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产科护理论文

产科护理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16 16:01:2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产科护理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产科护理论文

篇(1)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产科正常分娩的产妇100例,年龄21~32岁,平均(27.6±3.1)岁;初产妇58例,经产妇42例;均为单胎;孕周38~41周。将产妇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的产科护理,即产前进行健康宣教及围生期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以产妇-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1)应用新式护理观念,护理人员以“产妇-家庭”为核心,遵循“尊重、支持、合作、选择、授权、灵活性、信息及力量”原则,使产妇获得人性化的护理,且其家属也获得相应的服务。(2)营造良好的产房环境。通常温馨、舒适的环境可以让产妇放松心情。针对部分产后情绪低落者,可在病房内播放一些轻柔的音乐,安慰产妇的情绪,或者保持病房安静,让产妇多休息。(3)在健康宣教过程中,鼓励产妇积极表达内心的感受,包括期待、焦虑、恐惧等,据此,护理人员进行积极引导,组织小组讨论或者要求家属一同学习分娩知识,掌握分娩技巧,增加自信。(4)产时允许产妇的丈夫或其他1~2个亲人陪产。(5)产后指导产妇及家属共同学习照顾新生儿的技能,帮助产妇转换角色及掌握母乳喂养的技巧。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产妇的母亲角色适应、母乳喂养技能、新生儿护理技能、护理满意度以及自然分娩率,前4项评价指标分良好、一般、差三级。

1.4统计学方法选取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试验组产妇的母亲角色适应、母乳喂养技能、新生儿护理技能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636、18.881、14.583、8.696,P<0.05)。对照组产妇自然分娩32例,占64%(32/50);试验组产妇自然分娩41例,占82%(41/50),两组产妇自然分娩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34,P<0.05)。

3讨论

篇(2)

分析产科近几年发生的护理差错36例进行分类并计算各种原因引起的差错所占的比例。

2结果

2.1导致差错出现的原因及分类

用错液体发错口服药15例,占41.67%;电脑错输漏输医嘱9例,占25%;医嘱核对错误4例,占11.11%;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发生的压疮3例,占8.33%;新药物不熟悉引起的差错2例,占5.56%;输液外渗面积≥3cm×3cm2例,占5.56%;孕产妇观察不及时致分娩待产室1例,占2.78%。

2.2护理差错与护士工作时间的关系

护理人员工作时间1~3年16例,占44.44%,4~7年7例,占19.44%,7~10年5例,占13.89%,10年以上的8例,占22.22%。

2.3发生护理差错的人员资历情况

主管护师1例占2.78%;护师9例,占25%;护士25例,占69.44%;助产士1例,占2.78%。

3讨论

3.1原因分析

核对制度没有在整个护理过程中贯彻实施是导致护理差错发生的关键。产科护理人员因为患者多,病情变化快,急危重患者多,护理人员与床位比例低于标准规定,繁重超负荷工作量导致她们体力透支身心疲惫,久而久之,对身体健康产生极为不利影响是发生护理差错的外在因素;因为对工作缺乏责任心、执行制度不严格、工作闹情绪、心不在焉是发生护理差错内在因素。护理操作是一种枯燥繁琐重复性高的过程,容易使护理人员产生麻木、枯燥乏味的感觉,致使护理人员逐渐丧失了工作热情,出现烦躁情绪,她们习惯用以往的经验来解决和处理护理患者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忽视了核对制度在整个护理工作过程中贯彻执行,自以为是。此次调查显示,由于治疗操作过程中心不在焉,忽视护理规章制度,核对制度没有彻底运用到护理操作过程中以致于出现漏输错输医嘱,换错液体,打错肌肉注射针,发错口服药所占比例最高为77.78%。这些护理差错发生与产科护士没有熟练掌握查对制度,责任心缺乏有关。护理人员在本科室工作的时间长短有关,在本科室工作三年以内的护理人员发生差错的比例最高,因为产科的护理工作专业性强、患者周转快、病情变化迅速多样、风险极高,这就要求产科护理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应急应变能力,默契配合医生,镇定自若,忙而不乱。而这些低年资的护士因为他们参加工作的时间短,缺乏专科知识专业技能,经验少,遇到急危重症患者出现手忙脚乱,导致护理差错发生的根本原因。十年以上的护理人员虽然已取得护士执照,因学历较低,政策性晋级障碍,造成工作懈怠,责任心不强,学习不积极,5~10年间的护理人员学历高、学习积极主动、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有机结合,对服务对象。充满了事业的信念对产科护理工作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用现代护理观对患者进行高质量整体护理。此阶段的护理人员发生护理差错的比率低。护理人员随着资历提高,差错的发生逐渐减少。对于这部分护理人员由于具备较高的资历,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丰富,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严把质量关,进行护理查房和护理会诊,指导低年资护士解决护理难题,并进行业务知识培训,并积极开展护理科研,在护理工作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3.2防范措施

