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迷信心理论文

迷信心理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20 16:16:3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迷信心理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迷信心理论文

篇(1)

关键词 迷信心理,大学生,心理机制,影响因素。

分类号 B844

1 引言

迷信的思想和行为在许多文化背景下都存在,并已有千年历史。民意调查显示,迷信在现代社会有继续盛行的趋势。研究者一直都在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及对人类所造成的影响[1]。

近年来,我国大学校园里具有迷信思想的大学生人数有不断上升的趋势。2000年12月的一次问卷调查显示,420名大学生中对电脑算命“完全相信或比较相信”的占17.6%,“有时候信或有些方面信”的占12.2%,“说不清楚”的占8.8%,明确表示“不相信”的占61.4%,此次调查还显示,26.5%的大学生承认读过有关宣扬“现代‘科学’算命、看相”之类的书籍,23.6%的大学生承认自己有过迷信行为,与两年前的相关调查[2]比较,当前大学生中存在迷信思想和行为的人数比例有明显的增加[3]。这种社会心理动向应该引起心理学界的高度重视。

遗憾的是,对迷信现象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学、政治学、民俗学等领域,而心理学界对之关注甚少。本文试图对已有的研究成果做一概要考察,以冀对今后的相关研究和教育实践有所启意。

2 迷信的界定

对迷信内涵的理解,中西方学界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在西方,关于“迷信”概念,学界尚无普遍接受的定义。早期心理学研究者将迷信定义为“将现象归因于神秘、神奇力量”。“迷信就是认为原本没有关系的现象或事物具有因果关系”。牛津大词典中对迷信的定义主要强调其非理性和无根据的特性,即迷信是人在缺乏充分根据的情况下持有的某种观念或信念。但由于科学证据缺乏一致性,这种观点还很模糊[4]。

Jahoda将迷信大致分为四类:一是迷信所形成的宇宙论和世界观。二是传统世俗迷信(如黑猫会带来厄运)、占卜术(如数字命理学)。三是个体的神秘经验,如超感官体验,与死人交流等一些超出常理的事情。四是个人迷信,如幸运数字,幸运饰物等。Jahoda强调这四个方面不是截然分开的,彼此存在着紧密的联系。[4]

Tobacyk提出的超自然信念量表(Paranormal Beliefs Scale, PBS)[5]是最有影响也是使用最广泛的量表。PBS量表是第一个从心理测验的角度来测量超自然信念的量表,尽管它本身的维度划分以及效度现在还存在着争议,但它仍是使用最广泛的测量超自然信念的量表[1]。在PBS量表中,迷信信念(superstition belief)量表只是其中的一个分量表。Tobacyk认为,迷信是指主张某些事物无法用人类的逻辑思维或自然法则加以说明的信念以及一些无根据的风俗、禁忌。但Vyse指出,虽然这里把迷信作为超自然信念的一个子类,但这些分量表之间是彼此联系的,无法决然分开[6]。

我国所指的迷信通常是指传统文化意义上的封建迷信。比如,相信占星、卜筮、风水、命相、鬼神等思想。我国学者[7]认为,迷信通常被认为是一种“非理性的、无根据的信念”,尤其是指盲目地信仰和崇拜,如相信占卜、相信鬼神。

因此,在我国文化背景下的迷信概念应该基本等同于Jahoda 的迷信概念以及Tobacyk的超自然信念(Paranormal Belief)概念。

相关调查研究显示,目前我国大学生中存在的迷信信念主要有五类[3]:一是传统世俗迷信。一些大学生相信某些现象、日期会带来某种运气、结果。二是“鬼魂、神仙”迷信。一些大学生信神疑鬼,觉得真有“天堂”、“地狱”,认为菩萨可以显灵,讲求因果报应。三是近些年来由西方传入我国的星相学预测。一些大学生对星座预测未来很感兴趣,甚至深信不疑。四是迷信“特异人体功能”现象。少数大学生坚信“心灵遥感”、“未卜先知”,相信诸如“天外来客”、“超自然力”等一些“神秘现象”的存在。五是个人崇拜迷信。也有少数大学生不以科学事实为准绳,盲目崇拜帝王将相或“大师”、“伟人”。在大学生中比较流行的,常见的迷信行为有“网络占卜”,也就是披上所谓科学外衣的电脑算命;“扑克牌算命”、“星座、血型预测”、“找算命先生”等。

3 迷信形成的心理机制

关于迷信形成的心理机制,有研究者从观察学习理论和归因理论的视角进行了分析。

依据观察学习理论,迷信者的许多迷信观念和行为,是通过观察、模仿别人学习得来的,也是别人观察、模仿学习的对象。观察学习是指个体以旁观者的身份观察他人的行为表现,以形成自己的态度和行为方式。而模仿则是仿照别人的态度和行为举止而行动,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与被模仿者相同。在观察学习中存在着三类强化,即外在强化、自我强化与替代强化。观察学习理论特别重视替代强化的作用,因为观察他人的行为得到强化,会给观察者产生信息作用和情感作用,从而促使其学习和保持那些他人受到强化的态度与行为。比如看到有人发了财,他供奉了财神,自己马上也买了财神供奉起来。幸运车牌、电话号码、颜色或者星占、卜筮、风水、命相和鬼神等迷信形式,一般都是在观察学习的基础上通过上述三种强化特别是替代强化获得的。

依据归因理论,迷信产生于错误归因和强化。许多迷信可能源于自己对所经历事情的错误解释。比如有些人考上了大学,不是归功于他的能力和努力,而是归功于求了神仙,或者拜了菩萨。以后再有考试或者类似情景,这些东西便成了护身符,起到安慰的作用,倘若再次成功,这种迷信观念就会进一步强化。人们相信自然力、想要预知和控制事件的倾向,又使得这些迷信有增无减。这种错误的归因导致迷信,又因巧合而加强。

维纳分别在1972年和1986年对海德归因理论作了进一步发展,在以往内外因维度的基础上,加入了暂时性维度和可控性维度,进而提出了自己的归因理论。他认为个体把自己活动成败的原因主要归为:能力、努力、任务难度、机遇、情绪和他人帮助等,而所有这些因素可以归入三大维度:控制源、稳定性、可控性。迷信者在归因时,往往倾向于外部的、不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即机遇和他人帮助。如果成功了,便是运气好、得到了贵人的或者意外的帮助;如果失败了,则是运气不好,或者没有得到意外的帮助。这种归因的结果,常常使迷信者丧失自我,把决定自己命运的权力交给了别人或者其它一些类似幸运物等不起任何作用的东西[8]。

我们认为,在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这个特殊阶段,自我认同的不成熟是导致其迷信心理的重要因素。根据Marcia的观点,衡量成熟自我认同获得的标准基于两个必要的变量:危机(crisis)/探索(exploration)与承诺(commitment)。危机/探索指的是青少年期的一段时间内,个体积极主动地比较各种发展机会,解决自我认同问题,质疑父母确定的目标和价值观,并且开始寻求适合个体的职业定向、目标、价值观和信仰的行为。承诺指的是个体对自己选择的愿望、目标、价值观、信仰与职业定向的投入度和忠诚度。自我认同完成的个体已经通过了自我认同的危机/探索过程,并且已经解决了个体自身的自我认同问题[9]。

大学生社会地位的临时性决定了他们处在“角色混淆”的阶段。Waterman、Geary和Waterman做了一项有关大学生自我认同发展的追踪研究,发现许多大学生在度过了四年大学生活之后,仍然处于认同危机状态[10]。自我认同完成的大学生已经形成了自己固定的价值观和信仰,他们会利用自己的价值标准,理性地看待迷信现象。相反,自我认同尚未完成的大学生还处于危机探索阶段,仍没有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目标,他们希望外界能够给他们提供确定性的东西,而很多迷信形式,比如“命运预测”则正好符合了他们在这个时期的特殊的心理需求。

4 影响大学生迷信心理的因素

近三十年来国内外心理学的相关研究表明,影响大学生迷信心理的因素很多。具体来讲,大学生的性别、人格控制点、自尊和自我效能、认知风格和受暗示性、不确定性情境、压力情境等都会影响其迷信心理。

