也很少看到记者在报道新闻时的现实场景和工作状态,换句话说,由于有些电视新闻没能对所报道事实进行最大程度地还原和再现,观众看到的电视新闻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局限性的。
在改版后的《朝闻天下》中,这种状况显然已经发生了变化。观众不难发现:在整个栏目播出的电视新闻中,记者出镜报道的情况明显增加。除了简讯及一些静态或抽象性新闻,其他所有涉及动态性或事件性的单条新闻中,几乎都能看到记者的出镜报道,看到电视记者在新闻现场的活动。观众可以发现,电视记者的任务似乎不只是像其他媒体记者那样主要负责写稿,他们更多的是要出现在现场、站在镜头前调动其所有的感官来向观众展现新闻,让观众真正感觉新闻的真实。在这些报道中,由于同期声的大量运用,观众不仅能听到各种语调、各种口音的记者真实说话,也能通过聆听新闻相关者和新闻现场的真实声音真切地感受电视新闻在新闻真实性方面的魅力。
而在那些由于时效性或其他原因记者不能出现在镜头前、不能在新闻现场进行采访报道的新闻当中,观众虽不能看到来自新闻现场的画面,但仍能通过电话连线等方式获得记者最真实的报道。尽管很多时候那只是一种简单的口头报道,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广播报道,但却因为它的真实而大大提高了新闻的报道效果。
更深
随着媒体传播技术的进化和普及,特别是网络媒体和自媒体等新兴媒体的出现和发展,新闻信息资源可以在瞬间共享。在这种新形势下,更快、更真固然仍是电视新闻的核心竞争力,但似乎已经不再是电视媒体独有的专利。在经历了“人无我有”的初级竞争阶段之后,电视媒体只能朝着“人有我优”竞争策略方面着力。事实上,如果放眼全世界的电视媒体,电视新闻报道制胜的关键无非是“快”和“深”两个方面,在追求一种“我在现场”的“快”感之外,电视媒体都会在“深度”和“观点”上展开较量。
研究一下《朝闻天下》改版后的节目内容,不难发现,“深”也正是这次《朝闻天下》及央视新闻频道改版的亮点和追求,也是此次改版中最显著的变化。这种变化首先表现在节目中评论部分的增多。这既体现为每天出现在节目中的几位特约评论员及其所做的两分钟左右的新闻评论,也体现在节目中增加的“短评”、“编后话”等内容以及新闻主播在播报新闻间隙所做的三言两语式点评等评论性内容。在这些评论性内容当中,评论员或播音员往往会及时地对一些热点新闻,特别是一些财经新闻等专业性较强或国际新闻等地域性较远的新闻进行解释和评论。
改版后的《朝闻天下》其深度同样体现在节目中调查性报道等深度报道的比重增多上。在3个小时的节目中,《朝闻天下》既集纳了大量短平快的消息,以简单明快的简讯方式来处理,同样不乏围绕某些社会话题进行深入采访的调查性报道。如在报道北京郊区小产权房热销的新闻时,整条新闻不仅报道了北京房山区和通州区小产权房遭抢购的消息,而且解释了什么是小产权房、我国目前对小产权房的政策,更深入分析了购买小产权房的风险、小产权房热销的深层次原因以及对国家处理小产权的建议等等。因为报道本身的深度,观众在获知新闻的同时,对“新闻背后的新闻”也有了较深层次地了解,满足了其更高层次的信息需求。
更好看
电视,顾名思义是一种视觉媒体,观众的视觉感官得到满足至关重要。由于诞生于报纸杂志等平面媒体以及同为电子媒介的广播之后,中国电视的发展一直以来都无法摆脱报纸媒体和广播媒体的影响,即过分倚重文字和声音。更由于中国的广播又深受报纸影响,曾经一度是报纸的有声版,所以中国电视新闻在某种意义上仍是文字第一,或者说是声音文字第一,对电视画面等视觉因素的重视和发挥不够。尤其是早间电视新闻,因为一直以来存在某种“人们在早间要忙着准备上班,无暇看电视,而只能听电视”的说法,早间电视新闻更多时候是一种电视版的广播,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电视作为视觉媒体在“好看”方面的追求。
改版后的《朝闻天下》在整体包装上一改原来黑、黄色为主的庄重氛围,以天蓝色为主基调的片头给人清晨一般的清爽感;3D演播室背景减少了静态的单调,增加了流动的质感;屏幕下方的滚动字幕块明显加大,字幕的颜色也相应地做了一些调整――时间是红底白字,新闻标题是蓝底黄字,滚动条是黑底白字。新的配色加上明显加大的字号,让观众不仅看得悦目,而且看得更加清晰、方便、舒适。主播的出镜景别也由原来的“半身像”推到了“一寸照”,从视觉上拉近和电视观众的距离。
求真务实 克难攻坚 力推高等教育出版社在新时期科学发展张增顺 (8)
着眼当前 谋划未来 努力实现长江出版传媒集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常吉 (11)
立足文化 依托科技 推动企业跨越式发展田海明 (14)
数字出版,我们共同的关注迎春 子乐 (16)
编辑要有“站位”意识——《谈美书简》编辑历程的启示郝铭鉴 (36)
立项带动研发,策划提升绩效——试析高等教育出版社“大学语文教学内容集成方案”迟宝东 胡彦博 靳灵芝 (45)
文科学术论文摘要的正确写法杨海文 (49)
大照片小照片运用实例任悦 (53)
学术期刊封面封底信息翻译刍议王栋 (56)
浅谈学术论文鉴审中的学术交流朱大明 (60)
浅析网络时代电视新闻选题策划与内容选择——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24小时》栏目为例李宇 (63)
对跨媒体合作的思考——以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与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跨媒体合作为例钟慧丽 (67)
