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科学课教学论文

科学课教学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16 15:59:1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科学课教学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科学课教学论文

篇(1)

一、常规教学方面

1、认真备课

按照学校要求,每周我都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做到先周备课,而且努力做到备课符合学生实际,这就让自己做到了上课胸有成竹,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2、积极听课、参与教研、善于反思

不管什么层次的听课,我都尽量抽时间去听,这样不仅开阔了思路,也为备课过程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各种鲜活生动的事例、各种教学方法、模式的展示、微小细节之处的精彩处理,使我在丰富课堂教学的同时,也改变了学生对学习感到枯燥、单调,脱离实际的成见。定期的教研活动也大大提高了我的教学水平和业务素质。

二、优差结合,全面推进

学期初,我就紧抓作业的检查和批改,检测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让自己做到心中有数。这不仅有利于对学生知识落实的情况的更好掌握,更使我对学生课堂表现情况,有了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从而能够更好的根据学生的情况,调整教学。对于个班里的学困生,我一直坚持个别知识辅导、一帮一帮扶和思想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在给学生谈理想、谈目标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努力让班内的每一名学生都不掉队。

三、重视动手和动脑的训练

“在科学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是我校的教研课题。而科学是一门工具学科,它不同于数学、语文,科学课教学要求动手教学和情节、内容教学相结合相辅相成。而低年级的这一环节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在教学中我特别重视这两点的训练,并于学校的课题相结合,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整个学期,我注重教学生由想到做。给学生营造一种快乐的学习氛围,让每个同学都有“做”的欲望,通过一个学期的训练,我发现同学们的动手能力有较大的进步,逻辑思维能力也增强了。

四、教学成绩

本学期,不管是何种形式的检测,孩子们都取得了理想的成绩,得到了学校领导和老师一致认可。我本人也不断钻研业务,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五、存在不足与今后打算:

1、自身的业务素质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不断更新。世界瞬息变化,二教学方法也需要不断更新,我将抽出更多的时间来学习提升自己。

2、学生的自主自觉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不够成功。培优扶差工作做得还不够扎实,优差生的差距还很大。

篇(2)

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时展、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对未来人才素质的需要。对学生的科学素养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认识和看法。

一、活用教材,优化资源,提升科学素养

科学课程的实施,离不开充足而丰富的课程资源的支持,我们要结合科学教材的内容,活化教材,优化教育资源,为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提供外部资源。我们首先要挖掘校内课程资源,特别要加强科学专用教室的环境建设,包括实验仪器、学校图书馆、校园网及其他教学设施。通过这些资源,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欲望、探究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教师应积极开发的教学素材,如教学材料、实验方案、教学论文、课件、图片、学生优秀作业和小论文等,使之形成资源库,在一定条件下逐步实现资源共享。

同时,要敢于走出课堂,充分利用校外课程资源,包括:河流、农场、田地、各种动植物,社区活动中心、街道、开发区、工厂等。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独特周边环境,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好校外课程资源,可以增加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为学生今后真正的科学探究奠定了基础,也为学生提供了接触社会的机会,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增强了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推进了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

另外,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我们开发和获取教学资源的渠道更加丰富和便捷,信息化资源进入课堂也使我们的教学更加生动活泼、贴近生活。我们还要通过网络收集信息、利用计算机制作教学课件,都是开发并整合教学资源的活动。在科学课教学中恰当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有利于学生认知构建和探究体验的教学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质疑、探究、合作、创新等科学素养,提高科学课课堂的教学效率。

这样,以教材为依托,整合、优化教育资源,给学生培植科学学习的沃土,给学生的科学学习开拓更为宽广的时空,为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奠定基础。

二、关注实践,亲历探究,提升科学素养

学生是天生的探究者,他们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始终没有停止过探究。学生是生活在千姿百态的现实世界中的,他们的学习生活与气象万千的世界是一个和谐的整体。我们教育者所要做的,不过是促使儿童天生的探究能力不断提高和完善,促使儿童从自发的、不成熟的探究走向科学的探究而已。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不是简单地通过教师的讲授就可以实现的,其中科学方法与能力、科学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往往通过学生在参与科学探究活动中体验与感悟。所以,教师要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亲自探究的机会和平台。

