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6 16:01:3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妇产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妇产科学论文1700字(一):妇产科学临床实习教学中CP结合TBL教学的应用探讨论文
妇产科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临床学科知识,也是医学院校中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内容,此科学内容存在比较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在传统教学中,通常使用常规临床带教教学形式,虽然也起到了一定成果,不过无法令人真正满意,并且此种常规带教形式存在很多问题,不能从根本上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带教师生之间互动不到位等。现在医学院教学方式发生了变化,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形式转变为主动形式,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引领的互动教学模式。现在将TBL和CP结合教学法使用在妇产科教学中,针对患者疾病类型进行检查、诊断治疗以及护理
等,使得患者得以早日康复,基于此,我院尝试在妇产科临床实习带教中使用CP结合TBL教学,并选取近年来我院实习的90例学生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开展相关临床研究,现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从2018年8月-2019年7月我院实习的90例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方案分成对照组(n=45),与观察组(n=45)。所有研究对象都是专业许而生,其中观察组男性15例,女性30例,年龄19-24岁,平均(18.24±0.45)岁。对照组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龄20-23岁,平均(21.24±0.04)岁。学生来自的大专和本科学院,对两组学生的基线资料以及文化程度等各方面进行对比,没有统计学差异,可比较(p>0.05)。
1.2方法
对照组学生采用常规传统临床带教方式,专业教师针对妇产科理论知识讲解后,引导学生进行查房实习工作,主要过程是,专业教师针对妇产科内容进行讲述,然后分配学生和患者进行沟通,掌握病史后进行妇产科检查工作,为孕妇书写病例、产程等。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依据实习具体情况提出问题,教师进行解决,最后以试卷测试形式针对学生实习情况进行检测。观察组采用CP结合TBL教学形式,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小组划分,结合实际情况以每组3-5人不同成绩进行混搭【1】。第二,做好实习准备,教师为学生提供CP文本,简单接受后提出简单问题,实习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其中,对病情掌握后以自学形式查找资料,解决问题。第三,注重理论和实践结合,基于教师引导下,做好治疗干预工作,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观察分娩过程,判断宫缩等。第四,个人发言时间,小组学生逐个提问进行解决。第五,总结点拨提升效果,依据学生学习过程进行判断,做好重点讲解工作,做好知识拓展,引导学生解决问题【2】。
1.3观察指标
课程接受,组织学生进行考试,分为理论和实践两个方向,以百分制形式进行,理论为60分,而实践则为40分,以调查问卷形式,收集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实践能力等,针对结果进行对比。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软件对实习学生进行成绩考核,做好统计分析工作,成绩差异性对比可以采用t值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
2结果
实习结束后对学生的理论和实践进行考核,针对考核结果进行对比,观察组最终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学生学习兴趣优于对照组,理论实践能力高于对照组,系团结协作能力也高于对对照组,并且独立查阅资料能力和创新意识也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3讨论
妇产科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内容,此科學是结合了内外和儿科学科知识内容,需要学生具备深厚理论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还要具备熟练临床操作能力,以及和其他医师合作能力,同时还要具备良好沟通能力。TBL教学结合CP教学形式和常规传统教学模式对比,可以显著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使得学生更加自主学习,同时可以提升学生合作能力和沟通意识,进而使得学生综合素养得以提升【4】。TBL和CP教学形式在妇产科临床带教中使用,以小组形式进行教学,在整个过程中,会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进而使得学生综合素养得以提升。研究结果显示,TBL结合CP教形式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各方面能力,促进实习学生发展。
