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7 18:06:1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中学语文教学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1.1知识具有开放性
后现代知识观的开放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在探索和交流过程中,不断吸收陈旧的、有用的和新的实践体验,由此得到知识的新理解;其二,知识是认识者和认识对象在不同时间或不同地方因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产物。这样,知识就会随着过程的发展而不断得到修正和变化;其三,知识并不只是对封闭的、稳定的事实做客观的反应,更多的是对开放的、复杂多变的现实情况作出相应的解释。知识的开放性对社会变化发展的事实进行解释,可以提升人们对于社会动态的把握,丰富人们的大脑。
1.2知识具有相对性
现代主义知识观主要强调知识的统一性、标准性和绝对性,但从不断满足未来技术发展而不断学习新的操作法来看,教育不是一次性就能完成的。因此,知识具有相对性。后现代知识观主张知识的相对性,否定科学知识的绝对权威性和客观真理性,并且认为,任何一种知识都是存在于一定的时间空间、一定的文化体系中的,任何一门知识的确立都有其特定的情境。人类知识的这种境域性特征才能使人们以一种公正的态度看待人类知识的多样性。知识的多样性可以使人类更好地适应不同的生活条件。但随着工业文明的进入,人们最初的一切都在慢慢地被消磨或泯灭,并且逐渐消失。“如果我们不想生活在由某种单一技术、语言和生活方式所构成的世界中,即不想生活在一个令人厌倦的世界中,那么我们就必须警觉起来。”面对这一问题,世界各国也相继引起重视。正因为知识有着相对性,人类才会有着对知识探索的无限欲望,才能激发人类不断进步。
1.3科学真理不具备唯一性,而是多样性
科学的唯一性、确定性是现代主义知识观的主要特征。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科学的真理性让科学界的认知达到了尽头。但后现代知识观则认为,知识具有多样性,就连真理都不具备唯一性。高科技的不断发展,海森堡的量子力学导入了一种随机的、不确定的元素,物理学的确定性也逐渐瓦解,精神世界的确定性更是无从谈起。从这里不难看出知识生成的随机性表明了知识具有多样性。知识多样性的累积会让知识的内涵越来越丰富,越来越能表达某个特殊时段和某个领域出现的现象,但绝对不是唯一的,因为探索是无止境的,说不定哪天就能发现比之前更能说明某一现象的知识内容。
1.4知识具有情境性,在动态中生成
现代主义知识观认为,知识是客观事实在人脑中的反映。它是科学与规律的静态陈述,是一种表达的结果。后现代知识观则相反,它认为知识不是静态的,而是在实践活动中的,在情景中产生,是主观对象与客观世界、个体与外界相互融合的过程。后现代知识观反对主体与客体、个人与外界以及生活与世界的二元对立,在生活中这些被现代主义知识认为是二元对立的两个存在体应该表现出多元化和动态的生成性。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每一个人都不是孤立的存在,人类的每一个学习过程都是内在与外在相互作用的结果。人的身体机能也一样,它们是一个联系在一起的整体,是动态的生成。这也就证明了不是一种答案就能适合所有不同的或者类似的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也体现了知识的动态生成过程。
2中学语文教学现状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教育也不断地在改革。中学语文作为基础性教育中的基础学科,在我国教育教学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经过这些年的语文新课改,尽管在一定程度上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更高的有效率,但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语文教学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大部分学校仍然停留在教师是课堂知识的权威代表,课堂气氛不够和谐;语文教学的新理念不够、视野不开阔,很多地方依旧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导致学生对知识的探索欲望不够强烈;教师的综合素养没有整体提高。
