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0 16:16:3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粮食安全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㈠甘肃是全国最大的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
甘肃河西走廊土地平整肥沃、灌溉设施齐全、隔离条件好,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全国最大的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所生产的玉米种子色泽鲜艳、颗粒饱满、纯度高、芽率高、产量高、品质好,深受国内外种业界的青睐。经过多年的建设,目前已建成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150万亩,年产优质种子60万吨,占全国大田玉米生产用种量的60%左右。“张掖玉米种子”是全国唯一获得国家地理商标证书的玉米种子品牌。中国种业骨干企业中已有41家在甘肃河西走廊建立了种子生产基地或加工中心。世界排名前5位的跨国种业公司已有4家企业已不同的方式落户甘肃。甘肃省已建成大型玉米种子加工中心140多个,种子烘干线180多条,果穗烘干能力30多万吨,种子加工能力达70万吨以上。已初步形成了优质杂玉米种子生产、加工、包衣包装、销售为一体的现代种业产业集群。
㈡甘肃的自然条件比较有利于玉米生产
甘肃地处祖国西北内陆,气候干燥,光照充足,病虫害少,无霜期相对较长,气候条件比较适合玉米生长,是全国春玉米的主产和高产地区之一。虽然降水较少,但降水时段主要集中在第三季度,这与玉米的需水旺季完全相吻合。所生产的玉米品质好、产量高,是食用、饲料和加工的上好原料。经过多年的发展,甘肃已成为全国千万亩以上的玉米生产大省。
㈢甘肃有创新的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甘肃的自然条件总体上较有利于玉米生产,但十年九旱的省情也制约了玉米生产的发展。特别是甘肃春季易发干旱,使玉米播种出苗困难,直接影响产量。如何适应降水规律,科学合理地利用好天然降水,突破生产中降水与作物生长不同期、玉米下种出苗难的问题,就成为甘肃省玉米生产必须面临的实际问题。多年来,甘肃省探索总结形成了以地膜覆盖和抗旱品种配套技术为主的玉米生产技术体系,较好地解决了影响玉米生产的突出问题,为玉米生产开辟了广阔的前景。特别是2003年研究成功的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实现了旱作农业技术的重大突破,使以地膜覆盖为主的玉米抗旱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提高,既解决了玉米前期出苗和生长缺水的难题,又强化了地膜的增温增光效能,增加了有效积温,扩大了玉米的种植范围,大幅度提高了玉米的产量。成为支撑甘肃省玉米生产技术体系的核心。
㈣甘肃发展玉米生产氛围良好
甘肃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玉米生产,把玉米生产作为保障全省粮食安全、优化种植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主导产业,整合各部门力量、创新工作机制,加大扶持力度,形成了全社会重视玉米生产的良好氛围。特别是2006年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大获丰收后,甘肃省委、省政府立足省情、审时度势,抓住机遇,加大投入,以强有力的行政推动,促进了玉米生产的快速发展。到2012年,全省推广全膜双垄沟播玉米面积达到1258.05万亩,比2007年的48.9万亩增加了1209.15万亩,6年累计推广4407.6万亩,总增产粮食超过400万吨,为全省粮食生产实现“九连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㈤甘肃发展玉米生产前景广阔
甘肃是全国6大牧区和重要的畜牧业基地。2008年以来,省委、省政府把畜牧业作为全省战略性主导产业来培育,先后出台了扶持畜牧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举措,促进了全省畜牧业生产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畜牧业总产值由2008年168.3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231.7亿元,增长了72.6%;畜牧业增加值由117.5亿元增加到158亿元,增长了74.4%。畜牧业的快速发展,为玉米的生产提供了广阔的前景。据专家测算,同期全省饲料用玉米由2008年约203万吨增加到294万吨,增长了44.8%。目前全省每年新增的饲料玉米需求仍以20万吨左右的速度递增。同时,玉米深加工快速发展,带动了玉米消费需要的增长。近几年随着全省玉米产量的大幅提高,玉米深加工产能也在不断扩展,加工产品主要是淀粉和酒精。全省玉米深加工量约40万吨,生产的加工产品约10万吨。
二、玉米已成为甘肃第一大粮食作物
玉米是甘肃省三大粮食作物,全省14个市(州)、80个县区(除甘南牧区县外)均有种植。近几年随着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大力推广,全省玉米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产量不断提高,已成为甘肃省第一大粮食作物,对保障全省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甘肃省已成为全国15个千万亩以上玉米生产大省,种植面积居全国第12位,总产量居全国第13位,单产居全国第14位。
㈠种植面积和产量持续增加
1997年~2007年,受干旱的影响,甘肃的玉米种植面积一直徘徊在750万亩左右,产量在200万吨~250万吨之间。2008年全省大力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以来,玉米生产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面积和产量均呈现持续增长的良好态势。2008年,全省种植面积首次突破799.95万亩,达到835.8万亩,比2007年增加87万亩,占到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的20.8%;产量达到265.4万吨,比2007年增加22.8万吨,占到全省粮食总产量的29.9%。2009年,全省种植面积首次突破1000万亩大关,达到1054.35万亩,占到粮食播种面积的25.7%,产量突破300万吨,达到312.6万吨,占到粮食总产量的34.5%。2012年,种植面积达到1387.05万亩,占到粮食播种面积的32.6%,产量达到504.1万吨,占到粮食总产量的45.4%。从2008年到2012年的5年间全省玉米种植面积增加了551.25万亩,平均每年增加110.25万亩;产量增加了238.7万吨,平均每年增加47.74万吨。玉米所增加的产量占到同期全省总增产粮食285.3万吨的83.67%。由此可见,玉米在甘肃粮食生产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玉米已占到甘肃粮食生产的半壁江山。
㈡区域布局基本形成
为适应市场对玉米品种品质结构和玉米专业化生产的需求,甘肃省在持续扩大玉米种植面积的同时,努力调整和优化玉米的品种和品质结构和区域布局结构,不断完善玉米生产的技术体系,已初步形成了特色明显的区域布局和和比较完善的技术体系。在区域布局方面,目前已形成了以河东旱地粮饲兼用玉米和河西走廊杂交玉米制种为主体,河西走廊及沿黄灌区高产玉米和城市郊区鲜食玉米为补充的四大块生产区域。
