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6 16:01:1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消费安全大学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食品安全 新闻 报道 媒体 综述
在“三鹿奶粉”、“苏丹红”硝烟未尽,老百姓对餐桌食品仍然提心吊胆的时候,2010年,食品安全事件又接踵而至,“地沟油”、肯德基的“橡胶门”、圣元奶粉的“早熟门”……媒体对这些事件进行了大力地报道。新闻学者们对于这些报道进行了细致地研究。本文在中国知网(CNKI)上以“食品安全”、“新闻”、“媒体”、“报道”等为关键词,选取2010年发表的论文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整理,对食品安全报道的研究方向、研究内容及研究理论进行总结,以期为食品安全报道的研究者提供一些借鉴。
一、食品安全报道的研究范围
在选取的22篇关于食品安全报道的研究中,有的是着重于事件报道本身,选取当年重大食品安全事件报道的研究,如《以讹传讹成就麦当劳“橡胶门”》①;有的是着重于媒体本身,对某媒体整体食品安全报道的研究,如《上海主流报纸食品安全报道分析》②;有的是着重于探讨媒体责任及表现,套用理论研究媒体食品安全报道优缺点,如《框架理论视野中的食品安全报道研究》③。
从统计篇数可以看出,食品安全报道的研究者更希望通过对报道的分析,进而用理论解释研究媒体在食品安全事件发生时应如何作为,承担何种责任。
二、食品安全报道的研究内容
通过对目标文献的分析整理,2010年食品安全报道研究的主要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对报道本身的分析研究
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后,媒体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刊发大量的报道,这些报道能否做到及时、准确、公正?王宁④和李蕊⑤通过定量分析为主要方法对《人民日报》关于“阜阳奶粉”事件、“苏丹红”事件和“三鹿奶粉”事件等三次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的报道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从中探寻主流媒体在食品安全事件报道的议题设置、报道体裁、表现手法等方面的特点和不足。赵欣⑥搜集了2008年9月12日―10月23日《大公报》对“三鹿事件”的报道,通过标题、栏目、报道内容等分析《大公报》对“三鹿事件”的报道特征,认为在此次报道具有贝斯沃斯和凯莉提出的“典型的食品危机”报道的特征以及新闻报道中存在着“新闻螺旋”的观点。
也有学者对不同媒体的报道进行对比分析,李⑦选取《人民日报》和《南方都市报》作为样本,对两报的报道数量、报道类型、报道主题、消息来源及版面编排等方面进行量化分析。李妍⑧选择《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对于关于食品质量安全危机的高密度跟踪报道为研究样本,采用内容分析法,对其主题进行尽可能详尽的分析,研判在不同的国家利益、文化传统、政治制度背景下,两家报纸在报道角度、报道手法及报道影响方面的不同。
赵等⑨以饮食、营养、食品为关键词检索中央电视台新闻节目数据库,共检索出1982-2008年间相关新闻报道943条,他们分析中央电视台新闻报道对有关食品安全信息的关注程度、关注重点及其在近年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变化,认为中央电视台有关食品安全新闻报道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当前相关领域的现状,但媒体关注的热点与公共卫生所面临的关键问题之间有所偏差。于⑩选取自2007年3月起至2008年12月,《纽约时报》关于中国消费品安全问题的报道,共计217篇。通过对所选取的报道进行批评话语分析,他认为,中国应该加快建设与综合国力和国际威望相适应的话语权系统,改变中国在许多与自身有关的问题上面临的话语权困境,让世界听到更响亮的中国声音。
2、对报道引起反应的研究
媒体对于食品安全事件报道引起的影响,是研究者的关注热点,大量的文献都是关于此类的。
危琼⑾认为,近年来报纸对于食品安全事故的报道,已经由单纯的曝光逐步呈现出理性色彩,并且呈现出多元化的报道趋势。她通过对《人民日报》和《南方都市报》两份不同性质报纸相关报道以及其它媒体部分报道的研究,认为媒体在处理和报道此类事件中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其表现不仅关乎社会公器角色的实现和环境监测功能的发挥,而且关乎事件的解决和社会的稳定。