3现行的中学语文教学步入“后现代知识观”
尽管中学语文教学经历了多次课改,效果颇丰,但对传统教学中的教学方式仍有着一定的继承,并且新课改后出现的一些问题也亟待解决。后现代知识观对于知识的理解是开放的、偶然性的、不确定性的和动态生成的,基于此中学语文教学应该步入后现代知识观的行列,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3.1讲究师生平等对话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代表,具有权威性,处于课堂的中心地位,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弱势地位。而后现代知识观则主张课堂权威的消除,让师生进行民主平等的对话。平等的对话建立在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掌握上,从而与教师进行知识理解的交流与对话,而不是挑战课堂中教师的地位。教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应该扮演的是一个积极的支持者和平等合作的角色,甚至是一堂课的导演和幕后人员,主角是学生。在课堂上,教师需要给学生提供探讨的资料、环境以及交流的机会,主张学生与教师共同探究问题。通过对话让学生感受到课堂上和谐的气氛,教师不再是学生的领导,学生也不再是单方面接受知识的奴役。师生应该共同学习,共同为学习的过程负责。
3.2主张个体意义的主体建构
传统教育教学范式是教师对学生的知识传授,教师拥有课堂的语言霸权,学生只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倾听者。后现代知识观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有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教师与学生心灵上的对话,通过互动与对话的方式学生将新知识与学过的知识相联系,从而建立起更加合理的知识结构模式。我国目前的中学语文教学基本上还停留在刺激-反应的教学模式上,这种模式的缺陷在于忽视了学生的自我组织能力、看不到学生的独特性以及不能培养学生的批判反思能力。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21世纪,学生不应该只是一味地接受和倾听,而应该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思考和提问,学会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养成批判性反思能力,善于吸纳新的知识。只有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构建新的认知结构,才能深刻体会到自身的存在意义和价值。
3.3主张多元化知识的表达,丰富课堂知识
后现代知识观主张知识的开放性和多元化。当封闭的、线性的和追求因果序列的教学模式再也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时,传统的知识观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冲击。在传统语文教学过程中,知识源于课本,答案源于课本,重视知识的积累而不是建构;在后现代知识观看来,课程是一个回归学生成长与发展轨迹的过程,是学生发现自身价值的文化体验。所以,课程应该是一个动态的发展变化的过程,它具有灵活性和开放性。知识具有境遇性,它并不遵守线性的循序渐进的法则。因此,在教学过程别是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注入知识的多元性,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点,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更快乐地学习。
3.4培养发散性思维,增加课堂隐喻性的生成
