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高等教育论文

高等教育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20 16:17:0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高等教育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高等教育论文

篇(1)

一是割裂高等教育供给者和公共财政的必然联系,剥离公共教育系统与政府间的行政联系,打破高等教育领域垄断局面,使公立教育与私立教育处于同一竞争平台上,实现教育供给者的多样化。二是在高等教育领域充分引入市场的公平竞争机制和自由选择机制,以激励公立高校革除科层管理的弊端,提高教育活动的效率和质量。

(二)大力发展私立高校,促进公办高校改制

给予私立高校与公立高校同等地位是十分重要的,使私立与公立大学按照同样的标准接受评估,取得学位授予资格,才能真正满足教育需求。另外私立高校拥有公立高校无法相比的自。这是因为,私立大学受外界干扰较少,尤其不大受政府的约束,其招生权、经营权归自己,可以自主制定招生标准,计划招生人数,自主设置专业结构,自主聘任教师,更重要的是,可以自主经营和确定办学方向,拥有自,可以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在公立大学中,按照“钱”和“权”的关系原则,大学从政府拿了钱,就不可能摆脱政府的干预。为了使公办高校获得更多的自,必须对其进行改制,可以采取“公办私营”的方法,使大学的所有权仍控制在政府手中,而政府的主要职责是起宏观导向作用以及引导社会的舆论监督,不给学校具体的指标,让学校根据市场经济规律,自主经营,仿照私立大学的模式运行。

(三)明晰教育产权,逐步实现全面的高等教育民营化

篇(2)

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教育体制、专业设置、培养模式、教育评估、教育管理、教育观念、教育规模等一系列重大改革,从传授知识到培养能力,再到提升素质,我国已成为高等教育大国。当前,我国有2700多所高校、3000多万在校生,数量居世界第一。与高等教育发展同步,我国化工高等教育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布点数量共计350多个,专业点的数量位居工科专业前列。在取得了可喜成绩的同时,化工高等教育也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参照ABET认证标准,我国化工高等教育的现状还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一)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不清晰

缺乏从进到出的全程全方位服务规范ABET认证标准的8个方面,首先关注的是“学生”。在其看来,学生是专业教育的核心,一切设置和条件都是为培养合格的本专业毕业生服务的。而在传统的中国大学高等教育认证标准中,7个项目是这样的:专业目标、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支持条件、学生发展、管理制度和质量评价。其中,“学生”位列第5。其靠后的排序说明了国内长期以来教育目标的本末倒置。事实上,大学本科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基础教育、通才教育,是教育的重要阶段。理解学生需要、支持学生成功、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本应是学校的头等大事。而评价一所学校、一个专业办学成功与否,其主要指标应该在于学生的学习成功与否,重点是评估学生学习参与和学习产出,而不应再是传统的以投入指标为主的教学生产力的评估。化工行业的高速发展,客观要求高等教育能够适应社会需求,培养德才兼备、具有创新意识、较强工程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专业人才。培养合格的化工毕业生,必须坚持从进到出的全流程质量控制,对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关,才能保证毕业生达到毕业要求,最终实现培养目标。从根本上说,“以学生为中心”是一种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范式的更新,在此思想指导下,所有的管理制度、课程体系、授课方法、师资评聘制度、教学评价制度及学生管理制度均应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二)课程体系不够系统和科学

需在专业培养目标的主题要求下安排课程,串联起知识点结构ABET认证要求课程必须能够支撑和体现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要求有明确具体的评价手段和数据结果来显示课程达成目标的程度,并且要求老师通过数据反馈不断改进教学,尤其是其对学生11种能力的培养,应全部与各个教学环节结合起来,要求细化明确每一门课程对学生相关能力的培养,且通过课程的层次递进关系来实现知识能力的关联性。与此相比,国内高校的课程体系显得陈旧、主观、逻辑性较差。课程体系是落实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传统上中国高校各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是根据国家对人才的需求层次和人才培养规律,将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创新能力作为根本出发点,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然而这样的基础指导思想落实到各个高校,限于各自的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各高校往往不能够真正均衡地实现,体现在有些学校因人设课、师资力量薄弱、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先修关系混乱等等。尤其是近年来大量高校大力建设发展新校区,而新校区的教学设施和师资力量均受一定限制,导致课程体系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出现偏差。表现为工程教育的教学体系长期按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老三段”来划分和安排,缺乏适应现代工程特点的变化。基础课及大部分专业基础课是按照学科教育的理念组织的,主要考虑学科体系的完整性,而不是按照工程的需要加以重组;专业课也主要是以理论为基础,缺乏工程的系统思维和综合思维。学科定义、设计理念、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等方面,有待于各高校根据工程的特点予以矫正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一些国外引入的新理念尚未充分普及,大多数学校还谈不上创造性的应用,课程体系的改革和课程内容的更新重组大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以化工学科的知识点结构为例,当前,许多美国大学化工系的研究重点不再是单纯以过程工程为特点的化学工程,而是逐渐侧重于过程与材料、生物、能源和环境等工程领域交叉的研究,分子水平的分析方法和新的科学工具也应用于化工学科。化工学科的发展方向是支撑新兴产业及与化工学科交叉领域的发展。化工学科的内容已从过去的宏观层次发展到介观(泡、滴、粒、团)、亚微观(界面、纳米)、微观(分子)及大宏观(环境、资源、能源等的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多层次学科。而在国内化工高等教育领域,“大化工”的理念不够深入,多学科、多领域交叉结合的系统性差,知识点—课程—知识点的衔接不紧密,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先修关系不够明确,不同课程的教材内容有重复,甚至有逻辑冲突,这些都亟待改善。

