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7 18:07:0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检修专业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能源,电网,方式安排,考虑因素
前言
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电力,电力先行为各行业的进步发展开辟了道路,随着人们对电力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对电能质量、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加强电网建设,优化供电方案,合理解决基建与生产、生产与检修之间的矛盾势在必行,同时对调度运行方式专业的业务技能、组织协调能力、电网方式的安排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免费论文,能源。。
1 收受工作申请前应检查的项目
1.1 核对有无检修计划、是否重复,是否涉及用户停电及公示,公示时间是否满足要求。
1.2 申报时间、格式、内容、流程是否符合要求。免费论文,能源。。
2工作申请批复时应考虑的问题
2.1单一设备的检修工作,应对断路器、线路、变压器、压变区别对待。免费论文,能源。。
2.1.1当断路器检修时,应考虑旁代,并审核旁路断路器定值是否满足要求;若不能旁代,应可以考虑负荷转移,同时考虑采用的方式(冷倒或热倒)。
2.1.2线路检修,首先虑负荷转移,不能转移再考虑对线路停电,且严格控制检修时间,考虑线路上是否接有发电机组,有发电机组,在操作前需要将发电机组与系统解列。
2.1.3变压器检修,考虑是否有备用变压器及带负荷能力,带负荷能力不够的,应对负荷的缺额计算,向将缺额部分负荷转移,若不能转移,按照限负荷序位表执行,然后再进行倒变压器操作;没有备用变压器的,考虑负荷转移及控制检修时间。
2.1.4压变的检修,考虑能否用其他压变带被检修压变的二次负荷,对于没有可以带检修压变的二次负荷的压变,应将通过被检修压变提供电源的所有欠压或失压的保护、自动装置停用,并通知计量人员根据压变检修期间的负荷追补电量。
2.2进行“三核对”:核对调度SCADA画面、现场实际设备状态、、设备的双重名称。
2.3接受工作申请后,同相关的检修单位联系,了解有无配合工作,避免重复停电同时做好时间上的配合和衔接,并将相关的工作申请进行关联。
2.4根据工作申请的内容,同检修单位、操作单位进行沟通,检查方式的安排合理性,在符合操作规程及安全的前提下,统筹安排操作步骤和程序。
2.5负荷重新分配,应该根据电源点、线路、变压器的实际情况,计算负荷平衡,保证潮流、负荷不超稳定限额;
2.6方式的变化后有可能影响到发电机组的稳定或线路、变压器超稳定限额、电能质量不满足要求的,应先进行潮流、稳定计算,对于不满足要求的应采取措施,制订相应的事故处理预案。
2.7环网线路检修,方式应进行稳定、潮流计算,恢复方式,系统联络线不得超过极限功率,方式变化前、后,应检查相关保护、自动装置是否满足要求、保护定值是否需要进行变更等。
2.8新设备的投运,应保证冲击方案正确性、可操作性,保护定值、自动装置投、停的正确性、完整性、可操作性。
2.9有“T”接线路的线路检修,应将线路各侧应转至检修状态,服役时,应该将各侧的地线拆除或接地刀拉开。
2.10同杆架设的设备检修,在安全距离不能满足安规要求的情况下,应该安排同杆架设的线路陪停。
2.11新设备启动、重大方式或特殊方式安排前应组织分管领导、生技部专工、方式专职充分讨论并通过方可实施,涉及220kV及以上的操作,还需要经过省调方式处、省调相关领导的批复才能进行相关工作或配合工作。
2.12供电区域有水电上网机组,应根据季节及电网结构的实际情况,控制水电机组无功出力,保持系统电压稳定。
2.13当实际运行的网架结构比较薄弱,若主电源线路故障跳闸有可能变成孤网或小网运行的,方式安排应考虑是否采用按照低周减载方案切负荷方案或黑启动方案,交待并网点,指定调频机组调频。
2.14新母线投运或新线路冲击,应考虑用母联或分段断路器的充电或过流保护对新投运母线或新线路冲击,冲击正常后应退出充电或过流保护,对于需要核相的线路或母线,应要求考虑同电源核相、不同电源核相两种情况;线路带负荷做向量或母差保护做向量时,应停用作向量线路的全部保护或母差保护,核相正确投入;新变压器冲击时应带变压器全部保护冲击,做向量时应停用变压器差动保护,向量正确应及时投入。免费论文,能源。。
2.15严格区分待用设备、尚未启用的新设备,当检修或者安装的设备为待用设备时,应该对运行方式进行安排,若为未启用正在进行设备安装或线路测零等工作,现场安全措施由施工单位或基建部门安排,方式对上报申请不作安排或批复。
2.16若所检修的设备属省调管辖,申请上报省调,时间及方式安排以省调批复为准;对于省调许可,地区调度操作管理的设备,申请上报省调,时间由省调批复,方式由地区调度方式安排;对于其他调度转报省调的工作申请,由省调许可,线路由其他地区调度管辖及操作管理,本地区调度配合操作;对于地区调度许可,县调操作管理的设备也一样,各自的操作范围以调度协议为准。
2.17工作申请批复环节应严格执行工作申请的审批流程或根据工作需要选择相应的路径。免费论文,能源。。
2.18方式安排中应做危险点分析、事故处理预案。
2.19年度的运行方式的安排应考虑负荷增长及基建安排,制订不同时期的运行方式,并进行优化,通过理论线损计算,保证理论线损最小。
2.20方式安排的结果,应通过电力系统运方评估软件分析其合理性。
2.21工作申请批复与基建工程相结合,保证基建、生产统筹兼顾,减少电网重复停电次数和停电时间。
2.22特殊方式安排,应经过分管领导或总工特殊批准。
3 对工作的评价
利用安全分析会或专题分析会对已经安排的方式进行客观分析、评价,对于处理较好的方案可以做成模板,对于方式安排不当、存在的问题或不足之处进行分析、讨论,提出修改意见或进行必要的补充,同时需要对已终结的工作申请进行归档管理。免费论文,能源。。
4 实际效果
4.1计划检修率超过95%。
4.2申请票的出错率下降,非计划检修、临检、重复率低于3%。
4.3确保基建、生产协调一致。
4.4检修与操作时间分配更合理。
4.5有效地提高了可靠性指标。
4.6方式安排进一步优化。
5 结语
电力需求、电网建设、设备检修给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我们审时度势,适应变化,通过我们对工作流程梳理和优化、专业班组协调沟通、应用软件的程序控制,使得我们的工作流程更加规范、效果显著提高,虽然还存在不足,相信通过努力,我们的电网结构、方式安排会更加合理,供求关系更加和谐。
关键词:隔膜,脱落,原因,探索与应用
一、问题的提出
