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现代教育思想论文

现代教育思想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16 15:59:5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现代教育思想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现代教育思想论文

篇(1)

1以学生为主导

现代教育思想的发展,对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应当以学生为主导,本着“以生为本”的态度,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频率。以学生为主导是现代教育思想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应用,对于课堂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是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作为倾听者的课堂模式,随着时代的进步,应当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秉持着“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实现学生的自我价值。学生可以与教师进行角色互换,让学生进行亲身实践去参与授课,从中体会汉语言文学的博大精深。例如在学习古文言文时,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准备,然后对文言文进行翻译、讲解,等到课程完毕之后,教师进行补充与总结,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加以鼓励,这样能够在下一次授课时得到更好的授课效果,能够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2情境创设教学

为了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步伐,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当前的首要任务。在现代教育思想背景下,运用情景创设式教学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在潜力,发掘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提升学生的汉语言文学表达水平。利用情景创设式教学能够激励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的积极性,在情景模拟中对汉语言文学进行了学习与锻炼,对于汉语言文学教学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利用情境创设式教学模式,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在扮演过程中注重对汉语言文学的应用,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发挥汉语言文学的重要作用。情景创设过程中应当加入古代礼仪配上古代文学语言,充分体会中国古文学的文化色彩,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化礼仪,对于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3丰富教学内容

现代教育思想下,丰富教学内容成为提高汉语言文学教学质量的关键性因素。汉语言文学是涉及范围很广的一门学科,现代文学、古文言文、古诗词、古汉语等诸多方面共同构成了汉语言文学。因此,在汉语言文学中丰富教学内容是必然选择。中国汉语言文学之间大多相通,这样在课堂上可以进行系统性的教学,在学习古汉字的同时可以附加一些常见的古汉语词组,使其建立联系,提升学习效率。另外,在学习汉语言文学时,对于其他方面的知识也应当进行补充,比如历史方面。历史与汉语言文学之间存在着很大的联系,在学习古代文言文的时候可以附带讲述一下当时的一些典故或者是作者的生平,以此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对于文学能够理解的更为透彻,有效地促进汉语言教学的开展。例如,在学习汉语言文学中的文论时,可以适当的讲述一下当前我国的政治形势,分析一下我国的国情,丰富学生各个方面的知识。

二、结语

篇(2)

――庐阳中学《有效技能研究与实践》课题结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课题提出

现代化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它还提供了一种新的教育着眼点,是一种改善教学、改革教育的新思路。在信息时代的今天,现代教育技术已经成为当代教师应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

庐阳中学是一所新建学校,作为一所高起点学校,硬件建设较好。大部分教师都具备较高的教育技术能力。在此情况下,因地制宜地开展“有效技能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实践”研究,有利于学校资源设备的充分利用,有利于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有利于教学方式和教学过程的转变以及教育质量的提高,有利于提升教师生命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另外,作为一所新办学校庐阳中学年轻教师占87.5%以上,他们对传统教学技能的应用还显不足,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已成为学校师资培训的现实需求。同时,考虑到现代教育技术毕竟只是一种教辅手段,由于条件及学科特点限制,现代教育技术不可能运用于每节课,传统教学技能的提高在“提升教师生命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中同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本着服务于教学的指导思想,我们要求教师在立足于传统教学技能提升的基础上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能,打造学科教学特色。

2、概念的界定

有效技能:达到预期效果谓之“有效”,掌握运用专门技术的能力谓之“技能”。这里所说的技能是指运用教育技术的能力。有效技能是指通过研修,能够将教育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同时收到预期的教学教学,提升教育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的有效性。

二.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把现代教育技术有效地融入学科教学之中,优化教育教学结构,提高教育质量。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促进教师传统教育技能的拓展与创新。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丰富以自主学习软件为载体的学科资源,实现资源共享的目的。

4.探索促进教师掌握并有效运用教育技能的途径和方法,初步形成有效技能培训模式。

三. 研究的思路:“学习--实践——反思——发展”的研究模式

四、课题研究的过程

(一)任务分解

为了使研究工作落到实处并为教学服务,我们以校本研究思想为指导,要求教师“研究自己的问题,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各学科组教师从学科特点入手、从课堂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出发,在校“有效技能研究与实践”大课题范围内共申报了六个校级子课题。

