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6 15:58:5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基层农业技术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一是没有稳定的机构队伍。一些地区对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再加上经济条件的限制,这些因素导致推广机构工作难以落到实处;二是工作环境差。不仅基本待遇得不到保证,推广机构的基础设施条件也跟不上现代化需求,阻碍了信息的传递,农业服务范围难以真正覆盖至每家每户,农民农业技术难题依旧得不到解决;三是推广人员专业技术不过硬。总的来说,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数量不在少数,而真正拥有专业技术的人员却寥寥无几。在许多乡(镇)许多推广人员没有经过专业知识培训,降低了推广队伍的整体素质。另一方面,由于资金缺乏,地方政府也没有能力对推广队伍进行全方位的再教育和培训,致使推广队伍越发的陈旧老化,整体素质日趋下降。
1.2科技成果同实际生产需求错位袁影响推广效果
经调查研究表明,虽然我国每年的农业科研成果数量众多,但真正能推广应用的却很少。科研成果申报机制存在弊端,导致农业应用研究不立足于市场需求,易于直接投入生产的实用技术;申报奖项时,采取自下而上层层报奖的模式,一级接一级的虚假累加成果数量,导致真正的科研成果缩小了推广转化的空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科研成果只有在生产中才能得到检验和认同,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在进入市场经济以来,农民生产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经济效益,为了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农民对农业技术的要求也呈现多样化、高效化的趋势,由于市场需求发生了转变,就更加强烈需要有效的综合技术和管理技术。但是,当前的农业科技成果与农业推广机制过于单一,忽视了配套集成技术与整体技术的作用,不能与农民和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相呼应,且又由于市场技术等信息流通不畅,使得科研成果难以转化成现实生产力。
1.3农民接纳农业新技术能力不高袁增加了推广难度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而我国农业技术却相对落后。一是农业生产者大多聚集在农村,农业生产主体是农民,这些人大多文化素质不高,对农业新技术吸收能力有限;二是农民大多经济条件有限,即使有能力学习采用新技术,对于见效慢、投入高的新技术,只能望而却步,改用见效快的物化类技术成果,如农药等;三是在传统观念的作用下使得大部分农户都受到小农意识影响,养成急功近利回避风险的本能,他们更愿意使用落后的传统技术,而不愿承担新技术带来的风险。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些有知识的有志农村青年都涌入城市务工,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业技术在农村的推广。
2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对策
2.1政府应加强推广队伍的管理并予以财政上的扶持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各地方政府都应予以财政上的扶持。一方面,基本待遇得到保证,推广人员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推广工作当中;另一方面,只有改善推广体系的硬、软件设施,使得推广信息畅通,推广工作才能更好地完成。管理实行竞争机制,完善绩效考评机制,使推广人员有忧患意识,能自主地提高自身水平及工作能力,并给有重大贡献的推广人员以加工资、破格提拔的优惠政策,最大限度地鼓励推广人员提高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效率。
2.2在现有生产需求的基础上进行科研
科研成果只有实际运用到生产上,才能称得上是成功的科研。鼓励农业科技研究时,应立足于当前农业生产需求,而不要出现不匹配的情况。一方面生产需求得不到满足,另一方面又浪费了人员及资金去研究一些根本没有实际意义的成果。所以,政府一定要完善科技成果与生产需求对接机制。
2.3建立并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
