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7 18:04:3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职业道德教育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摘要:在高职会计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重实务技能而轻职业道德、重理论传授而轻职业修养、重内容灌输而轻方法创新等问题,表现为高职会计教学中职业道德教育的缺失。重塑职业道德教育教学理念、优化职业道德教育教学内容、创新职业道德教育教学方法、健全职业道德教育考核机制,是强化高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高职院校;会计教学;职业道德;教学改革
在高职会计教学过程中,强化职业道德教育,提升会计专业人才的职业道德水平,是时展的需要,也是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会计专业人才需求的必然选择。
一、高职会计教学中职业道德教育缺失的表现
在高职会计教学的实践中,普遍存在重实务技能而轻职业道德、重理论传授而轻职业修养、重内容灌输而轻方法创新等问题。具体来讲,高职会计教学中职业道德教育的缺失,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主要的方面:
(一)重实务技能而轻职业道德
作为一名合格的会计专业人才,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操作技能,更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注重按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我。在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无论是开办会计专业的职业院校,还是职业院校的会计专业教师,都特别重视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教师授课的重点也是围绕会计记账方法、电算化操作技能等问题而展开。与职业院校自上而下重视实务技能相比,对职业道德教育问题的重视明显欠缺。表现在课程设置方面,目前的课程主要由公共课、专业课、实践课等三部分构成,文化基础课和道德素质课被纳入公共课的范畴。但在教学实践中,无论是学校还是任课教师,都对职业道德课程缺乏必要的重视,甚至出现文化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的课时挤占道德素质课课时的现象。
(二)重理论传授而轻职业修养
职业道德教育是精神文明教育的重要内容和范畴,包括基础职业道德教育和待业职业道德教育两个方面。在职业院校会计专业学生的道德教育中,基础职业道德教育和行业职业道德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职业院校应该合理分配两者的教学时间。但对于大多数职业院校而言,基础职业道德教育所占比重偏高,而与会计专业、行业密切相关的职业操守教育不足,职业道德教育缺乏专业特色。从对学生的考评机制来看,企业在招聘会计人员时,首先看重的是学生的会计专业技能,而较少关注学生的职业素质和道德素养,无形中也影响了学校、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导致学校在学生、教师考核中,也完全以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考核为主,而缺乏对学生职业道德行之有效的考核方法、考核手段,也无法将学生在职业道德方面的表现进行量化,最终导致会计专业的职业道德教育流于形式,而学生也因为职业道德教育与考试成绩挂钩,更加忽视对职业道德学习重要性的认识。
(三)重内容灌输而轻方法创新
作为职业院校的教师,在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应该把提升学生职业道德素养、转变学生职业道德理念列为重要目标,这就需要授课教师根据学生的生活、学习现状,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创新课程教学方法。然而,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实践来看,不仅教学内容陈旧,而且缺乏与职业道德教育内容的结合。即使是某些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紧密联系的课程,如《财经法规》等,作为会计专业的必修课,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如果过于重视法律知识的传授,不能采用形象、生动的案例,就可能陷入灌输式教学的怪圈,课程内容就会显得枯燥无味,必然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会计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培育和形成。
二、高职会计教学中强化职业道德教育的对策
(一)重塑职业道德教育教学理念
主要是树立从学校领导层、学院管理层、专业教师、高职学生对会计专业职业道德教育的重新认知,形成自上而下重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思想和文化氛围。要充分认识到: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不仅要侧重专业技术教育,强化对学生专业技能、工作能力的培养,更要注重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并将职业道德准则、职业道德规范、职业道德品质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体系之中,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不忘职业道德教育的责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不忘职业道德培养的重要性,最终成长为能够满足市场和社会需要的、具有较高职业道德素养的会计专业技能型人才。
(二)优化职业道德教育教学内容
会计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强、涉及面广的专业,课程教学内容较多,“课时总量不足”也就成为制约高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因素。因此,要从优化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全局角度出发,做好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课程改革工作,加大职业道德教育在整个课程体系、课时分配中的比重。首先,要针对当前高职会计专业课程教学中的结构性缺陷,将职业道德教育作为独立的课程内容纳入教学体系之中,以保障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实施。要动用学校资源,鼓励教师在借鉴已有德育教材的基础上,结合会计专业特色、会计工作案例等,编制既能契合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又能体现职业道德建设针对性和前瞻性的德育教材;再次,在教学内容设计方面,要严格遵循教学规律,在深入剖析会计职业道德内涵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展开讲解,尤其要把“坚持原则、诚实守信”作为职业道德教育的重中之重,作为高职会计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来施教。
(三)创新职业道德教育教学方法
高职会计专业的职业道德教育,必须改变过去填鸭式的灌输教育模式。可以考虑利用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大量加入案例教学,通过开放、互动的方式,将会计职业道德理念融入课堂教学实践,将抽象、生硬的文字,通过声像和图文并茂的方式,生动地展现给学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记忆、消化和创新。要把讲座教学列为高职会计职业道德教学的重要方式,学校要定期邀请行业专业、实务界代表、法律界人士给学生举办讲座,通过将真实的事迹展开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吸引会计专业学生的注意力和关注度,最终帮助学生达到自省、自警的目的。此外,学校还要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校外实习、实训机会,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既能了解会计职能、明确会计流程,又能领会职业道德的真实内涵,真正明确会计工作人员的职责和担当。
1.法律诊所式教育。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的美国的法律诊所,已经在多年的实践运用中被证明是法学专业的学生升华理论知识、获取法律经验、培养实务能力、锻炼职业技能与道德素质的有效途径。法律诊所教育模式下,课堂教学中,围绕学生承办的实际案件,采取提问、讨论、模拟、反馈等方式,使学生在交流互动中获得实践和法律上的知识;课堂外,学生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案件,在实务中提高自己法律理论的运用能力,获取法律职业的实践经验,培养法律职业道德意识和素养。因此,在高校对专业型法律硕士的教育中更多的运用法律诊所课程和方式,能够有效地培养专业型法律硕士的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意识,特别是律师职业技能,以实现法学理论与法律实践的统一。
