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0 16:16:3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体育法学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早期的体育法大多数是因为政治上的原因临时颁布出来的,因此它没有一个很好的系统梳理。在阶级社会中,体育其实是作为统治阶级娱乐活动的一种手段,那么为了保护好秩序,统治阶级就想出了用法律条令来约束,这就是早期体育法的形成。到了近代,体育的不断发展,城市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统治阶级也越来越重视体育方面的作用.到了资产阶级社会,单独的正规意义上的体育的法律才真正的出现.现代社会,体育的发展非常的迅速和猛烈,各个国家的政府都十分重视体育的建设和发展,现代的体育不再仅仅是一种运动,它甚至是一种象征,一种民族的精神,它同时催生了一大批的产业的产生和繁荣.因此单个体育活动需要规则加以制约,而且整个体育体系,整个世界的体育体系同样需要规范和制约,通过国家立法的形式,形成体育法学,进行体育法学的相关研究和探索,进而形成相关的流派,就十分的重要了。
二、我国体育法的立法现状
国内的一些文献数据库的检索结果表明,我国有关体育法,特别是关于体育法学的研究成果非常有限,总体来看,我国的体育法学研究仍处于基础阶段。在我国的大多数体育专业院校里,关于体育法学的课程就非常的少,那么更不用提其他的非体育院校,而且研究这个领域的专家学者不一定法学水平和功底过关,这是一个典型的交叉学科,因此重视程度有待提高,同时又说明了我国体育法学的前景非常的广阔.可以说在体育界,体育法学在学科领域的地位和机构保障是充分的,但由于大部分的研究者来自于体育院校,缺乏法学专业教育的背景和实践,体育法学中真正具有法学专业水平的研究成果却凤毛麟角。甚至于对相关的专业的设置与安排上根本就忽略了体育法的存在,仅仅在中国政法大学这种中国顶尖的法学学校中才设置有相关的专业,那么对于其他的院校,简直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在法律实务界,虽然有相当多的律师或咨询机构的法律业务涉及到体育领域的法律问题,但至今没有见到对体育法律实务的系统性和完整的研究和总结。
三、对我国体育法学建设的几点思考
(一)体育法学要摆脱行政权的干预
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体育事业发展迅猛.08年北京奥运会,我国创下了历史的最高水平.开办奥运会是大国实力的象征,它能更好的让世界了解中国的变化,中国的崛起,是一个展现我国风采让世界对中国抛弃偏见和刮目相看的良好舞台.然而,举办这样的大型的体育赛事,它的负面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其中最明显和影响最深刻的莫过于体育的过于行政化,这种过度的行政化倾向把体育竞技的宗旨给模糊了.北京在申办奥运会期间,由于基础设施的不完善,国内没有国际标准的基础设施,于是投入了巨资进行体育设施的建设,从而赢得了08年的奥运会的主办权.然而,修建了那么多的体育设施甚至不惜血本赶超世界的先进水平,这严重的与北京城市发展违背,北京没有那么多的资源或者说发展还没有达到能够承受如此巨大规模体育赛事的时候就这样生拉硬扯的上马那么多的项目.赛事完毕后的各个体育设施落败景象就是这种过于行政化的最好的反映.因此,体育法学的建设,最大的一个目标就是要去行政化,减少对体育事业的干预,让它自然而良好的发展。
(二)加强体育法理论建设
目前中国的体育法研究的并不多,对于体育法的学理化方向并没有过多的涉及,因此这方面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当前的一些文献和著作中虽然有提及体育法的学理化问题但是往往都是简单的对法条和规则的解释,对于上升到理论程度还尚且遥远。上升到理论程度的体育法学不仅仅要有对法条和规则的解释,而且还要有足够的学理基础,这样才能够形成一整套完整的体系。目前我国颁布的《体育法》立法水平还有待提高,里面含有大量的原则性和指导性的规范,而且内容也不够全面详实,可操作性不是很强,因此并不适应社会实际,往往会导致争议的发生。在法律实务中,人们往往注重解决的机制和办法,而对于学理的研究就很容易忽略。
(三)建设体育法学科
体育法学的学科建立是促使体育法学长久发展的有效措施,是从根本上改变体育法学目前窘境的有效手段。没有一个学科的建立是毫无根据和无章可循,体育法学的建立也要有一个科学的考量,建立在科学的研究和分析基础上,这样才能够促使其良好有序的发展。建设体育法学的方法和路径有以下方面:1.大力培养体育法的相关研究人员,体育法的建立离不开体育法学的研究人才,对于研究人员的培养至关重要,他们是这门学科的研究主体,以往对于体育法的研究往往是体育院校的事情,而且都是一些具有研究生院的体育院校,随着体育法学的不断发展,各个法学院校也都注意到这一领域,开始大力培养体育法学的专业人才。但是由于起步时间过晚,目前对于体育法的研究依旧是体育院校的老师以及从事体育的人员,由于缺乏专业的法学素养,研究进展很慢,因此在各个法学院校大力引进体育法学学科是十分必要的。2.参考和借鉴其他学科的建立,体育法学是一个新兴的交叉类学科,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学科种类,它与其他的学科都有着天然的联系,因此适当借鉴和参考其他学科的建立显得十分的必要,与体育法学交叉的学科有很多,它们有教育学、哲学、经济学等等学科门类,都是可以借鉴和参考的。进行学科的建设,不仅要借鉴其他学科的经验,还要注意它们的经验和教训,从而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同时也避免了弯路。3.完善体育法学的相关课程。在当今中国,无论专业的体育院校还是开设有体育法学的法学院校,对于体育法课程的设置都是不合理不完善的,往往大多数会流于形式,体育法学被设置成选修课,不仅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往往老师也不加以重视,以至于开设了这门学科也只是形同虚设。因此,完善相关的制度和课程显得十分的重要,这就要求各个高校不仅要有一个科学的课程体系安排而且要重视教学成果的评价,这样才能够让广大师生引起重视从而喜欢上这门学科。比如说在教材方面,要编写统一适用的体育法学教材,在各个高校统一使用;在教学的课时方面,要有硬性的规定,学生必须要修满多少学分或者上满多少课时才算合格;在老师的培养方面,要建立一整套考核激励制度,教师的教学质量与其工资挂钩,这样才能够促进体育法学这门学科的普及。在高层次的人才培养上,开设体育法硕士、博士专业和课程,培养更加高级的体育法人才。
(四)加强体育研究机构作用
关键词:体育,仲裁制度,立法
Abstract: our sports commercializatio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globalization, lead to a variety of sports disputes are constantly emerging, how to solve the sports disputes have gradually become concerned problems, and sports arbitration as a professional arbitration one kind, with its rapid, confidentialit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ow cost more numerous disputes the parties and sports organizations of all ages. And our country as a sports superpower, the current low starting poin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legal system of sport, on the basis of the weak, the domestic various sports association basically all don't have their own arbitration institutions, state and no special provisions of the sports arbitration legislation, the kind of sports legal system construction of relative lag situation if you can't get radical changes, and will be influenced and restricte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our country sports enterprise important factors. Therefore, the paper will be to the sports world sports arbitration system of understanding and reference to the root of the sports arbitration-sports dispute as a starting point, this paper clarifies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a's sports arbitration system.
