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7 18:06:1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大学生生活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论文关键词:生命教育,大学生,生命,“基础”课
近年来,关于大学生自杀、他杀、虐待动物等新闻却不绝于耳,他们对生命的轻视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他们对自己生命的轻视和对他人生命的漠视与残忍?除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心理问题、社会因素等原因外,还与一些高校长期缺乏对大学生的生命教育,没有很好地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有很大的关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程,它的特殊性决定了决定了该课程的教学必须始终坚持以生命关怀为核心,以此来提高大学生的生命和生活质量。
一、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所谓大学生生命教育是指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的价值和生命,理解生活的真正意义,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学生对终极信仰的追求,养成学生的关爱情怀,使他们学会过现代文明生活。在现阶段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总体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我国现行高等教育的高度工具理性化弱化了生命教育。著名教育学家杨书子院士对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后认为:过弱的文化陶冶使学生人文素质不高;过窄的专业教育使学生的学术视野不宽德育论文,学术基础不牢;过重的功利主义导向使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与基础训练不够;过强的共性制约使学生的个性发展不足。生命教育在这种理性化的教育中越来越边缘化。
第二,社会环境的变化使学生的功利取向越来越明显。当代大学生生活在一个科技迅猛发展、物质条件日益丰富的时代。经济全球化和科技、文化多元化发展,极大地拓展了人们的生活空间,引起尚未成熟的大学生们价值观念的重大改变,可能出现部分大学生热衷于追名逐利,存在着狭隘的个人主义倾向。对他人的生命以及生存状态表现出淡漠。这种消极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他们的健康成长,使大学生陷入前所未有的生命困境。因此,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生命观、价值观的引导,引导其理性地思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以更好地适应现代生活。
第三、目前高校生命教育中重理论灌输轻实践体验的倾向制约了生命教育的实效性。目前各大高校几乎都设有心理咨询机构,并开设了相应的心理教育课程,这些课程中或多或少地渗透着对大学生的生命教育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舒缓了学生的心理压力,纠正了一些偏差行为,但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若能在大学生群体中正确开展生命教育,开设专门的实践教学引导学生对生命的意义进行思考,可以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的价值及存在的意义,尊重自己及他人的生命,热爱生活,培养健全的人格,建立正确的人生观。
二、结合“基础”课的教学提高大学生的生命教育
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基础”课是“05方案”中本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修课程,在其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是应有之义。结合对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群体生命现状的调查分析以及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们认为大学生生命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认知关怀教育、生命价值教育、忧患意识教育和生命能力教育。
第一、在“基础”课的教学中加强生命认知关怀教育。
认知关怀教育主要是增强个体对自我生命的认识、肯定、接纳和珍爱,是对他人生命乃至整个生命世界的同情、关怀与爱护。包括了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感恩生命等。使学生树立积极的生命情怀,不仅珍惜自己的生命,还关心整个自然界所有的生命。
第二、在“基础”课的教学中加强生命价值教育。
生命价值教育就是通过对生命科学、医学相关知识的讲授,使大学生形成全面的生命认知,明确“生”的可贵和“死”的不可避免,着力解决人“为什么而活”、“怎样活着”、“生命存在的价值”等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从大学生自杀以及违法犯罪的个案可以看出,有的大学生之所以选择轻生来结束自己年轻鲜活的生命,就是对生命失去了信心,找不到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第三、在“基础“课教学中加强忧患意识教育。
人的发展是人类生命存在的永恒追求。生命的无限性在于在有限的时长中发掘自身最大的潜能德育论文,这也就是生命发展教育的核心。我们应当在大学生的生命教育中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帮助学生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通过努力取得成功,让学生在不断的鼓励中激发其自身潜能.从而提高对自身的价值肯定,充分展示个性,达到提高个人生命质量的目的,要让学生懂得拓展生命的宽度,突破自我,追求人生的境界。
第四、在“基础“课教学中加强生命能力教育。
