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6 15:58:4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职业教育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1)跑市场市场作为一种商品流通的场所,不会随着人的意志而发生转移,只会紧随着正常的经济规律产生波动,王小帅在03年毕业之后,加入了一家印刷企业成为基层员工。在职期间,他积极探索市场发展方向,为2007年创办公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创办博远包装有限公司初期,依靠引进的少量先进的印刷设备致力于商业印刷工作,短短两年时间,博远包装有限公司就紧随市场发展趋势,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礼品包装领域并相应地引进大量先进设备。调整的结果很快见效,企业产品稳定,积累增加,实现良性运转。2012年,还是从市场需求出发,博远又新上马了酒类包装,同样斩获颇丰,这两块业务现已成为博远的立足之本。
(2)做品牌每一种产品都有其相应的生命周期,但是一旦该类产品成了品牌,那么就在很大程度上延长了其寿命。包装作为产品形成品牌的重要途径,得到了王小帅的充分重视。做品牌就要做精做实,名副其实。具体体现到包装环节,即要使包装物既精致又牢固,具有高质量。为达到此目的,博远在生产中进行质量教育、实施质量监管、坚持质量跟踪,使出厂产品百分之百处于优良和可控状态,杜绝了质量事故的发生。
(3)用骨干博远现有员工一百一十人,核心骨干20人。骨干们默默地各司其职、忠于职守、打理企业,日常运转有条不紊,王小帅外出非常放心。骨干靠的是王小帅的挖掘、培养,包括从其他企业引进人才。单枪匹马的年代早已过去,精诚合作才是治企之道。王小帅按此认知身体力行,使用骨干放手不疑,关心骨干细微周到,最近又在考虑建立内部股权激励机制,进一步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增强团队凝聚力。
二、职业教育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分析
1.课堂教学与实践脱节
创业是一个很难具象表达的词汇,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但是,就目前职业教育大学生创业教育情况看,存在明显的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情况,主要表现在目前职业教育创业教育主要以理论知识教学为主,没有充分认识到能力实践的重要性,进而导致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除此之外,由于创业教育属于新兴学科,缺乏成熟的教学体系,教学内容较空泛,教学手段十分单一,一般以案例分析结合课堂讨论为主体,辅之以简单的情景化教学。随着社会对于专业化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这种落后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需求。为了改善这一现状,我校经过各方面努力,开展了“挑战杯”、“诚莲杯”创业大赛及“黄牛庄”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等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创业积极性,但是由于经费不足、场地紧缺等因素,这些活动仍然未能达到预期效果,无法充分将课堂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
2.创业教育改革相对滞后
就目前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来看,已经不再局限于具备专项技能的专业型人才,而是需要多项技能与较高专业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在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时候,必须保证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教学内容的趣味化。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创业教育体系仍然停留在初级阶段,相关的改革工作仍然未能落到实处,部分教育工作者教学观念陈旧,使得大学生创业教育改革相对滞后,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这种不足在创业教育课中得到充分体现,相当一部分教师的课件只是教学过程或教案的翻版,教学改革滞后,对教学环节缺乏规律性认识,教学热情不高,缺乏先进的教学理念,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适应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3.评价机制的缺失
在进行创业教育的时候,为了提高教学效率,便于开展实践活动,一般会将学生进行小组分配,在教学初始阶段,学生往往对此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但是,随着课程的不断开展,教师布置的一些作业一般只是小组中部分人员合力完成,其余同学则仅仅在完成的作业后面署名,明显没有达到小组实践合作的根本目的。造成这一结果的根本就在于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缺失,没有科学、系统的方式对学生成绩进行考核。
三、提高创业教育质量的措施
1.加强课程体系建设与教材建设,充分发挥核心课程的主导地位
创业教育的根本是为社会输出某个领域的专项人才,因此在进行创业教育的时候,需要与当前专业、社会需求、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紧密的结合,才能构建切实有效的课程体系,充分发挥专业课程在整个创业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对于包装与印刷专业的毕业生而言,要充分重视自身技能的应用,更好地达到执业资格考试要求的相关标准。
2.构建特色素质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
不同专业都有其不同的职业素质特点,在进行创业教育时,需要结合相关专业特点,因材施教,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实现专业、职业、素质、能力的全面提升。在进行课程教学的时候,要将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与理论知识学习摆放在同等的地位上,充分重视实践操作能力对于提高创业教育质量的重要性,让学生学以致用,将理论知识完美地应用于实践中,解决实际操作中的各种问题。
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寻找切实有效的教学改革途径
1.职业教育结构要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
