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测量工程师论文

测量工程师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17 18:03:1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测量工程师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测量工程师论文

篇(1)

(一)工程管理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中国高等工程教育是伴随着西方近代科学技术的输入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工程教育至少有100年的历史。2009年,中国开始准备申请加入《华盛顿协议》,这表明中国的高等工程教育已经进入通过建立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实现与国际高等教育学历互认和工程师专业资格互认的新阶段。目前,中国高等工程教育主要呈现出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教育设施大为改善、与国外高校交流合作增加等发展趋势,但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

(1)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供需之间存在矛盾。一方面相当多的高校毕业生面临就业困难,但另一方面,很多企业却招不到需要的人才。主要原因是学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市场)需要的人才不对口。工程教育的培养层次、结构体系和人才类型与经济、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严重脱节。

(2)工程教育课程体系设置缺乏合理性。例如在课程体系的设置和实施中,未打破学科壁垒,实践课与理论课之间的矛盾未得到解决。

(3)面向实际的工程训练不足,与企业联系不够紧密。工程教育与业界脱节,实践教学、课程设计、毕业实践严重不足。与企业联系不密切,使学校难以根据社会需求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发展社会急需和具有前瞻性的专业,出现人才培养与人才市场需求脱节的局面。

(4)学生能力有待提高。除了实践能力较弱以外,学生普遍缺乏正确的工程思维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用人单位普遍反映大学生这方面能力较差。

(5)工科教师普遍缺乏工程经历,对工程教育质量的影响较大。上述问题同样存在于工程管理专业教育中,而且该专业综合性、实践性更强,对实践教育、企业实习经历等要求更高。工程管理专业是一个新的专业,兼具工程技术和管理的综合特征。如何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如何培养高素质的“卓越工程师”,是需要迫切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

(二)相关教学改革研究

针对上述问题,许多学者做了深入研究。王煊等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指导,分析了高等院校在培养工程管理专业人才方面存在培养模式上的缺陷、师资队伍不足等问题,提出了以技术类课程为核心,加强“校企共建”模式和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等教学改革措施。付志霞等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途径进行的研究,为应用型“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提供了参考。杨太华等从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培养方案的设计和培养模式等方面,探讨了工程管理类专业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初步思路。本文参考已有相关研究,针对沈阳化工大学工程管理专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2013年校级教改项目“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工程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的研究,详细介绍该校的系列教学研究及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二、基于卓越计划的工程管理教学改革与实践

(一)改进教学内容,完善课程体系设置

研究内容包括基于“卓越计划”的专业培养目标定位、课程教学体系建设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1)培养目标。该项目以培养卓越的工程管理领域的工程师为目标,为社会提供具备健全人格、专业知识结构合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突出、适应土木建筑行业发展需要的工程人才。

(2)培养模式。按照教育部“卓越计划”要求,采取“3+1”的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即学生3年时间在校内进行理论课学习和实践环节训练,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累计1年时间在企业学习和实践,完成基于岗位的项目课程模块、工程实践以及毕业设计,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实践创新能力、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3)课程体系设置。工程管理专业有工程技术、工程经济、工程管理和工程法律四大类课程体系。根据“卓越计划”要求以及目前专业就业状况,核心课程必须是技术类课程,因此调整教学计划向技术类课程倾斜,比如对技术类课程的数量、课时等相关内容的设置进行完善。在具体实践中,2013年,根据“卓越计划”要求,该校对工程管理专业培养计划进行了较大的调整。一方面,实践性很强的工程施工课程从考查课改为考试课,从32学时增加到64学时;工程测量学从32学时增加到48学时。另一方面,为了配合“3+1”的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实施,将原定于第七学期开设的课程在满足客观教学规律的前提下大部分调整到第五或第六学期,从制度上为推行“3+1”的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提供了保障。以往学生只能利用寒暑假到企业顶岗实习,时间有限,效果有限,教学计划调整后将更有利于学生的企业实习。

(二)加强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1)加强课程设计、测量实习等实践环节,突出团队合作能力和工程能力的培养。增加实践性较强的工程施工、工程测量等课程理论及实践环节的学时数。工程测量学课程实习逐步从练习阶段走向实战阶段。学校在2013年教学培养计划中增加了工程项目管理课程设计、工程结构学课程设计、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工程信息管理课程实验。已有的工程施工技术课程设计,采用小组共同完成任务等方式进行,以提高团队合作能力。经过两轮循环,这一方式已逐渐走向成熟。2013年的测量实习中,2011级学生成功完成了实测校园平面图、计算占地面积的任务。学生们表示虽然很辛苦,但收获特别大,这种结合实际任务的实习值得今后进一步推广。

(2)加强毕业论文(设计)环节。以往的毕业设计以论文为主,做工程设计的较少。2009年的系列教改中,逐步提高工程设计比重,最终达到以设计为主、论文为辅的目标,并在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的多样性以及广度、深度等方面提高要求,使其最大限度地接近工程实际。这项改革对论文写作、排版等也提出严格要求,以使学生的专业能力、写作能力、排版能力得到全面提高。2011级就有较多学生在企业实习时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其论文的针对性和实践性有显著提高。经过一系列改革,毕业设计(论文)的水平连年提高,毕业设计所占比重逐年增加。2009年至2014年6届毕业生中选做工程设计的人数变化趋势,2013年达到总人数的一半,是历届人数最多的。选题内容涵盖施工组织设计、工程量清单编制、可行性分析等,选题的多样性进一步增加。值得一提的是,设计背景资料越来越多的来源于实际工程设计图纸,在锻炼学生设计能力的同时,还训练了学生的识图能力,学生对此一致反映收获特别大。

(3)强化实习环节,重视企业学习经历。行业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过程是“卓越计划”的三大特点之一,在企业学习阶段重点强调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以及工程创新意识的培养,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地增加学生的企业实习时间,争取最好的实习效果,满足“卓越计划”要求。鼓励学生利用节假日尤其是寒暑假时间在施工企业顶岗实习。在这一理念指导下,每届都有一定数量的学生参加企业顶岗实习。经交谈、实习报告等途径反馈的信息表明其效果非常好。2014年,2011级学生第七学期课程较少,就安排系统的企业实习及毕业设计(论文)。这一经历对学生而言非常宝贵,学生既能学到工程实践知识,又可以对自身能力和企业需求之间的差距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帮助学生明确今后努力方向。