4.1 性别

大多数研究结果表明,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受到迷信影响[1,11]。早期Blum 和Blum提出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受迷信影响,Scheidt提出女性比男性更倾向于相信超自然现象[12]。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不管是积极结果的迷信,还是消极结果的迷信,女性都显著比男性更容易受到影响[1]。但也有个别研究的结论并没有发现大学生迷信心理的性别差异[11]。

Sosis具体探讨了大学生相信星象学的情况,结果发现女性比男性更相信星象学,而且更多地参与与此有关的活动,比如查看相关书籍等;女性比男性具有更多星象学方面的知识[13]。研究者认为女性比男性更相信星象学,是因为她们想从学业以及工作压力中解脱出来,而且也反映了那些不够自信的女性试图把握自己生活的心理。国内董宣如[14]的研究得到了相同的结论。

4.2 人格控制点

内控型人格和外控型人格的概念在60、70年代就出现在许多心理学文献中。Rotter提出,内控型人格即相信生活中事情的结果都是由自己的行动和努力决定的;而外控型人格即相信事情都是依靠运气、机会、命运以及由他人决定的,或者是由一些超于个人控制的力量决定的,并据此编制了人格控制点量表(Internal-External Locus of Control Scale, I-E)[13]。在此之后,许多研究者又对这一概念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细化(比如,从不同的生活情境)。Levenson有关人格内外控的理论中,除了内控型人格与Rotter理论中相同,他又将外控型人格分为了两种类型:第一类是认为事情的结果是由他人控制的;第二类是认为整个世界都是由命运、机会和运气来掌控的[5]。

个体迷信心理与人格特质有关,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人格的控制点。大量研究都表明,外控型人格与迷信心理、超自然信念之间存在正相关[5]。

Sheidt使用RotterI-E量表,发现拥有外控型人格的人更倾向于相信超自然现象[12]。但他强调由于样本过小,以及缺乏测量超自然信念的可信度较高的量表,研究结论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4.3 自尊和自我效能

Fitzpatrick, Jr.的研究表明,自尊水平较低的大学生更容易受迷信影响[10]。研究者认为,这些大学生往往认为自己的命运是由别人主宰的,因此他们总是试图寻找一些外部的力量来帮助自己,而迷信的思想和方法就恰好给他们提供了这样一个途径。

Tobacyk和Shrader的研究发现,个体的迷信心理与其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的负相关[15]。Wolfradt、Oubaid和Straube的一项对大学生的研究也证实了这种负相关关系[16]。最近一项对中国43名研究生的调查研究发现,迷信心理得分较高的被试,自我效能感得分较低。尽管相关没有达到显著,但这种负向的相关关系与以往对西方大学生被试的调查结果保持一致。这种跨文化的一致表明这种结果应该是具有普遍性的,但这还需要大量研究来证实[17]。

4.4 场依存和受暗示性

场依存认知风格和受暗示性高的个体更容易受到迷信的影响。由相关理论可知,场依存的个体容易被周围环境影响。在Roney-Dougal的两项相关研究中,均发现了场依存认知风格与迷信心理之间存在正相关。Dnel、Sijde和Wiegant的研究也证明了迷信者比非迷信者更多地属于场依存认知风格。以往研究主要从催眠和质疑两个方面来考察个体的受暗示性。Wagner和Ratzeburg的研究证实催眠性受暗示与迷信心理之间存在正相关。但Saucer、Cahoon和Edmonds的研究却发现催眠性受暗示与迷信心理之间没有显著相关。因此,这二者之间的关系还没有定论。质疑性受暗示即指个体对事件的解释会随着错误信息的引导而改变。在Haraldson的研究中,质疑性受暗示与迷信心理存在显著相关[18]。

Hergovich的研究同时考察了场依存和受暗示性两个变量与迷信心理之间的关系[18]。结果再次证实了以往研究的结论,催眠性受暗示、质疑性受暗示、场依存认知风格与迷信心理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并且研究也证实了受暗示性与场依存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也即场依存者更容易受到暗示。

4.5 不确定性情境

以往大量研究表明,人们倾向于在不确定性情境和压力情境下认同迷信信念,采取迷信方法。人们总是渴望控制事件的结果,这在心理学上被认为是人类的一种基本动机。事实上,人们总是在努力地认识、预测和控制自己周围的环境,尽可能多地获得好的结果,而避免不幸的发生。因此,人们的这种控制动机可以说是对环境的适应。而且,有研究表明,提高人们的控制感,可以让人们在身体和心理上都能体验到更多的幸福感,而缺乏控制感却会导致人们产生无助感以及一些消极的心理和生理上的反应[19]。

研究者强调不确定性和压力会威胁到人们的控制感,而人们通常就会通过使用迷信方法或超常规思维来尝试重新获得控制感。Malinowski发现,如果事件的结果完全可以由知识或技能来控制的话(比如,造船),渔民不会求助于迷信方法。然而,如果事件的结果是需要机会来决定的、不确定性的(比如,瘟疫、海上打渔),渔民就会倾向于使用迷信方法。类似的研究结论在大学生样本中也得到了证明[19]。

4.6 压力情境

在Malinowski的研究中,渔民所参与的那些充满不确定性的活动(瘟疫、在危险的海上打渔)同样也给他们带来了较高的压力体验,这也同样会影响他们对这些事件的控制感[19]。Keinan的一项研究中发现,居住在有导弹袭击危险地区的以色列居民比居住在安全地区的居民更容易采用超常规思维。Keinan认为这是由于导弹袭击的危险增加了那些居民的心理压力,从而就会威胁到他们的控制感,因此他们就会使用一种补偿的方法来重新获得控制感,而他们所采用的这种方法通常就是充满神奇力量的迷信方法[20]。

Keinan的研究进一步考察了压力情境与个体迷信心理之间的关系,发现压力情境对大学生迷信心理的影响在那些高控制欲望的大学生身上体现更加明显[21]。因此,压力情境对个体迷信心理的影响会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但这似乎与前文中提到的高自尊、内控型人格的个体不容易受到迷信影响的结论产生矛盾,因为高自尊、内控型人格的个体往往具有更强的控制欲望。对此,我们做出以下推论:这里提到了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压力情境。如果压力情境威胁了大学生的控制感,此时一向认为自己有能力控制事件结果的那些高自尊、内控型人格的个体也会感觉到自己的能力无法控制事件的结果,而他们本身的控制欲望又比较强烈,这种落差会促使他们努力采取一种替代性的手段来获得一种补偿性的控制感,而这种方法就是迷信方法。而相反,低自尊的个体本身控制感就比较低,对于这种控制感的缺乏,他们的反应相对也没有那些高控制欲的个体反应那么强烈。而前文中提到,低自尊、外控型人格的个体更容易受到迷信的影响,是指在一般情境下,低自尊、外控型人格的个体常常把行为的结果归于机遇和运气或其他一些自己无法控制的外部力量,所以比较容易受到迷信等外部因素的影响。而高自尊、内控型人格的个体往往认为事件的结果都是自己的能力和努力所致,所以相对不容易受到影响。因此,这两个研究结论并不冲突,但这还需要未来有更多的相关研究来证实。

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如果压力情境不会影响大学生被试的控制感,那么压力情境并不能导致其更多地使用迷信方法[19]。总之,如果事件的结果是不确定的、有机会参与决定的、产生压力的,就会破坏人们对它的控制感,而迷信方法却能够让人们重新获得控制感。

5 迷信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

随着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大学生就业压力不断加大,许多大学生都不同程度地认为前途未卜,焦虑水平普遍升高[22]。而有实验研究表明,在压力和困难面前,一些大学生不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解决困难,而是求助于迷信的方法,来缓解焦虑,让自己获得控制感[19]。