职业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决定了一个地区的人才需求结构,进而影响一个地区的职业教育结构。虽然从整体上看,我国劳动力的供应是充足的,甚至供过于求,就业压力很大。但是从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来看,劳动力的结构性短缺已经十分严重。职业教育是培养各级技术工人的主要阵地,根据市场和产业发展的需求合理发展职业教育,是解决劳动力结构性短缺的重要措施。
2.职业教育发展能促进产业升级
根据我国“十二五”规划,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为未来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的重点。发展新兴产业需要政策、资金、技术、人才等很多方面的配套措施,其中,人才培养是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发展职业教育,培养新兴产业需要的技术工人、科研人员和管理人才,是我国新兴产业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二、内蒙古产业升级与职业教育发展的契合点
职业教育要把握定向性、面向地方性、办学的开放性、培养目标的技术性等特点,用全新的观念设置专业,确定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建设师资队伍,办出高职特色,为内蒙古地区经济发展培养出优秀的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
(一)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要面向实际应用,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一是推广在学校和企业分阶段培养模式,让学生在理论和实践环境下了解专业技术的发展、应用前沿,熟练专业岗位技能操作,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产学结合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避免产学脱节、学非所用等问题的存在。职业院校要加强校企合作,这样不仅使企业也有机会承担社会教育的责任,使院校教师有机会参与企业的发展进程的相关培训,也会使在校接受学习和技能培养的人才的就业获得有利的保障。同时校企合作还会缩短新的应用技术转化成社会生产力的时间,还可以为院校的研发提供更大的市场空间,从而实现区域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状态。学校应该尝试与企业或用人单位协同完成教学及实训过程,使学生既学到理论知识,又掌握实践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合乎社会需要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进一步推动以工学交替、工学结合为特征的专业建设改革,让学生通过参与企业工作过程达到学习职业技能的目的,改变传统教学缺乏岗位情景和职业氛围的缺陷。二是继续推进职业教育课程改革,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及人才培养方案要与职业岗位技能目标紧密结合。课程内容上增加应用性、实践性,淡化学术性;教学实践上增加操作性、直观性,淡化理论性;专业实训上增加生产性、职业性,淡化综合性。三是循序渐进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增加实践教学课时及比重,以教师的职业经验引导学生,以实践内容的趣味性与研究性吸引学生,以实践结果的成功体验激励学生。四是在教学氛围营造上,专业教师角色要有经理味道,贴近企业;教学组织要有企业味道,贴近生产;学生角色要有员工味道,贴近岗位;教学过程要有培训味道,贴近职业。
(二)师资队伍建设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关键
教育体制的改革以及社会对人才学历的要求提高,导致社会、家长以及舆论存在一种重学历轻技能,重普高轻职高的观念,甚至是“职高无用论”,导致中职学校的生源质量降低,思想和文化素质普遍不高,有些家长也将中等职业教育当作是普高“淘汰生”的“收留所”。受到以上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中等职业教育普遍存在学习成绩差、课堂纪律涣散、学生学习兴趣低下、厌学情绪膨胀、专业技术能力差等现象,中职学校以及教师也是苦不堪言。小班教学经过20多年的研究和发展,它的优势也逐渐浮出水面。美国威斯康辛州公共教学部门于1996年推出为期5年的SAGE计划,着重研究小班教学问题,研究发现小班教学能使学生的课堂行为问题减少,课堂纪律明显改善,有效学习时间增加,教师教学热情增加,班级学习气氛得到改善。
美国田纳西州实施的STAR计划涉及80多个学校的近400个班级,包含城区、贫民区和农村地区,研究发现小班教学后破坏行为和违纪现象明显减少,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增加,留级现象和辍学现象明显降低,学生的道德水平提高。日本三重大学实施小班教学后发现学生学习兴趣有所提升,学习成绩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上海小班教学的试行发现小班教学增加了师生间的交流和互动的频率与密度,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的知识、能力、个性得到全面发展。通过以上世界各地教育学者的研究报告我们可以看出实施小班教学确实对学习成绩的提高,学习兴趣的提升,教师的教学热情,以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积极性方面有所帮助;对学生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的提高,课堂纪律以及道德水平有显著成效。有助于改善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
二、小班教学在中等职业教育中实施可行性的深入分析
政策方面:2014年6月,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中,主席做出重要指示:“更好支持和帮助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总理也强调职业教育大有可为,也应大有可为。这无疑把职业教育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同时,会议还决定全面发展本科职业教育,让困扰职业教育多年的学历问题得到解决。政策方面的利好,无疑会增加社会对职业教育的信心,对职业教育的经济支持和帮助会加大,为小班教学的实施铺好了道路。社会方面:现代企业更加注重的是专业性,甚至岗位性。拥有一技之长的技工和高级技工成为了他们的迫切需求,传统的大班教学在实施分岗位教学上很困难,然而小班教学却可以很好地解决这方面问题。小班教学可以做到:与企业合作培养定向型人才,着重培养岗位技能,做到所学必精、所学必用。
师资方面:目前很多中等职业学校生源减少,导致师资资源富余,并且随着小班教学观念的普及,许多中等职业学校以及教师都表现出了很高的积极性,并且已经产生了很多小班教学具体实施的想法和建议。
