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0 16:17:2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世界文化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我国比较有影响力的杂志期刊大部分是文摘杂志、妇女杂志、娱乐杂志、健康杂志和时尚休闲杂志,此类杂志难以在涉及重大问题的领域内发挥作用。
我国的大部分杂志期刊缺乏的是精英文化视角,往往不能从提升文化精神的高度探讨套政治、经济和文化现象。以不流俗、不媚俗、坚持“可以呼唤出人的崇高感情、激发人的创造性”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做有影响力的杂志,这种操守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中已经变得两难。那种仅仅迎合于人的情感泛滥、麻醉人的智力而获得“成功”的杂志比比皆是。而对消费文化的处理应有的合理吸收和处理,也变为一味的盲目迎合、推崇甚至倡导。是提升还是迎合?成了我国杂志期刊文化定位的难题。
二、非现实而又胜似现实的生活世界
从内容层面讲,杂志的影响力源自于它营造的时代价值和生活方式是否代表了社会的发展;它所书写的生活与生存、价值与观念、趣味与审美、情感与故事具有什么文化属性;对现代社会的特征如何体现。作为较有影响力的综合文化类杂志在内容层面体现了现代社会的三大特征:流行文化特征、商业特征、消费特征。
人们对于杂志的消费主要是文化的消费。这里的文化是广义的文化,包括了社会的思想、观念、科学、道德、政治、法律、宗教、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等内容。而综合文化类期刊传播的更多的是流行文化。比如其中的时尚休闲类杂志,它的内容充斥了连篇累牍的流行文化,好莱坞的“影视文化”、迈克尔?杰克逊的“音乐文化”、夏奈尔的“服饰文化”。它们营造出来的热点人物、top排行榜、各式明星,以及围绕这些生活生存的价值观念、审美品味、情感故事无时不在影响着时代价值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中国社会结构正在经历单一向多元化的转变,人们的需求正在向多元化与个性化方向发展,综合文化类杂志正好顺应了这种需求。《三联生活杂志周刊》响亮的提出了办刊口号“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城市画报》的办刊定位是“体现知性而有品味的都市生活”。此类办刊宗旨反映了我国正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时期的特色:过去的生活范式正在被质疑,应该倡导一种新的观念和新的生活方式来代替。不可否认,综合文化类杂志提供关于生活的有用信息、提供文化享受、提供娱乐,但最关键的还在于创造了另一种生活,这种生活是现实没有达到但又似乎唾手可及的,在这种非现实而又胜于现实的生活中,有一种强有力的改造力量,对现代人的意识、行为、语言、观念、价值、生活发挥、生活观念产生着重要影响。经过综合文化杂志提倡引导的流行文化现象,完全体现了这种虚拟现实世界的内涵,它们很快变为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现实,成为现代人思考、行为、生活的规范准则和价值参考。就像新闻出版署报刊司助理巡视员张泽青所说:“杂志对生活的影响甚至已经进入了法治建设的层面,前一阵关于江苏省取消男女混住禁令的讨论,其起源就在于前两年杂志做的两性合租的话题。”从综合文化类杂志的内容,比如《吃出爱情》、《不需要男人负责》、《秋季彩状新色图鉴》、《减肥食品的NG和OK》等,不难看出综合文化杂志热衷的是传播流行文化。①
其次,大众媒体的生存状况决定了杂志文化的商业性。仅仅依靠杂志的销售是无法实现盈利和发展壮大的,杂志的生存与其他大众媒介一样必须依靠广告。任何一种杂志,最醒目最引人注意的版面无不是品牌广告,而且时尚休闲类杂志的广告比重占全刊13%以上,最高达到26%。②读者在接受杂志倾心打造的各种新观念、新主张时,对各种品牌广告营造的消费文化氛围不可能无动于衷,尤其时许多广告都是国际大公司的广告,往往站在国际、全球的视野背景上进行讨论宣传,在精美、华丽、宜人的图片和极富诱惑性的广告语言中,新鲜事物、新颖生活、全新理念与流行资讯、流行意识相配合一一传到受众,而且更具影响力。
最后杂志还传达了消费文化的特征。以《时尚》杂志为例,在发刊词中它表示,它将是时代的风尚,努力反映生活方式给人们的观念带来的冲击,侧重体现消费文化的传播……是消费领域足以折射人的全方位的关照。它表达了一种历史合目的性发展的深切愿望,不仅从一个方面表达了对改革开放、对“计划”向市场转变的具体支持,同时也以文化的方式在实践层面相应了走向市场的雄心壮志。③应该说《时尚》确实践约了当年的承诺。并且在另一方面,又实现了它引领消费和时代风尚的初衷。它与当前方兴未艾的商业主义意识形态不谋而合,与主流意识的不期而遇使得时尚休闲杂志获得了合法性。法国思想家鲍德里亚认为,现代社会是消费社会,大量生产的同时又大量消费,物品的使用性价值已经超过了物品的交换性价值,生产不再是由物品的交换性来引导,而是由使用性的消费所获得的利润来引导,消费性已经毁灭了交换性,社会成了消费社会,人的奋斗是为了物的消费,某种夸饰性的生活形成了社会的规则,这种夸饰性的消费完全越过了个人的生活需要,成为某种时尚,引导人无限的追求。④时尚休闲类杂志所体现的就是一种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即消费的目的不是为了实际的需要,而是在满足被制造和刺激出来的欲望,引领大众不断地追求它们倡导的时尚生活,追求个性,追求与众不同。众多的时尚休闲杂志的内容中,其资讯性,指导性、实用性、操作性和服务性越来越强,不断地制造流行语和流行话题,配合刊登的各种品牌产品的信息,打造出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一种生活理念,一种完全不同于日常生活而又神似日常生活的情景,从而在社会与读者中形成一种新的符号、新的意义、新的消费文化。
三、虚拟世界中欲望的满足
从当代杂志文化的特征,可以这样认为,现代杂志的内容诉求已经不仅仅是编辑的艺术,不仅仅是拥有独有的视角、独特的审美就能观察和表达世界,而是编辑、广告、发行等相关专业人员,与社会和市场进行碰撞和调和、妥协与反抗的艺术,甚至可以说是编辑与市场合谋的艺术。
因此,对杂志传播的文化,大众的接受方式已经异于对传统文艺传达的文化的接受方式。对传统文学艺术的接受是一种审美的方式,它的关键在于对世界的总体关照、对人心灵领域的透析、对精神境界的提升,是一种由距离感而获得的美感。人们对杂志文化的关注,主要却是对自身欲望的关注。从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在当前信息过于丰富的时代和忙碌的工作生活中,人们看杂志的目的主要在于获得休闲娱乐的满足。⑤具体可这样说,对文学艺术的欣赏是“反映”式的,欣赏对象是通过过滤的现实的结晶,是与现实世界保持一定距离的,有相对完整而统一结构的世界;而对杂志文化的接受是“反应”式的,接受的对象是现实的延伸,这种内容不再是现实的提炼结晶,而是真实的现实世界在虚拟空间中的展示,读者可以凭借幻想跻身其中来获得享受。
