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6 16:00:2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金融理论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20世纪70年代以来,金融创新蓬勃发展。由于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变化,汇率、利率变动频繁,国际银行业竞争加剧,再加上科学技术特别是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传统的金融业务已经不能满足银行自身发展的需要和客户融资的要求,从而推动着金融不断的创新和发展。金融领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人们将金融领域的这一系列变化称之为“金融创新”。当代区域金融创新理论起源于本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至80年代形成,进入90年代如火如荼。
一、国外理论研究现状
为了从理论上阐述区域金融创新,西方经济学家陆续提出不少不同的见解,由此产生了许多不同的理论流派,形成了色彩缤纷的当代区域金融创新理论流派。
在20世纪60年代-90年代,欧美国家有大量的学者研究了区域金融问题,根据SheilaC.DOW、CarlosJ.Rodriguez-Fuentes(1997)的研究,西方关于区域金融的研究主要是从宏观货币经济学展开的,研究的主要内容有: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货币主义模型和凯恩斯主义模型)、公开市场操作的区域影响、区域货币乘数、区域金融市场(区域利率差异、区域信贷市场),此外,一体化金融市场内部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影响(LuigiGuiso、PaolaSapienza和LuigiZingales(2002)、Jayaratne和Strahan(1996)也是西方区域金融研究的重要方面。
西尔柏(W.L.Silber)从供给角度来探索金融创新。西尔柏研究金融创新是从寻求利润最大化的金融公司创新最积极这个表象开始的,由此归纳出金融创新是微观金融组织为了寻求最大的利润,减轻外部对其产生的金融压制而采取的“自卫”行为。西尔柏从金融机构的金融业务和工具创新分析框架中推出的金融创新理论对于从供给角度研究金融创新时具有重大理论意义的。
凯恩(E.J.Kane)提出了“规避”的金融创新理论。所谓“规避”,就是指对各种规章制度的限制性措施实行回避。“规避创新”,则是回避各种金融控制和管理行为。它意味着,当外在市场力量和市场机制与机构内在要求相结合,回避各种金融控制和规章制度时就产生了金融创新行为。
希克斯(J.R.Hicks)和尼汉斯(J.Niehans)提出的金融创新理论的基本命题为“金融创新的支配因素是降低交易成本”。这个命题报考两层含义:(1)降低交易成本是金融创新的首要动机,交易成本的高低决定金融业务和金融工具是否具有实际意义。(2)金融创新实质上是对科技进步导致交易成本降低的反应。
威廉·L·斯尔帕(William.L.Silber),美国著名的经济和金融学家,他在1983年5月发表了《金融创新的发展》一文,在文中他详细阐述了金融创新的原因,并用直线程序模型加以说明。斯尔帕认为:创新活动是经济推动力的产物,在金融部门中,不定期的观察结果表明大多数金融成果都源于经济刺激。金融创新是微观经济的框架,它是约束诱导、技术的进步和立法的结果。
二、国内理论研究现状
对中国区域金融创新的研究,中国的金融学者们做了较为系统的理论研究。
张军洲博士在《中国区域金融分析》(1995)中提出了区域金融的概念内涵:区域金融理论是以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金融发展空间结构变动规律为研究对象的。区域金融是指一个国家金融结构与运行在空间上的分布状况,在外延上表现为具有不同形态、不同层次、和金融活动相对集中的若干金融区域。他对区域金融概念的内涵要素进行了如下界定:一是空间差异要素。二是金融结构与发展水平要素。三是吸收与辐射功能差异要素。四是环境差异要素。这些要素的差异形成了区域金融概念的丰富内涵。
唐旭博士在《货币资金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1999)中主要从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类型出发,讨论了区域经济发展引起的资金流动的原因、途径、趋势、效果,以及资金流动引起的经济效果的实证分析;指出随着经济计划体制的转型,资金流动管制有了很大的放松,直接导致了区域资金流动的加大;提出了在了解国内资金分布和流动规律的基础上,制定差别政策,显得日益重要。
殷得生和肖顺喜在《体制转轨中的区域金融研究》中对体制转轨中的中国区域金融发展做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他们运用实证的方法研究了我国东西部区域金融的差距,运用交换和分工等原理,提出中国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的一些措施。他们在方法论上有所突破,他们认为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金融结构构成了区域金融研究的主题,也是区域经济学发展的核心。他们强调了中央、地方与企业三方的利益冲突,蕴涵了博弈论的思想。他们的研究较为全面。