严格掌握和执护理工作制度,发生护理差错的原因一方面与责任人缺乏临床经验,工作能力低,专业知识掌握的不牢固,缺乏处理问题的应急能力等因素外,护理管理和规章制度的不完善或不落实有直接关系。在护理管理工作中要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为确保护理质量的提高,护理部又修改和补充了护理规章制度,护理常规,操作流程,病例书写规范和各项护理质量标准,分层落实,组织实施。并不断的进行检查,开展知识竞赛和护理操作比赛,不断举行知识讲座和技术培训,提高了护士们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认真贯彻执行和遵守护理核心制度,在各项护理操作中时刻牢记“三查八对”,以预防和避免差错发生。加强基础质量管理、环节质量管理和终末质量管理,基础护理是产科护理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专科护理,提高护理质量的保证。加强基础护理管理的主要措施有:加强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使护理人员树立整体护理的理念,强化护理人员重视基础护理。护理部成立了基础护理管理小组,科学的制订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和终末质量标准,定期开展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定期检查经常督促,对护理人员严格要求。通过对护理差错的调查分析,找出引发差错的薄弱环节,制订出适合本科实际情况的具体规定:午夜班更改为双人值班,并且还设置了听班制度,保证了患者多工作量大时有两名以上护理人员值班,避免因工作繁忙而发生护理差错。护理值班人员分工协作,责任明确,药物从药房取出,液体配制,到患者用药等一系列环节要双人核对,层层把关,责任到人。输液患者悬挂输液卡,术后卧床的患者,一律悬挂防压疮卡,责任护士定时为患者翻身,记录并签名,以杜绝压疮的发生。终末质量是评价护理活动的最终结果,是所有病人护理结果评价。基础质量评价,环节质量评价,和终末结果评价是密不可分的,评价结果所获信息经过反馈纠正偏差,达到质量控制的目的。以降低差错的发生。加强护理人员的再教育,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护预防和减少理差错的发生,护理部在了解护理人员知识结构和业务水平的基础上,作出培养计划,稳定护理队伍,保证护理业务骨干发挥护理特色,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水平,有计划的安排全院各级护理人员的业务活动,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举办新知识新业务讲座,选派业务技术骨干外出进修学习,参加学术交流。本科室护士长根据本科的实际情况,制定一系列相应的具体措施,护士长不定时抽查考核,重点考核“三查八对”在操作过程的运用情况。责任护士必须熟悉所管患者诊断、治疗及护理措施,并认真做好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生理、心理及社会等方面的问题,以保障患者的身心健康。要求全体护理人员熟练掌握各疾病护理常规,各种护理操作流程、危重患者抢救技术等专业技术知识,不断的进行提问,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制定出相应的整改措施,针对发生护理差错发生的实例,在每周总结例会上,再进行分析、讲解、讨论、评价,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使本科室全体护理人员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加强责任心,提高了护理差错的防范意识,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全科护理人员牢固树立防范意识,护理差错的发生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由此可见预防和消除护理差错最有效的策略不是对“犯错误的个人”进行惩罚,而是应该对系统问题进行改进。这就要求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找出引起安全隐患的原因,制订出防范隐患的具体措施,严格按照护理规章制度处理日常工作中所出现的护理问题,并虚心向上级护师请教,及时向值班医师汇报,避免和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

4结语

篇(3)

1.1一般资料选用

我院2013年在职的护理人员80例,年龄20~42岁,平均年龄(28.4±3.6)岁。其中中专学历42例,大专学历30例,本科学历8例。职称:护士34名,护师26名,主管护师16名,副主任护师4名。