迷信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大量的研究结论表明,心理调节能力较差的大学生,比如外控型人格的大学生[1],他们在遇到压力和困难时,更容易受到迷信因素的影响,而一旦他们把希望寄托于迷信的力量,就会失去自我奋斗的动力,久而久之就会逐渐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影响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及面对挫折的态度,同时也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发展。有研究也确实证实了大学生迷信心理与其自我效能[15]、自尊[10]存在显著负相关。研究还显示了迷信思想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23]。

还有研究证明,大学生迷信心理与精神病症存在相关。Thalbourne等人的研究证明,大学生迷信心理与神经质存在正相关。另有研究表明,大学生迷信心理与其焦虑症、抑郁躁狂症以及精神分裂症均存在相关[24]。

因此,迷信心理已经成为影响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方面,这应该引起学界的高度重视。

6 问题与展望

本文考察了近三十年来国内外有关大学生迷信心理的研究。国外心理学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大学生迷信心理产生的原因以及影响因素。但目前的研究还存在许多局限和空白,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其一,概念不统一。不同的研究对迷信内涵的界定不同,因此大量的研究结论无法构成一个整体,这大大削弱了这些研究结论本身的价值。

其二,有关积极迷信心理的研究还很少。国外大量研究对迷信心理的测量均是使用了Tobacyk的PBS量表,该量表本身所存在的效度问题,使目前该领域的研究结论存在很大局限性。由于Tobacyk的PBS量表中对迷信心理的测量项目都是消极的迷信心理,比如如果你打碎了镜子,你将会走霉运,所以以往研究得出的结论均表明了迷信心理与较差的心理调节相关。然而,积极的迷信心理,比如带上幸运符会带来好运,可能会产生较好的心理调节,于是一些研究者提出了研究积极迷信心理的理论和实际意义,但目前有关此方面的研究还很少。Wiseman[1]第一次从实证的角度考察了这个问题,证实了积极迷信心理和消极迷信心理确实会给人们带来不同的影响,积极迷信心理往往会给人们带来积极的影响,比如提高自我效能感。

其三,有关大学生迷信心理与其自我的发展之间关系的研究还很少。由于大学生处在身心发展的一个特殊阶段,未来的研究还可以考察其迷信心理与自我归因、自我认同之间的关系。目前有限的研究表明,大学生迷信心理与自我认同之间不存在相关[10],但由于研究样本的局限性,该结论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证明。

其四,在不确定性和压力情境下,人们更倾向于采用迷信方法。那么,人们采用这种方法是真的相信这种方法的有效性,用它来解决问题,还是只是为了满足心理上对控制感的需要?目前探讨这个原因的研究还较少。Case的研究表明,大学生在缺乏控制感的情境下使用迷信方法只是为了获得一种补偿性的控制感,他们并非想通过这种方法来试图改变事件的结果,因此他们使用迷信方法与他们是否相信迷信方法的有效性无关[19]。未来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证明这个结论。

而在国内,许多学者虽然都关注到了校园中流行的迷信问题,但目前的研究还只是停留在理论探讨的层面。因此,国内该领域的研究还存在很大空间,未来的研究可以结合迷信在我国大学校园里流行的特点,从实证角度探讨我国大学生迷信思想和行为的心理机制以及影响因素,进而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为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建议。

参考文献

[1] Wiseman R, Watt C. Measuring superstitious belief: why lucky charms matter.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04, 37: 1533~1541

[2] 叶松庆. 当代大学生视野中的“现代迷信”. 中国青年研究, 1998, (6): 49~50

[3] 崔景贵. 现代迷信与大学生心理健康. 现代教育科学, 2002, (3): 51~53.

[4] Rudski J. What Does a “Superstitious” Person Believe? Impressions of Participants. The Journal of General Psychology, 2003, 130(4): 431~445

[5] Tobacyk J J, Nagot E, Miller M. Paranormal beliefs and locus of control: A multidimensional examina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 1988, 52(2): 241~246.

[6] Vyse S A. Believing in magic: The psychology of superstition. The General Psychologist, 1999, 34: 71~77.

[7] 乐国安. 迷信心理剖析. 人民日报, 1996~10~11

[8] 雒焕国. 迷信的学习机制探析――从学习心理学的角度看迷信的形成. 甘肃高师学报, 2001, 6(4): 85~89.

[9] Marcia J E. Ego identity status: relationship to change in self-esteem, ‘‘general maladjustment” , and authoritarianism. Journal of Personality, 1967, 35: 118~133

[10] Fitzpatrick,Jr O D, Shook S L. Belief in the paranormal: does identity development during the college years make a difference? An initial investigation. The Journal of Parapsychology, 1994, 58: 315~329.

[11] Peltzer K. Magical thinking and paranormal beliefs among secondary and university students in South Africa. Personality and Indivi- dual Differences, 2003, 35: 1419~1426

[12] Randall T M , Desrosiers M. Measurement of Supernatural Belief: Sex Differences and Locus of Control.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 1980, 44(5): 493~498

[13] Sosis R H, Strickland B R, Haley W E. Perceived locus of control and beliefs about astrology. 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980, 110: 65~71

[14] 董宣如,孔克勤. 星象学对中国学生影响的人格心理学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15] Tobacyk J, Shrader D. Superstition and self-efficacy. Psychological Reports, 1991, 68: 1387~1388

[16] Wolfradt U, Oubaid V, Straube E R. Thinking styles, schizotypal traits and anomalous experience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1999, 27: 821~830

[17] Sachs, John. Superstition and self-efficacy in chinese postgraduat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Reports, 2004, 95(2): 485~487

[18] Hergovich A. Field dependence, suggestibility and belief in paranormal phenmena.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 2003, 34: 195~209

[19] Case T I, Fitness J, Cairns D R, et al. Coping with uncertainty: Superstitious Strategies and Secondary Control. 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2004, 34(4): 848~871

[20] Keinan G. Effects of stress and tolerance of ambiguity on magical think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4, 67: 48~55

[21] Keinan G. The effects of stress and desire for control on superstitious behavior.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002, 28: 102~108

[22] 张驰,刘鹂. 择业期间大学生焦虑水平及其影响因素.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2, 16(11): 779~780.

[23] Dag I.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paranormal beliefs, locus of control and psychopathology in a Turkish college sample.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1999, 26: 723~737

[24] Wolfradt U. Dissociative experiences, trait anxiety and paranormal belief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1997, 23(1): 15~19

The Formatio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ollege Students’ Paranormal Belief

Li Dan, Sun Yanjun, Lei Li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37, China)

篇(2)

潘先生不仅始终立足本土,以开放的姿态、谦虚的态度,主动借鉴地引进适合中国国情的一切先进成果,他还身体力行,大力推广中国的高等教育研究成果。潘先生认为,国际化的题中之意还在于中国研究者参与世界高等教育事务的话语权。通过平等对话、沟通理解,不仅介绍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成就、问题,而且探讨世界高等教育的规律与趋势。可见,走出去———让世界了解中国的高等教育研究是潘先生高等教育研究国际化思想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潘先生先后到过日本、菲律宾、泰国、英国、新加坡、尼泊尔、科威特、美国、俄罗斯、荷兰、挪威、立陶宛等多个国家以及港澳台地区,将中国的高等教育成果积极向境外推广,促进高等教育的学术交流。他特别注重在高等教育研究领域开展合作,并与人合作编了一些英文高等教育著作,如《Legislation:TheGuaranteeofDevelopmentofPrivateHigherEdu-cation》(《PrivateHigherEducationinAsiaandthePacific》,UNESCO,PROAPBamkok,1996)、《TheDevelopmentofHigherEducationStudyinChina》(HigherEducationResearchinChina,1997)、《High-erEducationResearchinChina:Past,PresentandProspect,Chance-TransformationinEducation》(Syd-ney:TheUniversityofSydneyPublishingHouse,2002)等。这些英文著作在沟通中外高等教育学术理解、推广我国高等教育研究成果方面发挥了积极的助力作用。此外,潘先生还指出,高等教育研究应积极参与国际高等教育课题研究,促进世界高等教育研究的交流和学术的普及。正是由于潘先生不断践行着其“走出去”的国际化理念,国外学者开始关注潘先生及其高等教育研究成果,如加拿大的许美德、美国的白杰瑞、挪威的阿里•谢沃。其中,挪威学者阿里•谢沃先生的著作《潘懋元———一位中国高等教育学的创始人》(PanMaoyuan:AFoundingFatherofChineseHighEducationResearch)于2005年7月在挪威科技大学教育学院正式出版,该书集中介绍了潘懋元先生创建中国高等教育学科的建设历程并展示了中国高等教育在21世纪的发展和研究趋势。这对于中国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理念走向世界意义重大。2007年,国际权威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SSCI)收录的、在美国出版的国际著名学术刊物《ChineseEdu-cationandSociety》在第3期发表了潘懋元先生7篇学术论文。这7篇论文构成一个专辑,题为“潘懋元和中国高等教育”,涵盖了潘先生创建高等教育学科和各个时期关于中国高等教育问题最主要的学术思想。该专辑的内容主要有“必须开展高等教育的理论研究———建立高等教育学科刍议”“教育基本规律及其在高等教育研究与实践中的运用”“走向21世纪的高等教育思想的转变”“关于民办高等教育体制的探讨”“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之路”等。据悉,以专辑的形式在《ChineseEducationandSocie-ty》上出版个人系列论文还是史无前例的。潘先生系列论文的国际发表,表明了世界对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成果的高度认可,对进一步扩大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研究的世界影响意义深远。