(4)鼓励和支持学生参赛。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国家、省、市、校各级各类社团、竞赛和社会活动,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通过参加种类活动,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等综合素质。近两年该专业学生积极参赛,主要获奖情况如下:2013年“挑战杯”创业大赛中,2011级学生参与的多个项目获得辽宁省一、二、三等奖:4人首次参加2014年辽宁省建设类院校工程造价职业技能(本科组)大赛,获团体二等奖,5人参加2014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获二等奖;3人承担2014年校级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大学生工程职业道德素养调查报告”,目前进展顺利。

(三)强化工程职业道德,培养追求卓越的精神

工程伦理教育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重要内容。ABET(美国工程技术专业认证委员会)在20世纪90年代制定的EC2000认证标准,对工程伦理教育提出了更高、更综合的认证要求。要求工程专业的毕业生需要具有11项能力,其中两项标准明确提出了工程教育的道德伦理标准。中国本科层次卓越工程师培养通用标准包含如下要求:

(1)基本素质: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较好的人文科学素养。

(2)现代工程意识:具有良好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服务意识。

(3)学习能力:具有信息获取和职业发展的学习能力。

(4)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的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分析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参与生产及运作系统的设计,并具有运行和维护能力。

(5)管理与沟通合作能力: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能力。在授课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强化工程意识、工程伦理道德教育,强调专业的工作特点,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团体竞赛,重视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沟通协调能力、组织能力、团队合作意识等人文素质。同时注重培养学生追求卓越的意识,引导他们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摒弃“60分万岁”等混学位的思想,从内心深处树立起自立自强、追求卓越的旗帜,争当未来专业领域的专家和卓越工程师。

(四)将学历教育与执业资格认证相联系

对工程管理专业而言,建立高等学历教育与执业资格的联动衔接机制,缩短学历教育与执业资格认证的距离非常迫切。土建类6大专业在中国是最早进行专业认证的,目前与工程管理专业对口的资格考试有注册工程造价师、一级建造师、咨询工程师、监理工程师、资产评估师等,很多课程都与认证考试有密切联系。注重执业教育的渗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其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基础,也是这次教改的内容之一。笔者讲授的工程施工、房屋建筑学、土木工程论等多门课程内容都与资格考试相关。在授课时常常要求学生打好基础,提前为认证考试做好准备,并适时引入注册考试相关信息,介绍对口执业资格考试种类、科目、具体考试内容与课内科目内容的关系等,并带领学生做一些与课内知识相关的考试模拟题,这些做法很受学生欢迎。毕业生中已有多人考取二级建造师、造价员、爆破工程师等执业资格证书。

(五)基于“卓越计划”要求建设教师队伍

“卓越计划”提出建设高水平工程教育师资队伍,改变高校教师工程实践经验薄弱的状况,提高工程教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学校工程管理专业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措施是:

(1)鼓励教师参加相关培训,提升教师队伍工程实践能力及教学指导水平。

(2)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执业资格考试,提升业务能力。

(3)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实际工程项目等。

三、结语

篇(2)

Wang Xuesong

摘要:从认识注册测绘师入手,提出了在注册测绘师制度影响下,测绘教育应以培养和造就符合国家注册测绘师基本要求的测绘人材为培养目标。为适应新的培养方向,应调整相应的教学计划,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改善师资结构,加强工程训练,提高实践能力。

关键词:注册测绘师测绘教育教学改革

Abstract: from understanding registered surveyors,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registration system in surveying and mapping division influence, surveying and mapping shall be in education train and bring up conforms to the national registered surveyors basic requirements of the surveying and mapping of talent for training goal. To adapt to the new training direction, should be adjusted the corresponding teaching plan, set up reasonable curriculum system, improve the teachers' structure, strengthen the engineering training, improve the practice ability.

Keywords: registered surveyors, mapping education, teaching reform

中图分类号: P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引言

注册测量师制度是世界多数国家和地区通行的基本测绘管理制度。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德国、日本等国家和中国香港地区,已经有专门的注册测量师立法,对注册测量师的申请、条件、注册程序、执业机构、职责、违法处罚等进行了明文规定。为了推动我国测绘市场与国际测绘市场接轨,在全国建立诚信测绘体系,提高测绘专业技术人员素质,促进我国测绘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国家测绘局和人事部决定从 2007 年 3 月 1 日开始,在我国测绘行业建立职业资格制度,也就是注册测绘师制度。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必须深化测绘教育改革,要根据专业测绘师的从业要求,确定学生培养目标,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改善师资结构,加强工程训练,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和造就符合国家注册测绘师基本要求的优秀专业人材。

2 认识“注册测绘师”

《注册测绘师制度暂行规定》第四条明确指出:注册测绘师,是指经考试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测绘师资格证书》,并依法注册后,从事测绘活动的专业技术人员。

2.1注册测绘师的执业能力

《注册测绘师制度暂行规定》要求注册测绘师必须具备四个方面的执业能力。一是熟悉并掌握国家测绘及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二是了解国际、国内测绘技术发展状况,具有较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工作经验,能够处理较复杂的技术问题;三 是熟练运用测绘相关标准、规范、技术手段,完成测绘项目技术设计、咨询、评估及测绘成果质量检验管理;四是具有组织实施测绘项目的能力。

2.2注册测绘师的认证

对注册测绘师资格的确认,有严格的条件和考试程序,申请参加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除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恪守职业道德外,必须取得测绘类专业大学专科学历,而且经过规定时间的测绘实践。注册测绘师资格实行全国统一大纲、统一命题的考试制度,原则上每年举行一次。考试设《测绘综合能力》、《测绘管理与测绘法规》、《测绘案例分析》3 个科目,考试合格者,方可获得注册测绘师资格证书。