妇产科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浅谈留学生妇产科学教学心得论文
摘要:留学生教育现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评价一所高校开放程度的标准之一。但由于留学生在语言、文化及学习经历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留学生在课堂的学习和知识的理解上面临不同的困难。为了提高留学生妇产科学的教学质量,该文阐述了在妇产科学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心得与体会。
关键词:妇产科学留学生教学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9)10(c)-0246-02
当今留学生高等教育现已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其教学工作已成为国内各高校一项新的任务和挑战。同时,也充分体现了一所高校的国际化程度,是高校走向国际化的重要方面,也更是体现当代中国正不断由生产经济和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重大转变。妇产科学作为临床学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学科旨在研究女性特有的生理、病理变化及生育调控,是集专业性、技术性以及操作性为一体的学科,所以课堂上教师应培养学生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充分发掘留学生的潜能,并令其逐步掌握各种常见妇产科疾病的诊疗方法。在多年留学生妇产科学教学过程中,笔者有以下几方面心得体会。
1留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
笔者学校临床医学5年制临床本科专业留学生,生源主要来自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等东南亚国家。这些学生有一定的英语口语基础,大部分学生英语口语相对流利,但部分学生英语口语带有较浓重的地方口音,并且汉语水平程度也参差不齐,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语言交流是教师面临的问题之一。并且学生来自不同国家,其国家的文化、信仰及教育背景也不同,所以对专业课知识的接受和理解能力也有不同程度的困难[1]。留学生课堂学习习惯与中国学生课堂学习习惯也有较大区别,留学生课堂学习气氛较为活跃,学生主动性强,与教师之间互动良好。但同时,课堂纪律相对比较难把控,因为上课过程中学生可能会打断老师的讲课随时提问,所以课堂上教师需积极引导学生,争取让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中有所收获。
2教学方法的实施
2.1理论课教学
因为考虑留学生未来毕业后虽然可能回国工作,但在中国留学实习阶段,面临的患者大多为中国患者,所以尽量让学生适应中国的医疗环境,在课堂上采取中英双语式教学。课堂首先先用传统多媒体课件展示全英文理论课程内容,但摒弃传统课件中冗长、繁琐的文字描述,课件中采用形象的图片、多彩的动画以及部分原版英语声音影像,形象生动地为学生展示该堂课的教学目的,通过生动的讲解带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课堂采用启发式及点拨式教学,在理论知识讲授完毕后,以“角色扮演”和“情景虚设”的方式对所学疾病总结,通过案例让留学生融入角色,并参与到情境模拟中,使其更切身感受到课堂的精髓所在,教师同时予以指导,培养留学生的临床思维,使学生熟悉和掌握相关知识点。教师事先选择一中国名学生,其作为“患者”经过课前简单的培训,以便于课堂上能轻松应对留学生的发问,并且尽量向标准化病人(SP)靠拢。然后,让学生分别对其进行病史采集、口诉体格检查项目及应实施的辅助检查名称。为了使学生更好地适应临床实习环境,要求学生需用中文依次询问病史,无法用中文准确表达者,教师在旁边进行解释说明,并鼓励课堂上其他同学用中文进行补充提问。若学生提出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项目有误,教师在其旁询问选择该项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的目的,进行解释说明错误所在,并回放课件中的相关知识点让学生深刻意识到错误的原因;若学生提出检查项目正确,教师应积极地对其进行下一步的引导,并以多媒体的方式展示该“患者”的检查结果,引导其针对性地探索该疾病,做出正确的诊断及同时回答出鉴别诊断名称。在这一模式中,有的学生可能因性格原因不愿意参与其中,或者对此表现得漠不关心,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应争取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进来。并且授课教师在补充和解答问题过程中对于重点中英文词汇做反复提醒、强调,进而加深学生对该堂课程的印象。
