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小学语文教育论文

小学语文教育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17 18:04:1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小学语文教育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小学语文教育论文

篇(1)

(一)教学方式落后

跟据调查显示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讲学生记、教师写学生抄的现象普遍存在。许多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师在讲课时,只是将课文内容分解成段、句、词、字等一些基本知识点,按照“学生字,给课文内容分段,概括段落大意,归纳全文中心思想”这四步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方法无非是抄和背,抄生字、背词语、背段落;解释每段的段落大意、归纳全文的中心思想以及一些写作方法。教师在教授知识时完全不考虑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差异,而学生总是处于“要我学”被动接受的地位,而不是“我要学”的主动学习状态,死记硬背成了农村学生学习的主要方法,扼杀了很多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违背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

(二)教学资源缺乏

农村地区小学的教育资源与经济较发达地区相比有很大差距。很多农村小学因为教育投资不足,教育经费紧缺,许多小学目前基本上还是停留在“一块黑板、一本教科书、一盒粉笔”的水平,另外,农村小学的师资力量也相对缺乏。这里的学生除了学习那几节短暂而枯燥的语文课以外,其课外资源更是匮乏。先进的教学方法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思维能力和观察力。由此可以看出,偏远农村小学的办学条件急待改善。

二、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策略

(一)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要有效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首要问题是加强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的师资队伍建设。首先是合理利用现有师资力量,充分发挥现有师资力量的长处,并为现有师资力量的作用发挥极力创造良好的环境;其次是加大对语文任课教师的专业培训力度,不断提高语文任课教师素质和技能,其培训内容应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加大对农村语文教师基础语文知识和教学技能的培训,使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发挥最大功效;二是教学形式与方法的培训;三是对语文教师文化素养的培养,使语文教师对教材有更深、更精掌握。

(二)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教师在选用教学方法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综合考虑教学方法的优缺点,合理使用,应为教学法虽然可以有效解决某些问题,但是对其他问题可能又不适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宜采取过于单一的教学方式;二是根据课文内容、对象、特点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采用多种方法灵活使用。

1、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是学习环节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能够让学生尽快的掌握新知识,并且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在学习《孔子游春》时,笔者要求学生提前预习并思考为什么孔子要组织“游赏泗水”?通过孔子与他的学生们的对话,我们可以学到什么东西?这样学生在课堂教学时候能够更快地融入到相应的情景中去。

2、运用新颖的课堂导入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好的课堂导入可以使学生产生好奇心、探索求知的欲望,让学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角色。因为学生之间存在着各种差异,因此对学生们对同一个问题的看法多种多样。如在教学《滴水石穿的启示》时,先和学生谈谈各自的理想,营造学习氛围,然后以“实现理想的道路在何方呢?我们即将要学习的课文就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就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探索前进的方向吧。”通过这样的引导既可以让学生思考“我要怎样才可以实现理想呢?”,又可以拉近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3、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课堂教学中,教师建构以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突出学生参与、学法指导、启发方式、教会学习、师生情感交融的情景,紧紧围绕学生的主体核心,通过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虽然农村小学的教学资源不如城市,但是可以利用的自然资源非常的丰富,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合理的利用这些自然资源,如在讲述四年级下学期《大自然的启示》中的《人类的老师》时,教师可以讲学生带到田园、河流、森林当中,去感受自然的丰裕,并用自己的面部表情、眼神、语言表达自己的感情,用自己的真情去演绎课文。只有真挚的感情才可以让学生被真正的感染。

篇(2)

杨金林,中学高级教师,先后被评为全国小学优秀校长、江苏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江苏省首批“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江苏省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南京师范大学课程研究所特聘研究员。在语文教学、素质教育和学校管理等领域有多项独特建树。在国内率先开展“开放式语文教育实验”,首创“为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而教理论”“知情行协调教育理论”,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取得显著成效,产生较大影响。担任百年名校泰兴市襟江小学校长多年,在学校管理中重视文化营建、价值引领和科学机制的创建,所领导的学校拥有较高文化品位和先进育人理念,“知情行协调化”的办学特色享誉省内外。出版教育论著两部,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有影响的论文七十多篇。