2.课堂教学与远程观摩相结合的教育模式。课堂教学在我国两千过年的教学体制和理念中都占据着首要的位置,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知识的讲解和分析,以“传道授业解惑”。但是,对于实用性极强的法学专业和专业型、复合型的法律硕士来说,法律职业道德的教育和培养仅仅只有课堂教育是远远不够的。目前我国包括中国政法大学在内的少数高校与当地法院进行联系,构建法庭审判的远程观摩网络,让学生不出校门,在教室中就能观摩到各类案件的法庭审理过程,并能够在法庭审理过程中认真学习和研究律师、法官以及检察官等法律职业人员的职业行为。课堂教学与远程观摩的结合,能够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理论知识和运用技巧。
3.实习与研究相结合。教师与律师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一个在研究中研究,一个在实践中研究,大学教师甚至教授,通常都是埋头做学问,理论能力和学术能力很高,但却忽视了实践。我国目前的高校教育,多是以学校教育为主,学生的实习成为毕业和就业前的一道程序。但对于专业型和复合型极强的法律硕士来说,虽然其在就业和择业方面比法学专业的学生有着更多的选择和机会,但是专业理论功底较弱,使其在走上工作岗位后的胜任能力存在一定问题。增加专业型法律硕士的实习教育,已经变得越来越迫切。只有更多的进行实习,深入法律职业的基层和实践中,真正与法律职业工作者联系在一起,才能发现目前我国法律职业道德的现状和问题所在。让学生更多地在实习中发现问题,并进行研究和总结,能够更好地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提升实务技巧,培养职业道德。
二、总结
(一)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道德素质是个人素质的关键组成
随着竞争压力不断增大和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社会对劳动者的职业道德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职业道德素质过硬,才能有力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的提升,才能使专业学位研究生发自内心地对本专业或行业形成热爱之情,不断激发自身潜能,刻苦钻研业务问题,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工作当中。同时,职业道德素质的提升,对于调节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身体状况,提高身心素质,进而为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业务素质和文化素质奠定良好的身心基础。
(二)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道德素质是行业前景的隐性动力
行业发展需要接受过专业教育和训练的人才,因而,在每年的就业季中,很多单位争相向专业学位研究生抛出橄榄枝。专业学位研究生在从业人员中所占比例的增大也意味着整个工作团队学历水平和专业素质的提升。如果说专业学位研究生所具备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是当下或未来行业发展重要的显性动力,那么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就是关乎一个行业发展前景的隐形动力。这是因为,第一,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职业道德水平决定了他们对工作的态度,影响着他们的工作效率。能否做到扎根于自身岗位,爱岗敬业,认真负责地做好本职工作,是体现一个员工合格与否的重要标志,更是影响工作成绩和效果的关键环节。每个行业或者每个具体工作单位都是由其内部成员联合构成的有机整体,只有每个员工都成为这个整体中不可或缺的“螺丝钉”,只有每个个体兢兢业业地工作,才能促进整个行业或单位的有效运转和不断前进。第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职业道德水平,关乎着员工之间和谐关系的形成,推动着团队意识的提升。从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出发,把整体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员工之间在工作中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共同提高,这样才能够形成融洽的合作关系,建立牢固的团队意识。第三,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职业道德素质代表着整个单位员工的职业形象,影响着员工队伍的精神风貌。专业学位研究生是工作团队中学历素质较高的群体,他们的一言一行是一个企业形象和文化的“活招牌”,而且对其他同事和员工的职业道德水平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感染作用。
(三)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道德素质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道德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社会的精神文明发展,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劳动是人类社会的重要标准,生产各种不同产品的劳动部门是构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人都享有劳动的权利也都应该承担劳动的义务,因而几乎所有符合劳动条件的社会成员都或早或晚地成为从业者大军中的一员。因此,从业者的职业道德素质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出的是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因为“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不仅是从业者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更是每个社会成员应该具备的基本品德。专业学位研究生作为从业者,他们拥有的知识和技术对行业和社会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他们自己应该具备的职业道德更是整个从业者群体职业道德素质的重要代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集约化的发展要求,培养更多符合社会和行业发展需要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是高等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提高从业者中专业学位研究生在从业者之中的比重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专业学位研究生通过自身的知识和技能改善行业发展现状,推动社会经济进步,是提高社会物质文明的生力军。专业学位研究生通过提升自身职业道德素质,从而改善整个就业者群体的整体职业道德现状,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程度的提升。如果教育硕士都具备高尚的师德,临床硕士都具备大医精诚的品质,法律硕士都能够把公平正义作为信仰,会计硕士都能兢兢业业地不做假账,工程硕士都能把保证质量作为根本要求等等,那么在这些高素质的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推动下,社会文明的程度必将提升。
二、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道德教育现状分析
(一)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道德素质水平亟待提升
专业学位研究生是高素质人才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的多样性决定了他们对应行业或领域的多样性,随着社会各行业对专门人才的引进力度的增大,专业研究生在从业者中所占的比重也在不断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他们的职业道德素质水平影响了从业者整体的职业道德水平,对于其他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也存在潜移默化的影响。鉴于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道德素质的重要性,对他们在现实中表现出的职业道德素养更应该有清晰的认识和把握。总体上来看,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校期间对职业道德的内容和要求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认识,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大多也能够恪守职业道德的基本准则,为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贡献力量。但尽管如此,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道德素质水平仍亟待提升。其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第一,专业学位研究生对职业道德的基本理论认识的程度不够深刻。一部分专业学位研究生对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一知半解,对自己从事的专业所应具备的专业职业道德模糊不清,对如何在工作实践当中践行职业道德规范更是不知所措,理论认识上的模糊必然引发实际工作中的不良效果。第二,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择业中受功利主义导向严重。专业学位研究生绝大多数没有过工作的经历,就业是走向社会的重要步骤,然而在择业过程中,很大一部分专业学位研究生以高薪、大城市、著名单位等为选择的关键词,完全忽视了国家、社会和人民的实际需要。第三,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工作岗位上的职业道德表现不尽如人意。存在科研中弄虚作假、在工作接受灰色收入、在教学中对待学生不平等,在会计工作中粗心大意等现象,看重个人得失而忽略整体利益的现象也较为常见。总之,当前专业学位研究生整体的职业道德修养着实令人担忧。