(三)部分高校化工专业师资结构和教师专业背景不够理想

ABET认证标准对师资的要求中,并不像国内高校那样重视“高职称、高学历”教师的比例,反而更重视一线教学的师资中具有工程经历或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同时非常重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学互动。一般来说,教师在教学中主要起着三方面的作用:一是通过选编教材、讲授、提问、讨论等选择教育、教学资料,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二是通过教学激活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继续学习的动力;三是通过多种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进行深入思考,从而将外在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结构,增强能力,提高素质。由此看来,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工程类专业的大学教师,必须自身有相当丰富的经验和经历,才能做到讲课深入浅出、举例生动有趣、释疑及时准确。当前的高校现状却是:部分高校生师比从扩招前的11∶1上升至18∶1,教师数量不足;从校门到校门的年轻教师比例增加,严重缺乏具有工程背景的师资;学术水平高的高职称教师上课比例少,讲台上活跃着大量年轻教师和教学型的资深“讲师”;实践教学师资职称和知识结构单一、薄弱,水平和质量达不到人才培养的需求。同时,学校也缺少相应的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教师轮岗、培训、进修、晋升等制度落实不力,对实践教学的重视弱于课堂教学,对教学的重视弱于科研,对教学研究的重视弱于学术研究,客观上导致教师上课积极性不高,教学投入不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创新由此缺乏主动性和原动力。

(四)安全意识的培养较为薄弱

缺乏从规定到执行的有效方案ABET认证重视实验室安全管理,注重学生的安全责任意识培养,强调“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体现了对生命安全的高度重视及人文关怀,这正是当前高校实验室工作中所缺失的,也是当前中国化工高等教育所缺失的。国内高校已经具备较高的硬件建设水平,部分高校新建的教学实验室规模及装置水平甚至超过国外,但长期以来实验室重建设轻管理,安全意识薄弱。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重视实验动手操作能力,但对基础的安全规范缺乏检查和落实的机制。学生实验教学只重视实验结果的好坏,不重视实验过程的基本步骤和规范;二是安全教育停留在纸面和口头上,是“TXT”文本文件,不是“EXE”的执行规则,实验室的安全设施缺乏相关标准和执行准则,形成了应付检查的现象;三是教师自身缺乏对安全意识的言传身教,课上课下不能形成重视安全的氛围,学生之间也难以形成互相监督、互相提醒的良好习惯。化工行业是生产生活离不开的支柱性产业,同时也是存在较高危险性的行业,生产运行过程别重视以行为规范来保障安全、健康和环境。高校是学生进入科研或生产工作中的最后一个教育阶段,有责任也有义务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安全教育,提高其安全责任意识。近年来,研究生在科学实验中及企业新员工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安全(伤亡)事故常见诸报端,这与他们在大学期间没有受到良好的安全教育直接相关。因此,学校必须重视本科教育阶段的安全教育与规范建设。ABET认证关注实验者的安全保障,要求建设完善的安全设施,建设符合化工实验室特点的安全设施,符合工程实验装置特点的安全防护措施。随着工程教育的发展,一些化工实验室建设了流程长、工艺复杂的实训装置,用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项目建设初期,应采用安全评价方法分析项目的危险性与可操作性,通过优化设计提升装置的安全性。同时,制订有效的安全防护计划,降低实验过程的风险。一般性的实验应结合化学品性质与实验装置特点,分析实验过程的风险,制订失控预防方案。实验室管理人员应明确责任,防范风险,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

(五)对持续改进的要求不够重视

ABET认证标准中有一项重要指标为“持续改进”,是指专业办学过程中要紧紧把握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的发展,根据需求对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进行不断更新和改进,使之能够为学生提供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这项指标在传统的国内高校专业认证中不够明确,也是国内高校办学过程中所欠缺的。“持续改进”包含两个层次的内容:一是科研、产业对教学的反哺,即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要跟随社会的需求和行业的需要进行调整,教学内容需要不断更新,增加较新的科研成果和本行业发展的前沿技术。同时,落后的专业知识、即将淘汰的生产技术要进行删减或压缩;二是教与学的过程中要持续改进教学方法,通过教师之间的研讨和学生的反馈,探寻更合适和更新颖的教学方法和技巧,使学生更高效地掌握知识和技能,达到专业培养目标。目前来看,国内化工高等教育更多地关注专业学识的灌输,缺乏对学生“工程”意识和“大化工”概念的培养,重理论、轻实践,大量专业课程和实践类课程名不副实,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工程素养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之后的几十年中,我国高等教育长期与国外高校缺乏交流和沟通,逐渐形成了相对封闭的体系。部分学校原有的课程体系单一、知识结构陈旧,已不适应当前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教材更新频率不够,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不强,不同课程教材内容重复,部分课程的先后顺序混乱,这些都需要进行系统地整合和不断改进。另一方面,化工学科培养的人才不仅需要具有较多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能力,也需要接触到大规模复杂系统的分析和管理,课程设置时要考虑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人文修养等内容与工程科学结合起来、融会贯通,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优秀工程人才。