2.2实践课教学
因妇产科学其本身的特殊性,在临床实习过程中很可能涉及患者个人隐私问题,且基于目前中国医患关系紧张,实践课对于教师也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实践课前教师事先准备典型病例,要求学生应在课前温习相关理论课知识,鼓励并提倡学生收集理论课堂上有所困惑的知识点。虽然理论课上有“角色扮演”和“情景虚设”环节,但牵涉到与真实患者沟通和相处的方式方法,也是医学生所必备的技能之一,在问诊过程中能让留学生深刻体会到医患沟通的重要性,旨在提高学生的医患沟通技能。病例对象选择能配合的典型病例为主,教师采用学生与患者“零距离”接触模式,事先与患者充分沟通,在取得其同意和理解后,带留学生走进病房。
然后采取将学生自由分组模式,一般分为4~5个学习小组为宜,每组选择一个学生作为代表向患者询问病史,同样使用中文式提问,再由组内其他成员补充提问。留学生代表可对患者进行简单查体,模拟式提问辅助检查结果,然后由教师在旁边给予辅助检查结果的回答。教学实践过程中组内同学可以随时讨论,尽可能完善病史采集。询问结束后再进行组间的补充回答,探讨在问诊及查体时的疏忽遗漏之处,然后进行弥补和纠正,并对该病例的体征、初步诊断、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进行分析,提出诊疗方案。最后环节再由带教老师对各组讨论结果进行补充及点评,并结合具体病例解答实践课前学生收集的有困惑和争议的问题。因留学生相比中国学生性格更加活泼、自信,且思维活跃,这种“分组式”的病例实践课,最大程度上采用了合作式、互助式的教学模式,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所以学生的反响普遍良好,同時采用这种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及教师与同学之间的完美互动及配合,增加了师生及生生之间的交流。并且让学生通过与患者的切实接触,了解中国医疗现状,适应中国国情,让他们在案例学习过程中更深切地感受到“团队式”医疗,增加团队合作精神。
3讨论
1抗菌药物在妇产科的使用频率
在此次调查中发现用于预防性治疗的阿莫西林/克拉维酸使用频率最高,这种复合剂对革兰阳性需氧菌及革兰阴性需氧、厌氧菌均具有较好的疗效,同时在治疗多种病原体引起的妇产科软组织感染中都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如肾盂肾炎、盆腔蜂窝组织炎、产后子宫内膜炎、绒毛膜炎等[1]。妇产科医生在用药过程中应熟练掌握目前妇产科常用抗菌药。通过分析归纳有如下使用特点:
1.1β-内酰胺类抗生素
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妇产科常用的高效低毒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类、碳青霉烯类和头孢类(含头霉素类)。(1)青霉素类。广谱青霉素类曾常用于治疗泌尿生殖道感染,且非常有效。妇产科临床应用于预防孕妇体内的无乳链球菌感染,且用于治疗盆腔蜂窝组织炎,部分用于产后子宫内膜炎的治疗;在治疗盆腔感染时常与氨基糖苷类、甲硝唑联合使用。但是广谱青霉素类对兼性厌氧菌作用比较弱,同时随着大量耐药菌株的出现,单独采用各种半合成青霉素类抗生素治疗妇产科感染的应用已经不多见。但由于其对胎儿和新生儿的损伤少,大剂量使用时疗效较好且相对廉价,目前仍然是用于预防与治疗孕期感染的常用药。(2)头孢类。头孢类具有抗菌谱广、杀菌力强及过敏反应少的特点,在妇产科中用于感染的治疗及预防术后感染。随着新型第四代头孢菌素的出现,如头孢唑兰、头孢匹罗、头孢噻利、头孢吡肟。使得其对革兰阳性菌、阴性菌、厌氧菌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同时增强了抗革兰阳性菌活性,尤其是对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作用加强。新型的第三代头孢菌素均具良好的药动学特性,半衰期长且广谱、强效、低毒[2]。(3)碳青霉烯类。在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中,碳青霉烯类是抗菌谱最广的,其抗菌活性强,对多重耐药菌株引起的严重革兰阴性菌感染及混合感染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同时也用于治疗产ESBLs菌株感染疗效最佳的品种。
1.2氟喹诺酮类
氟喹诺酮类抗菌谱很广,对大多数革兰阴性菌,淋球菌、沙眼衣原体均具有疗效,但近年随着耐药的革兰阴性菌不断增长,因而临床不主张采用其预防性应用。今年来上市的新品种对革兰阴性杆菌、耐甲氧西林金葡菌、肠球菌的作用更强,并具有较强的广谱抗厌氧菌活性,且发生光敏反应的频率降低[3]。但由于喹诺酮类药物抑制DNA合成的机制,因此不可以用于孕妇、哺乳期妇女以及16岁以下的患者。
1.3氨基糖苷类
此类抗生素的特点是可与细胞壁活性抗菌药产生协同作用且具有依赖浓度的快速杀菌作用,在妇产科主要用于治疗革兰阴性菌所引起的严重感染。庆大霉通常用于引起盆腔感染的革兰阴性兼性厌氧菌的治疗,近年来庆大霉素的用法已从以往的每1次/8h变成1次/24h。其具有疗效相同,但耳、肾毒性降低,用药简单和费用较低等优点。
