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农村文化建设论文

农村文化建设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20 16:16:4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农村文化建设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农村文化建设论文

篇(1)

文化馆(站)为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农村文化有其自身的特点,地域特色,风土人情,不掺杂商业化的品质,更具原生态的滋味,但规模小,人员匮乏,档次也相对较低,内容相对单一,这对发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都起到制约作用。文化馆(站)主动承担此项任务,因地制宜,在整体的高度指导下,集结成强有力的群众队伍,集思广益,取长补短,研究探索乡村农民文化需求新动态。文化馆(站)在技术上给予支持,开展科普教育、职业培训、艺术辅导、文艺创作、文艺演出,为各级政府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奠定基础与平台。

文化馆(站)为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文化馆(站)

在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上不断转变思路、转变模式,转变机制,为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打破以往的单一化、形式化,从多方位、多角度增加文化内容。一是开展送书下乡活动。除了文化演出、文化娱乐活动,书籍下乡是不可或缺的。广大农民可以从书中获取知识,了解社会、了解新事物,了解政府的新动向,以及时尚信息,多元文化,从思想根源提升个人的文化修养,丰富了知识储备,增加新点子,新想法,有利于更多文化活动的开展。二是文化馆(站)在发展中寻求创新,在创新中寻求突破、在突破中寻求与农民朋友生活的融合。大力支持并组织开展农村文化展演和少数民族歌手大赛等一系列可以展现农民精神面貌的活动,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文化阵地,既激活了农村文化,又开辟一个展示农民多彩生活的平台。三是研究乡土文化,让农民在传承中融入时代精神理念。文化馆、文化站正一步一步地全面推进农村文化建设。长期以来,由于农村经济的落后,对农村文化建设不够,特别忽略了农民群众自主的作用,使他们成为文化建设的被动旁观者。而另方面,在许多农村,由农民自发组织的游神赛会等民俗文化活动,他们则表现出极高的热情。要扭转这一局面文化工作者及时地深入农村,了解倾听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学习他们自主自发的能力和精神,并积极组织开展一些具有乡土气息,适应节季时令,符合农民口味的文化艺术类活动,使之成为农民依托的精神乐园。创办文化大院这个平台,更多的农民朋友自编、自排、自演,在家门口唱起了大戏、扭起了秧歌,形式更多样、内容更丰富、节目更精彩。许多民谣、民谚、民间传说、民间故事等等,也传递着为人、警世、爱国治家的良言。这些都是乡村最具特色的文化语境。文化工作者深入挖掘整理,将传统文化融入时代精神理论,使之发扬光大。并且积级引导和鼓励农村民办文化健康发展,农村文化队伍不断壮大。

文化馆(站)为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多元化的服务手段

随着农民对科技文化信息需求的不断增加,原有的文化服务手段已不能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得到更好的发挥和利用。开拓多元化的服务手段是文化馆(站)近几年攻坚的课题。一是开展的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利用方便、快捷的网络渠道传播最新,最快的文化信息,使广大农民足不出户就能更新知识,进行文化交流,使农村文化服务体系步入了崭新的轨道。文化科技信息不断向农村广大地区延伸。高级新款的文化服务手段将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二是组织农村文艺业务骨干进修学习。到外边去,学习别人成功的经验拿来我用,将业余培养成专业,将单一的转化成多元的,将传统的升级为创新的人才,能更好地组织和开展农村的公共文化活动,文化馆(站)真正起一个传、帮、带的作用。

文化馆(站)为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开创重要经济支持

篇(2)

关键词:乡镇文化;意义;群文建设;现状;作用

乡镇文化在建设群众文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多的精神需求,促进新农村的建设,但是在群众文化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采用多样的手段促进乡镇文化在群文建设中发挥出自身作用。

1 乡镇文化对于群文建设的重要性

1.1 帮助宣传党政方针

通过群众文化活动将党和政府的政策方针渗透其中,可以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多样的群众活动可以以不同的形式将内容宣传出去,让群众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因此在活动中不断渗透新文化思想,可以促进社会主义发展,可以顺应时代的发展。

1.2 可以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提高他们的文化层次

群众文化建设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在农村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只有农村建设好了,才能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让农村能够稳定发展,让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得到满足,水平不断提高。

1.3 促进和谐社会发展

群众文化是文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对建设和谐社会起到促进作用,因此开展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可以更好的弘扬中国文化,增强群众的凝聚力[1]。进行文艺表演等手段可以帮助人们形成健康、向上的业余爱好,让乡镇群众能够主动、积极的共同参与到文化建设的队伍中,构建和谐社会。

2 当前群众文化建设现状

2.1 群众参与人数多,活动形式多元化

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同时开始追求精神文化,在农村中群众文化活动就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成为一种新的娱乐方式。群众在工作和生活之外,娱乐方式从看电视逐渐转变成户外锻炼活动[2]。另外,近年来兴起的广场文化和社区文化也在不断发展,受到人们的喜爱,还有一些普遍的秧歌、戏剧等,可以看出群众文化娱乐形式在不断拓展,内容也在不断的丰富,参与到文化建设中的人数规模也在不断增多。

2.2 文化活动设施落后、费用不足

在建设乡镇文化时,存在设施落后,费用不足的问题,使得群众文化建设效果并不是很理想。比如很多乡镇因为这些问题,缺乏文化设施,图书馆、剧院等都不具备,使得乡镇文化建设受到了阻碍。另外,要开展乡镇文化活动就需要有足够的资金,但是通常都无法得到足够的资金,或者没有资金支持,影响了文化活动的正常开展。

