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6 15:59:5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认知语言学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一)基本范畴理论
范畴的定义相对来说比较明确,人们在对日常生活中的事物进行认知使,能够将相同的或者相似性质的事物组织在一起,并赋予他们一定的符号,这就是范畴。根据范畴的定义,人们对于世间的事物进行分类,逐渐对于事物进行了解,形成不同的概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先将基本的范畴词汇筛选出来,在课堂中进行重点讲解,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能构建出一个包括所有基本范畴单词的框架。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对于同一范畴内部的词汇进行总结,对交通工具、食物、动物、建筑等不同事物进行分类,并找出其相关词汇,学生在构建范畴的过程中,能够不断扩大自己的单词网络,加深对于单词的理解,并在遇到新的词汇时,学生能够自己的讲单词加入在相关范畴中。大学生经过初中、高中对于英语的学习,在词汇量方面有一定的积累,学生从基础词汇进行掌握,在清晰的框架中,学生能够加快词汇的记忆的同时由于其框架的存在使学生的降低遗忘速度。提高对于英语词汇的掌握程度,提高学生对于英语的运用能力在,使学生增强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二)原型理论
人们对于事物通过对其性质的了解对其进行定义,在进行范畴的划分中,均是以事物的原型为中心。范畴中的一种就是原型,根据这一原型,才能找出在万千事物中与其相同或相似的事物,进而构成范畴的组成部分,这就是原型理论、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含义进行猜测。教师应对单词的原型的含义进行重点讲解,让学生能够根据原型对于相似的单词进行拓展,并在不认识的单词中,能够根据上下文猜测单词的含义。例如单词中,vis的意思是:看,在以vis为原型的基础上,我们可以知道visible(可看的),invisible(不可看的),visit(参观),television(电视)等单词,由原型含义拓展出不同的单词,但这些单词的含义都是在原型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深化,帮助学生的记忆。大学教师在英语词汇课堂上,往往只是对于单词进行简单的介绍,在某一语句中的具体含义,忽略了对于认知教育的训练,教师对于单词的原型意义不做过多的解释,使学生对于这一单词的认知也仅仅局限在教师所说的语境中,不利于学生对于单词的深入理解。教师在课堂上常采用逐一讲解的形式,学生不能马上接收知识,在单词的众多含义中找不到记忆的重点,使得学生的记忆内容过多,不利于学生对于词汇的记忆,学生对于这种知识,只是停留在暂时记忆的阶段,比较容易遗忘。教师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授课过程中,应加强对于词汇原型含义的讲解,使学生在根本上理解各个词义之间的内在联系,并适时的对于学生进行测验,加强学生对于陌生单词的推断能力,学生在进行阅读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陌生的单词,学生应从文章的上下文进行分析,掌握单词的原型含义,逐步进行推测,才能掌握学习词汇的根本方法。
(三)概念隐喻理论
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我们所了解的隐喻是一种修辞手法,是指在本体和喻体之间不存在明显的比喻词,多用是来表示。但在认知语言学中,隐喻更属于一种思维方式,例如:losehead并不能根据单词的本意进行理解,而是应该理解为失去理智,概念隐喻是指对词汇本身的含义进行扩展,以表达更深层次的含义。这种对于单词的联想的思维直接影响着学生对于词语的理解。教师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应充分培养学生对于英语的活学活用的能力,例如head不仅可以表示头,还可以引申为智力,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保持一定的词汇量固然是好事,但是对于这些词汇应该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了解词汇之间的内部关系,提高学生对于词汇的记忆效果。
二、结语
关键词:转述动词 文学类学术论文 中国作者 英语本族语作者
0 引言
转述是学术写作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运用转述可以体现作者对转述命题或被引作者所持的态度,为作者的评论开启评价空间[1]。转述动词是转述的重要信号之一,作者可以通过转述动词实现言语功能,导入被引用者的声音,实现作者、被引作者和读者之间的对话。恰当使用转述动词是作者寻求其交际目的与学科规范之间平衡的一种重要手段[2]。因此,对转述动词进行研究是理解作者意图与学科规范之间关系的起点,对于英语学习者而言,正确使用转述动词有助于提高英语学术写作能力,以便于更好地实现写作目的。
1 国内外研究综述
语言转述现象一直以来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国外学者从传统语法、文体学、功能语言学等角度对语言转述现象进行了研究。传统语法重点从直接引语、间接引语的转换关系上关注对他人话语的转述策略[3]。在文体学领域,Leech和Short把对言语和思想的表征区分成五类:直接引语、间接引语、自由直接引语、自由间接引语和人物话语的叙事性报道,这种分类方法扩大了语言转述研究的范围[4]。功能语法学家Thompson则关注转述动词的人际意义,指出转述者对转述内容的态度主要体现在转述动词上[5]。对批评话语分析学家而言,转述动词体现了语篇互文性和语篇中的多声特征[6]。专门用途学者也注重对转述动词的研究,他们对转述动词进行分类,关注转述动词在学术论文中的功能,同时通过引用分析(Citation analysis)关注转述动词的使用[7]-[10]。其中,Thompson和Ye将转述动词分为三类:研究转述动词(Research verb)、语篇转述动词(Textual verb)和心理转述动词(Mental verb),并分析了各类转述动词的人际意义。此后,Thomas和Hawes[8]以及Hyland[10]等人在其基础上做了类似分类。
