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舞蹈学论文

舞蹈学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16 16:01:0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舞蹈学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舞蹈学论文

篇(1)

摘要:随着人们对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求不断提高,舞蹈这门人体艺术将被更多人认识、接受、认可,并喜欢。舞蹈作为一种人体语言,是通过人体动作过程来表现人类情感的艺术。舞蹈教育则是通过教授这门艺术,来反映人们的思想、情感以及社会生活,使幼儿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爱好,培养孩子对舞蹈美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初步的鉴赏力、创造力,从而促进幼儿健康的体魄,健康人格和健康的个性,促进全面发展。

幼儿天性好动,喜欢模仿,喜爱看舞蹈节目,更渴望参与表演。初学舞蹈时,幼儿只知一味的模仿,几周一过就会感到枯燥无味。我们就要从多方面启发、开导,从新生第一天走进舞蹈室时,就要让幼儿知道这不仅是练功房,更是舞蹈宫殿。要在形体美上培养幼儿的自我审美能力,如芭蕾手位的延伸就是一种美,这就要求幼儿带有一种希望的追求的情感在做,感觉自己的眼前多么宽阔,就像包容了整个宇宙。耳朵里听着动人的音符,这多么富有诗意!这不就是以美带情,以情带舞吗?所以教师一定要培养幼儿的自我审美意识素质,使幼儿自身体现出一种对舞蹈的热爱,从而愉快的进行训练和舞蹈。将幼儿舞蹈形象化,在舞蹈教学中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通过形成有趣的故事或者舞蹈造型来启发幼儿的想象力,将舞蹈和启发教育相联系,使舞蹈具有一定的思想性。

在舞蹈教学中,教师通过舞蹈示范、舞蹈欣赏、边歌边舞、音乐反映、模仿与想象、组合与成品舞蹈编排等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调动幼儿全身的多种器官,在提高兴趣、注意力的同时,更强调了大脑高度的集中去支配身躯,以表达各种动作和情感。而且一系列优美的动作,丰富的队形变化等也促进了幼儿舞蹈记忆力的提高。

幼儿舞蹈犹如春风化雨,潜移默化地陶冶儿童的心灵,我们要仔细洞察孩子美丽的童心世界,了解孩子的质朴情感。广泛收集、提炼他们天真、形象的动作,吸收为幼儿舞蹈的基本素材。只有这样,创作出的舞蹈才会被幼儿喜欢和接受,幼儿舞蹈教学才能推陈出新,不断完善。作为一名舞蹈教育工作者,将不断加强各方面的训练,提高理论与实践水平,进一步加强舞蹈教育的普及和推广。

篇(2)

回族舞蹈教学要想创新发展,只是分析本族的传统文化和舞蹈特点是不够的,还要多分析其他民族的舞蹈特点,多学习其他民族舞蹈学科的教学经验,从而让回族舞蹈教材内容更加丰富,让回族舞蹈不仅有本民族的舞蹈特色,也有其他民族舞蹈的魅力,这样才是真正的实现了回族舞蹈的创新发展。

1.对回族人民的典型动作进行归类整理。由于回族人民生活的地区分散,所传承下来的舞蹈形式也就多样,这是一笔宝贵的资源。我们可以把各区域有特色的舞蹈动作进行归类整理,整合成一本有教学价值的舞蹈书籍,它可以指导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也可以保证学生所学的舞蹈更加系统化。例如:我们可以把花儿手、屈伸步、碎摇头等动作进行整理,然后从新分析进行编排,让这种动作更有节奏,从而提高舞蹈动作的观赏性。