略议3G网站的媒体特征与受众本位的编辑策略韩冰 (71)
浅论编辑的情怀、理念与追求朱法元 (79)
浅谈图书编校质量审读员应具备的职业素养李红 倪春梅 (82)
找回工作中的真实马学海 (93)
中国成为新闻出版强国的战略思考柯维 (4)
加强总编辑工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出版事业的必然要求李朋义 (7)
与时俱进,履行职责,做好总编辑工作——出版社转企改制后的总编辑工作高峰论坛综述仁文 (10)
2010年全国新闻出版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16)
全国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登记注册工作总结会议暨人事处长培训在宁波举行仁文 (75)
企鹅出版集团调整全球业务经营架构王艾 (88)
整合媒介资源,促进媒体发展——访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总编辑陆莹吟春 (17)
关于中国编辑思想史研究的几个问题吴平 (22)
编辑主体意识及其强化辨正吴有定 (25)
浅谈数字时代新闻编辑工作的主要特点蔡雯 (29)
《选题论》再版琐言赵航 (33)
知音共赏、优化升华的主导方——《方舆胜览》部分编辑文件分析熊国祯 (36)
不朽的大师 永恒的传奇——复旦版《中国科技的基石——叶企孙和科学大师们》出版札记贺圣遂 (39)
策划出版“清华版工程硕士系列教材”有感宫力 蔡心奕 (44)
浅谈外语学科学术著作出版孙玉 (46)
选题工作的方略与选题论证的工具杨九诠 (49)
浅议时政新闻报道创新的五个方面——以中国新闻奖获奖广播作品为例王宇 (55)
收视行为“碎片化”背景下省级卫视的编排思路岳广鹏 (59)
浅析个人博客助力图书营销的几种方式——以部分畅销书作家的新浪博客为例王立平 李军蓓 (63)
正确设置议题,引导网络舆论蒋玮 (69)
图书出版流程质控链的建立与实施齐学进 周晓洲 (71)
第二届韬奋杯全国出版社青年编校大赛参考答案(2009年) (76)
第二届韬奋杯全国出版社青年编校大赛答题情况分析魏运华 潘正安 李红 (79)
永远的情结张小平 (83)
啊,我那可爱的“红气球”瓜田 (85)
那浓得化不开的情谊——访尼泊尔编辑家协会散记周百义 (86)
浅谈互联网时代青年编辑必备的职业素养萧潇 (89)
《咬文嚼字》批评的特色与意义陈信凌 熊婧婧 (92)
从中国走向世界:我国科技出版的发展之路——评《科技出版国际竞争力研究》谢新洲 (95)
关于出版企业资本运营问题的几点思考柳建尧 (4)
商务印书馆对促进国际出版文化交流的贡献杨德炎 (7)
关于编辑创造力的思考贺圣遂 (11)
老树新枝林正茂——访江西教育期刊社社长、总编辑贺林香岑边 (16)
论编辑风格的形成周蔚华 吴燕 (24)
论编辑活动的普遍属性马瑞洁 (27)
精心策划 全程参与——以《我的事业是父亲》为例潘炜 (34)
做好高职教材编辑策划工作的思考郭慧珍 (38)
执行政策法规,做好医学选题策划——以人民卫生出版社双效选题为例郭向晖 (41)
《重庆商报》的创新发展之路刘建春 (45)
彰显档案魅力 满足文化需求——以《中国档案报》副刊《档案大观》为例屈建军 (47)
编导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的要求及应注意的几个具体问题孙玉双 赵越 (50)
本土化:广东南方少儿频道的制胜策略张瑞红 (55)
2009年度全国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初、中级)试题参考答案 (58)
旁搜远绍 持之有故——评章宏伟《故宫问学》徐柏容 (64)
我们用什么来续写文明——兼评《出版六十年编辑的故事》胡守文 (67)
海伦·斯诺与她的中国作品王芳 (70)
中国编辑学会第14届国际出版学术会在南京召开 (69)
中国编辑学会第14届年会优秀论文评选结果揭晓 (95)
首届网络编辑与网络文化建设高峰论坛在京举行仁文 (96)
中国近现代美术期刊的历史贡献及研究价值卢培钊 (74)
高艳华与《五四飞鸿》董延梅 (77)
以人民大众的利益为要求——邹韬奋报刊编辑思想的核心及其时代意义袁新洁 (80)
编辑何以为“大”蒋子龙 (85)
是回忆录,更是启示录——喻建章的《我的七十年出版生涯》编余札记张国功 (88)
我的爱与怕 张利 (93)
回顾与展望——坚定信念,振奋精神 确保新闻出版业健康平稳较快发展柳斌杰 (4)
探寻新规律 迎接新挑战——中国广播2009发展展望王求 (6)
创新经营 发展报业尹明华 (8)
推进三个创新,实现新的跨越彭波 (10)
2009年互联网业可能出现的迹象吴徵 (11)
全国新闻出版(版权)局长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在京召开童文 (5)
、新闻出版总署、总政治部联合发出《关于开展向黄涛同志学习活动的通知》童文 (16)
传播动态 引领研发——《计算机研究与发展》举行创刊50周年纪念活动齐蓉 (34)
敬告读者、作者 (55)
第二届数字时代出版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召开子乐 (59)
第四届全国电子与网络编辑年会在洛阳召开陈少华 (96)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转变观念,促进发展刘杲 (12)
编辑的使命——由两本再版书谈起李春林 (14)
改革开放30年校报编辑理念的发展创新汪保安 (17)
