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7 18:05:2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性别社会学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东北师范大学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是在东北师范女性研究中心基础上组建的。该中心成立于1993年10月,2004年由原来的学术团体成立学校研究机构,形成以教育科学学院和政法学院为依托,与学校文学、历史、外语等学院和研究所合作共建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确定了以科研为中心,以教学为载体,面向社会开展性别培训工作,实现科研、教学和社会实践一体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工作思路。已有来自法学等十多个学科的教师51人,现代化的固定工作场所300多平方米。5年来,独立承担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国际合作、福特和中国妇女研究基金项目7个、省社科基金和教学科研项目4个,校际合作项目1个;5年来共发表学术论文50篇,出版专著4部;取得一批跨学科的女性/性别方面的研究生论文成果。该中心与延边大学、韩国梨花女子大学、朝鲜金日成综合大学联合举办“女性在现代社会经济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国际研讨会(2002),独立承办了全国高校女性学学科建设研讨会(2004)。该中心积极抓学科建设,将妇女/性别学课程纳入本科教学;招收了社会学硕士学位性别研究方向5名;将有关专业硕士研究生专业考试中加入妇女/性别学内容;开设全校《社会性别问题研究》通识教育课以及各种讲座;按“专兼结合”原则和项目核心组建妇女/性别学学术团队;采取“全程跟踪”方式进行课程评估。
东北师范大学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十一五”期间的工作思路是:整合资源,做到“四个结合”、开展“五项研究”、形成“五个特色”。“四个结合”即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普遍建设与重点建设、学校特色与地方特色、教学与研究相结合。拟争取增加研究经费,进一步完善硬件、优化环境;建立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网站;以政法学院社会学系和相关学科学位点为依托,以妇女/性别研究为方向,以《性别社会学》与《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婚姻家庭社会学》为重点,通过课程、教材、科研和人才培养,全面加强专业和学科建设;开展知识女性社会适应与社会发展研究,打造师范院校研究特色,并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研究;争取出一批女性,性别现实问题研究高水平成果,打造女性/性别精品课程;完善课程体系,形成由相关学科骨干教师组成的学术团队等。“五项研究”即“女大学生社会适应与社会发展问题研究”、“职业知识女性社会适应与社会发展问题研究”、“老年知识女性社会适应与社会发展问题研究”、“女性生育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满汉社会性别文化冲突、融合与变迁研究”专题研究。“五个特色”即学科建设专业化、课程建设主流化、性别研究专门化和地方化、性别研究精品化和性别研究实践化。
二、南京师范大学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
南京师范大学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是在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妇女发展中心基础上建立的。该中心1994年建立于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前身金陵女子大学),旨在促进跨院系跨学科的学术交流,为女性学人脱颖而出提供阵地;积极参与国际国内学术对话,沟通学界与妇女工作者、女性群体;形成以开放和整合为特点,科研、教学、培训三位一体的较为成熟的组织机构和运作机制。该中心聚集着许多女性高级人才,出版了一批有较高学术影响的专著,如:《吴贻芳教育思想与实践》、《金陵女子大学校史》等;举办了两次国际研讨会(“中外女子高等教育国际研讨会”和“2004健康社区:国际家政研讨会”);组织师生对话热点问题、组建“金陵女性发展论坛”;关注妇女发展的制度文化环境的研究和建设。该中心致力于妇女学科建设,开设了《女性学》(1995),“性别社会学”(本科,2002,列入该院教学大纲)、《性别与社会》(全校公选)课程;编写了《性别与社会》本科教材;设置社会学“性别社会学”的硕士方向;积极推动江苏高校女性学学科建设网络。还建立了“家政学”、“女性思维方法”等女性素质教育系列课程,为女性提供多层次职业发展培训。
南京师范大学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力争办成在宁高校妇女研究和培训的核心,并辐射全省。未来3年内计划做到:(1)在研究方面,以妇女发展为主题,抓住重点形成研究特色、用学术活动带动,促进江苏女性学术团队形成。围绕妇女发展主题,重点抓好社会性别理论研究、女性教育与职业发展、妇女就业与社会保障、婚姻家庭科学等4个研究方向。组织3-5次校际妇女发展论坛;出版《妇女社会保障研究》、《老年妇女研究》、《女性职业发展与职业生涯规划》等妇女研究专著。(2)努力将社会性别教育推向全校、全省高校,把该基地建设成引领江苏女性教育和培训的基地:加强女性教育比较研究,形成符合当今女性成长特点的成功教育模式;继续完善女性系列教育,将成熟课程推到全校开设公选课,出版《性别社会学》、《女性伦理》等系列女性教材。继续建设在宁高校妇女学科建设网络,组织1-2次在宁高校开设社会性别课程师资培训;形成面向全社会的多层次妇女培训系统;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各级各类教育培训体系之中。(3)在学科建设方面争取新的突破:从以往单一学科推进到以女性学科群建设带动各学科的发展,目前已经确定4个优先发展的学科申报“211”女性学科群:社会性别与社会学、社会性别与教育学、社会性别与心理学、社会性别与文学。在已有性别社会学方向硕士点的基础上,争取招收女性教育硕士、女性文学和女性社会保障方向的硕士。