2.把回族风俗习惯中的重要动作融入舞蹈艺术中。回族人民的风俗习惯很有特点,在生活中的许多动作很有代表性,有些动作很能体现出人的情感,这些动作如果能够融入到舞蹈教学中,不仅会让舞蹈艺术更具魅力,还会让民族文化得到传承。例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中的托耳手势就是做礼拜的基本动作;还有回族舞蹈服装可以选择盖头,这个服装不仅可以反映出回族人民的服装特点,还具有很强的视觉效果。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加以利用,一定会让回族舞蹈得以创新发展。3.在民间艺术中提取有价值的舞蹈动作。回族地区的民间到处都有艺术表演,有些表演很有特色,也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因此,我们如果把这些民间艺术融入到教学中,也会让回族舞蹈表演更有表现力。例如:“蛙鸣”“贤孝”“踏脚”等民间艺术可以和回族舞蹈结合,让回族舞蹈更具魅力,更有民族特色。

二、把回族人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元素编排到舞蹈中来,实现回族舞蹈的创新发展

把原生态元素合理的融入到舞蹈中,在经过加工处理,才能让这些素材具有艺术表现力,让人们体验到艺术的美感,感受到文化的气息。而且,创作者在对素材加工过程中,也是一种情感历练,他可以感受到回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对宗教的虔诚,这是一种心灵上的交流,创作者会体会到回族人民内心的情感。在回族舞蹈语言创编中,回族人民日常生活中的情态是发挥重要作用的。例如:回族人民做礼拜的叩首动作、女子怀抱汤瓶的姿态等都是非常好的舞蹈素材,在《心泉》作品中,回族女子怀抱汤瓶身体前倾,塌腰昂首,半脚尖碎步曲线流动,形成了曲线美,女子时而梳理盖头,时而移动汤瓶,更有一种含羞的气质美,该舞蹈的基本动作都是来自宗教生活“净洗”中的,通过提炼女子的体态来表达女性的宗教情怀。《洗礼》中回族姑娘痛快淋漓的净洗,不仅表现了今天的回族妇女充分享受水带给她们的无限欢乐与幸福的同时,也暗含着回族人民严格信奉伊斯兰教的品格,生动的揭示出回族妇女心灵深处的纯洁和美好,展现出她们含蓄与开朗、纯真与热情的双重性格特征。该舞蹈中还融入了阿拉伯音乐元素,利用交响乐器和管弦乐器来演奏,给人带来更加流畅的意境,让人情不自禁的联想到和平的画面。在舞蹈题材创作中,民间剪纸也能发挥作用。《剪花花》作品的成功就说明了民间工艺也能成为舞蹈创作的主题。在宁夏的南部,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当地人民一直生活贫穷,但是,当地的少女却没有受生活的影响,没有抱怨生活的不公,而是揣着生活的梦想,她们心地善良、热爱生活,她们最擅长的剪纸就是一种民间艺术的传承,可见,生活上的贫穷并没有给她们带来压力,她们生活的还是那样幸福。该舞蹈在创作中就是以回族女人剪花花为题材,通过把她们生活中的态度利用舞蹈来反映出来,充分表现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该舞蹈的成功之处就是创意非常新颖,动作非常细腻,让整个舞蹈充满艺术性,让人们感受到人物渴望幸福的内心情感。回族武术也是舞蹈创作中可利用的重要元素。“踏脚”本是一种回族武术,而且是武术中的打斗动作,有很强的攻击性。但是,在舞蹈《啊吆喂》中,创作者却是把“踏脚”中的一些武术动作编排到舞蹈中,从而让男子的舞蹈动作更有霸气,能体现出男人的那种气魄。而哎呦喂又是一句地方语言,是女人对男人欣赏时所说的叹语,在舞蹈编排中,女子的舞蹈动作多是回族舞蹈的基本动作,创作者这样编排可以反映当地女子对哥哥的爱慕之情,让人通过观看舞蹈就能看出人物的内心情感,这个舞蹈中的动作尽管是经过重组改编而成,但是却很能体现民族特色,给观众留下很深的印象。

三、结语

篇(3)