生命能力是生命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包括了生命能力、动手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心理调适能力、抗挫折能力等。生命能力教育目的让其领略到“活着真好”,争取“活出点意义来”。如抗挫折能力,要让学生知道挫折只是从幼稚走向成熟的一个必要过程。需要有积极良好的心态去乐观面对,应增强自身的挫折容忍程度以及心理调适能力。正确地面对挫折并承受挫折之痛,会让学生更加懂得珍惜生命、欣赏生命的亮色,提升生命的意义。
三、深入研究教材内容,挖掘生命教育题材
课题组老师结合多年从事“基础”课的教学经验,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深入研究,从中挖掘出了适合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题材,并对教学环节进行了相应设计。众所周知“基础”课是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教育。其中,人生观教育是整个课程教学的重点,所以在基础课中开展世界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学时最终的落脚点为人生观问题,从人生观问题扩展开来可以对学生实施相应的生命教育。(如图所示)
1、引导学生用正确的世界观看待生命
世界观决定人生观,它是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体看法和基本观点,所以确立正确的世界观极其重要。世界观教育属于哲学的范畴,但对于高职院校并没有开设专门的“哲学”课程,所以在“基础”课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地对学生进行一些相关教育,让学生了解自然界的客观性、联系的普遍性以及万物运动的无止境性等等,动员学生爱护我们的地球,珍惜身边所有的生命现象,增强大学生的生命认知和生命情感。落实在“基础”课的教学上,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对祖国的大好河山、自己的骨肉同胞、祖国的灿烂文化和自己国家的热爱之情,并将这种爱扩展到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个国家及人民论文参考文献格式。
同时生命教育的实践性很强,我们可以结合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活动来进行德育论文,如探访养老院、孤儿院、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等,以培养学生对他人和社会的关心,学会与人相处,学会以感恩之心来善待生命。
2、引导学生用高尚的道德观善待生命
诗人但丁曾说过:“人不能象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说明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进行“基础”课的教学不能只是将社会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公共道德价值体系,通过教师的讲授传达给学生,而是通过道德教育使学生进行道德实践才是关键。教学中可以选取“道德模范”、“感动中国”人物的先进事迹展开课堂讨论,对学生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教育,使学生养成道德习惯,自觉履行道德义务,关爱社会,关爱他人,创造有价值的人生。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典型视频,并设置问题情境的方式让学生讨论来展开课堂教学,可以选取近期网络上出现的颇具争议的“变态女大学毕业生屠杀小兔子”的视频,女大学生对动物生命的漠视必会激起学生的愤慨和心灵的触动。
3、引导学生遵守法律构筑和谐社会
近年来,一些被人们视为“天子骄子”,具有高智商、高素质、高层次的大学生们纷纷触犯法律,身陷囹圄,断送了自己美好的前程,这是十分令人痛心的,与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相背离。“基础”课对学生进行法律教育仅是对法的一般原理和法律基本知识的一般解说。但教师不应囿于此限,照本宣科,在教学中要“有的放矢”,切实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生命意识和法律素养。教学中不忘引导学生充分理解和揭示法律规范中所蕴涵的权利基础,消除法律规范是关于义务或以义务为本位的规范的误解,避免权利和义务的错位,树立权利观念。要尽可能把行为模式上升到更高的层次,运用法律知识和理论剖析“为什么”,使大学生知其“所以然”,并能深刻理解国家的、社会的、个人的法定的、应有的权利义务德育论文,并由此正确地把握它们在法律上的关系,使“感觉”深化为“理解”,进而内化为自觉的行为,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实现个人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4、引导学生用崇高的人生观指引人生
这里所讲的崇高的人生观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内容的人生观。一个树立崇高人生观的人才能以正确的人生态度对待人生、对待生活,始终对祖国和人民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当今相当浮躁的社会氛围下,人们越来越多地趋向于追名逐利,变得失去了理性,疏远了纯真的情感,灵魂变得愈发孤独。在这种形势下,作为“基础”课的老师在教学中务必要向学生澄清那些庸俗人生价值观的种种危害,动员他们树立崇高科学的人生观;要让学生明白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一个人无论地位如何,从事什么职业,只要他尽心尽力去为他人、为社会服务,那么他的人生就是有价值的,最终达到学生科学对待人生环境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09年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张清,刘红斌.大学生素质教育与教师素质的提高[M], 上海高教研究,1998,(专辑):101 ―103.
[3]刘济,李晗.论香港的生命教育[J], 江西教育科研,2002,(12):33.
