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机械化养护论文

机械化养护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16 16:01:1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机械化养护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机械化养护论文

篇(1)

关键字: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体制

一、新时期加强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必要性

加强高速公路养护管理是保证高速公路在运转过程中的重要的保证,是保持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基础设施总量大幅度增加,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对高速公路的管理要求也提高到了新的高度。加强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可以减少公路的投入,降低资源能源的消耗,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达到节约成本,统筹兼顾的目的。如果养护管理跟不上,就会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从而导致公路环境以及各种人员配备上等一系列的问题。因此,通过加强养护管理,提高好路率,充分发挥公路存量资产的最大效益,促进社会交通运输的可持续发展,是公路管理中的一个关键的一环。

同时,加强高速公路养护管理是建设节约型交通行业的必然选择。交通是资源占用和能源消耗都比较大的行业。在我国人口、就业、资源、环境等矛盾更加突出的今天,交通事业发展面临的一个突出矛盾,就是日益受资源、能源的制约,特别是资金、土地的约束尤为突出。在一定意义上,公路建设是积极的发展,养护管理则是永续的发展。只有切实重视和加强公路养护管理,通过养护尽最大努力延长现有高速公路的使用寿命,通过管理最大限度地提高现有公路设施的效率,才能更加有效地减少对土地的占用和其它资源的消耗。

二、我国高速公路养护管理面临的问题

由于我国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体制绝大多数属于管养一体型, 进一步细分为: 行政事业型、企业化管理, 事企结合以及“一路一公司”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在高速公路发展初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其优势是, 拥有属于自己的养护队伍, 能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组织人力、物力进行集中养护维修, 提高了高速公路抵抗风险的能力。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高速公路的迅猛发展,这些管理体制所显现的弊端也愈来愈多, 主要表现在:

1、养护管理体制不能适当发展需要。目前我国高速公路的养护管理大多仍沿用事业型的管理体制,公路站作为交通局的下设机构,既是公路管理者又是养护生产者也是养护质量的监督者,这种“政事企合一”的管理体制极不符合市场运行规则致使监督失去严肃有效性,造成公路养护高投入、低产出,养护质量差路况不稳定,生产与管理责任不清发生养护质量问题责任很难追究;同时养护经费的来源、拨付及使用方式,不能适应高速公路管理部门的经营性要求。

2、管理方式陈旧,效益低下。现行的公路养护方式大多以道班为单位经费按人头分配,道班对辖区的公路实施全面的养护和管理这样导致协作水平不高,劳动效率低下。养护单位一方面急需专、精、尖的人员,而另一方面却无法解决剩余职员的安置问题,形成了人事用工的“两难”局面;在工资分配上,效益工资在工资总额中所占比例较小,员工积极性未能充分调动起来,故劳动生产率低下。

3、养护信息化、机械化水平低。由于资金不足,造成养护作业信息化、机械化程度低设备更新缺乏必要的资金积累,无法实现机械设备的保值、增值,又由于公路养护部门是事业单位,养护机械属非经营性资产,致使养护机械用于对外开展经营创收受到限制,机械设备资源难以得到充分利用。

三、我国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发展策略

1、加大资金投入,全面提升养护管理信息化、机械化水平,并在工作中合理运用信息管理系统、养护机械设备,提高工作效率。随着全球信息化的发展,信息化在全球范围内以它自身的优点在各个行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信息系统的完善和各种机器设备的完善,已经是公路养护管理发展的必然要求,所以应尽快建立现代化的信息系统,配备必要的路面、桥梁技术数据采集检测仪器,积极参与高速公路管理经验交流,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使高速公路养护管理跟上时代的步伐。养护机械化是高速公路养护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逐步配备节能、高效、低污染、低噪音、大功率、多用途、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养护机械,加强养护机械的组织管理,提高机械的使用效益,以适应高速公路养护作业安全快捷的要求。

2、严格规范管理制度。管理制度的指定在管理过程中有着重要的限定和规范的作用,在高速公路的养护管理中,要加强管理制度的规范性,具体到管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以及对各个环节所中人员及机器设备的要求和规范性应有明确的规定,只有制定了严格规范的管理制度,并按照其规定严格执行,讲原则不讲关系,讲纪律不讲情面,讲实效不搞漂浮,高速公路的养护管理工作才会有条不紊、严而有序的开展。

3、提高养护职工素质,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养护队伍。有针对性的对桥梁养护、路面维修和隧道养护等技术人员进行严格、专业的培训,加强养护技术人员的学习,增加专业技术知识,强化责任意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打造人员精干、技术全面、训练有素的专业化高速公路养护队伍。一支好的队伍,不仅需要专业的技术知识,而且需要高的工作责任感和荣誉感,这就需要在养护管理过程中加强这方面的培养,使员工能够在提高专业素质的基础上更加强自身的综合素质,以期对高速公路的养护和建设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四、结束语

养护管理体制的不同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养护事业的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建立精干合理的高速公路养护体制和灵活高效的运行机制,培育规范的养护作业市场,是高速公路养护事业的最终发展方向。目前,我国高速公路养护管理还处于体制转变的起步阶段,在探索市场化的过程中,要树立通过深化改革促进养护事业发展的观念,增强主动性和紧迫感,积极主动地推进养护管理体制改革,最终形成统一、高效、有序竞争的高速公路养护体制。

参考文献

[1] 何秀媛.高速公路养护管理模式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篇(2)

关键词:农机推广;问题;方法

农机化为农业发展中一重要内容,农业是否可以健康发展直接影响着人民的利益,尤其是农业发展中的机械化问题,从农业角度上来看,机械化为农业发展的基础。现在,国内机械化虽然有着较快的发展速度,可是农机的推广还面临着一些问题,依旧与农业机械化的实现有着一些距离。笔者探究了如何应用农机推广来提高农机化的发展,详细情况见下文。

1农机推广在农业发展中所具有的作用

现在我国农机化程度越来越强,对农业实际生产量以及人力和物力都具有重要作用。可是农业生产人员几乎都是农民,他们没有非常强的机械化意识,并且在农机化方面也没有较高的认识程度。所以,在推广农机时,就应该对农民进行培养,让他们提升对农机化认识水平,进而使机械在实际农业生产中更具利用效率。

2现在推广农机工作中面临的问题

2.1没有完善的推广体系

推广农机工作中。因为没有健全的服务体系,致使农机推广无法顺利展开。有一部分机械设备在实际作业时,会发生一些故障,而农民却没有良好的操作与维修技术,再加上没有健全的服务体系,使农机推广工作未被广大农户所认可。

2.2没有充足的推广经费

推广农机时,经常会因为没有充足的经费支持导致推广不能真正落实,这对于农机化的发展造成了严重阻碍。所以,想要顺利地进行农机推广,就必须获得政府的支持,由政府投入推广资金,以促进农机化的稳定发展。