三、云南民族大学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
云南民族大学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是在云南民族大学少数民族女性与社会性别研究中心(成立于2000年)基础上建立的。该中心倡导“平等参与,共同进步”的精神,以“促进社会性别意识主流化,推进男女两性协调发展”为目标,汇集了一批来自各专业的热心并致力于女性学教学、少数民族妇女问题研究与妇女发展的教师(教职人员138人)以及研究生本科学生志愿者(73人);拥有图书室等办公用房(132平方米)以及办公设备;学校及相关部门也投入了活动经费以及各种项目资金。该中心形成了多学科交叉、多视角切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富有自身特点的研究模式;在申报和完成一些国际国内项目的过程中,形成了从本地区实际出发,以培训者对培训者的培训方式(TOT,使受过培训的师生到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社会性别意识的教育与提升),实施责、权分明的项目运作方法。该中心积极开展女性学和性别社会学教学,定期举行讲座;近5年来在少数民族女性学、性别社会学教研中,取得了校际间的合作、社会科学和医学的结合、师生平等互动的原则及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的经验,培养出社会学女性学、性别社会学方向硕士研究生15人,在读研究生15人。
云南民族大学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工作今后3年的主要思路与计划:(1)沿着实践与科研并重的思路,加强学
科建设和教材编写的力度,向女性学学科主流化的迈进;不断拓展研究领域,并集中于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的妇女发展与性别平等、农村少数民族妇女的教育与社会性别培训、农村少数民族妇女的健康及其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的参与、建设和谐社会和两性发展等主题。(2)社区实践:以对教师和学生的社会性别培训为主,将师生性别意识提升与学生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在少数民族大学生中普及社会性别意识,倡导男女平等发展的理念;制订符合少数民族实际及师生需求的社会性别教育模式;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高校师生社会性别教育方式。(3)学科建设制度化:加强课程建设,逐渐完善课程内容;培养学科带头人,形成学科梯队;联合全国13所民族院校围绕课程设置组织编写具有少数民族本土经验,又有创新的教材;推广女性学教学经验和扩大女性学专业学生招生。与国内国际妇女研究机构组织建立信息网络,提供研究和教学信息。设置性别社会学博士点,并填补本科中无女性学专业的空缺。(4)女性学网络建设:建立少数民族妇女博物馆;加强基地网页建设,实现与其他院校或妇女研究机构网络信息共享;积极推进与党校、妇联机构合作;与一些国际妇女研究机构如北欧亚洲研究所,挪威卑尔根大学社会性别与发展研究中心进行项目合作。
四、中华女子学院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
中华女子学院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有良好的建设基础。中华女子学院已经形成了鲜明的女校办学特色,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四自精神的高素质女性人才,积极努力引领先进性别文化和促进男女平等。其女校办学特色体现在学校教育和工作的各方面。如:在女性学课程教学中注意运用社会性别分析方法,引导学生运用男女平等观念分析问题,培养学生先进的性别意识;对新教师进行社会性别意识培;资助出版了一批的女性/性别研究的专著,如:《暴力Vs非暴力:透视大众眼中的家庭暴力》、《失落与追寻――世纪之交中国女性价值观的变化》、《角色期望的错位:婚姻冲突与两性关系》、《女性学》等;建设女性学信息网络。该校已经设立了多种女性学科专业:妇女运动系开设妇女理论、中国妇女运动史、国际妇女运动、妇女美学、妇女心理学等课程;长期开展多种形式的全国各级女干部培训;作为公共必修课妇女学导论课程在学院推开(1996),成立了中国大陆第一个女性学系(2001);开设了一些跨学科研究的选修课,如:妇女领导学、性别与婚姻家庭、女性主义研究方法等;合作开办了妇女学研究生课程班(2002);开办了女性学本科专业辅修专业班(2004);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开始招收我国第一个女性学本科专业(2006);2006年设立北京市教委支持女性学学科共建项目。
该基地建设的特色:承担中国首届女性学专业本科教学任务;从事女性学专业本科课程开发和课程研究;女性学信息资料数据库建设;各级女干部培训;基地建设和学校的发展与责任,与女性学系的发展目标一致。该基地建设总目标:建立女性学专业课程体系和完善教材建设;建立、完善女性学研究信息中心和服务体系;加强与国内外相关院校女性学专业的学术研究与教学的交流与合作;探索妇女干部培训模式。
论文摘要:目的:了解浙江省城乡居民对体育在社会上的看法。方法:就体育与政治、体育与经济、体育与文化、体育与性别、体育与偏差行为五个方面对调查者进行问卷调查。结论:浙江省城乡居民对体育的社会认知水平较高;男性体育的社会认知水平高于女性;城乡居民教育水平与体育的社会认知水平不存在必然关系。
认知是指个体经由意识活动对事物认知与理解的心理过程。社会认知一般涉及社会信息的辨别、归类、采择、判断、推理等心理成分,涉及人对社会性客体之间的关系等的认知,以及对这种认知与人的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的理解与推断圈。体育的社会认知是指运用体育社会学的观点探讨人们对于体育在社会上的相关看法。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浙江省杭州、宁波、金华、温州、肴州、台州等地区城乡居民体育的社会认知状况为研究对象。
1. 2研究工具
