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6 16:01:1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旅游伦理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旅游地 生态安全 保障体系
近年来,由于旅游业的发展所引发的旅游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并已成为制约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而旅游地生态安全则是实现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旅游地生态安全是指用以表征旅游可持续发展所依赖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处于一种不受威胁、没有风险的健康、平衡的状态和趋势。反过来说,旅游地旅游业的发展不会造成旅游生态系统不可逆的变化而导致其质量的降低,不存在退化和崩溃的危险。
一、 我国旅游生态环境受到的威胁
目前出现的旅游生态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即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退化。
1.环境污染。环境污染问题集中表现为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噪音污染、视觉污染和固体垃圾的堆积等。旅游地内游客大量集中以及旅游设施燃烧煤炭,释放有害气体,造成局部污染严重,大气污染还引来酸雨对旅游地文物建筑造成损害;固体垃圾污染也是目前我国旅游地普遍存在的问题,一些旅游服务行业所产生的大量固体废弃物未经处理或处理不当便堆积、散布于景区之中,长此以往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2.生态破坏。旅游业的发展对生态的破坏体现在旅游活动对生态旅游资源质量的负面影响,总体上表现为对生态资源四大功能即调节功能、载体功能、信息功能和生产功能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例如,人类在生态系统内活动频繁,包括机动车辆的大量使用、景区燃煤、垃圾的堆积等引起大气、水源质量的改变,破坏了非生物环境。
3.资源退化。
目前由于旅游开发及其它原因所引起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已使得我国旅游资源总体恶化,大量已开发旅游地的旅游资源呈现出退化的趋势。其表现为:天然林减少、生物多样性锐减和旅游地的城市化倾向。
二、旅游地生态安全系统构建的意义
旅游地生态安全是衡量旅游生态环境与旅游经济发展是否协调的重要依据,也是实现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条件,而旅游地生态安全的保障体系的构建则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这一终极目标的前提和基础,通过对旅游地生态安全评价及保障机制的研究,可以了解旅游业发展与旅游生态环境可持续之间的关系,以便在进行重大旅游地发展决策时对生态安全问题给予充分考虑,确保旅游地生态环境健康,最终实现旅游地资源、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另外,构建旅游地生态安全保障机制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促进旅游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旅游地生态安全的保障机制的构建,将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威胁旅游地生态环境健康状态的隐患,使旅游地生态环境处于无风险的健康、平衡状态。同时,要保障旅游地生态安全,关键是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毋庸置疑,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应始终贯穿于生态安全问题的研究,也就是说,确保旅游地生态安全的过程也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过程。
三、旅游地生态安全保障体系的构成
旅游地生态安全保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根据旅游景区生态安全评价结果制定的计划和策略,保障旅游地生态系统健康、持续地发展。当旅游地生态安全评价的结果显示生态安全程度降低或未按预定目标发展时,分析影响旅游地生态安全的关键因素,若其并非完全不可抗力(如自然力),而是人为能够改善的,则旅游地相关部门必须通过调整、管理,保障生态环境向良性、健康方向发展,采取的一系列保障措施。采取的一系列保障机制应包括:旅游地生态安全组织管理保障、旅游地生态安全资金保障、旅游地生态安全政策法规保障和旅游地生态安全教育保障。
1.旅游地生态安全组织管理保障
旅游地生态安全组织机构的设置可以借鉴环境管理组织结构,建立全面式旅游地生态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其最高管理者是景区环境管理工作的主要责任承担者,受其委托,管理者代表是景区生态安全管理工作的具体责任承担者和环境工作与其它部门工作的总协调者,便于全面管理;管理者代表负责设立景区生态安全管理部门和环境保护机构及其职能分配;而且生态安全管理部门担负景区环境管理工作的督促、检查、协调及综合的责任;环境保护机构和其他专业机构合作处理景区环境问题,有利于把环境管理和业务管理有机协调起来;另外还需设立环境咨询机构,专门对生态安全及环境保护的相关问题进行咨询。全面式生态安全组织机构的结构如下图所示:
全面式的生态安全管理组织结构示意图
2.旅游地生态安全资金保障
对旅游地生态安全保障的投入资金,可以借鉴国外与国内其他行业的先进经验,实行国家和地方财政相统筹,部门和社会相结合,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资金保障机制。针对我国目前旅游地的经费来源现状,保障旅游地生态安全的资金可通过征收生态补偿费和建立生态安全专项基金获得。一是对旅游资源的所有者或为旅游生态环境保护付出代价者支付相应的费用,其目的是支持与鼓励旅游地更多承担保护旅游生态环境责任。旅游者活动分散,进行监测的可能性很低,而且旅游者与生态破坏并不存在固定的关系,也无法准确衡量旅游者带来的污染,因此,征收的重点应是旅游企业。二是建立生态安全专项基金,初期可用于重要生态功能区的建设和自然生态保护,植被、地貌、水源和生物的多样性保护等。
3.旅游地生态安全政策法规保障
旅游地生态安全政策法规保障是旅游地生态安全保障的必然条件。能够从政策法规的权威性和强制性的角度来规范和控制旅游从业人员的行业行为和旅游者的行为,有效地遏制生态不安全因素。其应包括宏观性的政策法规(全国性政策法规) 和微观性政策法规(地方、行业性法规条例和企业、部门规章制度) 两部分内容。具体到旅游地生态安全政策法规的制定,应该包括制定旅游地旅游产品生产经营者产品绿色环保的监管制度,主要包括:旅游产品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估制度(EIA),旅游产品生产经营者信誉评估制度,旅游区土地利用管理制度,旅游区排污权力法,环境成本内部化的法规与实施规则等;制定违规惩罚制度也是旅游地生态安全政策法规制定的重要考虑部分,主要是对旅游地旅游生产经营实体在旅游资源开发与经营中造成的生态环境负面影响超过了环境质量标准加以制裁,包括排污超标罚款、景区物种多样性损害的补偿与罚款、景区地质地貌破坏的补偿与罚款、景观维护不当及损害的补偿与罚款等。
4.旅游地生态安全教育保障
防止破坏旅游生态环境不能仅依赖经济和法律手段,还必须诉诸伦理信念,即从根本上改变游客、当地居民、旅游从业者传统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其具体途径是生态伦理为指导,对所有与旅游有关的人员进行生态伦理道德教育与行为准则教育,普及环境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观念。一是对旅游者的生态伦理教育。对旅游者进行教育的核心是倡导旅游消费文明化,其主要涵义是尊重当地文明和文化。二是对旅游从业人员的生态伦理教育。对旅游活动经营、管理和服务人员进行环境教育与培训,使他们具备旅游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是非常必要的。三是对当地居民的生态伦理教育。要让当地居民知道当地的环境和资源对他们意味着什么,以及保护生态环境会给他们带来什么好处,从而激发他们自觉自愿地参加环境保护。其次,要宣传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政策发令,使当地居民具有初步的环境法律、法规知识。
参考文献:
[1]缪红菊.盐城保护区生态旅游环境影响及管理对策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2]牛江.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的利益相关者分析.[北京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
[3]王澍.保证我国生态安全的科技战略对策.中国科技论坛,2004,(1)
[4]俞孔坚.生物保护的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生态学报,1999,19(1)
[5]徐海根.自然保护区生态安全设计的理论与方法.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
[6]江伟钰.论依法架构国家生态安全体系.天中学刊,2003,18(3)
[7]罗文, 陈国生.湖南风景区生态安全建设中的生态伦理问题研究.南华大学学报, 2006,7(6)