要淡化“权威”意识,减少“专业”作风,帮助学员,相信学员,积极主动地做学员主体的指导者。在多年的舞蹈教学实践中,舞蹈系始终坚持各班课前半小时辅导制度,由学习委员带领学员复习所学舞蹈,反复练习,强化记忆,纠正动作,力求基本规范,效果非常好。同时,教师在课堂上及时发现模仿能力强,动作规范,跳得好的学员,鼓励他们做示范性表演。高级班和中级班有几位年龄在65~75岁的学员,她们上课认真,勤奋刻苦,踏实训练,从不懈怠,她们的精气神影响着其他学员,感动着老师,老师经常表扬她们,激励她们。由此可见,教师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员,用变化的观念评价学员,用赞赏的态度去欣赏学员,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学员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强化他们的自信心。同时,教师不仅要注意老年学员的共性,也要关注他们的个性,让学员在课堂的教学实践中,去寻找、探索、体验、分析、思考,提高其自学能力。教师始终以学员为中心,把学员放在第一位。突出差异性和实用性在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员的个性差异,努力为不同的学员提供适合其个性的教育,使所有学员都能受到应有的尊重并得到充分发展。要坚持面向全体,实施分层教育,加强个别指导。我们采取的做法是:分组练习,个别辅导,各小组长负责辅导和纠正组员的动作,帮助他们把动作跳好跳熟。教师要充分尊重学员,保护她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可以要求严厉但不能挖苦讽刺,更不能冷言冷语对待学员。所谓实用性,主要有两个要素,即使用价值和应用性。多年的民舞教学,使学员的舞蹈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他们纷纷把所学的舞蹈知识和技能应用到群众文化活动之中。好多学员参加了社区舞蹈队及各种民间团体的演出,反响良好,从她们身上我们可以看出老年人的“朝气”。今年举办的吉林省首届广场舞比赛,舞蹈系学员代表老年大学参加比赛,最后夺得了冠军。学校瞄准了广场舞的发展趋势,当即决定开设广场舞班,现已全部招满。这就是教学实用性的具体体现。

二、课堂教学要讲究科学的方法

(一)运用直观形象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方式把民间舞蹈课上得具体生动,让学员产生身临其境之美感。如,学习朝鲜族舞蹈,教师就要先播放一段有关朝鲜族人民生活、劳动、舞蹈的片段,借助鲜活的艺术形象来感染学员,让学员由被动理解到主动接受。

(二)运用创设情境教学。精心创设审美情境,提高审美感受力。可根据不同民族的特色及地理环境、人文特征的不同来加以区分创设,以各民族舞蹈美、智、趣的特点来缩短教学内容与学员的距离,运用多种手段来向学员揭示不同民族舞蹈的艺术形象。如,学习藏族舞蹈,教师就要强调:藏族舞蹈最具代表性的体态是腰部和胯部的“懈”,这一体态特征与藏民生活、劳作、服饰穿戴以及审美情趣息息相关。由于藏地海拔高、高寒缺氧、气候恶劣等原因,当地老百姓需常年穿宽大的藏袍、厚重的藏靴;腰间爱系挂满配饰的宽腰带;生产劳动时要背水、背牛粪等,这些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都形成了藏族人民身体前倾,腰部拉长的体态特征,使得藏族舞蹈的腰部的“懈”和“撑”成为一个典型特殊的民族符号。基本内容是踢踏部分、脚上的步伐及协调;弦子部分,重点是靠步与撩步及膝盖的屈伸。要强调用腰部带动的韵律意识及藏舞柔中带刚的特点。这些知识的介绍,使学员置身于舞蹈艺术情境中,用心去体会,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从而达到相应的教学目的。

篇(4)

想要了解舞蹈教学对学生发展的重要影响,并明确舞蹈教学的重点,那么首先就要明确气质的含义和类型。顾名思义,气质是人们从内心散发出来的,由内而外形成的,外露的形态。它的培养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良好的气质特征能够给人以美的感受,表现人的心理特征。气质一词早在公元前4世纪就被提出了,它大致被分为四种类型,即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形态美是气质得以表现的最好标志。