(二)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道德教育重视程度要大力加强
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道德素质水平不高首先归咎于人们对其重视程度不高,既有专业学位研究生自身的原因,也有学校在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中职业道德板块的不完善,更有工作单位吸纳人才和培养人才过程中在职业道德素质衡量标准上的模糊。第一,就专业学位研究生自身而言,他们相比于其他从业者来说,自身具备相对较高的文化水平,同样,他们大多感觉自身已经具备很好的综合素质,其中包括职业道德素质,因而无需特别重视。此外,他们清楚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是成功就业的“硬道理”,所以主要把时间和经历投入到这两个方面的培养和训练当中,无暇顾及职业道德素质水平的高低,也并未认识到职业道德素养在其未来职业发展中将扮演的重要角色。第二,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单位来看,由于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起步较晚,这些培养单位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案都处于不断的摸索和完善的过程中,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很大程度上是对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机械地照搬和使用,常常把科研水平的高低当成是衡量教育效果的主要方面,较少体现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道德的培养,更没有展现专业学位研究生自身的独特性。第三,从工作单位的角度来说,工作单位渴望吸纳具备较高职业道德素养的专业学位研究生,从而提高整个队伍的创新力和创造力。但是他们在选拔人才过程中对职业道德素质的衡量往往拘泥于学生简历中的自我评价与教师评价,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职业道德素质没有进行深入的了解和调查。当专业学位研究生走向工作岗位之后,很多单位对员工职业道德素质的衡量也缺乏清晰准确的标准,从而在外在上影响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对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视。
(三)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道德教育路径急需改进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机构的职业道德教育水平直接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职业道德素质高低相挂钩。当前,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道德的培养路径亟待优化。第一,在职业道德课程的设置上“,大部分高校既没有开设针对研究生的思想道德修养课,也没有就业指导课,即使部分高校开设了研究生职业道德教育有关的课程,但也局限于形式,教育效果也不理想。”第二,少数在本科生与研究生阶段均开设职业道德教育的高校中,两个阶段的职业道德教育在内容设置上很不科学。大多数高校在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内容是对本科时期职业道德教育内容的重复,或者二者前后差别较大缺乏有效的衔接,这使得专业学位研究生会产生对已经学过的内容失去兴趣,或是因其缺乏连贯性而厌恶学习。第三,从职业道德教育的师资队伍上看,尚未形成以专业研究生导师为主要引导力量,以所有教师为集合力量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大多数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把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和优化学生的就业去向为主要职责,往往忽视了对学生生活上的关心,更没有及时有效地在职业道德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其他教师则是把教授自己分内的课程为主要任务,对其他方面的教育漠不关心,因而造成了教育和引导上的缺失。第四,在从整体的环境上看,至今还没有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风尚。无论是高校、工作单位还是整个社会的大环境,都不同程度地受到错误价值观的冲击,专业学位研究生在不良因素的影响下,职业道德观念也容易发生偏差。
三、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道德教育有效路径探析
(一)以传统文化中的职业道德精神引领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
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道德精华,不仅是几千年文明的积淀,更融入到了每个中华儿女血液当中。传统道德是当代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理论来源和价值向导。在传统文化的诸多流派当中,儒家极具代表性,“儒家思想提出了做人应该具备的道德准则体系,如仁爱、尚义、和谐、诚信、自律等精神,这些在现代职业道德建设中仍然占有重要地位。当前要大力弘扬儒家思想精粹,结合时代特征和实际情况”,重建现代职业道德体系,塑造以传统文化为底蕴的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职业道德精神。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传统文化的学习既要提供外部条件的保障,又要激发其自身的学习兴趣和理论自觉。第一,应该大力弘扬国学教育,增强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当下社会,多元文化盛行,此消彼长,如果不积极加强国学教育,不加大对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宣传,那么传统文化的地位很可能不知不觉地就会被其他的思想所挤占,因此,必须占领舆论的高地,以自信的态度对传统文化进行大力普及和文化传播。第二,要将传统文化的内容与当下社会的文化传播形式结合起来,在实践中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播与渗透。传统文化因其表达方式,语言风格可能与现代社会存在一定差异,但是其实质内容却永不会过时,因而,创新传统文化的传播形式,对传统文化进行与时俱进的包装至关重要。第三,要分析研究,对传统道德内容进行甄别,取其精华,将传统文化中有关职业道德的内容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职业道德教育结合起来。
(二)以强化理论和完善课程为基点加强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道德的重视
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对职业道德理论的学习是增强其职业道德素质的首要步骤亦是基础环节。第一,高校应充分重视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道德教育,将职业道德作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必修课程。这既是增强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道德理论修养的需要,也为职业道德教育提供了平台,保证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习职业道德的时间,不被其他方面的活动所挤压或占用。第二,形成健全的职业道德课程体系,为职业道德教育提供全方位的课程依托。既要设置专门的职业道德课程,同时也要将职业道德的内容渗透到专业课程和其他学科的课程教育当中,使显性教育与隐形教育相结合,职业道德教育既要大张旗鼓又要潜移默化。第三,要实现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道德教育内容的科学设置。既要避免与本科阶段的职业道德教育内容相重叠,同时要避免与本科阶段的职业道德教育内容相脱节,应该做到逐步深化,有效衔接。将通识课、专业课、其他课程中的职业道德内容的分布作出统一的部署和安排,注重针对性与实效性。这样既可以通过教育来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对职业道德的认识,又能通过职业道德的完善来保证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整体质量,为构建全面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打下基础。