然而更多的是对食品安全报道不当的批评。门玉峰⑿在其《北京市食品安全的媒体适度监督作用研究》一文中列举了媒体对食品安全事件不当炒作的5种表现:报道内容失实、混淆关键概念、夸大问题程度、解释说明不够、和以讹传讹。他分析了媒体在对食品安全事件进行报道时出现问题的主客观原因,主要有媒体自身的原因,媒于信息通道的末端,企业缺乏社会责任和危机公关意识以及评估机构没有被纳入常规的食品安全体系。这些非适度性的问题,给企业和行业造成了损失,同时也为社会和公众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2010年的2个食品安全事件“橡胶门”和圣元奶粉的“早熟门”最后都被确认为偏差,这不得引起新闻学界对于媒体食品安全报道结果的深思。
张彬⒀在《守望者还是终结者――试论面对食品安全,媒体所扮演的角色》一文中感慨,“作为媒体人,笔者曾不止一次目睹了食品安全事件毁掉一个企业甚至一个行业的事件。当无良老板、企业得到应有下场而大快人心的同时,那些枉受牵连损失惨重的诚实守信者往往只能默默承担。都说媒体是惩恶扬善的有力武器,但面对着一家家消失的‘百年老店’,黯淡的‘质量明星’,我们除了扼腕,也不得不思考,这真的是我们想得到的结果吗?许多食品安全问题是在铅字、镜头、镁光灯下被刻意夸大、掩盖甚至扭曲了的。笔者看来,媒体应该是国民经济各行业利益的守望者,而非终结者。”
3、对食品安全事件中媒体责任的探讨
2009年6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总则第八条,赋予了新闻媒体重要的使命:新闻媒体应当开展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以及食品安全标准和知识的公益宣传,并对违反本法的行为进行舆论监督。
马志红⒁认为,在报道食品安全问题上,媒体该发挥的作用有:(1)发挥信息传递功能,及时对环境进行监测和预警。(2)发挥舆论监督功能,催促政府企业履行相应职责。(3)发挥社会协调功能,维护社会的稳定。
张超⒂更加强调报道的时效性,他认为新闻舆论监督的及时、时宜和长效是保证其起到积极社会效果的要件之一。只有在媒体和公众的共同努力和监督下,民众才能吃到真正安全健康的食品。
温锦清⒃详细探讨了如何做好食品安全报道,他从三个方面着手论述:(1)在食品安全问题上,中国社会的媒体监督力度和反应速度已超过了监管部门,从而成为最及时最有效的监督;(2)在食品安全报道上,媒体要做到理智和有分寸。要有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3)要解决食品安全报道中出现的问题,既要依靠媒体的舆论监督,又要强化政府、企业、评估机构以及公众的积极作用,建立一个运转良好的食品安全信息传播体系。媒体方面要加强新闻自律,正确发挥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要加强记者职业道德修养,杜绝恶意炒作;要培养记者的科学素养,倡导新闻报道的科学精神。
三、食品安全报道研究所选用的新闻理论
对于食品安全报道的研究,不少学者都采用了“风险社会理论”,如黄旦⒄,郭丽华的《风险社会视野中的中国食品安全报道――以2006年“多宝鱼”事件为例》,该文从风险社会的角度,以2006年的“多宝鱼”事件为例,说明食品安全问题为什么会变成了食品安全的报道问题,这里面既有因果关系的难以确立,也有事件本身的后果无法测量,把责任全归之于媒体是不公平的。同时,中国的媒介在报道食品安全时,也必须改变观念,从自以为是的监督者成为客观公正的“雷达”。
也有学者借用“框架理论”的成果,兰州大学的万丽丽⒅基于框架建构理论,采用内容分析和文献分析的方法对以《人民日报》、《河北日报》、《兰州晨报》、《东方早报》为代表的报纸媒体在2008年9月11日到2008年11月11日之间对于“三鹿问题奶粉”的报道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结语
食品安全大于天,做好食品安全报道也至关重要。本文期望通过对2010年相关研究的整理综述,对于后来的研究者能有所借鉴。总的来看,这些研究肯定了食品安全报道对于社会民生的有益之处,认为大多数媒体发挥了“社会观察者”的功能,但是也对报道失误所带来的弊端进行了分析与批评。同时,更多的学者运用新闻理论进行分析,也正试图寻找一条完善食品安全报道之路。
参考文献
①孙尉翔,《以讹传讹成就麦当劳“橡胶门”》[J].《新知客》,2010(8):20-21
②陈都,赵士林,《上海主流报纸食品安全报道分析》[J].《今传媒》,2010(5):76-78
③张晏,《框架理论视野中的食品安全报道研究》[D].暨南大学,2010
