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7 18:03:4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语文课本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论文摘要:伴随着新世纪的到来,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国际思潮已为世界各国普遍接受。在此背景下,课外教育越来越成为各国建构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途径和内容。开展课外语文教育,可以使学生通过独立的活动,广泛地、综合地、跨学科地运用知识,可以把知和行结合起来,形成知、情、意、行辨证统一的过程。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教师应确立学生在课外活动中的自主地位,通过各种形式发展语文课外教育。
课程改革是学校教育改革中的一个核心问题,也是学校教育中最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小学教育是一个由多学科组成的教学体系,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其他学科也同样存在,可是为什么州门把眼光总是投向语文教学呢?因为语文是“百科之母”这决定了语文不仅仅是一个知识性、工具性和能力性的学科,还是一个具有浓郁民族文化色彩,关系着学生心灵塑造的教育性和人文性的学科,它肩负着传递民族文化传统,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任务。要想学好语文,光靠语文教材和教师课堂上的讲授是不够的,必须注重课外知识的积累。
而长期以来,新兴的素质教育仍然没得到重视,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学校办得好坏的最重要尺度还是每年的“中考”、“高考”,大多数学生语文试卷能考八九十分,而在社会生活中却缺乏交际能力,不善于和陌生人打交道,在生人面前往往脸红口呐,手足无措。这和我们提倡的所谓素质教育背道而驰。刘国正指出的:“语文天然是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语文是反映生活又反过来服务于生活的一种工具。现在有一种现象,在‘应试教育’影响下,家长和学校都把学生束缚在教材中,不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孰不知,这就切断了学生了解生活和社会的一条重要通道,也压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课本只是个例子”,叶圣陶先生如是说。这也告诉我们,不要唯课本论,不要把课本当作教材的全部,如果老师只是把“例子”, (课本)讲解分析得再明晰透彻,却不让学生去接触生活实际,不善于运用所学书本知识去指导实践,从实际生活中采掘大量鲜货的知识,不去做适量的“习题”,那么学生也不可能把所学知识转化为能力。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课堂教学侧重知识的传授,如果忽略了向学生提供得到生动的直观机会的特定作业方法,教师尽是以语言的抽象方式进行教学,教学就会枯燥而令人生厌。在这种情形下,记忆力代替了思维力,而这种记忆力是通过机械地带强制性地背诵教科书的词句,人为的培养起来的。学生受到的教育只停留于观察事实,他要在发展自己思考力上不断得到锻炼。
所谓课外语文教育,也就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之外,由教师或学生自己组织的,有目的有计划的各类语文学习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学生获取教科书以外的知识,发挥特长,增长才能。语文课外活动不仅仅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它在整个语文教学活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无法为课堂教学所替代的独立的教育活动。一般来说,语文课外活动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课外语文学习活动,具有目的性,在时间上表现为某个特定的具体的课程;另一种是课外其他语文活动,指日常性的,社会性的语言文字运用活动。
素质教育体现在语文课外活动中,既是对学生各种语文能力的培养,同时使学生思想素质、道德素质、身体心理素质都得到良好的培养。那么,如何有效地进行课外语文教育呢? 我认为要给学生以实践活动的机会。在语文活动过程中,应确立学生在课外活动中的自主地位,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商量规划,自己去组织实施,自己动脑筋动手独立完成任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独立探索能力,增强学生自我发展意识。学生在课外活动中,把脱了在课堂教学中很容易滋长的依赖心理,自己独立阅读书刊,查阅资料,编写出版刊物,排练,演出课本剧,访问各行各业先进人物,深人社会实践调查,填写调查报告。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学生在这种实践中,会感到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体验到智慧的力量和创造的欢乐。”教师如过多的具体要求,过多的检查督促,管得过细过死,都不利于课外活动生动活泼地开展。
