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企业运营论文

企业运营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17 18:04:5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企业运营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企业运营论文

篇(1)

正如其他营销模式一样,奥运营销并非对每个企业都适用。在奥运营销史上,有许多像三星、可口可乐这样的成功经典,也不乏得不偿失的失败案例。结合2008年的奥运营销案例,对于成长中的中国企业来说,奥运营销主要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

1.企业赞助奥运会的误区

奥运营销是体育营销的一部分。对于中国企业而言,赞助奥运会积极性很高,但准备不足。我国企业将要参加奥运会赞助的企业比例高达93%,而真正参加过体育赞助的企业仅占62%,仍有38%的企业不知体育赞助为何物,这说明体育赞助的普及率还不是很高,也说明我国企业对奥运会赞助具有从众心理,对于奥运会赞助准备不足。

对奥运会赞助金额估计不足。对于全球赞助商、合作伙伴、赞助商、供应商、许可证计划的赞助金额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估计偏差,其偏差的一个明显趋势是估计过低。

2.奥运营销经验明显不足

与可口可乐、三星、VISA和通用电气这样的巨头企业的成熟奥运营销经验相比,中国企业在奥运营销方面仍处于探索初期,国内企业明显缺乏体育营销的经验。一些企业在国内的大型体育赛事上,拿到赞助商的身份后,只是利用体育场所内的几块广告牌或者运动员服装上的LOGO做做广告。再说到奥运营销经验,中国企业就几乎无从谈起。

3.重战术轻战略

任何营销手段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奥运营销也是一场需要“放长线,钓大鱼”的营销战。奥运会虽然短暂,但是从事前申办、准备,到正式举办,再到事后奥运效应延续,需要经历很长的阶段。企业不能只顾短期利益而忽视长远发展,不能只在奥运期间搞营销,更要为后奥运营销铺路,绝不能一看到前期的投资效果不好而轻言放弃。单凭在奥运期间做几个广告、赞助几个活动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把品牌往奥运精神上靠,深入挖掘奥运资源。

4.资金规模的压力

与跨国企业相比之下,赞助奥运会对于国内企业来说,首先面临的是资金问题。在抛出了巨额的赞助费用后,能否保证后期的宣传推广费用足够充裕?据了解,第六期全球赞助商的准入门槛已经由原来的400万美元增长到8000万美元左右。可口可乐具体投资的市场推广费用则是“赞助费的3倍~5倍”。有人甚至推测其后期推广费是赞助费的10倍左右。

一些企业在营销能力上存在不足,特别是财力上无法与国际企业抗衡。高回报必然意味着高投入。赞助奥运是一场金钱游戏,只有有实力的赞助商才能真正进入这个领域,体味到奥运营销带来的“放大效应”。以联想加入TOP计划为例,除了入围企业的赞助费之外,后续的宣传支出还要投入大约3~5倍的资金。因此,要想真正提升品牌形象,联想至少要拨出3亿美元的专项经费,仅200亿港元身家的联想,这笔费用对它来讲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5.企业的奥运营销传播推广运动与企业的品牌战略不一致

品牌战略是企业最终经营目标的体现,而奥运营销是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手段,应该是品牌整合传播战略的一部分,服务于企业品牌战略。中国本土的企业奥运营销情况还处于一个相对薄弱的阶段。面对投入最高、风险最大的奥运营销,仅仅靠花大钱买到奥运商标使用权是远远不够的。只有融合了公司战略所要求的方向开展奥运营销活动,才可以体现奥运营销的真正价值。

二、奥运营销的主要对策

我国企业的体育营销策略刚刚起步,体育市场还有很多未被开垦的处女地。我国企业奥运营销策略也还处于摸索阶段,许多问题有待解决。我认为奥运营销应做好如下工作:

1.重视人才

一方面,采取多种途径,培养高级体育商务人才;另一方面,积极引进和聘用高水平的国际体育商贸人才。人是体育市场中最重要的资产,是一切行为的策划者。一名高素质的体育商务人才具有丰富的商业知识、良好的商业动机和很高的商业才能。这也是一家企业进行成功的奥运营销的基础。

2.“间接法”和“直接法”整合运用

所谓间接法,就是企业通过向奥委会购买权力,获得赞助商资格,享受合同约定的权利。这种策略是借助赛事和体育明星的魅力来吸引潜在消费者的目光,达到提升企业形象、拓展目标市场、促进产品销售的目的。直接法,即企业运用自己的智慧,把奥运的流行元素添加到企业主营产品中去,开发出具有体育概念、折射体育形象的系列新产品,从而创造并激发消费者对企业主营产品的新需求。

3.着眼未来,克服短视行为

奥运营销最基本的功用就是成为企业和消费者改善或重建彼此关系的重要工具,双方借体育运动产生了共同的焦点,奥林匹克文化和品牌文化相融,由此形成共鸣,这和企业为了博取消费者的好感而采取的主导式营销大不相同,由此塑造出来的企业形象自然更加深入人心,从而带动企业发展。如果仅仅依靠一次或者几次的炒作,是很难将品牌的核心传播给消费者,并让消费者接受或认同的。世界很多著名的企业就是在长期赞助体育事业中树立了全球品牌形象。我们应该向可口可乐公司、三星公司学习。

企业要充分体现社会责任感。奥林匹克运动会不同于一般的商业体育比赛,其本身具有较强的公益性。赞助企业必须在“义”与“利”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有三大主题:分别是“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这三个主题给参与奥运营销的企业提供了三个基本的企业传播导向。以“绿色奥运”主题为例,海尔成为2008奥运会的赞助商以后,围绕奥运主题,在全国开展“绿色奥运,HOT中国”的奥运营销传播行动,全套绿色奥运家电陆续上市,奥运家电融合了节能和环保元素,希望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4.媒体策略,打造强势品牌

随着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传播媒介的普及,使奥运会成为了具有全球性影响的广告媒介。同时电视、广播、报纸和网络等各大媒体在奥运会期间也都将成为焦点,也成为各个企业产品竞争的舞台。

同时,企业必须牢记,打造强势品牌的关键是能否正确、适时地整合所有的品牌信息、在最易与品牌关系者接触的时间、地点、方式与他们进行双向的沟通。

5.缔造本土化策略

企业要进行连续的品牌打造工作,结合奥运本身举办各种活动,与消费者互动,倡导一种奥运与企业结合的文化或精神,并进行广泛传播,这样就可以将奥运文化与国家本身的文化相结合,使奥运精神与企业本身的企业文化结合起来,提升了企业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例如,1988年日本长野冬奥会期间,美国柯达公司缔造了一系列的日本本土化的策略活动,最终进入了被日本富士公司垄断的日本胶卷市场。笔者认为企业在缔造本土化的活动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企业围绕奥运所进行的商业推广应与品牌属性相关联。企业选择体育营销首先要考虑品牌或企业内涵与其是否吻合,即看产品的属性与运动的连接是否自然流畅。奥运营销就是让企业乘机借势,挖掘企业产品内涵与奥运的关联性,让关注奥运体育赛事的消费者也关注到企业的产品,能否借势关键是要在情感内涵上与消费者达成共识,要有情感联系才能产生品牌价值。