隔膜泵的优点在于用隔膜将隔膜室分为液压腔和料浆腔,使料浆不接触活塞等运动部件,保证这些部件的寿命。但从2006年生产以来,隔膜频繁出现故障,特别是2008年下半年,新换隔膜多则几天短则几个小时就脱落,液压部件受到不同程度损伤,清洗和维修费用高,时间长,严重影响生产。因此,分析隔膜脱落原因素并采取有效措施显得十分重要。
二、原因分析
1.工作情况
2.运行过程中隔膜故障分析
由于Feluwa隔膜泵补油原理及隔膜的特定性,系统任一环节出现问题,都易造成隔膜脱落,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集中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过油阀上过油孔堵塞或被磨大,推进液无法补充或补少排多,推进液量少,隔膜受力不稳最终脱落;
2)活塞密封和活塞缸运行一段时间后磨损,相互之间有空隙,相邻两个液压腔串缸,出料过程中推进液流入另外一腔内,推进液量少;
3)超压安全阀工作一段时间后磨损泄露,出料过程中液压油从此漏出,推进液量少;
4)控制盘上小弹簧长时间运行后疲劳断裂,小杠杆不能正常工作,推进液得不到补充;
5)出料阀内漏,进料过程中,系统压力倒回,隔膜被瞬间压向控制盘,隔膜边缘受到强力拉伸,最终疲劳脱落;
6)控制盘上O型密封圈失去密封作用,液压油从此泄漏不断冲刷隔膜内边缘,磨损脱落;
7)检修时,隔膜两侧及压盘没有清理干净,或压盘上原有冲刷痕迹没有进行修补,造成隔膜与压盘之间有小间隙,隔膜边缘受推进液冲刷磨损;
8)原料浆固含高,颗粒大,在料浆室下部沉积,隔膜运动时上部行程大而下部受阻成“S”型最终脱落。免费论文。
三、防范措施及对策
针对以上几种情况,我们经过分析与探索,制定了以下防范措施:
1)对过油阀上过油孔进行改造,做成可以拆卸的小孔板,一旦小孔堵塞或磨大,立即刚换;
2)活塞、活塞密封、活塞缸、缸筒压盖、补油阀导杆长度等关键尺寸,在安装或检修时都必须严格测量,避免串缸现象;
3)对泵上32处超压安全阀、48条小弹簧、16处出料阀建立统一检修、更换台帐,根据设计寿命,定期检查更换;
4)每次检修时,对控制盘O型密封圈进行系统检查,确保安全可靠;
5)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检修人员进行理论培训和现场指导,强化责任心,提高检修技能,确保检修质量;
两个旋流器一用一备,定时倒用旋流器,把锥底内的杂质放出清走。此举既满足了隔膜泵对料浆的要求,又减少了职工工作量,操作简单安全。
四、结束语
对隔膜在非正常更换周期内的破损脱落,只要我们掌握了故障发生部位、现象及原因,在维护、检修、工艺等方面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基本可避免此种情况的发生。免费论文。免费论文。措施实施后,隔膜泵运行正常,新隔膜使用周期都在控制范围之内。因措施及管理到位,隔膜泵至今运转良好,确保我公司生产高效稳定,为公司的稳定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了防止智能变电站在运行过程中发生故障,本论文通过对智能变电站实际运行中发生的问题进行总结,从而达到快速处理现场问题的目的,通过智能站的实际运行情况得出,本论文提出的观点能够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因此具有较强的实用性。随着智能变电站的不断发展以及相关技术的不断成熟,智能站建设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但是,较常规变电站相比,智能站具有跟多的问题,尤其是运行不稳定,常见的有远端模块烧毁,合并单元异常,智能终端异常,保护装置的通信异常等问题,对于大数据处理的变电站,大量信息可能导致网络系统瘫痪、数据延时、网络风暴等原因,在实际运行中,同样会出现很多问题,比如间隔层设备数据中断、位置状态无效、控制块断链、遥测遥信等无法上送后台、保护跳闸命令、遥控命令不能执行、保护装置与智能终端跳闸命令异常等各种问题。
2、运行操作原则以及注意事项
智能变电站在运行操作时,不仅仅要考虑到常规站操作中的各种操作要点外,还要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2.1检修压板的操作原则以及注意事项
智能变电站的检修压板不同于常规站的检修压板,智能站的检修压板投入时,相应的保护功能会发生变化,而常规站的检修压板投入时,只是屏蔽信号的上传。因此检修机制是智能站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所谓的检修机制是指,当智能装置投入检修压板后,动作报文中的检修标志位变成1,当另一个保护装置接收到该报文后,首先与自己的检修位进行对比,只有检修位一致时,才能判断为有效。如果不一致,则判为无效处理,在智能变电站中检修机制一般考虑保护保护装置、合并单元、智能终端之间的配合关系,如果保护装置和合并单元的检修不一致,那么保护可以采样但不进行逻辑计算,如果保护装置和智能终端的检修不一致,断路器无法跳闸,具体的跳闸逻辑如下图表1。在图1中假设合并单元为X,保护装置为Y,智能终端为Z
图1 检修机制逻辑图
(1)误投入合并单元的检修压板时,将会导致保护功能失效,虽然可以看到采样,但是该采样不参与逻辑计算,从而闭锁保护功能,造成保护拒动,从而扩大事故范围。
(2)误投入保护装置的检修压板时,由于保护装置与合并单元的检修品质不一致,保护装置将采样值作为无效处理,从而导致保护功能闭锁,同样造成事故,即便保护发生动作,也无法跳掉断路器。
(3)误投入智能终端的检修压板时,由于智能终端和保护装置跳闸GOOSE报文的检修位不一致,所以智能终端视为无效处理,从而导致断路器无法跳闸。
2.2合并单元检修压板的操作原则以及注意事项
(1)在投入合并单元的检修压板之前,应该首先检查一次设备是否处于检修状态或者冷备用状态,同时检查是否与该合并单元有关继电保护装置的SV软压板已经退出,尤其是仍需要继续运行的继电保护装置。
(2)如果一次设备继续运行,在投入合并单元的检修压板时,应该首先确保所有的保护装置处于“退出”状态。
2.3智能终端检修压板的操作原则以及注意事项
(1)在一次设备不停电的情况下进行智能终端检修压板的操作可能导致断路器无法跳闸,因此在投入智能终端的检修压板之前应该确认智能终端的跳合闸硬压板已经退出。
(2)在投入智能终端的检修压板时,应该确认本智能终端对应的断路器是否处于分位,并且确认与本智能终端有关的所有保护装置的GOOSE接受软压板已经退出,尤其是运行装置的GOOSE接受软压板。
3、装置告警信息以及处理原则
3.1保护装置告警信息以及处理
保护装置具有较强的自检功能,能够实时监视自身程序的运行情况和与其他智能设备的通信情况,当保护装置发生异常时,能够及时发出报警信息,一些异常可能导致继电保护装置的不正确动作或者造成部分保护功能被闭锁,通常情况下保护装置可能发生以下几种问题。
(1)SV异常报警。保护装置在报出SV异常时,可能导致失去部分保护功能或者全部保护功能,此时我们应该现场退出相应的保护功能,当退出保护后检查合并单元的运行状态,保护至合并单元之间的光纤链路,合并单元和保护装置的光电转换口。