(六)缺乏教育管理过程记录存档的意识

ABET认证过程中专家非常重视文档资料的保存和管理,例如课程教学相关资料、学生成果相关资料、专业建设相关资料,尤其重视持续改进方面的依据和措施。例如专业指导委员会的会议记录、企业界与校友对专业办学的反馈意见等。国内高校近年来在教学评估工作的促进下,文档资料的保存工作有所起色,但仍然缺乏系统归纳整理和有效管理的措施。这种状况的形成,有一定的历史原因,1895年天津中西学堂(即北洋大学堂)的创立标志着现代意义上的工程教育在中国诞生。至今,高等工程教育在我国已经有了百余年发展历史。这期间中国的工程教育长期采用全面学习乃至模仿欧美模式的发展战略,早期是仿照英美或德日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学校教育模式,中期曾照搬苏联模式,后来又全面学习美国模式,至今仍徘徊在美国模式还是欧洲大陆模式之间,没有形成自己的教育特色与教育体系,甚至连工程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标准都难以形成共识。受此影响,各高校在办学过程中也难以达成共识,甚至不同学校间相同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标准和培养方案都不大相同。近几年国内加快了教学评估和专业认证的步伐,各高校不断调整办学思路和办学理念,各专业也不断调整培养目标、培养标准、培养方案及相应的课程体系,但在调整的过程中缺乏整体的思路,未能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全局眼光进行通盘考虑,造成当前教学管理体系混乱,从十年前的长期缺乏变化,到近十年来变化频繁,档案记录缺乏规范、资料保存缺乏系统归类等现象始终存在。严谨、科学、连续地保存教育管理相关档案,不仅仅是为应对ABET认证和国内专业认证检查资料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办学者对专业的历史沿革、运行状态和未来发展趋势有清晰的了解和认识,做到改革创新有据可查,方案调整有法可依,内容增删有理可论。

二、对我国化工高等教育走向国际的几点建议

在准备ABET认证的一年多时间里,通过与ABET认证专家的多次沟通交流及接待ABET专家现场实地考察,我们体会到中国化工高等教育本身有较好的基础,但仍然存在着“大而不强”“数量较大、质量不精”等问题。结合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建议,希望能对中国化工高等教育走向国际化有所裨益。

(一)始终贯彻“以学生为中心”和“以人为本”的理念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基于我国现代化建设阶段性特征和国际发展潮流提出的深刻命题,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高校要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抓住一切为了学生成长成才这一关键,系统推进,务求实效。因此,我国化工高等教育应以学生为中心,改变过去因循守旧的观念,对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程改革等进行重新梳理,以培养学生能力、让所有学生得到公平公正的受教育机会为核心准则,在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过程中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并贯彻执行。

(二)强化师生对专业培养目标和方案的理解和执行

专业培养目标和方案的制订和改进不能仅仅成为应对检查认证的书面材料,也不能仅仅作为教学指导委员会或学校、院系领导讨论决定的文件,重要的是如何被师生理解和执行。办学者和管理者应参照并不断完善培养目标和方案,找准适合本校本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结合学校的特色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合理调整培养目标、完善培养方案后,本专业教师、学生均应明晰专业培养目标,正确理解培养方案内容并参照执行。在此过程中,师生要加强互动,教师要加强相互间的切磋,共同寻求更为合适、新颖、高效的教学方法。

(三)安全意识的培养及平时习惯的养成

篇(3)

目前,转型期高等教育机类毕业设计安排在大学最后一个学期,开学初完成毕业设计双向选题,各指导教师对学生下发毕业设计任务书和相关要求,学生根据任务书开始做毕业设计。教学计划安排一个学期完成毕业设计,但学生在毕业设计期间找工作参加各类型招聘会,考研学生为研究生复试做准备等面临实际问题,真正用到做毕业设计时间很少,在短期内完成毕业设计只能是应付,东拼西凑,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高校教师多是从学生到学校的过度,不是双师型教师,没有企业实战经历,对于企业应用的新工艺和新方法不够熟悉,导致学生毕业设计题目偏离实际。高校对教师科研考核要求比较高,教师忙于科研工作,毕业设计所带人数过多,对学生指导和管理甚少,学生本身的求知欲望不强,导致毕业设计只有临近答辩才开始做。受到时间和能力的限制,学生开始上网找“”来完成毕业设计。高校在毕业设计过程的管理制度上只流于形式,没起到实际作用也是影响毕业设计质量降低的一个重要因素。