第二,奥运营销传播应有整体性、连贯性、可持续性。奥运营销是将品牌核心文化以奥运为平台进行再次提升与超越,是企业战略的一部分,要把它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进行持之以恒的整合传播作。奥运传播要特别注意奥运赞助前期的造势,中期的同步亮点,后期的效应,不能赛事结束,企业的传播活动也结束。另外,国内企业很少从品牌战略的高度去思考奥运营销的问题,奥运营销在某些企业思维里不过是一种让企业一炮走红的“短平快”战术,是打响知名度的敲门砖或简单的促销工具。若缺乏整体性、系统性、持久性战略的指导,体育营销会成为企业昙花一现的即兴表演。

第三,要客观地评估自己,量力而行。企业高额的赞助费用只是拿到开发奥运市场的入场券,开发赞助权的费用则需要更多地投入。企业应该量力而行,没有客观的调查、科学的规划,奥运营销就只能变成一种烧钱游戏,严重的会使企业陷入财务危机。

第四,体育明星做品牌代言要科学有创新。体育明星代言愈来愈成为企业体育营销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品牌形象提供鲜活的个性因素。明星代言是一把双刃剑,运用不当,不但浪费大量财力,还会产生很大的消极影响。同时体育明星过于光彩夺目,可能会掩盖品牌自身的发展方向,消费者记住了明星,却没有记住品牌的核心价值。

参考文献:

[1]杨慧:奥林匹克营销与我国企业的应对策略.内蒙古体育科技,2006(3):3~8

[2]黄俐:奥运营销青啤智慧.市场研究,2007(7):52~54

[3]雷海艳:企业奥运营销探析.集团经济研究,2005(3)

[4]赵蕊杨:金龙鱼奥运营销升级战.新食品.副食,2007(7):58~59

[5]焦利勤:中国企业奥运营销分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7(6):87~88

篇(2)

所谓道路运输企业运营成本控制,就是指企业在运输生产经营活动中,用一定的标准对成本的形成进行监测、调整,保证企业达到成本目标的过程。其目的是以最少的资金消耗完成更多的运输工作量,并要在运输生产经营过程的各个环节,厉行节约,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其任务是通过建立健全成本控制系统,运用各种控制手段与方法,对成本的开支进行适时、全面、有效的控制,防止运输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损失和浪费,避免成本偏差的发生,保证企业成本目标的实现。

二、目前道路运输企业运营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道路运输企业运营成本控制是随着单位对内强化管理,对外满足社会需要而不断丰富和发展起来的。我国企业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出了一些运营成本控制管理方面的方法和措施,如成本管理、成本否决法等等,但由于受种种因素的限制,这些方法和措施还不够完善,存在着一些缺陷和不足。

1.总体认识上存在的问题

相当部分人认为运营成本的控制只是单位管理人员的控制,与其他人无关。笔者曾对福建省道路运输九大公司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人对运营成本控制概念模糊,特别是驾驶员和修理人员,他们认为这是基层管理人员的控制,而基层管理人员认为是上级管理人员的控制,一些未改制的企业更加明显。

2.油料控制存在的问题

(1)油耗标准难于制定。运营成本的控制关键在于制定比较合理的消耗标准,而在制定车辆油耗标准时存在难于准确制定的问题。

(2)燃料消耗的奖惩办法难于确定,奖惩实际效果往往事与愿违。曾经出现每个驾驶员都严重超定额消耗,而他们却愿意接受处罚的不正常现象。

(3)考核执行难。在实际测量每位驾驶员的油箱内实际库存油量时,测量者往往忙于日常的业务,没有去认真测量记录,而是根据驾驶员自行申报的数量进行填写,造成考核数据不准确。

(4)加油发票报销监管存在漏洞。驾驶员与定点加油站互相勾结,虚开发票多报销的现象难以监管控制。

3.修理费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车辆的维修需要较强的专业知识,修理费用与修理人员技术的好坏有关,即修理技术好坏直接影响修理成本。另一方面,如果没有设置技术监督部门,就很难界定是否需要修理,是更换小零件还是更换总配件。此外,如果车辆在长途运行过程中,驾驶员打电话说要更换某个配件,在没办法到达现场的情况下,企业管理者也往往难于适从。三、运营成本控制应采取的措施

1.加强全体职工成本控制规范的培训,努力提高成本控制意识

基层管理人员、驾驶员及修理人员在运营成本控制中尤其重要。基层管理人员在贯彻执行运营成本的考核方面担负着重要的角色;驾驶员在燃料、轮胎及修理费等方面是最直接的控制者,消耗量的多少与他们密切相关;修理人员在维修控制方面也是及其关键的,他们的技术水平决定着修理费用的多少。因此,运营成本的控制不是单位管理人员的控制,而是全员、全过程的控制,职工对一些新颁布的成本控制规范知之不多,对新的成本控制方法缺乏了解,这就要求单位职工应加强运营成本控制规范的定期培训、考核,努力提高成本控制意识。

2.加强燃料控制

(1)制定合理的油耗标准。每一辆车在制造完成出厂时,一般都有最低的油料消耗标准,但是此标准并不能作为考核依据,企业要根据实际线路进行测算,以取得各种车型的油耗定额标准。油料的消耗与车辆的车型、驾驶员操作、路面等级、车辆新旧程度、季节变化等有关。例如:企业新购一辆宇通客车,线路是漳州至福州,说明书上给定最低的油耗是22升/百车公里。企业在制定油耗考核标准时,不能以22升/百车公里做为考核依据,而是要根据漳州往还福州线路,用正规操作的驾驶员,总共消耗多少升的油料,然后除以总行程,进行多次测算,以求取平均值来做为考核油耗标准。

(2)制定合理的奖罚措施。目前很多企业采取“半奖同罚”的方法,即按节油金额的五成来奖励,按超支的全额罚款。其实这是企业油耗控制的又一个盲点。例如:某驾驶员在一个月内本来可以节油100升,当时的油价是5元/升,可是这个驾驶员却多开200升油的发票,他可得到报销款1000元,在月末考核的时候,因为他超支了100升,而被罚款500元,这样相抵后可得500元。如果这个驾驶员按节油100升来算,他只能领到250元的奖励,与虚开发票相比,他可多赚250元。因此,考虑到驾驶员每月节油有限,在制定奖惩方面,应采取“半奖双罚”较为合理,即按节油金额的五成奖励,按超支的双倍罚款。