④王宁,《食品安全事件的媒体呈现:现状、问题及对策――以〈人民日报〉相关报道为例》[J].《现代传播》,2010(4):32-35
⑤王宇,李蕊,《食品安全事件的媒体报道特色及优化建议――以〈人民日报〉相关报道为例》[J].《东南传播》,2010(6):37-39
⑥赵欣,《食品安全事件报道的特征及“新闻螺旋”――以大公报对“三鹿事件”的报道为例》[J].《新闻世界》,2010(3):69-70
⑦李,《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比较两家报纸颁布前后的报道内容》[J].《新闻爱好者》,2010(3):18-19
⑧李妍,《由三鹿奶粉引发的食品质量安全危机报道》[J].《新闻爱好者》,2010(2):57-58
⑨赵,衣,李可基,《中央电视台有关饮食营养和食品安全新闻调查分析》[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0(8):4-7
⑩于,《涉华消费品安全报道的批评话语分析》[D].黑龙江大学,2010
⑾危琼,《食品安全事故报道的趋势透视――理性色彩和多元化关照的回归》,2010(10):95-96
⑿门玉峰,《北京市食品安全的媒体适度监督作用研究》[J].《中国商界》,2010(4):9-12
⒀张彬,《守望者还是终结者――试论面对食品安全,媒体所扮演的角色》[J].《轻工标准与质量》,2010(2):55-57
⒁马志红,《食品安全中媒体的监督作用》[J].《消费导刊》,2010(8):317
⒂张超,《从食品安全谈新闻舆论监督的时效性》[J].《才智》,2010(26),172-173
⒃温锦清,《食品安全报道和舆论监督》[J].《新闻战线》,2010(4):85-86
⒄黄旦、郭丽华,《媒体先锋:风险社会视野中的中国食品安全报道――以2006年“多宝鱼”事件为例》[J].《新闻大学》,2008(4):6-12
⒅万丽丽,《国内报纸媒体对于食品安全的报道研究》[D].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智慧商圈;虚实融合
商圈的概念是在20世纪30年代由德国的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W.Chris taller)最先提出来的,其核心即商品和服务中心地理论。根据他的理论,商圈指的是以商业的中心地为圆心,以其服务所能辐射的距离为半径而形成的区域。商圈主要分为三个层次,包括中心商业圈、次级商业圈和边缘商业圈。
一、什么是智慧商圈
智慧商圈与传统商圈的区别主要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引入,而具体什么市智慧商圈,似乎目前并没有一个公认的解释。或许每个人、每个经济发展阶段、每次技术革新都会给出不同的答案。那么,本文从商圈开始讨论,一探什么市“智慧商圈”。通过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检索有关“商圈”的文献,共获得11026条记录,其中有记录的是从1992年开始,至2008年文献数量呈现递增趋势并达到最高值。这个变化也正好与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情况相吻合。2010之前的研究主要在如何规划和建设商圈,而之后的主流研究转向了如何实现商圈的可持续发展之中,电商也在此时被频频提及。同时,通过检索“智慧商圈”获得113条结果。
龚义涛(2014)提出,智慧商圈应该是以智能化设备为基础,对将商圈客流转化为用户,并针对用户的行为轨迹提供个性化、快速便捷、互动性强的服务,同时使商家的营销策略更加高效。张子卿(2014)的论文中重点提到,智慧商圈是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商业模式去取代独立线下销售的模式。而基于大数据的分析而形成的个性化推荐系统将会成为智慧商圈的重要服务环节。彭晨伟(2017)基于行车大数据,利用云计算、Hadoop大数据处理平台等技术对商圈理论进行优化,使之更加符合实际应用。孙杰,徐少明(2016)指出智慧商圈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信息技术为技术,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满足消费者、商家和政府三方需求,形成服务更加智能、信息更加精准、平台更加开放,能够实现各个组织的创新共享。
二、智慧商圈的探索
