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刊物 生活杂志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发教学论文

发教学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16 15:58:5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发教学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发教学论文

篇(1)

从根本上说,启发式教学就是教师依照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学生认知规律与知识水平,通过相关教学手段与启发等向学生传授知识,对学生综合能力进行培养,激发学生自我批评、分析、判断、推理与归纳解答等,以此提高其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不断扩展学生学习经验,使学生思想更具有灵活性。启发式教学对于课堂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掌握音乐学习方法,而非局限于知识本身,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于终生受用无穷。”

二、小学音乐教学对启发式教学的合理运用

在音乐课的讲授过程中,我始终努力做到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坚持启发式教学。本文以《请来看看我们美丽的村庄》为教学案例,分析音乐教学中启发式教学的具体应用。

(一)课程目标设定

本单元的主题是美丽的村庄。我围绕这个主题设定三个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学歌曲《请来看看我们美丽的村庄》,学习歌曲中衬词的演唱方法,能用热烈、欢快的情绪和明亮、轻巧的声音演唱歌曲,并用小乐器伴奏和模拟动物叫声一体的表演方式在歌曲中表现;过程与方法。运用模仿、交流、分组合作等学习方法学唱歌曲,在听赏、演唱、伴奏、表演的多种实践活动中表现歌曲所描绘的情境;价值和情感。对《请来看看我们美丽的村庄》进行赏析,并通过对该曲目的学习,让学生体验该曲目欢快、活泼的情绪,领悟西班牙农村儿童的热情好客,能与同伴一起表演,分享音乐活动的快乐。我在设计安排这一课时的教学过程时,始终以音乐新课程标准为理念基础,以活动课的形式开展音乐教学活动。在整个教学设计中,紧紧围绕三个层次的教学目标,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享受音乐、发现音乐、体验音乐及表达音乐美的乐趣,对学生自主参加音乐实践活动予以积极引导,注重张扬学生个性,鼓励学生大胆创造与表演音乐,同时重视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深化学生对生活的认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音乐教师要尽可能在每一环节都能将音乐课本身所具有的生动性与趣味性突出出来,使学生能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接受与表现音乐。所以,这节课我以音乐活动贯穿全过程,使整堂课都沉浸在音乐活动的愉快气氛中。学生通过听、唱、赏、演、创等教学环节,在音乐课堂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灵活、丰富地表现自己,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扎实。

(二)课程教学特点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我组织学生以欢快的律动舞蹈《邮递马车》作为前奏,再通过观看西班牙舞的相关照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学生高涨的情绪下,抓住有利时机深入开展音乐教学。

2.应用多样化表演方式

舞蹈表演、器乐表演、歌唱表演能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体会西班牙人热情好客的特点。

3.正确评价学生细微表现

采用他评、自评、师评及互评等方式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学习的进步,将其音乐潜能发掘出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提升学生的音乐感知力,对发展学生创造力与表现力提供土壤。音乐教学中,我一方面评价学生的音乐学习结果,另一方面重视非正式评价,通过笑容、语言及眼神等鼓励学生,对学生思想状况与行为表现予以及时的评价。

4.合理运用启发式教学

这首歌曲的歌词中出现了八种动物,学生对动物较熟悉,于是我请一些学生上讲台对动物的叫声进行模仿。这种启发式教学一方面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改善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学生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彼此探讨、学习,共同进步与提升。如在授课过程中,还可以与学生一起探讨,或让学生一边模仿动物,教师一边做相关动作……这些教学方式能够活跃音乐课堂的氛围,进而达到完成教学任务、明确教学目标及突出重难点的目的。

三、结语

篇(2)

【关键词】多元文化;美术文化;优化教学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们的文化交流也在加强,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当前美术文化朝着多元化发展,促进了高校油画教学的进步。在高校油画教学中,要抓住多元化的发展机遇,完成油画教学的进一步突破及发展。

一多元美术文化发展背景分析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各种文化的相互碰撞与交融,使多元文化不断更新、发展加速,新的文化层出不穷,对人们的观念产生了冲击。艺术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反映文化变化发展的主要阵地,在多元美术文化发展背景下,艺术作品中也出现了许多变化。高校作为艺术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教育工作者应关注到学生思想的发展变化。在文化多元化背景下,多元的美术文化具备如下特点:其一,多样性,在各类文化的冲击下,多元文化对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产生冲击。其二,联系性。多种不同的文化相互交融,实现联系与互动,在发展中进一步形成新的文化。其三,民族性。在当前多元文化发展下,我们要保持本土特性,坚持民族特色。