Keywords: sports, arbitration system, legislation
中图分类号:D91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体育纠纷概述
日本学者千叶正士在《法与纠纷》一书中认为,“纠纷”是指“一定范围内的社会主体相互之间丧失均衡关系的状态”,社会均衡关系就是社会秩序,也就是说纠纷是社会秩序失衡而产生的混乱状态。而参与体育运动的主体可能因所在区域性文化的不同发生纠纷、在激烈的竞技对抗中产生矛盾和冲突,也可能在利益的追逐和分配中产生纠纷。因此,在我国有的学者认为体育纠纷,是指因从事体育活动的主体之间的利益分配、权利义务争议而引起的一种紧张的社会关系[2]。也有的学者认为体育纠纷是指在体育活动中以及在体育相关的各种事务中,各种体育法律关系主体之间发生的、以体育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纠纷[3]。体育纠纷具有主体特殊性、专业性、技术性和时间性等个性特点。
1.体育纠纷主体的特殊性。大多数体育纠纷涉及体育运动员、体育协会、体育俱乐部、体委等这类特殊主体,体育纠纷主体之间的法律地位可能平等,也可能不平等。由于体育纠纷既有类似于民事争议的纠纷,如体育合同纠纷、体育竞争纠纷,也有类似于行政争议的纠纷,如体育处罚纠纷、体育竞赛资格纠纷。因此,体育纠纷各主体在体育纠纷中的权利义务关系各不相同。
2.体育纠纷的专业性和技术性。体育活动自身的特点使得体育纠纷也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如运动员资格、兴奋剂、假球、“黑哨”等纠纷都涉及很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需要有专门的机构做出专业性的认定,而传统法院则不具备这种特殊的专业性的要求。
3.体育纠纷的解决需要强烈的时间性。体育活动的特殊性决定了竞技体育纠纷需要在短时间内做出裁决,如取消比赛资格、长期禁赛等纠纷。
二、我国体育纠纷解决机制的现状述评
我国于1995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以下简称《体育法》),其中第33条规定“在竞技体育中发生纠纷,由体育仲裁机构负责调解、仲裁,体育仲裁机构的设立办法和仲裁范围由国务院另行制定”[3]我国体育纠纷的解决途径一般采取以下三种方式:由体育行会内部解决;但目前我国的现状却是:第一,行会内部的解决机制存在严重问题。表现在行会内部的纠纷解决机制存在处罚机构过多、责权不明、审级设置不明确、程序不规范、暗箱操作、标准混乱、裁判不统一等问题。甚至有的行会内部规定与我国法律制度相抵触。第二,行会外的独立的仲裁机构没有建立,仲裁制度未能形成。第三,由于我国法院没有专门的处理体育纠纷的机构,因而各法院受理体育案件的数量极少,接近于零,除涉及“黑哨” 、“受贿”的刑事案件外,其他行政及民事案件法院一概不予受理。
三、我国体育仲裁制度的构建
要构建我国的体育仲裁制度必须先厘清这个制度的方向,笔者认为建立体育仲裁制度,是一项理论性、技术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不可能直接适用以调整经济财产纠纷为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也不能适用规定笼统,但是我们可以以现代仲裁法学理论为基础,参照国外的一些先进做法,结合我国体育发展的特点和需要,对体育仲裁制度进行构建。制度的建立要能改善我国体育法制建设相对滞后的局面,具有可操作性,能作为解决体育纠纷的主要手段。
1.我国构建体育仲裁制度的必要性
(1)由于我国当前体育运动方面的立法和纠纷解决机制严重滞后的现状,导致我国现有竞技体育纠纷的处理方式多带有计划经济体制色彩的行政干预,这必将不利于我国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体育事业。
(2)体育是专业性和技术性很强的活动领域,有着一系列具有浓厚专业和技术色彩并通行于国际社会的行业规则,使得其纠纷专业性、技术性特点也十分突出。同时,大量竞技体育纠纷往往围绕竞赛产生,且经常发生在体育竞赛将要举行之际或已经进行之中。建立体育仲裁制度则能及时处理体育专业纠纷,提高纠纷解决效率和质量的需要。
2.我国构建体育仲裁制度的可行性
《体育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已经设置好了体育纠纷的仲裁解决方式,为我国构建体育仲裁制度建立了法律基础。现今国际的体育纠纷解决机制主要有:A.以行业内部机制解决,包括由各国国内体育组织解决和由各国际体育单项联合会处理两种情况。B.以行政处理解决,包括由各国国家奥委会处理和由国际奥委会处理两种情况。C.以诉讼解决,包括各国国内法院的解决和由区域性国际法院进行解决两种情况。D.以仲裁解决,即以仲裁解决由体育仲裁院处理。体育仲裁则具有以下一些优势:A.当事人在程序上有较大自。B.仲裁程序简便,方式灵活,解决纠纷及时。仲裁程序比诉讼程序简便得多,并实行一裁终局的制度。C.仲裁的专业性与保密性较强。D.体育仲裁有利于维护体育规则及裁判准则的全球统一性。
四、建立专门的体育仲裁机构
仲裁机构是整个仲裁活动的组织核心。既然体育仲裁是区别于民间仲裁的特殊仲裁形式,就需要建立专门处理体育仲裁事务的体育仲裁机构。体育仲裁机构应符合《仲裁法》规定的仲裁委员会的条件,即制定规范的章程,有自己的住所和必要的财产,有组成的人员和聘任的体育仲裁员。(1)体育仲裁委员会的委员应由中国奥委会、中国各体育协会、中国各体育俱乐部、运动员协会等推荐和协商确定,“应是公道、正派的法律、体育专家以及有实际经验的体育管理人员”仲裁委员会以这样一种组成方式来保确其委员能够广泛地代表体育界各方面的利益.(2)仲裁委员会主要负责管理整个仲裁机构的日常动作和选聘体育仲裁员,其下可设立专门的下属机构具体负责,如在仲裁程序开始后,当事人尚未选择仲裁员之前负责仲裁程序的正常运转,包括为当事人提供仲裁员名单,应当事人一方请求采取一些临时或保全措施等。
结 论
综上所述,构建体育纠纷的仲裁解决机制,是为了创造一个健康、有序的体育运动的发展环境。随着我国竞技体育运动中体育纠纷的日益增多,我国体育法制建设迫在眉睫。我国的体育仲裁制度应该是在我国统一的法律制度下,从我国的体育实践出发,借鉴国外和国际体育仲裁制度,构建与国际体育接轨、反映体育专业特点、适合中国国情的体育仲裁制度。
本文仅显浅地论述了我国体育仲裁制度构建的必要性、可行性;从宏观上论述了制定进行体育仲裁的法律依据的精神;简单论述了专门的体育仲裁机构的模式;在体育仲裁的程序设定上,也仅对仲裁范围、仲裁协议、仲裁庭、仲裁效力这四个关注点进行了论述。而体育仲裁的法律依据的具体条文,体育仲裁机构的具体设立,仲裁程序全过程的具体设定等,因笔者水平有限,本文均没有论及,而这些恰恰又是整个体育仲裁制度最核心的问题,所以还需要更多的学者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为我国体育仲裁制度的构建出谋划策。
参考文献:
[1] 郭树理.奥林匹克体育仲裁制度研究[DB].法学文献库,.
[2]韩新君.《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中几个基本问题的探讨[J]上海: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6,2
[3] 黄世席. 从雅典奥运会看国际体育仲裁院的裁决――谈对兴奋剂使用者的处罚[DB].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4]于善旭.对我国体育法制建设发展战略的思考[J].南京: 体育与科学,2008,06.
