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6 16:00:1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法国社会与文化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 专门用途法语FOS 复合型人才培养 法语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专门用途法语FOS
专门用途法语(,简称FOS)是指针对职业人群或者学生群体进行某个特定专业领域的法语教学,如商务法语、法律法语、医学法语、旅游法语、科技法语等。在法国,对FOS的研究由来已久,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开始,经历了军事法语、科技法语、工具性法语、功能性法语、专门用途法语等发展阶段之后,目前又产生了职业用途法语和学术用途法语等新概念、新分类。FOS在法国已经成为传统法语教学和法语应用语言学的重要分支,在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材编写、师资培养以及测试与评估等方面都积累了不少经验。法国众多大学开设有应用外语专业,课程设置通常为“法语+第二外语(英语、德语、中文等)+经济管理或法律”模式,就业率甚高。
在国内,法语教学界对FOS保持着应有的关注。北京外国语大学法语系主任傅荣教授是国内法语教学界的领军人物之一,其博士论文专门探讨了FOS在中国高校的具体运用。①此外,法国驻华大使馆对FOS的推广也不遗余力,2005年组织召开了中国第一届FOS教学研讨会(南开大学承办),2008年协助编纂出版中国第一本FOS论文集。②
2 FOS在中国的应用——国内高校复合型法语人才培养经验
1998 年12 月教育部高教司转发《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若干意见》,提出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的重要性。自此,对于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的研究层出不穷。FOS理论可以应用到复合型法语人才的培养当中,国内不少高校进行了探索和实践,获得了一些经验和成果。目前已经进行实践的复合型法语人才培养模式有“法语+专业知识”、“法语+专业方向”、“法语+专业”、“专业+法语”和双学位等。
在外语类院校中,北京外国语大学以“法语+专业知识”、“法语+专业方向”模式为主,培养外交、经贸和文学等方向的法语人才,同时可以辅修其他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工商管理、外交学、英语)或修读双学位专业(经济学、管理学、法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以“法语+专业方向”模式为主,同时可以分校区(大连西路本部和松江校区)辅修其他高校的专业;另外开设颇具特色的“法语(副修英语)”专业,专门培养法语、英语都过硬的双语人才。
在综合性大学中,武汉大学一直走在复合型法语人才培养的前列。分别按照“法语+专业”和“专业+法语”模式,开设中法经济双学士学位班和法语法学双学士学位班等。2011年上半年开始,更是面向全校开办法语双学位(含主辅修)班,大力培养经济、法学、医学、物理等各领域的复合型法语人才。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的医学法文班历史悠久,为中法医学界输送了不少人才。目前设有教育部特色专业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法语班),面向全国招生,学生在校以法语为第一外语,部分基础课程以法语授课。每年由法方派遣教授来校参与教学。学生完成规定的学业后,经考核合格者被选送赴法国的医院,作为实习住院医师培训一年,由法国医学院校授予“专业培训证书”。
3 浙江高校复合型法语人才培养现状
浙江省与世界上很多法语国家和地区有着广泛的交流,尤其是有着频繁的贸易往来,但是我省法语人才特别是复合型法语人才的培养现状却与经济大省、强省的地位不符。浙江高校的法语教学起步较晚,目前开设本科阶段法语专业的公立大学只有浙江大学和浙江工商大学,浙江外国语学院从2012年开始招收法语专业本科学生,浙江传媒学院设有法汉双播相关专业;其他高校一般设有二外法语课程(面向英语专业学生)或全校法语选修课。浙江高校如何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培养复合型法语人才是浙江法语界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浙江大学是我省最早开设法语专业的高校,目前每年招收一个本科班,并设有法语语言文学硕士点,每年招收硕士研究生。根据浙江大学2010级法语专业培养方案,法语专业的课程分为通识课程、大类课程、专业课程、个性课程和第二课堂。其中值得关注的是法语专业课程部分,既包括了基础法语精读、高级法语、法语听说训练、笔译实践、口译技巧、法语写作等传统课程,也提供了对象国研究类(法国面面观、法国问题研究)、文学类(法国文学赏析、法国文学史)、商贸类(法语商务信函、经贸法语、跨文化商务交际)、文化类(文化与旅游、法语影视欣赏)等各种专业倾向类课程。
浙江工商大学于2008年开设法语专业,目前已招收五届学生,2012年已有第一届毕业生。浙江工商大学的法语专业立足经贸类院校的优势,旨在培养法、英双语的商贸类人才。结合2008级到2011级四届本科培养方案,可以看出,法语专业的课程分为普通共同课、学科共同课、专业课以及其他类等。其中,专业课又分为专业核心课和专业选修课。专业核心课包括基础法语、高级法语、法语听说、法语语法、法语口笔译和法语写作等课程,专业选修课则包括英语类(中级英语、高级英语、英语口语、高级英语视听说、英文报刊选读、国际商务英语、WTO文本英语、经贸英语应用文)、对象国研究类(法国概况、法国报刊选读、简明法国历史)、文学类(法国文学)、商贸类(法国经济、国际商贸法语、企业法语)、文化类(法国社会与文化、旅游实务法语、法语电影赏析)等课程。从中可以看出,英语类、商贸类课程占了比较大的比重,文学类课程则少于传统法语专业,符合其专业定位。
4 专门用途法语FOS与复合型法语人才培养
综上所述,专门用途法语FOS理论可以应用到复合型法语人才的培养当中。但是,要结合中国法语教学的具体特点,对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材、师资等各方面进行调整和改进。目前,国内不少高校已经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也获得了一些经验和成果,已经进行实践的培养模式有“法语+专业知识”、“法语+专业方向”、“法语+专业”、“专业+法语”和双学位等。浙江高校复合型法语人才培养的规模尚小、经验尚浅,可以以FOS理论为指导,借鉴国内外高校人才培养的先进经验,重点进行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方面的研究,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确立人才培养模式,选择复合的专业,努力培养出服务于浙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法语人才。
本文为浙江工商大学第十一届“希望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课题成果,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专门用途法语FOS与浙江省属高校复合型法语人才培养研究》(项目编号:Y201223640)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 enseignement/apprentissage du orientation fonctionnelle en milieu institutionnel chinois de langues – le cas du FLE juridique.法国巴黎第三大学外语语言文化教学法博士论文,2001.
② 李克勇.GERFLINT SYNERGIES CHINE , Enseignement du FOS, .
参考文献
[1] 傅荣.Politiques et linguistiques dans l’enseignement des langues en Chine nouvelle.GERFLINT SYNERGIES CHINE, Langue, culture et didactique, le ais en Chine.