学生方面:近年来,中等职业教育生源质量下降,学生的心理素质、学习素质、行为素质普遍不高,导致中职毕业生的社会接受度不高。但是在小班教学的环境下他们却可能成为优秀的中职毕业生。笔者针对以下几类学生做出分析。第一类:学习兴趣不高,动力不足,缺乏自信,但是思想活跃,头脑灵活。这类学生由于成绩上的暂时失利,并缺少老师的鼓励以及引导,导致他们对学习没有信心,学习成绩下滑,形成恶性循环,从而被打上“差等生”的标签。这类学生能力并不差,只是容易受到打击,心理脆弱,只要能给他们更多的关注和指导,他们一样可以很优秀。小班教学班级人数的减少,意味着每位学生所能接受到的关注、指导以及其他各种资源相对增多,此类学生会有更好的进步和发展。
第二类:调皮捣乱,纪律性不高,但是动手能力强,敢于尝试新鲜事物,能力多样化。这类学生很适合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比普高教育更加注重实际操作和发明创造能力的培养。传统的大班教学由于教育资源、教育时间以及专业不够细化的限制,不能很好地培养他们这方面的能力,导致职业教育毕业生竞争力低,社会认可度不高。小班教学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更多的师生交流时间,更多的新奇想法的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机会,可以使职业教育更加专业化,甚至根据学生特点施行定向教育,使职业教育更加适应社会、融入社会。
第三类:自卑、自闭、焦虑、性格孤僻、社会责任感不强甚至对社会存在偏见。这类学生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属于家长管不了或者没有时间管,于是放到学校,渴望孩子能在学校的环境中得到改善。传统教育模式下,老师疲于备课和传授知识,无暇分心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即便班级纪律差,也只是采取强制性措施,压制住孩子们的负面心理和行为,这无疑是“扬汤止沸”而不是“釜底抽薪”。小班教学由于生师比的降低,老师可以从繁重的教务中解脱,投入更多的精力处理学生的心理问题,心理问题得到改善,行为问题也会相应减少,教学环境也会随之提高,教师的管理也会更加轻松,形成良性循环。
第四类:中等职业学校也不乏一些各方面素质都很高的学生。小班教学的实施可以给他们提供更便捷、更广阔、更合理的学习空间,使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享受学习的乐趣,达成他们的理想。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提出,“每一个儿童的思维发展都有独特的道路,每一个儿童的聪明和才智都各有各的特点”,因此每个学生都有一技之长,或学习知识,或掌握技能,或勇于创新,或品德高尚,小班教学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特长,提高就业质量和社会素质,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都应当达到他力所能及的成就。
三、总结
一、残疾人职业教育的主要功能
残疾人职业教育是一项综合性的教育形式,包括残疾人职业能力教育、职业心理教育、职业发展教育、职业适应能力教育,等等,这些教育内容共同构成了残疾人职业教育的主体。笔者认为,残疾人职业教育主要具备如下几方面功能:
1.残疾人职业教育可以有效提高残疾人自身素质。与健全人群体相比,残疾人群体接受教育的条件有限,因此导致了综合素质相对较低,主要体现在残疾人群体的文化层次和水平严重不足。通过开展残疾人职业教育,能够有效弥补残疾人群体的素质结构缺陷,从而起到提高残疾人综合素质的重要作用。在学历教育尚不能被残疾人广泛接受的情况下,职业教育已经成为现阶段提高残疾人群体综合素质的最主要方式。
2.残疾人职业教育可以有效实现残疾人人力资源的充分开发。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中,残疾人同样是社会宝贵的劳动力资源。从目前我国劳动力资源供需状况来看,存在着严重的供需不平衡问题,一方面,大学毕业生、城乡新增劳动力数量逐年增加,造成了劳动力市场局部的供大于求,这部分新增劳动力就业存在严重困难。另一方面,从国内劳动力市场的宏观分布来看,还有很多地区和行业存在着供大于求的现象,社会总体的劳动力资源还处于短缺的局面。为了有效缓解这个问题,应当将残疾人纳入社会人力资源开发的总体规划之中,通过系统的职业教育,实现残疾人人力资源的充分开发和残疾人劳动力的充分发展。
3.职业教育可以有效改善残疾人群体的生活状况。笔者认为,在现阶段我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过程中,首要解决的应当是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而改善残疾人生活状况,提高残疾人生活水平无疑是“三最”的核心。通过开展职业教育,残疾人可以迅速提高就业技能水平,找到稳定工作,通过就业体现自身价值,获得劳动报酬,改善生活面貌。因此说,残疾人职业教育可以有效地实现改善残疾人生活状况的目标。
二、新形势对残疾人职业教育的新挑战
进入“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目标以后,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趋势还将出现新的变化。这对于残疾人职业教育工作来说,既是难得的发展机遇,又是全新的挑战。
1.残疾人职业教育将更为专业化。经过多年时间的发展,职业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和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具有完整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与健全人职业教育相比,虽然残疾人职业教育仍然是一个新生事物,但是这并不能妨碍残疾人职业教育向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十二五”期间,国内劳动力市场精细化程度将会持续提高,对于劳动力资源的专业化程度要求也将随之提高,因此,这就给残疾人职业教育的专业化发展提出了全新要求。对于残疾人职业教育工作者来说,必须要改变现阶段粗放式的教育模式,以适应新形势、新要求。
2.残疾人职业教育需求具有多样性和个性化特点。近年来,残疾人职业教育已经体现出了明显的个性化和多样性的特点。可以预见,随着“十二五”时期劳动力供求状况发生更为深刻地变化,用人单位对于残疾人劳动力的专业化水平要求会更高。因此,这就对于残疾人职业教育的个性化和多样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残疾人职业教育必须采取社会化的发展模式。“十二五”期间,残疾人职业教育社会化已经是大势所趋。为了实现残疾人职业教育水平的可持续提高和健康发展,必须要利用社会现有的教育培训资源,将残疾人职业教育纳入其中,而不能另辟崎径,导致重复建设,影响教育质量。从这个角度来说,未来残疾人职业教育的社会化也是一个全新的挑战。