1.河东旱地粮饲兼用玉米生产区。
这是甘肃玉米生产的主产区,面积和产量均占到全省的80%左右。主要包括兰州、白银、临夏、定西、天水、陇南、平凉、庆阳8个市州。目前种植面积1000万亩左右,产量约340万吨。这一区域的特点是:面积大干旱重、全膜覆盖、自然降水利用率高。
2.河西走廊杂交玉米制种生产区。
这是全国最大的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主要包括河西走廊绿洲灌区核心区域的酒泉、张掖、金昌、武威4市的凉州区、古浪县、甘州区、临泽县、高台县、永昌县、肃州区等县区,常年杂交玉米种子生产面积150万亩左右,年产优质种子60万吨左右,约占全国大田玉米生产用种量的60%,是全国最大的优质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这一区域的特点是:光热资源富集、灌溉隔离等基础条件好、产量高质量优。
3.河西走廊及沿黄灌区高产玉米生产区。
主要包括河西走廊绿洲灌区边缘制种玉米与小麦生产的过渡地区的凉州区、古浪县、民勤县、永昌县、金川区、玉门市、金塔县、肃州区、省农垦农场和沿黄灌区的临洮县、榆中县、景泰县、靖远县、临夏县等县区,常年种植半膜覆盖玉米面积150万亩左右,产量约100万吨。这一区域的特点是:半膜覆盖、灌水有保障、产量高。
4.城市郊区鲜食玉米生产区。
主要包括兰州、天水、白银等城市近郊县区及省农垦黄羊河农场。常年种植面积约8万亩,产量约5万吨。这一区域的特点是:基础条件好、面积小品种杂、产值高效益好。
㈢生产技术日臻完善
目前已形成了以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为主的、比较完善的玉米生产技术体系。主推的技术有以全膜覆盖为主体,半膜覆盖为补充的覆盖抑蒸技术;以垄膜沟灌为主体,膜下滴灌、垄作沟灌为补充的节水灌溉技术;以一膜两年用为主体,秸秆和根茬还田为补充的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技术;以机械深松耕和机械覆膜为主体,机械播种、收获为补充的机械化耕作技术;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为主的科学施肥技术。特别是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经过多年的总结完善,目前处在国内旱地玉米栽培的领先水平。在栽培品种方面,目前已形成以中晚熟品种为主,早中晚搭配的高产、抗旱品种体系。主栽的品种(种植面积10万亩以上)有:豫玉22、沈单16、富农1号、先玉335、正大12、酒单4号、承单20号、郑单958、金穗3号、金凯3号、中玉9号、吉单216、晋单60、金穗1号、吉祥1号、绵单1号、长城799和东单11号等。
三、甘肃玉米生产面临五大突出问题
尽管近年来甘肃省的玉米生产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走出了自己的路子。但目前仍面临五大突出问题。
㈠生产稳定性差
甘肃玉米的主产区在旱作区,玉米生产最大的威胁是干旱。干旱造成玉米生产稳定性差,年际间产量波动大。甘肃省十年九旱,春季易发旱灾,导致玉米下种出苗困难;而夏旱和伏旱又会给玉米的拔节、孕穗、抽雄和扬花、授粉造成困难,直接影响产量形成,导致单产减少。据统计,2000年以来的13年间,甘肃省的玉米单产有7年增长,6年减少,减产的年份都是干旱的年份,其中2000年减5.65%,2001年减6.0%,2004年1.1%,2006年减14.5%,2008年减2.1%,2009年减6.64%。2000年全国大旱,甘肃首当其冲旱情严重,因旱造成当年全省粮食产量比1999年减产101.45万吨,这其中玉米就减产44.7万吨,占到了44%。2006年甘肃遭受50年不遇的干旱,造成当年粮食减产28.84万吨,其中玉米年减产14.9万吨,占到了51.66%。2008年以后,由于大力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有效抑制了旱灾的威胁,减轻了旱灾的损失,提高了玉米生产的稳定性。2009年,甘肃又发生了严重的春夏连旱,为有效应对旱情,省政府年初就决定将原计划安排的500万亩全膜玉米面积调整到650万亩,实际完成692万亩,增产粮食约70万吨。尽管当年由于严重旱灾造成玉米单产比2008年减少了6.64%,但全年粮食产量仍比上年增加了17.7万吨,增长了2.0%。
㈡单产水平低
玉米杂种优势强、光合生产效率好、理论产量高、增产潜力大。世界发达国家玉米平均亩产都在1吨以上。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11年创造过1356千克/亩的单产水平,2013年又创造了1511.74千克/亩的单产水平(1.3亩示范田),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2009年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创造了旱地玉米平均单产901.7千克/亩的全国同类型地区万亩高产记录,武威市凉州区2012年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平均单产达到1041.3千克/亩,创全国水浇地玉米万亩集中连片种植的最高纪录。但实际生产中,我国玉米的平均单产水平较低,仅相当于发达国家的三分之一,甘肃省玉米的单产仅相当于全国平均单产的85%左右,差距较大。2011年~2012年,是甘肃省玉米的高产年,全省玉米平均单产分别为333.1千克/亩和363.4千克/亩(统计年鉴数),分别比上年增加了21.6千克和30.3千克,虽然比同一区域内的陕西省的平均产量高21.4千克/亩和39.7千克/亩,但仍比同期全国平均单产低50.1千克和27.9千克,与全省高产创建示范片单产相比差距更大。2011年,甘肃省的玉米单产仅相当于全省同年39个玉米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平均单产738.4千克/亩的45.1%。2012年,甘肃省的玉米单产仅相当于全省同年134个玉米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平均单产768.8千克/亩的47.3%。分析甘肃玉米单产水平低的原因,除干旱之外,主要是种植密度普遍偏低、收获期普遍偏早。目前甘肃省玉米平均种植密度为3200株/亩左右,比全国平均水平低约300株左右。由于种植密度较低,如遇春旱有10%左右的种子不能出苗,实际保苗数不足3000株/亩,低的仅有2800株左右,严重影响了最后产量的形成。而美国等高产国家的种植密度平均在5000株/亩以上,高产田达到6000株/亩~7000株/亩。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13年创造的1511.74千克/亩的全国最高纪录,收获株数就达到8700株/亩~8800株/亩。据专家分析,若甘肃省的玉米种植密度达到3500株/亩以上,实际亩保苗达到3200株以上,再配套相应的技术措施,坚持适期晚收,单产就可以提高50千克/亩左右。
㈢机械化程度低
目前甘肃玉米生产技术的普及率与到位率仍然不高,栽培管理比较粗放,普遍存在重品种、轻栽培,良种与良法不配套,农艺与农机不融合的问题。突出的表现在:整地起垄覆膜质量不高,有机肥投入下降,播期播量不适宜,密度与品种不配套,追肥及病虫害防控不及时,收获期不当等,严重影响了玉米的产量。特别是玉米的机械化程度偏低,除机械耕地和机械起垄覆膜率达到50%以上外,机械深松耕、机械播种、机械施药施肥和机械收获等机械化水平普遍较低,尤其是玉米机械化收获才刚刚起步。2012年,甘肃省玉米机械收获水平只有12.8%,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7个百分点,比全省小麦机械收获水平低35个百分点。加之许多农户长期使用小型机械耕作,导致土壤有效耕层变浅,犁底层加厚,蓄水保墒抗旱能力下降,影响了玉米生产潜力的进一步发挥。分析甘肃省玉米机械化程度低的原因,除山旱地面积大,道路和立地条件差,无法使用大型机械收获,以及生产中种植的品种绝大多数不适宜密植和机械化作业外,甘肃省目前主推的全膜双垄沟播技术,采取了全地面覆膜和宽窄行播种的方式,虽然提高了雨水利用效率和田间通风透光能力及产量,但客观上也为推广机械化收获增加了难度。