2转型期高校机类毕业设计改革思路

毕业设计时间:转型期高校培养的目标是职业技能型人才,毕业设计完全不用到最后一个学期完成,有想法的学生大三可提前申请做毕业设计,学生提出毕业设计内容,教师对可行性和工作量把关,根据内容和学生探讨,师生共同制定毕业设计任务书,这样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想法不受任何约束创新设计。毕业设计选题:目前毕设题目多雷同或沿用往届题目,设计内容与实践脱节严重,题目不能做到因人而异。转型期高校教师准备的题目应以工程实践型为主,理论型为辅,联合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完成选题。教师可根据学生个人实际情况来制定选题,为下一步深入开展研究奠定基础。指导教师选择:提前在单位实习的学生,毕业设计指导教师聘请实习单位工程师或者经验丰富的工人师傅作为指导教师,设计内容为本单位的实际生产项目,企业创新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与学生毕业设计相结合,不仅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提高学生求知的欲望和提升毕业设计的技术含量,更重要的是学生与实际生产和创新设计接触,必将会更快的走向生产一线。但由于企业人员对学校的毕业设计要求不清楚,学校可以针对企业配备校内专业教师完成辅助工作,这样既能把握好毕业设计的任务量和要求,又能与企业建立长期培养机制,同时弥补了专业教师带多名学生不足的问题。毕业设计答辩:毕业设计答辩环节直接明了的考核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以往答辩是对参加毕设所有学生进行答辩,每一个学生至少10分钟答辩时间。转型期高校应转变传统答辩思想,毕业设计成绩直接由指导教师进行考核,给出答辩成绩。对于想取得优秀成绩的学生可以提出申请,统一组织答辩。但答辩上交资料应取消上交图纸和设计说明书,避免纸上谈兵,取而代之则是上交毕业设计完成的加工或者创新设计实物,教师针对所做实物进行答辩。

3结语

篇(4)

(一)个体差异性较大,学习的价值取向不同

由于参加成人高等教育学习的学生来自四面八方,各行各业,因而学生的知识储备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另外,大多数学生已经参加工作,他们参加学习的目的不一样:有的切身感受到自身知识的匮乏,渴望获取新的知识来不断地提升自己;有的学生仅仅是为了拿张文凭,为晋升职称;还有的是已经走上领导岗位,为了所谓的“面子”才参加学习的。

(二)学生的个人负担较重,学习条件相对较差

大多数学生承担着多种社会角色。在参加成人教育期间,既是学生,又是单位职工,同时还是家庭的顶梁柱。这就决定了这些学生学习与工作的矛盾突出,学习、持家两头忙,学习时间难以保障。加上部分学员年龄偏大,记忆力减退,学习效果要比在校学生差很多。

(三)学生大都是“哑巴英语”学习者

他们中的大多数由于实际工作中几乎不用英语,因此已多年不接触英语,原有的英语知识早已淡忘,有的甚至还达不到初中生水平,在上英语课时,听不懂,弄不明白,造成不会说,不能说,不敢说。而对于刚刚毕业的高中生、中专生,对所学内容又过于简单,造成不想说,不屑说。整个课堂死气沉沉,变成教师一个人在唱独角戏。

二、成人高等教育英语教学面临的问题

(一)教学任务难以完成

一方面,由于参加成人教育学习的学生年龄差距较大,文化基础参差不齐,导致教师在组织英语教学时既要照顾到基础好的学生,又要兼顾到基础差的学生,这大大制约了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调控作用,教学活动进展缓慢,效率低。另一方面,由于学员个体差异性较大,学习的价值取向不同:学习基础比较扎实的和愿意通过再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会认真听讲,努力掌握教师所受内容,并在课下不断复习,做到融会贯通。而抱着“混文凭”思想的学生则会心不在焉,甚至会逃课,只是忙于应付考试。更有处于领导岗位的学生,甚至会安排职工代听、代考,蒙混过关。这就很难保证英语教学任务的完

(二)教学效果难以保证

大部分参加成人高等教育学习的学生都是在职人员,他们在社会上同时担任着多重角色,既要忙于学习,又要忙于工作,更要忙于家庭,加之现在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学习时间时常会难以保证。同时,有的学校领导不太重视教学效果,他们认为好不容易把学生招来了,只要交学费,专业课学好就行,英语只是基础课,学多学少都不重要,甚至不学也无所谓。一些班主任认为有的学生年龄和自己孩子差不多,有的比自己还要大,甚至还是领导,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不好意思,不愿意管理,睁只眼闭只眼,得过且过,面子上过得去就行。有的英语教师更会认为,这些学生学完反正也不用,学不学一个样,学多学少一个样。这些错误的思想和行为都很难保证英语教学的效果。

(三)教学质量大幅度滑坡

现在个别高校的成人教育机构把成人教育作为创收的途径,一味地追求经济利益,不顾师资力量短缺、硬件设施不全等客观因素,不断追求办学规模,盲目扩大招生,在各地市建立教学站点,对教学质量无法全方位监控,几乎达到了报考录取即可毕业的境地。这些教学站点大多缺乏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专职英语教师更是寥寥无几,仅有的也大多是半路出家,对专业知识一知半解,功底薄弱,大多全靠外聘,而聘用教师由于所主学专业不同,教学水平参差不齐。为了节省费用,有的学校更是不分专业,不分层次地上大课。教师更换频繁,来去匆匆,缺乏责任感和使命感,不能对教学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教学质量得不到保障。

(四)教学形式过于单一

由于成人高等教育的授课时间一般都在寒暑假期间,时间短任务重,教师无法利用现代化的网络教学资源进行实时授课、实时答疑。而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又忽视成教学生年龄大小不一、文化基础参差不齐的特点,采用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模式,将普通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直接移植到成人高等教育课堂上,以讲为主,过于注重知识的单向传输,较少关注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探究知识的过程,而学生只是被动接受,从而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能力培养。

