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7 18:07:0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质量工程师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1“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大学教育所传授的不应仅限于技术知识,而是应当提供智能培养、理性思考和应用实践的环境。要鼓励学生通过思考已有的各种知识,发展其理解力、判断力和独创精神,反对学生将知识看作是无需证明就理所当然地加以接受的教条。为此我们在质量工程项目建设实践中,突出学习过程不是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获得过程,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习者进行创新思维,并且他们提供更适合个体风格的学习环境。
2校企合作教学管理模式
在质量工程项目中,我们根据用户对人才的需求、大型主机前沿技术发展方向,结合大学教育的特点,邀请国内外大型主机用户、主机供应商以及技术研发机构的代表,联合研究制定本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标准、知识体系、培养方案与课程以及相应的考核标准。在操作层面上,建立由学院、IBM及主机用户企业代表组成的主机大学合作项目教学指导工作组,负责研究制订专业人才培养知识体系和教学路线图,并不定期地监督执行情况。学院负责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的执行、主机教学平台管理以及产学研用合作平台的管理等工作。IBM及主机用户企业负责教学用主机系统全部软硬件环境的支持和维护,协助高校开展合作课程开发、师资践习、学生竞赛、实习与就业等工作。合作各方承担各自负责工作的成本费用。
3“做中学”专业课程教学实践
在专业课程教学实践中引入由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首创的“做中学”(Learningbydoing)教学模式,推广“案例导向、项目驱动”启发式教学方法,在课程教学中反对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死记硬背之做法。在“做中学”教学模式中,学生与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变,学生成为课程的主角,教师作为指导学生学习的顾问。允许学生在学习探索的过程中犯错误,通过对错误的纠正,逐步形成对专业知识的正确掌握。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形成对专业知识的深刻理解并提高专业能力。学生的创造能力在教学实践中被中分释放出来,达到了传统的从纸面(书本)到纸面(笔试)教学方式无法企及的教学效果。《主机银行业务应用案例分析》(教育部IBM精品课程)是一门采用“做中学”教学模式的专业技术课程。该课程以商业银行大
型主机技术为平台,从讲解银行业务基础和主要业务交易流程着手,通过一个个生动的业务场景模拟,将银行业务知识、信息系统设计、大型主机技术与银行业务交易实现手段有机结合,使学生在了解商业银行业务的基础上,运用软件工程方法,实践开发基于大型主机交易核算平台的商业银行应用软件及信息服务。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开发完成“商业银行主机应用交易系统(MiniBanking)”,该系统包括存款、贷款、外汇交易等多个商业银行业务子系统,以该系统为原型的作品曾参加全国大学生大型主机技术竞赛并获得大奖。
4在企业实践中锻炼学生工程应用能力
高校课堂教学为学生提供专业知识,但这只是工程应用型人才能力的培养基础。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还需要走出校门,在企业实际环境中锻炼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在质量工程项目建设中,我们采用“3年课程学习+1年专业实习”的方式,在本科生大学四年级阶段,将实习实训作为大学生的必修学分。学院主动推荐学生到大型主机用户组成员企业中实习,参加实习的学生通过企业海选、笔试面试、双向选择等环节落实实习单位,并在企业岗位从事6~12个月的全日制技术岗位实习工作。通过实习,学生得到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生产实践之机会,强化了学生工程应用能力。对于学生在实习中遇到的企业特殊技术技能需求,学院安排专职教师给予指导和解决。学生往往以实习中解决的问题作为其毕业论文的选题,这样既解决了企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又使得论文内容“言之有物”,保证了毕业论文的质量。通过实习还提高了本科生的就业率。
5课程考核
传统大学教育使学生缺乏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由于传统的“考概念、考原理”课程考核方式的束缚。在质量工程教学实践中,我们改革考核方式,除基础理论课程外,多数专业方向技术课程以课程项目(软件作品)作为基本考核方式,彻底废除传统的“背书+笔试”考核方式。
《J2EE架构与程序设计》(教育部IBM精品课程)专业必修课教学中,采用学生自主组合项目开发小组,自行申报课程项目选题,完成一个有一定规模的开发项目。期末考试时由学院教师和企业工程师组成考核团队,学生们通过项目作品运行展示、技术路线演讲介绍、师生答辩等方式评定该组学生的课程成绩。这一考核模式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很有帮助。开动脑筋选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无穷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动手编程可以提高自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团队方式进行项目开发,可以培养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采用演讲答辩验收课程项目,可以培养学生的交流和表达能力。
改革效果
人才培养新模式实施五年来在实践中不断修订完善,累计已有超过300名本科生接受质量工程本专业方向的培养。试点项目课程体系中有九门专业课程入选“教育部IBM精品课程”,并面向全国高校免费开放。本专业方向大学生在花旗全国金融信息技术竞赛和全国大学生主机技术竞赛中屡屡折桂。优秀本科生走上主机国际学术会议宣读根据自己在企业实习项目所做的论文。
结语
关键词:实践教学体系;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竞争能力
一、以三大平台为核心的本科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既有密切联系,又有相对独立性。它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有着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实践教学包括教学实验、教学实习、课程设计、社会实践、学年论文、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也包括学校组织大学生参加的各种社会活动、竞赛活动(如大学生数学建模、电子大赛、机器人大赛、大学生英语大赛等)。不同类型的实践教学环节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顺序、时间分配等方面是不同的。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有的内容要和相关课程相匹配,依附于课程教学;也有的独立于课程教学。教育部质量工程强调:列入教学计划的各实践教学环节累计学分(学时),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一般不应少于总学分(学时)的15%,理工农医类专业一般不应少于总学分(学时)的25%。推进实验内容和实验模式改革和创新,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我们要落实质量工程,在实践教学方面必须抓住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其关键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
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实践教学非常关键。在实践教学中,要培养本科大学生三种能力:一是动手能力,二是实践能力,三是竞争能力。可以通过教学实习、课程设计等实验教学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则要在动手能力的基础上,通过社会实践、专业(生产)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实习等活动来实现;竞争能力则是在学生具备足够的动手能力和专业能力基础上的升华,通过各种社会活动、竞赛活动来实现和提升,体现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