㈣优质品种少
甘肃省虽然是全国最大的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每年生产的种子占到全国大田玉米用种量的60%左右。但甘肃省内种子企业实力普遍较弱,商业化育种集成度很低,除敦煌种业、金穗种业、富农种业、金源种业等为数不多的几家企业品种研发能力相对较强,培育出了几个比较适合甘肃特点的玉米品种外,绝大多数是制种代繁企业,规模小、效益低、自主性差、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弱,几乎没有能力投入品种的研发,更谈不上育种。省内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由于投入有限,种质资源少,普遍创新能力差,育种效率低下。有限的品种准研发的项目资源、材料资源和人力资源过于分散,品种研发多以课题组的育种方式,在育种效率和效果上难以与国内外大企业工厂化、团队式的育种方式相比,育成的品种同质化严重,高产、优质、耐密、抗旱、抗寒、抗病的优良品种很少。造成省内科研单位和企业育成的品种绝大多数推广的面积小、时间短,许多品种通过审定三五年,就被市场淘汰了。目前,甘肃省1305万多亩玉米中,具有甘肃自己自有知识产权的品种仅占16%。其中推广面积在5万亩以上的品种有11个,推广面积在10万亩以上的品种有8个,推广面积在19.5万亩以上的品种只有4个,推广面积在40万亩的品种只有2个,推广面积在60万亩以上的品种仅有1个,其余品种推广面积很小。这与甘肃省玉米制种大省的地位极不相称。而作为全国最大的玉米种子生产基地,良种繁育体系不完善,监管能力和手段落后,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机械化的制种基地建设严重滞后,收获、晾晒、烘干、脱粒、分级、包衣、包装等工艺相对落后,影响了种子的质量,特别是发芽率。目前我国玉米种子质量标准规定的发芽率为85%,这比美国先锋公司的标准整整低了10个百分点,说明我国玉米种子的总体质量不高。
㈤精深加工能力弱
甘肃省玉米精深加工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年加工能力都在10万吨以下,加工水平和技术比较落后,市场竞争力弱。目前加工的产品仅有淀粉、淀粉糖、酒精等几种产品,与全国已开发的上百个玉米深加工产品相比,存在很大差距。近年来由于玉米收购价格和劳动力价格持续上涨,加工成本不断增加,企业效益下滑,导致少数企业已经停产或破产。2012年,全省纳入统计的玉米深加工的企业仅有4家,比2011年减少2家,年加工处理玉米仅28.50万吨,比2011年减少5.26万吨,减幅15.6%;年产品产量4.88万吨,比2011年减少4.24万吨,减幅46.5%。
四、提升甘肃玉米生产水平的总体思路与对策措施
鉴于玉米在甘肃粮食生产中所处的特殊重要地位,其他粮食作物均无法比拟,因此今后仍要继续大力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发展思路、强化栽培管理措施、趋利避害,充分发挥玉米在甘肃粮食生产中的主力军作用,不断提升玉米生产的总体水平。一是要坚持把发展玉米生产作为保障粮食安全的重中之重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统筹发展玉米与小麦、马铃薯等主要粮食作物。二是要坚持把玉米生产的重点放在旱作农业区,着力提高旱地玉米的综合生产能力。三是要坚持把发展玉米生产与种植业结构调整和草食畜牧业发展结合起来,努力培育后续产业,形成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四是要坚持把转变生产方式作为挖掘玉米增产潜力的根本途径,在保持玉米面积稳中有增的基础上,走内涵式发展的路子,不断提高玉米的单产和质量水平。五是要坚持把加大扶持力度作为促进玉米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进一步完善政策调控体系,全面提升玉米产业化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力争到2016年,全省玉米播种面积达到1500万亩,其中旱地全膜玉米1200万亩,水地半膜玉米150万亩,制种玉米150万亩,总产量达到600万吨。实现上述目标,必须落实好以下几项重点措施。
㈠加快品种研发步伐
1.加强种子生产基地建设。
加大种子工程实施力度,尽快把河西走廊建成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集约化的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提高种子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种子的数量、质量和品种安全。
2.推进种子企业兼并重组。
进一步完善种子法律法规,鼓励大型本土企业通过并购、参股等多种方式进入种业,鼓励现有种子企业间实行联合重组,淘汰一批弱小企业,培育一批育繁推一体化的大型骨干种子企业,提高种子市场的集中度。
3.建立商业化育种体系。
鼓励企业完善品种创新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支持有实力的种子企业建立科研机构和队伍,或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联姻,构建商业化育种体系,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优良品种。支持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整合育种资源和力量,加大科研投入,开展商业化育种,逐步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新机制。
4.严格品种审定和保护,加快建立不适宜品种的退出机制。
强化种子市场的监管,严厉打击抢购套购、套牌侵权、生产经营假劣种子等行为,切实维护市场秩序,为促进玉米生产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㈡提高栽培管理水平
强化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通过建立示范区,开展高产创建活动,进行示范引导和典型带动,提高广大农民的栽培管理水平。通过大力推进机械化起垄覆膜、科学合理布局品种、实施机械深松深耕、精量半精量播种、科学施肥、合理密植、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着力解决目前在起垄、覆膜、品种、密度、施肥、播种、收获和田间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做到良法良种配套、农机农艺融合,切实提高技术的入户率和到位率。
㈢推进机械化作业
要把玉米机械化收获作为推进玉米全程机械化的重点,在继续抓好机耕机播的同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多方筹措资金,针对不同地区的不同生产模式,特别是旱作农业区目前大力推广的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组织开展玉米收获关键技术和机具研发,尽快研制出适合甘肃山旱地特点和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的中小型收获机械,提高玉米收获的机械化水平和技术。充分发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引导作用,加大对玉米收获机械的补贴力度,减轻农民购机负担,让农民愿意用且能用得起机械,切实解决目前农村劳动力短缺,玉米收获中费工费时成本高、农时紧的问题。特别是要积极扶持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农机大户,发挥他们在玉米机械化作业中的作用,努力推进玉米收获的社会化服务。