1.4大环内酯类与林可霉素类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妇产科中最常用的是红霉素和阿奇霉素,其对革兰阳性需氧菌(链球菌、葡萄球菌)有效,也对很多厌氧菌和淋病奈瑟菌有较强作用。阿奇霉素还具有半衰期长、对性传播疾病具有肯定疗效的优点。随着第3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出现,如泰利霉素,其不仅对耐大环内酯类肺炎链球菌还对厌氧菌具有很强抗菌活性,同时其安全性更高。林可霉素类在抗菌谱上与大环内酯类相似,目前应用于妇产科的各种厌氧菌或金葡菌革兰阳性菌引起的盆腔、腹腔感染的治疗上。对于合并革兰阴性菌感染,可以联合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进行治疗。克林霉素对沙眼衣原体也具有较强抑制作用,因此常用于是治疗产后子宫内膜炎及孕期阴道炎。但克林霉素因与红霉素作用靶点相近而发生拮抗,因此不可以与其联用。同时克林霉素会引起伪膜性肠炎的可能,不宜用于术后感染的预防。
1.5多肽类
目前多肽类抗生素在妇产科中主要用于耐药菌感染的治疗。当患者对青霉素过敏时,首选糖肽类抗生素万古霉素,其抗菌谱窄,是目前用于MRSA或革兰阳性菌导致的妇科严重感染。随着第二代糖肽类抗生素Ⅲ期临床试验的完成,其可用于耐药革兰阳性菌的感染治疗。
1.6其他高效抗生素
目前应用于妇产科的抗生素还有磷霉素、甲硝唑、强力霉素等。磷霉素具有无毒性、无抗原性等特点,在妇产科领域主要用于大肠杆菌、志贺菌属、葡萄球菌属和沙雷菌属引起的阴道炎和宫颈炎的治疗。甲硝唑对需氧菌无作用,仅对厌氧菌具有强大抗菌作用,因此在对各种妇产科需氧菌与厌氧菌混合感染的治疗上常需与抗需氧菌药物联合使用。强力霉素具有高效、广谱、低毒等特点,常用于治疗妇产科盆腔炎,但由于厌氧菌对其易耐药,因此临床常将其与头孢类药物合用。
2妇产科抗菌药物的使用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所收治的140例妇产科患者。年龄23~48岁,平均年龄(36.2±1.2)岁。其中,中轻度感染42例,中度感染62例,重度感染38例。
1.2方法
对所选140例患者通过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进行治疗。主要的治疗方式是通过0.9%氯化钠溶液100~200mL溶解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对患者进行静点治疗。针对患者的不同感染部位和不同感染程度分为三个级别。对轻度感染患者使用1.5g/次,每12h给药1次的治疗方法。对中度感染患者使用1.5g/次,每8h给药1次的治疗方法。对重度感染患者使用3.0g/次,每8h给药1次的治疗方法。每次静点时间为30~50分钟。且以5天为一个疗程,在患者一个疗程结束后根据患者的病情情况对患者进行重新检查以调整用药。
1.3观察指标
对进行治疗的患者按疗程进行临床疗效和细菌学疗效分析。并对患者产生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对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分为三级,分别为治愈、有效和无效。对患者的细菌学疗效分析分为三级,分别为病原菌清除、病原菌部分清除和病原菌未清除或病原菌替换感染。对患者的不良反应观察分为皮疹、气急、胸闷三种情况。
2结果
通过对所选患者进行治疗,痊愈的患者例数为129例,通过治疗有明显效果的患者为11例。痊愈率为92.1%,有效率为100%。患者病原菌完全清除患者112例,病原菌部分清除患者25例,出现病原菌替换感染患者为3例。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有25例,其中出现皮疹症状的患者8例,出现气急症状的患者9例,出现胸闷的患者8例。所有患者最后经过治疗,全部康复出院。
3讨论
临床上妇产科治疗的难点,就是对患者受到感染所引发的疾病的治疗,因为患者的感染原因很多。如外伤、抵抗能力降低、性生活等都会引起女性的妇科疾病感染。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是混合了舒巴坦和头孢哌酮两种药物的一种复合制剂。这种复合制剂中的两种药物比例为1:1。两种药物的含量均为500mg。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对多数的细菌能够产生β-内酰胺酶且此作用不可逆,成为一种有效抗菌杀菌的药物。头孢哌酮是头孢类药物的第三代药物。与舒巴坦钠一起使用,可以有效的阻止病原菌的发展,对病原菌有很大的杀菌作用。本文所选140例患者全部使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药剂进行静点治疗。均取得良好的效果。患者的康复时间和感染治疗时间短。治疗效果明显。
4结语
1.1一般资料
本组一共3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产妇的年龄在25~38岁,平均年龄在29岁。其中初产妇有23例,经产妇有7例。其中有2例患者是属于糖尿病合并妊娠,28例患者为妊娠期糖尿病。在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较高的因素中,出现过异常生育史的患者有5例(胎儿畸形、自然的流产、死胎死产等)、患家族糖尿病的有4例;患者在病史中出现了“三多”症状:多食、多饮、多尿有15例,高龄初产有3例,好高征的患者有16例。有的产妇具有上面两种高危因素以上。
1.2临床症状
有10例患者在产前检查时发现该病,有2例患者因在妊娠期期间出现口干、多饮、尿多等症状,有1例患者发生了酮症酸中毒,有4例患者发生了合并妊娠高血压综合症。
1.3诊断
1.3.1糖尿病的筛检
孕妇在24~28w早餐之后口服葡萄糖50g,1h之后对血糖进行测定,若血糖≥7.8mmol/L(140mmg/dl),则糖筛查为阴性。再做进一步的糖耐量的试验。