1.刑法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中的几个问题
2.刑法教义学与刑事政策的关系:从李斯特鸿沟到罗克辛贯通
3.也论刑法教义学的立场 与冯军教授商榷
4.社会治理“过度刑法化”的法哲学批判
5.风险社会与变动中的刑法理论
6.中国刑法理念的前沿审视
7.刑法谦抑性是如何被搁浅的?——基于定罪实践的反思性观察
8.走向实质解释的刑法学——刑法方法论的发端、发展与发达
9.刑法教义学研究的中国主体性
10.刑法与相关部门法关系的调适
11.刑法的刑事政策化及其限度
12.当代中国刑法理念研究的变迁与深化
13.刑法教义学方法论
14.刑法合宪性解释的意义重构与关系重建——一个罪刑法定主义的理论逻辑
15.刑法分则规定之明知:以表现犯为解释进路
16.罪刑法定与刑法机能之关系
17.论我国刑法中的法益保护原则——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条新解
18.刑法方法理论的若干基本问题
19.刑法教义学的立场和方法
20.论刑法的公众认同
21.刑法解释限度论
22.从首例“男男案”司法裁判看刑法解释的保守性
23.网络犯罪的发展轨迹与刑法分则的转型路径
24.刑法解释方法位阶性的质疑
25.经济自由与刑法理性:经济刑法的范围界定
26.“类推”与刑法之“禁止类推”原则——一个方法论上的阐释
27.刑法解释基本立场之检视
28.刑法知识转型与实质刑法解释的反形式主义
29.论我国刑法漏洞之填补
30.主观主义与中国刑法关系论纲——认真对待刑法主观主义
31.论我国刑法中的当然解释及其限度
32.论司法中刑事政策与刑法的关系
33.刑法解释理念
34.刑法规范的模糊性与明确性及其整合机制
35.形式理性还是实质理性:刑法解释论争的一次深入研究
36.刑法的可能性:预测可能性
37.刑法目的观转变简史——以德国、日本刑法的祛伦理化为视角
38.以目的为主的综合刑法
39.关于刑法情节显著轻微规定的思考
40.我国共犯论刑法知识的渊源考察与命题辨正——兼与陈兴良教授商榷
41.刑法解释的应有观念
42.当代中国刑法哲学研究述评
43.刑法的修改:轨迹、应然与实然——兼及对刑法修正案(八)的评价
44.社会治理现代化与刑法观的调整——兼评苏永生教授新著《区域刑事法治的经验与逻辑》
45.环境刑法立法的西方经验与中国借鉴
46.刑法立法阻却事由的理论界定与制度前景
47.论近代刑法和刑法观念的形成
48.转型时期刑法立法的思路与方法
49.刑法解释原则的确立、展开与适用
50.论刑法的司法逻辑精神——《刑法》前五条之总体理解
51.风险社会之刑法应对
52.风险刑法的现实风险与控制
53.刑法各论的理论建构
54.中国刑法改革新思考——以《刑法修正案(八)(草案)》为主要视角
55.刑法立法模式的刑事政策考察
56.刑法解释论的主要争点及其学术分析——兼议刑法解释的保守性命题之合理性
57.当代中国环境犯罪刑法立法及其完善研究
58.以法益保护为目的的刑法解释论
59.共识刑法观:刑法公众认同的基础
60.刑法:“虚拟世界”与“现实社会”的博弈与抉择——从两高“网络诽谤”司法解释说开去
61.刑法目的论纲
62.公器乃当公论,神器更当持重——刑法修正方式的慎思与评价
63.刑法谦抑在中国——四校刑法学高层论坛
64.风险刑法理论的批判与反思
65.风险刑法、敌人刑法与爱的刑法
66.法治国的洁癖 对话Jakobs“敌人刑法”理论
67.基于主体间性分析范式的刑法解释
68.实质的刑法解释论之确立与展开
69.量刑公正与刑法目的解释
70.“风险刑法”与刑法风险:双重视角的考察
71.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对刑法适用之影响
72.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探析
73.论罪刑法定原则对刑法解释的制约
74.我国刑法中“兼有型罪过”立法问题研究
75.刑法因果关系的司法难点——基于刑事司法判例全样本的实证研究
76.刑法解释的公众认同
77.“扒窃”入刑:贴身禁忌与行为人刑法
78.刑事政策与刑法解释中的价值判断——兼论解释论上的“以刑制罪”现象
79.积极刑法立法观在中国的确立
80.传承与超越:现代化视野中的中国刑法传统考察
81.刑法司法公信力:从基础到进退
82.超越主客观解释论:刑法解释标准研究
83.刑法主观主义原则:文化成因、现实体现与具体危害
84.论刑法解释的边界和路径——以扩张解释与类推适用的区分为中心
85.刑法类型化思维的概念与边界
86.刑法规范的明确性与模糊性——诠释学视野下的刑法解释应用
87.论罪责刑关系作为刑法解释对象
88.刑法因果关系:从哲学回归刑法学——一个学说史的考察
89.论刑法解释的基本原则
90.刑法国际化视野下的我国刑法理念更新
91.经济自由与经济刑法正当性的体系思考
92.刑法谦抑理念下的刑事和解法律规制
93.刑法的目的与犯罪论的实质化——“中国特色”罪刑法定原则的出罪机制
94.对风险刑法观的反思
95.《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专题研究
96.实质刑法的体系化思考
97.浅论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刑法规制
98.风险规制的刑法理性重构 以风险社会理论为基础
99.环境刑法的伦理基础及其对环境刑法新发展的影响
100.网络时代的刑法理念——以刑法的谦抑性为中心
101.刑法中的推定责任制度
102.刑法规范的结构、属性及其在解释论上的意义
103.风险社会之下经济刑法的基本转型
104.刑法实质解释论与形式解释论的透析和批评
105.俄罗斯刑法恶意欠薪罪解构与借鉴
106.论我国刑法不采取共犯从属性说及利弊
107.刑法解释方法的位阶与运用
108.反思刑法明确性原则的机能
109.刑法社会化:转型社会中刑法发展的新命题
110.刑法关怀与刑法解释
111.刑法总则的修改与检讨——以《刑法修正案(九)》为重点
112.我国刑法中教唆犯的两种涵义
113.刑法解释立场之疑问:知识谱系及其法治局限——一种法学方法论上的初步探讨
114.刑法的明确性问题:以《刑法》第225条第4项为例的分析
115.刑法规范的供给不足及其应对
116.刑法解释的功能性考察
117.中国刑法现代化的未来图景
118.平衡性立法思维:《刑法修正案(九)》的立法贡献
一、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在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方面占有主体地位,导师的水平直接影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国际化也是研究生国际化培养中的关键因素。近年来,学院重点加强了海外人才引进的力度,引进的高水平国际教员充实了学院的教师资源,初步建立了一支国际化的研究生导师队伍,使之成为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的骨干力量。目前,音乐学院研究生导师队伍中68%的导师来自境外或国外,均毕业或曾任教于国际顶尖大学和音乐学院,如美国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芝加哥大学,茱莉亚音乐学院、新英格兰音乐学院、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纽约州立大学、法国巴黎国立高等音乐学院、德国科隆音乐学院、西班牙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等。在学院的研究生导师队伍中,64%的导师具有博士学位,他们有着丰富的教学和演奏经验、并具有良好的国际视野,为学院营造了多样化和国际化的学术氛围。