3 乡镇文化在群众文化建设过程中的培养策略

3.1 结合群众需要拓展文化发展空间

在建设乡镇上,很多乡镇都是听从上级的命令进行建设,再结合其他产业发展的需求,通常文化节庆类活动很多见,虽然活动也是文化建设中的内容,但是并没有满足群众的需求,没有站在群众的立场上建设文化,这也限制了群众文化发展空间的拓展。群众文化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让农村群众也逐渐从封闭的实现转化为开放的思想,文化形式也变得丰富多样,在建设乡镇文化时,需要将群众文化也加入进去,渗透到农村 文化建设中,能够满足所有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为群众提供一个展示平台,让明天能够展示自我,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群众文化建设中。

3.2 加大文化设施的投入

要想开展文化活动,就需要有充足的文化设施,是发挥文化建设效果的基础。有一些乡镇只注重建设经济,却忽略了精神文化建设,领导重视程度不够,对于这种情况,应该提高领导的重视程度,改变传统的实现,做好群文建设工作,加大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购买必备的设施,将陈旧的设施进行换新等,提高设施的利用效率,有助于乡镇文化建设。除此之外,还需要足够的经费支撑,因此要加大经费投入,让经费能够得到专款专用,调动社会各方的积极性,让他们也能参与到其中,共同建设乡镇文化。

3.3 提高群众文化队伍素质

群众生活水平以及精神文化生活的不断提高,对于文化活动也有更高的要求,因此在组织活动时,需要满足群众的需求,你不断提高群众文化队伍素质。比如有的乡镇就会经常组织一些表演团体去农村进行表演,或者是组织乡镇群众进行文艺、体育竞赛活动。另外,也可以让当地的文化骨干多去外地学习,将当地优秀文化活动带回到乡镇中,丰富文化活动的内涵。

3.4 结合特色文化开展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

通常表演节目是乡镇文化建设中常见的一种形式,通过表演节目,可以将健康、正能量的文化生活理念传达给观众,让观众也受到感染,进而树立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3]。在文化建设中,还需要注重创新,可以在现有节目基础上,结合当地的文化特色以及地域风俗对节目进行适当的改编,可以让节目变得“独一无二”,能够促进特色文化的传播。在选择表演节目素材上,要选择积极向上的内容,加上当地实际情况,编制出更加适合当地群众的项目,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

结束语

乡镇文化建设重要性不言而喻,关系到新农村和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在建设中需要结合群众的文化需求以及当地特色文化等,编造出适合当地群众的文化活动,丰富群众文化建设内容。

参考文献:

[1]龚青树.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之我见.赤子(中旬).2013 (10)

[2]林颖.试论新形势下群众文化工作的创新与发展[A].决策论坛―如何制定科学决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5

篇(3)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公共文化产品,供给

 

1 我国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变迁

1.1 计划经济时期的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机制

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基本由国家包办,通过农村基层的权力结构、组织体制进行公共产品的提供和分配。但国家预算安排制度内提供仅限于公社本级一部分公共产品,公社级的大部分公共产品和生产队、生产大队的全部公共产品主要依靠制度外自我提供,农村文化投入始终处在一个极低的水平,这使得农村的文化产品短缺单一,但相对比较均等。

1.2 改革开放后至农村税费改革前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机制

早在”六五”规划时期,国家就提出了“县县有图书馆、文化馆,乡乡有文化站”的建设目标,但从未达到。相当一段时期以来,由于观念认识差距、市场经济冲击和财政投入不足等多种原因,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基本处在一个相对滞缓的发展状态,甚至不少地方的建设急剧下滑,已有的设施或破损严重、或转为他用,人员队伍严重流失。尤其是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农村公共文化产品更多地要由基层政府负担,与地方财力直接挂钩。而乡镇本身财源有限,这使得农村文化产品的供给难以为续。论文写作,公共文化产品。

1.3 现阶段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机制

农村税费改革后,随着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内步伐的加快以及非税收入的取消,县乡财政收不抵支的矛盾凸显出来,这使得整个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比税费改革前面临更大的资金缺口,更遑论文化产品的供给了。由于文化事业费总量偏少,加之城市发展日益成为关注的中心,因此有限的投入往往集中在城市文化建设上。广大农村尤其是西部农村地区的公共文化建设日益被边缘化。

2 我国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各级党委和政府为改善农村文化生活作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上看变化不大,我国目前农村公共文化建设还很落后,城乡文化差距拉大的现象不容忽视,农村的公共文化生活严重式微,特别是一些健康、文明的公共文化形式更是走向衰微。

2.1 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总量不足,公共文化资源匮乏

中央财政对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投入严重不足,地方财政尤其是基层乡镇则在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上乏力,心有余而力不足,这些都造成以政府供给为主体的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严重短缺,农民很难享受到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资源。论文写作,公共文化产品。

2.2 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意愿失实,过剩与不足并存。我国现实生活中,文化公共产品供给决策程序是“自上而下”的,即农村文化产品的供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上级”的偏好,由“上级”决定提供公共产品的品种和数量,而没有建立起村民文化需求的表露机制,这使得农民、农村文化产品的需求意愿得不到真实反映。

2.3 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结构失调,使用效率低下

政府在供给农村文化产品中,由于没有强有力的法律约束和制度规范,政府部门的负责人往往从功利原则和个人意愿出发,致使供给随意性很大,不仅在总量上短缺,而且在结构上也失衡,具体表现为:一是关系农民生活的文化产品供给不足,二是关系农民基本人权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文化产品供给短缺,三是关系政治利益的文化产品供给过剩。这使得农村文化产品的实际使用效率低下,甚至无人问津。

2.4 基层政府组织的公共文化活动贫乏,难以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

农村基层政府或村级组织举办的公共文化活动不但数量少,而且极少针对农民的文化需求开展农村文化活动;即使是政府举办的少量文化活动,也主要限于节庆等特定场合,或者是为了满足政府经济活动的需要,或仅仅放几场电影,而非主要是为了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论文写作,公共文化产品。一些乡镇文化站在国家大力推行“文化下乡'活动时,只选择放电影等成本较低的简单文化活动方式,从而造成了政府供给与农民需求之间的差距。

