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幼师现代教育

幼师现代教育精品(七篇)

时间:2022-04-07 11:00:0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幼师现代教育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幼师现代教育

篇(1)

早教专业幼师生应尝试以兴趣班的形式,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扩大学生早教知识面,掌握早教技能技巧,促进幼师生早教专业发展。幼儿教育早教专业现代教育技术一、幼师生早教专业发展的问题的提出一般认为早期教育对象是指0~6岁儿童,涉及0~3岁婴幼儿阶段和3~6岁幼儿阶段的儿童,对应不同年龄阶段的教育目标、教学过程、组织形式是不相同的。苏州高等幼儿师范学校拓展办学思路,着眼于为学生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在江苏省范围率先对专业实行细分,分出了0~3岁早教方向和3~6岁的幼教方向。新辟的早教班有2个,其余班为幼教方向,即原来的幼教班。相比幼教方向,早教方向的专业学习内容更多,早教班的学生除了学习幼教班的课程,还要增加0~3岁婴教方面的课程,因而将来的就业面应该也更宽,既可选择面向0~3岁的早教机构,也可到普通的幼儿园当老师。在早教专业班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增加一个专业知识的学习?如何体现出早教班的特色?如何能满足社会对早教师资的需求?苏州高等幼儿师范学校以活动课程方式――专门开设0~3岁婴幼儿早教兴趣班,学校聘请早教专业老师引领,使学生一进校园就接触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现代信息技术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使学生在最佳的学习条件下进行学习。因为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具有形象直观、内容丰富、动态呈现、信息容量大等特点,所提供的外部刺激――图片、图像、动画、声音、文字等是多样而丰富的。动态演示与静态画面相结合,可以使情境不受时空的限制,再现于学生眼前,它集画面、声音等于一体,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三、0~3岁早教兴趣班教学实施我们对幼师五年学习中0~3岁早教兴趣班的学习作了总体规划,根据不同年级学习阶段制定了基本流程。

总体规划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让学生初触早教、亲历早教、研究早教,并通过规范的教学行为使学生进入早教实践,获得早教专业经验。1.学生初触早教0~3岁早期教育专业性很强,婴幼儿每个年龄段都有与之相附的生理及心理特征。年龄越小婴幼儿发展的速度越快,因而不仅年龄之间的发展水平差异很大,而且同龄个体之间的发展水平差异也很大。因此,0~1岁婴幼儿是以月龄为依据分段教养,1~3岁婴幼儿以半岁为依据的分段教育。对于刚入校的幼师一年级学生,他们缺乏婴幼儿教养经验和没有专业概念,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教师按婴幼儿月龄给学生看视频,学生第一次看到从新生儿到一周岁的宝宝成长的全过程,观察婴幼儿的成长过程中的变化,让学生了解许多照顾宝宝的基本常识,积累早教专业知识,初步感受早教内容。2.学生亲历早教每个幼师学生都有自己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只有让学生在活动中自主体验、自主发现、自主探究,才能使教育转化为自我教育,使专业内化成为可能。所以,幼师第二年教师鼓励学生到早教机构去观察、体验和经历。学生去早教机构亲历婴儿游泳、亲历亲子教育活动,身临其境,感受真切、直观、具体,有助于形成对早教的整体认识。在亲历中学生直接观察早教活动是有一定局限性的,纸笔记录往往会遗漏许多信息。因此,学生在早教机构中学生必须学会利用现代化的仪器设备,把观察时瞬间发生的事、物、状况以永久的方式,准确、全面地记录下来供研究,并为反复观察资料和分析资料所备用。3.学生研究早教进入幼师第三年,学生已有使用网络搜索信息的感性经验,教师开始引导学生把计算机网络作为辅助学习的工具,采用“任务驱动”和“分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即在任务驱动下,自学教材上相关内容和学习网站上的资源,掌握网络信息搜索主要策略和技巧,上网操作实践,小组交流讨论,合作完成任务。4.规范学生早教技能进入幼师第四年,根据江苏省规定,幼儿园教师持双证上岗(教师资格证和育婴师证),学生开始参加育婴师中级资格的考试,在育婴师中级资格培训中,除对学生进行早教专业理论考核外,还要对幼师生实际操作规范的考核,实操的内容有给婴幼儿洗澡、抚触、换尿布、穿脱衣服、喂奶和副食(添加)制作等,这些都要规范的动作和操作步骤。教师在培训中采用微格教学,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利用现代的录音、录像等设备,帮助学生训练上述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利用这个可控制的实践系统可使师范生和新教师有可能集中解决某一特定的教学行为,系统训练教师教学技能。例如,老师讲解抚触的实际操作,在给婴幼儿抚触前,要用七步洗手法洗手:手掌、手指间、手背、手指、大拇指、手心和手腕。然后,老师分别教了学生婴幼儿脸部、腹部、四肢和背部的抚触。每一个部位的抚触都有专业的手法、程序以及相应的注意点。老师提供教学技能的音像示范,让幼师生对教学技能的感知、理解,并作角色扮演。5.学生展示早教活动进入幼师第五年,学生经历了毕业实习,学生有展示自己学习成果要求,学生用课件的形式展示,例如,学生以PPT的形式呈现了游泳中心看“婴幼儿游泳”的观察报告。从什么是婴儿游泳――调查几个宝宝的情况――分析宝宝游泳出现的情况而作的科学解释――最后分析了游泳的好处。调查的内容分为宝宝的月龄,第几次来游泳,游泳时发生的情况以及家长对其的看法,最后还用照片展现,以连环画的形式展示出来,一环扣一环很有专业性,每一个课件都能体现学生思路的选择,在制作中课件图片、视频、动画、声音、文本等素材的获取方法,课件素材的制作加入一些视频、音频、图片、动画等,使课件有声有色,内容的呈现,动画的设置,文字的设置,图片的位置、大小、效果,视频音频的播放设置,幻灯片的切换,模板的选用,背景的选取等都有学生自己的思考。实践证明,利用0~3岁早教兴趣班的形式,用任务目标的方式,恰当地选准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与幼师生专业成长的结合点,适时适量的运用信息技术,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专业水平的迅速提高。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来灵活确定课堂教学的设计形式,充分利用各种媒体的有机组合,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促进学生专业成长。

