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6 16:01:3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妇产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妇产科学论文1700字(一):妇产科学临床实习教学中CP结合TBL教学的应用探讨论文
妇产科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临床学科知识,也是医学院校中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内容,此科学内容存在比较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在传统教学中,通常使用常规临床带教教学形式,虽然也起到了一定成果,不过无法令人真正满意,并且此种常规带教形式存在很多问题,不能从根本上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带教师生之间互动不到位等。现在医学院教学方式发生了变化,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形式转变为主动形式,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引领的互动教学模式。现在将TBL和CP结合教学法使用在妇产科教学中,针对患者疾病类型进行检查、诊断治疗以及护理
等,使得患者得以早日康复,基于此,我院尝试在妇产科临床实习带教中使用CP结合TBL教学,并选取近年来我院实习的90例学生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开展相关临床研究,现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从2018年8月-2019年7月我院实习的90例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方案分成对照组(n=45),与观察组(n=45)。所有研究对象都是专业许而生,其中观察组男性15例,女性30例,年龄19-24岁,平均(18.24±0.45)岁。对照组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龄20-23岁,平均(21.24±0.04)岁。学生来自的大专和本科学院,对两组学生的基线资料以及文化程度等各方面进行对比,没有统计学差异,可比较(p>0.05)。
1.2方法
对照组学生采用常规传统临床带教方式,专业教师针对妇产科理论知识讲解后,引导学生进行查房实习工作,主要过程是,专业教师针对妇产科内容进行讲述,然后分配学生和患者进行沟通,掌握病史后进行妇产科检查工作,为孕妇书写病例、产程等。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依据实习具体情况提出问题,教师进行解决,最后以试卷测试形式针对学生实习情况进行检测。观察组采用CP结合TBL教学形式,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小组划分,结合实际情况以每组3-5人不同成绩进行混搭【1】。第二,做好实习准备,教师为学生提供CP文本,简单接受后提出简单问题,实习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其中,对病情掌握后以自学形式查找资料,解决问题。第三,注重理论和实践结合,基于教师引导下,做好治疗干预工作,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观察分娩过程,判断宫缩等。第四,个人发言时间,小组学生逐个提问进行解决。第五,总结点拨提升效果,依据学生学习过程进行判断,做好重点讲解工作,做好知识拓展,引导学生解决问题【2】。
1.3观察指标
课程接受,组织学生进行考试,分为理论和实践两个方向,以百分制形式进行,理论为60分,而实践则为40分,以调查问卷形式,收集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实践能力等,针对结果进行对比。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软件对实习学生进行成绩考核,做好统计分析工作,成绩差异性对比可以采用t值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
2结果
实习结束后对学生的理论和实践进行考核,针对考核结果进行对比,观察组最终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学生学习兴趣优于对照组,理论实践能力高于对照组,系团结协作能力也高于对对照组,并且独立查阅资料能力和创新意识也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3讨论
妇产科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内容,此科學是结合了内外和儿科学科知识内容,需要学生具备深厚理论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还要具备熟练临床操作能力,以及和其他医师合作能力,同时还要具备良好沟通能力。TBL教学结合CP教学形式和常规传统教学模式对比,可以显著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使得学生更加自主学习,同时可以提升学生合作能力和沟通意识,进而使得学生综合素养得以提升【4】。TBL和CP教学形式在妇产科临床带教中使用,以小组形式进行教学,在整个过程中,会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进而使得学生综合素养得以提升。研究结果显示,TBL结合CP教形式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各方面能力,促进实习学生发展。