本研究以体育的社会认知量表得分为依据,得分者越高者代表人们对于体育在社会上的相关认知程度越高。体育的社会认知量表是以Howard L. Nixon }j and H. Frey所写的《运动社会学》(A Sociology of Sport)为基础发展出的17题目,采用Liken式量表法,由被调查者依据自己对每一个题目所表示内容的同意程度,从“非常不同意”、“不同意”、“没意见”、“同意”到“非常同意”分别以1,2,3,4,5给分,分数越高者表示越同意。由每个人所得项目的总分来表示人们对体育的社会的认知水平。本体育的社会认知量表17题目组成,涵盖五个方面的因素,包括体育与政治、体育与经济、体育与文化、体育与性别、体育与偏差行为。
1. 3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还运用了文献资料调研、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间题开展研究。发放问卷914份,收回866份,回收率为94.7%;有效问卷727份,有效率为83. 1 %。对调研的全部数据资料运用SPSS 12. 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在正式调查前,对调查问卷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其信度和效度符合社会调查的要求。
2结果与讨论
2. 1浙江省城乡居民体育的社会认知现状
浙江省城乡居民对体育的社会认知度在五个层面上的认知都比较高(见表1)。不论是“体育与政治”、“体育与经济”、“体育与文化”、“体育与性别”还是“体育与行为偏差”每题的平均分都大于3分,其中以“体育与性别”的得分最高,达到3.%分,其次是“体育与文化”( 3. 90分),认知层面较低的是“体育与经济”,每题得分为3. 78分。从总量表上看,每题平均得分达到3. 87分,表明浙江省城乡居民对体育的社会认知程度在中等以上的水平,认知程度较高
2. 2不同性别与教育程度的浙江省城乡居民体育的社会认知情况
表2是以“性别一教育程度”为参考的社会认知表。从表2中可以看出,浙江省城乡居民体育的认知平均分值为65. 82分,认知水平最高的是大学本科文化水平的人群,得分67. 27
分。得分排序情况是:大学本科(67. 27分)>初中及以下(67. 17分)>高中(包括中专、职高)( 66. 75分)>大专(64. 28分)>硕士及以上(60. 00分),得分最低的是硕士及以上文化水平的女性(54. 00分)。所以说,并不是随着文化水平的提高,体育社会认知的水平也提高。男性体育的社会认知平均得分是66. 43分,女性是65. 36分,男性体育的社会认知水平高于女性。除了大学本科的女性体育的的社会认知水平高于大学本科的男性外(66. 42>64. 98 ),其余其它教育程度的男性体育的社会认知水平均高于不同教育程度的女性。
3结语
1)就整体而言,浙江省城乡居民体育的社会认知水平较高,得分高于平均分。在五个不同的层面上得分也都高于平均分,其中“体育与性别”的得分最高,“体育与经济”的得分较低。
1.农村流动人口社会支持状况的人口社会学因素分析
2.呼唤学术自觉:人口社会学本土化思考
3.人口社会学研究对象的再探讨
4.人口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初探
5.外国人及港澳台居民在中国大陆的人口社会学分析
6.应对人口老龄化危机的社会学思考
7.人口社会学浅谈
8.人口社会学因素对老年糖调节受损者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9.人口社会学的理论特点及其实践功用
10.外出务工人员人口社会学特征和艾滋病KAB调查
11.人口社会学的课题
12.新疆高校大学生“五观”的人口社会学差异分析
13.SARS对人口社会学的挑战
14.关于人口社会学发展的思考
15.人口社会学浅谈
16.人口社会学因素对护士离职意愿的影响
17.面向现代化的人口社会学
18.人口社会学的学科地位和理论体系初探
19.农村光棍的类型研究——一种人口社会学的分析
20.对《人口社会学》构成体系的初步设想
21.流动人口犯罪的社会学思考
22.网络社会的群体参与——以人口社会学为视角
23.城乡老年人生活质量与人口社会学特征关联初探
24.高职护理专业不同人口社会学特征学生人际容纳状况的差异性研究
25.中国人口社会学的兴起与发展前景
26.人口社会学的研究范围
27.人口社会学的个理论问题
28.第三届全国人口社会学讨论会综述
29.流动人口犯罪原因的社会学分析及对策
30.“人口社会学”探究式学习教学法的应用
31.试论人口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结构
32.深入探讨人口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全国第四届人口社会学年会综述
33.第三届全国人口社会学讨论会综述
34.全国第二届人口社会学讨论会述评
35.县城不同职业流动人口社会学特征及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调查
36.第二届全国人口社会学研讨会综述
37.流动人口规模、结构及特征的人口社会学分析
38.人口社会学的基本框架结构初探
39.老年人生活质量与人口社会学特征
40.第一讲:人口社会学是研究什么的
41.当前人口社会学研究中的热点与难点——全国第三届人口社会学讨论会综述
42.不同人口社会学特征的老年糖调节受损者应对方式分析
43.第二届全国人口社会学讨论会述评
44.联合国人动基金委员会驻华顾问默顿斯在吉林大学人口研究所讲授人口社会学
45.理论联系实际,探索深化创新——第二届全国人口社会学讨论会综述
46.探讨·开拓·创新——全国首届人口社会学讨论会综述
47.农村流动人口研究的再思考——以身体社会学为视角
48.英国穆斯林移民的人口社会学分析
49.老年人生活质量与人口社会学特征
51.人口社会学的对象和方法50.人口社会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52.上海外来流动人口犯罪现状的社会学分析与控制对策
53.创建幸福家庭——人口社会学的一个视角
54.流动人口规模、结构及特征的人口社会学分析
55.创建幸福家庭——人口社会学的一个视角
56.全面认识社会与发展中的人口——评《人口社会学》
57.不同等级医院门诊患者就医原因及其人口社会学特征
58.全国首届人口社会学研讨会在杭州举行
59.老年人口养老意愿的社会学分析
60.农村体育人口“二元性”分化趋势的社会学研究
61.自愿不育的人口社会学视角
62.出生性别比偏高的人口社会学分析
63.春运问题的人口社会学分析
64.一部有创见的《人口社会学》