王骏、金炼(2017)指出智慧商圈应该包含免费的无线Wi-Fi网络、基础的电子政务、便民服务、O2O电子商城、商圈社交网络、商家服务中心、二维码应用、停车引导等功能,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互联网等为基础,构建涉及生活、营销、管理、服务、环境、商务等内容的智慧平台。戚尔达(2015)提出智慧商圈以实体商圈为基础,各相关单位要制定统一标准,打通各个环节,通力合作,找准自身位置,并积极整合信息产业资源,在实现内部资源优化的同时,提升商圈服务品质和辐射能力。
通过文献发现,智慧商圈在基础功能的建设上的要求并没有太大区别。首先是急速免费Wi-Fi,满足用户的互联网急速接入体验。商圈客户统一的会员信息管理系统。每个商铺都应是一个信息者,通过公共的信息平台,积极商业信息,同时为用户提供更便捷的查询和在线咨询服务。私家车进入商圈是否能根据智能交通系统快速停放车辆。商圈的各类服务是否能通过互联网实现在线快速预订。同时,客户的消费行为是否可以跟踪,通过大数据分析为用户提供更加适宜的产品或服务。了解每个客户的个性特点,为客户提供差异化的专业服务。未来的智慧商圈,将会成为一个能为用户提供健康、时尚、文化、旅游、社交、刺激、新鲜的快速服务平台。
我国智慧商圈仍处于初级的快速发展阶段,以美团网为主的团购平台,以支付宝和微信为主的移动支付平台,以淘票票、大麦等为主的专业在线订票平台,以O2O、摩拜为主的共享单车等智能化服务平台都在不断刷新人们的消费感受。这些新出现的,以移动互联网为基础的智能化服务软件,为智慧商圈的发展提供了思路。
三、传统商圈与智慧商圈
1.传统商圈的弊端
(1)传统商圈商业信息冗余繁杂
泛滥的广告信息将会使人反感,就算有需求的客户也会在众多竞争信息中产生疑惑。商家经营中难免会有广告需求,当前商家也很难抛弃传统的商业宣传。构建智慧服务平台,通过合理引导的方式,将客流指向更匹配的消费渠道,可以有效减少垃圾信息的产生。
(2)商品找寻成本高
传统商圈为客户提供商品和服务时,商品和服务的物理空间与消费者往往存在距离,而搜寻过程往往是漫长而枯燥的。消费者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寻找,往往找到的并非是最想要的那一个。
(3)交通混乱
商圈是客流、物流、车流汇聚的中心区域,交通压力巨大,不同道路、停车位、人行通道会出现流量不均,导致拥堵的现象发生,影响商圈平稳运转,也易导致安全事故发生。
(4)商业信息孤立,服务片段化
传统商圈的每个商家都独立经营者自己的行业,商圈内商家信息无法共享,导致客户可能产生的消费行为白白流失。
2.智慧商圈能够带来什么
(1)快速的个性化服务
客户在传统的服装选购时,往往会花费大量的时间用于判断服装是否漂亮,是否合身,而这个过程往往会出现合身的不漂亮和漂亮的缺尺码,从而浪费大量的时间在无效的选购过程。这个过程尽管让客户花了更多时间成本在服饰的选购上,有助于成交,但同时重复性的试穿过程,极大的增加了店员工作强度。同时,客户在同样的时间内无法选择到更多的商品,对其精力和体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会员管理的功能,对会员用户的基本体型信息进行管理,可以有效消除这种盲目的选购过程,让客户把大量时间用于商圈的互动休闲和逛街聊天之中无疑是更有价值的。
(2)商业经营更合理
往往一个商圈需要哪些类型的餐饮,需要多少,什么位置更方便,这些数据都缺乏一个统一的管理。从而导致经常看到一个繁华商圈中的店面,老板换了一拨又一拨,装修整了一遍又一遍,大量的重复性施工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智慧商圈,可以实现商圈内消费用户的统一管理,并收集用户的需求信息,并对商圈内的商业店面和服务的统一管理,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避免出现商圈的设计和发展完全随意的情况。门店应该作为现场体验、服务对接、物流节点、售后支持等功能,线上通过商圈的统一管理平台,为商圈内的商户提供统一的数据管理和分发,为线上平台提供各种app服务。
(3)公益性的服务设施
书店,作为商圈内最重要的文化服务窗口,智慧商圈书店之类的公益设施能够极大提升商圈的吸引力。书店作为仅仅靠几本热卖书的收入来维持经营是十分困难的,可以结合商圈的文化特色,实现与其他商业店铺的文化r值交流平台。通过合作的方式,以智慧平台平台数据为依据,由其所惠及的商家来买单。
四、智慧商圈建设的三大中心任务
1.满足消费者的体验
(1)个
当人们在基本物质需求得到充分满足时,精神需求将会成为主导。同理,人们在习惯批量化生产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时,感受到的快乐感将会降低。选择个性化的产品或者服务将会成为未来人们宣扬自身独特价值的标志。当商圈没有对客户的消费信息进行存储记忆的功能,就无法快速识别每个消费者的区别,这些个性化服务也将很难实现。
(2)情感互联
