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 >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论文
时间:2023-03-17 18:04:4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大学生就业与创业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网络畅通,就业信息传达及时是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关键。学校通过给用人单位寄发毕业生资源信息册(2013年邮寄了600份、2014年邮寄了700份)、主动联系用人单位、联络校友、网络资源等多种途径收集用人单位对学校各专业毕业生需求信息;建立了中国移动信息MAS平台、及时通过手机短信发送招聘信息,另外,通过公共微信平台、QQ群、飞信群、网站、电话通知、校园广播等方式为学生提供信息服务,及时准确地就业信息。学校的就业信息工作做到“三快”:捕捉信息快、处理信息快、信息快。三年来,学校共岗位需求信息近4万个,每年提供工作岗位逾万个,均是当年毕业生总数和相应专业毕业生数的3~4倍,用人单位数据库的数据总量达到1500多家。学校建有功能完善、信息量大、信息更新快的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站,设置独立服务器,确保网络畅通,网址为http:///,学校就业信息网已嵌入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一体化系统,并链接湖南省毕业生就业网,日均校内外信息20条左右,学校就业网及时更新教育部、湖南省教育厅的网上供需见面会,认真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相关部门组织的“网上双选周活动”。
二、深入研究、完善教学,善做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引路人
加强对大学生及时、有效、全过程、全方位的就业指导是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环节。学校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指导》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作为必修课列入教学计划,设2个学分38课时,根据教学进程由教务处按学期教学安排统一排课;学校成立了由招生就业处、团委、商学院人力资源教研室、各学院部分专业教师组成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指导教研室,招生就业处负责就业工作的副处长担任教研室主任,归口教务处统一管理,服从学校教学研究室管理制度,接受统一检查、考核和评估;制订了就业创业指导课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为了不断创新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教学工作,学校每年举行一次全校性的就业创业指导教学研讨会(2012年6月,2013年7月,2014年9月已举行三次)。经过集思广益,形成了湖南城市学院《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实施方案》《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指导课程教学大纲》。学校以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为目标的就业指导体系日益完善,将大学生就业指导教学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在大一开展专业教育;大二开展大学生职业发展规划与设计,考证、考研、考级、考公务员培训指导;大三进行职业基础知识、求职择业技巧、职场中的礼仪、创新创业教育;大四开展就业及面试心理与应对、就业形势与政策、求职材料制作与面试技巧指导。学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活动,投资五万元购买了吉讯大学生职业测评与规划系统,该产品网络化、自助式的系统操作模式能够辅助80%以上的学生完成自我探索,包括了解自我、职业探索、决策行动、生涯发展蓝图等,更有助于解决当前大学生普遍存在的自我了解不清楚、人生目标不明确、对职业茫然无知、思想不能转化为行动等问题;有助于老师掌握学生整体和个体的情况,做到有针对性的辅导,提升工作效率与专业性。
三、强化实践、引导创业,用心做学生创业指导的探索者
通过创业带动就业是未来就业工作发展的趋势。学校成立了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就业创业教育工作机构,成立了大学生创业者协会,出台了《大学生课外科技项目立项申报规定》《大学生创新性科研项目申报规定》等一系列就业创业的文件,设立了就业创业专项资金,确保经费足额到位,聘请专兼职工作人员对学生创业项目给予技术、智力扶持。与湖南省益阳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合作,建立了大学生创业“绿色通道”,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场地、资金、实训、指导等方面的服务。三年来,学校举办了创业计划、市场调研、职场模拟等赛事,组织创业导师报告会和专题培训约500余场。学校现有大学生社团29个,其中创新创业社团三个,比较有特色的是茶艺社,茶艺社是在学校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老师指导下组成的一个集黑茶研发、包装设计、黑茶销售和传播黑茶文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社团。该社团是学校大学生结合专业特色,通过研发创新来创业,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一个典型。学校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三楼的“大学生创业一条街”有八间工作室,占地面积264.6m2,两百多名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参与城乡规划、建筑设计等项目,采取真题真做的形式参与城乡规划设计项目。
四、勇于担当、开拓创新,全力以赴开拓大学生就业市场
开拓了就业市场,才能有更多的就业岗位,从而为做实就业工作提供保障。学校制订年度就业市场整体建设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大力开拓省内外毕业生就业市场。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方式,深入各行各业收集信息,为毕业生寻求就业岗位,2013年、2014年先后奔赴杭州、佛山、广州、深圳参加了第七届中国杭州电子信息博览会电子信息产业人才校企合作洽谈会、大型校企人才合作暨珠三角技能型人才供需对接洽谈会,加深与用人单位的合作与交流,建立就业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学校设立了就业市场开拓专项经费,大力开拓省内外毕业生就业市场。近年来,学校每年6月份就制作好下年度毕业生信息手册,7月份即寄发给用人单位,每年寄发的毕业生信息手册在600份以上,8、9月份,还登门拜访用人单位,热忱邀请用人单位来校举行校园招聘会。2013年暑假,招生就业处组织赴北京、天津、武汉、长沙等地分别走访了中国建筑总公司、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中铁大桥局、中交二航局、中铁五局等18家用人单位,进一步稳定和扩大就业市场,建立就业基地,2013年学校共有就业基地129个,较2012年新增17个。2014年暑假,先后赴南京、上海、北京、广州、重庆等地拜访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北京紫荆新锐科技有限公司、麦塔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中铁大桥局二公司、中铁港航局集团有限公司、湖南昀泽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等20家单位,其中新开辟了中国建筑第一工程局五公司、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六公司上海分公司、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重庆分公司、湖南昀泽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等四家就业基地。