3 我国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现状的剖析

当前我国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供给不足、供需失衡及文化活动相对贫乏的现实情况,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以及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很不相适应,分析其原因主要有:

3.1 “城乡分治'的二元经济结构严重制约农村文化产品供给总量的增长

所谓二元经济,简单地说,就是指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工业和技术落后的传统农业同时并存的经济结构,即在农业发展还比较落后的情况下,超前进行了工业化,优先建立了现代工业部门。我国目前即处于二元经济结构状态,农村剩余劳动力长期得不到有效转移,二元经济特征非常明显,迟迟不能转化为一元经济。论文写作,公共文化产品。受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影响,我国财政资源长期重工轻农、重城轻乡,形成了城乡不均衡的公共产品供给体系,造成国家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文化娱乐等公共产品投入长期严重不足。城市居民通过缴纳税收,享受政府提供的各种文化产品,其供给进入公共财政体制。但农民通过税收等形式向国家缴纳资金后,享受的各种公共产品却仍要进行成本分摊,而不是由政府统一从财政支出中进行安排,其文化产品供给是一种制度外供给的方式,从数量、质量上都远远劣于低于城市文化产品。

3.2 分税制改革的不彻底,阻碍了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有效供给

我国财政体制自1980年起沿着财政分权思路不断推进,并于1994年在中央和省之间建立了分税制,初步划分了各级政府的财权财力和事权范围。在分税制的具体运行过程中,财力逐级集中,事权层层下放。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不统一,尤其是乡政府的财权与事权失衡加剧,乡村债务继续增加,乡、村组织正常运转难度加大。上级政府虽然通过纵向转移支付制度弥补地方财力,但因其支付有限,加之基层政府其财源多来自本地经济总量,增长小且零星分散难以征收,凭借其本身财力根本满足不了当地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基层政府要么少提供农村公共文化产品,要么把提供公共产品的责任推给农民。

3.3 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体制缺乏科学性,造成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随意低效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体制采用的是“自上而下”的决策程序,农村公共文化产品提供的决策权在县乡政府,农民被排斥在公共产品供给的决策、运作和监督之外,缺乏对公共产品需求、偏好的表述,不具有参与公共事务决策的实际权利,无法在公共产品的供给决策中体现自己的意志。论文写作,公共文化产品。

3.4 监督不足造成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益低下

我国制度内提供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资金主要来源是财政支农资金,近几年国家虽然加大了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但总量仍然有限,加上财政对农业支出实行分块管理,财政分散且自支自管,使得有限的资金不能形成合力。另一方面,财政支农经费在各级各地被挪用和浪费现象比较严重,大量财政资金用于人员经费开支,或挪作他用,导致支农资金使用效益极其低下。论文写作,公共文化产品。

4 完善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意义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加大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及服务的供给,是我国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它能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抵御腐朽没落文化的侵袭,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利,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同时,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单治国.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经济学分析的启示[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6(5)

[2]刘颖,杨彦强.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经济研究,2003(11)

[3]史玲.我国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主体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5(5)

篇(4)

[关键词]农村文化地位

近年来,全国上下,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加快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步伐,每到春节前后,全国各地都要开展各种各样的送文化下乡活动,笔者也曾多次跟随文艺团体下基层演出,为渴望文化生活的农民送去了丰富的精神产品.每次下乡演出都能吸引了附近及方圆几十里的村民,有的戏迷如痴如醉地带着粮从数十里外步行赶来观看,将临时搭起的舞台围得水泄不通,人山人海,盛况空前,每场演出观众成千上万,优美的舞台灯光、布景、电脑字幕,加上唱做俱佳的表演,赢得村民的一致好评。演出中迭起,足见农民对文化之渴望、文化下乡之及时。然而笔者认为,仅仅把文化送下乡是不够的,而应该创新文化理论工程,让新农村建设确立文化文化工作的主体地位。

一、以新农村建设为基础,确立文化的足为点。

毋庸置疑,送演出下乡确实活跃了农民的文化生活,但要看到,上至中直院团下到县级小团,各种级别的大小明星下到基层,演上几场就走了。演员产来了,给农民带来的是“见真人看明星”的满足,演员们走了,带走的是农民对下一次演出的期盼。其实送演出、送戏、送书等,在很多时候对农民来说都是一种“喂食”式的帮助,你送什么,农民就接收什么,从文化的表现形式到产品种类,选择余地都不大,针对性不强,时间长了,农民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也就不高了。尤其是对那些走出过家门、见过世面的年轻农民来说,送到乡下的文化太不解渴了。去年春节,笔下乡走访了一些农民家,当地的青年农民告诉我,他们这一代年轻人,大多数都有出门打工的经历,已经适应了城市的文化生活。虽然现在回到了农村,但对文化活动的需求已经与上一代人不同。他们认为,蜻蜓点水式的“送文化下乡”已远远不能满足新农村农民对文化的需求,对当地农村文化建设也不过是杯水车薪。农民们近期迫切希望,文化下乡能够变“送”为“种”文化,农村的公共文化事业发展滞后是不争的事实,但农村不是文化的荒漠,有着极其丰富的民间文化资源,蕴藏着极为丰富的乡土文化,农民不是没有文化的人群,他们中间卧虎藏龙。有的民文化甚至就“活”在广大农民的日常生活中。这些民间文化最最适合农民的认知方式和审美习惯,接触起来有一种自然而然的亲切感。积极挖掘农村现有的、自己身边的独特的历史文化遗产或民族文化资源,为农民提供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活动和精神产品,可以使他们在劳动之余不出农村就能感受到文化的熏陶。散布于广大农村的“乡土艺术家”们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他们的艺术养分直接来至于农村,和农民有着天然的相通性,是农村文化事业中最活跃的因子。培养和激励“乡土艺术家”激发农村自身的文化活力,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显得尤为重要。利用特色文化开展农村文化活动,最好的办法就是在保持其喜闻乐见风格的同时,充实其内容,创新其形式,赋予时代性、教育性,使其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载体。利用这种“旧瓶装新酒”的办法,实现农村文化的创新,群众最容易接受,也最乐于参与。由此可见,农民不仅是农村文化的受惠者,更应该是农村文化的建设者,是新村文化的主角。