[4]张国民,廉利.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基本内涵浅析[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8,(4)
[5]杨芷英.生命的追问大学生生命教育管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8)
[6]肖杏烟.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的构建与实施[J],《高教探索》.2009,(5)
关键词:学生公寓;居住空间;行为;心理;情感化
大学生的起居生活在都在学生公寓进行的,当然不止起居,它还是学生之间情感交流、提高工作学习效率的依附场所。所以基于学生公寓的空间设计相对于其他会有不同的特殊的情感需求,空间功能布局更趋于人性化。
一、大学生公寓居住空间设计的现状
1.建筑形式及内部功能布局单一:着眼全国高校公寓建筑,基本都是一种模式复制下来,其内部各类使用空间功能不完善,进而大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储存、个人空间也不完善,嘈杂拥挤的居住空间环境很难满足当代各专业学生多方面的情感需求。
2.整体空间布局不适用:上下布局,即学生全部在上铺休息,生活设施等都放置在下铺,下面的书桌、书柜、衣柜等功能设置能够满足的学生的基本生活需求,但是上铺由于距离墙顶较近,学生在铺设被褥等极为不便,所以怎样人性化的考虑这种使用关系我么应当考虑的。空间纵向布局,动静皆宜,空间较为开敞,学生休息学习互不干扰;缺点是学生缺乏私密性的领域,集体共占整个公共休息空间。如果横向布局,优点是学习区域不仅光线好,剩余的空间还可作为研讨、相互交流和娱乐等集体性活动的地方;不足之处是两个床铺之间的空间较紧密,储藏空间严重缺乏,学生生活起居等行为受到一定的影响。
二、国内大学生对公寓居住空间设计的情感需求
1.大学生特殊的生活方式
多数大学生是第一次融入集体独立的生活。这种生活方式决定了在进行大学生公寓空间设计的时候考虑到结合他们的情感,进而有方向、有指示的完善他们目前的居住环境。“如果没有另外一些兴奋点让他们从这些个人忧虑当中排解出来,仅靠心理辅导是作用不大的。这个公共生活的欠缺如果继续存在的话,会有不好的影响。”所以当代大学生的课下生活应该是丰富的、多彩的,充满一种大学生应该具备的“青春精神”。从客观上看,大学生活中,学生需要按照学校的相关条例去进行时间上的安排,上课学习与休息、娱乐的时间也具有一定的规律;从主观上看,当然也不排除一些时间是由自己支配和把握的,从而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当代大学生应当具备独立学习思考的能力、独立处理事务的能力,以及社会交流与人建立沟通的能力等。所以大学生的行为方式按行为科学来分析,有以下四个主要特征:(1)规律性与多样性大学生除了学习之外,学生公寓是重要的课余生活区域。学习、休息、集体活动等均在生活区内进行。大学生的生活有其规律性,学习与起居的时间学校是有明确规定的。同时,大学生活也是丰富而多姿多彩的。所以学生需求的多样化导致行为的多样化。然而这就要求提供多种设施与这些行为活动相适应,为丰富多彩的活动创造可能。(2)集体性与私密性大学生不仅在指定的教室进行集体学习及研讨,在日常生活中,集体的生活对学生全方位兴趣的培养起重要作用。“我们可以发现,今天的社会非常注重团队精神,不要说公司,就是在大学你搞研究,都是形成各种各样的团队。有些人很有天分,但是他不善于与别人交流,也就不善于与别人合作,这就无法担当大任。”因此,学生公寓的设计要创造多种层次的集体交往空间,考虑到当代大学生的集体需求。虽然大学生活中应注重集体协作精神,但是大部分时间是靠个人支配的,需要有私密的空间进行独立思考及钻研。我们比较常见的在学生公寓中学生安装布帘的现象映衬了私密空间设置的必要性。
2.大学生在公寓空间中的心理特点分析
根据马斯洛的人的需要与心理发展的理论,“需要的层次越高就越涉及他人与社会。”大学生这个时期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自我意识逐步成熟:“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随着自身身心的发展,他们不愿因循守旧,勇于变革创新。大学阶段是大学生建构自身知识体系和人格发展的关键时期,其旺盛的精力和敏锐的洞察能力为他们学习新知识提供了有利条件;注重社会交往: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18-25岁是容易接受别人亲密关系的时期。所以这一阶段是大学生进行周边关系交往的最佳时期。
三、大学生公寓情感化设计体现
1.适宜大学生生活交流的空间布局以及功能分区
大学生在居住空间内进行的多样化的基本活动也就体现了着他们居住空间布局的灵活性以及多样化,需要满足不同的使用功能,从大的方面来说要具有较开放的集体公共空间和较为私密的个人空间,创造出动静皆宜的空间。从使用的频率基本上来说包括休息空间、集体学习空间、娱乐空间、个人生活空间(储藏空间等)和生活辅助空间(包括阳台和通道等)。为了更有效地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它们当中可以有重叠和穿插。
2.情感化空间设计考虑婚姻情况
2004年教育部了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在校大学生只要符合我国《婚姻法》规定的结婚条件即可结婚。因此,学校应考虑已婚在校大学生在使用学生公寓空间功能布局上和其他学生的不同,适当为已婚学生公寓进行人性化设计,例如增添一些必要的生活空间以及必要的生活设施,例如厨房等空间以方便已婚学生生活的需要。“已婚和未婚的学生分开居住,便于校方后勤管理,也是人性化制度的体现。”
3.情感化空间设计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
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情感化的居住空间设计,理工科专业和艺术专业的性格各异,这就要求我们挖掘他们各专业的兴趣点,在居住空间设计的色彩以及功能布局、家具配备上都体现他们之间的差异,能够满足他们对自己起居空间的基本需求。可以适当考虑不同专业的学生在住宿分配上能够科学的分配一起,例如,环境艺术设计的学生和视觉传达的学生如果能在一起生活学习、一起交流,便于这种多学科进行交叉性学习,更利于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总结通过对大学生公寓环境,生理和心理,行为不同方面的影响,考虑大学生的行为模式特性,讲究多样性和创新性,以及人性化进行方案的设计。
作者:秦方 郜四勤 单位:郑州轻工业学院
参考文献:
[1]曲毅,我国高校学生公寓居住空间适应性设计分析[D],山西:太原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13.