参考文献:

[1]王世辉,石睿.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陈雅芳.幼儿教师“专业化”对幼师生“自主教育”的挑战.学前教育研究,2005,(Z1).

篇(2)

关键词 幼师生;教育技术能力;多元评价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06-0002-03

Education Technology Curriculum of Student of Kindergarten Teachers College Multivariate Evaluation System Design and Analysis//LU Xia, LIU Peng

Abstract Traditional evaluation method cannot effectively reflect the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bilities level of Infant normal students. By building The Modern Education Technology course multiple evaluation system, starting from the three-dimensional course target, realize the diversification of evaluation content, evaluation methods and evaluation of the main body. At the same time, the key points for multiple evaluation system are analysed.

Key words infant normal students;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bilities; multivariate evaluation

1 引言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针对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的探讨已经较为成熟,但对该课程的评价体系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形成完善而科学的评价模式。

现代教育技术课以培养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为目标,采用传统评价方式非但不能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反而会阻碍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影响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多元评价体系的提出为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评价带来了新的机遇。多元评价以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体现了以人为本理念,反映了学习者在各方面学习的完整写照,把促进学生多元发展和创新素质发展作为评价的核心目标。

2 多元评价体系设计与分析

从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目标出发,结合《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的要求,将幼师生教育技术能力多元评价体系分解为三个维度,即:知识与技能维度;过程与方法维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每一维度又从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评价主体等方面设计出相应评价指标,并将各评价指标与具体的教学内容相融合,设计出如图1所示幼师生教育技术能力多元评价体系框架。

评价内容多元化 《标准》是我国颁布的第一个教师专业能力标准,它明确了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目标,是制订幼师生现代教育技术课程评价标准的重要依据。《标准》将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划分为“意识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应用与创新”“社会责任”四个能力维度。这也就意味着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必然要包含多个方面的内容。

“知识与技能”是《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基本知识包括教育技术基本概念、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基本技能包括信息检索、教学媒体选择、教学系统设计、教学资源管理、评价等。这部分内容刚好与多元评价体系中“知识与技能”维度相对应。

“应用与创新”是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核心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标准》从教学设计与实施、教学支持与管理、科研与发展、合作与交流四个方面对教育技术的应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但也要看到,《标准》是立足于教师在职继续教育,“应用与创新”中有些需要结合教学实践经验的内容,由于师范生缺乏实际的教学经验,还要做适当的取舍。这部分内容与多元评价体系中“过程与方法”维度相对应。

“意识与态度”是教育技术应用的前提。《标准》从重要性的认识、应用意识、评价与反思、终身学习四个方面规定了教学人员对教育技术的意识和态度。“社会责任”是《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责任”主要包括公平利用、有效应用、健康使用、规范行为四个部分,全面囊括了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用教育技术需要遵循的原则。这两部分的内容可归入多元评价体系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宜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渗透。

评价方式多元化 在多元评价体系中,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必然要求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与之相适应。由此,选择以过程性评价为主,主观性评价与客观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过程中应当完全达到的培养目标。对于基本知识,以卷面测试的方式检测学生学习效果,通过即时反馈促进学生学习;在基本技能学习中,每个模块学习完毕后都有相应的任务驱动,主要通过对学生多媒体作品和课件作品的评价反映学习效果。