我跟杨金林校长不熟悉,感觉中他很谦和,读了他的书和文章,才感受到他思想的深刻和治学的严谨,以及文字的犀利与活泼。当下的语文特级教师群体是个藏龙卧虎的群体,但其中理论上有独特创新、学术上有个人建树的依然不多。不是没有教育追求,不是没有学术观点,而是他们很难将丰富的经验和鲜活的观念上升为理论,更为困难的是这种理论能逻辑自洽,并且做到体系化和个性化。

杨金林显然是特级教师中的佼佼者,他有自己的理论体系,有自己的学术个性。杨金林论语文教育的文章,有抽丝剥茧、丝丝入扣的从容,也有大匠运斤、析薪破理的气魄。他的文章可以给人以许多的教益和借鉴,同时又能激起人们更多的联想和思考。

语文教育是个古老的话题,也是个永恒的话题。论文论著汗牛充栋,名人名言妙语如珠,然星移斗换,岁月沧桑,语文教育大体依然故我。杨金林说“语文教育的高耗低效到了遭国人唾骂的悲哀境地”,这是一位有良知、有见地的校长的痛切之词,也是一位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的自省之词。语文教育如何才能有新的突破?杨金林认为“必须准确把握语文能力的本质、语文素养的生成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与之相应的操作系统”。

语文教育头绪纷繁,见仁见智,莫衷一是。杨金林以简驭繁,举纲张目,将“语文能力的本质”和“语文素养的生成机制”这两点作为语文教育立足的基础,这是很有内涵、很有见地的观点。杨金林认为,新世纪的语文教育必须树立“为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而教”的理念。我认为,杨金林这一理念很好地回答了三个问题:1.语文的本质是什么,2.语文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什么,3.语文素养的生成机制是什么。这些都是本原性的问题。

语文的本质是什么?有人理解为语言文字,有人理解为语言文学,也有人理解为语言文章,分歧在于语文的“文”究竟指什么。但无论怎么说,语文姓“语”,语文的核心是语言,文字、文学、文章都是语言的表达,同是人类的精神现象和文化创造。伽达默尔认为,语言是最基础的东西,正是作为语言的存在,人才能够被理解。语言在本质上属于人的生活世界,人首先不是使用语言去描述世界,而是将世界体现在语言中,在语言中蕴含人类的各种世界观念和文化构建。

语文学习说到底是语言的学习。张志公先生认为必须明确三点:第一,语文课不能搞成一门纯粹的知识课,而是以知识为先导,以实践为主体并以实践能力的养成为依归的课;第二,这里说的知识系统是指实际应用语言的知识系统,而不是纯粹的语言理论的知识系统;第三,这里说的实践是把听说读写融合在一起的,丰富多样的,面向实际应用,密切结合生活、学习、工作实际的。杨金林认为,言语实践的主体是学生,不能调动学生主体能动性的枯燥的语文训练不能称为言语实践;他同时认为,言语实践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有更好的生命状态。因此,那种机械重复的语言训练,不是有意义的语文教学。

杨金林认为,语文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促进语言与精神的同构共生。他首先对“语言”和“言语”作了区别性的界定,并特别强调这里所指的是“语言”而不是“言语”,显见杨金林对语言学有相当的研究。首创语言与言语相区别的索绪尔,在他的《普通语言学教程》里,认为语言由作为“所指”的概念和作为“能指”的声音形象组成。索绪尔的理论在中国有很大的影响,围绕语言与言语的区别,引起激烈而持久的争论。方光焘、施文焘认为,言语是言语作品的表达形式;高名凯认为,言语是语言的具体运用及成果;高天如认为,言语是使用语言的产物;张世禄认为,言语是语言的表达方式。杨金林没有在术语迷宫里费心摸索,他以语言的工具性、公共性、全民性和相对稳定性,对应言语的个体性、情境性、多变性和动态生成性,在二者之间划开了一条明显的界限。

由杨金林的论述,我们可以领悟到,语言是实践着交际功能的一种现实存在。语言的语音、词汇、语法诸要素都有严格的内在规定性,并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中小学语言学习,是习得语言的规范应用,并在此基础上尽量做到个性化表达,是谓“言语”。语言规范是客观的,言语表达是主观的,语言教学是要达到主客观的一致。语文教学是语言规范性的教学,失去语言的普遍规定性而不受节制地随意表达,就成为杂乱无章的胡言乱语。

