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税收执法责任制论文

税收执法责任制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16 15:58:3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税收执法责任制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税收执法责任制论文

篇(1)

论文摘要:建立规范化税收秩序,构建和谐的税收征纳关系,既是现代税收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同志指出,在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要扎扎实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落实到税务部门,就是要不断推进和谐税收的建设。

一、建设和谐税收的重要意义

(一)建设和谐税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税收是保证国家机器运转的财力基础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税收法律法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税收征管筹集财政收入,参与社会收人分配,可以缓解分配不公,促进社会公平;通过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扶持社会弱势群体,可以推进社会进步,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等等。因此,和谐税收建设得如何,税收征纳关系怎样,直接关系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成效。

(二)建设和谐税收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正确处理税收与经济协调发展、税收与社会和谐发展、依法治税与优质服务共同发展、税收事业与税务人员全面发展等问题。税收事业的全面发展,必然涉及和谐税收问题。

(三)建设和谐税收是税收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不断增强干部职工的发展意识、法制意识、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逐步树立起科学的税收发展观。加强和改进基层建设;推行以能定级、以岗定责、岗能匹配、绩酬挂钩、动态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基层单位税务人员能级管理,构建起科学的税收质量管理体系。

二、建设和谐税收的内涵

(一)公正执法。牢固树立依法治税的理念,坚持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全面落实税收政策,落实好国家制定的促进科技创新、文化发展、救灾防疫等税收优惠政策。扶持社会弱势群体,切实落实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农民销售农产品和扶贫开发等方面的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缓解就业压力,推动收人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缩小城乡差距,维护社会的公平和稳定。坚持依法征税,应收尽收,既不“寅吃卯粮”收“过头税”,也不能有税不收。切实规范税收执法行为,严格按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办事,避免因税收执法不当产生社会不稳定因素。

(二)诚信服务。把聚财为国、执法为民作为税务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改进纳税服务工作,营造依法诚信纳税的税收环境,健康良好的征纳关系。坚持税法公开、透明,做到依法行政、依法治税,促使市场主体在现代市场体系中平等竞争,使经济资源得到有效配置,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率实现最优。方便纳税人办税,通过多种方式,帮助纳税人掌握税法、正确及时履行纳税义务,满足纳税人的合理要求,增强征纳双方的良性互动。维护好纳税人的合法权利,为纳税人提供法制、公平、高效的税收环境。

(三)科学管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一步规范征管工作,建立健全税收征管制度体系,实现税收管理制度的标准化。按照精确、细致、规范的要求,进一步明确职责分工,优化业务流程,完善岗责体系,加强协调配合,抓住税收征管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做好税收管理基础工作,实现税收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按照一体化的要求,加快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

(四)廉洁奉公。坚持廉政教育先行,增强廉洁自律的自觉性。深化税收改革,完善预防腐败体制机制。完善制度体系,为反腐倡廉提供制度保证。加强监督制约,规范税收权力正确行使,保障人民群众特别是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五)团结奋进。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倡导与人为善、和衷共济、平等友爱、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社会风尚,使和谐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成为税务干部的核心价值观。坚持从严治队.推行能级管理.逐步建立起一套科学的竞争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激发税务人员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倡公正执法、热情服务、规范管理、团结协作的税收文化,形成团结奋进的税收工作氛围。造就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熟练、作风优良、执法公正、服务规范的税务干部队伍,树立税务部门良好的社会形象。

三、建设和谐税收的举措

(一)发挥税收职能作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一是助推经济发展。发挥税收调节作用,落实好税收优惠政策,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二是支持社会进步。落实好环境治理、生态保护、资源综合利用等税收政策,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三是维护社会稳定。切实落实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涉农优惠政策等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推动就业、收人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扶持社会弱势群体,维护社会稳定。四是依法组织税收收人。坚持依法征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坚决防止和制止越权减免税的组织收人原则,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可靠的财力支持。