1 拓展延伸不应是课堂教学的固定环节。整体感知—文本分析一拓展延伸一度是很多公开课的固定模式。拓展延伸成了一堂语文课的固定板块,不管教学目标,不顾文本分析是否透彻,教师总会在课堂教学的后半程机械地开展拓展,为延伸而延伸,把拓展当成了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必要环节。仿佛没有拓展就不是一堂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了。语文课堂陷入模式化、程序化、公式化。
2 拓展延伸不应对人文性“一边倒”。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发现课堂上的拓展大多是对教材人文内涵的丰富及深化,属于“道”的范畴。如教苏教版“珍爱生命”专题时,除了让学生了解史铁生与海伦·凯勒的事迹外,我还给学生讲霍金的故事,让学生学会坚强,敬畏生命。这样的拓展的确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但却淡化了对文本语言的咀嚼品味,对亲情、生命的感悟,这种只顾“道”丢掉“文”的拓展,钝化了学生语言的“触角”,人文熏陶也成了空中楼阁。
3 拓展延伸不应是展示才华、显示新意的“卖点”。有教师在教学贺铸的《横塘路》时,仅花15分钟分析诗歌本身,接下来的30分钟就由“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拓展开去,补充了无数写愁绪的诗句,让学生朗读、比较。整节课容量很大,学生还没来得及体验、思考,又转到下一首诗了。教师的诗歌储备充分地展示了出来,但学生除了走马观花的看诗读诗外什么也没有获得。这样的拓展增加了课堂容量,而对文本内容的关注和用时变少了,有喧宾夺主之嫌。
二、语文课堂拓展乱象成因分析
1 对拓展教学的形式过度追捧使语文课变得程序化、公式化。《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要加强综合性,沟通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沟通与生活的联系。要积极地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在课内外的学习与运用中拓展语文课程的内涵。由于对拓展的片面理解,有的教师上课时一味地追求形式,对课本解读浅尝辄止,草草收场后投入形式上的拓展,大谈课外,阔论感受。这种游离于文本的课堂教学形式机械,内涵空洞,造成了文本教学资源的极大浪费。
2 对语文课程性质的理解有偏差,因而忽视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特点。首先,教材的导向对语文课程性质有主次之分。针对新课程编写的“苏教版”教材不再以文体归类、按单元编排,而是以主题为基本结构单位,以人文话题为统领,彰显着语文的人文性特点。教材的特点对教师的课堂拓展有着引领作用,为了从“情感态度价值观”角度出发设计教学目标,语文课堂难免陷入重“人文性”轻“工具性”的误区。其次,“授人以鱼”要比“授人以渔”简单容易。教学中,人文内涵的拓展既能在广度上铺陈开来,又能在深度上挖掘开去,便于操作,容易开展。而在语言、工具性方面的资源开发相对难度较大。它要求拓展资料既有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的生长点,又能培养学生应用语文的能力、审美与探究的能力,还要具有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附加值”。孰易孰难,一目了然。再次,对“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的断章取义使拓展脱离教材,漫无目的。叶圣陶曾经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对“例子说”的断章取义造成了语文教学中拓展的盲目与混乱。“教材是个例子,它的作用是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重点在后半句。能力如何培养?首先要研究这个例子,立足课本确立教学目标。然后通过文本研习、问题探讨、活动体验等多种方式达成教学目标,拓展延伸是达成这一目标的手段之一。
三、提高语文课堂拓展的有效性
上文已经就语文课堂拓展乱象及其成因进行反思,冷静思考以后我们不免要提出语文课堂到底应该如何拓展的问题,下面就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拓展的有效性做一些探讨。
1 拓展要精心选点。“点”即为达成教学目标而选择的拓展点。拓展点一方面由教学目标决定,即语文课堂拓展的目的是更为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一切游离于教学目标之外的拓展都是无效的。如教学刘禹锡《陋室铭》时以让学生想象“陋室”的环境并进行口头描述为拓展内容,就背离了课文“托物言志”的本质特点。如特级教师黄厚江老师执教《谏太宗十思疏》所用的拓展方法可以给我们很多启发。黄老师这堂课的教学目标是“理解文章内容和通过不同注释、版本的比较学会阅读文言文的方法”,针对这一目标,运用注释比较、文本比较、对比诵读、语言整合等多种拓展方法,从文字理解、结构分析、主旨领会和语言积累等多个角度学习课文。另一方面,拓展点的选择还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际需要。具体说就是立足于学生情感上感兴趣、可接受、乐于参与的拓展点进行拓展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独立拓展、积极思考、勇于表达、努力创造的热情,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所以,语文拓展必须考虑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精心选点,是提高语文课堂拓展有效性的前提。