二、优化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院秉承优化学科结构、突出学科特色、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原则,同时参照国内外先进的课程体系,重新制定了研究生的培养方案。从原来按照一级学科改变成按照研究方向设置课程,使研究生培养目标更明确、针对性更强。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国际化将为提升研究生的国际竞争力奠定良好的基础。培养方案的设置注重研究生课程的层次,课程的知识内容一般不与本科的知识相重复,并且在课程知识内容的设置方面将知识深度和广度有机结合。根据研究生教学与学习的特点,改革已有的课堂教学方式,采取案例式教学、研讨式教学等方式使教学方式多样化。培养方案修订的内容提倡因材施教,根据各研究方向的特点,比如音乐教育、音乐理论、作曲等,每个研究方向具有不同的培养侧重点,因此在课程设置上注重发挥研究生在专业研究方向上的个人才艺和专业特长,突出研究生音乐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为其个人培养计划的设置留有回旋余地,使研究生的培养具有良好的灵活性,既满足培养方案的基本要求,又能根据音乐教育、音乐理论、作曲等不同研究方向的特点,对课程、音乐会等进行不同的安排,科学地设计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及考核手段,调动研究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具有音乐学院特色的研究生课程体系,进而提高学院研究生教学水平和培养质量。
三、课程教学方式逐步国际化
外籍教师的加入,为学院建立了良好的国际化语言环境,在课堂上,双语教学已成为学院的特色,《钢琴教学与实践》、《室内乐表演》等课程已完全实现全英文教学。由于刚入学的研究生英语水平难以接受全英文教学,因此双语教学在低年级研究生的课程教学中起到了良好的过渡作用。由于原版的英文教材具有更好的语义表达环境和良好的理论前瞻性,因此双语教学过程中尽量使用原版英文教材和英文参考资料。这有利于学生了解音乐专业的一些前沿理论知识和最新发展动态,同时选择原版英文教材也给学生营造了一个全面接触英语的环境,包括准确使用音乐专业词汇和专业术语、准确表达音乐专业内容,有利于熟悉国外的教学思路,真正使课堂教学从形式和内容上能够与世界主流艺术和专业思想接轨,也为逐步实现全英文教学奠定基础[3]。此外,针对研究生在今后科研和学习过程中的需要,学院为一年级的研究生设置了《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音乐理论与分析》的共同课程,任课教师采用高水平英文原版教材,课堂教学使研究生获得了一定的科研意识和规范的音乐学术训练。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吸收先进的音乐专业知识,还能使其英文阅读能力有所提升。在课程教学师资配备上,根据研究生国际化培养方案的要求,学院选择具有海>文秘站:
四、规范论文审核与答辩制度
根据国外高校研究生指导的经验,学院研究生的培养采取导师集体指导制。除主导师外,学生将选择本系和外系各一位导师来进行论文指导,以保证论文的质量。知识时代的学科交叉性要求研究生具有较宽广的知识面,而单一导师的知识局限性易导致研究生学习范围过窄、知识结构不宽,难以适应当前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趋势。实施导师负责制,辅以导师集体指导制,将不同学术背景、知识结构、研究方向的导师组成一个导师组来共同指导研究生,可相互补充,弥补导师个人知识水平上的欠缺,有利于学生较为全面地掌握知识,拓宽研究生的知识面,提高其
音乐水平和综合素质,能够培养具备宽广学术视野和深厚音乐功底的研究生。实行导师集体指导制,充分发挥各位指导教师的专业优势,对研究生进行综合指导,提高研究生的论文质量。论文通过评阅以后进入答辩程序。以往的研究生由于参加答辩的人数较多,一个答辩小组一天要完成多个研究生的答辩工作,每个研究生介绍论文、答辩委员提问、学生回答问题和讨论时间一般不超过半小时,因而没有充足的时间对论文进行详细评审和探讨,整个论文答辩过程也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部分研究生的毕业论文答辩常流于形式。学院针对这一问题,2014届毕业研究生首次采用一人一场的答辩形式,每人答辩时间不少于一小时,答辩委员会对毕业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提问,同时也给研究生足够的时间来阐释论文的思路以及创新点等。 五、鼓励研究生科研与国际化交流
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是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的重要实践环节。学院成立以来,大力支持和鼓励研究生科研并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学院研究生论文的发表数量稳中有升,参加国际学术交流会议的人数也逐步增加。2014年我院有4人参加国际学术会议,3人获得了学校的国际会议资助,其中有同学赴日本奈良教育大学参加第四届“东亚音乐研究”会议(Music of EastAsia,MEA),并在会上全英文发表学术论文。另有学生参加“2014年民族音乐学研究生论坛”并。部分导师也根据自身的科研方向,通过模拟国际会议等方式积极参与指导和训练研究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提高学生的国际学术交流水平,培养其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和国际竞争的能力。
拓宽研究生国际交流的渠道不仅要体现在“走出去”,学院内部也积极为学生营造国际化的学术氛围,开展多形式的学科前沿讲座。学院有众多外籍或国内教师与国外高校、研究机构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共同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学院充分利用这一部分师资与智力资源,邀请国外高水平音乐表演艺术家、作曲家等来我院开设各种形式的演奏会、前沿讲座、大师课等。学院在2014年由专任教师带头,举办了“古典艺术歌曲节”、“世界音乐演讲”等一系列活动。目前已有来自台湾、美国、法国、加拿大、印度等境外、国外的多名外籍专家来我院举办讲座、音乐会与大师课。学生通过与国外音乐大师的近距离交流和讨论,不仅收获了耳目一新的音乐知识,更能深刻体会到国外先进的音乐教育理念,让学生不出国门就能感受到国际化的学术氛围。
六、招收留学生
【论文摘 要】 本文论述在大学外语教学中进行西方文化导入的必要性,探讨将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相结合的措施:文化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文化教学与课外指导相结合;开设专门选修课程及外籍专家讲座。
一、大学外语教学中西方文化导入的必要性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有意识地把文化的导入和课本知识进行有机的结合。 根据实际授课内容,讲授相应的背景知识,把英美等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风俗、习惯等内容穿插到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在快速掌握英语语言知识的同时,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实现对英语从感性到理性的质的飞跃,培养起英语思维能力,以英语的思维方式学习英语,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成为真正合格的跨文化交际的人才。在英语教学中导入跨文化的内容,有利于学生打开眼界、开拓思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得到一定的艺术修养和中外文化精髓的熏陶,具备一种新的文化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减少语用错误。
二、大学外语教学中西方文化导入的方法