[8]吕军.草原旅游发展的生态安全研究――以为例.[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论文].2006
关键词:旅游环境 旅游者 破坏对策
中图分类号:B82-0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9(c)-0097-01
自从19世纪40年代托马斯・库克成立首家旅行社以来,旅游业的发展规模日益壮大,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占据了一定地位。旅游在世界各个地区获得了长足发展,特别是二战以来,世界旅游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各国都将旅游业的发展作为提升本国经济的一个重要因子。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始于我们的改革开放初期,在20世纪末我国旅游的发展也进入到全盛时期。起先人们都片面的认为旅游业是“无烟工业、无污染工业”。事实上,旅游同人类许多其它活动一样也会产生环境污染。我们在开发景区、使用景区造成景区资源环境污染;旅游者进入景区旅游一些无意行为、有意行为对景区环境破坏。该篇文章我们仅讨论旅游者对旅游环境的影响成因及建议对策。
1 旅游者破坏旅游环境行为原因分析
对于2013年“丁锦昊到此一游”事件的报到相信很多人都记忆犹新,丁锦昊小朋友跟随其父母到文明古国埃及旅游,在参观金字塔时就在某一处留下了到此一游的笔迹。在我国各个景区几乎都能见到这样的行为,旅游者随意在名贵古树木、古城墙、古石刻上刻某某到此一游;旅游者随意践踏花草、随地丢垃圾等等比比皆是。就其原因笔者经过探究从以下三点进行分析。
1.1 我国历史影响
众所周知我国是有着上下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家,我国古人给我们遗留下了为数众多的文学作品。我国古代文人就有到处游历的习惯,上从孔子开始延至今日。他们在所到之处都会留下应景之作。从而给我们留下久远的、具有影响的文学作品。坡的《赤壁赋》,李白的《望庐山瀑布》等等都是传世经典佳作。我们有统计数据显示古人遗留作品60%是与风景有关。所以有相当旅游者受这样历史因素影响模仿名人,希望自己名字长留景区,被后人敬仰,从而采取在景区树杆、石头、护栏等处刻字留名,破坏风景区良好环境。
1.2 旅游特性影响
旅游具有异地性、暂时性特点。旅游者在到了旅游目的地之后离开其日常生活的环境以及日常所承担的角色导致道德感约束力的下滑,出现另一情景下道德判断标准。谢彦君教授曾经说过,旅游所具有的异地性、暂时性特征加上旅游在本质上对愉悦的追求往往诱发旅游者行为表现出明显的异乎寻常的倾向性。国外知名学者Malcom crick曾经写过,旅游世界是由许多倒逆现象构成的,从工作到玩耍;从节俭到挥霍;从约束到自由;从有责任感到自我放纵,对某些人而言旅游是从相识生活中枷锁的一种挣脱,它可以不承担义务,可以随心所欲,可以不受限制。在这种不受限制、道德感约束的旅游目的地,旅游者就会出现严重的道德滑坡现象,随意刻画、随地乱扔垃圾、随意踩踏花草等等。
1.3 从众效应影响
从众究其字面含义即合群、随大流。由一个人或一个团体的真实的或是臆想的压力所引起的人的行为观点的变化,也就是说在社会团体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和大多数人一致的意见,即服从于群众意见。有这样一个例子,在美国有所地质公园拥有大量的硅化木(又称石树,由于火山喷发和地层突然断裂,植物被埋于地下,在隔氧高温的环境下,经过漫长的石化作用,木材中的有机质被地下水中的硅质矿所代替,又经过地层抬升等地壳运动,将这些木化石推出地面,于是形成了硅化木。)数量众多的硅化木造就了公园的奇特景观,但是公园管理者发现每年都会有大量的硅化木被偷窃。公园管理者想了很多办法,但都不能制止这种现象的发生,于是找到心理学家要求给予帮忙。心理学家在硅化木较多的三处分别树立了不同的牌子,第一块牌子写着“您继承的遗产每天都在减少,每年有14吨硅化木失窃,尽管一次只拿一小点”;第二块牌子写着“很多游客偷拿了硅化木,破坏了公园内的自然景观”;第三块牌子写着“为保护本公园的自然景观,请不要带走硅化木”。心理学家发现第三块牌子所起到的效果最好。前两块牌子会给人另一种意思的暗示就是每年有那么多人偷拿硅化木,如果我不拿我就吃亏了。有这样从众心理的作用,收到的效果很差。在有些地方的导游词介绍中总会有这样的段子“该城墙的砖历史悠久,具有镇宅辟邪的作用,所以每年城墙的砖都会失窃很多”。很多旅游者在听了这样的导游词后觉得城墙的砖如此神奇,如果我不拿一块回家,那我岂不是亏了。我们的传播媒体每年在节假日期间都会集中大量报到旅游景点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引发旅游环境的破坏。运用从众理论不难分析这种报道带来的负面效应可能比正面效应更多。游客会误解这种不文明、破坏环境行为是常态,既然别人能做,那我也能做,且不会有羞耻感。
2 旅游者破坏旅游环境行为建议对策
2.1 加强旅游环境保护法规政策制定、实施
我们制定切实有效的法规政策,从制度层面保障对旅游者的约束,给旅游者强有力的震慑作用。现有这方面的法规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风景名胜区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等等。其中2013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就是一部很好的法律,我们还期望更多这样的法律出台。
2.2 加强景区日常管理工作
景区日常管理工作要跟得上。我们设置合理的垃圾桶数量,方便旅游者丢弃垃圾;我们设置合理的旅游者步行路径,方便旅游者在景区的行走;我们配备数量适宜的景区检查工作人员,在景区开放时间不间断、有规律的对景区进行巡查,做到及时发现并处理旅游者在景区的不文明、破坏环境行为。
2.3 加强宣传教育工作
通过有效宣传(电视、报纸、宣传标语、宣传画册、书本),使旅游者树立旅游环境保护意识。我们大众媒体应多从正面进行宣传报道;我们导游也应树立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给旅游者营造出良好氛围,从而减少旅游者不文明、破坏旅游环境行为。
2.4 加强旅游者道德感教育
都说我们国家现在是一个道德感滑坡的时代,那么这样就更有必要让我们加强旅游者道德教育,提高其道德素养,从道德层面对其提出要求达到减少旅游者不文明、破坏旅游环境行为。
参考文献
[1] 何佳梅.旅游环境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
[2] 谢彦君.基础旅游学[M].3版.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1.
[3] 刘贵勤,冯兴东.心理健康教育教程[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
[4] 杨英.大学生从众心理的分析及对策[J].现代交际,2013(11):194.
[5] 王晓华.旅游者伦理悖论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2.
[6] 马静.旅游者跨文化旅游行为比较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博士论文,2011.
[关键词]理论实证;定性研究;定量研究
[中图分类号]F59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09)24-0043-03
一、相关背景
(一)概念阐释与理论实证的概念界定
实证与阐释二分对立是指社会科学中思潮、传统或范式的不同流派。实证主义的研究框架类似自然学科的研究框架,研究者把人看作外部的研究对象,利用建立的理论和模式对其进行解释,这种解释基于事实与研究者的观察。阐释主义的研究更加依赖被研究者对其自身行为和情况进行的解释,因此阐释性研究者试图进入被研究者的内心世界,从他们的角度来观察世界,通常采用定性的方法和归纳法。
理论实证主要是指通过以定量为主的研究方法对某一理论用假说演绎法进行证实或证伪的逻辑过程。概念阐释方法主要是运用传统的定性方法和归纳法对某一概念进行描述。
(二)近期国内外旅游研究方法进展
现代旅游发源于西方,西方国家比较注重旅游学科理论体系建设,在研究方法中注重实证研究。相比之下,海外的中国问题研究者时常抱怨国内很多发表的论文结论不知道从何而来。这便是国内对旅游研究方法缺少科学探究的结果。不可否认,与国外的旅游研究相比,中国旅游研究在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均存在差距。谢彦君认为,旅游作为一个独立学科所应具有的特殊的研究方法体系还没有成型,理论范式单一,研究方法不够系统。陆林通过对国内旅游地理文献的分析发现,国内旅游地理研究描述性工作多,低水平重复工作多,缺乏深入细致的调研和先进的研究方法,影响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虽然国内的旅游研究综述文献已不少见,但专门对旅游研究方法作细致分析的却不多。
国内学者对近年《旅游学刊》发表的400多篇论文进行整理后,分析出中国旅游研究方法现状:中国旅游研究的主导范式为定性研究,且主要处于传统定性阶段(即通过参考有关论文书籍、野外调查等对研究内容作描述性或概念性分析),具体方法大多运用理性分析,也有一定数量的文章采用案例研究法,通过野外考察获取资料。随着旅游研究的不断成熟,现代定性方法(即降低研究的主观性,将主要以统计数据分析问题的文章和对各种定性资料,如论文、网络资料和报刊资料等进行内容分析)被越来越多地使用,但所占比例还相当小,资料来源虽有扩展(如网络、报刊资源),但仍不够广泛,观察法、开放式问卷和访谈法应用较少。定量分析方法在这五年内没有明显上升趋势,但研究不断趋于规范化,出现了一些和国际学术研究规范接轨的文章,但也有一些文章缺乏规范性。
总体而言,国内旅游研究方法还是以概念阐释为主要方法,这种方法的根结在于国内旅游开展较晚。在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的情况下,依然以概念阐释的传统定性方法为主,缺乏规范性成为必然结果。在国外的旅游研究方法中,尤其是美国学者受经济学实证方法广泛应用的影响,使其在方法论上常以科学的理论框架做依托,进行定量的实证研究。旅游研究方法在国外的进展与其社会学科,尤其是经济学科的高速发展是分不开的。