刘仁武博士在《区域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2002)中通过区域金融结构和进入发展理论框架,运用实证的方法讨论了区域金融的均衡、区域金融调控、区域金融风险控制的问题。刘仁武对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的概念进行了创新,提出了金融结构健全和金融发展可持续的理论框架。
支大林博士在《中国区域金融研究》(2002)中对区域金融的重要概念和范畴进行了理论界定,认为区域金融反映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金融结构与运行在空间上的分布状态;提出区域金融成长的概念;指出时空性、层次性、吸引与辐射性和环境差异性共同表现为区域金融的属性;从质和量两方面对区域金融成长的规定性进行了分析和概括。
三、区域金融创新理论研究的展望
区域金融创新理论的提出,主要是基于全球一体化的金融中心创造出连续24小时连续运转的金融市场。作为国际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血液循环作用的金融市场,其蓬勃发展的基础是金融创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区域金融创新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从而区域金融创新理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日益重要。因此区域金融理论还将面临更多挑战,需要我们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Shaw,E.,FinancialDeepeninginEconomicDevelopment,Oxford:OxfordUniv.Press,1973
[2]Austin,TheProvinceofJurisprudenceDetermined,BeiJing:ChinaRenminUniv.Press,2001
[3]杨星.金融创新.广东经济出版社,2000
[4]徐进前.金融创新.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5]张军洲.中国区域金融分析.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
[6]唐旭.金融理论前沿课题.中国金融出版社,1999
[7]殷得生,肖顺喜.体制转轨中的区域金融研究.学林出版社,2000
1行为金融学概述
传统金融理论是建立在市场参与者是理性人的假定的基础上。在此基础上,传统金融学的核心是著名的有效市场假说(EMH)。该假说认为,相关的信息如果不受扭曲且在证券价格中得到充分反映,市场就是有效的。根据这一假说起来的各种金融理论,包括资产组合理论(MPT)、资本资产定价理论(CAPM)、套利定价理论(APT)、期权定价理论(OPT)等一起构成了现代金融理论的基础,也构成了现代证券投资策略的理论基础。然而,随着金融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传统金融理论和金融证券市场的现实不断发生着冲突,大量的实证研究发现,人的行为、心理感受等主观因素在金融投资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人们并不总以理性的态度做出决策。在现实中存在诸多的认知偏差和不完全理性的现象,证券投资行为中会表现出各种偏激和情绪化特征;在证券市场上则表现出股票价格的各种“异象”,如:一月效应、周末(周一)效应等,用传统金融理论很难对这些“异象”给出合理的解释。在这种情况下,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行为金融学受到了重视,它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分析金融市场,克服了传统金融学的一些弊端。
2行为金融投资决策的心理、行为特征
2.1过度自信(Over-confidence)
DeBondet和Thaler(1995)认为过度自信或许是人类最为稳固的心理特征,他们列举了大量证据显示人们在做决策时,对可不确定性事件发生的概率的估计过于自信。资金管理人、投资顾问和投资者都对可能自己驾驭市场的能力过于自信,在投资决策中过高估计自己的技能和预测成功的趋势,或者过分依赖自己的信息而忽视公司基本面状况从而造成决策失误的可能性。这种过度自信完全有可能导致大量过度交易(overtrad?鄄ed)的产生。
2.2反应过度(Over-reaction)
反应过度描叙的是投资者对信息理解和反应上会出现非理性偏差,从而产生对信息权衡过重,行为过激的现象。主要表现在投机性资产的市场价格与其基本价值总会有所偏离。过度反应的另一种表现是,当没有出现需要采取某种行动的事实时,投资者由于主观判断失误,以为事实已经发生并采取行动而导致投资损失。
2.3反应不足(Under-reaction)
当市场上有重大消息时,股价通常未见波动,但在没有任何消息的时候,股票市场却有时会出现异常的波动且幅度较大,这表明股价对信息反应的滞后。与个人投资者对新信息往往反应过度相反的是,职业的投资人以及证券分析师们更多的表现为繁衍不足。他们通常会因为过分依赖过去的经验作为判断的参照依据,而对市场中出现的新趋势和新变化反应迟钝,从而错失赢利的良机。