五、全员参与、贴心服务,甘当推荐大学生就业的志愿者
深入推进就业工作全员化才能为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提供动力。学校特别重视调动专业教师的积极性,发挥他们教学科研工作联系社会紧密的优势,推荐学生就业。建立健全了相关就业奖励制度,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参与就业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校友会的作用,加强与校友联系,聘请校友担任兼职就业信息员,帮助收集就业信息,推荐毕业生就业。另外,学校通过召开校园招聘会,搭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平台。学校2012届毕业生3807人,接待用人单位171家,举行招聘会182场次;2013届毕业生3874人,接待用人单位192家,举行招聘会198场次。学校就业工作人员以服务学生就业为宗旨,富有责任心,接待用人单位不怕累,做到热情周到;服务学生不怕累,做到细致周到。学校为了给用人单位提供招聘的便利条件,减少学生外出找工作的麻烦,多年来始终如一的坚持组织专场招聘会,充分考虑用人单位来校招聘的时间,用人单位周末有时间来招聘,就业工作人员牺牲周末的休息时间,安排专人接待,提前将招聘室卫生打扫好,多媒体调试好,条幅贴好,宣传海报发放好。用人单位的应聘学生比较多,面试持续到晚上,就业工作人员就服务到晚上,为用人单位和学生提供便利。同时,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校外就业市场活动,如省教育厅、住建厅、益阳市劳动人事局组织的专场招聘会,为学生外出参加招聘提供便利。近两年,先后组织了九台大巴车,接送300多名毕业生赴长沙市湖南省人才市场参加建筑行业的大型招聘会。
六、沉下心来、潜心研究,提高就业工作理论研究水平
论文摘要: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还远谈不上完善,大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仅停留在毕业生的阶段性指导上,并未形成一整套系统、全面的内容体系。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问题,为完善高校就业教育工作,延伸就业指导内涵,提高就业教育工作成效提出了见解。
我国的就业指导起步比较晚,还没有形成成熟的就业指导理论及体系,尚处于探讨和发展时期,就业指导内容较简单,指导对象主要是毕业生,就业指导已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发展和大学生就业的需要。我们要分析当前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新形势下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以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满足大学生的就业需要。
1.当前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存在的问题
1.1重就业率轻就业教育。
近年来,教育部开始公布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将毕业生就业率作为高校本科教学评估方案中的重要指标。高校对就业率都非常重视,但对就业教育认识不足.片面强调就业率这个结果,而忽视了培养过程和就业质量。现行的毕业生就业率不能全面科学地反映一个学校就业的量,更反映不出就业的“质”。我们很难得出就业数量与就业质量的正相关结论。只有充分认识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开拓就业市场是解决就业问题、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根本所在,通过加强大学生就业教育才是正确实现这一目的的有效途径。
1.2指导对象狭窄,缺乏连贯性。
目前,多数高校的就业教育只限于狭义的就业指导,教育面过窄,主要是围绕当年的毕业生就业工作而展开.服务对象也只限于应届毕业生,没有向低年级辐射,对一、二年级学生的教育和引导没有具体展开,缺乏教育的系统性和连续性.没有建立全程就业教育体系。实际上,这种就业指导通常存在一个观念前设:只有毕业生才有必要接受就业教育。但是现实的困境是:如果就业指导工作只是针对大学毕业阶段的学生,缺乏全程指导,就会使许多学生难以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及早规划,难以为将来的就业工作做好相关的知识、技能准备和心理准备,将在毕业求职时处于被动的地位,最终会影响对理想工作的获取。
1.3就业教育课程不系统,内容单调、形式单一
一些高校开展就业教育不够系统、科学和规范,对就业教育工作研究得不够,就业教育没有贯穿和体现于学校教育和教学的全过程,存在许多不足和薄弱环节,就业教育课亟待加强。时至今日,就业教育课程在绝大部分高校中还没有成为一门正式的课程。对就业指导课重要性的认识及重视程度远远不够,课程设置有待于调整。
就业教育的内容单调,针对性不强。主要表现在:第一,注重信息提供,忽视教育引导。在就业教育过程中,部分高校简单地把就业指导工作和就业教育二者等同,因而在开展就业教育时,以大量的就业信息的收集和、就业市场的维护和拓展以及深入的就业形势分析为主,就业教育内容过于简单。第二,重视技术指导,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第三,重视理论教育,忽视实践教育和案例分析。
针对就业指导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进行创新研究。
2.就业指导的创新研究
2.1建立以人为本的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
大学生就业指导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从大一开始就把就业指导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高校要从高等教育的新形势、社会需求毕业生的新变化、当代大学生的新特点等方面去调查研究、深入探讨就业教育的形式、内容和工作机制等问题。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的思想.打破就业指导只面向毕业生的局面,将就业教育贯穿和体现于学校教育和教学的全过程。
分层次、有系统地在大学各个阶段有针对性地进行讲授,使学生能够尽早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根据社会的实际需要,结合自己的个人状况、专业要求,建立完善的知识结构,培养各方面的能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2.2完善组织机构,形成全员抓就业的局面。
各大高校相继建立了专门的就业指导部门,但是,就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不同,是一项综合性比较强、涉及领域比较广泛的系统工程,要求管理人员、工作人员和课程教学人员不仅要掌握有关的政策,而且要具备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等多方面的知识,以及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关的知识,并且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这样综合性极强的工作仅靠一个人、一个部门或几个人、几个部门的力量是无法完成的.它需要调动校内外的所有力量,凡涉及和关tl,大学生就业工作和职业发展的人士都要参与其中,即就业教育的主体是全员性的。
2.3加强实践指导。
作为一门指导性和时间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就业指导课不能单纯地进行理论传授,必须和行为训练、社会实践、参观访问、专业实习及科学实验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配以职业指导、心理咨询、专题讲座、录像观摩等形式,力求使大学生就业教育课的教学形式生动活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例如组织学生对专业相关的企业进行参观访问,既可以了解企业对大学生能力的具体要求,有针对性地提高自己的素质,又可以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就业形势、增强开拓意识和危机意识,使学生能够正视困难、正确对待就业。同时,建立往届毕业生档案,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对往届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了解他们在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将往届毕业生的就业加入就业指导中,以实例教育在校学生。