2.3注册测绘师与测绘工程师的区别

注册测绘师与测绘工程师不完全一样,其主要区别在于:一是注册测绘师必须通过全国统考合格,并经登记注册才能获得注册测绘师资格;二是注册测绘师必须有全面的测绘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测量实际操作技能;三是注册测绘师必须具有丰富的法规知识和高尚的职业道德,必须做到忠于职守、公正、廉洁;四是注册测绘师必须服从注册测绘师协会(理事会)和有关部门的自律管理,其行为要受有关法规的约束,并要承担民事、刑事和法律责任;五是注册测绘师不是终身制,每 3 年要重新登记注册,与聘用单位解除聘用关系,或发生重大质量事故等都将被取消注册测绘师资格。

3 注册测绘师与测绘教育的关系

我国的注册测绘师制度主要包括四项内容:教育评估、职业训练、注册考试和注册管理。其中,教育评估和注册考试两个重要环节与测绘教育密切相关。教育评估是国家按照有关 标准对高校测绘工程专业的办学条件、教学过程和教育质量提出要求和进行检查。通过评估的院校,可以授予测绘工程专业的学士学位。

4 调整和完善教学体系,以适应新的培养目标

4.1坚持道德标准,加强对学生的人格培养

在强调职业测绘师培养方向、强调测绘师进人市场能力的情况下,还必须加强对未来测绘师健康人格的培养。首先,《注册测绘师制度暂行规定》明文规定注册测绘师必须履行“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恪守职业道德”、“保守知悉的国家秘密和委托单位的商业、技术秘密”的义务,而这些义务的履行是以健康的人格做为保障的,测绘教育有责任为测绘师履行自己的义务打下良好的基础;再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出现的“商业主义”正冲击着测绘教育,这种经济第一,赚钱第一的价值观,对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学生的道德建设有着严重损害,如不加强德育工作,不加强引导,将会助长拜金主义和利己主义,把培养方向引向邪路。测绘教育应该面向社会,面向市场,但不能偏离培养合格的职业测绘师的方向,坚持德育标准,坚持教书育人是非常必要的。

4.2完善课程体系,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

建议开设《测绘技术文件编写和论文写作》课程,目前大学生普遍缺乏写作基本知识、文字表达能力和论文写作能力,切实提高他们测绘技术文件的编写水平和论文写作水平,这既是在校大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现实需要也是未来注册测绘师执业能力的必然要求。对其它课程的内容,在不影响评估的前提下,应和注册测绘师考试大纲保持一定的对应关系。

4.3加强队伍建设,逐步形成具有执业实践的师资结构

各高校应鼓励和要求专业教师参加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并将自己的切身体会贯彻到教学中去。应大力提倡教师走出校门,积极参与工程设计,增加工程实践的经验,以利于提高教学水平、改进教学方法、拓宽教学思路。同时,建议有关部门放宽对专业教师的注册限制,允许专业教师在校外的测绘生产、设计单位注册,增加参与工程设计的机会,这些措施将有利于把测绘教学与测绘师的执业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教学质量。

4.4加强工程训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目前各高校学生实习多是自找门路,其结果是管理混乱,效果较差。要切实提高实习效果,一是建设一个技术含量高、多功能、综合性强的校内工程实践训练基地(中心),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工程实践训练环境和氛围,加强学生的技能训练职业化研究和推进,实现学历证书与技能证书的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二是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合作的研究与实施,建立一批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和实训基地,从而为学生更好更快地适应岗位需要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5 结语

在我国,注册测绘师制度刚刚起步,在注册测绘师制度的推行过程中,测绘教育将不断面临新的课题,测绘教育的改革是一个动态的前进过程,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相信测绘教育会适应注册测绘师制度的要求,为国家培养出大量的优秀的职业测绘师。

[1]宁津生.测绘工程专业与测绘学[J].测绘工程,2000,(2):70-74

篇(3)

从嵌入式处理器来看,从最初的4位处理器,目前仍在大规模应用的8位单片机、到日益受到广泛青睐的32位MCU,以及更高性能的64位嵌入式处理器,目前具有嵌入式功能特点的处理器已逾千种,数十种常用的体系架构。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吸引了大量的半导体公司参与竞争,其中从ASIC、MCU、DSP到FPGA以及因为结合了MCU和DSP优势而近年来异军突起的汇聚式处理器,处理器速度越来越快、性能越来越强,而功耗和价格却越来越低。目前。丰富的嵌入式处理器已经广泛应用到从国防、工业、汽车到医疗设备和消费电子等几乎所有的行业和领域。

汇聚式处理器解决嵌入式设计技术挑战

尽管嵌入式设计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在核心处理器硬件平台、嵌入式操作系统和开发工具上已经有广泛的选择,然而随着市场竞争加剧、系统日益复杂化,目标应用对系统的功能、性能、成本的要求也日趋苛刻。工程师所面临的设计挑战似乎并没有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降低,甚至日益增高,工程师在进行方案选择时必须正确评估应用面临的挑战。

处理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系统本身的复杂功能、友好的界面设计要求、各种接口和通信需求都需要占用大量的MIPS处理能力,单一的传统MCU或ASIC很多时候难以满足系统高处理能力的需求,双芯片甚至三芯片解决方案日益增多,但随之而来的高设计复杂性、功耗和BOM(材料清单)成本让方案缺乏竞争性。此外,当前嵌入式系统设计,特别是一些新产品和功能复杂的嵌入式产品设计,要在设计周期很有限的条件下完全从零开始实现设计已经变得不现实,也不具成本效益。因此,是否能提供完善的开发工具套件、必要的软件模块、成熟的参考设计、系统设计支持,以及是否有完整的设计生态系统等,对于是否能按期高质量地完成系统设计非常关键。

标准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带来产品升级换代的顾虑。当前在各个行业都面临一些创新型应用,例如智能电表和智能视频监控等,这些应用都具有一定开创性,目前没有或尚未形成行业统一的标准,如何在保证抢占市场窗口期的先机,同时确保当前的设计满足未来变化的市场和技术需求,必须考虑方案的可扩展性和性能裕量。

低功耗的要求日益苛刻。处理器性能要求越来越高,而系统功耗要求越来越低,这几乎形成一对矛盾。然而,实际设计过程中,工程师不得不面对这种近乎矛盾的需求。随着半导体工艺技术、嵌入式处理器架构优化以及设计技术的改进,低功耗设计技术日新月异,电压、工作频率自适应调整技术、多工作模式的节能技术、数字电源管理技术,以及低功耗的最新半导体工艺技术应用层出不穷。在众多方案中选择满足设计功率预算要求的系统方案也是系统设计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选择具有广泛嵌入式系统支持能力的解决方案非常重要。目前可用的嵌入式操作系统众多,各具优势,硬件平台方案对这些操作系统的支持能力是进行方案选型的考虑要点之一。