2.4非贝叶斯预期
行为金融理论认为,人们在具体决策过程中,并非按照传统金融理论中的贝叶斯来不断修正投资的预期概率,而是对最近发生的事件和最新的经验给予更多的权重,在决策和做出选择时更注重近期事件的。
2.5后悔厌恶(MyopicLossAversion)
投资者在发现自己做出了错误的判断之后,通常会感到伤心和痛苦,而为了避免这种痛苦,投资者会非理性地改变自己的行为。“损失厌恶(LossAversion)”是后悔厌恶的直接原因,正是因为损失所带来的痛苦才使得人们会感到后悔。如果某种决策方式可以减少投资者的后悔心理,对投资者来说,这种决策方式将优于其他决策方式。比如很多投资者具有从众心理,积极购买市场中受追捧的股票,而一旦股价下跌,投资者考虑到还有大量其他投资者也同样遭受了损失时,自责和不快会相应得到减轻。
首先,要培养宽视野的金融学本科人才。金融业作为第三产业的服务业,其发展依托的主体为各个领域的实业,只有能够快速准确地把握各领域的通用知识,了解各领域的特点才能更好的为其提供有价值的金融服务,这就决定了具有单一金融知识的金融学本科人才的必须要在掌握金融技巧的同时还要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较为宽阔的视野,才能在当前复杂的金融环境下快速发展。其次,要培养具备综合能力的金融学本科人才。主要指能够运用现代化基本通讯办公工具的能力、快速学习陌生行业知识的能力、与人沟通协调的能力。金融业的快速发展不是单一形成的,必然伴随着科技技术的发展而发展,为此,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网络知识和操作技巧是金融学人才的基本技能;同时对于科技进步下产生的网络金融等创新产品的学习和掌握也是应对竞争的必要技能;具有良好的理解、表达和沟通能力是其综合素质基本体现。最后,要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金融学本科人才。要求不但具有良好的个人道德修养,更要具备爱国主义情怀,这也是能够遵守金融从业者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2.金融学本科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不足
近年来,我国在金融学的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不断进行探索和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从当前各所高校的金融学本科培养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理论教学知识结构松散。目前很多大学的金融学本科培养计划中的课程设置均按照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等模块进行设置,从理论上对金融学本科进行培养。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往往出现这样一种状况,各门课程的教学仅仅围绕着本课程的内容进行教学,而忽略了课程体系间的联系,从而无法让学生感到该课程在整个金融体系中的实际地位以及和其他课程的内在紧密联系。而实际上金融学是一门经验科学,其发展是伴随着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地理和文化发展起来的,如果不能将理论课程中的内在联系说明,则不利于学生知识结构的搭建以及专业能力的形成。其次,实践教学难以实践。金融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为此,理论教学后的实践是有效巩固理论知识,进一步帮助学生做到理论联系实践的有效课程设置,有利于高校培养应用型的金融人才。但是在当前的高校实践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从形式上,校内实践的硬件环境较差,机房和软件等条件的落后让校内实践流于形式。而在校外实践中学生又往往难以接触到核心业务,随机性较大,从而失去了实践教学的根本目的,不利于学生宽阔视野的形成。最后,教师队伍存在不足。由于当前高校的管理体制下,大多数的中青年教师多数为高学历研究型人才,很多都不具备金融部门的从业经历。为此,在培养应用行的本科金融人才过程中就难以做到理论和应用并重,这不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3.金融学本科人才培养教育改革建议
根据我国高校在金融学本科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给出教育改革建议:
3.1优化理论教学手段,强化理论教学目的。
针对于当前金融技术化发展的趋势,在培养金融人才的同时也要与时俱进,在教育手段上要根据授课内容有针对性的采用学生作报告、小组讨论和情景模拟等互动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启发。这样,更能够通过轻松的环境和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能够更积极的参与到课堂的内容当中来,培养其课下研究讨论的能力和习惯,乐于置身于假设的情景模拟中思考和解决问题。另一方面,所有的金融现象和问题并非由于单一原因产生的,就本质而言金融问题和现象均是各种问题的综合体现。因此,在教学的内容或案例讨论上也要结合金融学的特点,根据所教授的内容结合金融学原理进行讲授,利用多学科的内容综合全面的帮助学生分析案例,避免单一课程的分析,从而使课堂内容脱离实际选入乏味。只有不断的启发和引导,才能进一步扩大学生的思维空间,丰富课程内容,增加课程的应用型,提高教学效果。