二、理论实证方法的优越性以及在国内外旅游研究的应用比较
休闲与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使我们面对的环境越来越纷繁复杂,这给开展休闲与旅游学术研究或管理实践增添了很大的难度。我们迫切需要系统地学习和掌握一套科学的研究方法,并将其应用到该领域的学术研究或管理实践中,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与决策。
(一)旅游研究方法的理论体系
对于旅游研究方法的探讨,理论体系的构建尤为重要。国外学者在这一问题上的关注更多体现在对研究方法进行方法论上的界定,对科学研究与社会研究进行甄别,对研究类型进行考究。其研究方法的理论体系包括研究过程要素的界定和方法论范畴适用性的探讨。国内学者在理论体系构造中则较为匮乏。
研究项目计划制定以及准备研究提案的过程包括九个要素,分别是选题、查阅资料、设计概念框架、确定研究问题、列出信息需求清单、确定研究策略、获得道德认同、进行研究、报告成果。
在这九个要素中,概念框架的设计与获得道德认同是国内旅游研究学者在进行旅游研究时很容易忽视的问题。概念框架的形成可以说是任何研究项目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最具难度的部分,它同时也是很多研究中最脆弱的一个因素。一个概念框架的设计是贯穿整个研究的最重要线索和研究过程中理论体系的依托。迈尔斯和休伯曼是这样描述概念框架的:“概念框架,它要么以图示的方式,要么以叙述的方式,来解释将要进行的研究的主要内容――关键的要素、结构或变数以及这些内容之间的、由作者假设出来的关系。概念框架可以是简单基本的,也可以是精心构建的,可以是论述性的或是评论性的,也可以是描述性的或是因果关系型的。”尤其对于还没有科学体系的旅游学科在研究其相关问题是概念框架的设计就更为重要。
获得道德认同是被当前国内学术界普遍忽视的问题,剽窃、不尊重研究对象个人权利的现象比比皆是。研究道德的普遍原则包括:第一,研究对象不应受到任何伤害;第二,研究对象应是自愿参加研究的;第三,研究对象应该是在被告知基本研究内容的基础上决定是否参加该研究。这些研究的伦理问题很值得旅游研究人员借鉴。
(二)旅游研究方法的范畴探讨
根据《韦伯斯特百科词典》的解释,方法论有时指“任一专门学科中所使用的方法的体系”,更经常地指“研究方法或有关程序的科学,特别是有关科学与哲学探究中推理原则应用的学科分支”。前者只不过是方法的同义词而已,后者则是指对一门学科的概念、理论,尤其是基本推理原则的研究。然而,当“方法论”一词分别用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时,其含义又有所不同。在自然科学中,基本指后者,但在社会科学中,则相对更接近前者,同时也含有一定成分的后者。对于旅游学,我们可以这样定义它的方法论:旅游学科中所使用的方法的体系。
旅游作为一个新兴的学科,还没有一个独立的研究范式,目前的旅游研究方法依附于其他成熟学科所使用的方法体系。旅游研究所涉及的学科及其研究方法包括社会学、经济学、地理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历史学和哲学。跨学科的二分对立研究方法在旅游学研究方法中也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三)旅游研究适用的实证方法
1.文献综述
学术研究的本质是为了增加人类的知识,通常是以书面形式即文献形式反映出来的。因此,文献综述是研究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文献在研究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国内旅游研究以吴必虎、保继刚等学者最先开始应用文献综述的方法,并被广泛借鉴。旅游行为和旅游活动具有时空性,没有在时间轴上的连续研究就不可能寻找出旅游学科的根本性问题。文献综述为理论实证研究寻找出发点,为求真提供了一条线索。
2.间接数据的来源与分析
现今,旅游行为已经成为一种大众行为。这种大众行为加之旅游行为和旅游活动与生俱来的时空特性,使新数据的总体容量过大,样本的不稳定性而导致误差偏大,从而使在研究宏观旅游体系时搜集新的数据成为一个相当棘手的问题。因此,在一些相关旅游宏观体系问题的研究上间接数据的应用和如何应用便显得尤为重要。
以英国与澳大利亚为例,其常用的间接数据类型包括国民休闲情况调查、旅游观光业调查、经济状况调查、人口普查、管理数据以及文档资料。在我国可用于旅游研究的间接数据主要有旅游统计年鉴、中国旅游政务网中的旅游相关统计资料、国民经济统计分析、人口普查、管理组织的数据、文档资料以及WTTC(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会)的旅游卫星账户等。
国内的旅游研究采用的数据以间接数据为主要研究基础,但是国内统计尤其是政府统计数据较为严重的失真性往往令旅游研究学者甚为顿足,由单一的政府统计数据进行的实证分析对其信度会有一定的影响。
3.观察法的实证应用
在休闲与旅游研究中,观察法常常被忽略,但由于其综合了定量和定性方法,可以产生较为全面的数据,使其在研究微观旅游组织或局域旅游行为和旅游活动中可以扮演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以下是国外学者对观察法的种类以及其适用场合及观察法程序的十个步骤较为认同的阐述:选择观察景区,选择观察点,选择观察时段,连续观察还是抽样观察,查数频率,确定观察对象,把观察景区分成多个观察区域,记录观察信息,进行观察,分析数据。
观察法是在国内旅游研究中不常见的方法,但其综合了定性与定量研究的良好特性,对于旅游研究的实证分析提供了定性数据和定量数据。这种方法应该应用于旅游研究的实证分析过程中。
4.定性研究法的实证应用
传统的定性方法主要是指通过参考有关论文书籍、野外调查等对研究内容做描述性或概念性分析,即为概念阐释的方法。并注意定性研究时标准化、精确化等问题,尽量降低研究的主观性,将主要以统计数据分析问题的文章和对各种定性资料(如论文、网络资料和报刊资料等)进行内容分析的文章归为现代定性方法。
目前,国外学者在对旅游进行研究过程中实用的定性研究方法主要是现代定性方法,并使用计算机以及相关软件作为辅助研究工具。用计算机进行定性分析的研究方法在国内旅游研究中极为少见。国内旅游研究中的定性研究还处在传统的定性方法上,以概念性的、阐释的方法为主。
5.定量研究法的实证应用
定量研究法是指根据统计分析方法的运用情况分为基础统计分析(均数、频数、相关分析、统计检验等)、复杂统计分析(回归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对应分析等)。
国外学者在对旅游研究过程中,将定量研究法与实证研究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常用计算机软件作为辅助工具,较最常见的是SPSS定量数据分析软件。而国内的研究在这方面的实用主要是这几年地理学者对于旅游开发过程中的评价或评定系统,相对来说对旅游研究中的应用程度,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较为欠缺。
旅游研究不仅仅是一种经验性研究,还需要充分利用旅游统计数据并运用现代统计分析方法以及经济学实证的方法。旅游研究本身需要旅游统计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而旅游研究科学化的前提条件之一便是需要准确的旅游统计数据。
现在的旅游研究、规划、策划,都缺乏科学、有效和充足的数据支撑,由此导致数据统计和经济分析不足,这与我国的旅游统计工作和基础数据库建设本身的先天不足紧密相关。尽管如此,定量的统计分析仍是实证分析法的根本,旅游研究应该注重定量研究的方法。
三、国内旅游研究方法的方向:从概念阐释到理论实证
目前旅游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概念阐释和理论实证两种方法,前者主要以传统定性研究为依托,后者主要是现代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贯穿这两种方法的实证分析包括文献综述、间接数据的来源与分析、观察法等。
传统定性的概念阐释方法在认识问题初始可以提供有效的方法论,但这种方法在国内旅游快速发展的今天,只会让国内旅游研究在探讨何为旅游等概念过程中陷入僵局。我们应该做的是跳出概念阐释这种方法的束缚,规范旅游学科概念,建立完善的旅游理论体系。提出假设,通过设立指标、数据搜集和计量分析,证实或者证伪旅游中发现的问题。旅游是应用性很强的研究领域,实证研究方法的引入,研究深入实践,研究依托实践,在对待同一事件、同一素材的时候,在量变没有达到质变的度的基础上深化研究,才可能使学界透过现象的迷雾,探寻旅游发展的普遍规律,进行科学预测,从而对旅游实践有一定的帮助。惟有如此,才能形成旅游活动和旅游学术研究的良好互动,旅游研究也才可以获得应有的尊重,旅游学科才会逐渐走向成熟。
[参考文献]
[1]A.J.维尔著,聂小荣、丁丽军译.休闲与旅游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马聪玲.从概念到实证:中国旅游研究的未来[J].旅游学刊,2007,(3):6~7.
[3]余书炜.论旅游理论研究的内容框架[J].旅游学刊,1997,(4): 31~36.
[4]张宏梅,陆林.国内旅游研究方法的初步分析[J].旅游学刊,2004,(3):78~82.
[5]保继刚. 研究规范―――中国旅游学术研究的基本前提[J].旅游学刊,2005,(3):7.
[6]马克斯・韦伯著,李秋零、田薇译.社会科学方法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7]吴必虎,宋治清,邓利华.中国旅游研究14年[J].旅游学刊,2001,(1):17~21.
[8]张立生.近期国外旅游学研究进展[J].旅游学刊,2004,(3):82~88.
[9]申葆嘉.关于旅游与休闲研究方法的思考[J].旅游学刊,2005,(6):11~19.
[10]申葆嘉.国外旅游研究进展(一)[J].旅游学刊,1996,(1):62~67.