2.4创业指导。
关键词:后金融危机;《中国青年报》;大学生就业;媒介呈现
中图分类号:G2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1)04-0057-02
一、研究背景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变得举步维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2009年9月美国匹兹堡G20峰会结束标志着世界经济出现积极变化,世界经济进入了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经济也逐渐走出低谷。但金融危机仍难言结束,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大众媒体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呈现样态,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整个社会对大学生就业的理解和关注程度。本文以《中国青年报》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报道为例,探讨媒介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是如何呈现大学生就业这一问题的。
二、研究对象与样本采集
本文选择《中国青年报》作为研究对象。《中国青年报》是当代中国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具有重大影响的一份全国性综合性日报。时间上本文选择2010年1月1日至6月30日这半年的报纸为分析对象,通过阅读2010年上半年的报纸找到关于大学生就业报道的文章共计425篇。需要指出的是,本文对“大学生”的界定包括高职、大中专院校的本科生、硕博研究生;对就业的限定包括了毕业生创业、当村官、考公务员、入伍以及参加西部计划志愿者等途径。另外本文拟与《中国青年报》在正常年份的就业报道进行对比,选取刊登在《新闻界》2009年第5期上的论文《框架理论下大学生就业的媒介呈现――以大学生就业报道为例》为范本,把本研究得出的结论与研究正常年份大学生就业报道所得出的结论进行对比,以充分展示后金融危机时代大学生就业报道的特点。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本文将《中国青年报》2010年上半年大学生就业报道分为四个类别:报道的版面位置、报道的体裁、报道的主要内容以及报道的地域。在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后整理如下:
(一)后金融危机时代大学生就业报道是媒体极为重要的议题
表1《中国青年报》大学生就业报道版面分布情况(共425篇)
版面位置 篇数 所占比例
要闻 47 11.1%
青年话题 7 1.6%
综合新闻 53 12.5%
教育科学 19 4.5%
思想者 1 0.2%
共青视点 12 2.8%
大学生村官 72 16.9%
创业周刊 60 14.1%
职业教育 42 9.9%
青年调查 133.1%
青春校园 9 2.1%
两会特刊(三月) 11 2.6%
KAB创业教育特刊(三月末) 15 3.5%
全国大学生网络创新商务应用大赛特刊(五月末、六月初) 26 6.1%
其他 38 9.0%
在2010年仅半年的时间里,《中国青年报》对于大学生就业议题的报道数量就已经达到425篇,超过了2007年全年290篇的报道数量。由此可见,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媒介更加关注大学生就业这一热点话题。从表一中可以看出:《中国青年报》对于大学生就业的报道主要集中在大学生村官、创业周刊、综合新闻和头版上。2009年4月24日起,《中国青年报》开辟每周一期半个版的“大学生村官”专版,全面展示大学生村官的精神风貌,激励更多的有为青年尤其是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去,到农村去。“创业周刊”则是《中国青年报》关注大学生创业的固定版面。另外2010年3月“KAB创业教育年会暨第二届大学生创业教育论坛”在北京举行,《中国青年报》特别开辟了特刊对这次论坛进行全面报道。由此可以看出,在后金融危机时代,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国家或者媒体首先提倡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去就业以及自主创业。《中国青年报》在2010年5月底和6月初开辟了全国大学生网络创新商务应用大赛特刊,报道这次大赛决赛各方面情况,包括参赛团队的风采、参赛选手的感受、专家的就业创业指导等方面。这说明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青年报》力图通过报道就业活动给大学生以信心。
(二)后金融危机时代媒体更全面地呈现大学生就业这一热点问题
表2 《中国青年报》大学生就业报道体裁分布情况(共425篇)
体裁 篇数所占比例
消息 199 46.8%
通讯 92 21.6%
深度报道 45 10.6%
图片报道 25 5.9%
评论 22 5.2%
其他 42 9.9%
从表2可以看出,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青年报》在对于大学生就业报道的体裁上多采用消息和通讯这两种形式,而直接代表媒体立场和态度的评论体裁较少,仅有22篇。这与金融危机前的正常年份相比变化不大,但消息的比重由2007年的51.72%降至46.8%,同时金融危机之后《中国青年报》在对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呈现时选用了更多的报道体裁,图片报道被加入其中,并选用专访、自述等体裁来对大学生就业这一热点问题进行呈现。
(三)后金融危机时代媒体对大学生就业问题多采用以树立典型的方式进行报道
表3《中国青年报》大学生就业报道内容分布情况(共425篇)
内容 篇数 所占比例
就业政策 45 10.6%
就业现象 68 16.0%
求职创业案例 96 22.6%
就业对策报道 74 17.4%
求职创业指南 27 6.4%
就业创业活动 65 15.3%
其他 50 11.7%
从表3可以看出,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青年报》在对大学生就业报道的内容选择上,更注重求职创业案例以及就业对策的报道。而金融危机前,“《中青报》在对大学生就业报道的内容选择上,更注重对国家相关就业政策及法律的解读和就业对策的报道”[1]。这说明在经历了金融危机之后,媒体希望通过以积极典型的案例引导大学生就业。
(四)后金融危机时代媒体对于不同地域的大学生就业关注不均
由表4可以看出,后金融危机时代,媒体对于大学生就业报道的地区呈现并不平衡,这与金融危机之前《中国青年报》“多选择经济发达地区如北京、上海、天津、广东、浙江、江苏等地,而较少关注安徽、湖南、云南、新疆、甘肃等经济欠发达地区”[1]相比,没有明显变化。
表4 《中国青年报》大学生就业报道地区分布情况(共242篇)
地区 篇数 所占
比例 地区 篇数 所占
比例
北京 41 16.9% 山西8 3.3%
上海 7 2.9% 河南 14 5.8%
天津 6 2.5% 内蒙古5 2.1%
辽宁 9 3.7% 安徽 62.5%
河北 2 0.8% 江西 93.7%
山东 8 3.3% 湖北 93.7%
江苏 32 13.2% 湖南4 1.7%
浙江 26 10.7% 陕西6 2.5%
福建 10 4.1% 甘肃 4 1.7%
广东 15 6.2% 四川 5 2.1%
海南 1 0.4% 重庆 41.7%
吉林 3 1.2% 贵州 10.4%
黑龙江 2 0.8% 云南 4 1.7%
四、研究结论及建议
综观《中国青年报》2010年上半年有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报道,笔者认为,《中国青年报》基本做到了全面客观的呈现后金融危机时代大学生就业的状况。同时,《中国青年报》对于大学生就业的报道仍有不足之处,如在“创业周刊”中报道创业成功的案例较多,忽视了创业过程中困难的报道等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一)后金融危机时代媒体的就业报道切忌片面化
同样的报道内容,如果有了辩证的报道艺术就能起到不同的报道效果。比如报道大学生就业招聘会如果只渲染应聘之艰难,就会给受众带来不必要的恐慌。如果媒体同时帮助大学生做好就业形势的分析,那么这样的组合报道就更具有服务性。再如《中国青年报》开辟了专门的创业周刊,宣传成功的创业典型。但实际上,大学生创业也有着不容忽视的劣势,比如我国大学生创业比例还很低,创业存在着较大的市场风险等。
