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刊物 生活杂志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外贸实习论文

外贸实习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16 15:58:5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外贸实习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外贸实习论文

篇(1)

【关键词】石河子大学;国际贸易;教学改革

石河子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建设的100所重点大学之一,现由教育部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建,也是国家西部重点建设高校。国际贸易是石河子大学的热门专业,该专业培养的学生应较系统地掌握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了解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状况,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了解主要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情况,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及政府机构从事实际业务、惯例、调研和宣传策划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涉外部门的实际业务以及国家在对外贸易方面的方针、政策,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对外贸易规模的逐步增大,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逐步增多。对于国内设置国际贸易专业的高校来讲,每年培养的本科生数量也不少,但真正能符合市场需求的并不是很多,这就意味着我国目前普通高校国际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进行适当的转变,即从培养研究或者管理型人才向培养应用型人才转变。

一、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

从目前石河子大学国际贸易专业课程设置中可以发现,公共课设置过多,占用学时数较大,对于学生今后从事外贸工作的实务课程设置较少,专业课学时数逐步被压缩。公共课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大学公共课(不能删减,必须按照教学计划实施),另一部分是学院的公共课(课时可以变动)。其中,大学的公共课有些根本没有必要占用太多学时数,而且有些完全可以设置为选修课,对于在实务中需要的海关、报关实务、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等课程一般都为选修课。因此,国际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应该结合目前的社会需求,设置合理、有效、实用的课程体系,使本科生毕业后能适应市场需求。

二、重视师资队伍培养

在国际贸易专业建设中,师资队伍的建设尤为重要。对于目前的石河子大学国际贸易专业来讲,专业教师数量不足,每门专业课不能做到两名教师来共同承担,甚至出现一名教师要承担三门课程的教学任务,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学校在人才引进方面不能仅仅限于博士,应适当放低门槛,引进国际贸易硕士。先引进,然后再组织教师外出进修,多与同行切磋技艺,提高教学质量;组织国内学术会议,在与同行的交流中可以获取前沿的学科知识以及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经验,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聘请外贸公司、银行国际业务部、外运公司、商检部门、海关等对外贸易有关单位的专家进行信息交流,不断吸取最新的国际贸易方面的信息和动态。

三、重视校内实践

石河子大学国际贸易专业的校内实践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在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的机房进行上机操作,采用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和世格软件公司开发的S imTrade外贸实习平台软件、外贸模拟练习系统、外贸实务教学系统和外贸单证教学系统。每个参与SimTrade外贸实习平台虚拟贸易的学生都将按照实习计划扮演进出口业务流程中的不同当事人,从而共同组成了模拟贸易环境。学生按照实验老师所分配的学号扮演出口商、进口商、供应商和进出口地银行不同的角色,从事目标对象日常工作,从而熟练掌握各种业务技巧,体会客户、供应商、银行和政府机构的互动关系,真正了解到国际贸易的物流、资金流和业务流的运作方式,最终达到在实践中学习的目的。第二部分是在第一部分的基础上在商务实验室开展的手工操作实习,也就将报关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环节全部纸质化,按照实际工作中的要求进行练习。这两部分的实践,是对学生所学专业知识的一个检验。学校应该重视校内实践,加大对校内实践经费的投入。加强实验室的建设,提高实验教师的技能。

四、拓展校外实习基地

加强校地合作、校企合作,尽可能建设更多的校外实习基地。学院通过科研立项,与自治区及兵团企业进行合作,促进科技向成果的加速转化。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主动找企业寻求合作,建立相应的实习基地,实现校地双赢、校企双赢。同时,要继续加大与阿拉山口海关、检验检疫局、五矿有限责任公司、兵团商务局等单位的合作,定期选派优秀的学生去实习。积极拓展与霍尔果斯口岸、红其拉甫口岸、吐尔尕特口岸和喀什机场口岸等的联系,建立更多的校外实习基地,以便学生能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

五、加强毕业论文管理

毕业论文是国际贸易专业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环节,是毕业生总结性的独立作业,是学生运用在校学习的国际经济与贸易基本知识研究和探讨实际问题的实践锻炼,是综合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手段。毕业论文选题要符合石河子大学国际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及教学要求,达到毕业论文(设计)综合训练目的,应尽可能结合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教学、科研、外贸的有机结合,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既要注重对学生基本能力的训练,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使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有较大的提高。指导教师要严把质量关,督促学生完成开题报告、文献综述、任务书的撰写。学生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按时提交相关材料,认真阅读参考文献,在规定时间范围内完成论文的撰写。同时,通过答辩小组讨论,评选出优秀论文和论文指导教师,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对于对于不合格的论文应该放入二答,二答不过的直接推迟毕业。这样,学生不但能充分重视论文撰写和答辩的重要性,而且也可以提高论文质量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张汝根.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应用型国际贸易专业人才[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7).