(2)GOOSE异常报警。保护装置在报出GOOSE异常时,往往会导致断路器的位置无法上传给保护,从而引起保护的不正确动作,在发生GOOSE异常时,可能原因有两种,第一种是保护与智能终端之间的GOOSE链路中断,第二种是保护与其他保护之间的GOOSE链路发生中断。在处理GOOSE锻炼时,首先检查智能终端的运行状态,再检查其他相关保护的运行状态,最后检查光纤是否断开或者光纤接口是否损坏。
(3)软、硬件异常告警。当保护装置发生软件、硬件异常时能够及时的自检出来,则根据保护的自检报出相应的处理,如该异常报警必须闭锁相应保护,还需要现场退出相关保护。
3.2合并单元告警信息以及处理
当合并单元发出异常告警的信息后,首先应该检查合并单元的指示灯,根据点亮的灯来判断告警的原因,如双母线接线形式下合并单元采集不到刀闸位置时会发出报警。如果无法通过点亮的灯来判断,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
(1)同步异常告警。当合并单元的GPS发生异常时,合并单元面板的同步灯会点亮,此时我们可以重点检查对时装置,检查的方法是看GPS光纤是否有红光,如果有说明合并单元GPS接口异常,如果没有红光说明对时装置出现问题。
(2)采样异常告警。
当采样异常时,无法通过肉眼判断出问题所在,此时需要利用网络报文分析仪,通过报文分析来判断合并单元发送的采样值是否正确,需要综合保护装置来判断问题,当有电压级联时,还需要检查电压级联,检查的对象是母线合并单元。
(3)GOOSE告警。
当合并单元发生GOOSE告警时,应该检查GOOSE的链路状态,由于单元的GOOSE只与交换机进行联系,所以首先检查交换机以及到交换机之间的光纤链路,如果还无法确定问题,需要检查信号发送端装置的运行状态。
3.3智能终端告警信息以及处理
当智能终端出现异常告警情况时,运行人员应该立即检查智能终端的指示灯,判断智能终端能够完成正常的跳合闸功能,第一时间应检查GOOSE链路情况,并根据检查结果确定解决方案。
(1)GOOSE断链,出现GOOSE断链的可能有母差的直跳、线路保护的直跳或其他有关保护跳该断路器的光纤链路发生断链。
(2)出现控制回路断线。控制回路断线告警信号由智能终端通过GOOSE发直接到测控,然后由测控负责上送到后台监控,该信号只反映断路器的控制回路是否正常,如果出现这个问题,应检查断路器的二次控制回路,并通知专业人士立即处理。
4、总结
随着智能化变电站的不断发展,对智能变电站的运行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如何更好的预防和处理智能变电站在运行中出现的问题,是运行人员当下工作的主要任务,而本文提出的一切问题以及解决方案能够为智能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理论依据,因此,本论文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理论性高,本论文参考了各种智能化变电站的相关书籍以及结合现场要求、厂家研发人员的意见,因此提出的观点具有实际文献作为参考。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2-0032-02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了加快推进“两个转变”、建设统一坚强智能电网、实施人财物集约化管理和信息化建设、实行主多分开等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改革与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而繁重,迫切需要一大批“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职工群众信得过”的复合型管理人才和“理论精、操作行”的技能人才作为支撑。然而,由于历史遗留问题,供电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还需要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加强人才培养体系结构建设的研究与开发,为供电行业新的腾飞提供坚实的保障。
一、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人力资源结构性失衡,人才资源规划有待进一步提高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谐社会的构建、党和政府的重视,供电企业越来越被赋予更多的社会责任,社会和客户对电网企业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势必需要一些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和一线服务生产人员。然而,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加上原有电力行业本身的垄断地位、市场化程度低、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相对落后等因素的制约导致人力资源整体结构性供需失衡、人才资源规划不足。
2.一线生产人员储备培养不足,结构性缺员问题凸显
近年来,供电企业新进员工数量较少且多为高校毕业生,实习一段时间后大部分流向管理层,同时由于女性员工不能登高作业、年龄超过45岁的员工不能爬杆作业等电力行业生产特性及用工特点,导致生产岗位断层明显,人员结构老龄化,缺乏懂技术、有经验的青年员工,部分岗位结构性缺员较为严重。
3.人才队伍没有形成规模,人才培养机制还不完善
(1)培训实效性不强。为了提高职工素质,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近几年供电企业投入不少培训资金,主要通过技能鉴定、专业培训、后续学历学习等形式来提高广大职工的理论素养和操作技能,但是部分职工更多地关注理论灌输及考试结果,业务水平却没有提高,造成培训效果往往达不到预期目标。
(2)复合型人才缺 第一论文 网乏。供电企业内部市场化程度较低,人员流动较少,缺少多样化实践锻炼的机会,员工的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不强,缺少综合素质强、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过硬的复合型人才,这不仅降低了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人员配置效率,也阻碍了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
4.在人才培养方面缺乏总体规划和长远观念