三、现阶段残疾人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1.教育主体单一。当前,各级残联组织作为残疾人职业教育的主体,承担着开展残疾人职业教育的主要职能。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职业教育机构虽然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残疾人提供职业教育服务,但是并不能够视为开展残疾人职业教育的主体。受到残疾人职业教育主体单一化的不利影响,当前很多地区的残疾人职业教育水平不高,专业化程度不足,影响到了残疾人职业教育总体效果。
2.教育模式有效性不足。当前,很多地区在开展残疾人职业教育的过程中,主要采取的是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模式。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虽然可以在短期内迅速提高残疾人就业能力,但是由于职业教育的其他环节普遍缺失,导致了残疾人的就业层次普遍不高、就业稳定性不强、职业发展潜力不足等问题长期存在。由此可见,现阶段残疾人职业教育模式的有效性严重不足,也是影响职业教育水平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3.职业教育师资队伍专业性不强。当前,很多地区的残联组织负责残疾人职业教育的教师都没有专业的教育背景和教育工作经验,特别是在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环节中,很多教师由于没有专业经验和能力,仅仅凭借短期学习或者接受短期培训后,就为残疾人提供技术指导,很难达到职业技能培训应有的效果。从这个意义上说,当前国内残疾人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的专业化能力不强,也是制约职业教育水平提高的主要问题。
四、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残疾人职业教育工作
1.将残疾人职业教育纳入公共职业教育体系。在继续巩固各级残联组织残疾人职业教育主体作用的基础上,不断丰富职业教育主体,坚持将残疾人职业教育纳入社会公共职业教育的总体发展目标,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逐步实现残疾人职业教育的社会化。
2.不断丰富和完善职业教育模式,适应多样化和专业化需求。各类职业教育机构要根据残疾人群体特点和劳动力市场需要,不断丰富和完善残疾人职业教育内容和模式,在坚持职业技能培训为主的基础上,增加职业心理辅导、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适应能力辅导等内容,满足残疾人职业教育多样化和专业化的需求。
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道德教育,建设一支职业化、专家化、高素质的高校辅导员队伍,既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落实《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第24号令,以下简称《规定》)的重要举措。如何做好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道德教育,实现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是摆在各高校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目前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局限于理论分析,缺乏实证研究。本文以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教育现状的实证研究为基础,运用SPSS13.0统计分析方法,从职业道德维度的相关性探讨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道德教育的新思路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广东省东莞市高校辅导员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为主、座谈访谈为辅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对象为该市6所高校的全体辅导员,问卷先以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试测,正式问卷采用统一发放统一回收的方式,共发出问卷170份,收回有效问卷159份,其中公办高校3所(共76份),民办高校3所(共83份);专职辅导员150人,兼职9人;在编32人,非在编127人。调查样本面较广,座谈访谈对象包括各所高校主管学工队伍的领导和辅导员,有其代表性。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自拟调查问卷。问卷设计主要结合《规定》第二章关于辅导员工作的“五大要求”和“职责”内容,对辅导员工作的具体职责进行细化。问卷从“三观”的树立,大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心理品质的树立与培养,对当前大学生思想、经济、就业等状况的了解和掌握程度,发挥党团学、班级、思政骨干力量等外力作用的情况以及辅导员“职责”的具体表现作了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有针对性地从职业理想、职业认同、职业态度、职业信心等10多个维度来分析辅导员职业道德教育现状。调查结果显示:96.2%的辅导员认同当前加强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98.3%的辅导员认为自己能做到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表率,并能兑现对学生的承诺。为更深入地分析此现状,对问卷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加以录入、逻辑校对和统计分析,对职业理想、职业认同、职业信心及工作满意度四个维度进行分析研究,以探究各个维度之间的相关性。
三、结果与分析
通过对辅导员的职业理想、职业认同、职业信心及工作满意度四个维度分别进行两个变量列联表分析,得出以下的tau—y系数及其卡方检验结果:
(一)职业理想与其职业认同的相关性非常显著
从表中数据看出:当以职业理想为自变量、职业认同为因变量时,其tau—Y系数0.120,卡方检验值x为0,表明辅导员职业理想与职业认同的相关性非常显著;也表示以辅导员职业理想的高低来预测或估计其职业认同的高低,可以消减12%的误差。所谓职业理想,是指人们对未来职业目标和工作类别的向往选择,以及在事业上将达到何种成就的期盼,它是人们对未来职业生活的勾画J。职业认同则是指个体当前对自己职业角色以及职业相关特征的感知。职业认同既指一个过程,也指一种状态。“过程”是指认同个体自我从自己的经历中逐渐发展、确认自己的职业角色的过程;“状态”是个体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认同程度。笔者认为,职业认同不仅仅是个体的自我认同,更应是组织认同和社会认同,后者尤为重要。指出,理想信念是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总闸门”,理想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信念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调查发现,89.9%的辅导员认为辅导员工作能实现其人生价值,72.3%的辅导员已经把该工作看作是一种可以长期甚至终身从事的工作。访谈中发现,有较强职业理想的辅导员,一般其职业认同也较高。