2.3没有多样化的推广方式

现在垦区农机化发展非常迅速,但机械设备的实际应用形式还非常单一,致使农机的真实效果没有被发挥出来。推广农机时,就是使众多机械设备都可以被很好的利用,进而加快农机化的发展速度。现在大部分农民都没有较强的创新改革意识,更不会对机械设备进行更新改造,从而阻碍农机化向前发展的脚步。

2.4推广人员没有充足的知识含量

推广农机设备的过程中,因为众多农民没有亲自接触过这些农业机械。所以,自身对于农业机械是否使用存在着严重的猜疑,再加上农机推广人员不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因而不能准确进行机械介绍,使得农机演示过程也非常的模糊且简单。这样就会导致广大农户对新农机很难接受,阻碍了新农机的宣传。此外,推广人员自身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不够熟练。还会导致信息落后迟延的情况发生,最后获得到的推广效果自然不会十分理想

3农业机械推广工作实施的新方法

3.1完善推广方式和规范推广行为

为了保证农业机械技术能够在有关部门得到顺利推广,提高推广工作的工作效率,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在农民中进行宣传,利用法律制约和农民的监督职能促进农业机械化技术完善推广。并落实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安排,规范具体的机械技术推广措施,在系统的试验、培训、技术服务的工作中,凸显出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最大使用价值。

3.2借助农机补贴政策扶持发展农机大户

在农民土地种植中,要对田地实施补贴,还对购买机械的农机大户进行补贴扶持。从而提高农民利用机械技术的积极性,并在购买机械的同时免费提供技术的培训和前期的技术服务工作。另外,在农机的购买中要增加质量保护管理和合同的建立,利用延长质量保证的年限等,让农民能够安心的使用农业机械。

3.3加大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宣传

在农业经济建设中,由于农民们的科技信息渠道较少,不会利用计算机等信息化设备对相关的机械技术查询,导致农民们的信息一直处于较闭塞的状态。在农业机械化技术普及的过程中,要不断加大宣传推广,建立农业机械技术推广宣传队伍,定期宣传目前的机械技术,并利用图像、数据等信息让农民们进行全面的认识。

3.4培训相关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

由于工作人员的时间限制,不能够对各处所有的农民进行技术的指导和培训,在推广工作中,可以对所在区域的农民选举先进分子,培训相关操作技术和注意事项,并通过先进分子的技术传播,快速的推广机械操作技术。帮助技术人员对相关的推广方法、原则及程序进行改进完善,本质上就是科学管理技术与农业生产技术及农机工程技术三者的统一。学科的统一性因提升科技的整体能力而得到充分发挥。

3.5建设示范基地促进先进新机具与新技术推广

示范基地的建设首先要获取相关财政部门及政府部门的支持,通过示范基地对机具的试验,将适用的新机具与新技术向农户推广,使其认识到农业机械的使用对农业生产的有益之处。提高农户使用机械化技术的意识,改变其传统的生产方式及观念,指导农户在农业生产中应用新机具、新技术。

篇(3)

【关键词】水利工程;土方施工;机械化施工

1引言

水利工程对于我国水资源开发、水资源保护以及水利建设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水利工程与部分建筑工程相比其存在有施工量大、施工环境相对复杂的特点,所以,在水利工程施工中需要使用到机械化施工方法,利用大型机械对水利土方工程施工,能够有效地提高土方工程施工效益,对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也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2水利土方工程及其机械化施工原则

水利土方工程施工是水利工程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是对水利工程中的防洪施工、水电施工、工程水土保持、土方垃圾处理等环节。而在水利土方工程施工中,其不仅要考虑土木建筑工程施工层面,同时也要考虑水利建设层面,在水环境中建设的土方工程,工程施工环境更为复杂。水利土方工程机械化施工原则包括:1)水利土方工程机械化施工应遵循环境保护原则。环保施工、绿色施工是当前工程施工的主题,是环境保护和工程施工的双赢做法。而在水利土方工程施工中,采用机械化施工,不仅会对地区内环境造成污染,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水利工程环境中的生态和谐。所以,在实际的机械化施工中,使用工程机械、选择工程机械应该尽量减少对工程环境的破坏。2)水利土方工程施工中应该遵循便利性原则。水利土方工程施工量较大,使用到的工程施工材料以及施工机械比较多,所以,为了保证水利工程水工能够合理地进行,在当前工程施工中,应该注重遵循方便性原则。在选择机械设备的过程中,应该注重选择方便使用、运输便捷、机动灵活的工程施工,保证机械化施工现场管理中,能够做好合理的调配管理,保证施工正常使用。另外,在实际的工程施工中应尽量选择现代自动化控制设备,按照施工量合理选择工程施工机械设备,保证工程机械设备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效力。

3水利土方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部分问题

3.1水利土方工程施工中机械化设备相关问题

水利土方施工中,采用机械化施工对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控制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水利土方工程机械化施工中,还存在有机械化调配问题,影响了机械化施工的具体进行。一方面,在实际的水利土方机械化施工中,还存在有机械设备选择不合理问题。当前机械化施工背景下,不同施工环境和施工量情况应该选择不同的施工机械设备。而水利土方机械化施工中,机械化设备的选择方式存在难点,部分单位施工中不能合理地安排设备租赁和设备采购方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水利土方机械化设备的选择效益。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机械化设备使用应该保证工程施工效率以及施工质量。而在实际的工程施工中,机械化施工管理人员对设备使用缺乏合理的管控,设备使用过程中施工人员操作不正规,设备缺乏合理的保养,也造成了设备损坏问题,影响工程施工的具体实施。

3.2水利土方工程施工中机械化施工环保问题

水利土方工程施工中,机械化施工还存在一定的环保问题。水利土方工程施工是在水利环境基础之上实施水利建设,在其实施中要对水体环境、水体土方、区域内水土进行挖掘,可能会造成一定的环境影响。另外,在大型机械化设备投入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噪声污染,影响施工中的生态环境。

4水利土方工程机械施工的管理控制策略

4.1具体施工案例

本工程为安徽省蚌埠市淮干一般堤防加固工程,该项目于2014年5月被国务院确定为172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施工要求在堤防加固工程中,将黄苏段、天河封闭堤和塌荆段堤防防洪加固为20a一遇工程施工,堤防等级为3级,其中,延伸堤苏家岗桥至姚圩段堤防为4级。在具体施工过程中,涉及土方建设内容包括:新建加固堤防31.573km,护坡22.185km,防汛道路18.658km,穿堤建筑物8座。其中,黄苏段加固堤防21.15km,含新建堤防7.855km,铲除老堤8.283km、天河封闭堤加固堤段长8.5km,其中,加培土堤段8.18km,塌荆段加固堤段长3.534km,其中,堤内增加盖重1.06km,劈裂灌浆1.51km。以下是对本加固施工中机械化施工管理进行的总结。