2 拓展要紧扣“语文”。紧扣“语文”,即语文课堂拓展要有语文味。《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也指出:“语文课程中建立跨领域的学习平台,应注意立足于‘语文’,而不应该是漫无目标的大杂烩。”也就是说教师不能随心所欲,为了沟通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沟通与生活的联系,而任意拓展教学内容。如教授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时,撇开体会文本中感悟生命的语句,而大量的拓展阅读写母爱的文章,把语文课上成了思想品德课;如讲解《六国论》时,无视文本论证有力、结构谨严的议论文特征,而对六国的历史渊源大谈特谈,把语文课上成了历史课。我们须牢记语言的文本性,让语文姓“语”才是教学之本,才是语文教学的精髓。拓展方式的误用,影响的不仅是语文教学,还可能包括学生的素质。紧扣“语文”,是提高语文课堂拓展有效性的原则。
3 拓展要抓准时机。所谓“时机”就是最适合进行拓展的时间点。以最常规的“作者介绍”为例,曾经听过两位教师执教的同题异构课,教学内容是季羡林的《幽径悲剧》。“作者介绍”是帮助学生解读文本、体会情感、挖掘立意的拓展性内容。但是能否抓准时机来用好这一材料,课堂效果是完全不同的。第一位教师对“作者介绍”环节的安排较常规,在授课伊始就对季羡林先生作了全面地介绍;第二位教师把对季老的介绍放在了课堂讨论的最后环节,在学生解读文章结句“但是我愿意把这个十字架背下去,并且永远永远地背下去”后,教师才亮出了季老“学术泰斗”“东方学大师”的知识分子身份,在此基础上挖掘季老作为知识分子的思考、担当,明确季老要做文化、文明的护卫者、守望者的决心。不止于此,第二位教师还拓展了同为知识分子的屈原和鲁迅的担当,作为文本探讨的结束。拓展的最佳时机即是学生最需要拓展的时间点,最有利于文本分析的时间点,最有助于思考的时间点。语文课堂拓展与文本解构的过程是一致的,它既是预设的,也是生成的。万不能把拓展变成机械的按部就班,而应该是教学过程中的灵动安排。抓准时机,是提高语文课堂拓展有效可行的策略。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的要求,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一、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过分强调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而忽视其人文性
工具性和人文性都是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二者是一个统一体,相互依存,不可机械割裂。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却往往把这两者对立起来,片面强调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而忽视其人文性,这是当前语文教学中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
2.过分强调标准化考试而窒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语文课本本身带有模糊性、多义性,大至课文主旨、段落理解,小至某一句话、某个词语的含义都可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难以作出非此即彼的简单判断。过分强调标准化考试,必然造成死记硬背,限制甚至窒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过分强调写作技巧的训练而忽视对学生观察力、想象力的培养
作文教学本应强调平时的观察、积累、思考,并鼓励学生用富有个性的语言把自己的思想真实、准确地表达出来。但在高考指挥棒的指引下,现在的语文只强调写作技巧的训练:只要求文章观点明确、论据充分、逻辑严谨,能自圆其说、取得较好的分数就行。
二、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1.重视发散思维的培养
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以教师为中心,强调教师对学生单向传授知识,把学生当作知识的灌输对象,其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能很好地理解、消化和应用前人知识与经验的“应用型人才”。但是,这样的模式不能培养出大批具有创造性思维的创新人才。培养创新人才必须重视发散思维的作用,没有发散思维就不会有任何创造性的萌芽产生。
2.重视直觉思维的培养
直觉思维是建立在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知识积累基础之上,运用直观透视、空间整合和关系模式匹配方法所作出的判断。直觉思维能力不仅与自然规律的发现密切相关,对于人文及社会科学研究也有重要意义。
3.重视形象思维的培养
形象思维是对形象信息传递的客观形象体系进行感受、储存的基础上,结合主观的认识和情感进行识别,并用一定的形式、手段和工具创造和描述形象的一种基本的思维形式。重视形象思维,首先,要教育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体验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同时,还要关注社会,关注时代,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其次,充分利用阅读教学,训练学生形象思维方法。第三,要加强对右脑的训练,开发形象思维潜能。这一点应该是所有老师的责任,语文老师更是责无旁贷。训练学生形象思维方法,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语文老师应尽的职责。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一定会得到提高。