(三)优化校园氛围为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道德建设提供良好的环境保障
环境对人的成长和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专业学位研究生大都是全日制在校学生,主要的生活和活动空间都是学校,校园文化对其职业道德的形成和发展都起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如何建设优质的校园文化,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氛围是我们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另一个重要问题。第一,应该经常在校园中举办一些文化活动,将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融入在这些文化活动之中,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又在活动的过程当中提升了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比如,开展一些关于职业道德知识的问答活动、关于职业道德的辩论活动、举办和职业道德相关的讲座等等。第二,树立先进的榜样,用榜样的模范作用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职业道德发展形成有效的引领。既可以选择本校职业道德高尚的教师作为楷模,也可以选择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表现出良好道德的学生,同龄人的榜样效应是最大的,整体道德高尚,必然带动职业道德素质的提高。第三,完善激励机制,鼓励学生开展自我教育和自我学习。把职业道德素质的高低作为评价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重要标准,通过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等方式鼓励职业道德素质较高的学生,从而激发广大专业学位研究生对职业道德学习的热情和提升对自身的职业道德要求。
(四)以实习基地建设为依托使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道德在参与中获得提升
职业道德,顾名思义,是在从事某种职业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道德的教育,不仅要体现在学校中对他们开展职业道德知识的教育,更要为他们创造真实的环境,让他们岗位中切身体会职业道德对一个人职业发展的重要性和在人生中的价值,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加强职业道德方面的锻炼。第一,高校要加强与校外企业、医院、学校等与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相对口的单位的联系和沟通,积极为学生创造实习的环境,建立长期合作的实习基地。只有深入到职业当中,才能更加深刻地了解所从事职业,形成对职业的热爱,对自我的职业道德确立更高的标准和要求。第二,安排专业的人员,加强在实习过程当中对职业道德的指导。把学生送到单位去实习,不代表把培养和教育的责任都推给实习单位,而是高校要安排专业人员及时对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行为进行有效引导,鼓励学生正确的行为,纠正学生的缺点和不足,从而不断地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第三,要准确记录学生在实习中职业道德方面的表现,并纳入学生的总成绩。职业道德表现作为实习成绩的重要方面,与平时在校期间的评奖评优等活动相挂钩,并在就业时将职业道德表现提供给用人单位,以供参考。这样就从外在约束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时刻注重自身的职业道德建设。
(五)以强化导师育人功能为重点增强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道德的引导
导师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校期间接触和交流最为密切的人,他们在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过程中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和职责,不仅要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知识教育和科研指导,而且更要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确立正确的道德意识,帮助专业学位研究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一方面,导师要通过讲授的方式,把有关职业道德的知识传递给专业学位研究生,让他们对职业道德形成基本的认识,对于学生在学习和践行职业道德中遇到的困境和难题予以及时准确的解答。另一方面,导师要以身作则,成为践行职业道德的楷模,起到率先垂范的作用。导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更要有高尚的人格和爱岗敬业精神,因为导师的人格光芒会在与学生长期接触的过程中,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职业道德高尚的导师也是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生涯中道德品质的影响者和指路人。
(六)以信息技术和网络为平台探索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道德建设新路径
专业学位研究生是一个年轻的群体,他们崇尚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并广泛使用网络信息平台,因而,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加强网络平台建设是对专业研究生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的且容易被他们所接受的形式。当前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制通常是两年,其中第二年为实践时间,他们会被安排到不同的实习单位,比较分散,很难组织对他们的集中教育和培训,因此,拓展教育路径,采用方便快捷的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例如通过微博、微信等形式,及时地与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沟通和交流,把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和生活实际,并且把能够帮助他们形成职业道德观念的消息经常传递给他们,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对他们进行教育和影响。此外,大力发展网络平台建设,成立关于职业道德教育的网络课堂,把职业道德基础知识、职业道德的先进人物事例、职业道德的活动等相关内容填充到网络课堂中,并且根据实际不断地完善和更新,这样既贴近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生活实际,又机动灵活地组织他们进行自我学习。
四、总结
参考文献:
[1]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黄炎培.职业教育该怎么样办——中华职业学校十五周年纪念(黄炎培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3]王永祥.从“劳工神圣”的新伦理到“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04).
附1:《教师职业道德高于其他职业道德的原因及探讨》
参考文献:
[1]李树青,薛德合.礼仪与教师职业道德的价值实现[J].礼仪与文明,2002(1):51-55.
[2]王清风.加强和改进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对策[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8(1):37-40.
[3]经柏龙.教师专业素质的形成与发展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4]杨春茂.论新时期中小学师德建设[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0(9):25-27.
[5]石文明.新时期的教师修养[J].中国冶金教育,2003(1):89-92.
附2:《会计职业道德滑坡与职业道德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1]罗宏、朱开熹.2002.“不做假账”与会计学素质教育.会计之友.(1)
[2]广东省财政厅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教材编委会.2003.会计职业道德.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3]于书林.2002.论会计人员道德观.现代会计.(1)
[4]殷国滨.2002.浅谈新经济下的会计人员素质.现代会计.(2)
[5]财政部编.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财会字[1996]19号
附3:《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提升公务员职业道德素养》
参考文献:
[1]王健.论我国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D].内蒙古大学,2013.