65.人口社会学研究内容探析
66.全国第二届人口社会学讨论会述评
67.人口资源环境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的界定
68.一部有创见的《人口社会学》
69.对加入WTO后流动人口犯罪的社会学分析
70.民族宗教流动人口社会学调查——广州市化隆拉面从业群体的基本特征调查报告
71.第二届全国人口社会学讨论会侧记
72.对“溺婴”的人口社会学分析
73.辽宁流动人口犯罪社会学分析及控制对策
74.基于社会学视角的人口就业理论探讨
75.我国体育人口性别结构的社会学分析
76.试论人口社会学的研究
77.城市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法律社会学思考
78.知识社会学与1950年代中国人口控制论间的竞争
79.农村流动人口的文化社会学研究
80.公安机关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创新研究的知识社会学分析
81.中国人口与中国体育人口比较的社会学分析
82.影响大学生体育人口形成的多因素社会学分析
83.当代中国体育人口结构的社会学分析
84.农村人口控制的社会学思考
85.中国人口社会学的定向历程
86.社会学与人口问题
87.海宁市外来务工人员人口社会学特征及麻风病认知情况调查
88.中国人口社会学的定向历程(续)
89.我国当代人口流动的教育社会学分析
90.外国人在德国的人口社会学分析
91.从民族社会学视角看中国人口文化素质中的性别因素——兼论提高女性文化素质对和谐社会构建的意义
92.流动妇女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93.我国老龄人口健康评价指标的社会学初步研究
94.2015年德国难民庇护申请者的人口社会学分析
95.流动人口犯罪的犯罪社会学分析及其社会性防治对策
96.试论社会学研究人口问题的内容和方法
97.流动人口聚居区形成过程的社会学考察——一个城市空间转型的个案研究
98.“义庄”:创建现代农村家族邻里互助养老模式的重要参鉴——基于社会资本的视角
99.湖北地区革命伤残军人健康状况抽样研究Ⅰ.伤残及人口社会学特征
100.人口控制与社会学
101.中国社会学2013学术年会“流动人口与城市融合”分论坛成功举办
102.影响体育人口因素的社会学分析
103.山东省青壮年劳动力人口健身观念的社会学分析
104.论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对“生男偏好”的影响
105.农村流动人口“回流”动因的社会学分析
106.人口控制与社会学
107.大型社区的人口、住房、活力与公平 上海大型社区规划理念与策略的社会学思考
108.论人口、贫困与幸福——从《人口原理》谈起
109.人口结构与生育意愿变迁的社会学分析——以改革开放为背景
110.试从社会学角度谈人口增长
111.劳动就业和社会学——讨论人口普查中“在业人口划分标准”的一些想法
112.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关系——基于社会学的视角
113.人口老龄化与赡养问题的医学社会学分析
关键词:大学生,亚健康,疲劳
世界卫生组织(WHO)给健康下了如下的定义:健康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而不只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人体除了健康状态和疾病状态之外,还存在着一种非健康非疾病的中间状态,我国学者称之为“亚健康状态”。亚健康应该是指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环境等方面表现出不适应,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临界状态。免费论文。世界卫生组织(WH0)的一项全球性预测调查显示,真正健康的人仅占5%,有疾病的人占20%,而75%的人则处于亚健康。处于亚健康疾病状态的人口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呈上升趋势。疲劳是亚健康最为常见的典型临床表现,也是多种疾病的重要潜前征兆,疲劳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人体为保证健康,提示需要劳逸结合的保护性一种反应。当代大学生处于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来自社会、家庭、学业、就业等各种压力过早地困扰着他们。长期的紧张和压力、不良的生活方式和习惯都对会对他们的健康受到威胁,目前评判大学生是否健康却是以身体素质来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根据体质测量的结果来判断体质的健康或不健康。体质测试的内容主要包括身高、体重、肺活量、速度、力量以及中长跑等及各项目,是从身体形态,身体素质,心肺功能及各方面来评定人体体质的好或差,这些只是体质的一些方面,只包括了生理方面的某些特征,而对心理方面却没有涉及,因此,具有很大的片面性。
1.相关概念
亚健康的概念:人体存在着既不是健康,也不算是患病,非病非健康的状态,称为“第三状态”。长期以来,在人们的思想中一直存在着这样的一种思维定势:对于一个人来说,他所处的状态是“非疾病即健康”要么是健康,要么是疾病,二者必居其一。处于亚健康状态者,不能达到健康的标准,表现为一定时间内的活力降低、各种功能和适应能力不同程度的减退,但不符合西医学有关疾病的临床和亚临床诊断标准。亚健康的成因主要有:社会因素,包括人际交往、生存压力与家庭类型等;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主要有吸烟、酗酒、营养不平衡以及缺乏运动等;环境污染的影响等。亚健康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主要表现为躯体疲劳乏力,易累,体质虚弱,免疫功能低下,出汗,常易感冒,食欲不振,肌肉关节酸痛,头昏头痛,失眠等。心理方面表现为情绪不稳定,紧张,易怒,焦虑,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社会交往方面表现为不能较好的承担相应的社会角色,工作、学习困难,人际关系紧张,家庭不和谐,难以进行正常的社会交往等。