[5]李辉.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中的两个热点法律问题[J].山东: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3.
一、体育劳动成果具有重要的营销开发价值
(一) 通过营销活动,可为体育创造者带来经济收益
体育运动产生的劳动成果,是由运动员、教练员、体育经营者、体育赞助者、体育科研人员、体育管理人员、体育传媒工作者等参与体育活动的公民和社会团体创作的,他们创作的成果只有通过市场开发、商业运作,尤其是通过运用营销手段的实施,才能使他们创作的劳动成果在实现社会效益的过程中,得以转化为经济效益,并获得经济收益。
(二)通过营销活动,可推进国家整体体育运动发展
通过商业化营销手段运作,可以使体育知识产权成果得以在实践中运用和推广,促进体育运动水平的普遍提高,同时也可以以此募集大量的社会资金,应用于体育成果的研发,反过来又会促进体育成果的产生,使国家的体育运动发展形成良性循环。通过建立这种营销开发机制,对体育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将起极大的推动作用。
(三)通过营销活动,可促进体育经济的发展
美国人尤伯罗斯对体育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就是开创了奥林匹克运动的经济价值,他提倡广播电视转播权以及奥林匹克标志等奥林匹克知识产权的营销价值开发,使得体育活动爆发出了巨大的经济潜能,营销价值是当今体育知识产权经济价值中最具有开发潜力的价值之一。
(四)通过营销活动,可推进体育运动的健康顺利发展
体育劳动成果通过营销开发,可以使体育科技创新不断涌现并迅速推广应用,有效地防止对体育科技成果的滥用和随意歪曲篡改,使体育运动的发展得到稳定可靠的资金支撑。
二、体育劳动成果营销价值的可开发范围
(一) 体育学理论具有营销价值
体育学理论是体育知识和体育技术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在人类体育活动中,体育学既包含体育自然科学、也包括体育社会科学,在自然科学方面涉及运动生理、运动生化、运动解剖、运动理学、运动医学、运动训练、运动测量和运动统计等理论,在社会科学方面包括社会体育、学校体育、体育经济、体育法学、体育伦理、体育美学、体育心理、体育史学、体育美学等理论,这些理论有多种存在形式,比如教材、论文、论著、课题成果等。通过运用体育理论的宣传、影响,进行有关体育活动营销,可以为体育活动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二)运动技术具有营销价值
体育竞技比赛中核心的竞争因素是运动技术,无论是田径还是体操,无论是篮球还是排球,无论是游泳还是滑冰,技术是取胜的关键。技术包括技艺和技艺的难度两个方面。有时技艺的独创性就是一种知识产权,依靠别人掌握不了的技术水平,就可以推进自身体育项目的发展走在竞争队伍的前列;同时技艺的难度也是一种知识产权,难度系数越大,掌握的人越少,竞争取胜就越有机会。因此每一项技术成果,如果通过营销手段进行开发,就会使技术获得经济效益,从而展现其潜在的经济价值。
(三)训练方法具有营销价值
训练方法决定了运动员竞技技术提高的程度,一些创新性的训练方法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运动员的运动潜能,决定着竞技水平提升的速度。比如军事训练的原理迁移到运动训练中的方法,从严、从难、实战的训练方法、男运动员陪练女运动员的方法等,都是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对于竞技水平的提高都具有很高的价值,也会取得明显的经济收益。
(四)体育项目具有营销价值
中华民族传统的民族体育项目,是长期以来由劳动人民创造的劳动成果。这种成果应当是这些项目仅限于我国才有,或其发祥地源于我国的项目,有三类运动项目,一是已经列入国家正式比赛的项目,比如武术、中国式摔跤、龙舟、中国象棋、围棋、风筝;二是我国民间体育项目,尚未列入国家正式比赛的,仅在于民间广泛开展的,如跳绳、拔河、舞龙气功踢踺子、舞狮等;三类是少数民族体育项目,这些项目仅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其他地区和民族开展较少。我国民族体育项目上数量众多,风格各异。有壮族僚球、抢花炮,藏族响箭,朝鲜族跳板,维吾尔族达瓦孜,羌族推竿,佤族的打陀螺,彝族跳火绳,拉祜族射弩等。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约有民族体育项目近千种。这些具有知识产权特征的特殊体育项目,如果应用于商业活动,通过营销手段的运作,就会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
另外,体育商标、体育法发明专利以及体育科研人员创作、研制出体育作品、体育器材、体育实验设备、体育运动技术、体育运动药品等都是重要的劳动成果,它是营销价值开发的重要范围。
三、体育劳动成果营销价值的开发策略
(一) 国家应完善体育劳动成果保护的法律法规,尤其应从立法上为具有知识产权地位的劳动成果的营销价值开发奠定提供保障
要从完善法律法规方面加强体育知识成果的所有权的保护,对于重大体育活动中的体育成果,应当以公告、法规的形式对其中有价值的知识成果进行产权保护范围界定,是其放在法律层面的保护范围之内。只有产权范围界定清楚了,价值开发才有依据。
(二)要寻求体育劳动成果营销价值开发的突破口
体育劳动成果有各种形式,它包括物质形式的体育器材、体育工具,也包括技术形式的动作要领、训练方法等多种形式,要从其存在的潜在价值挖掘入手,结合市场需求,以社会需求为突破口,进行成果应用,使其产生经济价值或社会价值。
(三)要充分利用营销策略进行价值开发
我国对体育经济学的研究起步较晚,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体育运动实践的推动和理论工作者的努力之下,我国体育经济学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体育经济学的研究取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首先,从研究成果的数量来看,自1988年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了由张岩等编著的该学科的第一本专著(体育经济学》,中国己出版了10多部体育经济学的专著。以《体育科学》等为代表的刊物发表了众多的体育经济学的研究文章。据不完全统计,到2000年底,全国己发表的体育经济学方面的论文有近万篇。第二,体育经济学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国家从学科、专业及课程设进行了调整,突出了体育经济学的位置。20世纪80代末体育经济学己列入许多体育学院的教学计划,规定为必修课程或选修课程。1992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已将体育经济学列为体育科学所述的12个二级学科之一。目前,我国体育经济学的研究正处于方兴未艾的发展阶段,体育经济学与经济学整体联系不断増强。
2.体育经济学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
2.1理论体系不明确,教材多,专著少
由于我国体育经济学学科建制较晚,受西方体育经济思想的影响和制约,这些研究文章和著作缺乏对体育经济深层次的研究,而且学科的细化和内化程度不够,造成教材不少,但真正的具有中国体育经济特征的专著并不多的现象。因此,我们应树立体育经济学学科意识,对体育经济学学科领域进行全面筹划、全方位决策和根本性指导,在借鉴西方体育经济学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梳理、内化,然后形成文章和著作,形成一种不断追踪学科前沿,跟踪国际体育经济发展动态,不断思考更新研究领域的学术氛围。