附:庐阳中学“有效技能的实验与研究”子课题一览表

序号 子课题名称 教研组 负责人

1 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教学设计的研究与实践 语文 张晓梅、王园园

2 现代教育技术影响下讲述技能的研究 数学 纪贤平

3 多媒体背景下英语导入技能的研究 英语 宋媛媛

4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实验效率的研究 理化生 许登峰

5 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课堂提问的研究 政史地 刘胜荟

6 如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评价 艺体 汪小宝

(二)理论学习

1、组织教师学习研究方案

各子课题组负责人用教研活动时间组织教师集体学习研究方案,领会研究目标,明确研究方法,增强了研究的目的性。

2、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学习和实际培训

2008年4月,我校组织教师参加了自主性学习平台操作的学习,由我校信息中心的教师针对本校的实际情况为全体教师进行上机指导,教师在上网浏览学校网站,系统学习使用方法后,能熟悉自主平台的操作,为课题研究实践做好了技术准备。

3、强化专业知识理论学习

各子课题组织学习了与本组课题研究相关的理论知识,制定学习计划,以自主学习和研讨交流相结合的方式加强理论学习,为课题研究作好理论支持。

(三)行动研究

整个学校有效课题的研究采用分合结合,由学校统一布置研究活动,分六个子课题进行,分工协作,共同研究。

1、专题研讨课语文组进行了学校网络自主性学习平台的教学尝试,充分发挥了平台讨论、资源共享等优点,体现了新课程中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模式的实现。

理化生都是以实验为主的学科,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教师非常重视实验的教学,积极探索如何让学生通过实验更快更好的掌握所学习的知识;在现代信息技术之下,老师们更是积极探索改进书中的实验,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使实验更有效发挥其动手探究的作用。

2、交流与展示

1)论坛交流

为了分享研究成果,我们引导教师利用我校网络资源广泛开展交流。“庐中论坛”是老师们即时交流的一个有利平台,对课题研究可以随时进行交流探讨,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教师博客又以动态的形式呈现了我校老师成长成熟的过程,同时通过与网络中的教育同仁的切磋交流,提升了教师自我专业的发展。

2)特色教研展示

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与实验,各子课题成员无论是在教育技能还是在教研方法上都有所收获。为了解学校各子课题研究情况,促进现代教育技术及自主性学习平台与各学科教学技能综合运用,实施高效课堂教学,学校要求各子课题组集中展示各组的特色教研活动。其中英语组和政史地组还对全区进行了展示,取得了区内领导和老师的一直好评。下面是对全区展示的两个子课题的特色教研活动。

教研组 内  容 形 式 时  间 地 点 主 持 负责人

英语 “三动课堂”研究

——听说导入 微 型

课 堂 12月18日

(周四)

2:10—3:10 四楼多媒

体教室 丁红

汪芳 王传礼

郭艳华

政史地 “全效课堂”研究

——有效提问 案 例

研 究 12月18日

(周四)

2:10—3:10 二楼多媒

体教室 刘胜荟

阚晓东 

3)团队展示活动:在课题结题阶段,学校组织了子课题团队成果展示活动,此次团队展示活动是各子课题组这一年来研究工作的浓缩,展示了各自的研究特色,呈现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展示活动分六个子课题组一一开展,各组凝聚每一位组员的智慧,精心准备,以多样的形式多角度、多方位展现了各组的研究行动。此外学校还开展了“有效技能”论文评比、先进课题组评比活动。在综合考核各子课题组这一年来开展的研究工作及呈现的研究成果后,评选出优秀子课题团队――政史地组,同时评选出优秀教学设计 27 篇,优秀论文32 篇。

3. 成长档案袋建设

为了促进教师及时反思研究行动,总结研究成果,我们引导每位教师都建立了个人成长档案。因我校现代化设备完善,老师们具有便捷的上网条件,因此,为了便于分享与交流、方便更新,我们要求教师以博客的形式制作成长档案袋。成长档案记录了老师们在这一年多时间里的专业成长的点滴,或是失败的教训,或是成功的经验。

    为了督促和检查档案袋建设工作,我们还开展了档案袋评比活动。在信息组教师的全力配合与指导下,各组教师精心收集、整理资料,生动的再现了组内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展示了自我学科特点,同时通过制作评比也大大增强了老师多媒体使用技能的提高。