科学地构建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对于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改革,大力增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具有重大意义。目前,中国的高等教育正处于大众化教育阶段。然而,大众化教育也不能排除精英教育。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前提是办学模式的多样化,其核心则是教育质量标准的多样化;在发展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同时,我们同样应当重视精英教育。这是因为在大众化教育阶段,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出现分化,在同一层次上的人才出现多样化的需求。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研究型大学主要承担精英教育,地方性大学不仅责无旁贷地承担大众化教育,也应承担部分精英教育任务。在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中,既要考虑大众化教育的需要,又有精英教育的需要,并要充分考虑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多层次多样化需求。本文提出的本科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竞争能力三大实践能力与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有较强的匹配性。可以按照动手能力的基础性、专业能力的综合性、竞争能力的创新性的基本思路与特点,设计出三个实践教学平台,即实验教学平台、实训教学平台、创新教学平台。按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在不同的实践教学平台上,完成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任务。在实验教学平台,主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实训教学平台,主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创新教学平台,主要提升学生的竞争能力(见图1)。
二、依托实验教学平台培养本科学生动手能力
实验教学是高等学校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在理论指导下的动手能力培养,是学生基本素质培养的重要方面。动手能力主要在教学实验室通过实验教学来实现。按照现行的实验教学模式,实验课大多数都是依附于课堂教学(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等)来进行的。当课堂教学讲到有某个原理或方法需要学生验证时,就安排实验课来组织学生做实验。这种依附于课堂教学的实验课,往往不成体系且大都是验证性实验。验证性实验可以提高专业基础实验技能。专业基础实验技能的目标主要是使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技能,教学重点在于仪器的使用、基本操作的规范化方面和对基本实验现象的理解上。
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对实验课教学有较高的要求。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中,特别强调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是指实验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与本课程相关课程知识的实验。综合性实验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结合基本实验技能来进行简单的设计和制作,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方法和良好的设计习惯,并且能综合运用各方面的知识来实现自己的设计。设计性实验是指给定实验目的、要求和实验条件,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现的实验。设计性实验强调对独立设计能力的训练,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独立运用专业知识进行设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对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有具体要求。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课程占有实验课程总数的比例达到50%~60%方可视为合格,比例达到80%以上,且开出实验的质量得到保障的情况下,才可视为达到优秀标准。
围绕本科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我们通过构建试验教学平台来落实。这个平台有三个关键点:
1、在这个实验教学平台上,我们既要加强验证性实验的教学组织管理,也要重视在课程教学时高度重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达到绝大多数课程都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
2、在这个实验教学平台上,我们既要加强依附于课程的基础课实验室建设,也要重视依附于专业的专业实验室建设。
3、在这个实验教学平台上,我们既要加强比较单一的、以课程或专业为载体的教学实验室建设,也要重视跨专业的学科型综合实验室或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尤其要重视校级、省级和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2007年初,在教育部开展的本科教学质量工程中,教育部将重点建设500个左右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推进高校实验教学内容、方法、手段、队伍、管理及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从基础层的以示范性实验为主的基础教学实验,到综合层的以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为主的专业或综合实验,再到提高层的自主式开放式实验,是一个循序渐进,实践动手能力逐步加强的过程(见图2)。
三、依托实训教学平台培养本科学生实践能力
实践能力主要在实训基地通过实践教学来实现。我们理解的实践能力,实际上是一种专业能力、或者说是综合能力,也是实战能力。
实践能力主要在实训教学基地实现。实训教学基地包括创新技能培训中心和创新专业实践的工业中心等。技能培训的实训中心一般进行专业教学实训、职
业技能培训、职业资格鉴定和职业素质培养等教学活动。专业实践的工业中心一般进行基本技术训练、高新技术学习、综合能力培养和工程素质养成等教学活动。校内实训基地的教师必须要有企业或地方实践工作经验。这一点在国外大学非常重视。国外许多应用型大学的教师必须取得工程师资格后才得以聘用。例如德国柏林科技大学的所有教授都来自工业企业,都具有工程师资格,他们有着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和指导能力。
实训教学基地是教练场地,要真刀真枪地训练。实训教学基地有少量的是学校自己建设自己管理的,更多的是与社会、地方、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将实训教学基地建设到经济社会第一线。要大力与企业、地方联合建立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学生的专业(生产)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实习等,都要在与企业、地方结合建立的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上实现。教育部质量工程强调:“要进一步加强科学研究和教学实验的结合,推进实验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及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要加强实验和实习教师队伍建设,通过政策引导,吸引高水平教师从事实验和实习教学工作”。高水平教师从事实验和实习教学工作,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针对本科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我们可通过构建实践教学平台来落实。这个平台也有三个关键点:
1、在这个实践教学平台上,我们既要加强校级或院级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例如成都理工大学的峨眉山多学科综合实践教学基地和马角坝地学实践教学基地等),也要重视在校外与地方、企业合作建立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成都理工大学已经和企业建立了67个大型的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教育部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强调:要加强产学研密切合作,拓宽大学生校外实践渠道,与社会、行业以及企事业单位共同建设实习、实践教学基地。要采取各种有力措施,确保学生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的时间和质量,推进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教育部将开展基于企业的大学生实践基地建设试点,拓宽学生的校外实践渠道,这也是一个好的社会环境。
2、在这个实践教学平台上,我们既要加强依附于本科教学组织的实验室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也要重视依附于学科建设的科研实验室、国家和省部重点实验室建设,后者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实践教学的好战场。
3、在这个实验教学平台上,我们既要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校外的社会活动,也要重视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大学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活动,多给机会,多多参与,多有提高。从基础层的模拟实训,到综合层的仿真实训,再到提高层的真实训练,是一个逐步逼真,学生实践能力逐步提高的过程(见图3)。
四、依托创新教学平台培养本科学生竞争能力