国内部分学者从认知语用角度研究引用现象中与认知有关的方面[11],或者研究引语在语篇中所完成的修辞功能[12]。有的学者对学习者学术英语语料中使用的转述动词做了定性和定量分析[13]-[17]。也有学者分析了引用的结构形式及其与时态、语态的关系,探讨了转述动词的类别及功能[18]。
以Hyland为代表的国外学者的研究以英语本族语研究者的学术论文为语料,未涉及母语为汉语的英语学习者对转述动词的使用情况。而中国学者的研究中,对学习者学术英语语料的定性及定量研究所选择的语料大多来自应用语言学;以期刊论文为语料的种类及数量有限,从对比分析的角度探讨中国作者和英语本族语作者在学术论文中转述动词的使用情况的研究更不多。本研究将在这些方面做一些尝试。
2 研究方法
本研究从Springer电子期刊中选取近十年(2004-
2013)文学类论文共20篇,其中中国作者和英语本族语作者论文各10篇。选择语料时,研究者还考虑到论文期刊的多样性及代表性。然后,研究者根据学术论文撰写的规范要求,运用人工识别的方法记录论文全文中所有标注了引用信息(作者,时间,页码)的地方,对所得语料进行分类统计。首先统计了两类作者零转述动词的使用情况。其次,分别对转述动词总次数、使用频率较高的转述动词做了统计。最后,重点统计了两类作者表示评价倾向的转述动词的使用情况,并对以上各类型语料进行对比分析。
3 研究框架
Hyland基于Thompson和Ye以及Thomas和Hawes对转述动词的分类,运用过程法和评价法对转述动词加以分类[10]。按照过程法,转述动词可以分为三大行为类型,即研究行为(指研究者在研究结论或研究过程中对真实世界行为的陈述)、认知行为(指心理过程)、话语行为(指语言表述方式)。而按照评价法,转述动词又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表明现作者对被引作者提到的信息或做法持肯定态度;第二类表明现作者不同意或不接受被引作者提到的信息或其做法;第三类转述动词不直接表明现作者的观点,而是现作者通过转述动词传递被引作者的态度、观点和评价,具体又可以分为四个小类,包括①被引作者以肯定的口吻提出自己的观点;②被引作者以中立的姿态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者客观上做了什么事;③被引作者以谨慎的态度提出自己的观点;④被引作者以批判的态度评价别人的研究或研究结果。
Hyland没有说明过程法和评价法各自的优缺点,也没有说明两者的相互关系。本研究认为,过程法基于研究行为的本质特征,从行为、心理和话语三个方面对转述动词进行分类,有利于提高人们对转述动词本质的认知,具有理论上的指导意义。而评价法立足于现作者、被引作者以及读者之间的对话性,旨在区分现作者、被引作者的立场和态度,从而帮助读者明确现作者的观点。同时,评价法也有助于提高英语学习者学术写作中对转述动词的运用能力,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本研究在对比分析中国作者和英语本族语作者转述动词时基于Hyland的评价法,首先将转述动词分为两个大类,第一类是现作者通过转述动词进入语篇,向读者阐明自己的立场、观点和论断;第二类是现作者通过转述动词表达被引作者的态度、观点和评价,从而间接帮助读者了解现作者自己的观点。之所以采用这样的分类方法,是因为转述是作者借助语言表述心理的过程,也是意向性自我构建的过程,反映了现作者对转述内容的认知评判,并通过转述动词进入语篇,向读者阐明自己的科学论断。
[2]Thompson,G.&Y.Ye.“Evaluation of the reporting verbs used in academic papers”,Applied Linguistics,1991(12): 365-
382.
[3]Yule,G.et a1.“On reporting what was said”,ELT Journal,1992,46(3):245-251.
[4]Leech,G.& M.Short.Style in Fiction.London:Longman, 1981.
[5]Thompson,G.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London: Edward Arnold,1996.
[6]Fairclough,N.Discourse and Social Change. Cambridge: Polity Press,1992.
[7]Thompson,G.&Y.Ye.“Evaluation of the reporting verbs used in academic papers”,Applied Linguistics,1991(12): 365-
382.
[8]Thomas,S.& T.Hawes.“Reporting verbs in medical journal articles.”ESP Journal,1994(13):129-48.
[9]Swales,J.Genre Analysis:English Academic and Research Setting.Cambridge:CUP,1990.
[10]Hyland,K.Disciplinary Discourse:Social Interactions in Academic Writing.Haflow:Peaon Education,2000.
[11]彭建武.语言转述现象的认知语用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5):359-366.
[12]辛斌.引语研究的语用修辞视角[J].外语学刊,2010(4):67-
73.
[13]胡志清,蒋岳春.冲外英语硕士论文转述动词对比研究[J].语言研究,2004(3):123-126.
[14]袁邦株,徐润英.社会科学论文中转述动词的学术考察[J].求索,2008(12):79-81.
[15]孙迎晖.中国学生英语硕士论文引言部分转述语使用情况的语类分析[J].外语教学,2009(1):53-57,69.
[16]娄宝翠.学习者英语硕士论文中的转述动词[J].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5):64-68.
[17]张军民.基于语料库的英语学术语篇转述动词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5):246-249.