例如,综合文化类杂志的成功,是因为走情感路线定位而获得大量读者群的,无论是大人物的琐事,还是小人物的不平凡,都是俘获读者忠诚的妙方。对此类文章的阅读,无疑起到一种情感补偿性的作用,因为作品表现的生活与读者现实中的生活同质同构的,读者在阅读之时,完全是一种同步的心理,他们关注的是自身的情感是否在同质同构的虚拟世界中得以实现,或者自身被刺激出来的欲望能否在虚拟场景中得到满足。后一点在时尚休闲杂志中表现的尤为突出,即使不能拥有杂志所传达的生活观念与方式,不能占有杂志刊登的名牌消费品,但是通过阅读,可以体会身临其境的感受,可以在幻想中经历自助欧洲旅游的最佳路线,了解名牌给自己带来的身份地位的满足。此类杂志文化的接受是一种直接刺激性的满足,不再是通过观照客体来拓展个人经验过程的求知,不再是通过观照客体,获得知识和修正内心即成认识图示的,人们不再抽身其外,与之保持适当距离,获得审美的享受,而是列身其中,通过对杂志传播的文化反复消费,将隐抑的欲望释放出来,获得当下的强烈刺激与一种替代式的满足。
注释
《论时尚杂志畅销的时代特征》,红尘著,《新闻界》,2005年第1期。
《中产阶级的文化符号:<时尚>杂志解读》,孟繁华,河北学刊,2004年7月,第4期。
参见《消费社会》,鲍德里亚(法国),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
《期刊与它引导的生活》,孙聚成、张泽青,《中国出版》(京),2005.2.24-31。
参见《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潘知常、林玮,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3月第1版,第436-437页。
王彤云广西北海人,世界著名书画家。现为世界华人文化名人协会副会长、世界华人书画家联合会副会长、国际ISQ9000A书画艺术家资格认证中心专家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书画名家网艺委会副主席、环球书画艺术研究院高级书法师、中国国际书画院副院长、国际美术家联合会中韩文化艺术专家委员会委员、世界文化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大型国际交流系列书刊特约顾问编委,世界文化多样性保护与发展联盟文学艺术专业委员会名誉委员、中国国际文艺家协会会员、世界教科文卫组织专家、世界名人传记中心名人认定委员会高级专家、世界艺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世界名人文化研究中心艺术研究主任、世界名人书画艺术研究院院士、(国际)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国际诗书画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国际名人协会顾问、中国当代硬笔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中国书画名人研究会副主席、中国兰亭书画院名誉院长。作品及传略入编《世界名人光荣榜》、《世界名人录》、《世界文化名人辞海》、《世界名人艺术大典》、《世界当代著名书画家真迹博览大典》、《国际现代书画名家教授大画册》、《世界风云人物传记》、《世界传世名画书鉴赏》、《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一代伟人•艺术珍藏大典》、《共和国名人大典》、《当代中国书画家金奖作品集》、《中国历代书画名家宝典》、《强国丰碑》、《东方之子》、《中华书法大师》、《世界学术文库》(论文)、《二十一世纪中日书画名匠全集》、《当代世界名人集》、《世界名人辞典》、《世界名画名字艺术品销售典范》、《世界2000位最杰出书法、国画、篆刻大家》、《中国书画名家名作汉英双语大典》(联合国珍藏)、《中韩书画名家大师辞典》《国际文化艺术名人档案》、《国际诗书画艺术名人大典》、《百家当红书画大师辞典》《世界名人录•杰出华人卷》、《奥运之歌――走向世界的艺术大师》、《世界博览会》、《中华姓氏名人通鉴》、《中外哲理名言――汇集中外经典名言》、《世界名人录》(奥运珍藏版)、《光辉历程》等600多部大辞典。作品入选第一届国际华人书画艺术家作品大展、中国“滕王阁”珍藏展、中国当代名人名家手迹珍藏展、中国观音阁碑林陈列馆陈列,并刊石造像,永载于中国山东省“潍坊国际艺术碑林”、中华“当代书画泰斗碑廊”、“韩国碑林园”、被“世界名人文化村”收藏,树立丰碑。作品曾在北京军事博物馆、北京中国当代美术馆展出,多次在美国、加拿大、泰国、韩国等国巡展和收藏。荣获“世界名人”、“世界名人艺术家勋章”、“世界名人成就奖”、“世界十名杰出华人突出贡献然”、“中国历代书画名家名作金奖”、“世界名家作品邀请赛一等奖”、“首届中国书画‘书圣奖’金奖”、“世界名家艺术金奖”、“中国书画艺术界杰出贡献奖”、“世界名人书画艺术大展金奖”、“世界名人百名杰出华人精英突出贡献奖”。享有世界书画艺术名人、百杰书画名家大师、中外百杰华人艺术家、世界金奖艺术家、中外文化名人、国际文化艺术名人、世界多元文化大使、当代百杰书画家,获奖“世界之最”、中华“当代书法泰斗”二十一世纪中日书画名匠、世界德艺双馨艺术家大师、世界书法鉴赏大师、中外书画艺术教育名人、中华书画艺术教育名人、中华优秀书画艺术辅导教师、世界名人杰出华人等光荣称号。曾获北海市象棋赛12次冠军,在广西北海市文化宫棋坛设擂15年之久。
人生格言:人生多奉献,功德在心中。
通讯地址:广西北海市独树根路海城区教育局宿舍102(九小旁)
关键词:书法产业;全球化;文化软实力中图分类号:E223 文献标识码:A
前言: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文化产业也在走向国际化。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在文化产业发展的浪潮里,也离不开产业化的发展道路。从文化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书法产业和出版发行、广播影视、信息产业和广告业等没有本质区别,都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但书法产业却具有其他文化产业不具有的独特性。书法是“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之一,几千年来,它不仅以其艺术功能表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同时它更以其实用功能传承了中华文明史”[1],发展书法产业也是书法艺术生存繁荣之本。
一、书法代表产业力量