(二)后金融危机时代媒体要搭建起大学生与社会之间的信息桥梁
对于大学生就业报道,媒体要客观准确的反映就业市场的状况。信息的缺失和不对称,也是毕业生求职过程中的主要障碍。媒体应尽可能全面的提供与就业有关的各种信息,尤其是在金融危机过后,面对仍然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更需要全面的就业信息。在大学生就业报道过程中,媒体可以搭建毕业生与社会的桥梁,为毕业生提供信息支持以及就业指导。
大学生就业 教学体系 改革
一、背景
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社会各界都在为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和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做着积极的努力。从《中国就业战略报告2008~2010》的相关信息来看,仍然认为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长期深层次的原因在于高校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师队伍等方面均与企业实际需求存在较大脱节,导致学生理论脱离实际。为此,我们不妨从大学生就业的角度来探讨一下当前教学体系暴露出的一些问题,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一些解决的措施。
二、在新的就业体制下教学环节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
1.传统的毕业实习环节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大学生的需求
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国家开始逐步推行毕业生自主选择,用人单位择优录取的“双向选择”政策,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逐步由计划分配向市场挑选过渡。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就业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在这样的形势下,大学生已将毕业实习与寻找工作两个环节合二为一了,很多原有承担实习教学任务的实习基地对大学毕业生需求逐年减少或要求更高,学生到这些单位实习的积极性也随之降低。而高校处于就业率这个考核指标的压力,也逐渐放松了对学生实习环节的管理,大学生毕业实习环节的教学功能已经被逐渐淡化。尽管如此,学生仍然对学校的教学安排存在着抱怨,主要是由于毕业前还有毕业论文这个教学环节,而毕业论文的评审及答辩一般要耗时半个多月,而许多学生此时处于一种半就业的状态,单位对于学生长时间的返校非常不满,这样就使学校、学生和相关的用人单位处于一种尴尬的局面。对于学生来讲,直接产生的影响就是,毕业前所接受的校外实习教学环节已经无形中不存在,由于缺乏实习环节的系统学习,在择业过程遭遇由于缺乏实践经验而导致就业层次降低或者被拒之门外的状态,而在找到工作之后,还要因为论文环节的学习而给现有的工作带来一定的干扰,增加了学生对大学教育的不认同情绪和抗拒情绪,以至于找到单位的学生用不签订就业协议“对抗”学校。
2.校内教学任务的安排不能满足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要求
用人单位处于自身的考虑,一般都愿意直接招聘那些有一定社会实践经验的人员来单位就职,随着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加强,学生已经把增加自身的实践经验作为提升他们的求职筹码的一项重要举措。学生在校期间参与社会实践的意愿十分强烈,希望利用在校学习的时间内能够及早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并从中有意识的磨练和提高自己综合素质。目前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主要渠道有两条:一是学校第一课堂所组织的实践教学环节和第二课堂组织的各项与专业学习相结合的课外实践活动;二是社会上给学生提供的各种与专业学习相关的勤工助学的岗位,另外随着学生创业意识的增强,学生自己利用在校期间创业也是学生获取实践经验的一个有效途径,即为社会兼职。前者是学校纳入教学管理环节进行整体安排的,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高校教师知识构成以及实践教学体系设计等方面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直接导致高校实践教学与企业实际需求存在较大脱节的现象。另外,这些年地方本科院校越来越看重技能竞赛,对参加省乃至国家层面技能竞赛获奖的学生纷纷予以重奖,但客观的来讲,一方面,受益的学生面十分有限,另一方面,竞赛毕竟是模拟的,仍然与实际存在很大的差距,涉及的知识空间非常有限。后者则需要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来自我统筹安排,从目前教学任务安排来看,由于尚未将学生的社会兼职和创业纳入教学管理的统筹考虑之中,因此学生的课余时间非常零散,给学生社会兼职和创业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3.校内教师的实践技能水平不能完全满足教学的要求
目前的高校教师大多都来源于大学直接毕业硕士或者博士研究生,这些教师自身社会实践的经历就比较短缺,实践技能比较薄弱。进入高校工作之后,一方面,当前高校对教师的考评比较注重科研和课堂教学效果,对实践操作技能缺乏相应的考核机制,教师将主要精力还是投入到科研和理论教学中去。另一方面,教师的实践教学知识和经验仍然来自于书本,教师自身实践技能的缺乏直接导致对学生专业技能培训的薄弱。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学校仍然以课外的科技创新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作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促进学生就业能力的主要途经,当前课外活动的形式虽然多样化,但是由于缺乏专业教师的全程指导,不但表现出课外创业活动与课内教学内容的脱节,而且很多活动浮于形式,最终出现了教育资源、学生精力和时间安排上的内耗和浪费,影响了对学生就业能力的综合培养的整体效果。
4.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创业教育和锻炼的环境尚不完善
大学生创业不但可以拓宽就业渠道而且有利于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大学生创业逐渐被社会所承认并越来越受社会的关注,但由于大学生缺乏相对应的社会经验,因此在创业的过程中需要一定的引导和帮助,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更要加强对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目前高校提供给大学生的创业教育还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对学生的创业教育还停留在理论层面,不少高校聘请社会上成功人士来校讲学,或者开设创业教育的课程,尽管对于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对于学生还讲,还是听的多做的少,分享成功经验的成分多而给予实践指导的少。另外,学校教学管理没有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创业教育有效的衔接起来。教学管理的缺位以及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的不足,影响和挫伤了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性,这也是大学生创业成功率比较低的一个主要影响因素。
三、充分挖掘校内、外资源对教学体系进行必要的改革