评比结果如下:

特等奖 英语教研组 语文教研组

一等奖 政史教研组 理化生教研组

二等奖 数学教研组 艺体教研组

4. 教科研先进评比

为了促进教师反思总结,学校还开展了“有效技能”论文评比、先进课题组评比等系列先进教科研评比活动。在综合考核各子课题组这一年来开展的研究工作及呈现的研究成果后,评选出优秀子课题团队――政史地组,同时评选出优秀教学设计 27 篇,优秀论文32 篇。

五、研究成果

1.教师教育技能显著提高

(1)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更加注重教育教学技能及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合理及高效运用,在课堂提问技能、课堂讲授技能、课堂环节的架构技能等方面得到有效拓展,专业技能的提升也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2)在研究过程中,百分之百的教师参加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技能大大提高,70%的教师参加自主学习平台的培训,大部分教师会利用PPT或Authorware制作简单的课件,利用自主学习平台备课、教学。

2. 人人建立了教育博客

研究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挥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使每位教师都建立了成长档案袋——教育博客,加强了教师内部有关教育教学的交流,从而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和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

3.形成了有效技能培训模式

研究过程中我们基本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师教育技能培训方法,即“三步法”研修模式,即:学习---实践—反思。”

1、培训学习:行动研究需要理论先行,教育教学技能的提升和完善需要理论的指导,同时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也要求教师不断学习,掌握新的教育技术。

学校在教师理论学习及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方面,提倡多样化的方式。我们提倡同伴互助,通过师徒结队的方式形成一对一的互助,促进教师相互学习,共同提高。除了这种一对一的互助方式外,我校还形成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的学习共同体。共同制定学习计划,取长补短,优势互补。

2、行动研究:教育教学技能最终通过课堂实践实现,教师需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创新。因此,我们引导教师从教育实践中发现问题,并以此为研究的切入口,使研究活动对教学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3、反思促进:学校制定一套激励制度,每学期的教学月评选优秀课堂,每学年评选出优秀论文、案例,并将评选结果和教师的月考核、年度考核相联系,这样的激励措施可以促进教师在思想上更加重视教育教学技能的提高,重视自身的专业成长,并积极付诸实践。

六、存在的问题

1.教师参与课题及钻研课题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2.由于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和模式,研究能力和精力有限,课题研究的深度还不够。

3.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是个有机的整体过程,只有进行整合教学的教师本身的素质提高了,才能真正有效地、大面积地提高教学效益,提高教学质量。要不断提高教师计算机应用能力特别是在整合过程中的应用能力。

4.学生要有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技能才参与整合教学活动。

 

篇(3)

一、注重学习,努力提高教研素质。

本人一生从来就没有间断过学习,总在不断地调整自己,不断地给自己充电。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更新教育观念,努力地提高自己的学识水平和教研水平。曾多次随教育局领导到省市观摩学习,XX年10月20日至23日,与县教研室覃道炳主任一起参加了湖南省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观摩活动。XX年10月21日至24日,在周泽树主任的带领下,参加了常德市政治课竞赛活动。XX年4月和XX年5月两次参加了省级规划课题研讨会等。县里如果有大型的教研活动,我都会千方百计地克服困难参加,只要有学习新知识、新理念、新经验的教育教学研讨机会,我都不会放弃。除此之外,我还会读许多有关教育教研的业务书刊,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始终站在时代的前沿,把握时代的脉搏,掌握教研的信息,与时俱进,努力地提升自身的教研素质。

二、勤于教研,成果突出。

本人一直勤于教研工作,在教学中熟练地驾驭教材,突破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运用现代教育理念和方法驾驭课堂,结合先进的教育经验,营造宽松、民主、平等、互动的 “显性”学习化环境,关注学生“愿意学、喜欢学、相信自己能学好”的内在心理学习化环境的构建,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教学效果达全县一流水平,教研成果比较突出。

1、教学比武和教研示范情况。

XX年10月参加常德市思想政治课教学优质课竞赛中,执教的《与友同行》一课,荣获二等奖。每学期都在教研组上一堂公开课或示范课。

2、教学设计与课件制作。

XX年8月参加湖南省第四届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三优联评”活动评选中,《与友同行》一课的教学设计荣获省级一等奖,课件制作荣获省级二等奖。