(3)重视油箱库存检查,提高考核效果。测量者往往忙于日常的业务,无遐顾及看似简单的测量,造成考核不准确的问题。车辆交接班时,应测量车箱剩余油量,测量者不能为图省事,具体在测量油箱库存油量多少时,可以用油标测量法,也可以用加满油箱的方法来确定。

(4)加强燃料发票管理,改变加油方式,堵塞报销漏洞。企业应对每一辆车的油耗严加控制,最好的办法是同一辆车、同一线路、不同驾驶员,把他们的油耗进行对比,或与同一车型、不同线路的油耗进行对比。如果有明显超支,则应进行分析每一次加油所行驶路程,是否与实际相符。另外应采取磁卡加油方式,严禁与定点加油站互相勾结,一旦发现有不正当的交易,对当事者按贪污和相关规定严肃处理。

3.加强维修费的控制

(1)规范维修站点管理,提高维修人员业务素质。正常的保养及小修都应要在修理厂内进行,月底由单位统一结算。由于车辆的维修需要很强的专业知识,一般管理人员是很难全面掌握的。这就要求业务人员提高素质,不断加强自我学习,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如果企业没有自已的修理厂,应指定修理厂定点维修,月底由单位统一结清费用。如果车辆需要大修理时,应经有关技术鉴定部门审核及领导的批准。

(2)严格把好临时维修费用关。如果车辆是在行驶过程中损坏,那么这就有可能存在维修时驾驶员与临时维修点相互勾结,存在虚开发票多报销的现象,以及修理人员为图方便,不更换小零件而更换配件的现象。对于这种情况,企业领导原则上应同意进行更换修理,但是,所更换的零部件一定要带回,以备技术鉴定人员对整个更换的零件进行仔细检查。

[摘要]本文就运营成本控制的概念、内容、原则、方法进行阐述,着重剖析当前道路运输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就这些问题如何解决提出了应采取的相应措施。

[关键词]道路运输企业运营成本成本控制

参考文献:

[1]李殿富.会计制度设计与内部控制制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2,5.22-27.

篇(3)

1.资本市场因素

资本市场是影响中小企业资本运营效果的主要因素,虽然近些年我国资本市场制度日益完善,但是其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一是资本市场的结构不完善。我国资本市场主要是依靠主板市场为企业提供融资平台,虽然二板市场也为中小企业提供了融资平台,但是其要求条件比较高,企业很难从中获得融资;二是我国专业中介服务机构缺乏规范性管理。针对对当前中介结构的调查发现,中介机构真正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的数量非常少,而且他们为企业提供的服务多半是参杂为企业提供虚假包装的服务,其主要目的就是促进企业的上市,最终结果是不利于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

2.金融体制因素

首先我国金融信贷政策不利于中小企业资本运营。目前我国金融机构的信贷业务比较倾向于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小企业很难从金融机构获得融资,虽然我国近些年出台了系列关于促进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但是与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相比,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还是不够;其次金融管理机制的影响。一般企业要获得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就必须要具备一定的可抵押物,而且进行融资的程序时间也比较长,这样对急需用钱的中小企业而言具有很大的难度,另外我国信用担保体系不健全,导致中小企业利用信用担保的实际案例还不成熟。

3.中小企业自身的因素

首先中小企业的诚信状况不理想。在资本市场环境下,中小企业的经营环境更加困难,因此金融机构在与中小企业合作时不得不考虑中小企业的生命周期、盈利能力等因素;其次中小企业的经营模式比较落后。由于中小企业采取的家族史管理模式,因此中小企业的管理制度以及风险防范意识都不健全,这样对资本运营而言具有很高的危险性。

二、促进我国中小企业资本运营的具体对策

1.建立健全金融服务体系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阻碍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因此我国要建立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首先我国要加强政策扶持力度。我国政府部门要积极跟进中小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制定有效的保护措施,一方面要加强对中小企业的领导作用,引导中小企业朝着正确的道路发展,另一方面政府要制定富有“含金量”的政策,解决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其次我国要建立针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体系。政府要放宽金融机构的准入条件,放松对中小经济内生性金融创新的限制,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到金融机构改革中,组建有中小企业形成的金融机构,以此为中小企业提供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最后建立和完善信用担保体系。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我国要深化信用担保体系,以此解决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所遇到的无担保物的现实问题。

2.加强中介机构建设,完善社会保障机制

中小企业的资本运营必须要重视中介机构的作用,因为中介机构具有专业的管理经验和技术,其能够将企业资本经营中的风险降低到最低,因此:企业在资本运营中要广泛的借鉴中介机构的意见,让中介机构参与到企业的资产重组等活动中,以此提高资产运营的效率;另外中介部门应该加大创新力度,从事企业并购、重组等相关业务,为中小企业资本运营提供有力的保障。要培育专门的资信评估机构,积极开展对中小企业发行股票和债券的评级活动。

3.提高中小企业自身的竞争能力与管理能力

篇(4)

(一)在邮政企业运营中起到利益最大化作用

通常来说税收在法律上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和“无偿性”,这两种性质又具有固定意义,对于税收的意义不仅是企业单位以及个体必须要从事的活动同时也体现出了税收对于企业法律地位的认可,对于邮政企业来讲,税收是其纯利润中的一部分,企业通过对税收相关政策法规进行深入研究,以及通过相关的理财活动或者是投资活动以及实际的企业经营行为等方式来尽可能的在纳税前最好纳税分析,从而有效减少未来纳税成本同时获得较大利润的行为活动。而原因在于政府在进行市场规划以及制定相关产品以及消费投资等政策时其实都是依据了税法来进行的。所以邮政企业在做后续经营时,应当充分结合有关政策与税收合理筹划对运行项目规模等予以安排及调整,通过这样的税收筹划可以充分利用对自身有利的法规来最大限度的获得经营上的利润。

(二)在邮政企业运营中起到提高经营能力作用

对于邮政企业来讲税收筹划可以在其运营中提高经营管理能力。可以说邮政企业的经营管理主要是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就是“人”的管理,其二是“物”的管理,而对“物”的管理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资金的管理。而收税筹划则是对资金管理的一种增值活动,具体来说税收筹划可以具体进行资金流向方面的谋划,同时以具体的财务会计作为核算的基础条件,这种状况就需要对税收筹划建立比较健全的制度,这种制度的建立就会潜移默化的提高企业的经营能力,可以说企业建立了良好健全的税收筹划制度,同时税收筹划这个过程也使邮政企业提高了经营能力。