政府要发挥在农业技术推广队伍中的骨干作用,组织建立一支专业的农业技术推广队伍,改善推广观念及进行机制创新。一方面,净化推广队伍,对于在队伍中插科打诨、毫无实际能力的干部予以辞退。另一方面,广纳社会人才,一些农民由于多年经验积累,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对农业技术却有着非凡能力,政府应破格录取,使之为农业技术推广贡献一份力量。同时应大力鼓励成立民间农业技术推广组织,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变成全民参与的公益性活动,拓宽农业技术推广渠道,鼓励以形式多样的方式向农民推广技术。另外,农民由于文化水平限制,对新技术的接纳存在一定困难,政府应多加开展培训活动,适当提高农民文化水平,让新的农业技术真正为农民所用。
3结语
关键词:农业科技推广;形势;对策;长远性
近二十年来,现行农业科技推广在农业技术扩散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促进了我国农业的长足发展,然而,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原有的农业科技推广过程中的很多弊端日益暴露,严重影响农业科技成果潜在生产力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1当今农业科技推广存在的问题
1.1政府的农业科技推广体制转轨滞后,运行机制与市场要求不相适应
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发展起来的农技推广体系,其运行机制都是按照计划的模式建立起来的,选择什么项目推广,推广范围多大,主要表现为政府行为,不能适应市场化发展要求。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农户作为农业生产的微观主体,生产经营什么,选择什么技术,理应成为农户自己的权力,而行政式推广方式,剥夺了农户作为市场主体的权力,使农民只能被动地接受推广技术,造成推广效率低下。
1.2推广主体间缺乏有效的协调和沟通,弱化了农户应用科技的积极性及主动性
由于科技供给系统与应用系统之间缺乏足够的信息交流,农业科研成果与农业生产者实际经济利益脱节问题突出,使农业科技研究、推广和应用主体都缺乏积极性。其表现:一是农业科研教育推广部门联系松散,政出多门,形不成强大的合力,科研单位长期处在传统的科研管理模式中,立题、科研、试验、鉴定、申报成果,这种管理模式,与推广部门没有直接联系,使一大部分科研项目变成了以获奖为研究目的,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之需要,真正先进实用的科技成果不多,造成大量农业科研成果的无效供给。而对于农业推广部门来说,不了解农业科研进展情况,所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没有列入科研计划的正规途径,由于没有顺畅的技术来源,对于作为市场主体的农户而言,往往需要的技术得不到,得到的技术又不需要,造成供求矛盾。二是农协组织、企业与农业科研、教育、推广部门的关系问题,目前农协组织及一些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已经成为农业技术推广的生力军,由于缺乏有效的技术指导服务,在档次、规模上很难适应农户的需求。
1.3农业科研、教育、推广与农业生产脱节
由于我国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农业科技体制、运行机制是农业科研机构只管科学研究,很少考虑研究成果如何推广应用、应用后会产生多大的效益等问题。加之政府倡导科学决策及受某种意义上的科学主义甚至泛科学主义思潮的影响,学者的建议往往成为决策的依据。这突出地表现在中国农业科技研究项目均是在专家的参与下制定的,他们往往把自己的见解、观点带进决策中,研究的优先领域实际上是由专家而定。专家则偏好“高、精、尖”研究项目,往往忽视实用技术研究项目,导致农业科技研究与农业生产实际相脱节,一方面大量的“高、精、尖”研究成果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另一方面则是农业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实用技术供给严重不足。同时,大学与研究机构把论文与获奖作为晋升与发展的主要考核指标,从制度安排上诱导科研人员去选择“高、精、尖”研究项目,这也是农业科技研究脱离生产实际的原因之一。各级各类农业学校虽然一直在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但在实际教学当中却以理论为主,特别是农业高等院校的教师既有教学任务又有科研压力,他们没有时间和精力深入到农业生产第一线去做深入的调查研究,上课时只能照本宣科,最好也就是介绍一些本领域的研究动态而已,至于如何掌握一些实用技术,多数教师自己心中也没底,而且对动手操作一类的实用技术不屑一顾,这样必然导致农业教育与生产实际相脱节。此外,在现行体制下,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自主性很小,主要表现在:一是农业科技推广部门推广什么样的新技术不是由这些部门在调研的基础上来确定的,而是由政府决策,但政府的驱动具有很大的盲目性与偏差,造成所推广的技术与农户生产需要的技术不一致;二是由于现有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特别是基层推广人员还不具备综合的知识与技能,难以自主提供综合的技术服务;三是农业技术推广应当是应用研究的继续和延伸,但是受到人员素质、科研手段方面的限制,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自主研究难以展开。这种状况势必导致农业技术推广与生产实际相脱节。