[18]唐青叶.学术语篇中的转述现象[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2):3-6.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 内涵界定 ; 发展动因 ;国内研究状况;不足之处
中图分类号:H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4-0094-01
一、绪言
结构语言学、功能语言学、认知语言学是当今的语言学研究的三大主线,而认知语言学是今年来受到整个语坛研究者广泛关注的一门交叉学科。特别是近年来,国内外一大批学者开始全面地关注认知语言学,各类学术专著、科研论文如雨后春笋,数量猛增。认知语学越来越得到业界的普遍认可,已逐渐成为语言学研究的主流学派。文章从认知语言学的内涵界定、发展动因以及发展情况等多种角度来进一步解读这一新兴的实用学科。
二、内涵界定
作为认知学与语言学的交叉学科,国内外不同学者对认知语言学的内涵有着不同的解读。
认知语言学家Lakoff“我认为,认知语言学可以由两个共识来定义,称为概括性共识和认知共识”。
认知语学大师Dirveny则认为:“认知语言学可以被定义为分析语言和其他认知域以及和其他认知机制之间关系的一种语言理论。”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学者从自身学术背景出发,根据不同的着眼点来对认知语言学进行定义。认知语学巨擘Taylor则坚持认为,“我使用‘认知语言学’这一描述性的术语来表示当代语言学中的一场广泛的运动。它包括一系列不同的研究取向、方法、和侧重点。然而,他们通过一些共同的假设相互联接在一起。”
国内学者也曾用富有魅力的方块字来解读认知语言学。王寅在他的《认知语言学》中认为:“认知语言学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于美国和欧洲的新的语言学科,它是认知科学的一个分支,是认知心理学与语言学的相结合的边缘学科,它坚持体验哲学观,以身体经验和认知为出发点,以概念结构和意义研究为中心,着力寻求语言事实背后的认知方式,并通过认知方式和知识结构等对语言作出统一解释的、新兴的、跨领域的学科。”
自从Langacker, Lakoff, Talmy等国外知名学者创造认知语言学至今,有的学者们或从学科本体属性出发来界定认知语言学,或从派别分类的角度来定义认知语言学,或从学科研究方法的维度来解读认知语言学。正如“所有的故事共唱一首主题歌”,学者们在对其内涵界定时还是具备一定的共性。一方面,认知语言学家们都努力寻找语言的具有广泛概括性的普遍原则;另一方面,作为认知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者们在界定认知语言学时必须得到来自认知相关学科的解释。
三、发展动因
(一)认知动因
作为认知科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认知语言学与认知科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认知科学是研究人类感知和思维信息处理过程的科学,而认知语言学探讨了认知科学的体验哲学观,阐述了以空间体验为基础的人类身体体验是认识的始源。从认知语言学诞生至今,它的每一次蜕变都受到认识学科的影响,因此,认知动因是认知语言学发展的动因之一。
(二)语用动因
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语用学是认知语言学形成与发展的直接动力。 语用学坚持认为语言学研究应当重视语言本体与语言使用者之间的密切关系,不能脱离具体的语言使用环境来进行语言研究。其中,语境主要包括语言环境、社会环境、人的认知体系等方面,这样,人的认知体系也就自然成为语言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语用学的自身理论也在不断完善,这也促使研究者对部分语言现象的形成机制归因于人们自身的认识以及语言使用的内部和外部环境。
(三)心理动因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现象是蕴含着心理因素,因此心理动因是认知语言学的基本动因。从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史溯源,Lakoff、Ross等认知语言学大家在70年代后开始接受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建构论与互动论,都主张抛弃心理学中的信息加工论,提倡研究感知体验与认知之间的关系。引进这些心理学的理论后,认知语言学的研究对象日益多元,研究者开始着眼于原型范畴、范畴化、隐喻等认知语学核心问题的研究,并对人脑如何对外界事物进行分类进行认知语学的解读。
(四)哲学动因
通过对认知语言学与哲学相结合的研究成果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哲学动因也是认知语言学发展的基本动因。认知语言学以体验哲学为哲学基础,而体验哲学从本质上解释了认知语言学的思想:承认客观世界对认知的决定作用,也重视人的主观认知机制在范畴化、概念化过程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受体验哲学的影响,认知语言学认为,人类通过身体体验外部世界,以自身为参考物形成多种认知视角,了解事物之间、概念与意义之间的关系。
四、国内研究状况
受国外认知语学浪潮的影响,国内的认知语言学研究也是日益升温。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桂诗春出版《心理语言学》一书,它成为国内最早探究语言与认知关系的著作。90年代初期,国外一批认知语言学著作包括《语义学与认知研究》、《隐喻与认知》等。就被陆续翻译或介绍到国内。国内一批如沈家煊、束定芳、熊学亮等知名学者开始全面地关注认知语言学,各类学术专著、科研论文如雨后春笋,数量猛增。特别是近年来,认识语言学国际知名学者来华进行学术讲座,活跃了国内认知研究的环境。如今,中国认知语言学的主要研究方向也日益多元化,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认知语学本学科理论研究;象似性与语法化问题;认知与隐喻、转喻;范畴化与原型理论;认知与语用学等。国内认知研究紧跟国外步伐,多管齐下,在认知语法、隐喻、认知语用、认知与教学等方面成果丰硕。
五、结语
文章通过梳理学界对认知语言学内涵的争鸣,总结了认知语言学发展的四大动因—认知动因、语用动因、心理动因以及哲学动因,展示了认识语言学作为一个新的语言学派的研究领域、研究现状以及在中国发展的状况,以期读者对认知语言学有初步认识。我们不难发现,认知语言学发展迅猛,一股“认知语学”的强劲风潮从北美和欧洲大陆刮向了华夏大地,波及全球语坛,由此,我们可以预言:认知语言学在21世纪必定将大有用武之地。