疲劳及疲劳性亚健康:《现代汉语词典》中认为,与人体相关的疲劳包括两个方面:“因体力或脑力消耗而需要休息;因运动过度或刺激过强,细胞或器官的机能或反应能力减弱。”社会学家认为,疲劳是因体力、脑力消耗过多、运动过度、刺激过强等非病理原因引起的反应能力减弱、工作效率下降时的机体状态,也是长时间负荷过重而出现的一种生理现象。免费论文。具体表现为对工作、学习产生厌倦和抵触的情绪,对人对事冷漠无兴趣,感觉疲惫乏力等等。医学科学家认为,疲劳是机体的一种防御性反应,或者说是因为过度活动而造成暂时性机能降低时生理和心理状态的综合性变化。所谓疲劳是指持久或过度劳动后引起机体不适和工作效率降低。无论从事体力劳动或脑力劳动都可出现疲劳。疲劳是亚健康的最常见表现,可以通过测量疲劳程度来评价亚健康状况。
2.研究对象与方法
盐城市区五所在校大学生疲劳性亚健康状况。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
3.结果与分析
3.1 结果
3.1.1 盐城在校大学生疲劳性亚健康的发生率及性别
表 盐城在校大学生疲劳性亚健康的发生率及性别
一、“媒介现实”作为一种建构的社会现实
“媒介建构现实”之所以成为共识,是因为人们意识到媒介化语境下的现实只是一种“建构”的媒介现实。“建构”一词来自英语“Construct”,具有构造、建筑、创造、生产、结构等意义。也就是说,媒介所建构的现实与我们亲身体验的现实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复制关系,而是再度创造或生产的关系。
媒介建构的现实有别于日常生活中身体力行的现实世界,它是一种高度依赖个体经验的意义世界。媒介建构论者认为这是一种以“虚拟”为特征的社会现实。沃尔特·李普曼( Walt Lipp-mann) ( 1922 ) 很早就注意到了媒介现实的虚拟性。他认为,新闻媒介对现场事件的表达经常是错误的: 它所创建的形象经常是误导的、歪曲的,也错误地描画了我们头脑中对外部世界的形象。
他同时又认为,人们经常不是按照实际的事实与事件来作出决定,而是按照他们从新闻媒体中感知到的他们自认为真实的环境中发生的一切来做决定[1]。李普曼所提到的新闻媒体所构建的环境就是媒介现实。C 怀特·米尔斯( C Wright·Mills ) ( 1967) 提出了“二手世界”的概念。他认为,“理解人类处境的第一条原则就是人们生活在一个二手世界中。……他们关于世界以及自身的印象是由他们从来不曾遇见将来也不会遇见的众多的目击者所给予的……”[2]。
不管是媒介现实,还是二手世界,虚拟性构成了它们的根本属性。在这个虚拟世界中,媒介活动的参与者把亲身体验到的生活事件编码为媒介符号,而媒介上呈现的现实往往以新闻故事、戏剧寓言、新 闻 报 道、图 片 或 音 乐 等 形 式 出 现。
Weimann Gabriel ( 2000 ) 认为媒介现实同社会现实相比,更为戏剧化,更为丰富多彩,更为激烈,更为积极,也比现实生活变的更快。这样的世界之所以能让很多人迷恋而放弃真实生活,就在于能让参与者获得一种超乎寻常的“在场感”[3]。“在场( Presence) ”是一种主观体验,并非客观实在。
James J Gibson ( 1979) 指出,“在场感”可以被理解为一个人对其物理环境的体验。它不是指社会个体所生活的物理世界中的周围环境,而是对那些环境所产生的一种感觉与意识,而这种周围环境是作为自动控制的精神过程的一种中介而存在[4]。W·托马斯也对此有过论述,认为在环境刺激与人的反应之间存在一个主观定义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所谓的“情境定义”。这种情境判断完全是主观的,可能与客观实际相符合,也可能不相符合。但是,如果人们把一种情境定义为真实的,那么它们在这些人看来就是真实的[5]。因此,所谓的“现实”实际上就是社会个体对自身所处环境所定义的一种在场意识。从这个角度而言,媒介现实虽然有别于身体力行的客观现实,但是因为能够给参与媒介活动的社会个体一种“在场感”或“在场”意识,从而具有一种高度的真实性,也比大量的物理世界更吸引人,更迷人,因而也被参与者当成一种社会现实。
二、媒介建构现实的三种研究范式
有关媒介建构现实的研究,一般被看作是与实证主义相对立的一种研究思路。费斯克( Fisk)在批评以信息运输为目的的媒介工具论的同时,给予了强调意义生产的媒介建构论以“符号学派”的 地 位[6]。汉 诺 · 哈 特 ( Hanno Hardt)( 1992) 也明确把关注意义问题的建构主义媒介研究思想称为文化批评学派[7]。在我国,邓理峰也开始把建构主义媒介观当作与媒介工具论( 或者媒介实在论) 并驾齐驱的媒介研究范式[8]。即便如此,学者们并没有在媒介建构论的基础上再往前走一步,对媒介建构现实的不同倾向作进一步的探讨。
媒介现实的虚拟性告诉我们,它不仅与经验世界的社会现实密切相关,而且还与媒介活动参与者的个体心理紧密相关,媒介—个体—社会三者共同构成了一种互为因果的三角关系,由此也形成了三种有关媒介建构研究的基本范式: 关注媒介文本的符号学范式,关注社会现实层面的社会学范式,以及关注个体心理的社会心理学范式。
下面就理论来源、研究对象、研究问题等几个方面作进一步阐述。
( 一) 符号学范式
在媒介建构现实的研究中,来自语言文化领域的学者常常把目光放在媒介语言的具体体现———文字、图象、声音等媒介文本上面,一般采用内容分析或者符号学方法,通过研究话语的修辞与内容变化来研究语言符号的意义及其生产过程,这种思路可以被称为符号学范式。
这种范式起源于结构主义语言学。索绪尔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来源于我们共享的文化符码。这种语言符号的概念意义( 所指) 随着历史变化而变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就是借助语言符号来思考和区分其所生活的世界的。因此,我们正是通过语言符号这种媒介,把我们的现实世界与社会历史文化建立起了联系。
罗兰·巴尔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符号学中的意指思想[9],正式把历史文化纬度引入符号学研究领域。他认为符号能指与所指两个层面之间的连接关系是一种意指关系,其中有两个核心序列 : 第一个序列是语言学意义上的符号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系,揭示的意义称为明示意,也是符号的常识性意义; 第二个序列引进了文化纬度,关心的是符号与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在第二序列中,第一层面的符号成为第二层面符号的能指,而这能指又重新获得意义项所指层。这一层面的意义称为隐含意( 文化义) 。这样就把意指的触角伸向了社会现实与文化领域。巴尔特认为,文化层面与神话一样具有虚拟的特性,因而也称之为神话层。
