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环境英语论文

环境英语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16 15:58:3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环境英语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环境英语论文

篇(1)

1.建立医学英语写作多媒体资源库

各高等医学院校可以组织相关教师,既包括该课程的任课教师,也包括经常在国外学术期刊上的专业教师以及经验丰富的学报编辑,甚至计算机教师,共同创建医学英语写作多媒体资源库。资源库里的文字材料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有代表性和针对性,内容既要避免过于深奥,也要避免过于科普,要充分顾及到学生的专业需求和接受程度,合理取舍。目前国内一些医学英语论文教材在编写过程中或是过于注重语言在论文写作中的重要性,或是过于强调内容在论文写作中的重要性,这种片面性无法给学生以全面的指导。所以,课程设计者可以在充分借鉴这些教材中有关医学英语论文写作专业知识的同时,从Nature、Science、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等国外优秀学术期刊网站上下载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医学英语论文进行实例分析。

资源库里不仅要有大量医学英语论文的文字材料,还应该包含与授课内容相关的图片、声音和影像等材料,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知识面,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教学效果。课程设计者可以利用MicrosoftPowerpoint制作教学幻灯片,把论文的篇章结构以最直观的方式展现出来,通过插入声音讲解,使学生熟练掌握医学论文的固有格式———引言、材料与方法、结果和讨论(IMRAD格式)以及国外学术期刊上医学论文的写作规范和要求。课程设计者还可以利用幻灯片对医学英语论文写作中经常出现的一些典型的词句进行分析,使学生能在今后的医学论文写作中举一反三,熟练应用。

在实际教学中,恰当利用电视录像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情景教学,可以使学生身临其境,受到感染和启示,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1]在医学英语写作课上,教师在对教学重点内容进行讲解之后,可以链接一些国外大学医学部的生物医学课堂视频,如美国华盛顿大学台、美国杨百翰大学BYU电视、美国普渡大学等。这些在线课堂内容在网络上极易获取,笔者本人就经常在线观看,里面不乏医学论文的相关内容。这不仅可以补充教学内容,还能够让学生们深刻感受到国外大学课堂的氛围,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建立医学英语写作网络学习平台

建立医学英语写作网络学习平台不仅能够有效促进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而且能够延伸和拓展课堂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通过网络,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登录到学习平台进行医学英语写作的学习。首先,学生必须要下载并安装“学生客户端”软件。然后,利用自己的学号登录自主学习平台,填写个人信息以作为学生在该课程结束后的课程统计信息。

虽然网络学习平台具有开放性、辅和交互性的特点,能够优化教学效果。但是,网络学习平台的使用应该作为常规课堂教学的辅助和延伸,而不能完全替代课堂学习。[2]所以,教师可以将与医学英语写作相关的资料上传到学习平台,让学生自主地选择相关知识点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巩固学习。课程设计者也可以在学习平台上创建一些有助于提高医学英语写作水平的权威网站的链接,如AmericanMedicalWritersAssociation、TheMedi-calEditor、AmericanJournalExperts等,这些网站为学生提供了大量医学英语写作方面的信息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学素材,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使医学英语写作与国际接轨。在学习平台上,学生既可以浏览教师的视频讲解,做学习笔记,进行提问和讨论;也可以进行内容测试和写作练习,还可以下载相关学习资料。系统会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生成学习进展情况表,实时传送给授课教师。授课教师对情况表进行汇总分析,对学生在医学英语写作学习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集中辅导。

网络学习平台也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开放互动的学习环境。通过这个网络平台,学生可以主动地发现、思考和解决医学英语写作中的一些重点和难点问题。由于医学英语写作是一个跨课程、跨学科的教学活动,很多问题是单一课程无法解释或解决的,所以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学习平台寻求相关领域教师的帮助。例如,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学习平台向英语老师寻求语言方面的帮助,或是向医学教师寻求专业方面的解释,甚至可以向资深编辑就论文格式和写作风格寻求指导,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能力。

二、结语

篇(2)

高中英语论文2000字(一):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实践研究论文

摘要:当前为了提高高中生的英语核心素养,教师对培养学生的读后续写能力越来越重视,这不仅是为了应对当前教育改革提出的新要求,也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的有效举措。读后续写作为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效率非常重要的途径之一,同样是将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的重要教学方法。因此,本文首先针对当前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然后讨论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有效开展读后续写教学方法,以期能为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核心素养

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重要语言,培养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一直都是英语教学工作者研究的重点课题。当前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成为英语教师研究教学任务的重点方向,这就需要英语教师对教学方法积极进行探索。“读后续写”作为当前高中考试的一种新的题型,重点考察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这就需要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加强对学生阅读与写作的综合训练。但是当前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我们首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现状