1.3.2口服糖耐量试验
糖筛检呈阴性者,在禁食12h之后口服75g的葡萄糖,测空腹血糖和服糖后1、2、3h的血糖值,正常值为5.6、10.6、9.2、8.1mmol/L即100、190、165、145mg/dl[3],若是其中的任意两个数值高于正常值,则为妊娠期糖尿病。
1.3.3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主要是参照地Fernando多定义的诊断标准所进行的。第一,口服糖耐量试验的结果出现了两次异常第二,患者空腹血糖测量,两次均≥5.8mmlo/L(105mg/dl)第三,测得患者任何一次的血糖只均≥11.1mmol/L(200mg/dl),并且再次测空腹血糖值≥5.8mmlo/L(105mg/dl)。
2结果
本组患者在做完糖尿病的筛检,在一次服下之后的1h后抽取肘静脉血,使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7.8mmol/L(140mmg/dl),糖筛查试验为阳性,然后在进行糖耐量试验,本组患者的血糖值均高于以上的任意两个值,这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孕周明显的降低(P<0.01),胎儿出生的体重明显的增加(P>0.01);对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通过剖宫产的主要指征体现为:胎儿出现了窘迫、巨大儿以及妊高征等。妊娠期糖尿病围生儿的死亡进行分析:在本组30例患者中,出现了4例死胎,主要是因为出现糖尿病合并妊娠,通过追问其患者的病史患者均出现了多饮、多尿等症状并持续了4月以上,甚至超过一年,加之患者的受孕之前均未进行空腹血糖的检查。其中有2例产妇在入院之后突然初夏了昏迷症状,测其血糖值为58.6mmol/L,被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属于高渗性的昏迷、死胎,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待纠正其休克之后转到内科进行治疗。有2例患者在怀孕的早、中期对尿糖进行检查均为阴性,怀孕的晚期并发妊高征,怀孕36周所检测到的尿糖(+++),再检查其空腹血糖,一直到怀孕的39周,因为胎动消失,第一天就入院,检查其尿糖(+++),血糖为10mmol/L,被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死胎,并进行了毁胎术,其胎儿的体重为6300g。出现巨大儿是因为早期的治疗与晚期的治疗是紧密联系的,之间的有着明显的差异(P<0.05)。
3讨论
由于孕妇在妊娠期具有糖像化的特点,导致妊娠本身成为了一个致糖尿病因子。由于皮质醇、胎盘胰岛素以及胎盘催乳素的作用,增强了胰岛素的降解。假若胰岛的功能不全以及胰岛素的分泌量不足,那么就很难维持正常的糖代谢,就容易导致血糖的升高从而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在妊娠之后因为各种各样的生理病理的变化很难使血糖控制在稳定的水平上,从而加重病情,导致机体的代谢发生严重的紊乱。对于妊娠的中晚期,胰岛素的需求量加大,胰岛素的拮抗作用加强,而Hplr的促进脂肪分解的作用又致使外周组织分解脂肪酸以及碳水化合物,易发生酮症酸中毒。产妇在分娩期应激状态以及宫缩的时候易造成大量的糖原被消化,因此,导致低血糖性酮症酸中毒。该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人们的生活饮食水平的提高,孕妇在怀孕期间摄入了过多的营养,使其营养在体内分布、消化不均,尤其是南方的人喜爱吃甜食,对糖尿病的发生埋下的重因;另一方面是由于人们对妊娠期糖尿病的认识不深刻,在围产期的保健并不完善。因此,孕妇饮食的调整,围产期的正规管理是预防该病的重点。孕妇在妊娠期因为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分泌增强,刺激了胰岛素的分泌增加,导致了高胰岛素症,但是胎盘激素有拮抗胰岛素的作用,降低了胰岛素的敏感性,导致其血糖的升高。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免疫力下降,容易造成合并感染,最常见的合并症是泌尿生殖系统的感染,若是不及时的治疗,有的可发生为肾盂肾炎。妊娠期糖尿病对胎儿造成严重的危害,尤其是导致胎儿在宫内的死亡率和新生儿的病死率。孕妇的血糖过高,使羊水中的糖分含量升高。因母体的血糖较高,通过胎盘输送给胎儿,引起胎儿的高血糖和高胰岛素血症,促使了蛋白组织的合成,并使脂肪和糖原在胎儿的各部组织中沉积,从而引发巨大儿。然而巨大儿的形成就必然导致早产、难产、新生儿的窒息等严重的后果,从而增加了剖宫产的机率。针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控制一定要照顾到母体和婴孩双方面,既要保证营养,还要防止进食后引发高血压,更要避免在饥饿的时候引发的低血糖以及酮症酸中毒的发生。对于孕妇每天正常的热量的摄入值为126kJ/kg;体重较轻的孕妇每天摄入热量为167kJ/kg,较重的孕妇每天的摄入量为100kJ/kg。为了预防高血糖症的发生,提倡少食多餐,每3~5d进行一次血糖的测定,一定要维持在餐前的血糖值≤5.6mmol/L,空腹的血糖值≤5.8mmol/L,进食后2h的血糖值≤6.7mmol/L,若超过以上数值,应该进行药物治疗。
1.1一般资料