书法产业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在国家文化软实力中的产业力量,是中国文化软实力中最具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艺术产业,能够大幅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在中国传统的艺术门类中,“书法作为中国文化的指纹和血脉,成为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文化标志。”[3]它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颗灿烂的明珠,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奇葩,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展现着中华文化的博大与精深,塑造着中国人独特的文化价值观和审美意识,体现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是祖先留给我们最具实用性和审美力的文化遗产。在中国历史上书法艺术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国家文化软实力。可以说,在历史上,书法艺术的发展体现着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水平。从新石器时代的刻画符号(汉字雏形)到当代“现代书法”的发展历程,中国书法文化的发展浓缩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在中国,书法艺术既是传统的,更是当代的,在当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社会环境中,传统书法艺术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书法艺术产业的兴起代表着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体现了传统文化在国家软实力中起的重要作用。
二、书法产业促进竞争力
书法产业的发展将促进国家文化软实力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的竞争力,有利于世界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进一步认同,更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
中华民族传统的价值观理论体系也被“流行”潜移默化的渗透。只有放开裹缚自己手脚的偏见,在各种条件的支持下将传统书法艺术形成产业化的运作,才能真正成为文化产业,书法艺术产业对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建设作用才会突出。对中国文化产业来说,书法产业就是文化产业中的潜力股。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书法产业只有走向世界,在世界文化艺术产业的大舞台上才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当其他流行的文化产业带来新的价值观时,书法艺术产业不仅要肩负起维护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责任,更为重要的是要将书法文化价值观同样带到世界。书法文化价值观是中华民族价值观念的外显,推动书法艺术产业的发展必将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进而引领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发展,推动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建设。要大力弘扬中华文化的爱国主义传统和民族自尊意识,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发展传统文化艺术产业不失为最佳选择。书法艺术产业的发展能推动传统艺术产业链的良性发展,书法创作、教育培训、笔墨纸砚、展览和拍卖等行业都会得到发展,是弘扬中华文化传统最有效地产业,能够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进一步认识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进而推动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建设
三、书法产业繁荣文化市场
书法产业能够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市场,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品牌”,有利于中国文化产业立足世界市场,从而为国家文化安全战略作出贡献。
在当今全球文化产业大发展的视野下,发展文化产业是建设国家文化软实力最可行和有效地途径,加强文化产业建设也是国家软实力提升的需要。书法艺术产业的发展对繁荣中国传统文化产业有着引领性的作用,能够更加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市场,可以说是中国传统艺术产业领域中真正意义上的“民族品牌”,只有打响这一“民族品牌”,促进书法艺术产业走国际化的道路,在全球范围内开拓文化市场,才能对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起到有效地作用,从而为国家文化战略安全作出贡献。“品牌是一个企业,一个行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生存、发展之本,没有品牌,就没有竞争力。”[4]书法艺术产业可以成为中国传统艺术产业在世界文化产业市场上的品牌代言人,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最可靠也最有力的民族品牌。“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一个国家和民族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艺术往往都是其对外交流的文化使者,书法产业的发展就是中华民族对外交流的最好的形式。中国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结晶和象征,是世界公认的东方艺术瑰宝,热爱中国文化的法国前总统希拉克曾说“书法是中国艺中之艺”。
四、结论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书法艺术产业的发展繁荣,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的重要性将会越来越突出。书法产业全球化的发展将促进中国文化在国际舞台的强势崛起,将成为中国书法艺术家立足国际当代艺术领域的重要资源和资本,在改变中西文化贸易逆差,提升中国国家文化软实力方面大有可为。书法艺术产业必将在世界文化艺术产业领域绽放异彩。
[1]杨应时.书法作为资源:中国当代艺术的一个新方向[A].王冬龄.中国“现代书法”论文选[C].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4.
[2]张捷.书法文化链“大书法文化”发展战略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3)
[3]王岳川.当代书法问题与艺术生态重建[A].王冬龄.中国“现代书法”论文选[C].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4.