4.2工程施工机械的合理选择

水利土方机械化施工过程中,水利土方施工机械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所以,在水利土方施工管理过程中应该对施工机械设备选择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保证水利土方施工能够良好地进行。合理选择水利土方施工机械设备,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1)工程机械化施工前机械化施工管理者应该对工程施工方案进行准确的分析,根据工程施工量、工程施工环境、工程施工方案细节内容合理地设计工程机械选购方案,保证工程机械选择的合理性。2)水利土方工程施工机械化设备选择过程中,应该控制好施工设备的采购环节。在当前机械化施工中,土方工程施工设备采购分为直接购买方式以及租赁方式2种,在其选择的过程中,机械化施工管理者应该根据施工工期、施工具体需求计算直接购买方式以及租赁方式的工程效益,合理选择工程施工方案,保证工程机械化设备采购更加合理。另外,在具体实施采购的过程中,应该注重机械设备的性能检测和质量检测,保证选择的工程机械设备具有良好的性能和质量[1]。在水利土方工程施工中,通过合理的工程机械设备选择,保证工程施工设备实施能够更加高效,从而保证工程施工更加合理。

4.3工程施工机械化施工的合理控制调配

水利土方工程施工中,做好机械化设备的合理调配,应该建立机械化设备的使用调配制度,根据调配使用制度合理地使用工程机械化设备,保证施工更有秩序。如在制度内应该合理地分配好机械设备的使用时间、养护时间以及维修时间,并按照施工现场规划好机械和设备的摆放区域,保证机械设备能够得到良好的保护[2]。水利土方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的合理调配施工,应该注重机械设备人员培训。在实际的机械设备使用过程中,使用人员应该对工程机械设备有一定的了解,所以,在实际的工程机械化施工管理过程中,应该注重机械化设备使用人员的合理调配,保证施工人员能够具备专业的机械设备使用技术和经验,保证工程机械设备使用更加高效。

4.4工程施工中机械化施工环境保护控制

现代水利工程施工中,机械化设备的使用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不符合当前绿色环保施工的理念,所以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应该注重机械化施工的环保控制。一方面,在机械化施工中应该对机械化设备的使用进行合理的安排,并尽量使用清洁能源,减少污染排放;另外一方面,在机械设备施工后,施工单位应该做好生态资源恢复建设,保证施工合理地进行[3]。

5结语

篇(4)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管理;要点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工作的好坏会直接影响机械设备在施工过程中的连贯性,对于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加强公路施工机械设备管理的重要性

(一)施工企业的资质由机械设备数量决定

国家规定相关施工企业应该按照自身拥有的净资产、注册资本等资质条件进行资质申办,通过审查合格拿到等级资质证书以后,才可以在资质许可的范围内进行施工活动。另外,只有按照一定标准投入了设备才能获得资质书,只有获得了相应的资质书才可以从事具体的工程建设。施工企业应该严格按照资质书上的承办范围购置相应的机械设备。比方说一级的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资质应该只有拥有160t/h以上的沥青混凝土以及设备,拥有68台大型设备,才能得到施工总承包的相关资质,才可以承揽更大的工程。

(二)招投标的先决条件在于施工机械设备投入

我国在颁发了《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文》,对拟投入合同工程的主要施工机表进行了制定,其中主要包括机械名称、额定功率等要素。公路施工机械按照该文件来说已经成为工程竞标的重要施工手段,同时公路施工机械在工程竞标过程中也是重要的物质手段,在工程投标中成为重要的先决性条件。

(三)施工企业经济实力主要体现在施工机械设备数量上

一个施工企业的生产能力主要体现在施工机械设备的数量上,公路施工机械在施工企业中属于一种固定资产,可以反映出单位的经济效益。施工企业只有形成了经营上的良性循环,才可以在机械设备上投入更多的资金,这样就可以多一分中标的胜算,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发展得更快,才能真正做大做强。所以,在公路施工中我们应该重视机械的重要作用,在施工中不断提高机械管理的重要地位,制定相关的设备管理制度,使机械设备的更新力度得到不断加大,同时不断加强机械设备管理工作力度。

二、公路工程机械的管理和养护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已经开始步入机械化的公路施工大道,引进了很多高科技设备和机械,但是目前我国公路建设在使用和利用机械的过程中,由于受到了很多因素的影响,极其容易损害机械设备,增加不必要的维修费用。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公路工程当中的机械管理设备不够完善

在公路建设招标成功之后会有一段准备时间,投标成功的企业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准备和设计。这一过程的准备工作是极其重要的,对后期的施工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是,我国公路建筑企业的机械化处于刚刚发展时期,很多设备都不完善,并且受到了技术的限制和影响,容易造成机械和施工进程的断层,从而影响了最终的工程施工和质量。并且,由于受到了资金或者运输和技术的限制,很多大型设备无法及时的配置到公路施工现场,跟其他的施工机械相比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这样就造成了机械管理的困难。

(二)公路工程当中的机械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所谓的制度不够完善很大程度上是指建筑企业在制定管理制度之后的执行力不强,造成了管理和控制漏洞。虽然国家相关部门一直对公路工程中的机械设备相当重视,也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原则和标准,对公路施工中的机械操作和养护都有很多严格的规定,但是在执行的过程中仍旧存在了很多问题,导致最终的管理不够完善。一些施工单位过于注重经济利益,完全无视了国家的机械操作规范以及原则,造成了机械使用中的磨损和破坏。

(三)公路工程当中的机械管理设备在使用中受到的严重损害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公路工程建设在实际工作当中,过于重视经济效益而忽视了机械的管理和养护。为了保证工期对工程建设设备进行超强度和超负荷的使用,造成了机械的磨损。另外,机械设备出现的一些小问题容易被忽视,机械维修人员不进行细致的检查和维修,长时间的积累便会影响到整体的运行。还有一个要点是相关部门不愿意花费太多的资金进行机械维修,在出现问题之后仍然进行强制性的工作,这样不仅会大大缩短机械的使用寿命,更是会让工程建设留有一些安全隐患。

(四)旧机械装备落后,新机械盲目购置

由于新技术的飞速发展,施工单位现有的工程机械设备已显得过于陈旧,机械设备的整体技术状态已经进入老化阶段,大多处于落后水平,造成企业在一此大型项目的投标和施工组织上面受到限制,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为适应当前形势,施工单位需要适当引进一批国内外先进的机械设备,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但有此企业没有根据自身发展需要,没能科学制定机械设备发展规划和购置方案,导致所购置设备不能满足项目的施工要求,成为“废物”。

三、提高机械管理工作水平的相关对策

(一)挑选适宜的施工机械

优良的机械设备能够推进工程的建设,降低机械管理的难度。这需要我们坚持配置经济化的原则,根据现场的情况以及工程的规模来选择合适的机械。机械型号和机械数量都是影响机械工作水平的重要因素,只有这样施工进度才能得到保证。遇到工程量较小的情况,为了解决成本,可以选用那些性能好的小机械工作,这并不影响公路建设的质量。相反的情况下,先进的大型机械设备适用于大型工程,具体的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除此之外,施工机械的配置工作也是不能忽视的重点,要坚持优化配置的原则,为公路工程的建设创造出最大的效益。