[论文摘要]纵览目前城市研究的现状,城市伦理的研究几乎是一个空白。不论是从历史的角度、现实的角度还是从学理的角度,作为人类的聚集形式的城市内在地具有伦理属性。而从城市的产生发展、城市社会生活方式及其交往结构、城市化以及城市文化建设等角度来看,城市伦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对城市的研究对当代中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但是,从总体上看,目前国内伦理学界还没有对城市伦理的专门研究。是城市研究不需要伦理学,还是伦理学无法与城市研究相结合呢?这个问题的实质就是城市研究与伦理学的结合有无可能,如果可能的话,又提出了如何可能以及研究城市伦理有何意义的问题。
(一)城市的伦理本质
从解释学的视角来看,城市伦理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城市社会和城市生活中的道德理论、道德现象、道德问题等等,属于我们通常所理解的应用伦理的一种。在这个意义上,城市伦理学是“应用伦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从伦理学的角度来研究城市社会问题,研究在城市生活、城市发展、城市管理中所遇到的社会道德问题的学科”。另一种含义是指城市本质的伦理蕴涵,即作为人类聚集形式的城市的伦理意义。在这个意义上,城市伦理是对城市的伦理学解释,即从伦理学的视角解读城市。从学理上说,两种解释都是成立的,但显然后者是前者的基础和根据,而且后一种解释更能体现出城市伦理的理论价值。因此,本文更多地是从后一种意义上来阐述城市伦理。
城市作为人类居住地或人类的聚集形式,是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中历史地生成的。而城市一旦形成之后,伴随着人类历史进程的是城市的历史发展。从目前学者们对城市研究的众多成果中,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城市的产生和发展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伦理作为调节人们之间关系的道德之维,存在于每一个人类集聚之所,城市也不例外。从这个意义上说,城市内在地包含有伦理因素,或者说,城市先天地具有伦理的属性,城市伦理是城市本质的体现,城市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城市伦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从历史的维度来看,城市的产生过程或者称之为城市化的过程也就是城市共同体的形成过程。城市共同体由于在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以及相互之间的交往方式等等方面与生活在农村的社会群体有所不同,因而具有自己的特点。这种特点从不同的学科视野来看,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社会学强调城市社会独特的建构方式和运动规律,经济学强调城市经济体系的独特性,管理学关注的是城市管理活动的特殊性,人类学则从人口的数量分布以及居民的流动性和异质性方面来界定城市共同体,而在伦理学的视野中,城市共同体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城市伦理。首先,城市伦理决定了城市生活的基本样态;其次,城市伦理是城市交往的基础;第三,城市伦理决定了城市共同体的变迁。
从学理的层面来看,城市社会学、城市管理学与城市文化的研究都与城市伦理有着密切的联系。城市社会学主要研究城市的社会结构、社会分层、社会流动等方面,从动态和静态两个角度探讨城市社会的形成和发展变化,涵盖了城市的历史变迁以及城市的各种历史形态,阐述了城市社会的各种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为城市伦理和城市道德的理论分析提供了社会学的基础和依据。城市管理学主要是从公共管理的视角,以城市的长期稳定协调发展和良性运行为目标,以人、财、物、信息等各种资源为对象,对城市运行系统做出的综合性协调、规划、控制和建设、管理等活动进行研究。城市管理活动本身就是城市管理主体(包括城市政府、非政府组织及市民)与城市管理客体(包括各种城市管理活动和行为)的交往和互动,城市管理水平的高低与城市管理主体的素质有着密切的联系,也对城市管理活动和行为有着直接的影响,决定着城市的整体发展水平,对城市伦理的形成与发展有着直接的内在联系。包括了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在内的城市文化是城市精神面貌的代表性标志,一个城市的文化,在它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必然要和这个城市所在的人口、工业、商业、交通、旅游、生活等方面发生互动,并渗透到人们的衣、食、住、行等行为模式中去,从而形成城市文化的不同层面,从各个侧面展现城市的文化形象,体现城市的伦理精神,而城市文化的变迁也与城市伦理的变化息息相关。
(二)研究城市伦理的意义
1.研究城市伦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城市的产生与发展的历史逻辑及其本质。
城市伦理是伴随着城市而产生和发展的。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城市本身就是在人类文明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历史地生成的,“城市是一个动态体,城市存在的本身就是社会变迁的集中地,抑或可以说,城市从产生的那天起,从来没有停止过流动、运动和变迁。人在流动,物在流动,货币在流动,旧的街区在老化,新的街区在生成……。”城市的流动性决定了城市伦理也有一个历史的变迁。
城市的本质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而创造的人工环境。”也就是说,城市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为人的”,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城市市民是城市的主体,从这个意义上说,城市伦理的产生与发展也是如此:要在这个人工环境中保持城市主体之间的正常交往,必须建立和完善与之相适应的交往规则或游戏规则——城市伦理。2.研究城市伦理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城市社会生活方式及其交往结构。
城市伦理是城市交往的前提和规则。所谓交往就是指“人与人或与人群共同体之间为了实现变革世界和生存环境的目的,通过媒体中介而开展的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互改造的各种实践活动和所形成的普遍性的社会关系。”“交往行为从动态上看产生出人的各种交往实践活动,从静态上看则形成了人们之间的种种交往关系状态,它是人的社会化的根源和动力之所在。”城市交往就是建立在城市社会生活方式和城市生态系统之上的交往活动,除了具有一般的人类交往具有的特点(如主体间性、语言性、社会性和实践性、物质性和历史性等)外,还有自身的特殊性,如大众文化的影响、市民社会的结构、工业文明的历史、公共领域的变动等等,都与城市交往的规则即城市伦理在现实的城市生活中产生互动。
3.研究城市伦理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城市化的过程及其意义。
城市化的过程包括了人口集中、地域转化、产业转型、生活方式变革等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几个方面,而从伦理学的视角来看,城市化的核心应该是人的城市化,“城市化是人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不断地对自然空间进行创造性劳动的文明产物,城市化研究的出发点是人,……注重城市化中人的主体性和自为性,”而人的城市化的关键是全面提升人的综合素质,而不只是简单地把人从农村转移到城市这样的一个地理学意义上的迁移过程。因此,城市伦理显然占据了城市化过程的重要位置,是保持城市秩序,开创城市新面貌的关键因素。
4.研究城市伦理有助于更好地塑造、发展城市文化。
关键词:企业伦理 旅行社 供应链管理 旅游业
旅行社企业在旅行社供应链上具备核心职能,对旅行社供应链内外的与其利益相关者应承担起直接或间接的相应责任。近些年,在旅行社经营活动中表现出损害利益相关者权益的现象较为严重,在大多数旅行社经营实践中,企业伦理的概念几乎没有被提到议事日程上,引发了旅游供应链上的诸多问题。本文将从旅行社与其供应链内外主要利益相关者之间表现出的伦理问题入手,分析导致出现旅行社企业伦理问题的原因,并基于企业伦理视角系统探讨优化旅行社供应链管理的对策。
研究背景和文献综述
供应链管理研究最早兴起于美国的制造业,是一种先进的集成系统管理思想,后来被引入服务业管理中。供应链是指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至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马士华、林勇,2005)。结合旅游业六大要素及供应链理论,旅游供应链可被定义为:以旅行社为核心,通过对物流、服务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餐饮企业、旅游酒店、旅游景区、旅游交通、旅游商店、旅游娱乐企业采购相关服务产品并将其组合成有偿服务产品销售给旅游者,相互间具有战略合作关系,呈网链结构的企业群,形成了一条以旅行社作为核心企业的特殊供应链(见图1)。
由图1可以看出,旅行社将吃、住、行、游、购、娱六大元素的供应商所提供的产品整合成旅行社整体旅游产品,将旅游产品服务流、物流、信息流提供给旅游者,形成了以旅行社为核心的旅游供应链。旅行社在旅游供应链上具有核心职能。供应链理论不应只局限地被应用于制造业领域,同时它也应合理有效地适用于具有核心职能的旅行社所处的旅游供应链中。旅行社供应链管理就是将供应链管理与旅行社管理结合的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