以Mcu或AsIc为核心器件的硬件平台方案在解决上述嵌入式系统设计要求上正面临挑战,有限的处理能力通常难以满足很多应用的高处理能力需求,或者缺乏进行功能扩展和产品升级换代的设计灵活性,某些设计为了满足系统的处理能力要求而增加DsP或协处理器,从而增加系统的复杂性、功耗和成本。

结合MCU和DsP性能优势的汇聚式处理器是有效解决上述设计挑战的方案之一,而ADI公司Blackfin处理器是目前市面上唯一的汇聚式处理器产品。汇聚式处理器典型应用有电力应用的智能电表,安防应用的视频监控,医疗设备的便携式房颤监测仪,工业应用的3DLevelScanner三维曲面测量仪等。预览全文,请访问本刊网。

科学大师是引用出来的

在一次期刊培训会上,我国一位期刊研究专家语出惊人:“科学大师不是评出来的,而是引用出来的。”例如达尔文的相对论、牛顿三大定律的引用率都属最高级。但目前,我国科技论文的引用量和引用率偏少,这不仅不利于众多科研成果传播,也不利于科研新人的显现,因此,应该鼓励科研人员在学术论文中多引用文章和著作。

篇(4)

[关键词]堤顶道路;路基土方;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U41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5-0186-01

当前,我国经济在持续发展中,水利建设和提防建设也越来越被重视起来,每年都要投入大量资金。对于国内频发的洪涝灾害的情况,提防工程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如果想要让提防工程发挥应有的作用,那么在施工过程中对其进行质量控制则必不可少。质量本身、工程进度和工程投资这三大方面都离不开工程的质量控制。所以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并且对每一道工序都实现有效的监控,便是质量控制工作的重中之重。

1.材料试验

首先在材料投入使用之前,应该对取土区的土壤进行试验,这项工作应该有施工方督促承包商来进行,分析实验所得到的结果及时上报,另一方面,在监理实验室也要进行取样,进行同样的试验来进行平行比对,然后监理组检查承包商的自检结果,然后进行抽样测试,具体实验内容上可以参考下面的标准。

1.1 分析土质的颗粒,其中的指标包括有土颗粒的大小、土质本身的各项指数,例如塑性和液限等,同时也要进行相关测试来确定土质的含水量和土质的密度,要求准确。

1.2 进行土壤击实试验,这项实验的目标在于确定取样土壤在干燥状态下的最大密度和其最佳含水量,在具体试验标准上,将按照重型击实标准来进行,在器械上采用标准电动击实仪,每次试验中,取含有百分之五、百分之十、百分之十五的石灰含量斫行试验,通过具体测量来确定土壤样品的最大干密度和石灰含量之间的关系,并且绘出曲线。

1.3 通过试验来确认土的有机质含量和易溶盐含量。

1.4测定石灰量。进场使用的所有石灰都要进行严格检测,检测对象有块石、生石灰粉和消石,对于这些材料,为了确定其石灰等级,都要进行未消解残渣试验和钙镁含量测定这两项内容,如果情况必要的话,也应该进行细度试验。一般情况来说,承包商应该提前进行试验,在材料进场之前完成,监理工程师应该予以督促,在试验完成后,检验合格方可进场使用,并且还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抽样检查,在石灰的选用方面,要满足规范要求才能够使用。如果要用到生石灰粉,那么就要在进场前双方共同对钙镁含量进行检测,这样才能对其等级进行确定。如果发现不合格的石灰,应该将其清退出场,未达到质量标准的石灰不得使用。

3.审查分项开工报告

3. 1承包商在正式开工前,应向监理组提交完整的开工报告书,其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施工组织设计。评述施工总体方案,质量保证体系,工期安排,人员、机械设备安排情况,材料使用情况,资金使用计划,场地布置等,监理工程师应对其内容逐一核实,审查签署初

步意见。

(2)施工技术方案。详细说明施工步骤、方法,检测方法与技术标准,施工要点、关键工序的施工与检测方法等。监理工程师应对其审查核实,签署初步意见。

(3)施工放样报验。承包商应提供导线复测资料,加密控制点,加密中桩、边桩及临时水准点的测量资料,由监理工程师复测后签认。

(4)建筑材料报验。提供取土区土质的各种试验结果,监理组在作平行试验后,上报中心试验室审批,按中心试验室下达标准执行。

(5)进场设备报验。承包商进场使用设备必须性能完好,其数量应能满足施工进度要求,且各种设备应能相互配套,以发挥最大效益。监理工程师应对其逐一检查、标定,对不符合要求

的机械应立即予以清退出场或责成承包商立即整修,监理工程师在检查完毕后予以签认。

(6)分项工程月进度计划。月进度计划必须满足总体进度计划,并综合考虑各种不利因素,监理工程师在审查合格后予以签认。

3.2上述内容审查、签认完毕后,报总监办公室,由总监代表和总监理工程师签发开工令。

4.场地清表与路槽开挖及槽底处理

4.1承包商对路基施工范围内的树木、灌木、垃圾、有机物、残渣等应及时砍伐及清除。路基范围内的表土按规定要求清表,监理工程师应对清理场地和清除表土工作予以监督和验

收,测量清表后的地面高程,作为工程计量支付的依据。

4.2根据图纸要求对加宽部分进行中槽开挖,开挖到设计标高。由现场监理测设高程及断面,并做好施工自检资料,作为工程计量依据。路槽开挖后进行报验。监理工程师应立即组织