(二)推进依法治税,营造法治公平竞争环境。一是严格税收执法。要严格按照法定权限与程序执行好各项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切实维护税法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二是认真落实税收执法责任制。完善税收执法岗责体系,健全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严格落实执法责任,加大评议考核和奖惩力度。积极开展税收执法监督检查,坚决纠正各种违法违规行为。三是严厉查处偷税、骗税行为。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打击各种涉税违法犯罪活动,促进社会公平,营造良好的税收法治环境,维护社会正义。

(三)优化税收服务,建立良好的征纳关系。一是树立现代服务理念。做到纳税服务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由职业道德要求向具体行政行为转变,由注重形式向内容、形式、效果相统一转变,由有偿服务向无偿服务转变。二是健全纳税服务制度。完善税务公开制度,除法律有特别规定外,所有税收法律法规及纳税人办税事项全部公开;完善服务责任制度,公开承诺办理有关事项的时限标准,对违规行为严肃处理;完善服务便捷制度,在税法允许范围内尽可能简化办税环节和程序,提供多种办税途径。三是优化纳税服务方式。按照深化“一窗式”管理服务的要求,积极推进纳税服务信息化,探索预约服务、办税绿色通道等个性化服务,通过语音电话、网络等开展征纳双向互动服务。

篇(2)

论文摘要:当前我国税收管理体制与文化建设尚不健全,在税收征纳行为中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异化”现象。本文对征纳行为“异化”的现状、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才可根据实际情况提出较为可行的解决方案。

 

引 言

 

税收是政府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政治权力,强制、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税收作为筹集财政收入、调节经济与社会资源分配的最主要手段之一,在经济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我国税收征纳的过程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异化”现象。

 

一、征纳行为“异化”的现状

 

税收征纳行为由两个主体构成,其一为纳税主体,即为按照法律法规应该向国家缴纳税款的单位和个人;其二为征税主体,即代表国家行使纳税权利的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据此,征纳行为的“异化”可从以下两方面进行讨论:

(一)纳税行为“异化”

从纳税人角度来看,其“异化”行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纳税人的纳税不遵从行为。纳税人的纳税不遵从行为指纳税人不按照法律法规缴纳税款。其中包括偷税、漏税甚至骗税、抗税等。仅以偷税为例,2005年我国国有企业的偷税面为50%,乡镇企业是60%,外资企业是60%,个人是90%。由此可见,纳税不遵从问题是普遍存在的。 

2.对征税人征税不遵从行为的容忍。当前,征税人征税不遵从行为时有发生。但当征税人侵害到自身合法权益时候,甚至有很多纳税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能够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纳税人更是少之又少。 

3.对税收违法行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许多纳税人对于税收违法行为不以为然,非但不认为征税人和纳税人的税收不遵从行为违背道德与法律,甚至认为其行为对于个体和社会有着积极意义。 

(二)征税行为“异化” 

依法征税应该是征税人的天职,但是在征税过程中征税人行为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异化”: 

1. 征税不遵从。有些征税人在征税过程中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出现一些偏差,其中既包括滥用税式支出少征税、征税不及时等征税“缺位”现象,也包括不该征税多征税、提前征税等征税“越位”现象,甚至有征税人怂恿、唆使纳税人逃税、骗税。 

2. 服务意识缺乏。当前许多征税人自我定位过高,没有良好的服务意识,工作时态度比较恶劣、方式方法简单。其限时办理、一窗式服务等形式也表现出了较低水平,工作呈现低层次。

二、征纳行为“异化”产生的原因 

 

(一) 纳税人方面 

1. 利益驱动:我国现行行政机制不尽合理,税、费混杂,缺乏统一、合理的标准,且名义税负较高,负担较重。加之当前对纳税不遵从行为的处罚力度不高,对纳税人缺乏威慑作用,使纳税不遵从行为的成本过低。纳税人在高回报低风险的利益驱动之下往往存在侥幸心理,导致纳税不遵从行为的发生。 