2.2缺乏研究环境,规范研究多,实证研究少
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对体育经济学进行系统和全面的科学研究,使其整体发展受到影响,究其原因,一方面,不仅缺少高度完善的基础理论体系作为支持,而且缺乏学科战略意识和学术研究环境与氛围。研究者们过多注重的是规范研究,而涉及的实证性研究成果则少之又少。另一方面,研究所需的基础设施薄弱,制约了体育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典型的如体育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的不完善和体育经济统计数据资料的匮乏,己成为体育经济学研究和发展的瓶颈制约。
3.体育经济学学科建设与发展对策
要发展中国的体育经济学,需要对学科的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一方面,体育经济学的发展需要体育科学,尤其是体育社会科学学科共生群落的协调发展和整体推进。体育经济学本身就是学科交融化的产物,加上现代体育运动和体育经济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涉及的学科门类越来越多,其发展越来越受到其他学科发展的制约,其他学科如体育社会经济统计发展的滞后,已严重制约了体育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应大力发展与体育经济学密切相关、对体育经济学研究颇具影响的体育社会科学学科,主要包括体育管理学、体育法学、体育营销学、体育统计学、体育政治学、体育社会学、体育文化学、体育人类学、比较体育、奥林匹克运动等学科,通过促进体育社会科学的繁荣共茂,为体育经济学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生态环境。
另一方面,体育经济学学科内部结构还需进一步细分化和完善化,任何学科的发展进程,都必不可少地伴随着研究对象由整体到局部、由笼统到具体的分割细化过程。体育经济学是一个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的年轻学科,随着研究对象的细分化,体育经济学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细分化趋势,其内部亚学科会渐次増多“(1)从内容看,可细分为体育消费经济学、体育投资经济学、体育组织经济学、体育产业经济学、民族体育经济学等;(2)从体育活动的性质看,则包括观赏体育经济学和参与体育经济学;(3)从具体的体育产业活动看,包括体育赞助经济学、体育电视转播经济学、大型赛事经济学等。
体育经济学已列为体育科学所述的12个二级学科之一。目前,成都体育学院等一些体育高等院校也已经设置经济学本科专业(体育经济方向),但数量不多,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全国统招本科生专业招生简章中就没有设置该专业,而有社会体育专业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研究生教育阶段,体育经济学受到的重视不够。根据1997年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体育学科下设4个专业,即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同样以北京体育大学为例,2004年北京体育大学人文社会学专业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方案中,下设的研究方向都没有包括体育经济学,这种专业设置与中国目前体育经济蓬勃发展的形势和培养体育经济人才的紧迫任务是极不相称的。
最后,是充分发挥政府和学校的支持作用,体育经济学及其所属的体育社会科学为体育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是体育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政府和学校应充分发挥作用,为体育经济学的研究和发展创造条件。
关键词:职工体育;三资企业;现状调查;发展对策
1 课题研究的内容、意义与方法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在深圳、珠海、厦门和汕头相继成立了经济特区,并大量引进外资,加快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步伐。经济特区就是在特定的区域内引进并利用发达国家和地区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的同时,吸纳他们的资金用以加快发展我国的经济建设。利用外资有独资、合资、合作三种不同的形式。在媒体报道和有关讨论中,多把利用外资的企业统称为三资企业。三资企业已成为与我国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并列的四种主要经济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一支生力军。与此同时,我们也应当认识到:三资企业的经营运作有一定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其内部管理也相对封闭。因此,有些外商为追求经济利益而置工人的身体健康、合法权益于不顾,如劳动条件恶劣、随意延长工作时间、增加劳动强度、限制甚至侵犯员工人身自由,劳资纠纷时常见诸于报端。在三资企业经济发展与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职工健康维护及职工体育活动的推展情况都不容乐观,对此,我们应给予高度的重视。本课题正是基于这种思考,拟从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及体育学的不同视角,运用文献资料研究、社会调查、数理统计和理论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三资企业职工体育现状及发展对策进行系统的、全方位的研究。
我国学者已经对大型国有企业职工体育做过专门的研究,也有学者正在对民营企业职工体育活动作相关调查,而对三资企业职工体育活动的研究目前依然是一片空白。因此,我们认为,对我国三资企业职工:体育现状及相关问题的调查研究不仅具有学术价值,即在研究内容上填补了我国群众体育理论和实践中的空白;同时,对三资企业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并对推动我国职工体育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在研究的前期,课题组做了大量相关的文献资料查询、收集与整理工作,查阅与群众体育相关的文献资料50余万字,参考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学术论文30余篇,以确保掌握这一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发展动态。
本课题采用调查法对三资企业进行以下三种不同形式的社会调查。
对企业管理层的问卷调查:研究我国不同规模、不同类型三资企业职工体育活动的开展情况,共发放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42份,回收率为71%。