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会令人疲乏,人们需要一个舒适的精神家园。智慧商圈,应该是一个有灵性的地方,为到来的客户提供情感互动的条件。这种情感互动,可以是与某人、某物,也可以是商圈里某个角落,不同时空的对话。当客户进入商圈,服务人员如何欢迎来访亲友一样对待客户。这些是通过智能的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实现的。
(3)文化交融
一座没有文化的城市是不值得留恋的,一个商圈,应该有一种能感染人的气息。每个商店,不应只是简单的在节假日各自推出的打折活动。一个有文化气氛的商圈,应该是线上、线下的互动交流。商圈应是一个独特的,多元化的文化场所,每个人都能在里面找到归属。
2.满足管理者需求
(1)政府及管理部门
政府和相关管理部门在对传统商圈进行管理时往往出现力不从心的情况。在处理一些事情时也常会因顾全大局而损害一部分人的合理利益。通过商圈内的各种信息数据的分析,制定更加精准的政策措施,将会对商圈的发展更有意义。
(2)商圈的管理运营
商圈管理方在进行商圈运营管理时,有限的人手往往无法将对每个细节进行精细管理,从而导致服务水平不高。通过智能商圈平台,广泛的数据采集和先进的智能服务系统,代替大部分人工,可以有效提升服务质量,并降低运营成本。
(3)经营者的风险控制
商业开发的过程往往存在风险。一个新的项目策划和建立往往需要很长时间,而商机却稍纵即逝,如何快速的进行商业布局,达到“快速进,适时变,果断退”,这些是需要大量的动态数据进行支撑,可以有效降低经营者的商业风险。
3.实现资源的集约化管理
准确的市场策略将会降低商业风险,也会减少经营中的无用支出,提升商户的资金利用率。智慧商圈不仅能够在提升管理效率时减少人力成本,同时,商户在经营中,合理对接智慧平台,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同时,智慧信息平台可以对接各种公共基础设施,降低其利用率不均的情况。
五、虚实融合的智慧商圈
O2O(Online to offline)指的就是线上虚拟平台与线下实体经济相互融合的一种模式。消费者可以在线上进行对实体卖场中的产品进行筛选和购买,也可以从实体进行体验后转到线上进行购买。移动互联网成为连接消费者和商家的一个工具。通过这个工具,商家可以将线下消费行为引导到线上完成,互联网成为商家的交易服务前台。通过这样的虚拟服务前台,可以让消费者可以随时随地享受到商家的及时的服务。
从智慧商圈的发展现在来看,虚实融合目前最热门的发展方向是团购、优惠券、移动支付等涉及交易过程。从发展顺序看,实体客户转到线上给传统经营者带来了极大的威胁。而随着时间的发展,实体商家开始转型做线下实体与线上虚拟相结合的方式。直至现在,虚实融合发展的卖家开始积极探索将实体消费者导入到线上平台进行交易的新模式。线上交易可以有效降低商家的经营成本,也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及时快速的服务。商家也更加注重自身在线上平台的用户评价情况,这极大的提升了商家的服务品质。
全球最大白电企业海尔集团在全国的城市商圈广泛开设了自己的专卖店。而传统的专卖店很难进行统一管理,服务中也出现很多无法有效衔接的问题。而“虚实融合”的提出却改变了这一切,虚网指的是互联网,当然移动互联网也越来越多的被普通消费者所接受。实网指的是营销网、服务网、物流网,通过这三网的融合,让用户能够更加省心的接触到产品本身,虚实融合将会为客户提供一种极致的消费体验。同时,商家也不再担心消费者实体看,线上淘。大型家电也能做到,送装一体,而不用花费大量时间到接货和安装的过程中。通过传统的服务网络为基础,以互联网为手段,虚拟和实体的网络整合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便捷、舒适、安心的服务。
六、结语
互联网的发展为人们带来了全新的网上购物体验,但是传统商业依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智慧商圈不是将网上的人硬拉到现实中消费,已不是将实体的客户单纯的诱导到线上买单。智慧商圈应该是一种更加健康的、合理的、体验舒适的消费模式。智慧商圈的建设可以极大的提升社会资源的使用效率,减少浪费的情况,让发展更有方向。
参考文献:
[1]龚义涛.智慧商圈--购物中心未来之路[J].信息与电脑,2014(7):36-39.
[2]张子卿.智慧商圈中个性化推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上海交通大学,2014.
[3]彭晨伟.基于行车大数据的商圈建设研究与分析[D].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2017.
[4]孙杰,徐少明.五角场筑梦智慧商圈生态链[J].上海信息化,2016(4):52-54.