发散性思维是引申和创造的前提,是新旧知识碰撞时发出的火花。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基地应该在学校、在课堂。传统语文教学严格遵守书本原意,以书本答案为标准答案,促使学生发展直线思维。中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之间缺交流和缺少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机会。学生发散性思维不强,隐喻性效果的生成更加无从谈起。隐喻性生成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之间的对话让学生收获到意想不到的出乎老师预计范围内的效果,这是学生自我生成的文化知识,有利于知识结构的完整和课堂效果的提高。后现代知识观代表人多尔主张生成课堂隐喻性,一堂有效的课必然会产生一定的隐喻性效果。因此,在课堂上要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对话、思想上的交流,活跃课堂的学习氛围,这样才能不断地促进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从而达到隐喻性效果的生成,实现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真正价值。
3.5主张教学评价多元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那些年考进清华北大的孩子,那些年在班上拿第一的孩子他们现在究竟混得怎样?调查表明,他们并不是社会各个精英行业的领航人而是在企业默默地埋头工作。相反,那些社会各个领域的精英们却是那些年班级里成绩中等偏上的学生。这只能说考试成绩不能代表一切,单一化的评价标准有待改进。社会功能的多样化,要求我国教学评价的模式也应该呈现多元化。后现代知识观主张评价的多元化,并且具有开放性。中学语文教学中,课堂的表现、情景的融入、语文素养的高低都是评价一个学生是否优秀的条件。在课堂上,每个学生都是带着自己特有的经验、知识、视角、理想走向课程,他们对于课程的解读各有不同,让每个学习主体都能发出自己内心的声音,是后现代主义评价方式的基本宗旨。后现代知识观比较倾向于形成的评价模式,从以往的关注结果转变为关注学生的本身发展过程,从生成、反思、转变的角度来看待学生在各方面的变化。注重多样型人才的培养,争取不让一个人才流失。
4结语
回顾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学语文教学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历程,一个持续不断、左右摇摆的影象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一会儿把语文课上成文学课,一会儿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一会儿囫囵吞枣地读文选,一会儿支离破碎地搞训练;一会儿以传授系统语文知识为主轴,一会儿以活动取代语文学习;一会儿回归传统语文教育,一会儿照搬欧美语文教育经验。左右摇摆使语文教学一直曲折蛇行,进展缓慢。
研读《洪宗礼评传》,剖析洪宗礼母语教育历程,笔者仿佛在品读一部教育哲学著作,又仿佛在聆听一位睿智哲人絮语。语文教学之所以几十年左右摇摆不定,是因为相互对立或对应的关系没有理顺,诸多矛盾没有解决。而洪宗礼以其深厚的教育哲学素养,恰当地处理了语文教育领域中诸多矛盾与问题,使母语教育实践与研究进入了一种合理、完善的理想境界。
一、掌握工具与发展思维
1978年,洪宗礼发表了洋洋万言的论文《试论语文的工具性》。文章旗帜鲜明地提出语文是学习各门文化知识的工具,是储备、传递、交流信息的工具,是进行思维活动与表达思想感情的工具。其时结束不久,在语文教学领域里,“左”倾毒害还远远没有彻底肃清,该文的发表,确实令人耳目一新,在语文界引起了强烈反响。
洪宗礼能够较早地阐发语文的工具性作用,是因为他将语言文字放到学校的各门学科、社会的各个领域这一大背景下进行观察与思考,因而看到其间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他清醒地认识到,语言对人的认识有启示和规范作用,人们只能通过语言来思考世界,也只能通过语言来认识世界,就像人一时一刻不能没有空气呼吸一样,人也每时每刻不能没有语言凭借。语言又是人类文化传承的工具,人类积累的经验、掌握的本领,之所以能够代代相传,靠的就是语言,语言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纽带。语言能力更是人类最基本的学习能力,看、听、读,是语言信息从外化到内化;说、写、算,是语言信息从内化到外化,而这六种学习活动都离不开思维,抓住了语言能力这一关键,也就寻得了力举千斤的杠杆。