1.续写文章逻辑和思维混乱

通过对当前高中学生读后续写现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学生在完成英语阅读后,对阅读材料的内容的整体把握度不够,同时在理解文章主旨和内涵方面缺乏一定的理解能力,这就导致在读后续写阶段的写作内容与原文产生一定的隔阂,出现文章前后内容不一致的现象,而且在行文逻辑和写作思路方面较为混乱。出现这种现象的最大原因就是学生对阅读文本的理解不够,没有丰富的生活阅历和知识基础作为支撑,因此造成在写作过程中不能按照原文的思路和逻辑继续续写。

2.续写文章词汇和语法运用不当

英语作为我国的第二语言,虽然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学习,但是由于我们本身长期处于汉语的语言环境当中,因此对英语的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还相对比较薄弱,这就导致学生在读后续写阶段对词汇和语法的运用出现错误。一方面学生对英语词汇量的掌握程度较欠缺,在写作阶段就不能将最为恰当的词语运用其中,而且由于本身词汇基础较差,在阅读原文的时候就会首先造成理解误差,导致后面的写作内容出现前后不一致的现象;另一方面,学生在续写阶段常常出现口语化的表达方式,影响整篇文章的写作质量。

二、核心素养下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策略分析

1.加强对阅读文本理解能力的训练

对原文理解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后面的写作质量,因此,要打好阅读这个基础,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训练和指导,以便让学生在写作部分可以根据自己的阅历和知识进行相应的扩充。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首先要对文章内容进行细读,对文章的整体结构和脉络进行合理把握;然后要对作者的写作思路和主旨进行归纳和总结。例如,在北师大版高中英语必修3Lesson4SeaStories一文的讲解中,教师可以以本节课中的文章作为读后续写的阅读文本,要求学生在对本文故事行文思路和写作逻辑基础上,根据文章的某一个片段按照自己的想象重新续写,并结合文段中的一些关键词如:cloud、wave、whirlpool、fishingboat等展开续写,从而保证写作的内容与原文逻辑保持一致。

2.加强对学生词汇和语法的训练

词汇和语法作为英语写作的基础,也是写作质量的重要保证。高质量的写作内容不仅需要注重对写作情感和文章逻辑的连贯性,更要在写作中恰当地运用英语词汇和语法,为文章内容增光添彩。因此,高中英语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就不能降低對学生英语词汇积累的要求,可以在平时的拓展阅读过程中不断深化对学生的词汇和语法的训练;同时要为学生营造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通过英语交流提高自身的英语运用能力和表达能力,才能在读后续写中正确理解文章含义,把握文章写作思路。

3.提高写作技能,锻炼思维品质

英语读后续写能力的提高除了要在英语词汇和语法上加强训练,还要强调对学生英语思维品质的培养,这是当前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重要要求。英语思维品质的能力其中重要的一点便体现在学生的想象和创造力方面,这就要求在实际的写作过程中,在以原文背景为基础,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保证用词准确和语言逻辑符合原文的前提下,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

三、结语

英语作为高中教育阶段重要的基础学科,是对学生进行语言和文字训练的关键时期。在新时期英语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提高学生的英语读后续写能力,是对学生英语基础知识、思维品质等方面提出的新要求。因此,需要英语教师要不断调整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在长期的训练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为促进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中英语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基于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对策论文

摘要:当前新高考改革政策已经基本普及,其中高中英语改革尤为突出的就是对高中英语写作的要求更加多元,对此,高中英语教师要顺应新高考形势,打破传统教育教学观念,积极调整教学策略,使学生能够拥有足够的能力来应对高考写作要求,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本文首先对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有针对性提出了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高考;高中英语;英语写作;写作教学

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现状

教学偏重于英语语法及阅读

当前,大部分高中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语法讲解和阅读训练为主,其核心是围绕英语考试,对实际的英语写作方面并没有过多涉及。另外,英语写作教学重点在于平时的语言积累,而在考试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却依靠作文模板进行写作训练。这样的教学模式虽然能够应对英语考试,但对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提升作用不明显,这就需要高中英语教师不断深入调整教学方法,科学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反馈不足

高中英语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使反馈策略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仍然存在一定问题。教师在反馈过程中多采用否定反馈,认为这样可以有效督促学生认识错误、改正错误,而忽视了否定反馈对学生英语学习的消极影响。另外,教师查阅学生作文时,常侧重于单词、语法、句式的批改,对学生作文的整体结构和内容不能给予及时准确的讲解,使学生缺少完整的写作认知[1]。