3.2完善和提高金融学的实践教学效果。
金融是一门经验科学,需要不断的实践才能更好的巩固理论知识,从而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对金融本科学生的培养中更加注重对课程实践内容的模拟、训练和实践等环节,培养他们的应用能力、模拟操作能力,从而提高职业素养。因此,应适当提高实践教学环节在整个培养计划中的比重,增加金融学本科的实践能力;积极建设不同金融行业的实践教学基地,设计更切合实际的实践教学内容和模式;进一步完善金融实验室的功能,通过硬件和软件的更新提高学生的实践效果。
3.3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
委员会之所以选择此题目发表评论是因为欧洲经济货币联盟的框架已明确强调了欧洲货币稳定的重要性。但目前对采取一种共同方式以确保金融机构和市场的稳定却一直未见采取相应行动。因此,在欧洲经济货币联盟释放金融服务自由化的潜力,正如现见到的银行合并和跨国界交易活动增加,以创造一个真正的欧洲市场之时,委员会选择了这个题目。
委员会呼吁对银行的监管应加强,但采取的一系列对付有问题的银行的步骤应建立在不取代市场经济原则的基础上。委员会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在银行发生支付困难前,监管者应利用事前设定的预警资本比率着手逐步对有问题的银行的活动给予一系列限制。这个通常的方法称为早期结构性干预和重组。
2、当银行发生支付困难时,政府不应该保护银行股东和其债权人,但事前设定并明确的存款保险安排除外。
3、不必阻止银行倒闭。
4、为了强化早期结构性干预和重组的严肃性和清算过程,国家的监管应更多避免政治影响。
委员会之所以赞成这个正式、有步骤的方法基于以下几个原因:银行不会在某一时点恰好陷入危机,问题的发生总有个积累过程,因此监管的反应也是与此并进的;第二,它排除了监管者容忍问题存在并使其扩大的可能性;最后,它消除了监管者会采取与竞争中应保持中立地位所不一致措施的危险。
委员会也从各国的和欧洲联盟的角度考虑了目前的欧洲政策,没有足够强调对有问题的银行提供流动性的重要性。如果政府启动了临时注资的计划,并保护股东和贷款人不受损失,会出现银行积极承担额外风险这一危险。正如日本的银行所发生的那样,对资产规模的竞争逐步取代了对资产质量的竞争。在经济萧条时期,对一家银行采取救助,会阻碍其它银行加强各自的金融地位。过度鼓励扩张,就为今后的危机埋下了种子。政府之所以采取明确的存款保险制度,加上还有暗地里保证救助有问题的银行,部分原因被解释为政府担心银行太大了,不应倒闭,或政府担心倒闭事件会像传染病一样,通过银行间的结算发生(也被称做赫斯塔风险)。此外也存在着这样的担心,即一家银行的倒闭有可能导致整个银行体系信心的损失,而损害银行的经营,可能会使有正常支付能力的银行也陷入流动性危机。为降低资本成本,各国的政府也对其赞许存在的国有机构提供暗地里的担保,1990年瑞典政府对瑞典所有银行的负债给予一揽子担保也反映了这一观点。这种担保是给所有银行的,无论银行是否陷入困境。
银行间存在相互传染这种恐惧是否被夸大了,许多经济学家一直争论这个问题,但几乎没有政府愿意验证这种说法。反正有一种做法是,像美国那样,存款保险覆盖面一直在扩大,几乎包括所有机构。1994年的欧洲联盟指令仅保护储户的部分存款,实际上并没有减少可能的传染因此,政府保留着解救存款者、甚至是股东的动机,也就保留着道德风险问题。银行倒闭事件的一再发生,说明将防范和治疗的措施结合在一起是多么必要。管理当局在面临银行体系遇到实际的或可察觉到的威胁时是要作出反应的。它可以部分地或全部地救助遇到困难的银行,甚至将银行业国有化,像80年代后期挪威那样。其它解救方式包括(1)债务重组;(2)政府援助与或多或少的私人援助相结合;(3)设立特别机构接管坏帐,如美国的托管公司(RTC)。即使这些措施可能有助于恢复市场功能,但对监管者来说,也许伴随着危机,如管理有误或过分承受风险时,监管者不可能为银行提供明确和可预见的措施。
假设给银行提供清晰、事先设定的清算程序对银行减少财务困难有好处,如能做到在危机出现时,防止一些银行失去支付能力造成流动性危机,并防止损害有支付能力的银行和经营状况好的机构,那些失去竞争能力的银行将会退出市场,金融体系不会发生风险。存款保险的涵盖只是部分的,而且它唯一的目标是保护小额存款人利益。监管者做出“不救助”的保证很可能更有信誉,人为的承受风险的机会要下降。委员会建议采取以下步骤对待有问题的银行:
1、应建立起早期结构性干预和重组体系,确定提前设定的资本比率,每一预警点的监管行动必须是有预见性的,商议的临时安排前景必须是有预防性的。这样的话,首先应做的是要求银行对其财务状况提交现实的、正式的评价,并详细描述会计制度、防止欺诈程序;其次应做的是对银行业务和分红予以特别限制,必要时应迫使银行出售其资产和企业。
2、一旦银行的资本使用殆尽,银行就应该关闭,清盘马上就要开始。在最后清盘时,由于资产价值存在着不确定性,因此比较理想的是就资本与资产的比率制定一个预警比率。关于这点,一些国家现行的破产法可能使这点难以做到。