(三)在邮政企业运营中起到维护企业形象作用

在邮政企业运营中除了基本的经营管理之外还包括对于企业形象的维护,企业具有良好的形象不仅可以使运营更好的开展,还能使邮政企业的业务量大大增加,而企业税收筹划能力的高低又是企业建立良好形象的重要构成要素,一旦邮政企业在运营中做出了相关违法行为就会使企业在消费者心中的位置大大降低,比如邮政企业没有进行税收筹划就很有可能造成漏税或者逃税等现象的产生,而这种现象会严重使企业的形象蒙尘,严重情节的还要受到法律制裁而轻者其后续的经营也会受到重创,企业形象没有了,经济利益就会大大损失,因而可以说做好税收筹划对于邮政企业营造良好形象有着重要作用,总结来说就是,“愚笨的企业抗税偷税”,而“聪明的企业进行税收筹划”。

(四)在邮政企业运营中起到引导经营决策作用

对于邮政企业来讲,税收筹划在其运营中的作用体现在能够对后续的经营决策起到引导的作用。通常来讲邮政企业在进行经营决策的制定时考虑的是六个“w”,具体来说就是“谁,什么时候,在何地,做什么,怎样做,为什么这么做”六大决策因素,而这些因素又往往和税收紧密相关,因此邮政企业在制定决策的时候要充分结合税收筹划,同时参考政府对于税收方面的相关政策,将税收筹划与决策紧密融合起来,利用税收筹划来制定正确的经营决策,从而有效的带动邮政企业利益的提高。

二、结论

篇(5)

【论文摘要】合理地运用和扩大应收账款,可以增加企业销售,增长企业利润。但如果运用不当,则会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本文从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方面论述了企业经营中应收帐款的管理。

应收账款是商业信用的产物,是企业拥有的经过一定期间才能实现的债权。它随着商品流通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具有不可避免性。合理地运用和扩大应收账款,可以增加企业销售,增长企业利润。但如果运用不当,则会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应收账款的大量存在,迫使企业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去催收逾期账款,由此而增加了企业的额外负担,导致企业资金周转不灵,利息费用相应增加;导致被占用资金的时间价值丧失,由此使得利润减少;同时应收账款的大量存在,还会出现一定数量的坏账损失,导致企业资产的减少。因此,在不影响销售收入的基础上企业应努力降低应收账款的损失,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

一、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制定合理有效的信用政策(事前管理)

从企业的实际情况看,产品适销对路,应收账款就会大幅度下降。当产品滞销积压时,,必然要求增大推销力度。赊销作为一种常用的促销手段,必然使应收账款增加,同时制定合理有效的信用政策,对减少应收账款来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1、信用标准

它是指企业同意给予客户信用所要求的最低标准。它会引起销售量、应收账款、坏账损失和风险的变化。企业制定信用标准时,必须考虑不同信用标准对收益和成本的影响。若企业放松信用标准后所增加的销售利润大于由此而增加的坏账损失和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那么企业就应扩大对应收账款的投资。反之,则应紧缩信用标准,以减少应收账款的数额。

企业根据客户的信用状况,确定信用额度。

(1)在进行赊销时,应根据客户以往的信用记录或财务状况进行信用分析,确定给客户赊欠的限额及其信贷手段

①查阅分析客户历年的财务报表,特别是近年的财务报表。

②向信用评估机构咨询。

③客户开户银行的证明及银行或非银行的金融机构已公布的一些信用等级。

④企业自身积累的资料。

⑤向给客户提供信用的其他企业进行调查。

根据上述分析,由此而考虑按什么方式让客户支付所欠款项。

(2)分析客户的信用状况——“五C”法

①品质character:指债务到期客户愿意履行偿债义务的可能性。

②能力capacity:指客户短期偿债能力。

③资本capitall:指客户的净资产,即长期偿债能力,表现为其财力是否雄厚。

④抵押品certify:客户为获取信用,可能担保的资产,是企业提供信用的安全保障。

⑤环境circumstance:外部理财环境对客户的影响,特别了解客户以往在窘境时的付款表现。

同时。企业也可采用能够评价经济效益的指标来量化考核欠款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等,从而确定其信用标准。

(3)信用决策——决定信用额度

企业向客户提供赊销,一般情况下。赊销决策:

(收入现值-成本现值)(概率)

提供贷款

(收入现值)×(1-概率)

不提供贷款

注(收入现值-成本现值)(概率)——收益

(收入现值)×(1-概率)——损失

企业向客户提供信贷,如果是收益大于损失,即净收益为正值,则其赊销是好决策。反之,若净收益为负,即损失,则不应该采取赊销方式。在赊销决策时,应遵循:

①不单纯追求呆帐或坏账的做小化,而应与利润追求做大化相结合。

②对每笔应收账款信贷进行分析,对数额大的账款尤其如此。

③重视动态情况下的信用分析,特别是客户近期的信用状况,在分析时应与远期相结合。

④要有发生呆滞账款或坏账的准备,在有准备的风险意识下,吸收有发展前途的客户。

2、信用条件

信用条件包括信用期限、现金折扣等。提供优惠的信用条件会增加销售量,但也会带来额外负担,它会增加应收账款机会成本、坏账损失、现金折扣成本,因此企业须权衡其利弊。

(1)信用期限。较长的信用期限通常可吸引更多客户,使企业增加销售额和毛利,但增加毛利的一部分,可能在因慷慨的信用方针所增加的费用时被抵销,企业在财务费用和坏帐损失两个方面都有可能增加。

(2)现金折扣。运用现金折扣可刺激客户早日还款,通过一部分毛利的让渡,减少坏风险损失,必须使加速收款能弥补现金折扣的损失。现金折扣对供需双方都是有利可图的,对销售方来说,实际上是一种成本融资方法;对购货方来说,从拖欠的货款中得到的利益是以牺牲自己的信用为代价的,而售方给予的现金折扣则使购货方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而又不需牺牲信用。

二、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事中管理)

在企业制定赊销信用额度后,应经常哪个对帐薄记录进行检查,了解客户付款的及时程度和帐龄是否超过限额,经常检查已到期帐款的增减情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

1、单客户管理

(1)做好基础记录,了解客户付款的及时程度。基础记录工作包括:企业对客户提供的信用条件,建立信用关系的日期,客户付款的时间,以及目前尚欠款数额和客户信用登记的变化等,企业只有掌握这些信息,才能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

(2)检查客户是否突破信用额度。企业对客户提供的每笔赊销业务,都要检查是否超过信用期限的记录,并注意检查客户所欠债务总额是否突破了信用额度。

(3)掌握客户超过信用期限的债务,密切监控客户已到期及将到期的债务的增减变动,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与客户联系,提醒其尽快准备付款。

