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6 15:58:5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大学生联合对比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大学生 宅人 心理特性 消费行为 营销理念模型
一、研究目的
时下互联网融入人们生活,逐步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随之出现的一个新兴群体“宅人”引发社会关注。在前期的文献综述研究中,笔者发现日本学者对于宅人群体相关研究较为成熟,包括对宅人群体的定义、分类、原因和态度评价。统而言之,“这群人痴迷于动漫、网络游戏及过分沉溺于某事物,以至足不出户,被称呼为‘御宅族(おたくぞく)’。”(乐曲 2010)笔者初步统计国内学界对于宅人群体的关注和研究尚处起步阶段,对搜索的论文统计共50篇,有关宅人的描述性性文章较多,而学术性学理性的文章较少,学术界对宅人的系统认识还有待继续。
课题组在研究前的试探性测试中发现大众对于“宅人群体”的认知大多带有偏见――认为他们不善交际、沉溺娱乐、性格孤僻等。笔者猜想宅人群体并不是如大众所认知的一样,希望通过研究发现宅人群体心理特性、消费行为等特点,结合专业视角,提出一个可供参考的营销理念模型。故选大学生群体中的宅人进行研究,利于未来市场的细分和开发,帮助企业寻找网络营销之赢利点;也能够满足该群体的物质、精神层次需求。
二、研究方法与过程
课题组以定量为主,定性为辅的原则,结合宅人群体和网络营销的特点,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深度访问和个案研究法。研究分为三个阶段,前期整理大学生群体对于身边宅人同学的认知词频分析,采用开放式结构问卷法获取一手数据;中期聚焦大学生宅人群体本身,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量化和质化相结合,探究大学生宅人群体自我认知,行为特征、心理特征、消费习惯等,通过对比、粘合分析,总结出大学生宅人的特点;后期综合一手信息,借鉴已有文献研究,试探性提出针对该群体的网络营销理念模型。
表1.1 调查研究方法表
运用SPSS通过对问卷变量进行因子分析(方差最大旋转法),从而总结出宅人与非宅人的差异性。由成份得分矩阵分析,对比差异来源的原因。
最后整合分析,给大学生宅人群体下定义,描述其行为特征。基于网络营销时代的特性,提出针对该细分市场的营销理念模型。
三、主要观点与结论
(一)大学生群体对于“宅人学生”的认知
大学生群体对于自己群体中的宅人学生的评价偏消极,认为他们不出门是由于主客观综合因素造成的,认定为“社交恐惧”、“懒惰性情”、“依赖网络”等。受访者对大学生宅人的消极方面的评价词汇集中在“孤僻”、“缺乏上进”、“消极”等方面。
(二)宅人自我认知结论
对宅的认知多元开放化,更多的宅人认为“宅”只是个人爱好,只是一种生活方式和态度,与别人无关。通过深访,我们发现宅人群体对自身的看法各异,将16位受访者对自身宅的认知态度归纳,得出以下四种:否认型,自我认可型,态度中立型和自我批判型。其中,中立态度型所占人数最多。
宅人自我性格认知是内外兼有,深访的宅人群体在自我性格认知中提到的核心词汇包括:内向、动静皆宜、开朗、和善、腼腆、淡定等。接近百分之50%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的性格中有内向的一面也有外向的一面。
1、对社交态度研究结论
宅人的人际交往方式主要依靠网络。大部分宅人学生(75%)选择网络交流、外出见面交流与手机交流,而较为传统的书信交流无人选择。但在一定程度上,宅人喜欢社交,形式不限。大多数 (56%)深访受访者表示喜欢或比较喜欢社交。宅人群体对社交方式并没有特别的偏好。比较偏好网络的原因可归纳为:方便、朋友都用。可见,宅人群体的社交方式很大程度上也受到相关群体的影响。
2、生活行为研究结论
问卷调查中宅人群体接近50%的人表示会或者经常会熬夜,而熬夜的原因主要有三类:工作或学习,失眠习惯以及有关兴趣类的活动。这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大学生宅人群体的健康状况。深访受访者的平均上网时间在3-4个小时。宅人群体经常浏览的网站包括论坛、贴吧、社交类网站、视频网站、购物网站类等。受访者的活动方式大致可分为两类:休闲娱乐型以及兴趣爱好型。花费的时间金钱各异。
3、购买行为研究结论
问卷调查中70%左右的宅人在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的花费在收入的一半以下,同时他们比较注重商品的实际效用,有自己的消费主张,但也会参考他人的意见。大多数宅人是理性的消费者,仅仅是在消费形式上更偏重于网购等行为,信息获取渠道也依赖网络。认为网上商城商品丰富、价格相对便宜,可以足不出户。同时,也有受访者提及会受朋友推荐影响,人际和口碑就是朋友推荐信息渠道的基础。
在深访中谈到品牌偏好时,服饰类品类提及率高,达到61.5%,其次为电子商品类。可见,大学生宅人群体对这两个品类的产品关注度较高,同时也形成了自己品牌偏好,而其他类品牌有待建设,提升空间大。在选择品牌的原因时,受众更注重产品的质量,以及价格。
(三)大众认知与宅人自身认知的差异比较
通过因子分析,得出大学生宅人与非宅人群体的差异性所在:
1、大学生宅人群体更擅长伪装自己的真实身份以及真实动机;
2、大学生宅人群体单位闲暇时间做与工作学习无关的事情更多;
3、大学生宅人群体在网络环境中交际广泛,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较缺乏社交活动。
(四)大学生宅人群体定义及特征
我们认为一般的大学生宅人是更愿意呆在家中(宿舍),花费大量时间来做一些与工作学习关联度不大的事情。对网络等传播媒体有着较为浓厚的兴趣,把大量时间花在网上。性格趋于多样化,存在选择性内向,表现为对熟人唠叨不休,初始陌生人则寡言少语。普遍较缺乏个人计划,没有很强的自制力。有着自己独特的个人癖好(大部分基于网络传媒),并且有意愿投入较多时间、金钱、精力的一类群体。网络购物是主要消费方式,对特定的品牌有着较强的偏好。
(五)针对大学生宅人群体营销理念模型
1、营销切入点归纳
大学生宅人市场以男性为主,注重服饰产品信息并且有购买需求;对电子产品也有一定的主动关注。营销媒介选择策略方面,受访宅人中社交网络接触率很高,对于网购的方式体验更多,所以网络投放广告策略需要关注。以社交类、游戏、动漫、餐饮类网站作为广告投放的重点渠道,挖掘不同类型宅人的特定喜好,关注的类型网站。其中熬夜的人比例很大,所以广告、信息投放的时间选择灵活性更强,可以考虑深夜时段的信息传播,更好利用其注意力资源。
2、营销模型理念模型
针对大学生宅人群体营销模型
3H营销模型是本课题小组的营销理念创想,所谓3H就是商家联合运营(hand in hand),消费者行为习惯(spending habits),人文主义精神(humanism spirit)的英文简称。商家联合运营指在激烈的网络市场竞争中,为中小企业提供机会,提供他们展示商品的第三方平台。消费者行为习惯要求商家要了解顾客并满足顾客的各种需求,这就需要数据库记录消费者习惯从而探索出顾客的喜好,建立牢固关系,维持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人文主义精神倡导的不仅是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还是社会效益的最优化,生产商,顾客,营销中介应是和谐共赢的关系。
宅人营销选择3H作为内容构建的原因主要因为宅人的生活大多数都是在室内度过,所以营销须秉持着“人文关怀”理念,全方位地提供服务。包括:娱乐、餐饮、咨询甚至交友等,而这些品类都存在着几个领导品牌,结合宅人自己独特的品牌偏好,笔者建议为了实现立体的营销构想,那么这些品类可以实行“商家联合运营”,提高资源整理利用率。
3、通过一个具体实例作为进一步阐述
商家联营:企业间可以在同一个广告中展示多种品牌,节约成本;企业间采取标准化生产,生产同质化的产品,共同满足市场的大量需求;共同促进“宅文化”的发展,例如举办相关的文化展示活动,宣扬相关的营销理念。
消费者行为习惯:厂商可以通过信息反馈的方式,促进同一地区的宅人群体之间的交流,给予团购、回扣等优惠,发展新的流行风尚,引导消费倾向;对会员特权进行调整,淡化返利等行为,强调对其他宅人的示范引导作用,加强心理优越感。
人文主义精神:对具有敏锐流行观念,最早进行消费的客户提供优惠,宣传其理念,引导其余宅人的消费观;对地区内具有影响力的宅人进行一对一的专业服务,以发掘其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CIM校园营销研究院.90后的数字生活―90后大学生研究报告[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年8月第1版