三、成人高等教育英语教学的改革设计

(一)教育学生明确学习英语的目的,端正学习态度

当今社会发展过程是知识不断更新换代的过程,知识量递增速度愈来愈快,人才的竞争愈来愈激烈,知识的陈旧周期愈来愈短,只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不能融入日新月异、高速发展的社会。不精通英语,会严重影响我们与世界接轨的水平和质量,进而制约自身价值的实现,最终被历史淘汰。成人高等教育学习英语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能够拿到文凭、提高学历,通过晋升职称从而获得表面利益,更重要的是为了不断提高市场意识,增强危机感,着眼自身的职业发展规划,不断提升自身职业竞争力。学生一定要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养成良好的学习英语习惯、学习方法等。

(二)大力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成人教育教师管理机制需要完善,先要组织一支具有成人教育特色的独立的教师队伍,形成以专职教师为主体,社会兼职教师为补充的师资力量。各个成人教育机构、特别是函授站点要不断加大英语教师的培训力度,合理制定培训计划,定期对英语教师进行专业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素质和英语教学能力;定期邀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优质课教师到学校上课,让教师获得更多的教学经验,不断扩大教师的视野;加大与兄弟院校、站点的交流,特别是与外教的交流,使英语教师能更好地把握英语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形成一支素质较高、熟悉成教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趋势的具有可持续性严谨务实的英语教师队伍。

(三)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英语教学方法

篇(5)

本体论范式一直在人们的认知中占据着主要的地位。人学本体论范式的典型产物是推崇“理性人”,这是一种与“生物人”“自然人”认知相对立的观点。“生物人”“自然人”认知强调人的本质在于人类本性的某个属性,并把此种属性归结为人性中不变的性质,作为人存在发展的恒定规范。“生物人”“自然人”是对人的单向化分析,单向化的分析方式不可避免地导致对人的分析的“物化”,而被“物化”的人们迷失了生命的本真。人类活动和动物活动有着根本性的区别,人类活动具有自我创生性,而动物活动受到对象范围的限定。本体论范式运用有限去把握无限的人类活动,导致生活世界与主体人的脱离,人们失去主动性和创生性而成为对象的存在,最终导致主体成为抽象的存在物。本体论范式指引下的教育,容易把人抽象化、片面化,而忽略了人的丰富性和完整性。高等教育管理要充分发挥主体的能动性,使人的价值得到全面展现,就必须从根本上转变对人的观念,实现教育观念中人学范式的重塑。与本体论范式不同,实践人学范式关注人自身的丰富性和[摘要]人学是系统研究人的存在、本质并从根本上关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学问。在信息化、现代化的今天,人的自我价值实现多样化特征,倡导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实践人学范式的认知下,作为实践主体的人是螺旋发展的存在,而不再作为“先验的”对象化存在。个体人在现实存在中不是“同一的”,而是一种多样化的“生成”,这为人们对于个体的认知开拓了一条新的路径。实践人学范式不再用断裂的、固化的眼光看待事物,而是超越了封闭系统和实体的刚度,回归人在世界中的现实生活。具体来说,体现出以下特点:首先,实践人学范式的出发点是“现实的人”。从现实世界的角度出发,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人作为实践的主体是具体的、丰富的个体存在。其次,人的本质是在实践中生成的。世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没有任何一种存在是固化不变的,世间万物均是无限开放过程中不断生成的存在。在教育管理活动中,管理主体和客体均在从事属于人的具体实践活动,而且教育管理的目标就是培养社会发展的新一代人。人是教育管理活动的核心,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所结成的关系,归根结底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本体论人学范式在追问人的本体存在的过程中重视对于人的本源探求,而忽视了现实生活中的个人。实践人学范式让人们在高等教育管理活动中重新审视自身,指出“对组织采取消极抵制的态度不是人的天性,而是他们在组织内的遭遇造成的”。培养“人”是高等教育的核心价值,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需要生成参与型高等教育管理模式。

二、参与型高等教育管理模式的内涵

在高等教育管理活动中,参与管理的要素主要有管理者、管理对象、管理方式、管理目标和管理环境等,这些要素有机联系,形成不同的高等教育管理模式。现实生活中的各个要素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这必然导致管理模式的逐步发展与更新。传统意义上的高等教育管理模式主要有两种:经验型管理模式和行政型管理模式。其中,经验型管理模式适用于教育功能相对单一的状况,产生于高等教育发展早期,主要应用于有限规模的高等教育管理实践中。在经验型高等教育管理模式下,高等教育管理者的经验、知识和能力对管理活动起着决定性作用。而随着我国高等院校数量的不断增加,办学规模的日益扩大,行政干预高等教育管理的必要性逐渐显现出来。现代高等教育管理中融入了教育实验、教育调查、教育测量、教育统计等反映时代需要的手段,高等教育管理科学化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传统的经验型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和行政型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在时序上先后产生,然而在管理实践上二者之间不存在更换与改造的问题。这归因于高等教育管理模式本质上体现的是各管理要素之间的关系,各管理要素并不会消失,而是在一定条件下形成与之对应的联系结构。当前在高等教育管理实践中,传统的经验型高等教育管理模式逐渐与行政型高等教育管理模式相结合并形成互补。教育的定位是对人类生命和发展的终极关怀,高等教育管理要达到并实现“育人”的教育目的,必须依靠参与型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参与型高等教育管理模式主要是在管理过程中尊重并体现教育管理客体作为认识主体和思维过程主体的定位,从而积极调动各教育管理相关者参与到整个教育管理过程中,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管理客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性。当然,参与型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并不排斥传统教育管理主体的作用,但与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相比,参与型高等教育管理模式中教育管理主体的角色发生了重大转变,由教育管理的主导者转变为引导者。参与型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克服了本体论人学范式的缺陷,不再把学生作为被动的管理对象,而是借助还原论的思维方式,将学生作为主体,从而演绎为一种“自然”的存在,实现教育管理活动“有生命在场”。由此,高等教育管理实现了向人的核心价值取向的复归。参与型高等教育管理模式是“以人为本”现代教育理念的具体实践,强化传统教育管理者的服务意识,尊重高等教育管理客体的主体地位,使得教育管理客体不再被视为物化的“对象”,而是具备主观能动性的个体。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引导个体实现自身的发展与超越,广泛参与是教育客体自身全面发展的必然,也是高等教育关注个体价值的基本表达。