关于创新,是去发现前人不曾发现过的事或理;造世间未曾有过的器与物;做前人不曾做过的事。创新是不能重复的,也很难说是可以学习的。因此,“创新教育”的本质不是教学生如何创新,而是培育受教育者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激起学生创新与创业的欲望,是实现创新教育目标的第一要义。通过适当的环境、适当的引导,通过细雨润无声式的潜移默化与榜样的感召不断地激发学生的成功欲望并引导其向健康的方向发展,这也是实现创新教育目标的关键环节之一。在实践教学体系中建立创新教育平台,就是提供这样一个适当的环境去引导和帮助大学生积极创新、积极提升竞争力。
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对实验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实验教学模式制约了创新人才的培养,我们必须创新实验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围绕培养和提升本科学生创新和竞争能力,我们可以构建创新教学平台来落实。这个创新教学平台,具有在组织形式上或项目管理上的依托和实体相结合的特点。所谓依托,就是说在这个创新教学平台上,可以挂上一些管理体制上相对独立的研究机构,也可以依托一些外挂的项目。研究机构很多,例如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校级研究机构等。外挂的项目也是形式多样的,例如大学生参加教师的科技研究项目、社会活动项目等。所谓实体,可以在组织形式上的实体、也可以是项目管理上的实体。组织形式上的实体可以由学校来组建,例如可以建立大学生实践教学创新培育基地,在这个基地,可以分设电子大赛训练中心、数学建模训练中心、大学生英语竞赛训练中心、机器人大赛训练中心等。项目管理上的实体也有多种多样,例如学校组织的大学生科技立项研究项目、优秀大学生进行的创新性试验计划项目等。我们要培育校级项目,积极争取省级和国家建设项目。从基础层的科技活动或社会活动项目,到综合层的大学生竞赛活动项目,再到提高层的大学生创新作品,是一个逐步强化和不断提升大学生竞争能力的过程(图4)。
三大实践教学建设平台各有其主要功能。在实验教学平台上主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实训教学平台上主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创新教学平台上主要培养学生的竞争能力。另外也有其他方面的辅助功能。在实验教学平台上,也可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初期培养。在实训教学平台上,也可以继续强化动手能力培养并激发竞争能力。在创新平台上,也可进一步巩固并加强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
【关键词】 新能源;装备制造;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
一、实验区基本情况
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依托机电工程学院,以能源与动力工程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校级重点专业为基础,以“贴近市场、服务社会、自主发展、开放办学”为理念,通过校企共建,形成 “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资源共享,互惠双赢”的人才培养特色。
在校企合作办学基础上,运用“三三六”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办学结合行业需求、教学资源结合行业资源、学校培养结合企业培养的“三结合”,课程设置紧跟生产过程、教学设计紧跟岗位能力、教材选配紧跟任务项目的“三紧跟”,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承担教学任务、共同研发技术项目、共同编写特色教材、共同参与教育教学管理、共同监控教育教学质量的“六共同”。由此构建 “强化专业技能、突出创新能力、提升人文素养”为主要内容的三位一体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体系,可保证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
二、指导思想
1、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路和定位)
按照“厚基础、强实践、求创新、高素养、重责任”的人才培养目标,本实验区的建设是以培养适应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发展的 “创新性应用型人才”,注重德育教育与专业教育协调发展,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优化结合,丰富以学生科技活动项目为主体的课外实践教学手段,强化与企业产学研密切结合的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实际工程应用能力,办学目标突出应用型、服务面向彰显区域性、人才培养强化创新性、企业行业合作注重务实性。
2、实验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
树立创新教育教学思想,强化定位意识、区域意识、共建意识、素质意识、职业意识五种意识。建设培养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卓越工程师的特色专业群,以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新能源装备和环保机械等为方向)牵头的能源动力类、机械类、自动化类相结合的专业群。
不断深化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依托科技服务平台,进一步完善“学程分段、方向分流、培养分类”的人才培养思路,构建符合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的专业方向平台课程体系。实践并完善“三结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三紧跟”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六共同”校企合作办学管理运行模式,将其作为培养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的基本途径,为培养基础扎实、吃苦耐劳、适应能力强的具备工程师素质的创新应用型人才创造良好条件。
三、培养方案
1、确定培养目标
(1)综合培养目标。培养“厚基础、强实践、求创新、高素养、重责任”的适应地方特色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卓越工程师。
(2)业务培养目标。新能源装备制造卓越工程师人才要求掌握能源、动力及其自动化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经过能源动力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和实践, 并具有创新精神,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3)卓越工程师培养专业标准。专业培养标准是在国家通用标准的指导下,按照行业专业标准的基本要求,结合各高校能源动力类专业特色、办学理念、人才培养定位以及制定的能源动力类专业的卓越工程师专业培养标准。
2、方案理念
新能源装备制造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结合机电工程学院教学、科研和地方新能源产业的特点,在总结近年来教学改革与实践的基础上,通过与企业的产学研密切结合,与企业共同设计如:创新教育理念,突出办学特色;注重学科交叉,构建特色课程;校企密切结合,强化实践能力;建设教学团队,倡导双师教育;有效整合资源,形成科学机制;创新管理体制,完善运行机制。
(1)通过健全规章制度,完善网络化教学管理系统。以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综合性、创新性的实验和训练内容吸引学生。引导学生自主实践和创新,提高学生知识综合应用能力、系统设计与创新能力、组织协调与合作能力。
(2)加强实验区与企业产学研的密切结合及教学科研良性互动。成立有“新能源研发中心”;与太阳能、光伏的相关企业进行合作,建立实习基地;校企共建太阳能热利用、新能源中央空调等实验室。
(3)重视学校实验区的建设。随着国家“质量工程”的进一步开展,学校加大对教学研究的投入,增加机电工程学院的教研经费,为实验区建设的高标准、高水平和高质量提供了保障。
四、校企合作
1、培养计划
卓越工程师的企业培养安排在合作单位进行,为期1年(第四学年)。学生在企业培养期间主要完成认识实习、课程实践、专业见习毕业设计(论文)和毕业实习5项任务,企业培养主要聘请合作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承担指导工作,学校教师协助管理,共同保障教学质量。具体安排如下企业阶段培养计划表所示:
培养
环节 职能部门 培养时间 主要内容 责任单位 学期安排
认识
实习 生产部 2天 1. 了解太阳能产业现状
2.了解生产过程,熟悉生产工艺及生产组织;
3.实地了解设计、测试、试验流程; 企业
学校
学生 第一学期
技术研发部 2天
听取讲座 1天
关键词:在职工程硕士;访谈调查;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33-0026-02
一、背景
作为一种重要的在职学历培养制度及优秀工程师培养的重要渠道,在职工程硕士日益受到世界各国重视。为增强科技实力、顺应知识经济时代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趋势,欧美各国普遍加大工程硕士教育的改革力度,将其作为科技和人力资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1]。而就我国而言,从培养高质量工程领域人才出发,建立起既有中国特色又能与国际接轨的在职工程硕士培养模式,已成为我国在职研究生教育需要肩负的艰巨任务。
1.文献综述
一是关于外国工程硕士培养的研究。代表性的有:Patricia D. Galloway(2007)对比研究了日、法、新、美等国的工程硕士培养模式,认为工程硕士培养要重视技术,兼顾全球化、伦理、公共政策教育等[2]。翁勇南等(2009)研究了美国工程硕士教育发展历史沿革、课程设置和培养模式等方面,并与我国工程硕士教育进行了对比分析[3]。章丽萍等(2012)研究了国际工程教育发展态势,认为工程硕士教育应朝着解决全球问题快速响应、对传统边界大胆挑战、对创新创业全力推动等方面推进[1]。