(二)建立健全机械管理体制

良好的管理体制有利于减少机械设备管理的压力,所以,明确机械管理流程是公路机械管理不能缺少的一个环节,工作人员应该引起重视。建立一套完整的机械管理体制,需要将管理效率与管理人员的个人利益直接联系在一起,这样能够明确每个人的责任,防止出现“人浮于事”的情况。同时,还有一点不容忽视,企业管理与群众管理必须紧密结合在一起,这是工作人员认真管理机械的保障措施,这样可以调动他们的工作热情,积极主动地承担责任。只有将管理体制落到实处,机械管理工作才能更深入,才能发挥出最大作用为公路工程服务,这样,不仅提高了机械化水平,还间接提高了公路质量。

(三)做好机械自身的安全修护工作

首先是一定要保证机械各个部位的正常使用,有缺陷或者问题的装置必须丢弃,不得心存侥幸的继续使用。同时,严禁非专业维修人员进行机械的拆装工作,以免破坏了机械的内部构造,造成安全隐患;然后在是施工操作过程中一定要遵循工作前检查,工作中注意以及工作后检查的原则,做好预防、发现和处理工作;最后是施工单位需要在机械设备的周围设置比较醒目的安全提示牌,以免发生操作人员误打误撞破坏设备或者造成安全事故。

(四)强化对机械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

随着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 机械设备的更新的速度也在加快,因此,机械的技术含量也增加了,这对机械操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机械操作人员必须转变自身的思想, 掌握更加全面的操作技术,要具备一定的维修能力。 这样看来,公路建设企业必须加强对机械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为公路建设培养出先进、优秀的人才,进而降低公路机械管理的成本以及提高机械技术水平。 公路企业同时也可以开展一些交流大会, 让工作人员之间相互进行沟通,在沟通中丰富自身知识,为公路施工机械管理作出更大的贡献。

(五)加强机械设备的日常管理

在机械设备的使用过程中,机械管理人员要重视日常管理工作,加强机械设备的巡视和检查,能够及时发现机械运行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排除机械设备的安全隐患。同时,要及时保养和维修机械设备,分类保管机械设备,重视机械设备的防水防晒管理,确保机械设备在完好的状态下工作,可以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结语

综上所述,施工部门一定要提高公路施工机械的管理和养护水平,延长公路工程当中的机械的使用寿命,这样可以保证公路施工的机械化和科技化。

参考文献:

[1]王丽.公路施工中机械设备安装维修管理[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学时代――2014科技创新与企业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下(企业管理)[C].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14:1.

篇(5)

【论文摘要】为了适应日益增长的社会经济对高等级公路行车服务质量的需要,实现高等级公路工程的预期使用寿命和功能,需要通过提高认识、采用新技术、改善机械设备、转变管理方式等措施来加强高等级公路的养护管理。

技术管理是公路养护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管理部门和施工单位为执行技术标准、规范、规程,确保养护工程质量,对生产技术所进行的一系列组织管理工作的总称,公路养护技术管理应严格控制和考核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做好交通情况调查、中况路况登记、工程检查与验收,路况检查和技术档案,健安基层管理制度,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以提高技术管理水平,使现有公路的技术状况和使用质量逐步得到改善。

1.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的基本目标

1.1概念

公路养护是指为保持公路经常处于完好状态,防止其使用质量下降,并向公路使用者提供良好的服务所进行的作业。这里,公路养护管理特指公路建成投入使用后所进行的养护作业管理。

1.2目的

采取正确有效的技术措施,经常保证高等级公路上的各种工程及设施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及时维修损坏的路产,从而保证高等级公路具有快速畅通、安全、舒适、经济的使用功能,以提高公路的运营效益和社会效益。

1.3内容

为保持路况设施完好而进行的日常维护保养;为加固完善道路及运营设施而进行的专项工程;为恢复或改进原设计功能而进行的大修工程;对沿线机电设施的维护与管理、对沿线景观、绿地的绿化、美化和环境保护。

2.技术管理任务

技术管理的任务主要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2.1培养技术队伍,要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职工技术培训,加强管理干部、工程技术人员的业务技术教育和知识更新,构成自上而下、严密而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保障体系。

2.2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现代化的公路养护体系。通过研究、开发先进的检测、监控技术和仪器设备,大力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正确评价路况,提出科学的养护政策。如推广和应用路面、桥梁评价管理系统、实行病害科学处治;推广阳离子乳化沥青、稀浆子乳化稀浆封层技术等。

2.3强化公路标准化、美化和管理规范化意识,积极实施GBM工程,提高公路路况,增强抗洪、抗灾能力,美化公路环境。

2.4完成大中修和改善工程,使公路得到全面养护,实现良性循环局面。

2.5严格实施质量控制。贯彻执行工程质量检查监督的规定以及工程监理制度,加强实验室建设,配置合格的实验人员,提高公路工程质量。

3.技术管理的基础工作

3.1技术标准、规范和规程

技术标准是标准化的重要内容,也是组织现代化生产地重要手段。技术标准反映了一个国家在一定时间内的生产技术经济水平,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国家技术、经济条件的不断发展,及时进行修定。

技术规程是根据规范的要求,对生产过程、操作方法、设备和工具的使用,以及公路建筑材料技术要求等所作的技术规定。技术标准是指导工作人员进行技术操作的文件,是养护生产中必须遵守的准则。

3.2科学技术研究、科技情报交流

科学技术研究工作必须围绕施工生产的实际情况,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施工中以及生产上进一步发展的需要解决各种技术问题,进行技术上和理论上的研究。

3.3技术文件管理

技术文件是管理部门、施工单位进行生产技术活动的共同依据,是积累和总结经验、传达技术思想的重要工具。技术文件是否完整和正确,直接影响到管理和施工的正常进行。因此,生产技术越发展,对技术文件的管理的要求就越高。

3.4技术责任制

技术责任制就是把整个技术管理工作分别落实具体的人事部门,并使之制度化,他是保证技术管理工作顺利进行,不断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环节。

4.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4.1通流量剧增,加快了公路的老化

客货运量大幅提高,重型车、超载车,日益增多,公路负荷越来越重,磨损和破坏程度增加,而原有一些公路,设计标准低,已适应不了新的形式。

4.2养护运行机制落后,经费投入不足

养护体制还没按市场化运作,现模式基本上是公路段成立养护公司进行养护,未能完全走市场化道路。对养护管理强制性要求,缺乏足够的认识有有效的法律约束,主要表现为对养护责任事故追究不力,监管不严,处罚过轻。

4.3养护信息化、机械化水平低,养护机械配套率不足,养护科技含量低

大多养护作业仍采用传统的手工作坊式生产组织,对国外已有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只处在试验阶段,还没有大规模推广使用。虽然一些地方,一些高等级公路配备了从国处引进的大功率综合性养护机械,但对机械适应能力差,对机械性能的开发存在严重不足,使用频率低、设备闲置浪费现象比较严重。