“过程与方法”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积极体验和科学方法的掌握与内化。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目标的认知和追求,更要注重学生对学习方法的主动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和潜能。在这一部分会要求学生进行教学设计与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模拟,并形成相应作品。通过对作品的分析和评价,可以比较全面地反映学生的教育技术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既是教育的目标,又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因素,具有行为意志的倾向性和相对隐秘性,往往很难进行测量。选择出勤、课堂表现、合作学习三个指标来综合考量。出勤记录学生上课次数,有无旷课、迟到、早退现象;课堂表现关注学生能否主动发言,提出有创新的意见;合作学习注重学生是否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及时完成分工任务,是否注意与同伴沟通协调等。

评价主体多元化 在多元评价系统中,特别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通过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同伴互评,使评价真正成为教师、学生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也有利于对学生教育技术能力更加全面的评价。

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监督者,对教学内容和目标有比较全面的把握,对学生课堂学习情况、作业材料完成质量等也有一定了解。所以在多元评价体系中,教师评价主体的地位依旧是不可动摇的。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观察、点评、作业批改等多种方式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学生自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反思和评价。自评不仅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认识自己的不足并及时调整学习过程,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和评价的积极性。学生自评可以通过教师事先设计好的自评表或各种形式的交流、讨论来进行。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强调合作交流,学习过程中通常会建立学习小组。学生之间长期接触、共同学习,彼此非常熟悉。通过同伴互评,可以得到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也促进了学生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同伴互评可以通过组长组织小组成员进行组内交流和讨论、填写评价表等方式实现。

3 多元评价体系实施要点

电子档案袋 电子档案袋的出现是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评价领域应用的产物,是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由学生创建和维护一个数字作品库。电子档案袋是学生一个阶段内的学习记录,其主要内容包括学习作品、学习参与、学习选择、学习策略、学习自省等材料,是用于现代学习活动中对学习和知识的管理、评价、讨论、设计,由学生本人在他人(如教师、学伴等)的协助下完成,体现出学生在课程学习期间的努力、进步和成果。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开始之初就要求每个学生建立自己的电子档案袋,在学习过程中再根据教师要求以及教材的提示,将所需材料和作品放入到相应的文件夹中。电子档案袋能全面记录学生完成任务过程中的多方面表现,从中体现出学生教育技术能力的个体差异及特长。电子档案袋是多元评价体系的具体表现形式和具体实施方法及策略,它不仅为幼师生教育技术能力评价提供了可靠的信息来源,更重要的是能够促进反思、促进交流,促进以自我为导向学习的发生。

评价量规 量规是表现性评价的评价工具,它包含了不同的等级水平以及各等级水平学生的行为或成就所要表现出来的特点。对教师来说,量规明确了教师对学生作品及学习表现的具体要求;降低了评价的随意性,使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更加客观公正。对学生来说,量规使他们获得对自己作品以及表现的信息反馈,有利于自我评价的开展;使他们了解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支持学生自主学习以及高级思维技能的发展。

在幼师生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中,有意识地使用了多种评价量规,如针对学生作品的《课件制作评价量规》,针对学生表现的《自我评价量规》,针对任课教师的《教学反馈评价量规》等。在具体使用中采用“三步走”的策略:

1)学习活动开始前公布评价量规,明确学习目标;

2)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应用量规评价自己的作品和学习过程,找出不足后及时改进;

3)学习结束后,使用量规进行自评、互评和师评,从而对自己的学习状况有一个客观的认识。

通过以上措施,将评价量规与课程学习有效融合,对促进幼师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起到很大帮助。

没有万能的学习评价方式,任何一种评价方法都有自身的优点和不足。因此,教育评价要多视角看问题,倡导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将多元评价体系应用于幼师生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中,对于改进师范生专业能力的培养方式、提高培养质量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祝智庭.信息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7.

[2]赵丽萍.电子档案袋评价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07.

[3]侯宏霞.多元化学习评价模式的构建与探讨[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31-132.

[4]曹科岩.试论小组合作学习评价[J].当代教育论坛,

篇(3)

【关键词】幼师;音乐;教育

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和谐地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要提高国民音乐教育的质量必须从幼儿园抓起,从建立一支合格的幼儿音乐教师队伍抓起。因此,幼儿师范学校必须把音乐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受专业院校教学体系和模式的影响,在一些幼师(包括中师)中普遍存在着重技巧训练,轻教学能力培养的弊端。鉴于此,笔者认为,幼师专业的音乐教育一定要突出“师范性”的特点。要转变旧的教育理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措施,为社会培养一批具有较高音乐素质、适应现代幼儿音乐教育的新型幼儿教师。

