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0 16:17:0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风险管理机制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论文摘要:现代银行体系的建立是市场经济取得成功的关键.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正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尤其在中国加入了WTO后,外资银行进入中国金融市场的速度和力度不断加速,在放松管制、全球化和金融创新的背景下形成的银行业发展趋势下,风险管理机制不仅是银行治理机制的重要支撑,而且是银行提升竞争力的基础和保证,银行改革与发展必须重视风险管理机制建设,因此加快构建我国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已经成为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重大、紧迫的现实课题。
1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银行业在改革、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同时,也在不断借鉴国际先进商业银行的经验,国内不少银行借助外部中介力量,引进中介知名机构的风险管理系统软件,改造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和业务流程等;构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制度体系,如制定了包括授权授信、审贷分离、岗位制约、内部审计等大量的内部控制制度,在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在风险管理方面还不同程度的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1公司治理机制尚不完善
随着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和新兴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崛起,原来银行业内部的利益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构建现代企业制度意义上的公司治理方面,国内商业银行虽然有许多有益的实践,但整体效果和个体实效都不甚理想,无论是公司治理的组织架构、制度安排还是治理机制,都处在新旧控制体系交错的状态下。
1.2内控管理机制和合规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
根据新巴塞尔协议的定义,合规风险指的是:银行因未能遵循法律法规、监管要求、规则、自律性组织制定有关准则、已经适用于银行自身业务活动的行为准则,而可能遭受法律制裁或监管处罚、重大财务损失或声誉损失的风险。商业银行的发展历史表明,银行业在经营过程中随时都有可能被风险所困,甚至被压垮。近年来,我国银行业违规案件频繁发生,给银行业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2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的原因分析
公司治理机制不完善,风险管理战略不健全,导致商业银行的激励机制的导向出现偏差,银行的宗旨和价值无法得到体现。由于合规风险管理机制的不健全,使得商业银行无法通过政策和程序的持续修订去传承许多有益的风险管理经验,制约了商议银行风险管理机制的发挥。
2.1缺乏全面的风险意识
首先是全面风险管理理念不到位,仍以信用风险管理为主,对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重视不够。其次是忽视了不同业务、不同地区在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差异。不仅不能管理好业务风险,反而容易产生新的风险。最后是不能正确认识风险管理和业务发展的关系,认为风险管理会阻碍业务发展,同时又不能认真研究市场变化的规律,通过否定业务逃避承担风险,业务不但发展不了,反而降低了银行的整体抗风险能力。
2.2对管理层缺乏有效约束机制
国家作为所有者和社会经济调控者的双重角色,对国有商业银行提出的经济目标在事实上也是双重的,这就使得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实际经营状况难以进行清晰有效的考核和评估。同时,由于缺乏人格化的产权和清晰的选择标准,管理人员的选择基本上采用行政化的干部考核运用制度。此外,国有商业银行的员工薪酬体系类似于公务员,收入水平基本上是事前确定的,与业绩水平的相关程度不明显,对其难以形成有效的激励。 2.3激励约束机制与银行文化不相融
银行文化是指银行在长期经营与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并经过全体员工认同的共同价值取向和心理预期,这种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和心理预期就是银行的目标和企业信念。绩效考核机制体现了银行的发展理念和经营思路,对于银行风险管理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并且,绩效考核结果的运用跟银行员工的切身利益相关,对员工行为有重要影响。
3健全银行风险管理机制的有效途径
国际经验表明,在经济发展较快、银行贷款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尤其要加强风险管理。我国近年来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外部环境比较复杂,银行业发展还不成熟,风险管理形势严峻。增强我国银行业的抗风险能力成为国有银行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任务之—。
3.1强化公司治理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是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提高银行发展能力、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根本所在。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就普遍存在产权模糊、产权主体虚置、产权约束弱化问题,导致银行的所有者与经营者激励不足和风险软约束。这一问题国有商业银行最为突出,在其他银行也同样存在一尤其是有政府背景的,或者国有企业为大股东或控股股东的商业银行。产权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进而直接影响了银行治理机制和风险管理机制的效能。从风险管理机制的角度来看,股份制是商业银行组织形式的最佳选择。