3、教学案例与反思。

XX年4月在湖南省新课程优秀教学案例评选中,《畅谈理想》一课的教学案例与反思,荣获省级一等奖。

4、教研论文。

①《让智慧之花绽放》在《教师》杂志XX年第六期上发表,并入选国家级出版大型教育文献《全国教育管理与实践创新探索》一书。

②XX年6月撰写的《浅谈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一文,在湖南省第十二届学校心理教育学术年会上荣获一等奖。

③论文《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在《今日教育》XX年第五期上发表。

④XX年6月撰写的《如何让思想品德课 “活”起来》获湖南省教育教学改革发展优秀成果三等奖。

⑤XX年5月撰写的论文《师德修养是引领德育工作的旗帜》,在湖南省“十一五”规划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研究专项课题论文评选中荣获二等奖。

5、课题研究。

篇(4)

论文摘要: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现代教育技术水平,纠正教育思想意识偏差,乃是当前加强高校政治理论课现代教育技术建设的首要问题,对此,必须从教育主体的现代化抓起,通过建构主义学习思想的实践教学应用,以及采取相应的发展信息化的有效措施,最终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水平的现代化。

一、问题的提出与应用误区的分析

目前,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运用有了迅速发展,但是也存在有问题和误区,其主要表现为:第一,教育理念存在偏颇。传统的教育观念强调以教师为中心。而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之以合作学习为中心的多种虚拟学习环境和教学模式的出现,新的集成化教育系统为人们提供了更为直接和高效的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而人们的理念尚没有及时实现更新和转换。第二,应用网络教室和校园网的目的不明确。许多高校把网络教室这种现代化教育技术仅仅看作是一个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而没有看到有此所带来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改革和教学方法的更新,以及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学习的多元化、主体化和社会化。第三,在课程信息化建设方面,技术性思维被忽视。各高校远程联机系统中,有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数据库资源比较贫乏。

二、建构主义学习思想的借鉴和应用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有意义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法获得。这里建构主义所强调的是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习知识的建构。诸如把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学,就比较利于实现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因为现代化信息资源和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极大地丰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情景,有效地促进学生该课程认知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而且也会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和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互动方式的改革。

从高校的现代教育技术发展来看,近几年来,多媒体教学已成为各个高校教学改革的热点和发展大势,它以图文并茂、声像结合、动静相宜的表现形式和非凡的视觉冲击力、表现力,能把人们对事物及其发展过程的认识引人了一个新境界。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抽象的理论概念较多,如果采取传统的方式教学不仅枯燥乏味,且有时也很难阐释清楚,而一旦采用多媒体技术辅之以图片、动画和视频传导,就会起到很好的效果。因此,借鉴并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信息化教育改革,势在必行。而作为信息化教育改革,必然会给传统教育模式下师生的思想行为带来巨大变革。一方面,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热爱网络和谙熟相关技术,能在正确把握教学信息真意的条件下,有效地对各种信息进行主体意义的加工,并通过网络技术进行有效和传递。这一过程既包括了对传统教学方式和手段的改善和改造,又包括了从学生的可接受性和学习需要出发,进行教学特色的创意设计和提高教学的效能。另一方面,作为学生,要确立在现代网络化环境中自主、自觉学习的新理念,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和学习方式自主地选择性学习,锻炼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构建智能导师系统寻求教学帮助,或通过网络对学习进行反馈,培养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正确获取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推进高校政治理论课信息化的有效措施

(一)统一规划,逐步形成工作系统

要建立由主管部门统一规划组织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软件设计开发系统。首先,设计开发软件必须走规模化大兵团作战之路,集中资金、人力和物力,克服和纠正各自为战、效益低下的局面;其次,要根据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制订有针对性的、目的明确的科学开发规划,克服随意性;再次,要采用以系统为中心的开发模式,组建一支由政治理论课的学科专家、教师、教学媒体专家、教育心理学家、教育软件制作者等多方面专家组成的研发团队;另外,要注意引进和培育市场,有机地吸收大公司或企业的资金和技术,给教育软件发展注人活力。