[2]申慧英.关于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11).
关键词:校训;旅游专业;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7-0133-02
根据《辞海》的解释,校训是指:学校为训育上之便利,选若干德目制成匾额,悬之校中公见之地。是为校训。其目的在使个人随时注意而实践之。校训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学校核心价值观的体现,是学校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升华,是学校特色的凝练表达。它既具有熏陶功能,能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观念;也具有导向功能,对全校师生员工的行为有指导意义,能引领着学校的教风和学风。不过,校训如果不能渗透到组织中去,没有被全体师生所接受、理解,没有成为他们的共同价值追求和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再好的校训对学校的发展也毫无意义。校训的作用,贵在广大师生的自觉践行,没有践行,校训也就没有生命力,不能发挥它应有的功能。
在教育过程中,老师是践行校训的榜样,学生是践行校训的中坚力量。可是,根据笔者多年与学生接触的感受,学院许多大学生对校训的文化内涵知之甚少,或者根本不了解,更不用说去大力践行。课堂是学生和教师在学校的主要活动场所,因此在课堂上普及校训文化最有利又有意义。这要求教师将校训文化的内涵注入到课堂中去,使学生受到校训文化的熏陶,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履行校训精神。湘南学院以“明德、博学、创新、笃行”为校训,体现了湘南学院的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本文以湘南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为例,探讨了在课程教学中应当如何践行校训精神的问题。
一、“明德”与学生的旅游职业道德
“明德”出自《大学》,《大学》开篇中就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止于至善”之语。湘南学院将“明德”置于校训之首,把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放在了学校工作的首位。事实上,道德在人才培养中本身就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常言道:智育不合格是次品,体育不合格是废品,而德育不合格是危险品。英国教育家洛克在《教育漫话》中重点强调“德行”的重要,他认为,“德行愈高的人,其他一切成就的获得也愈容易”。全球第二次旅游教育国际会议认为,旅游从业者应具备的从业素质有18项,在18项素质中,伦理道德列居第10位。这足以说明旅游从业者的道德素质的重要地位。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旅游道德失范现象也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不仅游客不文明旅游行为常见于报端,旅游企业及从业人员违反职业伦理,侵犯旅游者消费权益的事件也屡有发生,“黑导”、“天价菜单”的事件也被人广为诟病。时代呼唤文明旅游,高校培养的旅游人才将是未来旅游从业人员的主力军,引领着未来旅游业的发展方向,他们的道德水平影响着旅游行业的整体风貌。所以,在课堂上践行“明德”的校训精神,培养学生的高尚品德是件迫在眉睫的事,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与情感,对提高学生进入旅游行业后的道德水平有重要作用。职业道德教育,主要通过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两种途径来进行。由于《旅游伦理学》课程还不成熟,我院旅游专业并没有开设此显性课程专门讲授旅游伦理,所以在其他旅游专业的课堂教学中更不能忽视德育的重要性。教师更应该利用专业课培养学生的旅游专业道德素养。因为,“学生对旅游职业道德了解有多种途径,其中最主要的一种是旅游专业课教师的讲解与渗透,占41.6%”[1]。可见,课堂教学对旅游专业学生“明德”的重要意义。
二、“博学”与学生的知识素养
博学,出自《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博学”首要之意是为学要博览群书,要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其次还意味着博大和宽容,使为学具有世界眼光和开放胸襟,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旅游系统是个复杂的系统,它涉及到“衣、食、住、行、购、娱”等方方面面,旅游本质上也是一种文化活动,它也需要从业者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要使旅游专业学生具备旅游业发展所需要的各种知识,除了应该制订出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开设必要的专业课程,使旅游专业学生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外,课堂教学显得非常重要。实践“博学”的校训精神,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教师本人首先应当是个学识渊博的人。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与解惑,教师要具有丰富的知识与技能方可承担。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至少要具备一桶水,并且知识更新速度快,所以教师更需要不断学习,方能给学生带来清新的源头活水。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避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注重知识技能传授的同时,教师更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要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及信息收集处理能力的培养。信息时代,教师不仅在课堂上传递着各种知识信息,而且更应当教导学生如何通过学校图书馆、中国知网等渠道获得并处理自己所需要的各种信息。以2014年国家旅游局提出的智慧旅游为例。智慧旅游是旅游业发展的新热点问题,由于教材出版往往具有滞后性,目前旅游专业的教材内容并不会对此有所体现,但作为旅游热点问题,旅游专业教师显然不能去回避。专业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收集各种资料,对智慧旅游的概念及内涵进行很好的把握,对各项科技知识在旅游业中的广泛应用作充分了解,只有这样才能跟上知识更新的步伐,带给学生源头活水,这也是对实践“博学”校训精神的一种注解。
三、“创新”与学生的旅游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种高级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具有不断追求知识、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是学校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而知识经济的内核是创新。同志曾在全国科技大会上宣布: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使科技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2]构建创新型国家,摆在首位的就是要有一流的创新人才。大学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决定了我们国家未来的自主创新能力。因此,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创新素质至关重要。同样,旅游创新也为旅游业快速健康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优秀的旅游人才需要具备旅游创新能力。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实践“创新”的校训精神,是培养旅游专业人才创新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应当向学生传授旅游创新的有关理论,也应当结合旅游业发展过程中一些典型的旅游创新案例进行分析,以培养学生的旅游创新能力。一般而言,旅游创新分为四类:产品服务创新,如冬季度假胜地融入夏季元素、医疗旅游等。过程创新,如酒店信息系统的应用,智慧旅游过程中一些新科技产品在旅游活动过程中的应用等。组织管理创新,如旅游企业实行顾客忠诚计划,星级酒店的“金钥匙服务”、旅游企业柔性化的管理模式等。制度创新,如旅游网络对旅游创新的影响等。只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向学生灌输旅游创新精神与旅游创新方法,才能培养大学生的旅游创新能力。