3.2构建有效的合规风险管理体系
内部控制是防范金融风险最主要、最基本的防线,防范金融风险必须首先从银行的内部控制做起。我国商业银行具体可从四个方面改进内部控制:一是制度安排。主要是从制度上对银行经营管理活动的授权和责任做出明确规定,关键是实现权利与责任相对称;二是职能分离。要求银行经营管理活动的主要职能要适当分离,要求在三道防线上都必须体现职责分离和相互制约;三是资产管理。要通过包括物理控制在内的多种手段对资产和投资予以保护;四是控制手段。要通过董事会或监视会的监督、独立的内部或外部审计、不涉及日常业务的合规人员以及各业务县的垂直监督等多种手段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关键词]风险 审计 问题 对策
一、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环境变幻莫测,导致企业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不断增加,重视风险、管理风险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经营的迫切需求。风险管理对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为了确保风险管理的有效性,众多优秀企业开展了风险管理审计。风险管理审计作为内部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风险管理过程为对象,以保证组织目标实现为目标的审计。实施风险管理审计不仅有助于提高企业的风险管理能力,从而使企业可以更好地应对其内外部环境剧烈变化所带来的不确定性,更有利于改进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并提高内部审计在企业治理结构中的作用。
二、我国企业风险管理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1.风险管理评估体系的建立尚不完善
我国企业风险管理审计尚处于起步阶段,风险管理评估体系还没有建立完善。大部分企业在实际工作中,一部分是以国家或行业的相关规定作为自身评估的标准;一部分是以企业自身的历史理想水平作为标准;一部分是以企业自身对风险的认识作为标准。然而,这样的评估标准比较容易造成风险管理评估标准与实际不相符合,从而会影响风险管理审计发挥其作用。
2.风险管理审计工作权责不明确
大部分企业的审计部门在负责建立企业风险管理体系的同时,要对企业的风险进行评估并提出方法措施,从而导致审计部门的工作负担过重。我国大部分企业的计部门是在总经理的领导下,审计工作主要是对总经理负责,很多企业没有设审计委员会,使得审计部门很难与董事会进行直接的沟通,审计部门的工作较程度的受到总经理的影响。倘若审计部门提出的关于风险管理审计的意见没有总经理采纳,董事会也无法知晓这一情况,将导致风险管理措施不能得到有效实施与执行,可能会使得企业面临较大的风险,造成企业的经营亏损。
三、产生原因分析
1. 缺乏适合企业自身的风险管理机制
风险评价标准体系是企业风险管理部门对纳入风险管理范围的组织以及活动的相关重要特征和要求所做的最低或者最高要求标准。该标准体系应该具备以下特征:相对高度的概括性、客观性、清晰性、具有弹性。同时,应该根据不同的风险管理对象建立对应的风险评价标准。但是,我国企业在实际工作中,一部分是以国家或行业的相关规定作为自身评估的标准、一部分是以企业自身的历史理想水平作为标准、一部分是以企业自身对风险的认识作为标准,并没有根据不同的风险管理对象建立不同的风险评价标准体系,这导致我国企业风险管理审计的实施受到阻碍。
2.企业组织机构及其配套制度不健全
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导致企业各部门和各岗位的工作人员对其所负责的工作和工作程序不是很清楚,所需承担的风险不是很明确,进而很难形成真正意义上的风险管理部门,没有专业风险管理人员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管理。由于我国目前企业的组织机构及其配套制度的不健全,使得各部门和各岗位不能承担起独立的、权威的管理企业风险的责任,导致我国的风险管理始终不能上升到西方国家的企业全面发展战略高度。
四、完善我国企业风险管理审计的对策
1. 健全相关的制度及政策
近年来,国际上多家跨国公司因风险管理不善而造成严重亏损或倒闭,不仅使全球经济产生了动荡,也给我们的企业敲响了警钟。很多国家的监管机构和国际专业机构先后颁布了众多规范企业风险管理与风险管理审计的相关法律法规,体现了加强风险管理及风险管理审计是企业实现长期发展的内在需要。因此,我国必须建立健全风险管理、风险管理审计的相关法律法规,使得企业的风险管理审计有章可循,帮助企业将风险降至可接受水平。
2. 制定完备的风险管理机制
现在社会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因素,为了防止可能性的风险和潜在的损失存在,需要建立适当的风险管理机制,同时要对风险管理机制进行及时的审计和评价。审计师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等活动出具风险管理审计报告的前提是,企业要有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这样审计师才能对企业的风险进行识别、分析、评价并提出应对措施等。但是目前,我国的风险管理评估体系不是很完备,没有统一的风险管理评估体系标准,不利于风险管理工作的进行。
3. 完善企业的组织机构及配套制度
随着公司制企业的发展,现代公司呈现出股权结构分散化、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等重要特征,因而产生了公司治理问题。公司治理问题是伴随着企业制度逐步产生、发展和完善。为了促进我国风险管理审计的有效开展,企业需要完善其组织结构,使每个职能部门各司其职。
4. 制定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
企业的内部审计制度包括国家关于内部审计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和企业自身制定的内部审计制度。为了促进风险管理审计的有效开展,必须要制定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目前,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的不完善主要是因为相关的内部审计法律法规的不健全、企业的内部审制度不完善等造成的。法律法规的健全和完善不但可以使得内部审计工作的有序开展,还可以帮助内部审计人员规避风险,同时降低企业的风险。
五、结语
目前风险管理、风险管理审计的实施在我国还处于初级阶段,很多企业并未真正实行风险管理、风险管理审计。实施风险管理审计不仅有助于提高企业的风险管理能力,从而使企业可以更好地应对其内外部环境剧烈变化所带来的不确定性,更有利于改进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并提高内部审计在企业治理结构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管劲松,张庆.审计风险管理[M].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2003.5-7
