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6 15:58:5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市场营销认识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论文关键词:营销文化,营销哲学,营销理念,营销形象
目前营销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营销文化的概念研究,建设研究。但是对营销文化的概念有很多不同的定义,特别是对营销文化与文化营销的界定不清,使应用和研究都存在一定的困难。
1.企业营销文化的多元化界定
对于企业营销文化的概念界定有以下几种不同的理解:
Webster认为:营销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全体员工共同享有企业统一的价值观、理念的一种模式,而这些统一的价值观、理念则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并“感受”企业的营销活动,进而为他们在企业内的行为提供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它还指把整个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来组织营销活动的重要性,也指企业组织、开展营销活动时采用的一种特定的方式和方法。Webste在1995年又对他之前的研究做了进一步探讨,认为:营销文化是指在企业中为员工提供了统一的行为规范的那些不成文的规章制度和行动指南:指企业作为一个整体行使营销功能的重要性;也指企业营销活动的组织、执行的方法和模式。
刘光明认为营销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营销文化是企业在执行一系列营销策略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文化现象,是一种高起点、智力型的竞争手段,服务并服从于企业的价值目标,渗透于营销过程的各个环节。他在书中写道,从形式上看,营销文化运用牌匾、橱窗设计等广告艺术手段来促进商品销售,其实只体现了商业文化对消费者心理需求、审美趣味、精神气质的探寻,因此营销哲学,营销与文化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罗争玉认为:企业营销文化是贯穿于企业整个营销活动过程中的一系列文化理念、指导思想以及与营销理念相适应的规范制度等的总称。它是企业处理人和事、人与物、人与人的关系而形成的营销意识和道德行为准则的总和。企业营销文化是从文化的深层次上研究在营销活动中如何利用文化对经济起更好的推动作用,从文化的高度确定市场的营销战略和策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发挥文化在企业营销过程中的软资源作用。
刘毅在认为:营销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的运行过程中所形成的、能够对营销人员及其相关人员或组织的行为有影响的营销哲学、营销理念和营销形象。
雷畅云、王克修认为:企业营销文化是贯穿于企业整个营销活动过程中的一系列文化理念、指导思想以及与营销理念相适应的规范制度等的总称。它是企业处理人和事、人与物、人与人的关系而形成的营销意识和道德行为准则的总和。企业营销文化是从文化的深层次上研究在营销活动中如何利用文化对经济起更好的推动作用,从文化的高度确定市场的营销战略和策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发挥文化在企业营销过程中的软资源作用。
由此可见,对于企业营销文化内涵的界定,学术界存在一些分歧,大致可以分为两派:一派侧重于对营销文化精神层面的研究,即强调营销理念、营销价值观对企业营销管理模式、具体营销行为的指导作用;而另一派则侧重于对营销活动中物质层面的研究,即强调营销活动中文化因素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把营销文化等同于文化营销期刊网。
2.企业营销文化的概念和内涵
从以上企业营销文化的概念来看,不同的界定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承认企业营销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企业营销文化是贯穿于营销过程中的指导思想,营销哲学及与营销理念相适应的规范,制度等。营销文化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蕴含着企业的营销哲学,营销理念,价值观,审美和道德观,它决定着企业的营销行为规范和企业的营销制度。企业营销文化是由营销哲学,营销理念和营销形象构成的整体系统。(图1)
图1
2.1. 营销哲学——深层营销文化
营销哲学研究的是一般的世界观、认识和方法论问题,它属于哲学范畴,是哲学中管理哲学的分支。作为人们研究营销问题的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营销哲学,其基本任务是从思维和存在关系的角度概括现代营销的本质和内在机制。任何企业的营销管理都是在特定的指导思想和观念下进行的。确立正确的营销哲学,对企业经营成败具有决定性意义。营销哲学的核心是正确处理企业、顾客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在许多情况下,这些利益是相互矛盾的,也是相辅相成的。企业必须在全面分析市场的基础上,正确处理三者关系,确定自己的原则和基本取向,并用于知道营销实践,才能有效地实现企业目标,保证企业的成功,因此营销哲学史营销文化最深层的文化。
2.2. 营销理念——中层营销文化
营销理念是人们在营销活动中的指导思想,它是营销人员从事市场活动的指南,是人们对营销活动的根本看法营销哲学,是企业开展营销活动的出发点。营销理念的形成与周围的环境有关,并随着营销环境的变迁而不断演变。有什么样的环境就应有与之相适应的营销理念,那么适应当前经济全球化、科技高精尖化、社会信息化趋势的营销理念包含了哪些内容呢?
1).企业应该树立以顾客为中心的营销理念
以顾客为中心,不是企业围着顾客转,而是应该研究顾客的需求、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在营销实践中,以顾客为中心的理念,就是要做到使顾客满意,了解顾客的真实需求,只有了解了顾客的真正需求,企业才能为顾客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同时企业应从点滴做起,使顾客从最初的潜在顾客成为企业的忠诚顾客,终身顾客。研究表明,企业只有从满足顾客的需求、使顾客满意中才能获得长期的利润。总而言之,企业必须牢固树立以顾客为中心的营销理念才能使自身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创新的营销理念是企业一直追求的目标
营销实际上就是吸引新顾客和留住老顾客的过程。然而从人性的角度来说,人们或多或少的有点喜新厌旧情结。因此,企业要想留住老顾客,就必须坚持营销创新,必须用新的理念指导营销工作,用新的手段或方法争取市场主动权,在现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上,企业不仅仅在生产上下功夫,也应该在营销上创新,生产对企业来说不是问题,产品基本趋向于同质化,但是营销理念的创新却是不断前进。企业只能以创新的精神、开拓进取的精神来赢得市场,取得顾客的信任和忠诚。所以,企业必须坚持创新,才能留住老顾客和吸引新顾客,从而在竞争中取胜。
3). 坚持整合营销战略的营销理念