论文关键词:成教生;艺术素养;教育
艺术素养是人的生理特点和心理发展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发展成熟的,通过对人的情感与心理的训练和培养而建立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包括艺术感知力、艺术想象力、艺术创造力和艺术表现力等。
一、成教生艺术素养的现状
成教生主观上对艺术的重要作用认识不够,从整体上看艺术素养较低,亟待有效提升。
1.成教生的审美意识不强。相当大的一部分学生对艺术的重要性的认识不够深入,不能从促进入的综合发展的高度上去认识艺术,造成了主观审美意识不够强。
2.艺术基础知识不扎实,艺术能力不高。只有少部分学生能说出艺术名作的作者或著名艺术家的代表作。在对艺术作品的进一步认识和理解上,很多学生的表现都不理想。只有很少一部分学生接受过系统的基础性的艺术学习。
通过对某地的7所高校艺术素养教育情况的问卷调查显示,高校学生艺术素养不容乐观。如会五线谱的学生只占调查人数的7.9%;非艺术类学生人学前接受过美术教育的仅占20%;在问及对自己的审美能力有无信心时,只有34.8%的学生认为有信心;21.7%的学生不知道中西方美术的区别,71.9%的学生对中国美术和西方美术了解很少。
二、成教生艺术素养教育的目的
艺术素养教育,可以称为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实施这种教育的目的,为培养和提高人们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感知能力、鉴别能力、创造能力和表现能力,帮助人们树立崇高的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和健康向上的艺术情趣,从而使人们获得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自身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
1.积累丰富艺术知识。艺术是包括文学、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和曲艺等门类的学科,是一定社会生活在人们头脑中反映的产物。进步的艺术,从实际生活出发,塑造典型形象,反映一定的生活本质,具有认识社会生活和鼓舞、教育人民的作用。积累艺术知识,不完全是一个量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质的问题。判断一个人是否有某个艺术门类的丰富知识,最为主要的是要看他是否掌握了该门类艺术的感受与鉴赏的正确的审美标准;广泛的阅览有助于较好地掌握这种标准,但大量的、零散的艺术知识不等于这种标准本身。
2.提高艺术鉴赏力。鉴赏力是指对审美对象的欣赏评判能力,既包括对审美的美丑识别,也包括对审美对象的审美性质的深刻理解,还包括对审美对象的类型、形态的领悟和欣赏程度,并能给予恰当的审美评判。艺术素养教育在内容上包括艺术创造和艺术欣赏两个方面。二者中一个侧重创造实践,一个侧重欣赏活动,途径虽然不同,但达到培养审美能力的目的却是一致的。特别是在艺术素养教育中,艺术欣赏比艺术创造运用得更为普遍。艺术欣赏活动是艺术素养教育的主要途径,艺术欣赏能力的高低也是艺术素养高低的主要标志。
3.培养审美人生态度。审美人生态度指的是人们对生存环境的事物由愉快的情感而产生的亲切和悦的认同,这种愉快是精神的而非物质的,是灵魂的而非肉体的;这种认同的指向是事物普遍的形式而非特殊的质料,因而它是自由而无羁绊的。培养审美人生态度关键是要有一个与万物融为一体又高于万物的人生境界,这就要求人们对人生、对世界、对人类的历史与未来的本质有宏观、恰当的体认与把握,简言之,就是要把遥远拉到眼前,而又把眼前放置遥远;把历史看成现实,又把现实当成历史;把瞬间当成永恒,又把永恒当成瞬间。我们对现实怀抱着一种审美的、艺术的态度,于是生活中的平凡、艰难、琐屑、索然就变得美好、神奇、富有魅力。
三、成教生艺术素养教育的具体内容
1.哲学知识普及活动。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社会意识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是以追求世界的本源、本质、共性或绝对、终极的形而上者为形式,以确立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内容的社会科学。对青年成教生进行哲学教育,增强其理论思辨能力,有助于他们高屋建瓴,把握整体,突破各具体学科的局限,超越人文与科学认识的界限。把哲学教育作为“求美”文化艺术活动教育的主要内容,有助于引导学生通过哲学思辨,去探究超越于现实功利的人生意义、理想、信仰与终极关怀,构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文艺鉴赏教育活动。文学艺术是借助语言、表演、造型等手段塑造典型的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意识形态,属于社会意识形态。它包括语言艺术(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文学)、表演艺术(音乐、舞蹈)、造型艺术(绘画、雕塑)和综合艺术(戏剧、戏曲、曲艺、电影)等。文学艺术作品包含人们对不同时期人的生存状况的描写和反映,同时也体现人们对人生问题的深刻思考,不仅能引发成教生的思考,而且能够升华成教生的人文关怀、润泽成教生的心灵、促进成教生人的本性的觉醒和提升。通过引导成教生进行文艺作品鉴赏,能够让他们领悟美的真谛,培养成教生欣赏美、体验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意识,进一步提高成教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使他们对文学、艺术作品有一定的鉴赏和评论能力,能借助文学、美术、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感情,能将追求完美的意识渗透到生活和学习中去。
3.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灵魂和根基,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根本标志,是一个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坚强后盾。中华绵延五千年的文明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明,显示了巨大的生命力。加强对我国文化及思想方面的知识教育,不仅有利于成教生认识和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且能让学生重塑民族人文精神,树立奋进图强的民族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与高度的民族责任感。
4.世界文化教育活动。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不同民族的文化形成和发展有共性和普遍规律。不同民族经济政治和地理因素等决定了民族文化的差异,没有民族文化的差异就没有世界文化繁荣。通过对世界文化的教育,成教生对世界文化及思想有系统、全面的认识,可以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世界各国人民的历史,掌握历史发展的脉搏,让学生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中保持清醒的头脑。
四、成教生艺术素养教育的基本措施
目前,高校艺术素养教育已受到人们一定程度的重视,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如培养目标不太明确,缺乏系统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实施途径,缺乏科学的管理和充足的师资等。可以说,高校进行艺术素养教育仍是任重而道远。