论文摘要: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风暴,剖析次贷危机成因,深刻反思借鉴教训,研究探索风险管理对策和措施,提升风险控制水平,确保我国商业银行安全、高效、稳步发展。
美国次贷危机,全称是美房地产市场上次级按揭贷款的危机。“次贷危机”是自2007年初开始,由于“次级债”大量逾期违约引发全面性的信用危机。特别是2008年,随着华尔街贝尔斯登、美林证券、雷曼兄弟公司、高盛和摩根士丹利五大投资银行的全军覆没,将危机推向了,已演变为一场全球性的金融风暴。在这场危机中,越来越多的国家、金融机构以及大型企业遭受重创,使世界经济陷入了衰退的时期。
金融的本质是信用,金融创新的泛滥导致了信用的滥用,给社会经济埋下了祸根,引发了次贷危机。如何认识和应对这次危机,就成为我们金融内审工作者当前探讨、分析的热点问题。
一、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机理
次贷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和美国消费的过度膨胀。特别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全球形成了以美金为本位的信用货币体系,而美国则进入了无约束的美金泛滥时期。
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除了以上大的宏观经济因素以外主要还有以下原因:
一是政府对经济运行缺乏必要的监管。美国一度放纵经济泛滥增长,在宏观层面对经济运行缺失必要的监管,甚至在某些领域没有实施监管。无政府状态是导致次贷危机的根本条件,由于对房贷市场缺失必要的监管,使其无限膨胀,形成了巨大经济泡沫。美国是世界经济,在当今全球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这个巨型经济泡沫一旦破灭,势必对全球经济产生巨大冲击。
二是金融机构内部的风险控制机制十分脆弱。盲目追求扩张发展,追逐高额利润,忽略了风险管理,使次级抵押贷款标准降低,并一降再降,最终导致风险失控。
三是过度扩张金融衍生产品。在前几年美国楼市最火爆的时候,很多按揭公司为了扩张业务,牟取更高利率,介入了次级房贷业务,从而促使金融新产品无限度的不断扩张,在很大程度上掩盖和隐藏了次级房贷的危害性。特别是次级房贷证券化,信贷违约掉期等不透明的复杂金融衍生产品的推波助澜,构筑了房地产市场空前的虚假繁荣。
四是金融机构对投资者缺乏尽职调查。由于高额利润的驱使和非常火爆的销售市场,使房地产开发商不顾社会实际需求状况,没有重视必要的市场调查,盲目扩张业务。很多金融机构也没有实施可行性的市场需求调研,在利润最大化的诱导下,忽略了对实体经济发展的真实需求及日益俱增的市场风险控制,不断推出新金融衍生产品,最终使这些金融业务纯粹变成了金钱游戏,与分散风险的初衷背道而驰,更加加剧了信用危机。
五是各个环节的信息披露不充分。特别是在贷款证券化过程中,信息传递链条过长,导致信息披露不全面,不准确,层层失真,包括发行人、承销商、资产管理人、信用评级机构和投资者很难获得足够真实的信息。
六是信用评级严重脱离实际,使评级结果不够真实、准确。在经济利益诱导下,信用评级机构受自身利益驱动,在主观上存在听任自然的不尽职尽责的现象。另一方面由于当时房地产市场异常旺盛,使各类经济实体以往的经营业绩普遍向好,由此形成的风险管理模型和宏观计量经济学模型,所反映的是好时期的数据,数据具有片面性,提供的信用评级结果是虚假的,没有真实地反映经济实体机构的经营状况及本来面目,从而潜藏了巨大的金融风险。
二、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业的启示
美国次贷危机对全球银行业界来说都是一个深刻的教训,我国银行业应充分借鉴,特别是对我们商业银行内控管理及内审工作来说,有以下几点启示:
(一)有效控制金融风险是金融企业安全、高效、稳键经营的基本保障。金融业应尽快建立和完善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风险管理流程设计等多方面的制度基础。次贷危机引发了百年罕见的金融危机,与以往历次危机相比,次贷危机的不确定性、扩散性、加速性更加明显。世界经济日趋一体化的趋势,加速了全球金融一体化。特别是世界经济结构及金融市场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决定的复杂关系,导致金融危机的全球化已成必然。近几年,我国工、农、中、建、交五个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中,工、中、建、交四个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完成股份制改造后已在境内外成功上市。农业银行目前也已完成了股份制改造,正在积极准备上市。我国银行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已与国际接轨。如何加强风险管理,进行多元化经营和提升国际竞争力,是我国金融业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美国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已经构建并发展了世界上最发达的金融体系,而在这次次贷危机中,美国的金融机构和金融体系却不堪一击,一筹莫展。面对当前的这次金融危机,我国金融业应当很好地进行反思和总结,我们既要学习借鉴国外成功的内控管理经验,也要从次贷危机中汲取深刻的教训。特别是在经营管理和风险控制方面,要研究如何坚持具有中国特色的优秀传统经营管理模式,屏弃陈旧落后的不适应国际化经营管理模式。要把国际金融业最成熟的风险管理理念与我国优秀的传统管理经验有机地结合起来,在风险管理和经营方略上应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绝不能重蹈美国的覆辙。
(二)深刻研究和认识金融业务发展与金融产品创新。多年来,我国大型金融企业基本上都是国有的,在国内金融市场上占据着绝对统治地位,银行业的兴衰决定着中国金融体系的命运。因此,我国金融业一直受到国家积极保护和高度监管。就目前金融危机影响来看,我国银行业受到全球金融动荡的冲击较小。但是,随着我国金融改革步伐及对外开放步骤的日益加快,与国际化接轨是我国金融业面临的必然趋势,我们在看到内在优势与良好发展机遇的同时,还要看到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和许多不足。我国金融业今后将面临三个方面的挑战。一是银行业必将向混业经营模式转变。其经营模式或业务模式必将影响我国金融业的发展格局,使银行业处于多元化的业务竞争当中。我国金融机构应及早与国际接轨,探索混业经营的内控管理和风险控制对策与措施,在综合化经营的同时,实现效益最大化的目标,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二是金融创新与金融衍生产品必将得到大力快速的发展。目前,我国金融业务发展及金融衍生产品创新还处于起步阶段,为适应金融业务国际化需要,今后,我国必将加快金融创新及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这次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之一,就是金融创新导致的信用过度扩张。因此,我国应高度警觉和及早控制金融衍生产品创新所带来的风险。三是国家对金融业的监管模式及银行业务管理手段必将进行革新。随着金融全球化步伐加快,国家对金融业监管模式必将进行重大变革。在金融业内部应尽快探索和制定与国际接轨的内控管理及风险防范机制。