我国部分学者已将供应链理论运用到旅游业中进行了有关研究。张辉、魏翔(2004)指出,旅游业的竞争不仅仅是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我国旅游企业的深度发展,不在于核心竞争力的构建,而是链条式企业群的构建;李宏(2004)对旅游供应链的构成体系进行了探讨;李万立、李平(2005)分析了旅游供应链中的委托-关系,提出旅游供应链风险规避的对策;刘芳、杨凤影(2007)提出了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的旅行社采购策略;秦绍林(2009)探讨了旅游供应链中旅行社产业地位特征的演变;杨亮(2004)从现代物流角度研究了旅游供应链;吴丹、顾平(2011)基于旅行社所处供应链构建了旅行社合作伙伴评价选择指标体系;代葆屏(2002)分析了旅行社实行供应链管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提出了实行供应链管理的途径。
分析上述文献可以发现,至今国内关于旅行社供应链的研究不多,尚处于萌芽阶段。有些只是将制造业中供应链原理和方法照搬到旅游业,有些成果聚焦旅游供应链上某个节点作微观研究,而未从总体上研究旅游供应链的构建。
企业伦理学是伴随着现代社会环境、文化、经济和行业特点的变化而产生的。企业往往为了追求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而不负担道德问题。由此,现代企业管理中出现了很多非技术和管理手段可以解决的问题。企业伦理学是从伦理学的角度研究企业应负的社会责任,帮助企业优化企业伦理管理。而企业伦理是指在企业经济活动中协调企业内外部关系的价值取向及其应该与否的行为规范。旅游企业伦理是企业伦理学在旅游企业的应用。国内对旅游企业伦理问题的关注较晚。
郭赤婴(2002)曾发表题为《从旅游职业道德的角度推进建设旅游伦理学》的学术论文,在学术界首次系统阐述了旅游伦理学的概念;胡宇橙(2001)从旅游企业所处的环境背景及旅游产品的特征角度出发,提出了旅游企业营销道德问题,提出了旅游企业提高营销道德水准的思路;夏赞才(2003)将旅游伦理学界定为伦理学的应用学科,是有关旅游者和旅游利益相关者的道德学说,旅游伦理研究应该在旅游伦理意识、旅游伦理关系和旅游伦理实践的基本理论框架下,结合我国旅游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来全面展开;王引兰、王慧芳(2006)认为旅游经济的发展呼唤着旅游伦理,孕育了旅游伦理。从研究视角看,虽然有不少学者从经济伦理、生态旅游伦理和环境、伦理教育等领域进行了研究,但较少从系统全面的视角研究旅游伦理,也缺少从不同主体的角度进行深入研究。学术界尚未有学者从企业伦理视角出发研究旅行社供应链管理的系统优化问题。本文将以旅行社为研究主体,基于企业伦理视角,针对旅行社与其供应链内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伦理管理的优化进行系统研究。
我国旅行社在供应链管理中存在的伦理问题
从企业利益相关者的视角看,企业是由影响企业目标实现或被企业目标实现影响的个人或群体所构成,通常包括员工、顾客、股东、供应商、社区和公众,也包括许多其他特定的集团和机构。结合旅行社供应链内外涉及的利益相关者,旅行社企业伦理应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宏观层面,涉及旅行社供应链与外部社会之间的伦理;二是中观层面,涉及旅行社供应链上核心旅行社与供应商和旅游者之间、还有各旅行社供应链(即同行竞争者)之间的伦理;三是微观层面,指旅行社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管理伦理。笔者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分别提出旅行社供应链管理中存在的伦理问题。
(一)宏观层面―旅行社供应链与外部社会间存在的伦理问题
1. 生态伦理问题。旅行社在运营过程中的生态伦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对供应商即合作伙伴未加以从伦理层面筛选,如餐饮供应商的环保意识差,在餐饮产品设计、采购、生产、服务、消费过程中存在不环保的行为,旅行社本应本着对社会负责、对环境负责的理念淘汰此类供应商。但现实经营中旅行社往往以成本核算为第一的原则选择供应商,而旅游供应链上的环保问题常被忽视。此外,对旅游者任意的垃圾处理方式、对旅游景区的人为破坏等行为,代表旅行社的导游人员未加以制止和教育。如果旅行社在供应链管理中加以适当的伦理监督和指引就会有效防范这些现象。
2.社会文化伦理问题。旅行社往往为了追求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对供应链外部的宏观伦理影响问题关心甚少。这主要体现在旅行社对旅游者在出行前进行的关于旅游目的地居民文化习俗、禁忌的教育不足,使游客对当地居民的文化、生活了解不够从而造成对当地文化的冲击与负面影响。由于旅行社在旅游供应链上具有核心职能,是将各个旅游供应商的产品组合后销售给旅游者,并为旅游者直接提供服务的组织机构,所以旅行社在教育出行者的行为举止方式如何适应当地文化而不造成负面冲击方面有着责无旁贷的职责,教育效果比起自其他方面所给予出行者的教育更为直接、及时,并且针对性强。尤其是出境游中的跨文化交际差异比国内游中出游者与当地文化习俗的差异更加凸显,跨文化交际管理问题更加突出,旅行社的教育需求会更加彰显。然而在现实中,旅行社对旅游者出行前的教育很不到位,并且在旅途中导游作为旅行社的代表在指导旅游者行为规范、约束方面有所欠缺。
(二)中观层面―旅行社供应链系统中存在的伦理问题
1.旅行社对供应商伦理缺失的表现。旅行社的供应商包括吃、住、行、游、购、娱六大方面的服务企业,和为组团社提供综合产品的地接社。旅行社对在其供应链上讨价还价能力低的供应商拖欠款的现象比较严重,导致出现地接社以扣押全陪或旅游者为人质,逼迫组团社支付赊账。也曾发生过由于旅行社长期不与旅游车队结款,司机在旅途中高速公路旁弃载旅游团,使旅游者在荒郊野外忍饥挨饿的事件。拖欠款现象有些是因为旅行社经营不善导致支付危机而被动拖欠,有些旅行社是因伦理管理不善主动拖欠款。拖欠款使一些旅游供应商不敢采用赊销,只用传统的现金结算方式,降低效率,增加企业间的交易成本。
2.旅行社对旅游者伦理缺失的表现。旅游者对旅行社投诉的方面主要包括有:降低承诺的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的标准;随意更改行程;缩短游览时间,增加购物次数和时间;零团费、负团费等带有价格欺诈性质的销售行为;出售假冒伪劣旅游商品;增加自费项目等。这些损害旅游消费者权益的短视行为,阻碍着旅行社长期可持续发展。
3.各旅行社供应链之间存在的伦理缺失的表现。在与同行竞争的方面,削价竞争几乎成为众多旅行社唯一的竞争手段,甚至产生了零团费和负团费。还有一些不法旅行社冒用知名旅行社名称和品牌散布有损于其他旅行社形象、信誉的虚假信息,使规范经营的旅行社商誉被诋毁。在其他行业提倡的打造核心竞争力、树立品牌、不打价格战、产品差异化等战略战术未被旅行社经营者重视和应用。
(三)微观层面―旅行社企业内部存在的管理伦理问题
在许多旅行社内部存在着旅行社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矛盾,属于企业内部管理伦理问题。例如,旅行社对代表旅行社面对旅游者的一线员工―导游采用低薪或无底薪待遇,甚至还要求其上交一定标准的人头费作为低价团费利润的补偿。而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伦理关系是互动的,旅行社对员工权益的漠视造成员工对旅行社无感情,更多关心的是自己的生存条件和物质利益,有些员工为谋取私人利益泄露旅行社商业秘密,或跳槽将客户带走,影响到旅行社正当利益的获得。
旅行社供应链管理中出现伦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原因
1.旅游法律建设不完善。我国处理旅行社问题的法律法规,除通用法律如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之外,专门针对行业进行约束的法规只有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法规,专门法律欠缺,至今没有出台一部真正的《旅游法》。由于旅游法律法规不健全,法律对旅游企业的约束力有限,法制观念没有深入人心,大部分旅游者不会也不愿利用法律维护个人的合法权益。旅行社在其供应链内外表现出的伦理缺失现象,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旅游业法制化工作的艰巨性与迫切性。
2.政府监管作用有限。我国不少地方都已经设立了旅游质量监督所和旅游投诉电话。但该机构和电话是否广为旅游消费者所知?当旅游者不满意旅行社服务时会采取什么行动?调查显示,多数不满意的旅游者会选择不投诉但以后再也不会重游该地,只有少数会向旅行社投诉,极少数会向政府旅游管理部门投诉。即使政府管理部门接到了投诉,还要取证、认定,在处罚旅行社前要经过一定的程序,付出相当的人力、物力、时间和精力,这要求旅游者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同时,执法的公正客观要求政府部门排除地方保护主义,执法人员无私利牵涉等。如果上述几个条件不能满足,就会影响政府监管作用的发挥。
3.社会舆论监督不力。在一个法制健全并且公民法律意识较强的社会里,旅行社不正当竞争的行为会受到公众的自觉抵制。可是在我国旅游者法律意识水平较低的条件下,公众的自觉抵制难以实现。各种媒体对旅行社供应链的伦理问题曝光不足,使不成熟的消费者还是会屡屡掉入低团费、零团费的陷阱,给不法旅行社以可乘之机。
4.社会文化因素影响旅行社伦理价值取向。任何企业均在一定的社会文化中发展。在企业伦理缺失的情况下往往出现“为富者不仁,为仁者不富”的悖反现象。当不讲伦理的旅行社能够获得利益,而讲伦理的旅行社却受到利益损失,则讲信用的旅行社也会背离信用,这就是“二律背反”现象。这种现象一旦成风,会导致旅行社对伦理缺失行为的模仿。关于社会文化因素影响的另一方面是“泛法律主义”错误思潮的影响。人们在强调“依法治国”,加强法制建设的过程中容易产生一种错觉,认为凡事均以法律为标准来判断,只要不触犯法律的就是合理的,伦理在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中的调节作用往往被忽视。出于伦理的企业自律意识较差,这是社会文化因素影响的结果(王莹、柴艳萍等,2006)。