妇产科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浅谈留学生妇产科学教学心得论文
摘要:留学生教育现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评价一所高校开放程度的标准之一。但由于留学生在语言、文化及学习经历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留学生在课堂的学习和知识的理解上面临不同的困难。为了提高留学生妇产科学的教学质量,该文阐述了在妇产科学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心得与体会。
关键词:妇产科学留学生教学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9)10(c)-0246-02
当今留学生高等教育现已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其教学工作已成为国内各高校一项新的任务和挑战。同时,也充分体现了一所高校的国际化程度,是高校走向国际化的重要方面,也更是体现当代中国正不断由生产经济和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重大转变。妇产科学作为临床学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学科旨在研究女性特有的生理、病理变化及生育调控,是集专业性、技术性以及操作性为一体的学科,所以课堂上教师应培养学生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充分发掘留学生的潜能,并令其逐步掌握各种常见妇产科疾病的诊疗方法。在多年留学生妇产科学教学过程中,笔者有以下几方面心得体会。
1留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
笔者学校临床医学5年制临床本科专业留学生,生源主要来自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等东南亚国家。这些学生有一定的英语口语基础,大部分学生英语口语相对流利,但部分学生英语口语带有较浓重的地方口音,并且汉语水平程度也参差不齐,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语言交流是教师面临的问题之一。并且学生来自不同国家,其国家的文化、信仰及教育背景也不同,所以对专业课知识的接受和理解能力也有不同程度的困难[1]。留学生课堂学习习惯与中国学生课堂学习习惯也有较大区别,留学生课堂学习气氛较为活跃,学生主动性强,与教师之间互动良好。但同时,课堂纪律相对比较难把控,因为上课过程中学生可能会打断老师的讲课随时提问,所以课堂上教师需积极引导学生,争取让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中有所收获。
2教学方法的实施
2.1理论课教学
因为考虑留学生未来毕业后虽然可能回国工作,但在中国留学实习阶段,面临的患者大多为中国患者,所以尽量让学生适应中国的医疗环境,在课堂上采取中英双语式教学。课堂首先先用传统多媒体课件展示全英文理论课程内容,但摒弃传统课件中冗长、繁琐的文字描述,课件中采用形象的图片、多彩的动画以及部分原版英语声音影像,形象生动地为学生展示该堂课的教学目的,通过生动的讲解带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课堂采用启发式及点拨式教学,在理论知识讲授完毕后,以“角色扮演”和“情景虚设”的方式对所学疾病总结,通过案例让留学生融入角色,并参与到情境模拟中,使其更切身感受到课堂的精髓所在,教师同时予以指导,培养留学生的临床思维,使学生熟悉和掌握相关知识点。教师事先选择一中国名学生,其作为“患者”经过课前简单的培训,以便于课堂上能轻松应对留学生的发问,并且尽量向标准化病人(SP)靠拢。然后,让学生分别对其进行病史采集、口诉体格检查项目及应实施的辅助检查名称。为了使学生更好地适应临床实习环境,要求学生需用中文依次询问病史,无法用中文准确表达者,教师在旁边进行解释说明,并鼓励课堂上其他同学用中文进行补充提问。若学生提出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项目有误,教师在其旁询问选择该项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的目的,进行解释说明错误所在,并回放课件中的相关知识点让学生深刻意识到错误的原因;若学生提出检查项目正确,教师应积极地对其进行下一步的引导,并以多媒体的方式展示该“患者”的检查结果,引导其针对性地探索该疾病,做出正确的诊断及同时回答出鉴别诊断名称。在这一模式中,有的学生可能因性格原因不愿意参与其中,或者对此表现得漠不关心,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应争取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进来。并且授课教师在补充和解答问题过程中对于重点中英文词汇做反复提醒、强调,进而加深学生对该堂课程的印象。
2.2实践课教学
因妇产科学其本身的特殊性,在临床实习过程中很可能涉及患者个人隐私问题,且基于目前中国医患关系紧张,实践课对于教师也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实践课前教师事先准备典型病例,要求学生应在课前温习相关理论课知识,鼓励并提倡学生收集理论课堂上有所困惑的知识点。虽然理论课上有“角色扮演”和“情景虚设”环节,但牵涉到与真实患者沟通和相处的方式方法,也是医学生所必备的技能之一,在问诊过程中能让留学生深刻体会到医患沟通的重要性,旨在提高学生的医患沟通技能。病例对象选择能配合的典型病例为主,教师采用学生与患者“零距离”接触模式,事先与患者充分沟通,在取得其同意和理解后,带留学生走进病房。