由于受地域环境、经济发展状况等因素的制约,基层农民看书难、读报难、看电影难、欣赏文艺演出难,因而,农民自办文化应运而生,并且日益成为新时期新农村文化的重要形式。据国家文化部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有6800余家民营文艺表演团体。他们常年活跃于田间地头,演出形式丰富多样,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生活。如我市的一些民营通剧团、黄梅剧团等,常年坚持在广大农村演出,他们正为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以新农村文化为载体,打造文化的主导地位。

篇(5)

论文摘要:农村文化建设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农村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实现观念转变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要让“农村文化进一步繁荣, 农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落实”,这对做好今后的农村文化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农村文化事业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的生活日益富足,农村文化事业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呈现出了可喜的发展势头。

1.农村文化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得到加强。近几年,中国文化建设投入的力度不断加强,文化事业经费逐年增加,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比如2004年文化事业费达113.66亿元,比2003年增加19.63亿元,增长幅度为20.8%。2004年全国人均文化事业费则达到了8.74元,比2001年增长了3.04元。最近几年中央和省级财政设立了专项扶持资金,加大对农村地区,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文化建设的扶持力度。“十五”期间前四年对农村文化投入达到98.53亿元,占全国文化事业费比重为27.2%。

2.重大文化工程的顺利实施使为农民服务的公共文化资源总量有了较大增加

实施了重点文化工程,为农民群众服务的文化资源更加丰富。近几年,文化部和财政部联合实施了一些有重大影响的文化项目,成为推动农村文化事业稳步发展的有效手段。如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对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和整合,并通过卫星、互联网和光盘等传输渠道为社会公众服务。该工程实施以来,中央财政累计投入1.45亿元,地方累计投入2.5亿元,数字资源量已达到34TB(1TB数据量相当于25册电子图书或926个小时视频节目),依托公共图书馆、县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建成各级分中心和基层服务点4756个;与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合作,共建基层服务点14.6万个,与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合作,共建基层服务点16万个。

3.农民自办文化有了很大发展

在各地农村,农民自办文化悄然兴起,成为新时期农村文化生活的重要形式和国办文化的重要补充。许多地方农民以家庭为单位开展文化活动,发展农家文化大院和文化中心户,建设庭院文化,不断丰富活动内容,充实活动内涵,农民参与文化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是从总体上看,农村文化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还不相适应,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还不相适应,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可以说,农村还是我国文化建设的薄弱环节。具体表现在:

一是经费投入不足乙文化事业费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还是偏低,并且文化投入偏重于城市,城乡差距还在日益拉大。

二是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落后。尽管“十五”期间,国家共安排预算内专项资金4.8亿元用于支持县级图书馆、文化馆建设,安排项目1083个,但仍有部分县无文化馆、图书馆,一些农村乡镇无文化站。

三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现有文化资源尚未得到有效利用,基层文化单位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文化馆、文化站业务经费和活动经费得不到保障,县级图书馆购书费用占经费总支出的比重逐年下降。许多乡镇文化工作者待遇问题难落实,队伍不稳定。

四是为农民提供的公共文化产品、文化服务总量偏少、质量不高。

这些问题都需要给予高度重视并加以解决。

二、结合新农村建设对农村文化发展的几点建议

1.农村文化的建设要从根本上转变地方领导观念

农村文化的建设与发展从根本上是要转变地方领导的重经济轻文化的观念,解决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的关系问题。

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的建设和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可是农村经济要持续稳定发展,农民生活要不断改善提高,除了丰富的物质需求之外,更需要精神的支撑,那就是农村文化。而目前农村文化建设却相对滞后,农村文化生活比较贫乏,城乡文化发展水平差距较大,这不仅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也制约着农村整体发展的进程。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长期以来我们一些地方领导“重经济轻文化”的思想比较严重,以至导致农村文化发展缓慢。这个问题的出现主要是我们一些基层领导对农村文化发展观念上滞后的影响,受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领导农村文化思维模式和管理所致。因此要持续不断地发展农村文化,首先要转变和更新我们地方领导的思想观念,避免在农村文化建设中大搞形式主义,切实有效地将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与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落于实处。

2.积极抢占农村文化阵地,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农村文化建设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维护农村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实现观念转变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事实证明;这块阵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去占领,必然腐朽的、落后的文化就会占领。然而,要想占领和巩固农村这块文化阵地,政府就必须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从而获得农村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随着农村百姓的生活逐步走向富裕,人们开始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和渴望日益俱增。由于过去农村的发展主要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度对农村文化的投入和建设滞后,造成了农村文化滑坡的现象,文化阵地名存实亡,更有甚者一些农村文化阵地被寺庙、教堂所占领,封建迷信,赌博等现象死灰复燃。政府供给的农村公共文化资源又严重匮乏,封建的、落后的文化现象在不断地侵蚀着我们的文化阵地,有的地方已经被这种现象所取代。面对这样的激烈较量,我们只有用重拳出击,抢回阵地,还农民一个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氛围,真正实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农村文化事业的建设和发展是我国农村发展的战略性措施,需要全体民众的全力支持,更需要政府的大力投入,尤其是政府资金的注入将对抢占农村文化阵地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3.加速农村文化队伍的建设,提高从业人员综合素质