认识到语言与思维密不可分的辩证关系之后,洪宗礼进而提出语言与思维同步发展的观点,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于是,他分别研究了学生语言与思维发展相适应的一面和不相适应的一面,提出了把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紧密结合起来的观点。据此,他又对语言训练的要素和思维训练的要素做了科学的分析,总结出语言与思维训练同步结合和交叉结合的多种方法,使学生语言能力训练与思维能力训练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如结合作文命题,训练思维的方向性;结合作文立意,训练思维的深刻性;结合选择写作角度,训练思维的灵活性;结合选材,训练思维的广阔性;结合谋篇,训练思维的条理性。
中学语文教学,必须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又必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这两者的中介在哪里,阵地在何处?洪宗礼告诉我们:在训练。掌握工具,要靠训练;发展能力,也要靠训练。而训练的媒介和依傍又在语言。通过语言训练,使思维由谬误到正确,由模糊到清晰,由肤浅到深刻。抓住语言文字这一工具的训练,推动思维能力的发展,这是洪宗礼多年探索的科学之路,他在这条路上愈走成效愈显赫,愈走体悟愈深刻,愈走见解愈精辟。
二、教师善引与学生善学
远在上世纪80年代,洪宗礼就提出了著名的“双引”教学法。他强调要把教师善引与学生善学结合起来,教师的会教应当落实到学生的会学上来。
“双引”,即引读和引写。这既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种教学艺术,更是一种语文教育观念。
“引读”教学法,从10种发展到23种:扶读法、激趣法、设境法、诵读法、圈点法、提要法、自读法、点拨法、提示法、读议法、置疑法、反刍法、反三法、比勘法、速读法、小结法、精读法、探究法、赏读法、求异法、读注法、溯源法、历练法。学生多掌握一种读书方法,就等于多了一把打开阅读之门的钥匙。这样,学生自己就可以打开知识的宝库,进入科学和艺术的殿堂。
“引写”教学法,由原先5种发展到10种:导源引写法、厚积引写法、知识引写法、阶步引写法、观察引写法、情境引写法、激思引写法、例文引写法、活动引写法、说文引写法。10种方法,一个目的,即丰富学生的写作源泉,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一旦生活丰富了,眼界宽阔了,思维活跃了,见解深邃了,就能写出好文章。
“双引”教学,核心是个“活”字。不同的教师针对不同的学生,可以创造出适合自己和学生的不同教法,总结出属于自己的教学经验,形成富有自身特色的教学风格。这样,就给每个教师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示自身智慧与才能的平台。
“双引”教学,关键在于“善”字。教师要善于引导,要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开启学生学习的心智,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指点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的习惯。最终要让学生真正做到“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只有真正达到学生善学的境地,教师善引才算达到了真正的目的。
“双引”教学,正确处理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阅读是吸纳,写作是倾吐;阅读是基础,写作是应用。两者本就相互渗透、相互依存,因而更应相互补充、相互促进。读中有写,写中有读,以读导写,以写促读。“双引”教学,读写并重,实为珠联璧合,因而相互辉映,相得益彰。
“双引”教学,正确处理了内因与外因的关系。教师的善教是外因,学生的善学才是内因。外因对学生读写能力的提高起着重大作用,但决定学生读写能力是否提高的根本还在内因。从这一意义上理解,教师的善教,终极目的还是为了使学生善学。只有学生乐于学、善于学,语文教学的效率才能从根本上得到提高。洪宗礼创设的引读23法和引写10法,究其实,都是让学生乐学、善学、高效学的“锦囊妙法”,是哲学智慧的灵光。
三、教学改革与教材建设
洪宗礼对语文教学的改革,投入了很大的精力。他在初高中各年级开展多项教学实验,连篇累牍地在教育教学报刊上发表经验总结、教学论文、教案教例,多产也高产。研究的领域囊括了语文的地位、目标、功能,语文教学的原则、思路、方法,乃至备课、讲解、练习,从宏观到微观都有涉足,但他认为仍然没有找到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科学之路。