二是关于我国在职工程硕士培养的研究。代表性的有:廖文婕(2010)认为我国现有专业学位培养存在优秀教材与案例缺乏、师资水平不足等问题,并运用系统动力学的因果反馈回路分析法,建立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系统动力学模型[4]。吴盾等(2014)在在职工程硕士培养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建立在职工程硕士产学研联合基地的构想[5]。魏剑锋(2014)指出当前多数学校在专业硕士学位招收和培养中存在管理制度不健全、培养特色不足、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并在借鉴国内外高校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课程设计、加强师资队伍等提高培养质量的建议[6]。
2.研究思路
一是通过文献整理法搜索国内外权威的综合期刊数据库收录的关于在职工程硕士研究,梳理国内外关于在职工程硕士教育的主要问题及发展趋势,为下一步访谈调研提纲的制定提供依据。
二是通过实地访谈D高校负责在职工程硕士培养的专家以获取在职工程硕士教育的第一手材料,分析与总结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据此为制定改进在职工程硕士培养工作的合理化建议提供支撑。
二、调查研究的实施
1.文献整理
通过查阅Elsevier、CNKI等国际、国内权威综合期刊数据库收录的关于在职工程硕士培养的相关研究,梳理出的问题主要涉及学习方式、课程设置等5方面,列入表1第1-5行。
表1 文献梳理出的问题
序号 (1)问题 (2)问题细节
(1) 学习方式 进校不离岗
(2) 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教材质量
(3) 师资队伍 师资力量、导师关系
(4) 学位论文 论文选题、写作指导
(5) 宏观管理 质量控制、服务管理
2.访谈调研
(1)访谈对象的选取。本研究选择D大学研究生院、学院2个层面的负责在职工程硕士培养的5名专家作为访谈对象。这些专家不仅长期负责学校、学院在职工程硕士培养的一线工作,且对国家的宏观政策及其他院校的培养情况具有一定的研究和了解,实践经验丰富、可靠。
由此可见,上述专家选取既涵盖学校层面、又涵盖学院层面,且长期从事一线工作,具有显著的权威性。
(2)访谈提纲的制定。根据表1所列的通过查询文献整理出的在职工程硕士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制定详细的访谈提纲共6条,列入表2第1列。
为深入收集信息、避免信息遗漏,本研究制定了开放式的访谈提纲6,如表2第6行所示。
三、我国在职工程硕士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1.工作与学习的矛盾突出
在职工程硕士采取的“进校不离岗”的培养方式,能满足人们在不离职、不断绝收入的情况下提高学历的要求,但造成了工作与学习矛盾突出的问题。访谈发现,由于工作繁忙、家庭生活等因素,很多在职硕士进校学习和校外学习的投入时间、精力难以保证。类似部分学生因工作地点较远而不得不住宿宾馆、出差而导致无法按时完成课时计划而重修等现象极为常见。特别对于学位论文,其选题、资料查阅、导师指导等环节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许多学生由于无法按预定时间完成而不得不将毕业期限一拖再拖。
此外,工学矛盾也为学校的日常管理带来了一定难度。例如,在职工程硕士授课时间一般在周末和节假日,教务员在培养计划设计、课程编排必须全盘考虑学生、教师的时间,难度较大,而一旦有变则必须重新制定并逐人通知。
2.专业课程设置缺乏前沿性和实用性
专家普遍认为,在职工程硕士的课程应该区别于全日制硕士,应针对企业工程特点和实际需求,设置能够反映当代工程技术发展前沿的新工艺和新方法、具有较强实用性的课程,要尽量具有综合性和交叉性,并符合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访谈发现当前在职工程硕士的专业课程普遍缺乏前沿性和实用性,理论联系实际较差。专业课程主要沿袭全日制硕士培养计划,照搬照抄现有的教学课程,学术性较强而实用性不足。
此外,当前培养计划还缺乏能够扩大学生知识面、提升学生经营管理能力的课程,例如生态科技类、管理类、经济类等课程,不能满足企业发展以及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要求,无法全面提升在职工程硕士的综合能力。
3.教师专业性不强,师生关系不和谐
当前高校普遍缺乏在职工程硕士培养的专业师资队伍。在职硕士培养要求教师必须深入了解当前工程领域的技术特点及发展趋势,且能够投入一定的精力研究课程教学。但由于国内各高校侧重教师的科研学术考核,偏重本科生和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使任职教师对在职工程硕士课程重视程度不足,对在职硕士的关注较少。例如,访谈发现许多工程硕士点没有安排专职教师,计划课程的任课老师经常更换,而老师也往往使用与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相同的课件。
师生关系方面,指导教师和学生缺乏实质性的沟通与指导。一方面,很多在职工程硕士的企业导师流于形式;另一方面,在职硕士进校学习的时间一般在周末,与指导教师休息时间冲突,而日常指导教师需要在科研和全日制学生培养方面投入大量精力,在职硕士一般无法参与指导教师的科研工作,只好选择性地“被忽视”。当学生培养进入毕业设计环节,这种问题往往会造成师生矛盾,老师和学生彼此有意见,对学校管理部门也有意见。
4.学位论文选题难、缺乏有效指导
在职工程硕士毕业论文要求要紧密地结合企业实际、具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既有一定创新性,又要有一定技术难度和工作量。访谈发现选题成为大部分学生的一大难点。在实际操作中,由于企业环境和工作条件的限制,学生难以找到适宜的选题,对国内外研究及工程实践的了解较少,无法将科学理论与工程实际有效结合,也缺少相应的经费和时间保证。
在毕业论文写作中,学生还往往无法获得指导教师的指导。多数校外导师流于形式,学生只好寄希望予校内导师。而如上文所言,校内导师对在职工程硕士的重视程度不足,指导时间无法保证,对其论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核心要求指导不够细致,使得学生无所是从、无法按时完成毕业论文。这也是造成师生关系紧张的关键因素之一。
5.质量把控不严,服务管理难度大
在职工程硕士培养质量与社会声誉的关键在于质量控制,质量控制的重点环节在于招生、教学以及毕业设计等,而就目前国内整体情况而言存在诸多不足。在实际操作中,学校简单地将在职工程硕士培养视为创收项目,存在盲目扩大招生、教学管理不严、毕业设计质量不达标等问题,日常管理也松懈。学校与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关系松散,缺乏认同感。访谈中有专家反映,很多学生希望多组织一些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活动,希望在日常管理过程中能够更贴合其在职学习实际、更人性化一些等等。
四、对策与建议
针对在职工程硕士培养调研中发现的问题,结合访谈专家意见,建议按以下几点工作思路循序渐进地加以改进:
1.多举措并用缓解工学矛盾
“进校不离岗”导致的工学矛盾无法从根本克服,但可通过建立校外教学点、人性化课程及重修编排等方法加以缓解。例如,对校企联合培养或学员分布密度大的地区,可以建立校外教学点,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培养计划制定、课程编排考虑不同专业的交叉补充,可设置替代课程等;有条件的可建立课程视频资料库,为因事致使课堂缺勤的学生提供补习渠道。
2.课程设置突出实用性、交叉性
优化必修课与选修课的设置,必修课要注重实用性和学校特色,增加生产实践和工程案例,选修课则可考虑增设部分学科交叉以及经管类课程,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建立与完善工程硕士案例教学资料库,为加大案例教学比例、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认识提供支撑;不拘泥于传统课堂形式,通过研讨、案例教学、讲座等形式,为学生讲解理论知识、技术手段、检测手段等,特别是新技术和新工艺等等。
3.加强专业师资建设,改善师生关系
师资方面,建立相对稳定的专业师资队伍,对科研与实践经验较少的青年教师应进行培训并保证稳定性,而对经验丰富的教师应尽量安排授课,尤其是专业课程授课;完善双导师培养制度,加强企业导师制度建设,明确企业导师的作用。改善师生关系方面,一是要建立师生双向选择机制,实现师生的双向选择,二是要多渠道搭建师生沟通交流平台,加强双方在学习、科研、实践等方面的了解,也尽量让在职硕士融入导师的日常工作。
4.构建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
针对选题难问题,要充分发挥校内导师与企业导师的联合指导,结合学生工作共同发掘选题方向,并通过开题报告会,进一步论证选题的实践性、研究深度及可行性;要强化论文事中环节管理,重点检查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进度是否达到要求,以加强学位论文的质量控制。建议建立学位论文指导记录手册,分阶段地记录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的指导情况,强化导师对学生论文指导情况的监督,保证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对学生的指导落入实处。
5.提升质量控制与管理服务水平
提高对在职工程硕士培养的重视力度,强化招生、培养方案制定、教学管理以及学位论文指导等关键环节,通过培养质量的提升促进学校工程硕士培养知名度的提升,实现学生综合素质与社会认可度的“双赢”;通过人员培训与制度建设加强在职工程硕士的综合管理水平,努力提升专职人员的工作水平;定期组织开展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交流与联谊等活动,提高学生对学校的满意度和认可度等等。
参考文献:
[1]章丽萍,孔寒冰,陈子辰.工程硕士学位教育的国际进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2):21-28.