1.2方法

对护理人员行人性化管理方式,具体管理方式如下:首先,为护理人员营造一个和谐、友好的工作环境。坚持人性化管理的方式,以公平、公正、公开的管理原则为核心,要求护理人员一方面要不断改正自身在护理工作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不断转变自身的工作态度,另一方面要与其他护理人员互相扶持互相帮助,努力提升护理团队的整体工作质量。其次,实现护理人才资源的最优化配置。根据护理人员的不同工作能力、性格特点将其分配在相应的工作岗位上,贯彻落实好岗位责任制,在排班问题上实现医院利益与个人诉求的平衡化处理,真正实现管理上的人文关怀。最后,打造有爱和谐的大家庭。针对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出现的失误与问题,护理人员应将自身视为团队的一份子,互帮互助,既帮助他人改正错误,又提醒自己进行积反省,让每一个护理人员都切身感受到团队的温暖。对比分析护理人员在管理前和管理后在产科护理中的护理人员行为评分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1.3统计学处理利用

SPPSS18.0统计学软件对实验中所有的数据进行统计并分析,并用平均数与标准差表示涉及到的计量数据,当P<0.05时,表明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接受人性化管理模式后,护理人员行为评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等均明显优于人性化管理前,二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篇(4)

1.1一般资料:收集2012~2013年到我院产科行手术治疗的产妇共70例,年龄22~38岁,平均为27.8岁。纳入肝肾功能正常且已完成知情同意书的签署者,排除有严重产科合并症、精神障碍及全身系统疾病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原则将其分成两组,组间一般资料比照无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在临床上给予常规产科护理,观察组在其条件下施加人性化护理,具体包括:

1.2.1术前护理:①基础护理,协助产妇完成皮肤、会清洁及各项检查,指导其注意休息,并摄取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及热量,以提高机体抵抗力。②术前访视及疏导,术前积极与患者沟通,耐心为其解答相关分娩知识、手术方法及注意事项等,以缓解其不良情绪,并争取其家属配合,共同给予患者情感支持。③放松训练,为减轻术中疼痛或牵拉等问题,术前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训练、麻醉训练等。

1.2.2术中护理:入室后,对患者进行适当安慰和鼓励,全程陪伴在产妇身边,以使其保持良好心态勇敢面对手术。麻醉时保证动作轻柔,需要应用约束带时,可取棉垫置于其内,尽量提高患者舒适度。术中尽量控制患者的暴露范围及时间。

1.2.3术后护理:术后部分产妇可能由于心理压力骤降而发生晕厥现象,护理时,需要协助产妇回房,并在给予产妇细致、全面呵护的同时,对其脉搏、血压及血尿常规等进行密切监测,若有异常则应即刻告知主治医师并协助处理。部分术后有较剧烈的疼痛者,还需遵医嘱给予镇痛剂治疗。

1.2.4其他人性化护理措施:此外,还可通过拉家常、播放轻音乐及增设盆栽等方式,来为产妇提供一个更为舒适、温馨的环境,提高其护理配合度。

1.3评定标准:发放自制调查问卷表,调查医护人员服务态度、各项护理内容等,包括非常满意、满意及不满意3项,发放70份,回收100%。同时采取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产科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情况进行调查,共计20个条目100分,分数越高表示焦虑症状越重。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7.0版本统计数据,以卡方或t形式检验计数或计量资料,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可取得97.1%的临床满意度,比对照组的80.0%更为理想,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护理后的SAS评分要较其护理前、对照组有优越性,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篇(5)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来本院治疗的妇产科腹部手术患者1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74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1~69岁,平均年龄(43.2±7.6)岁;其中异位妊娠21例,剖宫产12例,子宫全切除术23例,子宫次全切除术14例,宫颈癌4例;实验组患者年龄22~67岁,平均年龄(42.8±8.3)岁;其中异位妊娠22例,剖宫产16例,子宫全切除术20例,子宫次全切除术15例,宫颈癌1例。两组患者年龄、病情种类、手术方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切口护理,包括术前备皮、术后切口护理等,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的加强腹部切口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2.1术前心理护理

术前护理人员积极与患者沟通来减少患者的焦虑和紧张情绪,配合医生进行相关检查。向患者讲解病情的发展状况以及手术措施和安全性,从而减少患者对于手术的疑惑。

1.2.2术中护理

护理人员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为主治医生准备好手术器械,减少术中出血量,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减少手术过程中手术人员、手术仪器等引起的声音刺激,术中严密监测患者的脉搏、心率、呼吸等各项生命体征,年老、体弱患者适当调高室温和使用保暖设施,防止术中低体温发生。同时,密切观察手术患者反应,对于手术过程中引起的牵拉反应给予心理安抚,从而使患者平稳度过整个手术过程。

1.2.3术后镇痛护理

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可对患者疼痛的性质、时间等方面进行评估,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以采用音乐疗法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和按压腹部切口法等,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1.2.4术后饮食指导