【论文摘 要】美术课程具有强烈的艺术熏陶功能,集中体现了大学生的人格特点,对培养大学生综合艺术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从高校的美术教育课程本体出发,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学生情感体验,提高人文素质;通过加强学生艺术修养,激发其艺术审美情趣;整合美术与其他学科资源,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发展。
美术教育是以艺术熏陶功能为内涵的艺术教育活动,所具有的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艺术修养等方面的功能,发挥了独有的功能。因此高校美术教师应该从培养学生美术学习基本技能与基本素质着手,注重大学生艺术品质与艺术修养的同步发展,担当其综合素质发展的重任。
一、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学生情感体验,提高人文素质
美术教育是以培养学生艺术素养为核心内涵的艺术教育活动。从社会角度而言,强调美术教育的人文价值,培养社会成员良好的社会责任意识,尊重大学生个性发展,体现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共处;从个人角度而言,通过美术教育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鉴赏能力和探索创新能力。
首先,挖掘美术课程中文化内涵、感知人文情怀。我国美术教育历史悠久,文化底蕴相当丰富,在对美术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学习美术知识,还要更多的关注美术文化中人文精神的历史传承,关注美的艺术熏陶,关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把教学内容中那些最富美感,最具艺术熏陶力的亮点挖掘出来,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去感悟美、发现美,从而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社会责任感。
其次,以美术教育为载体,立足于现实生活,加强对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素质的培养。美术教育教学是表现和激发学生创造才能的最佳方式之一,学生通过观察生活来感受生活,了解人类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文化发展,了解艺术与社会、艺术与历史、艺术与文化、艺术与生产、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学会分析、综合和评价的思维技能。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力求使每一个学生了解各种艺术的发展脉络及其风格特点。创造条件使学生能够参加各种社会艺术活动,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尊重科学、尊重人格,最大限度地拓展其艺术视野。
二、通过加强学生艺术修养,激发其艺术审美情趣
在大学美术课堂中,我们应该结合大学生生理与心理发展特点和文化程度,充分运用生动直观的教材与带有阶段性、连续性特点的艺术作品,深入挖掘艺术作品的内在价值,重视研究美术作品及其文化渊源,提升个人艺术素养,激发学生审美情趣。
首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更多关注美的艺术熏陶作用,避免对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泛泛的说教,而是把教程中那些最富有魅力,最具有艺术熏陶力的亮点挖掘出来,呈现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去发现美、欣赏美、感悟美,从而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教材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了解艺术的起源与发展,了解我国及国外美术各学派的风格及流派发展变化,知晓艺术发展的主流方向,以便为美术实践的进一步学习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其次,“艺术教育的目的,就是唤起智慧和美感”,我们要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步入画廊、观看画展;拜访名家汲取其作画心得、虚心请教;提高鉴赏能力;参加各种艺术活动,在不断的实践中积累经验,提高鉴赏美的能力,引发学生更浓厚的学习兴趣。
再次,锻炼学生发挥独立思考能力,鼓励其运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创作。美术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创造才能,美术教育活动往往通过实践提高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引导学生带有情趣地去发现身边美的人、美的事物,把自己的生活实践和美感联系起来,将自己对学校现实生活和大自然的感受、体悟与艺术家对它们的直观性表达联系起来,并用自己喜欢的绘画方式表达出个人体验和理解。
三、整合美术与其他学科资源,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发展
美术教育,是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我们展开美术教育教学时,应该充分考虑到美术课所具有的这一特点。现代社会需要富有探究精神与创造能力的创新型人才,促进学科间相关内容的整合符合现代教育理念,顺应时展,同时也是大学美术教育教学改革发展方向之一。因此,促进学科相关内容间的整合是加强教育资源的有效方式,是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必经之路。
立足于广泛的社会背景、领略我国深厚的传统文化,以美术教育为桥梁,通过引导学生对一些美术本体知识和相关知识内容进行综合与探索性的学习,逐步建立以美术学科为主体并联合其他学科相关内容的教学学习,引导学生学会在不同的情景中多角度探究、挖掘学科知识,以达到促进各学科知识与技能融会贯通,使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全面认识美术学科的特征、美术表现的相异性以及美术发展的内在规律与外在趋势,从而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高校美术教师必须注重大学生美术学习中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学习,注重美术教育对学生个性品质与思想情操潜移默化的艺术熏陶作用,这是培养顺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要求,也是现代美术教育教学的宗旨。
【参考文献】
[1]李顺庆,秦杨.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与大学生素质培养的和谐发展[J]. 艺术探索,2007(04).