[2](美)菲利普・科特勒(印度尼西亚)何麻温・卡塔加雅 伊万・塞蒂亚万.营销革命3.0―从产品到顾客,再到人文精神[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年3月第一版
[3](美)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十版
[4]薛婵娟.基于消费者网络购物行为的网络营销策略研究[D].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5
在公共管理类专业培养领域,传统的教学模式因简单、封闭、单一,严重制约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借助职业胜任力以增强学生在公共部门管理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以此为目标改革创新公共管理教学模式,对培养未来的公共管理人才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明确公共管理类专业大学生职业胜任力的关键指标,建立胜任力模型,为公共管理类大学生的培养和教学改革提供指南。通过对公共管理类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将职业胜任力模型指标植入整个培养体系,构建以提升职业胜任力为目标的实习实践体系,发挥公共部门在大学生职业胜任力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开发公共管理类大学生的职业胜任力。
[关键词]
公共管理类;职业胜任力模型;职业生涯规划
大学生职业胜任力是指对于准备进入职场的大学生所必备的胜任要素的总和。当前社会背景下,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其实质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脱节与错位,大学培育标准与社会用人需要不一致。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把职业胜任力这一人力资源管理领域要素引入高等学校教育培养计划之中,提前获取职业生涯所需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也许可以成为解决大学生就业困境的一条捷径。特别是在公共管理类专业培养领域,传统的教学模式因简单、封闭、单一,严重制约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借助职业胜任力以增强学生在公共管理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以此为目标改革创新公共管理教学模式,对培养未来的公共管理人才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一、大学生职业胜任力的内涵
自麦克兰德(Mcclelland)提出胜任力概念以来,国内外学者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除了应用于组织管理和人力资源外,其他学科也对此进行研究,深化了职业胜任力的内涵和外延。麦克兰德的胜任力是指在工作和有关情境中,帮助个体取得成功的决定性的、基本的个体特征[1]。一般认为,胜任力是指绩效优异者所具备的一种特质,包含能力、技能以及知识。进一步的研究深化了对胜任力的理解,是指在特定工作场景下员工所表现出来的一些关键特征,比如价值观、动机、知识、技能甚至个性,这些都有助于增强其职场竞争力。对于大学生而言,其职业胜任力包含了未来就业所需要的各种胜任要素的总和,既有专业素养,又具备工作能力;既有潜在能力,又能付诸实际。具体而言,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表现为进入职场的一种素养,包括基本的专业知识、具备从事某种职业的技能、对职业的基本态度、所表现出来的职场行为;二是从事某种工作的能力,既包含从事各种工作都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又包括从事特定工作和岗位所拥有的专业技能;三是既包含寻求工作的能力,又包含工作中能体现优良业绩的技能。
二、公共管理类专业大学生职业胜利力
开发的前提: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肇始于20世纪60年代,进入中国后对企业管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教育体制的特殊原因,高校引入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相对较晚。职业生涯规划实现了个人目标、组织需求和社会发展的综合考量,通过对个体主观因素的测定和分析,考虑社会的现实和未来需求,确定个人的奋斗目标,选择合适的职业目标,以此制定分阶段的执行方案。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个体正确认知自我和社会,提前做好职场准备。特别是对于面临就业难的大学生,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生走向成功最重要的先决条件。进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不能等到即将就业才开始,应该从进入高校的第一天就开始进行。不仅仅只是规划大学期间的,也要对未来职业生涯有个初步愿景,关键是把二者很好地进行接轨。整个大学职业生涯规划包括三个过程:一是打好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主要是认真学习公共文化知识以及专业基础知识;二是树立职业发展目标,了解专业未来的发展空间,熟知公共部门对大学毕业生能力和知识的要求;三是学习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和国家公务员制度课程,能够使每个专业学生学习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知识,了解政府部门的岗位分析,了解公共部门的用人之道。
三、公共管理类大学生职业胜任力模型的构建
随着社会的日趋复杂化,公共管理的不可治理性大大增加,这对公共管理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对从事公共管理的人员素质和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明确高校公共管理类人才的培养目标,有必要明确公共管理类专业大学生职业胜任力的关键指标,通过对这些关键特征进行识别,才能为公共管理类大学生的培养和教学改革提供指南。如何识别胜任力,关键是建立胜任力模型。胜任力模型实际上是为了实现绩效目标而所需的各种要素的组合。如何建立模型,一般采用行为事件访谈法(BehavioralEventInterview,BEI)。该方法通过对被访谈者在职业生涯中最成功和最失败的三件事的回顾,探察访谈内容中所表现出来的该访谈者的胜任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比该工作角色中优异者和表现一般者所体现出来的差异,以此确定工作角色的胜任特征模型。为了建立公共管理类专业大学生职业胜任力模型,我们对已就业的公共管理专业毕业生、部分党政机关以及专业教师进行了半结构化的访谈。通过半年多的持续性访谈,结合已有文献的检索总结,根据互斥性、相关性和完备性要求,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初步形成了公共管理类专业大学生职业胜任力的七个基本指标:业务知识、管理技能、社会交往、业务能力、精神风貌、身心特征、成长导向。内容分析最终得出一个七维度的公共管理类专业毕业生职业胜任力的概念模型。每个胜任力指标又包含若干个胜任力二级指标。
四、公共管理类大学生职业胜任力开发方案