1.4以推广“科技”为中心,而不是以对农户的推广教育为中心
由于缺乏诱导和激励机制,推广人员的推广结果,往往与其利益并不挂钩,使推广部门及推广人员在方法上只注重“推”,忽略对农户的推广教育,致使推广人员与农户之间缺乏有效信息沟通,使推广工作陷入被动状态。
2完善农业科技推广的对策建议
2.1优化推广资源
农业科技推广是科技兴农的基础工程,以公益性为主,必须依靠财政投入支持。各级政府每年财政用于农业、科技、村建等方面的投入,要拿出相当一部分用于补助农业科技推广。要通过现有的农业干部学校、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村科技函授学校等,广泛开展不同层次的农业学历教育;要以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为依托,加强对农民的实用技术推广,大力推广绿色证书制度,帮助每个农村劳动力掌握1~2门现代先进种养技术,全面提高乡、村干部和农民接受农业科技教育的程度。
2.2加强农业技术的熟化和规范
确定推广的农业技术除了先进性外,还必须具有成熟性,以保证技术应用后效果的稳定。农业生产受气候和地理条件的严重制约,因此,农业技术不仅一定要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也要适应当地的耕作制度。为此,在新技术推广前一定要先进行小范围的实验,结合当地实际条件进行改进,提高其成熟度。为了使广大农民尽快应用新技术,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应该结合当地条件,对所推广的技术和技术体系制定出通俗易懂的操作规程。这应该是农业技术推广中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
2.3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完善多层次、多元化推广体系
国家应制定相应政策,从制度上,保障农业科技推广的正常运行。目前,适应市场要求的,以政府农技推广部门为主体,农业科研、教育,农协组织,公司或企业共同参与的农技推广体系已经形成,并初具规模,各地要因地制宜,选择不同的推广模式,或多种模式,实行政府行为、科技行为与农民行为相结合,科学研究、技术推广与生产需求相结合。政府部门的推广体系,要转变观念,改变等任务、靠项目、要经费的做法,主动适应市场,从而促进农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
2.4实行分类推广,建立一个分工明确、竞争有序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鉴于农业技术的特殊性,必须进行明确的、系统的、科学的分类,对于不同类型的农业技术,由不同的推广组织进行承担。对于需求弹性比较大的农产品,可由生产者或企业出资进行推广;对于弹性比较小,又涉及国计民生的农产品的生产技术,必须由政府进行承担。
2.5加强各推广体系之间的协作与联系
农业科技推广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需要各部门齐心协力,才能形成强大的合力,鉴于目前形成的多元化的推广体系,必须由政府去协调和统筹管理,改变目前的政出多门,联系松散,甚至脱节的现象。可设立推广委员会或联络办公室,由从事科研、教学、推广、农民、企业有关人员代表组成,加强联系,建立正常的双向沟通渠道,形成以各种利益为纽带的联合体。
3致谢
本论文设计在老师的悉心指导和严格要求下业已完成,从课题选择到具体的写作过程,无不凝聚着老师的心血和汗水,在我的毕业论文写作期间,老师为我提供了种种专业知识上的指导和一些富于创造性的建议,没有这样的帮助和关怀,我不会这么顺利的完成毕业论文。在此向老师表示深深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临近毕业之际,我还要借此机会向在这四年中给予了我帮助和指导的所有老师表示由衷的谢意,感谢他们四年来的辛勤栽培。不积跬步何以至千里,各位任课老师认真负责,在他们的悉心帮助和支持下,我能够很好的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并在设计中得以体现,顺利完成毕业论文。
同时,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我还参考了有关的书籍和论文,在这里一并向有关的作者表示谢意。
我还要感谢同组的各位同学,在毕业设计的这段时间里,你们给了我很多的启发,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对于你们帮助和支持,在此我表示深深地感谢。
参考文献
[1]张玉珍,尹振君.关于农技推广队伍现状的调查及分析[J].农业科技管理.2007(1).
[2]赵映峰,易超峰,郝新远.浅谈新形势下的农技推广工作[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24).