验收。检测内容、要求和频率为。

(1)压实度检测。用环刀法或灌砂法,自检每200米4个点,抽检每200米2个点。

(2)高程测量。用水准仪沿道路前进方向测左中右三个点为一断面,自检每200米4个断面,抽检每200米2个断面。

(3)路基宽度检查。用钢卷尺直接丈量,结果不小于设计值,自检每200米测量4次,抽检每200米测量2次。

4.3监理工程师对以上内容进行验收签认后,施工单位方可进人下道工序。

5.路基回填

(1)在路槽处理完毕,并经检验合格后,可进行正常的路基填筑。路基填方用土,不应含腐植土、冻土、根系、草泥或其它有害物质,监理工程师应经常检查土质情况,并督促承包人自检。路基应水平分层填筑,松铺厚度不超过30cm。每一层应用有效设备摊铺,并用平地机整平到平行于最终路基表面后,方可开始碾压,碾压过程还需不断整平,保证均匀密实度。摊铺宽度应比设计宽度每边宽出30cm以上,压实宽度不得小于设计宽度,最后削坡。

(2)在土层搭接处或其它倾斜处,应将一侧的结构层挖成台阶状,宽度不小于SOcm,向外侧倾斜1一2%,高度为15一20cm;填方土层交接处,应分层相互交叠衔接,搭接长度不小于2米。

(3)在含水量较大的时候,须用重型桦犁和重型缺口圆盘耙翻松晾晒,需掺灰处理时,还应检查石灰松铺厚度(其松方容重约0. 55 ),并检查其拌和情况和均匀性,防止压实后形成素土夹层。监理工程师不间断地巡视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通知承包人,责成其立即整改。

6.路基土层的压实与验收

在每一层土摊铺完成并经检验其松铺厚度、平整度、含水量等符合要求后,可进行碾压,碾压顺序为:先轻后重、先慢后快、先低后高、先两侧后中间,用重型光轮压路机碾压4一6遍后,还需要lOT以上振动式压路机由弱振至强振进行加强压实到最佳效果。土层横向接头处宜纵向重叠压实3一5米,压实后应不漏压、无死角,确保碾压均匀。

7.结语

堤顶道路工程的建设中,路基是道路的骨骼,起到支撑整个道路工程的作用。路基的质量不只决定着整个道路的质量,整个堤坝的稳定与否也受其影响,所以对路基工程进行妥善的监督,实行严格的质量控制,这样才能为接下来的其他工作,例如堤坝整体的建设和道路具体的铺设工作打下牢固的基础,并且使整个堤坝的工程质量得到充分的保证。

参考文献

[1] 钟恒昌,徐飞,秦峰.高等级堤顶公路下的堤基处理设计[A].中国水利学会地基与基础工程专业委员会第十一次全国学术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

篇(5)

论文摘要:分析高职教育改革中100所“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建设中涉及测绘类专业建设的成功经验,结合本科教育改革中“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重点改革内容,比较两类高校中测绘类专业教学模式的特点、优势和劣势,总结两种教学模式的区别和联系,从而提出测绘类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一些建议。  

 

我国的高等教育,本科教育以培养学术型、研究型和设计型学生为主要目标,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随着高等教育改革不断发展,“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项目的成功验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本科院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重大改革项目的启动,反映出高校培养人才的类型和质量才是检验办学宗旨和质量的主要标志,也是国家高等教育质量的一个缩影。那么,如何提高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细化到各个学校、各个专业,其表现形式为:采用何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将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最后转化为推动科技发展的技术支撑力和动力。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不同教学模式是为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服务的。[1]与教学模式相适应,必须具备实现教学目标的各项条件,而且必须要经过“实验”或“实践”环节,在获得“好评”基础上,才能定型且逐步推广,在推广过程中要根据出现的问题调整或修订,因此,教学模式是动态的,而且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的广泛普及和应用,教学条件的科技含量提高了,教学模式也将日趋现代化,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必然向重“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发展。[1] 

以测绘类专业教学模式为例,我们分析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教学模式的不同,以“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的成功经验和拟推出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培养目标为主要内容,研究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测绘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对促进测绘类专业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水平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高职院校测绘类专业教学模式分析 

高职院校测绘类专业主要是培养高技能应用型、服务于工、矿类企业单位测绘生产项目的高级技工。围绕就业导向,高职院校在测绘类专业教学过程中充分与产业相结合,形成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产学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中,主要体现在制定相应制度、措施时让企业深度参与,在教学指导、实习指导、教材指导、评价指导、人才需求指导、专业布局指导等多方面让行业组织进入,探索出了“引企入校”、“办校进厂”、“企业办校”、“校办企业”、“订单培养”、“顶岗实习”等多样化的校企合作实现方式。[2,3]加强校企合作内涵建设,鼓励学校和企业共建实训基地、技能教室,共同培养教师,共同开发教材,共建产品技术研发中心等。 

总结三年的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建设成果,看到测绘类专业的教学模式总体上实行学校与企业两地培养、理论课堂与实践现场结合、教师与企业行业工程师或技术员轮流任导师、学生在仿真或真实的测绘项目中学习测量相关知识;另外打乱常规的学期学习制度,实施灵活的学分制等措施、制度,保证学生的学习就是“零距离的就业”的就业教育。现将其概括如下: 

1.校内理论知识学习和阶段真实(或仿真)实训 

学生在校内完成基础测量知识学习,相关国家标准、行业规范、地方法律法规等知识的学习,完成相应测量项目的设计、施测方法的学习,练习使用不同种类测量仪器并达到要求的熟练程度后,以企业生产项目为依托,在仿真或真实环境中完成不同测量项目的各工序训练。 

2.毕业顶岗实习 

对于高危环境下的测量工作,设置校内仿真实训场完成实习,在学生熟练程度达到要求后,到签订的合作企业或拟就业单位的相应岗位上由现场人员负责培养,完成顶岗实习。同时学生融入企业,接受企业文化熏陶,提前完成学生到员工身份的适应和角色转换,这种直接面向就业、岗位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显然非常利于学生毕业后直接上岗,也会非常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二、本科院校测绘类专业教学模式分析 

测绘学科理论、仪器、软件的发展,要求测绘类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还必须有一定创新能力,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测绘行业对人才的要求。国家实施的“卓越工程师”计划就是要培养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能够满足未来发展需要、能够适应和引领未来工程技术发展方向的工程师,具备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这样的培养要求,显然仅靠高校是培养不出来的,这是由卓越计划的特点:[4]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决定的。 

本科院校测绘类专业教学模式一般采用一定课时的课堂理论教学和课堂实验教学,最后安排4周或2周左右的课程实习或设计。从一学期20周的教学任务、开设3-4门专业课的实际开课情况来看,每门课程实践课时与理论课时比例大多达不到1∶1,教学环节中有限的实践课堂时间势必会影响学生实践能力的高质量培养。 