根据公共管理类专业的特点,结合公共部门的实际情况,从公共管理类专业胜任力模型的要素出发,将理论学习与实习实践相结合,运用公共部门场景模拟和现场实践,使学生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公共管理类专业大学生具备未来公共管理者的胜任力。具体而言,可以从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将职业胜任力模型指标植入整个培养体系。职业胜任力的模型指标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涵盖了公共管理类专业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必须具备的各种知识和技能要素。国外一些高校的实践表明,只有将所有的模型指标整合到培养体系之中,才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大学生的职业胜任力。将职业胜任力模型指标植入培养体系,首先是根据模型指标,结合公共部门的现实需求以及公共管理类专业大学生的实际状况,设置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理论课、专业拓展课、实习实践课等课程和实习体系,课程改革是课程内容、课程目标和课程方法的系统变革[2]。保证所有培养方案都与职业胜任力密切相关,最终目标是提升大学生的职业胜任力。其次,公共管理类大学生的培养不能封闭在学校,而应该由学校和公共管理部门通力合作,从公共部门的现实需求出发,课程设计与人才培养方案有必要邀请公共部门工作人员的参与。同时,通过举办各种论坛聘请公共部门领导开展专题讲座,甚至直接聘用公共部门工作人员为学生授课,对学生学习质量和效果的评价也可以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第二,构建以提升职业胜任力为目标的实习实践体系。公共管理类大学生的培养必须定位于复合型人才。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地方治理与社会发展需要。作为重要的教学环节,实习实践学时必须得到充分的保障,可以把职业胜任力的模型指标分解到相对应的实习实践中去,设计校内实验和校外实践两大模块。校内实验模块主要是模拟真实工作环境,购置公共部门管理的实验教学软件,通过软件平台的仿真实验模拟公共部门系统的运作,比如电子政务系统、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系统、社会保障模拟系统等,利用模拟真实工作场景的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和网络平台,把公共部门搬到高校的实验室,让学生在实验室模拟熟悉公共部门的运作流程,运用虚实结合、以实为主的教学方式,促进理论与实际的结合[3]。全面提高公共管理类专业大学生的业务知识能力和管理技能,从而促进综合能力的提升。校外实验模块主要通过参与公共部门实际工作,撰写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实现理论结合实际,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实习实践,可以把学到的公共管理理论应用于实践,同时发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成为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的选题指南和写作方向。理论与实际的高度结合既强化了对公共问题的深刻认识,又拓展了实际动手解决现实问题的技能。第三,发挥公共部门在大学生职业胜任力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公共管理类大学生的未来职场在公共管理部门,因此提前邀请公共部门介入公共管理类大学生的人才培养体系,是提升他们职业胜任力的重要一环。首先,培养公共管理类大学生的感性认识。在公共管理类大学生入学之后,组织他们参观和认识公共部门,特别是通过认知实习,选择参观诸如政务服务中心等有代表性的公共部门,初步了解公共部门的职能、组织结构、规章制度和日常管理行为。选聘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公共部门工作人员加以介绍,边参观边了解边学习,可以通过座谈会、实地考察等方式进行,为加强对整个公共管理专业知识的感性认识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破除校内外之间的藩篱,将公共部门领导和专业人士请入校园,为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生开展专题讲座、座谈会、现场问答等。形式可以多样,人员可以因专题而异。围绕社会热点问题和公共管理的现实需求进行讲座或对话,使学生知晓当前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了解公共部门管理的前沿,掌握公共管理的方法技巧。这种形式既严肃又活泼,既有理论知识,又有现实对策,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拓展校外课堂,学生也乐于接受。最后,学校与公共管理部门开展联合培养,合作开发公共管理类大学生的职业潜能。组建联合培养委员会,就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教学课程的安排、实习实践的落实等进行讨论,公共部门可以安排大学生进行实习和就业,学校可以为公共部门提供智力支持和人力资源,促进双方合作共赢。对于公共管理类大学生来说,在公共部门工作期间的宝贵经历可以使他们尽快适应公共管理新常态,获得一定工作经历和从事有价值的工作,从而提高对自身能力、特性、态度和就业潜能的洞察力。
[参考文献]
[2]王行靳.基于职业胜任力的财经类院校人才培养的嵌入路径[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4,(5).
各高校对毕业设计工作的高度重视,已经形成了比较规范的工作程序和管理措施,但随着扩招等形势的不断发展,新的问题也在不断出现:
(1)就业和考研的影响:近年来,由于就业和考研同毕业设计时间上的冲突,部分学生在大四将主要精力和时间都放在了寻找就业机会和准备考研上,部分学生甚至在找到工作后到工作单位进行企业实习,毕业设计有效时间被人为地缩短。
(2)学生主观认识不够,轻视毕业设计工作的重要性:有的学生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而轻视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他们认为毕业设计做好做坏都能毕业,甚至存在突击完成的侥幸心理,更有抄袭的现象出现。
(3)指导教师重视程度不够:部分老师对学生的毕业设计指导不够重视,对学生长期放任不管,或者交给研究生进行指导。老师没能起到很好的监管作用,放松了对学生的过程管理和指导,答辩时给分随意,造成了毕业设计质量的下滑。
(4)选题不合理,没有做到因材施教:有部分老师在制定毕业设计题目的时候,没有从学生的知识结构、兴趣爱好和特长考虑。特别是一些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老师,缺乏指导毕业设计的实战经验,不会根据学生实际特点和特长来制定题目,造成学生无题可选或对所选题目缺乏兴趣的局面。
(5)毕业设计时间安排不合理:毕业设计工作时间一般安排在第8学期进行,而这一时期正是学生寻找就业机会和复习考研的关键时期。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大部分学生需要抽出大量时间来投简历和参加面试,还有部分学生积极准备复习考研,求职、面试及考研耗费了原本该投入到毕业设计工作的时间,导致学生对毕设时间和精力上的投入不足。
(6)管理制度存在漏洞:尽管各高校都有自己的毕业设计管理规定,但在实施细则方面则不尽完善,特别是在“过程管理”方面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从制定题目、审题、选题、开题到中期检查、预答辩、评阅及最终答辩等环节,没有明确的标准和考核指标,导致大部分学生对毕业设计漫不经心,老师指导流于形式。
2加强“过程管理”、完善毕业设计管理体系
针对高校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下滑的普遍性问题,结合我校自身特点,通过建立健全学校及院(系)毕业设计管理及监督检查机构,完善毕业设计各项管理制度及措施,重点强调内容检查与“过程管理”,提供资源保障与政策支持,从而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体系。
2.1制度化和规范化管理
(1)规范化管理:为做好毕业设计的管理工作,我校建立了校、院、系三级管理体系。学校教务处负责制定规章制度、实施宏观管理;学院负责制定详细的实施细则和标准;系一级负责具体的实施工作。(2)制度化管理:学校制定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条例》,对毕业设计的管理机构及职责、选题、时间安排、地点安排、指导教师及学生的职责、论文答辩要求、考核及成绩评定的标准、总结及存档等都做了明确的规定。
2.2严格把好出题、审题、选题关