一、重视音乐教育,明确培养目标

“研究表明,音乐能使人产生意想、联想、帮助自我实现,唤起人深层意识结构中潜在的东西。音乐能激发人原始本能,也能抑制这种发挥潜课程功能的重要手段”。幼儿是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音乐教育对幼儿一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目前的现状并不令人满意。忽视甚至轻视幼儿音乐教育的现象很多,在各式各样音乐兴趣班众多的背后,更多的是出于功利的目的以及盲目的心理和随众心理。对于音乐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很多人并不了解,因此,我们必须纠正上述的两种错误现象。让未来的幼儿教育工作者真正了解音乐教育对幼儿身体的发展、语言的发展、知识的发展、情感和意志的发展、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起着的重要作用,转变原有的陈旧观念,认清新世纪形势下幼儿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是通过音乐教育活动使儿童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幼儿音乐教育主要是培养幼儿对唱歌、旋律、倾听等音乐内容的兴趣和热情,教给幼儿感受和表现音乐美的方法、手段和途径,使他们有能力以声音、节奏为手段去表现所感受到的音乐情感,并能够富有热情、表现力和创造性地进行表演。因此,我们必须明确幼师培养目标是让学生毕业后,到幼儿园去做一个合格的幼儿教师。教给幼儿一些简单的音乐技能,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和索质,使幼儿能够健康和谐地全面发展,而不是培养她们个个都成为音乐家。

二、探索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要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素养全面的新型幼儿师资,就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探索适宜的教学方法,提高幼师音乐教育的质量。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为了丰富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增强对音乐艺术的热爱,教师应经常通过良好的示范演奏和深入浅出的理解来启发引导学生,让学生以一种兴趣浓厚、积极舒畅的心情接受教师指导。

(二)注重伴奏能力的培养

首先对一些幼儿歌曲伴奏曲式、调式、风格、情绪进行分类,并对和声及伴奏音型进行分析,以此帮助学生掌握编配歌曲伴奏的规律。其次,让学生多作编配儿歌伴奏的练习及音阶琶音练习,熟悉各种大、小调的音位,以便在以后教学伴奏时灵活运用,以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与此同时,还要培养学生边弹边唱的习惯,做到心、手、口一致,从易到难。通过训练,达到学生能够运用自如地弹唱。

(三)开设欣赏课

对幼师学生适当开设欣赏课,也是十分必要的。欣赏课可以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感受、想象、理解、鉴赏能力,还可以引导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分析理解作品,以提高对音乐作品从形式到内容的分析能力,还要识别音乐作品的年龄适应性,什么样的音乐作品适合何种年龄的幼儿,敏锐地察觉音乐作品内涵,以便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将音乐作品的教育潜力转化为幼儿的发展。

(四)让学生参加音乐活动与实践

首先,定期举行汇报会。每学期一次大型汇报会,每月一次小型汇报会。通过一些合唱(大合唱或小合唱)、独唱、弹奏、舞蹈等节目,让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以汇报会的形式展示出来,以达到巩固的目的。其次,参加区、市等举办的各种文艺汇演、竞赛活动,锻炼、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使得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密切配合,达到丰富学生的音乐素养。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三、加强修养教育,提升幼师整体素质

篇(4)

关键词: 幼师生物教学 学习兴趣 激发

幼儿师范专业是对未来幼儿教师进行的职前定向培训,其中幼师生物学课程的教学可为他们从事幼儿教育事业打好坚实的基础。而兴趣是学生学好任何知识的前提和基础,人们常说:“学生的兴趣之火是教师用自己的兴趣去点燃的。”幼师生物学科当然也不例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多种途径来激发幼师学生的兴趣。

1.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

在今天的信息社会里,随着教学媒体的不断更新,计算机等现代教育技术在生物教学中可发挥多方面的作用。它们不仅可以大大提高生物学教师的工作效率,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物这门学科的学习热情。

1.1知识形式的转变。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影碟机、录像机等电子设备,根据教学内容为生物课堂教学提供声音和图像等,再加上教师生动的语言点拨,将书本上的知识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形象,化语音为形态,化文字为图像,让学生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而大大加强课堂教学感染力。

例如:在“花的结构”教学部分,首先让学生观看大量花的图片和一些简单录像,通过这些可视画面向学生展示千姿百态、五颜六色的花,并配合生动的语言讲解,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加强了课堂教学的感染力。

再如:在讲解“细胞有丝分裂”时,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先播放细胞有丝分裂动态过程,并配合细致讲解,可使教材中的各阶段图片在学生的脑海中动起来,形成动画,从而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因此,多媒体教学用于生物教学中可充分体现生物界所特有的“动态”生理过程。

1.2拓展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生物的分布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若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就可打破时空的界限,使学生看到生活在世界各地、大洋深处的各种生物,甚至能看到显微世界的生命活动,从而拓展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