三、参与型高等教育管理模式的比较分析

实践人学范式下的高等教育管理把重点放在教育管理范式主导地位的人,倡导发挥个体的创新精神和能动作用。与传统的经验型高等教育管理模式、行政型高等教育管理模式相比,参与型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基于教育管理的人性论研究。参与型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在具体的管理实践方面包含管理理念、管理系统(包括制度、规范和政策法规等)、管理机制、管理活动和具体的教育管理行为等因素。参与型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实现了高等教育管理的创新和发展

。1.与经验型高等教育管理模式的比较分析。经验型高等教育管理模式以个人或团体的管理行为、管理经验为基点,参与型高等教育管理模式突破了传统高等教育管理经验的限制。相较于经验型管理模式,参与型模式下高等教育管理者的经验价值仅仅作为一个部分参与到管理过程实践中。这一方面降低了对高等教育管理者经验的过高要求,另一方面凸显了高等教育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高等教育管理实践中,参与型高等教育管理模式更能适应可能出现的新情况。管理经验是高等教育管理顺利进行的必要因素,但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当前高等教育发展面临复杂环境,固有的经验管理一旦与现实的环境局限冲突,必然导致不良事件的发生。参与型高等教育管理模式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从高等教育管理主体的角度来讲,参与型高等教育管理模式更有利于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在高等教育管理活动中,管理主体制度策略的调整对教师和学生参与教育管理起到激励或抑制的作用,从而影响教育客体在管理中的表现,进而影响到教育管理主体的状态。其次,从教育管理客体的角度来讲,参与型高等教育管理模式下教育管理客体积极参与到教育管理活动中,不仅能够提高管理的有效性和满意度,减少内部摩擦带来的决策失误,而且可以提升教育管理客体的成就感和责任感,激发其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后,从教师和学生的角度来讲,在参与型高等教育管理模式下,教师和学生可以更好地进行自我管理。当然,自我管理的基础是良好的教育环境氛围和教育管理平台,我国教育制度的逐步完善和当前科学文化的不断繁荣促使学生产生有效地控制自我的愿望,在具体的教育管理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意识逐步展现。

2.与科学型高等教育管理模式的比较分析。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一方面为高等教育科学管理的现代化提供了研究手段,另一方面也对高等教育科学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现代科学教育管理,毫无疑问将大大提高教育管理活动的有效性。在高等教育管理实践中,高等教育管理主体逐渐开始采用现代科学管理手段,然而在具体的执行中科学模式也存在一定缺陷。运用科学的高等教育管理理论并不意味实现科学的管理。因为科学管理以逻辑分析为重点,而高等教育管理实践包含多种非逻辑因素,比如经验、情感、创造性等,这些无法进行定量描述的管理因素导致在高等教育管理系统中运用教育测量、教育统计等现代化方法难以实现量化。此外,现代高等教育管理追求的可预测性和确定性将使教育管理成为一种社会控制体系。高等院校的入学率、优秀率、毕业率、就业率等量化指标促使高等教育逐渐外在化,逐渐远离人们内心世界的本真。参与型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则是在基于系统规则的前提下进行的,不仅明确了管理的具体职责和权利,而且实现了管理效率的提升。同时,参与型高等教育管理模式不再是单向的自上而下,而是在遵守组织和程序的基础上,肯定个体生命世界的丰富性与复杂性。

四、参与型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实施的必要性

1.教育改革的必然需要。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是逐步淡化教育的角色意识,让学生成为真正具有自我教育能力的“教育主体”。在参与型高等教育管理模式下,教育管理的主体和客体角色都发生了变化,传统模式中被动管理的教师和学生真正参与到教育管理活动中,不仅提高了师生接受教育管理的积极性,更是教育管理中个人主体性的体现。参与模式倡导师生积极参与教育管理的全过程,师生不再仅仅作为被管理者,而是在参与过程中就接受了教育和管理,更有益于实现教育发展。

2.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经济发展依赖于科学技术,科学技术的发展关键在于人才,归根结底是教育发展的问题。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我国现在已经成为世界的制造中心,社会发展需要强大的人才资源作为支撑,高等教育要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为基点。在传统的高等教育实践中,学校和教师是人才教育的主导者;而现代教学实践中,为了顺应教育发展和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不再单一地依赖课堂教学,而是拓展了教育载体,积极落实以高层次人才培养为核心的高等教育理念。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已进入快速发展期,社会发展面临着大量的人才空缺,实施参与型高等教育管理模式是对经济发展要求的必然回应。