现代文明是现代科学技术支撑起的文明,现代旅游是现代科学技术支撑起的旅游。在此环境下,现代旅游及其创新,就必须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把现代心理、生理、社会知识和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创新性地构建起现代旅游与娱乐的新方式、新途径。
四、笃行与学生的实践教育
笃行出自《中庸》,笃:忠实,一心一意的意思,行:行动、实行,笃行就是要踏实地履行。它是为学的最后阶段,就是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行所学,将所学知识运用运用于实践之中,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实践是检验学生培养质量的唯一标准。实践能力的获得与增强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体现。旅游专业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行业指向性,尤其强调实践操作能力。所以,旅游专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从理论到理论,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这要求教师也发扬笃行精神,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应用专业实验室,对学生进行教学演示与模拟训练外,还可通过案例分析进行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从多角度、采取多种方法来解决案例中的问题,案例教学法能让大学生将所学理论应用到实际,实现“知行合一”,同时也可借用大学空间网络平台,对课堂教学的内容进行延伸,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总之,湘南学院“明德”、“博学”、“创新”、“笃行”的校训,虽然只有四词八字,但它们内涵丰富深远,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体现了学院的办学理念和追求目标。现代旅游是现代科学技术支撑起的旅游,现代旅游要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不仅需要旅游从业人员具有良好的品德、广博的知识,而且还需要有创新精神和踏实践行的品质。所以,旅游专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充分实践校训精神,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学习能力及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出能为旅游业发展所需的优秀旅游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文文.旅游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13.
[2]陈桂生.“校训”辨析[J].当代教育论坛,2007,(10)
学校教学工作总结范本一一学期来,我校的教学工作在进一步贯彻落实“xxxx”重要思想指引下,在乡中心小学领导的直接领导下,在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学校教学工作始终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打造特色教育的精品为目标,以实施课程改革和提升教育质量为中心,深化教育科研,加强队伍建设,狠抓教育管理,开展了一系列教学活动,取得了一些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强化理论学习,积极推进课程改革。
本学期我校把各方面的工作都纳入到课程改革的体系中来,继续完善和认真落实好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本学期我校以中心小学制定的《教育教学工作综合评估方案》和《XX年学校工作意见》等相关教育教学工作要求为准绳,学校教学工作紧紧围绕其开展。备课、上课、听课、评课、作业等严格按照中心小学的要求来完成。做到常规抓实、抓严。切切实实地加强了对“实施课程”的指导。
1、加强学习,立足校本培训,全员参与。重点学习《走进新课程》、《新课程标准》、各学科的课程标准(大纲)等文件。学习时做到了“三落实”即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和中心发言人落实。通过学习,明确新课程的指导思想、教育观念、改革目标和任务,相关政策和措施以及新教材教学的具体操作等。
2、加强新设课程的实施研究。特别重视研究了综合性课程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从而真正把新课程的新理念、新方法和新要求逐步内化为教师的教学价值观和具体的教学行为。
3、本学期选派优秀教师上了多节示范课,提高了全镇教师对新课程课堂教学的认识,提高了教师对新课程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整体推进了课堂教学的改革,促进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
4、大力宣传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使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形成课程改革的共识,创设课程改革的良好氛围。
5、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竞赛,通过一系列活动,开拓了教师的视野,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我校有众多教师在竞赛中脱颖而出,如汤昌珍主任获全国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三等奖,获乡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竞赛二等奖;刁以东主任获乡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竞赛二等奖;丁荷平老师获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竞赛一等奖,获乡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竞赛鼓励奖;汤新萍老师获乡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竞赛三等奖,获乡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竞赛鼓励奖;黄瑞萍老师获乡小学综合科课堂教学竞赛二等奖;丁桂华老师获乡小学综合科课堂教学竞赛三等奖;康招君老师获乡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竞赛鼓励奖。另外,学校汤昌珍主任、刁以东主任、丁莉老师还积极地向县局教研室编印的《课程改革实践与探索》投了稿。
二、加强教学管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育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学校与教师在社会上的声誉和形象。我们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本学期的中心工作来抓。做了以下工作:
1、通过期初摸底,深入分析各班现状,根据各班教学质量的实际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的根源,增强教师的质量意识,寻求科学合理、切实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的对策。
2、进一步完善教学常规管理的制度,进一步抓实教学流程管理,加强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督查指导。一学期来每位教师听课不少于20节,每位领导的听课不少于30节。
3、建立规范的教育秩序,本学期我处严格按照课程标准来开设课程,安排课时,制订教学进度,控制学生在校活动总量。
4、强化教研、考研,坚持效率第一。认真组织了期中、期末考试。5、抓好特色教育,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
三、大力抓好队伍建设。
良好管理体制和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是我们顺利实施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
1、抓好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重在全程管理。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进修、培训和自学考试。
2、抓好骨干教师的培养工作。本学期启用了一批既肯干又能干的骨干教师,把他们安排到教学的重要岗位上去压担子。通过组织理论学习为他们“充电加油”。
3、以科研为先导,以课题为载体,在教学与科研中优化师资队伍的业务素质。
本学期,在全面推行课程改革和理直气壮抓教学质量的新形势下,我校得了一些成绩,但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不足,展望未来既面临挑战,又充满机遇。我们必须抢抓机遇,上下一心,负重拼搏,与时俱进,共创我校教学工作的新局面。
学校教学工作总结范本二光阴荏苒,日月如梭。20xx年学年度工作即将结束了。本学期认真落实了镇小学中心校的工作目标和本校的教育教学,继续突出抓好教学这一中心工作,重心工作,圆满地完成了上级交给我校的“四配套”工程的实施工作。全体教师同心同德,与时俱进,较好的完成自己的教育教学任务。本学期我校主要做好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以德为冠,全面落实德育工作。
本学期我们校组织全体教师重温了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理论及xx在xx年教师节会议讲话,胡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是我们做好当前教育教学工作的理论依据,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学习时间周周得到落实,我校采取集体学习和分散学习相结合的方法,每周坚持集中学习2小时,其余时间自学,边学习边写,每人本学期不少于18次。通过学习增强了教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培养了教师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主人翁意识和育人意识。
德育工作是学校的首要工作,为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做顶天立地的好少年,突出抓好《小学生手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学习,具体的做法是:
1、xx大前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加强教育,并将规范的内容进行细化考核。
2、严格升降国旗制度,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家乡、爱社会主义教育,教育学生诚实守信,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好学生。
3、充分利用班会、校会,落实《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本校在10月28日开展了一次《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讲座。11月初我校举行了“感恩”活动演讲比赛。
4、学校举行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举行了跳绳、踢毽子、拔河、冬季长跑等比赛。让学生参加一次次有意义的课外活动,受到一次集体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合作的精神,同时锻炼了学生的体能。
5、安全工作常抓不懈,20xx年9月5日,我们校开展了一次法制安全讲座,教育学生平时要自我保护,提高了学生安全自我防范能力,特别是家长不在的时候,学生要有自我保护意识,不做一些危险的事情。同时又利用板报、班会、校会等各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二、加强常规管理,圆满地完成了上级交给我校的“四配套”工程的实施工作。
1、抓好教育管理。本学期对教师业务提出的新要求,要求教师将新要求落实到工作的实处,教师要不断主动的“充电”,研究教学新方法,走自己的路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本学期我校有2名同志在读大专,2名教师读本科,1名同志参加了铜山县英语教师的脱产培训,这样为暑后全面开设小学英语奠定了基础。开展读一本教学专著的活动,边读边写体会,每周不少于800字,装入个人档案袋,充实了教师的业务基础,朱晓敬教师的质量较高,体会较为深刻。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阵地,本学期我们校真正落实了“上课七反对”制度,切实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向40分钟要质量。通过听课评课,使每位教师都能取长补短,把新课标、新理念落到实处。检查评比是实施教学管理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业务主任两周一检查教师备课作业,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将每次的检查结果进行量化积分,作为年终考核的依据。
2、坚持集体备课制度,每次集中备课定中心发言人,根据本校教科研课题定内容,定教材,使集体备课真正能成为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的方法。
3、认真组织质量抽测。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10月份我学校六年级骨干教师有病请病假,朱小静、王霞光两位老师在自己课务重的情况下,勇挑重担分别临时担任英语、语文的教学任务,为我们参加镇六年级第一次月统考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奠定了基础,为有利于更好地下一步进行教学,通过月考分析找出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在全体教师会上认真地剖析不利因素。今年的期中统考中我校有五个全镇第一,(全镇共20个第一我校占四分子一)分别是以年级语文,四年级数学,四年级英语,五年级数学,六年级数学。一个全镇第二,在我校一共十个教师(两个代课教师)情况下我校取得了如此骄人的教学成绩,这也是全体教师付出辛勤的汗水的具体的结果。
4、抓好教师管理。每周周一召开教师会,对教师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认清当前的教育形势,树立竞争意识,平时学校领导经常带头遵守学校的考勤制度,外出开会、办事尽早、尽快回校后将功课及时补上,教师每天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到校,任何人不准随便缺课,有事要请假,每周公布一次教师出勤情况,并纳入了校对人的考核。