3、存款人的优先权必须提前明确。优先的权利应指高流动性的债权。如活期存款比定期存款要优先,银行间同业的债权要优先。在评估时,其程序应该有透明度,应最大程度地建立在市场价值的基础上。
4、由于清算需要时间,银行高流动性的债权只有当其它银行(或中央银行)在清偿期间被组织起来维持流动性时,才能实现。采取这种行动时,要慎重考虑涉及面,银行的类别及央行介入的程度。
5、央行只有在银行的倒闭导致了系统性的流动困难并威胁到健康银行的正常支付时,才应该考虑提供额外的流动性援助。采取这种做法一定要小心,央行在行使最后贷款者职能时,不要扩大到那些不是只遇到短期的流动性困难、而是失去了支付能力的银行。
6、金融监管者的公共责任是非常重要的,他们在当时政治压力下要保持独立性,这对维护在上述干预程序中的信誉是十分重要的。同样,对正在建立的欧洲中央银行来说,监管当局也应强化政治独立性。
随着这些程序的实施,监管者实际需提供的流动性救助就应会减少。银行发生清算时,存款者仅仅在银行的资产被严重高估已经达到预警点时才会发生损失。一般而言,存款人和支付体系里的参与者的债权应该是很安全的,银行的运行也将会变得格外地不同。
国有企业关系着国计民生,直接影响着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它与民营企业不同。民营企业不具有公益性质,不会直接影响国家的安全问题,所以应当允许民营企业在这些领域内进行自由竞争,而国有企业应当主动退出这些领域,将这些行业交由民营经济和合作经济来经营。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在竞争性行业中相互竞争,不能充分体现国有企业的优势,也难以实现高效率的生产经营。国有资产应当从这些竞争性的领域中退出,要退出这些领域应当选择适当的方式。国有企业可以通过拍卖、出售的方式将经营不佳的国有企业转变为私有企业,改变企业的所有权关系和企业性质,这不是单纯的产权关系调整,在改革过程中要结合英国国有企业私有化的经验,在国有股出售前要成立独立于政府的私有化立法与政策委员会,进行相关政策的制定工作。国有企业还可以将自身拥有的经营网络和社会关系、客户群转让给民营企业,民营企业要收购这些经营不善的国有企业需要的价格要低得多。经营较好的优质国有企业还可以通过内部职工集体筹资形式将企业转变为股份合作制企业,使企业成为集体所有制企业,企业的性质仍然是公有性质,但是产权发生了转变。大部分国有企业都应当通过企业转制的方式将企业转变为合作经济或者集体所有制经济,使其更加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促进国有资产的有效运转,提高经济的运行效率。
2企业转制的必要性
企业转制就是将企业的所有权从政府手中让位出来,实现以股份制为主的现代企业制度。国有企业听命于政府的命令,不能适应于市场的需求。企业转制能够促使企业的市场化改革,使企业的经营以市场为导向,提高企业的经营和生产能力。企业转制重新界定了企业的产权范围,建立了以股份制为主的不同经济成分并存的新型经济形式,使投资者共同享有企业经营成果。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应当与政府划清界限,减少上级政府对企业经营的干涉,防止领导的错误指挥导致企业遭受损失,最终被激烈的市场竞争所淘汰。
3企业转制需要有关金融管理措施的配合
在以往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的运营出现了比较多的弊端,且依靠自身体制已经难以使境况得到改善,致使许多企业权责不明,经营效率比较低下,企业内部无法形成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企业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经营资金通常都是通过银行解决的,导致很多企业的资金运作机制难以与市场经济相配合。所以,企业要想成功实现转制则离不开有关金融措施的配合。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资金的运作机制不能完全配合市场经济体制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转制前的企业资金使用率不高企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资金运作效率通常不高,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的自身运作效率较低所致,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难以对企业资金的使用形成有效的约束力。转制前的企业通常都存在或大或小的权责不清问题,企业资金在使用和管理上得不到有力的监督,并且转制前的企业资金一般情况下找不到合理的投资渠道,致使企业资金的使用率不高。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下,以往的企业需要改变其不合理的资金运行方式,从而为适应新的经济体制做好铺垫。
3.2转制前的企业资金来源较为单一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资金的运作一方面依赖本企业的资金积累,另一方面则主要是依赖银行贷款。这使得转制前的企业过分的依赖于银行贷款。其消极后果就是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企业自身运作的自主性,企业稳定的资金流难以实现,这样下去必然会阻碍日后企业的日常经营运作。同时,对银行贷款的过度依赖,也使得企业没有足够的实力来面对国家宏观的经济政策调控所带来的风险,致使企业的经营状况有着很大的不确定性。