2、总额管理

(1)分析应收账款周转和平均收款期,查看流动资金是否处于正常水平。企业将该项指标与计划及同行业相比较,以修正信用条件。

(2)考察拒付状况,观察应收账款被拒付的百分比,即坏帐损失率。当实际损失率大大低于预计坏帐损失率,那么企业再须考虑信用标准是否过于严格,反之再应考虑是否过于宽松。就坏帐损失来说,现行财务会计规定:债务人死亡或破产,以其遗产清偿或破产财产清偿后,仍不能收回的应收账款;债务人逾期未履行偿债义务超过三年,仍不能收回的应收账款,确认为坏帐,在坏帐核销时,取得有关证明及财政、税务部门批准之后,方可核销。核销后,企业仍保留收回欠款的权利,应继续采取有效措施收回欠款。

3、编制帐龄分析表

检查应收账款的实际占有天数,并据此了解:

(1)有多少欠款尚在信用期限内,企业根据应收账款拖欠时间的长短了解资金被占用情况。

(2)有多少欠款超过信用期限,计算不同帐龄逾期帐款在总帐款中所占百分比。估计有多少欠款会因拖欠太久而可能转化为死帐。如果大部分应收帐款超过了期限,企业应检查信用政策是否过于若客户已达破产界限,那么企业应及时向法院,以期在破产清算时得到债权的部分清偿。

3、债权重整宽松。

在对应收帐款进行日常管理时,可充分利用现代化工具——计算机进行“单客户”管理,从数额、信用期限的应收帐款客户发出电子商务邮件,以催收欠款,强化和提高日常工作效率。

三、应收帐款的事后管理——收帐

1、确定合理收帐程序

催收帐款的程序:信函通知电话电报传真催收派人上门催收法律行业。收款的途径很多,既可由托收机构代催收,也可通过财务商处理,还可通过调整赊销条件收回欠款等,无论哪种方式,企业在采取法律以前,应考虑成本效益原则。应权衡:

(1)法院诉讼费与债务金额间大小的问题。

(2)客户是否有抵押品可变现。

(3)诉诸法律是否会使企业的运行受到连累,甚至导致损害。

(4)即使胜诉,收回帐款的可能性有多少?

在催收款项时,财务部门应与销售部门及业务员相结合,与销售行为挂勾,共同催收款项,并制定有关的奖惩措施,以提高应收帐款的回收速度。若仅由财务部门负责,与销售部门脱离,销售与收款相分离,不利于款项的催收。

2、确定合理的收款政策

(1)长期客户当发生暂时困难时,企业应采取措施帮助客户渡过难关。

(2)其他客户在不了解其经营状况而又不发生困难时,企业可通过调整销售条件,及时收回欠款。

即协调债权债务关系的一种方式,对债权人来说,作出一些让步或放弃部分经济利益,以保住较多的资产或达到控制其他企业的目的。

(1)债权重整的有效性及合理性。

①当债权人接受债务人非现金资产的转让,以作为全部或部分债权的收回时,其价值明确且能够变现。

②当债权人接受债务人权益性证券时,以作为全部或部分债权的收回。这种方式下,将债权转化为相应的所有权,使债权人成为债务的共同承担着。在这种情况下,债权人成为股份的持有者,当达到一定的数额,就可能兼并或收购债务人,从而使债务人的经营规模扩大。

③债权人变更条件,减轻债务人的负担。改变债务人的负债条件,一般是指债权人减少借款本金,放弃利息,或进一步降低利率,延长收款期限等。这种方式仍然维持双方的债权债务关系,不过是改变了债权金额和利息的多少。对债权人来讲,其所放弃的债权是明确的,是部分资产的损失。

(2)债权的条件。

①债务人确实陷入经济危机,债权人若坚持收回债款,只能迫使其破产清算。

②债务人面临的财政危机是暂时的,其生产经营状况并未发生变化。

③债权重整不会危及债权人生产经营活动的继续进行。

④本商业道德的要求,企业间应相互依赖,相互支持。债权人有责任为债务人提供解决财务危机的机会。

对债权人来说,如何判断上述条件是否存在,是其债务重整的根本前提。企业需借助国家政策法规,社会评价鉴证机构及其他各方面的协助达到目的。超级秘书网

四、应收帐款的融资

企业在对应收帐款实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管理,充分估计应收帐款可能的风险,加强收回帐款工作的同时,还可以利用这一融通资金,增强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企业可以以应收票据替代应收帐,通过票据加强商业信用的约束力,提高收帐效率,减少坏帐的发生。当企业需要资金时可以向金融机构进行票据贴现。应收票据是企业持有的,尚未到期兑现的商业票据。商业票据是一种载有一定付款日期、付款地点、付款金额和付款人无条件支付的流通证券,也是一种可以由持转让给他人的债务凭证。我国的商业票据主要指商业汇票,商业汇票按承兑人的不同可分为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当企业持有的应收票据在到期前,出现资金短缺,那么企业可持未到期的商业汇票到开户行申请贴现,以便获得所需的资金。票据的贴现实质上企业融通资金的一种形式,银行按照一定的利率从票据到期值中扣除自贴现日起至票据到期日止的贴现利息,其余额付给持票人,作为银行对企业的短期贷款。商业汇票在贴现时,银行视同短期贷款,因此,银行要审查贴现申请人的资信状况。在审查时,应视承兑人的不同而区别对待。银行承兑汇票的承兑人是银行,因此,该票据到期承兑行无条件承兑,风险小;而商业承兑汇票的承兑人是企业,该票据到期存在无力支付的可能,风险较大。所以,银行在审查时,会对贴现申请人和商业汇票的承兑人综合考虑。只有那些信誉好的欠款客户所开的商业票据,才能够成为金融机构的贴现对象。作为贴现企业来说,要想利用商业票据来融通资金为企业服务,那么就应将商品(产品)赊销给客户之前,要合理确定赊销对象、赊销数额,即加强应收帐款的事前控制。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是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基本依托,现代市场经济中,商品生产形成的错综复杂的经济关系,都是通过资金表现出来的,它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合理筹措和融通资金是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的重要条件,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益和质量是提高企业经营效益的关键,也是财务管理的中心任务,应收账款是商品流通发展到一定程度,为保证流通过程的顺利实现而产生发展的,但同时,应收账款的大量存在,又会影响流通过程的顺利实现。因此,应收账款既是流通顺利实现的保证,也是流通顺利实现的障碍。所以,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加快资金流转速度,是非常必要的。综上所述,在对应收账款进行微观管理的同时,宏观上建立健全经济运行体制和经济法规以保证交易顺利、安全、高效运行,通过一些法律手段,及时排除影响经济正常运行的障碍,避免形成长期的债务链,促使应收帐款及时得到清理,才能使得资金在合理的循环和不断的流通中得到保值和增值。

【参考文献】

[1]吴少平、李小燕.谈财务危机预警分析指标的确定标准.金融科学,2000.1:16~17.

[2]财务成本管理.注册会计师教材,2000.

[3](美)威廉R.拉舍.财务管理实务,第15.4.应收帐款管理.

[4]王耀林.现代公司财务管理.人民日报出版社,2005.10.