(三)学生缺少学习积极性

当前学生对英语的学习缺少自主性、积极性,仅有少数学生是因为兴趣去主动学习英语,而大部分学生学习英语是为了应付考试等客观原因。因此学生普遍不能积极投入到英语学习中,认为英语学习枯燥无味、难于理解,导致学习兴趣不高,难以获得听说读写的综合运用能力。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对策

(一)通过良好的阅读积累提高写作能力

我们要鼓励学生会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积累好词好句,学习作者表现方式及写作手法,能够有效的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从而降低写作难度,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例如英语必修一第三单元《Traveljournal》时,可以积累好词好句作为写作素材;在reading部分我们还可以通过思维导图快速总结文章主题、基本框架和结构、表达内容等等,有效学习文章主题的表现形式及写作手法,拓宽学生写作思路、降低写作难度。这样学生面对新高考作文时,可以保持清晰的思路,那就是通过思维导图剖析命题材料主体框架,突出重点内容,然后梳理概要及续写的写作思路;可以有词可用,那就是运用自己日常积累的好词好句。

(二)有效利用反馈及激励性原则

为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高中英语教师要做到及时高效的反馈。例如在面对学生写作内容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总结分析,将其中比较集中突出的问题及作文结构在课堂上进行重点讲解,以减少类似写作错误再次发生,使学生对文章结构内容有更清楚的认识。而对于其他错误,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自评或者互评,鼓励营造英语语言交流环境,带动课堂活跃性的同时,能够让学生将自己的英语基础知识和能力加以应用,在学生思考探讨的过程中,更能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水平、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培养综合素质人才。在学生自评互评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答疑,给予基础较差的学生进行重点辅导讲解。最后教师可以针对课堂内容作出总结分析,加强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程度,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良好的掌握激励性原则,表扬学生作文比较好的地方、表扬学生发现问题的准确性、表扬学生的进步,及时肯定学生的闪光点,在有效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三)丰富教学方式及内容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高中英语教师要与时俱进,切实落实教育改革政策,就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此,教师要丰富教学方式,例如讲解英语时态的课程时,可以采用微课教学形式,将各種时态的特点、概念以及使用方法、典型词语等内容加以展示。微课就是提供给学生一些微课程,教师也可以提前将授课内容系统整理,然后精炼并自己录制微课视频。微课教学,可以有效突出课程主题,吸引学生学习兴趣,可以有效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使学生能够做到学以致用。同时教师要丰富写作内容,鼓励学生将听到的内容、读到的知识都融入到写作中。例如在必修三《Festivalsaroundtheworld》一课教师引导学生写作时,可以很好的引入当前比较热门的电商节日以及相关话题,将教材内容引入到生活当中,将生活融入到写作中,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2]。

篇(3)

摘要:本文对商务英语词汇的特点做了分析,并提出其使用准确性。

关键词:商务 英语 准确性

商务英语词汇有自己的特点,商务活动从本质上讲必然和普通大众相联系,同时也有专属于以商务活动为职业的专业人士的内容。商务英语不以语言的艺术美为追求目标,而是讲究逻辑的清晰和条理,思维的准确严密和结构的严谨性,这些特点必然回反映在构成语言的最小的、最基本的独立运用单位一词汇上。

篇(4)

【关键词】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建议

0 引言

目前,专家学者大多关注着我国小学、中学及大学本科阶段的英语教学的费时低效现象。中学英语教学受中考高考的导向,考试型的教学令学生进入大学以后,很难达到“学习者在多元文化的环境中,不仅能用英语与他人交流,同时也要做“言之有物”和“言之有理”(文秋芳,2002)” 的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大学英语教学总在补救式与发展中挣扎。同样,从本科生读上来的研究生们,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也是存在种种问题。现实要求研究生毕业后,他们不仅能阅读与专业相关的外文资料, 还能具有一般的外语日常交流能力, 逐步过渡到口、笔探讨学术问题, 作学术专题发言等。然而,事实上, 许多同学不仅不能进行简单的日常对话, 连许多常用的单词都读不准。

1 目前研究生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压力

学生当中有一部分在大学本科两年英语学习之后能坚持自学英语, 大部分却处于断档阶段; 两年之后,又进入一次艰苦的循环, 而后又是两年的断档, 他们中一部分又进入博士阶段的更短的循环。硕士研究生在公共必修课中,英语课时最多,任务最重,效果却是最低的。在我校研究生教学安排中,第一学期64个课时,每周4个课时的综合英语学习。第二学期口语和写作共64学时,每周各2个学时。我们的课程设置仍然沿用本科阶段的模式, 重视阅读训练, 轻视听、说和写的能力的培养。特别是研究生应该具备的论文写作能力,国际学术会议发言的听说能力的培养没有进入课程设置中。教师们常常在一年的教学任务完成之后经常惴惴不安地问自己: 我们给了自己的学生多少帮助?他们在过去大部分考过了英语四级, 有相当一部分考过了英语六级。我们研究生阶段的教学还能用什么考试来加以有效地检验? 能否经得起检验?