农村文化队伍的建设是农村文化建设的根本问题。尤其是对乡镇文化队伍的建设是我们农村文化建设与发展的关键问题,他们担负着农村文化发展的重要使命。

目前在许多地方乡镇文化站还是“一站一人一章”的局面,甚至在某些地方虽然有编制,但许多人在编不在岗,或在岗不在职(专职),大多是从其他岗位转过来的,不知文化工作怎么开展,加上农村文化工作人员学历偏低,缺乏专业知识。本来乡镇文化站就是农村文化的一线管理者和组织者,村级文化室、图书室的管理辅导离不开文化站,农村文化中心户的建设、引导、辅导工作离不开文化站,乡镇一级的文化市场管理、监控也离不开文化站,集镇大中型文化体育活动以及文化体育协会网络组织的管理与引导,不仅离不开文化站,而且还需要文化站去组织、去发展。由此可见,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整个过程之中,乡镇文化站所面临和承担的工作是繁重而复杂的,就这“一站一人一章”的文化站怎能支撑起所管辖的包括乡镇在内的十几至二十几个村组的文化发展工作?事实告诉我们,在文化站工作被削弱的地区,已经出现了农村基层文化阵地流失、基层文化队伍涣散、群众文化活动“偃旗息鼓”、老百姓业余文化生活贫乏的现象,同时,黄赌毒等丑恶现象和封建迷信、腐朽落后的文化乘虚而入,严重影响着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农村社会的稳定。加强乡镇文化站和充实基层文化队伍已迫在眉睫。为此,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4.建设和管理好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是我们发展农村文化的基本条件之一,是农村文化公共服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巩固和逐步扩大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是我们农村文化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措施加大建设力度,使农村文化事业稳步而健康地发展。

首先要加强领导、增加投入、加大建设力度,使基层文化设施有明显改善。同时,更为关键的问题是加强对现有的和新建的基础 设施的管理。依法管理文化设施是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文化主管部门的重要职责。加强基层文化设施的管理,首先要充分发挥乡镇文化站的职能作用。乡镇文化站是直接管理矛口指导农村文化建设的职能部门。机构改革后,乡镇文化站隶属于乡镇政府管辖,加上宣传;文化、广播、电视等职能合并,实际上成为了综合性的文化站,是多部门业务的指导。由于体制发生了变化,相关问题还没有及时理顺,在一些地方出现了编制不落实,人员不稳定,经费不解决,指导不到位的种种问题。因此,理顺乡镇综合文化站的管理体制,解决乡镇文化站目前的困境,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是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和管理的关键环节。其次,要依法管理文化设施。国务院颁布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是推进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和发展,促进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单位改善管理和服务的重要法规依据。但是由于一些地方缺乏法律法规意识,使一些公共文化设施特别是乡镇文化设施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和利用,甚至变卖文化设施,导致一些乡镇文化设施丢失严重。因此,各级领导干部要增强依法管理文化设施意识,坚决制止和严肃处理破坏和损害文化设施的行为。通过强化管理使基层文化设施进入法制化管理的轨道。

5.进一步开发民间文化资源,推动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

我国的民间文化来源于广阔农村而服务于我们整个社会乃至世界,开发和发掘农村文化资源,实现农村文化产业化是农村文化走出农村、扩大受众、弘扬文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当前我们正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村文化事业,竭力改善农村文化生活,进而提高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故此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必然要与当地经济相结合,这样文化与经济的结合就必然形成了文化产业。我们的农村文化底蕴深厚、丰富多彩,极具挖掘潜力和市场空间,同时我国各地民族特色文化不胜枚举,很多乡土文化基本上处于未开发状态,保持着得天独厚的“原汁原味”,故而更加符合现代文化消费者崇尚自然的价值取向。在有深厚传统文化底蕴的地方,特别是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但却拥有独特乡村文化传统优势的地方,在农民渴望寻找致富新路子、城市人追求精神愉悦之际,完全可以利用”文化资源”改变经济社会发展格局。

篇(6)

为了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现就我市贯彻全国基层文化工作会议精神和落实《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工作的决定》的情况进行全面认真的自查,情况汇报如下:一、我市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主要做法和措施

(一)把文化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1997年以来,我市以争创“全国文化先进市”为目标,把文化建设作为提高全民素质的一项重要工作全力以赴加以推动,并在领导、机构、制度、设施、经费、活动、管理、产业等几个方面予以重点保证和扶持,并紧紧抓住文化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文化设施,尤其是镇级文化设施滞后的问题。市委书记、市长在各种会议上多次强调要加快对镇级文化设施的建设,要求镇一级政府在对城镇进行规划和旧村改造时,同时考虑文化设施的用地规划和建设,并抓紧市文化广场的规划建设,通过各种渠道筹集资金,推进文化设施建设进程。

今年,经文化部表彰,我市被授予“全国文化先进县”的荣誉称号。

(二)文化工作摆上市、镇(场)两级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明确文化战略地位的重要性,加强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本届市委有丁聪枝副书记、陈建倩常委,市政府有颜子鸿副市长分管文化工作。各镇(场)党委、政府都有分管文化工作领导。市委常委会和市长办公会每年专门召开听取文化工作的汇报或专题研究文化工作的会议分别不少于二次或三次。市人大、政协每年都召开专门会议听取文化工作汇报,并经常性地组织文化工作调研、考察活动。在这些会议上,都能确实为文化工作解决实际问题。

(三)把文化工作列入市、镇(场)党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的任期责任目标,并作为其工作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组织部门每年均进行考核,都取得合格。

(四)市财政加强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平均达到当年财政总支出的1.1以上。正常经费逐年增加,增长幅度大于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对政府兴办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如市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等,实行全额拨款,经予经费上的保障。此外,