好书:体现着多重价值——参加“读一本好书”有奖征文引发的思考薛正昌 (20)
“外向型”出版物价值的实现与提升——以《快乐汉语》为例施歌 (22)
策划需明智 实现靠坚持——出版《现代经济辞典》的点滴体会芮从东 (25)
图书策划五个“点”熊穆葛 (29)
生活书店的“联合广告”范军 (30)
期刊编辑遏制学术腐败的审稿实用方法刘芳 易冰源 (31)
传统期刊网络化拓展的有效范式徐小敏 (35)
创意时代的期刊创意杨青 (38)
转制后少儿期刊编辑队伍的培养和管理——以四川《少年时代》杂志为例史梅 (42)
社科学刊文前摘要需要规范化 (45)
弘扬文化 传承文明 开掘创新——广播评书节目制作的几点体会邹宇平 (46)
充分发挥电视评论的形象性优势李冰 周凤革 (49)
创作电视纪录片的几个关键点赵琪 张芳 (52)
把握重点热点 有效引导网上舆论舒斌 杨国炜 (56)
好风凭借力 送我上青云——地方报业集团网站如何提高新闻影响力邱虎 (60)
报纸编辑出版业的新跨越——烟台日报传媒集团报业全媒体数字采编系统尝试“第二次跨越”田胜立 (64)
编辑素质与悟性修养郑一奇 (66)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F0003)
陈廷一传记文学系列 (F0004)
数字出版时代编辑出版学本科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王一婵 (72)
解析国外期刊动作的“规模化”与“专门化”张守荣 (76)
美国杂志品牌延伸的新媒体转向罗昕 (80)
下午好!我毕业于__x师范大学广播电视新闻系,于今年六月底到中心工作。在这短短的四个月时间里,无论是我的工作、学习还是生活状态都得到了很大的进步。一、对待工作充满热情、严肃认真。
现在,我每天负责对《新闻联播》《__新闻》以及《__新闻》等新闻进行分条切割,从中挑选出反映国家经济、政治动态的热点新闻,放到政务网上,以便能让更多的人及时地了解到他们所关心的政策资讯,力争能为领导的工作和计划提供参考。现在我已经制作、整理视频新闻6000多条,光盘240张,并针对每条新闻做了详细的文字记录,为中心日后建立大型资源库作准备。此外,我还对各位领导的出镜新闻进行分类,定期作出《领导专供》更好的为领导服务。
同时,我还承担了中心各项活动和重大任务以及全市重大活动时的一些拍摄和制作任务。例如,“南京市应急指挥系统”和“南京市政务网”的开通仪式、“第四次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和“20__年中国南京金秋经贸洽谈会”等,任务的完成都让我的业务技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由于以前都是学习的书本知识,实践机会少,当我真正拿起机器的时候,才知道自己还有许多欠缺。比如,在不同的环境中,光线的调节,色彩的对比,对镜头捕捉的敏感性,这都需要我在实践中进一步去摸索和学习。在这一方面,我还要向老同志学习,力争每一份成品出来,都达到我们所能达到的最好水平,让自己满意,让领导满意。
另外,我还负责维护好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和凤凰卫视直播测试的正常运作,后台服务器上信息的及时整理和删除,并积极参与部门晚间的视频值班工作。视频工作的纷繁复杂让我充分体会到了工作中所需要的细心和耐心。
二、政治上坚持以党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
由于我的日常工作需要我对众多的新闻事件进行挑选和编辑,这就要求我必须在工作中具有高度的政治性和敏锐的新闻嗅觉,始终要与党的指导方针和思想路线保持高度一致,把握新闻的主线,了解社会的动态,为大家提供准确有效的信息。所以我利用一切可能的途径,通过书籍和图像等资料,积极学习党的“三个代表”思想和十六大精神。而我在这学习过程中,也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热情帮助。他们经常帮助我分析一些社会现象和焦点新闻,并介绍给我许多优秀的新闻网站,使我对许多新闻事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提高了我的政治素质和对热点问题的分析能力,有助于我更好的开展工作。
三、在学习上孜孜不倦,虚心请教。
对于刚从学校中走出来的我们,在工作中遇到的首要问题就是怎样才能将自己所学的专业与实际工作更好的联系起来。因为在工作中有许多问题是我们无法预料和想象的,这就要求我在努力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虚心向老同志学习,学会在实践中动脑筋摸索,体会那些在书本中不能学习到的窍门和技巧,提高自己在遇到困难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在我正在努力学好视频软件,同时尽可能的熟悉photoshop、3DMAX等其它软件,希望能将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到最好。同时,我利用平时的时间抓紧学习英语并利用采编新闻的机会,学习新闻上的出现的英语标题,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平时我也在各种媒体网站上,搜集许多名家论文,了解目前国内外政务网与网络新闻的发展动态和方向,力争改进目前简单机械的采编工作,将新闻通过自己的编辑和思考再放到网上,从而带给别人参考和思索,使我们的工作更加有意义。
四、对今后工作的打算。.