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工作至关重要。选题合适,既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又能使学生顺利完成毕业设计任务书规定的工作任务,取得预期效果。针对出题、审题和选题,学校采取了以下措施:(1)出题不重复,坚持做到一人一题。学校要求各学院老师所出题目和内容要很好地体现各专业特点,题目尽可能反映当代科技发展水平和最新发展动态。出题目尽可能联系工程实际、结合科研、生产与实验室建设任务等。(2)建立以院、系为主的二级审查模式。由各院(系)进行组织,成立审题小组进行分级审题,尽可能把握好论题的性质及其难易程度和工作量,并逐年进行统计,严格要求各种类型题目都在要求的比例范围之内。(3)提前选题时间、题目选取采用“双选制”。为了使学生对选题有充分的了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我校把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时间提前到了第七学期进行。一方面,可使学生更早地熟悉毕业设计(论文)内容,搜集资料,做好准备工作;另一方面,对学生未选的题目,指导教师有充足的时间进行修改或审查。学院采取“题目公布、双向选择”的做法,组织导师和学生进行双选,即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已公布的题目。同样,经审核后指导教师也可采用学生自拟的题目。这样,确保了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2.3强调内容检查和过程管理
毕业设计(论文)过程,指导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组织管理是保障。为此,我校制定了重视“过程管理”的完善、有效的监督检查机制。
(1)确立以学校、院(系)为主的二级监督检查机制。为了加强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过程管理,提高论文质量,学校成立了以主管教学副校长为组长、各学院教学副院长为成员的检查工作领导小组,以校督导组为检查专家组定期对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组织情况进行检查。
(2)严格把握三个阶段的检查工作。初期检查阶段:学生完成论文选题后,校专家检查组、院(系)教研室对学生的论文选题、论文内容、工作量、可行性等进行检查。中期检查阶段:以教研室或实验中心为单位采取“预答辩”形式对学生论文的进展情况进行检查。后期检查阶段:学校督导组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答辩情况、评分情况组织进行检查,以保证答辩的质量。
(3)推行指导教师“课表制”:指导教师定期指导毕业设计,是稳定学生情绪,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关键所在。学校要求将指导教师到南校区指导毕业设计工作列入课表,作为课程对待并对外公布,学校组织督导组进行检查,教师如按照课表擅自未到则按教学事故处理,老师指导时间固定为每周一次(不少于3小时)。以上方式保证了老师与学生的见面交流指导时间,方便老师的指导与管理。
(4)实行“盲审制度”:即由学校教务处聘请专家对各学院随机抽查的论文进行集中盲审。盲审分合格、适当修改、大量修改、重做四个评判等级。学生根据盲审意见进行修改,对于要求适当修改的论文,修改后可直接上交;对于要求大量修改的论文,修改后由院(系)择期组织二次验收答辩;要求重做的论文,答辩工作将延期至第二年。另外,教务处将根据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开展以及过程检查和结题验收质量等情况,最终确定各院(系)的盲审抽查比例,抽查比例不低于5%。盲审制度的建立,引入了一种竞争机制,对指导教师和学生都有激励,同时,对下一届学生也是个警示。经过我校6年的实践检验,这一措施对保证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有很好的促进作用,相关数据对比如表1。
2.4提供资源保障与政策支持
(1)“协同为辅”、“适当分流”:应对扩招压力所带来的师资不足、设备短缺等客观存在。学校坚持探索建立校企联合指导毕业设计(论文)的新模式。鼓励学生到就业单位去做毕业设计,利用企业的场地和技术力量,完成企业需要的技术课题。实行校企联合指导方式,一方面,可培养学生工程设计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实际工程设计和科研的全过程;另一方面,工作单位的实际课题,任务明确,要求具体,时间性强,能激发学生的工作热情和主动性,增强学生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同时,有利于学生就业后尽早地进入工作角色。这种培养运行方式,学生目标明确,积极性高,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通常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质量能够保障。目前,学校“祖同菁英班”、“卓越工程师班”、国防生“卓越计划”等项目的“3+1”联合培养模式,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学生普遍反映在企业的1年里收益颇丰,毕业设计工作完成圆满。多样化的培养模式加上形式上的协同合作,保证了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
(2)“保障为基”、“氛围为导”:设置补贴环节、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为保障新老两校区运行后毕业设计指导工作的正常开展,学校为回老校区做毕业设计的保送生、到新校区指导毕业设计的老师提供了交通补贴,为师生交流提供便利和保障。
学校一贯重视开放实验室的管理工作,每年坚持公布实验计划外的实验室开放时间、开放地点、开放所能提供的设备及台套数等信息,并在教务处实践教学网等学校相关网站实时,为学生提供讯息。实验室开放不仅为毕业设计(论文)提供了必要的工作场地,更给喜好创新活动的学生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3结论
关键词:才俊资助机构;对比分析;思想资助
德国目前有十三个国家级扶持的才俊资助机构:
一、库萨努斯学业机构,1956年成立,总部在波恩,倾向天主教,要求:1.出众的专业成绩 2.较强的反思能力 3.乐于承担社会责任 4.认真对待自己的信仰,能用自己的信仰为他人做事,信仰天主教。
二、维利西斯特学业机构,1948年成立,总部在北威州的小镇施韦特,倾向新教,要求:1.参与社会性事务的证明 2.学习专业水平的证明 3.信仰上隶属新教 4.如无德国国籍须有较高的德语水平。
三、恩斯特・路德维希・艾利希学业机构,2008年成立,总部在柏林,倾向犹太教,要求:1.超过平均水平的学习成绩 2.在犹太教社区、在社会领域、在青少年工作方面以及在大学生组织中投入热情 3.资助结束后积极参与校友网络平台的建设 4.积极参加机构在思想方面的建设以及奖学金结构内部的事务
四、阿维森纳学业机构,2012年成立,总部在奥斯纳布吕克,倾向伊斯兰教,要求:1.超过平均水平的学习成绩 2.有社会责任感,参与社会事务。
五、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基金会,1925年成立,总部在波恩,亲社会,要求:1.超过平均水平的成绩 2.感到自己与社会民主的价值相联系3.社会政治方面的积极参与 4.特别考虑家人无高校经历以及有移民背景的申请者。
六、弗里德里希・瑙曼自由基金会,1958年建立,总部在波茨坦,亲自由,要求:1.须对政治以及自由的、社会政治方面的事务感兴趣 2.积极参与基金会的事务 3.同高校里的信任导师保持联系 5.在规定时间内以良好至优秀的成绩通过考试。
七、汉斯・赛德尔基金会,1966年成立,总部在慕尼黑,亲基督教社会联盟,要求:1.超过平均水平的学习成绩 2.投身于社会政治方面的事务,有责任意识。
八、海因里希・伯尔基金会,1996年成立,总部在柏林,亲联盟90/绿党,要求:1.优秀的学习成绩 2.从事社会政治方面的事务 3.承担社会责任 4.对于机构的活动应积极参与并提出自己的构想。
九、康拉德・阿登纳基金会,1955年成立,总部在北威州城市圣奥古斯丁,亲基督教民主联盟,要求:1.成绩优秀,接受过普通教育 2.对于本基金会所代表的价值观及政治内容感兴趣 3.对他人和社会承担义务性工作 4.有潜能,有社交能力。
十、罗莎・卢森堡基金会,1990年成立,总部在柏林,亲左翼党,要求:1.较高的专业成绩 2.突出的社会活动的证明。
十一、汉斯・伯克勒基金会,1977年成立,总部在杜塞尔多夫,亲工会,要求:攻读博士学位者除了学术能力外,其博士论文的主题应有一定的社会政治意义,从事工会方面或社会政治上的事务,对一般的大学生要求乐意承担社会责任。