2、舞蹈对学生气质发展的影响

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时期,骨骼和体态形态还没有完全成型,在成长阶段进行舞蹈学习能够有效培养人的形态美和优雅内在,从而形成良好的气质。现如今,社会飞速发展,人们对美的追求逐渐提高,每个人都想具有优美的体型和优雅的气质,舞蹈学习就是培养这种气质的重要因素。它能够重塑学生的外在形态,保证身体匀称和谐,轮廓清晰,线条笔直,充满青春和活力。但是,形体美一定是建立在健康基础之上的,舞蹈的训练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练习,从而给人以愉悦之感,让人觉得赏心悦目。第一,舞蹈学习能够提高学生身体的协调性,使他们看起来更有气质。舞蹈学习有别于其它艺术的学习,它不仅需要长时间的锻炼,而且需要学习者具有很好的平衡感。我们平时所认为的有气质的人一定是身体协调的,通过舞蹈的学习就能够锻炼人的平衡感,例如芭蕾、拉丁、恰恰,甚至简单的舞蹈动作,健美操、瑜伽等艺术形式都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平衡感,给人以美的感受。第二,舞蹈锻炼能够塑造人的形态,提高人的气质。众所周知,舞蹈中的形态、动作丰富多样,无论哪一种舞姿都需要进行身体的拉伸、伸展、收缩,通过这样的锻炼能够促进骨骼的发育,将其拉伸成笔直的形态,从而塑造线条美,让学生看起来更有气质。与此同时,舞蹈的基本功练习还能够挺拔身形,让学生树立信心,培养良好的外在气质。第三,舞蹈学习可以增强身体的柔韧性,给人更具气质之感。很多人在小的时候都经历过舞蹈培训,最后没有坚持下来的很重要的因素就在于柔韧度不够。在舞蹈学习中,会常常出现押腿、弯腰等形式的身体锻炼,这样一来,能够增强身体的柔韧性,将关节从僵化中释放出来,形成一种形态美,给人以气质之感。第四,舞蹈锻炼能够塑造体态,丰富内心。舞蹈学习最重要的一点优势就在于塑造体态的作用,现如今随处可见的瑜伽练习、健美操等健身活动都具有这样的特点,很多对自身身材不满意的学生经常进行舞蹈锻炼也是出于这个目的。例如女生的大粗腿、凸起的小腹等都可以经过长期的舞蹈练习得以改善。拿我们常见的芭蕾舞举例,其中的四大训练方式“开、绷、直、立”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开”能够增强身体关节的灵活度,实现线条的拉伸,纠正平时生活中的不良姿势,塑造良好的体态;“绷”即关节的绷直,这个动作能够锻炼肢体的上升力,达到锻炼肌肉的目的;“直”是指身体骨骼的挺拔、垂直,古人云“坐如钟,站如松,行如风”就是这个道理。通过拉直训练,能够挺拔人的身形,做到提臀、收腹、挺背等动作,从而达到塑造良好体态的作用;“立”则能够给人以傲然挺立之感,矫正学生的体态。另外,优雅气质的形成不仅仅要有良好的外在形态,还要具有优雅高贵的内心,通过舞蹈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坚韧性格,提高学生的精、气、神,让人们看起来充满精力,更富内涵,呈现良好的体态气质。

3、结束语

篇(5)

素质教育可以通过很多种形式实现,但关键在于教育者是否真的尝试和实践过。现代教育形式日新月异,素质教育已不是空话,被逐渐落实到教育实践之中。舞蹈教学应算素质教育在实践中的创新应用。相比舞蹈教学,音乐课作为常规课程,在现代小学的课程设置中更为常见,而舞蹈作为一种与音乐相关、与音乐结合的艺术表现形式,多被认为更为细化的分类。在小学中,一般作为兴趣小组教学或学校组织的舞蹈小团队教学形式出现,不是一种普及式的教育内容。对每个学生都进行舞蹈教学的教育模式并不常见。譬如江阴市花园小学的舞蹈教学主要在一、二年级学生群体中进行,每个班每周一次课。这是一种突破常规的新尝试,也是开启素质教育切实落实的重要钥匙。而通过两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发现,舞蹈教学确实给教学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首先是学生在形体、姿态上有了很大变化,另外,通过舞蹈课锻炼,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程度也有了明显提升。可见,舞蹈教学的尝试和引进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但如何更好地推进,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进一步研究,以完善整个教学过程。