二多元美术文化发展背景下的高校油画教学

1.坚持油画的本质。尽管多元文化为文化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包容性,但是在高校教学中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在信息快速传播以及自媒体的形成中,新的观点不断出现,一些良莠不齐的观点在信息技术发展的带动下快速传播,对各方面造成冲击。具体到油画的学习与发展中,也会出现一些新奇的作品,这些作品背离了艺术对真善美的追求,有时甚至传播丑陋、消极、落后的思想。高校学生一方面是新鲜文化的接收者,另一方面又缺乏自己的判断,很容易被蒙蔽。此时需要在教学中为学生坚定“艺术是什么”“艺术来源于哪里”等问题的答案,避免学生误入歧途。在油画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三大阶段,不断出现新的突破,以及一些推动历史发展的画家。比如,莫奈追求光与影之下色彩的变化,其之后发展的印象派画作进一步丰富了油画的表达;凡•高追求油画中情感的表达,表现了油画在情感表达方面的张力,实现了油画发展的突破。这些大师尽管在某一方面发展和突破了油画,但是都是在油画的实质基础上进行的。当代高校油画教学需要引导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其基础与前提就是引导学生认识油画发展的规律,实现教学的突破及完善。2.鼓励学生尝试创新。油画教学要想取得发展,就要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创新。对于一幅油画作品,除了为学生讲解其本身的创新意义,还可以带领学生去重组一幅油画作品,探索其中的奥秘。一幅油画作品比较重要的是篇幅的布置、画面的色彩等,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带领学生一同探究其中的奥秘。如夏加尔的《散步》,夏加尔自己是行走在陆地上的,而妻子在空中飞着,在这幅油画中,教师需先引导学生思考,创新在何处,进而引导学生探索如何实现教学的突破及完善,这也是当前油画教学的一种思路。在《雅典学院》这幅画中,引导学生对画作中人物位置进行调换,看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等。这些简单的创新是要让学生仔细地领略简单的变化对教学可能带来的影响,从细节中重新探究油画的内容。3.立足于民族特色推进油画的发展。在油画学习中,需要坚持我国的民族特色。我国当前的油画教学体系,多数是引入西方的油画教学体系。一个民族的艺术要想发展,必然有民族特色。因此,在多元文化发展下,要坚持民族特色。例如徐悲鸿的《愚公移山》,画的是我国的传统故事,而画面上却是印度人,这种中西合璧的写实风格凸显了画作的艺术价值。很多人问徐悲鸿为什么画卷上的人物都是印度人,还都是的,他回答说,“艺术但求表达一个意思,不管哪国人,都是老百姓”,巧妙地将主题立意表达了出来,这幅具有特色的画作也成为经典。4.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加以引导。艺术学科侧重发展学生个体的特色,要想成为艺术大师,需要学生在坚守艺术底线的过程中实现绘画的突破。在当前高校美术教学中,整体上存在着重技术轻艺术的情况,这需要转变。在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本身的情况入手,引导其实现个性化发展。如有些学生用色大胆,善于捕捉色彩的变化,教师要引导这部分学生从色彩入手,形成自己的特色;有些学生在绘画角度的选取上独特,则要引导这部分学生进一步以此为突破。在当前的高校油画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特色,发挥学生的优势,实现教学的进一步突破与完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油画观,培养学生的油画审美能力。

作者:陈淼 单位:郑州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饶湘平.油画教学的误区[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3)

[2]崔卫.学校制度下中国美术教育的起源与早期发展[D].南京师范大学,2005

[3]王春霞.油画教学初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1)

篇(3)

(一)气息训练

“气”是学习声乐的基础,调节气息是学习声乐的关键所在。呼吸作为歌唱的支撑点,则是唱歌训练的基础。教师在声乐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尽可能地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充分进行智力活动,从而将学习效果达到高效。在声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学应当加强学生对调整气息的训练,时常深呼吸,营造美好的意境使学生感受到野花遍野的感觉。在这种情境中,一般都会自然的深呼吸,在唱歌的过程中,除了用鼻子进行吸气外,还可以张开嘴进行深呼吸。可以想象当把头探入其中,会不经意地用嘴巴呼吸,于是自然而然地将两种意识紧密结合,不知不觉中将抽象的知识转换成了具体生动的课程,更利于学生理解与接受。

(二)连身训练

在声乐训练中,连身训练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带领学生观看关于划船的视频及短片,使学生在短片中找到连声与划船之间的关系,划船时需要保持水面上船身的平衡性,而船在水中不断前进需要连续划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声音就像连声。在进行连声训练的过程中,气息就相当于船桨,声音就是船身,在进行歌唱时,要想使得音符过渡自然且流畅无阻,学习唱歌的人就需学会慢慢收放气息,并将收放的力度掌握好,从而保证声音的完美与流畅。