(二)建设数字化教育信息资源库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信息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要建设数字化教育信息资源库和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信息网络中心。一方面开发数字化网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信息资源,开展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育服务,以解决可能制约高校网络化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另一方面建设现代化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验中心,为信息化课程的开发和教学实验提供技术支撑,同时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提供快捷的信息化服务。

(三)聚合各种资源,创建学习资源中心

在信息社会里,随着多种教学媒体的发展与应用.学习资源已由单一的图书馆扩展到多种多样的媒体形式,而对于这种多种媒体存储的资源中心,我们通常称之为学习资源中心。这样的中心不是单纯的某种设备或资料,而是各种媒体、资料的集合存放和使用,需要进行一种全新的系统设计。因此,要大力挖掘和汇聚各种信息资源,如建立与校外相连接的校园网络系统、开展高校之间的合作交流、打造现代技术信息的教育联盟等等。

篇(5)

一、后现代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

从20世纪中期起,后现代主义逐渐成为一种西方社会流行的哲学、文化思潮。后现代教育思想作为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一部分,为了使教育顺应“后工业社会”的发展,对现代教育的一种反思。现代教育也可称为“精英教育”,而后现代教育则为“全民教育”、“通识教育”、“主体教育”、“终身教育”。后现代教育思想的观点主要有以下五种:

1.人性化的教育观追求完美、丰富人性、关注人性化是教育的最基本的追求,也是教育的永恒话题。使人看清自己和自己所生活的世界,并有意识的改变自己、改善自己所处的环境,使自己能够更好的生活,是教育的真正目的。

2.对话式的教育观在传统的教育中,老师只是传授书本知识,而后现代的对话式教育观要求学生能够主动思考,用对话的方式激发学生思维。

3.提问式的教育观提问是开发大脑思考能力的最佳方式,找出问题,并沿着问题一个个的去寻求答案,在不断的提问、解答、再提问、再解答中,不断加深对问题的认识。

4.民主式的教育观后现代教育思想是一种追求民主的教育理念,提倡学校要采取民主参与制的管理模式,努力营造畅所欲言、组织协调、团结合作的民主校园氛围。

5.创新型的教育观创新是科技发展的动力,有创新,就会有发展。后现代教育思想认为,教育必须注重对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后现代教育思想观就是要培养学生怀疑、批判的意识,积极探索,开拓创新。

二、汉语言文学独特的文学优势

到目前为止,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和世界其他各种语言文学相比,汉语言文学不仅有文字所共有的文学形式,如论文、散文、小说、传记等,还有其特有的格律,如诗、词、赋、曲的形式。汉语言文字独特的文学优势在于这些汉语言文学所特有的格律,它为汉语言文学增添了比世界其他任何语言都要绚丽丰富的内涵。独特的文字能够产生独特的文学样式,文字的特性也就决定了文学的形式。汉语言文学的一字一音、一字一义的特性,孕育出了声调优美、意境丰富的格律诗、词,使文学的思想美和韵律美相融在一起,达到了和谐的统一。

三、后现代教育思想下如何进行汉语言文学学习

篇(6)

【论文摘要】素质教育是当前院校教育改革的重点工作,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推动素质教育深入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主要从知识与智能等方面,论述了现代教育技术在素质教育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论文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 素质教育 改革

现代教育技术是先进教育思想与先进科学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人类在教育活动中所采取的一切技术手段的总和。现代教育技术在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大力发展现代教育技术,使其在创新人才培养及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真正位居制高点。研究现代教育技术,推动素质教育深入发展,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一项迫切任务。教育是传授知识技能和培养具有一定道德素质的人的社会活动,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行为,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日益显著,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推动力量。对于大学教育来讲,素质教育就是要突出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使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协调发展,从而为他们奠定做人和做学问的基础,并具有较高层次人格的文明程度。具体地说,素质教育对大学生素质发展的要求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要进行知识和智能的培养;二是既要使其具有专业指向性,又要使其全面发展;三是既要注重近期效益,更要注重长远效应。