还积极动员社会、集体、个人和华侨、海外同胞等社会各方面力量,运用各种形式投资、捐资文化建设,兴办文化事业,建成了延奎图书楼、祖昌体育馆、溜江儿童文化园、深沪文化中心、高

湖文化中心、深沪御宾南音楼等一大批文化设施。

二、我市基层文化的现状

(一)加强设施建设,夯实农村文化基础,四级文化网络初步形成。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始终将农村文化工作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为载体,把农村文化建设与农村奔小康建新村工作,与宣传文化中心建设相结合,不断加强和改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青阳镇、陈埭镇、英林镇、深沪镇均建成面积达3000—4000平方米以上的多功能文化中心大楼。东石、永和、金井、龙湖、池店、安海等镇新的文化活动中心已确定用地并投入设计。村一级利用侨资建成溜江儿童文化园、岭畔文化活动中心、深沪御宾南音楼等一批村级文化设施。据统计,近年来我市新建的文化活动中心面积达3万多平方米,投资近亿元。新建县级公共图书馆4700多平方米、大剧院1.3万平方米、博物馆1.6万平方米,投资逾亿元。我市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仅仅短短的4—5年时间,就超过了建国

50周年的发展速度。目前,全市共有文化馆(省定一级馆)、图

书馆(全国一级图书馆),大剧院、博物馆各一座,纪念馆5座,3个县级专业艺术剧团,22个民间职业剧团,15支乡镇电影放映队;全市15个镇(场)都有文化站(其中安海文化站是省百强文化站);74以上的行政村建立了文化室或文化活动中心,有的还颇具规模,活动面积在1000平方米以上;全市还根据文化

水平、家藏书量等评选出了一批文化示范户。初步形成了市、镇、村、家庭四级文化网络,基本适应我市农村文化的发展需要。

(二)文艺创作繁荣活跃。晋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泉州的首邑,有着丰厚的文化积淀,给文化事业的繁荣提供了厚实的人文基础和发展资源。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深入发掘传统文化,热情讴歌现代生活,整理、创作了一批文艺精品,各种形式的文艺作品获各级各类比赛的大奖。如高甲戏《金魁星》、木偶剧《五里长虹》获文化部文华奖,舞蹈《风采侨乡女》、歌词《春暖闽南》、论文《文化馆学论稿》、小品《看家》获全国群众文化最高奖群星奖的金、银奖。另外,全市农民绘画成名作者有20多人,创作了几百幅作品,多次获全省农民画一等奖,还参加全国展出;农民书法家有上百人,多次晋京展出,有的作品还被中国书法协会收藏。目前,我市被国家文化部

命名为民间绘画之乡,磁灶钱坡村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特

色艺术之乡”(书法艺术)。以民间艺术之乡为龙头的特色文化已在我市形成,有力地推动了农村文化的发展。

(三)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促 进农村文化繁荣,不断提高农民素质。文化活动是群众文化的生命所在,是农村文化繁荣的直接体现,我市群众文化活动形式多样,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社会各界参与文化事业的积极性空前空涨,长期坚持举办戏剧展演节、南音会唱、灯谜展猜、广场文化艺术节、诗词吟

唱会、书画展览、文学笔会、文艺晚会、卡拉OK比赛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校园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活动,以及各种文化与经贸结合的活动,大大丰富了城乡群众文化生活,促进了群众性精神文明的深入开展。尤其是大力实施“芳草计划”和“福建文化信息网络”工程规划以来,扩大了芳草计划示范点,壮大了民间社团。目前,全市有各类芳草示范点10多处,文化信息网点3处,为农民群众提供了不受地域、时空限制的新的文化传播渠道,为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增强农村文化工作的影响力和渗透力,使农村文化工作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农村工作和农民思想生活的实际,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弘扬社会正气、倡导科学精神,旗帜鲜明地反对封建迷信,

腐朽思想和“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提高了广大农民的

思想道德素质。

当前农村文化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首先,由于受经济等因素的制约,加上有些镇(场)领导对农村文化工作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的推动作用的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到位,存在着“急功近利”的思想,忽视了文化建设,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严重不足。有的镇文体站阵地流失,常规性有组织的文化活动无法正常开展。一些全国、全省的农村文化典型,也失去昔日的辉煌,严重影响了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其次,由于体制等原因,农村文化队伍人才流失严重。一些基层文化站干部和民间艺术工

作者学历偏低、知识结构单一,思想观念落后,影响了农村文化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再次,在农村,优秀的传统文化与愚昧落后的封建文化鱼龙混杂、相互并存。一些乡村群众生活富裕了,却花巨资修缮或重建各类宫堂庙宇,导致负面文化抬头,一些封建迷信活动乘虚而入,给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蒙上了一层阴影。

三、今后我市基层文化建设的发展思路、目标、对策和措施。

党的十六大的召开,极大的鼓舞了我市文化工作者的热情和干劲。我们要以十六大精神为指针,紧密联系基层文化建设的实

际,充分认识文化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创造

性地开展工作。

(一)多管齐下,抓好基层基础文化设施建设。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基层文化建设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关系到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而在整个文化建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因此,要抓住当前文化发展的有利时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再一次掀起基层文化建设的新。要对照李岚清同志在全国基层文化工作会议上提出的20xx年实现“县县有文化馆、图书馆,每个乡镇有文化站”的目标基础上再迈一大步。

(二)立足长远、抓好基层文化队伍建设。要认真研究小康社会广大群众的文化需求,培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所需要

的基层文艺工作者。要通过进修、培训等方式,尽快提高现有专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要制定吸引人才、稳定队伍的政策。适当提高基层文化单位工作人员特别是专业人员的工资福利等生活待遇,解决各种影响基层文化工作队伍稳定的问题。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考核和岗位培训,持证上岗,严把进人关,对进入文化部门工作的人员要有严格的素质要求。