在科学教学中,探究性活动很多,教师要善于引导和鼓励学生在探究中去思考、去发现、去创造,这种引导和鼓励无疑为学生深入地探究注入了活力。因为探究既然是一种探索性活动,走的就一定不是别人走过的路,它往往有一定的风险。对此,教师应该有足够的认识:一方面,教师要充分肯定其探究精神,鼓励学生大胆探究;另一方面,在学生的探究出现障碍或然后失败的时候与学生一起分析原因,并鼓励学生尝试进行新的探索。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活动的实际需要灵活地转换角色,创设适合于学生自行探究、激励学生勇于探究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以最佳的情绪参与到研究活动活动之中。对学生的探究活动,教师还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多“看一看”,认真“想一想”,互相“说一说”,动手“做一做”,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题作用,开发学生的情感潜能、思维潜能、操作潜能,激发学生创新的火花。

三、课外延伸,拓宽途径,提升科学素养

科学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是有限的,而小学生对科学的探索是无止境的。科学探究不是随课堂铃声为起止的,科学探究是以问题为核心,去点燃学生课前、课后持续探究活动的激情,体验探究的乐趣。因此,在学生已理解了一定的科学概念、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之后,教师更要重视引导学生灵活地应用已有的知识与技能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去进行一些新的或较深层次的探索,这是学生从学习知识到灵活应用知识的一个深化过程,也是一个知识有效迁移的过程,更是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品质不断得到提升的过程。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课外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有益于拓宽学生的实践和创新途径,有益于深化了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和提高。

(1)拓展知识,学以致用。在学生实施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大胆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从而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在一项(或一段)探究结束之后,教师应该让学生接着讨论后续探究活动所需要的材料、知识等,为后续的探究学习做好准备。这样一来,学生的科学学习就会实现自主互助,学以致用,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循环往复,效果显著。我就把这几个问题作为这节课的拓展活动:利用同种器材,在不同的天气,不同的地方做同样的实验,相信你能解决以上问题,会有更多的发现。这样,学生的自主互助探究会继续进行下去,学生的探究学习也会持续发展下去。

(2)学会观察,进行研究性学习。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大自然及各种生活现象,开展各种趣味十足的研究性学习,学会观察、发现、探究、积累。如:观察校园里的植物,研究神秘的星空,关心天气变化,调查沙尘暴,发现温度计的秘密等等。

篇(3)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尽快实现建成一流名校的目标,学校在筹建期就确定了自己的办学方针,即“育人为本、养成为先、夯实基础、终身发展”的办学宗旨,“办一流名校、创一流水平、带一流队伍、育一流新人”的办学目标。“明德、启智、健体、尚美”的校训。“建立一流校风、培育创新人才”的办学理念。在全面抓好教育教学基础工作、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经过两年的探索,又提炼、总结出了学校的办学思想,即“三育并举、全面育人”。

“三育”是指感恩教育、养成教育、书香教育。通过对学生进行“三育”教育,达到使学生“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终身完善”的目的,也就是培养学生追求终身完美的境界。“三育”教育中,感恩教育是基础,养成教育是主体,书香教育是保证。感恩教育培养学生做怎样的人;养成教育培养学生如何做事、如何做人;书香教育提升学生对感恩、养成习惯的理解,提升精神境界,培养学生自我完善、终身完善的能力。感恩教育、养成教育、书香教育三者之间互相促进、相辅相成。

1、感恩教育:

从认识规律出发,感恩教育的实施,从学生身边最熟悉的人和事开始,从亲情开始。从孩子们最熟悉的一草一木开始,从感兴趣的事开始,以期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学校教育孩子从感恩父母、感恩他人、感恩自然开始,再过渡到感恩社会、感恩祖国。感恩教育的实施从易到难。从具体到抽象、循序渐进,不断深化。具体做法是:

①把2006年9月1日的开学典礼作为感恩教育启动仪式。

②开学后,每周老师为学生布置感恩作业,班主任检查收集。

③利用节假日开展阶段性感恩活动。

④收集学生感恩体会和家长的感恩教育文章。

⑤每年利用六一儿童节开展感恩教育展示活动。学校将每一学年来发生在校园里的感人事迹和感恩活动搬上舞台,每次演出的时候,那真实的故事及感人的情节使在场的学生、家长、领导及来宾流下了热泪。