[2]Patricia D. Galloway. Proposal for a Master of Professional Engineering Management [M].The 21st-Century Engineer- A Proposal for Engineering Education Reform. New York:ASCE Press,2008,99-120.
[3]翁勇南,宋守信.我国工程硕士培养体系改进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9,(3):20-23.
[4]廖文婕.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系统结构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0.
关键词:测控类;专业建设;优质教学资源;特色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4-0211-03
优质教学资源已成为衡量一所学校办学水平、办学能力的核心指标,并且是高考学生报考时进行学校或专业选择的主要考虑因素,也是在校生进行课程选修或学业规划的一个基本依据。优质教学资源对本科特色专门人才的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决定性和保障性作用,为此,教育部在“十一五”期间实施的“质量工程”和“十二五”期间启动的“本科教学工程”本质上都是加强培育和建设优质教学资源,并努力增强其示范和辐射效应,最终落实到提高教学质量上来。近年来,我们以教育部“质量工程”和“本科教学工程”的总体指导思想为统领,瞄准当前影响和制约测控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领域、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强化优质教学资源对高素质人才培养的保障作用,以改革和创新为动力、以测控类专业建设为平台、以提高教师教学执行能力为关键、以提升测控类专业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目标,创新教学管理以协调和优化系统各环节的关系,努力从教学团队、精品课程、特色教材、实验(实践)平台等方面,通过教学改革和科研转化教学等途径,培育市级和国家级优质教学资源,在示范性测控类本科特色专业建设工作中成效显著。
一、加强测控类优质教学资源建设的基本做法
自从“十一五”教育部“质量工程”实施以来,我们以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和物联网工程等测控类本科专业建设为平台,以资源优势明显、专业特色突出、人才培养效果优良为目标,按照“追求卓越、突出重点、改革创新、满足需求”的原则,前后经历了6年“提炼突出问题—解决方案—建设与实践—总结、创新与完善”的探索过程,通过建设示范性测控类本科特色专业的实践,突出了优质教学资源对高素质人才培养的保障作用,全面推动了本单位的教学改革与建设工作,回答了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和社会普遍关注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背景下,如何创新教学管理理念、培育优质教学资源,培养高素质测控类工程应用创新型人才,以满足“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传感网与物联网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等对相关专门人才巨大社会需求的问题。
加强测控类优质教学资源建设的基本做法包括以下几点。
1.围绕培育优质教学资源,建设示范性测控类特色专业的要求,创新教学管理,提出了“强化管理与服务并重的责任意识,‘目标驱动、过程优化、务求实效’三位一体教学管理”新理念,并以“关注热点、抓住重点、补强弱点、培育亮点”(即“四点法”)为教学管理指导思想,系统建立了适应测控类人才培养的教学管理制度。①创新教学管理理念。根据本单位的教学发展规划和年度目标考核要求,合理设定教学管理的远期目标与近期目标,以此作为本单位教学工作的行动统领;在实现教学管理目标的过程中,注重各方面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工作的绩效性作为核心考量指标和评价标准,形成“目标—过程—实效”三位一体的教学管理相关链。加强教学改革研究,在《电气电子教学学报》等刊物发表相关研究论文10余篇,形成经实践证明较行之有效的适应测控类人才培养的教学管理模式,推动了本单位教学管理制度创新与教学管理效率与效果的提高。②创新教学管理指导思想并完善管理制度。在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等实践中总结归纳出“关注热点、抓住重点、补强弱点、培育亮点”的“四点法”教学管理指导思想,以提高教学质量和“质量工程”建设为核心,努力培育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规划教材、优秀教学团队等;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先后制定并实施了数十个教学管理办法,对本单位教学工作予以全方位的制度保障和激励。
2.以“三位一体”教学管理新理念和“四点法”教学管理指导思想为引领,通过教学改革和科研转化教学等途径高效培育优质教学资源,及时服务于测控类特色专业的人才培养。①优秀教学团队类资源:教师是教学的第一资源,是教学活动中最活跃的主导因素。在教学实践中以加强教师教学执行力建设为重点,实施课程“首席教师制度”,从课程教学团队和课程内涵两方面互相关地加强建设,通过教学改革、多模式进修培训和“科研转化教学”等多种有效途径综合锻炼培养,确保了教师队伍的快速成长。并从教研部、课程群和实验教学的角度建成“测控技术与仪器教学部”、“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群”、“测控技术实验中心”、“先进制造技术实验中心”等四个市级优秀教学团队,8名教师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重庆市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等。为人才培养提供了优秀的教师资源保障。②精品课程类资源:课程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单元,我们以自动化国家级特色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市级特色专业、物联网工程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测控类特色专业的建设为平台,通过产学研合作等途径,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课程资源建设和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以前沿技术提升课程内涵,注意课程PPT演示文稿、FLASH动画课件、教学案例、媒体素材、专家讲座、学生作品等教学资源的开发与积累,加强专业主干课程和核心课程建设,形成了以“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为代表的校、市、国家级精品课程系列,建设了较为完备的课程网络资源共享平台,③特色教材类资源:教材作为体现知识与能力训练要素的基本载体,是学生赖以学习的基本资源。为服务于测控类特色专业的人才培养,高度重视特色教材建设工作,注意总结教学实践中的授课体会和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反映与需求,并借鉴已有同类教材的建设经验,通过教学改革和科研转化教学等途径培育了多个系列的特色教材,其中《传感器与检测技术》作为国家级精品课程教材,已被评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重庆市“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并被北京大学、同济大学等全国60余所高校选用,相应的PPT等教学资源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全国700余所高校的教师下载,显示出优质教材资源良好的辐射效应和共享特性。