例如,对于“生物进化”部分的讲解,教师可先播放有关进化的短片,让学生仿佛回到远古时代,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这样化虚为实、变难为易,学生顺利地弄清了生物进化的有关知识,大大激发了探究生物学奥秘的热情。

2.适当运用手绘图教学

结合生物学科的特点,结合挂图和插图讲解知识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但运用手绘图进行教学也十分重要,有时还会比用挂图和插图的教学效果更好。因为挂图、插图是一下子都呈现在学生面前,不能很好体现发生顺序,手绘图则弥补了这一缺点。

2.1按照生命活动顺序绘图。手绘图的使用在教学中的作用是帮助学生了解某些生理过程的发展,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如绘制哺乳动物血液循环路线图,应按照循环路线顺序进行,分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按“左心室、主动脉、身体各部毛细血管网、上下腔动脉、右心房”顺序进行,肺循环按“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顺序进行。

2.2边讲边画。在绘制图时还应注意对结构和过程的讲解,在为学生一步一步展现生理过程的同时,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从而轻松突破重点、难点。这样能降低学生掌握知识的难度,让学生比较容易接收知识,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进而激发学习欲望。

3.进行小组实验合作教学

3.1合理分组。幼师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各校条件差异较大,有的农村学生基本上没动手做过实验,甚至有的学校干脆取消了生物课,但对农业生产方面的生物学知识有一定了解,而城市学生有课堂实验经历,却并没有过多接触过大自然,在实践方面基本上是空白的。基于这种情况,将幼师学生进行合理分组有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在分组中要注意将不同地区、不同基础的学生进行组合,使学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3.2组织兴趣实验。而幼师学生的未来职业要求他们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所以在合理分组的基础上应较多地开展能发挥学生特长爱好的,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这样会使他们耳目一新,兴趣陡增,从而训练和培养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所需的各种技能。

为避免课外活动流于形式,我们应定教师、定学生、定计划、定时间、定地点,指导学生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制作一些简易教具和代用品,设计与幼儿教育有关的生物小实验,以及与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有关的小实验。如显微镜的结构、性能、运用办法;栽培蘑菇、草莓;饲养金鱼、蝌蚪、牛蛙;制作动物标本、给校园的花草树木挂牌标明科属种及生活习性等。但活动一定要有科学性和趣味性。否则久而久之,学生的兴趣就会降低,课外活动教学的有效性就难以发挥。

4.注重直观教学

直观教学可使知识具体化,便于学生更好地感知、记忆、领悟知识。对于动植物的形态、结构来说,语言叙述不如实物、标本直接作用于感官所产生的感知那样鲜明、具体、完整。

4.1植物部分的直观教学。学生对植物的接触并不少,但认真、系统地观察植物的机会并不多。所以为了使学生将书本知识掌握更牢固,我们应在理论知识教学之后,带领学生走出教室,真正走进植物,切身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增强学生对大自然中植物的热爱,加强学生保护植物的意识。

4.2动物部分的直观教学。很多学生对动物的接触只限于家庭宠物的饲养。所以在这部分更要充分利用实物、标本、模型、实验等形式辅助教学。如在讲鲫鱼时,可将鱼放在玻璃缸中,先让学生观察其颜色、形状,再剪掉一条鱼的尾鳍和腹鳍,放回水中,观察其运动情况,并与其它鱼对比,了解鳍的功能。再破坏另一条鱼的侧线,用木棍搅水,让学生观察思考:鱼游的方向与水流方向如何,以掌握侧线的功能。讲昆虫的呼吸系统时,可把两只蝗虫同时浸入水中,其中一只身体浸入水中,头部露出水面,另一只头部浸入水中,身体露出水面,观察哪只先死,了解气门的功能。

总之,培养了学生学习生物学兴趣,就可使他们学得生动活泼、兴味不衰,为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幼儿教师打好基础。当然培养兴趣关键在于教师勇于实践,敢于创新。在遵循教学规律把握学生学习心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教学艺术,采用恰当有效的教学手段,才能使生物教学达到知识性和趣味性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人性化管理;幼儿园;以人为本

为了实现幼儿园的人性化管理建设,管理者必须充分尊重人性,根园内教职工和园内环境的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人性化管理。笔者根据自己的管理经验和工作分析,探究了在幼儿园管理过程中实现人性化管理的意义和建设方法。本文将就此问题进行重点讨论。

一、幼儿园人性化管理的建设意义

1.有助于尊重教师作为“人”的特性

毋庸置疑,幼儿教师作为独立的人,他们的教学和工作的各项行为都具有明显的个性化特征。现代教育要求幼儿教育必须“以人为本”,注重幼儿的人性化特征,关注其人文关怀。这更要求幼儿园的管理者同样需要以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对幼师进行管理,引导幼师的行为,树立人性化管理的观念,提高幼儿园的人性化氛围,从而实现园内各项工作的发展,符合现代社会的文明要求。