3.3转制前的企业资本结构不甚合理转制前大多数的企业的资本结构都是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此外,转制前企业的新增资金贷款许多都是通过非正常的占用方式流失的。其危害结果一方面使得企业出现了非常大的经济损失,另一方面也增加了企业在银行的呆账、坏账比例,给发放贷款的银行带来了很大的风险。
4能够促进企业转制的金融管理措施
市场经济体制下要求企业依照市场要求来安排日常的生产经营工作,探索并逐步建立起能够适应市场经济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以及资金运作方式是很有必要的。而且,企业之所以转制的目的正是要革新以往落后的企业运作模式,建立起一个权责明确,经营运作效率高,有着高效的企业内部激励机制的管理形式。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运用金融杠杆、金融市场直接融资、金融信贷和管理方式等手段可以有效促进企业转制。金融管理手段对企业转制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4.1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可以通过直接融资的方式得到更加快速的发展。上市融资与银行贷款相比,限制要相对少许多,如果企业选择上市融资,对于解决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问题是个非常适合的解决方式。通过上市融资解决了资金问题,企业则可以将更多的精力集中到有价值的项目中去。革新旧的融资方式需要金融管理的大力支持,加强直接融资渠道的建设将会大大地促进企业转制的进行。
4.2革新计划经济体制下落后的金融调控方式以往的金融调控方式是与计划经济体制配套使用的,而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需要探索并确立新的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金融调控方式。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金融调控部门的任务主要是为市场运行提供完善、公正、透明的金融环境,其角色并不是市场的直接参与者,而是市场守夜人。
4.3间接融资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分摊机制以往的企业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制约下,其信贷方式所受限制多,在相对复杂得多的市场经济环境中,贷款银行需要放松对企业资金使用上的过多限制,从而提高企业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若仍对企业资金的使用加以不必要的束缚,则难免大大地增加了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对风险的难度。
4.4综合多种融资方式企业改制的资金运作方式对企业经营的影响十分重大,企业改制可以借鉴已经经过检验的其他有效方式,包含现代企业通过BOT、TOT、BT等经常运用到的资金运作方式,发挥金融管理对企业改制的促进作用。
4.5建立配套服务企业改制的过程中,不仅仅需要金融措施的转变,还需要到位的配套服务,金融部门不仅需要转制的企业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还需要企业充分利用自身的有利条件给企业提供更多的金融资讯服务、资产评估服务和方便的资金结算服务等,使企业成功实现转型,满足市场发展的需要。
5结论
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已经有目共睹。然而,正是这样一个群体,在经济改革初期还仅仅作为一个补充成为出现在国民经济序列当中。在相关职能部门和决策部门的金融管理过程中,对这一群体的忽视,甚至遏制使他们遭受着长期的不公平的金融服务和待遇。目前,我国的民营企业在金融管理方面仍然面临很大的融资瓶颈,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融资渠道的单一。目前银行贷款是民营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当然也有一些民营上市公司能够通过资本市场的运作获得自身发展所需的资金。但是这毕竟是少数,民营企业由于自身先天条件不成熟和基础薄弱的劣势,使他们在发展过程中长期处于缓慢发展状态。而且这部分企业从数量上来看也大都是中小型企业。当前制约民营企业成长壮大的一个重要瓶颈便是融资渠道的单一性。企业除了银行之外,很少能在其他渠道获得有效额资金支持。而银行处于自身利益和风险的考虑,又对中小型的民营企业制定了严格的贷款审批条件,审批严,放款慢等现象的存在使得民营企业在这一融资渠道中处境艰难。
(2)中小金融机构也不能满足民营企业的金融需求。针对大型国有商业金融机构不能有效满足民营企业金融需求的客观现实,在我国金融体系中产生了一些专门针对中小民营企业的金融服务机构。这些中小金融机构在诞生之处曾经对民营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从这个角度上来讲,这些金融机构也存在光明的发展前景。但是在他们的发展过程当中又出现了向大型金融机构靠拢的现象。实际上,他们对中小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正在逐步减小。