㈣促进规模化生产
要积极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加快转变玉米生产方式。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培育种植大户、合作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等新的玉米生产经营主体,提高玉米生产的规模化水平。河西走廊玉米制种基地要以制种企业为主体,加快土地流转步伐,按照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集约化的要求,着力打造“四化”基地,提高玉米制种的专业化和组织化程度,提高玉米制种的质量和效益。
㈤培育接续产业
要把大力发展玉米生产与培育接续产业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玉米生产增加的大量秸秆和优质饲料,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加大转化力度,增加农民收入。着力构建种植玉米、实施秸秆养畜、增施有机肥的良性循环模式,通过增施有机肥、实施秸秆还田等措施,不断提高土壤肥力和耕地质量。力争玉米秸秆利用率由目前的54%提高到2016年的65%以上。
㈥提升加工水平
要按照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针对甘肃玉米加工企业规模小、产品档次低的问题,积极引导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扩大规模、做大做强。鼓励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增强主创新能力,加快原料结构、产品结构调整,提高产品的质量、档次和附加值,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㈦加大扶持力度
「内容提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农民收入和粮食安全的影响是各方面较为关心的问题。本文首先对粮食安全和粮食自给作了区分,并回顾了中国在粮食安全方面所做出的成就,以及实现粮食自给的政策和存在问题。中国取得的成绩主要来自于市场改革,而中国存在的问题也是由于对农产品市场的控制。本文接着较详细地介绍了一个中国区域经济一般均衡模型CERD,并应用该模型对入世对中国粮食生产、贸易和自给率的影响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显示,总体而言,入世对中国经济有益,但各地区和各部门受到的影响不一样。农业是受到冲击的部门之一,不过入世对农业的负面影响并不太大,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的农业保护水平在入世前就比较低。尽管如此,对于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的某些中西部农民而言,入世后收入可能下降,从而影响到他们的粮食安全。本文最后对入世后提高粮食自给率的一些措施,如提高对农业的保护和补贴、增加农业研发投入、增加对中西部的转移支付、改革土地使用制度以及进一步促进全球农产品贸易自由化,进行了模拟和讨论。
「关键词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粮食安全/一般均衡模型
经过15年漫长而艰难的谈判,中国于2001年11月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 )。中国作出了WTO 及其前身关贸总协定(GATT)有史以来最为苛刻的加入承诺。尼古拉斯R.拉迪(NicholasR.Lardy ,2002)指出:“中国关于市场准入及其他方面的承诺不仅远比10年前加入的国家当时所作出的承诺苛刻的多,而且超出了1995年以来任何一个加入WTO 的成员所作的承诺。”例如,中国同意把工业品的平均法定关税水平降低到8.9%,然而阿根廷、巴西、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的关税水平则被允许分别保持在30.9%、27.0%、32.4%和30.9%。在农产品方面,中国同意不对农产品出口进行补贴,并承诺将对农民的国内支持总量限制在农业生产总值的8.5%,然而其他发展中国家国内支持总量却可达到农业生产总值的10%。
由于预期在农业条款上会有所让步以及土地密集型农产品的比较劣势,加入WTO 对农业的负面影响引起了中国政策制定者和学者们的极大关注。这些关注都基于这样的预测:农业部门是入世后受冲击最大的部门。大家关注的焦点有两个:粮食安全和农民收入。
根据世界粮食高峰会议的定义,食品安全指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获得或者能够购买到足够的、安全的、有营养的粮食,以满足积极健康的生活所必需的饮食要求和食品偏好。它包括以下4个方面的要素:(1)确保获得足够的粮食;(2)维持相对稳定的粮食供给;(3)让需要粮食的人能够获得粮食;(4)确保粮食的生物学利用。
然而,像其他的亚洲国家一样,粮食安全在中国几乎完全意味着粮食自给,或者谷物自给。作为中国的粮食安全目标,粮食自给率要达到95%。以下是对中国必须保持一定水平粮食自给率的几点理由的讨论。
首先,中国是一个大国,不能依赖世界市场的粮食供给。布朗(Brown ,1995)为中国粮食供求描绘了一个可怕的前景,即中国国家如此之大以至于中国的粮食短缺将会严重耗尽世界粮食供给,并且危害到其他发展中国家。尽管中国政府和学者们对布朗的观点予以反驳,但这一观点还是增加了人们对中国粮食供给能力的关注。
第二,粮食是一个特殊的商品,自主的粮食供给具有重要的政治和经济意义。由于中国在意识形态、政治和战略方面与西方主要大国有许多差异,有些人甚至担心粮食可能遭到禁运。然而,卢(1997)和Yang(2000)指出,针对中国的粮食禁运是不可能的。出于人道主义考虑,粮食在过去常被排除在禁运名单之外。同时,粮食禁运也难以实施,并且给粮食禁运发起国带来的经济成本可能比被禁运国还要高。
第三,由于大多数中国农民的收入仅仅来源于农业生产,加入WTO 后的低粮价可能会给农民带来巨大损失(Zhou,2001)。这种影响以前在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就发生过。如在1930年代,许多国家包括美国,为了解决他们的粮食过剩问题,把大量粮食倾销到中国市场,引起粮食价格的显著下降。结果,许多中国农民破产,中国粮食产业遭受重创(许,1997;转引自Zhou,2001)。
笔者以前的论文(Jiang ,2002a ,2003)讨论了这种收入效应,特别是加入WTO 后的地区收入不平衡问题。尽管中国加入WTO 后,各地区农村和城市居民的实际收入和福利水平均会有所提高,但由于较富的东部地区获益较多,地区不平衡和城乡差距仍将会继续恶化。
本文将主要讨论粮食安全问题。第一部分介绍中国在粮食安全方面取得的成绩以及实现粮食自给的政策工具。第二部分介绍一个为分析入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而建立的中国区域经济一般均衡模型,CERD.第三部分报告入世对中国粮食生产、贸易和农户收入影响的模拟结果。第四部分是关于实现粮食自给目标的政策措施的讨论,有些并给出了模拟结果。