(三)亟待探索和提高风险管理技术。过去,我们总认为美国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方面的技术是最先进的,近些年来,我们一直都在学习和借鉴美国内控管理经验和模式,并引进了许多管理理念和内控管理方法。但经过这次金融危机来看,美国的风险管理技术和内控管理机制,并不是完善可靠的,还存在诸多弊端和不足,尤其对风险隐患揭示和控制还缺乏必要的手段,以致引发了金融危机。同时,从世界各国来看,近年来,虽然国际风险管理技术大力发展,各国对风险管理都有所重视和加强,但在本次金融危机中也未幸免于难。因此,必须改革和创新风险管理技术,在国际上建立统一的金融监管组织架构,以及建立适度有效的监管手段和标准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另外,我国要积极探索和提高具有中国特色的,并能够适应国际金融一体化的风险管理技术,尽快健全和完善风险管理机制,以确保在金融国际化的发展轨道上健康稳健运行。
三、商业银行强化风险管理的对策与措施
面对金融危机持续蔓延的严峻形势,以及我国金融业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我国商业银行要审时度势,应最大限度的提高风险防控能力,及早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科学规范的风险管理机制。
(一)强化金融监管力度,有效防控金融风险。商业银行业务广泛涉及到社会经济各个领域和个人,在整个社会经济体系中的地位非常特殊、非常重要,对社会经济影响巨大。我们国家应借鉴美国次贷危机教训,研究和制定适合当前金融全球化模式的金融监管机制,进一步强化金融宏观调控,促进商业银行强化风险管理力度,严防突发性、扩散性等重大金融风险事件的发生。
(二)商业银行应培育良好的企业文化。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是商业银行安全、高效、稳键经营的基本保障,商业银行应把风险控制当作首要任务。特别是要加强内控管理基础性工作,构建良好的内控环境,培育优秀的企业文化,要进一步提高全体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使风险管理工作融人到银行业务的每个环节。特别是要调动员工参与并推进内控建设与风险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
(三)完善内控制度,加强风险管理。内部控制作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活动的基础,不仅是防范控制金融风险、保障业务稳健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提高经营效率、实现经营目标的一个重要保障。一是要在全体员工中树立内控优先的理念。内控理念是内控体系的灵魂,只有增强全体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认真主动地把内控理念贯彻落实到银行各项日常工作及每一个业务环节,才能提升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效率与效果。二是要建立和完善内控制度和风险管理机制。内控制度是规范行为的准则,是内控建设和风险管理的基本内容。商业银行要按照“完整性、系统性、科学性、超前性和有效性”的要求建立健全内控制度体系。要根据我国金融管理的基本法规,参照国际金融惯例建立和完善内控制度与风险管理机制。特别是要对重要业务及重点环节的关键控制点制定出规范合理,适度有效的监督制约制度,以严防各类风险事件的发生。三是要建立风险防控体系,切实发挥“三道防线”的功能。第一道防线是自控防线。要完善对各个业务操作环节的监督防控机制,注重对银行从业人员道德素质的修炼及制度观念的培养。第二道防线是互控防线。要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构筑起对全部业务操作过程的监控体系。业务部门要配备专职或兼职检查监督机构和监督人员,对该控制的风险点都能不疏不漏地进行有效监督。第三道防线是监控防线。要建立健全内部审计监督机制,要对各个营业机构、重要岗位、重要环节实施现场或非现场的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监控和审计检查。
(四)发挥内审合规部门的功能。内审合规工作承担了监督、评价的职责。特别是对风险政策的执行情况、业务规章制度合规情况等评价,这对于风险管理至关重要。内审合规部门要坚持对各项经济指标完成的真实性、合法性、合规性和规章制度执行情况进行长期不懈地检查鉴证。不仅有问题要开展检查,没有问题也要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制止和纠正,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作到警钟长鸣,积极督促各部门把防范风险的具体措施落到实处。
关键词:高职教育;产学研;创新;协同发展
研究所与高职院校的合作和行业与高职院校的合作是我国产学研合作的两大主要类型,与研究所的合作其主要目的在于将研究创造构想出来的“框架”通过科技制造水平构建为“实物”,并将其投入生产实现科技兴国的目标,达成经济效益的创造和共享;而高职院校与行业之间的合作则是为了在社会工作的实践过程中培养并加强高职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工作实践能力,让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就业能力得到较为全面的提升。本文结合笔者所在高职院校的发展前景,主要就研究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激励机制、风险管理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协同机制以及信息服务体系的构建等五个方面展开讨论,由此提出以下探讨。
一、激励机制的构建
1.教学教育研究方面
产学研工作的开展中,高职教师占有绝对权威的地位,前瞻性和科学性是创新意识迸发的前提,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中,一定要在改革力度上下足功夫,在结合各个院系教学实际效果的前提下对其改革内容展开研究和指导,理论价值是探究结果的首要具备条件,像一些国家级或省市级别的规划课题都需要在可操作性和实践意义方面存在一定的价值,达到这一目标才能够有资格向院或省教育厅研究课题管理部门进行申报。为了调动教师对教学教育研究积极性的调动,教学改革课题立项后即可得到上级科研单位所划拨的科研经费,经费大小由该科研单位确定。本院校在激励制度构建后,产学研教学改革项目的提出和探究效率都有所提升,实现了教师教学教育研究积极性的调动,有利于产学研项目的发展。