4.4养护管理人员总体素质普遍偏低,职工总体素质不适应高等级公路养护科学化、现代化水平要求

养护管理人员专业技术水平普遍较低,从事养护的技术人员掌握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能力差,直接影响了养护的质量和水平,造成了我国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技术落后,严重制约了高等级公路安全、快捷、舒适、经济等性能的充分发挥。

5.对公路养护管理所采取的措施

5.1公路的养护管理,必须严格按照养护规范的要求进行养护管理

无论是小修保养,还是专项工程和大修工程,都要按照既定的程序,做好工程项目的方案设计、原材料的质量试验,加强施工过程的检查和质量监督,并对工程的验收必须按相关规范的要求进行,确保养护工程能符合高速公路的设计标准,维持高速公路的运营标准和服务水平。

5.2公路桥面铺装、通道面层、桥梁伸缩缝、桥头搭板,水泥砼与沥青砼面产交接处路面,水泥砼路面沉降、断裂,沥青砼路面网裂、坑槽、沉降、车辙、拥包、泛油等病害,是高速公路养护过程中常要处理的技术问题,在工作中要不断总结经验,积极推广和采用新材料、新工艺。如近几年采用改性沥青混合料、乳化沥青等,都有效地缩短了工期,提高了工作效率。

5.3做好公路的施工安全管理,确保过境车辆和施工人员的安全

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目的,就是保持高速公路处于良好的运营状态,确保高速公路快速、舒适、安全、畅通。因此,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必须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来抓。一方面要对上路施工人员进行安人知识的培训。二是要配备完备的施工安全标志设施,如标志牌、标志车、反光锥,反光衣等。并按规范要求进行交通控制和渠化管理。

5.4养护管理必须树立服务观念、环保观念

各种养护作业应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如采用沥青路面旧料再生利用技术。沥青路面旧料再生利用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的,经实践证明沥青路面旧料再生具有较大的优越性;节省能源、有昨于环境保护。目前国际上再生工艺及方法大致可分为:热再生、冷再生、厂拌再生等,用于路面再生的机械有红外线路面加热、旧料破碎机、就地再生机等。

6.结束语

我国的高速公路养护正处在一个起步发展的关键时期,探索我国养护作业的发展模式,以适应我国公路快速发展的需要。发展高速公路,必须坚持建、管、养并重原则,只有科学、严格的养护管理,才能提高公路的运行质量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李小东.公路养护技术的管理.民营科技,2010,7.

篇(6)

关键字:建筑施工 机械设备 设备管理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compared with the past, the degree of mechanization have greatly ascend, in recent years, various enterprises according to their own actual situation, adhere to the mechanization of the reform,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to overcome some of the problems and difficulties, and also accumulated a lot of relevant experience. Howev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running and operating conditions of the current, there is still some problems need to be improved and solved.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problem of building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equipment management points.

Key words: construction machinery equipment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71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建筑行业当中,机械化的程度相比较于以往,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一方面,是国家体制改革的必然结果,另外一个方面,也是机械设备在相关的建筑工程施工当中作用和重要性越来越明显的体现。在近几年当中,各个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状况,坚持进行机械化的改革,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克服了一些问题和困难,也累计了许多相关的经验。但是,从目前的运行以及操作状况来看,依然还存有一些问题急需要进行改进和解决,这就需要具体的措施和方案。主要的来讲,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筑机械设备管理之中的主要问题

1.1建筑机械设备失修的情况较严重

在操作和使用当中,只重视设备的使用,而忽视了起更新和维修,加上监督工作较少,进而就造成了机械设备的性能大大下降,达不到使用和操作的需求,有些时候相关设备急需要使用,却得不到应有的维修,所以只能带病进行相关的作业,使小问题变大,并且恶性的循环。

1.2建筑机械设备的档案较分散,账目不清晰

这一方面的问题在实际的操作之中也需要有足够成都的重视。在建筑企业当中,相关的所有权归属层次有所不同,进而也使得设备的档案管理人员,在配备的过程当中也不尽相同,也就行程管理力度差别比较大并且较为杂乱的情况,有时甚至是设备无人进行监管或者是监管的力量不足,进而导致一系列的问题发生。

1.3操作人员较杂乱,队伍素质有待加强

在相关的建筑机械设备的操作以及管理人员之中,时常有着人员不稳定且人才流失较为严重的问题,并且,在其工作人员当中相应的技术水平和职业素养有待进一步加强,这样才能保证所有的工作都做到最佳、将工作当中的重点和要点落到实处。

二、 建设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管理要点

2.1深化建筑机械设备管理机构改革

对于企业机械设备管理,应当着眼于整个企业的管理,不应该由少数管理人员说了就算,更不应该是企业各个部门各干各的。这样就要求企业进行深化组织机构改革,建立企业机械设备管理系统,从而管理中决策问题要有更多的人参加,企业各部门互相监督、互相协作、互相提醒,提高个不问协同工作能力。

2.2实施高质量机械设备管理

企业在对工程机械管理时进行集中管理.将所有工程机械由同一单位进行管理,或应用机械租赁公司集中管理.对工程机械设备的集中管理具有诸多优势:第一,集中管理可以精确企业的成本核算,促进增长管理人员与操作人员的责任心和工作积极性;第二,集中管理可以提高施工企业的专业化管理水平,保证了设备管理制度的推进与实施.于此同时,小范围便于企业的管理,有效的减少了支出,减少了设备闲置的时间.在满足本企业需要的情况下,可以将闲置设备进行租赁。第三,企业设备管理部门在制定维修以及保养计划的时候,必须对设备进行具体情况的分析,针对不同设备,采取不同措施。对于新设备,以提高人员的技术水平与加强机械维护为重点,对于陈旧设备,则要求以保证运行、消除隐患、及时进行修理为重点。

2.3加强设备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

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新型机械设备也随之不断问世,这就要求管理者必须要有与时俱进的观念,能够科学合理地对工程机械进行购置、安装、维修、更新改造,同时可以全面的管理。企业方面,要加强员工技术培训的力度,开展设备管理、维修与操作人员方面的设备管理研讨会。对操作、使用设备的人员要进行专业的培训教育,熟悉掌握设备的结构、使用要点、维护方法、故障排除等‘做到操作人员会检修、检修人员会操作。在企业形成学技术、钻业务的工作氛围。从根本上提高管理者和维修人员的专业技术素质。

2.4做好建筑机械维修保养工作

工程机械设备作为物化科学技术,是施工企业主要的生产力。设备维护保养是设备管理的基础工作。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设备自然磨损与部件损坏是不可避免的,及时的对机械设备进行保养与修理直接关系到工程机械能否正常使用。 企业应当加强对设备管理部门的重视,避免设工程机械管理部门人员的频繁调动,将设备保养工作落到实处。企业同时应当注意克服短期行为,正确的处理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关系,实现企业的长效管理。对于企业一些部门只用不管的现象,要从抓成本管理与强制保养入手,规范部门自购行为,强化制度约束能力,切实可靠地解决目前设备价值形态与实物形态严重脱离的问题,从而减少企业损失。