一、中国在粮食安全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以及粮食自给政策
1.中国粮食安全的成就
论文关键词 稻作效益;栽培;附加值
论文摘要 通过对南阳市农业自然资源条件、水稻栽培技术、市场需求的回顾和分析,认为南阳水稻生产的潜力很大,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和限制水稻发展的主要因素等,提出了稻作改进对策及发展战略。
大米位于我国的三大主粮之首,全国有60%的人口以大米为主粮,大米是极为重要和敏感的特殊食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几次抢粮风潮,都是从大米开始。因此,在“十一五”期间,做好大米产业,对于确保国家的粮食安全至关重要。南阳市农业自然资源条件优越,水稻生产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如何达到“南阳三个提高(提高稻米品质,提高单产水平,提高科技效益)一个保障(保障粮食基本结构)”的目标,已是刻不容缓的研究课题。经分析论证,形成以下几点看法:①南阳稻作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喜人,地位重要;②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第一生产力作用,全面推广稻作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增产、增效的农业技术,实现科技兴稻,是提高南阳稻作效益的科技保证和根本途径;③多部门综合服务,生产绿色有机保健优质稻米,培育“南阳稻米”名牌产品,是提高南阳稻作效益的根本途径和最终目的;④提高加工工艺,建立网络化的经营模式,拓宽销售领域,实现产业优势化、规模化、市场占有率高和农民增收增效。
1 新形势下发展南阳稻作的重要意义
1.1 确保粮食安全水稻是高产优质高效粮食作物,其产量一般为旱作粮食作物的2倍。全球有2/3以上人口以稻米为主粮,其中亚非地区约4/5、我国1/2以上人口以稻米为主要粮食。在确保世界的粮食安全中,稻作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加入WTO以后,我国稻米的生产成本仍较世界主要稻米出口国平均生产成本低,较之小麦、大豆、玉米等粮食作物具有较好的比较效益。如果生产的稻米达到绿色有机稻米标准,可与泰国籼米、日本粳米等国际名牌稻米媲美,则其利润空间更大,可较现有传统杂交籼米种植效益成倍提高。
1.2 保护生态环境水稻是与环境友好的作物,种植水稻有利于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如水田能蓄留夏季暴雨。减轻水土资源的流失和夏季的洪涝灾害,稻田的灌溉有利于减少化肥的流失和促使农药快速降解和降低“城市热岛效应”的作用。
1.3 保护农田水利水稻生产的发展可以促进和保护农田水利建设事业,从而对农林牧副渔各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水资源条件。凡是水利条件好的地方都有水稻的种植,而种植水稻的地方都能保证良好的水利条件。
水稻与水利的良好互促互动,证明水稻生产较旱作物具有保护农田水利的独特作用,只有发展水稻,才能发挥灌区水土资源条件的作用,提高灌溉效益。
1.4 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水稻生产具有防灾和为农业结构调整腾出土地,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再调整的作用。在干旱年份,具有灌溉条件的稻田,可得到良好的光热条件,往往能够创出超高产量。在雨涝年份,稻田更能省水高产,化害为利,2006年秋季遇罕见雨涝,仅水稻减产较少。为了加快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各方面均在调整改革、加速发展。粮食生产正在从东北平原向黄淮海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集中。就水稻生产而言,因北方的干旱、缺水和南方的发展经济毁田严重,迫使水稻面积向黄淮海区转移集中。南阳属南北过渡带气候,地处江淮地区,土壤肥沃,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在800~1 200 mm,温和湿润,5~10月份的日照时数和有效积温比河南省黄河以北高,有利于实现高产、超高产,又利于实现稻米品质优、效益高等目标。按照“以水定稻”的原则,南阳现有各类水库505座,总蓄水能力25亿m2,有效灌溉面积达43.33万hm2,在保证旱作灌溉的条件下,还可保证10万hm2水稻的灌溉需要。南水北调中线完工后,南阳年可增加可利用灌溉水12亿m2,对于南阳发展稻作增加了水源保证。考虑到其他方面用水需要也在增加,水稻生产中节水灌溉技术正在广泛采用,水稻年灌溉定额可以控制在6 000 m/hm2左右,则全市可利用水资源在保证其他方面用水的前提下,完全可能保证10万hm2稻田的需水,如果抓住南水北调工程的机遇,在2010年前的5年间,每年增加水稻面积0.67万hm2,全市年产稻谷可达9亿kg,创社会效益14亿元以上。 转贴于
2 提高南阳稻作效益的措施
2.1 推广水稻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
伴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人,教育教学论文课题研究日益完善,教师素质也今非昔比。大多数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积累了丰富经验,需把自己的探索、体会、经验写成教育论文,因此撰写教育论文已是时展的要求。
但在具体的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很多老师只是停留在实践阶段,不善于总结的占多数。那么,在写教育教学毕业论文的时候,选题定题如何把握度呢?分享以下信息。
第一,题目难易要适当。
题目的难易程度要适当,如果急于求成,选择的题目过大,那么即使勉强定题,也不知从何下笔,不但力不从心,往往举步维艰,久攻不下,则常常是半途而废。
第二,题目大小要适中。
初学写作的老师在选题上最易犯的毛病是贪大求全,以为题目越大越有分量,其实论文的分量与题目的大小并不一定成正比。题目太大,反而由于自己学术不足,导致研究深度不够,问题解决不清。
因此,若能抓住本学科领域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即使是小问题,深人展开,从各方面把它说深说透,有独到的见解,把问题解决了,那么论文就很有分量。所以我们选择课题,应尽量具体一些,范围小一些,宁可小题大做.也不要大题小做。
最后给大家分享一些金融专业的毕业论文研究题目:
1.促进新农村建设的财税政策分析
2.粮食安全与财政支持政策研究
3.地方政府财政公开与信息透明的研究
4.促进区域现代农业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
5.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模式探析
6.支持发展循环经济的财政政策与措施研究
7.新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
8.公共财政构建过程中的财政支出结构调整与优化研究
9.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10.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探讨
11.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