由于我们的工作核心是“为领导服务”,所以我要力求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做到“想领导所想,做领导所急”不是坐着等任务,而是积极利用手中现有的资源,为领导的工作提供依据,出谋划策,做好定期的领导专供,并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摄像和编辑水平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目前对于资源部来说,建立一个全面大型的数据库也是迫在眉睫。然而要做好这份工作,光有热情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我们大家平时多多的积累和努力的工作。我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能够多动脑筋,为更加合理的利用我们现有的资源献计献策。戒掉自己急躁粗心的毛病,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希望领导和同事们,能够及时指出我工作中的不足,让我踏实的走好每一步,能为中心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谢谢!
大众传播系属于艺术与人文学院,提供4个方向的教育:广告、公共关系、印刷媒介(2007年改为新闻/社论和新闻摄影)和电子媒介,其中,广告和公共关系提供研究生学历教育。该系目前共16名专任教师,600多名学生,于2005年得到美国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认证委员会(Accrediting Council on Education in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s,ACEJMC)的认证,课程设计比较成熟,硬件设施较为完备,学生的实习实践有保障。在该系学习、工作期间,我注意到其教育有如下特点,或能为我国新闻学教育提供一些较为新鲜的思路。
一、学生与专业相互选择
学生自高中进入大学后,先不分专业甚至系别,而是先学习学院要求的通识类课程和大众传播系所要求的专业基础课。大约一年到一年半可以修完相应的学分,之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专业,但并不是想上什么就上什么,而是要提出申请。大众传播系对申请人的要求是:1.英语、传播研究和一门大众传播专业基础课的成绩达到C以上;2.所学课程平均绩点达到2.5以上;3.和一位专门指导专业选择的老师讨论过;4.已经同时获准学习其他某个专业或辅修专业,或已学习一门外语。最后,大众传播系还说明,该系每年都有学生人数限制,只有最具竞争力的申请人才能成功。
即便已经获准学习自己所选择的专业,也并不是就此定下了终身。学生可以转攻其他专业,在大众传播系修过的学分经系主任许可有12分可以转为其他专业的学分,大学期间转过三四次专业的学生相当常见。在大众传播系就读后,可以在该系提供的4个方向中寻找自己最感兴趣的那个,只要修够了某个方向要求的学分就可以毕业。这种灵活的方式给学生提供了足够的思考、选择和尝试的机会,便于学生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职业道路。
二、教授教学自主性强、与学生互动多
圣克劳德大学大众传播系的课程体系比较成熟,一共提供57门专业课。其中4个方向都必修的课程是大众传媒导论、大众媒介与社会、大众传播法,共计分,其他为各方向的专业必、选修课。每位教师每学年至少承担3门课的教学。学期伊始,每位教师都会将本学期的教学大纲发到每个学生手里,内容主要包括课程介绍、教学计划、对学生的要求和考查方式。每位教师的考查方法都不同,但是都强调平时表现,期末考试所占的比重非常小。例如我选的一门《公共关系》,教师在第一节课就介绍了本学期要开展的所有活动,包括读书报告、课堂演讲、小测验、公关实战等,每个活动都占若干分,总数相加共计100,并详细规定如果学生超额完成任务可以获得额外加分。这样就避免一考定终身的弊端,而得到高分的学生一定在整个学期都表现出色。
除了授课时间之外,教师与学生还有很多课外的互动,包括:1.办公室时间(office hour):授课结束后每名教师都要为学生提供“办公室时间”。这个时间被运用得很充分,每个工作日都有很多学生坐在系办公室的前台等待和老师见面,老师们的办公室也总是有学生。2.老师担任导师:这个工作是自愿并有报酬的,可以为学生提供从专业选择、职业规划到日常生活等一系列的指导和咨询。3.学生社团的指导:美国大学学生除了要修够专业课程的学分,每学期还要提供“志愿者时间”(volunteer hour),在社区提供服务、辅助老师教学、在学生社团担任领导和组织工作都可以算“志愿者时间”,所以学生都很积极参与社团活动。每个社团都要有指导教师,这就给老师和学生创造了进一步互动的机会。
三、学生自主学习多、实务课重实践
在美国大学,“填鸭式”教学很少见,学生主要进行自主学习。