关键词: 隐喻 研究 综述
1.引言
隐喻由简单的视为修辞手段上升认识为人的一种思维和认知方式,其发展过程可由四个著名理论的提出作为一个发展轨迹,它们是: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人物的“比较理论”认为隐喻是一个词替代另一个词来表达同一意义的语言手段,二者是对比关系;以昆体良为代表人物的“替论”认为隐喻是一个词替代另一个词的修辞现象;以布莱克、理查兹、莱考夫和约翰逊为代表人物的互动理论认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法,而且是一种人们普遍使用的认知手段和思维方式;和以方达尼尔为代表的“合成空间理论”认为隐喻是连接概念化与语言的一种普通、突出的认知过程。前两个理论可视为是从修辞角度对隐喻加以研究的,后两个理论则可视为是从认知角度对隐喻加以研究的。因此在国外关于隐喻的研究经历了修辞学、语义学和以认知学科为核心的多学科研究等三个阶段。
我国语言学界对隐喻的研究起步较晚,本文旨在对1999-2007年近8年间我国语言学界在隐喻领域中的研究状况进行回顾,对学术界隐喻研究成果进行全面述评,试图为今后的研究工作做一铺垫。
2.近8年中国语言学界隐喻研究的状况
我国语言界对这一学术领域的研究,开始主要是侧重介绍引进国外有关隐喻理论的研究,继而逐渐形成针对国外古典隐喻理论、隐喻的定义研究、语法隐喻以及隐喻历史的研究等。
3.已发表研究论文归类
近9年发表的论文主要分为理论探索和理论联系实际两大类,其中理论探索主要包括对隐喻本身的研究、隐喻与认知、对隐喻的语义研究、隐喻与语用。而理论联系实际的探索主要包括把隐喻理论应用到具体的语言翻译和语言教学中去两类。除了以上占比例较大的六个方面以外,研究近8年论文还可以得出:如下问题也是隐喻研究者关注的对象:隐喻与概念及概念化;隐喻与文化;隐喻与成语;隐喻与换喻;隐喻与意象图式;对语篇中隐喻的研究。如下表所示:
3.1对隐喻本身的研究
对隐喻本身的研究依次包括“隐喻的分类”、“隐喻的理解和加工”、“概念隐喻”、“隐喻的功能”、“隐喻的使用和表达”、“隐喻的鉴别”、“基本隐喻”以及“隐喻模式和结构”。
我国学者主要侧重介绍了隐喻在国外英语界的研究动态、发展过程及隐喻的研究对象,并通过分析隐喻的定义、基本功能及理论、解释为什么隐喻的研究对象如此广博,并成为跨学科研究的对象;并且探究了莱考夫的经验主义隐喻观以及莱柯夫隐喻理论中的缺陷。
我国学者还从隐喻的本质、产生原因、理解过程、功能、工作运行机制等方面不断完善隐喻研究的内容,为我们提供了隐喻研究的最新发展成果。
此外,在隐喻研究背景下,根据隐喻中的本体和喻体的关系以及隐喻的不同方式对常用修辞格进行初步的重新归类,以辨明这些修辞格与隐喻的关系,许多修辞格实际上是隐喻在各方面的表现形。
3.2隐喻与认知
从认知和思维角度对隐喻所做的研究,有的是在对认知语言学做综述探讨的过程中提及隐喻理论,有的是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隐喻进行阐释,主要分析语言、认知、思维和隐喻之间的关系,探讨有关隐喻语言本质的问题:认为隐喻不但是修辞手段,更是认知模式,其认知力基于相似或相关而创造相似;隐喻的认知基础、隐喻的认知模式、隐喻的习得和隐喻与感知系统等方面对隐喻与认知的关系做了初步探讨;从认知科学和认知语言学角度研究了英语语言的隐喻化特征及其与认知的关系。
我国学者近8年对认知隐喻学的研究主要得出如下结论:隐喻不仅是语言问题,更主要是思维和行为问题,它普通存在于语言与思维之中,人类在认识客观世界中,通过隐喻把已熟知的经验用来概括求知的事物,把已准确描述的习得用来说明描述欠缺的事物,即基本隐喻是人们在认识世界过程中最初对世界的看法,但随着时间推移,基本隐喻会产生新的隐喻,而新的隐喻又会变成基本隐喻。此过程最先形成了概念隐喻,概念隐喻的说与写形式则为语言隐喻,隐喻是通过语言表达的,而语言表达又体现了人们这种认知机制。
3.3对隐喻的语义研究
对隐喻的语义研究主要涉及诸如“隐喻的意义表征”、“隐喻意义的理据”等问题。这些研究都和意义直接相关,因此归为语义学范围。
从语义角度出发进行研究,探讨隐喻理论的语义学价值,主要从认知隐喻理论入手,分析隐喻在词义演变、语义转移中的作用以及对语义场理论、语义特征分析的影响,阐述了隐喻的意义取决于词汇的创造性运用,而运用又有赖于一定的想象力和具体的语境。
通过对传统隐喻理论的研究思考,认为隐喻的意义取决于词汇的创造性运用,而运用又有赖于一定的想象力和具体的语境;认为隐喻的意义离不开一定的语境,它的真正意义存在于我们对词汇的富于创造力和想象力的运用中。
3.4隐喻与语用
与语用有关的研究主要是进一步对隐喻现象、做语用解释,探究隐喻与语用的结合点,有的从语境及语用得体着手,有的分析语用认知和语用关联。回顾8年来语用学家对隐喻现象的一些探索,归结起来有如下特点:确认隐喻的研究必须考虑到语用的因素,认为隐喻本质上不是一种语义现象,而是一种语用现象,因而须从语用角度分析隐喻的有关问题,从已有的语用理论中,如Grice合作原则、言语行为理论等,寻找适用于解释隐喻现象的理论依据和分析手段。
目前国内对隐喻在语用学科的研究中主要是通过对会话含意和关联理论的分析,指出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渗透于人类生活各个方面的一种思维方式。从笔者收集到的材料来看,我国外语界对隐喻与语用的研究还涉及:对隐喻的理解要从认知的角度出发,借助语境寻找最佳关联,最大程度地挖掘话语的隐喻义。认为关联理论对隐喻的阐释拓展了以往的隐喻理论,并认为在关联理论的框架下面展开隐喻研究有极其广阔的发展前景,值得引起中国语言学研究者关注。
3.5隐喻在翻译中的应用
8年来我国学者把对隐喻的研究应用到语言翻译中去,一方面分析不同语言中隐喻话语的翻译实践问题,一方面探讨隐喻理论对翻译理论及实践的影响和价值。其中主要着重于:从翻译研究中意合与形合的角度来探讨通俗科技英语翻译、古诗词英译等语篇中的一些技巧和方法,通过分析研究得到结论:直译加解释和转换隐喻是英译中国古诗隐喻最切实可行的方法。通过研究隐喻在翻译中的应用,译者应结合目的语读者不断提高的文化知识水平和具体的语境灵活地采取自己的翻译策略。
3.6隐喻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近些年来,一些学者开始在应用语言学领域研究隐喻,即研究隐喻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而这被认为是今后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与方向,隐喻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这项研究属于正在兴起的应用认知语言学(Applied Cognitive Linguistics)的范畴,旨在寻求认知语言学理论在英语作为外语(EFL)的教学中的应用。我国学者研究隐喻并把隐喻应用到语言教学中,尤其是第二语言教学,主要探讨词汇教学、教学中的文化导入、学生言语能力的培养等问题。