2.科学技术研究方面
产学研的课题主持人在笔者所在院校中,比较提倡由获得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教师职称达到中级或以上以及科研或教学工作经验在三年以上及较为丰富的教师担当,首先是为了保证科研课题的价值,其次能够提高课题项目申报的成功率。青年教师团体组成的教研组可以为院校的教育发展提供新鲜血液,并在教研探讨的过程中锻炼自我,进一步激发自身潜在的教研积极性。
教研项目派发经费的分配和使用基本遵循以下几项原则:(1)学院所提供的经费应该与各上级审核单位像国家、省市所提供的经费保持纵向匹配;(2)科研项目的主持人可以以课题组代表人的身份横向向学院借用部分费用,其内容可以是课题立项、教研活动、通讯必须等,借用期间,学院不得收取管理费用;(3)国家、省市所分配的纵向经费中的5%必须要以现金的形式交付给学院,并收纳到学院的活动教研基金中;(4)教研项目立项有所经费数额可占到到账经费的20%,而课题劳务费用金额则可占到开支到账经费数额的25%;(5)教研项目结题后,剩余的课题经费可转换为劳务费用提取。除了上级分配的经费以外,院校可出台相关的教研奖励政策,教师在某方面,像一些论文、专著登刊,专利申请,科技进步等相关或类似的荣誉获得时,院校可按照各院系的奖励制度来对教师进行嘉奖,从而使得教师的教研积极性得到全面的调动,有利于产学研活动的开展。
二、风险管理机制的构建
1.风险的定义
教育事业随着人才市场需求的扩充而不断发展进步着,作为培养技术型人才的摇篮,高职院校的近期发展不容小觑,特别是当下各高职院校正处于产学研运行机制的构建和完善阶段,风险管理制度的组件和实践调整与高职院校的未来发展有着最为直接的关系。在绝大多数人的眼中,高职院校里所出现的“风险”就是一些意外伤害或是突发事件,其实不然,这些只是风险管理制度中所囊括的一部分,完整的高职风险管理制度是在其发展进步的过程中隐藏的一些“危险因素”,比如预期偏差发展、发展速度超前、发展状况受阻以及发展困境等等,这些都是受到高职院校风险管理机制约束的主要因素。
2.风险机制构建的主要内容
风险的识别预警、评价分析、应对处理以及后期的监控持续是风险管理机制的主要内容,所谓风险的识别预警是指在产学研的实施过程中,对可能遇到的教育风险进行预期判断,以某些风险信号和征兆为判断依据,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风险的评价分析则是结合院校发展中可能出现或已经出现的风险信号进行评价和分析,从案例中确立本院发展风险的类型、程度、性质以及可能导致的结果等等,并在此过程中为后期处理做好规划或准备;风险的应对处理是指在对风险已经有所预期或对已经发生的风险有所分析的前提下,针对特定的风险作出有效的处理方案,以消除风险为目的,尽量减小由于风险所带来的损失,将其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风险的后期监控持续,顾名思义,就是保持对产学研开展过程中出现风险的警惕、控制以及监察的状态,风险管理机制的内容中,该环节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动态、反复是该环节的主要特征,正因如此,风险管理机制才能够保证高职院校的产学研活动保持可持续发展的状态。
3.构建方法
(1)持续发展要以预警防范为前提。风险预警机制的建立是风险管理机制的基础,在该预警机制中,高职产学研活动进程的发展状况能够时刻处于监测状态,因此在风险发生时,该机制能够及时发出警报信号,抑制了其发展偏差的产生,避免了盲目发展状况的发生。
(2)发展速度的平衡,传统思想的改变。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可能是无限制的,对于高职院校产学研运行的发展更是如此。教育资源、经济供给能力以及发展环境的限制都是在院校发展前就应该加以考虑的限制性因素,若产学研活动的发展速度超出了这些限制因素的可承受范围,那么在成效方面反而会适得其反。要想产学研盲目发展的现状有所改变,就必须从传统思想的转变入手,再结合院校的实际情况,保证其发展的可持续性。
(3)协调发展,以平衡推进为宗旨
高职教育在当代教育还是占有比较明显的教育优势,而就目前高职院校产学研发展的状况来看,不管是从客观方面或是在地域区别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性,其实这都属于一种不正常的发展现象,除了社会关注和政府资助的原因以外,高职院校本身也要采取一定的方法来加以规划。基尼系数的思想和方法是比较好的参考标准,通过这种管理体系的参数比对,预先规划出院校或地域之间的教育差距,这样一来,政府或相关部门在进行后期规划时能够有所参考进而有利于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三、利益分配机制的构建
可靠的利益机制规划是确立高职产学研合作中利益共同体存在的重要基础,在产学研合作的前期,应该与合作方就利益分配的问题进行协商,针对利益分配的比例和分配原则进行讨论。初步商定并确立利益分配的机制后,通过中期的运行实践来加以调整,合作双方可提出不同的意见进行交换,最终通过调整核定后制定出能够让合作双方都比较满意的利益分配机制,并用法律承认的有效途径进行规范,从而保证合作利益分配方面的科学性。
四、协同机制的构建
早在2011年,我国的教育部门和财政部门就联合推出了《高职院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在该规划内容中,协同机制改革是高职院校产学研开展的核心所在,并由此引发高职院校的协同创新思想,全面提高高职院校的创新能力。协同机制构建的环节中,首先要确立企业、校方、专业相关行业、社会中介机构、研究机构以及政府等主体要素,人才的培育是高职院校所起到的主要功能,其他主体要素的辅助原因在于院校的人才培养与其有着相同的发展目标,在这样的认知状况下,可由政府出面,加强院校与其他主体要素之间的沟通,从而实现高职院校产学研运行机制的构成和完善。
五、信息服务体系的构建
在高职院校产学研活动的开展,院校的信息服务体系也应该跟上时代的脚步,制定出与本院校产学研机制相匹配的信息服务体系。信息资源是该体系构建的基础,而现代信息处理及时则是其体系运转的纽带,体系的核心则主要依靠于院校信息服务人员的素养和职能使命感的方面。笔者认为,高职院校要想构建起较为完善的信息服务体系,除了保证本院校信息检索和搜集技术的与时俱进外,还要将本院校信息服务的对象延伸到与院校师生有合作关系的行业相关技术人员的层面上。服务平台的扩大虽然在某程度上增加了服务人员的工作量,但是也能够更快更好地解决信息用户的需求或疑问,进一步推动高职院校产学研机制的构建和完善。
综上所述,笔者结合自身所在院校在产学研活动开展方面的一些思考和做法,简要的就以上五个机制或体系的构建作出讨论。笔者坚信,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高职院校产学研运行机制一定会有一个更加辉煌的明天。
参考文献
[1]常小勇.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现状与对策分析[J].中国高等教育,2011(2).
[2]熊荣生.建立于巩固产学研合作教育的长效机制[J].教育与职业,2010(7).