患者在术后6h内禁食,之后可以进食少许食物,并少食多餐。尽量减少容易产气且不易消化的食物摄入,但需保证患者的营养摄入以促进患者的快速恢复。

1.2.5术后换药

护理人员应每日关注患者的切口是否存在渗液渗血等情况,并及时换药。针对肥胖患者应注意保持切口干燥,防止脂肪液化。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切口疼痛及愈合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患者中,术后腹部切口疼痛轻52例,中12例,重10例;伤口甲级愈合68例,手术瘀痕5例;对照组患者中,术后腹部切口疼痛轻38例,中25例,重11例;伤口甲级愈合43例,手术瘀痕11例,实验组患者的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篇(6)

产科外阴消毒是产科检查和分娩前最常用的外阴皮肤消毒操作,消毒液经过不断地研究也不断变化着,从常用的低效消毒剂(1‰新洁尔灭〈1〉等)到目前常用的高效消毒剂(点尔康PVP碘伏等)。但操作流程始终不变,目前我院和各大医院的产科主要按照《临床护理指导》第219页所示的产科外阴消毒操作流程〈2〉进行临床操作。但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发现存在一些蔽端,故我院产科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调查和研究,尽可能达到既利于病人又利于实际工作,以供大家探讨。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文选用产妇60名,均为初产首次进行产科外阴消毒者,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30例。两组孕妇所用的消毒液均选用点尔康PVP碘伏(简称碘伏)含有效碘0.5%,主要成分进口PVP-I(1998)沪卫消证(XD)字第010号。一组(标准组)采用常规产科外阴消毒〈2〉流程操作,即先用皂球清洁外共三遍,然后用温开水冲去皂水,再用一清洁干棉球擦干水迹,最后用碘伏纱球消毒外三遍,顺序为:小、大、、左右大腿内上1/3、会阴、左右臀部和周围,注意消毒范围不得超过前一次的消毒范围,同时防止冲洗液流入阴道;另一组(对照组)直接用碘伏纱球消毒外三遍,消毒顺序和注意事项同前一组。两组孕妇均在消毒前后均各取会阴体和会阴侧切范围用无菌棉签取样送细菌培养,并比较细菌培养结果进行分析。

1.2方法

两组均进行消毒前后局部采样送验细菌培养,并进行结果分析。

2结果分析

两组孕妇在消毒前检出的细菌均检出各种细菌生长,如有大肠杆菌、粪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枯草杆菌、阴沟杆菌、粪产碱杆菌、革兰氏阳性杆菌和革兰氏阴性杆菌等。两组孕妇在两种方法消毒后局部送检细菌培养结果均未检出细菌生长。

分析其原因,主要可能与过去所用的消毒剂为低效消毒剂(新洁尔灭为主),现在所用的消毒剂为高效消毒剂(碘伏为主),后者即使在减去部分环节也能达到有效的消毒作用。

3讨论

3.1标准组存在的一些弊端

有关研究指出,即将进行各种手术的病人中约70.0%的个体将会出现焦虑性反应,临近手术前夕,50.0%左右会有暂时的恐惧感。即将分娩的妇女的心理反应基本类同(3)。而标准组由于在会阴消毒操作中多三次皂球擦洗、一次温水冲洗和一次清洁干棉球擦干等操作,加上操作时可能造成的引起的器械撞击声,冬天时皂球无法加热可能造成的冷刺激,腰背部衣服可能被冲洗水冲湿等造成的不良刺激,都可能加重分娩的妇女的焦虑性反应。美国Crandon医师认为,焦虑较重的产妇往往伴有分娩并发症。因此,减轻焦虑成为产程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4)。如何减少不必要地操作,减轻不良的刺激,以防分娩并发症的发生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3.2对照组的有利一面

3.2.1对产妇有利方面

首先由于减少产妇的不适感,如冬天冷皂球反复擦洗的冷刺激等;其次可避免产妇腰背部衣服的潮湿,保持干臊,增加舒适度;再则可减少对产妇的不良刺激,如镊子的撞击声等。

3.2.2对护理人员的有利方面

首先相对减少外阴消毒操作的繁琐,使工作强度的相对减轻;其次缩短一半的外阴消毒时间。使护理人员更力注于对产妇的心理护理,使产妇能及时运用有效的方法控制焦虑,消除产妇的焦虑性反应,使其积极配合医护人员,顺利通过分娩过程。