1、文化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交际化外语教学是一个内涵丰富的语言教学思想体系和方法体系,这一教学方法的目标是培养和提高学习者的交际能力。它把可理解的输入和输出看得同样重要,认为语言学习者通过输出活动不仅可以提高流利程度,生成更多可理解的输入,而且可以通过生成可理解的输出来加速第二语言学习。在教学上它十分重视交流活动,强调学习者之间的意念协商,其课堂活动有解决问题、做决策、观点交流、图画听写等形式。交际化外语教学带来的不仅是方法的改进,更是教学思想的转变。其教学理论明确指出,在交际化外语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正确掌握语言形式,还要考虑语言文化。在大学外语教学的课堂上,教师可根据需要对教材所涉及到的文化现象给予补充讲解。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生动有趣的小活动来避免填鸭式的文化教学,如讲故事、小组讨论、小型戏剧、几分钟演讲、小组竞赛等。当谈到历史剧、文学小说的作品时,对人物的刻画、背景及性格的描写,进行专门讲解,否则学生不了解故事发生的政治背景,很难准确体会故事中主人翁心理变化过程。这些活动既达到了教授文化的目的,又丰富了课堂气氛,深受学生的欢迎。如笔者在讲授 “jobs and careers” 《工作与职业》一文时 (见高等教育出版社《体验英语》综合教程2 unit 2), 就组织了同学在班级内进行模拟面试活动。 同学们的亲身参与, 使他们对整个面试过程及国外的面试文化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也为他们未来的求职之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还有利用图片展示法:此法可以展示说明某一个“文化现象”或具体操作。如:“throwing the sledge”(链子球),通过图片学生可以对此运动得到更直观的认识,同时介绍此项运动是从苏格兰流传开的等;又如“pelotas”(回力球)——回力球又叫“小球赛”,最早起源于西班牙和法国,更广泛流行于拉丁美洲各国,人们称之为“杰莱”,意思是:“欢乐的节日”。
2、文化教学与课外指导相结合
课堂文化教学主要给学生起示范引路作用,文化的内容包罗万象,单靠教师在课堂上介绍不可能全面, 文化的学习不应只限于课内, 课堂外的文化教学是一个很好的延续和补充,它能为学习者提供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大学课堂教学之外,教师可鼓励学生多阅读文化方面的书籍,多听英文的故事、戏剧,多观看英文原版的录像和电影,主动地与外籍留学生、教师交谈,多参加英语角等活动,还可以利用互联网的巨大资源,以增加对异域文化的了解。可以指导学生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手段,吸收和体验异国文化, 收集一些英语国家的物品和图片,让学生了解外国艺术、历史和风土人情;运用英语电影、电视、幻灯、录像等资料给学生直观的感受,使学生对英语的实际使用耳濡目染。向学生推荐阅读体现外国文化的简易读本,以增加对英语文化的了解。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改编对话进行表演,使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语言和文化,同时注意其中有意义的文化细节,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和意识。邀请中外“英语通”作中外文化差异方面的专题报告:组织英语角,英语晚会等,创设形式多样的语言环境,加深对文化知识的实际运用。
3、开设专门选修课程及外籍专家讲座
除了大学英语的必修课以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开设选修课来丰富学生对西方文化的了解。如为学生开设“电影欣赏-美国历史与文化”、“跨文化交际技能”、“美国社会与文化”、“英国概况”等课程。相信通过这些跨文化课程的学习,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也会更加了解中西文化差异,提高文化鉴赏能力。为了充分利用校园中的文化资源,我们还可以邀请外教和外籍专家定期为学生开设讲座。通过讲母语的本族人(native speakers)来向学生传递最准确的异域文化和地道的表达方式。定期、限时、有的放矢结合某一章节进行一次或系列性的讲座。比如第一学期开设“英国概况”,第二学期开设“美国概况”。每门课都是由一系列相关的专题组成。文化讲座可以将支离破碎的文化信息重新整合构造,系统列出用以说明一个整体概念的有效教学策略(rosen shine & sevens,1986)。这种讲座可给学生提供最新的研究成果,同时训练和提高了学生的听写和观察能力。
除了上述种种方法外,束定芳,庄智象两位老师合著的《现代外语教学》中也提出了有关文化导入的主要方法如:融合法、实践法、和比较法。这些也可以作为我们教学的指导。(束定芳,庄智象 1996:130).总而言之,文化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学生通过语言学习文化,并通过文化学习语言。达到二者的完美结合是外语教学的最高境界。作为英语教师,我们既是文化的传播者,又是学习者。我们必须具备渊博的知识,平时又广泛涉猎英美文化作品,注意积累,采用多种多样行之有效的方法,争取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有较高文化素养和英语水平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bander, r, g. 1978. american english retoric.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broad.
[2] 邓耘.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j].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4,(23).
[3] 邓炎昌,刘润清. 语言与文化[m]. 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99. 147.
[4] 王海银. 试论语言、文化、交际和外语教学[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4).
1.1有利于大学生的图书借阅与思想沟通,从而提高服务质量
图书馆员每天面对众多的大学生,其借阅与需求又是多种多样的,而一座图书馆拥有几万甚至几十万册的藏书,包含了林林总总各方面的内容.这就要求管理员不仅是图书管理方面的专才,更要具有一定的文学素养,借文学素养的内涵力量,在图书馆员与大学生之间,搭起一座相互沟通、彼此信任的桥梁.
1.2有利于语言表达的精采与魅力,从而塑造个人良好的形象
图书馆员每天的工作对象是大学生,相互交流沟通的语言是否生动有趣,是否能得到大学生的喜爱与垂青,这与图书馆员的个人文学素养有关.事实证明,一个人拥有较高的文学素养,眼界自会开阔、心胸自会豁达,更重要的是,他的语言表达能力会得到极大地提升.近些年来,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露面的宣讲者,无论是讲清史三百年的阎崇年,还是讲两宋风云的郦波、讲百家姓史的钱文忠等等,他们均以精采的讲述,鲜活的语言赢得了千万观众的叫好.这里有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凡在《百家讲坛》露脸的宣讲者,大多是大学教授或是中学老师,他们有着很高的文学素养.图书馆员在与高校大学生的交际中,如果具有一定的文学素养,他(她)的语言的生动性和丰富性,会对借阅学生的心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注重向图书馆员学习,注重文学素养的自觉提升.可见,高校图书馆员拥有较高的文学素养,会使他的人品修养变得高雅,会让他的语言具有张力与吸引力,同时,图书馆员的个人形象也得到了较好的塑造.