篇(2)

关键字:应用性本科高校;实践教学体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12-0227-03

引言

应用型本科院与学术型本科院校在教学方法上有本质的差异,学术型高校往往以讲授为主,辅之以实验,而应用型高校强调的是实践教学,重在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具有涉外性、实践性和应用性的特点,要求培养具有较强的国际商务沟通、外贸实务操作等专业能力,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这就迫切要求应用型本科高校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一、安徽科技学院国贸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

为了适应社会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创新创业型专门人才的需求,安徽科技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借鉴国内外实践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实践教学改革,实践教学的课时比重正在进一步增加,实践教学形式、内容等都有了更新和发展。

根据《安徽科技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2年),目前安徽科技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包括入学教育及专业导论、军训(含军事理论教育)、社会实践、认知实习、外贸基本技能实训、公关与礼仪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以及一些理论课程的实验教学内容等。在实践形式上主要包括三种:一是独立设置的专业实践课程,如外贸基本技能实训、公关与礼仪实训;二是依托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课内实践教学环节,此类实践教学既包含课内实验课时、也包含课内案例教学、实地考察等教学形式;三是主要依托于本专业知识的公共实践环节,包含军训与军事理论教育、社会调查及报告、学年论文、就业指导与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

虽然安徽科技学院国贸专业实验教学在不断的探索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较多的问题,距离培养应用型的创新创业人才还有一定的差距,为此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改革。

二、安徽科技学院国贸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目标定位

实践教学体系是指从大学一年级到大学四年级由所有实践教学环节组成的一个与理论教学相对独立而又密切联系的教学体系。我们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培养目标定位为:

1.总体目标。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国际商务沟通、外贸实务操作等专业能力,能在国际贸易部门、涉外企业等从事报关、报检,国际结算,国际商务谈判等工作,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

2.基本素质目标。掌握经济学、管理学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具备经济现象的认知与分析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统计分析能力、会计核算技能等。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能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至少达到“大学英语等级考试”四级水平。

3.职业能力目标。掌握国际结算、报关、外贸单证、外贸函电、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等专业知识和技能。了解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及其贸易政策和中国的经济政策和法规;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应用方法,具有熟练操作相关国际贸易应用软件的能力;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人际沟通、团结协作等社会适应和发展能力。

三、安徽科技学院国贸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笔者根据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充分体现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优势和特色,在基本技能、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实践能力三个层次上,构建“平台+模块”国贸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见下图)。

根据学生实践技能循序渐进的培养规律,我们构建了三个彼此联系、相互促进和提高的实践教学平台:国贸基础实验教学平台、国贸综合实践教学平台、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每个平台对学生外贸专业能力培养的侧重点不同,并逐步扩大学生知识领域、知识层次,开阔学生视野,使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社会竞争能力得到逐步提升。

1 国贸基础实验教学平台。该平台包括经济学科基础演示验证实验、国贸专业性综合设计实验,以及科研创新实验,以培养学生基本实践能力。根据国贸专业实验教学特点和内在联系,我们把国贸基础实验教学平台划分为经济学科基础教学实验模块、国贸专业综合实验模块、科研创新实验模块,逐步增强学生国贸专业基本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1)经济学科基础教学实验模块包括经济学科基础课程的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如在《宏观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会计学》《市场营销》等课程中增加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内容,使学生能够初步掌握经济科学的基本实验方法和实验设计思想;(2)国贸专业综合实验模块包括《国际贸易实务》、《商务英语》等专业基础课程、《国际结算》、《报关实务》、《外贸函电与谈判》等核心课程、以及《农产品储运与加工》、《商务礼仪》、《公共关系》等专业方向课程的综合性实验教学内容,主要培养学生对国贸专业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以及实验项目设计和操作能力;(3)科研创新实验模块包括大学生科研创新课题研究,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 国贸综合实践教学平台。该平台包括各种实习实训、社会实践、毕业论文(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采用校企、校地等合作形式,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由于实践能力培养是一个渐进过程,把国贸综合实践教学平台划分为认知性实践训练模块、国贸专业技能实践训练模块、综合性实践训练模块,从模拟到真实、逐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1)认知性实践训练模块包括认知实习、课程设计、课程综合实习、课程实习等模拟实践环节,锻炼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社会认知能力;(2)国贸专业技能实践训练模块包括外贸基本技能实训、公关与礼仪实训、国际贸易实务模拟等各种仿真实训环节,通过模拟外贸实践活动,缩短学校与外贸企业之间的差距,培养学生外贸基本职业技能。其中,在校内实训环节中,《国际贸易实务模拟》是本专业所开设的大型综合型、设计性实训课程,为学生提供模拟外贸进出口业务的演练机会。学生在模拟实训课程中,通过进出口模拟软件、外贸单证等,对所学的知识进行仿真演练,内容包括交易前准备、交易磋商、合同的签订、信用证审核与修改、出口托运、租船定舱、投保、出口货物报验、报关、出口制单结汇等一系列外贸业务流程,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使理论知识与实践得以结合;(3)综合性实践训练模块包括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社会实践、顶岗实习等真实实践环节,通过校企合作、校地合作和社会实践活动,强化学生自主能力和创造意识。

3 创新创业实践平台。该平台包括校内创新创业模拟实践、外贸行业竞赛活动,科技创业实践等活动,鼓励大学生勇于创新、勤于实践,全面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我们把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划分为创新创业模拟实践模块、行业竞赛活动模块、创新创业实践模块,逐步强化并提升学生社会竞争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1)创新创业模拟实践模块包括校内创业模拟课堂、大学生创业教育、创业之星实践等活动,激发和培育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动手能力。(2)外贸行业竞赛活动包括参加各种校外比赛,像英语口语竞赛、职业规划设计大赛、数学建模比赛、创业设计大赛、课外科技作品竞赛等,增强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学生社会竞争能力。(3)创新创业实践模块包括学生论文、创新实践、创业实践、专利发明等,锻炼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又可以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