二、小学课程中舞蹈教学的必要性

(一)舞蹈教学可以锻炼身体及肢体的协调能力

舞蹈是关于动作和韵律的艺术,是需要肢体协调和感情投入甚至精神共鸣的艺术。舞蹈多要配合音乐完成,要求肢体动作和音乐韵律协调,这不仅可以锻炼舞者的肢体协调感、身体灵活度,锻炼大脑中枢神经与肢体行为的同一性,也可以在舞蹈进行中强化舞者的肢体强健程度,同时调整气息,也是一个锻炼身体的好方法。现在的学生除了课本知识外,又被各种电子设备吸引而多喜欢“圈”在家里,注意锻炼身体的越来越少,健康水平也日益下滑,舞蹈教学可以弥补这一方面的空缺。

(二)舞蹈教学可以培养端庄的仪态与气质

舞蹈不同于跑步、打篮球等专业体育项目,其注重舞者的肢体形态,重视舞者在和着音乐摆动肢体时表现出来的气质。舞蹈的基本仪态包括收腹提臀、挺胸抬头,也是对舞者生活中个人形体姿态的一种培养。小学时期的学生正是成长发育的重要阶段,长期专注于低头写字,极易养成站不直、做不端,甚至驼背的坏习惯,舞蹈要求学生要有正确的坐姿和站姿,保持身形要有直立感,这有助于从小培养学生的良好站姿与坐姿,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生活习惯。

(三)舞蹈教学可以丰富学生的个人情感,愉悦身心

音乐本身就有独立的审美情趣。就音乐艺术而言,其能全面、立体化地表达相应的情感,学生作为接受知识的主体,也能对音乐艺术有所了解。舞蹈作为肢体表现和音乐结合是一种美的享受。舞蹈练习的过程是一个长期与音乐相伴的过程,学生通过学习舞蹈,也会对音乐有基本的审美和了解,因为它更注重感性的情感抒发,表现一种言语之外的意趣。同时,这种教学脱离了坐在教室中的固定模式,学生从精神到身体都是自由的,这对小学年龄段的学生来说是在玩耍中进行教学,更符合他们接受理解事物的形式。

(四)舞蹈教学可以调动个人的想象力,创作自由

舞蹈动作是灵感的迸发。在舞蹈动作训练中,不仅要求从情感表达中去探索肌肉、节奏、力度、空间等的变化,更要通过多重角度的变化去寻找新的动作,从而达到对现有动作规则的超越和突破。通过舞蹈教学,教会学生基本舞蹈动作,然后让他们自由发挥,鼓励学生创作出属于自己的一套舞蹈,也是对他们天生独特想象力发展的一种保护,而在日常教学中,标准答案的束缚容易扼杀学生太多的奇思妙想和天马行空,通过这样一种教学方式,也使教师找回一些遗失太久的情感与想象。当然,在舞蹈创作与发展的不断演进中,我们发现,从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到审美理想和审美心理预期都在不断提高要求。单纯的肢体表演有时略显单薄,表演空间狭小,尤其是对小学生来说,在短时间内渗透艺术的真谛存在一定困难。因此,对于道具的灵活运用显得尤其重要,这不仅可以使表演达到单一肢体语言表达不了的情绪和思想,可以生动表现出角色身份,同时还可以说明特殊的环境状况,同样也是对学生想象力和创作力的一种调动。

(五)舞蹈教学可以提高个人的协调与合作能力

在多数学生眼里,小学阶段的舞蹈教学只能算是一种启蒙或启迪教育,但由于其本身的艺术基因,我们也可以把舞蹈看做一种特别的交流方式。通过舞蹈,学生之间的相互配合与协调、合作能力会得到显著提升,这些都是隐形教育内容。