1.3有利于及时搜集或购置必要的书籍,从而丰富馆藏与满足学生借阅的需要
图书馆员具有一定的文学素养,他们的知识面比别人宽,自觉学习的欲望就会更强.因此,在为图书馆增添书籍的时候,他们就拥有更多的发言权.1)社会上有许多本地作家,他们每年都会有不少的书籍出版,而这些高校所在地作家的作品,对大学生具有相当的吸引力与示范作用.图书馆员及时了解本地作家的出书信息,动员他们向学校图书馆捐赠图书,这是作家与图书馆双赢的好事.2)图书馆员自身文学素养的提升,对馆藏图书会有一个正确的评估,哪些是热门,哪些是冷门,随时做到心中有数.在建议学校购置新书籍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2地方高校图书馆员文学素养提升的基本途径
2.1熟悉优秀传统文化,强化自身文学素养
谙熟我国传统文化和了解历史知识的丰富与积淀,是文学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进步的历史长河中,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历史的发展源远流长,历史的进程是一面镜子,对今人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作用.图书馆员在与大学生的交流中,当学生需要借阅传统文化方面的书籍时,由于自身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便可以为学生借阅什么样的书籍,查询哪些方面的资料,提供具有指导性的参考意见.同时,还可以就历史的演变与进步,和大学生一块探讨帝王将相的兴衰替变,从中得出以史为镜知兴亡,以人为镜知得失的深刻道理,从而知道如何做人,如何做事.由是,原本单调的图书管理工作,通过图书馆员文化知识的介入,就使借阅与查询的过程变得生动而有成效.
2.2大量阅读文学作品,加强自身文学修养
阅读学习是个人文学素养和提升的重要源泉.实践证明,大量、广泛的阅读文学作品是图书馆员加强自身文学修养的有效途径.作为一个图书馆员,如果不善于学习,没有海量阅读文学作品的积累,不了解古今中外文化精髓,没有养成经常阅读的好习惯,势必将导致自身文学素养缺乏源泉.自身文学素养低下,怎么能够给读者推荐经典文学图书呢?更谈不上指导读者对优秀图书的阅读和利用了.馆员生而有幸在图书馆工作,工作时间同时也是难得的学习时间,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天时、地利、人和都占全了,只要沉下心来,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不但可提高文学素养,同时也是对自身综合素质的极大补充.当然,从工作角度出发,馆员阅读不能“偏科”,要求无论是中外的文学书籍或古代、现代文学作品以及社会学、科普等方面的知识,馆员在阅读过程中都应有所涉猎.馆员首先应该热爱文学、懂文学,才有可能高效地为读者推荐文学书籍.馆员自己必须具备良好的文学素养,才能从心灵深处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3].
2.3熟知著名作家,走近借阅人心灵
在图书馆的书籍中,文学书籍占了相当的份量.因此,图书馆员必须了解和知晓一些著名作家.比如国内的,要知晓中国先秦两汉作家、隋唐五代作家、两宋金元作家、明清及现代作家.国外的,要知晓古希腊、古罗马作家,要知晓英国、法国、德国、俄国、美国的重要作家.大学里,虽然系目众多,但阅读文学作品是不分文科、理科,不分年老年轻的.而且在具体的借阅活动中,由于个人对不同作家的好恶与偏爱,就会产生名目繁多的借阅需求,比如有的喜欢中国的莫言、有的喜欢路遥,有的喜欢英国的莎士比亚,有的喜欢法国的巴尔扎克,有的喜欢俄国的契诃夫等等.不同大学生喜欢不同的作家,反映到图书馆员那里,就是五花八门的借阅状况.如果图书馆员对中外作家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与借阅者就有了相互勾通的可能,有了共同的语言,从而就可以了解借阅者的思想,知道读者的想法、期盼,会与借阅者成为文学阅读上的好朋友.
2.4了解必要的文学知识,适当撰写论文
要知晓一些文学知识.图书馆员除了知晓一些中外文学名家以外,还应该知晓一些文学方面的知识.比如诗经楚辞的丰富内涵,唐诗宋词的格律规矩等等.养成写作习惯,这也是一个合格馆员应该有的素质之一.写作的范围因人而异,可根据自己的特点有所侧重,以平时生动鲜活的材料为题进行写作.在写这些东西时,应该尽可能加进一点文学色彩,增加文学性,既可使文章增色,也有利于文学素养的提高,同时还可以写一点文学鉴赏和批评的文章,或是诗歌、散文、有益于个人文学素养的提高,也有益于人生境界的升华.
2.5多听讲座了解文学知识
关键词:法美德俄;高等工程教育;卓越
中图分类号:G6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2)02-0046-05
收稿日期:2012-2-1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委托课题“面向新型工业化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理论研究”(AAA09198);中央高校科研业务费人文社会科学定向组织重点项目“卓越工程师计划实施研究”(2010ZDB20)。
作者简介:刘鸿(1969-),女,湖南安化人,教育学博士,中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比较高等教育等研究。
我国教育部正在实施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是促进高等工程教育质量全面提升的重要举措。“卓越计划”旨在通过教育和行业、高校和企业的密切合作,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多种类型优秀工程师[1];逐步创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工程师的新机制,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工程教育模式。发达国家如法国、美国、德国、俄罗斯在高等教育发展历程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高等工程教育经验,并以“卓越”的高等工程教育质量享誉全球。因此,探究和归纳法、美、德、俄高等工程教育的“卓越”之共同缘由,对我国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的意义。
一、分工明确的高等工程教育系统
“特定的民族国家,有着特定的教育系统(……a particular nation state,with a particular educational system)”[2],“教育系统深深地根植于民族传统之中(education system are deeply rooted in national traditons)”[3]。每个民族国家,都有高等教育系统;每个民族国家的高等教育系统都深深植根在民族国家文化之中。法、美、德、俄四个国家在其高等教育发展历程中,受本国文化的影响,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高等教育体系,其多层次、多类型的高等教育体系反映在高等工程教育之中,使高等工程教育系统有效运作。
法国是一个善于将两种对立的事物很好地融合在一起的国家。这一特点,在教育领域的直接体现就是法国“一个国家,两种高教”的“双轨制”高等教育体制。这种特殊的高等教育格局由大学和大学校组成,分别实施以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和科学精神为目标的公立大学系统和以精英教育为特征的职业教育系统,两者在相互竞争的同时又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独一无二的高等教育体制。大学校即高等专科学校,成立于l8世纪20年代,由最初的军事领域逐渐扩展到工程技术等领域,强调精英教育和为国家专门领域发展服务的责任。