⑥利用每届学生毕业。在毕业典礼上进行感恩教育。回顾学生在校成长的过程,那动人的故事和经历非常感人,使孩子们和老师深情拥抱,失声痛哭。家长们紧紧握住校长的手,满含热泪地说“我从小学上到大学毕业,没有一次是校长亲自给我颁发毕业证书,但是在我的孩子身上看到了,这对孩子的鼓励和影响将是终生的啊!感谢校长,感谢第二学校对孩子的培养……。”

2、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它包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健体习惯、学习习惯、思维习惯。

具体的做法是:

①从早上进校门问候开始,到课堂上对孩子们读书、写字姿势作出规范要求。

②从一点一滴做起,促使学生养成好习惯。开展“每周进步一点点,一月进步一大步”活动。

③建立学生文明习惯进步成长袋,建立学生进步奖,实施过程评价。

④对孩子们思维习惯的培养,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和班会活动。学校要求教师讲课从思维分析着手,班会讲问题从思维方式开始,培养孩子们科学的思维习惯,开发智力,提高情商。

⑤在课程评价中,特别注意“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力争使每堂课达到养成教育的目的。

⑥政教处实施德育量化考核等。

3、书香教育:

一个人的阅读经历,决定了一个人的精神境界的成长过程。学校进行书香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提升学生的精神品味。

①给孩子们推荐优秀书籍目录。

②建立课外读书卡,动员家长配合。

③写读书笔记,在校内刊物上发表交流。

④开展班级内部读书交流活动。

⑤评选书香班级、书香少年、书香家庭等,通过开展读书活动,促使家长和孩子一起读书,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为了使办学思想落到实处,保证孩子们从一点一滴做起,达到教育效果,学校提出了全面育人的15条基本要求:

学会做人,从感恩开始;学会学习,从听讲开始;

学会健体,从做操开始;学会审美,从穿着开始;

学会劳动,从扫地开始;学会交往,从微笑开始;

学会文明,从问候开始;学会高雅,从言行开始;

学会自律,从守纪开始;学会做事,从合作开始;

学会生存,从自立开始;学会坚强,从吃苦开始;

学会探究,从提问开始;学会进取,从读书开始;

学会创新,从思考开始。

为了在学生学习、生活的全过程中贯彻、体现“全面育人”的思想,学校提出了全面育人的四条基本保证,即:“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生动有趣的课外活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自主发展的时间空间。”这四点基本涵盖了学生发展的主要方面,成为推进全面育人办学思想的有力保证。

(1)“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全面育人的主要途径。

高新第二学校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并不是“学生们仅仅会吹拉弹唱、蹦蹦跳跳、课外活动丰富起来就是实施了素质教育”。而是认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课堂教育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主渠道,并提出了“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的标准:

①传授知识、突破重点、难点。

②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③教会方法,培养科学思维发展和学习能力。

④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

⑤课堂高效、流畅、有趣并调动所有学生积极性。

此外,还提出了探究教学的基本方法和模式,分为四个阶段:

①自主学习阶段:教师引入课题,提出目标和问题,学生自学。

②共同探究阶段:方法包括启发引导探究、自主合作探究、对抗辩论探究、竞争抢答探究。

③练习巩固阶段:练习巩固的方法:模拟训练、一题多解、多题一法、适度拓展。

④升华总结阶段:学生自主总结、老师引导学生总结、老师升华总结。通过学习,每节课都能使学生的认知水平、思想感情升华到一定的程度。

(2)“生动有趣的课外活动”是全面育人的重要裁体。

①通过开展美术、书法、音乐、棋类、体育等活动,达到“丰富学生知识,培养学生兴趣,发展学生特长,陶冶学生情操”的要求。

②利用影视图书馆播放多种有教育意义的光碟和电影如:《暖春》、《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大爱无言》等,收看神七发射和太空漫步等科技系列影片。

③利用国内外时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迎奥运反”爱国主义教育系列活动,5・12汶川大地震时进行的“救助灾区奉献爱心活动”等。

(3)“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是全面育人的必要延伸。

①组织学生定期到敬老院进行送快乐、送温暖等活动,

服务于社会。

②学生走上街头当小交警,宣传交通法规。体验社会角色。

③组织学生祭奠革命烈士,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④结合课堂学习,参观陕西历史博物馆及境内的文物古迹。