在圣克劳德大学,每位老师都会布置大量阅读作业,并要求学生读完之后写出读书笔记和感想,上课演讲或讨论。例如,《大众传播与社会》这门课程没有教材,教师在教学大纲里列出了100多篇学术期刊上的相关论文要求学生阅读。每个学生都要在学期初就选定两篇论文,与老师讨论之后在课堂上主讲。老师会认真记下学生的演讲内容,提出问题并鼓励全班一起讨论,这种做法看似轻松,实际上对老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老师要有足够的阅读量和知识储备,对相关专题的理解要非常透彻,这样才能指出学生的问题,正确地引导学生思考;其次,每个学生主讲之前都要先和老师讨论,花费的时间远远超过授课时间;第三,中肯的点评和优秀的组织不仅来自深厚的学识修养,也来自认真的倾听和敏捷的反应。
在实务类课程上,教师格外重视实践活动。例如《公共关系》第一堂课,授课教师就告诉学生每个人都要单兵作战,运用所学的知识为一个真实存在的组织进行公关活动策划,并要求策划书有该组织的签字证明,学期末每个人都要提交自己的策划书并答辩。在策划进行期间,学生可以和老师讨论其可行性、操作细节等。期末答辩时,学生们提交的策划均建立在科学调研的基础上,可行性很强,而且服务的组织五花八门,有学校社团、市小动物保护协会、公交公司等,甚至还有宗教组织,看得出学生和老师都付出了大量时间和心血。
四、校内媒体提供实践机会
美国的新闻学教育强调“边干边学”,拥有合格的校园媒体是获得认证的必要条件。圣克劳德大学有3个校内媒体――KVSC广播电台、大学纪事报(University Chronicle)、UTVS电视台。这3个校内媒体从版面到内容均与社会化的媒体没有区别,不但服务于该校学生,还兼顾周边社区,提供全国、当地的新闻以及娱乐节目。
大学纪事报历史悠久,创办于1924年9月,学期中每周出版两次,暑假每周出版一次。报纸的活动经费来自学生学费,由学生会财政委员会拨款。该报报道及时、内容丰富、言论自由。每期的头版报道都是校园中最新发生的事情,例如该校一位教师遭到指控,说他猥亵未成年人,该案的最新进展、他在学校的未来、学校对他的态度等等,报道全面、及时。社论版经常发表尖锐批评学校的言论,例如质疑学校为了促进校园国际化进程而以州内学生的标准向留学生收取学费的做法;体育比赛是美国大学的盛事,大学纪事报的体育新闻全部是该校与其他学校的校际赛事,很受欢迎。该报出版后会分放在各个教学楼、办公楼、学生宿舍的门口,供过往行人随意取阅。
UTVS是有线电视台,曾经多次获得明尼苏达州最佳大学电视台奖,有2个频道,分别是体育频道和新闻频道,全年全天播出。电视立运行,与大众传播系和学校的电视演播间是合作关系。虽然演播室和新闻编辑室设在校园里,但是不受学校控制,以便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大众传播系的两门实务课程――《电视编辑与制作》、《电视新闻节目制作》在电视台的办公室、演播间和制作机房里上,任课老师就是电视台的主要工作人员,选了这两门课的学生都需在该电视台工作。
KVSC是由学生运营的公共广播电台,可以覆盖周边70英里的区域,节目丰富,地方性强,办出了自己的特色,因此很受欢迎,经济效益很好,甚至有学生认为该台是明尼苏达州最好的广播电台。
这些校园媒体都有大众传播系老师作为指导教师,他们往往是在新闻业界工作多年的资深新闻工作者,同时承担相应的课程,这样就将课堂和实践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工作人员都是学生,不光是该系学生,凡该校学生都可参加。一般在校内媒体实习两年的学生都能达到将近50篇的发稿量。报纸的编辑室,电台、电视台的演播室都在大众传播系办公室旁边,每晚都可以看到学生们工作到深夜。在这些社会化的媒体中,学生真正可以得到锻炼,进入工作岗位后能够很快独立工作。
[关键词]媒介融合 跨媒体新闻编辑部 角色 共享
当前,以“共享、聚合、互动”为核心理念的媒介融合带来传播观念上的变革,并深刻影响着传媒生态的格局。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亨利·詹金斯指出,“媒介融合不是将多种媒体功能汇集到同一设备中的技术进程。事实上,媒介融合是指不同媒介内容在多媒体平台间的流动、不同形态的媒介产业间的合作以及受众为了获得最佳的媒体服务而在不同媒介间自由迁徙的行为。”[1]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在应对数字化冲击与市场竞争时,纷纷选择竞合策略走上融合道路,其中跨媒体新闻编辑部的组建和运作,代表着传媒在数字化多媒体内容加工以及寻求多元平台出版上的努力,具有先锋意味与导向功能。本文从国内外传媒集团跨媒体编辑部运行实践考察入手,分析跨媒体新闻编辑部的角色转变与实践探索之路,以期为当下我国融媒实践提供借鉴与思考。
一、融媒时代跨媒体新闻编辑部的角色转变
1.从新闻采编到知识管理。相对于传统的新闻编辑部,跨媒体新闻编辑部最大的改变不仅在于强化发现与采集新闻的能力,还在于强化加工新闻和信息的职能,进而达到对知识的管理和融合,“也就是要通过对新闻与信息的整合,提升内容产品的品质和价值,使新闻和信息传播进一步延伸到知识和服务领域,并不断通过裂变与聚合,形成新的内容产品,从而促成媒介集团中产品链和价值链的生成。”[2]Stephen Quinn教授在其著作《融合新闻:多媒体报道基础》中也指出,随着新闻来源和信息渠道的剧增,在多种媒体融合的新闻编辑部中,记者编辑的主要职能已经不是采集新闻,而是对浩如烟海的新闻和信息进行筛选和重新组合,使这些杂乱的信息呈现出相互联系和深刻的意义,并使其转化为知识。新闻从业者的工作也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成为知识生产和管理的工作。[3]