四、实践教学体系的保障措施

1.提高师资队伍的实践教学能力。培养应用型的人才关键在于师资队伍建设,因此要不断丰富教师的实践经验,提高教师的教学素质。一方面要培养校内的“双师型”教师队伍,鼓励教师报考报关员、单证员等相关业务的国家从业资格证书,有计划地派遣国贸专业教师到外贸企业挂职学习、锻炼。另一方面要聘请企业的业务骨干担任的专职实践教师,邀请企业老总定期来学校进行业务专题讲座等。

篇(3)

论文摘要:我国日益发展的国际贸易活动,需要大量的高素质技能型的国际贸易专业人才,高等职业院校如何建立高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关健所在。本文从人才培养定位和社会岗位需求出发,提出了从教学改革、校企合作、双证制度、实验实训和师资队伍建设五个方面,构建国际贾易专业技能培养体系的新思路。

一、准确定位是人才培养的前提

(一)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定位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院校数量和在校生规模年均递增速度均在20%以上。2008年我国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共有高职高专院校1036所,高等职业教育招生数和在校生数均占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全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认识还远未到位,现行的高考制度在政策导向上也轻视高职院校,大部分高中毕业生选择高等职业院校实属出于无奈,因此,作为高等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中,如何在”本科压缩型”和”岗位技能型”中取得平衡,既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还注重学生后续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是探索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的首要问题。

(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国际经济与贸易是近年来比较热门的一个专业,目前,我国设有国际贸易专业的高等院校(本科)约380所,设有国际贸易专业的高等职业院校约490所,设有国际贸易专业的中等职业学校约510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根据对相关用人单位的调查得知,吸收国际贸易专业的用人单位都希望录用能力强、上手快、综合素质较高的毕业生。因此,应该以职业岗位来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突出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校期间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技能,增强动手能力,缩短上岗周期,并兼顾学生的后续职业发展道路,才能真正增强学生在就业竞争中的优势。该培养目标可以简要概括为:基本知识够,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好,可以直接从事国际商务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把握市场需求是人才培养的方向

(一)国际贸易专业人才需求状况

加入WTO《新外贸法》的颁布,都促进了我国国际贸易业务的迅猛增长,从贸易总量看.2006年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再加上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都选择来华投资,据保守估计,在未来几年内,我国需要150一200万的外贸人才,而从教育部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统计数据来看,我国每年高校经济类毕业生在13万人左右,即使全部从事外贸工作,尚有100多万人才的巨大缺口。但市场的现实情况却是,外贸企业招工和毕业生找工作双难的局面,这就充分说明我国高等教育培养的毕业生在能力、素质上和用人单位的需求存在断层和偏差。因此,我国引入了“职业能力本位”的指一导思想,提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的教学改革思路。

(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岗位(群)分析

由表1所示可知,国际贸易工作岗位的职位能力和素质要求可以简单的表示为:国际贸易基础知识十国际贸易单证等实务技能+国际货运知识十报检、关务知识+相应的外语和计算机操作能力+一定的工作经验十学历。

三、教学改革是人才培养的手段

(一)教学模块是载体

国际贸易教学应该摆脱原来的”大纲本位”的思想,建立起”以职业分析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体系。综合考虑职位的具体要求可以将国际贸易能力分为专业基础知识能力、外贸单证能为和综合应用能力三大模块。具体见表2所示。

(二)校企合作是趋势

国内外的职业教育实践都说明,校企合作是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最佳途径和模式.学校作为人才的输送方,企业作为人才的需求方,只有二者真正接轨,才能保证学校培养的人才正是企业所需要的。校企合作中,企业可参与学校教学计划的制定,教材(尤其是实训教材)的编写,担任实验及部分实践性强的课程的教授,提供实习机会等:校方也可指导企业的生产实践,选派优秀毕业生到企业工作。

(三)面向双证是关键

由于财经类专业实施资格证书制度的范围较广,与财经类专业相对应的职业标准齐全,因此职业资格标准融入院校专业教学计划的可操作性较强。与国际贸易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主要如表3所示,各校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必修课和选修课相结合的方式,推行”双证课程”,即将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与学校的日常教学、考核结合起来,使学生在不延长学制的情况下,同时获得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

(四)加强实训是突破

实验实训模式的改革既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亮点,也是突破点,更是难点。具体而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应由课堂实践教学、校内模拟仿真训练和校外实训基地实习,以及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社会实践活动四大块组成。

1、课堂实践教学。因课程而异,可以通过设计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分组讨论、读书报告等形式,结合真实案例分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2、校内模拟仿真训练。依靠专业实验室和教学软件,构建”国际贸易模拟实习平台“外贸单证制作平台”、”外贸模拟练习系统”、’.进出口实务操作题库”等仿真模拟实训,使学生熟悉国际贸易流程和一系列进出口单证的缮制和修改以及海关、银行、货运、船运公司、保险公司、商检部门等在国际贸易中所扮演的角色和职责,培养学生胜任国际商务各岗位的职业能力。

3、课外社会实践活动。课外实践性教学旨在通过一定的实践活动,例如通过举办英语技能大赛,商务谈判大赛等以及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调查,撰写实践报告等形式,帮助学生将课堂、校内、课本上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适应社会需要的综合能力,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进一步完善,也是帮助学生明确其未来职业选择的有效途径.