2. 税法知识缺乏。我国税收法律法规比较复杂,而普通纳税人大多对税法知识缺乏了解,在税款缴纳时有很强的随意性。调查显示有90%以上的中小型企业并没有将税收支出作为一项刚性支出,在没有专业人员指导时,纳税人可能会在无意识中少交甚至漏交税。 

3. 纳税意识薄弱。纳税人对违法行为存在效仿、从众心理的出现,可以归结为纳税人纳税意识的缺失。纳税意识的缺失使纳税人认识不到自身纳税不遵从行为的危害,从而对这种行为产生一种不正当的攀比心理。 

(二) 征税人方面 

1.征税行为标准出现偏差。部分征税人认为税收任务的完成程度比依法征税更为重要,因为税收任务的完成情况是对征税人员考评指标体系中占有很大比重,与征税人的利益密切相关。而各地对征税任务的分配不尽合理,往往与当地实际可以提供的税收收入不一致,从而导致征税人多征或少征税。 

2.征税人的不健康心理。部分征税人认为自身得到的利益、权利与其职责不匹配。税务系统相对来说比较封闭,晋升机会较少,职位、职级缺少分级,从而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征税人在缺乏激励的的工作环境中难免出现一些心理失衡从而造成征税不遵从。 

 

三、征纳行为“异化”的解决方案 

 

(一) 纳税人方面。 

1. 加大处罚力度。我国目前还在努力完善税收法律法规,其中对偷、逃税等违法行为应适当提高处罚力度,对纳税不遵从行为起到威慑作用。 

2. 提高纳税人法律意识。通过纳税人税收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与普及,切实提高纳税人的法律意识,让广大纳税人真正懂法、用法,让纳税人在自身合法权益受到危害时候能够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同时也可以为依法治税提供强有力的群众监督基础。 

(二) 征税人方面。 

1. 增加激励机制。在税收机构设置方面可以考虑为税收系统开辟“出口”,即为优秀的税务机关工作人员开辟向其他政府机关或企事业单位的晋升通道。同时可以考虑在“职位”分配的同时设立“职级”制度,通过分级确定工作、福利等,对征税人其到激励作用。 

2. 提高队伍整体素质。首先通过宣教、岗位培训等手段,在提高征税人业务素养的同时着力培养其服务意识,规范服务行为,定期征询意见搞好服务监督,争取以优质的服务感化、打动纳税人。 

3. 建立完善责任制度。责任制度的完善主要可以通过一下几方面:一是全面推行税收执法责任制,明确执法人员职责,规范执法程序;二是加强评议考核,建立科学、完善的评议考核体系,做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三是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对不履行职责或执法不当的行为人依法追究责任。 

(三) 其他方面。 

1. 高效用税。在税收的使用方面努力做到高效、透明,使征纳双方都能体会到税收的积极意义,带动税收环境的好转,优化整个税收氛围。 

2. 加强税收文化建设。建设良好的税收文化必须通过对税法的宣传进行。税法宣传不仅需要通过专项宣传或者宣传月的形式进行,更应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进行。此外,通过对“国学”的宣扬也可以提高征纳双方的税收觉悟,减少“异化”现象的出现。 

3. 完善税收制度。通过对我国税收征管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的完善可以减少法律漏洞,并且通过法律体系刚性的增强来弱化税收征纳工作的弹性。同时加强监管的力度,使税收“异化”现象没有生存的土壤。 

 

参考书目: 

1.《税收行为论》,阮家福,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年 

篇(3)

[论文摘要]信息不对称现象普遍存在于税收管理中,并对税收征管造成不利影响,如降低税收效率、扭曲税制以及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对此,本文提出了减少税收管理中信息不对称的矫正机制。

 