关键词:农技;推广;人才队伍
人是农业技术推广的主动性因素,提升农业技术推广能力,关键在于农业技术推广人才队伍的数量与素质"因此,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其整体素质,对于提升农业技术推广能力,促进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具有重要意义。
1 我国农技推广人才队伍的现状
目前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包括中央、省、市、县、乡五级,设有种植业、畜牧兽医、渔业、农业机械化等技术推广机构。从总体上看,近年来,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人才队伍基本稳定,大专以上学历和中级以上职称人员比例明显上升,农业技术推广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随着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人力资源开发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是,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人力资源开发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1.1 总量严重匾乏,整体素质偏低 农业技术推广人力资源的数量和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农业技术推广质量的优劣和效果的好坏。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已取得重要进步,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水平仍然不高。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远低于发达国家80%以上的水平,究其原因,核心问题在于缺乏人才,尤其缺少在一线从事普及、推广、转化农业科技成果的人才。
1.2 结构不合理 现阶段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一是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编制内农业技术人员的年龄结构不合理,农业技术人员年龄偏大。二是新生力量补充有限。
1.3 学习培训少 由于受制经费不足等条件的限制,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尤其是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参加学习培训机会很少
1.4 事业发展空间有限 能否晋升高级技术职称是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事业发展上升通道的重要体现。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任务主要是从事农业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为农户或农民提供技术指导与服务。由于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比较辛苦,而工资待遇偏低,知识更新慢,很难形成申报技术职称所必须的科研论文等成果。
2 农业技术推广人力资源开发的影响因素
影响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人力资源开发的因素有很多,归结起来主要有五种"
2.1 管理体制不顺 现阶段我国实行的是以政府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体的农业技术推广管理体制,依据行政区域分行业和专业设置,靠行政方式管理"以乡镇级种植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例,2010年属县级农业主管部门管理的约占40%,乡镇政府管理的约占15%,县乡双重管理的约占45%。这种多头管理体制,导致农业技术推广责任不明确,部门、地区各自为政,争项目、抢资金,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人事分离,管人的不管事,管事的管不了人,农业技术指导严重脱节,技术推广不能很快地向基层延伸,阻碍了农业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影响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积极性的发挥。
2.2 职能定位不清 由于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特别是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公益性定位不清,同一机构同时承担多种职能,造成推广机构“错位、越位而不到位”,推广业务无法正常开展,致使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精力转移。
2.3 推广经费投入不足
2.4 “倒三角”的资源配况 尽管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分布以及农业技术推广人才队伍的主体部分都在县、乡两级,但是,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工作条件和人员配备均呈现出明显的“倒三角”现象,即越是上层推广机构,其工作条件与人员配备越完善,而基层尤其是乡镇推广机构的工作条件和人员配备与实际所需相差越远。
2.5 责任考评机制不健全
3 加强农技推广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
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人才队伍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尊重人才成长规律,以人才培养为重点,以能力建设为核心,以机制创新为突破口,培养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农业技术推广人才队伍。
3.1 发挥农业院校优势多层次培养农业技术推广人才 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人才队伍建设,应从农业教育特别是高等农业教育入手,狠抓人才培养源头。强化农业教育,优化层次和布局结构,加强学科建设。
3.2 创新用人机制 全面推行农技推广人员聘用制度,规范上岗资格条件,逐步实行资格准入制度,及时补充新生力量。
3.3 构建长效培训机制 借鉴国外经验,我国应构建农业技术推广人才长效培训机制。树立培训是投资的理念,建立农技推广人员知识更新制度,制定分层分类培训规划。
3.4 建立健全责任考评制度 建立健全推广责任制度,完善绩效考评机制,健全奖惩制度,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3.5 优化成长环境 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人才队伍建设,需要营造有利于发挥作用和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加强设施条件建设,确保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获得必需的办公场所、示范场所、推广和培训设施设备等工作条件,确保农技推广人员工作有场所、服务有手段、下乡有工具,打造农业技术试验示范平台,大力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大规模开展粮棉油糖高产创建,全方位推进园艺作物标准园建设,打造一批专业化、标准化、产业化的农业技术试验示范平台,改进推广手段,实现农技推广手段现代化。
大家好!