4、校外实习。将毕业论文和毕业实习相结合,指定经验丰富的实习指导老师跟踪指导,提高学生实习质量和企业对实习学生的满意度,并以实习带动就业,提升实习留用就业率,从而提高本专业的总体就业水平。

篇(4)

本文作者:白孝忠何艳工作单位:湖北工业大学

国际贸易专业特色体现了专业的国际化要求.近年来,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在全球的蔓延与发展,国内和国际经济形势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产品与市场的不确定性考验着每一个外经贸从业人员.我们教育界也需审时度势,适应国际贸易职业的发展趋势,满足外贸企业对国际贸易人才培养越来越高的要求.2008年湖北省某高校问卷调查湖北省120家外贸企业,针对外贸企业人才需求的情况作了统计分析(见表1),前十项基本反映了企业对学生实践能力和素质要求.随着科技的快速进步以及全球竞争的加快,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为培养适合产业升级以及第三产业迅速发展的轻工人才,根据湖北工业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的知识能力特点,结合本校现有的教学资-174-源,笔者将轻工类应用性国际贸易人才的实践技能体系划分为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拓展技能三大层面(见表2)这三个层面的技能突出各自核心能力培养同时,也反映了技能之间的相互渗透、逐层推进,是一个完整的实践技能体系.

通过模块课程间灵活合理搭配。进而培养其合格的专业职业能力.根据表2实践技能体系,首先培养学生宽泛的基础人文素质、基础从业能力。结合国际贸易工作流程,把轻工类应用性国际贸易人才实践教学划分为基础模块、专业模块和综合拓展模块.基本技能模块为了解湖北工业大学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情况,本课题组在本校2010级及2009级共发出165份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60份.针对学生找相关工作所遇到障碍,82%学生担心英语口语和写作能力会遇到问题,72%学生认为待人处事、沟通能力欠缺,86%学生认为计算机应用能力还有待于提高,特别是电子商务、网页制作与设计方面的能力急需增强.国际贸易人才的涉外特征决定了合格的外贸人才必须具备良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但大部分高校的国际贸易教学存在专业课与英语教学脱节的现象,导致学生毕业后与外商英语沟通的能力不强.基本技能模块中,实践教学内容意在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人际交流能力,重点提升学生商务英语应用能力.具体实践环节包括案例教学法、社会实践、生产型实践、专业模拟大赛等.案例教学法很适合国际贸易专业的实践教学,实践中包括课堂教学和实验室实训.课堂上以仿真的案例为背景,针对商务社交、商务谈判、商务管理等方面加强学生英语口头能力的培养,实验室实训以计算机和信息网络为基础,设置企业网页设计、市场调研、业务关系的建立、商务磋商、合同的签订和履行等工作流程,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和英语写作技能.社会实践即通常意义上的假期实习,一般安排在每一学年的暑假.教师根据每学年专业知识的学习情况,提供一些社会问题让学生开展调研,或建议学生积极从事一份短期工作,以逐步提高学生适应社会,待人处事及组织协调能力.生产型实践模块就是让学生到当地的经济活动现场,通过亲身实践提供某些方面的实践能力.随着武汉市对外交流的日益增多,中国国际机电博览会、中国国际五金博览会等大型国际展销会在武汉市常年举行,学校可以和组委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组织学生在博览会期间以志愿者身份参与接待、服务工作,学生不仅英语口语有很多的实践机会,更提高了团队协作精神和待人处事能力.专业模拟大赛是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一个有效手段.针对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可以在每一学年组织一次商务英语口语、网页制作与设计等模拟大赛,这种以赛促练的方式能极大促进学生英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提高.

专业技能模块专业技能模块是实践教学体系的核心.针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在问卷调查中,93%的学生认为本专业培养重理论轻实际,学生缺乏互动参与,91%的学生认为专业实习很有必要;85%的学生认可职业资格证书可以提高就业竞争力.本模块根据表2专业技能部分,实践教学内容包括模拟型实验实训教学;认知实习;专业实习与毕业实习;职业资格证书培训等(见表3).现阶段,大部分高校对学生专业技能培训以实验实训和专业实习为主.实验实训包括校内实验中心和校外实训基地.专业技能实验实训的设计应具有渐进性、动态性、系统性和开放性等特点.整个实验实训体系以认知实习为起点,为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作准备,主要采取的办法是“走出去,请进来”,即在学生接触专业课程之前,带领学生到当地大型外资或外贸企业、工厂、集装箱码头等进行参观考察,或请当地的企业家或外贸专家到学校讲座,以提高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增强感性认识.在专业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安排一定的课时进行单项模拟实验教学.湖北工业大学经管实验中心现有市场营销、国际商务单证、进出口业务流程、电子商务、企业会计、证券投资等教学软件,基本能满足本专业学生模拟教学的需要.单项模拟实验完成后,学生基本具有外贸实务的操作能力,但毕竟是通过电脑完成的,与实际操作有很大的差距,学生还需要进入生产实习基地,亲身体验企业的运作.要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还需将实践教学与岗位资格证书认证相结合,在全程技能培养过程中,鼓励学生获得国家承认的单证员、报关员、报检员、外销员等资格证书.2.3综合拓展模快对于国际贸易人才培养除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还应注重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具备终身适应社会和学习能力,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奠定良好基础.设置综合拓展模块主要培养学生在以后的国际贸易实践中,综合运用对外贸易政策、产品日常管理、开拓国际市场、跨文化管理以及维护客户关系等方面的能力.湖北工业大学学科专业涵盖轻工产品造型设计、产品原材料、机械设备加工与制造、生产过程管理等整个轻工业产业价值链,国际贸易专业应充分利用学校轻工特色优势,在每学年安排学生金工实习,加强学生轻工产品日常管理能力.学年论文、毕业论文设计以及参与课题研究是高等院校培养人才的重要实践环节之一,学校应紧密结合本专业的理论和实际应用选题,指导学生通过文献资料收集,实地调查,运用所学的专业基础理论,结合当前国际贸易发展的实际,去解决和解释现实问题,从而提高学生运用国内外政策的实际应用能力。