在面临诸多问题的同时, 高校研究生英语教师也不断感受着各种压力。

1)研究生招生规模的逐年增加是教师感受最明显的压力。研究生教育从以前的精英式教育变成现在的大众化教育。招生规模庞大, 学生的英语程度参差不齐,同时师生比严重失调,教师不能全面了解学生情况,教学资源雪上加霜。这些必然导致教学效果差强人意。

2)网络技术的发展给英语教学带来的压力。“学生已趋向于摈弃仅仅靠教材来学英语的模式, 转而采取从多种媒介和渠道接受输入。”(郑树棠,1996) 例如,在I Tunes U 上有来自世界各地的350,000 多个免费的讲座,视频,电影等其他学习资源,这使传统的课堂英语教学受到极大的挑战,如何改变课程设置,如何在有限的课时中,把课堂学习与网络有效利用结合起来成为研究生教学急需思考的问题。

3)社会英语办学热对英语教学的压力。研究生期间各专业学生均有与国外大学合作做交换生或参与某项研究项目的机会,学生们充分感受到自己英语能力与个人就业前途的利害相关,许多学生在校外社会培训机构参加英语辅导班。这让我们经常反思, 我们自己的研究生英语课程该如何设置得更合理来适应他们的需要。

4)专业英语教学对英语教学的压力, 许多研究生在本系必修的一些专业课程中有些是导师直接使用英语来讲授, 使用的教材、讲义也都是最新的;要求学生定期阅读最新的本专业英语论文。甚至有的要求学生用英语讨论、写文章。再有, 还有些专业聘请外籍教师短期讲授一些专业课程或讲座。如何处理好研究生公外英语教学和他们在专业学习中对外语的使用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很重要的。

2 新的教改新模式

这些压力促使我们去思考和改革现在的教学模式, 要求我们结合自身的条件和特点,勇于创新,不断尝试与时俱进的教育教学模式。新的模式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2.1 课程设置方面的改革

第一学期开设听力口语及阅读与写作课。第二学期,开设国际会议交流英语、西方文化、英汉比较研究及专业英语阅读等系列课程。

第一学期课程设置在于强调学生培养运用能力,特别是阅读与写作课,除介绍写作的基础知识、资料的查询外, 重点放在英语论文写作上, 培养学生正确和规范地陈述和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的能力。英语写作部分包括: 英语写作基本知识, 实用英语写作, 论文写作。此外具体地介绍如何利用国际互联网查找资料, 如何避免侵权行为, 如何写电子邮件, 如何制作计算机辅助文稿演示片等新的内容。上课内容不限于书本, 而是多方面涉猎。学生以指定阅读、浏览的书本作为课前预习内容, 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听课再写作展示。

第二学期的国际会议交流英语是对第一学期听力口语及写作课的拓展,国际会议交流英语主要包括下列内容:论文的种类、摘要写法、论文体例、、版权问题、论文宣读。学习之后, 建立模拟课堂, 使学生有机会参与和观摩国际会议的场景。

西方文化对于任何层次的学生都是必要的, 因为文化渗透至语言的各个层面。以往教师只是把课文中遇到的文化背景知识加以介绍, 现在将其单设为一门课, 有利于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西方的文化知识, 也必然会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西方文化主要以讲授美国文化为主。内容涵盖: 文化的基本概念、美国简介、社会阶层、经济活动、农业与农场主、家庭的变化、学校与教育、大众传播、科技与社会、种族关系、社会制安、老人与青年、政府与司法、社会变革等。上课的方式可以是老师讲授,学生阅读相关文章然后讨论,也可以辅助以美国电影,电视。

英汉比较研究课旨在将学生多年来学习英语获得的感性认识规律化、系统化, 揭示出英汉两种语言主要的规律性差异, 让学生的感性认识得以升华, 提高他们英语阅读理解和欣赏能力, 使他们能用比较地道的英语进行表达。英汉比较研究讲座主要是在词汇、句法、逻辑、修辞、语篇等各层面讨论英汉两种语言的规律性差异, 主要内容包括:英汉宏观比较、英汉词汇意义的对应关系、英汉句型的转换、英汉否定的异同、语法关系与逻辑关系、英语修饰语与被修饰语的逻辑关系、英语逻辑意义重点、英语明喻和隐喻、英语行为、思维和言语动词的转换、英语定语从句的逻辑意义、英语长句的理解和翻译等。