1.改革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大学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其重要性已毋庸置疑。但随着高等教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受到了很大的挑战。这就要求高校在新形势下,利用社会资源的渠道和方式要适应教学单位和企业实体的实际情况进行适时调整。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高校需要在以下方面进行重点改革:一是对大学期间教学任务的安排进行系统分析,探讨如何科学安排学生的课内外学习时间,让学生在圆满完成课内学习的同时,能够充分利用在校期间的有效时间通过多种渠道进行专业实践技能的培训。二是探讨如何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中加强对学生实践技能的系统训练,尤其是如何充分发挥实验室的有利资源,让学生更早、更系统的接触相关专业技能的培训,在模拟仿真实习技能演练中,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让学生能够从听和看的角色转变成做和练的主体,即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提高操作的熟练性和准确性。
2.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
建立一支稳定的高水平的实践教学技能指导团队。这个团队的成员除了应具有宽厚的理论知识之外,还应具有丰富的教学、科研和管理经验,最好再吸纳一部分学生管理人员和来自企业、相关领域的政府管理人员等校外工作人员加入到指导团队中来,根据企业实体需求和专业技术的最新应用及时研究更新实践教学内容,通过学生课内实践教学和课外竞赛活动等平台,让学生、教师和校外实际工作人员多方接触,相互交流,共同研讨,促进产学研的合作,让教师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更多的了解社会实践,提高教师的实践经验和实务技能,从而打造一支实践技能
水平过硬的师资队伍。只有在高水平的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的实践水平才能得到系统的提升。
3.社会兼职纳入实践教学体系
目前对大学生实践技能的考核仍然采取的是传统的书面考核方式,学生的实践报告和实习培训报告并不能反映学生实践水平的高低,相反,加强实践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大学生的就业,实习基地和学校互惠互利的合作前提基础受到挑战的同时,并不意味从根本上就否决了到实习单位去实习甚至进行社会兼职的可行性,有些学生自身社会资源比较丰富,甚至自己家里就有现成的公司可以提供锻炼的平台,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就要充分挖掘校内、外资源,鼓励学生采取多种渠道提高实践技能。当然,这就给学校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将社会兼职纳入到实践教学体系管理当中,既鼓励有条件的学生直接进入到社会中去进行社会兼职和实习培训,同时也给予没有条件的学生创造一个提高实践技能的学习环境,可以充分发挥校内模拟试验室的教学环节乃至校内创业等方式让学生尽可能全方位的接触社会,并采取请进来的方式,即聘请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校外导师和校内专业教师共同组成的指导团队来对学生实践环节中的问题进行全程指导,弥补当前实训基地不足的缺憾。因此,在具体考核时,要避免传统的“一刀切”的考核方式,而应该采取一个比较科学的、符合学生实际的多种方式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全面激发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
4.创业教育全程化
对于大学生创业这个新的就业潮流,更需要社会多方的关注,创业教育是开发学生创业基本素质的教育,它以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精神、提高学生自主创业能力为目的,使毕业生不仅成为求职者,而且逐渐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创业教育的开展应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当中,不仅通过理论学习,还要开展社会实践,让大学生在校期间就有机会接触创业的实践活动,确立其“学以致用、学以创业”的意识,增强其自主创业的信心,为其以后的创业做好必要的准备,打下坚实的基础。
5.构建一个多维立体的新型教学管理模式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需要依靠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力量,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对于众多的教师和学生来讲,考评机制是引导和激励他们努力工作和学习的一个有利工具,在此情况下,就要求我们的管理部门整合校内、外资源,制订出一个科学的多维立体的新型教学管理模式和考评机制,引导教学单位与时俱进科学管理,引导教师理论联系实际追求科学前沿,引导学生渴求知识提高技能,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人才质量培养工程。
参考文献:
[1]吴昌南,罗剑丽.挖掘校内创业资源开展创业实践教学[J].科技创业月刊,2008,(12).
[2]邢兆良.高校改革不能和人才培养脱节[N].羊城晚报,2009.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 预警机制 援助系统
[作者简介]艾军(1968- ),男,湖北武汉人,广西财经学院党委、校长办公室副主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心理学。(广西 南宁 530003)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2-0089-02
一、引言
高校毕业生就业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重要环节,也是体现高等教育价值和大学生人才价值的主要形式。近几年来,我国大学毕业生的数量每年以28.23%的速度递增,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引起了政府、社会各界高度的关注。在政府的政策、社会和高校自身的指导和帮扶层面,均结合其职责出台和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同时,分析和探讨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影响因素,针对性的对策研究与探索也成为学者们涉及较为广泛的研究领域之一。
针对缓解就业困难的对策研究和探索而言,国外学者比较注重整合利用社会的力量和资源。如有学者认为美国政府就业机构应该:去中央化;弹性化,各州甚至同州各地的实施和运作方式都各不相同;强调公私资源整合;经济导向。同时,有学者认为美国就业指导体现了以下特征:高度重视性,美国高校虽不承担责任,但因为学生招生行情、公司捐款和知名度等的影响,美国高校对就业指导也责无旁贷;就业指导体系完备;内容多样性;就业指导的内容全面、形式多样、方法先进;自由灵活性,随着就业市场的需要,美国高校可以自由地增加新的学习科目和淘汰过时的科目。国内研究者在探讨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途径和措施方面提出了很多有益的见解及其尝试。如有学者认为现行的高等教育模式和机制对大学生就业产生了负面影响;大学生就业困难应该从法律角度进行帮扶,如认为应该关注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的法律规制和新劳动合同法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加强就业指导是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主要途径,如加强大学生就业心理指导,提高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功能和水平,加强校企合作等;大学生就业工作应该走信息网络化的道路。综上所述,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研究和实践均对大学生就业困难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干预,对缓解和探讨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现状起到了积极的意义。