(三)因地制宜,积极探索与时代相适应的文化活动方式。

要在文化活动方式的普遍性和文化功能的扩展,延伸上下功能。

要主动面向社会,搞好服务。围绕服务,加强企业文化、社区文化、村镇文化、校园文化及家庭文化建设。不断创新基层文化活动方式,倡导和开展全民读书活动,结合节日庆典和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配合各部门、各行业的工作任务进行文艺宣传,送戏、送书、送电影下乡,开展各种形式的广场文化和老年文化活动,以及以文化活动的形式传播科学知识、推广实用技术、宣传计划生育、开展文体活动等。要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化活动方式。寻求文化与企业联营、文化与其他行业和部门共建以及社会甚至个体对经营性文化投资的路子,使基层文化活动方式更灵活,道路更宽广。

(四)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基层文化活动内容。要着眼于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着眼于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着眼于活跃和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着眼于为改

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建设农村小康社会服务。加强对基层文化活动的管理,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的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使基层文化工作真正成为促进广大城镇和乡村移风易俗、铲除封建迷信和“黄、赌、

毒”等丑恶现象、文明奔小康的助推器。要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

篇(7)

关键词:城乡文化统筹 问题 路径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4-224-02

一、辽宁城乡文化统筹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辽宁城乡统筹文化领域存在的问题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城乡文化发展极不平衡。辽宁在文化领域存在严重的“城乡二元结构”,这对于城乡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是十分不利的。长期以来,城市文化日益发展,而农村文化却得不到明显改善,在文化发展水平上农村明显落后于城市,且差距越来越大,由此形成了“二元城乡文化结构”。这种文化领域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农村文化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农村文化产品的供给滞后于城市,城乡之间知识、信息、文化的传播和拥有存在着一条巨大的鸿沟,农村的文化体系不断被边缘化。

2.城乡文化投入差距巨大。辽宁由于经济和历史原因,用于文化发展的资金一直偏少,而用于发展农村文化的资金的比例则更低。城市之中集中了绝大多数的高层次的文化人才、文化资源和文化活动,在广大农村的文化资源和文化活动十分匮乏。虽然改革开放以来,辽宁城乡文化各项文化事业的投入不断增加,但农村文化建设经费投入仍然严重不足,在辽宁广大农村地区,文化设施缺失、经费投入不足、文化基础薄弱、公共文化资源匮乏等现象十分明显。

3.城乡居民在文化结构差别很大。辽宁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得城乡间的社会流动频繁,但是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在长时间的接触中,仍然处于彼此“难融”的状态。这主要体现在:在文化休闲领域中,城市居民文化消费水平较高,休闲内容多样,结构合理;而农村居民的文化休闲比较单一,看电视、唱歌、打台球、打麻将、打扑克等成为广大农村居民主要的休闲手段。一方面是城市文化的热闹非凡,另一方面是农村文化休闲生活的严重贫乏,这造成了城乡居民在思想行为领域的差异。

二、辽宁城乡文化统筹发展的问题分析

1.文化建设理念不到位。总体来说,社会各领域建设过程中,文化建设思路不清晰,尤其是农村文化建设不到位。一般情况下,辽宁社会建设发展中,各界人士更注重经济领域的成绩,着眼于辽宁经济增长水平和发展速度,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和形象工程建设,而看不到文化对于推动经济与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作用,这是与各级领导和社会大众的思想观念密切相关的,很大一部分人认为生活水平的提高是最主要的,社会物质财富积累和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的提升,是衡量社会进步的主要指标,这种思维使得辽宁城乡统筹发展中,文化发展远远不到位。

2.文化资源配置不合理。辽宁城乡文化资源在配置上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城乡文化资源分布不平衡,二是农村文化机构设备质量相对城市有较大差距,三是农村文化设施建设人才奇缺。这种“城乡二元文化结构”体制下,辽宁文化事业资金投入长期向城市倾斜,图书馆、展览馆、博物馆、文化宫等公共文化设施及相应各类专业文化发展人才主要集中在城市地区,广大农村地区文化资源十分缺乏。城乡文化发展资源的差距还体现在人才分配不均,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文化建设人才主要集中在辽宁城市地区,而广大农村地区文化建设队伍的水平较低且观念陈旧落后。

3.文化消费水平不均衡。辽宁城乡居民收入总体来讲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尤其在文化消费领域存在着距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在文化消费水平上,城市居民远高于农村;在消费结构上,城市居民文化消费更为丰富和合理。城市居民在恩格尔系数的测算中,文化消费的比重远高于农村居民。由于现代思想在城市中的影响更为明显,城市居民普遍重视文化消费,在工作之余常常有着主动的文化诉求,文化消费的水平相比较高,在消费内容和消费结构上,表现出丰富化、多样化的特点。而在辽宁广大农村地区,文化供给比较单一。

4.文化潜力挖掘不深入。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无论是城市居民还是农村居民更倾向现代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质,对亚文化的关注越来越弱化。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是有着自身发展规律的,辽宁大地每种文化都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如果不严格保护并充分发掘其潜力,优秀的文化将不能起到对经济社会的促进作用。辽宁省是一个少数民族众多的省份,共有44个民族,少数民族有着特色鲜明的民族活动和民族文化,这是一项有着很好开发前景的旅游文化资源。同时,辽宁自然环境优美,有着悠久的历史、众多名胜古迹和与众不同的发展历程,这也是一项重要的亟待宣传开发的旅游资源。这些文化潜力目前没有得到深入的挖掘。