2.有助于实现幼儿园健康有序发展

当今社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幼儿园能否拥有高水平的幼师人才队伍,除了良好的硬件和较高的福利待遇,幼儿园还应当进行必要的软件建设,从而让幼师能够在日常的工作和教学中保持较高的心理状态,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而这也是实现人性化管理的必然要求和意义。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个幼师充分发挥自己的价值,达到最佳状态。

3.有助于提高幼师的心理健康水平

在幼儿升学、就业压力和市场竞争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幼师的工作和心理负担也由此增加,进而对其心理状况产生威胁。在这样的状态下,幼师的教学状态难免受到不良的影响。如果幼师将这种压力情绪转嫁到幼儿身上,后果更是不堪设想。因此,对幼儿园实行人性化管理,通过尊重、包容和激励,减轻幼师的心理压力,从而提高他们的精神状态,实现高效、人性化教学。

二、幼儿园人性化管理的建设方法

1.制订科学的管理制度

在现代管理理念中,管理的本质是对人进行能力的激发,而非机械性改造。因此,管理制度的制订绝非只是约束人,而是通过人性的关怀对人进行激励和鼓舞。幼儿园管理也是如此。管理者应当通过制度给予幼师及教职工充分发挥自我的空间,并利用尊重、信任、欣赏的态度激发其潜能,从而实现真正的人性化、以人为本的管理。

另外,人性化的管理制度可以有效激发每个幼师的工作动力和积极性,使其甘于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自己的价值,并把自己的利益、未来和幼儿园紧密结合,不仅有助于提高教育质量,对于幼儿园的发展和社会的健康进步也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

2.创设民主的管理环境

只有充分尊重幼师的人格和工作,才能让他们切实感受到自己在幼儿园中的地位与作用,从而有效激发幼师的主观能动性。举例而言,幼儿园可以通过成立教代会、工会等组织让幼师充分参与到日常的幼儿园管理工作中,为幼儿园未来的规划和发展出谋划策,同时幼师也要拥有审议幼儿园工作、干部监督的权利,对绩效考核等问题也拥有参与决策的机会。这不仅调动了幼师的主人翁意识,也促使其视幼儿园的发展为己任,更加积极主动地为幼儿园的发展做出贡献。

在传统的管理中,幼儿园管理者和幼师间的沟通几乎都是单向的。要实现人性化管理,必须实现管理者和幼师的双向、深层次互动。对此,幼儿园必须建立完整的双向沟通途径,让幼师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使双方能够消除隔阂,培养真正的感情,从而提高幼师的认同感,营造浓郁、民主、平等的管理氛围。

3.实现人性化业绩考评

实现人性化管理,需要管理者为幼师树立正确的评价意识和能力,使其意识到自己的工作会直接影响到自己在幼儿园中甚至社会中的价值。管理者必须正确认识评价对于促进幼师甚至整个幼儿园的发展作用,从而帮助幼师完成工作,获得成功。

对于这一点,幼儿园对幼师的工作评价应当做到公平和客观,认识到考评绝非反映幼师的全部,不能将其绝对化。管理者必须通过考评激发幼师的工作和教学积极性,使其拥有工作的动力,同时提升责任感。

另外,对幼师的评价必须统筹兼顾。这要求幼儿园必须以促进工作的顺利进行、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和实现教师的健康发展为目的,制订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处理不同性质评价之间的关系,为幼师的能力提升创造一个良好的客观环境,最终实现人性化管理的有效建设。

总体来说,幼儿园进行人性化管理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时代和社会意义。所以,管理者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要求,充分尊重幼师的地位和作用,让每一位幼师都可以更加积极主动、轻松愉悦地进行教学和工作,实现幼师、幼儿园、幼儿的多重成功。

参考文献:

[1]吴小平.论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运用[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0(1).

篇(6)

关键词:幼师师德;德治;法制教育

根据对幼儿园老师这个职业的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多数幼儿园老师对本职工作感觉都是很满意的也是很认可的,处于这个状态的人员在职业道德素养方面多数基本达标:对于本职工作很热爱,关于法律法规方面的意识是正确的,认为学习与幼儿教育有关的法律法规是很重要的并认真学习;教育行为规范,根据个人经验与实际情况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规范的施教行为;遵守教师的职业道德,有着比较正确的职业道德意识,而且能够恪守本职工作。基于以上现状,对幼师“失德”现状进行了列举分析,并对幼师在学生阶段的法制教育措施做出了简要的说明。