论文摘要:银行是经营风险的企业,只有正确认识风险,处理好风险与效益的关系,才能提高银行的经营效益。本文首先介绍了风险管理和效益追求是协调一致的新理念,并引入RAROC指标,引入资产组合理论,提出了如何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实现效益最大化。
从“银行是经营货币的企业”发展到“银行是经营风险的企业”成为一种普遍认知,可以说是我国金融界一个认识上的飞跃。其意义在于,认同银行是经营风险的企业,就不得不认可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与自身的风险管理水平密切相关,就不得不接受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所倡导的全面风险管理理论。这不仅是我国加入WTO的需要,而且是我国国有金融资本经营融入全球金融竞争环境的需要。
一、树立风险管理和追求效益协调一致的新理念
所谓风险是指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因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存在而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是银行经营活动的内在属性,是不可忽视、不容回避的。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和效益相伴而生,高风险高收益,低风险低收益,绝对的零风险绝对的零收益。那么,面对效益最大化的市场要求,经营银行就必须树立有关风险管理的新理念。
首先,银行的经营者必须正视风险而不是忽视风险,以全面风险管理的意识,以巴塞尔协议关于风险种类的划分方法,对所有种类、所有机构、所有环节的风险加以识别;其次,不能一味地同避风险,而是要通过分析、淖估、临控、转移、分解等风险控制机制,将与经营活动相伴的内在风险控制在可以用资本进行补偿的范围之内;最后,发展业务、追求效益不能以牺牲风险管理和控制作为成本,而风险管理和控制也不能以牺牲发展与效益为代价。[11事实上,风险管理和效益追求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撇开风险控制的投机行为所产生的短期效益,其实是摧毁风险管理机制以致最终影响生存的溃穴之蚁;而不能服务于发展目标、不讲效益比,单纯就风险论风险的风险控制,则无异于抛弃了银行生存之本。
总之,银行经营者必须接受风险、容忍风险,建立科学的风险抑制、转移和补偿机制,从被动的风险接受者转变为风险控制者进而进化为风险经营者,并在经营风险的过程中,追求最大的效益。
二、建立在风险管理的基础上追求最大效益的新机制
既然银行经营必须接受风险,那么银行在评价一项经营活动的效益情况时,就必须考虑其效益是在承担了多大的风险的基础上获得的。如果某项业务的风险过大,则该项业务为消化其风险损失所占用的资本就较多,这样即便该项业务能带来较大的利润,但与其所占用的资本相比,其资本利润率就不见得很高,即效益就会大打折扣。因此,银行应在一个适当的风险水平上追求效益最佳。关于如何衡量扣除风险因素后的实际收益水平,国际上较多地采用RAROC指标,即风险调整后的资本利润率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风险调整后的资本利润率=(利润一预期损失)/经济资本=(收入一支出一预期损失)/经济资本与传统的资本收益率指标不同的是,资本利润率指标的分母采用的是经济资本,分子中扣除了预期损失。它要求将所有可能产生风险的业务都视为付出经济资本的风险投资运营,由此计算的资本利润率指标,既考察了银行的盈利能力,叉充分考虑了该盈利能力背后承担的风险。 资本利润率指标把银行的风险与效益紧密联系在一起,使银行风险管理和业务发展的成果体现为数值。根据资本利润率指标的这一性质,银行管理者可以通过控制资本利润率水平来建立一个高效的、自动运转的风险控制机制。
资本利润率水平的高低同时取决于业务发展水平(影响利润水平)和风险控制水平(影响经济资本),以资本利润率指标为工具进行风险控制,能够把风险控制工作融合在银行各项业务中。银行各分支机构和各项业务都可以计算自己的资本利润率指标,并且相互间可以直接对资本利润率指标的高低进行比较。这样,以资本利润率指标为基础,银行可以从过去对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的单独分析、孤立管理,转变到以经济资本分配为基础,以有效资产组合为纽带,将对各项风险的管理联系起来,在银行总体范围内建立统一的风险管理体系,使在此体系运行的基础上产生的效益,成为真实牢固的效益。
三、引入资产组合理论,保证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实现效益最大化
关键词:技术创新;风险;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
技术创新是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也是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然而,由于面临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变化,技术创新行为存在着巨大风险。因此,要树立正确的风险意识,正确进行风险决策,增强企业抵抗风险的能力,提高技术创新成功率,企业技术创新才能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和市场优势。
一、技术创新风险
技术创新风险,是指由企业所处内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技术创新项目本身的难度与复杂性、创新者自身能力与实力的有限性,而导致技术创新活动达不到预期目标的可能性。从创新主体企业的角度看,技术创新风险至少包括技术风险、市场风险、财务风险、政策风险、生产风险和管理风险。
二、企业技术创新风险中的决策因素
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各种不同的技术创新项目,在不同时间、地点或不同人员实施都会导致技术创新风险有所变化,都会存在不同的风险因素,各种风险因素对企业的影响程度也各异,但是,诸多因素中仍然存在一些共同的风险因素,本文提炼出一个风险因素分析表,可对企业进行风险识别和评价。(表1)一方面可以对企业技术创新风险各因素进行详细定性分析,结合各行业和各企业自身的经验,分析各种风险源对企业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可以对影响企业技术创新项目具体风险的各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将两者结合起来,结合企业具体技术创新的内外部环境及变化过程,对技术创新风险进行评估和综合评价,确立风险间的相互联系及严重程度,识别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后果,确定它们的先后顺序,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对策。
因素分析表中,各种风险因素是影响技术创新目标实现的可衡量的各种风险因素,因素的内容及多少,可以根据企业自身特点来确定。权重是根据风险因素在技术创新目标值中所占的比重,权重越高说明该风险因素对目标实现影响越大,各风险因素权重之和为1。预警边界是指该风险因素达到某一临界点时,将会严重影响技术创新目标的实现,应引起管理层的密切关注,及时采取措施,扭转趋势。目标值是技术创新目标值在不同层面的分解,这个目标值也是了解运行状况的依据。运行状况是该风险因素影响目标实现的等级情况,完成状况既可以按颜色来标注进行定性分析,也可以用1~5定量标注等级实现的难易程度,起到警示、分析风险,进行责任认定及有针对性地采取对策的作用。