(二)职业认同与其职业信心的相关性非常显著
从表中数据看出:当以职业认同为自变量、职业信心为因变量时,其tau—Y系数0.077,卡方检验值x为0,表明辅导员职业认同与职业信心的相关性非常显著;也表示以辅导员职业认同的高低来预测或估计其职业信心的高低,可以消减7.7%的误差。研究表明,高校教师的职业信心表明高校教师对于这一职业的满意度及继续深入从事学术职业活动的态度取向,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学科忠诚l5j。教师职业认同对教师离职意向具有负向预测性。《规定》中明确指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双重身份。”由此可见,辅导员职业信心实际上就是辅导员对这一职业的满意度及继续深入从事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态度取向。调查发现,71.1%认为如果辅导员与学校机关人员有相等的薪酬且能相互调动,他们会选择继续当辅导员。访谈中我们也发现,职业认同高的辅导员,往往能够成功处理压力,积极应对各种变化,保持积极的工作态度,自信心强。这既表明当前辅导员职业认同较高,也体现出职业认同越高,其职业信心也就越强。
(三)职业信心与其工作满意度的相关性非常显著
从表中数据看出:当以职业信心为自变量、工作满意度为因变量时,其tau-y系数0.064,卡方检验值x为0,表明辅导员职业信心与工作满意度的相关性非常显著;也表示以辅导员职业信心的高低来预测或估计其工作满意度的高低,可以消减6.4%的误差。海伦•凯勒曾说过,信心是命运的主宰。信心在一个人的职业生涯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信心既是成功的精神支柱,也是战胜恐慌的源泉;信心既是迎接挑战的力量,也是成就事业的保证。辅导员职业信心具体来说是指辅导员自身对做好本职工作、完成各项任务的自信程度,它直接影响着辅导员工作的质量,影响着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及专业化的发展。一个缺乏自信的辅导员在工作中往往容易被困难牵着走,意志不够坚定,工作效果也不如人意,其工作的满意度也就可想而知。相反,职业信心强的辅导员则在工作中得心应手,自我效能感也较高,有信心完成好各项工作,对工作的满意度也就相应较高。调查发现,87.4%的辅导员有信心成为一名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的辅导员,77.4%的辅导员对工作满意。访谈表明职业信心越的强辅导员,其工作的满意度会越高。
四、对策建议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辅导员的职业理想越高,其职业认同就越高;辅导员的职业认同越高,其职业信心就越强;辅导员的职业信心越强,其工作的满意度就越高。要切实有效开展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道德教育,就必须在教育对策上找到打开教育大门的“金钥匙”。笔者认为,职业理想、职业认同及职业信心是通往这一大门的三把“金钥匙”。
(一)坚持以人为本,强化辅导员队伍的职业理想教育
强化职业理想教育是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道德教育的第一把“金钥匙”。以上研究结果表明,辅导员的职业理想对其职业认同的影响是高度显著的。辅导员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各高校在选拔辅导员时都十分注重考察其政治觉悟问题,但我们必须承认,辅导员也是一个普通人,对于外界的各种刺激与诱惑,他们不可能自动产生“免疫”能力。加强辅导员的职业理想教育既有利于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更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以人为本”不仅是以生为本,也要以师为本,片面强调前者而忽略甚至否定后者均有违“以人为本”的初衷。以师为本就是要关怀辅导员的生存状态与终身发展,使辅导员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满足其合理的需要。调查中,94.3%的调查对象认为,当前辅导员工作压力很大,对辅导员进行专门的心理辅导非常有必要。为此,在对辅导员进行职业理想教育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给予辅导员足够的人文关怀,缓解其工作压力。
(二)加强宣传力度,全面提高对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认同
提高对辅导员的职业认同(这里不仅包括辅导员的自我认同,还包括组织认同和社会认同)有利于强化其职业理想教育,这是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道德教育的第二把“金钥匙”。以上研究结果表明,辅导员职业理想越高,其职业认同越高(这里是指“自我认同”层面,77.4%辅导员对工作满意是有力的佐证)。然而调查中我们还发现两个问题:一是问及“对当前辅导员的社会地位是否很不满意时”,67.3%表示同意。二是对辅导员的职业认同与工作满意度进行tau—y相关测量时发现,其tau—Y系数0.050,卡方检验值x为0.003,表明辅导员职业信心与工作满意度的相关性是显著的;也表示以辅导员职业认同的高低来预测或估计其工作满意度的高低,可以消减5%的误差。这表明从组织到社会层面对高校辅导员这一职业认同较低,如果不从根本上提高组织和社会的认同度,仅靠辅导员一厢情愿的自我认同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最终会导致辅导员工作满意度的下降。“辅导员工作是一种良心活”,这是访谈中发现的最大共识之一。“良心活”,这既是辅导员职业认同的核心所在,也成为了许多辅导员工作的原驱动力。不少辅导员正是凭着这股“依良心行事”的干劲,始终站在学生工作的一线上默默无闻、甘于奉献。当前国家和省有关部门在辅导员队伍中实行定期评优既是对辅导员工作的肯定,也是扩大辅导员这一职业社会影响力的有力举措。遗憾的是,这种国家级或省级的评比无论是广度还是力度都是非常有限的。实际中,市级和校级评比的影响力往往更直接更有效,各市、校每年都有“三育人”等评比活动,访谈中发现,真正在辅导员队伍中产生“三育人”先进个人的比例可以说是凤毛麟角。高校在评优中对专任教师有所倾斜是对科研与教学的鼓励与导向,这本无可厚非,也是合情合理的,但如果能在评优中适当给予辅导员队伍一定的比例,既没有与前者相矛盾也非常有必要,不仅可以直接提高辅导员的职业荣誉感,有利于提高其职业的自我认同度,也有利于提高这一职业的组织认同度及社会认同度。因此,在加强辅导员队伍职业道德教育的同时应当加大宣传力度、评优力度,切实提高辅导员的职业认同,尤其是组织和社会的认同度,提高辅导员的社会地位,以促进辅导员职业理想的牢固和工作满意度的提升。研究表明,教师对他们职业认同的积极自我感知能够克服他们对恶劣工作条件的不满,强烈的职业认同会阻碍教师的离职意向,即使他们工作的团体受到相当大的批判。不同年龄段的高校教师,职业认同存在显著差异。整体上看,20~29岁的高校教师在职业认同的得分最低,40~49岁之问的教师得分最高。这与国外的研究成果基本一致l8J。而我们在调查中也发现,从事辅导员工作2—3年的人对职业的认同度占本年龄段的65.7%,属最低比例,而从事4~6年的占81.3%,7年以上的则达到100%。表明与别的研究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和可靠性。这表明我们在进行职业认同教育时必须对从事辅导员工作不同年限的人采取有的放矢的教育,教育才有针对性及层次性,才能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三)拓宽教育渠道,提升辅导员实现职业目标的信心