一些企业在人才的使用和培养上普遍存在着重使用、轻培养的倾向,缺乏总体规划和长远开发人才资源的意识,人为地造成了人才资源的浪费。
二、具体举措与实施过程
怀柔供电公司隶属于北京市电力公司,成立于1958年,公司现有职工263人,其中全民员工233人,集体员工30人,劳务派遣员工395人;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职工197人,专业技术人员128人,获得高级以上职业资格的职工181人。
近年来,怀柔供电公司为不断加强员工队伍建设,关注一线员工职业发展,搭建员工岗位成长平台,引导员工在职业发展中实现技术成才、岗位成才,提出了以强化职工学习意识、提高应用能力、开拓创新思维为主旨,围绕“学习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全面实施“人才培育工程”的工作思路,在职工队伍中广泛开展“树发展理念,强自身素质”主题教育活动,使人才培养工作具有总结经验、创新思路、承上启下的特殊意义。
1.培养目标
基于不同类型人才的结构及特征,以专业培训为基础,构建职工广泛的知识储备和综合理论能力,为职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以能力培养为重点,构建职工应用知识和技术解决生产、服务、管理等方面问题的实践能力;以创新引导为方向,构建职工创造事物、改造事物及对新思想、新设备、新技术的研究与发明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职业素质提升为关键,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高尚的精神追求、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文明的行为举止。通过对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全面培养最终达到职工队伍职业素质的全面提升。
2.实施内容与过程
(1)创新培训工作模式,营造自主学习氛围,全面培育“学习型”人才。“学习型”人才是指面对工作中出现的新环境、新设备、新工艺的不断变化,能够与时俱进地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以适应工作需要的人才。
近年来,怀柔供电公司不断加大内部培训的密度和力度,积极探索培训创新模式,结合基层实际,围绕如何在员工队伍中培养造就人才、实现人才综合开发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工作,提出了立足本职岗位、以实际工作需求为导向的“四式”培训法,即:集中式、班组式、交叉式、互助式。集中式:按照各专业课题、项目,集中统一组织专业培训班;班组式:以班组为单位,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实时、实地进行培训;交叉式:有针对性地组织生产部门人员进行岗位交叉培训;互助式:成立学习小组,通过“交流、研讨、互学”模式,组织员工进行互助学习。
除了以班组形式开展的自主培训外,公司以实际需求为导向,组织了大量有针对性的专业培训,如:开展站队级干部管理学系列培训课程;开展新员工野外体验式拓展训练;举办优质服务、企业文化、心理健康、法律知识等内容丰富的培训班;同时不断拓展外培渠道,与华北电力大学联合举办了在职本科班、研究生班,鼓励员工后续学历教 第一论文 网育,为强化员工学习意识、全面培育“学习型”人才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加强岗位技术应用,提高实际操作能力,重点培育“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够准确、熟练地将已经掌握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日常工作中、主要从事一线生产的技术或专业岗位人才。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更强调与一线生产实际工作的结合。为全面促进公司一线员工对专业技术技能的实际应用,公司先后对实操培训基地 、多功能教室进行了重新装修和改造,并组织了为期半个月的技能比武大练兵活动。训练内容包括12m电杆安装抱担、配电变压器绝缘电阻测量、变压器停送电操作、装表接电等项目。来自公司输变电、配电、营销、供电所等相关专业的213名一线职工参与其中,和本专业技术骨干同场竞技比武,有效提高了员工的专业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
充分利用党政工团培育青年的途径,积极拓宽青年人才培养的渠道,针对青年员工理论知识丰富但缺乏实际操作经验的问题,公司采取“压担子,促成长”的培养方式,借助重大工程项目和重要技术岗位对青年员工进行了实践锻炼,给他们压担子、交重任,面向基层和生产第一线,注重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使青年员工快速成长、成才。
(3)基层创新,促进职工创新思维,精心培育“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是指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丰富及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对公司乃至社会发展有创造性贡献的人才。
怀柔供电公司采用经验交流、合理化建议等方式积极开展互动式、开放式的技术改造,结合QC创新创效活动、技术攻关和“五小”发明创造等活动加强理论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培养职工用创新思维的方式相互启发、相互促进地开展工作、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达到提高员工创新能力、促进技术革新及科技创新项目成型的目的。
2011年,怀柔供电公司成立了以输变电技术专家——陈保华命名的创新工作室,集合了公司生产一线包括输变电工区、配电工区、调度所、计量中心、电费结算中心等部门的多名技术骨干,积极开展技术攻关。一线职工在日常工作中偶然萌发的小革新、小发明、小建议都可以通过创新工作小组对其进行实践验证、修正完善,并最终形成创新成果。
三、实施成效
1.储备了持续发展的人才力量
通过有计划、有目标、分层次地在生产实践中不断培养各类人才,以达到各类人才队伍的协调发展。目前怀柔供电公司共有294人获得了高级工职业证书,76人获得了中级工职业证书,以高级技术人员为代表的人才队伍已成为保持公司发展的一支重要骨干力量,为增强企业竞争力注入了强大动力。
2.促进了员工职业素质提升