十二、德国经济基金会及其下属的克劳斯・穆尔曼学业资助机构,1994年成立,总部在柏林,亲企业主和雇主,要求:1.参与社会性事务2.社交能力3.联想式思维能力4.交际能力5.超平均水平的成绩。
十三、德国人民学业基金会,1925年成立,总部在波恩,不受政治、宗教和世界观的限制,要求:1.智力方面的能力 2.创造出成绩的准备和动力 3.交际能力 4.社会技能 5.积极发展专业外的兴趣,从事社会性事务。
通过对比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1. 从时间上看,德国国家层面的大学生资助体系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完善起来的。历史最悠久的两个机构已有近90年的历史,而最年轻的机构仅有3年历史。从时间分布来看,几乎每个时期(十年)都有新的资助机构成立。
2. 从空间地域来看,十三家资助机构的总部大多在柏林-波茨坦地区以及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只有两个资助机构的总部在这两个地区之外:汉斯・赛德尔基金会在政治倾向上更亲基督教社会联盟,而该联盟是巴伐利亚州的一个地域性很强的政党,只在该州进行选举和其他政治活动,因此该基金会总部设在巴伐利亚州首府慕尼黑无可厚非。阿维森纳学业机构其总部在下萨克森州奥斯纳布吕克大学的伊斯兰教神学院,该院院长布伦特・乌卡尔是机构的理事。
3. 从派系和倾向上来看,这个体系的特点是结构合理,覆盖面广。
首先,从方面看,在德国信仰几大重要宗教的学生都被照顾到了。德国虽然没有国教,但天主教和新教分庭抗礼,在德国,信仰这两大宗教的人数各超过总人口数的1/4。而由于历史和现当代移民的原因,犹太教和伊斯兰教在德国也有不少信仰者:德国人中约有10万人信奉犹太教,而在德国生活的穆斯林有400万左右,德国250万大学生中大约有3%信奉伊斯兰教。时间上看,库萨努斯学业机构和维利西斯特学业机构是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成立的,这一较为悠久的历史也从侧面反映了天主教和新教在德国宗教系统中的地位,而恩斯特・路德维希・艾利希学业机构和阿维森纳学业机构是近十年内相继成立的,说明德国社会构成的多样性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和接受。
其次,从政治党派的分布来看,德国联邦议院内所有有议席的六个党派都有与之对应的才俊资助机构。这些资助机构在甄选奖学金候选人时往往会包含一个条件,即要求候选人认同本党派所秉持的价值观并对本党派的政治事务感兴趣。由此,各党派在资助学生的同时也是在为本党派培养接班人和争取拥护者。从中不难看出德国对于青年学子在参政议政意识方面的苦心栽培以及让青年人自己选择所支持的党派上的民主和宽容。
关键词:外语专业;实践教育模式;三位一体
一、实践教育的重要意义: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践是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实践教育是指围绕教育教学活动目的而展开的、学生亲身体验的实践活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客体是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客观对象。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理解和消化教师传授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社会活动能力与创新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使之实现全面发展。
二、构建“三位一体”实践教育模式:浙江树人大学外国语学院的探索
作为我国最早成立的民办高校之一,浙江树人大学一直致力于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基于人才培养目标,外国语学院对外语专业实践教育进行了全方位改革,注重实践教学的过程性和延续性,将实践的理念和行为渗透到每个学年、每个教育环节,形成学生实践活动“四年一贯制”。通过建设校内外实践基地,加强与政府、企业、学校、社区之间的合作,加大学生社会实践力度,加强与国外高校间的交流,互惠互利、合作办学、联合培养,多层面、多样化地探索建立外语专业“校企合作、社会实践、国际交流”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新模式。
1.以校企合作为核心,强化直接实践经验
学院积极拓展渠道,整合利用校内外资源,采取多种形式推进校企合作联合培养人才,将课堂教学延伸至企业,让企业培养进入课堂,大力推动课程改革与产业行业发展趋势对接。在专业课程建设中,根据合作企业对于服务外包、金融财务、外贸业务等专业教学进行改革,如加入计算机软件、金融实务、商务礼仪、职业素养等相关课程。此外,鉴于外语专业学生将大量与国际企业接轨的特点,在课程体系中植入国际多元文化、国际证书培训等课程,能扩大学生国际视野,从而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学院根据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特点,拟定不同层次、多个系列的校企合作培训项目,创新多种校企合作模式,为学生提供“点单式”选择,力求做到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有利于满足市场对人才的要求。
模式一是企业利用学校办学场地、师生资源等,投入一定的资金,购置设备、选派业师,双方共同出资建设校内实训基地。“东忠班”即为此类模式。杭州东忠集团出资在学校设立校内实训基地,该基地由学校和企业共同管理,除了满足正常的教学需要,还为进入企业的大学生提供各种软件课程培训。模式二是学校利用企业场所,提供资金或购置设备,在企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基地主要由企业负责管理,提供学生实习、实训、就业、“双师型”教师培养以及企业项目研发和培训使用。目前,外国语学院使用的校外实训基地均由校企合作协议方企业无偿提供。纳思教育班、杭州汉世班、塔塔班、印孚瑟斯班等即为此类模式。
2.以社会实践为重点,培养创新实践能力
学院以政府、培训机构、社区、图书馆、中小学为平台,开展学生多元实践,于新生入学初即着手培养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意识;以外语专业实训课程为抓手,以项目为依托,根据各个基地实践对象的不同和人文环境的特点,设计实施各具特色、分层分类的活动,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以及西方文化的精髓。几年来积累的项目有近20项,内容包含中国国学常识、西方儿童文学、中西方文化对比、英语经典电影及歌曲欣赏、中西方国家风情、爱的教育、英语口语、初级日语和韩语等,这些项目旨在让人们,尤其是中小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更为系统地接触中西方文化的精髓。2006年至今,学生在近二十个实践基地进行了800多场的中外文化传播活动,二万余人次受益,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应。所有这些项目的持续开展,不仅使学生有机会将专业知识运用于社会平台,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创新实践能力,增强了服务社会的意识。
3.以国际交流为依托,锻炼国际化实践能力
学院与包括加拿大约克大学、日本活水女子大学、日本长崎国际大学、韩国建国大学、韩国南首尔大学、韩国汉阳大学、台湾正修科技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等在内的近20所大学开展国际交换和联合培养项目,推荐优秀学生参加国际交换生、短期研修、专升本、本升研以及双学位联合培养项目。从2006年至今,已选派近两百名学生参加国际留学交流,提高了学生的国际化实践能力。
实践教育是一个多环节的系统工程,需强化学生、学校、社会三方有机结合和相互作用,构建互需、互联、互赢的合作机制,从而充分发挥教育者和学生的自主精神,构建立体化、全方位的实践教育创新模式。
参考文献:
[1]潘家耕.谈谈实践教育体系的构建[J].教育与现代化,2007(4):23-27.
[2]黄志强.对民办高校实践教育管理模式的思考[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1):127-130.