面向员工进行的问卷调查:选取有代表性的100多家不同类型的三资企业职工发放调查问卷3000份,回收有效问卷2132份,回收率为71.06%;
个案走访调查:对职工体育工作开展较为成功的三资企业,我们对其组织管理方式、运作模式以及活动内容等方面进行个案调查与研究。
2 我国三资企业职212体育的现状调查
2.1 我国三资企业基本情况概述 三资企业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根据“中经网数据中心”2004年5月24日的数据资料统计显示,2002年我国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当年价格)为110776.5亿,其中,三资企业为32459.3亿,占总产值的29.3%。2003年城镇从业人员总数为25639万人,其中,三资企业务类从业人员约为1300多万人。以上这些数据表明,三资企’业在我国社会经济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与影响已越来越大。
2.2 我国三资企业职工的基本情况
2.2.1 三资企业职工的学历层次、工作性质与年龄特征 三资企业职工以高中或中专学历为主,占调查样本总数的42.5%;其次是初中、大专和本科毕业的大学生,他们分别占18.2%、17.2%和17.1%;研究生数量较少,只占调查样本总数的2.1%。三资企业职工的年龄段主要集中在20~29岁,占样本总数的70.3%,他们是三资企业招收员工的主要对象;30~35岁占14.4%,而20~35岁职工累计比例占调查总数的84.7%,也就是说这个年龄段的职工是三资企业的主力军。
2.2.2 三资企业职工的经济收入状况 三资企业职工月工资收入在500~800元之间占18.5%,801~1000元之间的占18.9%,1001~1200元之间的占14%,1201~1500元之间的占14.4%。从累计百分比数据分析,三资企业职工月收入在1000以下占40.5%;月收入在1500元以下占69.1%,也就是说,月工资收入在1500元以上的职工只占30%左右。这个数据说明三资企业基层职工的总体上收入水平较低,经济收入高的人群很少。由于大部分员工的生活水平都比较低,所以,在衣食住行基本满足的情况下,与其相适应的生活、工作过程以外的业余时间较少,消费能力较低,各种余暇活动内容的选择,包括体育活动等都受到极大的限制。
2.2.3 三资企业职工日常工作时间分析 调查统计数据显示,三资企业员工每天工作时间在8小时以下的占调查总人数的4.5%,工作8小时的占调查总人数的43,9%;有50%以上的三资企业职工超出法定的上班时间,并有不同程度的加班现象,其中,日常工作时间在8~10h的占29.8%;10~12h占18%;每日工作时间甚至还有超过12h的情况,以上这些还不包括临时性的加班任务。
2.2.4 三资企业职工余暇时间分析 三资企业职工工作日的余暇时间严重不足。调查数据表明,三资企业职工工作日可自由支配的余暇时间在3h以上的仅有23.6%;2~3h的占21.3%;1~2h的占33%;1h以下的占15%,其它占7.1%。节假日的余暇时间也较少。我们用累计百分比的方法统计发现,三资企业职工即使在节假日期间,其可自由支配的余暇时间在4h以下的占30.7%;余暇时间在8h以下的累积比例占74.6%;因此,真正能够享受节假日全部休闲支配时间的达不到该群体人数比例的25%。
2.3 三资企业职工参加体育活动情况
2.3.1 三资企业各职层对职工体育活动的认识 调查数据显示,三资企业决策层和管理层对职工体育活动很重视的为4.8%,比较重视的为20.7%,一般的为46.9%,不太重视的为14.4%,不重视的为11%。这些数据表明,企业决策层和管理层对企业职工体育活动还缺乏足够的重视。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三资企业领导只注重企业的经济效益,忽视职工的体育文化生活,看不到职工文化体育活动对促进企业生产,增强企业凝聚力的重要性,认为企业开不
开展体育活动无关紧要。
三资企业员工对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大多是积极的。调查统计显示,员工愿意参加和非常愿意参加体育锻炼的占69.2%,有时愿意参加的人员占22%,不愿参加的只占9%,这说明三资企业职工参与体育锻炼的意愿还是很强的。同时,三资企业职工平时注意自己身体健康的占37.6%;有时会注意自己身体健康的占35.4%,这也说明大多数职工对自身健康还是比较重视的。
2.3.2 三资企业职工所喜欢的体育项目 三资企业职工选择体育活动项目的顺序依次是跑步(20.6%)、羽毛球(19.4%)、郊游(10.3%)、篮球(9.2%)、健身性走步(8.4%)、游泳(5.1%),其它项目选择的人群相对较少。
在男女职工最喜欢的体育项目中,男性在选择项中以跑步、篮球、羽毛球、台球、健身性走步、游泳、郊游和足球为前八个选项;女性在选择项中以羽毛球、跑步、郊游、健身性走步、舞蹈、乒乓球、健身体操和游泳为前八个选项。而且,男女在选择体育活动项目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2.3.3 三资企业职工参加体育活动的频数 调查数据显示,三资企业职工中有一半以上的员工没有参加体育活动。在职工余暇活动内容的调查中,我们侧面了解到选择体育活动作为余暇活动主要内容的只有481人次,占调查样本数的22.5%;而且在调查三资企业职工每周参加体育活动频数时发现,每周参与3次以上体育活动的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的6.4%,每周参与体育活动3次的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的16.3%;两者相加,在时间和次数上达到目前体育活动人口标准的合计为22.7%;这与余暇活动中参与体育活动的比例22.5%基本吻合。这些占三资企业职工近1/4的人口,可以称为现实意义上的体育活动人口:
2.3.4 三资企业职工每次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 调查数据显示,三资企业职工每次参加体育活动不足10分钟的比例为8.5%,参加体育活动10~20min的为15.0%,20~30min的为28.5%,体育锻炼时间在30min以内的累积百分数占54.8%;而体育锻炼每次活动时间45~60min的为16%,60~90min的为6.2%,90~120min以上占4.8%。
2.3.5 三资企业职工参与体育锻炼的场所 调查数据显示,三资企业职工利用体育活动的场所比较集中,按高低顺序排列分别为:公共场地占22.1%,社区的体育设施占18.8%,家里占15.5%,单位的体育设施占12.2%,公园占10。1%等;而其他的活动场所如街头巷尾、江河湖畔、公司租用的运动场馆的比例极低。
2.3.6 三资企业职工体育消费情况 三资企业职工年体育消费额人均为224.28元,中位数为50元,这些金额基本上花费在购买运动服装、体育彩票、体育运动附属消费品等方面;用于租用体育场地或购买门票和体育健身培训费的职工比例较低。在调查对象中,消费形式以购买运动服装和体育彩票的居多;但也有984人职工2002年用于体育活动方面的消费是0元,占调查人数的46.2%;这部分人群主要是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其自身学历层次较低,受工资收入的制约,不但没有经济消费基础,也没有体育消费意识。电有2.6%的职工年体育消费额达1000元以上,但他们主要消费在体育彩票和运动服装方面。
