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建筑美学论文

建筑美学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17 18:05:1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建筑美学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建筑美学论文

篇(1)

1.完善的功能当代博物馆建筑功能完善,是一个集收藏、研究、展示、宣传、休闲、办公等于一体的场所,各区域都针对各自不同的用途,经过精妙的设计,发挥着各自强大的功能。在藏品区域重点考虑安全、温湿度等问题,针对藏品的特点设置合理的通道,满足藏品出入库和布展的需要。宣传区既要注意宣传内容的导向功能,又要考虑宣传对象的复杂性,制定了具有针对性的宣传策略。休闲区是当代博物馆建筑的重要功能区域,是为了满足人们休闲休息需要而设置的,要充分考虑博物馆的规模和人们的实际需要,注意与展区保持一定距离,以免影响参观者。独特的建筑寓意当代博物馆建筑与其他建筑有着较大的区别,体现出独特的美,是一个城市的地标性建筑,体现出一个城市的地域、人文、历史等特征,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寓意。当代博物馆建筑造型独特,风格迥异,但又能从实际需要出发,与周围建筑和谐统一,使建筑功能与实际需要完美结合,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不同博物馆建筑的设计目的和背景不同,导致建筑寓意的独特性,这种独特的寓意能让参观者记忆深刻。

2.科学合理的采光博物馆的展品是通过视觉传递给广大参观者。因此,当代博物馆建筑特别注意运用科学的手段进行合理的采光照明,合理的采光能提高展览效果和观众的视觉效果。目前博物馆的采光主要有自然光、人工照明、自然光与人工照明相结合三种方式,充分运用自然光是博物馆建筑的重要任务,自然光既能更好的发挥光的作用,又能让展品得到有效的保护。当代博物馆大都采用透明玻璃屋顶和金属遮阳片相结合的顶棚设计方式,充分地利用自然光并配以先进的照明设施,让展厅光线充足,使参观者的心情愉悦。CENTURY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由于博物馆藏品和业务量的不断增加,当代博物馆建筑要适应发展的要求,满足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同时,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需要不断增强,博物馆的服务功能也要不断增加和完善,这就为博物馆建筑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以满足人们需要为出发点,不断完善博物馆的各项服务,是当代博物馆建筑发展的方向。因此,当代博物馆设计建设时要用发展的眼光,不断更新服务观念,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当代博物馆建筑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

二、当代博物馆建筑的美学功能

当代博物馆建筑能够表达博物馆展览的主题当代博物馆建筑包含着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处处体现出博物馆展览的主题内容,博物馆建筑成为展览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博物馆建筑要与展览之间进行完美的融合。随着美学理念的不断发展,博物馆建筑能利用自身特征充分体现展览的文化内涵和理念,注重建筑空间带给参观者的体验,利用博物馆建筑无声的语言,将真实的感受通过视觉传达给了参观者,使参观者的精神和心灵受到强大震撼。当代博物馆建筑能够提升博物馆的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需要的不断提高,当代博物馆的功能也不断完善,从过去单一的展览、陈列、研究基本功能向教育宣传、休闲娱乐的服务性方向发展。博物馆已不仅仅是人们参观学习的地方,被赋予了新的内容,与其他机构连成整体,增加了一些娱乐,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成为了提供各种文化活动和服务设施的综合体。当代博物馆建筑能够促进城市的发展当代博物馆建筑作为建筑领域的代表作,具有独特的造型、迥异的风格及完善的功能,体现出较高的建筑的水平,并能与所在城市的建筑和谐呼应,成为城市建筑美景,呈现出强大的美学效应。随着博物馆建筑造型和功能的多元化发展,博物馆建筑成为一个城市标志性建筑,以独特的美吸引大量的参观者,带动旅游业,促进城市的发展。

三、基于美学视角下的当代博物馆建筑现状分析

当代博物馆建筑规模盲目追求大型化当代博物馆建筑规模的盲目大型化,导致了博物馆建筑造价及日常维护费用增加,使博物馆的投资比例严重失调,影响博物馆的正常运行。博物馆建筑往往是一个城市的地标性建筑,需要与城市的文化环境相融合,大型化的博物馆建筑难以与城市文脉融合,容易出现二者不协调的现象,影响了博物馆建筑的美学效果。当代博物馆建筑风格单一,忽视功能要求博物馆完善的功能是博物馆建筑的直接目的。当代一些博物馆建筑的风格单一,大都是西方古典式的复古主义风格,片面的追求符号式或直接模仿某建筑,忽视了所在城市的环境因素,没有充分考虑博物馆使用功能的需求,这样就造成博物馆建筑造型与功能相脱节,博物馆建筑风格与环境因素不协调,博物馆建筑布局与博物馆的陈列要求不符等诸多问题。当代博物馆建筑忽视参观者的活动博物馆建筑主要用途是为广大观众参观提供公共场所。参观者是博物馆建筑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当代博物馆建筑要把建筑本身功能和广大参观者的需求有机结合。但是当代博物馆建筑过分关注陈列展品的设置,而忽视考虑参观者的主体因素,常常把参观者严格限制在一个规定的空间区域,忽视了参观者的活动。

四、基于美学视角下的当代博物馆建筑发展趋势

1.当代博物馆建筑新的美学方向随着人们素质和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历史文化知识水平也不断提高,对于当代博物馆建筑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这就要求博物馆建筑改变传统的风格与造型,不断提升美学水平。在新美学观念的引领下,当代博物馆建筑运用新的美学思想和手法,在保证满足完善的功能前提下,合理采用新美学观念进行创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博物馆建筑的美学水平和艺术品位,使博物馆建筑与展示内容更加融合协调,符合当代博物馆建筑新的美学发展方向。

2.当代博物馆建筑符合大众的审美需求当代博物馆建筑要具有美感,就必须符合大众审美观念,充分考虑不同层次的人对美的需求,体现出博物馆建筑的美学价值。当代博物馆建筑要努力符合不同人群的审美要求,实现与当代大众审美观念的有机结合。同时,当代博物馆建筑应顺应美学发展潮流,努力塑造成为公众乐于主动参与,可以实现公众全方位提高与完善的公共活动场所。参观者去博物馆不仅能探寻到历史文明的印迹,欣赏到博物馆建筑美,更重要的是能享受到一种新的美学体验和交流的乐趣。

篇(2)