④示范性实验教学平台类资源:以切实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应用与创新能力为基本考量,结合测控类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围绕“以学生为中心,强化基础,面向应用,突出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注重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和内容。通过中央与地方共建等模式,建成了“测控技术重庆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先进制造技术重庆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增强测控类特色专业人才的实验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开展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和因材施教等准备了良好的实验环境条件,为学生多样性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提供必要的设备保障。可使学生受到接近生产实际的教育,为学生提供机械产品生产过程的全景式、系统性实践实训环境条件,学生可以基于该平台进行多种设计性、创新性实验和课外科技活动,学生在机械产品的项目管理、产品质量监控、设计制作、在线检测、装配、产品性能测试、成品入库、工业现场管理等过程具备较强的综合应用能力,并且在产品设计和开发能力方面也可得到训练,从而有效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大大提升学生就业或继续深造的自信心,有力促进学生课业学习与课外科技活动的参与。
3.优质教学资源为保障,加强了示范性测控类特色专业的建设,持续显现出高素质工程应用创新型测控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效果。在广泛调研和内部诊断基础上,分别按照国家级特色专业、市级特色专业、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或传统制造业的测控类特色专业定位,进一步对本单位所开办的测控类专业的专业特色和专业发展方向进行凝练和优化,通过构建独立的实验教学体系、分模块多层次的课程平台设置、加强实践(创新)能力的锻炼等,拓宽学生自主发展的多种课外科技活动途径,产学研结合建立“卓越工程师”培养平台,形成适应“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传感网与物联网等国家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教育体系。
充分利用已建成的教学团队、精品课程、特色教材和示范性实验平台等优质教学资源,探索出一套对加强学生工程实践应用与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积极发挥“以赛代练”、“课赛结合”和综合实验平台的作用,通过竞争性课外科技活动,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竞争意识和求知欲望,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巨大推动作用,已在不同层次类别的学生课外科技竞赛活动中得以推广应用并取得了突出成绩,人才培养效果在同层次高校中优势明显。如近年来所培养的学生在课外科技活动中成效显著,获“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全国一等奖2项;“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获全国铜奖2项,重庆市金奖2项;电子设计竞赛全国一等奖1项、重庆市一等奖3项、二等奖7项;数模竞赛全国一等奖3个队、二等奖5个队;“飞思卡尔”杯大学生智能小车比赛全国二等奖10项;有10人次获得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二、建设成效与影响
以培育优质教学资源为途径,以示范性测控类本科特色专业建设为平台,经过近6年的教学实践探索与积累,已取得了多项重要建设成果并表现出良好的示范辐射效应。
1.对校内的影响与作用。以制度、文件等形式融入了本单位的日常教学管理实践中,成为指导教学管理、教学改革与建设的重要保障,多次通过会议交流、督导简报报道、拓展为各种校级学生竞赛交流活动等方式得以推广借鉴。并以市级和国家级标志性教学成果的巨大影响来推动单位间的交流、学习与借鉴。
该做法指导本单位教学管理工作连续多年在全校名列前茅,特别在以“质量工程”、“本科教学工程”、“卓越工程师计划”、“专业提升计划”等具有综合性考量指标的工作中遥遥领先,积累了一批优质教学资源,如本单位已获评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规划教材2部、市级特色专业2个、市级精品课程4门、市级教学团队4个、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市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多个校级“专业提升计划”实施效果明显。
2.对社会的影响和辐射。基于所培育的优质教学资源并加强其共享特性,在全国同层次高校中展示出良好的社会影响和示范辐射效应。如以“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国家级精品课程和《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国家级规划教材为典型代表的优质教学资源已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广泛共享,因此受益的单位达到700余家;不断有国内高校的代表到学校参观学习所建设的实验教学示范平台;精品课程首席教师和教材主编还在教育部相关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举办的全国性教学研讨会上详细报告了课程与教材建设情况,并与参会教师进行了深入的互动交流,所取得的成绩和建设方法受到参会人员的高度赞赏。部分高校的任课教师专程到校交流学习课程教学、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等。
优质教学资源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本保障,以“目标、过程、实效”三位一体教学管理理念和“关注热点、抓住重点、补强弱点、培育亮点”的教学管理指导思想为引领,以测控类特色专业建设为平台,努力探索从教学团队、精品课程、特色教材和实验(实践)平台等方面培育优质教学资源的基本途径和方法,形成了一批市级或国家级优质教学资源,为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测控类工程应用创新型人才准备了条件。
参考文献:
[1]刘润华,刘广孚,任旭虎.“电工电子学”国家级精品课程的建设[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1,33(5):13-14.
[2]李俊,薄翠梅,王鑫国,等.卓越工程师培养创新实验平台建设[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2,34(3):81-82.