(三)吐字与咬字训练

咬词正确、吐字清晰有助于保证歌唱者在唱歌时发音的有效性。每一部作品,歌唱者在唱歌时都需要带有语言与声音,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表达作品要表达出来的思想与情感。大部分著名的歌唱家,都会在发音与咬字上做情感训练,以达到字正腔圆的目的。

(四)情感表达

歌曲之所以美妙是因为它富含了创作者的情感,喜悦、欢乐、惆怅以及酸甜苦辣。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在传授学生以声乐知识时,应当注重情感表达的技巧训练,让学生学会根据歌曲表达的情感灵活转变自身的感情,使歌声具有个性,具有灵魂,同时改变学生唱歌时感情不够丰富的缺点。

二、启发式教育的创新思考应用

(一)表扬激励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学会善于鼓励学生,绝对不能伤害学生的好奇心,通过鼓励学生,使其建立自信心,帮助其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积极性及自主学习能力,使其愿意学,乐意学。教师应注重民主教学,保持与学生融洽的关系,不摆老师架子,热爱学生,与学生平等讨论问题,并做到不耻下问,合理地运用激励机制,保持民主、谦和、友爱、诚恳的教学态度,从而调动起学习情绪,激发起学习积极性,将教学效果达到最大。

(二)思维训练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教学课堂中,要真正将课堂局面掌握在手中,就必须通过采取有效手段博得学生的眼球,激发其学习兴趣,从而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将课堂节奏掌握的游刃有余。而思维训练法作为启发式教学的重要方法是达到此目的的主要方法。思维训练法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对整个教学环节有一个清晰的了解,能够对课堂设计有一个明确的认知,能够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真正融入课堂中,以获得高效的教学效果。

(三)问答呼应法

教师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应当给予学生尊重与理解,并与学生之间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关系,努力做到师生之间平衡与共容;同时,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营造出融洽轻松的教学氛围,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使其充分开展智力活动,保持充分的积极性去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教师需将主动地位的身份转为被动地位,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及辅导者,借助学生的判断能力、知识等启发学生作深入的思考。同时,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由学生执行意识到教学知识,使其积极完成学习任务。

三、结束语

篇(4)

根据当前一部分高校制定的钢琴教学法,可知,钢琴教学属于国民音乐教育的范畴,钢琴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共性问题应属于音乐教育中的问题。目前来看,钢琴教学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国民音乐教育,另一类是专业音乐教育。音乐艺术院校中以钢琴为主的钢琴教学属于专业音乐教育的领域,教育目标是培养钢琴专业人才。高校音乐系中的钢琴课,往往学习的是钢琴的基础知识,属于国民音乐教育的范畴,面向的对象不是少数专业性的人才,而是广大学生,教育目标以提高学生的基本音乐素质为主。

二、钢琴教学与音乐教育的关系

钢琴教学与音乐教育之间存在十分密切的关系,通常情况来看,钢琴曲都是纯粹性的曲子,没有歌词的掺入,几乎每一首钢琴曲都是一个优美的意境。钢琴曲中优雅的曲调往往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而且钢琴与其他乐器存在显著的差别,它不像吉他那样奔放豪迈,也不像手风琴那样节奏快,它时而给人以温柔婉约的感受,时而又能给人以荡气回肠的感觉,钢琴的诸多特性奠定了其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钢琴的学习往往需要手脑并用,学生在敲击黑白琴键时,脑海中也需要具备完整的旋律,在练习演奏的过程中,还应掌握曲调的音准以及演奏的速度,钢琴的学习一定程度上能够开发学生的智力。音乐能够成为演奏者感情的承载者,通过钢琴教学,老师能够从一定程度上了解学生的情感,同时,钢琴的学习也能够让学生通过音乐形象创造一个优雅的艺术境界。总之,钢琴教学是音乐教育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

三、钢琴教学在音乐教育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1.钢琴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听觉能力

听觉是音乐教育中一门重要的艺术,无论何种音乐都必须通过听觉来感知,如若失去了听觉,再美好的音乐也无任何意义。钢琴是一门独特的艺术,钢琴教学能够从很大程度上锻炼学生的听觉,钢琴有固定的音高与音准,反映在听觉上就具有了很鲜明的直观性,对锻炼学生的听觉具有重要的意义。另外,需要我们明确的一点是,钢琴演奏能影响学生的情绪,美妙的琴声能够促进学生荷尔蒙的分泌,从而影响大脑的听觉能力。总之,钢琴演奏对锻炼学生的听觉具有极大的帮助作用,对一些掌握不准音准的学生,可以通过练习钢琴,找到提高音准的方法。