篇(6)

论文关键词:公路货运,运营管理模式

随着我国城市间公路设施和城市内部道路设施建设的日益完善,公路货运量在整个货运行业比重将越来越大,以公路货运的机动灵活特性与其它运输方式的竞争更显优势。却在公路货运行业内,许多货运公司在组建自己的车队进入货运市场竞争中,与其他运输企业和货运展开货源的竞争,与货主间进行价格、服务质量、运输质量等成交条件的讨价还价显得无能为力。货运企业可主动地通过创造条件,创新调整,根据各企业经营的业务项目,在不同的岗位上,构建、选择公路货运运营管理模式,实现改变内部管理环境与市场接合,求得生存的空间和发展的道路。

一、公路货运企业运营管理存在主要问题

(一)投资不足,规模不大,资金紧张的现象普遍存在。据统计, 2009年中国经营公路货物运输企业超过512万家,拥有营运货车642万辆。其中:拥有10辆以上汽车企业不到2%与发达国家的情况相类似;普通载货汽车占比重95.16%,零担车、集装箱拖挂车、冷藏运输车及厢式汽车等专用汽车占比重偏小,仅为4.84%。大多中小型公路货运企业在开拓运输网络化、多式联运业务中需要规范的合同交易和定期结算,因欠缺足够的周转资金被迫止步。

(二)在企业内现代企业管理论文,专业岗位人员配备不齐造成整体性管理团队不健全。人才是企业的重要资源。要发展公路货运企业,既需要掌握专业技术的人才,也需要操作型人才,更需要管理型人才组成团队。目前大多公路货运企业这几方面的人才都很匮乏,特别需要这三种类型的复合型人才,这种人才匮乏现象已到了影响生存问题。

(三)制度管理不到位造成流程运作不经济,操作风险过大。随着运输产品越来越多样化和复杂化,在公路货运业务运作过程中,因企业制度管理不完善或失灵的内部流程控制、人为的错误、制度失灵以及外部事件所产生的直接或间接损失的可能性过大,造成运输服务质量差,因操作失误,可能带来很大的甚至是极其严重的后果。

二、构建公路货运企业运营管理模式的必要性及运行条件

货运企业运营管理存在主要问题是行业特点造成,但货运企业可主动地通过创造条件,构建公路货运运营管理模式,实现改变内部管理环境与市场接合,是每家货运企业求得生存的空间和发展的必由之道。构建公路货运企业运营管理模式的运行条件:

(一)推行“单车核算”的保障制度。“单车核算”是指以从事公路运输营运业务的单台车辆的收支和配比综合费用,求取营运利润的核算办法怎么写论文。单台车辆是公路货运责任单位最基本的构成单位。能适应货运市场多变的环境和符合货运企业采用不同的经营方式要求。为企业提供多种管理数据资料,是推行责权利管理的有力保障制度措施。

(二)形成内部交易价格与完成货运量任务的双行控制办法。内部交易价格是企业内部交易结算和责任结转所用价格。内部交易价格可作为部门之间合作,作业活动时空协调,经济责任承担的约束标准,更有力地推进责权利管理;同时,促使各责任单位以多种方式完成货运量任务,有效地降低运营成本,实现价量双行控制管理目标。

(三)执行“谁负责谁承担”的分配方式。调整负担运输产品成本是“业务”,转变为承担责任成本的是“部门或岗位”。为了实现责权利协调统一,调动各环节的责任人的积极性,在整条物流供应链里,做到责任明确,量化细化到不同业务流程和责任单位上与效率,效益,效果挂钩,充分体现“按时空责任分配”。

从管理模式应用角度上说,构建、运行每一种管理模式关键在设定运行必备条件和选用环境下才能顺利地开展执行,才具可行性。

三、在不同业务或岗位环境下,企业选择公路货运运营管理模式

(一)公路货运企业以运营成本中心管理模式

该模式以岗位发生的费用支出现代企业管理论文,建立成本中心,把发生收入全额上交,实行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方式。在创新调整资源思维下,由于公路货运企业供给固定成本高,设施和设备专用性强,不同运输产品之间有独特的成本要素不同,加之运输需求的时间和空间分布不均衡,只能适应公路货运市场需求变化的需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社会生产、流通、消费方式的改变,当公路运输的小批量、多品种、高时效和高附加值货物的比重不断增长时, 企业必然选择零担公路货运业务来满足需要,为客户提供的运输产品,建立一套对小批量、多品种、高时效的运输产品适合的一站式完整的运输单证,流程,解决一次运输过程中要与多方承运者发生转换成本,同时,处理在一定范围内不确定性成本划分标准。除了重视流程管理外,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按完全成本法提供的会计资料越来越不能满足预测、决策、考核和分析的需要。因此,对货运企业的管理层要求会计提供更广泛、更有用的信息,以便加强对经济活动的事前规划和日常控制,运用变动成本计算法加强对运营成本事前预测、决策,及时地调整运价和运营标准成本,适应对零担业务和各种新开发的运输产品管理变动需要。更灵活,更实际应对竞争对手的变化。

(二)公路货运企业以运营利润中心管理模式

在公路货运行业,许多货运公司都在选择组建自己车队或建造营业网点的发展路向。当它们进入运输市场参与竞争,除了与其他运输企业开展的争取货源的竞争外,事实上面临着与货主间在争取对自己有利的条件成交的竞争,也同时面临与其它的运输方式的竞争、宣传的竞争、服务质量的竞争、运输质量的竞争和价格的竞争。其实价格是竞争核心,在运输服务方式相似的情况下,运价便宜者就有可能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运价是货主选择承运者的主要因素;服务质量的竞争和运输质量是竞争基础,在提高运输服务水平,保证运输质量水准时,也就是增加运营成本和管理成本,当价格与质量、服务实现有效地平衡,最终运营利润低于投资收益,影响投资者信心和扩张发展计划的实现。

在考虑价格与质量、服务有效地平衡为出发点,凡建造每个营业网点都作为物流利润中心,让其成为既负责物流收入,又负责物流支出,并负责管理现代企业管理论文,使用一定数量资产的物流责任单位,亦即对物流成本收入的发生都能加以控制的责任单位,该物流利润中心的领导者具有控制物流价格、物流业务和所有相关费用的权力,每个营业网点与货运企业的各操作部门之间提供货源、物流服务,其收入按内部转移价格结算,物流成本按其实际发生额转移,虽则其收支都是虚构的,但对于物流系统内部的某个部门来说,本来可能是一个成本中心,通过内部结算价格的确定,将其确定为一个内部人为利润中心,这对于责任中心的成本控制来说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提高每个部门的经营管理意识,也了解物流成本的节约对本部门业绩的重要性,从而促使改善本部门的物流管理水平,降低自身的物流成本。此外,对货物运输质量事故所发生的货物丢失、短少、变质、污染、损坏、误期、错运以及由于失职、借故刁难、敲诈勒索而造成的不良影响或经济损失归入各物流利润中心承担,通过制定货物运输质量考核的指标和标准对接,杜绝发生重大货运质量事故,严控货运质量事故频率,货损率,货差率;奖励达标的完成运量及时率,实现货物安全优质送达,承托双方都受益,各方经济利益得到维护。