专业英语阅读就是以学科为依托的英语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熟悉的专业知识来理解并掌握英语表达的方式。以内容为基石来学习英语语言的应用。例如我校可以选用水利英语,金融英语,医学英语,商务英语,材料英语等。这样可以把专业学习与英语语言学习有效结合,减少学生记忆负担。

2.2 教学手段方面

1)调整课程时数。第一学期,听力口语课每周2个学时,共32学时。阅读与写作课每周2个学时,共32个学时。 第二学期,开设国际会议交流英语、西方文化、英汉比较研究及专业英语阅读等系列课程。每门课可以根据内容适当调整课时数,比如可以设为10个学时或16,但是要求学生确保每学期的64个课时。其目的在于学生在有限的英语学习时间灵动地学到实用的英语技能并付诸实践,改变多年一沉不变的语言的学习模式。

2)进行分级教学。使英语水平一般的学生通过听说读写译各方面的深入学习, 巩固他们本科阶段的英语基础, 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基本能力, 使他们大部分顺利通过学位课考试, 修得学分; 另一方面, 对于通过考试证明英语基本能力已经不错的学生, 满足他们在英语文化知识方面和语言交际能力方面学习的需要。快班由任课教师在统编教材的基础上较大力度地补充其他教学材料, 根据他们语言能力相对优于普通班学生的特点, 更多地组织他们进行形式多样的互动教学, 进一步提高他们在语言实际运用方面的能力。

3)教学方式多样。课堂讲授式,大班讲座式,师生互动式,小组讨论展示式等都是可以尝试的教学方式。再者,传统课堂与网络技术融合,把课堂不仅仅设在教室,也可以有网络教室。把一些教学资源及教学要求语言中心的局域网上, 学生自主安排时间分散地学习, 教师通过网络与学生交流, 答疑解惑,布置作业并检查。同时在教师选择方面,一些课可以请外教来进行,一些课可以邀请有参加国际会议和多次在国际学术杂志上的丰富经验的教师做讲座, 使学生能学有榜样。

3 以上的改革措施成功实施并能取得效果的前提条件

1)课程设置的变化要求有足够满足各课程教学的老师。目前的师生比是完全满足这样的教学要求的,所以需要引进更多的教学人员进入研究生教育活动;同时研究生教学的老师要有进修学习的机会,特别是假期短期的培训,参与学术研讨会尤为重要。

2)要有众多的各类适合的教材和教学资源。因为新开设的课程很多重在实用,那么选择新颖、适用的教材势在必行。教材所选文章的语言要合适。那些要么浅显直白; 要么晦涩艰深,要么课文题材陈旧, 话题过时; 要么选文求新求长,结果通篇尽是哩语、俗语的教材都是要摈弃的。

3)通过有效的考核建立学习激励的机制。即将建立的学位课考试应该包含部分课程内容,否则学生的英语学习很难坚持。学生英语学习的考试,既有水平测试,也要有课程考试。

4)加强学生英语学习管理。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量化统计, 设立学习目标杠杆调控出勤的自觉意识。

4 结束语

本校研究生英语教学大刀阔斧的改革提到历史日程,以上是初步设想及措施,在实施的过程中,一定会有新的问题出现,让我们为完善教学实践进行积极的努力。进一步深化英语教学改革, 使研究生的英语教学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戴炜栋.外语教学的“费时低效”现象――思考与对策[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1,7.

[2]郑树棠.关于大学英语课培养语言能力等情况的研究[J].外语界,1996,4.

篇(5)

关键词:创新性实践课程;国际学术交流英语与国际会议实务;大学生英语科技论坛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6-0116-02

一、论坛建设背景及理论

教育部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旨在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就大学英语教学而言,如何提升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含本、硕、博和留学生)以英语为工具进行专业学习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如何培养一批有创新能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应国际化教育的高素质技术人才,已然成为新的形势下学界所要解决的问题。大学生英语科技论坛为这一新命题的解答提供了新的视角。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重要分支认知灵活性理论被广泛地用于指导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和实践。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获得是学习者在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同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实现的。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可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组织、指导、帮助和促进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元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近年来,校际大学生英语论坛在各重点院校蓬勃发展。上海第二军医大学连续四年成功举办“医学人文英语论坛”,在学界引起了轰动,有力地推动了学术英语改革实践的进程。