1.坚持整体教育观。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必须有全面的教育。艺术素养教育通过培养“会审美的人”在整体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仅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热烈的感情,最基本的就是他必须具有对美和善的鲜明的辨别能力。在社会发展的现阶段,对人的个性、心理、人格的要求不断提高,艺术素养教育作为促使个体素质提高、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也在不断增大。
2.规范教学管理。艺术素养教育要具有较高的质量和水平,规范化的教学管理、严格的教学要求是其关键的环节。艺术教学应和其他教学一样,列入教学计划,有一定的考核,并计入学分。国外高校进行艺术素养教育的某些做法值得借鉴和学习。如在美国,不少综合大学中的艺术院系所开设的部分课程都面向全校,各系学生可以自由选修,得到学分,而有些大学则将艺术列为必修课。
3.师资队伍是保障。许多高校艺术方面的师资队伍基础相对薄弱,高校要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在有限的资源里狠挖潜力,建立一支实力较厚实、结构较合理的艺术师资队伍。
4.开展高雅文化进校园活动。每年可请高水平文艺团体来校演出。倡导高雅文化,净化校园环境,让严肃、高雅的艺术筑起校园文化的殿堂。对网络文化、流行文化要加以引导,加强管理,做好流行文化的宣传、介绍,提高广大成教生的鉴别能力。
关键词: 英语全球化 文化全球化 文化多样性 强势传播 异质
1.三大强势凸显“英语全球化”
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的西日耳曼语支,形成于公元6世纪。“到公元16世纪,世界上说英语的人仅有500万至700万,且仅限于不列颠诸岛”,[1]可是,在接下来的几百年里,英语如不可遏制的火苗,在全球范围里迅速传播。无论是在使用人数、应用范围还是在国际传播力度上,英语的强势都可见一斑,“英语全球化”势不可挡。
1.1使用人数的强势
据统计,目前,全球大约有3.75亿人的第一语言是英语,另外有大约3.75亿人将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此外,世界上大约还有7.5亿人将英语作为外语使用和掌握。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全世界仅在校学生中便有1亿1500万英语学习者。10年前,英国文化协会(British Council)认为这个数字大概已经增长到10亿。该协会去年了一份报告《英语走向何方》(English Next),预测英语学习者数量可能在10年至15年内达到约20亿的峰值水平。[2]
1.2使用范围的强势
Phillipson认为:“作为一门普及程度最高的外语,英语的支配地位涉及众多领域,如:科技医药、网络、学术研究、著作期刊、电脑软件、跨国经营、贸易、航运空运、外交、国际组织、娱乐媒体、新闻机构、青年文化、体育运动及教育体系,等等。”[3]63
目前世界上有60多个国家把英语作为官方性的语言;85%的国际组织把英语列为通用语言(联合国、欧盟等);世界上超过80%的电子储存信息是用英文写成的,80%的出版物和90%互联网信息都是用英语出版和的。在科研领域中,英语的强势更是不可忽视。据科学引用指数(SCI)的创始者Eugene Garfield对1997年全世界几千份主要科学期刊调查发现,1997年全球共发表925,000份科学论文,其中95%是用英语撰写的,而且这些论文中只有一半是由来自英语国家的作者撰写的,也即有一半的论文是非英语国家的作者用英语撰写的。[4]
1.3国际传播的强势
作为“核心英语国家”中的两支主要力量,英国和美国在英语的国际传播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英美两国每年向海外派出大量语言教师,同时其语言教科书、英语工具书也源源不断流向海外。英国和美国的广大媒体对英语的推广也有着卓越的贡献。英国广播公司BBC世界广播电台的一份2006年的听众数字显示,全球每周平均有1.63亿听众收听该公司的广播节目;好莱坞的电影大片,如:007系列、风靡一时的英语电视剧“老友记”(Friends)、“越狱”(Prison Break),甚至是倍受儿童欢迎的卡通片,如“米老鼠和唐老鸭”等,也进一步成就了英语在全球范围内的火速传播,使英语国家的生活方式、文化背景、价值观念一点点深入人心。此外,英语国家的商品也夹带着简单的英语符号,如“Mc.Donald”“Coca-cola”等无孔不入地流向世界各地,巩固了英语的强势地位。总之,广播、电影电视传媒、英特网、商品销售,多位一体,如同一张巨大的网,把英语点点滴滴地输入到世界的各个地区,造就了英语在全球范围内的强势。
2.英语全球化引发的忧虑和恐慌
英语在全球范围的强势传播在一定程度上便利了国际交流,但更多地却引发了许多语言学家和社会学家的忧虑。他们普遍认为,如同自然界中,某一物种的过分强大,势必会给其他物种的存在构成威胁;英语全球化,以及它所附带而来的西方文化和意识形态的普及渗透,引起并加剧了世界语言的濒危和消失,破坏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针对英语全球化这一现象,Phillipson提出了“英语语言帝国主义”(English linguistic imperialism)这一说法。他认为,英语在全球范围的传播普及是出于政治文化和经济的目的,英语教育阻碍了弱势民族学生的母语学习,从而严重威胁到了他们的民族语言生存。英语全球化正把其他语言边缘化,并正有效地替代其他语言,把其置于濒危乃至灭亡的境地。它的强势使其自身和它所承载的文化的“个性”最大化,慢慢普及并渗透到其它国家和地区,久而久之,随着范围越来越广,“个性”变成一种“共性”,而这种共性将会掩盖甚至消磨其它语言与文化的个性色彩。英语因此被冠名为“语言杀手”,英语全球化也随之被称为“语言单极化”、“英语殖民化”。更有一些语言学家,在英语的强势传播下,对文化全球化,乃至当今的整个全球化大趋势都产生了怀疑,甚至站到了反全球化(anti-globalization)的一边:“全球化是一场政治陷阱”“假设不和谐、纷争、冲突和战争能得以避免从而顺利地推进全球化,全球化将成为一种文化(主要是英美文化)同化其他文化的过程。该过程本质上是一种文化入侵,它将导致我们生活的世界只有一种文化存在,文化多样性将变成我们的回忆。”[5]
3.两个角度论证上述担忧的不必要性
3.1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与实质
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英语全球化”只是“文化全球化”的表征之一,是当今世界全球化主潮流的一个组成部分。英语全球化是否像上述一些学者所说,会破坏世界语言和文化的多样性,毁灭世界其他语言呢?让我们先从其背后的“文化全球化”谈起。
在今天的世界格局中,任何国家,无论发达与否,都不可能自成体系,“与世无争”地发展。这首先表现在经济方面。各国间频繁的贸易往来和愈演愈烈的跨国资金运作,全球性的资本化,使经济全球化成为大势所趋。经济是文化的基础,经济全球化无形中成了文化全球化的强大推动力;特别是计算机信息时代到来后,信息传播速度之快,来势之猛,各国间文化交流活动之频繁,范围之宽广,是任何过去别的时代无法想象的,也是任何人无法阻挡的。可见,文化全球化是世界经济政治发展的产物,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标志。它符合历史发展的自身规律,是不可阻止,不可逆转的。
文化全球化并不是“一种文化同化其他文化的过程”。诚然,在文化全球化的过程中,各种不同的文化接触碰撞,相互吸收,相互渗透,互为补充,从而增加了人类文化的共性,使原本异质的东西逐渐出现了“同质化”的现象。但是,这种同质化并不意味着一种单一的文化强把其个性夸大为共性,加于其它文化之上;而是意味着“人类文化由机械的单一化走向多元化共时、共存以至交流、融合。”[6]在这种融合的过程中,一方面,各种文化共同发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形成共性。另一方面,各种文化会凸显出其自身的特色,各取它长,各补其短,彰显其个性特征。因此,“在全球化过程中,我们所见到的并不是简单的现代性的同质化现象,而恰恰是见到各个地方文化的异质性。”[7]总而言之,文化全球化并不意味着文化的覆盖,并不是语言文字理论中的“一种语言战胜另一种语言的现象”,而是意味着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在持续交往中形成的相互理解能力的加强,即每一民族的语言和文化都已经并将继续实行与其他语言和文化的融合。