(一)德胜鲁班木工学校的项目分析
根据陈孝彬等人对学校基本情况的分析模式,我们从中引用了几个基本的项目,具体内容如下。
1.学校的服务类型、数量德胜鲁班木工学校是休宁县人民政府在“十五”期间的重大招商引资项目,是由苏州德胜洋楼有限公司与休宁县第一高级中学联办的中等职业学校。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德胜洋楼有限公司以及木工行业发展需要的、具备专业知识技能、品德优良的应用型人才。学校规模维持在两个班级,平均每个班50人左右,只设一个专业。生源主要来自黄山市农村的初中毕业生,近几年全国各地都有生源涌入。每年学生人数维持在100人左右,至今已有千余人进入了全国各地的木工行业。
2.学校的组织结构木工学校与休宁县第一职高同在一个校园,实行“一校两制”。即在同一个校园实行两种办学体制和教育管理机制。木工学校归德胜管理,办学经费和实习场所由德胜公司提供;教育理念、招生方式、课程设置、教材编写与选择、教学计划、考试考核等都由德胜确定;课程由德胜选定教师实施,实训教官由德胜选派。
3.学校的建筑、设备、设施学校有774平方米的木工实训车间(60个工位,可供120个学生同时操作)、50个木工操作台、100套手工木工工具、120平方米的实训车间、3间标准教室、2间计算机教室,设置学生活动中心及中等规模的体育场。
4.学校的教职工校长汪丽庆是休宁县第一职高的老教师,同时兼任木工学校的校长。德胜公司每月一次派遣加拿大英语教师,向学生传授国际经济形势、科技信息。教师都是来自当地以及从外地聘请来的德高望重的木匠。另外,德胜公司每月都会有由培训中心主任担任总督学进行日常教学视察。
(二)德胜鲁班木工学校的办学优势分析
优势包括:一是学校教育业绩的优势。木工学校的办学定位与休宁县的林业大县产业优势紧密相联,充分利用本地的优秀木工,发扬继承徽派木工手艺,并加强同国际职业教育的交流。山区走出的优秀匠士能吃苦、职业技能扎实,深受木工市场的青睐,就业率基本保持在100%。学校治学严谨,不仅教会学生技能,而且教导如何做人。二是内部素质和活动过程的优势。学生与教师之间形成“恩师”的师生情,维系学校与学生之间关系的不仅是日常的教学活动,还有各种各样的实训机会、考察机会、家长会制度、毕业典礼制度。学校始终秉承平民教育的办学思想,立足学生家庭,帮助学生成才、成人。学校强化学生的技能优势,保证每一名学生都能顺利就业,建立了一支能发扬徽派建筑等本土文化魅力的人才队伍。三是学校独特的竞争力。木工学校选择了扎根休宁徽州本土文化,又开展了目前繁荣的社会建筑、房地产行业所需的木工技能培训。北京大学纪念馆八仙桌、电视剧《大祠堂》全套木质家具,以及中美文化交流文化赠品都是木工学校学生的作品。学生依托长江平民教育基金会以及黄山市政府牵头支持,利用了徽文化的力量及德胜洋楼有限公司的海外背景,积极走向海外市场。劣势是学校办学规模过小,地理位置偏狭,社会影响力不大。社会对“匠士”的各种偏见仍然存在,当地政府对学校的支持力度不稳定。教育经费筹集的渠道单一,主要由长江平民教育基金会支付,难以理清德胜公司、木工学校、长江平民教育基金会之间的关系。
(三)德胜鲁班木工学校的治学内容分析
笔者通过对其教学安排、教学管理、考核奖惩等治学内容进行分析发现,德胜鲁班木工学校不仅在学校基本情况项目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在治学上也存在诸多值得其他乡村职业学校学习的内容。
1.教学方法与实训时间的安排为了使学生掌握扎实技能,学校采用陶行知先生倡导的“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相继开设了徽州传统木工专业理论知识科目,向学生讲解木匠基础知识和用图操作技巧,纠正学生实习中出现的误区和不足,从练习劈、刨、锯、划线、凿眼、拼板等基础技能着手,继而学习制做方凳、长条凳、子孙椅、床架等传统家庭生活设施。同时,学校的教学科目设施明确规定文化课与实训课的时间比例为3∶7。实训时间70%,给予学生大量时间在一线平台操作。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使学生熟练掌握木工所必须的基本技能。
2.严厉的教官负责制、鲜活的学区责任制及“小先生制”所有教官在上岗前都必须保证,85%以上的毕业生能够独立制作八仙桌和太师椅,15%的毕业生的结业成绩是优秀。如达不到此标准,教官必须主动引咎辞职。学生学习木匠工艺的各个工序均须在教官的观察和指导下进行,保证学生获得扎实的木工基本技能和严谨的学习态度。此外,学校根据学生的自我选择及教官的建议,在木工学校实训期间,将学生分成5个学区,一个教官负责一个学区,每个学区确定一两名学生任该区的小组长,5个学区开展教学竞赛活动。通过这种学生与学生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的良性比赛,使学生在集体的学习活动中增进知识,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为锻炼学生的自理能力,学校引入陶行知先生倡导的“小先生制”,营造一个学生学艺的影响力场。师兄师弟之间相互学习,不仅促进了学生技艺的进步,还促进了师兄弟之间心理上的契合,激发共同学习手艺的乐趣。同时也是一种补偿性机制,解决了教师人数欠缺和学生异常活跃的矛盾,对学生产生积极的自我影响。
3.严格的考核、奖惩制度这些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末位淘汰制规则。新生入学后须向教师和教官保证:自觉遵守学校设置的学生准则,同意学校实行末位淘汰制。如果学生在校期间不能严格要求自己,课业或生活不积极,学校将严格按照规则对该生实行处罚,除去其担当的职位、奖学金,甚至开除学籍。其二,奖助学金条例。思想道德考核和技能考核各占50分,实行每天一考核、每月一评价、每学期一次总结性评价。对于学生的思想品德考核由小组组长每天统分,结果交给教官计入一周的统计。奖助学金规定不同学期的奖学金获得率都不一样;奖学金等级设置为第一级奖学金、第二级奖学金、第三级奖学金,三级比重按5∶3∶2设置。其三,课程考核学分制。从第一学期到第四学期期末的考试作品分别为徽州古典方凳、流线型合角方凳、檀木八仙桌、实木太师椅,最后的结业考试是由德胜洋楼公司派出的督学对学生制作的工艺品进行逐件评分,评选出的优秀作品在学校的展览馆展出。通过严格按分考核确定学生的学习是否达到了出师的标准,是否能够制作满足社会要求和木工制作流程的作品。其四,独特的毕业考核。德胜木工学校毕业生的毕业考试是要求学生能够独立制作一张八仙桌和两把太师椅。由德胜公司派出的督学担任主考官,对学生的毕业作品分步骤进行严格、细致、公正的考核与打分。根据其在校表现及个人的兴趣与意愿,学校将毕业作品优秀的毕业生推荐给各著名的建筑公司。
二、德胜鲁班木工学校的办学新思路
(一)“匠士”学位的首创