[论文摘要]当代室内设计美学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审美思维的变化,它在现代哲学与科学思想的双重影响和推动下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因而完全摆脱了总体性的、线型的和理性的思维惯性,迈向了一种更富有当代性的新思维之路。当代室内设计不仅需要满足人们的生理、心理等要求,从环境整体的高度综合地处理人与环境、人际交往、文化内涵、实用功能等多项关系,而且需要注重表达审美情感、体现审美意义和价值。因此,美学理论为当代室内设计提供了指导性的作用。

室内设计是建筑设计的继续和深化,是完善空间、传播文化、创造美的艺术,是运用现代工艺、技术将美学理念、文化内涵和功能因素融入人性化室内空间环境的艺术。完美的室内设计产生于高度的现代文明,成功的室内设计同时创造着先进的文化。作为美学分支的艺术与技术美学是指导室内设计的重要学科之一,它是研究设计领域审美问题的一门新兴学科。

今天,人们已日益明晰地认识到被装修空间的布局、质感、色彩;家具的布置;设备的安装;通信等网络的建设不再是简单的组合、时尚的反映,而应提升到人性化和个性化的层面去实现文化、科技、环保和效率的有机结合。现代室内设计需要满足人们的生理、心理等要求,需要综合地处理人与环境、人际交往等多项关系,需要在为人服务的前提下,综合解决使用功能、经济效益、舒适美观、环境氛围等种种要求。现代美学理论在当代室内设计中发挥着指导性的作用。本文就此加以论述。

一、从形态学视角看室内设计中的美学要素

就本质而言,室内设计是将多种视觉的物质元素组合构成具有三维空间形态特征的造物活动,属造型艺术的范畴,然而与其它纯粹欣赏艺术形式不同的是,室内设计同时具有着实用的动能属性。从形态学的角度看,室内设计中的美学要素及内容任务主要分为一下几个方面:

(一)空间要素:空间合理化并给人们以美的感受是设计的基本任务,因此,设计者不能拘泥于过去形成的空间形象,要勇于探索发现时代技术与审美特点赋于空间的新形象。

(二)美学色彩要求:室内色彩除对视觉环境产生影响外,还直接影响人们的情绪、心理。科学的运用色彩有利于工作,有助于健康,应做到色彩处理得当,既能符合功能要求又能取得美的效果。室内色彩设计除了必须遵守一般的色彩规律外,还应随着时代审美观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三)美学装饰要素:室内整体空间中的柱子等建筑构件以及墙、顶等各界面,对其进行符合功能需要的装饰,是构成完美的室内环境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利用不同装饰材料的质地和丰富多变的装饰形式,可以获得千变万化和不同风格的室内艺术审美效果,同时亦能体现不同地域的历史文化特征。

以上美学要素虽有其相对独立的价值,却不能孤立对待,因为从形态学的角度分析,总体应大于所有个体的总和,仅仅依靠总体中的一部分不能解释总体。因此,室内设计整体审美价值的产生要凭籍各美学要素统一框架下的意义整合而获得。

在所有的与视觉有关的艺术设计中,形态学提供了基本的部件构成形式和把它们组合在一起的准则,当然其中也包括设计中依附于形式的各美学要素的组合法则。不仅如此,形态学理论还被应用在甄别艺术设计风格流派及研究艺术设计的特征等方面。具体到室内设计操作过程中,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把设计的个性从那种“压迫性的总体性”中解救出来,如何充分发展差异性和异质性。其实,这种把大叙述和小叙述对立起来,把总体性和差异性对立起来,把同一性和异质性对立起来,以非总体性、非中心的思维方式来审视、规范自我的创造的思维特征,不仅是建筑与室内设计领域,而且也是当代艺术与文化的重要特色之一。从实践来说,它也确实已经对当代室内设计创作带来了积极的富有成效的影响。

二、整体环境观念下的功能与审美意义表达

处于随社会变化而不断发展中的当代室内设计,或称室内环境设计,应确立整体环境的设计观念,这里的“环境”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指建筑实体围合形成的室内环境,它主要包括室内空间形态、视觉环境、空气质量环境、声光热等物理环境、心理环境等诸多要素;其二是指包括建筑外观在内的庭院、街道、广场乃至整个社区、城市、地区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的大环境概念。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因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社会背景、生产力水平等因素,在不同时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审美取向与理想精神,所有这一切经历史的积淀与传承而形成具有个性差异、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它和地貌、物种、气候交织一起共同构成了这个地区的自然与文化景观。以人为中心的室内设计,不但要从功能上考虑符合人们生活方式和生存所需的各种实用要求,而且更应从心理方面进行基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精神需求的人文关照,以及满足人们渴望亲近自然的愿望。室内设计作为文化的物化创造活动,其风格形式的表现应从大环境整体的高度,运用符号学的理论、方法,把室内环境视作一个符号系统,通过对设计元素在组合中的符号化处理,使能指与所指有效结合而具意指作用,充分运用设计形态符号的象征、隐喻功能,准确反映出室内设计的地域文化内涵和时代特色,以及表达审美情感、体现审美意义和价值。

室内设计的“里”,和室外大环境的“外”,具有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作为大环境系列“链中一环”的室内设计,不可脱离开大环境中的自然、文化与社会特征、意义而孤芳自赏。正是为了更深入地做好室内环境设计,就愈加需要对环境整体综合因素有足够的了解和分析,着手于室内,但着眼于“室外”。当前室内设计还存在着相互类同、缺少创新和个性的情况,对环境整体缺乏必要的了解和研究,从而使设计缺失内涵而流于一般,设计构思局限封闭。

三、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审美结合

当代室内设计的另一个显著特点便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审美结合。设计的科学性在带来空间环境功能的合理、舒适、高效、安全的同时,其结构、材料、工艺本身具有的技术美感与设计形式处理产生的艺术美感,共同形成了当代室内设计审美的一个重要特征。

在室内环境的创造中,现代美学要求室内设计不但高度重视艺术性,而且还高度重视科学性,及其相互的结合。从建筑和室内设计发展的历史来看,具有创新风格的兴起,总是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社会生活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价值观和审美观的改变,促使室内设计必须充分重视并积极运用当代科学技术的成果,包括新型的材料、结构构成和施工工艺,以及为创造良好声、光、热环境的设施设备。当代室内设计的科学性,除了在设计观念上需要进一步确立以外,在设计方法和表现手段等方面,也日益予以重视,设计者已开始认真的以科学的方法,分析和确定室内物理和心理环境的优劣。另外,在设计表现方面,计算机技术进行设计和绘图的广泛普及应用,可使我们在初始设计阶段中便能运用其所提供的三维视觉技术去探测第四维效果。例如美籍华裔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早在20世纪80年代来中国讲学时所展示的华盛顿艺术馆东馆室内透视的比较方案,就是以电子计算机绘制的,这些精确绘制的非直角的形体和空间关系,极为细致真实地表达了室内空间的视觉形象,并把新技术产生的视觉美感展现在我们面前。