关键词:卓越计划;企业攻关课题;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陈水宣(1980-),男,福建厦门人,厦门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讲师;易际明(1954-),男,湖南桃源人,厦门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教授。(福建 厦门 361024)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5-0053-02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是国家教育部2010年6月启动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1-2]卓越计划对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调整人才培养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增强毕业生就业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3]
作为第二批加入卓越计划的高校,厦门理工学院结合本校的办学特色,在前期进行了广泛的论证和调研工作。本课题提出基于企业攻关课题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攻关课题的立项遵循“行业指导、校企合作、分类实施、形式多样”的原则,其立论依据是通过校企的产学研合作联合培养人才,其载体是企业导师、高校导师共建的以解决实际生产问题为目的的攻关问题。
一、问题及现实需要分析
在卓越计划中,学生是对象,企业和高校则起主导作用。与传统高校为主的培养模式不同的是,在卓越计划实施过程中,学生将直接接触企业生产现场,参与实际工程训练;而企业作为双导师之一,成为其中十分关键的环节,直接参与人才订单式培养模式的制订,为企业积累对口的人才储备。此外,对高校导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具备企业工作经历。卓越计划培养模式改革力度大。但是通过前期的调研工作和试点,突显出以下问题:
1.企业参与卓越计划缺乏积极性
因企业没有法定的育人责任和义务,如何调动企业参与“卓越计划”的积极性、保证校企合作的稳定性以及本科阶段累计1年企业学习阶段的效果是国家和学校在制度、政策上亟待解决的问题。
2.企业学习阶段的安全隐患
学生在企业学习阶段需要到生产现场接受与培养方案相关的学习和项目的训练,因学生经验不足以及缺乏足够的安全培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学生安全事故的防范以及风险承担须政府、高校、企业部门制订有关规章制度。
3.学生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风险
部分企业可能将到企业学习的学生视为替代操作工的廉价劳动力,不按校企所定协议进行有效的教学。学生承受长期加班、在非无害工作环境里工作等,尤其是从事的工作为重复性的劳作,容易影响学生在企业学习的积极性,其学习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4.高校教师实际工程经历不足
高校里具备工程实践背景的教师较为欠缺,特别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的工作经历绝大多数是从学校到学校,对企业的工作流程和运作模式了解甚少。缺乏企业经历的教师在卓越计划实施时难以有效指导学生参与实际工程项目课题。
本研究旨在针对前期工作中面临的若干严峻问题和难点,提出基于企业攻关课题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其目的是通过该创新模式的探索和试点,培养造就一批面向机制专业的实践能力强、适应现代机械专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促进本校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提高工程教育人才质量。
课题结合企业导师和高校导师的双带教作用,围绕以服务企业为导向的攻关课题,实现卓越工程师培养过程的企业、导师、学生三方共赢。在卓越计划中,企业攻关课题的构建及课题实施过程中双导师带教方法的探索是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1.攻关课题的定义
由高校、企业和学生“三结合”组成,以解决企业关键技术问题和提升学生实际工程能力为目的。特点是课题紧贴企业技术需求,且需要结合高校指导导师丰富的理论基础,最终在培养学生的同时取得明显的技术成果和经济效益。
2.攻关课题的构建原则
首先,所选攻关课题以服务企业为导向,是真刀真枪的实际问题。比如,2011年11月与厦门林德叉车立项实施的《林德叉车液力变矩叉车缓动功能研究》、《宝力系列叉车减震功能优化》等,该类项目是解决企业产品的重要问题,也是迫切依托高校解决的问题。
其次,结合实际、务实管用。所选课题以应用研究为主,做到课题是学科专业知识的延伸,学科专业知识是课题的基础,并始终坚持“课题就是问题”、“成果就是办法”、“研究就要管用”的原则。所立的每一项课题都与本专业联系十分紧密。比如,与厦门和丰利除污设备有限公司合作立项的《汽车轮胎模具干冰清洗机械手》与机械系机制专业的专业知识工作密切相关。
再次,集思广益、系统论证。企业和高校的双导师共同研讨攻关课题,拟采用固定选题和参考选题的方法,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由导师分配课题,采用自下而上的方式由学生根据兴趣和专长挑选课题,把卓越工程师的要求和企业自身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最后由校企卓越计划专家委员会论证最终确定选题。
3.具体选题及实施
攻关课题的选题特点是“小”、“实”、“活”、“新”。“小”,即提倡小课题、小项目,课题难度符合本科生的培养目标,避免片面追求力不能及的“大而全”课题;“实”,即课题目标明确,措施具体,方法运用适当,尽量不脱离专业知识范畴;“活”,即活动形式灵活多样,对学生有吸引力,容易产生学习兴趣;“新”,即思想观念、学习形式、成果总结、发表等要不断创新,不墨守成规。
课题搭建双导师带教机制的核心思想是在攻关课题的实施中实现“问题具体化、目标定量化、方法科学化、结果应用化”。企业导师重点完成问题挖掘、目标定量监控,高校导师指导学生采用科学化的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最终实现研究结果的应用化。
三、双导师制培养模式保障
1.建立企业和高校的双导师带教机制
课题重点研究围绕攻关课题的双导师带教机制,由学校配套具备工程背景的指导老师,同时从企业选拔实际经验丰富、从事机制相关领域的优秀工程师作为学生攻关课题的指导老师,力争每5名学生配一名企业指导老师。[3]
根据“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培养要求,采用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把工程师素质培养分为校内学习和企业学习两个相对集中的培养阶段。实施“3+1”培养模式,即3年在校学习,最后1年集中在企业学习。[4]
建立大学生校企联合培养的“双师团队”,学生在企业学习期间,由“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学校导师”由具有较强工程背景的教师担任,对实习学生进行全过程跟踪指导;“企业导师”则由学校聘请所在企业中具有工程师以上职称和丰富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担任,负责学生在企业学习、毕业设计的指导和管理工作。
[关键词]工科;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对策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高校教师队伍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大批青年教师迅速充实到高校教师队伍.成为高校教学科研的新生力量。因此,把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人才强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工作,是关系到高校未来发展的长远之计。尤其是承担工程教育的高校工科青年教师,他们的教学能力与工程实践能力直接影响高校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那么,他们如何能胜任工程教育改革和卓越工程师培养中对工科教师的要求与发展呢?这是高校普遍关注和需着力解决的热点问题。
一、工科高校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质
高校人才培养的定位及质量内涵决定了师资队伍的能力和素质要求。因为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一切教育理念的把握、培养目标的确立、培养方案的设计、教学过程的组织和引导、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职业道德和素质的培养等等,都需要教师来完成,教师是人才培养的策划者、执行者和操作者。为此,作为工科高校教师,必须具备宽广、扎实、开放的的知识体系,具有良好的人文和科学素养,善于接受新信息、新知识、新观念,具有知识自我更新和深化的能力,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行业企业专业经历及工程背景,对所教授的专业要有充分的了解和整体把握,熟练掌握现代行业企业最新的生产过程和特定行业部门对人才专业能力的特殊技能要求,具有较强的开展应用研究的能力,特别是具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掌握先进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将自身的知识和能力传授给学生的教学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出色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人格魅力和团队精神。总之,要实现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目标,教师队伍必须满足相应的知识和能力的双重要求,
这是保证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所在。
二、工科高校青年教师的特点及现状