整合营销战略,是指企业在营销活动中,协调所有的部门和所有的营销功能,共同为满足不同顾客的需求和服务的战略。整合营销包含着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不同的部门之间,即营销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整合营销哲学,例如生产部门,品管部门等,另一方面是不同的营销功能的整合。整合营销战略,强调企业不论是在组织上还是在功能上应作为一个整体,加强与消费者的对话、沟通和交流,以实现营销目标,增强竞争实力。随着现在的消费者需求的个性化,整合营销战略也就显得特别的重要。
总的来说,现代企业的营销理念,主要包括了以顾客为中心的思想、创新的意识、整合营销这三个个方面,当然还应该具有服务营销、绿色营销、社会责任营销、生态营销等理念。只有牢固树立这些营销理念,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企业才可以常青。
2.3. 营销形象——表层营销文化
营销形象,实际上是企业整体形象向企业外部的延伸,它是指顾客作为社会公众的一部分对企业的总体的、概括的、抽象的认识态度和评价,特别是对企业的市场行为或活动的综合看法和评价。很显然,营销形象有其自身的特征、作用和内涵。
营销形象的特征。首先,营销形象具有整体性期刊网。尽管营销形象反映了企业营销理念、营销人员素质、企业内在凝聚力、技术开发能力、营销管理水平、社会公益事业、环境保护、营销人员职业道德等不同方面,但它在顾客看来总是由若干不同要素构成的一个总和的、整体的形象;其次,营销形象是动态的。营销形象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企业行为和顾客认知水平的变化而改变;再次,营销形象是相对稳定的。营销形象一旦形成,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特别是当这种评价为舆论普遍所接受时,顾客在心理定势的作用下,其看法或评价是不会轻易改变的。最后,营销形象具有表面性。营销形象是指人们可以直接感知企业营销的外在形象,如企业名称、企业标志、品牌、包装、产品、营销人员服饰、促销活动、广告等。当然,营销形象还有其他的特点,如外延性、主观性、多维性等等。
营销形象的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良好的营销形象已成为企业一种无形的财富和战略资源,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企业竞争优势的保障。这主要体现在营销哲学,良好的营销形象有助于提高企业营销管理水平;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有利于企业赢得顾客的信任和市场开拓;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也有助于企业获得广泛的社会支持和帮助。
营销形象的摘要包括行销领导形象,营销人员形象,营销代言人形象等。
3. 总结
企业营销文化是一个企业文化这个系统中重要的一个部分,企业在构建企业文化的时候,必须要建设好企业营销文化,因此企业营销文化的概念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对以前的学者对企业营销文化概念的梳理,认为企业营销文化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包括,营销哲学,营销理念和营销形象。在企业的营销活动中,企业只有长期的建立企业的营销文化,才能为企业带来长久的利益。企业在营销中应该较多的去运用营销文化。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全球科技文化一体化时代即将来临。我们相信,蕴涵着丰富内涵的文化营销方式必将得到广泛而迅速地传播与发展,二十一世纪企业的竞争将聚焦于营销文化。目前企业还尚未给予营销文化足够重视,理论基础还远未形成,仍需在市场实践中不断发展与完善。
参考文献:
[1].张党利,郗芙蓉.企业文化营销的概念及实施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1
[2].周存本.文化与市场营销[M].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3].菲利普·科特勒;梅汝和,梅清豪,周安柱译.营销管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4].王方华,伏宝会,肖志兵.文化营销[M].1998,
关键词 地质公园旅游系统;研究现状;研究趋势
中图分类号 F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5006(2010)11-0084-09
1 背景与目的
地质公园(Geopark)是以具有特殊科学意义、稀有的自然属性、优雅的美学观赏价值,具有一定规模和分布范围的地质遗迹景观为主体,并融合其他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而构成的一种具有观光游览、度假休闲、保健疗养、科学教育、文化娱乐等多种功能的独特自然区域。建立地质公园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地质遗迹、开展科普教育和发展地方经济。截至2008年,我国已经先后建立了138家国家地质公园,其中20家为世界地质公园。随着地质公园的建设和发展,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逐步展开了对地质公园的研究,其相关理论也在不断拓展和深入。
地质公园是一个系统工程,然而,通过文献检索,尚未发现从旅游系统的角度统计分析、评述地质公园研究现状、问题及趋势的文章。本文通过构建地质公园旅游系统模型,对地质公园研究文献进行全面的统计分析,并评述我国地质公园的理论研究问题及趋势,以期为研究者和决策者、管理者提供参考。
2 研究方法
2,1构建地质公园旅游系统模型
地质公园作为一种综合的旅游目的地,牵涉面非常广泛,如果没有系统论思想,就难以对其实现有效的阐述和理解。本文认为,从系统论的角度考虑,地质公园是一个开放复杂的巨系统,它是由地质公园客源市场系统、地质公园旅游核心吸引力系统、地质公园旅游保障系统、地质公园旅游支持系统组成(图1)。
地质公园客源市场系统主要是指到地质公园旅游的现实旅游者或者潜在旅游者构成的系统。根据旅游者的来源地不同,可以将其分为本地客源市场、国内客源市场和国际客源市场。旅游客源市场系统主要研究地质公园旅游者的行为,包括旅游动机、决策行为和空间行为,以及由于旅游者行为引起的客源市场结构和市场特点。
地质公园旅游核心吸引力系统是指地质公园有别于其他一般景区,对旅游者产生特殊吸引力的各种资源和要素的总和。地质公园吸引旅游者的核心主要是地质地貌景观资源及用它打造的旅游产品――地质旅游线路和地质公园解说体系。具有特定地质主题、串联了独特地质遗迹景观、文化遗迹景观和节事活动等丰富内容的地质旅游线路和特色、个性化服务的地质博物馆、地质景观解说系统以及地质公园导引标识系统是形成地质公园独特魅力的主要因素。
地质公园旅游保障系统是指为到地质公园旅游的旅游者提供交通、康乐、食宿、购物及信息服务等多种旅游需求的综合体,主要包括设施保障和信息服务保障两个子系统。该系统是使游客旅游活动得以顺利完成的基本保障,其主要功能是为旅游者提供连接客源地与地质公园旅游地的信息服务,在地质公园内为旅游者提供生活必需的设施,以及为旅游者提供游览、娱乐和购物设施及相应服务,这些功能同时也是增加地质公园旅游吸引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述地质公园客源市场系统、地质旅游核心吸引力系统和地质公园旅游保障系统共同组成一个结构紧密、与旅游者直接联系的旅游系统,在其还形成一个与旅游者不直接联系,由政策、管理体制、地质遗迹研究与环境保护、人才培训、地质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等因素组成的支持系统。在这一系统中,政府处于特别重要的位置(政策和管理)。此外,地质遗迹的研究和保护也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地质公园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2,2确定研究文献的范围