二、论坛介绍

大学生英语科技论坛是一个以英语为工作语言,完全由学生组织、管理和参与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学生提供发表学科前沿趋势、表达专业思想、交流不同学科信息、展示自我、发展语言能力、接触、了解社会和学习统筹管理能力的实践平台。通过让学生自主承办、参与国际科技论坛,邀请留学生和校外学生就共同关注的前沿科技进行交流与探讨,学生可获得语言实践和能力展示的机会,也搭建起一个培养创新型国际技术人才的窗口平台。大学生英语科技论坛是基于“以应用为目的、以学生为中心、以教材为依托、以演练为手段”的一门实践课程。作为论坛建立的第一步,我们为2011级多学科背景口译班开设《国际学术交流英语与国际会议实务》,教授包括英文摘要写作、英语论文撰写、学术英语口头陈述(Academic Oral Presentation)等的国际学术交流英语和包括国际会议组织流程、国际会务交流、国际会务信函写作、国际会务致辞与演讲等的国际会务英语。学生在修读完这门课程之后,利用所学的国际会务知识及语言技能,按照标准国际会议流程,自主打造一台“卓越大学生英语论坛”,并在论坛结束之后进行反思写作(Reflective Writing)。论坛的建设与组织完全由学生承担,教师对学生组织及参与论坛事务的整个过程作观察和评判,并在论坛组织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作介入式的监控。针对论坛事务组织、参与和会后总结的同学间互评(Peer Evaluation)及教师评语作为对此课程的最终评价。

三、论坛特点

大学生英语科技论坛是集学术性和社会性为一体的实践课程。它的创新之处体现在:

1.实习式的课程教学模式――学习即实践;实践即学习。论坛给学生提供了真实的语言学习情景和大量的语言实践机会。学生应用在课堂上所学的国际学术交流及会务英语,向全校学生(含本、硕、博及留学生)发步论坛事务公告;制作论坛手册和宣传影视、文本资料;征集及筛选稿件;公布与会嘉宾和宣讲人名单;撰写主持人发言稿和大会发言人背景介绍;制作论文海报;编写与新闻稿以及参与大会发言、问答环节等。真实、海量的会务交流激发了学生学习语言的动力,也为学生提供了操练语言的场景和展示才华的机会。学生也通过真实、具体的会务操办深刻理解课程内容。

2.探究式的社会实践――实践了解社会;实践指导学习。“大学生英语科技论坛”建设的始终都会涉及到不同层面的社会性工作:联系与会专家、领导;联系赞助方;联系各高校学联辅助宣传;制做工作证、签名墙、条幅及采购茶歇物资等。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了解社会现状、洞察社会需求,通过社会实践发现自身不足,从而明确今后学习方向及目标。

3.前瞻性的学术交流和多方位的才华展示。具有校园文化品牌意义的“大学生英语科技论坛”以年会的形式长期举办,每届论坛将以中国和东盟各国共同关注的科技领域为主题。论坛鼓励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学校、不同学科的学生对热点科技前沿和趋势进行广泛的交流和探讨,鼓励学生创新性地表达专业思想。除了学术层面的思想碰撞之外,制作论坛开场视频、宣传海报以及设计会标等创造性事务也给学生提出了新的挑战,为学生展示设计才华和创造能力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本创新性英语实践课程采用行动研究和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并分四步实施方案:第一,开设《国际学术交流英语与国际会议实务》课程及专题讲座,教授国际会议组织流程,培养学生以英语为工具进行专业学习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第二,协助、监控学生组织、承办论坛,落实论坛每个阶段的监管工作。第三,举办论坛。第四,反思论坛举办的得失,总结此实践课程的教学成果及社会效益。

总而言之,大学生英语科技论坛能成为一个语言交流的平台、思想碰撞的园地、才华展现的舞台和能力提高的集训地。论坛创新性地促进了不同区域、不同高校之间的学生的学术交流,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也锻炼了学生的学术英语能力和其他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Hutchinson.T.& A.Waters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2]Jordan R.R.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3]蔡基刚.后大学英语教改依据与对策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0,a(3):3-12.

[4]蔡基刚.全球化背景下外语教学工具与素质之争的意义[J].外国语,2010c,(6):20-26.