针对当代建筑和室内设计中的高科技和高情感问题,室内设计在采用物质技术手段的同时,当高度重视并运用现代美学原理,将科学性与艺术性、生理要求与心理要求、物质因素与精神因素进行综合而全面的考量,从而创造出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室内空间和形象、以及具有视觉愉悦感和文化内涵的室内环境,使生活在当代社会高科技、高节奏中的人们,在心理上、精神上得到平衡和满足。

综上所述,处于多学科交叉、渗透、融合、发展中的当代室内设计,离不开美学理论的参与和指导。理论必须是明白清楚的,它是学术和应用的重要工具。没有理论的指导,室内设计便缺乏组织基础且是脆弱的。同时,人类社会的发展,不论是物质技术的,还是精神文化的,都具有历史的延续性,当代室内设计应因地制宜地有效借助美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并紧跟时代和尊重历史,从整体环境的角度出发,采取具有民族特点、地域风格、充分考虑文化的延续和发展的设计手法,创造符合功能需要、且具文化内涵意义与审美价值的当代室内设计文化。

参考文献

[1]王世仁,理性与浪漫的交织:中国建筑美学论文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2]候幼彬,中国建筑美学,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篇(3)

室内设计是建筑设计的继续和深化,是完善空间、传播文化、创造美的艺术,是运用现代工艺、技术将美学理念、文化内涵和功能因素融入人性化室内空间环境的艺术。完美的室内设计产生于高度的现代文明,成功的室内设计同时创造着先进的文化。作为美学分支的艺术与技术美学是指导室内设计的重要学科之一,它是研究设计领域审美问题的一门新兴学科。

今天,人们已日益明晰地认识到被装修空间的布局、质感、色彩;家具的布置;设备的安装;通信等网络的建设不再是简单的组合、时尚的反映,而应提升到人性化和个性化的层面去实现文化、科技、环保和效率的有机结合。现代室内设计需要满足人们的生理、心理等要求,需要综合地处理人与环境、人际交往等多项关系,需要在为人服务的前提下,综合解决使用功能、经济效益、舒适美观、环境氛围等种种要求。现代美学理论在当代室内设计中发挥着指导性的作用。本文就此加以论述。

一、从形态学视角看室内设计中的美学要素

就本质而言,室内设计是将多种视觉的物质元素组合构成具有三维空间形态特征的造物活动,属造型艺术的范畴,然而与其它纯粹欣赏艺术形式不同的是,室内设计同时具有着实用的动能属性。从形态学的角度看,室内设计中的美学要素及内容任务主要分为一下几个方面:

(一)空间要素:空间合理化并给人们以美的感受是设计的基本任务,因此,设计者不能拘泥于过去形成的空间形象,要勇于探索发现时代技术与审美特点赋于空间的新形象。

(二)美学色彩要求:室内色彩除对视觉环境产生影响外,还直接影响人们的情绪、心理。科学的运用色彩有利于工作,有助于健康,应做到色彩处理得当,既能符合功能要求又能取得美的效果。室内色彩设计除了必须遵守一般的色彩规律外,还应随着时代审美观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三)美学装饰要素:室内整体空间中的柱子等建筑构件以及墙、顶等各界面,对其进行符合功能需要的装饰,是构成完美的室内环境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利用不同装饰材料的质地和丰富多变的装饰形式,可以获得千变万化和不同风格的室内艺术审美效果,同时亦能体现不同地域的历史文化特征。

以上美学要素虽有其相对独立的价值,却不能孤立对待,因为从形态学的角度分析,总体应大于所有个体的总和,仅仅依靠总体中的一部分不能解释总体。因此,室内设计整体审美价值的产生要凭籍各美学要素统一框架下的意义整合而获得。

在所有的与视觉有关的艺术设计中,形态学提供了基本的部件构成形式和把它们组合在一起的准则,当然其中也包括设计中依附于形式的各美学要素的组合法则。不仅如此,形态学理论还被应用在甄别艺术设计风格流派及研究艺术设计的特征等方面。具体到室内设计操作过程中,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把设计的个性从那种“压迫性的总体性”中解救出来,如何充分发展差异性和异质性。其实,这种把大叙述和小叙述对立起来,把总体性和差异性对立起来,把同一性和异质性对立起来,以非总体性、非中心的思维方式来审视、规范自我的创造的思维特征,不仅是建筑与室内设计领域,而且也是当代艺术与文化的重要特色之一。从实践来说,它也确实已经对当代室内设计创作带来了积极的富有成效的影响。

二、整体环境观念下的功能与审美意义表达

处于随社会变化而不断发展中的当代室内设计,或称室内环境设计,应确立整体环境的设计观念,这里的“环境”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指建筑实体围合形成的室内环境,它主要包括室内空间形态、视觉环境、空气质量环境、声光热等物理环境、心理环境等诸多要素;其二是指包括建筑外观在内的庭院、街道、广场乃至整个社区、城市、地区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的大环境概念。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因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社会背景、生产力水平等因素,在不同时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审美取向与理想精神,所有这一切经历史的积淀与传承而形成具有个性差异、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它和地貌、物种、气候交织一起共同构成了这个地区的自然与文化景观。以人为中心的室内设计,不但要从功能上考虑符合人们生活方式和生存所需的各种实用要求,而且更应从心理方面进行基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精神需求的人文关照,以及满足人们渴望亲近自然的愿望。室内设计作为文化的物化创造活动,其风格形式的表现应从大环境整体的高度,运用符号学的理论、方法,把室内环境视作一个符号系统,通过对设计元素在组合中的符号化处理,使能指与所指有效结合而具意指作用,充分运用设计形态符号的象征、隐喻功能,准确反映出室内设计的地域文化内涵和时代特色,以及表达审美情感、体现审美意义和价值。

室内设计的“里”,和室外大环境的“外”,具有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作为大环境系列“链中一环”的室内设计,不可脱离开大环境中的自然、文化与社会特征、意义而孤芳自赏。正是为了更深入地做好室内环境设计,就愈加需要对环境整体综合因素有足够的了解和分析,着手于室内,但着眼于“室外”。当前室内设计还存在着相互类同、缺少创新和个性的情况,对环境整体缺乏必要的了解和研究,从而使设计缺失内涵而流于一般,设计构思局限封闭。