一、信息不对称在税收管理势。

 (一)政府与税收机关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政府与税收机关之间实际上是一种委托的关系,政府是委托人,税收机关是人,税收机关根据政府的授权进行税收的征收管理。它们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主要表现为税收机关对于税收征管的过程和结果以及自身管理活动等信息的掌握要远远超过政府。如对于税源的分布、税收收入的增长或下降趋势、纳税人的经营和纳税状况、税收执法情况等信息,税收机关都比政府更清楚。尽管政府可以通过相关经济统计和分析大体上掌握税收收入情况,通过审计、监察等手段了解税收机关的执法情况,但更多的信息还是由税收机关来报告的,税收机关具有税收征管上的信息优不对称

在税收机关内部,可分为各级税收机关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税收机关与税务人员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以及国税局与地税局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三个方面。

1.各级税收机关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表现为下级机关对其自身的征税情况的信息远比上级机关掌握得充分,下级机关有可能利用信息优势获利。这种形式的信息不对称可以说普遍存在于所有类似的上下级机构之间。

2.税收机关与税务人员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表现为税务人员对自身工作情况、工作能力的知识和信息超过税收机关。由于税务人员是实际执行税收征管各项具体操作的人,税收机关难以掌握税务人员工作的具体情况,税务人员拥有信息优势。

3.国税与地税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这是税收机关之间信息不对称的一种特殊表现,存在于实行分税制的国家,国税与地税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主要表现为两者都只掌握自身所管辖的税种和纳税人的信息,各自具有对自身管理情况的信息优势。

(三)税收机关与纳税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1.纳税人纳税情况的信息不对称。税收机关对纳税人的纳税信息的掌握,是通过纳税人的申报表和税收机关事后的检查以及其他一些信息渠道获得。但由于相关制度的不完善及某些私人信息存在的必然性,税收机关不可能完全掌握纳税人的所有真实纳税信息。在纳税人的纳税情况上,纳税人远比税收机关了解自己的经济活动,也知道自己应交纳的税收,纳税人具有信息优势。

2.税法规定的信息不对称。征纳行为发生的前提是征税机关和纳税人都需要充分了解和掌握税法规定,否则就可能出现违反积法的征税和纳税行为。一般来说,税收机关存在着信息优势,其原因是:一方面税收机关作为税法的参与制定者和解释者,必然比纳税人更了解税法各项规定。另一方面,国家尚未建立起有效的税法公开披露机制,使得纳税人,特别是一些小规模的企业纳税人和自然人纳税人更难以了解和掌握税法的纳税规则。

     二、信息不对称对税收管理工作的不利影响

      (一)降低税收效率,增加纳税成本和征税成本

    由于信息不对称,税务部门不得不设置多个环节来掌握纳税人的情况,这样不仅增加了纳税成本,也增大了征税成本。以一般纳税人办税为例,要经过税务登记、一般纳税人认定、发票发售、纳税申报、计算机稽核、一般纳税人年审、接受税务检查等环节,这么多的环节必然使纳税人的成本增加。另外,这些环节中都要有一批税务干部的存在,以核实税务信息的真实性,有时还需配备现代的办公设备,这样一来,征税成本也不可能不高。

      (二)扭曲税制

由于税收信息不对称,在实践中不得不取消一些本来很好的税种,比如出口货物根据国际惯例,应该实行零税率,但由于信息不对称,不得不降低退税率,造成征退税率不一致,违背了原来的设想,又不符合竞争的需要。

      (三)导致纳税人的“逆向选择”

      税收机关由于受客观条件(如技术和装备)和主观条件(个人素质、技能等)的限制无法掌握纳税人真实完备的信息,就可能发生漏征或未能发现纳税人违法的现象,此时纳税人违反税法的成本极少甚至为零,而收益却较大,这会进一步激励纳税人隐匿有关的纳税信息甚至向税收机关提供虚假信息,以获取更大利益,形成恶性循环。这对守法经营、依法纳税的纳税人来说,显然是不公平的。一方面他们在市场竞争中会受到损害,更严重的是他们自身也是理性的“经济人”,也会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来牟取利益,纳税人的  “逆向选择”由此产生。