4.重视逻辑思维的培养
逻辑思维是创造性思维过程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要素,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的创造性目标的最终实现都离不开逻辑思维的指引、调节与控制,光靠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创造性活动是不可能完成的。
5.重视辩证思维的培养
辩证思维是指能运用唯物辩证观点来观察、分析事物——尊重客观规律,重视调查研究,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能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辩证思维加上生活经验积累和敏锐的观察,能解决一般人不能解决的难题,如曹冲称象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知人论世”最早见于《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孟子的本意在于阐发“尚友”之道,若“友”天下之善士还不满足就要“尚友”古人。但对于古人仅仅“颂其诗,读其书”是不够的,还要“知其人”,“论其世”才能达到“尚友”的目的。这里的“人”朱熹认为当作如下解读:“论其当世行事之?E也。言既观其言,则不可以不知其为人之实,是以又考其行也。”应当理解为“为人”。所谓“知人论世”便是要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和社会,才能了解作者其人,作者和作品都受时代和社会的影响。
在古诗词教学中,“知人论世”的教学方法一直沿用至今,这是古诗词的特点所决定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通过了解诗词的创作年代、题目内涵以及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身世经历和思想感情,我们可以更好地赏析其作品。入选中学语文课本的古诗文,往往与作者的生活经历及创作的时代背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在诗歌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推究作品背后作者创作作品时的世风、世情及作者的个人境遇等情况,才能真正领会作品深刻的内涵,进而准确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知人论世”作为一种批评方法,侧重于“作者、作品”的考察。“知人论世”的思路是首先论世以知其怀抱,然后把握作品的底蕴,最后对语言表达的得失做出评价。
二.“知人论世”对中学诗词教学的价值和意义
“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是我国传统的文学理论批评方法。鲁迅先生在他的《且介亭杂文二集》里对此有经典的阐述:“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要不然,是很容易近乎说梦的。”他既指明了我们对文本研究不足的问题,也指出了“知人论世”的好处。我认为知人论世在诗歌鉴赏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有助于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
对学生来讲,有些诗歌的思想内容本身就不好理解,如果教师不顺势引导,知人论世,学生很难想到其隐含的深意。比如姜夔的《杨州慢》,该词通过扬州的今昔对比,将战乱带给民众的黍离之悲抒发的淋漓尽致。语文教师在讲解这首诗的过程中就要给学生导入一些背景知识,简要介绍扬州之前的繁华以及由于国家战乱带来的衰败,作者触景生情,借古讽今。如果离开了国家战乱这个大背景,仅仅让学生读出姜夔目见扬州的感受,这首诗歌的教学是不完整的。
学生在“知人论世”的方法指引下,可以更快速把握诗歌主题,从而为鉴赏诗歌的内容和写法铺平道路。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分别选取不同时期和不同际遇的典型作品,结合诗人的为人处世、理想抱负等进行分析,让学生能从中感悟到“文如其人”的道理。比如李白、杜甫、苏轼、李清照等诗词大家,在其不同的人生阶段、历史阶段、人生际遇中,会有不同的心境、不同的喜怒悲欢、不同的理想抱负等等。
(二)有助于明确作者的情感倾向
作者在创作诗歌的时候总是会把自己的情感倾向注入其中,即“诗言志”,但由于作者当时的时代背景和诗人个人性格的原因,很多作品不会直接抒发自己的情感,这就需要我们仔细推敲。陶渊明的《饮酒》虽简单,但通篇没有提到一点隐居之情,但为什么我们还是能窥探出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因为学生之前有对陶渊明的认识,知道他是山水田园诗派的鼻祖,是“古今隐逸诗人之宗”,如此,作者的情感倾向就迎刃而解了。
(三)有助于我们理解诗歌的写作手法