当然,在利用利润中心管理来进行物流成本控制的过程中,应注意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对于几个责任中心共同承担的费用,依据一定的标准,按照谁受益谁负担,受益多就多负担,受益少就少负担的原则分配。一定要避免共同费用不合理分配挫伤各部门的积极性。

(2)内部转移价格的制度要合理。这是合理评价各物流责任中心的工作业绩,促进各单位努力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的重要保证。合理制度在内部转移价格,是加强物流系统内部资金、成本、利润管理的有效措施,使客观评价各利润中心的工作业绩的重要手段。物流内部结算价格是指运输、装卸、包装、仓储等人为利润中心之间相互提供物流的结算价格。一般可分为成本定价和利润定价两大类。成本底价是依据实际成本和标准成本来制订内部转移价格。一般可以按标准成本进行定价,因为实际成本定价下供方可能向需方转移不利成本差异,不利于分清责任。而按标准成本定价可以克服这个缺陷现代企业管理论文,但它不符合利润中心要考核效益、评定利润的要求怎么写论文。所谓利润定价法是指各利润中心之间结转物流业务是除成本之外,还要加之以一定比例的利润确定转移价格;另外,也可以参考市场价格来制订内部转移价格。

(3)除了内部转移价格的制度和对费用计划标准控制外,公路货运企业还需要衡量在不同产品、不同区域、不同渠道和不同促销规模等方面的实际获利情况,主要环节是进行赢利能力分析。赢利能力分析就是借助于有关财务报表和数据的处理,把所获利润划分到各运输产品、货源地区、促销渠道、顾客群等方面以便比较每个因素对企业最终获利的贡献大小以及其获利能力的高低,一般主要是用销售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资本收益率、物流服务周转率等指标来衡量。

(三)公路货运企业以“运量—运力平衡”业务管理模式

市场是第一位的,客户也是第一位。“运量—运力平衡”业务管理模式的经营理念就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需求为中心,提供灵活多样、盈利最大化的综合物流服务。对于一个多环节、多工种的联合作业系统的整车货物运输业务的组织作业来说,需要参与运输生产的要素包括劳动者运用运输车辆、装卸设备、承载器具、站场设置等,通过各种作业环节,将货物这一运输对象,从始发地运送到目的地的活动过程。而制造企业的产前产后物流多采用整车运输,公路货运企业对于整车运输业务的组织作业管理应充分发挥主动发现、创新、整合市场需求的设计能力,及时了解市场的终端和供应链的始端变化信息,通过整合供应链上的相关企业如生产企业、运输企业、配送企业、仓储和加工包装企业、货代以及消费者可用需求信息资源,能够为物流链上的企业提供最佳的管理咨询服务,实现物流链上最佳流程。

当今的物流活动是一个社会化的活动,涉及行业面广,涉及地域范围更广,所以它必须形成一个网络才可能更好的发挥其效能。“运量—运力平衡”业务管理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参选网络组织结构,打破单纯企业或集团内部的“运量—运力平衡”做法。推选主要有两种网络结构,一种是大物流中心加小配送网点的模式,即:“两头小中间大”;另一种是连锁经营的模式,即:“链条式”。前者适合商家、用户比较集中的小地域,选取一合适地点建立综合物流中心,在各用户集中区建立若干小配送点或营业部,采取统一集货,逐层配送的方式,充分利用零担,整车,空运(或铁路)运输方式特点,优势构建零担联运快速干线。后者是在业务涉及的主要城市建立连锁公司,负责对该城市和周围地区的物流业务现代企业管理论文,地区间各连锁店实行合约,性协作,该模式适合城市间或全国性物流,连锁模式还可以兼容前一模式。第三方物流大大扩展了物流服务范围,对上游生产商可提品、管理服务和原材料供应,对下游经销商可全权为其配货送货业务,可同时完成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的传递。

以客户需求为中心提供量体裁衣般的、灵活的综合,以降低社会运营的总成本,最终让需求者成为最终收益者并得到满足为目标,实现相对“运量—运力平衡”结果,让供物流链上的所有企业实现一种共赢的局面。 四、结束语

由于公路货运企业存于外部经济环境变化,客户个性需求变动大,而企业自身资源贫乏之下,企业管理处于无政府主义状态。为此,笔者认为,通过创造条件构建稳健性企业运营管理模式;根据企业不同的业务,岗位,创新调整企业可利用的资源选取运行运营管理模式,扬长避短,创造合理运营管理环境为公路货运经营服务,适应货运市场变化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物流运输管理》王风刚高等教育出版社

篇(7)

论文关键词:区域企业,价值网

 

区域生产力促进中心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生产力促进中心体系是指在一定经济区域内,各种与生产力促进相联系的主体要素(生产力促进组织和机构)以及协调各主体要素之间关系的制度和政策网络。价值网的概念是由Merce(美智)管理顾问公司的亚德里安·斯莱沃斯基在《发现利润区》(TheProfit Zone)一书中首次提出。区域企业创建价值网能够高效的适应当地实际的区域性生产力促进动力源,是一个以生产力促进为核心,以促进科技与经济相结合、提高区域创新能力为目的、以市场机制为基础、政府为引导的高效率的开放型的区域创新服务体系,因此,生产力促进中心建立区域企业价值网是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区域企业价值网发展分析与引导的重要意义

随着国际互联网高速发展,市场竞争程度不断提高,顾客的需求也日趋增加。生产力促进中心应当创建价值网。通过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共同为顾客提供服务的。

1.区域企业发展价值网可以优化企业价值

在价值网模式下,价值网主导区域企业作为价值网络的组建者应当具备网络整合能力。即构建网络并对其整合的能力。价值网在网络环境下寻求最优价值链,具有一般网络组织的共性,又有其独特的一面,是围绕区域企业,推动区域企业运作的价值整合网络。一般说来,区域企业构建价值网是通过获得某些资源经济学论文,对外部资源进行网络化整合并内部化,以此来应对外界变化的环境,从中发现企业自身发展的机会,从网络化的角度进行战略思考和规划,培育和发展区域企业的未来外部伙伴关系,寻求区域企业价值最大化。