三、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审美结合

当代室内设计的另一个显著特点便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审美结合。设计的科学性在带来空间环境功能的合理、舒适、高效、安全的同时,其结构、材料、工艺本身具有的技术美感与设计形式处理产生的艺术美感,共同形成了当代室内设计审美的一个重要特征。

在室内环境的创造中,现代美学要求室内设计不但高度重视艺术性,而且还高度重视科学性,及其相互的结合。从建筑和室内设计发展的历史来看,具有创新风格的兴起,总是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社会生活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价值观和审美观的改变,促使室内设计必须充分重视并积极运用当代科学技术的成果,包括新型的材料、结构构成和施工工艺,以及为创造良好声、光、热环境的设施设备。当代室内设计的科学性,除了在设计观念上需要进一步确立以外,在设计方法和表现手段等方面,也日益予以重视,设计者已开始认真的以科学的方法,分析和确定室内物理和心理环境的优劣。另外,在设计表现方面,计算机技术进行设计和绘图的广泛普及应用,可使我们在初始设计阶段中便能运用其所提供的三维视觉技术去探测第四维效果。例如美籍华裔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早在20世纪80年代来中国讲学时所展示的华盛顿艺术馆东馆室内透视的比较方案,就是以电子计算机绘制的,这些精确绘制的非直角的形体和空间关系,极为细致真实地表达了室内空间的视觉形象,并把新技术产生的视觉美感展现在我们面前。

针对当代建筑和室内设计中的高科技和高情感问题,室内设计在采用物质技术手段的同时,当高度重视并运用现代美学原理,将科学性与艺术性、生理要求与心理要求、物质因素与精神因素进行综合而全面的考量,从而创造出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室内空间和形象、以及具有视觉愉悦感和文化内涵的室内环境,使生活在当代社会高科技、高节奏中的人们,在心理上、精神上得到平衡和满足。新晨

综上所述,处于多学科交叉、渗透、融合、发展中的当代室内设计,离不开美学理论的参与和指导。理论必须是明白清楚的,它是学术和应用的重要工具。没有理论的指导,室内设计便缺乏组织基础且是脆弱的。同时,人类社会的发展,不论是物质技术的,还是精神文化的,都具有历史的延续性,当代室内设计应因地制宜地有效借助美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并紧跟时代和尊重历史,从整体环境的角度出发,采取具有民族特点、地域风格、充分考虑文化的延续和发展的设计手法,创造符合功能需要、且具文化内涵意义与审美价值的当代室内设计文化。

参考文献

[1]王世仁,理性与浪漫的交织:中国建筑美学论文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篇(4)

摘 要:任何一门人文科学研究都应当对变化着的社会文化现象作出及时而有力的回应,而且它不应该是封闭的,应该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审美向生活的倾斜,不仅是社会消费文化使然,也是它发展的内在要求。所以说仅仅只是停留在对文艺作品审美观审上是不够的,未免局限了她的发展,就应该从纯文本走向非文本形态,走向生活中有可能进行审美的场域。

关键词:日常生活审美化 非文本形态

任何一门理论的学习必然要导向实践,否则就只能是空中花园,不具有特别的现实意义,现代美学原理也是一样.通过学习这门课程,不仅仅能运用其中的原理分析古今中外大量的文艺作品,而且对我们的生活和整个的人生规划,以及现实社会建设都有积极意义。

现代美学原理是用马克思整体观对美学和文艺学进行探索的尝试,它是通过能作为能动主体的人,站在人类历史的高度,整体把握人类生存事实的完整的科学方法。作为主体的人,绝不是空洞抽象的人,而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个体。

歌德笔下的浮士德博士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最好的例子。他既有追求爱情,与葛丽卿结合的感性冲动与愿望,也有追求古典艺术的理性冲动,还有实现社会价值创造,达到永恒的审美创造之冲动。一个健全的人势必要追求从感性冲动再到理性冲动,最后上升到审美创造冲动的全过程,不能只居其一或居其二,应该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而且这一体系所达到的高度又是通过不断否定低层次的冲动来完成的,个体的生命总是指向于共聚物高层次的各种创造,那么就必然要由否定当前不进入到更高境况之中去。浮士德的经历具有必然性,是人性的普遍表征。

如果说,学习现代美学原理仅仅停留在能分析文学作品这个层面上是远远不够的,这必须使我们关注生活,关心自身,完成人生甚至是社会的完美建构。美学必然要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或者说把美学导向日常生活中去。

这并不是臆想。各种门类的美学,如建筑美学,园林美学,饮食美学……的出现,由此可见,审美早已渗透到日常生活中,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其中最先对这一现象发文评论的当属陶东风的《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文化研究的兴起――兼论文艺学学科反思》,文章称审美活动已经超越纯艺术的范围,渗透到大众生活中,如广告设计,流行歌曲,街心花园,购物广场……等等,都表现出审美化的倾向或特征。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认同这一观点,赵勇的《再谈“日常生活审美化”――对陶东风先生一文的简短回应》,文章从当代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语境中生成的理论和社会现象是否符合中国的现实情况这个角度出发,质疑了命题的普适性。朱国华也发文表示, “日常生活审美化”不是一个普遍的命题。

“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一命题的提出并不是中国学者,而是英国的迈克・费瑟斯通,他1988年在大众文化协会大会上的演讲就是以《日常生活审美化》为题,后又有韦尔施在《重构美学》中倡导“全球审美化”,“经济基础审美化”,“物质审美化”,甚至提出“审美化已经成为全球性首策略” 。1988年召开的第十四届国际美学会议上弗恩特说道,“审美化正成为当今社会的首要组织原则”,“通过设计,技术以及风格化,美学已渗透到现代性生产世界,商品也具有了文化属性”。从以上几位学者的观点来看,他们所要说明的是生活和技术之间的距离缩小,甚至是界限模糊,审美已经超越纯艺术范围,已经渗透到日常生活中。