关键词:大学生;生涯规划;认识
一、关注“我是谁”的问题
大学生生涯规划是一门指导大学生们怎么认识自我,怎么认识环境,怎么确定目标,怎么制定计划,怎么行动等等知识的课程。其目的就是想让大学生们有一个适合自己人生发展的规划,活出自己的精彩,让自己的人生不再虚度光阴,向着美好的生活前行。然而,纵观当今我国高校,很多大学生常常感到自己很迷茫,不知道来大学干什么。面对就业难的形势,不知道自己如何找工作,如何适应社会,甚至于不知道自己是谁。
为了不让大学生感到迷茫和失措状态,首先就要认识自我,认清我是谁?即在大学阶段要全面的评价和分析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能力等等。那么怎么了解自己的这些特征呢,就要运用自我探索理论进行分析,如运用霍兰德的兴趣理论来判别自己是“R型、I型、A型、S型、E型、C型,或者是混合型等哪一类型之人,再运用荣格的性格理论或者MBTI性格理论——识人工具,判断出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优势与特长、劣势与不足,才能初步了解自我,其次还可以借助老师、家长和同学们的评价帮助自我分析来认识自我。只有经过正确的自我分析,才能制定出适合自己的目标,为自己的规划打下坚实基础。因此,我们的大学生生涯规划最基本的一点就是要不断认清自我,这个环节是大学生生涯规划应该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
二、关注“我能做什么”的问题
对多数大学生来说,大学阶段作为步入社会前的最后一站,努力学习并掌握将来到社会上施展的各种本领是最重要的。在大学阶段,可以说学习就是大学生的天职,当然我们指的学习不仅仅是各种文化知识的学习,还应该包括综合能力的培养、锻炼和提高,以及适当的社会实践。只有把握了现在才是对未来负责,大学期间的学习是根本,对未来的憧憬是动力。所以,脚踏实地做好大学期间的规划是大学生生涯规划的重点,而不能过早考虑职业生涯规划。当一个大学生学业还没有完成,或没有掌握足够的知识,还不具备步入社会的能力,却过早进行职业设计,这样做往往收不到很好的效果。对大学生来说过早地为了职业生涯规划而挖空心思,不如脚踏实地地做好眼前的学业,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2]因此,大学生在大学阶段能够做到的就是:规划好自己的大学“生涯”,确立大学期间的奋斗目标,学习专业知识,学习如何为人处世的知识,进行社会实践等,圆满完成大学学业,为自己将来工作打好基础,这才是大学生生涯规划的关键所在。
三、关注“我为什么做”的问题
当大学生们进行了自我探索之后,就要面临一个重要的问题:我做这些事情(大学生生涯规划)到底有什么意义?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用人单位越来越高的聘用条件,如何才能在千军万马的就业大军中脱颖而出?良好的就业观念和出色的综合素质无疑成了大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的基础,而这些素质和能力的养成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大学生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而部分学生在入大学之前都不了解生涯规划的内容,甚至都没有听说过,他们在高中阶段面临的主要任务是考上大学,大部分时间都是机械地学习和生活,所以,在进入大学后,对如何规划大学生活,规划自己将来的职业生涯都显得很陌生,没有心理准备,不少学生甚至不知道生涯规划为何物。因此,作为从事这一行的教师,面对当下迷茫的大学生,要帮助其树立起理想的风帆,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要做学生们的灯塔,为他们指明方向。
四、关注“我怎么做”的问题
大学生生涯规划除了要探索自我、了解外部环境、认清规划意义之外,还要做什么呢?一句话:付之行动。首先,大一要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和环境,尽快掌握大学的学习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其次,大二要开始尝试兼职社会实践活动,在课余时间尝试从事与自己未来职业或本专业有关的工作,提高自己的责任感、主动性和受挫能力,增强自己英语计算机等能力。再次,大三要锻炼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同时要规划好自己临近毕业的各种事情,积极与人交流,咨询各方面的信息,努力学习,为大四最好铺垫。最后,大四要进行找工作、考研、及出国准备等,要修够所有学分,要撰写好论文,积极参加招聘会,努力找适合自己的工作等等。此外,还要在四年的大学生生活中,积累足够的知识,积极参与实践,沉淀强大的技能,处好人际关系,因为大学同学将是你一生之中最给力的人脉。当然,在人生之路上,难免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坎坷和挫折,有成功,有失败,有开心,有忧伤,有幸福,有失望……有的计划会变化,但是不管未来怎么样,只要确定了目标,并坚持努力着,你的人生将会获得成功。
参考资料: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 生态文明 德育教育 生态环境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骨干力量。因此,高等学校的德育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人文和政治素质,使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更需要培养科学的生存方式和正确的生存意识,使其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一、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急迫性
生态文明意识作为一种现代文明意识,建立在人类对实践活动真理性追求的基础上,指人类活动与周围自然环境间相互关系时的正确立场、科学的认识和观点。它是文化价值和自然价值相结合的一种新的价值观念,是对以往人类活动中违反生态规律而导致生态环境破坏所产生不良后果的深刻反省。要想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必须建立起生态文明意识。
我国目前的大学生缺少生态环保意识的教育,高校的德育教育着重培养学生人文和政治素质,而忽视了人与自然的层面。近些年来,一些高校开始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开设环保课程,组织大学生积极参加生态环境保护活动,大部分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环境保护和责任意识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在大学生的德育教育中,强调更多的是人文素质和政治素质,即如何正确处理人与社会、人与国家、人与他人以及人与自己的关系。有些大学虽然开设了一些生态文明教育的课程,但教育的内容也比较浅显,流于形式,没有深入的剖析。学生们只是简单看一些数据罗列的现状,而缺乏实际感受。