人们往往习惯于将语言的“体”比喻为工具,把“用”比喻为使用工具的活动与技能。其实,这很不恰当。因为工具可以离开人们使用而独立存在,语言的“体”却不可能这样,它必须在人们的使用中形成。杨金林没有袭用“工具性”来界定语言,也不说工具性与人文性结合的套话,而是着眼于语言与精神在言语实践中的联系。杨金林认为,丢开语言搞精神陶冶,或忽视精神而抓语言训练,都不可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言之所以能够成为人们的交际工具,在于它被人们反复使用,它以言语的原材料身份存在于言语之中,否则,语言则是僵死的东西,不可能具有交流思想的功能,因而不成其为语言。反之,言语之所以能存在,也在于人们使用语言这个工具,表达了思想内容,使语言伴随其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一起表现出来,否则言语也无从存在。

语文教育必然诉诸精神。人类的精神是对人的存在的思考,是对人的价值、生存意义的关注,是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按照黑格尔的观点,表现人类精神的最高旨趣有三种文化形式,即科学、艺术和宗教。科学埋头于此岸的现实,宗教神游于理想的彼岸,艺术则将理想“现实”化,将彼岸“此岸”化。人类精神需求的目标主要是寻真(满足认知需要)、持善(满足道德需要)、求美(满足审美需要)。法国文学家雨果说:“人有了物质才能生存,人有了理想才谈得上生活。你要了解生存与生活的不同吗?动物生存,而人则生活。”语文教育所传递的正是对真善美的追求,这是和人自身的生活方式、道德观念联系在一起的,它可以内化为一个人的认知与情感。语文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帮助学生精神成长,这就是帮助学生确立人之为人的基本精神追求与价值规范、个体的独立与尊严,以及人与人的平等与尊重。

从杨金林的论述中,我们可以感悟到语文的本质是语言,语言传递着人的精神。精神以语言为载体,语言以精神为内涵。语言失去精神则成为空壳,精神失去语言便无从依托。优秀作品都是语言艺术与思想精神的高度融合,语言艺术成就精神的完美表达,精神境界丰富语言的艺术个性。语言与精神共生。

杨金林说,语文学科应为“促进学生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而教”。所谓“同构共生”,是指既要丰富和完善学生的精神世界,又要完善和丰富学生的语言系统。听与读是由外及内,语言中见精神,培养学生的语言领悟能力。说与写是由内及外,精神借语言而呈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文能力的培养过程(听说读写),也正是精神陶冶与语言训练相融合的过程。

杨金林的语文教育论有现代心理学理论的坚实基础。西方心理学中的格式塔学派和日内瓦学派,对学习过程的心理活动进行了深入的探索。格式塔心理学派认为,人与客观事物之间虽然“质”不相同,是异质,但其结构形式可以相同,这就是“同形同构”或“异质同构”的关系。格式塔心理学反对把人的心理结构看成各种感觉元素的复合,而是把事物知觉为统一的整体。日内瓦学派的皮亚杰创立“发生认识论”学说,其理论核心就是认识结构的“建构”说,皮亚杰认为认识的发展实际上就是主客体在相互作用中的双重建构,人的认识发展过程就是在“心”与“物”之间不断“顺应”“同化”“平衡”的循环往复之中向前推进的过程。

杨金林的语文教育论是对中国古典美学理论的传承。纵观中国古典美学,有关“情景”“意象”“意境”“境界”说,都强调主体与客体、“心”与“物”的交融,其实质便是语言与精神的同构。杨金林对中国古典文论超越之所在,便是强调了语文教学的教育性,强调价值理想的导向性,并将语文教育对美好心灵和完善人格的塑造化为“人文气韵”和“诗人气质”,如梁启超所言“一毛孔中,万亿莲花;一弹指顷,百千浩劫;文字移人,至此而极”。

怎样才能做到语言和精神的同构共生呢?杨金林认为,“言语实践是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的根本途径”,他又说“实践是精神之根,也是言语之源”。的确,语文学习的过程是对语言及精神感悟的过程,而不是语言知识授受的过程,基于语言实践才能有语言的新生和精神的成长。语文学科属人文学科,狄尔泰断言:“自然需要说明,人则必须理解。”在自然科学那里,人作为纯粹的主体观照外部客体。精神科学或人文科学所指向的是人自身,是那个在实证主义视野外的“生命的意义”。与自然科学不同,在精神科学中,理解的对象是已成为历史,或将成为历史的“文本”,文本所描述的对象及蕴含的意义,不是理解者可以直接观照或经验的东西,理解者必须通过语言体验文本的创作过程,才能揭示文本的“原意”。因此,语文教育必然地表现为对话和体验,语文教育的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感。