这位有心人一边在不断探索,一边也在不辍思考:为什么语文教法改革多年而成效仍然不显著?为什么进一步的改革竟然难以深入?经过多方研讨,深入思考,他终于豁然开朗:是教法受教材的限制,是语文教材编写理念与方法的陈旧,使语文教法很难改进。而先进的教材思想可以引领教学行为。于是,他决定用教材制约教法,用先进的教材理念改变落后的教学理念,用科学的教材编写方法保证科学的教学方法的实施。终于,教材的面孔变了,“文选”加“练习”的传统模式被突破了,先进科学的教法实施,实用易行的学法指导,都编进了语文教材。
怎样引读引写?他在语文教材的阅读训练中设计了“引读程”,在写作训练中设计了“引写程”。在“引读程”和“引写程”中教给学生阅读和写作的方法。“读写程”中,教读课文有读前、读中、读后提示,交给学生读书的钥匙。自读课文则授之以基本的阅读习惯与方法,指导学生独立阅读,并引导学生进而拓展到课外,形成一个知行结合、读写结合、课内外结合的开放系统。这样的教材编写体系与方式,使教师一讲到底的“注入式”教学方法很难实施,从而给引领学生自主学习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提供了方便之门。这样,融教法改革于教材改革之中,又以教材改革促进了教法改革。
在语文教学领域,人们容易觉察的是教师与学生、教法与学法、知识与能力、阅读与写作等等方面的矛盾。洪宗礼的不同凡响之处,在于他看到了教材与教法之间的矛盾;洪宗礼的胜人一筹之处,在于他运用了抓主要矛盾的哲学观,牵住了教材这一“牛鼻子”,牵动了教法与学法的改革,使语文课本不仅成为学生文质兼美的“范本”,而且成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路标”。
四、教材完善与理念更新
洪宗礼编写语文教材历时20余年。20多年来,语文教材日臻完善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语文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
20世纪80年代初,洪宗礼着手编写初中语文“单元合成,整体训练”教材,旁及写作教材《三阶十六步》、《作文百课》,思维训练教材《中学生思维训练》、《写作与辩证思维》,读、写、思三者并驾齐驱。从1985年到1987年,教材实验从江苏省扬州市教科项目,逐步升级为江苏省教科所、教研室和普教局的实验项目,1988年语文教材正式出版。江苏省内有两百多个实验班、全国有15个省市分设了样本班。1992年,洪氏语文教材经国家审查通过,进入国家教委的新教材用书目录,教材实验区由64个县市增加到72个县市。洪宗礼实现了教材编写的第一次跨越。
从2000年开始,洪宗礼又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中语文大纲〈试用修订〉》,主编了经国家审定通过的推荐全国试用的义务教育第二套初中语文教科书。第二年,这套语文教科书经教育部中小学审定委员会审查,作为一类教材通过,自2001年秋季起逐步进入到全国26个省市的六百多个县市实验区,北京海淀区也选用了这套教材。至此,许多教材如“万花纷谢”,唯独“洪氏教材”在民间送审教材中“一花独秀”,且与人教版教材双璧辉映。洪宗礼实现了教材编写的又一次跨越。
教材建设跨越是“果”,教学理念更新是“因”。上世纪八十年代,洪宗礼的“五说”语文教育观和“双引”语文教学论逐步形成,为追求语文整体综合效应,“单元合成,整体训练”语文教材编辑成功。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教育部制订的《国家语文课程标准》颁布实施,洪宗礼敏锐地从中吸收了新的元素,概括成六大理念:人本理念、整合理念、主体理念、开放理念、弹性理念、民主化和人性理念,并据此改进了他自己主编的国标本初中语文实验教材。同样,“单元合成”教材、“国标实验”教材的建设实践,也对“双引”语文教学理念的更新给予更深刻的启迪。
洪宗礼回顾了几十年教材建设的历程,总结了几十年理念更新的体会,深刻地认识到:“教材是一座大厦,理论研究则是大厦的坚实墙基。”“理念支配着制约着教材编写,接受新理念,摒弃旧思想,当然是痛苦的,我甘愿‘享受’痛苦。”几十年来,他一直坚持科研立教治编,边教边编边研,编研结合,使教材建设与理念更新互为因果,相互依赖、相互促进。
洪宗礼在语文教材建设方面卓有成效,在语文理论探究方面也多有建树。他是语文教学大海中的弄潮儿,也是语文教学殿堂上的思想者,更是善于用辨证法把握事物因果联系的哲人。
五、思接千载与视通万里