正是由于目前的大学普遍对生态文明教育不够重视,致使有的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淡薄,生态文明知识肤浅,对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目的不明确,没有从较高层面上建立一个完整的生态意识,不能积极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对环保等认识也不够深刻,浪费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和行为时有发生。如用水用电上的浪费,吃穿上的铺张浪费,不爱惜公共财产,甚至破坏损毁公共设施,对环境的污染感知程度低,甚至自身产生一些污染环境的行为等。
生态文明教育的重大职责就在于让大学生清醒认识到生态问题的解决需要靠全人类生态文明意识的提高,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认识到自然资源不合理利用最终会制约经济的发展,制约人类文明的进步。生态文明的理念是崇尚自然,爱护环境,珍惜生命,权衡资源利用的得失,保持生态平衡,在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时能做到与资源环境的相互协调,既能统筹当前发展与未来发展,又能为未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积极实现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因此,如何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教育的培养,已成为大学生德育教育中必须迫切解决的问题。
二、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对策
要在德育教育中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意识,应从以下五点着手:
1.建立灵活综合的课程体系。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态文明意识,必须创建一门高度综合的、能够囊括各种生态知识的学科,并将这门学科融入人文科学中,使其像人文、政治教育一样,能面向所有专业的学生,成为大学各专业都必须学习的一门公共必修课。在构建德育教育课程体系时,要有目的地构建一系列有利于培养学生生态意识宽泛性、交叉性以及时代性特征的课程。使学生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知识,让学生深刻了解到生态环境问题的严峻性、重要性,使学生的生态观念建立起来,形成自觉的生态文明意识。
2.加强德育教育中生态文明意识的师资力量。教师是德育教育活动的主要实施者和主导者,教师队伍自身生态文明意识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生态教育的质量。建设好教师队伍,发挥教师在校园环境建设和生态意识培养中的引领作用,打造一支生态文明教育水平过硬的、言传身教相结合的教师队伍。在育人过程中能开展富有创造性教育的活动,不断挖掘生态教育的时代特点,将生态意识文明、生态法治文明、生态行为文明等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教师要加强环保修养,提高自身的环保素质,具备进步的意识形态思想、生态心理、生态道德等,在言传身教中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意识。
3.将生态文明价值观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大学校园文化对于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培养大学生高尚道德情操有重要的作用。在校园文化营造的过程中,将生态文明价值观融入,使学生在各种文化活动中自觉形成生态文化,将崇尚自然、热爱生态的道德情操通过校园文化生活建立起来,将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要将生态文明价值观教育融入校园文化中,需首先构建和谐的校园生态环境,形成良好的校园生态子系统,积极开展校园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绿色校园”,努力营造尊重自然、爱护生态、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校园文化氛围,使校园成为生态文明教育的基地。
[论文摘要]生涯规划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大学生就业供过于求的严峻形势面前显得尤为迫切。本文从当前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生涯规划指导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着手进行分析与归纳,提出宏观上具有针对性解决措施,以期大学生生涯规划辅导更具科学发展性和可操作性。
现代社会日新月异,人从出生开始就扮演着各种各样的角色,而生涯代表着这些角色的过程,它包括人生经历、生活道路和职业、专业、事业等这些含义。生涯作为贯穿人一生扮演角色的整个过程,由三个层面构成:时间,即个人的年龄或生命的过程;经历,即一个人一生所处的各个阶段和饰演的不同角色;个人对各种角色投入的程度。[1]而大学生生涯规划是指根据大学生的人格、个性特征,考虑社会需求及自身专业、兴趣等因素,结合学习生涯和职业生涯的预期,在学校老师和辅导员的帮助下,规划大学学习生活和今后的职业发展方向。目前高校毕业生成倍递增,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大学生就业问题已引起社会关注,因此对大学生生涯规划进行正确的指导,加强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不仅能使大学生的理想理念、人生目标和择业观有较好的定位,还能为他们未来职业生涯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大学生生涯规划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1.大学生生涯规划意识不强