杨金林认为,教育就是生长,高品质的言语实践是为了让学生有更好的生命成长。他认为语文学习的过程,是教师、学生、文本互动的过程,尤其要充分激发学生的能动性。语文教育一定要创设特定的言语情境,并体现言语的针对性和影响力,要能够改变学生的语言与精神的状况,就像陶行知所说:“没有改变,就没有教育。”言语实践意味着在应用中学习,并体现个性和创造,正如同志所言:“读书是学习,应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

语文教育中,语言和精神的同构共生怎样做到既切实有效,又让学生喜闻乐见?杨金林主张“不仅要建立必要的运行机制,而且要创设良好的心理条件”,要让学生处于“高度醒觉和活跃的心理状态之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语文教育务必激发学生的内在需求,达到“物感心动”、意象融合、乐此不疲的审美效果,由此方能产生灵感和顿悟,产生言语和思想的创造。

儿童的世界多梦想,“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心灵因此得到充分的舒展,精神获得极大的自由。杨金林告诉我们:“有想象,有梦幻,才有追求,才有创造。”杨金林认为儿童天然地拒绝琐碎的分析和刻板的理解,儿童的语言学习过程是心灵与文本的拥抱,是审美感悟的过程。唐人韦应物《听嘉陵江声》诗云,“水性自云静,石中本无声,如何两相激,雷转空山鸣”,教师的责任就在于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潜在欲望。杨金林说:“在增强学生感受、启发学生思想和激发学生真情上下足工夫,而不要舍本逐末,缘木求鱼,硬逼着学生搜肠刮肚地‘说’和‘写’。”

显然,杨金林的语文教育思想强调“人”在语文教育中的地位,强调儿童立场和语言本位。他注重学习过程中语言的体验和感受,注重情感的真切投入,注重精神人格的完善与提升。这对当前语文教学中教学方法的模式化,教学目标的标准化,检测手段的机械化是有力的针砭。

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的平台在哪里?杨金林的回答是,必须充分拓展学生心灵的空间,空间大,语言和精神的容量就大,同构面就宽广。杨金林主张“小教材向大教材扩散”,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提高阅读能力,并将这一教育思想课程化和操作化。杨金林主张通过扩展学生的生活空间来拓展心理空间,他认为要“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走向自然,亲近自然,美化自然;走进社会,融入社会,影响社会”,他强调“要设法在语文与生活之间建立联系,使语文学习成为学生生活中最动人的一部分”。这正是陶行知“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在语文教育中的体现。中国古人也看到生活经历对作家和作品的影响。清代纳兰性德说:“人必有好奇缒险,伐山通道之事,而后有谢诗;人必有北窗高卧,不肯折腰乡里小儿之意,而后有陶诗;人必有流离道路,每饭不忘君之心,而后有杜诗;人必有放浪江湖,骑鲸捉月之气,而后有李诗。”艺术家的个性体现在作品中,源自于生活的经历。

杨金林拓展心灵空间以促进精神与语言之同构共生的理论与中国古典文论高度一致。刘勰提出“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怿辞”的论点,将“学”“才”“识”“力”诸因素连在一起。魏禧说:“博学于文,而知理之要,练于物务,识时之所宜。”炼识即是明理。严羽《沧浪诗话》中说:“学诗者以识为主,入门须正,立志须高。”王士祯说:“为诗须多读书,以养其气;多历名山大川,以扩其眼界;宜多亲名师益友,以充其识见。”多读书、多游历、多交友才有语言与精神的充实与提高,才能促进语言和精神的同构共生。

篇(3)

【关键词】古诗教学;情境创造;情感体验;创造思维

小学古诗是小学生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诗教学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生要“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会作品的内容和体验作者的情感。”[1]小学古诗教育不仅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提高语文素养有重要作用,而且对于加强爱国主义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陶冶学生情操,具有深远的意义。

德莱顿认为通向优秀授课的关键是:“通过积极的态度和联想,整体认识,开动所有的感官,走出演讲的角色,协调各种无意识的方法等,就可以把一堂课讲得很好。”[2]而当前小学诗歌教学特别是农村小学还存在着众多问题。