我国学者从隐喻与教育的关系入手,得到如下结论:隐喻能力是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外语教学必须重视隐喻能力的培养,但我们不可以点带面,将隐喻能力的培养置于交际能力之上;从理论上并以实证方式探讨提高学生的隐喻意识对英语短语动词习得的作用;通过隐喻的语言表征功能和处理功能,阐述其词义扩展功能,并在此基础上讨论提高外语学习者隐喻意识,促进外语词汇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4.评析
4.1结论
通过分析近8年隐喻研究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论文可以得出我国学者研究隐喻成果有如下特点:
(1)对隐喻本身的研究在深入发展,其中主要侧重于隐喻分类、概念隐喻以及隐喻的理解和加工、对意义的研究、意象图式。
(2)对隐喻研究的范畴及概念及概念化非常关注。
(3)对篇章隐喻的研究和换喻的研究开始重视。
(4)特别关注隐喻的识别和理解过程;提出了一系列理解隐喻的可能原则的构想。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主要特点是在于对语言规则的描述,它不追求对语言现象的解释。
(5)隐喻研究已经进入外语教学、跨文化研究和文化对比研究。
(6)对隐喻的研究比较全面,涵盖了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既对隐喻理论进行了介绍评析,从构成、语义、语用、认知等方面不断研究完善隐喻理论,又运用隐喻理论分析了具体语料。
4.2问题和不足
考虑到我国隐喻理论研究的现状,笔者认为在今后五到十年里,应加强对隐喻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1)继续对国外有影响的有关隐喻理论、理论体系进行系统的介绍,促进我国隐喻理论研究进一步发展。
(2)应该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对隐喻在不同职业、不同专业、不同场合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分析,以弄清隐喻使用的频率、范围等。
(3)现代隐喻理论在外语教育中的作用虽然已经得到一些关注,但还没有引起我国外语教学工作者的充分重视,建议通过对国外研究成果的介绍,能够对我国外语教学研究界有所启发。并且进一步对汉语环境下儿童对隐喻的习得进行调查,这对了解隐喻的生成和理解极其重要。
(5)建议外语界和汉语界合作,对汉语中使用隐喻的情况进行调查,经过中英两种不同的语言对比之后,隐喻就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是否具有普遍性,具有何种差异就非常清楚了,这对于外语教学具有实际的意义。
(6)现代隐喻研究是语言学领域的热门话题,对隐喻性语言的研究和语言隐喻性的研究有望对人类的概念系统提出新的见解,但是目前隐喻研究界对人类语言隐喻性过分夸大,使语言的复杂性简单化了。
(7)语言学对隐喻的研究视野可以更开阔,立意可以更高,与其他学科的协作可以更紧密,要从隐喻是一种言语现象出发,把隐喻与人们的认知功能、思维方式、语境、文化背景等联系起来进行研究。
(8)我国国内语言学研究学者对语言学研究方法的掌握还欠缺,不愿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而宁可采用思辨法来研究隐喻。
4.3未来值得研究的问题
语言研究领域中的隐喻研究虽然在近8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但仍有许多方面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还有许多问题尚未找到满意的答案。例如:
(1)怎样将隐喻融入到英语教学中去?怎样将隐喻与二语习得结合起来?
(2)隐喻的选择运用如何受到文化背景的影响?
(3)属于认知领域的隐喻同非认知领域的隐喻具有什么样的关系?
(4)对儿童习得隐喻的阶段、过程与隐喻的生成和理解是如何发生作用?
(5)隐喻对于汉语和英语而言是否具有普遍性?汉语隐喻与英语隐喻具有什么样的差异?
尽管目前隐喻研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还必须不断提高学生的隐喻意识,提高学生对英语短语动词习得作用的认识;通过隐喻的语言表征功能和处理功能,阐述其词义扩展功能,提高外语学习者隐喻意识。至于如何有效开展,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5.结语
本文对近8年我国语言学界研究隐喻方面的现状和成绩进行梳理、总结和评析,并在此基础上,不揣浅陋,陈述了个人的一些见解,仅供同行参考。笔者期盼着这一领域内有更多研究成果出现。我们应当共同努力,在借鉴中创新,寻求隐喻研究新的亮点。
注:国内15种外语类核心期刊或主要外语学术期刊包括:外语研究;中国英语教学;外语教学;外语界;现代外语;外语与外语教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外语电化教学;国外外语教学;四川外语学院学报;山东外语教学;外国语学院学报;西南民族大学学报;北京第二外国学院学报;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参考文献:
[1]Aristotle.1954.Rhetoric and poetics.New york:The Modern Library.
[2]Lakoff,G.& Johnson,M.1980.Metaphors we live by.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3]Lakoff,G.& 1987.Women,fire,and dangerous: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4]Lakoff,G.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 [A].In Ortony,A.(ed.)Metaphor and Thought (2nd edition)[C].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3.