正是因为有了“意指”过程,意义丰富的文化系统成为了神话学的所指层面。符号学也完成了从语言符号学到神话符号学的蜕变。从第一系统的语言学到第二系统的神话学,与人发生关系的现实世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在第一系统中,我们面对的是物的世界,有赖于我们的实践活动来体验。感觉到的世界也是实实在在的物理世界,有时间和空间的规定性。到了第二系统,物理世界完全变成符号世界,或者说变成神话的世界。
我们接触的世界是一个超越了物理时空环境的心理世界。在那里,一切的经验不再依赖于我们的身体实践,而我们的文化想象力赋予了多种多样的符号( 文字、图片和声音等) 以形形的意义,这是理解、解释的结果。大众媒介( 既包括传统的报纸、电视、广播和杂志等,也包括以网络为纽带的新媒介) 建构的世界,就是一个第二系统意义上的符号世界。这个世界,是媒介从业人员借助一系列的图象、文字和声音符号建构而成的,并以新闻、广告与娱乐节目的形式出现。
学者们正是以符号学理论为依据,以媒介文本为研究对象,而解释与揭示符号世界的意义呈现就成了学者们努力的目标。诺曼·费尔克拉夫( Norman Fairclough) 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话语与社会变迁》一书中提出了一个包括话语文本、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在内的话语分析框架[10]。文本纬度的分析包括“词汇”( 主要涉及个体语词) 、“语法”( 涉及与分句和句子连在一起的语词) 、“连贯性”( 涉及分句与句子如何被连接在一起) 一直到“文本结构”( 涉及文本的大范围的组织属性) 层面; 第二个向度话语实践,牵涉到文本生产、分配和消费的过程; 第三个向度作为社会实践的话语,主要是在与意识形态和权力的关系中讨论话语。这三个向度具有递升特征,最后指向以政治、意识形态等形式体现出来的社会实践层面。这个模式虽然以社会实践为最高层次,但是始终围绕媒介文本而展开,重点是解释媒介符号多层面的意义,因而就社会实践层面而言还是不够彻底的。
( 二) 社会学范式
社会学范式重点关注媒介建构现实过程中社会现实或社会结构在其中的作用,以及在社会现实与媒介现实的互动影响过程中知识的生产与消费问题。
社会学范式的理论来源以彼得·伯格( PeterBerger) 和托马斯·卢克曼( Thomas Luckmann) 的知识社会学为主。他们改变了古典哲学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从形而上的逻辑世界转到我们身体力行的日常生活世界。他们认为这种世界蕴含的日常生活现实因为具有高度的真实性而“成为最重要的现实”,它们“以一个互为主观的世界,也是一个我与他人共享的世界,呈现在我面前”[11]。
也就是说,日常生活现实是一个主体间性的世界,具有最高实在的价值。这个世界只有通过行动者的社会互动才能建构完成。伯格和卢克曼认为,社会生活中任何一个实在的建构,都只能是社会地建构,即通过社会活动和社会生活本身来建构。
而基本的建构程序为制度化、合法化和社会化,正是通过这些过程,我们的日常生活世界称为主观与客观融合在一起的社会实在。
伯格和卢克曼的知识社会学,主要探讨了个体是如何通过语言的社会互动来建构主观实在与客观实在交错存在的日常生活世界,以及如何使社会实在与符号实在沟通连接起来。Hanna Ado-ni 等学者( 1984) 认为这个理论之所以能被应用于媒介建构研究,是因为“大众媒介( 新闻和娱乐) 在惯习化过程中所扮演的特殊角色,以及它对制度,既而稳定社会体系所提供的支持”[12]。
说到底,该理论解决了媒介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以及媒介在建构社会现实中的重要地位等问题。
由于社会学范式的研究重心在社会结构、社会化等社会一端,因而来探讨这种研究范式的研究问题时,我们会发现,文本意义或观念等文化范畴不是它的核心问题,相反,常识性的“知识”更适合成为媒介建构研究中社会学范式的研究主题。更确切地说,“知识”构成了各种意义的结构,离开它们,任何社会都无法存在。而且,在媒介建构研究中,知识不是固有的,它是社会互动的结果,与社会互动密不可分。知识与社会结构、社会互动等共同构成了最为重要的研究命题。
( 三) 社会心理学范式
社会心理学范式认为,媒介现实的建构是媒介活动参与者对媒介符号的接受、理解与阐释的过程,也是媒介活动参与者自我认同的过程。故媒介活动中参与者的心理及相关外在化就成了关键问题。该研究范式主要来源于符号互动论。
符号互动论发端于乔治·赫伯特·米德( Mead George Herbert) ,完成于赫伯特·布鲁默( Herbert Blumer) 。布鲁默认为符号互动论有三个基本前提: 人们对事物所作出的行动是建立在意义基础上的,而这事物是因为意义而存在的; 这些事物的意义来自于一个人与他的同伴之间的社会互动; 这些意义通过一个解释的过程得到处理或调整,而这个解释过程是人们在处理他所面对的事物的时候采用的途径。布鲁默进一步把它们概括为五个核心内容: 自我( the self) 、行为( theact) 、社会互动( social interaction) 、物体( objects)和集合的行为( joint action)[13]。
那么,符号互动论为何会成为重要的媒介建构研究范式? 符号互动论虽然是一种心理学理论,但是它与传统的心理学理论不同,它的研究重点在于个体的符号互动。而媒介世界是典型的符号世界,受众接受与处理媒介信息的过程恰是典型的符号互动,而且从心理学的视角来研究媒介建构又很好地填补了个体心理这一重要纬度,因此符号互动论就被运用到了媒介建构的研究中。
传统的心理学来自于西方的实证思想,在研究思维与方法上倾向于定量实证。但是符号互动理论关注的是符号的互动,倾向于阐释法,例如生活史、自传、个案研究、非结构性访问以及参与式观察等。而研究的社会问题也与传统心理学大相径庭。J M Charon( 1998) 特别列举了多个研究例子。如在种族问题上,可以把关注的焦点放在社会互动、传播、文化等策略上来理解种族主义和种族冲突; 就性别差异问题而言,符号互动主义者所要努力理解的性别差异,就包括个体是怎样被社会化的,我们是怎样逐渐地接受我们的身份和界定该做什么等问题上[14]。国内学者毛晓光认为,当前用符号互动理论来研究的社会问题包括社会越轨、两性符号命名、校园人群互动机制和移民的心理社会适应性等一系列问题[15]。
三、对三种研究范式的分析
在媒介建构现实的研究过程中,符号学范式、社会学范式和社会心理学范式依靠自身的理论特色,发挥出了自身的独特作用 :