[论文摘要]文章通过对莫扎特1785年创作的K.467第一乐章的音乐语言的特色、对传统的协奏曲形式的开拓性发展以及戏剧性等几个方面的分析,试图探寻形成于18、19世纪风格交汇时代的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的一般性特征,从而把握欧洲古典主义时期协奏曲特别是钢琴协奏曲发展的阶段性轨迹。
一、引言
“协奏曲”这个词本身来自意大利文con-certare,原意是“连在一起”、“联合”。在16世纪,协奏曲是指独唱与合唱、两个分开的合唱队、不同的乐器、特别是人声与乐器之间“连在一起”协同合作进行演唱和演奏的一种音乐形式。到了17世纪,“协奏曲”这个词又增加了一种彼此“对抗”和“竞争”的含义,指近代协奏曲中独奏者或独奏组与乐队之间的那种对比关系。钢琴协奏曲是从协奏曲繁衍而来,它是18世末盛行的独奏协奏曲之一,是钢琴独奏者与管弦乐团相互竞奏或协奏的一种大型器乐曲,所谓“独奏协奏”曲是指在强调独奏乐器的特性及发挥独奏者演奏技巧的同时,表现独奏音乐与管弦音乐的对比性及协和性。
奥地利作曲家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1756一1791)在短暂的35年生涯中,谱写了各种不同的协奏曲,达50多首,其中的27首钢琴协奏曲经历了一个成熟的过程,他的维也纳时期的17首作品在其创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自1784至1786年,是莫扎特最辉煌的时期,共谱写了12部堪称杰作的协奏曲。此时他为了谋求生计所举办的预约演奏会也异常活跃,甚至有些是在完成的第二天即首演,如K. 466, K. 467。但没过多久,维也纳的听众逐渐对此类作品失去了兴趣,他创作的钢琴协奏曲的数量也逐渐减少。在辞世的前5年间他仅谱写了最后两部,而将创作的注意力转向其他类型的作品。C大调K.467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首,我们将通过对该首作品的第一乐章—由于第一乐章鲜明地揭示了音乐的主题思想和极具特征性地代表了协奏曲这一体裁的结构特征,故本文主要分析该作品的第一乐章—的音乐本体分析,来体察莫扎特在钢琴协奏曲的音乐创作方面的基本面貌和基本特征。
二、莫扎特钢琴协奏曲K.467音乐分析
(一)导论
1、创作情况:
莫扎特于17$1年移居维也纳后,每年都在当时的所谓“狂欢节”的季节里(年末至三月)以预约演奏会的形式举行音乐会,发表新创作的钢琴协奏曲。1785年冬天创作的bB大调K.459,d小调K.466, C大调K.467三首即为此而作。C大调钢琴协奏曲是继d小调之后属于高贵世界的音乐,虽然d小调与C大调之间有所谓对立的调性之差异,但这对“双胞胎”的钢琴协奏曲仍具有相互对照的个性,在沉暗激烈的d小调之相对下,C大调钢琴协奏曲则洋溢着平稳而明朗的气息。
2、乐曲相关资料:
(1)作曲年代:1785年3月9日创作完成。
(2)首演:1785年3月10日,维也纳。
(3)作品编号:K .467
(4)演奏时间:约31分钟。
(5)乐队编制:
主奏:Piano
乐队协奏:F12 , Ob2 , Fg2 , Horn2 . Tp2 . Tim ,弦乐五部。
(二)音乐分析:
1、结构方面的继承性与独创性
像其他各种艺术一样,“音乐艺术也是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而艺术家把握形式的主要手段除语言外,就是结构。有了一定的结构原则,他就有了组织自己思想感情的依据,不致使作品杂乱无章”。〔川作为音乐体裁之一的协奏曲,在其发展的各个阶段也有其相应的结构形式,下面是莫扎特钢琴协奏曲K.467第一乐章的曲式结构:
K.467第一乐章的曲式结构
曲式结构乐队呈示独奏呈示小节1一43 44一64 65一73 74一79 80一l OR 1 09 一127 128一143 144一194 194一222乐思发展P S J(过渡)P S1 S2 K P演奏形式tutu一tutu
solo solo tutu tutu tutu调性变化C大调(主调)g小调G大G大展开部再现部Cadenza结束部222一274 274 313 384
396 397一417
新素材P S 2P
Ktutu
tutu tutu tutu solo tutue小调一C大调C大C大C大C大调注:P~主部;S=副部;K=结束部;J=连接部;tutu(全奏)
从结构图,我们很容易看出莫扎特钢琴协奏曲结构的显著特征:
(1)继承性
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所代表的古典主义协奏曲保留了巴罗克协奏曲的某些结构,这最明显地体现在他对巴罗克时期作曲家特别是约翰·克里斯蒂安·巴赫的继承。J’C·巴赫的独奏协奏曲保留了巴罗克时期的利都奈罗结构的各种要素,但是充满奏鸣曲所典型的调性对比和主题素材对比。从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K.467第一乐章,我们很容易找到这一明显的继承关系。第一呈示部即为乐队全奏的主要主题,然后在第二次呈示中以独奏的形式再现,通过主题的发展、裂变后进人再现部,这一主题几乎是完全呈现。在一段自由驰骋的华彩乐段后主题以部分再现的方式结束全曲。我们可以用图示将这种结构表示为:R-A-R-B-R-C ……( R = Ritornello)在这种Riturnell。曲式的统筹之下作曲家既可以自由地想象、尽情地发挥其作曲技巧,同时又给予独奏者留足展示其演奏才华的空间。
(2)独创性
通过上面的图示分析,我们还能体察莫扎特对于钢琴协奏曲结构的独创性思考,这典型地体现在他把奏鸣曲式与利都奈罗形式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奏鸣曲式是器乐发展的高级结构形式,它体现了严谨而深刻的音乐思维方式,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否定之否定”的普遍规律。把奏鸣曲式与利都奈罗相融合,使莫扎特在自己的创作中完善了钢琴协奏曲的第一乐章的古典范式:
在开始为乐团写的第一呈示部中,即清晰地刻画出全乐章的主要主题,它的调性是建立在主调上;乐团与钢琴独奏的第二呈示部较之专为乐团所写的第一呈示部长并扩大,而且主题的发展更加精致,两个主题的调性则是按照奏鸣曲式的规格;第一结尾部由乐团加以扩充;发展部由钢琴与乐团共同担任;再现部虽由钢琴与乐团共同负责,但在顺序上,莫扎特对每首作品的差异很大;第二结尾部也由乐团担任,它总是停留在终止四六和弦(K. 46)上;华彩乐段以即兴弹奏为主,即使是特意写出来的,也是采用即兴风格;尾奏仍由乐队担任。
2、音乐语言的融合性与抒情性
莫扎特钢琴协奏曲的音乐语言同他的歌剧一样,具有显著的歌唱性与抒情性的特征。在他6岁一15岁间,一半以上的时间由父亲带领,和姐姐一起,在欧洲各地长途巡回旅行演出,足迹遍布巴黎、伦敦、维也纳及意大利和德国的许多城市。旅行演出不仅锻炼了莫扎特非凡的演奏和作曲技能,而更重要的是使他开阔了艺术视野,其中J.C.·巴赫的歌唱性快板和协奏曲、意大利歌剧艺术和萨马丁尼的交响曲都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些都在他以后创作中有鲜明的体现。“莫扎特是整个欧洲音乐传统培养起来的……他是18世纪欧洲精神的一个伟大混血儿……这是莫扎特精神运动的一大特点。
莫扎特钢琴协奏曲K.467第一乐章包含着庆典气氛—这一调性的其他作品也具有这种特点。管弦乐团在前8小节的演奏中,由弦乐陈述主题,其它乐器使这一陈述尽善尽美。主要主题的前两小节不仅易于认识,而且正如低音部分或进行对位模仿的音乐材料一样产生了效果。
谱例1:
全奏包括两个乐思,它们在再现部之前没有再现,它们之一是平静地进行的,另一个却有着奇妙的威胁性。
谱例2:
本论文转载于论文天下:lunwentianxia.com/product.free.10034292.3/
3.“以人为本”意识的淡薄导致道德教育方式的不适应
在调查中,学生并不否认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但同时认为道德教育应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但是,目前高校德育工作方式还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具体表现为:第一,德育工作的主渠道不够畅通。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是高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但是目前存在着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不够重视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第二,“三育人”工作有待加强。前高校中仍然存在把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视为少数专职学生工作人员的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工作并未落实,全员德育意识的形成还有大量艰苦的工作要做。第三,校园文化建设需要进一步规范。校园文化建设是优化育人环境的重要途径,不同的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心理、情趣、思想道德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健康、向上的校风、学风会造成一种是非分明、扬善抑恶的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起着良好的作用。但是,近年来,受利益的驱动,高校校园里商业气息日渐浓厚,学校文化建设中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旋律不突出,学术气氛与高雅文化、严肃音乐则显得势单力薄。加之招生毕业分配过程中的某些不正之风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青年大学生的政治意识、价值观念和道德评价。