[5]束定芳,隐喻学研究仁[M].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2000.
[6]王寅,认识语言学的哲学基础:体验哲学[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2):82-890.
[7]姜亚军,张辉.国外隐喻与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述评[J].国外外语教学,2003,(2).
[10]李福印.研究隐喻的主要学科[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0,(4).
[11]肖福寿.隐喻的意义新探[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9,(4).
[12]杨在虎.隐喻研究背景下修辞格的重新归类问题[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1).
[13]赵蓉.隐喻阐释的两种新视角及其比较[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3).
[14]李福印.当代国外隐喻研究的热点――第五届隐喻研究与应用国际会议论文分析[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2).
[15]邓巨.认知模式――隐喻研究新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7).
[16]孙启耀.我国目前隐喻研究的进展简评[J].山东外语教学,2002,(3).
[17]谢之君.隐喻――从修辞格到认知[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3).
[18]刘振前.隐喻的传统理论与理解模式[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10).
【关键词】反思性教学;外国语言学;教改;探索
反思性教学源自西方,后被我国引进,受到广泛的普及和应用,相关学者和研究部门也对国内的反思性教学热进行了细致的实践和调研。从发展教学实践和提升教学理论的角度上说,反思性教学能够发挥出重要作用,同时反思性教学也可以对外国语言学课程产生影响,下面我将具体展开探讨。
一.提出问题
因为处于传统教学理论的影响中,教学实践和语言学输入理论出现了互相排斥和矛盾的现象,教师自身的实践经验和储备的语言学知识无法融会贯通,这也是我国外语教学的相关部门和科研人员关注的主要问题。针对这种现状,国内很多高校纷纷开设了相关专业课程,重点进行外国师资培养工作。比如应用语言学和外国语言学研究生专业,就是有针对性开设的,然而高校只是看到了积极的一面,忽视了其中的漏洞和不足。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味侧重语言学理论的系统性,忽视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导致很多学生只能死记硬背,领会理论知识,无法观察到外语教学实践中应用语言学理论知识的真正作用和意义,无法用自己学到的语言学理论知识去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具体来说,有机结合师资培养课和语言学理论教学,一方面可以有效的激发研究生对于学习理论的热情和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同时也要注意,把语言学理论和实践进行有机整合,对实践的过程进行细致的反思,把反思性教学作为语言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手段。
二.反思性教学的基本内涵
反思性教学即我们提到的反思性实践,它是近年才在教育界兴起的教学实践活动,被称之为教师提高专业技能最为有效且现实的手段,一经提出,就受到广泛的普及应用。反思性教学也是文化在教学中的一种真实反映,可以促进教学主体逐渐走向自觉化,是教学主体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的重要手段,可以促进学会学习和学会教学的有机结合,让教学实践更加的科学合理,帮助教师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反思性教学可以从对教学活动的描述和思考中,明确教师的目标,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也可以让他们赶超过去,激发出发展事业的潜在能力。在对之前的技能,经验和观念的反思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活动评估,也可以激发教师的创新意识。反思不只是指对一个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研究,也包括对师生在教学中构建的制度和结构的思考,反思实践是可以对教学效果产生影响的。由此可见,培养出一批有批判特点和批判能力的反思型教师是反思的真正目的。要想实现这个目的,教师需要把理论研究成果有效的应用到教学实践活动中。
三.探索反思性教学
根据我的主观理解,教法课程是用来解决“怎样”问题的,但是语言学教学则是用来解决“什么”和“为什么”的相关问题的。从另一个角度说,教学技能和教学法教学,主要是教育学生怎样进行组织教学;但是和语言学有关的教学课程,比如通常说的应用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则主要是负责解决教学里的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但是根据当前的教学现状,研究生在学习中o法在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中间建起一个沟通的桥梁,导致他们无法把所有理论和实践进行有机结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课堂的引导作用,让学生不只研究怎样的问题,也要研究外语中的为什么和什么问题。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积累扎实的理论基础的同时,更好的掌握教学技能和教学过程,顺利展开他们未来的教师生涯,成为一名优秀的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教师。同时教师也要充分发挥反思性教学的作用,努力把语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
四.分析语类的过程
对语类的分析过程进行反思,实际上是把学习纯语言学的过程转换为学习语言教学的过程。
(一)输入语言学理论知识
初期为了研究语言学,给语类的定义是描述一个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的语类分析,讲解分析语类的具体方法,可以从对比的角度进行,与此同时,给学生推荐一些可供参考的材料。
(二)挑选语料
根据复旦大学的《大学英语》和其他机构编制的《新编大学英语》的内容,从中选出五个科普类的文章,然后寻找五篇网上的科普类论文。不管是论文还是文章,他们的主题都是保护环境,以此来满足语类分析的研究目的,避免受到被跨学科这个因素影响。
(三)分析语类
分析语类的时候,要从下面这些方面进行:第一,分析具有标记性的主题;第二,分析语法主题;第三,使用的语态和时态;第四,分析缩略语
(四)结果和讨论
通过分析这些文章和论文语态,我们可以发现,语类不同,语言特征也不同。科研类的论文重点探究过程,科普类的文章则重点分析对象,而且这两种语类面对的读者群也是有差异的。通过分析缩略语可以看出,对比于科普类的文章,研究论文对于技术背景和知识背景的要求更高。
(五)给外语教学带来的启示
通过上面的讨论结果我们可以发现,不同种类的关于科技方面的英语文章,它们的本质也不一定是相同,同时也存在语类差异,教师在外语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这种差异性,引导学生对其进行正确的认知和应用。另一方面,这也给教选择阅读材料和教材提供了借鉴,举个例子,科普文章并不适合所有的人,它是要要求的,只适合那些没有技术背景,但是有阅读能力的普通读者,不能把这类的文章当成学术论文的典型范例。