“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这是1500年前,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所描述的神思之神采,也是洪宗礼从事语文教学研究的科学方法和哲理思考。他在教法改进、教材建设、母语研究诸多方面,不仅回眸历史,继承了古代优良传统,而且开拓视野,吸收了国外优秀文化。
对传统语文教育的继承。几十年来,他所发表的语文教学论文,他所出版的语文教学论著,无不闪耀着传统语文教学智慧的光芒。“五说”语文观、“双引”教学论、语文教育“链”,既活跃着崭新时代的理论元素,也渗透了千年传统的宝贵经验。仅以他所倡导的“引读法”为例:“反三法”继承了孔子的“举一反三”法,“溯源法”继承了孟子的“知人论世”法,“提要法”继承了韩愈的“提要钩玄”法,“自读法”继承了朱熹的“读书三到”法,“诵读法”继承了传统的“吟哦讽咏”法。为了编好语文教材,他还潜心研究了以《千字文》《三字经》《百家姓》为代表的蒙学教材,以《文选》《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为代表的文选教材。泱泱大国,悠悠历史,成了洪宗礼研究语文教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源泉。
对百年母语教育的审视。他通过对20世纪以来语文课程教材发展的客观描述,动态地呈现了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百年历程的基本脉络,揭示了历史变革的意义、局限和基本动力,探寻进一步发展的内在动力。进而探讨语文教材的编制思想,揭示其本质特点,进行正确的功能定位和价值引领,以提高自身语文教科书的编制水平。为达此目的,他搜集了我国近百年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材数千份,涉猎各类语文教材九百多种,选文逾万篇,对百年母语教育进行了审慎而细致的研究。
对国外研究成果的借鉴。他的研究领域不仅纵向时间跨度长,而且横向空间跨度也很大。研究母语课程教材,覆盖面达45个国家和地区,横跨亚洲、欧洲、非洲、美洲和大洋洲。语言种类涉及世界语系26个语种,其中包括联合国6种工作语言。从国外收集到新颁布的不同语种不同类型的母语课程标准与教材近百套。这是对异国多元文化的一次巡礼。外国母语教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使他大开眼界,大受启迪,更促使他向更广的空间、更高的层次,做“更上层楼”的思索与探求。
“思接千载”是一种瞻前顾后、抚今追昔的思维方法。这一方法使他“观古今于须臾”(陆机《文赋》),从百年乃至千年优秀传统中获得丰富的滋养。“视通万里”是一种兼顾八方、通达广阔的研究方式。这一方式使他“抚四海于一瞬”(陆机《文赋》),从他人乃至域外领先成果中得到深刻的启迪。洪宗礼对这方面体会深刻、见解精辟:“中外各有长短。我之长,当然要弘扬;我之短,可以用他人之长来补。这样,我们的知识会更扎实,经验会更丰富,智慧会更有灵性。”
洪宗礼研究母语教育,主张“在中西合璧中逐步完成自塑、创造”,因而他的学养源远流长,他的视野广阔恢宏。
六、跨出一步与远瞩一生
洪宗礼对母语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至今已整整半个世纪,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教学实验,第二阶段是教材编写,第三阶段是理论研究。前两个阶段各约20年,后一个阶段约10年。但时间的起讫,并没有截然分开,而是呈现了一个不断发展不断提高的动态过程,其间相互交叉,相互渗透,更相互促进。
洪宗礼对母语教育的实践与研究有两大特点:
其一,认准目标,心无旁骛。洪宗礼告诉我,他每天都在走路,有时甚至在跑步,因为只有不懈追求,不厌思考,不停探索,不断跋涉,不辍劳苦,才能在有生之年走到心向神往的语文教育改革目的地。他只要认准目标,就会为之奋斗一生,完全进入一种着魔的忘我境地。上世纪80年代,他放着市委常委不当,大市教育局长不就,师范院校教授不任,一门心思扑在母语教育实践与研究上,如饥如渴,如痴如醉。“洪宗礼活着就是为了语文,一个人的生命和事业融在一起,已经分不清你我”。这是当代著名杂文家王栋生先生对洪宗礼一生的概括,准确、形象而又十分精辟。
其二,环环相扣,步步登高。洪宗礼回顾自己的人生历程,将其总结为四步:学(学习积累)、教(教书育人)、研(研究教材教法)、留(撰著、为后人留下精神财富)。这四个步骤和前面介绍的三个阶段,异曲同工,都是围绕母语教育实践与研究这一中轴进行的,教书育人的实践与研究,孕育了教材编写蓝图的构成与实施,教材编写历程中的领悟与困惑,促使他进入到了中外母语教育领域的比较与探求。洪宗礼在一步一步攀登母语教育实践与研究的高峰的过程中,抱着“会当凌绝顶”的宏图伟略,最终实现了“一览众山小”的雄心壮志。