建设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管理创新

3.1积极建立机械设备的绿色管理与维修模式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社会、经济、政治、人文等各方面全面发展成为我国的目标。当前,环境、资源、人口是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三大问题。尤其是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资源大量消耗,我国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节能减排”等理念。在机械设备行业中,这些理念也同样适用,“设备的绿色管理与维修模式”是综合环境影响和资源利用效率的现代维修模式,设备资源的持续和高效使用,在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还满足国家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要求。例如,坚持“绿色管理与维修模式”,从设备的使用到最后的报废整个过程,最大程度的使产品保持和恢复原来规定的状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使维修废弃物和有害排放物做到最小,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最小。“绿色管理与维修模式”是可持续发展和节能生产模式在维修业中的具体体现,是现代设备管理与维修的发展趋势。

3.2全面开展TPM全员生产维修,使TPM更加全面化、完善化

TPM已经成为被国际企业界广泛认同的、成功的维修管理模式。因为地域不同,文化不同,TPM的推行方法也有所不同。原始的TPM存在诸多不足,因此,现阶段要对TPM的全面化和完善化。我国TPM全员生产维修和维护通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基本形成了体制,我们还要实现设备管理、制定规范、设备的保养以及维修中的综合性、系统化,形成一个从上到下,从下到上,从操作人员、维修人员、管理人员到全体人员都参加的TPM全员生产维修,并将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创新以项目管理方式作为企业重点工作来抓,根据设备在生产中的重要程度、维修难易情况,将预防性维修与事后维修进行有机结合。

3.3提高机械设备管理与维修的信息化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机械设备管理与维修工作中也应加强信息化管理。计算机辅助设备管理与维修能够提高企业各方面能力。通过计算机的信息化管理,对设备的使用、维修、养护等进行信息的收集,对于出现故障的设备进行电子档案的存储与管理,为以后设备故障机理和可靠性维修性的研究工作提供依据。我国机械设备应逐步走向的计算机管理科学化、信息化的路子。

参考文献:

[1]李有平.试论机械设备的运行问题以及相对应的改进措施[M].建筑工业资讯,2010.9:33-35

篇(7)

公路运输通道,在当今社会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国一直大力进行高速公路的建设。然而,由于高速公路本身的特殊性及重要性,使高速公路在养护方面不仅涉及的内容多,而且工程量大。对高速公路相关管理部门而言,如何做好高速公路的养护工作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论文通过分析高速公路养护的意义、特征,综合我国高速公路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总结出一系列的解决对策。

关键字:高速路公路;养护;发展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U412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高速公路是国家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是专门为汽车提供高效能服务的公共设施。而且,高速公路是由代表国家的政府交通主管部门规划的、按一定程序审批并由政府部门或企业建设和管理的收费通设施;它既是国民经济的命脉之一,也是国防设施的组成部分,它的路况如何关乎大众的生活和安全,关乎社会效益。要求管理者必须使高速公路保持良好的路况,为社会提供安全、快捷、舒适、经济、优美的行车环境。所以,对我国高速公路管理而言,高速公路养护管理时期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关系到高速公路的总体服务水平,也是近些年高速公路管理快速发展的必然结果。然而,目前我国的养护管理仍处在传统和粗放式管理模式下,运行机制缺乏生机和活力,缺乏竞争,养护管理技术水平也不适应路网发展和高速公路交通的要求,这已严重的阻碍了高速公路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

一、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效益

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顺畅进行是保障高速公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对我国交通运输以及经济发展有着重大影响。高速公路进行养护管理具有以下效益:

1、社会效益。高速公路与民众的生活、安全息息相关,高速公路养护管理是政府管理的非经营项目,因此,高速管理者在工作过程中必须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正确树立“公路建设是发展,公路养护也是发展,而且是更为重要的发展”的观点。

2、经济效益。无论高速公路属于经营性还是非经营性项目,其建设、养护、管理都会涉及到经费问题,而且,依据公路运行的相关要求,考虑运营管理中的经济效益,运营管理人员必须考虑多收钱或者少花钱。为此,高速公路管理者必须保证高速公路安全、畅通、路况良好,从而能吸引更多的车辆,扩大其收益;其次,管理者还必须确保高速公路的价值,防止或者减缓公路老化,预防公路安全问题,尽量延长其修整周期,从而降低其经营的成本。而且,高速公路管理者必须通过公路的养护管理才能更好的实现。

二、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特征

高等级公路的设计同一般公路有很大区别,其特点是标准高、全封闭、全立交,且在通车环境方面要保证其快捷、安全、舒适、畅通。所以,高速公路在养护方面具有自身的特征。

1.其养护对象具有全面性、广泛性

高速公路的养护对象不仅包括桥涵、道路、隧道及其沿线附属设施,还包括通信、监控、照明设施、交通工程设施、棚亭等建筑,环保、绿化、园林设施以及不同的生活设施等。由此可见,高速公路养护和管理的内容涉及了园林、机电、建筑、光电、道桥、机械、计算机等多种专业,并形成了一个系统的、紧密联系且内容广泛的综合养护体系。

2.养护作业具有强制性

鉴于在国家综合运输网络中,高速公路所占据的地位十分重要,因此对其的养护应该以法律的名义强制性进行。

3.养护的高成本性、人员高素质性

众所周知,高速公路在养护过程中其材料选用标准较高、建设标准高、机械规模及使用比例较大、施工程序复杂、养护范围广、保护措施较全、现代化设施较多,因此,同一般公路相比,高速公路的养护管理成本较高。而且高速公路的养护投入不仅可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使得道路及设施的长久完好,还可收到通行费收益和社会效益的双重回报。所以,从事养护的作业与管理人员必须具备高素质,熟悉养护对象的技术构成。

4.养护工作具有经常性、时效性

我国高速公路不仅属于国家基础设施且收取费用,所以,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相关部门必须及时修复损坏部分,保持高速公路的完整状态,确保行车畅通、安全、舒适。而且,若养护工作存在懈怠和疏忽,势必会对道路及其设施本身造成潜在危害,同时也会严重威胁高速行车的驾乘人员的生命安全。

5.养护方式要求高

高速公路养护方式同普通公路的养护方式相比具有更高的要求。首先,构建一套提前发现问题并快速处理的反应机制。其次,尽量减少在养护过程中的工作时间,保证道路的畅通和持续。最后,严格依据相关安全操作章程进行养护。此外,鉴于高速公路路段长、设施多等特点,需要在作业时尽量依靠机械,从而提高高速公路的养护质量与效率。

6.养护技术的专业性、复杂性

高速公路养护工作涉及的学科领域比较广泛,科技含量高、技术工艺复杂。而且,养护检测手段上,需具备现代化综合检测设备。而且,在养护过程中除需要具备机械化、专业化技术外,还需要随着养护管理的发展不断探索和推行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和新技术。