三、防范技术创新风险的对策
根据以上企业技术创新风险因素分析表,结合企业自身的具体情况,需对企业技术创新风险进行预防控制,将技术创新可能的损失控制在最低程度。因此,针对企业防范技术创新风险提出以下对策:
1、树立风险意识,建立相应风险管理机构,加强风险管理。企业对待风险的态度,将会影响到企业未来的发展,既不能畏惧风险,也不能盲目冒险,还要有一定的风险承受能力。风险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可将风险意识融入企业文化建设中,树立正确的风险管理理念,增强员工风险管理意识,将风险管理意识转化为员工的共同认识和自觉行动。同时,要建立起相应的风险管理机构,风险管理机构一是要反应快速;二是要信息畅通;三是要协调统一,要能高效迅速地应对风险状况。最后,要加强对技术创新风险的管理,促使企业建立起系统、规范、高效的风险管理机制。
2、完善技术创新风险信息管理系统,降低技术创新风险。企业中各个层级在风险管理及经营活动中都需要及时获取正确信息,才能有效地识别、评估和应对风险。信息不全面、不准确会导致决策不确定性,增加决策风险。在制定风险决策时,信息的数量和质量至关重要。因此,企业应将信息技术应用于风险管理的各项工作环节,建立含风险管理基本流程和内部控制系统各环节的风险管理信息,包括信息的采集、存储、加工、分析、测试、传递、报告、披露等。最终通过不断完善技术创新风险的信息管理系统,建立起一个灵敏、高效、完善的信息系统,进而降低技术创新的风险。
3、建立吸引人才的激励机制,提高技术创新成功率。专业人才是发展技术创新的核心,创新机会的发现与把握需要高素质的员工,是否拥有高素质的人才,能否发挥出人才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直接关系到技术创新的效果。因此,一是要建立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提升企业员工的科技创新动力,要使技术创新的收益与科技人员利益挂钩,可适当建立科技股份和风险基金,进行产权激励;二是要将技术创新的风险与有关人员的责任挂钩,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三是要加强培训力度,完善和提升科技人员知识能力,充分发挥现有人才的积极性;四是企业应加大急需人才的引进力度,尤其针对关键技术人才、技术创新管理人才和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五是要创造有利于技术创新的环境,不断完善人才引进机制、评价机制和留人机制。
4、采用技术创新风险管理策略,进行风险回避、转移、分散和控制等。企业可根据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根据企业的风险偏好、风险承受度、风险管理有效性标准,选择风险规避、风险转移、风险分散和风险控制等适合风险管理的策略。一是尽可能规避那些远远超过企业承受能力、可能对企业造成致命打击的风险;规避那些不可转移、不可控、不可分散的较强风险;二是企业可以寻求转移的方法积极防范风险,通过契约、合同、经济、金融工具等形式将损失的财务和法律责任转嫁给他人,达到降低风险发生频率、缩小损失幅度的目的;三是“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这是分散企业技术创新风险的核心,企业通过选择合适的技术创新项目组合,进行组合创新,使整体风险得到降低;四是对技术创新的风险因素进行充分辨识和分析的情况下,事前对技术创新的风险进行预测和预控,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或风险发生后的损失程度。如,通过建立技术创新的风险预警管理系统,对风险进行评估预测,针对风险的性质和程度适时发出不同程度的警报,提醒决策者和管理者注意,以便对技术创新风险进行预控。
(作者单位:唐山师范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彭文清.企业技术创新风险综合评价与对策研究.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2]李晓峰,徐玖平.企业技术创新的风险管理研究.经济体制改革,2008.3.
[关键词]供电企业; 风险预警; 流程;
一、引言
供电企业的行业特征决定了企业既肩负着社会责任,也承担着巨大的经营责任。作为国有独资并体现国家控制力的基础性产业,首先,供电企业要承担国家的政治责任。其次,供电企业还承担着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再次,作为关乎国家民生的行业,供电企业也肩负着公共安全责任以及社会责任。因此,加强供电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刻不容缓。
目前,供电企业现有风险管理多为事后控制,对风险缺乏系统地、定时地评估,缺少积极的、主动的风险管理机制,从而不能从根本上防范重大风险以及其所带来的损失。
上述问题的存在,不仅会导致供电企业应对市场变化能力不强,企业发展后劲不足,还会令供电企业在重大风险事件发生之时无从应对,导致巨额损失,对社会正常运转以及民众的日常生活带来不便。因此,供电企业应建立风险预警机制,使风险管理重点由事后监督向事前预防、事中控制转移,从而提高风险管控的效率。本文为此结合供电企业实际,建立供电企业风险预警机制,以探索符合供电企业特点的风险预警体系。
二、风险预警概述
风险预警是一种实时展示风险水平,提前防范和控制的管理方法。一项风险事件的发生可能有多种成因,风险预警就是将所有可能出现、可能导致发生的危险状态辨识出来,进行评价得出一定的等级。在日常工作中,供电企业应时刻监控这些危险状态,一旦出现即刻报告,并通过供电企业风险预警管理系统将预警结果展示出来,责令相关人员立即实施相应的风险防控措施。另外,供电企业还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修正完善风险预警系统,实行动态管理。
三、 供电企业风险预警机制的建立
建立风险预警机制,目的在于使供电企业能够根据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的变化,对未来的风险进行预测和报警,从而增强供电企业的免疫力、应变力和竞争力,做到防患于未然,进而有效弥补单纯事后控制的不足。
供电企业在建立风险预警机制的过程中,应运用科学的方法,有步骤、有层次的展开,从预警事项收集、预警指标体系构建、预警事项分析评价、预警事项的整改与处理、预警责任机制确定、风险预警制度制定六个方面进行构建,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风险预警流程
Fig.1The Process of Risk Warning
1.预警事项的收集
预警事项的收集是建立预警机制的第一步,该步骤是对企业整个经营过程的全面了解,从战略规划和经营管理层面把握企业发展的风险要素,为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以及预警事项的分析评价事件奠定基础。
预警事项的收集不仅应涉及到企业经营目标、业务架构、组织架构,还要求考虑整体业务流程以及把握业务流转中各主要业务职责,明确经营风险承受度等。因此,在预警事项收集前,首先须对供电企业进行业务分析,确定预警事项的内容,包括在投入与产出过程中有哪些因素应当考虑?引发这些因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些风险因素导致的后果及其严重程度如何?