      (四)引发税务征管人员的“道德风险”

    从税收征管行为看,税务征管人员作为人具体履行着对个人或企业征税的职能,他们了解国家各项税收制度,面对的是广大的纳税人,因而掌握着较多的税收信息。税收管理机构是委托人,对税务征管人员和税收收入进行管理,但无法准确了解税务人员的效用函数和行为选择。在这种委托关系中存在着信息不对称,也就容易产生“道德风险”,这主要表现为两类行为:一是偷懒,即税务征管人员所付出的(正)努力小于其获得的报酬;二是机会主义,即税务征管人员付出的努力是为了增加自己(而不是国家)的利益。换言之,税务征管人员可以利用其信息优势来逃避监督,从而使其行为发生扭曲,追求自身(而不是国家)的利益最大的目标。

    三、税收管理信息不对称的矫正机制

      (一)纳税人问题的解决

      1.提高税收机关的信息获取能力。对于税收机关掌握信息不足、不准的问题,可以通过设立信息中心,建立税收信息管理系统来提高信息收集、分析、处理能力,提高信息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要拓宽信息获取渠道。税收机关不仅要通过纳税人的申报资料、税务检查收集信息,还可以通过税收机关之间通报以及群众等外部的举报等形式多渠道地获取纳税人资料信息,应该建立起与相关经济部门的税务信息情报网络。

    2.建立科学的稽查机制。税务稽查是最直接地解决税收机关与纳税人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手段。税收机关通过对纳税人相关纳税资料的检查,可以最大程度地减轻税收机关与纳税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状况。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税收机关受到征税成本的制约,不可能对所有的纳税人进行检查,因此就需要合理选择稽查范围,运用科学的稽查技术手段,增大纳税人偷逃税的风险。

    3.制定促使纳税人正确申报纳税的相关机制。一是要有惩罚制度。在检查出纳税人的偷逃税行为后,必须给予其适当的处罚。实践证明,加大处罚力度是降低偷逃税的有效办法,能够产生一种威慑作用,使纳税人真实地申报。二是实施声誉机制。所谓声誉机制就是指利用纳税人对其外部声誉的关注来制约纳税人。税收机关可以实行纳税信用等级制度,一方面将信用等级低的纳税人偷逃、欠税的情况向社会公布;另一方面对信用等级高的纳税人在税收政策和征收手续上给予一定的优惠待遇。

    4.提高纳税人获取税收信息的能力。对于纳税人不了解税法的这种信息劣势,同样需要消除。为此,税收机关应该建立良好的信息制度,加大税法的宣传力度,加强对纳税人的辅导和教育,为纳税人提供各种优质服务,使纳税人能了解税法,掌握税法,正确纳税。此外,税务制度对于解决纳税人不了解税法的问题,可以发挥作用。税务机构可以在纳税人和税收机关之间形成一种沟通信息的桥梁,它替代纳税人来处理纳税事务,并形成与税收机关之间关于税法信息的对称。

      (二)税收机关及税务人员问题的解决

    1.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不适当的工资制度(低工资)是引起官僚腐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当税务征管人员发现他们的经济收入低于其他行业职工,就有可能不认真履行征税职责,甚至与纳税人一起进行税收串谋。这就存在一个以多高的工资水平诱使人廉洁征税问题。如果税务人的本职工资为x,离开政府部门后的市场工资是x0,滥用职权获得寻租收入r (k),其中k为人的权利大小,腐败查出概率和惩罚分别为p和c。按照激励相容约束,人不腐败寻租时的收入须不小于腐败寻租时的收入,即x, p (x0- c)+}1-p) }x+r}k)},可见,在x0,c和p给定时,人的权利越大从而r越高,其合法工资亦应越高,否则容易出现寻租行为。因此,在加强监督提高概率(cp)、加大反腐惩罚(c)的同时,适当提高税务人的相对工资,或根据税收业绩酌情给予奖励,是一种相对有效的激励机制。