然后采取将学生自由分组模式,一般分为4~5个学习小组为宜,每组选择一个学生作为代表向患者询问病史,同样使用中文式提问,再由组内其他成员补充提问。留学生代表可对患者进行简单查体,模拟式提问辅助检查结果,然后由教师在旁边给予辅助检查结果的回答。教学实践过程中组内同学可以随时讨论,尽可能完善病史采集。询问结束后再进行组间的补充回答,探讨在问诊及查体时的疏忽遗漏之处,然后进行弥补和纠正,并对该病例的体征、初步诊断、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进行分析,提出诊疗方案。最后环节再由带教老师对各组讨论结果进行补充及点评,并结合具体病例解答实践课前学生收集的有困惑和争议的问题。因留学生相比中国学生性格更加活泼、自信,且思维活跃,这种“分组式”的病例实践课,最大程度上采用了合作式、互助式的教学模式,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所以学生的反响普遍良好,同時采用这种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及教师与同学之间的完美互动及配合,增加了师生及生生之间的交流。并且让学生通过与患者的切实接触,了解中国医疗现状,适应中国国情,让他们在案例学习过程中更深切地感受到“团队式”医疗,增加团队合作精神。
3讨论
1抗菌药物在妇产科的使用频率
在此次调查中发现用于预防性治疗的阿莫西林/克拉维酸使用频率最高,这种复合剂对革兰阳性需氧菌及革兰阴性需氧、厌氧菌均具有较好的疗效,同时在治疗多种病原体引起的妇产科软组织感染中都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如肾盂肾炎、盆腔蜂窝组织炎、产后子宫内膜炎、绒毛膜炎等[1]。妇产科医生在用药过程中应熟练掌握目前妇产科常用抗菌药。通过分析归纳有如下使用特点:
1.1β-内酰胺类抗生素
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妇产科常用的高效低毒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类、碳青霉烯类和头孢类(含头霉素类)。(1)青霉素类。广谱青霉素类曾常用于治疗泌尿生殖道感染,且非常有效。妇产科临床应用于预防孕妇体内的无乳链球菌感染,且用于治疗盆腔蜂窝组织炎,部分用于产后子宫内膜炎的治疗;在治疗盆腔感染时常与氨基糖苷类、甲硝唑联合使用。但是广谱青霉素类对兼性厌氧菌作用比较弱,同时随着大量耐药菌株的出现,单独采用各种半合成青霉素类抗生素治疗妇产科感染的应用已经不多见。但由于其对胎儿和新生儿的损伤少,大剂量使用时疗效较好且相对廉价,目前仍然是用于预防与治疗孕期感染的常用药。(2)头孢类。头孢类具有抗菌谱广、杀菌力强及过敏反应少的特点,在妇产科中用于感染的治疗及预防术后感染。随着新型第四代头孢菌素的出现,如头孢唑兰、头孢匹罗、头孢噻利、头孢吡肟。使得其对革兰阳性菌、阴性菌、厌氧菌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同时增强了抗革兰阳性菌活性,尤其是对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作用加强。新型的第三代头孢菌素均具良好的药动学特性,半衰期长且广谱、强效、低毒[2]。(3)碳青霉烯类。在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中,碳青霉烯类是抗菌谱最广的,其抗菌活性强,对多重耐药菌株引起的严重革兰阴性菌感染及混合感染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同时也用于治疗产ESBLs菌株感染疗效最佳的品种。
1.2氟喹诺酮类
氟喹诺酮类抗菌谱很广,对大多数革兰阴性菌,淋球菌、沙眼衣原体均具有疗效,但近年随着耐药的革兰阴性菌不断增长,因而临床不主张采用其预防性应用。今年来上市的新品种对革兰阴性杆菌、耐甲氧西林金葡菌、肠球菌的作用更强,并具有较强的广谱抗厌氧菌活性,且发生光敏反应的频率降低[3]。但由于喹诺酮类药物抑制DNA合成的机制,因此不可以用于孕妇、哺乳期妇女以及16岁以下的患者。
1.3氨基糖苷类
此类抗生素的特点是可与细胞壁活性抗菌药产生协同作用且具有依赖浓度的快速杀菌作用,在妇产科主要用于治疗革兰阴性菌所引起的严重感染。庆大霉通常用于引起盆腔感染的革兰阴性兼性厌氧菌的治疗,近年来庆大霉素的用法已从以往的每1次/8h变成1次/24h。其具有疗效相同,但耳、肾毒性降低,用药简单和费用较低等优点。
1.4大环内酯类与林可霉素类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妇产科中最常用的是红霉素和阿奇霉素,其对革兰阳性需氧菌(链球菌、葡萄球菌)有效,也对很多厌氧菌和淋病奈瑟菌有较强作用。阿奇霉素还具有半衰期长、对性传播疾病具有肯定疗效的优点。随着第3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出现,如泰利霉素,其不仅对耐大环内酯类肺炎链球菌还对厌氧菌具有很强抗菌活性,同时其安全性更高。林可霉素类在抗菌谱上与大环内酯类相似,目前应用于妇产科的各种厌氧菌或金葡菌革兰阳性菌引起的盆腔、腹腔感染的治疗上。对于合并革兰阴性菌感染,可以联合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进行治疗。克林霉素对沙眼衣原体也具有较强抑制作用,因此常用于是治疗产后子宫内膜炎及孕期阴道炎。但克林霉素因与红霉素作用靶点相近而发生拮抗,因此不可以与其联用。同时克林霉素会引起伪膜性肠炎的可能,不宜用于术后感染的预防。
1.5多肽类
目前多肽类抗生素在妇产科中主要用于耐药菌感染的治疗。当患者对青霉素过敏时,首选糖肽类抗生素万古霉素,其抗菌谱窄,是目前用于MRSA或革兰阳性菌导致的妇科严重感染。随着第二代糖肽类抗生素Ⅲ期临床试验的完成,其可用于耐药革兰阳性菌的感染治疗。
1.6其他高效抗生素
目前应用于妇产科的抗生素还有磷霉素、甲硝唑、强力霉素等。磷霉素具有无毒性、无抗原性等特点,在妇产科领域主要用于大肠杆菌、志贺菌属、葡萄球菌属和沙雷菌属引起的阴道炎和宫颈炎的治疗。甲硝唑对需氧菌无作用,仅对厌氧菌具有强大抗菌作用,因此在对各种妇产科需氧菌与厌氧菌混合感染的治疗上常需与抗需氧菌药物联合使用。强力霉素具有高效、广谱、低毒等特点,常用于治疗妇产科盆腔炎,但由于厌氧菌对其易耐药,因此临床常将其与头孢类药物合用。
2妇产科抗菌药物的使用方法