三、我国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发展现状

我国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伴随着高速公路发展而诞生,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进一步深化和我国的经济建设的发展而发展。据统计,截止2013年年底,我国高速公路里程已超过100000km,平均每省3000km。高速公路通车运营的同时,必须进行维修和养护。其现状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组织机构比较健全

现阶段,我国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组织形式愈发多样化。其组织形式不但包括综合管理机构,还包括专业管理型机构,单纯以管理为主的养护机构,以及自设施工队伍的养护机构。我国各地高速公路均设有专门机构来从事养护管理工作,这是我国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得以发展的最基本的保证。

2、管理措施较为完善

在高速公路养护方面,我国管理人员结合各地方养护实践经验,制定并创造了很多不同特色的养护管理规范、措施、制度及考核方法等。如,围绕“及时、快速、优质、高效”的基本要求制定的养护工艺措施;按照“预防性养护”制定的养护计划;依据“六修、六清、六无”标准制定的检查方案等等,这些措施在高速公路养护过程中效果显著。

3、机械配置较为合理

目前我国高速公路养护设备配置正向着更加实用的方向发展。由于投资渠道不同,机械配置现状与合理高速公路养护的机械的配备相比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现阶段,我国高速公路养护设备配置具有引进设备多、综合设备多和大型设备多的特点。而且,以贷款方式修建的高速公路大都在建设费用中考虑了养护期设备的购置计划。其他一些高速公路尽管由于资金等原因设备购置不能及时到位,但随着公路的运营,也都可以逐步解决配置问题并满足日常养护的需要。近年来,各地方养护管理部门随着养护经验的积累,已开始注意养护设备的专用化、国产化和小型化。这些设备不仅投资较低,而且使用方便,效果显著;同时还可提高设备的利用率、降低管理费用。

4、人员素质可达到要求

随着高速公路通行时间的增长和国内外信息交流的加强,目前我国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人员的素质也在大幅度提高。特别是近年来,各地高速公路养管部门均十分注意选拔、招聘一批高素质、高学历、年轻化的专业技术人才,充实到养护部门或一线上来,使高速公路养护的技术素质和年龄梯度有了结构性变化,形成了较好的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配置。

四、我国高速管理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高速公路具有无可比拟的“快速、安全、便捷”的优越性,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偏差都会影响高速公路整体效益的发挥。因此,为适应我国经济建设的要求,提高管理水平,充分发挥高速公路的作用已经成为了高速养护管理的核心工作内容。高速公路在我国的运营管理仅有十余年时间,目前还处于探索适应阶段,高速公路养护也一直沿用“建、养、管、征”于一体的传统体制。高速公路的养护管理者,既是高速公路养护者,也是养护的监督者,这种养、管不分的模式给高速公路养护工作带来众多弊端。现阶段,我国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中存在以下问题:

1、管理体制不完善。我国自全国高速公路管理第一次研讨会开始,每年举办已历时9年。全国各省的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在积极交流管理经验的同时,探讨在政府的指导下如何规范高速公路的养护管理。到目前为止,我国高速公路还没有一套完整的包括高速公路养护标准在内的规章制度。而且,尽管各省市在养护管理机构及组织方式上较为健全,我国大多数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仍采用事业型管理体制,养护经费采用拨款方式。然而这种管理模式已经开始不利于高速公路公司型经营的发展。其体制还对高速公路养护水平的提高和养管机制的创新造成了不利影响。某些地方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体制上存在明显不足,主要表现在人员机构臃肿,管理观念陈旧,分配机制缺乏活力。而且,目前的高速公路养护管理模式处于被动养护的状态,即哪里出现问题就去那里解决,看似养护目的明确,其实养护管理模式已经跟不上高速公路养护的需要。因此,这种被动的养护管理模式是一种毫无计划的模式,不能防患于未然,最终导致养护资金得不到充分利用。再者,与养护相关的路政管理体制、交通管理体制,以及“一卡通”的收费分配体制创新型低,也在不同程度制约和影响着改革高速公路养护体制进程。

2、缺少定额与规范。现阶段,我国尚未根据我国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情况制定统一的养护定额和规法。因此,在高速公路养护管理过程中,各地管理部门在确定养护工程费用时主要依据公路工程实际情况和定额,并参照《公路养护技术规范》中有关高速公路的条款制定养护方案;养护工作的考核一般仍沿用“好路率”标准。然而,这些准则和借鉴资料无法满足高速公路全方位养护的现实需求,不能反映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整体面貌。尤其是高速公路实行公司经营模式后,其行业定额和规范的统一就显得更为重要,否则将不利于我国高速公路的长久发展。

3、存在“重建轻养”的问题。“重建轻养”是高速公路管理中一个长期都没能得到良好解决的问题,其主要表现为缺乏养护投入资金,不重视提高养护作业的科学性。我国高速公路在养护管理中之所以会出现这类问题,第一是因为我国在公路建设过程中资金投入不足,尤其是近些年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力度加大,以及,近年来公路行业管理的要求逐步提高,具体体现在对道路维修、交通标识、周边绿化及环境整治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标准,相应的费用支出也有较大幅度地增加,使得高速公路养护经济负担更重,而且,某些管理者没有认识到早期养护对高速公路管理的重要性,而且其建设的压力一直大于高速公路养护的压力,这在建设与管理合一的高速公路管理体制中更为明显。第二,高速公路在建设时期融资方式多为贷款。因此,其运营阶段会面临巨大的贷款回报压力,很难抽取资金从事科技养护,某些地区甚至还会出现养护资金被挪用的现象。第三,分中外合作或转让经营权的高速公路,只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从而忽视了高速公路的养护管理。

4、养护及管理技术水平无法满足路网发展的需求。如今,我国公路路网的不断发展、完善,特别是高速公路发展迅速,使得在技术、机械化水平等高速公路养护方面提出了更高的需求。现阶段,我国高速公路养护方式及组织规模水平较低,且管理与决策过程中的信息技术比较限制,其机械水平及集约化程度和养护生产科技水平都有待提高。

5、管理手段滞后。鉴于高速公路技术密集的特征,其管理由一般公路以养护、畅通为主,转变为到以快速、安全、舒适为代表的信息跟踪系统和道路运输保障系统两者并存的格局。但是,由于管理的科技性较低,因此无法充分发挥系统的功能。与此同时,高速公路养护对机械化程度的要求较高,因此,所有养护单位占用大量资金养护配置机械设备,因此它既是安排、决策部门又是实施管理部门,这种管理模式缺乏监督性,很容易造成资源浪费、效率低下。