(六)舞蹈教学可以让学生的注意力得到高度集中

从某种程度上讲,舞蹈并非随意舞动,它讲求韵律、节拍。舞者在舞蹈中要和着音乐、节拍有韵律地舞动肢体,除了动作舒展之外,还要注意面部表情、情绪的表达等。实际上就是需要舞者必须有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在小学一、二年级的教学中,教师应多注重基本动作和基本队形的训练,以基础知识辅助教学工作,着重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肢体协调性。但舞蹈正因其教学形式的独特性和其艺术魅力、与传统课程相异的娱乐性契合了学生爱玩的天性,在不知不觉中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日积月累,学生的专注性就会在舞蹈教学中得到有效培养。

三、小学课程中舞蹈教学的未来

由于小学舞蹈教学鲜有列为正式课程的,如何进一步扩大范围、推广舞蹈教学、进一步深入推进舞蹈教学都是摆在舞蹈教育者面前的重要课题。不过,通过现有实践经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舞蹈教学对小学课程改革和学生素质发展的重要意义。正在生长发育旺盛时期的小学生,其智力和心理都有很强的可塑性,但更应该注意的是,这里的舞蹈教学目的并非使每个孩子成为专业的舞蹈家、艺术家,而是一种审美教育,是一种理解层面的内容,重要的是实践效果而非理论论证。低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不是很强,应该从孩子的生活天地进行取材,这就要求舞蹈教学不能单纯从舞蹈艺术本身出发,还要与受教育者本身,即小学生的身心状况相协调,如加大舞蹈的灵活性和趣味性,重视舞蹈中孩子的互动与合作,选用难度较小且节奏明快的歌曲等。此外,舞蹈是一门重视表现力的艺术,这就要求学生要克服自身的紧张和怯懦,收起自己的局促和害羞,但这对一些性格较内向的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教师对学生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和合适的引导。孩子是敏感的,教师的不耐烦情绪都可能伤害到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让原本就不擅长表现自己的学生更难突破自己的心理障碍,甚至形成心理阴影而排斥舞蹈。因此,舞蹈教学中的交流和讲述的进行方式也值得考究。

四、结语

篇(6)

考虑到民间舞教材上显著的性别差异性,在没有把握的条件下,为实现课堂风格统一性,教师一般都采用动作“偏中性”的现代舞实施教学或编创课,致使民间舞渐渐边缘化。师资结构单一。据笔者调查,广西高校校园舞蹈团大多数都隶属于高校团委。因此,活动都是在团委的指导下开展。从师资结构上看,有些学校纵然有自己的专职舞蹈教师,也难免“一枝独秀”的窘迫,而有些学校则是由外聘舞蹈教师负责授课。从专业角度分析,舞蹈团的指导老师并非都是民间舞专业出身,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民间舞教学的开展。训练课时不足。广西高校校园舞蹈团的训练时间都集中在课后或周末,一般为4~6个课时,考虑到授课内容的丰富性,教师会经常采取现代舞、古典舞、基本功和民间舞“大杂烩”的方式,这就在本来单薄的训练时间上,剔除其他舞种的训练时间,民间舞的教学时间所剩寥寥。一旦有大型晚会或竞赛活动,师生们就要投入到剧目排练的状态,课堂教学时间所剩无几。

2完善广西高校校园舞蹈团民间舞教学相关策略

(1)完善课程结构。

目前,广西多数高校校园舞蹈团尚未建立系统的教学课程,且错综复杂,组织结构不明晰,课程亦缺乏延续和递进。笔者认为,对于此类舞蹈团,在内容上应强调教材的多样性和广泛性,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民间舞典范组合课为依托。典范组合是中国民族民间舞的重点,是各民族文化内涵、品质特点的高度凝结,对非专业性的高校舞蹈团的学生来说,由于课时等客观条件的限制,教师只需针对性地选出具有代表性的一至两个传统典范组合,对学生进行教授。目的是在让学生了解各民族的民族特性的基础上,明确的掌握舞蹈的风格、动律特点。以剧目排练课为主导。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舞蹈剧目的排练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一旦舞蹈的演员出场不再是自身去体验某种此刻的感情,而是去装扮一个人物时,他便进入了戏剧演员的领域。”所以剧目排练课能让学生在充满兴趣的前提下,增强其舞蹈表演能力和综合创造力,并在学习及排练的过程中产生丰富的角色想象,满足舞台表演欲望,同时感受团队合作、集体相处的快乐氛围。以节奏训练课为补充。舞蹈的节奏是民间舞蹈其风格和动律能够正确表达的关键,也是统一课堂风格最好的方式。在高校校园舞蹈团民间舞的教学中,同样要特别强调学生对舞蹈节奏特点的把握,开设专门的节奏训练课,以舞蹈节奏训练为切入点,加强学生的节奏感训练,培养良好的节奏感知能力,是能够较好驾驭民间舞蹈作品的关键。