我们在诗歌教育中,不仅要让学生背诵诗歌,理解含义,而且要求学生在诗歌教育中领悟其内在感情,引起感情上的震动与共鸣,促使学生创造性思维,从而实现教育目标。

一、还原生活

赞科夫曾说:“激发儿童深入思考作家对所描写的事件和人物的态度和问题具有重要意义。要引导儿童注意人物的内心感受和行为。”[3]由于古诗写于许多年以前,它的内容、情感、哲理与现代人之间还有一段距离,特别是小学生思维想象能力较差的情况下,要理解古诗特别困难。所以在古诗教学时,就要把古诗的内容还原到当前的生活中,让学生的情感投入到意境中去,体验生活细节,深刻理解诗的内涵和情感。

二、创造情境

创造情境就是“教师设置、提供可看见或而感受的具体场合和情景,以调动学生感知、记忆、思维、想象,诱发出情感、灵感和神思。”[4]通过创造情境,引起学生思想情感的共鸣,深刻理解古诗表达的情感。

电教手段是创造情境的有效途径。科学研究得出:“人们从语文信号获得知识,能够记忆15%,而以图像信号获取得知识,能够记忆25%,如果,同时使用这两种传递知识的工具,就能够接受知识的65%”。[5]新的教学中应广泛应用现代化声像手段,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官,促进学生头脑中表象的揉和与交换,从而达到调动学生的情感,诱发想象。

三、模仿创作

模仿创作是通过学生自己对古诗意境的理解,用其他方式把它形象的表现出来,这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深刻理解诗的意境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通过绘画形象表现意境。陶行知曾说:“小孩不视便是瞎子,小孩不动便是死孩子。”[6]在古诗教学中,不仅要促使学生积极思维,还要学生动手创造出来。对于有些形象具体的意境。可以通过绘画,把诗中的景象勾勒出来,形象直观理解诗的美妙意境。

其次,可通过写小论文来体会诗意。学生读诗,自由想象,自由体会,然后用简短的话语将自己想象和体会到的情境写出来。在讲杜甫的《绝句》一诗时,引导学生理解“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露上青天”的迷人景象时,老师先提出:诗中描绘的画面是怎样的?根据诗句写出新描绘的美妙景象。通过讨论,学生联系到自己平时观察的,听到的,头脑中储存的表象,并根据诗意在头脑中进行思维加工,充分发挥想象形成了新表象。

四、讲述故事

教师的课堂语言是有声的语言,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听觉,以教师的语调,语义可以引起学生思维想象形的活动,在课堂上,教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通过讲述故事的方法,对诗中的某一情境,作具体的描绘,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时,学生感受到的不仅是声音,不仅是词,而且仿佛看到了画面。因此,课堂上老师绘声绘色的语言,有趣动听的故事,可以唤起、激活学生头脑中的表象,从而达到诱发想象的目的,深入理解古诗的内涵。

瑞士思想家阿米尔说过:“一片风景是一个心灵的结果。”[7]外在的自然风景与内在的心灵相互叠印,互融为一,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意境。学生学习理解诗歌时,讲述有关诗人世间所处时代环境、背景及诗人的经历,可以为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创设一个想象的情境,更容易使学生体会古诗的意境。

五、情感体验

古诗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作者的情感意愿,乃至整个心灵都寄托在他们所描写的形象当中,文学巨匠巴尔扎克说过:“作家必须看见他所描写的对象。”[8]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老师经常做的就是挖掘古诗中的情感因素让学生去感受、认识课文中描写的形象,令他们如听其声,如见其人,这一过程就要通过形象思维来帮助完成。当作者刻画的形象跃然纸上,活脱脱的展现在学生面前,情感就会随之而产生了,学生心灵的琴弦被拨动,他们的情感就会伴随着教学活动,与作者的情感产生了共鸣,就会用心去感受诗中的形象:体会作者的悲与喜,爱与恨。联教育家赞科夫曾说过:“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9]

通过这种对话的形式,把学生引入诗中,又回到现实,在现实生活中体验作者的感情,从而引起感情上的共鸣,受到思想教育。

六、角色扮演

表演文章的诗句是活跃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好手段,心理学研究表明,表演、游戏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而且有利于儿童的创造力培养,教学诗歌经常根据教材的内容,采取表演的形式,引导学生学习诗歌的内容,有看、有演、有评,具有形象性、直观性的特点,学生也很喜欢。

这样的古诗教学过程,在学生感知的基础上,通过学生的表演激活了学生头脑中原有的表象和产生了新形象,使课文中描写的形象与画面渐渐清晰具体鲜明起来,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七、“画龙点睛”