二、潘先生高等教育研究国际化思想的特点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国际化的重要倡导者与践行者,潘先生在“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国际化如何实现”这一问题上表现出了强烈的本土意识、广阔的国际视阈以及高度的责任担当,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国际化道路。

(一)强烈的本土意识,主动借鉴而非被动依附“如何引”是“引进来”的关键所在。在引进高等教育先进理论成果时,潘先生是“主动借鉴”地引进而非“被动依附”地引进。选择借鉴与选择依附,二者有本质的区别。借鉴是在立足本土的基础上,以他国为镜,对照自己,吸取有益的经验;而依附是不顾本国具体国情,对发达国家的先进成果照单全收、盲目套用现成模式。可见,借鉴的立足点是“本我”,而依附的立足点是“他者”。不少研究者不顾具体国情,迷失于“与国际化接轨”的口号,认为凡是西方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理论、研究方法就是正确的、科学的,自觉不自觉地依附于西方高等教育的研究理论,导致研究成果缺乏原创性与创新性,结果出现“越‘国际化’‘现代化’也越‘边缘化’的情形”。潘先生对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历史、特色、国际地位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有客观的认识与理性的评价,始终在立足本土的基础上,秉承“有没有借鉴之处”与“可不可以借鉴”的原则,实现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创新发展。“有没有借鉴之处”解决的是国外研究成果先进与否的问题;而“可不可以借鉴”处理的是与具体国情适合与否的问题。任何国家的高等教育研究都受其文化传统、历史条件、价值取向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其高等教育的理论成果在当时当地或许具有成功的解释效力,但应用于别国别时则可能出现理论误导实践的情况。因此,“拿来主义”“生搬硬套”不可能是真正地“引进来”,只能是陷入“某国化”的被动依附与寄生局面。

(二)广阔的国际视阈,发达与发展中国家并重“从哪引”和“走向哪”反映了高等教育研究者国际视阈的广度,同时也影响着高等教育研究国际化的发展深度。潘先生不仅从发达国家引进先进成果,更关注发展中国家,是“发达与发展中国家并重”地“引进来”,同时也是“发达与发展中国家并重”地“走出去”。从整体上讲,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无论在研究成果还是办学实践都表现出了强烈的优越感。美国著名学者菲利普•G•阿特巴赫就曾指出,美国高等教育是世界高等教育的范例。换言之,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与经验是最值得借鉴的。这种论断难免对我国高等教育研究者的研究视阈产生误导———盲目排斥对非美国或非发达国家的研究。但是,潘先生并不迷信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圣经”,其研究视野没有仅仅局限于发达国家,而是从一开始就关注、研究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成功经验以及失败教训。他充分打开国际化的研究视野,海纳百川、博采众长,不仅从发展中国家“引进”,主动学习借鉴,同时还“走向”发展中国家,将我国的高等教育研究成果推而广之、互通有无。可见,潘先生跳出了“发展中到发达”的单线学习借鉴,变为“发展中到发达”“发展中到发展中”的多线学习交流,由“单向引进”向“双向交流”发展。

(三)高度的责任担当,自信力与使命感兼具“走出去”的目的是让世界了解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进展与成果,并为世界高等教育研究做出中国学者应有的贡献。“能否走出”以及“走出去的程度”与高等教育研究者对本土文化的自信力与使命感密切相关。信心缺失,难以“走出去”,即使勉强“走出去”,也难以“走远”。当“学科取向”的中国高等教育研究遭遇“领域取向”的西方高等教育研究时,部分研究者自觉本国高等教育理论成果“土气”,缺乏“走出去”的信心与勇气,不敢与国际高等教育研究同行一较高下,影响了高等教育研究成果的国际化进程。潘先生不仅怀揣着对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坚定信心,同时还秉承着将其推而广之的使命意识,通过编著高等教育英文著作,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上等形式,身体力行地积极“走出”,力图突破中外高等教育研究的语言文化隔阂,扩大交流途径,沟通学术理解,将我国高等教育的研究成果推向世界,为世界高等教育研究做出中国学者更大的贡献。种种践行,体现了潘先生“大社会”的责任观:高等教育研究成果的交流与分享不应局限于国内,而应走出国门,实现国内外同行的互通与共享。

三、潘先生高等教育研究国际化思想的启示

篇(3)

论文摘要:以教育学的理论为指导结合教学经验对思维的培养从五力和五性等十个方面进行了论述给出了相应的策略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也是非智力囚索发展的基础,因此,作为教学主要环节的课堂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的培养具体做法是:

一、点拨思想——培养思维的概括力

学科的基本思想是学科知识的灵魂,是处理问题的基本观点,是对学科内容的理性认识其集中表现为思维的抽象概括力如数学思想(转化的思想、函数与力一程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和分类讨论的思想等),在末被感知时是空洞的,囚此也是很难感知的,但一旦领悟后就具有指导解题的强大威力;而日_能长期作用于人的思维,并在小同的领域中发挥作用对于数学思想的课堂教学可分为以下两个环节:第一,点拨,通过解题的反思,进行抽象和概括;第二,示范,通过思想的指导,寻找解题途径,尤其在解题思路受阻时,史应该对解题思想进行示范,以便使学生逐渐感受到“思想”的存在,并在领悟思想的过程中提高思维的概括力

二、适时建模—培养思维的迁移力

迁移力,是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的重要标志,这种能力有赖于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各种形式的建模来进行培养迁移主要有以下两个力一而:第一,教学活动与社会活动之问的迁移;第二,小同学科之问、小同内容之问思想和力一法的迁移通过精确(如实际问题与数学问题的转换)和模糊(如解题中“桥”的运用)的建模,使学生小断获得沟通小同对象的式和法的感性认识,并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形成和发展思维的迁移力如数学上的极限概念可以和哲学上的量变质变概念与_相迁移,等等

三、模拟发现一一培养思维的探究力

同志多次强调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田发达的小竭动力”使学生学会发现、学会创新,是索质教育的重要任务构建知识的发现、形成情景,展示教师的学习、研究、认知过程,尽可能减少知识和能力形成的或然性,增加必然性;给学生创造可望、可及、有利于能动构建的良好环境,使学生的思维能自然延伸,这小但是思维发展的规律所要求的,也是有效地形成和发展学生的认知结构的需要;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发现和创新欲望这种欲望将驱动探究行为,使思维的探究力得到训练,为今后的发现和创新打下良好的思维基础

四、鼓励猜想一一培养思维的直觉力

H_觉力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能力这种能力的发展有赖于猜想意识的小断作用当然,猜想要建立在-定学识的基础上,小能胡猜乱想;要以严格的论证作后后,以形成严谨、负责的科学态度合理的猜想,就是建立科学的目标,这小但可使解题的通道得以优化,同时也使思维的H_觉力得到很好的训练