我叫wxszjg,大专学历,现年**岁,199*年参加工作,200*年入党,200*年被聘为农业技术员。
我本是一个“只知埋头工作、一向与世无争”的基层农技员,今天我站在这里竞编竞岗,既是对我多年来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的一个检验,更是对我献身农技推广事业理想的一次考验。我生在农村、长在农业、热爱农民,从小,看着我长大的、护在我身边的,都是辛勤的农技工作者,在他们的教育和熏陶下,我对农技推广工作有关了浓厚的感情,我立志要把“推广农业技术、促进农业发展、服务农民增收”作为毕生孜孜以求的事业,做一名优秀的农技员。96年高考结束,我毅然选择了农业院校,并参加了华农农学专业的进修。1999年大学毕业后,我一直在基层一线工作从事农技推广工作,至今已有六年。版权所有
我认为自己竞聘基层农技推广工作岗位,我还有以下四个方面的优势:
第一,我有专业优势,我毕业于农业院校,所学的是农学专业,干农技推广工作是我的正业,与“隔行如隔山”的门外汉相比,我专业对口,工作起来自然“如鱼得水”,我具有从事农技推广工作必备的基础条件。
第二,我有实践经验,在基层一线工作的六年时间里,我先后实践过棉花、水稻、油菜、柑桔、蔬菜等多种作物生产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共计参与新品种试验示范30余项次、参与实施农业新技术示范推广项目20余项次,其中:多项优质新品种、增产新技术和高效新模式已大面积应用,多项项目课题通过了相关专家验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通过实践探索,使我对全市主要农作物的栽培、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都有了新的领悟和提高,让我积累了大量的农技推广和基层工作经验,并于2004年被评为全局先进工作者。我已基本具备了独立开展农技推广工作的能力,即使在灾害频发的今年,我所负责指导的20个水稻科技示范户,仍然实现增产12.4%。
第三,我有年龄优势,常言道:“三十而立”。三十岁前后,是人的一生中精力最旺盛、创造力最强、干事效率最高的时期。我将近而立之年,身体健康,精力旺盛,头脑灵活,思想成熟,面对新时期、新形势,对基层农技推广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我完全有能力、更有精力从容应对。
第四,我有技能优势,一方面,在多年来的工作中,我养成了勤于学习的习惯,对新事物接受快、掌握好;另一方面,为了能与现代农技推广工作接轨,我自学掌握了计算机操作技能,并能熟练运用现代办公工具进行远程技术学习和信息交流;另外,我有较强的文字功底,基层工作期间,我先后数十次参加了局、乡镇和农技站等各级组织的各项农情调研和科技攻关活动,撰写了数十篇调研报告和技术文章,其中参与撰写的多篇专业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这些能力,对我今后推广农技、宣传农情、服务农民,必将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
[关键词] 基层 畜牧兽医 加强 服务 质量 措施
[中图分类号] S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4-0214-01
加强畜牧业自身发展,对于促进我国乡镇经济发展以及农业经济发展,全方位建设小康社会一直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但是,做好我国畜牧兽医工作已经成为了保证我国农业稳定发展最为根本的保障,兽医诊疗工作以及兽医服务不仅仅关系到了我国畜牧业生产以及发展,对农民收入进行增加,更加关系到了人们身体健康,下面,笔者就对如何加强基层畜牧兽医的服务质量进行探析。
一、基层畜牧兽医服务的现状
近些年来,我国各个地区的畜牧兽医机构都实施了改革工作,改革主要从三个方面开展,原来畜牧兽医的站点不改变,在畜牧兽医机构改革过程中保持着我国基层畜牧兽医站基本不变,不管是在资产所有权方面还是在经费供给渠道方面,甚至是隶属关系方面都不变,重点将其放在运行机制方面来实施改革,在增强我国基层畜牧兽医内部活动方面做文章,将工作重点放在增加服务功能方面。建立起基层畜牧兽医技术综合服务的中心,把乡镇里面所有畜牧兽医机构都合并成为农业技术综合服务的中心,人员实施统一和调配,资产要实施统一的管理,工作也要实施统一的安排。还要做到职能分离,实行一个区域站管理以及中心站管理,我国基层畜牧兽医行政执法以及部分公益性仅仅能够由县级的畜牧兽医主管部门来进行负责,饲料销售以及药品销售等等经营性活动都要实行社会化的管理,过去原有的基层畜牧兽医工作人员都要进入到中心站中,受委托来实施品种改良工作以及产地检疫工作,并且从事一个具有经营性的活动。
二、加强基层畜牧兽医服务质量的措施
1.加强基层畜牧兽医服务质量要强化兽医管理机制
近些年来,加快我国农村社会发展,增强我国农业综合的生产能力,这些离不开我国农业服务体系对其进行支撑,我国基层畜牧兽医服务质量的加强对于我国农村经济甚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社会公共安全以及民众身体健康等等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不管是在实际基层畜牧兽医服务改革过程中,还是基层畜牧兽医服务学术研究过程中,我国农村畜牧兽医的服务质量都没有引起人们高度的重视。想要建立管理机制必须要实施公开招聘,定岗定责,以钱养事以及动态管理的措施,把我国过去传统基层畜牧兽医站所实施的整体改制,进而实现兽医站人员的身份置换,所谓的身份置换就是指从单位人转变成为企业人,在实施改制以后,乡镇服务中心要实施竞争机制,进而将人员分化进行落实,使一部分人员成为基层畜牧兽医公益主体,进而获得政府财政,使其能够用在畜牧兽医服务部分实施支付资金的转移,另一部分的人员还要实施相对来说比较个人化的经营,基层畜牧兽医机构除了每一年将费用上缴中心之外,其余所获得的收益都要归个人。