应用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S)查询2013年11月至2014年5月本院检验科所有住院患者的检验结果和危急值报告记录,危急值报告的相关内容包括患者姓名、病历号、病区、床号、危急值项目及结果、报告者、报告时间、接收者、接收时间等。
1.2方法
危急值制定标准参照美国临床病理协会的调查报告,依据本院的专科特点,由检验科与临床相关科室共同研究制定,具体项目设置见表1,其中新生儿科患儿白细胞小于4.0×109/L、白细胞大于40.0×109/L、血红蛋白小于100g/L、血红蛋白大于250g/L、血小板小于100×109/L时视为危急值。妇瘤科患者出现白细胞小于2.0×109/L、血小板小于50×109/L时视为危急。产科患者D-二聚体大于20mg/L时视为危急值。危急值报告流程:在LIS中设定相关程序,如果有检测项目结果超过所制定的相应危急值高限或低限范围时,该检测项目及结果等相关信息自动变为红色字体予以警示,当审核该危急报告时,LIS会自动跳出危急值提示框,在确认该项目危急后向临床发送危急报告,一旦信息传送至相关临床科室的护理总站,立即显示出危急值提示框,医生或护士必须输入相应的工号和密码进行查看,并进行后续的相关处理措施,同时LIS会自动存储该危急值信息的相关内容。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1.5统计学软件统计分析危急值的发生率、项目及病区分布等,危急值报告接收时间为非正态数据,用中位数和95%位点表示。
2结果
2.1危急值的发生率
2013年11月至2014年5月本院检验测试总数591759项,共报告危急值1856项,危急值发生率为0.31%。
2.2危急值的项目分布
1856项危急值按项目进行分析,危急值报告数排列前5位的分别是白细胞(46.28%,859/1856)、总胆红素(16.92%,314/1856)、D-二聚体(9.81%,182/1856)、血红蛋白(8.51%,158/1856)和血小板(8.03%,149/1856)。电解质危急报告中以血钾危急(2.59%,48/1856)和血钙危急(0.97%,18/1856)为主。此外,降钙素原危急也占一定比例[1.94%(36/1856)]。
2.3危急值的科室分布
报告危急值最多的科室前3位分别是新生儿科(37.12%,689/1856),妇瘤科(23.33%,433/1856)和产科(21.17%,393/1856),其中新生儿科所报危急值以总胆红素、血红蛋白和白细胞为主,妇瘤科以白细胞和血小板为主,普妇科、产科和急症均以白细胞和D-二聚体为主。
2.4危急值接收时间分析
1856项危急值均通过信息化报告程序发送,其护理总站接收危急值所用时间为1~9min,中位数为3min,所有报告均得到相关临床科室确认,无漏报现象。
3讨论
随着《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的颁布实施、ISO15189认可和医疗机构评审联合委员会国际部等一系列涉及检验危急值管理的实验室能力认可体系的逐渐推广,医院检验科或临床实验室建立检验危急值报告制度已经成为检验质量管理体系中的核心制度之一。本院于2011年通过LIS与医院信息系统(HIS)对接,将检验危急值报告纳入到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了危急值报告的全过程信息化管理,从而显著地提升了危急值报告管理水平。结果显示采用信息化报告的方式,护理总站接收危急值报告所用时间仅为3min(中位数),且无漏报现象,这就保证了危急值报告的及时性和记录准确性,为临床医生及时救治危重患者赢得了更多的时间。此外,本科还制定了相关的应急预案,一旦信息系统瘫痪或者信息化报告超过10min仍无人接收,立即启动电话报告危急值系统,避免危急值漏报现象发生。刘灿等对2009~2012年福建医科大学附一院的检验危急值发生率为1.53%,本组资料结果显示本院危急值发生率为0.31%,与上述研究结果相差较大,但与国内李军等研究报道较为接近(危急值发生率为0.45%)。这可能与不同医院的危急值项目及范围设置有关。国内张莉等学者通过对深圳坪山新区人民医院、美国麻省和浙医附一院三家医院危急值项目分布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血钾、血小板和血糖这三项危急值在三家医院接受统计的危急值项目中出现的百分率最高(浙医附一院血糖除外),均在排序的前5名,而本组资料危急值项目所占百分率最多的为白细胞(46.28%,859/1856),其次为总胆红素(16.92%,314/1856)和D-二聚体(9.81%,182/1856),与上述三家医院差异较大,分析原因可能和本院专业设置以妇产科和儿科为主有关。故在对危急值进行分析时,除应考虑界值设置、地域不同等因素外,还要注意医院病种分布和专业设置因素。基于不同病种对危急值分布设置的差异,通过和各专业科室沟通,本科对个别科室的个别项目危急值进行了调整,对于新生儿科患儿,由于其白细胞存在生理性升高的现象,故其白细胞低于4.0×109/L或超过40.0×109/L时才视为白细胞危急,妇瘤科患者因其放化疗因素的作用,当出现白细胞低于2.0×109/L或血小板低于50×109/L时才视为危急。产科患者D-二聚体超过20mg/L时才视为危急值。这样就大大减少了危急值报告的工作量,且通过回顾性分析并未出现真正危急的患者危急值漏报现象。本组资料结果显示,在所有危急值报告中,白细胞危急总数最多(46.28%,859/1856),且在本院各个临床科室分布中均占相当大的比例,提示动态监测患者白细胞水平变化有极为重要的临床意义。尤其是术后患者,一旦出现白细胞水平升高,提示可能存在炎症或感染等。