美国在实用主义哲学的指导下,呈现出极其多元的高等教育发展格局。其工程教育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各层次的工程教育都有明确的定位,获得了很好的发展;而且,在这种哲学的持续影响下,高等工程教育的内涵和本质得到新的诠释,大工程观逐渐形成,涌现出许多成功的工程教育改革模式。在经历“技术模式”与“科学模式”后,该国正在实践当前的“工程模式”,并且不断地面向未来进行探索和改革,如MIT模式(专与通的经典演绎)、伯克利模式(学与术的和谐统一)[4]。
德国高等工程教育受洪堡现代大学教育思想和博依特技术教育思想的影响,同时吸收借鉴当时巴黎理工学院的成功做法,加上德国重商主义思想的根深蒂固,使得德国高等工程教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研究型与应用型结合的办学模式,分别由理工科大学(TU/TH)和应用技术大学(FH)完成。至今,德国有约三分之二的工程师、一半的企业管理人员和计算机信息技术人员毕业于应用科学大学,使该校成为名副其实的工程师的摇篮。
俄罗斯高等工程教育体系的特点表现为:一是确保俄罗斯高等工程教育是俄罗斯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二是改变高等工科院校办学定位,由单科性大学逐渐向多科性大学转变,如加里宁工学院改为圣彼得堡技术大学,并在学院增加了国际教育学院、经济和管理系、艺术系等。这既是高等工科学校满足社会对这些专业人才需要所做出的回应,也是适应社会需要培养综合性人才的必要措施[5]。
四国高等工程教育系统安排是强调在不同类型工程人才的培养上追求卓越人才的多样性,对于不同类型的大学(高校),提出“分类实施、形式多样、追求卓越”的理念,强调各种类型的高校采取多种教育教学方式,在不同类型人才的教育培养上追求卓越[6]。
二、体现工程本质的培养过程设计
高等工程教育过程应该体现工程的本质。正如20世纪流体力学家Theodore Vonkarman所说,“科学研究已有的世界,工程创造未来的世界”。工程活动的本质特征是创造一个世界上原本不存在的物,所以他的本质是超越存在和创造存在[8]。工程本质反映到四国工程教育培养过程中,主要体现为:
(1)适切性。四国高等工程教育在培养目标的定位上有其各自的特点,但都体现为承袭传统,在适应社会的需要的同时不断调整。
法国工程师教育的目标呈现出“精英”特征。早期的工程师学院旨在为皇家行政部门培养工程师和管理人员,现在的目标是培养工业界的高级技术人员和管理者。为确保精英目标实现,首先,入学选拔严格,竞争激烈。其次,法国工程师学院学生人数较少,教师人数较多,教师中高水平科学家比例大,管理人员也较多,保证了精英教育的实施。再次,工程师学院在相关技术领域维持前沿的高水平研究,同时保持较多的博士生人数,形成了工程师良好的学习和研究氛围。自2004年起,为了顺应欧洲“博洛尼亚进程”对教育一体化的要求,法国实行LMD体制,简称“358”,即以3年制学士5年制硕士8年制博士学位为主要架构的大学学制;工程师学位等同于国家硕士学位,学生毕业可获得法国工程师证书和法国工学硕士学位[9]。
美国高等工程教育体系比较复杂,学士、硕士和博士三级学位结构起着主导作用。学士学位学习年限原则上4年,实际上是4.5~5年,硕士学位一般在本科毕业后1~2年内获得[10]。同时,考虑到社会人群对教育的需求和国家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其培养模式和途径也多样化,并且可以灵活“转轨”。
德国工程界更看重工程经历与实际结果,以工程产品的精美设计、精湛工艺和精明营销自豪。如前所述,德国高等工程教育机构TU/TH属于研究型大学(Forschungs universitaet),培养对象为偏重理论的大学文凭工程师(Diplom/TU);FH属于应用技术类高校,培养的重点放在实际生产与运用上,以培养中层及以下的技术应用人员为目标,学习期满合格者(含6个月实习)颁发应用技术大学文凭工程师(Diplom/FH)学位,毕业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运用能力,能够很快适应就业市场的需要。这种理论与应用分明的做法,不仅适应了人的个别差异性,为学生提供了不同类型的选择机会,同时也能够根据工业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培养重心,使工程教育能灵活地适应社会的变化[10]。
俄罗斯工程教育结构呈现多级制:学士、硕士、专家。2007年3月,俄罗斯联邦政府通过《两级教育体制过渡法》[11]。该法将俄罗斯高等教育分为两个阶段,即3至4年的学士学位教育和6年的硕士学位教育,即用四年时间培养生产型工程师(学士);用五年时间培养研发型工程师(专家);用六年时间培养研究型高级工程师(硕士)。除此之外,仍然保留原先学制为5年的专家资格教育,主要培养具有“工程师”、“教师”、“农艺师”等资格的专家。
(2)综合性。为培养综合能力强的工程师,结构体系型课程设置模式[12]是四国较为普遍的方式。结构体系型课程设置模式具有三大特点:一是课程分类明确,学分规定清楚;二是选修课程数量庞大;三是项目课程种类繁多,与学科课程相互补充。正如MIT的Rosalind Williams教授所说:“工程已经成了季度开放的‘包含一切东西的专业’,科学、管理、艺术领域都有它的投影,没有权威的机构为它限定一个总体上的任务范围”,为此,“科学、市场、设计、系统、社会都在往已经拥挤不堪的课程表上塞课”[13]。
法国课程设置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高水平的科学技术知识,让学生获得必要的知识基础以便在他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可以不断更新;二是外语,一般工程师学院要求学生掌握两门外语,一门英语(必修),一门可以是德语、西班牙语、汉语、日语等;三是公共关系,即交流沟通的能力;四是企业知识,即所有可能与企业相关的知识。
美国理工科大学课程改革中有两大趋势:一是优化科学核心课程、发展人文课程和跨学科相关课程,以促进通识教育的发展;二是关注实践性教育,以促进学生科研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的发展。
德国高等工程教育与其他系列的区别在于课程的开发源于对企业现状、技术与产品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并邀请一定企业界人士共同参与。其课程体系一般分两个阶段:基础学习阶段和专业学习阶段。基础学习阶段主要包括数学、自然科学和与今后专业相关的社会与经管知识,旨在培植学生的科学知识基础;专业学习阶段主要包括专业大课、实验室工作、小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环节,这一阶段实践环节所占比重很大。学生只有圆满完成基础学习和涵盖大量工程实践环节的专业学习阶段后才能被认为受到了理论及实践两方面完善的教育。
俄罗斯为培养综合能力高的工程技术人才,首先在专业设置上由精而窄转向厚基础、宽口径。无论是学士、硕士还是文凭专家的培养都不再有窄方向的专业,而只有更为宽泛的培养方向;其次,课程模式从“统一化”向“多样化”转变,注重人文学科[14]。在高等工科教育国家示范性教学计划中,任何一个培养方向的课程由五大部分组成:国家考试类基础课程为Ⅰ类,占全部课时数的24%;数学和自然科学基础课程为Ⅱ类,占总课程的32%;职业基础性课程为Ⅲ类,占29%;专业课程为Ⅳ类,占17%;选修课程为Ⅴ类,占8%[15]。