公司已先后培训各类管理和技术人才达420余人,15%的基层员工实现了职业晋升,33%的基层员工实现了技术技能晋 第一论文 网级,50%的基层员工实现了职业培训晋级,基层员工职业素质得到了大幅提升。员工在北京市及上级单位组织的职工技能大赛和专业调考中多次获得优异成绩。
3.开拓了职工集体创新思路
创新工作室自成立以来为广大基层职工提供了建设思路,因地制宜,结合专业特点和班组建设情况,在共同解决生产难题的同时不断总结、归纳,提升了创新能力,产生了巨大的群体效应。据统计,创新工作室围绕企业生产、安全、经营、管理上的重点和难点,共完成了科技论文9篇、科技项目1个、群众创新成果2项,在为职工解决了工作中的难题的同时,也为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4.缓解了公司结构性缺员问题
随着生产设备综合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电网建设任务的加重,输变电工区出现了输电专业和变电检修专业在岗人数比定员人数少的结构性缺员问题。通过结合生产现场作业进行的检修带运行实地教学,使运行人员逐步掌握了检修技能,检修人员对设备运行也更为熟悉,改变了以往运行和检修分开的管理模式。以往变电设备一旦出现缺陷,就会出现运行人员不会处理而检修人员在各变电站之间疲于奔波的局面。
四、结束语
队伍建设是供电企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员工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学习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结构建设是怀柔供电公司在实施“人才培育工程”过程中的有益探索。通过“学习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梯级开发和培育最大程度地培养了职工自主学习能力、实际操作技能和技术创新才能,提升了职工队伍的综合素质,增强了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凝聚力,提高了公司的生产效益和服务质量,推动了企业朝着更加长远的战略目标发展。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为了提高水电站设备检修的专业化、产业化以及检修管理的标准化、信息化水平, 保证设备检修的质量和效率, 本文在总结当前设备检修情况的基础上,采用计算机技术、虚拟现实等高新技术,将水电站检修培训与业务管理结合起来,按照专业检修企业的标准化工作流程的要求,设计开发了水电站设备检修仿真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具有通用程度高、培训效果生动具体、实用性强等优点,为设备检修培训和专业检修管理提供了一套高效、实用的辅助工具。
1 引言
水电站设备检修是保证机组安全、经济运行,提高设备可用系数,提高电站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是设备全过程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近年来,随着电力工业的迅猛发展,电力设备的生产制造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大批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新设备、新产品不断地在发电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这对水电站设备的检修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水电站设备检修来说,由于不同电站的设计水头有所差异,其电设备类型、布置方式等均存在一定的差异,设备检修复杂程度相对较高。目前,水电站设备检修的总体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1)水电站设备检修的专业化、产业化。为了提高检修效率、效果与技术水平,建立专业化的检修团队是非常必要的。从资源节约的发展方向考虑,要求各行业有明确的专业分工,电站的开发建设、运行管理、检修管理也是如此。专业化的检修团队能够在提高设备检修效果的同时,最大程度的降低检修成本。(2)检修管理的标准化、信息化。随着计算机技术、仿真技术、管理科学的发展,其相关理论与技术逐渐在水电站设备检修中得到逐步应用,形成了设备检修相关的仿真培训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等专业化辅助工具,给设备检修的信息化、标准化管理带来便利,提高设备检修的质量控制水平与效率。然而,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看,这些专业化辅助工具还存在很多问题,使得在实际设备检修工作中未能得到充分的应用,实施效果也不尽理想。
根据目前设备检修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专业检修产业等发展情况来看,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检修人员培训周期长:设备检修是一项专业要求较高的工作,对检修人员专业素质要求也较高,需要进行专业的培训才能保证检修工作的质量和要求。目前,检修人员一般只能在项目检修过程中长时间的现场培训才能独立开展检修工作,缺乏有效的培训手段。
1.2 专业检修单位的标准化管理程度不高: 标准化管理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高企业整合资源的能力,节约企业运行成本,对于专业的检修单位来说也尤为重要。然而,国内许多专业检修团队还未引入标准化管理的思想,影响了单位的管理水平。
1.3 水电站设备相关资料的管理不完善:设备的基本参数、运行状态、检修历史记录等相关资料是设备检修的最重要的信息,对设备检修质量的好坏至关重要,是设备检修人员需要参考的第一手资料。然而,由于电站的运行周期较长,上述资料由于各种原因没有或无法得以完整的保存,其调取过程也相对繁琐。此外,对于发电设备的专业检修单位来说,需要同时对多个工程的大量设备相关资料进行有效管理。
2 系统设计思想
针对目前设备检修管理信息系统存在的不足,本系统采用如下的设计思想。
2.1 采用客户端-服务器(C/S)架构,服务器上存储设备检修记录等重要信息,客户端存储电站基本资料、机组技术参数、规范规程等公共数据信息。
2.2 用户权限分级控制,针对不同的用户等级设定不同的权限。如临时用户对系统资源仅具有访问权限;检修员用户可以添加检修记录;审核员用户对检修员的检修计划进行跟踪审核;管理员用户可以添加、修改管理信息系统的各项资料。
2.3 将检修人员培训与业务管理结合起来,形成相对较完整的检修管理信息系统。