陶东风认为,“生活空间和审美空间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甚至完全丧失了。购物中心,超级市场,街心花园,度假胜地成为新的审美活动的主要场所(即使是精英知识分子也很少到高雅的美术馆,音乐厅去进行审美观赏)”。①如果我们走出去多转转,大概是会同意陶东风的观点的。深圳的市民中心和深圳图书馆,音乐厅坐落在红荔路以南的片区,单单是市民中心建筑群,就给人惬意的感受,它的楼顶是流线性设计,像一片此起彼伏的银色海浪,靠西边一点有一个略尖的穹顶,特别是到了晚上的时候,市民中心建筑群本来也有灯火,围绕在周遭的街灯都亮起来,若是能站在图书馆水墙的阳台上观望,那真是美极了的。市民中心并不仅仅是观赏性的建筑,它提供的服务和功能大得多。深圳市博物馆就坐落在东区,这里常年举办各种展览,有文物展,画展,民俗风情展等等不一而足,免费向民众开放。博物馆正门出来是一个广场,高大的热带植物呈环抱状延伸开去,树下有许多环形石礅,和高树相呼应,以供休息之用。西区为通常为各种公共功公益活动提供场地。每周这里都会举行亲子教育活动或是防火防灾知识宣讲,或者是文艺演出等等。当然这里的布置没有一般会场的呆板和严肃,枣红色的落地帘,舞台宽阔大气,简约大方的吸顶灯和装饰灯,洒下来的光线也是柔和,非常体贴人的眼睛。整个观众席设计成五舞台形,坐椅和落地帘的颜色都是庄重的枣红色,也保持一种和谐,地板是颜色较深的简易木纹板。我常常在感叹,这里给人的好感可不会比音乐厅差呢!这些地方都属于公众活动空间,但又不只是提供公共服务那么简单,或者只是一个活动场所。它们本身就具有一种吸引人的物质,一种比较轻松自由的美感。建筑物不是没有生命气息的静态物质,它已经是兼有实用功能和审美效果的有意味的人文设计。生活中像这样的例子有很多。陕西的“新唐风”建筑 ,广州天河城,深圳万象城,还有各地的城市广场等等,不仅是这些,街市上琳琅满目的广告,家电,日用品,甚至是流行歌曲歌词,手机短信等等都在挑起人们美的味觉和视觉。当然有人担心审美渗透到日常生活中,是审美泛化的表现,或者说是审美民主化的症状,是审美的“祛魅”“去精英化”,但是这并不能说服所有人都表示认同,自康德提出审美的无功利以来,得到很多人的拥护,反对审美向日常生活倾斜的人则认为这种物质性的审美的美学的堕落。

“任何一门人文科学研究,在我看来都应当对变化着的社会文化现象作出及时而有力的回应”,②而且它不应该是封闭的,应该有海纳百川的胸怀。那么,恰恰《现代美学原理》对我们就有这样的要求,原理学得之后要进行研究应用,再走向现实设计,与现实生活结合,能分析我们身边的社会现象,更能够对我们的人生进行美的设计。日常生活审美化是一个必然态势,审美向生活的倾斜,不仅是社会消费文化使然,也是它发展的内在要求。

注释:

① 陶东风 著《精英化――去精英化与文学经典建构机制的转换》.《文艺研究》.2007年第12期.第17页

② 陶东风 著《日常生活审美化与文化研究的兴趣――兼论文艺学的学科反思》.《浙江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第168页

参考文献:

[1] 李健夫著《现代美学原理――科学主体论美学体系》.[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7

篇(5)

关键词:美学;室内设计;环境;艺术

中图分类号:J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9-0000-01

室内设计是建筑设计的继续和深化,是完善空间、传播文化、创造美的艺术,是运用现代工艺、技术将美学理念、文化内涵和功能因素融入人性化室内空间环境的艺术。完美的室内设计产生于高度的现代文明,成功的室内设计同时创造着先进的文化。作为美学分支的艺术与技术美学是指导室内设计的重要学科之一,它是研究设计领域审美问题的一门新兴学科。

一、 室内设计中的美学要素

就本质而言,室内设计是将多种视觉的物质元素组合构成具有三维空间形态特征的造物活动,属造型艺术的范畴,然而与其它纯粹欣赏艺术形式不同的是,室内设计同时具有着实用的动能属性[1]。从形态学的角度看,室内设计中的美学要素及内容任务主要分为一下几个方面:

(一)空间要素:空间合理化并给人们以美的感受是设计的基本任务,因此,设计者不能拘泥于过去形成的空间形象,要勇于探索发现时代技术与审美特点赋于空间的新形象。

(二)美学色彩要求:室内色彩除对视觉环境产生影响外,还直接影响人们的情绪、心理。科学的运用色彩有利于工作,有助于健康,应做到色彩处理得当,既能符合功能要求又能取得美的效果。室内色彩设计除了必须遵守一般的色彩规律外,还应随着时代审美观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三)美学装饰要素:室内整体空间中的柱子等建筑构件以及墙、顶等各界面,对其进行符合功能需要的装饰,是构成完美的室内环境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利用不同装饰材料的质地和丰富多变的装饰形式,可以获得千变万化和不同风格的室内艺术审美效果,同时亦能体现不同地域的历史文化特征。

以上美学要素虽有其相对独立的价值,却不能孤立对待,因为从形态学的角度分析,总体应大于所有个体的总和,仅仅依靠总体中的一部分不能解释总体[2]。因此,室内设计整体审美价值的产生要凭籍各美学要素统一框架下的意义整合而获得。

二、 室内设计中的审美意义表达

处于随社会变化而不断发展中的当代室内设计,或称室内环境设计,应确立整体环境的设计观念,这里的“环境”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指建筑实体围合形成的室内环境,它主要包括室内空间形态、视觉环境、空气质量环境、声光热等物理环境、心理环境等诸多要素;其二是指包括建筑外观在内的庭院、街道、广场乃至整个社区、城市、地区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的大环境概念。

人因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社会背景、生产力水平等因素,在不同时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审美取向与理想精神,所有这一切经历史的积淀与传承而形成具有个性差异、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它和地貌、物种、气候交织一起共同构成了这个地区的自然与文化景观。以人为中心的室内设计,不但要从功能上考虑符合人们生活方式和生存所需的各种实用要求,而且更应从心理方面进行基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精神需求的人文关照,以及满足人们渴望亲近自然的愿望。室内设计作为文化的物化创造活动,其风格形式的表现应从大环境整体的高度,运用符号学的理论、方法,把室内环境视作一个符号系统,通过对设计元素在组合中的符号化处理,使能指与所指有效结合而具意指作用,充分运用设计形态符号的象征、隐喻功能,准确反映出室内设计的地域文化内涵和时代特色,以及表达审美情感、体现审美意义和价值。

室内设计的“里”,和室外大环境的“外”,具有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作为大环境系列“链中一环”的室内设计,不可脱离开大环境中的自然、文化与社会特征、意义而孤芳自赏。正是为了更深入地做好室内环境设计,就愈加需要对环境整体综合因素有足够的了解和分析,着手于室内,但着眼于“室外”[3]。当前室内设计还存在着相互类同、缺少创新和个性的情况,对环境整体缺乏必要的了解和研究,从而使设计缺失内涵而流于一般,设计构思局限封闭。