从以上分析可见,这三种范式由于来自不同的理论学科,虽然共属媒介建构范式,然而在理论来源、关注对象以及研究问题等方面还是表现出了不同特点。总体来说,符号学范式从媒介文本入手,侧重于媒介符号的意义生产以及媒介内容的叙事结构等问题; 社会学范式从社会结构入手,侧重于社会结构与媒介现实之间的互动建构关系; 而社会心理学范式着眼于接受者个体心理,侧重于接受者是如何接受媒介现实的理论问题。
这种差异点也在学者们具体研究媒介建构时得到体现。笔者以《新闻与传播研究》、《新闻大学》、《国际新闻界》和《当代传播》等四本国内学术期刊,以及 Journalism & Mass CommunicationQuarterly ( JMCQ )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JOC)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 Electronic Media( JOBEM) 和 Communication Research 等 SSCI 期刊为研究对象,搜索了几十篇有关媒介建构研究的理论论文,阅读分析之后发现,符号学范式主要研究对象有: 媒介话语的修辞,媒介内容的文本结构以及基本的叙事模式。
另有少量论文研究了传媒形象或媒介身份等。从中可以发现,坚持符号学范式的学者比较倾向于把媒介建构当作一种话语建构,而研究媒介话语的结构规律以及媒介文本的文化意义显然是其首要任务; 社会学范式虽然把研究重心转移到了媒介的建构过程,然而在具体研究时,还是具有浓厚的社会学色彩。这些学者大部分认为在媒介现实与社会现实之间存在着各种社会因素,在媒介现实对人的社会化过程以及社会现实对媒介内容选择等一系列问题上起着重要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个体经验、媒介惯例、组织部门和意识形态等等,它们共同构成动态的结构关系。而这一切的影响又往往是通过新闻监管、条例、谈话等一系列话语的形式得以实现的;而社会心理学范式则把重点放在受众纬度。这些学术论文高度重视受众在理解解释媒介内容过程中自身日常生活经验,尤其是常识的作用。他们经常研究网络社区中的人际互动,以及相关的身份建构、意义交流等相关问题。
虽然这三种媒介建构的研究范式具有自身的独特性,然而在具体的研究中,我们同时发现了融合的趋势。例如欧文·戈夫曼( Erving Goffman)是大家比较认可的媒介建构论者。他早期倾向于研究新闻媒介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关系,着力发掘在新闻媒介表达现实世界的过程中各种社会结构因素的作用,具有宏观建构的研究色彩; 后来他把注意点转向媒介受众,研究了人们形成媒介印象的过程中怎样使用与事件有关的信息以及如何表现的特点,强调了媒介活动参与者的主动性。因此,我们可以进一步认为,随着媒介建构研究的深入,融合的特征也将表现的更为显着和成熟。
参考文献:
[1]沃尔特·李普曼. 舆论学[M]. 北京: 华夏出版社,1989. 10-18.
[2]C Wright Mills. Power,politics,and people: The collected es-says of C Wright Mills[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7. 405-406.
关键词:城市老年妇女;社会参与;生活方式;生活质量;生存和发展权;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C9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04(2012)05?0181?06
一、问题的提出
在全球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下,老年妇女问题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妇女在创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过程中为人类社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然而在传统性别文化的影响下,妇女的生存和发展权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现阶段我国的老年妇女具有文化程度低、生活保障低等生存劣势,关注老年妇女的生存质量是体现社会公平与公正,构建和谐家庭与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我国对老年妇女相关问题的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20世纪80年代,这一时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老年妇女生活状况的描述性分析;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这一时期在人口调查普遍开展的背景下,开展了包括老年女性在内的老年人相关问题的定量研究,但是关于老年妇女的专题研究仍然较少;第三个阶段是1995年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的召开,引起了人口学、经济学、教育学和社会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对妇女问题的关注。目前,研究我国老年妇女的专著仍然较少,对于女性老年人的研究仍处于老龄研究中的边缘。从1979年2月到2011年11月,中国知网的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论文数据库以及中国重要会议论文数据库收录的文章中,以老年妇女为主题的论文共有5696篇。目前学界对于老年妇女的研究主要有2个特征,第一,是从医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关注老年妇女的身体状况和心理活动;第二,是从人口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关注老年妇女的人口特征、医疗保障待遇和社会生活状况。关于老年妇女社会参与的研究主要在集中探讨老年妇女参与社会活动的可行性和参与社会活动的价值。
针对老年妇女参与社会活动的可行性和参与社会活动的价值这一问题,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老年妇女平均寿命比男性长,参与社会劳动的时间相对就长。老年妇女退休年龄早,继续参与社会劳动的精力旺盛,并且她们在整个老年群体中数量多、比重大,可以充分调动她们的积极性、发挥她们的作用。[1](278)老年妇女是社区建设的重要人力资源应得到高度重视。目前我国社区的参与者与受益者都以老年妇女为主体,老年妇女如果能积极的参与社区建设,为社区献计献策,这样必然会推动我国社区建设的发展。老年妇女能够在社区建设的过程中,继续实现自己的人身价值,继续社会化。[2]