3.2文化的相对独立性及其自我调节能力
不可否认,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外来文化的引入对本地域的文化来说的确是一种异质因素,这种异质因素势必对本土文化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这就好比是异体的血液输入本体必然会对本体造成或多或少的伤害,从而引起本体的排斥反应。但是,每种语言和文化都有其相对独立性:它自成一体,都包含认知和理解人类思想文化的独特信息和功能;它不依赖于其它语言和文化而存在,具有其独特的、不可重复、不可替代的个性特征。而这种独立性在一定程度上,对抵御外来异质元素的侵蚀能起到屏蔽作用,因为构成文化核心的深层结构往往还是那些在全球范围内把不同民族文化加以区别的文化的根本特质。[8]也就是说,异质文化的侵入并不能从根本结构上影响和改变本土文化。此外,正如著名人类语言学家洪堡特所说:“每一语言都拥有一种无法限定的能力,即不仅本身灵活善变,而且能够包纳越来越丰富,越来越高深的思想。”[9]当异质文化侵入时,它会刺激本土文化做出正常的排外反应,刺激它在排斥批评异质文化的同时,重新审视自己,甚至从异质文化中吸收并消化有益于自身发展的文化因子,以保护和发展自己,满足时代的需要。换句话说,世界各国的地域文化,无论是强势的还是弱势的,都具有自我完善、调节适应的能力,从而能够在外来异质文化介入时,尽可能保持本身结构的完美。因此,在英语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并不用过多地担心英语的强势传播会给其它弱势语言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因为对于弱势文化而言,当强势文化介入时,它并不是单纯被动地接受强势文化的影响和渗透,自甘被其左右直到瓦解,而是会积极地调整,以和强势文化竞争。Edward W.Said在他的《东方学》中指出:“每一文化的发展和维护都需要一种与其相异质并且与其相竞争的另一个自我的存在。”[10]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英语的强势虽然会给许多相对弱势的语言和文化带来很大的压力和负面影响,但是,它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刺激这些语言完善自我,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正如张公瑾所言:“只要世界政治是多极的,世界文化是多元的,世界语言就必然是多样性的。”[11]3我们距离每个人都说同样的语言或是享有同样文化的状态还很远,对“英语全球化会导致世界文化失去多样性,由最初的多元化走向单极”的忧虑是大可不必的。
4.对策:如何应对“英语全球化”
尽管如此,面对全球范围内英语的强势传播,我们作为相对弱势的语言群体,也不能疏忽大意,掉以轻心。一方面,我们应该积极反对“语言和文化领域的霸权主义”,保护并致力于发展我们自己民族的语言与文化。而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尊重语言的自然地位。“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英语之所以享有今天这样的强势地位,是自然的选择,与它自身的优势是分不开的。我们应该看到它的优势,尊重、承认并接受它的强势,从中汲取有利于我们自身发展的因素,这才是科学和积极的方式。
1.从根源上来说,各种文化之间的竞争实力主要来源于其所代表的集团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领域的实力。因此,要想加强我们的本土文化在“文化全球化”中的适应能力,更好地应对英语在全球范围内的强势传播。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增强我们的综合国力,加强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树立国际威信,巩固国际地位。
2.从心理角度来说,我们应对“英语全球化”持有正确的认识和态度。“对于来自强势集团的文化传播,弱势集团往往并不总是被动地接受,越是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文化群体,保留并传承本群体传统文化的意识就越强烈,从而对外来文化不得已接受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些抵触甚至抗拒的态度。这种态度一方面可以保持相对微观的人文环境中文化的多样性,但它同时又导致生态环境中文化差异的增大,对环境中各文化体之间的平衡发展会产生负面的影响”。[9]可见,弱势集团的态度对其自身的发展及整个人文环境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科学的态度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英语与汉语之间的差异,促进我们自我更新,自我调节,从英语这种强势语言及其代表的西方文化中吸收先进因素,以充实、丰富汉语,从而使汉语取长补短,成为一种真正的国际性语言。
事实上,“文化全球化”及其所附带的“语言全球化”并不只是一种文化或是一种语言单向性的覆盖和普及。笔者认为,英语全球化是文化全球化过程中的一种现象,一个阶段。(笔者认为这一阶段暂可解释为英美等以英语为第一母语的国家在经济政治等领域占有较为明显的优势的一个时期)它的出现有其自身的规律、成熟的条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合理的。而我们所应该看到的是,目前,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汉语全球化”或换个较为时髦的词“东学西渐”已经逐渐展露头脚,存在着巨大的潜力。“英语全球化”对于我们而言,甚至可以看作一种机会,一个平台。借助于这个平台,我们可以抓住时机,直接地从西方世界汲取更多更新鲜的养份,培养更多能灵活运用英汉两种语言乃至更多语言的国际性人才,以进一步壮大自己,从而更便利、更轻松地普及我们自己的语言与文化,与西方世界竞争抗衡,这正所谓“师夷长技以制夷”。
参考文献:
[1]Peter Trudgill & Jean Hannah.英语:国际通用语[M].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1.
[2]http://省略/news/display.asp?ID=48921.
[3]Robert Phillipson.Linguistic Imperialism[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63.
[4]The dominance of English:colleges worldwide abandon their native language for a common tongue,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9.8,2000.
[5]蒋晓萍.中国外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教育[M].广州出版社,2006:17.
[6]顾嘉祖.跨文化交际――外国语言文学中的隐蔽文化[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81.
[7]金耀基.全球化、文化转向与多元现代化[J].中华读书报,1998,(8):5.
[8]陈白颖.论英语霸权与文化帝国主义[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6,(4):77.
[9]张公谨,丁石庆.文化语言学教程[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49-69.