篇(6)

关键词:国际商务英语;课程体系;设置

一、国际商务英语的界定

关于国际商务英语的学术界定,众说纷纭,许多国内外专家学者从多角度、多方面进行了细致的研究。Jones,Alexander认为。国际商务英语只是在商务背景下使用的英语,并不是什么特别的语言;Pickett认为,国际商务英语位于特定商务技术语言和普通大众语言的交界地带,是一种工作语言;Bargiele-Chiapini,Nicherson认为,国际商务英语是一种职业话语,是人们使用英语进行商务活动的结果,语言和商务活动之间具有密切相连的关系。我国学者程世禄、张国扬把商务英语与旅游英语、科技英语、医学英语等行业英语归类到职业英语范畴;王兴孙教授认为:国际商务英语实际上就是商务环境中应用的英语,是专门用途英语(ESP)的一种变体,也就是已在从事或将要从事商务行业的专业人才所学习或应用的专门用途英语。张佐成、王彦则认为,商务英语是在商务场合中,商务活动的参与人为达到各自的商务目的,遵循行业惯例和程序并受到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有选择地使用英语的词汇语法资源,运用御用策略,以书面或者口头形式所进行的交际活动体系。从以上的有关言论中可以得知:商务英语不是独立的语言,是与国际商务活动密切相关的学科理论,是跨文化商务活动的工具。

二、国际商务英语课程体系设置原则

国际商务英语学科作为新型的应用型学科,其学科交叉性和专业复合性决定了该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是跨学科的工作任务。在设计课程体系内容时,除了遵循通识的课程设置理论和ESP理论之外,还应该结合国际商务英语学科特点。遵循以下原则:

1 以学生为本,适应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

众所周知,学生的需求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市场和岗位客体的需求,二是学习主体的内在需求。国际商务英语教育是培养能够参与国际贸易竞争的国际商务人才的学科,国际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岗位变得更加宽广,涉及国际商务的各个领域,这些新的变化和发展无疑都对国际商务英语课程设置提出更高要求。因此。一方面在课程设置上必须重视英语专业基础课程,如,英语语音、综合英语、英美概况、初级商务英语听说、商务英语阅读、商务知识导读、商务信函写作、国际营销写作、欧洲文化等课程。另外,在专业设置时还需要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针对不同水平和层次的学生设计专业必修课,如,第二外语、商务翻译、商务口译、经济学原理(英)、国际贸易、进出口实务、跨文化交际导论(英)和国际金融等课程。要将商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融人低年级英语语言技能课的教学中,在语言学习时,同时传授国际商务专业词汇、术语及国际商务英语表达方式的内容。例如,在培养英语语言能力、国际商务能力时,我们可以用国际营销、国际贸易和物流等模块内容来训练,语言训练贯穿于不同形式的教学活动中。这样,学生在提高语言水平的同时,也能获得商务知识与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因此,在构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时,应立足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加强创新能力和开拓能力的培养,将道德素质教育融入日常英语和商务英语知识的教学中。

2 以“学科本位”为基础,以“能力本位”为导向

“学科本位”课程全面系统地阐述整个学科知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传授知识是课程体系的中心和重点,具体的做法是将所有教学内容划分为若干个教学科目,并且以严密的逻辑关系构架全部内容。“能力本位”课程模式是以全面分析职业角色活动为出发点,以提业界和社会对学习者履行岗位职责所需要的能力为基本原则而设计的课程形态。其目标是使学生最终掌握某一职业或职业群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技能,该模式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国际商务英语以培养学生国际商务能力为目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应用性、交叉性和复合型的特点,在课程设计时,我们还需要强调目标岗位能力的培养,要以能力本位为导向,设计和培养具体的专业能力。国际商务英语涉及的内容广泛,许多内容是跨学科的,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很难培养出实用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课程体系时,以学生获得目标市场和岗位所需求的具体知识和技能为目的,课程内容的建构要与实际工作需求相结合,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相结合。知识内在的逻辑系统和情感体验与能力相结合,学科系统化知识和职业实践相结合。 3 吸收国外经验和教训

我国的商务英语专业发展历史不长,从现有的课程设置和内容来看,还存在着内容过时,与培养目标相脱离的现象。专业书中有不少实例还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内容,且内容覆盖也不够宽广,许多国际商务英语专业课程如国际结算、国际物流、商务口译、企业管理、国际营销在我国还不够成熟和完善。因此,我们还需要认真学习和借鉴西方英语国家国际商务英语教学的经验,汲取先进的课程设置理念、方法和内容。同时,把握我国的商业环境和企业文化,积极主动地以一种开放的姿态,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课程体系,推陈出新,开发适合我们国家适用的国际商务英语专业课程。

4 与时俱进,适应变化

目前,商务英语学科发展状况令人担忧,将国际商务英语作为独立学科建设的力度和效度不尽如人意。从历届全国国际商务英语研讨大会的论文文集和散见于其他学术刊物的商务英语论文的内容来看,绝大多数是关于商务英语教学、翻译等方面的,只有极少数学者的研究涉及商务英语学科课程体系设置与改革。国际商务英语作为我国的一门新兴学科,不可避免地要继续向前发展,因此,在课程体系设置时,我们需要注意课程的前瞻性。由于国际社会、国际市场和国际商务的情况千变万化,随之带来的国际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是多元化的。国际商务英语不同于以往的一些惰性学科,课程体系的设置和内容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做出相应的调整,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完善课程体系,这样才能建立起科学的、反映时展需求的课程体系。

综上所述,国际商务英语课程体系设置必须随着国际商务的发展与时俱进。另外,设置国际商务英语课程时,我们还应该考虑到不同区域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完全一致的国际商务英语课程体系设置既不现实,也不符合我国国情。在国际商务英语蓬勃发展的今天,构建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国际商务英语课程体系和内容不失为一个可操作和现实的方法。

参考文献:

[1]鲍文,国际商务英语学科论[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9(11),

[2]张佐成,商务英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8-08.