五、渗透美德一一培养思维的审美力

明是非、知美且、‘随得失,是一个人有所为、有所小为的思想基础,囚此课堂教育始终应该坚持为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铺路搭桥做法是:利用正而榜样,提供楷模力量;借鉴反而教训,增强陇患意识;展示学科内容的应用,以需激趣;发掘学科内容的美育囚索,陶冶情操;揭示学科内容中蕴涵的哲学索材,提高感知世界,认识自我的本领;等等这些都能使学生逐渐形成思维的人格审美力、行为审美力、鉴赏审美力和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就学习本身而言,一个学生如果没有良好的审美能力,将或者陷入死读书、“形而上学”的泥坑,导致负担越读越重而成效甚微,终被书所困而难以自拔;或者囚未能解决好为谁而读、为们而读等简单而又复杂的问题,导致内动力机制“瘫痪”而使读书—这种需要全身心投入和毅力的长期支撑的艰苦劳动流于形式,造成财力、物力和人力的浪费囚此,提高思维的审美力,是有效发展其它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的首要任务

六、引而不发—培养思维的探索性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和指导学生的学习生活,使他们‘用内心的体验与创造去学习”,川囚此,在可能的情况下,应把丰富的探索过程和充分的探索时问还给学生正如同志所说:“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亲日尝一尝”一宜一让学生亲身体验认知过程的酸、甜、苦、辣,以获得充分的感性认识,这小仅为理性认识奠定坚实的基础,也有利于自信心的建立和思维独立性的形成,进而诱发思维的探索性引而小发,是培养学生探索性思维习惯的良好途径,是发展优良思维品质的必要手段要既给学生留下探索余地,又让学生'f得探索的方法,使学生真正进入探索的角色,这还需要对“引”的度有科学的把握

七、提供挫折—培养思维的坚韧性

思维的坚韧性,是在经受挫折中小断地克服困难而逐渐形成并得以体现的,没有挫折的洗礼就小会有坚韧小拔的思维意志品质,而缺少这种意志品质的人是很难走向成功的囚此,在教学活动中,给学生提供适度的挫折锻炼机会是非常必要的,也是教师的一种职业责任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应适当指导,而小是热情解答l否则,在降低学生思维难I匆均同时,也滋长了学生的惰性,这种状况长期持续的结果,势必导致学生思维的僵化和意志的脆弱我们认为,适时、适度地推广“小思小答、小查小答、小议小答,,并辅以适当的监控,对磨练学生意志、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是很有益处的

八、设陷后拔—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认知心理学和课堂教学实践都表明,对容易受负迁移影响的概念和容易造成肤浅认识的理论,与其- 交待、正而引导,常常小如反而出击效果好(也即“正难则反”)设计陷井,让学生小自觉地掉入,然后,使其在“痛苦挣脱”中反思,在反思中促成思维的深刻性的发展但是,设陷要“生疑于小疑处”,日_要难易适度,能以疑启思

九、多向诱导—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思维的灵活性.表现在能否从各个小同的角度考察和分析问题,或者选择适合自己的力一式理解和研究问题,特别对教材的重、难点的教学,诱导学生进行多角度探讨、多力一式表述,形成广阔的思维空问,提供灵活的思路选择余地,既可很好地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又有利于与小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经验相连接,这也是“囚材施教”在课堂教学中的一种实施力一式

十、倡导质疑一一培养思维的批判性

篇(4)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档案学研究进入了一个非常活跃的时期,无论是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还是应用理论或档案学应用技术等方面的研究,都得到了蓬勃发展,一批档案学基础理论的研究专著让人耳目一新,大量理论研究论文不断开拓档案学研究的新领域。档案学者们就一些理论问题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甚至是激烈的争论。

新世纪中国档案学科的发展内在地要求档案学批评与其同步发展。随着档案学研究的深入,一些档案学术批评文章也时有所见。笔者拜读了近年来档案学术批评(研究档案学研究)的几十篇文章,深深地为研究者们一丝不苟,严谨治学的精神所感染。这些文章大多数把握住了档案学理论研究的动态,肯定成绩,指出偏差,指点研究方向,对推动档案学理论研究起了重要作用。但是笔者也发现了一些不利于推动档案学研究,挫伤研究人员积极性的苗头。一些批评者动不动指责这个不求甚解,华而不实;指责那个搬弄名词,空话连篇;批评这个人为拔高,脱离实际;批评那个盲目引进,生搬硬套……。有些批评言论,或无的放矢,或攻其一点,不及其余,批评责备多,指点迷津少。有的人虽然是善意的批评,但批不得法,言过其实,也在客观上挫伤了一些研究者的积极性。

笔者以为,档案学是一门极其年轻的学科,档案学研究正处于一个继承与扬弃,借鉴与创新相结合,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新时期。气可鼓而不可泄。因此,正确地把握档案学术批评的导向,营造和谐的档案学理论研究环境,努力保护和充分调动广大档案学研究人虽的积极性,唤起广大档案工作者特别是档案学理论研究工作者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继续推动档案学理论建设务。正确的档案学术批评应当具备以下导向作用:

一、促成宽松和谐的学术环境。真理总是在实践与探索中发现的。既然是探索,就可能出现正确与错误两种可能,就会面临胜利与失败两种结果。开展档案学术批评,不仅要善于把握档案学研究动态,而且要善于调动和保护广大研究人员的积极性,鼓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档案学研究不但深度不断加强,对档案的本质属性、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文件中心的可行性、文书立卷改革、档案的价值鉴定等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这些探讨有力地促进了档案学理论的成熟和完善。但我们也发现有些研究者一见到与自己的研究视角不同,思维方式有差异,观点不一致的研究,甚至是自己暂时不理解的,就盲目结论,简单否定,甚至挥着大棒一阵乱打。王英玮先生曾经尖锐地批评那些迷信自我,故步自封的人:“往往对外国的档案管理经验和研究成果不屑一顾,只满足于自己那‘一亩三分地’中的收成。这其实是学术理论研究的大忌。当‘文件生命周期理论’被引进我国后,一些学者率先提出了档案管理的‘前端控制理论’,但是对这种颇具创新性和前瞻性的研究成果,一些同志却以不符合‘文件与档案的转化论’为由,不予接受。然而,实践的发展证明,前端控制理论确实对文件与档案的管理实践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①。科学理论就是在充分的辩论,认真地辨别,反复实践的基础上完善和发展的。只有鼓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充分让各家各派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才可能造成活泼,和谐的学术氛围,动员起成千上万的档案学理论研究工作者打开思路,敞开心扉,畅所欲言,无羁无绊地进行理论研究。

二、培育探索创新精神。“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学的本质就是发现,科学发展的动力就是创新。历史上各种重大的科学发现,无不具有创新的意义,无不是创新探索的结果。任何学科的发展都是在不断创新中实现的。和其他任关学科理论,借鉴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借鉴成熟的理论,可以避免我们少走弯路,只有高起点,才有高速度。近年来,“档案学者们着力将本学科的研究领域扩展到图书、情报等相关学科以及信息学等更高层次,吸收相关学科的成果或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手段,使研究深度进一步加强,相应取得了更加广泛、更加深入地研究成果。明显的表现是出版和发表了一大批档案哲学、档案经济学、档案文化学、档案心理学、档案法学等相关专著和论文。”②