职业教育的教育体系针对的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技能型人才,较之普通教育没有特别鲜明的学位倾向。它所培养的学生基本上都是直接与社会企事业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书。在办学中,该校创造性地探索出了职业教育学位教育的新形式———“匠士”,丰富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学位制度。“匠士”同时可以给社会上异常火热的高等教育注入新的活力,让更多的人认识到,拥有一门出色的技能,同样可以在社会上立足。
(二)校、企、政府、基金会的联合
县域职业教育的发展首先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特别是要发挥最了解地方教育需求、教育资源配置情况的基层地方政府的作用。同时,职业教育应以就业导向为中心,面向市场办学,培养企业需要的合格人才,发挥私人办学的力量优势,积极吸纳非盈利性的教育基金会的介入。德胜鲁班木工学校正是在休宁县政府、休宁县第一职业高中、德胜洋楼公司、长江平民教育基金会四者的合力办学的典型。
(三)外企注入资金办学
县域职业教育的确也存在着与企业联合办学的模式,但绝大多数都是与国内的企业合作办学,鲜有与国外企业联合办学。中西部的职业教育就更缺少与国际上知名企业和教育集团合作办学的机会。休宁德胜鲁班木工学校依托具有美国背景的苏州德胜洋楼公司,扩大了学校在国际上的知名度。
(四)国、校、企三级课程开发
学校除开设国家中职教育的必修课程外,德胜公司自编《木工理论与实践》教材并实施教学,总裁聂圣哲先生编写《现代木结构》《班门弄斧》等书作为学生学习的教材,并且配备了专职的计算机教师教授学生计算机知识。另外,学校组织教师、德胜公司高管,参照国家制定的中职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内容及企业自身的实际,编写了《道德修业》等书,使学生具备必要的职业道德。
(五)严把生源关
在选拔生源方面,学校校长亲自在休宁山区寻找,且招生条件严苛:必须是能吃苦的农民的孩子,必须诚实守信、不赌博、不抽烟。因为学校的学生大多数都是来自乡下的贫困家庭,木工学校管理层重新认定职业教育的福利属性,给予学生更多的优惠,在国家已有的对中职学生的优惠政策上,继续补助贫困学生。
三、反思与展望
(一)反思
教育不仅要培养卓越的政治家、经济学家、科学家,而且还需要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千千万万的高素质的劳动者。《纲要》指出:“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当前形势下,县域职业教育的发展、城乡基本服务均等化、区域经济的有效发展都离不开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乡村职业学校独特的办学路子和社会上各种优秀的办学力量。从该校的办学历史可以看出,政府作为办学的主导者,真正发挥了资源配置、信息引导的协调作用,把优秀的外资企业、具有浓厚的徽州特色文化的木工手艺、现代化的教学方法结合起来,联合办学,共同打造具有地区特色的职业教育优势劳务品牌。在当前社会,人们对城乡二元化体制的诟病,对教育公平的疾呼都表明,在基础教育均等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县域职业教育发展关乎整个教育系统的健康发展,关乎整个社会的公平问题,关乎社会和谐。木工学校丰富了县域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同时也应该思考其不足之处。
1.学生缺乏继续升学的机会职业教育并不是教育系统的终结,中等职业教育应该建立与高等职业院校或普通本科院校的衔接机制。目前,国家通过职业生综合能力大赛选拔出优秀的职校生,并且给他们提供直接升入高一级学校的机会。这种做法使具有真实技能的职校生能够接受更深的专业技能培训和基础知识学习。德胜鲁班木工学校的培养模式忽略了那些想继续接受优质教育的学生的求学需要,集中进行木工技能的培训可能弱化了普通基础知识的吸取,不利于毕业生综合素质的形成。
2.急需改善的社会人才观职业教育缺乏社会吸引力,表面上看是教育问题,实质上却是社会人才观的问题。传统的人才观依然影响着受教育者个人(家庭)对教育类型的选择,导致目前的普通高中、高等院校招生规模急剧增加,脱离了社会人才需求的结构。尽管徽州木匠身怀绝技,但社会认可度仅存在极个别领域。所以,面对职业教育招生难的问题,我们该反思的是整个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本质。
3.“双师型”师资建设问题由于职业师范教育缺少关于木工类的教师,所以木工学校办学过程中吸取的教师都是地道的木匠出身,而真正从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毕业的师资缺乏,限制了学校办学规模的继续扩大与教学的规范化。针对这个问题,应该与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加强联系,共同培养能够担当教学任务的优秀教师,可以适当将学生送入职业学院深造,形成“学生—技师—教师”的良性循环。
4.“匠士”职业学位的难言之隐在现实社会上,木工是个让人不大看得起的工种。尽管“匠士”一方面产生了良好的职业教育导向,纠正了传统工艺卑微、文凭至上、人才消费的偏见。但是,“匠士”仅仅是民间办学的尝试,未得到教育部门正式的认可,其学历含金量并未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从本质上说,“匠士”并未实质性改变人们对职业教育的偏见,也并未转变人们对木工工种是否具备优秀技能的传统质疑。
(二)发展展望
(一)升学学员数量有相当规模
任何一个制度的建立,其对象一定是有相当数量规模的人群,否则,将造成资源投入的浪费,使得制度建立的有效性大打折扣,甚至失去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从生源角度看,升学制度的建立必须有两个前提为之保障,一是降低辍学率,二是低层次教育领域中拥有相当数量规模的有升学意愿的学员。21世纪初,丹麦对教育制度进行改革,高中教育阶段的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实行互通,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意愿和发展需要,选择文化理论方向的学习或是职业技能方向的培训,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从此不再是割裂的个体。接受初等职业教育的学生学习的内容不再孤立于职业技能,而是可以在接受职业技能的同时学习文化理论知识,在毕业后可以有多种人生选择,或直接就业,或选择升入普通高中学习,或选择升入高等职业院校。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在具备了相应资格后,还可以进入大学深造。丹麦职业教育中拥有接受高层次教育意愿的人员数量比例呈上升趋势,这为升学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了必要条件。
(二)升学学制的良性衔接