(二)行业原因
1.行业协会自律机制未健全。目前我国各地都设有旅游协会这一机构作为政府管理部门与旅游企业之间沟通的“桥梁”,但多数旅游协会的行业自律机制尚未健全。首先,旅游协会没有制订旅行社行业规范,没有对旅行社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业内规范约束。其次,旅游协会缺乏业内信息通报制度。例如,旅行社的拖欠款行为没有被旅游协会所记录并公开披露,不能形成供应商企业逆向选择合作旅行社的有力依据,拖欠款的旅行社未受到广泛的业内供应商企业拒绝与其合作的威胁。
2.不正当竞争手段导致旅行社伦理缺失。目前我国旅行社的数量统计近两万家,但实际上许多旅行社将自己的组织结构分成若干平行的业务部门或成立分部承包给个人经营,因此全国旅行社实际数目远远超过统计数字。大家都在重复经营没有差异化的产品,竞争激烈。削价竞争几乎成为唯一的竞争手段。低于成本价的削价背离了价值规律和供求规律,使全行业利润率徘徊在1%-2%之间。一些旅行社也曾试图开发新的旅游线路和产品,但很快就被竞争对手如法炮制,于是又开始了新一轮的价格战。这种复制其他旅行社产品的行为不受法律制约。所以,旅行社缺乏产品创新的动力,迫于竞争的压力,无心治理企业的伦理管理。
3.不完全信息下的有限博弈。旅行社与旅游者之间的博弈属于不完全信息下的有限博弈,因为旅游活动的短暂性和异地性,旅游者对旅途中的安排掌握的信息不全,与旅行社相比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现象。在出现旅行社操作不规范时,旅游者由于旅途时间有限,耐心有限,在与旅行社博弈的讨价还价模型中处于劣势,最终往往是旅行社取得原本属于消费者的消费者剩余(蔡家成,2005)。
4.旅行社与供应商的合作属于传统型,旅行社与供应商合作的很多方面都未走出传统型供应链管理模式。这大大制约了旅行社对供应商的辐射影响力,降低了旅行社与供应商之间的讨价还价能力,也不能将旅行社的经营理念和对社会的伦理责任有效地通过供应链管理在整个链条上实施,对供应商进行约束,以完成旅行社供应链对内外部利益相关者的整体伦理责任。
(三)旅行社企业内部原因
1.旅行社高层管理者对伦理管理认识不足。任何一个企业都会存在“委托人-人”问题,即企业产权所有者和经理人之间的问题。由于所有者与高层管理者是不同的主体,他们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在高层管理者对自己未来是否长期拥有经营权不明确时很少从企业发展的长期规划出发制定战略决策,他们更关注在位期间个人利益最大化,容易倾向关注企业短期业绩和个人的辉煌。对中小型民营旅行社而言,多数情况下企业所有者也充当经营者的角色。放弃追求长远利益主要是因为他们对产权的稳定性缺乏安全感。激励理论告诉我们:一个人投入努力的程度取决于努力所带来的预期价值大小和实现该价值的可能性。在国有旅行社经营者和民营旅行社所有者对未来经营权和产权的稳定性产生怀疑时,几乎都放弃追求长远目标和利益,使经营行为短期化,造成旅行社忽视伦理管理而单纯追求短期经济利益。
2.旅行社对员工未做到“以人为本”。大多数旅行社没有对员工“以人为本”地做好内部营销工作,没有充分尊重员工,无视员工的权利和价值,将员工视为成本支出的一个要素,而没有认识到员工是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服务企业)的最重要资源。旅游产品的特点之一是生产与消费的同步性,旅游产品的价值只有在企业员工生产和旅游者消费同时进行时才能实现。只有内部客户(员工)的满意,才会有外部客户(旅游者)的满意,这才是内部营销工作应该实质性达到的目标。
优化旅行社供应链伦理管理的措施
基于对旅行社供应链伦理问题现状和原因的分析,旅行社企业伦理管理对防范旅行社供应链上存在的伦理问题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是如果只是依靠单个旅行社自律行为是不能解决全部问题的,只有依靠社会、行业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他律和自律并进,营造旅行社企业诚信经营的整体氛围,才能提升旅行社业整体的伦理管理水平。
(一)优化旅行社供应链伦理管理的社会措施
1.健全法律体制并加强法律监督。企业伦理形成与发展一般要经历他律、自律、他律与自律统一的三个阶段,其中他律是旅游企业伦理发展的起点。要发挥他律的作用,就必须加强法律监督。由于旅游法律体系的构建滞后于旅行社业的发展现实,一些旅行社钻法律的空子损害了利益相关者的权益,所以要健全旅游法律体制。同时,也应该注重强调在目前法律体制下如何合理运用法律加强法律监督。例如,旅行社因拖欠款,即使在现有法律体制下被告上法庭,诉讼方赢得诉讼,法院判决也难以执行,所以赊账方更愿以扣押旅游者的形式来谋求问题的解决。法律监督起到的作用有限,立法与执法要并重才能有效保障旅行社供应链内外利益相关者的权益。
2.加快高效政府监管机制的建立。首先,对旅行社行业结构调整,适当提高旅行社市场准入门槛。目前我国旅行社的准入门槛低,对注册资金的标准要求低,使许多民营资本流入该行业,而大多数旅行社处在“弱、小、散、差”状态。国家旅游管理部门应适当提高旅行社准入门槛和资格。同时,对业内旅行社进行结构性调整,形成一批大型集团化旅行社。专门从事非大众化旅游产品设计,中小旅行社可以成为代销商专营业务,逐步形成类似于西方旅行社业垂直分工体系。
其次,规范旅行社信息提供行为和审查业务资格。旅行社为招徕旅游者,在广告和推销中容易夸大其词,加剧了供求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旅游管理部门应对旅行社推销进行监管,确定其真实性。此外,旅游管理部门要严格把关旅行社超业务范围经营,对超范围经营的旅行社给予处罚。
3.加强社会舆论监督和公众的自觉抵制。舆论和公众监督对于旅行社伦理建设起着重要作用。中国文化中的“面子文化”和西方文化中的“罪感文化”元素决定了诚信方面制约因素的不同。在中国,他律的作用远大于自律。西方价值观源于对基督教的信仰,对上帝和自己的来世负责,从自我约束的角度必须讲诚信,否则就会产生个人心理不能承受的罪感,这是自律的表现。在中国文化中“面子文化”决定了伦理道德约束中的他律起关键作用。公众的评论有铲除不正当行为的作用。所以,公众应利用舆论监督的作用自觉抵制旅行社不正当竞争行为。首先,利用大众传媒监督。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互联网等,对旅行社伦理缺失行为曝光,唤起公众自觉利用法律法规和媒体抵制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意识。其次,充分发挥消费者协会的作用。消费者协会可以协助公众对旅行社的经营活动给予有效地监督、帮助旅游者向不规范旅行社进行交涉、向旅游管理部门投诉或法院,协助完成公众监督和权益保障的作用。
4.通过教育营造社会讲诚信和伦理的文化氛围。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非常讲伦理道德的社会,这主要来源于儒家学说中的“仁”、“义”倡导的精神。但儒家学说义利观的基本精神以义为主,重义轻利但不去利,要讲究合法获利。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转型期法律体制不健全的情况下,部分企业对自身利益追求最大化,重利轻义,反映出与儒家思想相悖的倾向。要结合中国传统思想中的精华教育公众提高社会伦理素质。当社会整体伦理素质提高了,企业经营者的伦理素质才可能提高。伦理教育可以通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自我教育结合起来完成。
(二)优化旅行社供应链伦理管理的行业措施
1.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行业自律作用。我国旅游行业协会在很多方面尚处于摸索阶段,必须认真借鉴国外成功的旅游行业协会的经验。
其一,通过行业协会制定行规行法。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伦理规范和伦理法规是一致的,即伦理规范是法规化了的伦理道德。这些国家的行业伦理法规一般由行业协会制定,对本行业从业人员具有法律的性质和作用。我国旅游专门法律欠缺,因此加紧制定行业性专门法的意义深远,而行业协会对本行业比较了解,他们应该是立法建议的主要提出者。同时,必须在旅行社业内约束旅行社行为,保障旅游消费者权益。
其二,通过行业协会建立行业信用评估体系。国外行业协会一般很注重建立行业信用评估体系,记载各企业信誉状况,并将其公开,为企业被社会认知创造条件,减少消费者信息不对称的风险,也降低合作企业的经营风险。具体做法可以借鉴Byron Keating(2009)提出的旅游供应链伦理管理模型。建立一个对旅行社伦理评价的体系,确立为旅行社的供给方和需求方参考的评价指标;确定针对各项指标的伦理评价标准;各方利益相关者参照指标和评价标准对旅行社伦理指标执行情况进行考核,最后行业协会综合各方评价对旅行社评级;将评级结果在全行业和社会公开;对优质和劣质伦理管理的旅行社给予奖惩。
2.旅行社采取非价格竞争的营销策略。目前,我国旅行社产品雷同,缺乏竞争力,而满足旅游者个性化需求的专项旅游,如商务旅游、修学旅游、老年旅游、探险旅游等都开发不够。旅行社应在非价格竞争的营销策略上多作研究和开发。削价竞争只能反映出企业的经营手段拙劣,经营水平低下。应该从产品创新和维护,创造竞争优势,提升服务质量,深度营销创造核心竞争力,打造品牌,以满足旅游消费者需求为导向,以满足社会效益在先。
3.教育旅游者成为成熟的旅游消费者。旅行社经营者经常会抱怨,中国的旅游者太注重价格,价格几乎是唯一选择旅行社的条件,所以旅行社削价竞争属无奈之举。如果旅游者消费心理足够成熟,综合考虑诸多因素选择旅行社,这种现象会有所改善。所以,政府旅游管理部门和行业协会应联合教育广大旅游者,熟知旅行社不正当竞争采用的手段、低于成本价格的团费会带来的危害,教育旅游者自觉抵制。这样恶性削价竞争就没有市场,从消费者角度创造企业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也是对消费者权益的保障。
4.通过改善供应链管理强化旅行社在供应链上的核心地位。按照供应链中企业与供应商的相互依赖程度,企业与供应商的关系一般有4种类型(见图2)。