根据《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调查研究》显示:大多数大学生职业理想的形成普遍较晚,58.67%的学生其职业理想是在大学期间形成的,而且14.54%的大学生尚未形成比较明确的职业理想。[2]《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调查,只有5%的人接受过正规的职业规划服务。这些数据表明,尽管大学生生涯规划的重要性被越来越多的高校认可,但是总体来说,对大学生进行生涯规划仍然没有在学习期间给予足够和广泛重视。在许多高校,各院系充当生涯规划指导的老师大多由各院辅导员或团委老师兼任,他们大多缺乏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知识,亟需接受相关专业培训,对大学生生涯规划的推行只是传统的说教,缺少时效性和针对性,个性化的指导和服务就更难指望。而很多大学生总是认为“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而真正到了毕业的时候,他们面对今后的人生道路却找不到路径,这时才认识到生涯规划的重要性,但他们已经殆误了最佳择业时机。
2.大学生自我认识不够,职业目标定位不切合实际
由新浪网、北森测评网与《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共同实施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问卷调查显示,只有12%的人了解自己的个性、兴趣和能力,18%的人清楚自己职业发展面临的优势和劣势,只占16%清楚地知道自己喜欢和不喜欢的职业是什么的人。[3]这说明大学生普遍对自己缺乏充分了解,不能对自己的性格、兴趣、特长、智商、情商、能力等个人所具备的基本素质进行客观的分析和评价。因而许多高校在为学生进行生涯规划时,许多同学职业目标定位不切实际,这体现在两个方面:(1)自我评价过高,好高骛远。一些同学在职业定位时表示自己在自己两年之内要做主管,5年后成为部门总理,立志做金领的不在少数。职业目标定位高,可以调动自己的积极性,充分挖掘自身的潜能,但如果目标过高,不切合实际,后果往往会增加自己的挫败感,带来理想与现实间的极大落差。另外许多同学职业目标功利性太强,往往倾向于去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收入高、福利好的大企业,很少有人问津西部和农村。(2)我评价过低,目光短浅。有些大学生存在自卑心理,往往低估自己的能力,做事畏首畏尾,缺乏开放性思维和竞争意识,这些大学生的职业目标定位往往偏低,这样不能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致使“英雄无用武之地”。
3.生涯规划设计不合理
职业生涯规划过程包括各个环节,在这些环节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第一,缺乏科学的自我评价体系。正确地自我分析、自我定位是全面展开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也决定着职业生涯规划的成败。目前在大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方法、标准与步骤等方面尚不能建立在科学和系统的运行机制上。第二,缺乏连续、系统的生涯指导。许多高校只为了就业而对毕业班学生进行临时性的就业指导,忽视了对大学生整个大学阶段进行长远的生涯发展定位。许多大一到大三的学生没有对四年的大学时光做合理的规划,而指导大学生生涯规划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一个长期的准备过程。第三,缺乏个性化的生涯规划。高校由于受资金、师资力量等各方面原因制约,不能对各专业的学生开展不同的生涯规划,更不能对学生个人因材施教,进行“一对一”的个性化生涯设计和指导。第四,缺乏评估与反馈机制。整个生涯规划需要在实施中得以检验其效果,并及时进行调整。目前大学生生涯规划由于缺少实践,因此缺少对规划各个环节的诊断,难以对规划做出调整与完善。
二、大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的对策
尽管近几年各高校越来越重视对大学生进行生涯规划的辅导工作,但工作还远远不能适应学生的需要和社会的发展。关于如何让大学生生涯规划辅导工作真正能够着眼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形成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工作的创新和规范模式,笔者现提出以下策略。
1.培养大学生自我识别和测评定位能力
自我识别与测评定位是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也是能否获得可行性规划方案的前提。我们在对学生进行生涯规划之前,首先应该指导他们进行自我识别,了解自我内在的特质和外部的差异性,有侧重点地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涯路线,量体裁衣。一个量身定做的生涯规划才是最适宜的生涯规划,如果忽略了自我识别和定位,所做的生涯规划很容易中途夭折。其次,要对生涯规划环境进行分析。每个人的人生目标必须符合社会这个大环境前提才能赖以实现,在制定生涯设计时必须清楚地明确社会价值取向,了解政治经济、科学文化、自然环境等全面态势,才能在生涯规划中知道“我可以做什么”,才能使自己的设计具有实际意义和可行性。
2、构建“三位一体”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组织体系
构建“三位一体”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组织体系是用科学指导思想指导大学生生涯规划,使更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执行性。
“一体”是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中心,主要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进行宏观和方向上的策划与指导。“三体”是指学工系列、教务系列、社团系列三个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办,主要负责具体策划、组织实施与协调管理。教务系列辅导办主要对生涯规划进行学习引导、案例研究分析、项目开发指导、教材编写等一系列教学研究工作,负责学生生涯规划专业知识技能培养。学工系列辅导办主要负责对学生生涯规划的制定、实施、反馈评估、修正等一系列执行情况做指导,下面可设立理论研究、素质拓展、实践探索、考核评估等一系列分室,而具体管理模式可采用学校—院系—班级三级管理模式运行。社团系列是指来自社会知名生涯规划师、用人单位、家长评判团等各方代表用自己的历史经验和社会现实给学生生涯规划提出建设性的参考建议。这样各系列部门相互配合,协调操作,共同推进大学生生涯规划工作的有效和有序进行。