1将知识教育转向智能培养

当前,新知识大量涌现,一个人即使拼命地攻读也难以读完或记住他将从事的工作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因此,今天的大学教育已不能再把单纯传授知识作为教育的唯一职能,而是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智能、各种能力和创新精神,归根到底是要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了现代教学媒体,如幻灯、电视、计算机等,使信息的载体发生了变化,用数字、语言、图形、摹拟和图像形式完成教育任务,极大地刺激学习者的眼、耳、口、手等器官,可同时发挥左右大脑的作用,使学生的大脑得到最佳的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把有关未来的种种情况以令人可信的形式模拟展示出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训练学生对待未来的能力。可见,现代教育技术培养了学生高度的注意力、观察力、分析判断能力、思维能力、综合概括能力、想象力和记忆力,提高了学习效率,缩短了掌握知识的时间,培养了学生的智能。

2将专业培养转向双向培养

随着科学领域的扩展和研究的深入,学科间相互渗透、相互交叉越来越密切,这就需要培养双向人才,即培养既具有专业指向性,又具有全面发展的人才。要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就必须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加快学生的学习速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去编制和选择各种电教媒体,将众多能有效传递教学信息的媒体加以选择和组合,使之能最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现代教育技术在使学生学好专业的同时,又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可利用录音机、语言实验室、计算机等教学媒体,将学生自我训练的技术、技巧与标准示范对照并矫正,使学生迅速掌握技术要领,培养了学生的技能技巧。另外学生通过对视听教材及多媒体课件的学习,还能从图象的画面、构图、色彩以及音乐中得到美的启迪。现代教育技术还能及时反映现代技术的新成果,不断充实学生的学习内容,使其知识水平能够跟上社会发展的步调。将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素质教育中,使学生成为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既提高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启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又增强学生智力、思想品德、技能技巧全面均衡地发展。

3将近期效益转向远期效益

篇(7)

关键词:体育教学;现代教育技术;融合研究;词频统计;知识图谱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08-0035-04

“现代教育技术是指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创造、使用和管理合适的现代信息技术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改进绩效的研究和符合道德规范的实践。”[1] 其目的在于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方法,借助合适的技术过程和教学资源,促进深层次有效学习的发生以及学习者在各自专业领域使用新技术的能力。信息时代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在经历了学科体系不断丰富完善的同时,致力于研究现代教育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以促进其他学科教学的信息化和现代化。现代教育技术与体育教学的融合(Integration of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nd Physical Education,以下简称IEP)也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本文通过对中国知网(CNKI)中发表的文章进行元分析来考察现代教育技术与体育教学融合研究的状况,将关注点主要集中在研究对象、研究重点(热点)、研究趋势、存在的问题及其可能原因等方面,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理性思考、总结经验、提出对策建议,以期对我国体育教学的改革发展有所助益。

一、IEP的概念界定

南国农认为“现代教育技术是把现代教育理论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的现代教育手段和方法的体系。包括以下三方面:①教育教学中应用的现代技术手段,即现代教育媒体;②运用现代教育媒体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方法,即媒传教学法;③优化教育教学的系统方法,即教学设计”。[2]

现代教育技术与体育教学的融合也从上述三个方面展开和实现,首先是以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构建体育教学环境;其次是在体育教学中掌握并运用媒传教学法;然后是在前两个方面的基础上进行体育教学设计。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现代教育技术与体育教学融合的概念可以概括为:通过将以多媒体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有效融合于体育教学的全过程来构建体育信息化教学环境。以学生为中心,进行与已有信息化环境相适应的教学设计,采用媒传教学法,改变传统教学结构,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体育教学效率、效果和效益,最终达成教学目标的过程。

二、研究材料与样本选择

本文研究的原始材料来自于CNKI中近十年公开发表的有关现代教育技术与体育教学融合研究的文章。这些文章选题广泛,重点突出,采用的研究方法多种多样,体现了致力于该领域的体育教学研究者广泛的关注倾向和追求体育教学现代化的创新精神。

CNKI中关于现代教育技术与体育教学融合研究的文章数量巨大,为了精简样本量,提高样本研究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我们选择样本文章时进行了如下处理:第一,现代教育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只有十多年的历史,所以选取的样本为近十年(2005年1月1日至2014年8月1日)来公开发表的文章。第二,对这些文章的检索条件限制为“篇名”,以提高检索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通过对这些文章的分析足以说明近年来现代教育技术与体育教学融合研究的情况。第三,考虑到教育技术是新兴交叉学科,存在相关名称或意义相近的代名词,研究人员对这些名称的使用也是各有喜好,因此我们把“教育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数字化”、“信息化”、“远程教育”视为等效检索关键词。第四,对检索到的文章进行筛选,剔除不同关键词检索到的相同文章,以及跟现代教育技术与体育教学融合不紧密相关的文章。通过上述处理剩下的文章则为本文研究的样本材料。