首先,本文以“地质公园”和“地质遗迹”为主题,在中国知网(CNKI)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通过“全部文献”项目,对2001~2008年文献进行检索、筛选,截至2008年11月8日,共获得地质公园研究文献314篇。
为了更全面地概括我国地质公园研究现状和进展,本文搜集了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自2001~2008年出版的年会论文集,筛选出有关地质公园研究论文260篇。
另外,为了反映我国硕士生和博士生对地质公园的研究情况,本文分别利用中国知网(CNKI)的“中国优秀硕士、博士论文全文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共获得相关论文53篇,其中,硕士论文50篇、博士论文3篇。最后,将上述3类文献合并,共得到有效文献627篇,作为本文研究对象。
2,3内容分析法与归类统计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对627篇文献进行归类、分析。内容分析法是对各种材料、记录的内容、形式、含义以及重要性进行客观、系统和数量化描述的一种研究方法,目的是把用语言表示的非数量化资料转换为用数量表示的资料,客观、系统和量化是其突出特点。
从旅游系统视角构建的地质公园系统模型不仅为地质公园建设、管理提供了认识论基础,而且为本文全面系统地分析、研究我国地质公园的研究现状及趋势发展提供了归类框架。利用上述构建的地质公园旅游系统模型,将获得的627篇文献按照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分门别类地归入各个子系统,然后统计分析,可以获得地质公园理论研究的全貌及各子系统理论研究的细节,统计结果如表1至表4。
3 地质公园旅游系统研究进展与述评
3,1地质公园研究概况
如表1所示,自从2002年第一批国家地质公园建立以来,地质公园的研究得到了不同学科背景研究者的重视,研究文献持续迅速增长。但是我国地质公园的研究非常不平衡。地质公园客源市场系统、地质旅游保障系统以及地质旅游核心吸引力系统(特别是地质旅游产品的打造和旅游线路的设计)的研究非常薄弱,仅仅分别占总研究篇数的0.6%、1.7%和7.2%,而且2001~2008年,对这3个系统的研究文献基本没有多大的变化,说明时至今日,对地质公园旅游市场系统、旅游吸引力系统和旅游保障系统的研究仍然没有引起研究者的重视。绝大部分集中在地质公园旅游支持系统中地质遗迹调查评价和地质旅游资源开发的研究上,这种状况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我国的地质公园旅游研究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且地质公园的旅游发展处于资源导向型发展模 式上。
3.2地质公园客源市场系统研究进展
地质公园作为一种新型综合性旅游目的地,其旅游开发和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资源一市场一产品3个核心要素缺一不可。目前我国对地质公园客源市场的研究是地质公园研究中最薄弱的一个环节,仅仅有4篇文献。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白凯对陕西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进行了基于地质科学含义的游客认知行为研究,提出了浅认知度国家地质公园的概念,并进行了解释。景艳芳在其硕士毕业论文中,采用调查问卷方法,比较系统地研究了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旅游区旅游者的决策行为、时空行为和游客满意度。但是,这些开创性研究并没有真正从“地质旅游”的角度,识别出地质旅游者不同类型、旅游动机、旅游行为特征及其地质公园客源市场特征,研究深度亟待加强。
3.3地质公园旅游核心吸引力系统的研究进展
3.3.1地质公园旅游线路设计研究
地质公园要想在诸多类型的旅游目的地中独树一帜,必须具有自身特色,不同于一般景区的地质旅游线路。本文所指的地质旅游线路是一种广义的概念,是指凡是具有特定的地质主题,串联了独特地质遗迹景观、其他自然遗迹景观、人文遗迹景观,并为旅游者展示、解说其地质成因或者地学背景的旅游形式,基本与地质旅游产品同义。共有14篇文献以比较重的份量涉及了地质公园旅游线路的研究,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具体个案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地质遗迹特点或者地质公园旅游资源的基础上,探讨地质公园旅游线路的类型,或者简单设计几条不同主题的旅游线路,这类研究是地质公园旅游线路研究的主体,占86%。如黄金火对大金湖世界地质公园旅游产品设计与开发的研究即属此类。另一类是理论性比较强的文献,但仅仅只有两篇。庄寿强首次对地质旅游和旅游地质这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进行了辨析,提出了地质旅游线路的三大类型,即弥漫型、插入型和连贯型地质旅游线路,首开地质旅游线路理论研究之先河。杨振之从旅游产品的角度,研究了地质公园的旅游产品转化问题。
3.3.2地质公园解说体系研究
(1)地质公园解说体系概述与综述研究。建立完备的科学解说体系,向游人主动普及地球科学知识,是地质公园区别于一般景区的最大特色。然而,科学解说系统仍然是地质公园研究的薄弱环节。陶奎元等从地质公园解说系统规划的角度研究了解说系统的结构、建设内容和解说的方式。严国泰研究了国家地质公园解说系统的科学性问题和实现途径。
(2)地质公园博物馆研究。地质公园博物馆是向游客普及地球科学知识和地方民族特色的重要阵地,也是地质公园区别于其他一般景区的重要标志。目前地质公园博物馆研究文献中,理论性和系统性强,能够切实指导地质公园博物馆建设的研究成果,基本上还处于空白状态。已有的14篇论文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探讨地质博物馆建设与地质公园建设关系的,另一类是关于地质公园博物馆设计的。例如,曹颖在其硕士论文中,以王屋山一黛眉山世界地质公园陈列艺术设计为例,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地质博物馆陈列艺术设计的方法和理念。
(3)地质景观解说研究。地质景观(景点)解说体系是科学解释地质景点形成机理、普及科学知识的良好途径,也是地质公园存在的标志,但仅有两篇文献专文论及,其余大多散落于地质公园解说系统概述的研究文献中。庄寿强研究了地质公园中标牌的类型及其表述的内容,认为应该根据旅游者身份的不同,建设专为地质人员设立的地质遗迹点标牌和为普通游客设立的地质景点标牌。由于地质公园地质景点形成机理对普通旅游者来说太过深奥,除了上述物质性的标牌解说之外,还需配备专职的地质导游人员解说,这也是地质公园的核心吸引力和标志之一,然而专门研究地质导游人员如何解说的文献还没有见到。
(4)地质公园导引标识研究。对地质公园导引、标识系统的研究也非常薄弱,只有3篇文献专文论及。胡光晓探讨了地质公园景区路标与环保卫生桶的结合机理与路标的设计思路。主要是以个案为研究对象,缺乏理论总结性的文献。
3.4地质公园旅游保障系统的研究进展
3.4.1地质公园交通、食宿、康乐、购物设施与服务体系研究