12.国内外财政理论与政策比较研究
13.社会保障税研究
14.农村社会保障研究
15.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和管理研究
16.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和运营研究
17.政府在社会保障中的责任研究
18.农村医疗保障研究
关键词:《面对面》;电视新闻谈话节目;话题引导
中图分类号:J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9-0222-03
《面对面》作为中央电视台一档电视新闻专访节目,自2003年1月播出至今已经有七年多的历史,它一贯秉承的“新闻性、权威性、关注度、影响力的诉求,面对面的交流,心与心的碰撞,用对话记录历史,以人物解读新闻”[1]。根据央视栏目组对《面对面》节目的界定,我们可以看出,这个节目至少包括两个方面的基本内容:首先,节目的形态为电视新闻访谈节目,其核心以“访”和“谈”为主;其次,它的影响力诉求要求通过人物的访谈和对话去挖掘深度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它的传播诉求。
一、《面对面》话题引导的重要性
央视一套王牌栏目《面对面》开播已有七年多的时间,伴随着《面对面》节目所进行的探索、尝试与改进,学界对其的关注也从来没有停止过。特别是《面对面》中主持人的采访艺术和采访技巧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话题之一。根据笔者在CNKI学术期刊网以关键词“《面对面》”进行的检索,截至本文撰写之日共有469条相关的结果,可见这一课题的研究已经相当热化。而在这些庞大的学术成果中,以《面对面》的主持艺术和主持技巧为切入点的也有不少成果。
(一)《面对面》话题引导研究分析
用人物来引导新闻是《面对面》的一个重要特点,胡明川在《CCTV〈面对面〉节目议程设置偏向的实证分析》一文中通过2003―2007年间所播出的节目内容分析了主持人所采访嘉宾的特征,研究指出偏明星化是一个非常大的特点 [2]。明星化是《面对面》一个鲜明的特点,它保证了节目本身的社会关注度和受众影响力,更为节目本身赢得了居高不下的收视率,但这并非是一个非常好的举措,在很大的程度上将会产生诸如消费主义倾向等问题。兰州大学闫伟的硕士学位论文《〈面对面〉栏目的消费主义倾向解析》就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探讨,他认为,《面对面》的这种明星式的话题引导艺术容易带来消费主义的引导误区,从而偏离节目的宗旨[3]。 张芊芊的《〈面对面〉栏目的镜前访谈特色》一文分析了该节目在访谈中所体现出的一对一的访谈、面对面交流、平等对话、话题引导等具体的特色,是当前学术界对《面对面》采访特点和采访艺术进行研究的不可多得的优秀文章之一[4]。
从以上学界研究的基本动态来看,虽然部分专家和学者对节目嘉宾的选择和话题引导的方式存在部分争议,但节目本身所体现出的较高的采访技巧和话题引导能力的确有着鲜明的特点,并成为辅佐该节目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在本文中,笔者重点关注《面对面》所体现出的一些积极的采访技巧和话题引导艺术,从而总结出电视新闻人物访谈节目主持人所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二)《面对面》中话题引导的意义
主持人是整个电视访谈节目的主导者,但绝非主角。在电视访谈节目中,主要的构成群体有电视节目主持人、访谈嘉宾、场外观众这三个组成部分,其中电视节目主持人起到的是串联话题内容,引导话题方向,培养现场气氛的角色,同时还肩负着将电视节目的信息传递给电视机前受众的重要作用。因此,对于电视谈话节目的主持人来说,他的话题引导艺术是最为关键的。罗琳、张黎湘在分析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功能时曾经指出,“谈话节目主持人应该学会处理四种关系,即主与宾、听与说、真与秀和内与外的关系”[5]。在《面对面》这档栏目中,主持人所扮演的这些角色以及主持人所需要理清的四种关系就体现得更为明确。
《面对面》是央视一套第一个长篇人物访谈节目,它虽然以典型的社会事件为关注的焦点,但展现给电视观众的却并非只有电视节目以及话题本身,相比于电视话题而言,更关键的是选取怎样的人物以及这些人物能够带给观众怎样的观看体验。电视新闻人物首先他是一个公众人物,他既有独特的人格魅力,又有广泛的社会代表性,同时也是社会上某一个群体的精英代言人,对于人物的专访,既要关注人物本身的社会意义,又不能忽略对其人格魅力,成长经历的挖掘。同时,作为社会上某一个领域的典型人物,他不一定是非常具有表达能力的人,或者说,即便是该人物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但在只有45分钟的节目中,该角色将通过电视栏目呈献给观众以怎样的话题和内容,就显得非常重要,因此,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话题引导艺术也就不可或缺了。
诚如张斌所说,“《面对面》能在短时间内成为央视的名牌栏目,除了有非常时期非常事件给予的机遇之外,一批富有吸引力的采访对象、一位极具个性特色的主持人以及与‘人’共同面对事件面对观众都密切相关,而这些,对于中国目前面临困境的电视访谈节目无疑是有巨大借鉴意义的。”[6]
二、主持人提问的技巧及策略
《面对面》是一对一的提问的艺术,是通过主持人的提问将热点问题和嘉宾观点进行串联的艺术。在《面对面》中,主持人的提问都是以开放性的提问为主,让嘉宾有足够大的可以发挥的空间。
(一)诱导式提问策略
诱导式提问属于开放式提问的一种类型,主持人设定一个没有固定答案的疑问,由嘉宾根据主持人的提问自由发挥。为了确保话题所具有的代表性,主持人的开放式提问经常带有倾向性或者诱导性,比如,主持人会从某些反面的观点提出当前社会上一些带有争议的命题,然后引导嘉宾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最后得出让人信服的结论。
2010年8月29日,《面对面・守住根本》节目直接对话陈锡文,以当前面临的自然灾害频发,粮食价格走向、粮食安全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探讨。在采访中,主持人从粮食安全问题、建筑工地占用耕地问题等进行了非常详细的探讨,在访谈过程中,主持人一直围绕“资本下乡是否会对粮食安全产生制约?”“地里种粮食好还是‘种房子’好?”“粮食不够靠进口可以吗?”这些问题进行了引导,让陈锡文以粮食安全专家的身份对这些问题进行一一解答,同时穿插了解说员的详细背景资料。实际上,在这个访谈中,主持人所进行的引导都是采用问题提问的方式,不断地从陈锡文的谈话中提问新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正是观众所关心的,社会所关心的。
(二)所提问题的多重属性
《面对面》所关注的不仅仅是人物的故事本身,而是希望通过对人物的解读实现对社会热点话题的关注,因此很多时候,主持人的提问往往具有多重功能:在现场节目中以主持人的身份提问嘉宾,可以被理解为主持人对电视观众的提问,也可以被理解为电视观众对嘉宾的提问。在这个提问中,主持人顺利地实现了社会热点在访谈中的移植,以热点话题串联起电视观众和现场嘉宾。而在整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在电视访谈节目中,主持人扮演的是配角,谈话嘉宾扮演的是主角的地位,但在整个访谈的过程中,主持人却是整个话题的引导者,如果说嘉宾的谈话比例占了整个节目的80%,那么主持人的20%正是将这些大部分的嘉宾讲述串联起来的核心。
例如,在《面对面・守住根本》这期节目中,主持人的核心问题有以下几个:“谁来养活中国:能否依赖进口?”“自然灾害频发:今年粮价会否大涨?”“18亿亩耕地红线推高房价?”