有的诗歌作品意旨深远,作者往往采用多种写作手法含蓄地表现自己内心的想法。有的通篇都是比兴,这就需要我们知人论世来考究作者最初的意愿了。比如曹植的《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通过比兴的方法,以豆自喻,表现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残酷斗争和诗人自身处境艰难,沉郁愤激的感情,也说明了曹丕的狠毒狡猾以及曹植的聪明沉着。这里我们了解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就可以推断出作者运用比兴的缘由。只要我们“知人论世”,就能揭开它的本体。
综上所述,“知人论世”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不仅是对于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诗词作品,即便是对于学生在课外阅读中遇到的文学作品而言,“知人论世”法也一直彰显其独特的、深远的无限魅力。
三.“知人论世”在中学语文诗词教学中的运用
语文课中,诗词教学占有很大的比重。入选语文教科书的诗词大都文质兼美,既是语言训练的好材料,也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熏陶和精神教育的好载体。“知人论世”是诗词教学的一种方法,本文结合中学语文诗词教学的实际,谈谈对“知人论世”方法运用的几点认识。
(一)“知人论世”是诗词教学中的一种基本方法
“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孟子这段话的原意虽是阐述交友的方法和道理的,但这里却涉及了“人”(作者)、“世”(背景)、“书”(作品)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知人”是指在阅读作品时必须了解作者的身世经历、性格志趣及创作动机等;“论世”是指联系作者所生活的时代去考察作品的内容。
许多作品须与作者及作者所处的时代结合为一个整体,才会被参透和诠释,我们在阅读和批评文学作品时要想领其要旨、真正读懂,就必须采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语文课中诗词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习作家的语言和写作技巧,还要学习作家的人品,深入挖掘主题,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知人论世”是诗词教学中的一种基本方法。
(二)“知人论世”是深入理解诗歌的重要因素
“知人论世”作为一种传统的文学批评方法,两千多年来一直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直至今天的中学语文课堂,特别是古诗词教学,它仍然是不可忽略的存在。这是由古诗词自身的特点决定的。古代的文学作品往往追求含蓄、委婉,加上古人喜用互文、倒装、用典等各种表现手法,使得文学作品不容易理解。所以,理解诗歌就必须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和作品写作的时代背景,这样才能站在作者的立场上,与作者为友,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准确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正确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
“知人论世”是深入理解诗歌的重要方法。我们常说诗如其人,读诗如读人。从诗人的人生经历和当时的写作背景反?^诗歌,也能读到许多文字之外的内容。例如读杜子美的诗,介绍杜甫颠沛流离,穷困潦倒的艰难生活,让学生能更真切地体会“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羁旅之苦;读柳三变,柳永屡试不中,仕途坎坷,被宋仁宗以“且去填词”四个字打发了一辈子的人生遭际,让学生更能读懂“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里的满腹惆怅;读易安居士,李清照遭遇国家之变,丧偶前后的人生对比,让学生更能对“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中蕴含的无限愁情产生情感共鸣。
可见,“知人论世”是解读文本的有效且重要的因素,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若能让学生学会“知人论世”,将有助于学生把握文本思路,领会作者的感情,激发学生深入探讨主题思想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三)“知人论世”法的运用误区
1.过多过细介绍作者,不懂取舍。比如有的老师在讲曹操的《短歌行》时,讲课之前,完全弃文本于不顾,先大谈特谈曹操作为政治家、军事家的形象,接着洋洋洒洒介绍曹操作为文学家的形象,从诗歌内容讲到作品风格,从个人创作讲到建安文学,过多地涉及其他领域,喧宾夺主,从而冲淡了文本的价值。笔者认为,在学习曹操的《短歌行》时,“知人论世”是十分必要的,但是首先要对教学目标有明确的定位,切不可把语文课变成历史课。况且一节课时间有限,如果要详细介绍作者曹操,恐怕一节课都讲不完,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选取跟文本有关的部分,有针对性地介绍,如果学生有兴趣,可以鼓励他们课外进行拓展学习。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外阅读
小学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拓展学生阅读视野,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引导他们在生活中学语文和用语文,是语文教育者的责任和义务。开展课外阅读,把语文课堂教学向外延伸,是时展的需要,是语文教育发展的需要,更是素质教育学生成长的需要。