2.从新闻供给到智能导航。传统的新闻编辑部主要承担新闻的加工与呈现,即新闻的供给,而对新闻与信息的导航功能重视不够,开发不足。受众在面对过载的信息包裹时,容易感到湮没和迷失,因此,信息的导航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跨媒体新闻编辑部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有效地管理、整合和推介这些媒介产品,为受众获取信息提供清晰的路径和工具。以BBC为例,为了方便BBC制作人员和受众在信息爆炸的环境中准确而迅速地获取BBC的信息,它在“创造性的未来计划”中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理念——导航(find)。利用导航,跨媒体编辑部能够方便地找到他们所需要的资料,对节目资源进行多级开发与重新包装;利用导航,受众能够在任意接受平台查找他们所需要的BBC信息。BBC管理层还希望通过个人用户、数据库和搜索引擎之间的联系,让BBC与其他用户建立起更加亲密和人性化的关系,推动“人性化”的互动与分享。
从新闻“广播”到对话分享。传统的新闻编辑部主导着新闻的加工与传播过程,受众在整个传播链条中处于尾端,带有消极接受的意味。而随着网络社会的崛起,网络传播的发展给传统的单向线性传播模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正如尼葛洛庞帝所说,“推”比特给人们的过程一变而为允许大家“拉”出想要的比特的过程。从“广播”到对话,从呈现到分享,跨媒体新闻编辑部功能与角色在变;从受众到用户,从分享到创造,受众的角色与作用也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为了积极适应用户的需求,跨媒体新闻编辑部一方面通过量身定制,满足用户的特殊需求;另一方面通过搭建平台,为用户自己制作、上传和分享信息。从BBC的iPlayer到CNN的iReport;从FNC的UReport到MSNBC的First Person,媒体越来越重视交流平台的搭建,受众开始拥有更大的表达平台与分享空间。
二、融媒时代跨媒体新闻编辑部的实践探索
1.组织结构:工作群体置于中心。
是由新闻业内人士发起的同仁网站,旨在推动建设今后50年内不落后的理想编辑部。为了适应融媒时代的需求,该网站倡导了六条原则,其中第一条便是“将工作群体置于中心”。[4]在实践层面,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跨媒体编辑部最先实现的变革就是编辑部布局与结构的重组。传统的编辑部通常采取开放式纵向水平展开的结构,条块分割清晰,职能明确;但也存在纵向延伸过大,编辑部两端的编辑与记者沟通不畅的情况。为了克服这个缺陷,媒体集团纷纷提出大编辑部和整合新闻编辑部(Integrated Newsroom)的概念并积极推进。以欧洲跨媒体编辑部的实验为例,一方面,他们将不同媒体整合在一个编辑部大厅中,实现新闻采编的双向互动配合;另一方面,强调突出位于编辑部核心的超级指挥台的作用,营造向心力,确保对新闻流程的全面指导。因此,以超级指挥台为核心的放射型格局,演变出“轮心与轮辐型”(The hub and spokes newsroom)编辑部,以及在此基础上改进的“轴心无轮辐型”(The hub without spokes newsroom)编辑部等。[5]编辑部布局与结构的重组具有很强的导向意识,从空间与心理上增强编辑与编辑、编辑与记者间的相互吸引力,引导其实现融合。
除了编辑部布局与结构的重组,笔者认为,将“工作群体置于中心”的深层含义还应包括以跨媒体编辑部为平台,加强编辑部内部的充分交流,加强编辑对记者的有效指导与充分互动。分享、创新与团队是“工作群体置于中心” 的内核。以著名的坦帕模式(Tampa Model)为例,除了组建跨媒体编辑部外,还有两点特别值得关注。一是“日常信息交流”,他们运用得最频繁的合作可能对其他人而言却是非常不明显的,即足够多的交流。管理者之间的交流,各个媒体记者间的交流,每个媒体内部的会议交流,每天定期的“融合新闻”例会交流。[6]二是对突发新闻事件的共享。突发事件发生后报纸与电视台的记者会以团队的形式开展合作,多媒体报道室的编辑会与每一名记者交换信息。这种合作是可以被预想和被安排的,编辑们在多媒体报道室交流信息,甚至会商讨把哪些记者派往何处。没有一个人可以单独来负责三个平台的报道,他们通过合作来争取传播效果的优化。
2.工作流程:依托平台再造流程。