(2)健全师资结构。

优秀的师资队伍是教学工作稳定进行的有力保障。学校方面,鉴于民间舞教材性别的差异,高校应配备两人以上的男女配合教学的教师团队,使民间舞教学更有针对性。教师自身方面。舞蹈团教师需要具有良好的业务水平,努力熟悉男女班民间舞教材,男女教师在进行课程教授时,进行良好的沟通和辅助,在实践的基础上,应夯实理论基础,同时提高自身的舞蹈创造力。

(3)优化教学手段。

对舞蹈基础较差的学生而言,应打破传统的“元素教学法”模式,培养学生强烈的愿意“舞起来”的意识,直接的组合或剧目教学更能使学生易于接受,以笔者经验来看,单一的动作元素易使学生产生精神疲劳,甚至对民间舞存在认知误区,而节奏和动作的不断变化却更容易调动起他们的舞蹈积极性。在组合或剧目的学习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了解整个组合或舞蹈的编排,增强大局观和创造力。

(4)突出地方特色。

在高校校园舞蹈团的民间舞教学中应突出地方特色,将广西壮族、瑶族的原生态民间舞蹈进行提炼加工,引进广西各高校的民间舞教学中。在此基础上,为了辅助学校的舞蹈课程教授,可对地方民间舞蹈进行田野采风调研“。田野作业方法是现代人类学、社会学、艺术学的研究方法,也是舞蹈学进行实证研究的方法。”通过进行田野作业可让学生从多维度、多层次地认知地方的民族舞蹈文化。因此,此类舞蹈团的教师应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身处地方这一便利条件,带领学生参观民族文化馆、壮瑶服饰展、民族风情展等,让学生能清楚地了解该民族的人文背景和舞蹈文化。

(5)创建实践平台,以实践促教学。

在重视教学的同时,学校应为校园舞蹈团提供更多的实践平台,使其成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充分履行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的责任。因此,学校舞蹈团应立足学校、放眼全国,甚至可以走向全世界,将本土优质的民族文化通过舞蹈团的各项活动得到宣传。所以积极参与全国、全世界大学生之间的各类艺术活动和赛事,不断拓展团队学生的眼界,提高团体荣誉感“。美国曾制定了《艺术教育国家标准》,规定舞蹈是所有学校规定性科目,同时提出了实施方法和具体标准。目前,西方国家的高等院校也普遍将舞蹈作为必修课或选修课,这显示出当今世界艺术教育的发展潮流。”所以,和世界接轨可以为中国舞蹈艺术的传播搭建平台。广西是我国唯一有海岸线的西部省份,毗邻东南亚,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迄今为止,广西已有多所院校在东南亚、东欧等国设立孔子学院,广西高校可以和类似于“孔子学院”的文化普及团体合作,让校园舞蹈团走出国门,将广西甚至中国的少数民族的文化通过这样的平台得以宣传,通过实践提升学生的舞蹈表演能力,形成对教学的反馈机制,以实践促教学。

3结语

篇(7)

幼高师舞蹈教学的考教分离就是:舞蹈教学由一个教师进行教授,考试时由另外一个舞蹈教师给予考试,也就是给学生以分数评价的同时给舞蹈教学内容提出建议,大家共同研究探讨舞蹈教学内容的设置,教学方法的应用如何教学改革。一般情况是一个班的学生进行考试,请另外平级的班级进行观摩,让他们在观摩中再次对该舞蹈教学内容教学理解与消化,有助于舞蹈教学的升华与发展。总之,教是一位舞蹈教师,考是另一位舞蹈教师,这种形式就是考教分离。