综上所述,我国的外语教学因为受到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的影响,一直存在理论和实践脱节,师资综合能力无法满足教学发展的要求等现象,虽然相关部门和研究人员一直在努力改善这种状况,还是无法完全解决这些问题。因此,外语教学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必须把理论和教学实践紧密的结合起来。并且对整个过程进行反思和经验积累,努力让培养出的学生知道怎样把自己的积累和所学,应用到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习效率,充分发挥反思性教学的作用,提高外语教学效果,给社会培养出一批反思型的全能人才。
参考文献:
论文关键词:认知语言学 英语教学 听说读写
论文摘 要: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简介入手,从培养英语学习者听说读写技能的角度介绍了认知语言学理论给英语教学带来的启示。
1 认知语言学简介
80年代中后期,认知语言学作为一种新的研究语言的方法在认知科学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自此,在欧洲大陆蓬勃发展。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是经验现实主义,这一哲学观点旨在“通过对进行认知活动的生物体的身体构造和经验的研究来理解意义”(Lakoff,1987:266.)。认知语言学家认为语言不是一个独立的系统,它是客观现实、人类认知、生理基础等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对语言的描写必须参照人的一般认知规律,才具有较大的解释力和说服力。认知语言学的范畴观是由美国心理学家Rosch提出的“类典型及基本层次范畴理论”。Rosch强调要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属于该范畴不是看它是否具备此范畴所有成员的共性,而是看它是否与其类典型之间有足够的家族相似性。
2 认知语言学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认知语言学对语言教学具有深远的影响。认知语言学强调语言是认知的一部分,受人们认识世界的方法和规律的制约,因此要想学好英语,我们应充分了解相关认知理论,从而更好地指导我们进行英语教学实践。
2.1 认知语言学对英语听力教学的启示
影响英语学习者听力能力高低的因素有很多,本文只讨论其中一种。认知语言学中有一个重要概念—— 理想认知模式。该理论认为我们通过理想认知模式来构建我们的知识。Fillmore告诉我们要定义“bachelor”这一名词所体现的概念,必须有一个包含一定的婚姻制度(最典型的是一夫一妻制)和合适的结婚年龄的人类社会这样一个理想认知模式。只有在这种情况下,“bachelor”才可被理解为“未婚成年男性”。因此它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要想知道一个概念的含义,首先需要建立起这一概念背后的理想认知模式。尤其英语国家诸多文化在听力原文中的呈现会给学习者带来不便,这势必会成为妨碍学习者英语听力能力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在听力教学的过程中,应提前给学生提供原文中涉及到的陌生概念的理想认知模式,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背景知识,这样必然会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2.2 认知语言学对英语口语教学的启示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口语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被摆在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针对如何提高口语这一问题,认知语言学中的“突显观”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思路。突显观主要涉及语言中所表达的信息的取舍和安排。比如同一个事件,如果说“I ate the apple”和说“The apple was eaten by me”是完全不同的效果。前者突出了“I”,是我吃掉了苹果,不是别人;而后者突出了“苹果”被我吃了,而不是香蕉被我吃了。突显观的主要论点是一个句子主语的选择取决于该句所描述情景中各成员所享有的不同的突显程度。一般说来,我们选择突显程度最高的成员作主语。这给口语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启示。
2.3 认知语言学对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
阅读教学无论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还是当今的主流教学理念里,都被受到了很大的重视。怎样才能帮助英语学习者有效地提高阅读能力,是教育学家们和奋战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一直在努力寻找的答案。近年来,随着认知研究的发展,人们开始注意到非语言因素即已有知识对阅读理解的作用。认知语言学提出了图式阅读理论,根据图式理论,阅读理解归根到底是给合适的图式填充新信息而使图式具体化的过程,填充的内容可以是直接理解的或推断出的新信息。整个理解过程是图式指导下进行的,是激活或建构合适的图式并填充新信息的过程,当所有重要空位都已填满信息,文章也就得到圆满理解。
2.4 认知语言学对英语写作教学的启示
在英语写作中除了要有足够的词汇、短语知识外,对句法结构的掌握也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决定英语写作成败的关键是学习者对语法掌握的好与坏。在语法教学方面,Langacker提出了认知语法,它与传统语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后者只从主谓宾角度分析句子的成分;而认知语法从人的经验出发,比如在给学习者解释“adj1+adj2+adj3+adj4+名词”中修饰语的摆放顺序时,传统语法所给出的解释,完全不符合人类的认知经验,而认知语法从人的认知顺序出发,这样解释这一现象:名词也就是中心词在这里是最稳定的结构,adj1是限定词,它与中心语没有本质的联系,但是其他的修饰语则是关于此中心词的本质特征。离它最近的adj4应是客观的、比较稳定的形容词,adj3是相对主观的较不稳定的修饰语,而adj2则是最不稳定的形容词修饰语。可想而知,当我们在学生面前呈现出如上的讲解方法,势必会帮助英语学习者快速记忆名词前修饰语的顺序,而不用再去死记硬背。
3 结语
近一个多世纪来,传统的教学观逐渐向认知教学靠拢。Lewis认为,传统的教学以教为中心,“面向结果”,但是,所有自然语言的运用,不论是输入,还是输出,都建立在与认知有关的过程中,“面向过程”有利于我们把焦点放在语言学习上面,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要求教师们以学习者为中心而展开教学。在英语听力教学中,教师们应注重学生理想认知模式的培养;在英语口语教学中,提倡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突显观,这对于学习者口语技能的提高大有好处;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在新课文讲解前,应尽量搜集一些与之相关的背景知识,为同化新信息提供信息框架;在英语写作中,教师应充分学习认知语法,并把之运用到教学中。