本科院校测绘类专业教学活动中的优势是注重培养学生系统的知识链,注重学科基础理论知识的培养,注重课堂教学内容的更新,注重及时将新技术、新方法融入课堂,存在的不足是教学活动中只有学生、老师,较少有企业的参与。 

近年来,由于基础测绘工作的需要,高校也承担着国家或城市测绘工作的一些任务,学校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使得部分老师和学生有机会参与一些横向或纵向的科研项目,但是涉及人员较少,另外实实在在的测绘项目并未走向课堂,案例教学也仅限于教师的口述或是电脑屏幕的显示,而不同任课教师的多媒体课件制作水平也制约了学生可以看到仿真型的作业场景,这是本科院校测绘类专业教学中易被忽略的地方。 

三、两种教学模式的比较与结果分析 

在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建设的三年期满之后,全社会都看到了企业、学校联合办学的巨大优势和由此带来的双赢结局,也给高校教学模式改革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会,国家实施的“卓越工程师”计划在相关的政策、制度保障下,本科院校的办学也将走与企业结合、引入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面向企业、适应国际化企业发展需求的人才的办学道路,这与示范高职院校建设中的校企合作有异曲同工之处。同时,本科院校较高职院校来说,具备更为丰富的师资资源、科研条件,这些将会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支撑,企业的深度参与将有利于科研成果的较快转化,对于学校和企业来说是互惠互利的事情。因此,本科院校测绘类专业必须抓住机遇,以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为契机,改变人才培养的模式,着重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和行业发展的厚基础、实践能力强、有创新能力的测绘工程师后备人才。 

就测绘类专业毕业生来讲,高职院校学生与本科院校学生的差距日渐缩小,随着示范高职院校建设的成功推进,这些获得资助的院校拥有了先进的硬件设备,而计算机、外语、电子图书等配套的教学资源的引进,特别是质量工程建设的成果,使得学生的学习领域已大幅扩展,他们的综合素质在不断提高。现在,国家推行“卓越工程师”计划,将把本科院校学生的能力定位拔高了一个级别,要以培养具备创新能力的高水平人才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具体到一个专业来讲,就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的探索。 

高职院校测绘类专业教学模式中关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和校企合作的经验,完全可以融入本科院校测绘类专业的教学中,而本科院校较好的人文教育资源、各种类型的技能大赛、设计大赛、提高表现能力和沟通能力的各种组织活动,高职院校可以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结束语 

高职或本科院校测绘专业的毕业生,在工、矿类企事业单位中,从事着关乎生产安全的重要工作,用测量的精确数据为生产和安全提供保障。为缩短学生毕业和就业的过渡期,高校培养的学生必须适应行业、企业对人才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高要求,就必须最终落实到教学模式的变革,用实践验证一种教学模式的成功与否,因此不论是高职院校推行的“国家高职骨干院校建设计划”还是本科院校的“卓越工程师”计划,都需要在现有的较为优秀教学模式基础上继续探索前进。 

 

参考文献: 

[1]张义高.从教学模式角度探讨西方经济学教学质量问题[d].贵阳:贵州师范学院,2009:6. 

[2]靖泉,熊丽华.高职院校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辽宁高职学报,2008,(1):67-68. 

篇(6)

关键词:高速公路,测量,监理,要点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命脉 ,是经济建设不可缺少的基础设施 ,高速公路的发展满足了城市间的交通运输需求 ,对当地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高速公路的通行能力以过硬的质量为基础 ,高速公路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施工质量。而测量工作贯穿于高速公路施工的整个过程 ,直接影响工程进度与质量。本文就高速公路的不同施工阶段的测量监理工作重点做一些探讨。

1 .施工准备阶段的测量监理工作要点

1.1首要工作是编制详细的测量监理实施细则

实施细则中的内容应当包括:所有施工部位的测量工作的具体限差要求 ,测量自检和抽检工作的手段方法 ,测量工作中应注意的事项及改进措施。细则编制完上报业主 ,由业主审核并修改。然后召开测量技术会议 ,会议主要目的是贯彻测量监理实施细则的各项条款并指出测量施工时的注意事项。

1.2组织交接桩

与设计、 施工单位一起将合同段内的所有控制测量点、 辅助点、 中线桩等进行现场校验 ,并立即组织承包人进行复测。在复测过程中 ,发现点位与实际有偏移或者埋设不稳定等情况 ,应立即上报业主和设计单位 ,协调处理。

1.3审查承包人的测量技术人员资质

承包人的测量技术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业务能力和施工经验。作为测量监理工程师 ,应当对他们尤其是测量工程师的业务能力进行考察 ,如发现有不满足要求的 ,要求承包人进行更换。

1.4检查承包人的仪器设备

要求承包人上报所使用的测量仪器和设备的名称、 数量、 型号及正规标定机构出具的标定证书 ,然后对其上报的仪器设备进行逐一检查 ,如有不符合要求的 ,要求承包人更换或增加。按照我的经验 ,最好还应该对几个同类别仪器进行相互比较 ,避免仪器之间存在读数等方面的误差 ,而对以后的施工质量造成影响。

1.5复核图纸

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在拿到设计单位提供的设计图纸后 ,测量监理工程师应该马上对图纸进行复核 ,尤其对桥梁桩位坐标 ,路基纵横断面设计标高 ,桥梁、 构造物各部位设计标高 ,隧道、 桥梁和路基衔接处标高进行复核 ,如果发现问题 ,及时与设计代表联系。在连云港港东疏港高速公路项目中 ,我们就在复核过程中发现设计图纸上新光路主线桥 0 号台的坐标与实际计算出的坐标不符 ,及时与设计代表联系沟通后 ,纠正过来,避免了责任事故的发生。

2 .施工阶段测量监理的要点

2. 1 施工放样方案的审批

对任何施工部位进行施工测量之前 ,施工单位必须申报施工放样测量方案,经测量工程师审批后方可组织实施。这项工作需要认真对待 ,首先要审查测量方案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其次要核算放样数据的准确性。。