关键词:斯皮瓦克;后殖民;翻译的政治
1 引言
盖亚特里・查克拉沃蒂・斯皮瓦克( Gayatir Chakravorty Spivak,1942―)出生于印度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在加尔各答攻读英美文学毕业后赴美国康奈尔大学深造,先后获得英美文学硕士、博士。现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阿维龙基金会人文学科教授。斯皮瓦克著述甚丰,她的主要作品有《论文自学》(翻译并写序言,1976)、《另一个世界:文化政治论集》(1987)、《底层人研究选集》(1988)、《翻译的政治》(1992-1993)、《后殖民理性的批判――走向行将消失的当下的历史》(1999)以及《学科的死亡》(2003)、《另一个亚洲》(2007)等。
斯皮瓦克是当今世界著名的文学理论家和文化批评家,是女性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 也是著名的解构主义者、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家。她的后殖民主义翻译思想体现在《论文自学》(翻译并写序言,1976)、《翻译的政治》(1992-1993)等著作当中。斯皮瓦克与赛义德、霍米・巴巴并称为“后殖民的圣三位一体”,足见其后殖民理论及其翻译思想的重要性。“斯皮瓦克的后殖民翻译理论立场呈现多样性、研究方法的独特, 同时这也让她成也众多的后殖民理论家中是最难以捉摸、复杂和有争议的学者。”(张建萍,赵宁,2010:85)
2 斯皮瓦克与后殖民翻译理论
斯皮瓦克作翻译思想主要在《翻译的政治》中得以体现,探讨了在后殖民语境下作为阅读的翻译,女性翻译者所面临的困境,以及受解构主义学派影响她所提出的逻辑、修辞、静默的“三面结构”。
1.作为阅读的翻译
在后殖民主义的语境之下,为了抵制第一世界对第三世界的暴力翻译,及其将第三世界文化边缘化为“他者”,斯皮瓦克站在第三世界的立场上,针对第一世界的译者,在《翻译的政治》当中提出翻译是阅读最亲密的行为 (Translation is the most intimate act of reading). 在这种阅读中,如果译者没能成为原文本最亲密的读者,译者将不能完全服从于原作,也不能响应原作的召唤并将其体现于译作当中。“这样, 翻译所表现的原文与译文, 作者与译者, 源语言与目标语之间的关系就不再是彼此间的对等, 而是踪迹的延异;不是语言层面上的语词转换, 而是文化意义上的再现;不是同一性的追求, 而是对他者差异性的尊重。”(刘永,胡晓宇,2010:29)
因此“翻译是一种阅读,在这一过程中译者的任务就是,要在原文与译文之间促成一种交流,设身处地地体现原文的修辞性。”(刘军平,2009)
2.逻辑、修辞与静默的“三面结构”
受解构主义的影响,斯皮瓦克消解了逻辑、语法和修辞之间的等级,提出了逻辑(logic)、修辞(rhetoric)和静默(silence), 构成了语言的“三面结构”。在《翻译的政治》中,她分别定义并理清了三者的关系。
语言的逻辑性指语言内部的关系:其指示关具有指涉意义;修辞性则关注语言的特殊性;静默是修辞的运作方式,存在于语言之外,“引诱文本展露其语言的局限,并根据语言的线索, 揭示写作主/能动者如何被语言和语言背后的社会、历史所书写。”(李红玉,2009:14)
三者的关系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且具有一定破坏性的。斯皮瓦克认为,修辞性能够干扰和破坏逻辑的系统性,从而显示出修辞内部静默的暴力。斯帕瓦克“将修辞扰乱逻辑而使语言和文本解除疆界、在差异中播散的状况, 比喻为‘磨损’(frayages or facilitation) ”。(李红玉,2009:14)这一“三面结构”让人们意识到文本当中的不确定性,即修辞对文本逻辑的影响,同时要关注文本之外的“静默”。因此,对译者的启示在于对后殖民语境下的文本进行翻译的过程中,要注意到这种语言散播过程中的“磨损”,同时“散播”的过程正是一种跨越疆界的经历,译者应正视差异,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文本意义的丢失,而不妄加添改。
3.女性主义翻译观
同时作为一位女性主义者,斯皮瓦克将女权主义运动介入后殖民主义翻译活动,鼓励女性译者在女性身份认同以及译者主体性两方面做出努力。她探讨了第三世界妇女的地位题,以及第三世界女性译者如何通过翻译来构建性别主体。以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为依托,她批评第一世界国家在翻译第三世界国家文学时所采用的流畅译法,这样不仅使第三世界国家后殖民的语境不复存在,更是一种强权的体现。
斯皮瓦克在《翻译的政治》中强调后殖民语境下女性翻译问题不仅是简单的传递意义,更需关注政治伦理问题,把翻译看成是一种能动的解放力量,把女性从充满种族主义、父权化以及殖民化的文本中解放出来。“斯皮瓦克强调女性主义译者的使命就是,思考语言作为性别能动机制的过程。女性译者的形象、女性译者的意识形态,都受这种翻译机制的牵制。”(刘军平,2009)而语言作为这一能动机制的条件就是利用翻译的修辞。翻译的修辞能够赋予女性译者从自身性别角度出发,重新阐释、理解文本的权力,从而通过翻译发出自己的声音。同时,在修辞与逻辑之间,女性主义译者应当选择修辞,修辞具有颠覆性,女性译者可能消除东西方女性的距离,进而解构殖民文化。
因此,一方面,第三世界国家的女性作品应当被得体地翻译为西方语言,这样才能使西方国家逐渐消除对第三世界文化的偏见。另一方面,第三世界国家的译者(包括女性译者),也应积极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种族、性别及政治等差异,努力提高翻译水平和质量,从而达到平等对话交流的目的。
3 结语
斯皮瓦克在《翻译的政治》中所表述的翻译理论主要体现在了三方面,即作为阅读的翻译,修辞、逻辑与静默的“三面结构”,以及她的女性主义翻译思想。不论是第三世界还是西方国家的译者,都应作为原作最亲密的读者,把握文化间的差异,并通过翻译反映这些差异,不在忽略或扭曲“他者”的身份。这其中斯皮瓦克将翻译与意识形态、种族、性别等因素联系起来,将翻译置于后殖民的语境之下,为第三世界国家的译者提供了宝贵的理论基础。斯皮瓦克的后殖民翻译理论为后殖民翻译理论体系注入了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Lawrence Venuti. 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Routledge, 2000. 397-416
[2]刘军平.西方翻译理论通史.武昌: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3]张建萍,赵宁.斯皮瓦克之于后殖民翻译思想探究.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0(12). 85-88
[4]李红玉.斯皮瓦克翻译思想探究.中国翻译,2009(2).12-16
论文摘要:文溯阁《四库全书》,由于历史的原因,1966年收藏于甘肃省。该文初步探讨甘肃保存这部文化典籍的理由。