三、 室内环境的现代美感

当代室内设计的另一个显著特点便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审美结合。设计的科学性在带来空间环境功能的合理、舒适、高效、安全的同时,其结构、材料、工艺本身具有的技术美感与设计形式处理产生的艺术美感,共同形成了当代室内设计审美的一个重要特征。

在室内环境的创造中,现代美学要求室内设计不但高度重视艺术性,而且还高度重视科学性,及其相互的结合。从建筑和室内设计发展的历史来看,具有创新风格的兴起,总是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社会生活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价值观和审美观的改变,促使室内设计必须充分重视并积极运用当代科学技术的成果,包括新型的材料、结构构成和施工工艺,以及为创造良好声、光、热环境的设施设备。当代室内设计的科学性,除了在设计观念上需要进一步确立以外,在设计方法和表现手段等方面,也日益予以重视,设计者已开始认真的以科学的方法,分析和确定室内物理和心理环境的优劣。另外,在设计表现方面,计算机技术进行设计和绘图的广泛普及应用,可使我们在初始设计阶段中便能运用其所提供的三维视觉技术去探测第四维效果[4]。例如美籍华裔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早在20世纪80年代来中国讲学时所展示的华盛顿艺术馆东馆室内透视的比较方案,就是以电子计算机绘制的,这些精确绘制的非直角的形体和空间关系,极为细致真实地表达了室内空间的视觉形象,并把新技术产生的视觉美感展现在我们面前。

针对当代建筑和室内设计中的高科技和高情感问题,室内设计在采用物质技术手段的同时,当高度重视并运用现代美学原理,将科学性与艺术性、生理要求与心理要求、物质因素与精神因素进行综合而全面的考量,从而创造出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室内空间和形象、以及具有视觉愉悦感和文化内涵的室内环境,使生活在当代社会高科技、高节奏中的人们,在心理上、精神上得到平衡和满足。

综上所述,处于多学科交叉、渗透、融合、发展中的当代室内设计,离不开美学理论的参与和指导。理论必须是明白清楚的,它是学术和应用的重要工具。没有理论的指导,室内设计便缺乏组织基础且是脆弱的。同时,人类社会的发展,不论是物质技术的,还是精神文化的,都具有历史的延续性,当代室内设计应因地制宜地有效借助美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并紧跟时代和尊重历史,从整体环境的角度出发,采取具有民族特点、地域风格、充分考虑文化的延续和发展的设计手法,创造符合功能需要、且具文化内涵意义与审美价值的当代室内设计文化。

参考文献

[1] 王世仁.理性与浪漫的交织:中国建筑美学论文集[M].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144-156.

[2] 陈波.浅谈现代工业建筑美学[M].山西建筑,2006年13期.

篇(6)

关键词:诗;诗意的栖居;建筑;解读

Abstract:This article briefly analyzes Heidegger's “poetic dwelling”, and compare it with Chinese traditional worldview, especially with life condition initiated by Lao-Chuang and Ch’anism, furthermore, it studys the concrete embody of “poetic dwelling” in architectural aesthetics and the way of returning “poetic dwelling”.

Keywords:poem;poetic dwelling;architecture;interpretation

中图分类号:TU-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09)11-0058-02

如果人生纯属辛劳,人就会仰天而问:难道我所求太多以至无法生存?是的。只要良善 和纯真尚与人心相伴,他就会欣喜地拿神性 来度测自己。神莫测而不可知?神湛若青天?我宁愿相信后者。这是人的尺规。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安居于这块大地之上。我真想证明,就连璀璨的星空也不比人纯洁,人被称作神明的形象。大地之上可有尺规?绝无。

――[德国]荷尔德林 《人,诗意的栖居》

1“诗意的栖居”之内思

“诗意的栖居”,这美丽的词语,诞生于18至19世纪德国诗人荷尔德林的晚期诗歌。1951年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在其撰写的著名论文《人,诗意的栖居》中引用并加以哲学的阐发,此后“诗意的栖居”便成为了行走于历史和未来中的“神谧之物”。

海德格尔认为,荷林德尔在谈到栖居时,是从人的“此在”即存在的角度去理解栖居与 诗的关系的――“诗首先是使栖居成其为栖居。诗是使我们栖居的东西。”[1] 在海德格尔看来,早期希腊人的存在是一种完美的存在,于其中,主体与客体还未割裂、物性、生命自身、生活世界实际上是一个东西。人不是世界的主人,只是作为世界的守护者而存在于这样一个大地上。他观察着、聆听着、感受着和参与着存在的生成,这就是所谓“诗意的栖居”。在这个意义上,中国古人提倡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怡然,与古希腊人“诗意的栖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农业文明所孕育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男耕女织”的田园生活被视为“诗意的栖居”的最佳体现,令无数文人墨客向往,甚至成为无数帝王将相“盛世之治”的标准,诗意的栖居是中外古人共而有之的共同理想。

但是,海德格尔并没有把人与万事万物等量齐观,如张世英先生所认为的:“在海德格尔看来,人生在世与他物在世不同之处在于:所有的东西,或者说整个世界对于人展示自己。人或‘此在’并无实体性,人只是一个无(Nothingness),是一个gap,一个in-between,是万事万物展露或展示自己的地方,人不是万物中的一物,而是中国人所说的‘万物之灵’。对于‘万物之灵’这句话可以有两种解释:一个是把人看成万物中的一物,只不过此物有灵,而他物无灵,这不能用作为对海德格尔思想的说明;另一种解释是把人看成万物的灵魂,此灵魂不在万物之外,不是万物之一,而是富于万物之中,渗透于万物之内的东西,这个意思比较接近海德格尔的思想。”[2]

2“诗意的栖居”之外省

在海德格尔看来,寓所(建筑)与人的存在之间有着不同寻常的联系,进而寓所(建筑)对“诗意的栖居”也有着特殊的意义。在1951年8月,海德格尔在达姆斯塔特举办的“人与空间”的主题讨论会上发表了《筑・居・思》的演讲,这是对此一次很好的诠释。他说筑造和栖居的关系在于“①筑造乃是真正的栖居。②栖居乃是终有一死的人在大地上存在的方式。③作为栖居的筑造展开为那种保养生长的筑造与建立建造物的建造。”从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看出,栖居并不是因为筑造而存在,而是因为栖居,才有了筑造,筑造因为栖居者而存在。可见,在海德格尔看来,栖居的一种基本特征就是保护,栖居也是我们存在的基本特征。