2.4 影响三资企业开展职工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 影响三资企业开展职工体育活动的主观因素主要是:三资企业职工自我健康意识的管理,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和对体育运动功能的认识。客观因素主要有:相关法规制度、管理体制、单位领导的重视程度,家人和朋友对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余暇时间以及单位运动场地设施的配备情况等方面。
3 我国三资企业职工体育发展的对策
3.1 完善三资企业职工体育法制建设 国家应健全三资企业职工体育法律法规体系,应尽快明确颁布有关三资企业职工体育方面的法律、法规文件和有关三资企业职工体育行政管理条例,使三资企业职工体育工作有法可依。
3.2 转变传统概念,重新审视职工体育的内涵 职工体育不仅是职工的“福利”,更是企业的“福利”。
3.3 建立企业职工体育与健康计划模式,完善的职工体育与健康管理制度
关键词: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人才就业;培养目标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5)11(b)-0082-04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和全民健身活动计划的顺利进行,以及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广场舞、健身操、暴走族等社会体育活动开始频繁的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社会体育是区别于规定性和竞争性比较强的学校体育、军事体育和竞技体育的体育活动,它是人民群众普遍参与的、自愿性的、公益性或商业性的体育活动,它主要以强身健体、娱乐和交流为目的。社会体育是现代社会文明、健康、科学的重要标志之一。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现代生产方式和人文环境等客观条件将对社会体育的性质、内容、范围、结构、对象产生巨大影响。自1997年教育部在进行我国高等院校专业调整时将社会体育专业正式批准为本科专业以来[1],社会体育专业建设已经有近20年的发展历程。社会体育专业设置迎合了社会需求,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社会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均出现了诸多问题,该研究通过深入调查,分析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问题所在,为推动社会体育专业建设、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提供参考。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该文以江苏高校社会体育课程设置现状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了南京师范大学、徐州师范大学、苏州大学、扬州大学、南京体育学院、淮阴师范学院、盐城师范学院7所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状况。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从该文的研究目的出发,该课题组在盐城师范学院图书馆,体育期刊网等资料网站上搜集、查阅了近几年来关于高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等方面的论著,并对所查阅的资料进行了后期的分类汇总。1.2.2问卷调查法为了了解高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参照相关专家的建议与意见,共设计了一共3份调查问卷对以上提到的几个高校的相关教师、在校学生、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一:对高校社会体育专业教师的问卷调查;问卷二:对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生的问卷调查;问卷三:对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的毕业生的问卷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情况如表1所示。1.2.3访谈法通过互联网、电话、座谈等多种方式对高校社会体育专业教师、在校学生、毕业生和相关专家进行访问。了解他们对各自高校社会体育课程设置现状的看法以及建设性意见。1.2.4数理统计法根据对高校社会体育专业教师、在校学生、毕业生以及相关人员的访谈资料,结合问卷调查统计所得到的结果与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从不同的方面进行汇总。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课程设置分析
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介绍》中关于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表述比较笼统,这个介绍是制定专业教学计划的方向性指导。目前在高校的社会体育课程的设置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将专业目录中规定的培养目标及要求直接搬进教学计划,而未做任何具体性的修改[2]。由于缺少直接的依据,所以这种做法往往是使学科课程设置及课程体系的构建及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处于盲目的经验状态,影响了教学计划的科学性、有效性及针对性。2.1.1课程设置与能力体系的比较分析我们采用专家评审的方法,对课程和系统的能力进行综合比较。比较的结果表明,目前的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的许多课程,对学生来讲,主要是在掌握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水平,并同时可以受到社会体育工作的基本训练,使大学生中的很大一部分可以掌握并且能够指导大众体育、健康健身、休闲体育,毕业后基本能够肩负起社会体育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然而在实践操作过程中,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环节相对薄弱,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结构不能适应社会体育发展与当前健身服务业的市场需求,被调查的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基本都是让学生分散实习,许多学生面临毕业论文写作与就业找工作等多重压力,基本上无法全身心投入社会体育专业实习工作,导致学生的社会体育服务能力与社会体育需求严重脱节,不能在健身服务市场找到合适的工作,只好谋求到学校体育领域任职。而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竞争体育教师的岗位,社会体育专业学生显然也不占据优势,因而连续多年社会体育专业的就业率被教育部亮黄牌。