由于大多数地质公园是在原有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基础上建设的,这些景区原有的基础设施和交通、食宿、康乐、购物等设施已经比较完备,因此,专文研究地质公园基础设施和旅游接待设施以及服务的文献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只有王聪在其硕士毕业论文中探讨了构建满城地质公园旅游交通网的问题。如何结合地质旅游资源特色和主题形象,将地质公园的元素有机整合入现有的设施和服务中,体现地质公园特色,将是今后研究的方向之一。
3.4.2地质公园信息保障体系研究
连接旅游者和地质公园桥梁的旅游信息通道的研究也是当前地质公园研究的盲区,尚未看到专门研究地质公园如何为旅游者提供地质旅游服务(如地质旅行社服务研究)和信息服务的文献。研究地质公园信息保障系统的文献全部集中在地质公园的市场营销方面,但也仅有10篇文章,仅占总数的1.6%。例如,白凯以翠华山地质公园为例,比较详细地研究了地质公园的市场拓展战略。
3.5地质公园旅游支撑系统的研究进展
3.5.1地质公园管理研究
(1)地质公园管理体制与管理手段研究。我国已建的138家国家地质公园中,很大部分同时还是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他们分别属于不同部门管理,由于各自为政造成的“扯皮打架”现象突出。因此,地质公园管理体制的研究理应成为研究重点,目前有7篇文献涉及了对地质公园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的研究。卢志明建议借鉴九寨沟、黄龙风景区的管理经验,推行“多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方法。彭永祥以陕西省的地质公园为例,提出了由决策型协调、管理型协调、技术型协调3个层次构成的地质公园保护利用协调的理论模式。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地质公园遗迹保护、游客监测、资源管理的基础和科学管理的手段。目前,GIS技术在地质公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已处于起步阶段,主要集中在硕士毕业论文中。如李富兵等8名硕士在其毕业论文中以具体地质公园为例,探讨了地质公园旅游信息系统的构建与实现问题。这些大都是GIS在地质公园中的应用与实践,有关这方面的理论总结还需要进一步深入。
缺少法律依据是地质公园依法管理的最大缺陷,也是地质公园管理研究的最薄弱环节之一。华国红等从立法的角度探讨了地质公园的法制建设问题,王爱民在其硕士论文中,对完善五大连池世界地质公园的法制建设提出了设想。
(2)地质公园管理策略的研究。分析地质公园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探讨地质公园的对策与管理策略是地质公园管理研究的主体。如陈安泽等对中国地质公园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的研究是典型的代表。
3.5.2地质公园人力资源研究
地质公园作为一种新兴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 需要大量高素质复合型公园管理人才、环境保护人才、产品开发营销人才、基础地质研究人才以及地质导游人才。目前只有5篇文献专文对此进行了研究。如郭婧对地质公园导游人员的培训与管理进行了探讨。当前,由于地质公园各类管理人才缺乏,已经造成了地质公园建设和管理的诸多问题,需要相关理论的深入研究和对实践的指导。
3.5.3地质遗迹调查评价研究
地质遗迹调查评价是地质公园遗迹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基础,也是开展地质科普旅游的前提。目前有183篇文献对此开展了研究,是研究最集中的领域之一,占总体文献的29%。地质遗迹调查评价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地质遗迹特征与综合评价研究,有145篇,占该部分的80%,绝大部分研究是以具体个案为例,描述地质公园内不同地质遗迹的结构与特征,或者从科学价值、观赏价值、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多是定性描述。如王同文等对泰山的地学价值、自然与文化价值等的研究。另一类是对地质遗迹或景观成因评价,数量较少,有38篇文献,如孙洪艳等对内蒙古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青山花岗岩臼的特征及成因的研究。
3.5.4地质遗迹的保护研究
地质公园建设的首要目的是对地质遗迹及其依存环境的保护,保护的基础工作就是对地质遗迹类别、登录等进行研究。然而,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也非常薄弱,只有13篇文章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讨(表4)。陶奎元等对地质遗迹进行了不同角度的分类,为地质遗迹的调查、保护和登录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由于分类不统一,各有侧重,在实际工作中也造成了诸多不便,今后需要加强这一方面的研究,制定出一个统一的分类方案。
分析地质遗迹保护存在的问题,探讨地质遗迹的保护对策与管理策略是地质遗迹保护研究的主体,共有64篇文献,占该部分研究文献的83%(表4)。这些研究尽管提出的地质遗迹保护策略或者保护思路比较全面,但研究大多是面面俱到,深度和理论总结归纳不够,亟须加强。
3.5.5地质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研究
自从2002年第一批国家地质公园诞生以来,对地质旅游资源的开发和规划研究一直是地质公园研究的热点,共有233篇文献,占总体研究文献的37%。其中,对地质旅游资源开发战略的研究有195篇文献,而地质旅游资源开发理论性较强的研究则比较薄弱,只有38篇文献。
(1)地质旅游资源开发理论的研究。目前,对地质旅游资源或者地质公园开发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地质旅游资源概念与分类的研究。对于地质旅游资源的定义与分类,不同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陈安泽等对此做出了开创性和代表性的工作。目前对地质旅游资源概念的定义和分类还比较混乱,仍需要不同背景的研究者对此开展深入的探讨。②地质旅游资源或者地质公园开发模式的研究。如李晓琴等通过对比生态旅游与地质科普旅游的相同点,认为生态旅游是地质公园旅游的战略选择,并从功能分区、产品设计、解说系统等6方面提出了地质公园生态旅游的开发模式。③地质旅游资源或者地质公园规划理论的研究。后立胜、钱小梅等分别从地质公园的旅游功能、地质遗迹类型和保护利用程度等角度,对地质公园进行了分类。李同德、郭建强等分别对地质公园规划的性质、调查方法、选址、功能区划等方面开展了较深入的研究。这些理论性较强的文献是指导目前如火如荼的地质公园开发建设的宝贵财富。
(2)地质旅游资源开发策略的研究。地质旅游资源开发策略是研究主体,占该部分研究的84%,大多数以具体的地质公园为研究个案,在分析地质旅游资源的特点或者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战略性的开发方案或者建议。这部分研究大多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具体的地质公园开发也有借鉴意义,理论深度尚待加强。
4 我国国家地质公园旅游系统迫切需要加强研究的几个问题