(3)实践性。四国的高等工程教育都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利用多层次的海内外实习训练和大量的实用课程,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充分利用企业资源,把实习实践落到实处,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法国以现代工业中工程师的职业需求为导向,专业交叉、重视人文教育,教学环境与实际技术环境保持高度的一致,重视学生到企业的实习,与企业长期保持密切联系和合作的关系,促进了校企共同发展。学校里设有与专业相关的工作车间以及实验室,学生可以自己动手设计制作产品。学生的课题研究题目来源于企业或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美国的工程教育20世纪90年代以来逐渐融合技术取向和科学取向,提出“回归工程实践”的改革理念,开始重视工程教育的实践性和创新性,改革的重点从注重科学和工程基础教育转向工程实践。美国的《工程研究中心指南》强调:“工程教育的一个非常相关的问题是使学生参与工程实践。工程教育必须为学生提供能真正解决设计和制造问题的实践的机会。让学生置身于工业界的环境中,这需要有与工业界工程师和工业界问题直接接触的机会,而不仅仅是增强工业界的资助”[16]。
德国高等工程教育重视实践环节,培养出的工程师不但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同时也兼备熟练与高起点的技术执行能力,从而使得德国工程师享誉世界并最终保证德国工业产品成为质量与规范的象征[17]。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课程根据其培养目标而设置,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面向职业和实践;实践教学的过程与管理均以企业为主导;德国的企业普遍积极、严格地遵守义务接收应用科学大学的学生实习和培训的法律规定,并把这种校企合作看作企业自身发展中重要的一部分。
俄罗斯在过去注重“基于科学的教学”的基础上,目前强调加强教学与实践的联系,完善工程教育内外部合作机制,资源共享,高质量培养工程技术人才。
三、制度化前瞻性的政策报告的规约和 引领
为了顺利地进行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四国依据本国工程教育发展的状况,借鉴他国工程教育发展的经验,并参照国际高等工程教育发展趋势,不仅颁布了一些法律、规范,而且制定了相关认证标准,规约和引领各自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进程。
法国工程师不仅是一种职业,也是一种头衔和学位,在社会上享有极高的声誉。早在1934年7月,该国颁布法令,保护工程师的职业活动,但是只有那些由委员会认可的高等工程师学院授予的合格工程师才受到保护[18]。2006年4月,法国议会通过一部高教规划法案决议,设立“高等教育与研究中心”(PRES),为大学校与大学之间的合作提供了组织上的保证[19]。目前,在政府的强有力支持和宏观调控下,约有60个分布于20个地区、职工总数为600人、与4万个企业保持联系的技术发明和转让中心在高等工程教育机构内相继建立,使得法国的科研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许多以振兴国民经济为背景的工程技术的基础理论研究已达到了国际学术界的前沿[20]。
美国从20世纪30年代《威肯顿报告》到21世纪美国《2020工程师》报告,持续保持对工程教育的研究和关注。1930年轰动全美的《威肯顿报告》(Wickendenreport)明确建议在工科课程中增加更多的人文社会科学内容;1940年和1944年影响颇大的《哈曼顿报告》认为工程教育应当沿着科学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两条路径齐头并进;2004年,美国工程院的《2020工程师》报告中提出,2020工程师的关键特征主要有7个方面,即分析能力、实践经验、创造力、沟通能力、商务与管理能力、伦理道德、终身学习能力等。
德国高等工程教育的成功得益于政府出面干预,使产学合作制度化,为工程教育计划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政策保证。德国最大的工程技术权威机构VDI(AssociationofEngineers)汇集了众多的工程专业机构和部门,各专业分支的技术中心、知识论坛等。作为工程师的协会,目前拥有12.6万会员,其中四分之一以上的会员是在校大学生和33岁以下的年轻工程师。通过各种形式向工程师们传递工程技术知识,促成工程技术领域内无数重大研究开发项目等,促使大学、工程协会和产业界相互联系与合作。同时,德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专门对工科、信息科学与计算机科学、自然科学和数学学科本科、硕士教育项目进行认证,以保证其质量达到领先水平[21]。
俄罗斯为了保证提高高等工程教育质量,制定了一系列法律草案和法规:批准企业参与国家职业教育标准的制定;建立国家职业教育标准委员会,其成员包括企业协会代表;在高等教育机构评定委员会中设立企业代表和雇主协会代表;在职业教育体系中发展国家社会组织与雇主协会的合作。这些法规为企业充分参与高等教育的管理提供了法律保障[22]。俄罗斯工程教育协会的目标和具体任务是促进工程教育体系和工程活动的发展;在科技发展和工程教育改革过程中,为工程协会成员共同的发展创造有力的条件;在联邦和地方区域内,保护协会成员的合法权益;在新技术、教育、经济、金融、财政领域,以及企业之间和所有受益的法人和自然人间,建立业务合作的社会保障;促进工程教育发展的国际化,促进俄罗斯科学家、教育工作者和工程大学在国际教育和研究中一体化的进程,保障工程大学同国际和国内社会团体的合作与交流[23]。俄罗斯结合工程院校的办学经验,落实《博洛尼亚宣言》有关教育内容条款的具体要求,目前制定了“学士―硕士”以及专家培养的国家教育标准。各技术大学均按国家工程教育的相应标准进行人才培养,进而提高技术大学的教学、科研和创新活动水平[24]。国家教育标准应用程序和基本原则是保留俄罗斯高等工程院校闻名于世的传统体系,避免各工程院校的设置出现雷同。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部分高校第二次研讨会报告[R].北京.2009
[2] Homer,W.,etal.The Educational Systems of Europe[M].Dordrecht:Springer,2007:Ⅶ
[3] Homer,W.,etal.The Educational Systems of Europe[M].Dordrecht:Springer,2007: 1
[4] 王世斌,郄海霞,等.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理念与实践――以麻省、伯克利、普渡、天大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01):18-23.
[5]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中国研究生院院长联合会.透视与借鉴――国外著名高等学校调研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829-887.
[6] 林健.谈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引发的若干变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0(17):30-33.
[7] 王宏波.简论工程哲学的基本问题[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2(6):85-86.
[8] 陈家庆,韩占生,等.法国的高等工程教育及其发展趋势[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4): 27-32.