三、加强青年大学生思想道德培养的建议
笔者认为,加强青年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除青年大学生的主观努力外,客观上应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
(一)注重大学生道德教育模式的创新
充实内容。传统的德育内容大都局限于对学生政治、思想素质的培养以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根据调查我们可以发现,不同群体的学生面临的问题不同,个体情况不同,其需求也不尽相同,因此,应针对不同阶段、不同学生的需求,将新生教育、学业指导、心理咨询、就业咨询和服务等工作内容纳入到整个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的教育体系中。
强化管理。道德问题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来看有替代强化的作用,因此,对于学生而言要树立这样一个理念:有些事不能做就是不能做,做了就要受到处罚。如考试作弊、助学贷款和就业求职过程中的诚信问题等,应诉诸纪律和法律来增强对大学生的约束和规范,通过严格管理,加强青年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
社会实践。按照马克思教育学说,社会实践是提高受教育者道德水平的重要途径。因此,应当以“社会需要、学科优势和人才培养”三结合为原则,充分利用第二课堂、社会公益服务、勤工俭学、教学实习等活动,精心设计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提高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其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改造其主观世界,在提高能力的同时提高道德水平、增强德育实效。
(二)注重社会文化体系的构建
使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大学生成长的各个领域。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应该形成一种崭新的青年发展观,其核心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把“以青年为本”作为基本原则,二是把“青年全面发展”作为根本目标。应当遵循崭新的青年发展观,努力促进大学生工作的理念、机制、政策全面而深刻地转型。
建立大学生思想道德发展所急需的强有力的社会支持体系。当前影响青年一代成长的环境因素比以往变得更加复杂。因此,有必要建立起一种强有力的社会支持体系,即由家庭、学校、社区、新闻媒体、社会团体和政府等方面构成的通力合作体,来关爱和支持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培养。这些支持主要包括:心理健康的促进、心理危机的千预、贫困状态的缓减和消除、职业生涯规划的设计、就业信息的及时获得与就业市场的顺利进人等。
加强社会文化建设,营造能够感受理想和意义的精神家园。在社会转型加剧的时期,文化发展的重要性迫切地凸显出来。现代化进程是由诸种因素所推动的整体性变迁,经济增长、社会发展越来越需要文化创新和心理变革来加以促进和保证。建立一种多层次的社会文化体系以满足大学生的价值和心理需求显得非常必要。这一体系首先应能给大学生们提供精神支柱和价值导向;其次,还应能起到满足心理、调适行为的作用;再次,它还能有助于大学生表达情绪、释放压力等。通过这种社会文化体系的建设和文化事业的发展,最终建立一种对于大学生群体具有明确导向作用和丰富意义体验的社会文化形态。 钢琴独奏进入前是一段Ob, Fg, Fl迷人的对话,在钢琴生动激昂的一些花体句之后,第一主题再现,前四小节由弦乐奏出。钢琴在其上方演奏了一段颤音,然后自行结束。在第二主体群的过渡中出现了一个经过型的乐思,这里出现了由钢琴所奏出的优雅流动的主题,然后以一个在全奏中听到过的音乐材料结束。展开部以崭新的乐思开始,其中第二小节令人回忆起主题,但很快就被琶音所掩盖。这段音乐的主要部分包括在莫扎特协奏曲第一乐章经常出现的那些段落,还包括一系列慢板的流动和声,而在钢琴上都是以十六分音符飞速奔驰的音乐。在大量的富有效果的音乐悬念之后,再现部就开始了,一些连接材料被省略了。自从全奏再现后,其他乐思就再也听不到了。从它的总体的宏伟特征来看,这一乐章的最后的几小节是嬉戏性的,弦乐仿佛在企图对主要主题进行回忆,给人以意犹未尽之感。
仔细体会下加点的词汇和短语是很有意思的,因为它们可以典型地用来描述了18世纪的意大利、奥地利、法国、德国的音乐特征,这在相同体裁的其它作品中也如此。从优雅、细腻、柔情到天真、俏皮,从伤感、凄婉到情感的冲动与锐发,都可以在莫扎特钢琴协奏曲真切地感受到。18世纪音乐家所渴望的表达人的各种丰富情感的器乐,被莫扎特的音乐将其巨大潜力和可能性揭示出来。
3、戏剧性
在所有为人们所熟悉的曲式中,古典协奏曲是最接近于歌剧的,随着18世纪的来临,巴罗克时期那种根深蒂固的对位化织体已显得过时。那种在具有烘托作用的背景下格外突出的单一旋律线乐思—自从17世纪初以来,这一直是歌剧的主要基础—已经开始渗透于器乐领域,这可以在曼海姆乐派作曲家的交响乐作品中看到。但在协奏曲中,这种现象更为普遍。在协奏曲中,独奏者常常成为人们注意的中心,正如唐纳德·托维许多年前指出的那样,古典协奏曲的第一乐章是以管弦乐团全奏开场,与歌剧中的咏叹调有许多相同之处,因此,几乎并不会令人惊讶的是,莫扎特这位歌剧音乐与器乐音乐对其具有同样强大吸引力的屈指可数的伟大作曲家之一,发现了协奏曲是一个恰到好处的音乐曲式。
而且,在古典主义作曲家中,莫扎特是唯一一位在意大利歌剧的声乐艺术领域和德、奥交响曲的器乐艺术领域都获得成功的作曲家。他把两个领域的风格相互融通,使歌剧得到器乐戏剧性的烘托,使器乐更富于歌剧性。
谱例3:
这是第一乐章的结束部分,弦乐和管乐仿佛剧中的两个角色悄悄退出了舞台一样,氛围庄严,然后落幕……
这是K. 467慢板乐章开始的小提琴音色引出钢琴柔和的歌唱,它完全可以和莫扎特歌剧中最出色的咏叹调旋律相媲美。正象法国音乐学家Philip Radeliffe认为的那样,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比18世纪后半叶任何一位作曲家的地位更高”,“甚至他的交响曲也没有协奏曲那么丰富的创意、那么广阔有力的构思、那么直觉而足智多谋地展开乐思。”
谱例4:
另外,华彩乐段具有相当强的即兴性质,以显示精湛技巧为主要目的,它来源于歌剧咏叹调中即兴自由的炫技性演唱。正是因为深受其歌剧的影响,莫扎特钢琴协奏曲中钢琴独奏出来的辉煌,以及乐队的重复,均给人以难忘的印象。
再者,莫扎特钢琴协奏曲的戏剧性特征还来源于约翰·克里斯蒂安·巴赫以及那一时期的其他作曲家那里所继承下来的温和的音乐风格。另一方面,他本人的个性中,又包含着强烈而动荡不安的气质,这两种因素结合起来,便使得他的音乐特别迷人。对于作品音响的美,他具有一种永不衰竭的感受力,因而没有理由去认为他热衷于发展他那一时代的音乐语言。但是,就在那种语言的范围内,他总是十分注意音乐对比的可能性。这种察赋自然而然地在他那奇妙的“歌剧人物造型”中找到最为完美的表达方式,但是我们在他的协奏曲中同样可以感受到这一点。
三、结语
钢琴协奏曲K.467是莫扎特创作上成熟时期的杰作之一,通过其第一乐章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形成于风格交汇时代的莫扎特协奏曲已经把新的奏鸣曲式与其创作的协奏曲形式加以融合,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也正是通过这一音乐分析,试图把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所具有的独特性置于古典音乐时期的大背景之下去观照,从而把握欧洲音乐特别是协奏曲发展的阶段性轨迹。