我们必须清楚地看到,在我国,对档案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研究才刚刚起步,还有很大发展空间。作为档案学术批评者有责任扶持新生事物,为新生事物保驾护航,而不是泼冷水,打棍子,冷嘲热讽。当然,既然是创新,就有一个从不完善到完善,从幼稚到成熟的过程。既然是创新,就是一个探索的过程,就难免走弯路甚至走错路。鼓励创新就必须宽容失败。鼓励创新就必须构建起思想自由和学术通畅的社会人文环境,营造出自由与开放的档案学术氛围。开展学术批评,研究档案学研究就应该及时的肯定和保护研究成果中合理的积极的因素,善意地指出问题,恰当地进行引导,为研究人员鼓劲加油。不但要对那些大胆突破思维定式,合理吸收国内外相关学科的成果,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手段,开拓创新的研究成果,加以肯定和保护,而且要善于发现那些存在纰漏的探索性研究成果中的科学的、积极的、有益的成分,审慎地下结论,最大限度地调动研究者的积极性;还要为那些在研究中的失败者指点迷津,鼓起信心,点燃希望之火。切忌抓住创新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弱点、缺陷不放,吹毛求疵,横加指责;更要防止对不合自己口味或自己暂时还不理解的东西妄下结论,简单否定。

三、推动理论联系实际。档案学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脱离了档案工作的实践,档案学理论就失去了支撑,就没有实际意义。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和现代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带来了“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使档案信息的载体、信息的存储、检索和查阅、传递手段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事实证明,传统的档案理论框架已无法容纳新的实践,传统的档案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遭到了巨大的冲击。新的现代档案实践,把诸多新问题摆在档案学研究者的面前。英国情报学家布鲁克斯说:“科学的理论结构是永远不会完全封闭的,科学上各方面总是开放的,并不断提出新的问题,只有用动态和发展的观点来看待科学发展的思想基础,才能不断提出新的理论,推动科学不断前进……”因此,开展档案学术批评,应该积极引导广大科研人员解脱传统档案学理论体系的束缚,到现代档案工作实践中去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材料,采用新的思维方式,根据不断变化的新情况,研究当代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的发展对档案学理论建设提出的新课题,研究新形势新变化对档案工作的新要求以及解决问题的新办法。坚持从现代档案实践中去创新档案学理论,用新的档案学理论指导现代档案工作实践,不断丰富和完善档案学理论,构建起中国特色的档案学理论体系。当然,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必须坚持基础理论、应用理论与应用技术的研究同步进行,那种认为只有开展应用理论和技术的研究才是联系实际,开展基础理论研究就是空谈的认识和导向是极其有害的。

四、诱发理论研究的前瞻性。档案工作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具有明显的时代性。历史前进的每一步伐,科技发展的每一阶段,都会给档案工作带来或多或少的变化,在档案中留下或深或浅的印记。要使档案学理论能够起到指导档案工作实践的作用,就必须进行前瞻性的研究。我国档案学创立之初,主要是引进前苏联档案学理论,虽经过了无数档案学理论研究人员坚持借鉴与创新相结合,不懈探索,初步创立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档案学体系,但它离一个成熟学科还有相当差距。它作为一种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一个明显的缺陷就是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缺乏超前性。过去基本上是围绕已经出现的档案现状进行理论研究,而对档案领域将来可能出现的现象研究太少,以致电子档案的出现弄得我们措手不及。我们进行学术批评,研究档案学研究,目的是通过批评和争论,求得最终的统一。批评者应该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更能把握档案工作和档案学发展的未来,给研究人员指出路,出点子,引导他们在研究一些短平快,急于解渴的课题之外,进行一些中长期、战略性、前瞻性的研究;在讨论一些热点问题之外,研究一些人们不大注意而又必须注意、应该解决的问题,搞好“冷”与“热”的结合。尤其是应该向研究者们指示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走势,未来档案工作的发展趋势,档案学理论研究面临的形势,启发研究者们的新思维,诱发理论研究的前瞻性。

注释:

①王英玮,档案学研究的务实与务虚,四川档案2004(1)

篇(5)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教学效果 思考

现在,具有较好的语文表达能力,已成为谋职成功的一个先决条件。而目前大家对大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普遍感到忧虑,纷纷要求在大学普遍开设“大学语文”课。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这是一条教学长河;大学是下游,中小学是上游。上游能源源不断地供给清澈的河水,才能保证下游不但水质好,而且水流宽广。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语文水平。造成大学生语文水平每况愈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板子只朝中小学语文老师身上打,这是很不公平的。这也不是说当老师没有责任,而是说真要解决问题,必须首先反思总的教育思想、教育政策。当然,这是教育主管部门的事,但是我们不能坐等,有责任思考在职责范围内如何不断改进中小学的语文教学,不断提高中小学生的语文水平。我就如何改进中学语文教学的问题谈谈看法。

一、强化教师的专业素质,促进集体教研

教师可以平凡,但不可以平庸,应悟有己见,教有己识。这需要全方位地锻造自我。教师素质提高的关键在于不断学习、求新。教师个性特长得以发挥,自然形成教研组整体教研优势。奖优促后,适当的压力可以化作改进提高的动力,充分调动教师的学习积极性,发挥教师的教学创造力,扎实做好教研工作,形成团队合力。

1.加强有意识的自我阅读,不断学习求新。读书学习是语文老师自我提升的最有效手段。新课程的选修模块与选修教材涉及相关文学、文化、社会生活等众多领域,几乎与语文构成联系的领域都有涵盖。只懂得语文教材,甚至只精通选修教材对新课程语文教学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教师需开阔阅读视野、学习领域。诸如相关的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选修教材领域、相关史哲学科内容,甚至理科科技类等著作,都应当有所涉猎,尽可能在学科“业专”的基础上做到广博。

2.扎实推进实践教研,营造研究氛围。教学研究以实践研究为主,从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归纳、总结,做到“有效教研,促进教学”。采取集体教研与个人教研相结合的方式,既利用集体智慧,又发挥个人特长。首先,开展组内常规教研课活动,每个学段内每个学年组开展一次集体教研课活动,由设计、讲课、说课、评课、教学反思等五个环节组成,年级组内选择内容,教研组研讨,最后教师撰写教研文章,组长进行总结。其次,切实做好学校承担的国家、省市级语文学科的科研课题研究工作,积极参与专题研讨和教研论文评审、教学竞赛等活动,并做好研究的阶段总结和课题结题工作。

二、教学中潜移默化,提高思想教育的渗透强度

语文教师应根据学科特点,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受教育者一旦发现自己正处在被人进行严肃教育之中时,往往会产生逆反心理。因此,课堂教学中的德育,宜以渗透、熏陶、渲染为手段,在“润物细无声”之中完成德育任务。保持学生愉悦的心境,可以极大地增强德育效果。语文课堂教学有许多寻常环节,学生往往处于无意注意之中,如果教师能捕捉机会,巧妙地“借机”发挥,就可使学生的认识上升到新的层次。

三、培养学习兴趣,让学生拥有成就感

高中学生学习语文缺乏成就感,与教学模式,教学重点,教师对学生的导向,学生的主动学习的欲望、条件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现在,已经到了思考以下问题并作出抉择的时候了:①为什么语文知识和考点都比较少,但学生还学不出色,教师还教得不满意?②师生最需要的结果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我们在追求结果的路上常常迷失在手段的迷雾中?③高考语文题总体难度不高,而学生为什么总是做得不尽如人意?我们要让学生获得优良的成绩,但偏多偏难偏怪的训练正是学生获得优良成绩道路上的拦路虎。学生语文成绩较差,从表面的逻辑推理得出的结论简单扼要而又似乎令人信服:学生“双基”确实太差。其实,追根究底,语文学习不能令人满意,是语文教学模式的落伍和误导的必然恶果:偏多的训练,取缔的是学生必要的学习复习、消化吸收、补充整固;偏难的训练,消耗的是师生的热情和信念,给人以教师劳而无功,学生学无所成的错觉。长此以往,削弱的是向前的动力,增长的是失败的情绪,弱化的是学生自学的能力,降低的是教学的质量,浪费的是宝贵的时间。正确之举是尽快降低语文训练的难度,让学生在学习中充分感受学习的成效,而难度恰当的训练同样能让人发现问题。在这样的语文测试与训练中,我们才有条件大胆地承认,学生的学习,成绩是主流,问题是枝叶。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激情、兴趣,稳固信心,而且大大有助于存在的问题的发现、思索、解决,有助于富有针对性地展开新的复习。