“抓住诗歌中感彩浓厚,思想含义深刻的重点词语进行讲解,使学生受到感染”[10]在讲解古诗时,教师通过对感彩浓厚的词语讲解分析,传达出作者在诗歌中饱和着的深切情感,使学生受到感染。以一个词扩张展到一首诗,以一个词联系到与诗有关的所有内容。“擒贼先擒王”,关键字词解决了,其它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课堂教学是灵活多变的,是充满生机的一个整体,要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使用单一的形式和方法是不能达到的。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是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协调统一运用。同样在古诗教学中,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可使用其中一种形式,也可多种方式综合运用。教师在古诗教学中,必须坚持不讲、少讲、精讲,把抽象的情境还原到现实生活,让学生投入到诗的意境中去,体验诗中所饱含的情感和美的意境,并在情感体验过程中,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从中受到思想教育,从而实现教育目标。

【注 释】

[1] 杨恒铨,何雄健.小学生必背古诗词.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2003.1.

[2] [新西兰]德莱顿.[美]沃斯.学习革命.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356.

[3][9] [苏]赞科夫.教学与发展.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0.287.

[4] 杨成章,谢贤扬,李丽.语文创造教育学.重庆:重庆出版社,2000.285.

[5] 顾黄初,李杏保.二十世纪后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513.

[6] 陶行知.创新教育——面向21世纪我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抉择.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393.

篇(4)

[关键词]语言规范化;语文生活化;公交车标; 语公共标语

[中图分类号]H10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10)12-0079-02

一、语言规范化研究与公共标语规范化研究的历史使命

60年前,《人民日报》发表了《正确地使用祖国的语言,为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的社论,并指出:“语言的使用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重要条件,是每人每天所离不了的。学习把语言运用得正确,对于提高思想表达的精确程度和工作效率,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①树立了语言规范化研究的旗帜。随后,尽管有人批判“这从客观上导致了人们更多地注重共时的、结构的、静态的研究……对于活的语言、活生生的语言生活研究不够,语言学的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发展缓慢”。②但学术界在广泛的讨论之后,③已经形成了一个普遍的观点,那就是“语言规范化应更贴近语言实际,更合乎语言发展的规律,对人们的语言实践更有指导价值”。④

公共标语属于大众日常语言类,是“用简短文字写出的有宣传鼓动作用的口号”,⑤具有“创新性与继承性、准确性与模糊性、平实性与形象性的性质”。⑥其直接功能是用来宣传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社会公共道德,庆祝纪念重大节日或事件等;其间接功能是营造了一种“大语文教育”氛围,并对大众语文素养形成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而公交车标语作为公共标语的重要类型之一,通过对既定信息的传播,承载着传递公共文化信息、提升公民的文化素养、促进城市文化建设的重任,它是一个国家文明的窗口,更是语言规范使用的平台。然而,在当前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文化思维日益多元化、公众价值取向多样化的背景下,公共标语的表现形式呈现出随意化、庸俗化、不当化的趋向。

基于此,本文以某市公交车标语为语料,呈现公共标语不规范使用所造成的不良影响,探究纠错方案,积极探讨公共标语规范化的可行之路。

二、对某市公交广告标语错误的调查与分析

笔者采用观察法、访谈法,对某市20路、72路、103路、53路、116路、121路、141路、130路等共80辆公交车的200条标语进行了调查研究,详细摘抄其所用标语,发现共出现错误68处,出错率为34%,具体表现在标点符号使用不当、句法错误、语义模糊、错别字频出等。

从调查统计情况可以看出,句法错误和标点错误已占标语总量的二成以上,错别字和语义错误也达到一定数量。事实上这类浅显错误大量存在于公共标语中,如条幅、广告牌等,严重影响了祖国语言文字的传承与发展。

通过访谈研究和文献分析,我们发现:第一,公共标语规范化的法制化进程缓慢,传媒工作者不重视自身语言修养的提高,直接导致了错误公共标语的蔓延。迄今为止,我们已经拥有一套较为完善的语言法,但仅凭一部法律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关键在于大众对这项法律的重视程度和遵守程度。第二,国内语言学界过分注重艰涩理论研究,忽视了大众语言实践的终极目的。我们以“语言规范化”为关键词,在CNKI中进行搜索,可搜索到学术文献144篇,其中理论研究129篇,占89.59%,足以看出重理论轻实践的风气在学术界盛行。第三,大众对公共标语规范化的整体无意识是错误频出的深层原因。生活节奏的加快和民众文化的日趋快餐化,导致群众对公共标语产生了漠视心理,这便进一步助长了公共标语不规范使用的不良习惯。