[5]王骏,金炼.重庆联通携手永川区政府打造智慧商圈项目[N].人民邮电,2017-05-08(007).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等院校;学生管理;德育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19-0065-04
十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高等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高校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据。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将现代信息技术引入学生管理工作是高校管理的必然趋势。
一、研究的背景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91亿,网民中学生群体是规模最大的职业群体,占比为 26.8%,而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占到10.4%。大学生是我国网民中的重要群体,网络不仅是他们学习的一种便捷工具,更成为他们生活的一种方式。在网络时代,传统的思维行为方式、心理素质、知识传播方式等都面临着极大的冲击,都经历着巨大的变革。以网络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了大学生的行为模式、价值取向、心理发展和道德观念等。网络的特性使教育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变得异常复杂,使教育的构成要素、组织形式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高校学生管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必须在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与现实应用中,开启学生管理工作新的思路、新的手段和新的方法。
学者普遍认为,信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既给高校品德教育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檀江林等著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一书重点分析了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特点、新路径与评价体系;对信息社会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标、内容、机制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张光慧著的《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新研究》(中国言实出版社,2009年版)一书认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势必需要高校建立健全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网络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有机链接,运用先进的管理手段优化配置教育资源。罗洪铁教授著的《思想政治教育专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戴黍著的《互联网与高校德育――网络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伦理考察》(新疆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罗家英著的《网络影响下高校德育模式变革与构建》(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和相关论文等分别从网络文化建设的视角、心理学的视角、和谐校园建设的视角等对网络品德教育进行探讨。[1-6]
信息技术与组织理论认为,信息技术对组织及其决策的影响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信息技术可能会通过三种不同的途径对组织及其决策产生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三种不同的理论解释,即技术决定论、社会建构论和互构论。[7]本研究的理论基础是互构理论,认为信息技术对高校学生工作部门和其他部门及其主体的影响是信息技术与这些部门和主体相互构造的过程,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引入会对学生管理部门和其他部门或主体的内部结构调整做出反应,另一方面学生工作部门和其他部门及其主体会对信息技术的使用形态进行修正、改进和创新,信息技术能否有效地提升学生管理和服务的绩效主要取决于信息技术与这些部门和主体如何最优化结合。
二、信息技术推动学生管理创新的实现机制
信息技术的引入为高校学生管理与服务转变方式、提高效率创造了空间,同时也为品德教育创新探索出了一条前所未有的新机制。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引入、教育手段的虚拟性和现实性相结合,学生管理的范围已从有形向无形转变,管理的基本理念已经从“管理为主,服务为辅”转向“服务为主,管理为辅”,管理方法已经由单一转向多元化。信息技术的使用将促成学生管理工作系统的重构,促成管理效率的提升,为学生的自我管理提供平台,促成教师和学生间的平等互动,并为学生管理创新提供相应的实现机制。
1.信息技术可创造富有特色的网络文化环境,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
互联网的发展正深深影响着我国新时期、新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工作的发展。网络的虚拟性、快速性、便利性、综合性的特点对于人类道德普遍价值体系教育工作而言,既是机遇的开始,也是挑战的来临。高校品德教育工作者必须充分认识到网络所带来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适时地进行分析总结,并解决产生的新问题。信息时代的大学生生活在三个层面的社会里,即人类大社会、校园小社会、网络虚拟社会。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环境,能够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人文修养和高雅的审美情趣,使学生的思想境界得到升华,进而能使其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网络时代大学生人类道德普遍价值体系教育必须注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坚定大学生对民族复兴的信念,增强大学生的理论自觉与自信。同时,发展具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网络文化。要以校园网为载体,发挥网络传播优势,加强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出一个富有时代精神、秉承优良传统、崇尚良好学风、弘扬远大理想的文化氛围和育人环境,