近年来,各高校在引进青年教师时对学历层次和科研能力都提出来较高的要求,基本规定引进青年教师需具有博士学位,这些青年教师一般都受过专门系统的科研训练,拥有较为丰富的专业知识,视野开阔,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外语能力,与博士或博士后期间的科研工作接轨较好,然而,在具备这种优势的同时,在教学能力和工程实践经验方面存在明显不足,长此以往,将严重影响工程教育质量。
1、缺乏教学培养,教学能力有待提高。
与师范院校不同,工科高校青年教师在本科、硕士、博士期间的专业学习一般不涉及教育教学方面的内容,他们在教育教学理论、教学专业技能和课堂教学方法等方面没有经过系统训练,缺乏教学规律的研究,他们仅仅是作为学习者或者知识接受者体验过高校的教学。然而,传授知识毕竟不同于接受知识,学与教二者之间存在本质上的差异。教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活动,这就要求青年教师即要学校教育教学方面的理论知识,更要在具体实践中不断反思。目前情况是他们一方面科研能力突出,极大地增强了自信心,另一方面教学能力不足,难于驾驭课堂。科研能力突出和教学能力不足形成巨大差异,使得青年教师迫切需要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2、工程实践经验不足,联系工程实际能力不够。
在工科高校的教学中,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高校及用人单位的重视。教育部正在实施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明确指出学生大学四年期间在企业学习和工程实践时间累计要达到一年以上,保证在四年内达到每一届学生有6门专业课是由具备5年以上有企业工作的工程经历教师主讲,这无疑对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然而,目前高校引进的青年教师基本上都是从学校到学校,几乎没有什么工程背景和实践经历,对企业缺乏全面了解,工程实践经验严重不足,很难适应新形势下人才培养对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要求,成为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又一瓶颈。增强教师工程实践能力也是从事工程教育的教师应具备的技能。
3、教师考核评价机制的倾向性,导致投入教师能力提升的精力及积极性不高。
在工科高校存在重视工程理论掌握,缺乏工程实践经历;重视科研,轻视教学,尤其是本科教育;重视学术,轻视工程实际问题的研究和解决及工程能力提高。出现这些问题的症结是按科学教育的要求聘任、考核和评价教师,多数高校衡量工科教师的标准是科研项目的等级和经费数额,理论研究成果获奖的层次和排名,在SCI上的影响因子和数量,以及出版的学术专著等等。青年教师职称晋升压力较大,加之教师考核评价指标重科研轻教学,科研收益明显,使之较多的精力和时间放在项目、论文上,导致不少青年教师把教学视为软的、可以应付甚至放弃的任务,不舍得投精力于教学能力的提升。另外,在工科教师队伍中不乏存在缺乏团队精神的教师,其形成原因多种多样,既有个人自身性格方面原因,也有周围工作环境原因,一些教师喜欢埋头于个人研究,不愿意与人合作;一些教师虽然有合作沟通的愿望,却苦于缺乏沟通合作的能力与条件,缺乏专业教学团队来专门指导青年教师的教学,诸如此类的情况使得教师之间不能有效发挥团队合作所带来的思想碰撞,经验分享,限制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提升工科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与工程实践能力的对策
教育部在“质量工程”中将“教学团队与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十一五”时期高校师资建设的重点,在“本科教学工程”中将面向全体教师的、内化的“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作为“十二五”时期师资建设重点,进一步强化了师资建设政策重心向教学倾斜的趋势,全面启动了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建设工作。围绕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所需,以提升高校中青年教师和基础课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为重点,完善教师教学发展机制,积极推进教师培训、教学咨询、教学改革、质量评价等工作的常态化、制度化,切实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在工程教育改革中,以实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突破口,与行业企业深度合作,打造工程型教师队伍,着力培养和提高工科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教育教学能力、工程设计开发能力、工程技术创新能力和工程科学研究能力。采取各种举措,加强高校教师培训平台建设,发挥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作用,积极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和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1、构建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常态化培养机制。以项目形式开展分阶段各类型青年教师培养(训)计划,如卓越青年教师特殊培养项目、青年骨干教师培养项目、青年教辅人员培训项目和青年助教培训项目等,通过培训促进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得到提升和拓展。
2、实施青年教师导航计划,加强岗前培训。新引进的青年教师必须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入校教育集中培训和院系组织的岗前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通过岗前培训,让青年教师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了解高校教学工作的特点及要求,掌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为青年教师的初任课及上岗后履行好教师职责打下良好的基础。
3、搭建起以教学名师、教学督导、资深教师等为专家团队的多元化教师学习共同体,通过推进新进教师导师制,老教师的“传、帮、带”,教学团队集体指导,精品课程团队合作,教学督导跟踪指导及新教师助课等制度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
4、实施教学名师论坛计划,聘请国家级、省级教学名师获得者及教学专家为为青年教师开坛讲学,让青年教师领略名师的师德和风采,分享名师的教学经验和教学艺术,请名师为青年教师答疑解惑,指点迷津。这种师德师能并重的示范指导将会终身受益。
5、实施教学研究学术工作坊计划,由学院轮流组织,开展教学研究与教学交流,如围绕工程教育认证、卓越工程师培养、人才才培养模式改革等当前热点问题进行研究,组织灵活多样的合作交流专题研讨会,分享成功经验与先进的教学理念。
6、开展各类教学竞赛,为青年教师提供展现能力的平台,调动青年教师提高教学技能的积极性。如开展青年教师多媒体教学比赛、青年教师课堂讲课比赛、“精彩一课”评选等活动,为青年教师提供相互学习的机会,通过竞争机制,使青年教师在大赛中得到锻炼,促进青年教师整个群体的提高。
7、加强教师教学质量监控,除进行例行的学生评教、领导评教、督导评教及同行评教外,特别加强对45岁以下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教学质量监控,对其所上课程试卷质量、所带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进行检查,加强教学环节质量反馈,对检查结论为不合格的教师进行个别辅导,促进其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规范性。
8、在加强校内工程教育培训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产学研合作教育基地功能,,创立学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师资的新机制,进一步完善青年教师培训项目、内容和方式,制订短期培训、长期挂职等相应制度。有计划地选派青年教师到相关企业轮训和挂职锻炼,邀请企业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为青年教师讲课。鼓励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到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参与重大工程项目,提升工程能力和工程素养。
9、拓展青年教师的国际视野。定期选拔和组织一批工科骨干教师到国外的高校及相关企业考察和培训,学习国外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产学合作教育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和模式。
10、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科技合作,鼓励青年教师通过承担和参与企业的科技开发和技术改造,提高发现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丰富工程实践经验。
三、结语
总之,我国工科教学质量的提高更多地倚重于工科教师工程素质的培养提高,这就要求工科专业教师集学者、工程师和教师的素质于一身,既要有较高的教学能力,又要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只有这样,工科教师才能在理论联系实际上得心应手、运用自如,才能使学生获得工程师的基本训练,使他们具有良好的工程素质,为其顺利进入工程界、工业企业界提供尽可能充分的准备,培养出未来的卓越工程师。
参考文献:
[1]樊陈琳. 试论我国高校教师教学发展机制建设的动因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2(36):78-80.
[2]沈文淮,谢幼如,柯清,等. 高校教师敦学发展中心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机制与模式木[J]. 中国电化教育,2012(12):6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