3.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的必然要求。从高等教育的角度来看,我国目前面临严重的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矛盾。近年来,我国的大学毕业生年均700万人,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劳动力素质的提升。但是,从现实来看,我国的就业结构性矛盾依然十分突出。相关调查显示,每年约有15%的毕业生处于低就业状态。就业是高等教育管理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而参与型高等教育管理模式是解决就业问题的一剂良方。高等院校学生就业困难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学生个人的就业竞争力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增强学生在高等教育期间的主体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参与型高等教育管理模式积极促进就业平台的搭建,以推动就业结构性矛盾的解决。

五、参与型高等教育管理模式的实现路径

教育管理活动定位到个体的发展上是教育人学的基本要求。参与型教育管理模式不仅是尊重师生主体地位、提高高等教育管理效能的重要方式,也是实现我国高等教育民主和造就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因此,应当大力提高教育管理活动中师生的参与度,切实构建参与型高等教育管理模式。

1.树立以人为本的高等教育管理理念。育人是教育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参与型高等教育管理模式的成功实践需要构建和谐、民主、平等的管理参与氛围,这也是创新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高等教育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主要是指教育部门及相关组织在管理活动中以人为中心,在实践活动中做到尊重人和依靠人。高等教育的最终目标是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虽然高等教育管理过程中涉及财、物等非人因素,但管理活动和高等教育目标的实现最终还是要落实在人身上。树立以人为本的高等教育管理理念,实现个体教育的发展和完善,是高等院校管理工作科学开展的立足点和落脚点。

2.确立以师生为本的高校教学管理规划。教学管理规划是高等教育管理的核心。教学管理规划的作用是确保教学管理的过程和效果与高等学校的总体发展目标相结合,实现高等教育管理各层次目标、任务的协调统一。科学的教学管理规划是教学秩序稳定的重要保证。高校的教学规划主要包含以下基本要素:人才培养标准,教学课程设置,教育教学环节过程,对应学制的教学学时安排,学分分配。教学管理规划的科学设计以及教育教学环节的合理安排是优化人才培养、创立人本管理机制的基础。

篇(6)

1.开展文化教育是触碰时代脉搏的需要触碰时代脉搏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现代科学文化的接受和关注,时代在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也在不断提高,我国社会正朝着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大学生作为接触时代前沿的先锋军,只有不断的去接触新兴事物才能不断更新自己的思想,才能提高自己的能力,才能不被社会所淘汰。二是文化具有交融性,世界文化正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及时接触世界其他区域的文化,同他人去交流,才能发现自身问题,才能提升自己文化的内涵。

2.开展文化教育是培养学生素质的需要文化素质培养是现代教育中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等院校人才培养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地位,文化素质的培养体现了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育实践和人才观的改革创新,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切入点。积极开展文化教育,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培养,对于全面实施“大学生素质教育”,构建以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高等教育院校开展文化教育的现状分析

为了全面掌握和了解高等教育院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就要及时同学生去沟通,同学校去交流,同时,还可以通过走访用人单位,或通过参加专业发展研讨会来了解毕业生文化认知程度。通过我国高等教育的基本情况和有关部门的调查显示,在开展文化教育工作时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主要可以通过学生、学校和教师三个主体去分析,同时还有一些社会机构的问题,具体情况如下:

1.学生文化意识薄弱现在社会中存在着对大学生素质的质疑问题,这不是个案,而是普遍存在,这反映了我国大学生在重视了“成绩”的同时忽视了自身文化素质的培养。突出表现在一是对传统文化历史不够深刻,比如绝大部分学生对《论语》的大概思想都有所了解,但是真正完整读过《论语》的只有学生总数的10%不到,能背诵其中几个章节的更是少之又少。二是对文化教育的热情不高,文化道德缺失。

2.学校对文化教育不重视以来,如何正确认识和充分理解中国文化,始终是学界讨论的一个重要命题。基于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教育导向,部分高等院校存在重专业、轻素质,重学术、轻人文的现象。过分重视专业技能和学术能力的培养,忽视对学生的文化教育。特别是在现在的课程设置上,部分院校根本就没有开设相关文化教育的课程。在加上学校对文化教育的不重视,即使开设了相关课程,学生在进行文化教育考试时也会无情无感,无病,拷贝抄袭现象频发,失去了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3.教师文化素养有待提升教师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文素养较高的师资队伍缺乏,高学历、高技能的教师较多,高素质、高文化的教师相对不足,影响了文化教育的开展。二是教学模式的单一。现在的文化教育大多选择在课堂教学,教学模式就是单一的“老实讲、学生听,老师念、学生记”。

三、探索合理的高等教育院校开展文化教育的办法

1.提高文化教育认识,唤醒文化学习热情提高对文化的认同感,才能有效的开展文化教育,主要途径有:一是领导层面要提高认识。科学认识和全面把握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以及开展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研究方法途径,加强组织领导。二是学生提高认识,唤醒道德成长的内在自觉,努力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汲取”,提高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

2.着眼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强化素质,是开展传统教育的基础,丰富的民族文化结晶,是高等院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生动教材,它培养学生“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仁爱、诚信的民族品质,“和谐、统一”的价值取向等。