2.1.2专业课程设置的分析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对健身的需求日益增加,健身市场不断扩大,体育健身产业日渐活跃。在这种社会形势之下,我们高等院校在设置社会体育专业的课程时更需要结合实际,不断加大对新课程的开发力度,致力于创新课程的改革与设置,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就学到适应社会体育需求的知识和技能,及时掌握体育健身服务领域最前沿的动态和信息,为今后走出校园走向社会从事社会体育服务工作打下良好基础。近年来,社会体育专业领域出现了许多边缘学科,由于目前尚且无法确定的、统一的课程标准,教师对课程内容进行自己的加工,加入个人的认知及价值观念,造成了教师对课程的重构现象十分普遍。在当下许多高校还没有形成更加科学完善的课程评价的情况下,这种现象一方面有利于构建各学校的专业特色,有利于提高教师授课的积极性,而另一方面它却忽略了社会体育健身市场的需求,未能形成市场倒逼机制,导致社会体育专业课程的有效性、科学性大打折扣。被调查的高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大多从体育教育专业剥离而来,带有很强的体育教育的痕迹,而与健身俱乐部或大众健身市场相脱节。这样的课程设置,无法培养出社会体育健身市场紧缺的人才。
2.2课程结构的比较分析
2.2.1课程设置分类比较以盐城师范学院为例,社会体育专业课程分为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通识课程是指面对全体大学生普遍开设的课程,包括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养、思想概论等;专业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包括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田径、体操、篮球等。这些课程显然脱胎于体育教育专业,是为培养体育教师而设置的,对于社会体育健身市场,其功效并不明显。社会体育专业的选修课分为限制性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以南京师范大学和扬州大学为例,南京师范大学社会体育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为通过“选修课”的学习,奠定基础知识、智能基本,并且通过外语和计算机的学习,使之得到强化。通过方向课的学习,扩大知识面,在其他体育相关领域或向更高学历进一步学习,找到新的支撑点,增强底气和能力。选修课分为《哲学原理》、《法律基础》、《思想道德修养》以及《大学生基础及应用》等。而扬州大学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为发展掌握社会体育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掌握指导大众体育、养生健身、娱乐休闲以及特殊人群体育的运动技术而能在社会体育领域中从事体育的高级专门人才。这样的课程设置关注到了未来健身服务业市场的需求,然而实践教学及实践技能培养环节收效却依然不够显著。部分高校的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统计如表2所示。2.2.2公共必修课程公共必修课程主要指社会体育专业开设的通识类课程,该类课程设置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拓展他们的发展潜能和空间。当前,美、日、德等国高校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占总课时的30%~34%,反观我国高等院体育院校社会体育院校社会体育专业公共基础课程比例结构不合理,不利于学生专业基础理论水平的提高。这与现代课程改革的趋势不相符合,难以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和潜力。江苏省高校的社会体育专业关于公共基础课程设置存在这样的现象,他们仅仅是把思想政治类、教育科学类等基本课程进行了简单的组合,却没有从现代课程论以及本学校专业设置的特点等角度进行系统的论证,造成了专业公共基础课程与学校的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向联系不紧密[3]。因此,在21世纪高等体育院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中,应该高度的重视公共基础课的开设,使学生的培养模式与方向向厚基础、高素质的方向发展。并且,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公共必修课程的设置还需进一步系统论证与研究。2.2.3专业实践课程专业实践课程指与社会体育专业技能密切相关的实践内容与形式,包括专业实习、专业见习、社会实践、毕业设计、毕业论文、顶岗实习等。社会体育专业实习在强化实践教学的思想指导下,进一步显示其培养合格人才的独特作用与功能[4]。我们社会体育专业与其他专业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要求在社会体育的课程设置上要更加注重实践性的教学环节,包括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等一系列实践类课程,其安排时间在20周以上,甚至26周,因此社会体育专业与其他的体育专业相比,实践类的课程要相对较长,这一点也更进一步表明了实践课程在社会体育专业中的特殊地位和重要意义。2.2.4专业理论课程与技术课程的比例专业课程指体现社会体育专业特点、与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紧密关联的课程,包括专业理论课程与专业技术课程。专业理论课程包括体育社会学、体育管理学、体育保健学、体育市场营销等,专业技术课程包括乒乓球、网球、羽毛球、瑜珈、健美操、踏板操、健身单车、健身指导等。发达国家一般都表现出明显的“重理论、轻技术“的倾向。如日本一般高校达到技术:理论为1:2的水平。不仅如此,在课程体系的构成方面更应该注意加强基础,拓宽知识面,注重学科的交叉渗透。然而这样的课程设置思路并不适合于我们社会体育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对于目前我国的社会体育市场而言,我们的社会体育专业课程体系应该逐步加大技能内容的比例,以满足当前社会体育市场需求,使大多数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能顺应市场需求,强化实践技能,唯其如此,才能在未来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中抢得先机。2.2.5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的比例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指社会体育培养方案所规定的课程管理形式。必修课程因其直接体现社会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并与社会体育专业就业去向紧密关联,而要求社会体育专业全体学生必须学习,面向社会体育专业全体学生开设。选修课程则考虑到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体需求,供部分学生选择学习,比如女生可以选择形体塑造、瑜珈等项目,而男生可选择搏击或格斗类项目。现代高等教育课程设置产生了课程扩增即增加选修课程的趋势。各地高等院校体育专业的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的课程设置的比例,是体育课程改革历年争论的焦点,同时这一点也反映了我们的学校更多地提供给学生自助选择和学习课程的自由度。学校设置选修科目的必要性在于:要防止必修科目覆盖面不够,与社会发展脱节,选修科目的设置可以与学生的自身特长相结合,具有时效性[5]。目前,我国一些重点院校社会体育专业逐步形成以必修课为主,大量增修选修课的新型课程体系,必修、限选和任修课程的比例基本为7:2:1,同时朝6:2:3的方向发展。专业主干课精炼集中,增设一些数量多、质量高的选修课,以社会体育专业知识为基础,联系相关联的学科,在学术前沿和学科带头人的带领下,增设多类型、多层次的选修课。这样的课程设置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提升他们的文化修养以提高他们的学术与技能水平。