篇(5)

关键词:商务英语;专业建设;双证制;双师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0—0335—02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高职教育如雨后春笋般的发展起来。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1],学生学英语的目的就是能够在实践中运用英语。当前,世界经济一体化步伐正在加快,社会对复合型外语人才需求持续旺盛,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设置顺应了社会需求,应运而生。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400多所高校办起了商务英语专业,其中就包括大量的高职高专院校。

明达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围绕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一直以培养“英语+商务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为教育理念。在制定教学计划时,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和各个实践教学环节(实验,实习,毕业设计等)的合理配置,把语言学习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不仅掌握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还具备较强的在实际领域里运用英语进行交际沟通、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起了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的教学内容体系,以下是我院在商务英语专业建设方面的一些举措。

一、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的定位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一般以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和商务知识技能为培养核心,侧重培养具有一定相关专业理论基础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2],从而符合高职高专面向岗位群的特点。

我院商务英语专业本着适应需要的原则、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不断完善的原则,制定了符合实际情况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方案。其中包括:(1)招生对象与学制;(2)专业培养目标与就业岗位;(3)培养规格和要求;(4)课程设置;(5)实践安排。几乎所有的高职高专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文件也都体现了以上的诸多方面。

(一)招生对象与学制

高职高专在这一部分基本相同,都招收普高毕业生(文理兼收)和职高专业生。目前我院招收的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一般会考虑到学生的英语基础以及学英语的兴趣。在学制方面,同其他高职高专一样,我院是三年制。推行二年半的课程教学与半年实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二)专业培养目标与就业岗位

我院商务英语专业培养目标为: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具有在英语环境下的一定的商务运作能力、商务交际能力和管理能力的高技能型专门人才。根据我院的专业培养目标,将就业岗位定位为:1、外贸公司业务员,从事营销、公关接待服务等工作;2、涉外商务、行政助理人员;3、各类企业中的跟单员;4、外语教师和相关教育培训工作者。

(三)培养规格和要求

通过职业能力分析,我院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规格和要求可从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两方面来说明。

1、职业素质具体要求如下:

(1)爱岗敬业,主动工作,细心,负责,热情周到,诚实守信,机智,身心健康,情趣不俗,仪表优雅。

(2)对从事国际商务活动所必需的英语词汇和语法规则和在一般的国际商务活动中运用英语交流的基本形式有一定的了解,并能较熟练运用听、说、读、写、译的英语语言技能。

(3)较系统的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基本理论和实务知识;对报关、商务谈判、国际市场营销、常见外贸商务函电和国际商务单证处理过程有一定的了解,以及对有关国家外贸方针、政策和国际贸易相关法律、法规制度有一定的了解。

(4)了解一般的现代办公设备的性能。

2、职业能力具体要求如下

(1)具有能在英语环境下开展一般的商务交际活动的能力。

(2)掌握一定的国际贸易知识,并具备从事涉外贸易工作的基本能力。

(3)具有一定的商务英语信函写作与商务英语谈判的技能,能处理外贸单位办公室有关工作,组织协调一般性商务活动以及处理日常商务文函;熟悉现代办公设备的操作和维护,能较熟练地使用现代化办公设备。

(四)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的设置安排

高职高专院校自身的生源结构和市场人才培养战略决定了课程设置应该向职业性倾斜,始终围绕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这一主题。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应以培养目标为依据,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将课程与培养目标及专业能力进行有机结合,配合实践教学环节,突出“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商务学科知识+商务操作技能”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3]。在课程设置上,注重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提供一个较为宽广的选择范围,突出一专多能的特点。我院进行课程设置时,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发展,设置职业拓展能力相关课程,根据对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将课程分为若干个模块:

1、公共基础课模块

公共基础课包括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思想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计算机应用基础、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和体育。这些课程具备必要的多种学科的基本知识及具有本专业所必需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等。

2、职业基础课模块

职业基础课要求学生掌握涉外贸易企事业所必需的职业基础知识和当代企事业的管理知识。本着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职业基础课包括综合英语、商务英语听力、商务英语泛读等。

3、职业方向课模块

职业方向课是从职业岗位所需知识结构设计课程来培养学生的商务英语应用能力,包括商务英语翻译、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务单证实务、英语外贸函电与谈判等课程。

4、职业技能实训模块

职业技能实训是为了培养学生进行商务活动的实践操作能力,包括国际贸易实务操作模拟和毕业论文等。

5、职业选修课模块

职业选修课是按商务英语专业实际情况开设具有专业特色的课程,包括剑桥商务英语、标准日本语和外事实务等课程。

(五)实践安排

实践教学是高职高专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实践教学的形式主要有实训(见习、参观、调研)、实验(上机、案例)课、毕业设计(论文)和毕业顶岗实习四种形式。针对自身的特点,明达职业技术学院商务英语专业设有计算机操作实训、国际贸易实务操作模拟、国际商务单证综合实训、商务英语综合实训、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占总学时54.9%。