    2.加大惩罚力度。我国对税务征管人员违规的惩罚力度明显偏弱。《税收征管法》对此只有一些原则性规定,对税务征管人员究竟有多大约束力,还值得探讨。由于违规成本小,理性的税务征管人员就有偏离征管职责、谋取自身利益的动机。为此,需要建立切实可行的税收执法责任制度和执法督察制度,明确征管人员职责,同时建立合理有效的惩罚机制,加大惩罚力度,强化税收征管。

篇(4)

政工线工作

一、抓好办公室的工作,发挥抠纽的作用。

办公室为以服务机关,服务税收为为宗旨,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办法,重点抓住三点:一是节约办公成本、高效积极工作。车辆设专人管理,定人定车定点;原创:办公用品采购先请示、后审批,实行领用签名制;来客接待、食堂就餐;二是抓好文秘工作,搞好上传下达,半年来,办公室发(转)各类文件份,上报各类信息调研和《原件呈阅》份,在新闻媒体上发表各类新闻和专稿篇,并在国家级刊物上取得了突破,在《中国税务报》上发表了………..。三是整理了档案,并以办公室牵头编撰出版了xx县局历史的第一本综合性的工作纪实丛书——《十五回眸》,受到了各方的好评。

二、思想政治工作常抓不懈,方式方法不断创新。

以人为本,才是执政之道,xx县国税局十分重视人才的培养,今年上半年,集中组织税干参加各种培训和讲座()(人)次,选送优秀人才脱产学习,安排新进干部进行初任培训,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党员培训班,集中开展了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刊发了全员学习心得,组织了全员业务技能大考试,取得了90%的人员一次过关的好成绩,进一步巩固了文明创建的成果,制定了《2006年文明创建工作方案》,积极参加并上报了xx县委《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单位》的巡礼材料,长期开展献爱心活动,对xx县排头乡贫困农民邓糖一家,进行了扶贫慰问,并继续坚持资助缪兴池等五名家庭贫困学生。

三、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不让蛀虫属蚀我们的肌体。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是公正执法和树立良好国税形象的首要工作,xx县局为此层层签定目标责任书,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并收取了廉政保证金22000元,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今年上半年就对两起违纪案件的当事人进行了通报批评和警告处分,继续聘用了8名特邀监察员和52名中层干部的家属为“廉政劝导员”,将防腐反腐的关口前移。据统计,半年来,xx县局干部职工拒请吃120(人)次,拒受礼品礼金48(人)次,折合计人民币24500元。

开展多种多样的警示教育是xx县局监察工作的一大特色:一是逢节预防,“两节”期间专门发文,节后总结自查;二是专场授课,请来检察院的同志讲《预防税务职务违纪违法犯罪》的专题课;三是对稽查立案查处户发放廉政调查回执卡;四是以局长名义与全县1000多户纳税户签订了《诚信纳税,优质服务,共建和谐税企关系》的双向承诺书;五是组织收看廉政警示片,做到了时刻警钟长鸣,廉政常思。

业务线工作

一、全面规划、自加压力、强化收入工作

xx县局在年初工作会议上就全面布署了今年的收入任务,面对新的压力,全局以“依法治税、强化管理、从严治队、科技增税”为指导方针,自加压力、负重前进,确保了今年收入任务的双过半;1—6月份,全局共组织各项收入万元,为年计划的,比上年同期增收万元,增长比例为。其中增值税完成万元,为年计划的,比上年同期增长万元,增长比例为;消费税入库万元;企业所得税入库万元,为年计划的,同比减少万元,减幅为;个人利息所得税入库万元,为年计划的,增收万元,增长比例为。车购税上半年入库万元。1—6月累计入库县级收入万元,为县级税收收入任务万元的%。上半年收入任务的完成有三大显著特点:一是全县各征收单位增收同步,二是收入质量明显提高,三是征收纪律最优,具体措施有:

1、压欠税,增收入。xx县局严格按国家税务总局《欠

缴税金核算管理暂行办法》办事,采取“加、扣、停、罚”的手段,降新欠、压陈欠,全县共收回陈欠万元。

2、继续将精细化管理落实到基层。xx县局将定位定税

和“户籍式”管理有效结合,管理上不留死角,征收上不出现漏洞,上半年年全县新增双定户达户,月增双定税万元。

3、“以票管税”落实到人、到户。在加强对增值税专用

发票及可抵扣票据管理的同时,xx县局对个体工商户和小规模纳税人的普通发票也加强了管理,实行按月监控用票人的销售收入,发现有达到起征点的户子,及时纳入征收管理,确保国税收入的颗粒归仓。半年来,通过对普通发票的控管,实现增收30多万元,

4、突出重点、强化稽查、办大案要案,促税收征管。

xx县局在规范税收执法的同时,充分发挥稽查的“打防”作用,在查处和打击涉税犯罪的行为的力度、深度和广度上办求突破、今年上半年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①认真布署、组织税收专项检查。半年来,对“福利企业,超级零售市场,邮电通讯业,金融保险和房地产开发及建筑业”进行了专项检查,共检查27户,入库税款和罚款36万余元。②区域性整治活动初见成效。上半年,xx县局将xxx吴家巷工业园内的企业作区域性整治的对象,确立了19户,上半年已实施检查7户,入库增值税及罚款达115万元,有力地整顿了园内的税收秩序,打击了涉税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为治理和优化县域经济环境发挥了重要的作用。③用铁的手腕、查办大案要案。为了加大办案力度,xx县局和公安局协商,将涉税中队的三名干警常驻稽查局,税警联系更加密切。在今年上半年的稽查中,发现xxxxxx制造有限公司和xxxx工厂有重大的偷税嫌疑、县局领导及时组织案件审理会、顶住各方的说情风、人情风、坚决按税法办事,两户偷税企业共入库增值税及罚款112万多元,成为近两年来少有的经典案例之一。

5、加强数据管理,确保数据录入质量。

数据管理工作是税收工作中的重中之重,xx县局为了把好数据管理质量关,成立了以局长xxx为组长的数据管理小组,对办税大厅和各税务所办税服务厅按月督查,按月通报,将二级审核改为三级审核,尽最大努力减少数据差错的发生,半年来,全县共出现差错只有次,一共进行了次通报,对相关责任人处以罚款达元。

二、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征管水平。

xx县局本着“以人为本”的治税思想,始终将人才的培养放在首位,半年以来全局开展了各种形式多样的业务培训:一是集中各单位的骨干分子进行培训,形成师资力量,再分单位进行集中培训学习,以达到共同提高;二是利用视频会议系统,分单位、分内容进行集中同步培训;三是围绕中心工作突击培训,如所得税汇算清缴的培训、福利企业的检查培训等、宏观税负分析等,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局参训人员达人(次),培训时间超过课时。

三、规范管理、依法行政、夯实征管基础

今年上半年,xx县局以综合软件运行为契机,进一步优化了工作流程、完善和规范了税收征管。一是认真扎实做好了全县454户一般纳税人的年审工作,审验合格427户,限期整改27户;二是加强所得税征管,全面完成2005年度企业所得税的汇算清缴工作,对318户企业进行了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纳税调增额达1989万元,弥补以前年度亏损1290万元;三是搞好了税收普查工作,为完善税制献计献策,全县共对478户企业进行了全面调查,数据质量比较高;原创:四是积极稳妥地对金税工程进行拓展和完善,确保了金税工程四个子系统的正常运转。到2006年6月止,全面共有427户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纳入金税工程管理,通过防伪税控系统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率、报税率都达到100%;五是搞好了网络建设和维护,确保全局系统的正常运转。半年来,顺利地做好车购税管理软件的升级维护、完成了视频会议系统的联调和使用,对现有的设备进行了全面清理和维护,确保了设备的正常使用和局域网的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