跨出一步与远瞩一生的关系,是积跬步至千里、汇细流成大海、聚小胜为大胜的关系。洪宗礼跨出的每一步都很坚实,都不忘最终目标的实现;最终目标的召唤,又使洪宗礼迈出的每一步都很稳健,都充满必胜的信念。这样,一步一步的积累,构成了洪宗礼传奇式的辉煌人生;而一生蓝图的设计,又使洪宗礼跨出的每一步,都始终朝着图示的正确方向,不走岔道,不做摇摆,稳步前进,稳操胜券。
七、有为无为与有我无我
最近一位与洪宗礼相交甚厚、相知颇深的挚友,对他做了一个十分科学、十分辩证的概括:洪宗礼既具备儒家的入世精神,又具备道家的出世智慧。此言一语道破了洪氏母语教育改革成功的“天机”。
洪宗礼编写语文教材,主持课题研究,确实大有“舍我其谁”的英雄气概。教材编写组组成人员有四圈:第一圈是几位有特长的常务编委,第二圈是省内外高教界、中语界的“精英”,第三圈是为教材把关的学科专家、课程专家,第四圈是关注教材的教师、学生和教研员。主编是四圈的核心、指挥,拟订编写方案,分配编写任务,修改编写教材,都由主编主持。对于主编一职,洪宗礼当仁不让。他在总结“主编之道”时显露了一股“霸气”:“遇到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尴尬时,应该说:‘我主编最有理’,否则就会让人莫衷一是,是非不辨。”从上世纪末,他又迈上了新的征程:研究中外母语教育,给我国的语文教育改革寻得另一条科学有效的途径。这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异想天开地不少国家级教育科研机构、出版单位都在这一难题面前却步,而洪宗礼作为一个中学教师居然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一百六十多位,协力攻关,试图敲开这一藏金蕴玉的宝库之门。
洪宗礼面对财富、仕途不为所动,面对死亡、灾难不被所吓,真正达到了“无为”“无我”的境界。对于出版社所发稿酬,洪宗礼多用于发展教材、搞课题研究,稿酬分配宁亏自己不亏他人,对已仙逝的编者仍给他们的家属发放稿费。他将个人所得的300万稿酬捐给学校资助贫困生、奖励优秀生,建筑中外母语教材研究中心大楼。2005年他因疲劳过度,以致生命出现危险,住院108天,医嘱休息一年。可他出院两个月,就去北京开会。他几乎拒绝一切宴请与稿约,用有限的生命,去延续他无限的事业。
天下物,得失相生,舍弃方可获取;天下路,曲直相较,绕道方可径直;天下事,有无相依,无为方可有为。洪宗礼深谙其中的辩证规律,他确实舍弃得不少,牺牲得很多,但得到的是事业的大获全胜、大功告成。洪宗礼是一位大智大勇大巧者,洪宗礼的成功,也是辩证法的胜利。
八、生命长寿与事业常青
洪宗礼有“拼命三郎”这一雅号,业内人士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为了母语教育的实践与研究,他夜以继日地工作、学习和思索,牺牲了健康,拖垮了身体,还几度面临死亡的威胁。但他置这一切于不顾,即使已逾“花甲”之龄,仍然放弃了一切假日,经常工作到夜里十二点以后。他认为,既然阎王爷给了我“一生”,我就要把它用足。他追求的是事业上的“长寿”。
洪宗礼也深知,没有生理上的长寿,事业上的长寿就难以保证。所以,近年来他也十分珍视健康,珍爱生命,用生理上的长寿支撑事业上的常青。他坚持每天下午散步一次,每次不少于半小时;他一手抱两个双胞胎孙女,戏称所抱者为双“千金”,价值连城;他更把思索不缀看做是老年养生的重要方法,一旦捧上书本,提笔写作,就进入思考的妙境与乐境。
他看到,人的生命终归有极限,但事业的延续与拓展并无终端。因而,近十年来,他规定自己:“意志不老,知识不老,智慧不老,心态不老”。他更加勤奋,更加刻苦,也取得了更加辉煌的成就。谁能相信,在跨入“古稀”之龄之后,他竟然出版了10卷本《母语教材研究》、6卷本《洪宗礼文集》,总字数达817万之多。近两年来,他被聘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和“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导师。他创造了一个普通中学教师很难创造的奇迹,他站到了人生事业之巅峰。
洪宗礼对母语教育传统的继承与发展,对中外语言教育的借鉴与吸收,他所创造的精神财富,不仅功在当代,而且泽被后世。由此看来,半个世纪的争分夺秒马不停蹄,他不仅赢得了时间,赢得了生命,成为事业上的长寿者;而且,他从生命长寿的有限中,找到了事业延续常青的无限性,从生命长寿的暂时中,找到了事业常青的永久性。洪宗礼既是生命的长寿者,也是事业的常青者,因而,洪宗礼的一生是充实的、丰富的、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