为了提高工作节奏与传播时效,加强信息的共享与业务沟通,跨媒体编辑部通常都建立起数字化集成式的工作平台。以生产优质内容和对其进行有效管理并尽可能拓展内容用途为追求目标的CNN,在2001年就激活了世界上最大的电视数字资产管理项目之一的“档案项目”。他们将CNN的档案定位于CNN运行的核心位置,为转变工作流程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并为重新计划内容用于各类功能提供了可能,又有惊人的灵活性。[7]CNN还设有专门的编辑部门——媒体总任务台(Media Operation),它专门负责处理每天从世界各地传送过来的新闻素材,供各个频道和网站以及其他新媒体编辑使用。在纸媒中,一款针对跨媒体编辑部设计,名为Method的跨媒体运行系统颇受欢迎,被包括《解放报》、《费加罗报》、《华尔街日报》和《华盛顿邮报》等媒体采用。在我国,积极推进全媒体改革的烟台日报集团和宁波报业集团也都开发了跨媒体的数字采编平台。譬如烟台日报集团在2008年就研发出集团的信息、互动、服务平台——全媒体数字复合出版系统平台,实现了集团内部的用户、内容、线索、审核、策划、数据库、检索及新闻生命周期等8个管理的统一。[8]
以跨媒体集成式的工作平台为纽带,可以有效融通新老媒体,创新传媒集团的业务组合与组织形态,打造适合全媒体的新闻制作流程。如BBC正在积极探索融媒时代的大编辑部构架与运作模式。目前,BBC共有四大团队与节目内容生产直接相关,分别是视觉团队、音频与音乐团队、新闻团队和北部中心团队。它打破了过去按频道和类型划分结构的方式,其中新闻团队的重组是相当成功的个案之一。新闻团队是将原先独立的电视、广播和网络新闻运营平台整合成一个跨平台多媒体新闻中心,它可以将某一新闻资源按照受众不同需求与传播途径的差异进行调整,使其适合在电视、广播、网络、手机、互动电视等多个平台上播发,节约了新闻成本。[9]此外,烟台日报报业集团也在4年的全媒体实践中逐渐完成了集团化的全媒体业务流程再造。新的业务流程就是集团层面的全媒体新闻中心记者负责采集“初级新闻产品”后上传至全媒体数字复合出版系统平台,然后纸媒、网络媒体、手机等各取所需,进行差异化处理与深度加工,再通过多个介质实现全天候、多角度、立体化滚动式、互动式的传播,实现“一次采集—多层生成—多媒体—多介质阅读—多渠道反馈”的循环运作模式。
3.运作机制:统筹策划差异表达。
有了跨媒体集成式的工作平台后,新闻编辑部将打破依据媒介和领域来处理新闻的模式,按照信息流的特性展开统筹策划,寻求新闻的层级开发与差异化表达。美国南加州大学The Ifra Newsplex新闻研究中心主任Kerry Northrup认为,跨媒体编辑部内部将被分为新闻资源开发、内部协作、新闻报道和内容制作、特定媒介呈现和传送、受众互动和编辑信息管理等几个主要部门。[10]整合后的跨媒体新闻编辑部将处于整个信息流处理的中心环节,负责新闻选题的策划、指派采编人物、调度物流支持、组织全媒体内容编发等各个环节。编辑的自限也相应增大,对稿件有更多的选择余地,并且能与记者进行更为充分的交流并实施调度。当然,对于跨媒介新闻编辑部的编辑而言,也是一个新的挑战,这不仅要求编辑具备多媒体的编辑技能,而且还要具有适应不同媒介形态、不同用户需求的差异化编辑策略,体现出敏锐的价值判断力和独特的创造力。
我们来看CNN的实践探索。被称为CNN心脏的主新闻编辑室(CNN Newsroom)承担着跨媒体新闻搜集与统筹策划的重任。CNN的每一个部门都有一个主管制作人和三四名助理人员坐镇主新闻编辑室,共同研究选题,联系外派记者、采访对象和现场制作人以及商讨新闻的差异化表现问题。由于CNN的记者是为整个集团所服务,因此,记者采集的信息可以在电视、网站、多媒体移动终端间自由流动,实现信息的共享。通过以记者为中心的报道组在一个新闻事件现场制作多条不同角度、不同时长的新闻报道,供各栏目、频道或新媒体采用,既实现了资源共享,又避免了各栏目节目雷同。针对不同的媒介,CNN还积极推进差异化的开发策略,譬如对于CNN的网站而言,虽然有主新闻编辑室的统一调度,但要实现部门间的无缝对接和节目的精准制作定位还远远不够。所以CNN网站不仅设有一个小组专门负责与CNN 的电视部门和各栏目联系,还有自己专门的新闻制作小组。[11]如此设计的目的在于凸显网络媒体本身的优势,将互动性、延展性以及多媒体展现融入节目制作、编排和播出的各个环节,从而获得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4.聚合共享:互动新闻契合分享。
跨媒体编辑部是web2.0语境下的产物,融合报道显现出全时性、开放性和互动性的特征。由于具备了开放性的端口,跨媒体新闻编辑部旨在重新确立新闻价值,与受众之间建立一种新型的“对话”关系。跨媒体新闻编辑部既可以提供信息整合的结果,更提供信息使用的入口(From Containers to Entry Points)。[12]越来越多的受众制作内容(UGC:user-generated content)通过多种介质传送到跨媒体新闻编辑部,成为融合报道的有机组成部分,聚合与互动成为融合新闻报道的关键。既“传统”又“新锐”的《纽约时报》一直处于互动新闻报道的前沿,用其互动新闻报道部门负责人安德鲁·迪威格的话说,他们的工作就是致力于以多媒体手段呈现新闻,以互动手段制作新闻,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个变化的世界。[13]为此,在互动新闻框架的设计与编辑过程中,他们重视为受众提供一个开放的、动态的、小型的整合信息框架和形态。在这个信息框架中,受众以一种更加有效的方式加入到新闻故事的讲述中去。《纽约时报》曾做过 “泰戈·伍兹是最伟大的运动员吗?”的专题,两名记者各自陈述自己的观点,受众不仅仅要表明他们支持谁,更要陈述他们的理由,甚至直接与评审专家进行辩论。在“逝去的面庞”专题中,通过与数据库的链接,逐一介绍在伊拉克阵亡的士兵。多媒体的互动界面营造出“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感觉,并触动受众通过战亡士兵的姓名和原籍进行检索浏览和发表评论。