2.加强基层畜牧兽医服务质量要强化兽医部门筹资机制
我国一直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组成中占有十分基础性的地位,但是,畜牧业在我国农业产值领域中的比重大小已经成为了直接衡量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程度十分重要的标志,当前形势下以及今后的时期中,加强我国农业综合能力建设已经成为了乡镇经济工作中以及农业经济工作中十分重要并且紧迫的战略任务。将畜牧业综合生产的能力已经成为了增强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长久以来,我国的城市以及我国基层服务筹资的过程恰恰相反,我国城市畜牧兽医服务自上而下进行设置,我国乡镇兽医服务自下而上来实施设置,这一种战略存在的弊端就在于1978年至今所实施的改革政策得到了不断放大,进而导致了我国乡镇社会政府转变自身职能,与此同时,不仅仅没有对资金的来源进行解决,反而加重了资金的匮乏。特别是在1994年所实施分税制度以及2000年度所实施的将一改革、两调整以及三取消作为主题的我国乡镇税费改革,进而使得我国基层兽医服务供给产生了严重的变化。我国基层政府自身的税源得到了萎缩,与此同时,我国中央财政以及我国地方财政上级财政对于我国基层财政转移的支付规模比较小,不能够实施透明管理,缺少规范,很难对基层财政进行弥补。所以,要求我国中央政府财政资金必须要实施战略性的调整工作,使得财政资金向我国乡镇地区的基础设施配套进行倾斜,这样也就从本质上使我国基层畜牧兽医服务具有国家层面制度的保障以及国家层面财政的资金保证,从本质上有利于对制度障碍进行克服。
三、结语
本文中,笔者首先对基层畜牧兽医服务的现状进行了阐述,接着又从加强基层畜牧兽医服务质量要强化兽医管理机制以及加强基层畜牧兽医服务质量要强化兽医部门筹资机制这两个方面对加强基层畜牧兽医服务质量的措施进行了探讨。
参考文献
[1] 王光明.拉亲当前牧区基层畜牧兽医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与改革措施[期刊论文]-中国动物检疫2010,27(3).
[2] 魏生明.石文辉化隆县乡镇畜牧兽医科技服务体系状况的调查与思考[期刊论文]-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08,38(5).
[3] 马光选.当前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思路的检视与反思[期刊论文]-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09,23(4).
热爱农业 情系农民
30年来,陈维明踏遍全县16个乡镇、189个自然村,兢兢业业地为农民做好服务工作。为把农业培训工作做得更好,他深入乡村,调查全县农村农民的文化结构状况和科技水平,有针对性地完成了《玉山县农村农业科技发展现状与对策》理论性论文,为学校制定了一套较为先进的农业科技培训工作体系。同时他也虚心学习先进经验,先后赴江西省农业大学、江西生物科技学院、江西省农科院等教学科研单位参观学习,把外面的独特办学模式和培训方法带回来,使农广校的农业教育工作更加多元化,培训机制更加灵活,制度更加完善。
在全县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中,学历比陈维明高,职称比他高的也不少,然而农民却很信任他,在农民眼中,他是最知心的朋友:“因为陈老师热情人又好、技术又管用,他是诚心来帮我们的。” 他不怕苦、不怕累、不图名、不图利的作风,打动了农民的心,赢得了农民的信任与尊重。
追求科技 从不放弃
凡是有利于农业增效,有利于农民增收的新技术,陈维明都大胆实践和探索,成功后总是最先交到农民手中。为了提高农民的标准化生产能力,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陈维明还编写了各种技术操作规程,让农民按规程去做。其中,通过推广一茬多熟大棚西瓜种植,实现了“一亩一园一万元”的目标,全县种植面积已达8000余亩,平均亩纯收入达5000元以上。此外,通过引进种植茶叶良种浙农113、浙农117在樟村等地种植,推广高山茶叶高产种植与名茶加工技术,使玉山县名茶生产上了一个新台阶,全面提高了种植水平和产品质量。
农业教育 追求创新
2004年以来,陈维明根据玉山县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主持实行了固定办班与流动办班相结合、短期培训与长期培训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等办学模式,陈维明还根据当地农业生产存在的问题和需要,开设了近年迫切需要的培训专业,如沼气工程、村级动物防疫员、农村经纪人、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人员、高山有机农业生产与加工、超级稻生产等实用性专业作为培训科目,提高了广大农民种养水平。
人生选择 无怨无悔
关键词:农技推广的作用;存在的问题;解决对策;台安县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6.06.007