5、为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开学初,我们在小学中心校的指导下,成立了校阅读领导小组,同时制定了校阅读计划,为了实施这一计划:首先我校先在校园内营造阅读氛围,让每面墙都凸现阅读特色,其次在班内布置了“美文诵读”、“英语天地”“习作欣赏”“古诗欣赏”。第三建立班级图书角,让全体学生都捐5本书放在图书角,真正达到资源共享,第四我们让每位教师都利用自身的特长上一节阅读课。小学中心校的领导在阅读检查中一致认为我校工作踏实认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6、“四配套”工程是我们省教育工作的系统工程,关系到我们校今后的教育、教学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办好这件好事。为迎接省“四配套”工程验收,我们校朱晓静、王侠光、张磊、张贤四位位老师起早贪黑的在分担的科室教室里按上级的要求工作,放弃了两个星期天休息的时间,从不叫一声苦,一声累。特别是朱晓静、杨莹、王侠光等几位老师为了不耽误白天的正常的教学工作,为了不耽误“四配套”的进度这几位教师充分利用晚上加班加点,那几天天气特别的冷,几位教师不顾寒冷一直工作到近十点才会家,这种爱岗敬业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众所周知我校在职教师8人,当时一人病假,去实施具体工作的教师就更少了)
7、加强安全教育,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安全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求师生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坚持谁班的学生谁是第一责任人,放学路队哪队学生出问题,由包队教师负责,学校领导经常检查校园的安全隐患,及时上报检查情况,我校实行关大门封闭式的学生管理方法,对往来人员要登记入册,本学期我校没有一起学生事故的发生。没有一起失盗现象,确保了学校师生的人身安全,确保了国家的财产不受损失。
8、后勤管理进行了从严要求,按上级指示做,有事先,精打细算,把钱用在刀刃上。本学期我校学生收费严格按上级的要求,不乱收乱支,做到收费公开,接受社会的监督。把特困学生免的课本费及时送到家长们的手中,使他们感受到党的关怀,党的温暖。
三、以科研为龙头,促进学校教学的整体工作
1、开展教师读书活动,提高教师理论素养。
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不断的更新教育观念。本学期我校教师人人读一本理论教育书籍,并做出一本,每篇内容不少于400字,且有感想,学校定期检查,指出优缺点,改正错误。
2、开展五个一学习,人人做研究型的教师
我校教师人人读了一本教育理论书籍,记了一本学习笔记,做了一项小课题研究,开了一次研究课,写了一至两篇教育论文。在此基础上,人人参与写《教师专业日记》,真实详细的记录了教学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本学期我校教师写教育、教学论文达10余篇。
3、教育科研“手拉手”,以科研兴校
10月份,我校教师到郑集实验小学、柳新实小、马坡小学、何桥小学、参加了听课共派出30多人次。他们认真地聆听精彩的报告,,仔细地观看,专心的思考,刻苦的钻研,深刻的感悟,他们感悟颇多,学习借鉴了他们的优秀经验。回到学校后,我校也组织了“我的研究课”的专题活动,人人参与。通过这一活动,提高了我校教师的教学水平。使得全体教师如身临其境的学习,受益匪浅。
四、加强体育活动增强学生体质
本学期我校认真组织学生学习了校园集体舞。特别是11月7号我校积极参加镇小学中心校组织的足球比赛,在教练员张辉的指导下我校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绩,获得了镇小学比赛第二名。
五、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本学期我校工作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成绩面前也有不足的地方,问题有如下不足之处:
1、由于学校我校师资力量不足。(十位教师就有两位代课教师)制约了正常的教学活动不能正常地开展。
2、班级管理方面,个别班主任责任心不强。
3、教科研方面,教师跟不上形势,存在怕吃苦的现象。
本学期,我园将继续认真学习《幼儿园工作规程》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坚持以“科学的教育发展观”的理论为指导,进一步贯彻落实《纲要》,以教育局提出的“五个突出”为切入点,规范与细化管理过程,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全面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寻求科学高效的人性化管理为重点,以夯实教科研基础、深化特色教育研究为手段,进一步转观念、强内涵、促发展,以创建省“平安校园”为抓手,不断开创我园持续发展的新局面。
二、主要工作目标:
1、合理规划,统筹资源,为下学期中心幼儿园的异地新建作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2、努力改善村级幼儿园的办园条件,发展合格园,以一套中心园与村园一体化管理的模式,真正实现教育均衡发展。
3、在严格实行《江苏省幼儿园收费管理办法》基础上,力争巩固三年入园率为98%的基础上,学前教育继续向0——3岁年龄段延伸。
4、努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探索在教育实践中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方式与策略,引领不同层次的教师跨入实现自我发展、自我创新的境界。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带头作用,多渠道、多方式为教师提供学习、练习的平台,确保每一位教师能通过多种途径得以发展和提高。
5、加强课程审议,在学习和实践中逐步完善课程园本化建设,着实推进有效教学,努力构建园本特色
三、具体措施:
(一)、调整布局,整合幼教资源
针对中心幼儿园生源的不断充足,而现有园舍无法拓展的现实情况下,我们将积极争取市教育局、镇党委的大力支持,调整布局,进行统一规划,撤并近端村幼儿班,及时递交申请报告,异地新建中心幼儿园一所,集聚幼教资源,为幼儿营造一个宽敞舒适、安全温馨的良好育人环境。
**幼儿班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靠近江浙临界地带。本学期我们将积极争取当地村委领导和老百姓的大力支持,改善办园条件,新建合格园一所,着实推进村级幼儿班的撤并工作,全面改善我镇村级幼儿园办园条件,真正实现教育均衡发展,使我镇幼儿教育步入统一科学管理的轨道,切实提高保教质量。
(二)、构建社区、幼儿园互动的早期教育体系
在横向上,依托社区,定期研讨幼儿早期教育工作,推进托幼一体化建设,形成家庭、幼儿园、幼儿园和社区相结合的幼儿教育网络。定期组织0—3岁的幼儿家长参与幼儿教育活动,面向0—3岁儿童家长开放多种形式的早期教育、指导等服务工作,传输亲子教育理念,促进幼儿家庭教育质量不断提高,促进幼儿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三)加强队伍建设,打造一支优质队伍
1、加强思想政治学习和职业道德教育,开展“五爱”教育,即:爱国、爱岗、爱园、爱生、爱已。特别关注新上岗教师的教育与引领,激发教职工爱岗敬业的精神。通过学习教育活动,教职工努力自觉做好本职工作,树立高度的事业性和责任心。我们继续发扬优良的团队作风,团结一致,齐心协力。本学期继续实行家长问卷,不断规范师德行为。
2、强化反思与研究,倡导教师要以先进的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以教育研究的目光来审视自己的教学,积极开展“1、3、5”行动研究,努力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和业务技能。认真总结教学实践经验,积极撰写教育笔记与教育论文,期末以评比的形式挖掘优质价值。
3、加强骨干教师培养,发挥好骨干教师的示范带头作用。抓好对骨干教师的过程管理,通过上课、讲座、沙龙、竞赛等形式,给骨干教师提供展示的机会,给青年教师提供学习研讨的机会,提高全体教师的工作能力。本学期将推荐优秀教师参加市级a级优质课评比,不但壮大骨干教师队伍。
(四)开展园本教科研,努力构建园本特色
本学期深入开展有效教学研究,立足本园特点,以园本教科研为平台,不断提高保教质量和教师素质,完善评价机制,切实提高课程的实施水平,努力构建具有园本特色的园本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