三、语文生活化视角下对公共标语规范化的期待与建议

语文生活化理论认为,“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同”,这就要求我们“学习语文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⑦“变语文自我封闭性为开放性,开发语文教育空间,面向生活,面向社会,面向活泼的中学生”,⑧要求有一种积极向上的语文学习环境。正如郭熙教授所说:“理想的语文生活是这样的:既丰富多彩,又有条不紊;既反映出时代的风貌,又有对传统的合理的继承;既能为社会的各界所接受,又能使语言自身的纯洁得到维护。它应该是外部干预和语言内部规律支配协调的产物。”⑨为此,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做好公共标语规范化:

(一)公共标语规范化的道德约束与法律准则的社会化

语言规范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制定规范标准,二是遵守规范标准。反映在公共标语的规范使用上,要求我们以一种“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德感和一种“有法可依、违法必究”的法律意识约束自己的行为。首先,市政部门应开展一次公共标语清查活动,坚决清除错误公共标语,从而引起全社会对这一问题的重视。其次,宣传部门有义务在全社会展开语言文字规范化使用的宣传,使公民认识到不良的语言习惯如随地吐痰一样不道德,进而用社会道德意识约束自己的行为。再次,公共标语规范化是一个社会问题,仅仅依靠道德约束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在法治社会的今天,整个社会应该形成一种“有法可依、违法必究”的良好环境,严格惩罚使用不规范公共标语的行为。

(二)加强语文学习中的语文规范化教育

就目前而言,在我国中小学乃至高校教育中用于本民族语文教育的时间越来越少,以小学为例,除了原先要学的课程以外,还要学习外语、电脑等,学生们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所谓的字、词、句训练,结果却不甚了了。而语文学习在高校中的地位更是尴尬,中文系以外的各专业多将语文作为一种选修性课程,语文学习严重形式化,与提高大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相差甚远。这就给语文工作者赋予新的责任――提升母语学习的重要性,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推动全民族语文素质的提高。在语文生活化视角下,教育部门应从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层面形成一种语言规范化的氛围,加强语言文字教育,注重语文的“工具性”特点,将语言文字正确、规范使用提升到语文素养模型中的核心位置。

(三)在全民内部形成语文意识与语文习惯

正如周友光先生所说:“规范化不仅是语文标准化,而且是语文时代化。”⑩要构建一个和谐社会的语文生活,就必须普遍提高全民的规范意识,让语文规范化工作真真切切深入人心。公共标语最具有示范性,它应该是一把标尺,一把正确使用规范语言的标尺。这就要求我们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公共标语规范使用的良好风气,大众要经历“语言规范化意识的培养――语言规范化动机的内化――规范语言实践的深化――规范化语言习惯的形成”的过程,最终达到一种整体有意识状态。因此,我们不仅要注重提高我们自身的语言文化素养,更要担当起社会语言文字使用的自觉监督者,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错误,从而提高全民族的语文生活水平,提高汉语在国际语言中的地位,使我们的汉语更加纯洁优美。

[注释]

①吕叔湘、熙:《正确地使用祖国的语言,为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人民日报》,1951年6月6日。

②施春宏:《现代汉语规范化的规则本位和语用本位》,《语文建设》,1999年第1期。

③《语文建设》及《语言文字应用》杂志曾在组织过多次大的讨论,代表性的文章有朱景松的《语言观和汉语规范化》,吕冀平、戴昭明的《语文规范工作40年》,姚亚平的《现阶段的交际语言的变化与语文规范》,沈怀兴的《汉语词汇规范化的思考》,王希杰的《汉语的规范化问题和语言自我调节功能》,黄佑源的《汉语规范化问题断想》,朱景松的《汉语规范化的成功实践》,胡明扬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等。

④夏中华:《“纯洁语言”刍议――兼谈建国以来语言规范化工作》,《锦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7期。

⑤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⑥姚雪:《传媒语言的特殊与规范化》,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⑦刘国正:《实和活――刘国正语文教育论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⑧于漪:《弘扬人文,改革弊端》,《语文学习》,1995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