本次研究中,对产妇进行手术的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对需要接受手术的产妇做好术前准备工作。第二,对产妇进行的麻醉方式都采用的是硬脑膜外麻醉。第三,用腹壁常规消毒巾对产妇的腹部进行消毒处理。根据手术的需要不同,产妇的腹壁横切口的大小也不一样,但是,腹壁横切口通常采用的半弧形。第四,在对产妇进行腹壁横切口手术的时候,应该保证横切口的长度相等,但是一定要注意不能破坏产妇腹壁下的动静脉。第五,为了保护产妇的腹壁不受到手术的影响,应该在离产妇腹壁一定距离的位置进行横切口手术。第六,手术结束后,就可以对切口进行缝线处理,以保证产妇的腹壁横切口能够更好地愈合。第七,手术结束后,每天还要对产妇的伤口进行生理盐水消毒处理。第八,手术后每个一天都需要进行换药处理一次,一般会在手术五天后拆线。
2结果
对腹壁横切口和传统的纵切口进行比较,我们发现横切口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第一,横切口能够更好地暴漏在外面,因而在进行手术的时候更加方便。由于产妇的膀胱和子宫的下段都处于切口边缘,这样就没有再次找出暴漏在外面较好的切口部位,从而免除了产妇再次接受处理横切口的痛苦。第二,横切口位置处的张力更低。在产妇进行手术后,即使产妇没有使用腹带,腹壁横切口也不会出现裂开现象。由于横切口出张力较低,产妇需要忍受的痛苦将更小,并且有利于产妇手术后的康复。第三,腹壁横切口能够更好地愈合。由于腹壁横切口血液运行的更加丰富,在手术中损伤的神经也更少。因此,在横切口张力较低的情况下,只要保证横切口处血液的正常运行,就更加有利于伤口的愈合。第四,腹壁横切口后产妇出现并发症的现象更少。由于腹壁横切口手术后,横切口的位置比较低,并且暴漏的情况更好,因而对产妇手术后膀胱等位置处出现并发症的可能性更低。由于腹壁横切口的伤口张力低且疼痛轻,因而手术后产后康复的更快,还能有效地减少产妇肺部和静脉的感染等并发症。第五,腹壁横切口的伤口更加美观。本次研究中,我们还对产妇接受手术后进行了随访,研究发现,经过腹壁横切口手术后,产妇的伤口愈合情况更好。
3讨论
近年来,产妇科腹壁横切口手术受到了越来越多人们的关注和欢迎,为了进一步满足产妇的需要,腹壁横切口是一种有利于提高产妇身心健康的手术方式。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对293例产妇接受腹壁横切口手术后进行分析,我们发现了腹壁横切口手术方式具有很多优势,首先,腹壁横切口手术的时间更短,主要是由于腹壁横切口手术不需要对产妇的皮下组织进行缝合,这样就能更好地缩短手术时间。其次,腹壁横切口伤口的愈合情况更好,由于腹壁横切口一般是在皮下脂肪层处,为了避免因为缝合的线过多而引起脂肪组织出现异常反应,应该尽量减少在皮下组织进行接线缝合。最后,为了满足产妇对腹壁横切口伤口的美观要求,腹壁横切口应该尽量在皮下脂肪层出进行手术。这样会使腹壁横切口伤口更加平整和细小,待腹壁横切口伤口愈合后,不会留下明显的伤疤,从而就会满足影响产妇的美观要求。
4总结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09年6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254例急腹症患者,年龄22~49岁。患者均有不同特点的下腹疼痛或阴道不规则出血。经临床手术诊断,异位妊娠193例,难免流产20例,黄体破裂15例,急性盆腔炎15例,卵巢囊肿蒂扭转11例。
1.2方法
经阴道探头频率5~9MHz,调节增益、深度、速度标尺,患者取截石位,带有的阴道探头放于阴道做多切面多角度扫查。彩色多普勒超声腹部探头2~5MHz,患者取仰卧位,在下腹部做多切面扫查。观察子宫大小、形态,查看宫腔内膜,宫腔内有无孕囊积液,附件大小、形态,有无包块,包块大小、形态、内部回声,与周围组织关系,盆腹腔积液深度或范围,彩色多普勒观察盆腔病灶内、宫腔内病灶血流情况。留取图像于工作站,做好记录。
2结果
254例急腹症患者中,超声正确诊断242例,超声检查诊断率与手术后吻合率为95.2%(242/254),其中异位妊娠诊断正确184例,正确率为95.3%(184/193);另5例被误诊为黄体破裂,2例被误诊为炎性包块,2例被误诊为难免流产。难免流产诊断正确19例,正确率为95.0%(19/20);另1例被误诊为葡萄胎。黄体破裂正确诊断14例,正确率为93.3%(14/15);另1例被误诊为异位妊娠。急性盆腔炎正确诊断14例,正确率为93.3%(14/15);另1例被误诊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卵巢囊肿蒂扭转正确诊断11例,正确率为100.0%。
3讨论
妇科急腹症发病急、病情重,且病因复杂,主要临床症状为急性下腹痛,急性面容、面色苍白、大汗等,若不及时诊断并治疗,病死率较高。因此,选择何种方法进行妇科急腹症的早期诊断,并实施相关的临床治疗,对提高治疗成功率、降低病死率较为重要。首先采用阴道超声检查,因其有较高的敏感性,对患者子宫大小、形态、子宫壁回声、内膜的变化及宫外小的包块、孕囊、胚芽、胎心等精细结构显示更佳,并能显示血流状态,分析血流特征,较早发现较小盆腔包块,反映盆腔包块内回声状态、特点,提高对各种急腹症的早期诊断;再采用腹部探头,做补充检查,可显示位置较高、较大的包块及与周围组织关系,腹腔积液等,并能探查腹腔其他脏器及病灶的情况。对疑难病例,认真结合患者病史、体征、实验室检查等进行综合分析,可做出可靠的超声诊断。通过超声检查及其他辅助检查也可鉴别诊断一些其他内外科急腹症。
3.1异位妊娠
在妇科急腹症中,异位妊娠占首位,发病率约为1%,其中输卵管妊娠最常见。近年来,异位妊娠有上升趋势,在本组病例中占第1位,其声像图特征:(1)子宫饱满或增大。(2)宫内回声增多,内膜增厚,部分可见假孕囊、壁薄单环状,宫腔内的回声多少取决于子宫蜕膜变化及出血情况;若有真孕囊,要排除宫内合并宫外孕的可能;瘢痕妊娠部分位于宫腔内的,宫内也可见变形拉长的无回声区域,内部可见胎芽或卵黄囊,瘢痕处肌层变薄;宫角妊娠孕囊位于宫角处,无外突,孕囊的外侧缘肌壁完整。(3)宫外超声图像,在妊娠附件区域可见孕囊、或混合回声包块,声像图伴随着时间长短或出血量多少及发生位置的不同而有差别,初期未破裂时,可见完整胎囊图像,有时可见胎芽结构及心管搏动,即确诊为异位妊娠,破裂型图像在附件区或盆腔为混合回声,包块结构较复杂、紊乱。(4)子宫直肠窝积液,出血多的盆腹腔可见大量液性暗区。