五、我国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相关对策

1、统一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体制

鉴于我国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特征,因此需要根据社会需求以及经营运行实际情况调整和改善养护政策。近年来,随着高速公路路网的逐步形成,这就要求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在相关区域内对公路的维护和交通具有一定的调度、分流能力,同时也要求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统一其管理体制,能够集中领导、合理布局、统一管理、管养分离。而且,养护管理体制的统一并不等同于经营模式一体制,而是在规划、调度及标准方面进行统一。这种方式是在路网逐步完善的条件下对一域一公司的进一步完善,在形成路网的区域内,进一步归纳为一域一公司,使其能够迎合高速公路发展趋势和产业的特征。而后设立专业的养护基地或者养护公司,综合考虑其业务能力内的合理养护里程,提高其高速公路养护效率。需明确的是,网路形成后,其养护成本会相对降低,其效率则会提高。基地设立要做到这一点,只有打破一段一公司或一路一公司的割据,实行高速公路管理区域集团化才能实现。这并不排除在集团公司领导下,各路可以根据其特点和经历,组建经营性质不同的管理公司、经营公司、股份公司或上市公司。

2、开放高速公路养护市场

对于一般公路而言,养护资金是其很难解决的问题。加之其养护管理部门属于事业性机构,因此公路系统内部的市场范围有限制。而对于高速公路而言,其资金来源主要是通行费用,因此其营运模式和服务形式形成了一个市场环境。为解决资金问题,开发高速公路养护市场,让公路建设项目无论其性质是经营性、公益性还是既有公益性又有经营性都应采取市场竞争的办法。且高速公路建设投资体制的多样化和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也能让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高速公路养护资金运转困难的问题。

3、培养专业化的养护队伍

高速公路养护工程的特点是机械化程度高、人员素质全面、维修反应迅速、技术性强、安全措施严格。所以,完成高速公路各种常规养护和应付各种突发事故的抢修工作,需要养护队伍要做到训练有素、人员精于、机械配套、技术全面、安全措施完备,这样才能符合高速公路养护管理方面的要求。所以,高速公路维修人员必须具备多项技能,技术精良。因此,相关部门应该对维修作业人员进行技术相关方面的培养,使其了解各类养护、施工机械的性能、用途,能够按照工作分工,承担所管理项目维修方案的确定,绘制简单的施工图,设计各种需要的配合比,能够使用常规手段和检测仪器考核养护施工成果的各项技术指标。同时,为确保维修队伍的管理顺利,其管理人员也要接受相关培训,丰富其技术和管理方面的知识,了解大宗材料的市场行情和各类工种的劳动力、技术工人的有关生产定额,能够编制工程预算和决算熟悉各类养护工程的成本构成,能够指导各类养护施工作业,具有一定的管理作业现场的能力。

4、严格考核管理

现阶段,高速公路的养护作业正逐步采取招投标方式,实行计量支付制度。承包人在接到养护任务后,逐条细化分解《公路养护技术规范》的要求,而后先要制定一个能高效完成养护合同要求的考核制度,抓好考核制度的落实,做到明确职责、目标分解、加大检查和奖惩力度。与此同时,相关管理部门也要落实其考核制度,将环境、出勤、出工率与养护实绩列为考核内容,明确检查扣分办法,并加大日常养护巡查考核力度,通过内业外业相结合、出勤与实绩相结合。

5、养护管理行业性工作向协会化方向发展

为能更好地进行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各地区高速管理部门每年都会一起讨论合适的策略,并试图在政府管理下成立一个高速管理协会。这个协会并非政府部门,因此没有相应的政府职能权限,但可以经授权或受委托为政府承担部分管理工作,对高速公路的社会效益、经营情况以及运营服务水平进行评估考核,并根据相应的委托对高速公路养护运营质量进行检查;组织制定规程、规范和行业标准,协调服务,营造市场环境,公布管理信息,建立市场规则等。行业管理协会既可以按区域设立区域性的分会,也以按交通信息、养护、政策法规、收费管理和服务等内容设立专业委员会。协会中的养护管理专业委员会应主要负责高速公路管理中的养护技术管理。目前,很多规范性的工作已由交通部委托研究所、设计院在组织。协会中的专业委员会或专家委员会受政府委托,独立于政府从事行业管理工作。这种管理模式对高速公路养护管理而言是一种新的且有效的模式,对高速公路管理养护而言十分有利。

6、突出路面巡查做好预防养护

为使得养护工作的规范性,确保高速公路畅通,避免突发性事故、大规模损坏发生,就必须重视预防性养护工作。预防性养护主要指道路巡查、沥青路面清灌缝、桥涵检查、交通量观测等工作。

(1)桥涵检查。以往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多与桥梁相关,因此“养路不养桥”是以往养护工作的薄弱环节。因此,在今后养护工作中,需要通过对桥梁的定期和经常性检查并登记卡片,系统掌握桥梁技术状况,及时发现缺陷、损坏等异常情况,而后制定相应措施,保证行车安全,延长使用寿命。相关养护管理部门在大暴雨或其它灾害发生后,还要特别组织专门的桥梁检查,以便能及时发现桥梁中的安全问题,组织抢修,减少安全事故。此外,还需经常检查涵洞进出水口的情况,防止其出现淤塞问题,以确保高速公路排水系统的完好、畅通。

(2)道路巡查。进行道路巡查时需要根据相关技术要求对道路情况进行排查,而非是简单的“看看”。在检查过程中需要对道路中的情况进行记录,特别是雨天巡查和夜间巡查对高速公路的安全意义重大。在洪水季节以及雨天时期巡视路面情况,可是对高速公路的路面、路基、涵洞等设施的排水情况进行了解,及时发现安全隐患,避免高速公路出现交通事故,从而造成更大的损失。若道路中已经出现了安全问题,及时设立危险警告标志,保证通行安全。而夜间上路巡视,可以对交通安全设施的使用功能进行检查,及时发现损坏的防眩和诱导标志,并及时更换。

六、结束语

高速公路的作用及特点决定了其养护管理的重要性与特殊性。如何搞好高速公路的养护管理,是摆在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及经营企业面前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正确树立“高速公路建设是发展,高速公路养护也是发展,而且是更为重要的发展”的观点,是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按照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为满足高速公路的使用公益性,及其社会化大生产的商品属性,我们必须从高速公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高度,结合高速公路管理养护的实际情况,研究现代化的养护管理对策,深化改革现行高速公路养护体制与运行机制,走出一条适合我国高速公路事业不断向前推进的新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体制,从而确保我国高速养护管理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 黄世斌,施殿宝,龙丽芳. 论高速公路存在的问题与养护管理[J]. 山西建筑. 2007(35)

[2] 杨卫国. 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研究[J]. 科技资讯. 2007(23)

[3] 刘国珍,匡翠勇. 浅谈我国高速公路养护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宜春学院学报. 2007(04)

[4] 黄世斌,施殿宝,龙丽芳. 论高速公路存在的问题与养护管理[J]. 山西建筑. 2007(35)

[5] 杨亮. 重庆高速公路综合执法模式研究[D]. 西南政法大学 2009

[6] 刘万里,孟祥茹,高速公路运营管理[J],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7]陈传德.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