另外,通过对危急值结果分析还发现:与其他科室所不同的是,妇瘤科白细胞危急绝大多数是低于危急值的低限,这可能是由于妇瘤科患者术后放化疗原因所致,化疗和放疗会导致白细胞特别是中性粒细胞减少,应该注意的是,当白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尤其是中性粒细胞低于1.0×109/L时,非常容易发生感染,甚至可以引发败血症,此时临床医师要引起高度重视。妇瘤科中血小板危急也较为常见,约占5.17%,表明在放化疗期间同时也要关注其血小板的改变,必要时给予输注补充血小板治疗。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在纤溶酶作用下形成的最小降解产物,是继发性纤溶的重要指标之一,其血清中含量增高说明机体有血栓形成且有纤维蛋白溶解发生。本组资料中D-二聚体危急在普通妇科和妇瘤科的患者中分别占2.80%和2.37%,D-二聚体升高可能导致静脉血栓甚至肺栓塞等血栓性疾病的发生,所以对于普妇科和妇瘤科的患者(尤其是术后),要重视其D-二聚体的变化情况。健康孕妇在分娩期体内凝血、抗凝和纤溶系统均发生明显改变,血液呈现高凝状态,这一生理变化为产后快速有效止血提供了物质基础,但也易导致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本组资料中D-二聚体危急在产科患者危急值报告中居于第二位,表明对于处于血液高凝状态的孕妇来说发生血栓的危险性增大,因此临床医生应当严密监测孕产妇D-二聚体的变化,预防产后DIC的发生。由于本院急症患者中孕妇占绝大多数,所以和产科危急值分布情况类似,D-二聚体危急在急症患者中也较为常见。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疾病之一,重症时可引起胆红素脑病,造成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后遗症,甚至引起死亡。本组资料研究结果显示总胆红素危急在儿科危急值项目中居于首位,高达16.92%,提示动态监测总胆红素的变化在新生儿科有极为重要的临床意义。另外,电解质危急报告中以血钾危急和血钙危急为主,且这两项报告危急主要集中在儿科,血钙的监测可以提示新生儿是否存在低钙血症,由于新生儿取血时静脉穿刺难,对于血钾危急报告,要注意鉴别诊断标本溶血导致的血钾假性升高和血钾危急。
4结语
1.1一般资料
选取第152中心医院2012年-2013年140例孕妇,年龄为21~37岁,平均(22.6±3.7)岁;孕周为25~41周,平均(30.4±3.6)周。将14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0例,两组孕妇在年龄、孕周等一般资料上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孕妇常规护理,包括孕妇定期进行产前检查等;观察组孕妇在此基础上行健康教育工作,内容如下:
1.2.1常识教育
通过指导,让孕妇了解在孕期过程中合理饮食、合理运动、稳定情绪对产儿的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对一部分存在恐惧心理、担心疼痛而选择剖宫产的孕妇,必须提供足够的分娩教育知识,让其了解自然分娩的重要性。
1.2.2指导产妇计算胎动次数
护理人员应指导孕妇合理计算胎动次数,检测是否出现异常。一般情况下,胎动次数应从孕期28周开始,让孕妇每天早、午、晚各进行1次胎动检测,公式为:胎动次数之和×4=12h胎动次数。通过检查得出,若胎动次数在20次以下,则表示胎儿出现异常;若胎动次数10次以下,则表示孕妇胎儿有可能出现宫内缺氧,针对上述情况,孕妇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1.2.3进行不同阶段的常识教育
对于早期孕妇,必须要讲解胎儿的生长发育过程,指导其日常健康饮食,按需合理搭配营养,同时为胎儿营造合适的生长发育环境。在怀孕过程中,医护人员也要指导孕妇每天适量进行有氧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孕晚期则要定期向患者传递分娩相关知识,并积极鼓励孕妇采取自然分娩方式。此外,医护人员在孕妇怀孕期间传授孕妇体操、瑜伽、康复操等,这些运动能有效锻炼孕妇的腿部和盆底肌肉,并提高患者的分娩能力。医护人员还可以将模拟实验运用到教学中,通过模拟练习,让孕妇和家人掌握正确的护理方法。
1.3观察指标
统计分析孕妇的分娩方式,观察新生儿健康情况及母乳喂养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主要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其中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比较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孕妇的分娩方式
对照组孕妇剖宫产分娩例数明显高于观察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孕妇产后临床情况分析