通过预警事项的收集,供电企业最终要建立一个囊括供电企业内部业务数据、外部经济数据及电力行业数据的风险事件数据库。通过该数据库,风险管理人员可根据需要调取所需数据,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信息在各职能部门和业务单位之间的集成与共享,充分满足对风险进行监控预警的要求。
2.预警指标体系构建
合理的预警指标体系是风险预警机制有效实施的前提,为保证预警指标的高覆盖性,使之真正发挥作用。供电企业在构建风险预警机制时,可以采用综合预警指标法,建立预警指标体系。该体系包含四个子类,即通用预警指标集、专用预警指标集、部门级预警指标集和岗位级预警指标集(如图2所示)。
图2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Fig.2The Indicator System of Risk Warning
其中,通用预警指标集是针对给供电企业带来经营管理风险的各种宏观因素设立的预警指标,如宏观经济形势、政府政策法规等;专用预警指标集与通用预警指标集相对,在制定时,要充分考虑供电企业行业特点,涵盖供电企业面临的各项特殊风险;部门级预警指标集是对供电企业各职能部门在工作过程中有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预警而构成的集合;岗位级预警指标集是更深层次的预警指标设置,它将预警进一步细化到岗位层级上,从而保证了预警机制的实施。
3.预警事项分析评价
在确立了预警指标体系的基础之上,结合供电企业对待不同风险的风险容忍度,利用行业数据,可确定适用于供电企业的预警级别及区间。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对预警事项进行分析和评分。整个分析过程如图3所示。
图3 预警事项分析
Fig.3The Analysis of Warning Matters
供电企业可对用电企业管理及生产中的各类风险预警指标进行评分,相应地对应Ⅰ、Ⅱ、Ⅲ、Ⅳ、Ⅴ5个预警等级和红、橙、黄、蓝、绿5种预警信号。当风险事件发生时,通过预警信号可直接了解风险水平并明确预警责任层级。
以缴纳电费能力指标的分析为例,描述预警指标分析过程。首先,按照一定标准对不同用电企业的缴费能力指标进行评分(如下表所示)。
表1 缴费能力风险预警指标评分表
Table1 The Risk Warning Index Score Table of Affordability
根据风险预警指标,进行评分,并确定不同用电企业所处区间并风险预警信号,进一步可明确预警责任层级(如表2所示)。
表2 风险预警评估标准
Table 2The Risk Warning Assessment Criteria
4.预警事项的整改与处理
风险预警管理是一个动态持续的管理流程,需要根据环境的变化做出相应调整,不断地加以改进与完善。因此,在风险预警管理的实践中,要充分考虑风险环境的变化与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对风险事件和预警指标等进行定期整改处理。
在对预警管理改进时,首先,应与内部控制评价相结合,确定相关的整改及处理方案;其次,应根据预警事项的不同预警级别,确定整改和处理的先后顺序;最后,应与内控自我评估相结合,保持预警事项的持续监控与完善。
另外,供电企业还应加强与国内外先进企业的交流合作,与此同时向同业对标中的先进电网公司学习,学习他们在风险管理方面的技术、方法和经验,积极探索符合国际惯例和电网特色的风险预警管理技术。
5.风险预警责任机制
为保证风险预警的有效实施,供电企业应建立逐级承诺、逐级声明和问责到底的管理机制,形成循环责任传导体系,并随着风险管理工作的逐步落实,强化企业员工的责任意识,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横、纵向网状监督和管控。供电企业应明确预警评级报告层级、预警事项责任层级、预警事项整改责任层级。由企业管理层负领导责任,对主要风险确定责任人,具体风险责任落实到各职能部门和业务单位,对任何违反风险管理相关政策的组织和个人,要给予追究和处罚。
另外,供电企业应在对现有考核体系进行诊断的基础上,明确风险预警管理考核的目标和内容,确定企业及各职能部门关注的考核点,设计风险预警管理考核的基本框架,确定考核层级,设计风险预警管理考核的内容、量化指标,并在征求各部门对考核的意见和建议后,确定明确的考核标准,并严格执行。
6.风险预警制度制定
供电企业应该从风险预警的目标出发,规范业务流程,对业务流程的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估,建立符合供电企业实际的预警管理制度体系,从而保证预警工作的规范化,包括:预警管理系统维护制度、警情报告制度、预警要素数据库更新制度、发出预警信号后风险控制和应急反应制度、预警工作评估制度等。
为了保证制度的有效落实,必须获得业务部门的支持,消除各级员工的顾虑。因此,供电企业应将风险管理文化建设融入企业文化建设的全过程。通过建立、完善员工对风险管理的培训教育制度,增强全体员工的风险管理意识,使风险管理意识真正成为所有员工的共同认识、进而转化为自觉行动,从而促进供电企业建立系统、规范、高效的风险预警管理机制。
四、结束语
供电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作为集合经济、技术、管理、组织等各方面的综合性社会活动,在各个方面都存在着不确定性。建立风险预警机制,是进行风险预控,化解风险的发生,并将风险造成的损失降至最低程度的有效手段。但企业风险预警机制的建立,也是一项非常复杂的项目,涉及因素众多,可以运用的方法较多。本文对供电企业预警机制的建立进行了探讨,以期为供电企业建立风险预警机制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