3.2黄体破裂
黄体破裂声像图特征与异位妊娠基本相同,不易鉴别,表现在附件区或盆腔的不规则混合回声包块、囊壁内陷、形态不规则、盆腔积液或腹腔积液。异位妊娠患者大多有停经史、阴道不规则出血,血、尿人体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阳性,子宫增大,内膜有蜕膜回声的改变;而黄体破裂多无停经史,腹痛时间均为月经中期或后期,血、尿HCG阴性,多数有用力史与史;子宫大小如常,内膜为正常增生期改变,阴道后穹隆穿刺能抽出血性液体。需详细询问病史,特别是月经周期配合血、尿HCG检查等,以便进行鉴别诊断。
3.3难免流产
难免流产声像图表现为子宫和孕周相符或小于孕周,孕囊形态不规则,孕囊下移,无胎芽及胎心搏动,或宫腔内不规则团块回声,主要为胚胎残留物。需要与瘢痕妊娠相鉴别,有些瘢痕妊娠孕囊一部分位于瘢痕处,一部分深入到宫腔内,此孕囊形态变形拉长,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显示:孕囊周围有丰富低阻血流信号,瘢痕处肌层变薄。
3.4急性盆腔炎
急性盆腔炎早期声像图无特殊表现,子宫旁可见不规则走行迂曲的囊性管状结构或不规则囊性包块,壁厚毛糙,当输卵管积脓或输卵管卵巢形成脓肿时,内为密集点状回声或斑点状回声,也可呈低回声,且与周围组织有粘连,伴有盆腔积液,为急性炎性渗出液。急性盆腔炎性包块患者常合并发热,白细胞明显升高,下腹持续性疼痛,常有盆腔炎病史,主要是各类炎症的表现,血、尿HCG阴性。
3.5卵巢囊肿蒂扭转
卵巢囊肿蒂扭转声像图显示患侧卵巢消失,以囊性或混合回声为主,见圆形或椭圆形囊性包块,不全扭转时,囊肿壁增厚,张力高,扭转时间长时,伴随内部回声透声差,可见光点,光斑等,周边血流减少或探及不到血流信号。子宫直肠窝可见液性暗区。超声探头加压有疼痛。
3.6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右下腹单纯性阑尾炎阑尾增粗,部分患者伴有肠间积液,阑尾壁各层次显示不清,阑尾直径大于1.0cm,化脓时,腔内均见液性暗区,有粪石存在时可见强回声光团,后方伴声影。阑尾穿孔时,阑尾壁连续性中断,周围出现边界不规整的混合性包块,内部可见棉絮状高回声,阑尾周围脓肿形成。
3.7泌尿系结石
超声可见肾盂积水、输尿管扩张、输尿管内可见结石回声;临床表现为突发性绞痛,向会或肾区放射,尿中有红细胞等。
超声二维图像显示及彩色血流特征性表现对妇产科急腹症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了非常重要且充分的资料。病史及实验室检查等对妇产科急腹症的诊断及鉴别诊断都有相当重要的价值。本组病例中,异位妊娠所占比例最高,超声诊断正确184例,正确率达95.3%,可见超声对诊断异位妊娠意义较重要,尤其对未破裂型异位妊娠,一旦经超声确诊,就能立刻实行治疗措施,避免内出血给患者造成比较大的风险和痛苦。本组病例中9例未正确诊断的异位妊娠患者有5例被误诊为黄体破裂,2例被误诊为炎性包块,2例被误诊为难免流产;而1例黄体破裂患者被误诊为异位妊娠;1例急性盆腔炎患者被误诊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考虑是因为异位妊娠、黄体破裂、炎性包块的声像图均缺乏典型特点,大多表现为回声不均质的包块,而且内部结构杂乱,加之在不明确停经史情况下,鉴别诊断比较困难。因此,要求超声医生必需熟悉掌握各种声像图特征的同时,又能密切结合病史、体征及实验室检查,认真仔细检查,从而减少误诊,提高诊断符合率。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探头直接放入宫颈及穹隆处,缩短了与盆腔的距离,能使盆腔图像显示更清晰,尤其对宫腔内病变及宫外较小的病变等精细结构显示比腹部超声更清晰。同时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血流状态、分析血流特征也比腹部超声更明显,并且避免了患者憋尿过程中的不适,也缩短了救治时间。然而,位置较高的病变,尤其是大的盆腔肿块,则需腹部超声检查弥补,既能观察病变全貌,又能很好地显示邻近组织器官及腹腔积液的分布等。
1.1成立领导协调小组
本研究课题领导协调小组由5名组员组成,其中主任护师1名,副主任护师3名,主管护师1名。主要负责拟定研究主题,编制专家咨询表,遴选咨询专家,以及对专家咨询结果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
1.2遴选专家
根据Delphi法的特点和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对象,拟订选择专家的条件:(1)具有高级职称临床产科医疗和护理专家,包括高级职称助产士和高级职称医师;(2)从事专科、本科的妇产科护理教学15年以上,并具备副高级以上职称的教育者;(3)具有助产专科护士培养与管理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4)熟悉妇产科专业教学质量管理工作或长期从事妇产科护理学专业教育研究;(5)愿意参加本研究并回答专家函询问卷;(6)能保证在课题研究的时间内持续参加本研究的几轮函询。本研究依据遴选专家条件,共聘请了专家20名,分别来自10个地区的10个单位(4所医学院校,6所三级甲等医院),且分别来自妇产科临床护理和医疗教学医院、大专及本科妇产科护理专业教育及助产专科护士培训基地临床带教老师等领域。专家组成员于本课题研究内容相关性较好。
1.3初拟指标体系草案
根据行为主义理论、素质教育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以及妇产科护理学理论和临床教学的情况分析,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后,研究小组成员制定了专家函询表,包括说明信、问卷正文及专家基本信息。初步将评价体系的一级指标分解为6项(表1),二级指标23项。专家按照Likert5级评分进行评价。(最重要赋值5分,最不重要赋值1分)
1.4专家咨询