(3)地方性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也十分有限。在我国广大的地方市场中也存在一些面向中小型民营经济的金融机构,例如农村信用社。但是这些地方性金融服务机构的法人治理结构通常不是十分完善,实际运营资本难以满足广大民营企业的需求。他们还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才能建立起适合市场需求的统一集中的管理体制。
2加强民营企业的金融管理的政策建议
(1)民营企业自身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有效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当前一些民营企业在内部管理中还没有建立基本的操作规范和人员岗位设置,因此造成企业在生产运作过程中存在大量的资源整合不力,资源浪费现象比较严重,这无形中也就增大了企业的成本压力,同时也是导致资金不能有效利用的一个重要根源。为此广大民营企业应当从内部成本控制的角度来降低自身的金融需求。
(2)根据市场需求状况适当调整产品结构。调整产品结构实际上就是创新产品样式的一个过程。由于民营经济的生存都有一个根基。这个根基是保证他们利润空间和盈利能力的核心。因此,很多民营企业在自己的优势业务领域会不遗余力的加大投入,生产大量的同质产品,造成成本的挤压不说,也导致这些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大大下降。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是不稳定因素和不可控风险越来越多,企业若将所有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就会面临更大的风险,同时也产生更大的资金压力。为此企业应当在当前运转良好的情况下,适当的调整当前的产品机构。生产和制造出适应未来市场竞争的各种不同类型的产品。这样,当一种产品因外界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企业就能启动另外一种产品的生产运营机制,大大增强了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分散了的经营模式有利于坚强企业的金融压力和金融风险。也是提升企业金融管理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金融行业主要起步于改革开放时期,其绩效管理机制引入时间较短,而我国的金融IT企业起步则更晚。进入本世纪之后,国家相关部门根据绩效考核应用的实际情况出台了一系列关于绩效考核方面的文件,鼓励企业积极探索建设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有利的促进了金融IT企业的绩效管理工作。但是与国外较为完善的绩效管理评价体系而言,我国的考核体系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1.管理目的不明确
由于我国引入绩效管理模式的时间并不长,绝大部分企业对于绩效管理的主要目的缺乏明确认识,没有深入了解到绩效管理其实是结合明确目的而实行的,明确管理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其实是绩效管理实施的主要前提。目前,一些企业经营者将绩效管理中的绩效考核部分简单的与奖优罚劣制度联系在一起,将考核的成绩作为员工工作结果的评判依据,过分的提高了绩效考核的地位,使得员工的心理压力过大,容易引起员工的逆反心理,使员工对绩效考核产生抵触情绪,导致绩效考核达不到原有的考核目的,也无法对员工的工作结果进行有效的评定,无法真正发挥绩效考核的激励或惩戒的作用。
2.考核指标不科学
绩效考核中最重要的问题即是企业依据自身实际经营和管理情况,明确考核指标,建立起科学有效的考核体系。实际上,不同公司的考核指标应当各有不同,其考核指标不能仅仅根据经营指标的完成情况来决定,应当结合员工在工作过程中的工作态度以及体现的工作能力来综合考虑。绩效考核的指标应当多种多样,从多个方面有效的结合绩效计划来反应员工的工作执行情况和工作能力,最重要的是要注意指标的可操作性。目前,金融IT企业的评价指标普遍倾向于财务指标,各企业往往根据业务发展重点来制定绩效考核指标以及考核办法,主要集中在员工业务规模,工作效益等内容,考核办法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虽然该种考核方式能够很好的根据企业的工作重点来引导企业经营发展方向,但从长远来说,这样一个偏重财务指标的考核,对于非财务指标的轻视,容易导致员工过于注重财务结果而忽略了长远目标,员工可能会因此而产生急功近利的思想和行为,从长远来看,对企业形象将产生负面影响。此外,由于财务指标来源于过去的经验数据,其反映的主要是企业过去经营结果,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无法为经营者对企业未来经营状况提供科学的依据,因此,过于注重财务结果这一评价指标而缺乏其他会对金融IT企业的产生影响的非财务因素考核指标,使得绩效考核结果缺乏科学性,有失偏颇,不能够全面准确的反映企业的营运实际情况。