1 农技推广工作的作用
1.1 农技推广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支撑
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高低是决定农作物产量高低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必须培养出有文化、高素质、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农民。农技人员的宣传推广是使农民掌握农业知识的关键。
1.2 农技推广是实现农作物高产的重要途径
要想农作物高产稳产,达到经济效益最大化,必须要把农业技术推广到广大农民手中,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这是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推动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1.3 农技推广是推动农业发展的迫切需要
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教育不均衡,农民文化素质较低,农技推广人员要深入到生产一线,真正做到“人到、心到、责任到,问困难、问需求、问发展,送信息、送点子、送技术”,积极推广宣传,带领农民科学致富。
2 农技推广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农技推广人员严重不足
台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内部设有6个业务股室,农业技术推广股、土肥股、植保站、农产品检测站、培训股、园艺股,还有1个办公室,总计19人。共有办公室人员3人,领导3人,技术人员有13人。每个股室平均为2人左右,他们除了负责全县的农业技术推广、施肥指导、病虫害防治、农业技术培训、设施农业的指导及农产品农药残留的检测工作的同时还负责上级各个业务部门下达的日常项目的试验、示范、推广、培训工作。另外,还有各个部门下达的各类专项的落实、实施、指导、总结等,工作量较大,就现有人员完成这些任务很艰难 。
2.2 台安县农技人员业务水平偏低
在职人员19人中,大专学历6人,中专学历5人,非专业毕业人员5人,后勤人员3人,业务水平偏低。
2.3 农技人员对新技术新品种了解少
由于农技人员参与的农业实践少,培训少,现行体制下一些育种单位繁育出优良品种后直接面向农民进行推广,或由销售单位在销售过程中进行宣传推广,致使一些新的优良品种信息获取时间滞后,不能及时有效地开展工作。
2.4 农民对新技术认识不足
现阶段农村人口流动性大,农民种田经济收入较低,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在家里种田的都是留守的中老年人,他们文化水平较低,精力和体力都不足,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作用认识不足,一直延续以往的种田方法,接受新技术、新成果少,也不愿意参加农技人员组织的技术推广培训。
2.5 业务经费严重不足
台安县是贫困县,税收少,财政资金紧张。每年预算给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拨业务费为每人0.4万元,单位19人,总计拨款7.6万元。这些资金去除水费、电费、电话费、办公费外所剩无几,无法满足农业科技人员下乡推广的差旅费、培训费等费用。致使全县的农技推广工作无法正常有序地进行。另外,由于财政资金紧张致使每年的经费都是12月份才能拨到单位账户,农技人员下乡的费用无法及时支付,这些正常的支出都是农技人员自己垫付,年末才能报销,这给农技推广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2.6 农技推广人员晋升职称异常困难
县级推广部门的推广人员较为辛苦,深入到农民田间地头是家常便饭,但申报奖项很困难。晋升职称除了论文还需要获奖证书,这对他们来说是很大的难题。
3 对农技推广工作的几点建议
3.1 加强对农技推广机构的重视
建立健全农技推广机构的体制。农业的发展关系到国计民生,各个涉农部门要把农技推广放到重要位置,加强组织领导,采取一切措施,积极推进农业推广体系的完善,保证其顺利履行职责。
3.2 加强农技推广资金的投入
只有农业生产发展了,农民的经济收入才能增长,生活水平才能提高。因此,除了上级部门给予的专项资金外,还要加强业务资金的投入,使农技推广工作能顺利进行。
3.3 加强对县级农技人员的业务培训
加强对县级农技人员业务水平的培训,同时也要加强对乡(镇)农业站农技人员的培训,使其开展对农民的培训时,做到以点带面,使农民不断地加强对新技术的掌握和熟练的运用,从而使农民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积极耐心的引导农民,使其改变固有的思维模式,接受新的技术,并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去。农技人员在下乡培训的基础上还可以创建网络平台,促进农技推广技术信息交流,使农民不出家门就能了解到新技术。这样即省工又方便,大大地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
3.4 充分考虑县级农技人员的实际情况,对县级农技人员晋升职称的条件应予以放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