由上可知,我国国家地质公园旅游系统的理论研究非常不平衡,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地质遗迹调查评价和地质旅游资源开发战略上,而地质公园客源市场系统、地质公园旅游核心吸引力系统和地质公园旅游服务保障系统的研究极其薄弱,而且至今仍然没有引起研究者的重视。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国家地质公园旅游开发进程的加快,其基础理论研究已经严重滞后于地质公园旅游开发建设的实践。结合当前国家地质公园开展地质旅游遇到的突出问题,以下几个方面迫切需要得到加强研究:
4.1地质公园旅游主体的研究问题
设立地质公园,必然要面对3个问题,即地质公园为谁服务?服务对象希望得到什么?如何使服务对象得到所求?这3个问题无一不指向服务对象――公众。因此,公众的主体性参与及其受益问题应该是地质公园建设的重要目标。然而现实情况并不乐观,不少地质公园往往是只见山不见人,缺少人本意识和人文关怀,成了“专业研究者的地质公园”。突出表现在对游客的公众心理与行为研究把握不够,如游客的心理及行为特点、参与模式、认知模式等。常常把旅游者看成是纯理性人、科学人、地质工作者,自觉不自觉地剔除了地质公园参与者作为轻松愉快的旅游者的角色定位。地质公园既然是“公园”,必然要面向公众。因此,地质公园旅游服务对象有哪些,不同旅游服务对象需求特征、认知模式和行为规律到底如何,它与其他景区游客的需求异同点是什么等基本问题,是一个非常迫切需要加强研究的领域。
4.2地质景点与地质旅游线路研究问题
地质旅游景点是地质公园开展旅游的最小单位。地质景点与地质公园内的地质点是不一样的,二者最根本的区别就是看地质点是否对大多数普通旅游者具有吸引力。如果有吸引力,这样的地质点才是地质景点,否则就仅仅是地质点,而很难成为吸引普通旅游者参观的地质景点。然而,当前国家地质公园普遍存在着地质景点与地质点不分的现象,往往在地质点旁边插上一个解说牌,就算是开展地质旅游了,直接导致了目前我国大部分地质公园开展地质旅游的“三无”现象,即地质公园内大多数甚至全部的已有旅游景点基本上与地质无关、大多数甚至全部所建的地质点基本上与旅游无关以及导游基本上对地质景点成因一无所知。目前在学术界,对地质旅游景点建立条件、组合规律、命名原则等基本问题的研究仍然处于空白状态。
在地质旅游线路研究方面,尽管目前有14篇文献,但是86%的文献都是浅尝辄止,仅在简单分析某个地质公园的地质遗迹特点或者地质公园旅游资源的基础上,简单探讨地质公园旅游线路的类型,或者提出几条不同主题的旅游线路,缺乏深入、系统的市场调查与分类。由于对地质公园旅游主体的认知模式、参与特点、行为规律等把握不准,设计出来的地质旅游线路可操作性和指导性较差,基本上与原有的景区线路没有多大的差别,游客过去怎么游,现在还是怎么游,真正的“地质旅游”并没有开展起来。
因此,以市场为导向,加强对地质景点建立标 准、地质旅游线路组合规律,以及如何针对不同游客需求与传统旅游线路整合等研究,是当前国家地质公园旅游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研究的一个问题。这部分的研究需要旅游学者、地质学者等多学科研究者通力合作,融入创造性的思维才可顺利进行。
4.3地质公园旅游解说研究问题
地质公园的旅游解说系统过于专业化是目前被人们最为诟病的焦点之一。突出表现为地质景点标牌解说、地质公园博物馆布展解说等为一大堆令人生涩难懂的地质专业术语,而地质导游人员对地质景点的解说却与地质内容无关,仍旧是以往的神话传说故事,这与地质公园普及地球科学知识的建设目标难以一致。目前地质公园解说方面仅有的几篇文献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忽略了对解说受众的深入研究。因此,借鉴国外国家公园环境解说的先进经验,加强对地质公园解说受众、解说内容、解说方式与解说效果等基本理论研究,理应成为目前地质公园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焦点之一。
4.4地质遗迹调查评价研究问题
尽管地质遗迹调查评价研究是当前地质公园研究最集中的领域之一,占总体文献的29%,但是从对地质公园旅游的科研支持与服务来看,目前地质遗迹的调查与评价研究还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为:(1)对地质公园整体价值与主要地质遗迹独特价值的“深度”研究不够,与全国或者全球范围内同类地质公园或者地质遗迹价值的对比研究更显不足。这就造成地质公园的标识与导游过程中忽视价值性的表达,旅游者在地质公园的感觉常常是云里雾里,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使得地质公园的设立好像成了纯经济利益驱动的产物或者形象工程,而无法认识珍贵的地质遗迹的真正价值。(2)对构成地质旅游基本单元的、单体地质遗迹景点的成因研究薄弱,仅占该部分研究文献的13%,这就使得地质公园开展地质科普旅游的价值大大降低。(3)能够整合各种资料,对地质公园区域的自然、经济、人文等景观的地学背景、地质遗迹或景观的成景过程“深度”研究不够。
地质公园是科学公园,如果缺乏对地质遗迹的地质背景、成景过程与地质公园区域各种景观地学背景的整合研究,缺乏地质遗迹独特价值深入研究,开展地质公园科普旅游就成了无源之水,直接影响着地质公园存在的价值。显然,上述研究至关重要,是地质公园最为迫切需要加强的基础研究领域。
4.5地质遗迹的保护研究问题
地质遗迹保护是设立地质公园的首要目的,然而这方面的研究却并不尽如人意。除了上述提到的地质遗迹分类研究、保护策略研究存在的问题外,地质遗迹的保护规划研究也存在较多问题,突出表现在:一是大多数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的保护规划照搬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三圈保护模式,而忽视了地质公园内地质遗迹主要是以点、线、面交互存在的实际,保护流于形式;二是地质公园保护规划与其他规划如城市规划、土地规划、旅游规划、风景名胜区规划、自然保护区规划衔接性与整合性差。其结果自然是地质公园边界与其他规划边界模糊不清,加之规划面积不当,地质公园内地质遗迹保护与潜在的矿产、水等资源的开发矛盾重重,使地质遗迹保护规划难以得到切实执行。因此,如何设计具有地质公园特色的地质遗迹保护与旅游开发模式,如何整合与其他规划的关系等重大理论问题,亟须学术界深入研究。
4.6地质公园体制与机制创新研究问题
近些年,旅游景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创新问题已经成为旅游行业最热门的话题之一。旅游景区的体制创新在政府层面、业界和学术界都备受关注,各方面都为此积极探索和实践。目前我国国家地质公园管理条块分割、政出多门,地质公园管理体制与机制问题仍然是制约国家地质公园遗迹保护与旅游发展的瓶颈之一。
实际上,目前我国国家地质公园大部分面积巨大,如内蒙古克什克腾国家地质公园,总面积为1750平方公里,占整个克什克腾旗总面积的8%,是一个集第四纪冰川遗迹、花岗岩地貌、火山遗迹、温泉资源、沙漠、草原、河流及湖泊为一体的综合性地质公园。其中包含了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个省级自然保护区、2个国家森林公园、1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等,是一个典型的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大型综合性地质公园。因此,国家地质公园的利益相关者非常复杂,不仅包括上述不同的资源主管部门及政府机构(中央政府、地方政府),而且包括旅游者(大众旅游者、地质旅游者、生态旅游者)、旅游业(旅游经营商、交通经营者、饭店、旅游零售商等)、当地社区(直接旅游就业者、非直接旅游就业者、当地企业人员)、压力集团(环境、野生动物等非政府组织)、媒体等其他利益相关者。不同的利益相关者诉求不同,经常发生矛盾和冲突。所以国家地质公园体制与机制创新,不仅要考虑不同政府部门之间的协调,而且要考虑社区、旅游者、非政府组织、旅游业等各种旅游利益相关者的诉求。只有所有的地质公园旅游利益者同时实现自己的利益,地质公园的旅游可持续发展目标才可能真正实现。