3.2.3对节约卫生医疗资源的有利方面

由于对照组的外阴消毒减少了步骤,同时也减少了纱球的使用,节约了纱球,也间接节约了纱球制作的人工。另外又节约了皂液的配制和消毒,也节约了医疗费用。

2.3碘伏的性能特点和优点

点尔康PVP碘伏又称无痛碘(简称碘伏)为高效消毒剂,可以杀灭一切微生物,尤其对细菌繁殖体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快速杀灭作用,对组织无刺激,性能稳定,安全可靠,广泛用于皮肤粘膜消毒。在使用过程中,病人无其它消毒剂类似的刺激痛。但注意对严重的碘过敏者慎用,我院近几年使用中未发生一例过敏。

4小结

本文通过对两种产科外阴消毒操作方法的比较和分析,认为两种消毒方法在消毒效果上无差异,而且对照组的外阴消毒操作方法有诸多的优点,便于实际临床操作,可望对临床护士工作给与一定帮助。但标准组的常规操作并不是完全否定,在必要时还是需要的,如在产妇周围有粪便时、外阴分泌物较多时等。在实际工作中应灵活应用,但原则是尽可能减少不良刺激的同时,保证消毒的效果,使产妇在心理上、生理上的舒适感不断增加,顺利通过人生这一重要事件——分娩。

参考文献:

(1)上海市卫生局医政处和上海市医院等级评审委员会编印.护理学基础知识.1992,14

(2)王玲娣主编.临床护理指导.上海:上海市卫生局,1994.219

篇(7)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妇产科手术患者80例,年龄23~45岁,平均年龄26.5岁,其中:26例为子宫肌瘤,17例为卵巢囊肿,10例为畸胎瘤,4例为黄体破裂,4例为宫外孕,2例为异位妊娠,17例为足月待产。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手术方式

所有患者均采用腹部手术治疗。

1.3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妇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

1.3.1预防性护理

术前对患者进行预防护理,能有效减少术后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术前为患者冲洗阴道并严格消毒,术后给予患者甲硝唑,能有效预防患者术后发生下肢血栓性静脉炎。应认真观察患者术后体温,若患者发生不明原因的低热,应及时检查白细胞分类,是否有中性粒细胞增高的情况,早期患者无自觉症状及体征,对停用抗生素后再次出现低热,中性粒细胞数大于0.76%以上的患者,应视为本病的高危患者,进行严密观察。

1.3.2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护理

下肢静脉血栓会导致患肢发生肿胀和疼痛,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患者对病情的担心也会使其心理压力过大,护士应对其进行心理护理,安慰鼓励患者,使其能积极配合治疗。急性期的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8~10d,将患者患肢抬高到高于心脏水平20~30cm,使血栓黏附于静脉壁上,期间禁止按摩患肢,以防发生血栓脱落引起肺栓塞。患者膝关节应屈曲l5°,避免于患者膝下垫枕,以防影响其小腿静脉回流。患者使用溶栓药时,在使用抗凝药物(尤其是肝素)前,应测量患者的出血时间,患者用药后,应观察有无出血倾向。溶栓药物溶解后易丧失活性,为保证药效,药液应现配现用。给予患者药物后,应及时监测其血小板情况,防止发生血小板过低性出血;对患者行局部溶栓药物应用时,股动脉穿刺应将股动脉搏动的最表浅处作为穿刺点,穿刺成功应及时会血,以防刺入股静脉。推药时,应注意观察回血情况,以防药液注入血管外,造成患者的不良后果.患者患肢肿胀情况减轻后,应嘱患者进行适当活动,促进血液回流,预防产生新血栓.期间患者应多食用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纤维的食物,禁食油腻、辛辣食物,以避免患者发生便秘。

1.3.3并发症的护理

下肢静脉血栓的并发症主要有肺栓塞和出血。患者如突发呼吸困难,发绀,应考虑是否为并发肺栓塞并立即通知医生,积极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治疗。使患者取平卧位,给予高浓度吸氧,避免患者进行深呼吸、咳嗽、剧烈翻身,给予患者静注地塞米松10mg。给予患者肝素及溶栓药时,患者可能发生自发性出血,因此,患者应药后应对其血小板及凝血时间进行检测,还应注意观察患者注射和插管部位有无渗血或血肿发生,有无黏膜出血发生。此外,还应注意观察患者如发生头痛、呕吐、血压突然升高、意识障碍,可能发生颅内出血,应及时通知医生抢救。

2结果

观察组患者下肢静脉炎的总发生率为7.5%,对照组总发生率为20%,观察组下肢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