2.4 将多媒体仿真和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到检修培训中,直观、生动的展现关键检修技术。
2.5 同时对任意多个水电站的检修信息进行单独管理,使系统具有较强的通用性。
2.6 系统能够使专业检修单位进行检修项目的标准化管理。
2.7 系统针对检修业务的管理应覆盖检修项目管理的全过程。
3 系统的主要功能
用户按照系统管理员设定的不同权限进入系统后,可以对任意检修项目相关信息进行管理。系统共包括九大功能模块,相关功能说明如下。
3.1 电站基本概况:通过文本、图片和影音文件对电站概况进行说明。
3.2 设备检修仿真多媒体培训:通过3D动画和虚拟互动展示,将发电设备的结构特点、安装过程、拆卸过程、检修要点等信息真实、生动的表现出来,使用户快速的了解和掌握发电设备的检修技能。
3.3 检修规范标准:该功能模块用来存储检修相关的规范标准信息等文档资料,包括规程规范、公司制度、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检修模板、常用标准表格等,用户可以根据标准和需求自定义文档结构。
3.4 检修准备:该模块主要对检修项目的基本信息、工作计划、机组状态、施工计划组织(包括组织机构、施工方案、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图纸资料、施工网络图等、验收清单、特殊项目验收标准;专用工器具及设备、备品备件、消耗性材料和办公用品生活设施、车辆)、管理制度、现场准备、检修费用申请、合同文件等内容进行管理,采用标准业务管理流程,具有新增、修改、提交、审核、退回、删除检修项目等功能,按照用户在检修项目中的职能采用按流程控制,达到检修项目管理的要求。
3.5 检修过程管理:该模块主要应用于已经启动检修项目的管理,包括出勤管理、物资管理、工作安排、安全管理、质量管理、工期管理、新技术新工艺应用、检修记录分析、检修启动、工程竣工交接、大修简报等内容。
3.6 检修记录及总结:该模块对任意工程的设备检修记录、检修项目竣工报告等信息内容进行管理,包括工程项目检修的历史缺陷记录、文档、图片等重要资料,作为项目检修的重要参考。
3.7 检修评价:包括职工评价、管理者评价、顾客评价、综合评价等。
3.8 资料统计打印:系统提供的一个单独的模块,可以按照本企业的情况定制的工程及检修资料的汇总,用于保存和打印所需的文档资料。
3.9 条目管理以及用户管理:该模块属于定制模块,管理员用户可以按照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管理系统中标准文档分类、检修项目流程、文档模版等内容;此外,还可以按照不同检修人员在检修项目中的具体职能分配和调整不同的系统操作权限。
4 系统特点开发完成的水电站设备检修仿真管理信息系统具有以下特点。
4.1 可系统地反映某一固定区域发电企业典型建筑物及发电设备的分布情况、基本信息。
4.2 为区域发电设备检修标准化、规范化检修管理提供了平台;实现了发电设备检修的全过程管理。即含检修准备、检修过程管理、检修记录与总结、检修评价四大模块。
4.3 典型发电设备检修仿真多媒体动画,随时为检修或生产管理人员提供培训、学习。
4.4 开放的模块化结构设计,适应性强;各用户根据自身情况,由其管理者自由进行权限管理。
4.5 界面友好、操作简便。
4.6 可方便地进行网络化使用和管理;管理者不必亲临现场,由点检人员上传各种信息到系统,管理者便可及时掌控现场情况,对事故抢修决策赢得宝贵时间。
4.7 用户、现场作业人员、管理者三个层次的综合评价,可客观、准确地反映项目管理水平。
5 结语
水电站设备检修仿真管理信息系统是为推进检修项目的信息化、专业化管理的一项重要举措,它将多媒体仿真和虚拟技术应用到检修技术培训之中,大大提高了检修人员的培训效果。此外,将该系统与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系统结合起来,实现了检修项目的全过程、全方位管理。自系统投入实用化运行以来,检修项目的业务管理水平得到提高,项目检修成本得到有效控制和节省。
【关键词】中职 电气控制线路安装与检修 教学资源库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8B-0058-03
电气控制线路安装与检修课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与生产实际联系紧密,实践性强,知识覆盖面较宽,与信息化技术关系密切。利用信息技术建立起来的电气控制线路安装与检修教学资源库,就好比一间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和资料室的结合体,它配备了各种设备和元器件,以及可随时查阅的资料。它除了连接外网,还连接本校的教学资源库。利用其齐全的信息化功能,教师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学生可以查询到各种数据。在此介绍我们在这方面的研究结果,供同行参考。
一、建设中职电气控制线路安装与检修教学资源库的目的
电气控制线路安装与检修课是由学科体系下的电气控制技术课发展而来的,与原来的教学模式不同,现在的电气控制线路安装与检修课依托信息化教学手段,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组织教学。过去一段时间里,学校的许多老师尝试用“行动导向教学法”进行教学设计,在课前准备课件的时候,他们需要找许多动画、视频、图片等,工作量很大、很辛苦。尽管如此,经过辛苦劳动做成的课件,教学效果也不是很理想。再者,对学生来说,教师布置学习任务以后,学生主要依靠课本和教师提供的课件来收集信息,范围比较狭窄。如果想上网查找有关资料,又不易找到合适的,因为网上的资源虽然很多,但太散,很难归整。如果能建成电气控制线路安装与检修教学资源库,把现有的教学资源整理、排序存放到库里,教师之间就能共享教学资源,同时,教师只要告诉学生查询的路径,学生就可以自主查询,寻找到所需。这样不仅可以减少教师的工作量,还能方便学生学习使用。还有,课堂上,教师交代学习任务以后,学生根据自己对任务的理解情况,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通过查询电气控制线路安装与检修教学资源库,自主探究、寻求、交流问题的答案或解决办法,学习效率必将得到大幅度提高。
为了能满足教师和学生的需要,真正成为教师和学生的工具,电气控制线路安装与检修教学资源库需要具备一定的的灵活性和可重组性,应该按积件来做,实现为教学和学习服务的目的,更便捷地服务教学与学习。
二、电气控制线路安装与检修教学资源库的制作原则与办法