然而,目前大多数国家地质公园还没有建立一个合理的利益协调和分配机制。利益相关者角色的错位、缺位,其间关系的交叉、矛盾是制约我国国家地质公园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如何界定国家地质公园旅游利益相关者类别、地位及其利益诉求,如何研究在国家地质公园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建立一个多目标、多受益主体的和谐共生的利益协调和分配机制,是国家地质公园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之一。显然上述内容需要不同学科专家的深入研究,为国家地质公园的规划建设和经营管理提供实践的指导。
关键词:知识;经济价值形态;资源;资本;生产要素;知识经济
中图分类号:F06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3)07-0045-04
现时代,关于知识的经济意义已不容忽视,知识的经济价值地位彰显。然而,由于知识的不确定、不精确和不全面等特性,使得人们往往难以准确把握知识的价值量及知识的效用价值。在认识生产活动中知识的高附加值和高回报率的价值现象时,更是难以给出具有说服力的解释。美国经济学家保罗·罗莫在他提出的经济增长的四要素理论中,将知识分解为两个可量度的要素。这一认识无疑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思路:解决经济学中的知识悖论、价值冲突的问题,首先应从知识的确定性与依附性入手,才能寻找到解决问题的线索。英国学者马克斯·H·博伊索特认为,“知识远远不是一种同质的存在物;随着时间推移,它会经历重要的形态变化。”[1]可见,知识在一定的经济条件和社会环境下,会呈现具有不同规定性的经济形态。本文将从这一观点出发,考察知识形态产生和存在的前提条件,探索知识因素确切的经济价值形态,通过探讨经济活动中知识要素的稳定性和独立性,把握知识的价值质量及量化形式,进而阐释知识价值形态相互之间的关系及其在社会生产活动中的经济效用等,为准确理解、全面把握和精准分析知识产业的经济活动提供一些参考。
一、社会化大生产推动下的知识的资源形态
通常,知识资源可以有两重解释:一是人类历史积聚的知识储藏,一是社会经济活动需求并被重新认知、再塑和积累的知识储备以及人类知识活动的创新成果。经济学所认为的知识资源是“进入经济运行系统的人类知识,这些知识可以用来促进物质生产,从而产生市场价值,也可以用来直接作为精神消费对象”。[2]世界上一切无形或有形的物品和文明产物,不是随意没有任何条件就能成为经济资源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可以称为知识资产,知识储藏却并不必然是资产形式的知识资源,而知识储藏到知识资源的转化,只有在社会化大生产的环境与条件下才得以成为现实。由此推断,经济学认可的经济资源只能是知识储备与知识创新成果。
工业文明以前的经济时代,知识对于人类生存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未在人类的经济活动中尤其是农业经济自给自足生产状态中被纳入资源体系。只是在工业经济时代,知识的资源地位才获得公认。蒸汽机的出现,不仅意味着机械力代替人力和兽力,机器工业的社会化大生产在抛弃手工生产方式的同时,还扬弃了手工业匠人们的手艺秘诀。基于手工业生产的、个人具体的手艺知识已难以满足社会化大生产的高度集中和专业分工对于知识的需求,社会化大生产所需求的标准化、精确化、大众化的创新性技术工艺知识,开始成为工业经济时代人们自觉关注、积极寻求的资源要素。每一个社会历史的经济形态都有自己特有的资源范围。文艺复兴运动伊始形成的人文精神资源的丰富和优化成为工业革命的先导,科技资源的创新和积累成为工业经济持续增长的强大支撑,科技首次发挥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在工业化、信息化的推动下,知识经济的资源范围包括知识积累、学校学科积淀、教育资源、与知识经济密切相关的信息技术及网络基础等。实际上,在工业化、信息化的推动下,适应社会分工和专业化要求,现实当中的知识资源形态不断随着经济发展而变化,进而对社会经济形态、经济活动与运行过程、社会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的演变进化产生巨大影响。如人力资源方面,长期起主要作用的体力资源逐渐隐退,智力资源开始成为改造社会的强大力量。
社会化大生产还持续不断赋予作为资产的知识资源在工业经济的不同发展阶段形式各异的资产形态。工业化初期,知识只是生产要素中的外生变量,没有获得独立形态,也不为人们所认识,实际上作为公共知识被免费使用。工业化发展时期,知识作为生产要素全面融于经济生活当中,知识要素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知识资产已发展成为比自然资源更为重要的经济资源。而在信息化时代,知识活动发生重大变化,知识生产的规模化使其在社会分工中获得独立形态的地位,知识产业成为产业结构中新的产业,随着工业发展由从属地位向主导地位发展,智力资源正逐渐开始主导社会经济。美国经济学家杰里米·里夫金说,“现在,信息和自动化却要代替人的思想(部分脑力劳动)。‘智能’将在各个领域代替人劳动或工作。” [3]社会化大生产的组织形式还直接推动着知识发展的最高形态——科学知识不断创新发展,从而进一步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新动力源泉。科学探索、科学发现、技术创新等知识活动已经不再是实践活动的附庸,知识获取、传播、创新成为社会分工体系中某些人的职业性活动,独立从事知识探索和传播的组织对于知识创新具有更重要的意义,社会化大生产中的知识活动与经济活动呈现出愈来愈密切的关系,对现代社会生产活动更是具有重要影响。
从知识生产的角度分析,知识的事实和效用如影随形般依附于有形的实物载体,决不能离开物质载体而独立存在,否则便难以谈及其效用和价值的发挥。一般而言,我们总是依据经济资源的效用和稀缺性、知识的生产性和知识的无形与物质依附性,从知识的内容体系、构成要素、表达形式、载体形态、表达技术方法和工具手段等入手对知识资源形态的质量形式进行深度认识。知识资源按照存在状态可分为存量知识和流量知识,存量知识是指有人类历史以来所积累起来的知识,流量知识是指当前所创新的知识。尽管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提出了一套测度知识的指标体系,这套体系提出了测度知识投入、测度知识存量与流量、测度知识产出、测度知识网络、测度知识的学习五个基本概念,但是,对于知识资源的全面测度还是比较困难,目前还没有公认的、行之有效的测定方法。以人力资源为例,人力资源管理认为,人力资源是一种数量化概念,人力资源可以量化(可以直接以人头计算),但不能直接反映出个体的素质差异(要反映必须对其构成要素进行细致分析)。然而,含有不同层次和不同专业的学科知识与专业技能对于人力资源个体来讲又极为重要,因为没有专业知识,人力资源也就无法在相应的岗位上从事专业工作了。显而易见,对人力资源价值的计量不仅要采用货币性计量方法,而且要采用非货币性计量方法,两者缺一不可,任何单一的计量方法都会导致对人力资源价值的不准确估值。非货币性计量方法是按照主观预测和经济上的估计进行计量的方法,其核心在于以人力资源的才干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来决定其在组织中的价值。影响人力资源非货币计量价值的因素主要有员工的文化程度、技术职称或职务、技术工种、实际工龄与年龄、健康状况等。货币性计量方法是指将人力资源价值资本化进行计量的方法,计算对象包括个人价值和群体价值。主要有收益法、未来工资报酬折现法、未来收益折现法、非购入商誉法、边际分析法等。由此可见,无论知识资源的测度是否完整、准确与可靠,随着机器工业的产生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化大生产中的知识活动与经济活动呈现出密切的正相关关系,知识要素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知识资产已发展成为比自然资源更为重要的经济资源。