(三)所提问题的典型代表性
问题的提问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和典型性,比如主持人剖出了本期话题的背景,将严峻的形式摆在面前,然后提出了一个看似合理的答案,进来向陈锡文进行求证,实际上,主持人的这个问题体现的是当前社会上很多人都关心的问题,也是社会的误区所在,然后通过嘉宾的详细论证,这个结论,得出粮食安全重要性的观点。问题的提问具有很大的争议性,问题的争议性是谈话节目反映社会现实的一种方法,也是引起社会更多的关注度的方式,比如在提问时,主持人围绕农民的耕地是用来建房子还是造工厂来提问,实际上就是针对当前农村许多耕地被占用的现象进行的探讨。
问题提问不回避焦点性的社会问题,当前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期,有许多诸如贫富分化、农民工进城带来的城市压力、耕地减少用来造工厂等问题都是非常严峻而且接待解决的,在提问时,主持人并不刻意回避这些问题,甚至向这些问题不断靠拢,通过释疑答惑的方式来教育社会大众。同时,主持人提问时往往带有很大的倾向性,这些倾向性有多种来源,反映的是不同利益群体的观点和心声,这也体现出当前中国电视媒体的话语权在不断的下放,不再是用一种观点,一个声音去引导舆论,而是通过不同观点,多元的声音的表达和辩论,由专家和观点去解读,去引导,最终形成社会的主流声音。
三、主持人话题引导方式分析
记者是社会的眼睛,主持人是社会问题的观察者和解读者,这个解读是靠与嘉宾的合作来完成的。在《面对面》中,主持人对社会话题的点评和解读有着它鲜明的特点。具体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主持人在话题表现中的角色
《面对面》的筹办者王志有着多年的媒体工作经验,对社会焦点性话题的关注具有较敏锐的嗅觉,这成为他能够开拓《面对面》主持新格局的必要前提。通过《面对面》的话题设计我们可以看出,一方面,主持人需要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敏锐的把握,能够熟悉社会热点,不回避社会热点,唯有如此才能保证电视节目能够反映社会的热点,顺应社会的发展方向,肩负起传播主流信息,探讨社会热点,引导社会舆论的作用;另一方面,主持人需要根据话题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嘉宾人物,根据我们对近年来《面对面》嘉宾的分析可以看出,这些嘉宾拥有自己的独特的观点,具备较高的知识素养,能够在电视节目现场独立地阐发自己的观点和意见,而这些意见又能引起大众的共鸣。
《面对面》对于社会性热点话题的解读主要通过与嘉宾的合作来完成,在这个过程中,主持人所起到的角色是提出话题,引导话题和总结话题的作用,而话题的具体解读与阐释则由谈话的嘉宾给出,这就使主持人在节目采访过程中保持了客观、中立、理性、公正的视角,主持人引导话题的方向而不决定话题的论证方式,嘉宾给出解读,而不使解读偏离节目主题。
(二)主持人话题引导的表现方式
《面对面》通过背景资料展示的方式,来为主持人的点评和提问提供必要的理论、数据和案例支撑,使说观点更有说服力,使话题更有集中性,使主持人的点评更丰富、充实,摆脱了单纯的“画面+配音”的单调的表现方式,为谈话增加了话题感染力。
(三)话题内容的平民化色彩
主持人对话题以及嘉宾观点的点评带有典型的平民化色彩,这表现在主持人的观点、分析、总结都是站在普通的社会大众的视角上进行,赋予节目更浓郁的人文关怀色彩,体现出节目所肩负的强大的社会责任意识。
电视节目要反映现实,但不能完全再现现实,特别是对于像《面对面》这样的一个长篇人物访谈节目而言,将社会现实中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现象提出来,进行高度的凝练、深化,然后邀请嘉宾,对这些问题进行点评,分析就是电视媒体扮演“社会镜鉴”的最直接的体现。正如张安安所指出的那样,电视新闻人物访谈节目“改变了以往大众传播符号化传播的格局,在大众传播中融入了许多人际传播的特性,使大众传播在某种意义上实现了对‘人际性的回归’,实现了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优势互补”[7]。正是《面对面》主持人所持有的那种特殊的人文关怀,那种浓郁的人情味,以及充满理性的点评才使节目成为主流话语的引导者,成为当前社会主流舆论传播的重要平台,也才为节目赢得了地位、权威和尊严。
四、主持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
电视新闻人物访谈节目对主持人有着极高的要求,主持人对于题材的选取能力,话题的引导能力,对嘉宾进行提问的技巧等因素都成为影响节目成败的关键性因素。本研究指出,《面对面》是一场主持人与嘉宾现场交流的艺术,它建立在主持人对社会焦点话题把握的基础上,并且需要有对现场嘉宾的话题引导能力,具备以点带面的问题提问技巧,拥有代表电视观众利益的平民化视角,通过客观、公正、中立的观点总结来促成采访的成功,从而完成电视新闻节目反映社会焦点话题,引导社会主流舆论,教育社会大众的目的。因此,我们可以说,在电视新闻人物访谈节目中,主持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
参考文献:
[1]面对面官网,省略/program/mianduimian/shouye/index.shtml.
[2]胡明川.CCTV《面对面》节目议程设置偏向的实证分析[J].宜宾学院学报,2009,(4).
[3]闫伟.《面对面》栏目的消费主义倾向解析[D].兰州: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4.