四、树立管理至上,指导为重的思想,增强语文教学效果

放弃盲目蛮干式的加时间、加题量、加不必要的压力;尝试从管理中追求效益,从指导中收获成就,从学生自主学习、有效消化中去追求学生语文水平提高和语文能力发展的效果。语文教学的三大禁忌正是高三教师采用最多并乐此不疲的基本模式:①大量讲述;②大量训练;③对学生大量地不断地否定。这种模式的特点相当突出,其内容组件之间的因果关系显而易见。这种做法的弊端不仅体现为主宾倒置,取消学生主体参与,教师居高临下,而且这种做法正符合孙子所谓之“攻城”的战术特征:①“投入”多,“产出”少,得不偿失;②旷日持久,“久则钝兵挫锐”,成效在高密度和高强度的讲述训练中被抵消。须知,讲述和训练是两柄“双刃剑”。③在无效训练及其带来的失败的心理压力下,学生就会逐渐丧失提高语文学业水平的信念,士气日益低落,陷入简单应付的状态。因此,孙子特别指出:“攻城之法,为不得已。”我认为,高中语文教师要做的工作有两项:①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基本条件;②对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指导、管理。要真正改善和提升教学质量,教师就应精于讲述,即对知识不是进行面面俱到的简单“回锅”,而是进行富有针对性的、具有启发性的、含有前瞻意义的“指导”;是给学生解决问题留出时间,启发学生自主学习;要改善和提升教学质量,教师就要把好钢用在刀刃上,考得少,考得精,考得有质量有成效;不迷信也不迷恋考试,而是从有效考试中审视教与学的成败、得失与不足,让讲述转化为指导,让考试有利于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版).

篇(6)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研究 新视角 高校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07.041

A New Perspective o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ANG Jun

(Sichuan College of Architectural Technology, Deyang, Sichuan 618000)

Abstract Becaus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has strong theoretical, so many students have no interest in politics learning, which is very unfavorable on overall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In this context, a lot of thought politics teacher colleges arduous task, as compared with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the state of mind of college students showed a lot of new features, the traditiona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s difficult to stimulate enthusiasm for learning. Therefore, the majorit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workers should be a new perspective 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want to make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be carried out smoothly and efficiently.

Key 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research; new perspective; university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也逐渐开始追求更高品质的精神生活。而且在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当代,人们的价值取向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发生了更多的变化。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我国很多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还未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面临着诸多挑战。因此,广大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有一种紧迫感,面对当前严峻的教育形势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做好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 新时期大学生的思想特点

1.1 善于接受新鲜事物

现代大学生是一个十分具有时代精神的群体,他们对新事物有很强的好奇心,对于新鲜事物表现出更多的热情,喜欢用新的技术手段获得所需要的信息。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与普及,使大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他们通过互联网了解大千世界。①

1.2 思想观念呈多元化发展

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改革,很多大学生的思想发生了转变,不管是日常的生活学习方式,还是思维特点以及价值取向,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于我国的政治经济发展形势,不同的大学生有不同的看法,有些学生在一些和政治相关的重要事件中没有正确的见解,是非辨别能力不强,不能坚信唯物主义理论,甚至还迷信鬼神。有些大学生比较看重个人利益,注重自己施展才华的机会,而不会把祖国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个人主义倾向较严重。有些学生虽然对我国的政治经济形势充满了信心,但是对于某些社会问题的看法尚显偏颇。

1.3 心理压力大,承受能力差

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改革与发展,原有的毕业分配以及上学不用缴纳学费等制度已经不复存在。这使很多学生既要考虑上学的学费、生活费,还要考虑毕业后的就业问题,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并且现在的很多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就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团结协作能力差,自我意识很强。②学校紧张的学习生活,以及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使他们没有勇气面对挫折,甚至会做出一些极端的行为。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方法

在新时期,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较为陈旧,完全没有适应时代的发展步伐。很多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只是为了应付教学任务,很难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已经显得十分紧迫。

2.1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改进教育教学方式

要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就要对传统的课程设置加以创新。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勤于思考。对于当前学生关心的政治时事,教师应该经常组织学生集体讨论,交流看法,使学生们在讨论中互相学习,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教师还要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强化政治课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

2.2 强化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其特有的环境营造的精神氛围,影响或改变广大学生的价值观以及思想观念,进而实现对大学生的精神塑造。校园文化建设能有效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有助于提升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学校的校园文化。③所以说,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思想道德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已经刻不容缓。

2.3 注重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活动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显著的优势,其不仅可以给大学生灌输健康的思想意识,还可以让他们在社会活动中锻炼自己的能力。可以说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种极其重要的教育形式,其重要作用不言而喻。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的发展需求,所以应该将社会实践这种先进的教育形式带到思想政治课堂中来,把教育的重要环节加以落实。例如教师可以带大学生们去偏远地区的中小学支教,让他们对科教兴国有一个更深的理解;可以带领学生们去革命根据地旧址,用当年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以带领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结合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伟大成绩进行思考,使学生的理性思考能力得到增强,学生们能更加深刻地理解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我国的建设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

2.4利用网络优势,构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

虽然网络能够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很多便利,但是也有一些不能忽视的负面影响,因为网络上夹杂着很多不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内容。禁止大学生上网,一定是下下之策,让他们随意上网更是不可取。因此,只剩一条道路可选,那就是利用网络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建设工作,利用红色网站抢夺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当然,只是建立一个网站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开展各种各样的网上教育专栏,使校园文化和网络有机融合,构建一个能吸引学生广泛关注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然后还要加强网络的基础设施建设,使大学生在宿舍就能够浏览红色网站,方便学生们的交流与学习。④

在网站的专栏设置上还要注意强化学校的舆论引导能力,以便能够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思想和言论。此外,还可以建立网上互动平台,学生若遇到问题,可以及时咨询在线教师。校领导还应该开设一个公开的电子邮箱,使广大学生可以将有关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及时反馈给校方。借助网络平台建立一个思想预警系统,该系统的主要成员为各系的团总支书记、党总支书记,学生会的各个部长以及班级主任等,针对大学生的思想动态给予及时有效的指导。

2.5 注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一般来说,很多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都没有意识到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是学生养成良好思想品德的基础。因为从根本上讲,学生的思想问题还是由心理问题引起的,所以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从心理层面对学生进行引导,健全广大学生的人格,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心理咨询因为其独特的优势,已经成为了一种极其重要的思想教育方式。要想把大学生的心理咨询工作做到极致,只是设立心理咨询中心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在很多方面做出努力。不仅要有一批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员和必备的心理监测仪器,还要有一个固定的心理咨询场和充足的项目经费,确保心理咨询的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同时还要建立相应的心理辅导网站,使大学生的心理咨询工作能够得以全方位的开展,让他们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为思想政治教育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2.6 注重社团文化建设

由于近些年我国高校的教育改革使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多转变,社团文化因为符合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成了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备受大学生的青睐。在社团中学生的思想状况是复杂多样的,这对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而言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因此,建立一个以思想政治理论为主的社团十分必要,社团应该积极组织大学生进行演讲及论文比赛,结合当前的国际形势组织交流研讨会,组织社团成员进行社会考察等。总之,要把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社团文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为大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顺利开展。

3 结束语

经过很多教育实践证明,我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把教育目标与教育载体有机融合起来,在传承和发扬我国优良教育传统的基础上,根据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采取科学合理的教育方式。尤其是在今天,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应该创新思路,拓宽教育视野,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时展紧密结合,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注释

① 陈秀春.以人为本视角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1.10:155-156.

② 戴光临.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企业导报,2014.19:58,83.