[9] 王沛民,顾建民.美德两国高等工程教育结构比较与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4(5):55-57.
[10] “Quality and Relevance”.Report of Industri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dvisory Committee of the European Commission,Brussels,1994.
[11] 李清.俄高等教育向两级过渡[J].比较教育研究,2007(6):92.
[12] 赵婷婷,买楠楠.基于大工程观的美国高等工程教育课 程设置特点分析:麻省理工学院与斯坦福大学工学院的 比较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4(6):94-101.
[13] Duderstadt,J.J.变革世界的工程:工程实践、研究和教育的未来之路[C]//中国工程院教育委员会.国际工程教育前沿改革与进展.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37.
[14] 韩琳.俄罗斯高等工程教育历史变革研究[D].重庆:重庆 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30-31.
[15] 姜晓燕.变革中的俄罗斯高等工程教育[J].比较教育研 究,2005(6):14-15.
[16] Nation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Guidelines for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s[R].1984:18-19.
[17] 德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轨迹和模式特征.省略/forums/7876/ShowThread.aspx.
[18] Christelle D.Engineering ethics in France:a historical perspective[J].Technology in Society,1999(21):471-486.
[19] Jean DOREY,刘 敏.法国高等工程师教育解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9(12):53-54.
[20] 法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趋势[OL].
[24] Федоров И.Инженерное Образование: Состояние,Проблемы,Перспективы[J].Высшее Образованиев России,2008,(1) .
The Reasons why Higher Engineering Education in France, the United States, Germany and Russia Is "excellence"
LIU Hong
[关键字] 物权行为、债权行为、处分行为、负担行为
一、简述
物权行为为德国法上之重大理论,虽学者对这一概念的存在必要性意见不一,但其业已被采为德国民法体系中的一基本概念,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独立性和无因性理论,也已被立法所肯定,而成为德国民法典之基础。[1]在我国,随着民法典制定进程的加快,对是否采取物权行为理论,产生了相当的争论,虽立法及实务上有否认物权行为理论的倾向,然科学之讨论,理应不能应此而止步,对物权行为理论本身的讨论,应有更深入之必要。
是否肯定物权行为理论,其理论和实践价值均为重大。在理论上,作为法律行为概念的下位概念,物权行为使得原来非常依赖于债权契约原理的法律行为理论,在内容上变得精致和丰富,使得其作为民法总则编中的地位名副其实,得到债权行为和物权行为的有力和对称的支持,意义更加重大和深化。若不承认物权行为,则法律行为之作用将仅仅发挥在债权法上,盖在继承和亲属法上,多为法定规范,意思自治之表现,甚为少见,故也无抽象成一般原则之价值。另外,如一些物权变动为直接目的的法律行为,如抵押权、地役权、基地使用权的设定、所有权的抛弃等问题,用债权行为也不易解释。在实践上,若否认物权行为存在之必要,则债权行为理所当然地应担负起物权行为的作用,盖物权变动乃债权合意之当然结果,债权行为之外并不存在(或并不需要)一个物权行为来达到物权变动之目的。比如在典型的一个买卖行为中,采两种不同的意见,就会产生相当大的效果上的差别,这是显而易见的;而承认物权行为,则肯定债权行为与物权行为在其作用上的不同:债权乃仅以使债务人负担履行一定行为之义务(如履行作成物权合意并交付或登记以达到物权变动),并不当然直接的使物权发生产生、移转、消灭之效果;而若要使物权发生变动,则需另外履行物权行为。
物权行为理论的存在是否必要,非一言可以辩之。考察两种对立观念之形成与各持之理由,综合考虑结立法政策、法律适用、法学体系的构建等诸方面之因素,权衡利益得失,始能作出较为合理的判断。下面对德国与法国民法上不同制度产生的背景,作简单的介绍。
德国法上形成物权行为概念的过程,论文多有涉及,在此不赘。这里要提及的,是当时的一些历史背景。
德国的罗马法复兴始自15世纪,其起步较欧洲各国为晚,但在对罗马法的接受上却较其他国家更为彻底。17世纪至18世纪启蒙时期,德国的罗马法学者成功地将自然法学思想融于私法研究,形成了德国罗马法复兴中的理性法或自然法理论。18世纪以后,德国对罗马法的研究和继受进入了极盛时期,出现了所谓“潘德克顿中兴运动”,其过程延续整个19世纪,将欧洲的罗马法复兴推向第三次。[2]萨维尼作为历史法学的始祖,于1814年发表《论立法及法律学的现代使命》,反对蒂鲍特关于依自然法理念编篡全国统一市民法典的提案。萨维尼认为,法不是可以依照立法者的意思任意创制的东西,而是在一定程度的文化发达基础上由作为民族法文化代表者的法律家发展起来的。萨维尼的主张,应该说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有密切的联系。在维也纳体制下所制定成的法典,无疑会与市民阶级的愿望相反,而成为旧秩序的反映。但到了19世纪中期,承认实定法的相对性、可变性的所谓历史主义已经过时,以制定法为第一位的、排他的法源的思考方式已经形成。而历史法学也相应发展成了潘德克顿法学。同时,原来的制定法典的政治上的顾虑以不复存在。三月革命后自由主义的发展,使德国的统一要求已不可能造成政治上的危险,并且要求跻身于列强的权力国家观点,成为推进德意志政治统一和同意法典编篡计划的动力。法典编篡的志向背后,国家意识的高涨,刺激了潘德克顿法学的制定法至上主义。[3]可以看到,不论是萨维尼,还是其后继者普希达、温特夏德等学者,都基于当时自由经济发展的要求,排除伦理观点的影响,这需要对概念进行抽象,另一方面,罗马法源也难以完全的直接适用于当时的社会实际,需要间接地依据罗马法的规则,由此发展出了一套精致的使用法律的技术。这些规则是相当具有技术性的,因此也是相当抽象的,即使其中蕴涵有利益的衡量,但这种衡量过程往往掩埋于规则之下。
如上所简述的一些要点,可以看出物权行为理论产生的某种征兆。应该说,在整个19世纪,法典主义法学派对与法律行为理论始终给予了广泛而长期的关注,对于法律行为的构成要件、基本分类、有效条件和私法自治原则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这为建立高度抽象的法律行为理论体系提供了思想基础。[4]一方面,私的自治的逻辑成为市民社会的普遍逻辑;另一方面经济基础对法律意思起着决定作用。而罗马法的继受与研究、理论的运用与实践对技术化的要求、法典至上主义的逐渐蔓延,以及德国人对抽象思维的偏好,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物权行为的产生似乎可以说是必然的。
同为具有世界意义的法国民法典,为何却没有产生物权行为的概念?在此,考察一下历史原因,有助于理解这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