对教学资源库,目前国家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和技术规范,电气控制线路安装与检修教学资源库所做的是小范围的积件库。为了方便教师在自己的教学中用PowePoint和Authorware去组合运用资源库里的素材,真正做到以不变(积件)应万变(教学实际)。积件素材不与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学习理论发生联系,并以此作为制作原则。本资源库主要利用文本类应用软件(如Word)、图形加工类软件(如Photoshop、Animator、3DS)、声音加工类软件(Wave Studio、Cakewalk)和一些实用工具软件。这些软件无需程序设计就可方便地组合积件库中的各种积件来为自己所用,因此要求这种多媒体资源应具备易学易用等基本特点。
电气控制线路安装与检修积件库的开发在学校内实现,由熟悉计算机应用软件的于正宁老师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李静老师一起合作进行编制。两位教师首先收集了过去使用的教学课件,把课件中适用于某一具体的教学情境的部分(一张图片、一段视频或动画)经过适当的加工后,纳入教学资源库,比如电梯的上行、下行视频,可用于解释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的作用。其次根据目前行动导向教学设计的需要,拍摄了大量的视频、图片,比如机床主轴箱的移动,可用于解释电动机点动控制电路的作用。第三针对部分难以解释的现象和抽象的原理,补充动画,比如将电动机控制电路的电路图和接线图联系起来的“电路图与接线图的联系”动画。第四将现有纸张载体的资源(图、文)进行数字化处理(扫描、重新录入)后纳入,比如教师发表的相关论文及本课程相关的一些国家标准(GB4728-85《电气图常用图形符号》)。
三、电气控制线路安装与检修教学资源库的组成形式
电气控制线路安装与检修教学资源库以网站的形式呈现,分为三大区域:一基本信息区域,包含网站首页、课程介绍、教师队伍、技能认证、实训天地和相关论文。二课程教学区域,包含了必知必会、能力提升、电路应用视频和在线测试。三网络服务区域,包含在线辅导、网络资源和推荐网站。
因篇幅的关系,在此以“必知必会”“能力提升”和“在线测试”三个频道为例,略作说明如下。“必知必会”频道,内设实验“实习需知”“电工岗位相关”“认识6S管理”“电工岗位对身体的要求”“上课前的准备”“电工安全操作规程”“实训室电气灭火处理方法”“课程相关的工作岗位”内容。“能力提升”频道包括“低压元器件”“组合开关”“行程开关”“熔断器”“按钮”“交流接触器”“热继电器”“时间继电器”“电路安装与检修”。“在线测试”频道包括“安全试题”“电路检查试题”“元件安装”“布线工艺选择题”。各频道由若干功能项组成,攮括了电气控制线路安装与检修教学资源所需的内容。整个网站如下表所示。
库里积件素材中所选取的内容,都不进行太多的加工,基本保持它的基元性。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实际需要把素材进行组合,体现了可积性。积件素材是以知识点为分类线索,无论教材课程体系如何变化,教材版本如何变化,积件素材都可被师生应用于当前的教学活动中。
四、电气控制线路安装与检修教学资源库的使用
电气控制线路安装与检修教学资源库建成以后,已经试用了几个月,主要用于一些课程的信息化教学。下面简单分述。
(一)信息化教学简述
信息化教学,是在信息化环境下对传统教学的继承,是将各类教学模式的结构成分与信息技术进行融合的一种教学形式,以信息技术的支持为显著特征。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习者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是学习的促进者,引导、监控和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2)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习。(3)以“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为学习和研究活动的主线,在相关的有具体意义的情境中确定和教授学习策略与技能。(4)强调“协作学习”,这种协作不仅是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协作,也包括教师之间的协作,如实施跨学科和跨年级的基于资源的学习等。(5)强调针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评价。
(二)电气控制线路安装与检修教学资源库的具体使用说明
电气控制线路安装与检修教学资源库建成后,为这门课程的信息化教学创造了有利条件。在信息化教学设计中,教师不再扮演“讲”的角色,而是担任引导和指导的角色。通过帮助学生获得、解释、组织和转换大量的信息来促进学习,完成学习任务。比如在“电动机连续运行控制电路的安装与检修”教学任务中,教师由机床钻头对零件的加工视频引入,布置学生“用电动机拖动钻头”的学习任务,学生依托电气控制线路安装与检修教学资源库,经过“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等环节,开展自主学习。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承担着自我学习的责任,通过协同作业、自主探索的方式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因此,这种学习模式同时解决了班级授课制之中的分层次教学问题、个性化教学问题。允许一部分同学先行一步,使得对学生实施因材施学成为可能。网站还特设“在线测试”,每完成一次学习任务,学生都可以通过“在线测试”来检测自己的学习情况,检查自己的掌握情况。
本教学资源库的素材都是以基本元为单位,以单元件及其组件为主,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重组。例如,一段“用万用表检查交流接触器”的视频,仪表老师可用来讲解万用表的作用,机床检修老师可用来解释元器件的检查方法,电气控制线路安装与检修的老师可以用来检修线路。学生可利用电气控制线路安装与检修教学资源库,开发更多的具有创意的学习和实验项目,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目前,这个网站不仅有电气控制线路安装与检修课程的教师使用,而且其他专业的教师也纷纷点击使用,如,电工上岗证培训、维修电工中级工等级证、PLC控制技术及电机与变压器等课程的老师也都使用了这个资源库。老师们用了以后都评价说,电气控制线路安装与检修教学网站上的资源很实用,为教学活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五、电气控制线路安装与检修教学资源库的改进