2. 2 对报验单的审查和批复

施工方根据批准的施工放样方案进行放样。对工程的任何部分进行平面和高程的放样都必须填写施工放样报验单。测量监理工程师应当进行必要的现场观察和巡视 ,以监督方案的执行 ,并根据承包人提供的放样资料进行现场抽检 ,对抽检数据和施工单位的自检数据进行比较 ,如符合规范要求则签字认可。在这一过程中 ,还应该注意经常检查控制点尤其是加密控制点的坐标和高程 ,因为施工现场情况复杂 ,很容易对控制点造成破坏或产生位移和沉降。

2. 3 施工过程中的测量监理

为保证施工质量 ,在施工过程中测量监理工程师应实地指导承包人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测量工作。首先应该注意对控制点的保护和复测。设计单位提供的一些原始控制点有可能在施工作业范围内 ,这种情况下就应该要求施工单位的测量人员把这些点及时引到施工作业范围外或者引到施工完的稳定的结构物上 ,并及时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加密 ,以免被破坏而影响测量放样工作。每半年组织一次全线导线点和水准点联测 ,保证控制点满足施工放样要求 ,在一些沿海地区或者地质条件差的地区 ,应该适当增加联测频率 ,比如一个季度全线联测一次 ,或者在雨季过后增加一次全线联测。在连云港港东疏港高速公路项目中 ,因为当地的地质条件很差 ,全线基本都是软土地基 ,采取后一种做法 ,在雨季后增加一次全线联测 ,很好的保证了导线点和水准点的可靠性。在桥梁施工过程中 ,对于关键部位 ,如桥梁桩位 ,结构物轴线等 ,要做到百分之百的抽检频率。在构造物施工时浇筑大量混凝土 ,如大跨度箱梁悬臂浇筑施工时 ,应加强变形观测;浇筑后还应对悬臂梁进行挠度观测 ,并将这些数据作为下段悬臂箱梁立模的依据。路基施工过程中的测量监理注意事项:在路基施工前 ,测量监理工程师应当和业主、施工单位一起对原地面高程进行联测 ,并与设计图纸上的原地面高程进行比较。在施工开始以后 ,高填方和深挖方是检测的重中之重 ,每填 1 m 左右或挖 1 m 左右 ,测量监理工程师就应当去现场检测路线中线和路基宽度。在路基施工过程中 ,还需要对路基的沉降进行动态观测 ,以确保路基结构在施工工程中的整体稳定性。

2. 4 分项工程竣工后的测量监理

在各分项工程完工后 ,承包人都要在构造物上定出轴线和标点 ,并将数据资料整理好 ,填写报验单报测量监理工程师审批。测量监理工程师应该先对数据进行核准 ,然后到实地测量检查 ,确保数据在允许限差范围内。

3. 交工验收阶段测量监理要点

高速公路进入工程收尾和交工验收阶段 ,往往会出现以下情况:经过长时间的施工 ,原有导线和水准点难免被破坏或使用不便 ,此时测量监理工程师必须在路基路槽整理和桥梁桥面铺装施工之前对全线导线点和水准点进行一次全面的复测 ,将该成果作为桥面施工的依据。在路面施工中 ,测量监理工程师应加强对路面结构层标高的检测力度 ,确定各结构层的不同设计厚度 ,同时应保证施工测量人员精心操作 ,严格控制好横断面上各点标高和左、 右宽度。在资料整理中 ,测量监理工程师必须做好测量台账 ,及时填写监理日记并上交;保存好所有的原始测量记录 ,分类归档 ,作为质量评定和工程结算的重要资料。。

4.结语

测量监理工作是高速公路工程建设监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高速公路建设三个阶段都有其重点内容 ,这就要求测量监理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 ,在平时的工作中要耐心、 细致 ,不能有一点马虎。做好测量监理工作 ,测量监理人员除了要有扎实的测量专业知识外 ,还必须要掌握与国家工程有关的法律、法规及文件精神 ,熟悉监理工作的一般理论、 原则、 方法和程序以及高速公路工程建设与管理的标准和规范 ,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在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的同时提高自己的职业修养和职业道德。

【参考文献】

[1]测量学.同济大学出版社,1996,12

[2]交通部.公路工程施工监理规范.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10.

篇(7)

关键词:工程师;社会环境;心理因素;主要观点;

中图分类号: T-62 文献标识码: A

我国的城镇化进程需要大量的工程技术人员,不断解决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新问题,且需要与世界各国的建筑师、结构设计师合作,让建筑群体呈现多样化,既满足城镇化的功能要求,又要能够创造中国特色的建筑文化。鉴于以上事实和挑战,在知识更新日新月异的情况下,需要不断培养大量的技术从业人员,以良好的心理素质、过硬的技术水平,迎接未来。

一般地,一名工程师的成长历程分为学校理论教育、工作岗位实践、社会教育培训等阶段。由于目前的市场经济条件,择业自由,技术人员的就业有以下几个特点:

1、流动性较大。各个企业在不同的阶段、不同时期,所需要的技术人才类型不一样,有的招聘刚毕业的大学生,有的只招聘有三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往届生,有的企业需要有中级以上职称的技术人才。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会出现“企业招聘不到合适的人选”,而“技术人员找不到满意的工作”的情况,各类人才在企业间自由流动,直到找到一个合适的平衡点。

2、岗位较为明确,提升困难。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有明确的岗位要求,一名技术人员应聘一个特定的工作岗位,往往会在这个岗位上一直干下去,升迁的机会很少。这就使得企业缺乏吸引力,人才缺乏上升的通道。一名技术人员若想得到提升,在这种情况下,恐怕很难。这就进一步加剧了人才的流动。

上述两项特点,特别不利于工程师的培养。

一、培养工程师的困境

一般的用人单位总想招聘有经验的技术人员,没有经验的,往往不作考虑。而培养一名工程师,需要放到一定的工作岗位上,经历各种历练,方能成熟。另一方面,用人单位招聘特定的人才后,将其安排在一定的岗位上,很少会考虑其今后的发展,这就使得技术人员越发专业化,无法较为全面地发展,这于培养工程师更加不利。以上就是培养工程师的困境。