我国旅行社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多属于第三种―独立竞争型,而在旅游旺季会出现第一种―供应商垄断型。旅行社在供应链上虽然具有核心职能,但在与部分经济实力强的供应商合作中不具备讨价还价能力,旅行社对供应商的凝聚力和协调能力有限。旅行社需要一个成长为供应链核心企业的过程。对供应商的有效管理要有三个条件为基础:同供应商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公平的价格、能够提供稳定的客源。而这三个条件都要以旅行社较强的经济实力作后盾(李万立等,2006),旅行社才能对其供应链中的上下游企业产生一定的辐射力。这样的供应链比由简单利益构建的传统型供应链要稳定。
旅行社可以在供应链管理中引进“供应链战略联盟”这一管理模式协调旅游企业之间的关系。旅游企业战略联盟一般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旅游)企业,通过企业个体之间的联合、合作协议、股权分享等方式,结成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网络型联合体,形成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生共存局面(林昊俊,2007)。旅行社通过供应链战略联盟可以在市场上争取主动,有一定的话语权,可以通过旅行社对战略联盟伙伴的选择和伦理理念的共同执行与维护,保障对供应链各相关利益者的权益。
(三)优化旅行社供应链伦理管理的企业措施
1.提高旅行社高层管理者的伦理素养。企业高层管理者是一个企业的领军人物,高层管理者的伦理修养决定了其行事的准则,在战略决策、经营战术和管理手段上都是高层领导者个人伦理修养的体现,对其下属在工作中表现的伦理修养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是企业文化建设的起点。鉴于旅游产品的综合性和复杂性,任何旅行社的企业行为都是社会行为,会影响旅游者、供应商、竞争者、员工、社区、所有者利益。高层管理者必须引入正确的伦理理念,谋求与利益相关者共同发展、和谐共处、互利互惠、追求双赢的局面。
2.坚持“以人为本”,完善对旅行社员工的内部营销工作。一个具有伦理精神、信任、关心员工的企业会将员工看成有各种物质、精神需求的活生生的个体,引入“以人为本”的观念,主动倾听员工的愿望和需求,为员工排忧解难。旅行社管理者可以按照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围绕员工的各层次需求制定出制度化的措施,满足员工由低到高的各层次需求,提高职业满意度。
具体措施应该包括:改革不合理的薪酬制度,满足员工基本物质生活需求,并提高其他方面的福利待遇,按照国家劳动就业保障政策法规,为员工缴交社会福利费用,增加员工的就业安全感;围绕企业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满足员工在工作中归属和爱的需要,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心理契约度;保障员工接受继续教育的权利,满足职业成长发展的需要;通过定期的考核评价员工表现并评级,并给予与评级相应的待遇,以此激励员工的职业进取心,满足员工受人尊敬和自我实现的高层次需求。
结论
本文从企业伦理的视角探讨了整个旅行社供应链系统内外旅行社与其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伦理管理问题,提出旅行社对其利益相关者存在的伦理缺失表现,分析产生旅行社伦理管理问题的原因,并探讨解决旅行社供应链伦理管理问题的对策。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由于旅行社在供应链中所具有的核心职能,旅行社表现出的伦理问题会反映在旅行社供应链系统内外的各个节点上,其中包括宏观层面―旅行社供应链与外部社会间主要存在的伦理问题;中观层面―在旅行社供应链系统中存在的伦理问题;微观层面―旅行社企业内部存在的管理伦理问题。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体现在社会、行业、企业内部管理三个方面,涉及旅游法律建设、政府监管、社会舆论、社会文化因素、行业协会自律、不正当竞争手段、不完全信息下的有限博弈、旅行社管理者认识问题和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等方面的原因。
基于企业伦理视角优化旅行社供应链管理,不能只单纯依靠旅行社自身的治理,而是应该从社会、行业、企业三个方面共同努力来实现。其中,社会应对措施包括:健全法律体制并加强法律监督;加快高效的政府监管机制的建立;加强社会舆论监督和公众的自觉抵制;通过教育营造社会讲诚信和伦理的文化氛围。行业应对措施包括: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行业自律作用;旅行社采取非价格竞争的营销策略;教育旅游者成为成熟的旅游消费者;通过改善供应链管理强化旅行社在供应链上的核心地位。企业应对措施包括:提高旅行社高层管理者的伦理素养;坚持“以人为本”,完善对旅行社员工的内部营销工作。将供应链管理思想引入旅行社供应链管理中,从企业伦理视角分析旅行社供应链管理中存在的宏观、中观、微观层面的问题,探寻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从社会、行业、企业方面研究优化旅行社供应链中伦理管理的应对措施,对于改进我国旅行社业整体经营水平有着现实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士华,林勇.供应链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张辉,魏翔.对中国旅行社业的经济分析与再定位[J].旅游学刊,2004,19(5)
3.李宏.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的构建与运作机制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5)
4.李万立,李平.旅游供应链“委托-”关系及风险规避研究[J].旅游科学,2005,19(4)
5.刘芳,杨凤影.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的旅行社采购策略[J].商业时代,2007,(28)
6.秦绍林.旅游供应链中旅行社产业地位特征演变及其对策研究[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
7.杨亮.用现代物流理念整合旅游业供应链[J].山东经济,2004(2)
8.吴丹,顾平.基于供应链的旅行社合作伙伴选择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9.代葆屏.旅行社供应链管理模式初探[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1)
10.郭赤婴.从旅游职业道德的角度推进建设旅游伦理学[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4)
11.胡宇橙.旅游企业营销道德问题分析及对策[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2(1)
12.夏赞才.旅游伦理概念及理论架构引论[J].旅游学刊,2003(2)
13.王引兰,王慧芳.旅游经济与旅游伦理相关性分析[J].经济问题,2006(11)
14.王莹,柴艳萍,蔺丰奇等.现代商业之魂―商业伦理问题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6
15.蔡家成.中国旅行社业研究[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
16.Keating B. Managing Ethics in the Tourism Supply Chain: the Case of Chinese Travel to Australia[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2009(11)
17.刘大可.产业链中企业与其供应商的权力分析[J].江苏社会科学,2004(2)
【关键词】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Abstract]The Tourism Administration in universities for nationalities is mainly for tourism development in ethnic minority areas to train high-quality talents professional. Basic requirements for the quality of its graduates need of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in ethnic areas and higher education but also restricts the professional personnel training scheme. Taking the Undergraduate Tourism Management Specialty of Hubei Institute for Nationalities as an example, we believe that national institutions in the professional undergraduate tourism management training plan, should take the training to fully meet the application type,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region innovation type, composite type of tourism management talents as the guiding ideology.