篇(7)

(一)重写生轻创作

以美术学专业为例,美术学有国画,油画,壁画,雕塑等学科,国画与书法密不可分,油画更强调材料的探索运用,雕塑的材料内容更多,壁画也需要一定的国画基础。但是很多学校用了过多时间让所有学生画素描,练写生,练基础。最后出现了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很多人画得一手优秀的素描,真实程度甚至不输相机,却画不出自己的作品。过长时间的基础训练,让学生越来越接近一台重复劳动的机器,失去了思考和感受的能力。很多四年级的学生在面对毕业创作时不知所措,脑子里空白一片,对作品的构思,设想,用何种材料能达到何种效果,哪个阶段会遇到哪些问题一无所知。很多本来很喜欢绘画的学生,在基础训练阶段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可是奇怪的是毕业之后便不再有作品,一部分人继续从事美术教育,还有很多人放弃了自己的专业。少部分人能继续从事艺术创作,甚至有很成功的艺术家坦言,自己进行创作时,在形成自己的艺术语言的过程中“第一个想忘掉的就是学校教给我的那些东西”甚至是“学院是我最大的敌人”。我们应该好好去思考,我们是否忘记了训练的目的而把训练当成了目的。

(二)重手头操作轻理论

很多高校美术专业的课程设置都是两大块,公共课,专业课。专业课则以写生训练为主,石膏,风景,人体,着衣绘画练习过多。与此相比,只有少部分的美术史论课程,时间占所有专业课程的十分之一甚至更少,内容则是文字为主,考试时要求以语言文字列举某时代代表画家代表作及主要风格特点为主要方式。学生学习时间少,内容多,来不及深入学习,很多所谓油画专业的学生甚至都没见过自己试卷上写出的某张画。没有真实的视觉感受,谈不上懂美术史,别说创新,连继承都是凭想象,这样的心理准备去创作,高质量的作品稀少是可想而知的。

(三)重学院轻民间

自有学院教育以来,学院与民间艺术的分野就显现出来,古今中外都有这种情况。学院派看不起民间艺术,认为后者没有技术含量,没有学术传承,比不上学院艺术的正统地位,难登大雅之堂。而民间艺术往往源于自然,感受天真活波,想象力新奇大胆天马行空,不囿于传统审美,正统观察方式。许多优秀艺术家出身于民间艺人,之后能学习学院艺术中对自己有用的内容,成为集大成者也不在少数。学院艺术与民间艺术有合作,在国外的高等院校屡见不鲜,比如德国的艺术设计院校的鼻祖包豪斯。但在国内,学院艺术与民间艺术仍存在很强的壁垒。

(四)重基础轻材料

这一点从教师构成上可以看出来,我们的写实基础教师很多,多年的大规模写实教育,为我们培养了很多擅长素描色彩的专业教师,因为每个人教的内容都差不多,学生会很适应,学习起来目标比较明确。但是擅长材料的教师少之又少,因为掌握某种材料的性质,效果,是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的事情,只有具有相当专业水平的人才有这种能力,而这样的人差不多都已经是小有成就的艺术家,人数少,不能满足学校教育的需要。这方面的改善是需要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去努力的。

二、改善美术基础教学现状的应对措施

虽然现实情况存在这么多的问题,但是只要我们转变思想,情况是会逐渐改善的。

(一)思想上不要避重就轻

艺术教育界有句著名的笑谈叫做“技术能教,艺术不能教”。这话有对的地方也有不对的地方,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应该说成“技术好教,艺术不好教”。我们的技术教育,已经具有相当规模和水平,而且有了很丰富的相关经验,这已经是有目共睹的。对有志于学习写实绘画的学生来说,这是个幸运的时代。但是我们的审美教育,任重而道远。审美教育之难,在于内容多而庞杂。百花齐放,如何读懂每朵花的美,需要深厚的文化修养,美学修养,甚至心理学修养,因为所谓美,不一定是甜的,甚至是苦的,辣的。手上功夫了得,心里却空白一片,这很可拍。我们要追回的是天真并不是痴呆,只有敢对症结所在下手,我们才能从根本上扭转这种艺术教育上重手轻心,本末倒置的局面。

(二)在实施时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配合

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应该偏重美术史的学习,加长学习时间,丰富学习资料,改变考核方式。我们的网络资讯已经如此的发达,美术史教材却还是多年前的那几本,干干巴巴,少的可怜的几张彩图,是时候投入人力物力去编写更好的史类教材,这比浪费大量的时间颜料闭门造车收效大得多好得多。美术馆的作用也是必不可少的,很多外国小朋友在小学就可以到自己国家的国宝面前去临摹。我们也不必总是关在教室里闭门造车,应该让学生去学习,去实习,去为游客讲解介绍,让美术馆时间成为课程的一部分,让心灵真正与杰作对话。专业教师也应注重自己的知识更新,成为教学材料的收集者,组织者,成为学生修心的引导者,让学生能更好的吸收这些知识。在教学中转变思想,善于发现学生写实能力以外的创作能力,鼓励学生发展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在作品评价上更多元,就能避免千人一面的可怕下场,我们要培养的是创造力,不是照相机。我们不必先把自己训练成照相机再去成为真正想成为的人。

三、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