(4)“自主发展的时间空间”是全面育人的有力补充。

①课外读书写作活动。

②家庭英语综合素质录像展示活动等。

③假期社会实践小组活动等。

建校至今,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狠抓常规教学工作。首先按照教育部颁布的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各门课程,课表编排合理、科学。从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实验、考试、考核及听课、评课等方面,进行严格、规范的要求和管理,制定和完善了常规教学管理细则。定期检查常规教学工作。深入落实各项教学常规管理,落实各项检查制度。

加强对老师课堂教学的指导,积极有效地推进新课程改革,课堂上能够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和时间操作。实验课、综合实践课,均按要求足课时量开设,课堂教学中,教师均能按要求使用各类教具和多媒体设备,教学效果好。课堂整体气氛民主、平等、和谐。严格执行学生在校作息时间标准,作业布置适量、合理。此外,学校加强同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省教科所、雁塔区教研室的联系,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聘请专家对学科教学进行指导,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确保了每一位教师课堂教学都有不同层次的提高。

深入开展教学研究工作。加强教研工作力度。建校至今,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教研为保障,狠抓常规教学工作。教务处坚持每月一次教学常规检查活动,从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考试,进行严格、规范的要求和检查。每月常规考核结果和老师的绩效工资挂钩。

在2007年2月份。学校就与陕西师范大学基础课程研究心联合,举行了校本教研活动启动仪式,拉开了学校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的序幕。

学校校本教研工作整体规划分三个阶段进行,活动的基本程序为:

专家调研――自我探究――同伴互助――专家指导――成果展示。

按照以上的程序,教师通过两轮的训练,经过专家手把手的点评、自我的反思,课堂教学水平会有大大提高。

积极开发校本教材,在政教处的负责下,分别研究开发出了校本教材《安全教育读本》、《健康教育读本》、《文明礼仪教育读本》。在教务处指导下,学校英语教研组开发出英语校本教材《AAEenglish》。

积极承担国家级课题,并努力推进课题研究进程。学校先后承担了中国青少年教育学会“十一五”课题《少年儿童行为习惯之研究(培养学生真诚待人的实践与研究)》。承担了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重点课题《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实践与研究》,承担了《奇快作文》课题研究。

在教研室的领导下,组织建立了语文、数学、英语、综合(小学)、理化生、政史地六大教研组,每组设教研组长,安排开展教研活动。教研、教改制度健全。坚持“立《本校搞教研》”的原则,围绕素质教育分别开展了多种有效的教科研活动。每学期,组织开展好校级赛教活动和公开课、观摩课、汇报课展示活动。同时,积极参加雁塔区全过程教学评优活动。积极鼓励教师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及时总结工作成果。两年来,共出版校刊《星星》三期。

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两年来,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上升,并在教育教学、各类活动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2008年,学校首届毕业班参加中考,上线率即达84.4%。

2008年,在雁塔区组织的“全过程教学评优”活动中,14名教师获一等奖,16名教师获二等奖;2008年陕西省薄弱学科研训班活动中,吴莹老师代表西安市向陕西省展示小学科学课教学;2007年党金红等四位老师应省教科所之邀到陕北志丹县参加教学交流活动,几位老师的示范课得到一致好评;惠院院、李云州、王振华、张玲霞等老师到外地学棱义务讲课,受到当地教育界同仁的好评;秦菲老师代表雁塔区参加西安市首届思品德课原生态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展示课获得一致好评。教师发表并获各级各类奖励的论文共计35篇,其中获国家级论文8篇,省级论文2篇,市级论文19篇,获区级奖励6篇。同时,该校教师勇于探索,开发校本教材,编写北师大版《语文练习册》、《书法艺术》、《读书目录推介》等校本教材,其中,《语文练习册》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供全省各小学使用。

2008年学校荣获全国青少年“十佳双语”人才展示活动优秀组织奖,7名学生获得金奖;同年荣获全国小学生英语竞赛优秀组织奖,4名学生获得一等奖,二、三等奖及优秀奖共计34人;同年获得“盛世中华2008中国少年艺术人才选拔活动”中学组英语类最佳组织奖;2007年参加陕西省小画家儿童书画比赛,该校学生有12人获金奖、16人获银奖、16人获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