然而,就目前我国高校就业指导的现状而言,我国高校擅长群体服务,工作特点是先面后点,点面结合,主要精力侧重于指导课和招聘会。不大注重个体化和专业化,导致一些学生不能在应在的岗位上施展自己的才能。特别是对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个体化服务比较滞后,又没有形成系统性,因此对大学生就业指导难形成实质性的帮助。本文针对目前大学生就业指导研究和实践的局限性,通过实践将涉及大学生就业指导和帮扶的各条途径进行了整合并使之系统化,提出了符合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特点和实际的就业预警机制与援助系统。基本思路是提前针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影响因素和就业市场实际情况进行预警,同时有针对性地进行援助,形成个性化指导。
二、大学生就业预警机制
大学生就业预警机制主要针对毕业班的学生,对造成就业困难的自身因素和就业市场因素提前预警。大学生就业预警机制分为筛选、评估、个人档案、跟踪四个部分。
1.筛选。这一部分分三次进行。第一次筛选为第7学期,针对全体毕业班学生在学业困难、就业意向等方面进行排查、筛选,同时结合筛选情况进行共性援助。第二次筛选为第8学期初,在第一次筛选基础上,对仍存在就业困难的学生进行筛选。筛选的形式主要分两种:一是毕业生自评,主要涉及就业心理、就业信息、就业技能和学业等个人因素。二是教师和同学的他评。主要涉及身体、家庭、经济等环境因素,对筛选后的学生进行小范围、针对性的援助。第三次筛选为第8学期中期,在前两次筛选的基础上,筛选出就业极其困难的学生,并进行个性化的就业援助。
2.评估。建立就业困难学生预警机制的相关制度,根据实际制定就业困难筛选标准,针对就业困难学生的筛选和援助结果进行评估。
3.个人档案。根据筛选结果,综合各方面情况建立就业困难学生档案。主要内容涉及学生实际困难情况,当前求职进展和亟须援助、指导性意见等内容,并指导学生填写就业情况登记表。
4.跟踪。成立以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辅导员和学生组成的工作团队,以时间为维度,根据筛选阶段的特征进行跟踪。主要涉及核实学生存在问题的改进情况及进度,及时反馈存在的问题和新的问题,并填写就业情况追踪表。具体操作是:筛选第一阶段,每四个星期跟踪反馈一次;筛选第二阶段,每两个星期跟踪反馈一次;筛选的第三个阶段,每一个星期跟踪反馈一次。
三、大学生就业援助系统
根据多年的研究和探索,在实践中我们逐步建立和完善了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援助系统。大学生就业援助系统的对象为在校全体学生,以年级和专业等特征纬度,结合大学生就业预警机制使大学生就业指导不仅实现就业指导的系统化全方位指导,而且能实现个性化指导。援助系统主要分为自主创业、就业指导、校企联合、就业市场开拓、校内教师资源等部分,各部分之间具有独立性,又具有互动性。
1.自主创业。该部分由大学生创业俱乐部和创业专家咨询团组成,同时制定《大学生创业俱乐部章程》,规范相关责任与活动。大学生创业俱乐部由已毕业正在从事创业和校内对自主创业感兴趣的学生组成,构建自主创业信息共享和经验交流的平台。创业专家咨询团由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聘用,主要由校内和校外在大学生创业领域具有理论与实践研究和经验的专家学者和企业家组成,对大学生创业俱乐部进行指导。
2.就业指导。就业指导分就业安全指导、就业信息指导、就业咨询指导等内容。就业安全指导包括就业信息安全(真实性和合法性等)和就业个人安全防范意识教育两个方面。就业信息指导包括就业信息多渠道的收集、提炼、和追踪等内容,该项工作贯穿于毕业生就业全过程,缺一不可。就业咨询指导主要依托学校的就业指导课程对大学生进行分层指导:对大一、大二学生进行职业测评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让学生了解自身的心理特征,逐步形成科学的职业指向。同时对困难的学生进行一对一咨询,并建立跟踪和指导机制;对大三、大四学生开展就业形势、专业需求、求职技巧和法律方面等辅导和咨询。
3.校企联合。学校或学院(系)与相关企业或用人单位合作,在毕业班与非毕业班中召集对该企业或用人单位有就职意向的学生,采取自愿原则,成立实验班,对学生进行准订单式培养。不仅可以让用人单位及时找到合适人选、减少招聘成本、宣传企业文化,而且可以让学生提前了解企业的文化、管理模式和社会对人才需求内容等。
4.就业市场开拓。在学校负责就业工作的职能部门的统一安排和协调下,依据学校毕业生历年就业的主要区域,按照专业特点或用人单位需求进行科学划分,学校各学院(系)据此依据自身特色专攻特定区域就业市场。一方面需要与用人单位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另一方面搜集就业信息、掌握就业动态,并与其他学院(系)保持相互联系和及时沟通。
5.校内教师资源。积极拓展就业资源,挖掘和整合校内教师资源对毕业生就业进行援助。一般来讲,学校教师群体由于专业的原因,与社会上类似专业的用人单位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学校要积极整合这些资源,制定适宜的制度,调动教师群体关注毕业生就业的积极性;另外也可以依托其他主题让教师帮助就业困难学生并形成机制。如组织教师党支部将就业困难学生进行分配采取“一帮一”或“一帮多”的模式等。
四、存在的问题和相关工作的展望
1.存在的问题。通过长期的实践和探索,针对高校的大学生就业预警机制与援助系统取得了显著的实际效果,但同时也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1)由于涉及的学校相关部门较多,其权利和义务的划分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充分调动各部门参与的积极性,保证在同一目标下各部门协调一致是发挥大学生就业预警机制与援助系统功能需要面对的问题。(2)就业预警机制的主要功能是通过筛选,将学生就业面临的困难进行分层和分类,同时提供科学和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因此制定科学有效的评估标准,真实地评估就业预警机制的效果显得尤为重要。(3)由于缺乏专业的指导和学习,就业指导教师的整体水平较低,特别是在就业理论和技能方面的能力有待提高。同时各高校也存在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专业教师人数不足的现实问题。(4)就高校整体工作部署而言,将大学生就业指导相关工作融入学校的教学、科研和日常管理体系是一个长期和艰巨的过程。(5)大学生就业援助系统涉及在校的全体学生,也涵盖了只涉及毕业班的就业预警机制。实践证明,就业援助系统与预警机制之间的融合和衔接尤为关键。由于各个高校实际情况不同,因此二者之间需要一个长期的磨合过程。
2.相关工作的展望。虽然基于高校的大学生就业预警机制和援助系统的研究还比较少,但是其所具备的新颖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不仅扩展了大学生就业指导形式和内容的空间,而且为大学生就业指导更好地深入大学生群体提供了新的平台,在实践中深受大学生的欢迎。大学生就业预警机制和援助系统的设计和实施从两个部分展开:在学校和学院(系)层面,首先是优化专业结构,其次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最后是加强就业服务体系;在大学生自身层面,首先是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其次是调整就业观、择业观,最后是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就高校内部而言,其今后相关工作主要是解决上述涉及的问题。
针对高校以外的层面而言,大学生就业预警机制与援助系统必须与政府举措和社会援助等进行有效地衔接。国家对大学生就业工作尤为重视,2009年初,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专题研究部署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明确要求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当前就业工作的首位,专门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2009]3号)。2009年4月2日国务院召开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进行了再动员和再部署。按照中央总体部署和要求,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科技部、总参谋部等13个部门密切协作以空前的力度制定了与国办文件配套的一系列新的政策和措施。因此,大学生就业预警机制与援助系统的实践必然是贯彻国家政府文件精神的有效举措,是深化文件要求的科学尝试。在今后的相关工作中,要充分发挥政府政策、制度的优越性,充分挖掘社会社会资源,其研究和发展方向必然向社会化、结构化、时代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嗣洪.中美大学生就业指导比较研究[J].新课程:教研版,2009(11).