针对老年妇女社会参与存在的问题,主要观点有:老年妇女的家务负担重、社会参与机会少。由于长期存在的家务劳动性别分工,许多中国老年妇女承担着照料家人(包括老伴、儿女及孙辈)的责任,家务负担重,社会参与率较男性低。[3]城市文化程度较高、经济情况较好的老年妇女的社会参与活动主要侧重于身体锻炼和娱乐活动。老年妇女在退休后的交往圈由业缘、地缘逐步退缩为姻缘与血缘,社会空间由开放型向封闭型退化。[4]老年妇女具有惰性文化心理和血缘偏执意识这两种负面文化心理。惰性文化心理是指老年妇女的依赖心理、容忍心理、随大流心理和淡漠心理。在家庭关系中,主要表现为依赖和容忍;在社会关系中,主要是随大流和淡漠。惰性文化心理减弱了老年妇女自养自立的能力和意识,而血缘偏执意识使老年妇女更多地依附于家庭和子女,缺乏社会交流,容易导致孤独和寂寞。[5]
综观现有研究,主要是从个人、家庭和社会三个层面论述了老年妇女参与社会的积极意义,并指出针对老年妇女退休后精力仍然旺盛、身体状况良好的特点,可以适当推迟其退休年龄,鼓励通过社会参与来提升物质生活水平和减轻赡养负担,但以上研究仅从抽象的层面指出政府、社会和家庭对促进老年妇女社会参与所肩负的责任,缺乏对老年妇女社会参与的特征进行细致地分析,没有对影响城市老年妇女的社会参与的相关因素进行更细致地研究。
二、研究方法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目前国内对老年人社会参与的涵义的界定主要集中在对参与范畴的争论,如老年人从事的是否是有报酬的活动,老年人的社会参与是否包括家务劳动,老年人的社会参与是否包括政治文化活动等。
笔者认为,把老年人参与的所有与社会产生联系的活动都看作是老年人社会参与的内容,过于宽泛,不利于区分老年人的纯个人闲暇行为和社会参与对老年人生活的影响。本文认为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应是指老年人基于自身的兴趣爱好、利益或需求的满足,通过合法途径参与有组织的社会活动,并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与其它社会成员、社区和社会产生联系和互动的过程。这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第一,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基于老年人参与意愿而做出的选择,是老年人为满足自身需求而参与的活动;第二,老年人的社会参与是指在参与的过程中,会与社会中的组织和他人产生互动和交流;老年人种花养草、读报看书等纯个人或家庭行为,不应属于老年人社会参与;第三,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的形式较为灵活,可以自发地组织参与,也可以在社区和社会团体的组织下来参与。
放开二胎政策
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 梁建章
“我国人口政策亟待改变”
北大国发院简报
2011年第2期
最近统计局估算的生育率为1.5左右,已远远低于更替水平。预测数据显示,2040年中国总人口将在14亿左右。但那时60岁以上的老人将从现在的2亿增至4亿多,20岁-60岁的工作年龄人口从8亿降至7亿。
更严重的问题是,最有活力的20岁-40岁的年轻人,将从4.5亿降到3亿以下,降幅近33%。而届时印度的人口总量将超过中国达到16亿,工作人口将增至8.5亿,并且年轻的工作人口和大学生将比中国多50%。
这种人口结构上的区别意味着什么?一个国家若拥有更多高素质的年轻人,这个国家就将在国际竞争中占据先机,反之,如同中国的情况,经济或将陷入人口老龄化困境。
人口结构老龄化拖累经济发展,日本是先例。随着生育率下降,到上世纪80年代人均收入达到1万美元时,生育率降到1.6左右,90年代降到1.5,现在只有1.3上下。从90年代开始,日本经济一蹶不振,连续20年的经济萧条,被美国远远抛开。
所以,放开生育限制对中国经济的未来至关重要。还有一个论据支持即使没有计划生育,生育率也不会大幅上升。在全国全面实行计划生育的80年代,有四个地区作为试点没有实行强制的一胎化政策。它们是甘肃省酒泉、山西省翼城、河北省承德、湖北省恩施,是典型的中国欠发达地区。经过20多年的观察,发现这些地区的生育率目前也就在1.8左右。
综合各国及中国地区经验,即使放开二胎,中国的生育率也远恢复不到更替水平。所谓“放开二胎就会导致人炸”的论调,在现代根本不成立。过去30年实行一胎政策对中国早年减少人口压力起到积极作用,但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生育率急剧变化,现在需要尽快全面放开二胎。
制度
男多女少刺激经济增长
哥伦比亚大学 魏尚进等
“中国的性别比、企业家精神和经济增长”
NBER工作论文16800号
中国的婚前男性数目远远超过女性。这一畸高的性别比造成一些负面结果,有研究表明性别比畸高与犯罪率之间存在正相关。
但这种性别不平衡是否都是负面影响?答案是否定的。这种性别不平衡也有可能刺激工作热情和企业家精神,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首先,性别不平衡更有可能推动区域性企业的成长,这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而且,有儿子的家长随着本地性别比的变化,成为企业家的可能性增大。
其次,有儿子的家庭在承担更加艰苦和危险的工作方面显示出较强的意愿。但有女儿的家庭在劳动力供给上与是否愿意承担艰辛工作并不相关。也就是说,有女儿的家庭既有可能去承担艰辛工作,也有可能不愿意承担艰辛工作。
最后,性别比高的省份经济增长的速度也较快。而且随着性别不平衡形势的恶化,其省一级表现出来的经济增长水平差异似乎也会持续。当然这需要考虑其他方面的因素。
观点
收入能否提升幸福
山东大学 邢占军
“我国收入与幸福感关系的研究――六城市主观幸福感调查”
《社会学研究》 2011年第1期
在较为系统地考察以往收入与幸福感关系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已经公开的政府统计数据、六个省会城市的调查数据,以及来自沿海某省城市居民连续七年的调查数据,对中国城市居民收入与幸福感的关系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