一、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爱读书
在日常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形式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一是以讲诱导法,教师可以利用各种契机,用自身的语言描述,给学生建立一个有趣的课外书表象,让他们产生对课外书的一种向往。每周的阅读课,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适当安排一定的时间,引读部分童话故事、成语故事、经典名著,用生动的描述和精彩部分的戛然而止,激发学生强烈的看书欲望,激发他们阅读类似书籍的兴趣。二是以身示范法,每次读书时间,叫师也和学生一起读书、做笔记,教师要用自身阅读的状况、频率、习惯等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以师道的示范作用带动学生,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爱上课外阅读。三是赏识激趣法。为了学生能保持读书的热度,在阅读教学的开展中,教师要以赏识的眼光关注每一个学生的阅读过程,发现其闪光点,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激励、表扬、喝彩,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
二、课内阅读指导与课外阅读辅导相结合
学生个体之间的读书兴趣、读书习惯、读书方法等必然存在差异,也有正误之分。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读书指导。课内教师通过阅读指导和课外阅读辅导对学生进行分层次的针对性,对学生的读书习惯、读书方法进行有效的引导,提高学生读书的品味。
三、教师推荐阅读与学生自主阅读相结合
根据素质教育“学生为本”的教育观,教师在对学生的读书习惯、读书方法等方面进行辅导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阅读需要,请学生自主选择,决定自己读什么书,让学生读自己喜欢的书。在此过程中,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从以往的“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担忧化的阅读与多形式的阅读相结合
阅读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以个人行为的方式进行的,我们可以把这种单一化的阅读方式与多形式的阅读活动结合起来,如十分钟队会进行读书自由交流;进行新书介绍;把学生引进阅览室;还成立了书友会。此外,把阅读变成听故事、讲故事,把阅读活动办成主题班会、专题黑板报、个人小报、班级壁报、征文比赛、舞台表演等形式,既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听说能力,也促使学生广泛地阅读材料,把个人的情趣引导到读书上来,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了阅读的质量和效率。
五、教师要进行有效性指导
为了提高阅读的有效性,教师统一做必要的指导,充分地利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相应的读书活动。
1.“书海”。我们总结归纳出读写有机融合的一个系列方法――《书海》,其中包含:古诗鉴赏、古文评读、名言感悟、名人传记、好书推荐、好文交友、词语盘点、句段点评等。
2.读书小报竞赛。
3.共写“班级日记”。各个班级坚持写“小班日记”,记录班集体中发生的事情,既让学生学以致用,又让教师了解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心理历程,并相机进行教育。
4.班级读书会。定期举行班级读书会,可以是向同学推荐新书或文章,也可以是师生交流读书心得、讲故事、知识问答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了解我国灿烂文化,并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六、推荐好书,使之多读
当学生的阅读兴趣被激发起来以后,教师可以结合课文有选择地向学生推荐有益身心健康、有思想教育作用、符合他们年龄特点的书籍,让他们多读多看,掌握更多知识,获得更多信息。
如学习了《生死攸关的烛光》后,我向学生推荐了时期的英雄故事《小兵张嘎》《小英雄雨来》;学习了《刻舟求剑》《郑人买履》后,向学生推荐了《寓言故事》。这样,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学到了课本上没有的知识,又收到了巩固课本知识的效果。
综上所述,小学生课外阅读对自己的学习,特别是对于写作,有着积极促进作用。这就要求小学生在课外阅读当中要收到较高的阅读效果,“蜻蜓点水式”的阅读习惯就失去了课外阅读的价值和意义。因此,切实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就要求学生在课外阅读的习惯上“明思想”“明意义”“明方法”“善记忆”。在阅读的过程中“明事理(文章中心)”“明思路(写作顺序、文章结构)”“明情感(作者思想感情)”,这样才真正地达到课外阅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包南麟主编.小学语文教师.小学语文,2007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