有了生源保障,升学制度运行的可行性就决定于从低层次教育向高层次教育升学这两个不同学制的良性衔接。这种衔接不同于在同一教育领域中修学年级的上升,其涉及的因素更多。如对低层次教育领域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学术资格、专业方向、学习时间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同时也对低层次教育领域的课程设置、学生管理、教育模式以及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方向提出了挑战。如果这些因素处理不当,升学学制的良性衔接势必受到负面影响,甚至直接威胁到升学制度的可行性。实现两者的良性衔接绝非易事,不是在低层次教育领域简单开设一些面向高层次教育领域的课程就能实现的,需要将所有问题综合考虑,统筹规划,以真正实现两种学制的融合。
二、丹麦职业教育升学制度的保障措施
(一)降低辍学率
由于丹麦一半以上学生会接受初等职业教育,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人员数量也在逐年上升,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已有相当的规模。在这种形势下,学生的入学率不再是个问题。因此,丹麦职业教育升学制度保障措施首先以降低职业教育的辍学率为根本。根据2009年丹麦教育部门的一项调查显示,丹麦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有:对职业教育整体丧失信心和希望(5%),难以适应职业教育的生活和学习(19%),受教育的内容对个人整体学习生涯和职业生涯并未展现出明确的方向性(37%),难以适应学校教育和企业实训的衔接(13%),对职业教育和大学教育的衔接感到希望渺茫(22%)。基于这些辍学原因,丹麦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措施。首先,注重学生入学前的职业生涯指导。丹麦甚至从小学教育开始就向学生传播职业教育体系和内容,灌输学生对职业教育的意识,为学生自我进行职业和人生规划奠定基础。在中小学阶段,丹麦职业教育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生涯指导,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一方面让中小学生进入职业院校实地感受职业教育,另一方面派遣专门人员进入中小学与学生进行沟通。希望学生在进入职业院校学习前,不断明确自我在职业院校接受教育的意义和目的,明确自我怎样通过在职业院校学习来实现职业生涯目标。在这种做法的指引下,很多学生能够根据自我需要制定自我发展计划,然后带着明确的目的在职业院校接受教育。这一措施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职业院校中的学生规模的稳定性。其次,丹麦职业院校十分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和差异化。职业院校在相对统一的教育计划框架的基础上,强调学生个人教育计划的制定和使用,讲求对学生的细分。通过观察、测试和不断沟通,深入了解学生的特点、需求、学习能力和心理,从而对学生在个体上做出客观合理的定位。以此为依据,在学生个人教育计划乃至职业生涯及人生发展规划方面提出客观中肯的建议。学校注重对教学目标的细分,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状况,为每一名学生确定适合他本人的、由分解后的教学目标组成的教学流程。在个人教育计划制定过程中,学校为每一名学生配备导师,强调师生间的沟通和计划执行时导师的监督作用,同时根据计划执行情况,做出适当的调整和变更。这一措施的实施,使学生始终感受到职业院校中的学习是为他们量身定做的,是十分匹配的,对他们的成长是十分有意义的,从而进一步降低学生的辍学率。第三,丹麦在保证毕业生素质的前提下,适当调整了学生进入高层次教育领域的资格要求。从丹麦大学的入学标准可以看到,由于教育行政部门进行了调整,将职业院校学生毕业资格与大学升学条件合理归并,高职学生进入大学要具备的附加资格条件在减少,这加大了高职学生进入大学学习的可能性。另外,丹麦在与国外教育机构合作过程中,实行职业院校资格认可制度。这意味着丹麦的高职毕业生有更多机会出国学习,而且在职业院校中取得的资格可以在海外留学项目中冲抵相当数量的学分,这加强了学生留在职业院校中取得完整资格的可能性。这一措施大大加强了职业院校学生的升学率,为升学制度的实施提供了保障。
(二)提高学制的相互融合性
首先,丹麦在2000年的《职业教育改革方案》中整合了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原有的几十个专业类别归并为更为系统的七个类别。新的专业类别设有明确的与专业相关的文化理论课程,对职业教育学生提出了明确的学术素质要求,这为学生获得大学入学资格、适应大学教育打下了基础。此外,2001年丹麦开始在初等职业教育中开设文化理论课程,旨在使学生在完成初等职业教育后具备转入普通高中进行学习的素质。发展至今,丹麦职业教育培养计划中90%以上都有明确的文化教育内容和相关课程,并且也已经由开始阶段的单纯的课程设置发展成为职业课程和文化课程相互融合的体系。最初,丹麦在初等职业教育中的文化课程,只是与职业培训课程简单叠加,这种做法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但是也会造成两种不同性质的课程各自独立,使得学生在接受教育时困难加大,学习负担加重,学习时间增长,从而影响了教育质量。目前,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在丹麦的职业教育中。文化课程以两种形式存在于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一种是纯文化课程,以独立的姿态与职业培训课程并立,另一种是与职业培训中的专业课程相关的文化内容,其被作为专业课程的一部分融入到了专业课程当中。采用这种课程设置方法,一方面,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的同时也学到了相关的文化知识,相比原先的割裂式学习,节省了学习的时间,减轻了学习的负担,另一方面,所学的文化知识也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对专业课程的理解,从而在保障教育质量的同时,真正提高了学习者的专业技能素质和文化素质。其次,出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丹麦教育部门正在逐步出台相关政策,以提高职业院校毕业生文化素质的要求。这些政策一方面会引导职业院校学生有针对性地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另一方面会刺激职业院校采取措施,加大文化教育力度。最近几年,丹麦的部分地方教育部门要求辖区内职业院校增加文化课教师数量,某些院校已经对专业课程教师的文化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并在尝试使用相应的评定方法。这些措施都是为了提高职业院校中文化课程的质量,为学生考入大学和在大学中稳定地学习创造条件,进而为升学制度落到实处铺平道路。第三,为了能够进一步实现职业教育与大学教育的成功接轨,丹麦职业院校在职业培训项目以外,专门针对有强烈升学意愿的学生,开设了附加资格项目教育。这些项目中不仅关注学生文化知识的提升,还考虑大学与职业教育在教育模式和办学模式上的不同。通过这些项目的学习并获得附加资格的学生,不仅获得了直接升入大学的资格,还因为在项目实施中领略过大学教育模式,缩短了在大学学习和生活的适应期,实现了从职业教育到大学教育的“软着陆”。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