2.钢琴教学能锻炼学生的节奏感

节奏是钢琴教学中的重要因素,且在音乐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一些音乐基础比较差的学生而言,节奏是他们学习音乐的一个难点。事实证明,在黑板上画出节奏符号让学生学习,往往比较枯燥,学习效率比较低。如若采用钢琴练习节奏感,那么学生在感受节奏的过程中,慢慢会对歌曲的曲调有印象,当学生演唱时,节奏感自然而然会得到增强。钢琴不同于其他乐器,它有着独具特色的魅力,因此通过钢琴练习节奏感,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水平,而且能够使学生掌握节奏感,事半功倍。

3.钢琴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在高校的钢琴课中,音乐老师为了学生掌握钢琴技巧,往往会在自己演奏之后,为学生提供练习演奏的机会,可以说老师的演奏与学生的练习演奏是钢琴教学的重要方法,也是提升学生钢琴水平的重要手段。钢琴是一门高雅的艺术,高校的钢琴老师在示范时,往往会提前进行练习,不会随意进行演奏,钢琴老师优雅的气质与高超的演奏技巧往往是吸引学生学习钢琴的重要因素之一。

四、结语

篇(5)

1.1改革实验教学形式

改革后的发酵工程实验将传统两周一次课的频率改为每周一次课,将全学期实验压缩到半学期进行,同时采用“一条龙”式实验教学形式,即在规定8周教学时间内,学生根据课程要求和微生物培养需要,系统且连续地安排实验时间,实验环环相扣、同学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实验方案的任务。这种教学形式改变以往只遵循上课周期而不顾微生物培养特点的弊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增强学生实验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实验教学效果。

1.2优化实验教学体系

以往发酵工程实验开设的项目主要针对发酵工程基本操作及菌种筛选等,实验内容相对孤立,学生对发酵过程的整体认知不够全面。改革后结合我校特点,采用“一条龙”式实验体系(自然界中产酶微生物的选育、发酵条件优化、发酵产酶及酶的提取、酶学性质研究及改性、酶的应用等),在此实验中,涉及微生物、发酵工程、生化分离工程、酶工程等实验方法和技术,形成连续而系统的实验,实现从验证性实验到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转变。系统化的实验教学体系有利于培养学生发酵工程研究基本思路和方法,使学生全面了解某一发酵产品生产和应用的特点与关键环节,整体掌握发酵工程的系统实验知识。

1.3整合实验教学内容

按照我校生物工程和生物技术专业的培养方案,改革后我们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力求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和先进性,结合生产实际,以学生熟悉的典型发酵产品、酶制剂产品生产为主,将发酵实验设为发酵产酶模块、红曲米固态发酵模块和自酿自饮(风味酸乳及糯米甜酒的酿制)模块,共八个实验项目,包含液态发酵和固体发酵、好氧发酵和厌氧发酵,按照基础、综合、设计三个层次编制实验内容,将整个发酵实验内容,优化后的实验教学内容更为丰富,更有利于培养动手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2.结语

篇(6)

声乐教学理念的转变,不仅仅影响着教学方式与内容,对于教学目标、教学手段都将会带来变革创新的诸多影响,这对于培养新世界多方面综合发展的新型优势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未来学生进入社会时无论是个人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实践能力都将会有所进步与发展,可更好地投身于音乐事业促使其与时俱进不断进步。多元化趋势的出现迎合了素质教育时展的需求,因而成为了声乐教学的必然选择,是音乐文化进步发展的必然动力。

二、多元化发展声乐教学的特点

以多元化发展趋势为导向的声乐教学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这种艺术发展上的方向性促使文化之间的渗透与交流更加深入且频繁,影响声乐教学发展的多种因素互相交叉影响赋予了民族声乐与西方声乐更加强劲的生命力与令人耳目一新的新鲜感,这种发展上的新趋势与新特点已经被国内众多声乐工作者和教学人员所认同并推崇,成为了引领国内声乐教学的典型潮流之一。声乐教学多元化发展趋势影响下促使艺术扩展性增强,我国声乐教学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式上都更具扩展性与包容性,从前教学中单一模式已经发生改变,声乐与器乐乃至其他多种艺术或非艺术形式的结合都代表着进步与创新。声乐教学内涵、方式的创新探索为教学提供了更多新的可能性与参考素材,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无论是为教师还是学生都提供了更多可展现自己的良好平台。多元化发展是当前声乐教学的主潮流之一,其出现是根植于时展需求和学生个人需求,艺术发展上的方向性与扩展性决定了多元化教学发展对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学内容与方式的转变有着更加强烈且深层次的需求,这种全方位、系列化的需求要求教学多方面与时俱进,教学师资力量、教学环境与软硬件跟上探索步伐,在更好的教学条件下完成培养优秀实用性人才的培养目标。