我们通过各种实习方式进行商务实践,主要途径有以下几种:一是建立实训基地,包括和当地外贸企业建立联系,请业务人员到学校授课或者派遣教师去企业学习等方式。二是利用校内资源,进行校内实习、实践。真正实现了“走出去请进来”的教学模式;三是通过毕业实习方式让学生到企业一线去锻炼自我,从而实现了课堂务虚与实践务实的互补。

二、以职业技能竞赛为抓手,提升学生就业实力

为提升学生就业实力,我院综合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全面推行“双证制”。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在校期间须获得(一)英语应用能力A级;(二)国家计算机等级一级;(三)剑桥商务英语(BEC)初级;(四)国际商务单证员;(五)国际商务英语初级。

提升学生就业实力除充分考虑到职业资格证书来帮助学生提高技能外,我院还经常组织学生参加院内各种职业技能竞赛如词汇、阅读竞赛、话剧比赛、外文歌曲等;院外通过选拔赛组织学生参加省、市举办的各种竞赛。当然这些比赛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我院在去年的全省高职高专英语口语比赛中获得了二等奖;在去年及今年的全省高职高专英语写作比赛中,我院二次获得了三等奖;在今年5月份盐城5所高校联合体举办的英文演讲比赛中,我院5名参赛选手获得1等奖1名,2等奖1名,3等奖3名的好成绩。

三、商务英语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商务英语是“英语+商务知识”,这一性质决定了教师既要具备普通英语的教学能力,又要精通熟练商务知识。这样对商务英语老师的要求就很高,而这两者兼备的教师却微乎其微。笔者根据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和体会,特提出如下提高高职商务英语师资水平的可行性措施。

(一)短期培训或进修,提高教师综合水平

目前我院商务英语专业还没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学院提倡职称“本土化”,也就是说在现有的师资队伍中,通过各种考核评比,挖掘出有能力的教师,提供政策、资金方面的支持,鼓励教师考取更高层次的学历。同时,学院还给教师提供参加国家级、省级特别是全国高职高专教师师资培训基地举办的各种培训班、研讨会或研修班的平台。对申请进行培训或进修的教师给予经费支持,使教师们通过学习及交流提高自己的综合技能。对参加培训和进修提高的教师要将有关情况记入教师业务档案,作为岗位职务聘任和教学评估的重要依据。另外,我院又新出台一文,鼓励中级职称且具有硕士学位的专业老师到企业去挂职锻炼,这个喜人的举措,得到了不少教师的响应。

(二)聘请行业专家,引进兼职教师队伍

为解决师资结构单一问题,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可以定期聘请行业专家和优秀企业人士到学校做兼职教师,主要讲授实践性强的课程或环节。这些专业人士在教学中更重视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常采取案例式教学、任务式教学等方法,教学能深入浅出,教学效果好。具体实施可以采取两种方式:一是采取讲座形式,定期安排商务专业相关讲座,请企业一线专家讲述具体业务流程和商务环节,也可聘请企业高管作为客座教师来校讲学,以了解业界最新动态,浓厚专业氛围,强化学生的专业思想,补充其专业知识。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可以保证灵活性和流动性。二是采用专兼职教师合作讲授一门专业课程的方式,比如外贸英语函电课程,大部分理论讲授环节由校内专职教师担任,实训环节由企业一线人员辅导完成。如此一来就能够组建一支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商务英语教师团队,为培养真正具备职业能力的学生人才奠定基础。

牢固树立高职特色的人才观、质量观与教学观是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前提。我院商务英语专业建设应在此基础上准确定位,对岗位职业能力、完成岗位任务的程序以及各个程序的职业标准做出详细科学的描述,以加强专业课程设置的针对性和职业技能训练的规范性与应用性。

参考文献:

[1]任君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战略研究[J].高教文摘,2006,(4):28.

篇(6)

[关键词]商务英语;实践教学;改革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人才的需求,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迅猛,地方民办高校成为高等教育的一股强大力量,但是由于竞争日益激烈,其发展前景堪忧。2014年年初,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创新职业教育模式,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这标志着我国的高等教育将走向多样化。应用型本科院校不同于普通本科院校,它主要培养面向建设、服务以及生产方面的第一线技术应用型人才,此类人才需具有较高的职业修养、人文修养、团队协作能力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它不仅要求人才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能够与时展同步,还要同时具有动手实践能力,也就是具有一线生产服务技术,能够将理论与实践有效地结合。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将成为地方民办高校发展的新方向,为了培养出技术应用型人才,同时体现出应用型高校的办学特色和办学理念,学校必须将实践性教学放在第一位。实践性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能够更快地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商务英语是ESP(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的一个分支,是语言与商业结合的产物。商务英语专业旨在培养从事涉外商务工作,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这正符合了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要求。在转型过程中,商务英语专业建设不仅要明确人才的定位,还要加强本专业与经济产业之间的结合,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注重商务英语专业课程建设的科学构架。本文将以某高校商务英语专业为例,通过分析目前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实施实践教学的对策。