[Keywords] tounisn managanent specialty;the cultivation scheme
二战以后,旅游业以其特殊需求获得了飞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后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我国的旅游业在改革开放后30多年来也实现了由起步到快速发展这样一个巨大的转变,特别是近10多年以来,伴随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和人们对旅游的需求日益增加,旅游市场对旅游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任意增加,在这种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被认为是最具发展潜力的专业之一,为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包括民族院校在内各大高校几乎都设置了旅游管理专业,基于此,加强新时期民族院校旅游教育的研究,有助于是实现我国民族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设置和民族地区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民族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和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许多民族地区纷纷利用自身
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为适应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需要,民族地区高校几乎也都开设了各类层级的旅游管理专业,大力进行该行业人才培养需求。
由于受历史、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国家开发政策等因素的影响,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从开始先对是比较滞后的。而当时民族地区在这方而的人才培养儿乎是一片空自,仅仅依靠于临时性的旅游职业培训而非严格意义上的旅游教育,没有真正形成民族地区旅游高等教育的规模和格局。致使民族地区的旅游高等教育的超常态发展,在办学理论和实践上存在许多问题,这方面的问题主要有:民族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规模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和条件要求,培养目标有待于进一步明确,培养层次定位比较模糊;专业设置有待于进一步规范;课程体系设置有待于进一步优化;教学模式落后,学生专业实践教育建设滞后,专业师资资力量薄弱有待于进一步提升,教师队伍建设滞后于旅游经济的发展。
通过对旅游教育界和实业界人士的调查问卷,许多人士普遍认为,旅游管理人才必备的能力和素质依次是:有效的沟通能力,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能力,决策能力,策划能力,领份能力,乐于变革,首创精神,继续自学的能力,计算机技能,实践学习的能力,外语能力,团队观念,企业家精神,伦理适德,国际知识,与旅游业有关的社会文化知识,世界与旅游地理知识。
通过对民族地区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我们认识到民族院校培养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应适应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实际社会文化环境的背景下,更新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观念,改革培养方式,实现学生由传统的纯理论知识被动学习向创新型、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目标方向转变,要实现这一转变,就必须制定科学合理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实践环节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湖北民族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用现代旅游业发展需要,具备较高的现代管理理论素养和系统的旅游管理专业知识,具有人文素质、国际视野、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能在各类旅游相关企事业单位以及教育和研究机构等从事经营、管理、策划、咨询、服务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2.基本规格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旅游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旅游经营管理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分析和解决旅游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1)掌握旅游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科学的学习和思维方法,具有运用旅游管理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3)熟悉我国关于旅游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4)了解国内外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趋势;
(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能力;
(6)掌握创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7)具备较高的外语水平,拥有较好的国际交流能力;
(8)了解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规等基本知识,了解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及相关知识。
3.学制及授予学位
学制:四年;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4.主干学科及相近专业
(1)主干学科:工商管理、经济学
(2)相近专业:酒店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
5.主要课程
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统计学、经济法、管理学、管理信息系统、旅游学概论、服务管理、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饭店管理原理、旅行社管理、旅游经济学、中国旅游地理、旅游市场营销、旅游心理学、旅游财会基础、旅游英语、旅游企业公共关系、旅游法规、旅游文化等
6.主要实践性环节
入学教育、军事技能训练、公益劳动、暑期社会实践、形势与政策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科技创新与素质拓展、学年论文、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导游业务综合实验、民族文化旅游素质实训、旅行社经营管理实务、导游实务、餐饮管理实务、前厅与客房管理实务、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实务、旅游景区服务与管理实务等课程实践
7.主要专业实验
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饭店管理原理、旅行社管理、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
8.毕业学分要求
学生毕业需修满规定的学分。通识课程60学分,其中必修课程50学分、选修课程10学分;学科基础必修课程36学分;专业核心必修课程42学分;个性模块课程8学分,其中限选课程8学分,任选课程0学分;实践教学64学分;创新能力8学分。共计218学分。
三、培养特色及有关措施说明
1.培养特色
以旅游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具备素质为基本内容,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同时,注重其个性发展。
2.有关措施说明:
(1)构建“专业独立招生、校企联合培养”下的“5+3”培养模式
旅游管理专业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实行独立招生,学生进校后,在学校的前5个学期完成旅游管理要求的通识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的学习任务;后3个学期在企业完成相关的专业理论课程和实践教学过程,通过理论与实践阶段的学习和训练,切实实现旅游管理专业产业人才培养计划的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2)开设个性化的培养方向
在个性模块中,根据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现有旅游业发展现状和发展战略目标,设置了酒店管理、旅行社服务与管理、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三个专业方向选项模块,以提高学生发展的个性。
(3)加强学生民族文化旅游知识与能力的培养
在实践教学中,开设了《导游业务综合实验》、《民族文化旅游素质实训》等课程;设置了培养和提升学生旅游综合素质的“6个一工程”:即:每个学生至少会唱一组民歌、会跳一组民族舞蹈、举办一场旅游礼仪展示与竞赛、组织一台“民族文化与旅游”为主题的歌舞节目、撰写一份民族文化与旅游的调查报告,举行一场民族文化与旅游为主题的知识竞赛。通过上述相关课程的学习,不断提升学生的民族文化旅游知识与能力,使之更好的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旅游业发展服务。
(4)加强校企联合培养、不断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通过与恩施富源国宾、上海亚湾酒店、北京国新树人酒店、恩施旅游集团等相关旅游企业签约建立专业实践基地外,校企双方还联合制定了学生专业实践的企业培养方案,强化导游业务、旅行社管理、酒店管理、景区资源规划与开发等课程的实验与实践,其中企业阶段学生学习的学分达到52学分,占总学分的1/4以上;所有实验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比例达到73学分,占总学分的33.4%以上。
(5)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建立以课程实验、补充性实验、创新性实验为主体内容的实验体系,构建科技创新与素质拓展方面的实践创新环节,以及任选的课程实践项目,辅之以导师制的培养体制,来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作者简介:
王孔敬,(1973―)男,重庆奉节人,副教授, 硕导,博士,博士后,主要从事区域旅游研究。
摘要:本文对北京林业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具体分析,并针对教学团队的建设任务,提出了发展建设途径。
关键词:旅游管理 教学 团队建设
一、基本情况概述
北京林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与国家林业局共建的“211工程”国家重点大学。该校园林学院是我国建立早、规模大、师资力量强的园林教育基地。园林学院旅游管理系的前身为创始于1994年的森林旅游专业,1999年教育部学科专业调整为旅游管理专业,2002年获得旅游管理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成为首批获得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之一。截至2010年,为国家培养旅游管理本科毕业生600名、硕士40余名,并对全国各地高校和景区的进修教师、管理技术人员进行了专业培训。围绕人才培养建议重组旅游师资团队,突破以往的教育理念与机构设置框架的束缚,整合院内或校内乃至校外各种旅游教育和人才资源优势,构建面向旅游景区的“六项全能”(满足食、宿、行、游、购、娱需求)分类人才培养模式,打造北林大旅游管理专门人才培养特色,提升北林大旅游教育和人才培养的档次。在培养人才的环节上树立“以教学为基础,以技能培训为推动环节,以科研为发展导向”的大旅游教育观,按照“产— 学—研”一体化的思路,构建教学—实训—科研一体化的开放式、拓展型旅游人才培养新模式;实行旅游景区与院校结合的管理运作模式,配合旅游景区的运营,成立相应的培训机构,为旅游人才培养铺路架桥,保证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达到理论功底深厚、实践技能熟练的标准;在办学方式上以合作办学、联合培养、教师互访、学术交流等形式,积极开展和加强国内外横向联系,实现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质量向国内高水平看齐、与国际接轨。依托所在的园林学院,面向旅游规划、旅游景区的管理与建设,培植专业特色。应特别关注生态旅游景区的规划、管理与建设,如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农村生态景观、湿地公园、地质公园、郊野公园、世界自然遗产等。
二、团队建设任务
1、完善教学团队的梯队建设
完善教学团队的梯队建设,形成教授、副教授和讲师的组合模式,重点在学科创新与发展方面下功夫,在整体上提升旅游管理学科的学术统一性,加速本学科的跨越式发展。
2、平衡教学团队的专业结构
现有教师的专业背景集中在风景园林学、地理学、林学、外国语等方面,这与旅游管理学科的跨学科特点还有一定差距,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科体系的完善与发展,影响教学计划的有效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力度与广度。旅游管理学科具有跨学科的特点,其研究多基于地理学、文化学、经济学、心理学、管理学、环境科学、生态学、伦理学、人类学、美学、风景园林学和林学等多学科。在不断完善学科专业结构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挥该学科的优势力量,打造北京林业大学旅游管理学科特色。
3、构建教学团队的教学与科研平台
目前学科没有教学科研载体,学科团队在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之外,鲜有机会参加专业相关课题以及高水平学术交流活动,进一步造成社会影响力与学科知名度与国内同学科相较差距逐渐扩大,使得学科在专业前沿探求等方面机会少、后劲不足,从以往研究生毕业论文可以明显发现,目前学科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体验、旅游影响、统计方法等方面,尽管这些研究对于夯实学科发展基础具有重要作用,但却较少涉及学科核心的旅游管理技术与方法、旅游规划技术、生态旅游核心技术等的相关应用性的研究,这与目前硕士研究生培养注重应用研究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由于没有教学科研载体作为学科团队交流的平台,学科师资之间学术交流较少,出现研究方向与课题的重叠,无法更好地发挥学科交叉互初具优势,研究生导师指导研究生论文课题方向较为集中,也无法体现目前学科所具有的生态旅游、旅游地管理、旅游规划和旅游文化四个研究方向。
三、团队建设途径
1、研究与建设
(1)团队特色
①旅游管理学科团队由从事旅游专业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10名教师组成,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4人、讲师5人;拥有博士学位者6人,另有3人博士在读。此外,多为教师具有在美国、日本、英国、芬兰等国的海外留学和访学经历,为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②团队教育背景多元,由园林、林学、地理、管理等组成,学术结构交叉性好、互补性强,学科发展比较平衡。
③团队以青年教师为主体,思想活跃、乐于进取,有较强的团队凝聚力,勇于探索多样化教学方法和前沿化的科研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