2005年7月8日,文溯阁《四库全书》藏书楼竣工并投入使用。这座明清建筑风格的藏书楼,建于甘肃省兰州市黄河之滨的白塔山九州台。这个由20多名专业人员组成,年事业经费300多万元的藏书馆,是甘肃省专门为珍贵文化典籍文溯阁《四库全书》修建的藏书楼,是全国第一个《四库全书》保护管理专业机构。与此同时,“文溯阁四库全书藏书馆”于藏书楼落成之日挂牌,同日召开,这标志着甘肃省对文溯阁《四库全书》的收藏保护,跨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这必将使甘肃在《四库全书》收藏保护、科学管理、学术研究及合理利用等方面做出更大贡献。
《四库全书》是乾隆皇帝亲自组织的中国历史上一部规模最大的丛书,集古代文化经典之大成,有极高的历史、文物和学术研究价值,在世界文化宝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清朝乾隆三十八年(1773)时建立四库全书馆,由乾隆第六子永瑢统领,纪昀(晓岚)任总编纂官,率三百六十位一流学士编纂《四库全书》。这部穷纪昀毕生精力的典籍可谓是超级文化大典,包括经、史、子、集四部,3461种书目,79039卷,总字数将近10亿。
《四库全书》修成后,正本七份(另有底本一份,原藏翰林院,后经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两次战祸,或被焚,或散佚,部分藏于外国图书馆中)。先编写四个抄本,分藏于北京文渊阁(现存台北)、圆明园文源阁(1860年被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时焚毁)、热河行宫文津歌(现藏北京图书馆)、丰田陪都文溯阁(1966年10月保存于甘肃省榆中县,现存白塔山九州台),以上总称内廷四阁,或称“北四阁”;乾隆五十三年(1788),又续抄三部,即杭州西湖文澜阁(现存浙江省图书馆)、镇江金山寺文宗阁、扬州大观堂文汇阁,以上称江浙三阁,或称“南三阁”。其中文宗阁、文汇阁毁于战争,文澜阁虽有散佚,但经抄本基本补全。文渊、文津、文溯三部保存至今。这七部抄本,深藏秘府,世人很难窥及,之后又迭经战乱,屡遭焚难,文源阁、文宗阁、文汇阁藏本已不复存世,这就使得幸存的《四库全书》弥足珍贵。
文溯阁《四库全书》成书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十月二十八日,是七部《四库全书》中继文渊阁本之后,第二部修完的《四库全书》。全书共计3477种,6144函,36315册,79897卷。[1]此书从1948年11月起,收藏于辽宁省图书馆。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同前苏联关系恶化,为了确保文溯阁《四库全书》的安全,1966年10月文化部决定《四库全书》从沈阳故宫文溯阁拨交甘肃保存。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辽宁省有关方面向甘肃省表示,希望文溯阁《四库全书》回迁辽宁。
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我认为文溯阁《四库全书》收藏甘肃有以下的几点理由:
1.中华民族的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保存我们民族的书籍。
《四库全书》是我们民族历史上卷帙最大的一部伟大丛书典籍,是集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经典之大成,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明的象征,祖国任何一个地方都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华民族的任何一个地方都有权利和义务保存我们民族的书籍,不存在归属哪个省的问题,而是属于我们中华民族共同所有。北大中文系教授李佳浩认为,《四库全书》是属于国家的文物,既然两个省份都在中国,其实没有必要非得争夺《四库全书》的管理权。
2.布局合理。
我国幅员辽阔,四部《四库全书》分别收藏于祖国的东西南北,从布局上来说是很合理的。海峡之外的台湾省台北市一部,作为我国的文化政治中心的首都北京一部,南方的杭州一部,西北地区的甘肃省省会兰州,位于中国版图中心,具有独特的区域优势,收藏一部,其布局是非常合理的。
甘肃,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仰韶、马家窑、齐家、辛店和大地湾文化,共同成为我国古代文化的象征。甘肃,素有“羲皇故里,河岳根源”之称,文化根脉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天水已经建立中华祭祖基地,一年四季到伏羲庙寻根问祖的游子络绎不绝,这对于增强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有着重要的意义。甘肃,素有“石窟艺术之乡”的美誉。除了世界闻名的敦煌莫高窟和名列中国四大石窟之一的天水麦积山石窟外,还拥有40多处价值较高的中小石窟。以莫高窟为代表的敦煌文化,以其恢弘、博大和所具有的文化品位和无限魅力,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丝绸古道在东西方经贸交流中,同时也进行着文化传播与融合。
3.甘肃的气候干燥,非常适合存放。
甘肃气候干燥凉爽,远胜于人工的保护环境,对延长文物寿命非常有利。《四库全书》1966年运来时有不少霉点,经过在甘肃38年的精心保管,残存的霉点多已消失。所以,《四库全书》的着眼点要从文物保护的角度出发,存放在适合存放的地方,以利于文物的长期保存,而不单是简单的归属问题。
30多年来,甘肃省先后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修建专库,配置设备,及时解决保护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经受了的严峻考验,确保了这部文化宝典的绝对安全。并且在兰州黄河岸畔北山九州台修建文溯阁《四库全书》藏书楼。在今后西部大开发、甘肃大发展的历史新时期,更能够保护好这部文化宝典。
4.文溯阁《四库全书》是文化部挑拨到甘肃的。
当初,国家文化部为了更好地保管《四库全书》,亲自批示,把《四库全书》从辽宁调拨到甘肃。按照《文物法》的有关规定,调拨文物是不能归还的。既然《四库全书》由于历史原因已经留在甘肃,那么辽宁方面就应该尊重这一历史变迁。至于说为了遵从历史的原貌把文物运回沈阳,也要具体分析,如果沈阳的保存条件比较好,能够两者兼顾当然更好,不然的话还是应当保存在甘肃。甘肃省文物局有关人员认为,关于《四库全书》是否应该回家这个问题,最后还应该由国家文化部进行协调,“不过甘肃已经保管了近40年,甘肃现在就是《四库全书》的家。”
总之,甘肃完全有能力作好《四库全书》保存工作,将来仍会对《四库全书》的研究保存做出贡献的。
注释:
[1]据2001年6月,甘肃省图书馆“文溯阁《四库全书》清点册”统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