3.绩效管理等同于绩效考核
虽然绩效管理制度已经在金融IT企业的各个层面逐渐推广开来,但绝大部分企业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绩效管理制度,其绩效管理水平普遍不高,甚至部分企业的管理层人员也没有清楚认识绩效管理的真正含义及其管理的一般流程,片面的强调了绩效考核对于企业的重要性,却忽视了绩效管理不只是绩效考核,还包含如绩效计划、绩效分析、绩效反馈等其他部分。因而,经营者在制定绩效管理方案时,常常认为绩效管理即是制定考核办法,没有从绩效计划、绩效分析及绩效反馈等方面深入分析,系统的制定管理制度,无法对公司进行全面的绩效管理。此外,在绩效管理采取的多半是简单的奖优罚劣方法这样的情况下,该种考核方式给了员工一种绩效管理即是绩效考核的错觉,使得员工简单的将将绩效管理与自身职务升降,薪酬福利等联系在一起,认为绩效管理其实是约束员工行为的一种管理方法,导致员工在内心无法对绩效管理形成认同,继而无法达到利用绩效管理激励员工的作用。
二、金融IT行业的绩效管理对策
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我国金融IT企业也正面临着关键时刻,有效的管理模式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部分,结合前文对我国金融IT企业目前的绩效管理现状及我国国情和国外成功经验分析,下文提出了改善金融IT行业的绩效管理现状的对策,以期帮助金融IT企业解决在绩效管理方面遇到的问题,达到最大程度的发挥绩效管理作用、改善企业绩效的目的。
1.树立正确的绩效管理理念
正确认识绩效管理理念,明晰其含义和作用,是企业经营者充分发挥出绩效管理预期效果的重要前提,是企业员工和认同理解绩效管理,愿意在绩效管理模式下进行工作的关键一步。绩效管理总共分为绩效方案设计、绩效方案实施、绩效考评、绩效反馈、绩效结果运用五个方面,是企业管理者分解经营目标,将其落实到各部门及全体员工,实现金融IT企业总体战略目标的一个过程。对于目前绩效管理在实施过程中暴露出的有关企业员工及经营者误解管理理念的情况,让经营者、管理层及员工树立起正确的绩效管理观念显得尤为重要,该问题的核心内容是绩效管理被各层人员等同于绩效考核。因此,为避免该种情况,应当将改善对策集中在帮助员工树立起绩效管理并不等同于绩效考核以及绩效管理也不是为了约束员工行为而设立的管理方法这两个方面。绩效管理是一个复杂且庞大的系统,绩效考核仅仅是该系统的一小部分,是企业实施绩效管理的保障而不是绩效管理的全部。
绩效管理的根本目的是根据员工职位及员工所对应的职责,同时结合员工的工作过程,从多个方面有效的对工作阶段性结果进行考核,此外,绩效管理是能够为企业管理者采取何种方式激励员工提供参考依据,进而帮助管理层利用科学有效的方式激励员工,促使员工取得优异绩效的企业管理方法。绩效管理注重的不仅仅是结果,而是该结果形成的过程,是帮助经营者发现经营过程中不足之处,进而改善管理方法的重要举措。企业实行绩效管理的最终目的并不是利用绩效考核对员工进行奖惩,而是督促员工努力,进而促进企业发展,提升企业价值。因此,加强企业内部的绩效管理理念宣传,树立正确的绩效管理理念,进而消除员工心中对于绩效考核即是绩效管理的错误印象,消除员工抵触心理,提高员工参与的积极性,是促进绩效管理发展的前提。
2.完善绩效管理体系
完善绩效管理体系首先需要建立一个专门的管理组织。比如企业高层领导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建立一定规模的绩效管理部门,如果在企业规模较小、人员不够的情况下,部门人员可由企业员工代表以及部门领导组成,部门内可分为推进与咨询、培训及考核,申诉委员会三个小组。其中推进与咨询小组主要负责的是企业内的绩效管理推进工作,要及时总结绩效管理工作进程以及在管理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同时负责解答员工对于绩效管理的疑惑,帮助员工树立起正确的绩效管理理念,同时帮助员工了解绩效管理操作模式、理解绩效管理。而培训及考核小组,主要负责的是培训员工,并依据绩效考核指标对员工工作结果及过程进行绩效考核。如果员工对考核结果有异议的,则向申诉委员会提出申请并写明异议内容,要求申诉委员会进行结果复核,并公示结果。
其次,在实施绩效管理的过程中,绩效考核无疑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切实可行的绩效考核标准是利用绩效管理制度得出科学的结论的前提。而企业的中高层人员的工作比起普通员工来说更加复杂,是绩效考核的难点。因此,企业可以结合国外绩效管理的成功经验,同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妥善运用各种绩效考核方法来丰富考核指标完善体系。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将绩效考核分成纵横两个方向进行,横向针对的是企业内同级的不同部门,纵向则是对同一部门及其下属部门,利用纵横方法将企业部门分类,并将绩效考核方式细化,不同部门采取不同考核方式的同时兼顾到各个部门的实际情况,形成全面的绩效考核体系。各级部门可根据自身特点,利用总体的考核指标的基本框架细化出适合自己部门的指标体系,将总体战略目标细化并落实到各个岗位。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