三、研究过程与方法

1.样本获取与分析

在CNKI的高级检索栏中以“篇名”为检索条件,以“体育”为固定检索词,分别搭配上述等效关键词检索到相关文章,并以EndNote格式导出题录,然后根据上述方法筛选出研究样本。总共检索到3994篇文章,经剔除处理后有效样本文章为3896篇,即可作为后续研究的样本文章。以年为单位的有效文章统计数量和趋势预测如图1所示。

图1中横轴为年份,纵轴为样本文章数量,曲线为文章数量的指数增长趋势,折线上的小方块为对应年份的样本文章数量,折线中2014年样本量呈下降趋势是因为样本中只有该年前8个月的文章。

表1中载文数量后括号内的内容代表该刊物的级别,没有特别标注的为普通期刊。国内公认的高水平期刊评价体系包括南京大学研制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简称CSSCI)和北京大学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简称“核刊”)。普遍认为刊载在这些评价体系所认可的杂志上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研究价值。从上表可以看出,核心刊物占比为10%,核心刊物文章占比为5.33%。样本文章刊载杂志的类型占比如图2所示。

2.词频统计与分析

“词频分析法是利用能够揭示或者表达文献核心内容的关键字或者主题词在某一研究领域文献中出现的频次高低来确定该领域研究热点和发展动向的文献计量学方法。”[3] 关键词是文章内容的浓缩与提炼,在样本文章中某一关键词出现的次数越多,则表明该关键词所表征的内容越受研究者关注,反映出特定研究时段内该知识领域的研究热点问题。

采用文献题录信息统计分析工具SATI3.2(Statistical Analysis Tool for Informetrics)提取文章关键词。把文献题录文本文档导入SATI,并转换成SATI专用数据格式,即可抽取关键词字段进行词频统计,并可生成共现矩阵。样本文章中总共提取出5172个关键词,其中出现次数超过50的高频词汇如表2“原高频词”栏目所示。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关键词具有特别近似甚至相同的内容表征,比如“信息技术”与“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多媒体技术”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等。因此,可以将表1中意义相近的关键词进行合并聚类,合并后的关键词及其出现次数统计如表2所示。

3.中间中心度知识图谱与分析

某一概念主体在网络中的位置主要由中心度指标表征,“包括点度中心度( degree) 、中间中心度( betweenness) 、接近中心度( closeness) 来衡量”。[4] 其中,“中间中心度测量的是行动者对资源控制的程度”。[5] 对本文而言,它测量的是整体网中某一概念节点在数量上是否处于较为中心的位置。

将上述SATI生成的共现矩阵保存为Excel文件,然后导入Ucinet软件并以“*.##h”格式保存为专用文件,再把“*.##h”格式文件导入Netdraw软件进行相应的设置后即可生成基于关键词的共现矩阵可视化结构图,针对中间中心度分析的知识图谱如图3所示:图中小方块代表的是“中心程度”,方块越大则对应关键词的数量越多,表示该关键词所表征的内容领域越受研究者关注。

四、结论与探讨

1.IEP研究的重视程度缓慢上升

从图1可以看出,现代教育技术与体育教学融合研究的文章数量呈逐年增长趋势,这说明该领域逐渐得到研究者的关注。但从增长曲线的斜率来看增长速度缓慢,与当前“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深层次整合”研究的发展速度不相匹配。造成IEP研究滞后的原因不是单方面的,主要限制因素包括领导的重视程度、软硬件建设、经费问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技能和水平、信息资源建设及其可用性、学生的信息化学习能力及其积极性,也包括缺少有效的政策引导和评价激励措施等方面。只有逐一克服上述制约因素,IEP研究才能满足体育教学的时代要求,才能为体育教学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2.IEP研究的关注热点较为集中