[2]袁新国.透析国外大学生就业保障体系[J].教育与职业,2010(1).
[3]胡拥军.论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的法律规制[J].职教与经济研究,2008(1).
[4]陈楠.劳动合同法视域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探究[J].文教资料,2009(35).
[5]张翼.大学生就业难反映高等教育的尴尬[J].财经政法资讯,2007(6).
[6]余蓝.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信息化路径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0(1).
关键词:中国梦;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引导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4-0149-02
引言
2012年11月29日,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阐释了“中国梦”概念,远见卓识地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历史使命。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不断深入时期,不同社会思潮的洗礼与浸染,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加之家庭环境、个体身心发展的差异,使得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在中国梦视域下,根据社会形势的变化,抓好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引导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健康、正确的就业价值观,不仅关系到大学生个人的成长与发展以及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与进步,而且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实现。
一、中国梦与大学生就业价值观
就业是民生之本、和谐之基。大学生就业是青年一代实现职业理想的重要途径,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保证。就业价值观,是人们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在就业过程中自觉地将个人的人生目标、人生态度与职业选择相结合而表现出来的对职业的认识以及对职业目标的向往与追求。就业价值观与人生观、世界观紧密相连,与理想、信念息息相关,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和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理想状态下,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应当既符合个人发展需要,又符合国家宏观政策和社会发展需求。就业价值观引导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而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引导教育又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作为时下谈论的热点话题,“中国梦”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统一,是民族梦和个人梦的统一,彰显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宏伟愿景。正如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中提到的,“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是我们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是中国青年运动的时代主题。”大学生是实现 “中国梦” 的重要后备力量,加强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引导,既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实现“中国梦”的迫切要求,二者是相辅相成、密切统一的关系。
二、当前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存在的问题
1.就业期望值偏高。大学生应根据自身专业知识结构和现实社会发展的需要,合理选择就业岗位。但当前的现实情况是,部分大学生在就业时存在着一定脱离实际的倾向,不能客观认识自己,就业期望值偏高。他们过分追求物质利益,在选择就业岗位时往往趋向于高薪资水平、高社会地位(如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等)、工作环境好的热门工作,而不愿意从事那些脏、累、苦、险以及被认为有失体面的普通、低工资岗位。面对当前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如果大学生不能给自身一个准确定位,就业必然会陷入一定的困境。
2.功利化倾向严重。随着大学生就业主体意识的不断增强,很多大学生在确定自己的职业理想时,过于注重自我价值与自我发展的实现,表现出一定的功利化倾向。一方面,拜金主义盛行,将薪酬高低作为求职的首要因素,只考虑自我需要和未来发展,而忽视了社会价值的实现。另一方面,多数毕业生还是向往在大中城市就业,边远地区、基层单位人才难招、难留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功利化倾向已经严重影响了大学生顺利就业的实现,更可能影响大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
3.存在较强的盲目从众和攀比心理。目前全国绝大多数高校都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多数大学生仍缺乏足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尚未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以及对自身就业和发展的重大意义,对未来比较茫然,就业目标模糊不清。这导致大学生在就业时存在较强的盲目从众和攀比心理,没有认真考虑自己是否适合这个职业以及自身能力和兴趣,无法清醒认识自己的就业方向和求职目标。盲目以“大家认可”为标准,而非以“适合自己”为标准,最终将导致以后的发展受限,制约大学生社会价值最大化的实现。有些大学生看到条件不如自己的同学找到一份很好的工作,心理不平衡,自己就非得找一个更好的单位不可,否则就会觉得很没面子。“高不成低不就”,往往错过了就业的最佳时机。
4.依赖性强,缺乏诚信。调查显示,有六成以上的大学生希望依靠学校或家庭以及社会关系实现就业。这反映了当前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上,首先不是自主就业,而是依靠学校和家庭,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借助学校和老师的推荐,通过参加校园招聘会等形式,有40%左右的学生最终通过学校实现就业。与此同时,靠拉关系走后门就业已成为一种影响就业公平的不良途径,这将错误地引导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
此外,为了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一些大学生通过虚构学生干部和社会实践经历,伪造各类等级考试证书和荣誉证书,篡改学生成绩和排名等手段以获得用人单位的认可;很多学生求职心切且缺乏必要的职业定位思考,在签署就业协议时缺乏信用意识,在遇到更好就业单位后随意违约,丝毫不考虑用人单位利益和学校声誉,使后续毕业生就业工作受到很大冲击。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诚信缺失现象,既扰乱了正常的就业秩序,也制约了大学生正确就业价值观的形成。
三、中国梦视域下加强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引导的对策建议
就业价值观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就业目标和就业方向,进而影响其以后的发展道路。要针对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变化的特点,在中国梦思想指引下,积极探索采取多种措施,发挥政府、高校和大学生家庭的合力作用,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就业能力,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