3高等院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的发展趋势
3.1社会体育人才培养目标
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的设置是为了能够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同时具有社会体育专业知识,掌握熟练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拥有积极的服务意识的社会人才[6]。根据社会体育专业的培养模式道路,从浩如烟海的知识中寻找出最基本、最具基础的知识、基本技术和原理,以及能够反映科学性发展和交叉的、具有生命的前沿知识和边缘知识,而淘汰那些陈旧、过时、保守,与培养目标不相关的知识。课程要相对宽泛一些,如体育学、社会学、体育法学等,需要逐步建设一套较好的适应社会体育专业的教材,可以是平台加模式的形式,包括学校体育的基本技能和知识。
3.2社会体育课程体系改革前景
我国社会体育专业创建已有20余年,专业定位一直是困扰办学主体和研究者的问题。制约当前社会体育专业发展的重要问题有两个不明确:其一是培养目标的不明确,其二专业方向的不明确[7]。我们的社会体育工作要以经营管理为主,通过社会体育的专业指导进行专业的辅助建设,这两者之间是相互渗透的,不可分割[8]。根据江苏高校社会体育课程设置现状分析,目前高等院校体育课程设置改革前景逐步体现出科学性、系统性、开放性、超前性和实践性的统一。科学性要求课程的配套组合关系要根据社会体育专业进行优化,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教学内容要正确反映现实的现象和本质;系统性要求社会体育专业的课程体系和内容要面向现代化、面向社会未来,即需要稳定,同时需要寻求突破,要求课程不但反映科学现状,总结已经取得的科学成就,还要反映科学的发展趋势,具有启发性;实践性要求课程内容要联系当今我国的实际和学生的思想实际,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教学内容和课程的结构化处理,能够打破之前教育课程的僵局[9]。具体的结构化处理包括在结构方面,课程和课程体系形成一种开放系统,保持两者之间的动态平衡,这样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就能够得到协调统一。
3.3时展为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巨大潜力
21世纪将是社会体育大发展的时代,是全民健身的时代,是需要大批各级各类型社会体育专门人才的时代[10]。在任何领域,专业人才队伍都是关键性的力量,他们决定着某领域的成熟度和发展质量。随着社会的各方面发展,人民群众对体育的需求和参与的热情的不断高涨,对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质量、数量、类型等都提出了一批新的要求。由于我国体育教师的缺乏,多年来高校的体育教育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培养师资力量。但随着我国社会体育的大力发展,21世纪初期,我国对体育专业人才的专门培养,将渐渐的从目前以学校体育教育人才为主向学校体育人才和社会体育人才相互协调、共同发展、兼顾并举的道路转变,就是为了适应我国体育的明天。
4结语
我们现行的高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未能形成市场倒逼机制,依据当前社会体育健身服务市场的需求,及时调整社会体育专业的课程结构与能力培养方案。该课题组调查的高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大多从体育教育专业剥离而来。考虑到社会体育专业特点及市场需求,不能以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模式进行教学和人才培养。高校社会体育课程设置必须根据社会体育市场需求,及时调整课程培养目标[11]。培养目标是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首先要弄清的方向性、关键性问题,同时也是人才培养规格和课程设置的依据和关键。各个高校在办学当中除了准确定位培养目标,还应该结合区域发展情况,突出专业的特色。在课程设置中,除需考虑人才对社会的适应力,还得高度重视社会对人才技能素质的要求,只有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能力水平,才能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适应当前体育产业发展和体育健身市场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刘素卿,李凤彦.高教社会体育专业课程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1(3):22-24.
[3]郝小刚.社会体育本科专业公共基础课设置比较研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报,2010(6):101-104.
[4]卢元镇.社会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5]陆亨伯.社会体育专业的生存与发展[J].体育文化导刊,2002(3):73-74.
[6]冯晓丽.高等体育院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的调查研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4(4):36-38.
[7]程杰,龚健.社会体育专业课程的设置[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3,17(10):38-41.
[8]刘平江,赵立,吴爱华.浅谈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14(2):12-13,16.
[9]王超英.高等院校体育专业教育实用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10]郑建岳,等.新形势下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课程体系的设计[J].西安体育学报,2002(2):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