二、考教分离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在舞蹈教学的考教分离中,对舞蹈教学内容的再次审视与研究,对较难的学生完成有困难的舞蹈动作进行修改,使舞蹈内容的选择更适合现阶段学生的学习与表演,有时甚至对某个舞蹈动作进行组队研究探讨,使每一个舞蹈动作都有适合幼高师学生使用。如维族舞蹈中的三步一抬这个舞蹈动作,学生完成的不太理想,通过考教分离的过程中展示出学生的手脚完成的不协调,经过探讨研究决定,三步一抬这个舞蹈动作是维族舞蹈中较有代表性的舞蹈动作,在舞蹈教学中必须要保留,研究探讨后决定保留脚下的训练,把上身的舞姿进行改编,使舞蹈风格不发生变化,即达到舞蹈训练的效果也解决了学生完成困难的舞蹈动作,促进舞蹈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考教分离有利于学术交流

通过幼高师舞蹈教学的考教分离,为舞蹈教学的主讲老师与其他各位舞蹈教师提供一个坐下来探讨舞蹈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机会,每位教师都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建议,研究探讨如何使幼高师的舞蹈教学向良性发展。如:在藏族舞蹈教学的考教分离中,在训练踢踏类脚下步伐时发现:有的老师用的是北京舞蹈学院附中的教材基本步伐,有的老师用的是北京舞蹈学院中专版本的库马拉组合,还有的老师用的是北京舞蹈家协会的考级教材,到底选用哪个教材好呢,大家在一起研究决定选用北京舞蹈家协会的考级教材内容,因为这个舞蹈动作更适合幼高师学生的学习与表演。在这样的研究探讨过程中学术的交流,不只是在教学内容上进行交流,还在教学方法与科研方面进行交流探讨,如何在国家刊物上发表文章,立意要新颖、如何在课题研究上找到立脚点等,在考教分离的同时更多的给大家提供了交流的空间,在经验的积累与传承上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四、考教分离有利于教学改革与创新

幼高师舞蹈教学的考教分离对舞蹈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通过考教分离发现舞蹈教学中的不足进行及时的改进。一是教学内容方面,在考教分离中发现学生完成不理想的舞蹈组合与舞蹈动作进行修改,如东北秧歌考教分离中发现,跳踢步舞蹈组合比拾豆豆舞蹈组合更好些,因为都是以后跳踢步为主要的舞蹈动作居多,拾豆豆舞蹈组合反复太多,显得长而难于记忆,跳踢步舞蹈组合短小精悍,训练的目的是一样的,所以大家研究后决定选用跳踢步舞蹈组合作为下一年舞蹈教学的内容。对于个别舞蹈动作经研究后,大家共同进行修改成便于学生完成的舞蹈动作。并对教学方法进行探讨,选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比较适应幼高师的学生,如:舞蹈动作剖析法、示范法、言传身授法等,在幼高师的舞蹈教学中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并对练习法进行改革,不是单纯的集体练习或是小组练习,还可以灵活的使用它,一对一的进行练习,就是一个练习一个在旁边观看给予指出不当之处,而后进行修改。反复练习直至掌握。所以幼高师舞蹈教学的考教分离对舞蹈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具有重要的作用。

五、考教分离能提高学生的舞蹈表现力

幼高师的舞蹈考教分离中是一部分学生在考试,还有部分学生在观摩大家的舞蹈表演。进行考试表演的学生在表演时的心态,一般是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要求学生把考场当做舞台,把下面观摩的学生想象成黑压压数不清的观众,运用具有感染力恰如其分的表情,灵活优美的舞姿以及一定的舞蹈技巧,完美的表演舞蹈作品,才能获得领导、老师的认可并且得到高分的好成绩。这种表演技巧不是一下就能具有的,需要反复的练习才能已拥有。所以每学期的这种考教分离非常重要,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直接的作用。

六、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