二、现代产权制度激励保障的知识的资本形态
现代工业越来越依靠知识资本的运用,那么,如何避免知识效用的共享与知识的资本化之间的严重冲突,亦即如何在发挥知识效用的同时保障知识所有者的权益,也就成为知识资本化形成和实现的重要前提。理想的做法,知识资本应该能够按照市场的价格自愿地以货币形式进行交换从而实现其市场价值。可现实却难尽人意,知识资本的交易很难完全依照“看不见的手”的原则顺利进行,时常存在着根本不发生经济支付的经济交易,尤其对于大量投资于研究与开发的经济活动而言。市场失灵必然招致政府的介入,由政府主导的现代产权制度应运而生,为知识资本化的实现提供了最为基础的制度条件。
现代产权制度包括企业产权制度与知识产权制度。知识资本分为人力资本和知识产权资本两类,人力资本是企业知识资本的基础,表现为企业员工所具有的各种技能和知识,它是以隐含的方式存在着,难以进行编码;知识产权资本是显性化的或明示的知识资本,包括各种发明、专利、论文、著作、商标、管理制度、作品、企业声望、市场美誉、顾客关系、企业的品牌等诸多物化或明示的知识。学者们普遍认为,知识产权赋予知识成果的人身与财产权利。在知识创新的自然垄断以外,知识产权制度是保护私人领域投资于知识的最有效和最重要的制度。建立知识产权制度的原因在于,仅有知识创新的自然垄断不足以实现知识生产的成本补偿,不利于创新者获得足够的创新利益。如果这种利益不能实现,社会的创新动力就会枯竭,知识生产和再生产循环就难以进行。而对于人的劳动力,萨缪尔森这样论述,“最有价值的经济资源,即劳动,不能像私人财产那样成为可以买卖的商品。自从废除奴隶制以来,将人的赚钱能力视为一种其他的资本财产,这是违法的。你并不能自由地卖出你自己;你必须在某个工资价位将自己租借出去。”[4]实际上,学者们对知识资本化的界定涉及劳动力、人力资源、智力、人才、知识产权、信誉等广泛范畴,人力资本并非抽象的劳动,而是通过对人的投资形成和积累的人的知识存量和知识水平,表现为人从事知识性、创造性活动的能力。人力资本投资包括教育投资、医疗卫生保健投资、劳动者迁徙投资、信息投资等;所有具有创新知识的劳动者都是人力资本的拥有者,尤以企业家、科学家、工程师等知识创新劳动者为代表。新近,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文件有关“允许和鼓励品牌、创意等参与收入分配”的决定,就是对人力资本最好的诠释。当然,不是所有知识都可以转化为资本,只有生产应用性知识才能资本化,科学发现和基础知识都需要经过研究开发转化成可以为生产所应用的技术知识后才能实现资本化。实现知识的资本化需要满足知识本身的资本性要件、经济发展水平要件、完善的法律制度要件、发达的金融环境要件等四个条件。其中,法律的严格保护是知识资本化的重要推动力量。世界各国都制定并实施各种政策和法律保护知识产权,甚至扩大知识产权的定义范围。如信息产权立法、对无创造性数据库保护的设想等,正因为法律对知识产权提供越来越严密的保护,推动高科技企业将知识产权作为存量资本持有,且成为企业持续增量的战略需求。
知识资本化的内容主要指参与投资和分享收益。在知识经济的主导产业即高新技术产业整体分配体系中,知识要素与其他传统的资本形式和一般劳动资源相比,通常具有更高的报酬率。根据依附载体不同,知识分为以人为载体的隐性知识和以专利、发明创造和特殊技术等形式存在的显性知识。隐性知识资本化表现为人力资本的积累和权益化、证券化,其关键是要明确人力资本所有者,即知识劳动者对人力资本所拥有的所有权,赋予其享有人力资本所有权权益,通过人力资本股权化和证券化来实现资本化,通常以持有股票或股票期权方式来实现。显性知识资本化表现为专利、技术等知识产权资本化,就是要将研发和技术投入成本予以资本化,明确和保护创新知识与技术的知识产权,使专利、发明、专有技术等知识所有者享有资本收益权。一是在技术市场通过知识产权交易,以资本品交易形式实现知识资本化,知识产品的购买者往往将其作为类似机器设备等资本品来购买和使用,如引进技术;二是通过知识产权和技术入股形式,实现知识产权资本化,将知识产权或特殊技术知识评估作价后投资入股,享有投资者权益。
从投资活动的角度看,资本与流量核算相联系;而作为投资活动的沉淀或者累计结果,资本又与存量核算相联系。美国学者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是国家和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一个国家的人力资本量越大,人力资本质量(劳动力受教育程度、科技文化水平和生产能力)越高,经济增长能力也就越强,这是因为高质量的人力资本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资本与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更进一步证实,知识资本已经成为影响经济增长的第一投入要素,是一个国家、地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价值创造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驱动因素。
三、蕴含着智能信息技术的知识的商品形态
知识的商品形态是指人类脑力劳动产物的商品价值属性。知识的商品形态通常表现为产品和服务,作为生产结果的知识可以分为投资产品、消费产品或者用于生产其他产品的中间产品。服务主要指信息服务,按照知识产业的规定,信息服务又具体分类为法律、工程、会计审计、医疗等职业性知识服务,金融、保险、证券、房地产及财务等信息服务,政府立法行政的管理服务等。无论与有形物品结合的知识还是纯粹形态或者观念形态的知识,只要不被认为是社会生产过程的产物,就难以进入经济学研究领域,主要是这种形态的知识很难进行交易,多是单向传授或者通过溢出效应发挥作用,原创者或传授者基本不通过传授活动获取收益。到了后工业时代,当知识生产越来越多地呈现商品生产特点、越来越多地与交换经济形态结合起来时,知识也必然获得商品属性,成为交易客体,产品本身只不过是一种知识的载体。
所谓商品交换,不过是知识交易的特定形式;作为方法和手段存在的劳务和服务,其生产和交换也可视为知识生产和交易。“不管是劳务、服务还是有形产品,它们作为特定的知识赋存形式,以其本身的特性,为知识生产和交易提供了可控性,是知识生产商品化最普遍、最原始的形式。”[5]与以往商品不同的是,电子信息技术渗透于学习与教育、研究与开发、出版与传媒等知识生产的环节中,深刻影响了知识的生产方式,产生出截然不一样的商品价值。比如,植入智能信息技术的知识商品克服时空局限、延伸人脑的功能、开拓新的消费领域、拓宽知识服务应用的范围和规模,不仅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生产知识的能力,而且颠覆性地改变了人类劳动的方式。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的广泛廉价的应用使得艰难的知识传播扩散、信息服务交流、数据加工处理变得轻而易举,使更多的人享受到知识消费的益处。知识的商品化与智能信息技术进步几乎相伴而生并不断深入提升知识的效用、价值和福利,具有人工智能控制的机器体系替代的不仅是人的体力劳动,还在逐渐替代人的脑力劳动,用最小的功耗完成复杂思维的知识探索工作,电子信息技术加速信息资源替换物质资源的过程也为大规模多领域信息服务和知识消费创设了可能。知识产品和服务依赖信息技术的创新竞争谋求知识成果高附加值最大化收益的实现,依靠廉价智能产品的大范围推广普及最大限度扩展市场容量并不断改善社会福利。