2.1栖居―建筑―物

事实上,在发表《筑・居・思》演讲前,海德格尔于1950年6月发表了《物》演讲。从中可以看出海德格尔由‘物’到‘安居’的思想发展轨迹。因此,只有理解了‘物’的概念,才能更好地理解“诗意的栖居”。德国海德格尔研究专家帕格勒教授分析“物”的概念时曾说:“如果我们要体验物的原初性,例如作为壶的壶,那么,我们就不该只像自然科学那样把壶的容纳能力简化为某种流体或抽象地简化为一种特殊的物质堆集而留下某种空洞。……壶结合了地与天、神与人。这就是‘物’:它们保存着地和天、神和人的四重实在性,从而使四者进入自身,就此而言,它使‘世界’成为四者的合一体。”张世英先生引述了这段话并继续阐述了伯格勒的观点:“‘物’具有集合的本性和本质,而按照古高地德语,‘物’这个词就表示‘集合’。张先生说:“用海德格尔的思想和术语来说,任何一个显示的存在,都是天地人神的‘集合’。如果借用中国哲学的术语,都是‘天人合一’的整体。任何一物都与世界万物(包括人在内)有千丝万缕的相互关系、相会作用、相互影响,它的‘集合’作用乃是集无穷尽的东西于一身。”[3]

2.2栖居―建筑―回归

海德格尔虽然把建筑的本质理解为‘物’,但是他并没有停止在‘物’的概念上,而是继续将建筑与“安居”联系在一起。他说:“建筑并不仅仅是一种通向‘安居’的手段和道路――建筑本身就是安居”[4],“安居的基本特征是保护。凡人安居的方式是:把四重性保护在他的本质存在即它的在场中……安居本身必须始终是和万物同在的逗留,作为保护的安居,就是把四重性保持在凡人与之同在的东西即万物的存在之中。”[5]在中国传统思想中也有类似的表述,如在《庄子・齐物论》中就有“天地与我并在,万物与我为一。”

海德格尔提出“诗意的栖居”之时,正值技术理性思想泛滥对人类发展已构成不利影响的危机时刻。海德格尔针对人类生存的困境,提出人应“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这一理论与其说是创建一种理想的生存状态,不如说是回归理想的生存状态。

在诗人眼里,诗意的生活一定超越于现实的物欲和功利,它是人类精神的舞蹈。从海德格尔的散文《林中路》里面,我们同样能够感受到此般诗意的闪现和流淌。

3建筑之思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东晋诗人陶渊明的诗中所描绘的不正是“诗意的栖居”,不正是人存在的本质状态?但是,这看似简单的理想似乎只能停留在诗人曼妙的文字里,而成为我们一个逝去而又难以重温的梦想。(图1)

近百年来,西方的产业革命已经给世界格局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20世纪以来,技术理性思想的泛滥,推动着“技术至上”理论的横行。事实上,技术文明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大大推动了人类文明历史的进程。正是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现代主义建筑的蓬勃发展。另一方面,以对自然的掠夺为基础的技术进步和文明的发展,也让人类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当人们还沉浸在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所带来的辉煌成就时,技术也如病毒一般侵害着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使人类的生存环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在西方传统建筑里,技术的进步一次次地把建筑艺术推向新的高峰,表现出对神权与皇权的尊敬,同时也表现出人类改造自然的巨大力量。特别是机器时代的到来,房屋建造量急剧增长,建筑类型不断增多;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的发展催生了现代建筑的成熟与发展,并迅速扩展。(图2、3)

不可否认,早期现代主义建筑是把对人的基本需求的关注作为基本准则,但是现代主义建筑中考虑的人是被“理性化的人”,是均质的人,没有历史、没有文化、没有亲情。而事实上,建筑不仅仅是一个物质的构筑物,一个纯粹的几何空间,更是一格心灵栖居的场所。当“住宅成为居住的机器”的同时,也标志着人本主义的陨落。现代建筑美学实质上包含着技术美学的倾向。现代建筑的发展过程中,一些流派更是把对技术美学的崇拜推向了极致――无论是“未来派”还是现在的“高技派”、“解构主义”无不以运用先进的技术所标榜。伴随着人们对技术的狂热不断升温,自然悄然离我们而去。从工业革命开始直到20世纪60~70年代,人和自然的关系由过去的依存变为分离最终走向对立。当人们遭受到自然的惩罚,体味到人情的冷漠之后,才意识到人性的重要,倡导场所精神,于是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技术一夜之间变成了破坏“诗意的栖居”的罪魁祸首。

回归“诗意的栖居”对我们来说,难道真的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吗?

随着20世纪80年代“回归诗意的栖居”理论被明确提出以来,其影响日益广泛,其内涵日益扩大。从环境保护领域扩展到社会、经济、政治、技术、文化等领域,深入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回归诗意的栖居”已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观与文明观。由此可见,以改造建筑环境,构筑满足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求的人工环境为根本目的的现代建筑产业面临着新的发展观与文明观的挑战。

面对这些,我们不得不承认技术给生活带来了诸多的便利使我们对技术如此的依恋,以至达到迷信和欲罢不能的地步。向往“诗意的栖居”与对“技术的依赖”似乎成为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

但是,如果说1933年《雅典》是对现代技术的宣言,1977年《马丘比丘》是对“人性回归”的反省,那么1999年《北京》则对技术与“诗意的栖居”的结合,提出明确的方向。技术这把“双刃剑”在人类只要有节制、有选择地加以应用并充分发挥其对人类社会文明进步应有的促进作用。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技术的发展必须考虑人的因素,正如阿尔瓦・阿尔托(ALVAR ALTO)所说:“只有把技术功能主义的内涵加以扩展,使其甚至覆盖心理领域,它才有可能是正确的。这是实现建筑人性化的唯一途径。”在技术应用上,结合人文的、生态的、经济的、地区的观点等,进行不同程度的革新,推动新的建筑艺术的创造。

这些都将成为我们回归“诗意的栖居”的梦想早日实现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刘小枫主编、魏育青等译.人类困境中的审美精神[M].上海:上海知识出版社,1994.