篇(7)

关键词: 多元智能理论 大学英语教学 实践原则

进入新世纪,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国际地位的提升,我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此导致我国需要具有较高外语水平的复合型人才的问题日益凸显。然而,我国部分高等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依然处于重视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培养,而忽视综合应用能力的产出等阶段。因此,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创立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发挥学生强项,激发学生兴趣、因材施教的多元化教学模式成为必然和必须,为社会培养较高质量的外语人才,成为当前大学教师所面临的问题。哈佛大学教育学家加德纳在1983年创立的多元智能理论——即尊重学生个体,发挥学生潜能,开发多种思维方式,为我们新模式的探索和实践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因此,在我国教育改革继续深化的进程中,借助多元智能理论促进我国的高等教育教学,特别是大学英语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是基于彻底挑战传统智力理论,即智商理论,以及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而发展起来的在教育界领域产生最深远影响的关于智力结构的新理论,此理论由哈佛心理学家加德纳于1983年提出,后又在1989年进行完善。所谓智力,在加德纳看来,就是“个体用于解决或生产出为一种或多种文化或环境所珍视的问题和产品的能力”。此智力并非像传统智力所定义的那样,以语言能力和抽象逻辑思维为核心与衡量水平高低的标准,而是以能否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或生产及创造出社会需要的有效产品的能力为核心和衡量水平高低的标准。所以此理论的基本性质是多元的——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组能力,基本结构也是多元的——各种能力是以相对独立的形式存在,而非以整合的方式联结在一起。多元智能理论就是指个体身上相对独立存在的,与特定的认知领域或知识范畴相联系的智力,分别为:言语—语言智力,即指个人能够顺利而高效地利用语言进行口头或书面地表达及交流的能力。音乐—节奏能力,即个体感受、辨认、记忆、表达音乐的能力。逻辑—数理能力,即个体对事物间各种关系,如类比、对比、因果和逻辑关系的敏感及通过数理运算推理等进行思维的能力。视觉—空间能力,指空间思维能力,对形状、色彩、图形的敏感及高效处理能力。身体—动觉能力,指个体利用身体表达思想、情感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反省能力,指对自我的认识、洞察和反省自身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指一个人的情商能力,如何与人有效交往的能力。自然观察能力,指观察自然界及人与自然界关系准确把握的能力。以上八种智能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又各自发展。

二、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大学英语教学的典型特点表现为封闭性、单向性、继承性和统一性;存在的问题集中表现为教育投资不足、教学内容过时、教学方式单一。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和传统教育制度的影响,我们的英语课堂呈现出如下景象:课堂中,教师在讲台上侃侃而谈,依据的是规定的大纲、课本,传授的是现成的知识,输出的是标准答案。学生勤恳地做着笔记,认认真真地倾听,缺少思考,被动接受,很少有学生质疑老师所教的内容。教师和学生之间是知识的“拥有者”和知识的“需求者”的关系,整个大学英语教学活动成了教师单向地往学生头脑中灌输单词、短语、句型等的过程。另外,在教师眼中,学生就是教育生产线上要统一加工的产品,强调统一化、规范化、标准化,没把学生看成是各具特点、各有强弱项潜能的独立个体,尽管他们的生理、心理有差异,发展需求不同,发展水平不同,英语知识储备各异,但教师依然进行同一层次的讲解,布置相同的作业等,无暇顾及学生的个性发展,这样的结果可想而知,我们的大学英语教学,内容过时,方法单一,学生学了多年的英语,依然是不敢开口,即使能说,也是极其简单的日常问候。另外,学生天天记单词、学英语,可对毕业论文的英语摘要还是无能为力。总之,“费时低效”的现象为社会所诟病,当然,大学英语教学不被学校重视,教育投资不足也是原因之一。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授课班级众多,无法顾及每一位学生;学生的学习方法欠佳,很少有学生反思自己的方法是否得当,很少琢磨如何提高英语学习效率,等等,因此,“高投入低产出”就不难理解了。总之,大学英语的现状令人担忧。我们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多元智能理论为我们开启了教育思想的新视角。

三、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大学英语教学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我们遵从多元智能理论所提供的视角,在教学实践中遵从以下实践原则。

1.树立平等的师生观,塑造教师新形象。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为我们看待当前教育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人人平等,师生平等,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如今我们处于21世纪——一个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信息世纪,在新世纪反观我们的传统教育观:教师是知识的权威和课堂的权威,是“授人以鱼”的单纯知识给予者和输出者,是按照固定的“模子”把各不相同的学生塑造成整齐划一的“教书匠”。长期以来,传统教育观强调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中心地位和权威作用,忽视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积极作用,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在有意无意中接受来自学生的各种形式的影响,其中来自学生对教育过程中教师情绪情感反应、语言反应和行为反应的影响,使得教师成为教学过程中的客体,教育过程绝不仅是教师影响学生的过程,还是学生影响教师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相互影响的过程。其实教师和学生之间,是社会学意义上有着同样尊严和权力要求的平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我—你”的关系和“你—我”的关系,教师只有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相信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参与和合作能力,才有可能积极主动地调节自己的教育行为,在教学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而且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在看待学生行为时,要持一种平等亲和的态度,不强迫学生接受他们对是非的看法,不轻易对学生的行为进行是非判断,从积极的方面看待学生的行为,包容学生无碍大局的“小毛病和小问题”等。

进入新世纪,教师在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的平等师生观中要积极塑造教师新形象——做创新型、引导型、交流型、方法型和因材施教型的新世纪教师。作为创造型教师,我们应该从书本知识的复制者转变为创新型的教师,因为进入信息社会以后,电脑在书本间接知识的处理上已替代人脑促使人类发展,探索人类进步需积极创新,所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教育的首要任务和主要目标,而教师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和保证。作为创新型教师,我们应鼓励学生不迷信权威,敢于质疑,进行多元思维和发散思维。另外,教师要积极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而非知识的输出者,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智力类型和学习风格,引起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求知识。作为交流型教师,我们须持一种平等平和的态度主动走进每个学生,主动和学生就某些问题交换意义与看法,虚心听取和接受来自学生的看问题的角度与观点,从积极的方面看待学生与自己不同的知识经验,思考类型和处理方式等。在平等交流中,使学生体验到成功和展示自己成就的愉悦感,进而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交流能力和表现能力。作为方法型老师,在信息社会,信息浩若,有了方法,才有钥匙,我们要帮助学生掌握各种寻求知识和信息的基本方法。在课堂教学时,揭示规律,点拨思路,提示方向,使学生接触到可以触类旁通的关键点,具备进一步思考的基础和能力。当然,我们还要帮助学生形成方法意识,使学生能够在需要的时候寻找各种有效方法解决问题,使学生在融会贯通并综合各种方法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方法解决问题。作为因材施教型教师,我们应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教育和引导,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智力特点、学习类型和学习方法,有针对性地教育教学。在教师的眼里,学生是各具智力特点、智力表现形式,学习类型、学习风格和发展方向的一个个具体的可造之才,使每个学生得到最适宜的最有效的发展。

2.构建多元性的评价体系。

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人的智能不是单一的能力,而是由多种智能构成的相互作用的综合体,因此,它挑战了传统的评估学生能力的模式,即单纯依靠卷面考试成绩评判学生智能的做法,该评价模式只注重学生的语言及数理智能。事实上,学生的智能是包括至少8项智力的,所以我们需要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首先我们的评估主体要多元化,以前主要由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这种形式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性,因此需要考虑学生参与其中,进行自我评价,还需要同伴加入其中,进行生生评价,这样就形成了三位一体的评价格局: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及集体评价。其次,在评价内容上,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通过一套试卷检测书本上的语言知识,而应该对学生的各种能力、整体素质作全面的评价,特别是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如:理解能力、迁移能力及创新能力。再者,我们运用的评价手段,抛开常用的测验、考试外,我们还可运用多种其他的客观形式,如:口头评价、观测评价、档案袋评估等,尽可能客观真实地记录学生的信息,科学公正全面地对学生进行评价。当然,在评价过程中,我们侧重鼓励、正面地评价学生各方面的情况,除了学生的考试成绩外,其他如学生的课堂表现的深度、课后作业的投入程度、英语课外活动的参与程度,一并考虑在评估的范围内,将过去的终结式评估构建成过程性评估。

多元智能理论为我们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树立平等的师生观开启了新的视角,但在实施过程中还有诸多问题。我们一定积极面对问题,创新适应时代要求的教学新模式,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尊重学生个体,发掘学生潜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继而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