知识的生产活动可以区分为公共知识生产和私有知识生产。公共知识生产包括科学研究、重大工程项目、高等教育、国民基础教育、科学普及、公共图书馆、技能传递和知识传承等多种情况,私有知识生产也包括教育培训、组织中的学习、默会知识的传播、研究开发、组织设计、经营管理方案策划、计算机软件、出版专利等诸多种类。公共知识生产的生产和交易的可控性很差,私有知识生产一般是那些解决特殊问题、满足人们需要、生产和交易过程可以控制的知识生产。这两种生产的结果并不全部具有商品价值形态。价值是对交换活动的计量,不参与交换的知识活动和知识,不具有价值。智力劳动是否创造价值,以是否形成生产和交换可控制的新知识为条件。公共知识产品显然不具有商品形态,私有知识产品可以表现为也可以不表现为商品生产过程和交换经济形态。在实际的经济活动中,人们把知识特别是技术性知识作为稀有的商品进行买卖是一种常见现象。进入工业社会以来,知识日益成为生产资料与消费资料的必需产品,人们更是将专利使用权、商标使用权、技术秘密或诀窍使用权进行买卖、转让,并视作为与经济发展有直接关系的重要资本。许多国家从国外引进技术,就是为了节约研究、试制新产品的投资和赢利时间去占有市场。
经济学认为,市场中的产品和服务都有价格,即商品的货币价值。价格还是一种信号,反映着对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决策的协调和平衡。对于知识商品而言,其价格不仅遵循经济学的一般规律,还因知识生产的成本特征和需求状况,形成知识商品的独特的价格机制。总体而言,知识商品的价格呈现非均衡动态持续下降的变化趋势,与传统经济学的市场均衡理论有显著区别。知识商品特有的价格机制表现为对同一知识商品在不同的市场可以具有不同的价格,各自市场的价格会出现连续下降的趋势。知识商品的价格下降反映市场扩张、市场需求、市场消费群体状况、市场效率、知识商品的交易等情况。知识商品正是通过价格变动在满足社会全部需求的同时把生产的社会福利利益推到极致。知识商品具有满足所有出价高于边际成本的需求的性质,这一点也清晰说明了知识生产、知识商品的高投入、高风险、高附加值、高收益的特征。
四、高度专业化分工的知识的产业形态
依据知识的社会存在和自然状态来看,知识存在状态的高级形式是依存于社会组织的知识,由组织提供的多专业、多学科知识的特定有机结构在经济活动和发展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产业是社会经济中的重要组织形式,产业形态突出表现了知识活动的经济价值,反映着知识的生产水平和发展状况,现代社会经济中的创新都离不开以组织为基础的知识及其创新。产业形态之所以能够表现知识的经济价值是和知识的生产息息相关。当知识生产只是结合在物质产品或者劳务、服务生产中进行,没有获得独立形态,即使知识过程已经开始成为社会生产的组成部分,也通常被看作经济活动中的外生知识、公共知识、免费知识,这时的知识在经济活动和产业发展中的价值地位很难为人们所认识和承认。如果把社会生产看作创新及其扩散的知识生产,可以获得对产业概念的新理解。产业概念基于具有相同技术或者满足同一类需求的企业群,共同的广义技术基础是产业概念的核心。
亚当·斯密在工业革命之初就指出,专业化和劳动分工导致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两个世纪以后,经济的迅速增长主要依靠的是个人和企业的专业化分工,专业化分工提高了资源的生产率,增加了消费品的范围和数量,提高了每个人的生活水平。知识的产业形态与知识活动的社会历史过程、知识生产的发展本质密切相关。人类文明之初,知识活动与生产活动的分离,已表明知识活动的内容与形式根本就源于劳动的分工:在实验科学和工业文明的推动下,现代知识已经不再是实践活动的附庸,而是作为高度独立的人类活动,知识的获取、传播、创新成为社会分工体系中某些人的职业性活动,基于知识分化与融合的社会分工的进一步发展,又为现代社会专门从事知识探索和传播的组织的存在奠定了基础。分工和专业化的过程,就是产业形成的过程。后工业时代,高度专业化分工进一步推动知识生产的创新和传播以产业化的形式发挥规模化经济效应。知识生产的产业化和物质生产的产业化有联系又有所不同,物质生产是以体力劳动和简单知识为导向的社会劳动分工,知识生产是以脑力劳动和复杂知识为导向的社会专业分工活动。源于创新的知识生产是以产业化的形式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最终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知识经济产业体系,以此来实现知识经济的经济效益与社会价值,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知识经济产业体系就是表现知识价值的产业化形态之一。
从系统的观点分析,产业体系呈现为纵向系统的产业链与横向系统的产业结构。比如,高技术产业化是指从高技术产品或工艺的研究开发到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商业化应用,通过技术扩散实现规模化生产的全过程。这一过程可以看成是一个从科学研究、试验发展、产品开发、生产制造、市场营销、成果扩散直至规模化大生产各环节组成的系统。高技术产业链实质上是一个纵向链条,环环相扣,由前至后,顺序运作;任何一个链环衔接不畅,均会引起该纵向系统的功能障碍。高技术产业经济学认为,高技术产业结构是指高技术产业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方式,高技术产业是相对于传统产业而言的,是一个动态的、历史的、发展的概念,并没绝对意义上的高技术产业。今天的高技术产业,随着技术的进步,未来可能就变成了传统产业。因此,对高技术产业的划分需随产品技术集约程度的变化,定期进行测算和调整。产业经济学一般从产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从产业的发展过程、构成要素、要素配置、动力因素以及产业链的完整性、层次性、空间分布等了解和分析知识产业的创新竞争优势、生产效率及规模效益,事实上,实践也证明了高技术化、高集约化、高附加值特征是国民经济知识产业结构高级形态的表现。
五、结语
综上所述,知识的经济价值形态是多样的,主要表现为资源形态、资本形态、商品形态及产业形态,各个形态的价值属性受其所处社会经济环境和生产技术条件影响发挥不同的经济效用,知识的效用反映着经济发展规律的内在规定性。各具特性知识形态的产生形成是知识活动过程的结果。如果说知识活动是知识的生产,那么这一过程也就是消除知识的不确定性及降低知识复杂性的过程。无论知识的资源、资本、商品与产业的经济形态的效用存在多少差异,知识的诸多形态都可依据载体形式归类为人脑、实物、组织等形态。正是由于知识对有形载体的依附性为知识的生产和交易提供了可控性,而知识成果的稳定存在与简单易用又为知识的量化测度、分配和消费创设了可行条件,知识及知识活动必然进入了经济学领域研究的视野,经济学认为所有物品和劳务都应按照市场价格自愿地以货币形式进行交换。从知识生产的角度观察知识经济价值及其形态表现,我们就能更好地明白知识活动与经济活动之间正相关关系的重要意义,就能深入认识作为要素的知识的各种赋存状态相互匹配关系的经济价值,就能清晰了解这些各具内涵的知识形态在社会生产活动、企业组织、产业分工和发展中呈现的地位、作用和影响。遗憾的是,知识资产并非都能精确计量,其计量既有货币性方法又有非货币性方法。
参考文献:
[1][英]马克斯·H·博伊索特.知识资产——在信息经济中赢得竞争优势[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51.
[2]陈洪澜.知识分类与知识资源认识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91.
[3]美国信息研究所.知识经济:21世纪的信息本质[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