1.对于现阶段幼师师德状态的不良现象的分析

1.1腐败思想的蔓延,“挂羊头,卖狗肉”。我国经济市场自改革开放以来,完成了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完美转型,经济体制的转变带来了物质层面的飞速发展,时代背景下映衬出了人们精神世界的空虚,经受不住物质诱惑的人群变得越来越“壮大”,“社会黑暗体现在各个角落”,教育事业同样不可避免,一部分教师(以幼师最为严重)没有恪守本分,把专区经济利益的长矛指向了学生和家长,将本可以无上光荣的职业败坏得一塌糊涂,将“师德”变成了“失德”。“为人师表”,说的是教师不仅教会学生书本上的知识,在教授学生书本知识的过程中,起到表率的作用,尤其对学生思想品德方面的影响尤为重大,幼儿园、小学阶段,因学生的年龄较小,而且是接收新知识、塑造各方面认知的最初阶段,很容易受到老师一言一行的影响,严重的甚至可以影响学生的一生,因此,幼师的道德品行十分重要,影响的是孩子做人的大方向,深远点考虑的话,影响的是祖国的未来,影响的是教育事业发展前景。一个“失德”的幼师,为了满足自己的物质需求,利用自己“为人师表”的便利,谋取个人利益。

1.2管理手段不恰当。学生尤其是幼儿阶段,无论是对是非对错的判断力还是对自我的认知方面,都不是很清晰,他们对外界新鲜事物的畏惧心理和好奇心理相当强,因此学习生活中难免出现任性、搞怪、调皮等现象,更避免不了个别学生不听教师管教的现象。作为一名有专业素养的合格幼师,面对此类问题应增强学生的耐心,进行恰当劝说、引导,使学生各方面发展走向正确方向。但是,个别幼师对待此类现象的处理方式与上类截然相反。我国现阶段幼师行业还有很多不规范之处,幼师的文化素养和对自身职位的认知程度不甚相同,而且校方为了幼师更好地与幼儿沟通,更好地融入学生中,往往选择年龄较小的幼师,他们工作时间短,经验不丰富,承受校方监督的同时,又要对学生家长负责,心理方面承受相当大的压力,一些刚毕业的幼师心理承受不住突然而来的压力,容易将幼儿学生视为“出气筒”。

1.3未给予幼儿足够的尊重及爱心。自信心对于一个人的人生来讲十分重要,而它的形成阶段在幼儿时期,处于起步阶段的幼儿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在这个阶段对其自信心的培养应为幼师的重要责任之一,一些幼师甚至家长都未充分认识到这点。因此,幼师在教导学生的过程中出现打击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的行为,长期发展使学生缺乏自信心甚至形成自卑心理,对学生健康成长不利。

1.4不具备足够的责任心和事业心。教育事业是神圣又光荣的,教师是一个高尚的职业,一名合格的教师应具备“为人师表”的基本素养,随着物质生活不断提高,教师的精神生活未能跟上物质生活的脚步,使越来越多的人经受不住物质的诱惑,将教育事业当做谋生的职业、赚钱的手段,很难做到对学生负责、对教育事业负责。

2.针对2年在校教育,1年实习的学前教育学生的教育措施

2.1学校要转变传统“德治”观念,提高对法制的认识。(1)积极转变传统观念,给予法制正确的定位:学校应该同等重视学生的法制教育,把传统单一的德治教育转变成德治与法制并重,促使学生向“法律人”和“道德人”二者兼备的全面型人才转变。(2)明确法律素养目标,完善法制教育体系:目前学校关于学生是否具备完全的法律素养问题尚未定论,仍然存在学生只要遵纪守法就是具备了法律素养的片面认知。学校应尽快明确法律素养的标准,促使学生具备法律意识、法律知识、法律能力、法律信仰,成为知法、守法、懂法、用法、护法,充分具备法律素养的新一代幼师生力军。(3)提高在校生的认识,加大法制教育建设的投入:学校应在学生在校期间提高其法律素养至最高境界,同时加大该工作的物质投入力度,提供专项费用支出经费。

2.2建设完善的法制教育课程。需要学校从以下几个角度实现法制教育课程的建设工作:(1)充实教育内容;(2)改进教育形式;(3)创新教学方式;(4)加强实践教学。

2.3加快师资队伍建设。实现师资队伍建设的完善从几个方面统筹:(1)提高校内师资建设的速度;(2)不断壮大校外兼职教师的队伍。

2.4各方达成共识,共同营造利于培养学生法制教育的大环境。对于共同营造良好法制教育环境,应上至国家,下至学校、社区,再至学生家长分别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校园环境、社区环境和家庭环境。

3.结语

在校期间幼师的法制教育应提升至与传统德治教育同样重要的地位,切实做到“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从根本上改善幼师师德现状,加强在校学生的法制教育。

作者:周艳 单位:滕州市教师进修学校

参考文献:

[1]陈维红.从“虐童事件”看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J].现代教育信息,2013年(3):26.

[2]刘曦.把握高职学生特点,提高教育管理实效[J].镇江高专学报,2010(4):69.