从图3和表2中可以看出,IEP研究几乎涉及到了教学过程的所有要素,包括教师、学生、课程资源、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质量、效果与评价、体育新闻以及技术带来的负面影响等等。但是该研究领域的关注点则主要集中在以多媒体(教学)技术、体育(课堂)教学等关键词表征的知识领域。也就是说,目前现代教育技术与体育教学融合研究主要集中在多媒体技术和信息技术在学校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然而,体育教学不能仅仅是应用多媒体技术优化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些许缺点,也不能仅仅局限于有限的课堂之上。“体育教学的目标已由传授运动技能向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方向转换,这已是被社会认可的。这就要求体育课堂教学必须从指导思想到教育模式都进行系统深入的变革”。[6]不能把关注点仅限于课堂教学中的信息技术应用,而应当顺应时代的要求,满足学习者身心健康的诉求,建立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多元化、多途径和终生性的体育教学体系。

3.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存在混乱现象

在对关键词统计分析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表征同一内容的关键词表达形式纷繁复杂。比如多媒体、多媒体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教育技术、多媒体信息技术等,再如信息技术、现代信息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信息网络技术、信息化技术等。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信息时代知识创造途径多元化,各类新名词层出不穷,现代教育技术领域也不例外,致使意义相同或相近的代名词大量存在,造成研究者选择困难的现象时有发生;二是部分研究者“随波逐流”,认为既然存在混乱,自己也就随意用之,甚至主观臆断创造新名词。在对部分文章进行内容分析的时候发现,部分文章并没有对自己所使用的新名词进行解释说明和界定,通过他人引用或借用后造成“恶性循环”。当然,名词使用严谨的研究者也不乏存在,他们的文章大多发表在级别较高的杂志和刊物上。

4.案例研究与应用推广急需加强

从图2可以看出,研究主要以期刊论文的形式出现,占比91%。而学位论文、会议论文和报刊的占比分别为4%、3%和2%,这说明该领域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单一,折射出现代教育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推广存在困难。一定数量的文章探讨现代教育技术(尤其是多媒体技术)改进传统体育教学的原则、优缺点以及出现各种问题的原因等“”问题,而研究现代教育技术与体育教学具体的融合方法与应用案例的文章少之又少。比起体育教育教学的理论性研究而言,IEP具体方法与应用的研究似乎缺乏足够的学术性和前沿性,这可能是造成关注不够的根本原因。但是,工具应用和案例研究的实用性和可推广性以及需求的广泛性,迫切需要IEP研究者重视这方面的研究,为普通体育教师教学提供可操作的技术路径和实现方法。

5.IEP整体研究水平有待提高

从表1可以看出,《电子测试》和《中国教育技术装备》两个杂志比较关注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刊载IEP相关研究论文的杂志中,核心刊物占比为10%,而核心刊物刊载的相关文章占比只有5.33%。说明目前IEP研究方面的文章水平、应用价值以及学术认可度都整体偏低。“现代教育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它将在学校体育教育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对传统体育教学模式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同时也为体育教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遇。”[7] IEP研究领域存在诸多重要研究课题,比如:体育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体育课程数字化资源开发、体育信息化教学设计等,学校应当给予政策支持、加大资金投入,不断提高现代教育技术与体育教学融合研究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指导能力。

五、展望与建议

我国《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的影响,必须给予高度重视”,[8]加之目前国内外掀起的MOOC风暴,更是把IEP研究推到了体育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风口浪尖上。面对信息技术强有力的冲击,我们只能顺应时代潮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学习效果为中心”作为价值理念,激励和帮助体育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更新教学模式、强化教学设计,不断提高体育教育教学水平和技能,为提高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塑造健康体魄发挥更大、更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谢春香,田生湖.现代教育技术与高校体育舞蹈教学整合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4(2):23-25.

[2]李运林,陈庆贵.中国电化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南国农先生与中国电化教育发展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84.

[3]马费成,张勤.国内外知识管理研究热点――基于词频的统计分析[J].情报学报,2006(2):163-171.

[4]林润辉,范建红.中国管理学者论文合作网络属性及其对合作绩效的影响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2,24(4):81-92.

[5]刘军.整体网分析讲义:UCINET软件实用指南[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6]徐亚妮.新课标背景下运用教育技术推进中学体育课堂教学创新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1(4):11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