《华盛顿邮报》在互动新闻的开发上也有所建树,它在其网站上推出了一款交互式的新闻地图服务——“时空”(Time Space)。“时空”整合了多家媒体的内容,如《华盛顿邮报》、《环球邮报》、《外交政策》杂志以及美联社、路透社的世界新闻。受众可以驾驭着“时空”这架新闻时光机器,随意滑动时光轴,查看不同时间发生的新闻事件;也可以点击地图上的不同位置,查看以群组形式呈现的热点新闻。“时空”的创新之处还在于提供了一个信息框架,受众可以根据新闻主题,生成不同的新闻地图。华盛顿邮报主编吉姆·布莱迪认为,“时空”为读者提供了一种新的追踪世界事件的方法,它颠覆了传统的金字塔型结构的版面设计,把所有世界新闻呈现在一张地图上,让读者掌握主动权,自己选择要深入了解的新闻。[14]可以说,互动新闻帮助受众在一个有趣的信息环境中更好地理解一个复杂的概念或者事件,建立起媒体与受众良性的对话关系。
三、融媒时代跨媒体新闻编辑部发展面临的困惑与挑战
当下,世界各地的传媒集团都在积极探索全媒体发展道路,跨媒体编辑部的构架与运作也在磨合中逐渐走向成熟。但各国的政治、经济体制不同,媒介生态也各有所异,因此,跨媒体新闻编辑部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也有所不同。综合来看,跨媒体新闻编辑部遇到的共性问题主要有如下几点:
公共采编资源与新闻产品个性化需求之间的矛盾。这是在媒体融合进程中跨媒体新闻编辑部需要破解的关键节点。传统的新闻记者都是按照“行业分派制”负责相关报道,当版面、栏目、时段都被整合到“大编辑平台”,记者并入公共采编系统之后,负责新闻搜集的力量会相应减弱。进入跨媒体新闻编辑部“资源池”的信息无论从质量和数量上都面临不小的考验,要以更少的新闻数量反映出深度,还要能兼顾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多个媒体的特性,新闻产品的个性化、差异化开发仍然面临巨大挑战。
以编辑部为核心主导新闻生产的理念遭遇现实阻力。跨媒体编辑部运作的理想模式应该是以“超级指挥台”为核心,各个编辑部门群策群力,主导新闻生产的整个流程。现实的情境中还存在强记者、弱编辑的情况,编辑在业务中的优势并不明显。在跨媒体编辑部的运行中“如果缺乏明确的权力认定或待遇倾斜,编辑的主导功能难以保证,也很难吸引资深记者或策划转行成为编辑。”[15]这样一来,编辑部的核心地位难以形成,充分的策划、决策、组织和调度实施起来会有相当的难度。
不同媒介经营理念与文化上的差异带来的冲击。媒介融合实质是将多种媒介集于麾下。融合前的媒介都有自己的经营理念、盈利方式和媒介文化。组合并不意味着融合。在从组合走向融合的过程中,如何充分重视各媒介的特性、如何形成文化的互补、如何实现多个媒介的利益共赢,是未来融合道路上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跨媒体新闻编辑部作为体系重构过程的核心环节,需要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环境选择好合适的路径,真正实现资源的共享与有效分配。
注释:
[1]付晓燕:《BBC官网:媒体网站在媒介融合中的角色作用》,人民网,2009年12月22日,http:///newmedia/2009-12/22/content_12685344_2.htm
[2]蔡雯:《媒介融合带来新闻编辑部角色变化——从新闻采编到知识管理》,《新闻与写作》2007年第4期
[3] Stephen Quinn,(2005) Convergent Journalism :The Fundamentals of Multimedia Reporting,(p.153-157),Peter Lang Publishing,Ink. New York.
[4]王华中:《报纸不幸新闻幸 报网融合句更佳——纽约时报的网站运营和全媒体实验》,《青年记者》2009年第2期下
[5]刘昶:《跨媒体新闻编辑部:欧洲的融媒实践》,《中国记者》2011年第7期
[6]揭明玥:《美国电视“融合新闻” 运作研究》,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5月
[7]Tony Tang:《全球最大的新闻频道CNN》,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8]郑强:《寻求全媒体运营的战略突破——写在烟台日报集团实施全媒体战略三年之际》,《中国记者》2011年第7期
[9]唐牟:《“三网融合” 背景下解读BBC》,《中国记者》2011年第4期
[10]朱松林:《融合新闻编辑部管理:国外经验及启示》,《中国外资》2008年第8期
[11]刘笑盈、张聪:《CNN的新媒体战略》,《电视研究》2011年第8期
[12] 龚瀛琦、张志安:《融合报道的特征及生产机制》,《新闻界》2011年第3期
[13]马忠君:《走进纽约时报互动新闻报道部》,《新闻战线》2011年第11期
[14]刘滢:《媒介融合:海外媒体在做什么》,《新闻与写作》2009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