1.政府加强宏观指导,提供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在促进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政府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一方面,出台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鼓励大学生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支持创办小型企业,进一步拓宽就业领域和就业渠道。另一方面,规范就业市场,优化就业环境,扫除就业障碍,促进就业公平,为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价值观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2.高校加强思想引导,把中国梦伟大理想作为就业价值观教育的基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深刻而丰富的内涵,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作为承担大学生培养任务的高校,应顺应时代变化,不断丰富两课内容,把中国梦的伟大理想作为就业价值观教育的基础。通过开展中国梦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崇高理想和远大的职业发展目标,把个人价值的实现同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起来,秉承良好的职业精神和职业操守,主动投身基层,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深化教育改革,进一步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创业教育,做好就业创业指导和服务工作。低年级学生侧重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和就业创业主体意识的培养;高年级学生侧重于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通过贯穿整个大学生活的就业及创新创业教育,帮助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传授面试技巧,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3.重视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影响。大学生就业压力除来自学校和社会外,家庭的就业期望值过高也会给大学生造成心理负担。部分家长靠找关系等非正常化渠道帮助子女就业,则会导致大学生独立意识缺失以及错误就业价值观的产生。因此,家庭一方面要关注当前的就业形势,转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传统观念,降低对子女的就业期望,不提不切实际的要求,营造宽松的家庭环境,减轻毕业生就业压力。另一方面,家长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注重对子女情商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开发,培养其服务意识、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对子女的就业少干预、多指导,不当“保姆”,鼓励子女自主择业,自主创业。
4.大学生加强自我调适,转变就业观念,提高就业能力。作为就业主体,大学生要努力加强自我调适,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转变就业观念,摒弃攀比、从众心理,合理确立就业期望。坚持正确的就业价值取向,把“个人梦”和“中国梦”结合起来,个人发展同国家需要紧密结合,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明确未来职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加强社会实践,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增强就业心理素质,为就业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潘昌伟,高亮,马晓君.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的核心与基础[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12-14.
[2] 刘锐.当代大学生就业观问题的研究与对策[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论文摘要: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发展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适应今时展,缓解就业压力的必然选择,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本文从大学生就业形势谈起,对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进行了分析,接着指出了大学生创业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要遵循“大学生自主,政府支持、高校引导”的方针来全面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发展,为大学生打造新的就业平台。
一、引言
最近几年,我国大学生越来越多,大学毕业生的创业就业问题自然成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高校共同关注的一个话题。如何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关乎社会和谐、民心稳定的大事,鼓励大学生创业,以创业带动和解决就业,是当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重要手段,这在当前总体就业形势紧张时期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
(一)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
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持续扩大,高校毕业生人数也相应持续增加。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为559万人,2009年为592万人,2010年已经达630万人,而社会提供的工作岗位数量除了没有相应增长,反而因为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也将造成现有岗位的严重流失,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二)创业对就业的促进作用
中国作为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就业压力大是一个长期存在的基本国情。在金融危机冲击下,供求矛盾更加突出,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但同时也带来创业的机遇,正所谓“危”中有“机”,危机孕育着机会。创业可为社会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缓解当前的就业压力。创业往往具有就业的“倍增效应”,新创的企业通常具有较强的就业吸纳能力,有利于拓展就业途径。
三、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创业意愿低,缺乏对创业教育的认识
创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主要途径。虽然国家及各省市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来支持大学生创业。然而,在我国大学生的创业意愿很低。美国大学生毕业的创业率为20%,中国大学生的创业率不到1%。同时,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也非常低。
(二)缺乏系统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即使是在高校创业教育较为成熟的美国,也依然存在着相关师资不足的问题。相对于美国著名的大学而言,中国的高校普遍严重缺乏那些既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又有一定的企业管理经验的师资。这就导致了国内大学目前在开展创业教育和研究方面的能力不足。
(三)教师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缺乏有机结合
实施创业教育的高等学校,有的是以学校的理论教师为主,同时聘请校外的一部分兼职教师,有的是临时组织起来的一些教师,或者是相应的科研机构组织实施创业教育工作。这些教师专业化能力不强,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达不到有机结合;所实施的创业教育,没能实现系统化,达不到创业教育的目的。
四、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方法和措施
(一)对于大学生来说,“条条大路通罗马”,要积极转变就业思想,树立创业观
大学生自我创业的关键还是在于大学生自己。现代大学生要逐步树立就业形式多样化的观念,绝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社会在进步、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到处都存在着竞争,同时也存在着机遇。人们只有不断增强自主意识和应变能力,才能赢得主动,最大限度地发现和把握机遇,实现自我的社会价值。
(二)对于高校来说,“该出手时就出手”,积极引导,改变教育模式,培养创业人才,加强创业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
高校在大学生自我创业中所起的作用和所能提供的服务是多方面的,包括创业指导、资金落实等,但其主要角色是提供比较规范、适用、系统的创业教育。
大学生应充分利用在校期间,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学习知识、全面提高素质,在踏实学习的基础上创新,在具有前瞻性、可行性的创新基础上创业。
(三)对于政府来说,“扶上马,送一程”,政府扶持,为大学生提供创业资源
政府可以从政策、人力、物力等方面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制定扶持创业教育的相关政策。对相关的行业或企业,既要给它们政策,又要给它们责任。对实施创业教育的高校给予政策、资金和技术支持,帮助他们解决实施创业教育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
五、结语
大学生在祖国建设事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当前,积极引导、鼓励和带动大学生创业对于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当前我国严峻的就业形势,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如何让豪情满怀的大学生将美好的创业意向变成创业行动,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直接驱动力”需要我们政府乃至整个社会各方面的不断探索和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