2.区域企业可以利用价值网资源,打造核心竞争力

区域企业必须充分利用价值网中的资源,形成行业内的竞争优势。这可以通过创新、整合、协调三个步骤来实现免费论文下载。首先区域企业必须通过技术创新活动,打造自己的品牌,从而取得竞争优势;其次,区域企业要以整体的运营眼光,对价值网进行整合管理,这样能为区域企业员工带来经济利益。从而赢得他们的信任;再次,区域企业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在网络内部建立一套有效率的信息沟通机制。当市场需求发生变化时,能够系统价值网中的区域企业及时、准确地获得信息,共享信息,迅速地实现互相配合。

3.区域企业发展价值网可以优化企业间的关系,实现管理成本合理化

相对于企业内部成本控制来说,区域企业间的成本更难控制,因为这些成本只有在区域企业间的协同努力下才能控制。事实上,区域企业间成本存在极大的合理化空间,应作为价值网全面成本合理化的焦点。所谓价值网全面成本合理化,是只在品牌核心企业的推动下改善加入网络的区域企业间关系、优化企业间的作业,提高合作效率,使得区域企业各网络成员相互协作、互相信任,共同努力,实现企业间成本合理化。

二、区域企业价值网发展分析与引导的基本要求

价值网是对个无边界的柔性组织,其核心任务是迅速将信息和资源传递到最有效的地方为客户创造价值。在价值网环境下经济学论文,区域企业要想将其核心竞争能力加入到价值网中,体现竞争优势和规模经济效益,必须做如下调整:

1.以网络思维进行战略规划

价值网是一个开放的价值流网络,相对于价值链来说,价值创造实现了从链状到网状的跨越,从价值创造最优的角度重新安排价值活动,实现网络化的价值创造方式。为了保持和形成竞争优势,区域企业必须纳入网络化经营中,用网络化的思维来制定发展战略,敏锐地确定行业的性质和未来发展趋势,寻求潜在优势。

2.所有的价值活动都以客户为中心

客户是价值网创造价值的源泉,在价值网中,客户包含两层含义:其一,区域企业间构成价值网内部的客户,是价值网中的节点,节点之间互为客户;其二,

价值网作为一个整体所面对的客户,即价值网整体为之提品或服务的客户,即价值网外部客户。以客户为中心是价值网的经营战略制定的起点,价值网的组织者和其他区域企业是在这种共识的基础上完成自身功能。以客户为中心的区域企业价值网中,区域企业根据客户的要求,通过整合相关成员的核心能力,促使价值价值在网络中流动并实现增值。

3.要有一定的规则和协议

价值网中一些具有较强协调能力和价值网络中核心能力要素的企业,脱颖而出形成企业价值网络中的组织者。同时,要有灵活有力、紧密联系的节点企业,没有高效的节点企业,价值网就无法高效运作。

对于价值网而言,最大的挑战是在价值网形成之后的战略和战术管理中经济学论文,价值网的构造程序与战略紧密联系。价值网构造程序中必须对节点企业利益进行调整平衡,还要定义每个节点企业的角色和责任;而价值网的组织者在制定任务和检查价值网发展活动中扮演关键角色,起到一种联系成员之间的桥梁作用。

三、区域企业价值网发展分析与引导的具体措施

区域企业创建价值网是同一时间和空间维度下同步进行的、互动式进程,因此,价值网的环节是区域经济一体化所必须面对和解决的。具体可以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1. 制定区域政策,推动区域企业内部经济耦合

区域的政策环境是经济发展的软环境。在区域经济耦合过程中,依据对企

业价值网的大小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加快区域平台的建设,降低企业价值网的外部成本。推动区域由松散式的合作渠道向网络化,体系化的合作渠道转变;第二,营造宽松的体制环境和市场准入环境,推动区域企业内部市场的统一化;

第三,改善政策部门领导干部的考核机制,推动区域企业内部财税政策的改良。

2.构建区域创新体系

区域创新体系是由某区域内参加新技术发展和扩散的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以及政府、中介服务机构及其相互关系等所组成的,为创造、储备和转让知识、技能和新产品的相互作用的网络系统。区域创新体系包含以下五个关键要素:

(1)主体是企业、研发(R&D)机构;

(2)市场中介服务组织(技术)的广泛介入和政府的适当参与;

(3)创造和转让新知识、新技能和新产品;

(4)围绕新知识、新技能和新产品创造和转让形成的创新网络;

(5)最终目标是实现一定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

3.对价值网进行恰当定位

价值网的竞争优势体现在能够利用网络成员集体的力量提供多种价值组合,更有效地满足客户的需求。因此,作为网络核心的组织者,首要任务就是要确定区域内节点企业要向客户提供何种价值组合,即对客户价值进行定位免费论文下载。准确的价值定位是制定合作规则的基础。

一个优秀的公司拥有高价值的客户群非常重要。价值网内组织者的业绩表现,不仅是由整个网络打造的集体竞争优势决定,而且还要取决于网络内其他成员相比其具有的何种优势。在价值网下,其组织者首先在细分市场上进行价值定位。

4.重塑企业文化

实现价值网运营的成败,还要在区域企业内建立以客户价值为中心的文化价值观,引导全体员工的行为,没有企业文化的认同,区域企业间的合作关系很难长久保持,因为文化的认同不仅包括历史的积累,而且包括政治、经济等诸多方面的认同。其直接影响到企业在经济活动中的外部成本经济学论文,只有区域内企业更多的发生经济联系,文化的重塑才会更快、更牢固的形成并反过来进一步推动区域的发展。

5.创新运营模式

价值网需要围绕客户而不是产品进行重新调整,因此,虽然价值网促进了运营效率提高和利润增长,还仍需要进行革命性的创新。具体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创新流程。价值网处于组织者角色的企业要带领区域内节点企业积极改造业务流程,从客户体验的角度优化业务处理模式。建立信息共享流程同步,牵动区域内企业整体运营的各个环节,仔细审定每一个流程,精益求精,使其适应价值网运营的需求。

(2)实现内部资源整合。以客户为中心的组织体系要求从网络维护,市场规划,到客户服务实现内部整合,以一个共同的声音面对客户。

(3)建立网络型组织结构,消除部门之间的障碍,便于客户需求信息在内部顺畅流动,提高价值网的市场反应能力。

参考文献:

[1]林子华,我国区域生产力促进中心创新工作机制研究,博导论坛讲座,20-21.

[2]Michael E.Porter.Strategy andInternet[J].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01(3) .

[3]华坚,陈洁,基于价值网的中国银行业竞争优势研究[J],浙江金融,2008(11),20-21.

[4]郝玉龙,崔巍,基于企业价值网建设过程区域协调发展研究[J],北方经济, 2005(9),75-76.

[5]彭苏勉,范高贤,基于价值网的企业优化价值研究[J],物流技术,2010(10),41-42.

[6]李殿伟,基于价值网理论的电信企业商业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07(5),34-40.

[7]科学技术部,生产力促进中心“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EB/OL],most.gov.cn,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