[2]耿幼壮.视觉 躯体 文本――解读西方艺术[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

[3][德]海德格尔.人,诗意地安居[M].郜元宝译.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

[4]吴良镛.国际建协《北京》――建筑学的未来[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篇(7)

以应用型为目标的本科建筑学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

1.应用型本科建筑学实践体系教学的重点

近年新成立的建筑学本科院校都在模仿、学习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着适合自身发展的教学体系,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解决好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如何正确引导学生完成从艺术到技术的转变。很多学校的教学和学生都热衷于将大量的精力花费在建筑画表现和对建筑潮流及派别的过度讨论上,而对和实际工程联系紧密的建造技术、结构、材料、规范却漠不关心,这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对我国建筑学本科教育产生了阻碍作用,幸运的是教育界一些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并呼吁国内本科建筑学教育要实事求是、要注重社会适用型。清华大学刘彤昊博士在自己的博士论文《建造研究批判》中提出,现代建筑设计的目的在于建造,而不在于附加其上的一切,建筑是基于技术的,要有效利用能源、环境保护,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要尽快地应用于实践,建筑所关注的焦点在于新材料、新技术、新的建造方式、新形式、新感觉,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供的新可能性来表达人类之新的精神。这种观点正是强调了建筑学的社会适用性,充分反映出新时代特征下建筑学专业的应用性特征,是现代建筑设计的本质,是我国大多数建筑学教育的重点,这其中构建合理务实的实践教学体系将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这些教育家并不是杞人忧天,近年来,我们跟踪用人单位反馈意见的统计结果显示,很多设计院和企业都反映出一个实际情况:有很多刚刚参加工作的建筑学毕业生往往以建筑师自居,经常将建筑设计视为艺术创作,对现代社会中的民用建筑设计重点还停留在建筑外在造型上和个性表达上,而对实际建筑工程中所需要的建筑技术、各种行业规范却完全不重视,不能在实际工程中建立起良好的交流沟通平台,不能深入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协作,不能起到建筑学龙头作用,不愿意进行务实的建筑设计,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大程度上与我国现在建筑学本科教育中过于强调设计中的艺术性,忽视建筑作为工程的技术本质有关。这说明在新的市场要求和新的社会需求下,我们秉承多年的建筑学实践教学体系已经不能够满足日新月异的实际需求了,因此,我们开展优化建筑学实践教学环节的研究应该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教学改革探索。

2.本科建筑学教育实践体系的内容

我国建筑学本科教育体系中的实践教学环节一般包括美学基础实践环节、专业课实践环节、综合实践环节几个部分,这些实践教学环节与建筑学专业不同年级开设的理论课程体系之间联系紧密,对建筑学的人才培养结果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培养目标的高校,必须根据社会市场的实际需求,及时进行实践环节教学的优化和改革,更好地让学生将各种理论知识和工程实践相结合,及早了解工程的社会实际需求,熟悉实际工程中的技术需求要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将应用型落到建筑学教育的实处。笔者认为,现在社会的发展今非昔比,传统建筑学实践教学环节的安排和教学要点已经不能很好适应建筑学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需求,必须要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必要调整和优化。

3.美学实践环节部分的比例应该逐渐减少

主要包括素描、色彩和构成,与之相适应的实践教学环节为素描实习和色彩实习,以前的教学组织方式类似于艺术专业的采风实习,现在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电脑技术的普及和更加细致的分工,对于大多数建筑院校来讲,美学类课程的教学目的已经由以前培养学生美学技能逐步演变为培养学生的美学修养了,相应的实践环节教学要求有所降低,该环节一般设置在建筑学低年级,该阶段的学生刚刚接触建筑学,所学的专业知识和理论还很薄弱,希望通过这些写生实践加深学生对建筑设计和实际工程的理解,其效果是非常有限的,而建筑效果表现图更多的已经由对色彩和美学构图更加专业的美术专业来完成了,如现今大多数效果图公司的技术人员都是美术专业的毕业生。因此,现在的社会分工和需求条件下,美学实践环节的训练应该以培养学生的美学素养为目的,不必再组织长时间的外出写生,教学重点应为正确引导学生转变建筑是艺术的思想,将美术技法培养转化为建筑美学素质培养,使学生能够建立正确的审美观,掌握常用的美学基本法则,并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建筑表现中,进一步能为实际工程的方案打好审美基础。

4.专业课实践环节应该强调课堂理论和工程现场的结合

专业课实践环节主要包括工地认识实习和古建测绘实习,这两个实践环节的安排分别对应建筑学低中年级开设的建筑构造和中国建筑史课程。建筑学本科专业低年级学生往往还不能很好理解建筑技术对建筑设计的重要性,经常重艺术而轻视技术、重形式而轻视功能,这两个实践环节的设置能让学生直观认识到建筑中基本技术的重要作用,在学生完成从艺术到技术的思维转变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这个环节的内容设置必须紧扣课堂教学内容,以实际工程为实习平台,以实际工程现场为主要教学场地,理解不同构件在不同种类建筑中的作用,引导学生认知建筑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

5.综合实践环节应该突显应用型特点

综合实践环节主要包括建筑学高年级开设的外埠综合认识实习和建筑师业务实践。外埠综合认识实习由专业教师带队,在实习过程中将建筑设计原理、规划设计原理、建筑结构、建筑技术、建筑材料等内容融会贯通到具体建筑实例分析中,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必须有意识地进一步强化建筑学专业是一门务实的技术学科这个概念,通过这个环节的实习,学生能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程学科体系,理解建筑是多种技术学科共同支撑起来的综合学科,具有很强的实际应用性。建筑师业务实践环节中,学生要在设计院中掌握实际工程的操作流程、熟悉规范、法规,把握建筑学专业在整个工程中的定位,直观的感受建筑学作为工程类学科的特点,在这个过程,学生将学校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结合,真正理解建筑学专业中建筑形式与建筑技术之间辩证的关系。按要求完成建筑师业务实践后,学生在毕业设计中就能较好地把握学校理论教学和实际工程需求之间的辩证关系,毕业设计应该以实际工程为背景,在整个毕设的教学过程中由指导教师主导,进一步查缺补漏,强化建筑学专业是一门工程类学科的理念,通过这样实践教学体系的培养和锻炼,学生一旦走上工作岗位就会以务实性的态度对待实际工程。从以上对不同实践环节的分析可以看出,作为应用型建筑学教育,实践性教学环节在整个教学体系中承担着重要的作用,这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建筑学的核心价值理念教育应该关注建造本身,是基于技术的学科,关注的焦点在于新材料、新技术、新形式、新的建造方式,并充分利用信息来表达人类新的精神,而刚刚接触建筑学的学生由于在一年级接触了大量的美学课,加之传统意识的影响,往往会将建筑学归到艺术学范畴,建筑学专业各个年纪设置的课程体系要引导学生,使他们认识到建筑学实际上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在这个转换过程中,实践教学环节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