电气控制线路安装与检修教学资源库虽然得到了肯定,但是还有许多需要不断改进的地方。目前其存在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两点,一是资源库的结构不够完善,微教学单元库及教与学策略库等还没有建立起来,需要补充完善;二是教学资源还不够丰富,原因有二,一是我们老师现有的许多资源还没有来得及放上去,二是由于网站是静态的,添加素材不够方便,应改为动态形式。
现代职业人需要终生学习,信息时代的到来让这个终生学习有了更方便的渠道,中职电气控制线路安装与检修教学资源库的建成和使用不但对在校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而且还可以为学生以后的继续教育提供可靠的学习资源,值得不断探究。
【参考文献】
[1]黄艳芳.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
[3]刘占山,维吉尼亚.贝蒂(澳大利亚).需求导向的职业教育探索与实践[M].高等教育出版社
我叫**,****年*月出生,****年*月进入公司参加工作,一直从事水泵检修工作。在各级领导的支持和自身努力下,2009年12月取得水泵检修技师资格,使自己的专业知识有了一个更大的实践和拓展空间,进一步锻炼和丰富了自己,增长了知识和才干,提高了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各方面都得到了长足的进步。现将近期的专业技术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信念上坚定,思想上成熟,努力学习知识,实现自身价值再提升。
一个人的信念是人的世界观在奋斗目标方面的集中反映。从自已取得技师资格的那一天起,我就始终保持一个信念:不论以前有多大成就,今天一切都要从零开始。因为有了这个始终不渝的信念,坚定不移的立场,所以,我才能在实际工作中保持锐意改革,勇于进取的勇气,保持锲而不舍、顽强奋斗、拼搏到底的作风。期间我重点抓好理论知识学习,用正确的理论来指导工作,在取得热能动力工程专科学历的基础上,又参加了本科的学习,目前即将毕业。在日常工作中,自己坚持深入现场,了解机组检修、日常消缺中存在的问题,与同事们一起有针对性地学习探讨,研讨工作学习方法和体会,进一步改进工作,提高自己能力。
付出辛勤的劳动,总有丰硕成果的回报。我在2011、2012年连续两年被公司聘为C级技能专家。
二、工作中勤奋,业务上钻研,发挥自身本能,实现社会价值。
从参加工作尤其是取得技师资格以来,自己的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和加强。通过热能动力工程专业本科的学习加强了自己的理论基础,而多年的工作实践更使这些理论得以巩固和提高。
(一)认真学习,探索实践,努力提高自身技能
在公司,我有幸参与百万机组的调试学习。在学习中,针对设备与原一、二期差别较大的情况,我通过积极搜集各项资料,并利用厂家上门调试的机会进行请教学习的手段加以解决,并结合自身的经验提出多项的设备改进意见,如低加疏水泵泵体密封件材质改进,循门坑排水泵改型等等。在加强自身学习的同时,积极响应部门号召,编撰PPT课件,进行理论授课,与班组成员共同提高。目前班组已顺利接管三期水泵设备,运行稳定。
随着个人的不断学习和经验的积累,对故障设备的分析、解决能力也不断提高。在机组检修中负责的项目中,克服种种不利因素,利用自己所长,精心指导,精细监督,所有转动部件试转一次成功,振动合格率百分之百。特别是#1机B修中闭冷泵C安装后存在传动端振动超标,在厂家上门后都无法解决的情况下,主动与设备部进行沟通,正确分析,通过在传动端轴承室下部加垫片的最快最省的办法,一次性解决了泵振动问题。在#2机A级检修中,针对#2机汽泵A自由端振动在5000rpm下超标现象,提出改进回油管结构,增加桡性接头方案。经处理,泵振动已明显好转。
(二)注重技术管理,加强设备技术分析
日常工作注重技术管理,每年均出色完成技术分析,其中《水泵节能降耗技术发展与探讨》、《FA1D67前置泵故障原因分析及改进》、《液环真空泵转子防汽蚀处理措施分析与探讨》、《水泵串并联的研究》等被《电力科技》收录。其中《液环真空泵转子防汽蚀处理措施分析与探讨》一文获得2010年全国600MW火电机组竞赛论文三等奖。
技术分析注重对设备的遗留问题、缺陷分析、处理情况的总结,并提出自己的建议。每年均有不同数量的合理化建议被公司采纳。如针对原先二期凝结水输送泵经常发生自由端轴承烧毁故障,通过技术分析,得出是由于泵轴向推力过大以及轴承选型不当引起故障的结论,进行轴承改型以及叶轮打平衡孔的办法,彻底解决了凝输泵轴承烧毁的问题。针对前置泵中分面纸柏垫经常容易损坏,导致降负荷停泵消缺的故障,大胆提出采用膨化垫片代替纸柏垫,彻底解决了中分面泄露和吹损缺陷,使前置泵的大修周期得以延长。通过以上这些细化、量化的技术管理工作实现精细管理,提高检修工艺质量。
(三)积极开展QC 活动,推进企业管理创新。
从2008年至今,自己多次主持参加班组QC 活动,并多次获奖。2008年的“提高二期循泵冲洗水泵可靠性”获得集团首届科技攻关成果一等奖、全国质量协会QC成果二等奖;2009年的“降低二期化学压缩空气干燥装置故障次数”获得公司一等奖。2010、2011年“降低二期真空泵低温季节真空波动率”获得全国电力行业协会优秀QC成果。这些成果的取得,都源于自己平时的专业知识积累和调查研究的结果。
(四)利用优势搞好培训工作,实现传帮带。
利用班组参加日常检修工作和机组大小修的机会,积极开展岗位实际操作培训、主动进行“传、帮、带”活动与班组沃克工签定师徒合同,制定理论与实践并进的培训思路,努力探索班组培训的最佳模式。
目前班组人员的老龄化进一步突出,加强后备技术力量特别是沃克工的培养迫在眉睫。为此在培训上制定适合本班的培训模式主要由以下几点:1、根据培训手册要求,增强各种规章制度的学习,不断加强检修遵章守纪意识,确保安全。2、不定期开展班员间的授课培训,将班组人员检修积累的经验向全班人员进行培训推广。3、签定师徒合同进行进行“传、帮、带”活动。4、对碰到的疑难问题组织人员分析,在讨论中学习提高,并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5、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逐步加强承担一些重要辅机设备的检修任务的力度,提高沃克人员实际的检修技能。
通过这些形式的培训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工作中班员主动解决问题的意愿和能力,使其他人员在碰到类似问题可以有所借鉴,提高了自己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使班组的人员结构成梯队形,避免发生人员及技术断层。班组人员的技能水平不断提高,在青工技能比武中水泵班的正式工、沃克工均连续几年取得好成绩。
班组的沃克工在班组的大力培训下已能承担前置泵等重要的辅助设备检修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