在初步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草案基础上,课题领导协调小组设计出专家咨询表及专家基本情况调查表,采用亲自发放或E-mail方式发放并回收专家咨询表。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2003和SPSS16.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分析。描述性分析用频数、构成比、率表示,专家积极系数用问卷回收率表示,专家意见权威程度用指标的权威系数表示,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用变异系数及协调系数表示。缺失值处理:及时审核咨询表信息,减少缺失值的出现;对出现的缺失值,赋予均值以减少数据的损失。
2结果
2.1专家一般资料
参与本研究两轮函询的14名专家均为副高级或以上高级职称,职称结构:教授、主任护师、主任医师共8名,占57.14%;副教授、副主任护师、副主任医师6名,占42.85%。年龄结构:30~39岁1名,占7.14%;40~49岁9名,占64.28%;50~59岁4名,占28.57%。学历结构:大专1名,占7.14%;本科10名,占71.42%;硕士2名,占14.28%,博士及以上1名,占7.14%。
2.2咨询结果的可靠性分析
2.2.1专家的积极程度
积极系数主要反映在专家函询表的回收率上,回收率的高低能说明专家对该项目研究的关心程度,也是进行专家咨询的关键。本研究共进行了两轮函询,两轮均发放专家函询表20份,每轮均回收20份,回收率为100%,有效率100%。每轮函询均认真完成表格,部分专家还对指标内涵及指标分级提出建议和意见,并通过书面或来电等方式针对一些问题给予指导和探讨。
2.2.2专家对本研究课题的权威系数(Cr)
Cr取决于专家自评熟悉程度(Ca)及判断依据(CS),Cr=(Ca+Cs)/2,一般认为Cr大于0.70即为信度较好。本研究中Ca=0.92,Cs=0.84,专家平均权威系数为0.88。
2.2.3专家意见协调程度分析
协调系数反映全部专家对全部指标评判意见的协调程度,用W表示,W越接近1,表明专家对指标结构认同的一致程度越高,所有指标的协调程度越好,结果越可靠。显著性检验是专家一致程度的可信检验。本研究中,6项一级指标的协调系数为0.805,23项二级指标的协调系数为0.713。同时,全部指标的协调系数的显著性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2.4妇产科护理学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经过两轮调查、整理和分析,确定了妇产科护理学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3讨论
3.1运用Delphi法的科学性
Delphi法源于上个世纪40年代,后被各个领域广泛运用,并主要作为决策分析、指标筛选与指标体系的构建等。该方法的核心是通过调查征求专家意见,再通过综合、整理、归纳后反馈给专家并提出新的论证,多轮论证后得到一个可靠性较大且比较一致的意见。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理论分析法,初步拟订妇产科护理学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草案,采用Delphi法搜集妇产科领域专家和妇产科专业教育者对评价体系进行咨询论证,依据咨询结果构建妇产科护理学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本研究结果分析显示:问卷回收率均为100%,;专家熟悉系数、专家判断系数等均表明专家参与积极性较高;专家平均权威系数为0.88,可以认为专家的权威程度较高,结果可信;本研究中6项一级指标的协调系数为0.905,23项二级指标的协调系数为0.913,说明专家意见认可程度非常高,协调性好。
3.2妇产科护理学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内容
本研究通过两轮专家函询,确定了6项一级指标和23项二级指标。在一级指标中,理论学习能力赋值最高,包括了妇产科护理学理论考核、文献检索能力、英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4个方面。在本科教学中,专家认为要培养学生应用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的能力,并掌握除开专业理论知识外的英语、计算机的相关知识。同样,专家们认为妇产科护理学除了理论知识的掌握外,临床学习能力也十分重要,包括临床上主动学习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病情和用药观察能力及应急能力。这说明专家认为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临床实践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强化巩固理论知识,另外在临床实习过程中,要培养护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及临床思维和观察能力。在一级指标中专业精神和慎独素质被认为仅次于理论和临床学习,强调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慎独性,培养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作风。目前随着健康定义的扩展,需要临床将患者的生理、心理作为整体来护理,所以对即将转型为临床护士的护生的综合素质要求也更高,需要在教学中指导学生主动学习、更新知识、满足患者需求。护生要学会与患者进行沟通,并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同时要求护生自己学会自我调节,保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身体状态为患者提供护理。另外专家们认为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的培养也是在妇产科教学中需要被关注的方面,这包括关爱妇产科病人,注意保护患者隐私,将护理伦理学知识运用到妇产科护理中,并且要学习和掌握与母婴相关的法律知识。