观察组孕妇无出现产后出血现象,共68例孕妇产后实行母乳喂养,占97.14%,对照组5例孕妇出现产后出血症状,占7.14%,共50例孕妇产后采用母乳喂养方式,占71.43%,与观察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1.1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间我院妇产科收治的120例患者,其中患有慢性盆腔炎的患者有27例,患有子宫肌瘤的患者有25例,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者有21例,患有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患者有19例,患有慢性宫颈炎的患者有19例,要求接受人工流产手术的患者有9例。我们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这12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患者的年龄为23~35岁,平均年龄为(29.1±2.0)岁;观察组60例患者的年龄为22~35岁,平均年龄为(28.5±2.3)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患病类型及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为对照组患者进行用药护理、围手术期护理、生命体征监测、对症护理及日常护理等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上述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服务态度的评分及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进行人性化护理干预的具体方法是:
1.2.1环境护理护理人员需主动与患者交流沟通,向患者介绍医院具体情况,并了解患者实际需求,站在患者角度思考问题,增加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护理人员在与患者交流时,应注意其眼神、肢体动作等,若发现患者有难言之隐,则应及时主动与其交谈,帮助患者解决问题。
1.2.2心理护理许多患者在接受治疗前需接受会阴处清洁、灌肠、导入尿管或手术后接受阴道填塞、留存导尿等护理,由于受到传统观念影响,许多患者心理上会产生不适,护理人员应当根据患者实际病情,舒缓患者紧张情绪或过激情绪,从病情康复角度劝导患者,促使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保证短时间内控制患者病情。
1.2.3随访调研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需随时进行走访调查,反复查看患者接受治疗过程中的精神状态与生活质量,从微小处入手为人性化护理创造条件。并且,患者出院后,护理人员应当根据患者之前病情,通过走访、电话等方式关心患者身心健康,并做好完整记录,以进一步做好患者术后康复引导工作。
1.3观察指标
①对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评分。
②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分。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当P<0.05时,视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评分为(97.5±1.5)分,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分为(98.2±1.8)分;对照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评分为(89.8±1.2)分,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分为(87.9±2.5)分。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评分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医疗水平及护理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护患纠纷事件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妇产科是护理纠纷事件发生率最高的科室之一,这就对妇产科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妇产科护理主要包括术前、术后的各项护理措施,术前或分娩前会位的清洁、灌肠、导尿管的导入等,术后或分娩后导尿管的留置、引导填塞等。部分患者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对妇产科护理抱有抵触情绪,这就对医护人员的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提高妇产科术前、术后的护理质量,医护人员应结合产妇具体情况,给予更具人性化的护理方式,详细地讲解手术知识,引用成功案例,缓解产妇的紧张情绪,为后期手术奠定基础;术中护理人员应最大限度减少暴露,动作轻缓,使患者生理疼痛、心理负担减少,以获得产妇及家属的配合和支持,促进患者康复。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①强化护患交流:产妇分娩或手术的临床操作中,直接与护理人员接触较多,护理人员应积极与产妇进行沟通,建立信任度,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在提高预后质量的同时,减少护患纠纷。
②实施预约服务:人性化护理强调预约诊断和治疗的服务,有助于节省就诊时间,并给予更加体贴、周到的护理服务,使护理效率大幅度提高,满足产妇的多样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