3.培养辅导员成为生涯规划教育队伍中的中坚力量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 24号令)指出:“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由此可以看出,学生辅导员是帮助大学生解决学业规划、求职就业困惑和问题的最理想人员,这是学生辅导员职责使然,是其在学生学习、就业、成长成才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学生辅导员是大学生职业梦想的启发者和制定生涯规划的参谋者,是大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者,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领路者,是大学生求职过程中心理压力、困惑的疏导者,是学生走上职业生涯路上的铺路者。而综观我国高校就业指导人员队伍建设结构,许多高校都不同程度存在着人手不齐、机构不健全、分工不合理和专业化水平不高等情况,具有专业知识的职业生涯规划工作人员普遍缺乏。学生对生涯规划的需要日益增长, 这就对生涯规划指导教师的知识积累和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各高校加强辅导员职业生涯教育培训与指导,由辅导员负责大学生生涯全过程教育,是一个会收到良好效果的举措。
科学合理的生涯规划是大学生迈向成功的十分重要的一步,它为大学生大学四年和整个人生指明了前进的航标。学校和学生自身都应树立生涯规划的意识,高校应把此项工作作为高校教育与管理的重要内容,结合当前所遇到的问题,在各职能部门的配合下,共同探索,不断提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效性和科学性。
参考文献
[1]冀学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关键词:贫困生 学生党建 思考
作为培养国家未来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高校在党的群众基本路线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做好学生党建工作,培养一批入党积极分子,发展一批学生党员,对巩固和扩大党在高校中的群众基础起到了无比重要的作用。高校贫困生在高校大学生中已经拥有着高达20%~30%的比例。因此,正确引导该类学生,提升该类学生的思想水平将对提升学生党建工作的效率起到很大的推进作用。
贫困生的现状
贫困生作为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拥有着许多不可抗拒的消极因素,同时也拥有着他们独有的积极乐观的因素。
消极因素一:经济压力无法保证他们安心的生活、学习。
造成贫困生经济困难的原因各式各样:1.有些学生来自偏远山区,家里最主要的经济收入就来自于农作物微薄的收入,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都已经很苦难,更何况还要负担高额的学习费用;2.有些学生家里丧失了主要劳动力,或单亲,或依靠爷爷奶奶生活,如何解决巨大的学习费用也成了这一类人一个重要的难题;3.有些学生家庭突发意外事故,比如遭遇自然灾害、家人换上大型疾病等,使得暂时性无法支付学习费用……他们的共同点就是失去了稳定的经济来源,无法维持他们正常的学习、生活费用,导致他们需要分出一大部分的精力来解决此类问题。
消极因素二:精神生活的空虚、匮乏,无法让他们很好的融入新的生活。
大学里的学生来自于各个省份,有的来自发达的大都市,也有的来自贫困小山区,面对绚丽多彩的都市生活、迥异的校园主流文化、激烈的文化碰撞,使得他们需要作出很多新的选择和改变。而脆弱的经济基础,注定他们在改变中会遇到很多不可抗拒的改变。比如手机,作为当今社会交流的重要工具,已经成为了每个大学生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沉重的经济负担使得他们无法使用流行的手机,也无法和其他学生那样用手机毫无顾忌的进行交流。再比如穿衣打扮,注定他们买不起昂贵的包包及各式的化妆品。巨大的生活差距,不可避免的在他们心理上产生着影响。
积极因素:积极的生活态度,丰富的生活经验使他们的生活更加精彩。
据2012年安徽大学的《大学生兼职现象调查报告》显示,有48%的大学生拥有过兼职经历。而兼职学生中,贫困生则占据了绝大部分。丰富的兼职经历既缓解了他们的经济压力,也为他们以后更好的融入社会,提供了人脉资源及工作经验。他们的积极表现给其他学生如何更好融入社会生活提供了很好的“活教材”。
如何提高积极性的思考
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不仅仅要在经济上给予更多的支持,同时也要在精神方面给予他们更多的机会。
经济上,给予更多的支持。
多年来,国家的助学贷款,国家的各类针对贫困生发放的助学金对贫困生的学习起到了很大的保障作用,但毕竟僧多粥少,如何更进一步解决贫困生的经济问题,成了各高校努力的问题。
对于大一新生,我们学校都会让班主任在开学前积极联系学生,及时掌握贫困生的家庭情况,保证其能够顺利入学。对于相对困难的学生发放“爱心大礼包”,包括棉被、军训服、手机、书籍等一系列开学所需用到的物品。开学后,积极联系企业,结合企业的爱心给学生发放企业助学金,解决了他们基本的食宿问题。对于大二、大三老生,给他们发放学校自己的帮困基金、就业帮困基金。还有开展各类临时性补助活动。汶川地震期间,学校给来自于汶川附近等受灾地区的学生提供资金支持。各式的资助,从学生入学到毕业、就业等各个阶段都提供了全方位的帮助。
精神上,发挥他们独有的魅力。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解决了贫困生的经济问题后,才能让他们在精神生活方面发挥出他们独有的魅力。在举办征文活动时,会通知相关学生重点关注贫困生的论文,对他们的论文进行提炼。一方面,他们的文章能提供更好的案例,另一方面,他们的文章具有更高的可塑性。对他们的重视性,能让他们更好得意识到自己的重要性,更快得融入到大学生生活。此外,举办一些贫困生独有的选举、比赛。我校每年举行一次校自强之星的选举,校自强论文的评比。在该类型的比赛活动中,各式的榜样都脱颖而出,一个个从山村飞出凤凰的事例层出不穷。给学生党建工作提供了很多模范的例子,激励着大量的学生向他们学习。
工作上,积极发挥他们的带头作用。
大学生拥有着大量的业余时间让他们自己来调配。因此,有很大一部分学生都曾经拥有过兼职的梦想,最后苦于各类的原因没有实现。而贫困生作为兼职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带动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兼职活动中,以此来丰富大学生的业余生活。现在社会上也存在着,学生参加的兼职比较单一,兼职单位则找不到好的学生。学校可以给他们建立专门的部门,建立规范的制度,来让他们拥有更多的平台带动学生去参加兼职。既解决了学生业余活动过于贫乏的问题,又提高了学生在未来工作中的综合竞争力,同时还肯定了贫困生的自我价值。贫困生作为兼职的主力军,更好的发挥他们的作用,一方面可以带动学生更快实现从大学到社会的过渡,另一方面,无形中就树立起自己的良好形象,以此来影响着更多的学生。
总结
以少富带动多富,以贫困生的积极作用带动大部分学生的积极性。在解决贫困生经济问题的根本前提下,丰富贫困生的精神生活,树立贫困生的良好榜样作用,以此来带动影响其他学生,实现学生整体素质的共赢。当学生整体素质得到提升了,我们党建工作的基础就更加扎实,工作也就更加的顺利。
参考文献:
[1]何翠萍. 贫困生基本情况及观念探究.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