4小结
1.1安全意识不强
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常存在侥幸心理,对不安全隐患因素认知不足,并对规章制度不认真执行,极易在疲劳状态超负荷工作下发生疏漏等,这都是护理人员在平常工作中最常犯的错误。另外,少数护理人员还存在缺少法律意识、思念观念陈旧、规范意识不强、对患者权益不够尊重,缺乏对患者心理及生理的感受与体验等,这就极易激发与患者或患者家属的矛盾与纠纷。
1.2护理制度及相关规范执行不严
少数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没有严格按照医嘱执行,违反常规操作、不严于职守。急救药品和护理单元药品的摆放和管理混乱,没有进行四查八对。对患者疼痛、发热、阴道出血等症状观察不够仔细;对病人疾病的判断、发展趋向和转归等都不能做出准确判断。甚至出现隐瞒或不主动报告护理不良事件,拒收危重病人等,这些都是引发医患纠纷的主要因素。
1.3医疗信息及专业技术素质不对称
有些护理中的安全隐患源自于护理工作技术上的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意见分歧。患者及家属自身相关专业知识相对有限,不能正确认识相应医疗护理中出现的问题,对临床治疗技术及护理工作产生误解,往往就出现会对护理人员的职业态度和敬业精神产生不应有的质疑态度。如果护理人员在工作实践中与患者及其家属未能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则无法进一步消除患方的不满情绪、疑虑等,就会导致矛盾激化,产生不必要的医患问题。因此,需加强对病患以及病患家属的相关专业知识科普和健康教育扫盲;提升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沟通技巧和防范差错意识,才能够有效避免护理中安全隐患、差错事故的发生,减少医患之间的矛盾纠纷,从而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
2安全隐患具体防范措施
2.1加强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
强化对护理人员进行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以及相关诊疗护理规范等各方面规章制度的教育工作;医院应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常规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经常组织普法教育及医疗行政法规的专题讲座与坐谈交流,进一步提高护理人员自身的安全意识。当前,护理工作人员必须具有良好的学习态度,通过自学相关专业知识,树立依法行医意识,规范自身护理工作行为。
2.2强化护理人员职业素养教育
全面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人文素养。规范行为举止,积极树立其敬业精神,如着装整齐、发型符合要求;表情谦和、面带微笑;佩戴胸牌;尊重患者的信仰、饮食习惯。对病人及其家属热情接待、礼貌待人、仔细倾听、耐心解答。并且要具备良好的交流技巧;言谈举止间体现出优秀、专业的护士形象。与此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以及护理工作的实效性,护理部还要客观的对不同岗位和不同工作性质的护理人员,制定出相对应的教育与培训计划;并对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流程加以制定和完善。另外,为避免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如用药错误、压疮、药物外渗、非计划拔管、坠床等,还须制定相关的防范制度。为了进一步强化护理工作的规范化管理,还应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的护理规范评价制度,最大程度地避免或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通过对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培训与教育,要求相关人员必须热爱本职工作,服从工作安排,态度积极主动;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之下,护理人员应主动询问、发现病患及其家属的要求,最大程度的帮助解决;同时,在尊重病人及家属的前提下,确保病人隐私。护理人员应具有较强的组织沟通能力,善于与其他科室医护人员进行沟通、合作;学会换位思考,积极为病人着想,遵循伦理法律原则,全面维护科室及医院的公众形象。护理人员还必须善于判断、发现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潜在问题,积极做好预见性护理;秉承对患者高度负责的态度、规范化护理的原则,全面确保医护质量和医护安全。
2.3建立医院护理安全制度,健全质量管理机制
护理部门应加强在护理质量、技术及制度方面的管理;建立一整套合理、有效的质量管理机制,明确各级护理人员的岗位职责。如护理例会制度;护士、护士长考核制度;奖惩制度;护理管理制度;护理制度;护理质量检查及质量控制制度等等。同时,还应对护理会诊、抢救工作、护理单元药品管理、处理突发事件预案、标本采集、送检以及护理人员安全培训等工作均应健全其相应的管理制度。另外,还应加强对质量的控制,培养护理人员养成主动参与检查、监控以及管理的积极性以及严谨、敬业的工作作风。与此同时,还应建立、健全妇产科危急重症患者的救护流程;建立有效的护理安全事件上报系统;建立护理部以及病区护理安全自查、自检制度等等。并对以上规章制度予以严格执行,彻底保证护理工作的质量。
2.4加强护患沟通,融洽护患关系