参考文献
[1] 蓝纯.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论文摘要:认知语言学的发展离不开特定的哲学基础,随着研究的深入,认知语言学也提出了新的哲学观点,本文综合论述了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旨在进一步强调哲学对认知语言学发展的重要性及对语言教学的指导作用。
0 引言
认知语言学是近十几年来国际理论语言学界新兴的一个语言学学派或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其成熟的标志是第一次国际认知语言学会议在德国杜伊斯堡的召开和1990 年《认知语言学》杂志(Cognitive Linguistics)的出版。认知语言学是在反对以生成语法为首的主流语言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在哲学基础和工作假设上都与主流语言学有很大差别。传统的客观主义哲学观与人类对范畴的认识不相符合,也无法建立起一个有效地解释人类认知和语言的意义的理论,因此认知语言学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之上要提出自己的新的哲学观点——经验现实主义。
1 认知语言学哲学基础
客观主义认为,人的语言和思维中所运用的符号对应于外部世界的实体和范畴,符号通过与外部世界的事物之间约定俗成的对应关系获取意义。这样形成的符号体系是外部世界的再现(representation),是客观现实的映射。客观主义这还将人的心理活动中包含想象色彩的成分全部剔除在外,比如隐喻、借代、主观意象(mental imagery)等都不应该进入人的概念领域(realm of concepts)。总之,客观主义者认为人的理性虽然来自对物质世界的感知,但理性不受人自身的生物功能和外部世界特性的制约,人的思维和推理是大脑中概念和理念(ideas)之间的关系运算,是绝对抽象的,无形体的(disembodied)。他们错误地将主观的东西和客观的东西截然分开,认为理性、思维、观念、理解是自主的,不受人的生理和物理环境的制约,人类心智是脱离主体的,超验的,不依赖认识主体的身体经验及其与客观世界的相互作用。
近年来,随着认知科学研究的深入,人类学、心理学、语言学等对“概念范畴”(conceptual categories)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关于范畴、意义、思维和推理与以前不同非客观主义(non-objectivism)的观点。他们称之为经验现实主义或简称经验主义(experiential realism, experientialism)。这里的经验是指由人的身体构造以及与外部世界互动的基本感觉——运动经验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有意义的范畴结构和意向图式。经验主义认知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思维是不能脱离形体的(embodied),即用来连接概念系统的结构来自于身体经验,并依据身体经验而有意义;(2)思维是想象的(imaginative),因为那些不是直接来源于经验的概念是运用隐喻、转喻和心理意向的结果,这种想象力也不是脱离形体的,因为隐喻、转喻和意向都是以经验为基础的;(3)语言符号不是对应于客观的外部世界,而是与认知参与下形成的概念结构相一致。意义与推理也是基于以上概念结构与认知模式;(4)思维具有完型特征(gestalt properties),学习和记忆的认知过程依靠完型结构,而不是抽象符号的机械运算。
在经验现实主义哲学观里,意义被视为是最关键的,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词语(linguistic expression)和词语所传达的概念是怎样获取意义的。经验现实主义认为,意义和意义的结构都产生于我们的生活经验,包括身体经验、社会经验和文化经验等。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和我们作为生物体的特殊身体构造决定了有些经验是先于概念的产生就有自己的内在结构的。概念之先结构主要包括两类:一为基本层次结构,一为意向图式结构。认知模式与这两种概念之先结构相映衬,并由此获得自己的意义。 这种映衬构成人类知识的基础。经验现实主义还认为,我们通过理想认知模式ICMs(Idealised Cognitive Models)来构建知识,ICMs是一个有内在结构的复合体,其内在结构可以是命题性的,意向图式性的,也可以通过隐喻投射和借射建立起来。在那些没有清晰可辨的概念之先结构的域,尤其是抽象域,我们通过隐喻借来此种结构。这样一来,隐喻就为我们理解那些抽象域提供了途径。经验主义因此特别重视隐喻对人类认知体系和语言形成的作用,因为隐喻将理性(reason)和想象结合起来。
2 认知语言学哲学基础与语言教学语言作为一种认知模式,不可避免地受到其哲学基础的影响。语言教学是一种调动学习者主观思维的活动,要求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充分运用自身的经验、想象、脑海中已构成的图式模式。如上所诉,语言教学者在教授语言的过程中要重点解决的词语和词语所传达的概念是怎样获取意义的。而意义和意义的结构都产生于我们的各种生活经验中。语言教学因此更要重视对学习者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经验的运用,以获得语言内容的最大吸收和语言意义的最深理解。哲学是语言学的基石。认知语言学把经验现实主义作为哲学观。经验主义承认客观存在的现实性,但认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不是来自于外界实体的对应,而是来自对现实世界的经验。语言是人类一般认知活动的结果, 其结构与功能是人类经验的产物,与客观世界之间并没有直接对应关系,语言的中介是人类经验所促动的人类概念。人的身体构造、身体经验及社会经验会对人的人之产生重大影响。
参考文献
[1]F. Ungerer & H. J. Schmid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
[2]Janssen T. & G. Redeker (eds) Cognitive Linguistics: Foundations, Scope and Methodology [C]. New York / Berlin: Mouton de Gruyter, 1999.
[3]Johnson, M. The Body in the Mind: The Bodily Basis of Meaning Imagination and Reason[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
[4]Lakoff G. 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
[5]Lakoff G. And M. Johnson Philosophy in the flesh[M].New York: Basic Books, 1999.
[6]Langacker R.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Vol. 1.[M].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
[7]Langacker, R Assessing Cognitive Linguistic Enterprises[J].In Janssen, T & G. Redeker (eds),1999.
[8]Tomasello, M. The New Psychology of Language [C].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1998.
[9]张辉、祝良 认知语言学概述[J].外语研究,19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