一、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实践教学体系和管理机制不完善。目前大多数的民办高校的实践教学形式单一,甚至以毕业论文代替实践教学。实践教学课时比例也很低,这就造成了实践教学流于形式,教师和学生都缺乏重视。另外实践教学实习环节在整个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指导、监督和评估机制,导致了实践教学的“形式主义”,学生仅凭一张有单位评语及盖章的实习鉴定书即可完成实习任务,而真正进入企业实习的同学屈指可数,这根本无法保证学生的实习质量,达不到实践教学的最终目的。其次,缺乏和企业的合作教学。商务英语专业是直接面向市场,也是最接近市场的专业。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应了解时代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特别是在发展迅速的电子商务时代。因此,校企合作是实践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然而大多数民办高校的校企合作流于形式,一方面,一些企业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更多地考虑自身的经济效益,不愿耗费人力物力去培训学生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学生在学校中所学的有些知识与时展脱轨,同时学生缺乏应用能力和适应能力,从而失去了与企业的合作机会。再者,实践教学的硬件设施不完善。大多数民办高校处于安全和成本的考虑,缺少对实践设施的投入,特别是在综合性大学或者理工院校,学校往往将重点放在理工专业的实训设施建设上,这是商务英语实践教学实施的最大障碍。这就导致实践教学的要求得不到满足,学生的实践技能得不到有效的锻炼,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最后,缺少实践教学师资。师资力量薄弱是我国民办高校先天的缺陷,高校中绝大部分教师都是高校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学工作,专业理论基础扎实,但是缺乏实践经验。如教国际贸易实务的教师没有从事过对外贸易工作的经验,教电子商务的教师没有在外贸业务部门工作的经验,教国际商务谈判的教师没有参与过国际商务谈判,教师对学生的教授更多地停留在书本层面,在实践教学中难以给予学生有价值的指导。教学队伍中缺乏双师型人才,教师的知识结构单一,社会实践经验匮乏,这成为制约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发展重要因素。

二、构建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到课程体系的建立,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实施,课程评估,教学管理,此外为了保证实践教学的开展,还要做好师资队伍培养和基地建设工作。

(一)加强课程建设

为了实施商务英语实践教学改革,首先应构建科学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以跨境商务为导向,推行“教、学、做”三位一体的教学方法。教学大纲是教育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是实施实践教学的保障。在大纲建设方面应重视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实践学时的比重,使实践学时达到总学时的一半以上。另外,商务英语专业既具有理论性,又与商业事务密切相关,因此,教学内容要侧重基本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的培养。基础理论知识的讲授要以实际应用为目标,增加教学中实际案例的讲解,更加有针对性和适用性。最后还应改革考核方式,一方面推行多元化过程考核方式,实行课程考核、毕业论文和顶岗实习一体化的考核方式,综合全面地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实行“双考核”制度,即由学校教师和企业导师共同为学生的表现评分。由学校教师担当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引导者,由企业项目负责人担当培养学生技能的辅导者,学生的最终成绩在两者的评价基础上综合得出。这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实践积极性,提高学生对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视程度。

(二)加强校企合作

2014年9月召开的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总理首次提出,要借改革创新的“东风”,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随着这股浪潮,我校引进了几十家企业进校,建立了大学科技园,将教室实训室合二为一,学生可利用校内企业进行英语学习和商务实践。我们通过产业孵化器的方式,与外贸公司合作组建外贸教学公司,由公司提供启动资金,学校提供办公设备场所,师生共同参与经营运作。如外语学院与外贸公司合作,建立了河南新丝路进出口有限公司,并在学校开办了外贸商品百货店。采用同样的方式,学校与翻译公司合作,组建校内翻译工作室和翻译社。通过校企合作,使学生真正成为生产性实训的主体,校内实训与校外顶岗实习有机统一起来,在实训中提升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学校还积极寻求与校外企业合作的机会,为教师和学生搭建实践平台,实现学校和企业对接,充分发挥校企双方的资源优势,让学生在真实岗位上应用英语进行口头和书面交流,以提高学生的英语职业际能力。如我校针对商务英语专业改革的需要,积极引进广东新航线跨境电子商务服务有限公司,通过与企业合作,让学生真正进入到企业开展实习工作。

(三)加强课内实践环节

实践教学不仅指校外实践和基地实习,它应该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因此课内实践也是重要的环节之一。大多数地方高校的实践设施不完善,只有多媒体教室和语音教室,这无法满足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要求。因此我校加大教学投资,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设施,如多媒体商务英语综合实训室、外贸单证实训室(EDI实训室)、文秘综合实训室、商务英语翻译实训室、会展综合实训室、综合性、多功能商务实训中心等。这些教学设施能够给学生提供外贸实操、商务英语谈判、及商务办公模拟等多元化的教学环境。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各种实践设施,通过完成整套出口业务单证制作和商务函电写作练习,训练学生在今后的商务工作中的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学生在工作中的责任意识,保证商务实践环节的实效训练和学生专业核心技能的培养和训练,从而实现在课内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教学目的。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提升应用技术型高校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关键是提升教师队伍的实践与创新能力,这就迫切要求探索师资队伍建设新模式。因此,我校着力完善“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出台考核激励政策,鼓励教师报考与专业培养目标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如报关员、外销员、国际商务单证员、跟单员、涉外秘书及翻译等。同时鼓励教师同学生一起参加社会实践和实训活动,让教师在实训中真正了解社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专业的发展前沿和企业的运作等。另外,我校聘请企业资深的专家对教师进行培训,开展系列讲座,带教师去企业考察,提升教师的整体业务水平。企业专家还可以与专职教师合作授课,既讲授了专业理论知识,又传授了实践技能。同时学校应对教师队伍的培养做好保障工作,提供充足的资金,建立完善的制度,这将对提升教师的实践创新能力产生积极影响。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学校出台政策激励教师积极申报各级科研项目,并努力构建科研指导小组,指导教师将研究成果运用于教学实践。教师通过参与各种类型的科研项目,包括理论型、教改型、实践型等,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专业发展意识,建成有核心凝聚力的研究团队和教学团队,推动教师的自我发展。