莫扎特钢琴协奏曲都是以巴洛克协奏曲为基础,进而确定了18世纪古典协奏曲的结构原则。即:
(1)三个乐章对比并置的套曲结构(J决一慢一快的排列形式);
(2)采用双呈示部(第一呈示部结束于主调,第二呈示部转入属调或关系调,与接续的展开部相接);
(3)钢琴演奏者极富技巧性的华彩演奏(cadenza);
关键词:高校汉语类课程 改革 实践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3)12-0005-02
作者简介:梁晓玲(1971―),女,黑龙江肇东人,博士,哈尔滨师范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方言、现代汉语语法。
王立东(1990―), 辽宁辽中人,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2010级本科生。研究方向:现代汉语。
一、高校汉语类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高校汉语类课程包括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及其他一些专题课。语言类课程一向不受学生欢迎,与汉语言专业的文学类课程相比,语言类课程理论性强,具有高度的抽象概括性和理论思辨性,缺乏文学类课程的表情性、情节性、故事性、形象生动性。这门课对于偏重于形象思维与情感体悟的文科生来说枯燥乏味,被称为中文专业的数学课。
语言类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该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包括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语言运用能力,以适应各种社会生活的需要。另一个方面就是为培养专业人才打好基础。然而,从目前来看,本科阶段语言类课程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学生对这类课程明显缺乏学习兴趣和热情,连每学期的期末考试都有大量学生不及格,至于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的写作,那更是言不达意,漏洞百出。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言类课程的教学效果,一直是我们在努力解决的问题。我们不能改变一门课程的知识体系和性质,只能从教学方法上去寻找途径,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来提高教学效果,实现培养目的。
2012年1月, 教育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了《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这一指示精神对于改变高校汉语类课程的教学现状,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语言类课程的教学效果不只关系到中小学语文教师的素养问题,而是关系到每个运用语言交际的人一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而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之一,就是提高语言类课程的教学效果,改变目前语言类课程教学的现状,寻求一些更有效的教学方法。语言类课程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发表出来与大家分享的还很少,根据我们目前搜集到的资料看,专门讨论高校语言课教学方法、教法改革成果的文章还很少。
二、高校汉语类课程的实践教学法
笔者从事现代汉语课程及其他语言类课程教学十七年,每年带学生到中学实习,指导学生毕业论文和学年论文写作,对学生在语言类课程学习中和在语言知识实践运用中存在的问题,有较多了解,深感语言类课程教学教法改革的必要性。因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学习摸索,向其他高水平院校学习,观摩国内一些知名教授的教学视频,并借鉴先进的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逐步采取了一些改进措施,包括:
(一)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语言类课程由于其理论性和抽象性较强,课堂教学一直以教师讲授为主,虽也采取一些师生互动的形式,但因课程性质,这样的互动教学环节并不多。语言理论原本抽象,再一味抽象地讲解,对于抽象思维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接受效果不言而喻。事实上,语言学科的很多内容具有自然科学的性质,可以借助试验设备把抽象内容形象化。国内外一些条件好的学校都有语言学实验室,比如国内的北大、南开等学校,但由于设备昂贵,大多数高校是没有实验室的。举个简单的例子,语言学最重要的一部分内容――语音,离开语音实验设备,确实很难通过讲解使学生顺利理解接受。近几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学者们陆续研发了一些语音教学软件,相对于昂贵的语音实验室来说,这些教学软件经济实用,借助它们也可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但是,在语言类课程教学中,这样的软件并没有被普及应用。我们曾购买了一款南开大学“桌上语音工作室”软件,该软件是南开大学的石锋、朱思愈教授开发研制的,专门用于语音教学和语音研究。其功能类似语图仪,可以把声音形式转化为图谱形式,主要用于声调、音高、音强、音长、变调、轻声、儿化和推广普通话等部分的教学。该软件的运用弥补了我们在语音实验条件方面的不足,也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给学生介绍一些实验语音学的基本知识,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以后,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二)实践教学法的尝试
实践教学法可分为课内和课余两种形式。比如在语音内容的教学中,我们经常安排一些读和说的训练,内容针对不同方言区的方言特点安排,来自不同方言区的学生把自己的方言同普通话对比,同其他方言对比,互相讨论。这样,学生对于音素、音位、发音部位、发音方法等一些非常抽象的概念就可以有形象地感知,在互相交流、互相讨论中体会、理解抽象的理论。语法教学也是如此,我们也会安排一些方言语法和普通话语法的对比讨论,在讨论中,学生开阔了视野,既了解到普通话以外的一些简单的方言知识,同时也加深了对普通话语法的理解和认识。
课余实践主要针对对语言学课程有兴趣的学生。我们曾申请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带领学生去各地进行田野调查,田野调查实践之后,学生对语言理论的理解明显改变,对他们而言,语言学课程不再是抽象的理论概念,而是具体的每个人每天都在使用的工具,对于这个工具的原理,我们可以轻松地掌握。
目前,我们制订了一套具体的社会实践计划和方案,内容涉及现代汉语课各部分,如语音实验、社会公共场所用字规范情况调查、和谐话语和冲突话语在社会各阶层的使用特点调查、套语在各机关单位的使用情况调查、濒危语言和濒危方言调查等。
三、已取得的初步成果
此前,我们组织了多次方言田野调查活动,在调查过程中,两位学生发现了一些重要的方言语法问题,目前这两名学生正在撰写论文,争取公开发表。由此我们设想,以后如果能缩小班额的话,我们每个学期都可以组织学生做一些实践调查工作。目前我们已经制定了一些调查计划,并鼓励写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的学生去做一些这样的研究工作。
王立东同学对老师正在研究的《东北方言、华北方言中的后置原因的助词“的事儿”》很感兴趣,并参与到调查当中;邹贺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对五常境内的拉林阿勒楚喀方言岛进行了田野调查;徐小茜等调查了云南蒙自方言的音变问题;孟宪等10名同学对牡丹江的语言文化特点进行了调查,发现了流民文化对当地方言的影响;郭平、曹臻等同学对西北方言的双宾句等语法现象进行了调查研究。
这些调查实践活动,激发了学生课堂学习和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及早地参与到科学研究活动中,提高了科研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