[3]江春。丁崇文,商务英语课程设置探讨[J],对外贸易大学学报。2004(01).

篇(7)

课程体系是包含课程结构比例,相互关系以及课序流程的一个整体,体现着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传统的英语教育专业课程设置过分强调英语知识体系的完整,存在着学科分化过细、学科之间及其内在联系不够紧密以及专业面过于狭窄等弊端。具体表现在:

1课程体系的师范性、教育性特点不够凸显

当前我国高师院校英语教育专业与非师范英语专业所开设的课程除教育学和心理学课程外基本上是一致的,没有完全形成有师范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不能凸现专业化“中小学英语教师”培养目标。

2课程设置比例失调

2.1语言技能课程比例偏大,教学理论课程较少。在课程设置上,偏重于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课程,而语言教学理论课程开设得大少,大部分就只有“英语教学法”课程。

2.2忽视人文、自然、社会等相关学科的设置,达不到培养具有丰厚的人文素养与科学精神的教师要求。在注重学科知识纵深发展时,忽视了学科间横向知识的联系,使培养出的学生知识结构单一,综合能力较差。

3课程设置与基础教育脱节

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上,脱离了基础英语教育教学的实际和中小学教师的培养目标,表现在抽象的、深奥的理论和缺乏实际价值的知识过多。学生通过高师英语专业教育所形成的个体知识结构和能力对其以后从事的中小学英语教学实践的指导作用不够明显,效果不够良好。

二、教师专业化视野下高师英语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构想

教师专业化的课程结构和体系应体现学科教育的专业理念、专业知识和素养、专业技能及专业精神。由此,笔者认为,要培养专业化中小学英语教师,必须从英语学科专业性、教师专业性和教师教育专业性三个方面来思考高师英语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

1完善课程结构

师范英语教育的特点就是要求在给定的期限内,使学生在英语学科水平和教育专业水平上符合基础教育的要求。将基础知识教育、专业知识教育、职业方向教育有机地组合成课程体系已成为当前高师教育的课程观。师范英语教育课程结构中的普通文化课程是所有接受高师教育的人必须学习的课程;专业课程是英语专业师范生必须学习和掌握的专业知识;教育学科课程是为准备做教师的学生专门开设的,也是教师教育的根本标志;教育实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到中小学任教,通过教学实践来提高教学水平的实践能力。这其中课程的比例合理与否就直接决定了课程体系的优劣和所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鉴于前面所提到的高师英语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方面的弊端。故应优化组合并合理配置普通文化课程、英语专业课程、一般教育学科课程、英语教育学课程、教育实习和实践课程等。通过普通文化课程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情怀;通过专业课程来保障学生英语专业知识结构的形成及思维能力的发展,体现学生的“英语专业性”;强化教育学与实习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的地位,以保障学生能教和会教英语。

2开设英语职业技能课程

众所周知,教学不仅是传输知识,更是展现教学艺术。要想成为优秀的专业化英语教师,必须学会教的艺术和技巧,即是职业技能。但这方面在当前的高师英语教育课程体系中寥寥无几,导致众多师范毕业生教育教学技能的欠缺。所以,应开设能体现教师职业技能、技巧的课程和组织理论及管理能力等课程。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教学组织和调控能力,使他们学会讲解、示范、提问、启发,学会有效地驾驭课堂,增强从教的实践性和适应性。

3拓宽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培养课程

现代教育技术在创建新型教学模式中具有决定性的地位和作用,它可以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环境和技术环境。未来的专业化教师,除应具备教育教学理论素养和学科知识外,还必须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技能和手段;因此,高师院校除应设置《计算机基础》、《现代教育技术》、《电化教育学》等课程外,还须加大教育技术培训力度,拓宽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养途径,使学生初步掌握教育技术基础理论、现代教育媒体的操作使用方法、教学软件的设计,开发,制作技能、信息处理能力、教学设计能力和现代教育技术与专业学科整合等方面的知识,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和提高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素质。

4增设教育科研基础理论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