培养一名工程师,不但需要企业的开放性环境,提供各种平台,还需要有英明的决策者,给技术人员各种锻炼的机会。缺少这样一种环境,难以培养出优秀的工程师,对社会的发展进步也是一大损失。

一般地,专业技术人员经过大学或大专等专业院校的学习后,具备了一定的理论知识,但缺少实践经验,这是成长为工程师的障碍。若有合适的实践岗位,而又有恰当的提升平台,从仅有纯理论的毕业生到成长为理论与实践经验都丰富的工程师,那只是时日问题。

二、主要观点

除了社会环境因素的考虑,对于如何培养一名工程这个问题,自然有古老的传统。过去是跟着经验丰富的师傅学,这一点,在现在也没有太大变化。经验丰富的师傅一般文凭不高,但凭着长期在第一线的实践经验,自然能解决许多实际工程问题,其缺点是不够体系化。作为学徒,学一点就是一点,断断续续,遇到师傅也不懂的问题时,就措手无策了。专业技术人员的一大特点是专业上很精,但不够广,所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总是有限。如是,作为工程师的成长,那也是相当不利的。

将一名新手安排在一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手下,这是非常明智的做法。建筑行业内仍然流行拜师傅,跟着师傅学,这是古老的传统,很好,可以继续发扬。所谓“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初入工作岗位,有位经验丰富的师傅带着,可说是事半功倍。

但鉴于人事关系,不是每个技术人员都能遇到指引自己的师傅,考虑到对广大技术人员的普遍要求,我提议几点可行且管用的策略,供大家参考。

第一,最好有一位经验丰富的师傅,由师傅领进门。

第二,加强修养,培养良好的心态,建立工程师的自信心。

第三,学习任何专业知识,应从具体问题开始,切忌背各种规范、章程和法规。

第四,在钻研专业的基础上,旁及其它,做一个专业知识磅礴的技术人员。

第五,在工程实践中逐步将知识系统化。

第六,积极参加职业培训。

第七,逐渐养成自学和自我钻研问题的习惯,学习解决具体问题,撰写专业性的论文,分享经验。

三、具体步骤

对于一个急于想将自己训练成专业技术人才的初学者,第一个问题往往是“怎么做”。对于这个问题,经验丰富的师傅也往往会皱眉头。让师傅回顾他的成长历程,他会说某某年经历的教训,教训即成长。然后一定的时间过去了,五年或十年,对工程技术问题自然是驾轻就熟了。

我要怎样做?拿仪器测量、计算人工用量?拿仪器测量多久才算出师?土方开挖怎么挖?

这些问题其实有很多答案,涉及的知识面也很广,若想全面掌握,恐怕得背各种规范,但还需要实践经验的指导。初学者往往会有这种急躁心理,若是告诉他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工程师需要五年,恐怕会当即就冷却其念头。

1、成长为工程师是一个有趣的过程。告诉初学者这是一个过程,这是第一步。最初要教导初学者的并不是专业技术知识,而是调整其心态,给他介绍这个行业的特点,职业的发展前景,让其认清自己正处在的位置,帮其理清思路,并要告诉他,成为工程师是一个有趣的过程,所耗时间会是三至五年。

2、让其立下职业目标,鼓励其实现目标。没有目标,便没有努力的方向,这会造成身心的懒散,最终影响到职业的发展。目标也是一个人的动力,是其在遭遇挫折时依然坚持下去的信念。当初学者立下目标后,要鼓励他:你一定能够实现你的目标。

3、心理素质。心理素质是首要功夫,心理素质不过硬,难以承担重任,其重要性,应在技术知识之上。心理素质包括妥善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比如上下级的命令关系,对下级执行命令不力的督促,以及在处理工程问题欠妥或是失败时,能够坚持自信并承担责任而不放弃等。妥善的人际关系、过硬的心理素质、游刃有余的交际能力,是日后担当重任的基础,应从一开始就培养这方面的能力。否则,纵使有过硬的专业技术,不能够处理好人际关系,也没有自信,那是难以身负重任的。

4、专业技术如何教?不少初学者会捧着规范背诵,这其实完全没有必要。基本的理念是,技术人员应随同工程的开展而逐步成长,学习专业技术知识应从具体问题开始。建筑物从地基与基础开始,从桩基、土方开挖、垫层等施工工序开始。同样是土方工程,不同挖深、不同水文地质条件,开挖方法就不一样。初学者将通过具体的工序去了解不同情况下的施工方法,举一反三,逐渐积累属于自己的专业知识。往往一个工程结束,技术人员也积累了一个工程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5、培养自学能力。自学能力已经被强调了很多年了,但鉴于应试教育的结果,凡事均有标准答案,一旦离了标准答案,初学者就手足无措了。自学能力不是一句空话,更不是废话,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纵观我作为工程师的成长历程,百分之九十的专业知识都是自学得来的,而从他人那里学到的,往往很少。而且,从他人那里学到的知识也不是唯一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有时候,甚至有可能是错误的,这一点尤其要引起注意。自学能力也要有针对性,针对一个具体的问题,以不违反规范、规章、规程、法律法规为原则,研究解决办法。一般来说,一旦养成了自学的习惯,在互联网络及书籍如此发达的今天,要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那是毫无困难的。而且,自学能力是初学者摆脱跟随师傅、依赖师傅和他人的关键。师傅大可教会初学者他所有知识,但是当新问题来临时,如何解决呢?

6、将知识系统化。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将知识系统化了,系统化后,可以节省时间,让工作更高效、少犯错误。比如作为施工管理人员,技术方面的准备包括:图纸的熟悉、参照的规范、提出图纸问题、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技术交底、验算工程量和材料、编制进度计划等等。形成系统后,就可以在新项目开始时顺利完成一整套技术的准备及实施工作。

7、培养单独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就可以培养单独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作为工程师,应当具备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虽然解决问题的办法往往不止一个,但工程师要有自己的主见与自信。

8、参加社会培训,提高职业技能。社会各种培训对职业的发展是一个很好的再教育,初学者可以在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拓展视野,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做一个经验丰富、知识广博的人才。

9、研究问题,撰写论文,分享技术经验。这是对一名工程师的基本要求。作为新世纪的工程师,要面对新的问题和新的挑战,需要不断地研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并分享成功的技术经验。唯有如此,方能促进工程技术的快速发展、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