网络的蓬勃发展为充分展示人的个性提供了平台,也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认为,个性发展原则要求个性发展必须与全面发展相统一,这为网络时代大学生人类道德普遍价值体系教育提供了理论参考。我们要按照二十一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素质要求,结合人类道德普遍价值体系教育内容组织品德教育活动内容,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挖掘学生的智慧潜能,使人类道德普遍价值体系教育内容具有时代性、针对性和开放性。
2.信息技术可促成新型学生管理系统的构建
传统的学生工作管理系统包括一个大学生从招生入校开始到毕业离校整个大学生活中全过程资料的完备管理。[8]具体包含学生信息及班级建设管理、招生管理、迎新管理、学生宿舍管理、评奖评优管理、学生资助管理、学生品德教育管理、学生社团活动管理、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就业管理、离校管理等多方面的信息化,涉及学生在校期间各个方面的教育和管理工作。[9]
在引入现代信息技术开发信息数据资源的进程中,管理部门需要依据学生教育的需求积极开展基础数据库建设,并逐步形成覆盖学生管理各层面的各类数据库。依托这些数据建立数据分析、动态监测、决策支持等应用系统,可使学工部门充分掌握学生培养各个层面的信息,以便及时为学生的管理和服务提供技术支撑。例如学籍管理系统、学生选课系统等都需要中间性基础数据库的支撑。[10]在做好这些工作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开发其它各类信息数据资源,建设相应的数据库,为其它学生管理应用系统提供基础支撑。当前,在高校学生管理与服务中还存在着公共教育资源覆盖率过低,信息公开率低等现象。在新型学生管理系统的构建中,利用信息化的独特作用,可促进学生管理的优化升级。传统的人工管理过程将被基于网络的信息化应用系统所代替,教师和学工人员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处理学生事务,使教育与管理过程运行更加流畅和便捷。此外,通过有效存储管理过程数据,也使管理更加透明化,增强了管理的规范性。
3.信息技术可促成学生管理效率的提升
通过对基础数据库的建设和逐步扩展,能够使学生教育与管理的各个层面的信息实现数字化,数据采集实现准确化,数据管理实现统一化,数据利用实现共享化,彻底改变过去数据采集不够精确、数据之间关联性不强、数据运用不方便等弊端,可为学工等相关部门提供精准、及时、便利的数据信息服务,并为学生教育、服务措施的制定、学生成长动态的监测提供有效支持。
利用信息技术优势,以信息化为学生教育管理创新提供支撑,也体现了信息资源的整合、管理机制的协调、综合效用的发挥;借助综合电子数据交换平台,交换和整合校内各部门信息资源,实现信息从静态管理到动态管理、从单项管理到综合管理,以便能更好地满足当前对网络时代学生管理与服务的需要。通过网络信息交换平台,实现联网共享,系统掌握学籍、就业、教育等各项基础信息,克服现实中的各种壁垒,建立省内乃至全国的信息联网,实现跨区域的服务,使异地入学、学分互认在技术上成为可能,确保信息动态准确,提高工作效率。借助信息技术对数据和过程的管理,使传统的人工管理所无法实现的工作和效率成为可能,实现管理的高效率、科学化、精细化和人性化。
4.信息技术可推动教育者和学生构建互动机制
信息技术强大的交互功能,有助于畅通施教者与学生的沟通渠道。利用信息窗口,建立教师、各级管理部门与学生沟通的有效渠道,是实现有效交流、了解学生、发现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服务理念,利用网络信息窗口,各类管理服务信息,提供各类管理服务,也是高校实现和谐校园的重要途径之一。特别是在网络时代,学生的个性彰显,公开、公平的意识在不断增强,学生的思想也更加活跃。在这一背景下,依托信息化平台,通过开展有针对性的学风民意调查,即时了解分析学生群体的精神状态和行为意识,进行定期的教学质量、管理效率的分析,并结合对不稳定因素的动态了解,综合利用网络监控,结合传统的安全防范措施,能够建立三维安全防范系统,预防学生中极端事件的发生。信息技术的引入,还能为规范、搭建学生自我管理系统提供可靠平台。比如,建立学生自治自律和信息公开平台,形成学生自主进行学风建设和自我管理的便捷通道。
三、信息技术在高校学生管理创新中的应用
1.学生管理创新中信息技术引入存在的问题
(1)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缺乏创新
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状来看,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还十分有限,特别是就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方面缺乏创新。一方面,缺乏先进的现代教育理念。深受高校学生欢迎的生动活泼的网上互动和现代教育方式未能很好地应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工作中来,诸如网络互动等现代服务型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未能在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加强思想品德工作方面得到发挥;另一方面,在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上仍然沿袭传统的面对面或单向性正面灌输的模式,尚未树立现代信息教育理念。一些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与管理者未能真正掌握新时期新条件下,进行大学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规律,不能驾驭这一新型的工具。这都使这种新型的思想教育模式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信息化加快与校园基础设施薄弱存在矛盾
以信息技术带动高等教育的信息化进程,并加速学生管理创新,需要具备相应的信息化基础设施。首先,在硬件条件方面,校园信息化基础设施已经具备一定规模,需要加强移动互联网、4G技术的推广应用。信息科技的迅猛发展,从广度和深度上影响和改变着社会生活方式。高校中无线宽带网(3G+WLAN)、光纤通信网络虽然早已成熟并普遍应用,但在使用效果和服务质量上还存在着明显不足。其次,在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软件条件方面,但还不能适应信息化的发展要求;移动互联网已进入快速发展期,正在全方位地影响和改变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模式,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利用新的传输工具进行传播交流日趋频繁,特别是短信、网络和微博、微信的应用,使信息传播的速度、范围、途径等与以往比都出现了颠覆性的改变。另外,高校普遍还未真正建立起综合信息网络,信息采集环节措施十分薄弱。因此,以网络(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与信息化为基础,深入地提升学生管理与服务水平,已成为高校迫在眉睫的现实需求。
(3)信息技术潜力发挥不充分