三、声乐教学多元化发展趋势探究

声乐教学多元化发展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在其未来探索实践过程中要积极从多方面给予支持,比如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合理运用影响教学的诸多相关因素,为声乐教学传承文明、开拓创新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支持与帮助。教师方面,主导作用除了要不断提升专业素质,在教学理念上做到与时俱进之外,还要多多接触先进声乐文化知识与技能,融入课堂教育,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深度结合,为学生提供发挥自身能力的平台,打造多元化课堂。学生作为教学主体,要从多方面为他们提供创新与实践平台,给予其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空间与机会,积极发挥个人实践探索作用在培养、锻炼能力方面的价值,让学生积极接触先进音乐理念,深入了解本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做到多实践、多总结、多创新。另外,还要协调好教材、教学资源、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教学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多元化建设,发挥其支持与辅助作用,为多元化教学探索提供更多可能性,实现培养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优秀音乐人才。

篇(7)

启发式教学模式的优势体现在:第一,这符合中学阶段学生的认知规律;第二,可以使学生受到科学、合理的训练,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观察能力;第三,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去探究知识,获取知识。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

启发式教学模式实际上是一种经过精心组织的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模式一方面要求教师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另一方面,还要提高课堂效率,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巧。在中学语文课堂开启启发式教学模式具有以下几点要求:

(一)创设新颖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

启发式教学模式下,教师应该注意,设置问题时应该先创设一种比较新颖的情境,吸引学生注意。教师深入研究教材、了解学生情况的基础上,精心创设能引起学生质疑的情境,激发学生去挑战新的自己原先的态度,挑战新的知识目标,进而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问题情境的设置既要符合中学阶段学生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又要和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在《论语》四则中,讨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时,教师可以设置“感性情境”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一下如果自己在实际生活中遇到了难题,会向谁寻求帮助。然后引出对“择其善者而从之”的学习。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实验手段等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去,提高课堂效率。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通过创设“游戏情景”“实验情景”等来调动学生上课积极性。

(二)合理选择启发的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初中语文教学,既要关注学生的感性思维活动,也要关注学生的理性思维活动,而学生思维积极性的调动则需要教师的不断地启发和引导。语文老师在上课期间,可以运用恰当的语言和肢体语言及时对学生进行启发,这一方面可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寻求问题的结论或者解决办法,而不是享受现成的结论。启发的方式很多,但也要因人因时而异。例如,在学习《捕蛇者说》时,教师可采用“逆向启发”模式,先提出“毒蛇可以使人致死,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捕蛇?”然后再引导学生思考“是什么比毒蛇还要厉害?”让学生轻松地完成对本课的学习。这既可以使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就掌握本节课的知识重点,同时也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在实施中要启发学生兴趣

在启发式教学方法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预先评价的方法将学生在活动中可能用到的方法和知识组织起来,以便学生在课堂活动中遇到问题时给予及时有放的引导和启发,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通过启发教育逐渐让学生对原本枯燥的事情产生兴趣,在语文课堂或者在做作业时,让学生独自去发现解题思路,这将会成为学生难以忘怀的时刻。如果在学生做某种语文作业时,教师能给予一定的启发和引导,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这类语文作业产生浓厚兴趣。

三、初中语文课堂实施启发式教学的注意事项的思考

(一)启发应适当适度,契合学生实际情况

语文这门课程所涉及的内容广泛而且复杂,但也并不是说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越多越好,一个问题也可以贯穿一堂课的始终。教师在课堂中运用探究性启发式教学,必须要熟悉学生的整体状况,要做到启发问题符合学生接受能力。提出问题时要区分情况,对于学生已经熟悉的问题,少提一些问题;对于学生不理解或者容易出错的地方,教师可以从不同角度多提一些问题;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二)教师课前做充分准备,依据课堂教学实际及时调整教学方案

在中学语文课堂上采用启发式教学,课前教师应做好准备:认真研究教材,深入备课;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然后,再根据课堂上学生的表现状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案,灵活运用启发式教学,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实现教学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