妇产科护理过程中,必须树立“以人为本”思想,全面增强护理人员自主服务意识以及工作态度,实现与患者之间的“无距离”沟通,为防范扩理纠纷奠定基础。由于,妇产科病患在住院期间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导致其产生一些负面情绪;此时,病患往往希望得到更多的心理安慰、人格上的尊重以及相关健康知识、疾病知识的了解。这就需要护理人员须以谦和、热情的工作态度,主动而耐心地做好病患的心理护理、健康护理、膳食护理、用药护理等工作,主动巡视、主动关心病患,视其为自己的姐妹,耐心帮助其解除忧虑、不安、疑虑等问题,避免与病患及其家属发生冲突。并通过理解、宽容的态度,谦和、理智地对待病患及其家属所表现出的疑虑、误会、不配合,甚至是一些不礼貌的行为,才能最大程度地预防发生护患矛盾。
3结语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2012年11月~2013年11月入妇产科接受治疗的1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年龄22~57岁,平均年龄(35.1±10.1)岁;病程持续时间最长的是10年,最短的1年,平均病程(2.5±1.2)年。本次入选的100例患者,全部为已婚或者未婚有性生活者,依据具体的治疗方法将100例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抗生素疗法:观察组使用抗生素治疗,1.2g克林霉素加入250ml生理盐水,2次/d静脉滴注和0.8g替硝唑,1次/d静脉滴注,连续治疗10d为1个疗程,依照患者的病情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3~4个疗程的治疗。中药治疗:治疗组使用中药方式治疗:①中药内服:使用银花、丹参、败酱草各30g,川断、桑寄生、当归、赤芍、川楝子各12g,蒲公英、厚朴、枳壳、元胡各10g和6g香附。每日一剂用水煎服,分两次用温水送服,服药时间分别是早餐后0.5h与晚餐后1.5h。②中药外治:使用红藤汤保留盆腔内灌注,红藤汤药物组成为蒲公英、红藤、败酱草、紫花地丁、鸭跖草各30g。患者如有包块,可另外加入莪术、三棱和桃仁各10g,腹痛者另外加入香附和延胡索各10g,腹冷痛另外加入10g附子。所有药物加水煎成100ml浓汤,便后保留盆腔内灌注,1次/d,在月经结束后的第3天开始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连续治疗10d。
1.3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患者的白带和月经恢复正常,下腹坠痛的情况明显减轻,同时身体的各项免疫功能有显著提升,生活质量有明显改善;有效:患者的白带和月经基本恢复正常,下腹坠痛情况有所缓解,且患者身体的各项机能有所提升,生活质量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无效:患者临床各项表现症状与身体机能无明显改善,甚至发生恶化。总有效率=痊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治疗效果
治疗组患者接受中药内服外洗治疗后,痊愈31例(62%),有效16例(32%),无效3例(6%),总有效率为94%,观察组患者接受西药抗生素治疗后,痊愈23例(46%),有效14例(28%),无效13例(26%,)总有效率为74%,临床治疗效果治疗组明显优于观察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治疗组3例患者出现小腹疼痛,没有进行任何处理的情况下症状自行消失;观察组7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停药后症状自行消失。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临床妇产科疾病,慢性盆腔炎的发病率较高,且近年来发病人数愈加低龄,发病率更是逐年攀升。有研究资料显示[2],不洁性生活与经期卫生是造成慢性盆腔炎发病率持续增长的主要因素,且饮食辛辣和过度劳累也是诱发慢性盆腔炎的重要因素。慢性盆腔炎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病程持续时间长,顽固性强,难以治愈且有较高的复发率,严重影响女性生理与心理健康,现如今已经得到了业界广泛关注与重视[3]。临床治疗慢性盆腔炎有多种方法,本次研究中分别使用中药治疗和西药抗生素治疗。治疗组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式,丹参、蒲公英、当归、赤芍等药物,具有清热解毒、补血活血和改善炎症以及提升人体免疫力的功能。中药治疗的治疗组总有效率94%,相比观察接受抗生素治疗的总有效率74%明显更高(P<0.05),此研究结果和甘露[4]的研究报道基本相似。另外因为西药的成本较高,而中草药有广泛的来源,且成本低廉,所以在慢性盆腔炎的治疗过程中使用中药治疗能够缓解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除此之外,因为中药自身的特性,临床治疗过程中使用中药治疗的副作用更小,能够更有效的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减少临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本次研究中治疗组3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观察组7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治疗组(P<0.05),且治疗组未经处理不良反应症状自行消失,观察组在患者停药后不良反应症状消失,这一结果表示治疗组使用中药内服外洗的治疗方式,不良反应症状轻微,安全性较高,显示中药治疗的副作用更小。另外为了降低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患病率,需要加大健康宣教力度,注意经期卫生,保持健康的性生活,饮食宜清淡为主,少饮酒,多运动,不要过度劳累等,树立健康的生活观念以实现预防盆腔炎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