三、辽宁城乡文化统筹发展的路径

1.明确目标。辽宁城乡文化统筹发展的根本目标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1)城乡文化的相互理解。城乡在经济生产方式上的迥异,使得各自有着鲜明的文化特征,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在享受的物质文化、具有的精神文化以及体验的制度文化等层面存在根本的差异。辽宁城乡文化融合的实现,必须使各类文化承担者具有相互理解性,打破群体之间的“文化敌视”。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文化交流以及共同的文化活动,创造城乡两类文化的载体的共存环境和条件,在一种无对立的氛围中实现文化的沟通和理解。(2)城乡文化的和谐并存。辽宁目前正处于快速城市化时期,越来越多的人们享受到城市化所带来的生活水平的提升,城市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也反映了辽宁经济发展状况,但是并不意味着城市化率越高越好,也并不意味着城市文化一定优越于农村文化。城市文化和农村文化应该作为辽宁社会中的文化存在并存、和谐发展,在制定和实施文化发展政策时,应该重视和加强农村文化建设。(3)城乡文化的凝聚统一。辽宁是我国老工业重工业基地,辽宁作为一个整体在国家建设过程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改革开放、日新月异的新辽宁建设中,城乡文化的发展是具有相通性的,脱离了某一方,另一方文化不可能独自进步和发展。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作为辽宁特有的文化特质在促进辽宁发展中起着同等重要的作用。

2.推进策略。(1)文化审视。明确辽宁城乡统筹中的文化区隔影响因素以及城乡中优秀的需要保持的文化要素。辽宁城乡文化融合并不是文化特质的趋同,每种文化都有其生长的土壤和存在的依据,是基于一定的社会背景形成的。辽宁城市和农村的文化内容都是经过长期积淀演化发展而来,都是基于各自的生产生活实践而形成的。因此,城市和农村文化只要与各自的生产生活实践相符合,就是合理的。(2)文化调整。既然文化是与社会生产生活实践相一致的,就必须使文化与社会生产生活相适应。现代社会变迁的速度越来越快,辽宁城乡的文化发展路径要根据社会物质条件实际情况作出相应调整。辽宁城乡中一些落后的文化习惯应该被剔除,同时根据社会生产生活实际要建立起新的文化特质,用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新的文化需要。辽宁城乡文化融合的总体思路是建立合适的文化特质,而不是盲目地建设。(3)文化激励。文化的发展具有很强的惰性,一经形成就很难改变或者改变十分缓慢,从而经常表现为文化领域的发展落后于经济、政治领域,这就会对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起到减缓作用。因此,要有意识地促进文化的繁荣和进步。更新并转变观念,促进文化交流和融合,利用经济对文化的扶植和鼓励作用,发挥政策对文化的促进和保障作用。大力发展各种文化产业和文化活动,并深入到每个城乡居民的日常生活中。

3.消解区隔。(1)文化认同。城乡居民在对本身文化有着很强认同的前提下,对对方的文化要素中合理的成分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认同。这是很难得的一种倾向,因为建立在自身文化背景下的文化习惯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对“外文化”群体的理解,认同对方的文化要素更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这就需要使城乡居民间的交往更加地频繁,通过长时间的接触达到彼此的理解和认同,至少是一种非排斥的状态。(2)文化治理。这是一种对文化自身各层次要素的审视和修正。每种文化都有其滋养的沃土,都是建立在一种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环境中的。辽宁城乡文化特征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基础是各自的社会生产条件和环境,随着新辽宁的建设,辽宁大地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有了全新的面貌。在这样一种形势下,必须建立一种文化发展观,审时度势,适当地调整和发展文化,消解不适当的文化特质。(3)文化融合。辽宁城乡统筹的基础是文化间的理解和融合,这也是辽宁实现城乡统筹的深层次基础。具体来说,就是通过一种文化的相互认同和各自文化特质的治理,消解城乡文化的区隔条件,实现城乡居民的广泛性沟通和互动,打破城乡间看不见的“厚障壁”,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文化融合代表着社会的进步和发达程度,既是辽宁城乡统筹的目标,也是实现辽宁城乡统筹的保障。

4.实践保障。(1)促进城乡文化的相互交流。首先要充分挖掘、利用好城乡文化资源,实现城乡文化的互动与融合。辽宁各地在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时,应充分挖掘具有一定历史和影响力的特色文化,吸引城市优势的人财物资源流向农村促进城乡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同时根据辽宁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坚持城乡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并重,通过城乡互动、共建共荣的思路,将辽宁城乡文化事业发展纳入到统一部署、统一规划、统一发展的轨道,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新格局。(2)加快发展农村文化。辽宁各级政府要树立城乡文化协调发展的思想,大力发展农村文化,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充分考虑农村文化建设投入总量偏少、水准偏低、农村文化发展滞后的客观现实,坚持文化发展投入适当向农村倾斜的原则。引导机关、团体、城市居民开展各种形式的城乡结对共建活动,不断促进城市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影剧院等强势文化资源向农村流动,重点支持文化站、科普室、图书室、健身室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村公益性文化实体和文化活动。(3)统筹城乡文化设施建设。文化领域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化”发展模式和重城市、轻农村的发展思路,农村文化设施建设资金得不到有效保障,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水平大大落后于城市,农村文化生活极其单调。辽宁省各级政府应积极培育城乡文化市场,通过运用市场准入、资格认定、价格调节、财税优惠等政策和现代交通、通信等手段促进城乡文化市场双向对接,把城市文化资源与农村文化市场、农村文化资源与城市文化资源紧密联系起来,建立城乡文化双向交流机制,逐步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城乡一体的文化体系。

(本论文为辽宁省社科联项目“辽宁城乡统筹发展中文化融合问题”结项论文,课题编号2012lslktzimks-04)

参考文献:

1.程志强.城乡统筹蓝皮书:中国城乡统筹发展报告2011[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42.

2.赵岚.城乡文化协调发展建立城乡文化互动机制[J].商业经济,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