三、结语

为了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从教学体系建设体现“应用”二字,学校应把实践教学放在重要位置。在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下,商务英语专业在课程改革中应正确把握现代教育理念,科学、合理的对课程进行改革。通过人才培养目标的正确定位,教师团队建设的加强,关注国际商务产业的发展以及加强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的努力,使应用型本科高校商务英语特色专业向更加专业、更加实用的方向发展。在这个办学思路中,关键点是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同时对于促进学生在学习中自主创新、团队协作能力的形成也具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鲍文.国际商务英语学科论[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9.

[2]甘利.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性毕业论文新模式探讨[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3(6):16-17.

[3]郭桂杭.商务英语专业有效实施商务课程全英教学的策略刍议[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7(5):45-47.

[4]杜欣.关于对高校英语专业教学实践体系的构建完善再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22):24-26.

篇(7)

一、我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验课建设现状

两年来,我一直承担商丘学院商学院开设的国际贸易实务流程这门实践课程,主要针对即将步入社会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我院在20xx年建立了专门的国际贸易实验室,通过软件设立了一个仿真的涉外商务和国际贸易平台。学生通过扮演:进口商、出口商、供应商、进口地银行、出口地银行等五个不同角色进行互动式进出口贸易业务操作,并自动配有完整电子商务网站、海关、船公司、保险公司、税务局、检验检疫局等部门与各个角色交互。

通过在实验室建立仿真的国际贸易环境,让学生熟练运用交易磋商的各种技巧,掌握外贸业务流程和惯例以及体验国际贸易不同当事人的地位,从而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通过实习,使学生熟悉了外贸实务的具体操作流程,增强了感性认识,并从中进一步了解、巩固与深化已经学过的理论和方法,提高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我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验课教学改革的方向

自20xx年底中国入世以来,广大企业对外贸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为了培养出高素质的外贸人才,仅有外贸业务流程模拟演练是不够的,我们要牢牢确立能力本位的 体验型 教学模式:以学生的实际能力培养为方向,以实践为中心,使学生体验外贸岗位的真实工作状态和要求,在处理实际业务的过程中完成知识的系统融合、提升专业素质和能力。

关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提高途径,大部分企业较认同的方式有:校内企业外贸活动仿真、校内外贸流程模拟实训、校外实习等。据此,我们确立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模拟实验课程的指导思想:面向企业,立足岗位;优化基础,注重素质;强化应用,突出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技术岗位型人才培养模式[1]。新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在模拟实验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安排以及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上都要以实际工作岗位的需求为导向,力争变 教师主导型 为 学生主导型 ,变 要我学 为 我要学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极强的实践精神和实践操作能力,并通过综合系统的能力训练,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2]。

具体来说,除了我们已经在用的外贸业务流程模拟演练以外,还有如下两种较为可行的 体验型 教学方式:

(一)推广 诊所式 的贸易教学

诊所式 教学要求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同时能对实践进行批判性的反思。这种教学方法不但能用于法学专业,也可以用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推广实施诊所式教学的基本方法是:第一,建立国际贸易实验室,内设业务办公区、样品陈列间和商务谈判室以及保险、报检、报关等公共服务区。第二,设立模拟公司,每一模拟公司有4名成员,分别扮演外贸业务经理、外贸业务员、外贸单证员、外贸跟单员的角色。两个不同的模拟公司彼此间互为出口公司和进口公司,建立业务关系,并依次完成价格条款、包装条款、保险及装船条款等外贸商务谈判。第三,要求学生以设立模拟公司、模拟商品展销会的形式,自主设计产品目录,完成商品的布展、现场推销和外贸业务的洽谈[3]。

贸易 诊所式 仿真教学强化了学生在真实外贸背景下的外贸英语口头表达能力和谈判技巧。由于模拟是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模拟过程中的相互帮助、相互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诊所式 课程教学好比将学生置于驾驶席,而不是乘客席。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客户访谈、客户咨询、调解和辩护角色的扮演,学会如何处理 案件 。

(二)鼓励、支持灵活多样的校外实习

模拟是为了实践服务,但毕竟不同于实践。因此,为了更好更快地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我们要直接从实践中学习。首先,就学校而言,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提升学生的外贸实战技能。如聘请外贸公司、银行国际结算部等相关人员来学校举办讲座;组织学生考察贸易实务部门,熟悉贸易实务的具体环节,写出调查报告;邀请已毕业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进行座谈,了解国际贸易实践中的做法、变化[4]。学校和企业可根据需要,适时地组织学生下到企业基层实习培训,学生就可以运用所学知识亲身体验外贸工作实践,并把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带回学校,这样就能有的放矢,更能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

其次,就学生而言,应鼓励学生通过亲戚朋友或社团组织介绍,建立起与当地外贸公司联系的桥梁,开展营销、代销、中介服务、经纪业务等创业活动,让学生较深入地了解和熟悉进出口外贸业务的流程,获得课堂上学不到的感性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