[4]张芊芊.《面对面》栏目的镜前访谈特色[J].电视研究,2003,(7).
[5]罗琳,张黎湘.看似平常最奇绝,成如容易却艰――谈话节目主持人如何处理四种关系[J].声屏世界,2008,(3).
一、征文要求
征文题材为学术论文、技术论文或科普文章;征文作品应当主题鲜明、内容充实、文笔流畅、联系实际、观点新颖、解决问题和效果显著。作品字数要求3000字左右,不得抄袭他人作品,经证实属于抄袭的取消文章评选资格。
二、征文涵盖内容
1.保障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着力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2.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深化农村产权改革,创新农业经营体制,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3.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和监管体制机制创新。
4.增加农民持续较快增长,加快发展高效特色农业。
5.增强农业持续发展能力,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
6.提高农业科技支撑能力,切实解决产学研相结合的问题。
7.增强农业竞争力,加快市场体系建设和农业专业化步伐。
8.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推进扶贫开发。
9.实施土壤优良修复,研究节水、节劳、节肥、节力措施。
10.开发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建设新农村。
11.探索现代农业建设和城乡一体。
三、征文奖励
征文活动设置一等奖2名、颁发证书及奖金1000元;二等奖5名,颁发证书及奖金700元;三等奖30名、颁发证书及奖金500元。
四、评选事项
1.组织专家对征文进行评选,由省农业厅发文公布结果。
2.获得一、二、三等奖的作品在《农业知识》、《农村经济》(三农内参)上发表,并在网站上刊登。
3.征文活动不收取任何费用,保持公益性、公平性、权威性。
4.征文活动重点评选对山东现代农业科学发展中存在的政策、技术、管理等方面的问题,结合当地实际,提出有效解决方案,并被决策部门采纳或取得显著效果和社会经济效益的文章。
5.征文时间:2014年2月31日至2014年6月30日
6.征文活动每年举办一次。
五、参选方法
关键词: 环境生态学 课程建设 教学改革
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和人口快速增长,农业干旱,农村环境恶化,水旱灾害频发,对粮食安全、社会发展和人民提高生活品质构成威胁。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我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制约因素。我们对生物科学与环境科学的交叉学科――环境生态学,在解决人与环境和谐发展方面作了实证性的探索。因此,通过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环境生态学课程建设就颇具现实意义。
一、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意义
环境生态学是伴随着环境问题的出现而产生、发展的综合性学科,是一门运用生态学理论,研究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的变化机制、规律和对人类的反效应,寻求受损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和保护对策的科学。[1]环境生态学是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专业和生物科学专业的理论基础课,是环境科学与生态科学交叉渗透学科,并与其他学科广为联系,注重生态学基础性的知识与原理在人类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如生态位原理在农业立体种植养殖方面的应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理论对生态农业建立的理论支撑,群落生态学对实现生物多样性的阐述和用生态学原理研究、规划城市。但目前的《环境生态学》教材较多偏重于生态学理论的介绍和对生态系统的服务、管理,以及受损生态系统的修复功能表述。其对概念、内涵、原理、原则等内容涉及较多而对具体环境事件的实际应用较少。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对涉及本地区和学生的周边事物给予重点关注。如雨水的资源化利用,解决当前的城市缺水问题和平衡城市的生态环境,农村的环境污染对粮食安全和村民居住环境的影响,如加拿大一枝黄花、凤眼莲等外来物种在中国的生物入侵,厄尔尼诺带来的气候灾害,等等。这样在生态学的概念、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进行简单介绍后,就可让学生通过自学生态系统的服务与管理、环境污染与环境评价等内容来理论联系实际、书本知识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作一些调研,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对于实践性为显著特点的环境生态学来说,学生只有在实验、野外考察中才能对自身周围的环境生态获取最为直观、最为生动的认识。只有不断深入地推进教学改革,不断进行观念更新、教学方法探索、考核制度修订,才能达到使学生反思对生态系统的干扰及生态恢复问题,关注环境污染与生态系统的评价问题,以及受损生态系统的评估与修复问题。
二、以改革创新引领环境生态学课程改革
教学的本质就是文明的继承与创新。教育的继承指的是把人类已知的科学真理、生活常识转变为学生掌握的知识。教育的创新指的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和经验总结转化为改在世界的实践能力。所以,改革创新是教学的特质。环境生态学课程更要发挥改革创新的特性,不仅要巩固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而且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而且要充分发挥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以此来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产生与学习潜能的挖掘。
1.在教学观念上,教师要坚持学习,不断转变观念,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探索性教学模式。在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全新教学理念,强化教育的创新与服务意识,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以达到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通过自主探究式学习开发自身学习潜能和思维能力的目的。
2.在教学方法上,要强化理论教学的质量意识和实践教学的开放意识,将学生主体地位体现到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从而使学生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根据课程内容的特点,教学法分为参与式和多层复合两类。参与式教学法的核心是充分调动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性,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实现教师系统指导与学生能动学习的完美结合。教师应依据课程内容提出相关问题并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自学,然后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使学生发现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参与式教学法不仅能调动学生独立思考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能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通过主动学习达到拓展思维领域、锻炼实践动手能力的目的。[2]环境生态学课程内容实践性强的特点要求在教学中采用应用多层复合教学法。环境生态学课程应用性强的特点要求有大量的实际材料作为教学支撑。因此,环境生态学课程应注重实验指导式、野外直观式等环节,以求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的有机结合。
3.在教学考核上,建立和完善考核制度,以适应环境生态保护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传统考核方式以期终的笔试考核为主,这容易导致学生死记硬背、老师满堂灌的教育弊端。因此,为适应新形势,必须建立一套综合化的考核体系。综合化考核评定体系就是增大日常考核力度,即将传统的一考定终身变为由日常成绩、课程作业与课业论文和期末考试成绩等诸因素组合成的综合评定体系。其中,日常成绩由考勤、学习态度、课堂作业及随堂小测验组成;课程论文一般在日常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实现。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相关生态问题并自拟题目,完成后向同学讲解。课程论文主要根据其理解和完成程度评判;期末考试形式更加灵活,采取开卷、闭卷、口试、演讲等多种形式,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作不同选择。论知识较多时选择闭卷,应用方面较多时可以采取口试和开卷。总之,要通过建立综合性的评价体系来达到科学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三、结语
环境生态学直观、生动的教学改革必将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培养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从而造就具有生态意识和满足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