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在校园信息网络建设管理中的应用还不够深入,为更好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信息传递和信息查询等无纸网络化办公和学生管理,就必须通过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对电子流程管理和服务进行集成,以便整合校内各部门需要和拥有的信息资源、关键数据;还应在更深层次中挖掘、分析和利用信息进行管理,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学生能力。当前,在校园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中,学工处(或学生工作部)建立学生管理系统,教务处负责教学管理,建立学生学籍管理系统,财务处建立学生消费管理系统,图书馆负责学生图书资料借阅管理系统。学校管理中的各业务部门往往采取的是自下而上的分散化建设管理方式,导致信息的有效利用率偏低,各信息平台交互功能不完善,整合资源能力较弱,并使各部门内部及各部门之间信息系统资源的整合不够有效,信息与业务流程衔接上不够紧密,造成网络和信息系统出现自我封闭、条块分割、信息隔绝等现象。甚至有些部门尽管采用了先进的信息系统,但对信息资源的搜集还处于无序或无效状态,从而导致信息资源极为分散,加之缺乏相应的整合与管理,使运行效果不理想。
(4)校园信息安全处于起步阶段
我国信息安全总体还处于起步阶段,一些校园信息管理参与者并不重视信息资产所面临的威胁,或者将信息安全认识局限在IT方面,尚未形成明确、合理的信息安全措施去指导组织的信息安全管理,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必要的安全法律法规以及风险防范的教育培训还很欠缺。同时,重安全技术、轻安全管理已经成为比较普遍的现象,有时信息安全还要越来越多地面对隐私保护和道德问题,这些也给学生管理创新带来挑战。
2.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管理创新的思路与方法
(1)树立信息化支撑学生教育管理创新的理念
信息技术提供的自动化功能和通信功能,有助于构建各类管理应用系统,提高管理的效率;信息技术强大的通信和交互功能,有助于畅通与学生沟通的渠道;借助信息技术构建各类应用平台,开展管理机制创新和应用,可以不断提升学生管理和服务水平,让网络成为传承人类道德普遍价值的新手段。高校要重视网络平台的建设,开展以人类道德普遍价值教育为主题的网上论坛、网上交流、网上辩论赛、网上教学等活动,在校园博客、论坛中将人类道德普遍价值贯穿于新闻的报道,通过大家的相互交流、对话和积极渗透,倡导积极、健康、文明、进步的价值观,不断改进和提升网络平台,强化民族精神,增强网络的宣传力和影响力。
(2)拓展大学生心理素质,疏通大学生更好地接受品行道德教育的渠道
网络时代,多元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判断更容易对主流意识形态形成冲击。大学生正处在迅速走向成熟的阶段,在心理品质和特征上表现出许多过渡状态。因此,价值观教育应通过大学生心理素质拓展,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积极的生活态度及社会适应能力,激发其对健全人格价值观的心理认同感。大学生人类道德普遍价值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性工程,高校全员都要行动起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打造学生立德成才的环境,形成健全人格价值观教育的合力。
(3)整合网络资源,拓宽网络教育课堂,占领网上教育阵地
网络被称为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它是开展大学生品行道德教育的网上阵地,要做好大学生网络品行道德教育就必须首先建设优质网站。在这些网站中,不断宣传正确健康、积极向上的思想文化,让大学生主动寻找先进文化,发挥大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这是有效开展网络品行道德教育的途径。
网络的发展改变了传统品行道德教育的授课特点,通过整合网络资源,可以将品行道德教育课搬上网络,首先可以通过网络整合品行道德教育课的内容,思政课教师可以及时将网上热点问题搬到课堂上,运用相关的知识理论来进行实事分析和解读,从而达到品行道德教育的目的;同时由于网络的不断普及和发展,可以不断拓展品行道德教育的途径,将品行道德课搬到网路上,根据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以安全、动态、互动的形式呈现教育内容,克服了课堂教学的单一性,通过内容和途径的拓宽,网络品行道德教育才能更好发挥其作用。
四、结束语
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首先,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与总结的基础上,借助于信息技术与组织理论,构建出信息技术促进大学生教育与管理创新的实现机制。
其次,分析当前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品行道德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指出我国在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管理创新的过程中,还存在着教育理念缺乏创新、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不足、信息技术潜力发挥不够充分、信息安全处于起步阶段等诸多薄弱环节,据此提出了利用信息化支撑学生管理创新的思路与方法。
可以肯定的是,信息技术为学生管理创新开启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手段,信息技术必将为高等教育创新提供更多的支撑和活力,为提高我国教育现代化水平发挥独特和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檀江林.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12:180.
[2]张光慧.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新研究[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9.9:210.
[3]Thersa Heintze , Stuart Bretschneid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Restructuring in Public Organizations:Does Adop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ffect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s, Commmunications, and Decision Making?[J].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nd Theory, 2000, 10( 4): 801- 830.
[4]Leon J.Osterweil,Lynette I.Millett,and Joan D.Winston .Social Security Administration Electronic Services Provision: A Strategic Assessment[M].Washington,D.D.:The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2007:121.
[5]丁元竹,张强,张欢.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管理体系[N].人民日报,2011(007).
[6]刘国军.网络舆情发展视阈下的社会管理理念和方式创新[J].中国国情国力,2012(3).
[7]李国鑫,王雅林.基于技术与组织适应性的信息技术绩效模型探讨[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6).
[8]吴挺.浅谈新信息化环境下的学工系统的设计思路[J].软件,2013(1):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