篇(7)

【关键词】美术,思维能力,教育

一、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象的生成

幼师美术教育有利于学生穿创新意象的生成,培养“视觉化的心灵”,是创造性发生的辅助因子。美术作为一种视觉艺术,活动全部过程离不开对现实形体的把握,这便是意象生成的主要来源。意象是对客观观察、记忆,经高度的概括、抽象后积淀下来的类似“原型”的东西,它“源于感知,但又不同于记忆象。“记忆是原感知形象的复现,而意象是比原感知表象更加概括、更抽象,能反映事物内在意义的心理印象。助格式塔心理学派认为,人的视觉本身便是思维过程,具有思维的全部特征”。在观察过程中主体对客体进行整合、创造,形成一个符合自己需要的心理意象,这便是直觉与想象,灵感与顿悟得以闪现的载体与诱发因素。里德对心象的形成及心象在成长过程中的作用作了深入研究,认为摹想力与心象及其活动有关,并且可以通过训练增强这种心理能力。形象创造力离不开舍弃了偶然的、次要的、表面的所能反映事物本质、深刻、理性的心理意象,抽象思维也离不开它,许多创造性思维是借助于形象直观与理论抽象的合力得以发生。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首先,美术学科的丰富性与教学的灵活多样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苏姗・朗格说:“因为艺术没有使各种成分组合起来的现成符号或规律,艺术是一个符号体系,它永远是未定的,每一个作品都从头开始一个全新的有表现力的形式。”科学求真,艺术求美,美术活动以美为最高规范,众所周知,美是一有深刻内涵和宽泛外延的意识形态范畴,它给美术活动提供了自由活动的广阔的空间,它没有理工科教学活动那种“殊途同归”的唯一正确答案的限制,在美术学习与美术教育过程中,学生完全有可能以自己的个性特点上发,“为情所趋”地创造美的形象或符号,其过程如图所示。

可见,幼师美术教学有利于发挥学生的想象与联想,锻炼并增强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可谓“意如泉涌”、“思路畅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其次,幼师美术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直觉思维能力、灵感及想象力。现代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的直觉洞察力越高,想象越丰富,人的创新力就越高。爱因斯坦将科学创新原理归结为“经验――直觉――概念或假设――逻辑推理――理论”,并认为直觉是关键。创新心理学认为,直觉在创造活动中发挥着选择、预见、提出新概念、新理论等作用,同时提出,它并不是神秘莫测的东西,直觉能力来源于个人的实践经验。幼师美术教育离不开直观形象,它是传播美术文化,反映社会生活、表现艺术情感的载体,直观性是其最显著的学科特点之一。在幼师美术教育过程中,学生可以对意象进行重组或再创造,如以长着双翼的天使和象征中华民族精神的龙,无不充溢着想象与睿智,艺术品因为想象而具无比魅力。也正是基于此,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认为,“除了抽象思维之外还有形象(直觉)和灵感(顿悟)思维”。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力

如果说美是艺术的生命,那么情感便是艺术的血液,它溶汇在艺术活动的全过程中,虽然情感并非艺术的最终目的。就创作主体而言艺术活动不全为情感而在产品中蕴含着艺术人的情感。另一方面,就美术的本质而言,人们往往以社会、认知、历史、审美及其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等等方面加以考察,我们若加以概括提炼,其本质可以一言蔽之:“审美性”。它是区别于其它意识形态、认知方式的最根本的特质,且艺术的功能看,如认识功能、教育功能都以审美功能为基础而“以美启真,以美储善,以美怡情”。从幼师美术教育在整个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看,它的基础性和非专业性决定了中幼师美术为审美教育。在幼师美术教育中所培养的审美、道德、认知情感作为一种合力作用于创造,唤起学生潜伏的创新动机,并在道德意志与认知情感的推动下间接地提高学生观察的准确性,记忆的持久性,加强积极性、主动性,减少疲劳,在较为轻松愉快的适度兴奋的环境中闪现最可珍贵的想象、思维、灵感与顿悟等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并将共通具体操作物化成新颖产品。

总之,在美术教学中,现代教育给每位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不断创新,发扬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掌握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并善于向学生学习,学生身上潜藏着巨大的创造力,破除惟我独尊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在美术教育教学中,对学生日积月累地进行创新教育,一定会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人才注重创设宽松、民主、富于创新精神的教学氛围,尊重学生的选择,张扬学生的个性,热爱和关注学生,注意抓住一切时机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在教学中真正树立创新的意识,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得以培养,创新思维才能得到不断弘扬。

参考文献:

[1]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音体美卷编辑委员会编.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M].沈阳:沈阳出版社,2006:42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美术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1.

[3]莫元汉.职校幼师美术教育多向思维的培养.职教论坛,1997,2: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