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6 15:58:0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启蒙教育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中国传统教育方式的重要执行方法之一是“打”。从出发点来看,打是因为犯了错。从目的性来看,打是为了改变。然而,犯错是人之常情,何况孩子。根据犯错不同的程度选择宽容、提醒、教导可能会有更好效果。“打”的错误性还在于其引导性弱,因为其本身不具有教育性,甚至具有严重误导性,不讲道理只是单纯的暴力会造成子女的反叛心理,敌对父母并走上极端道路而犯罪。“打”还会对子女心理造成严重伤害,奴性心理、自卑心理等的产生跟父母的“棍棒教育方式”有直接关系。
二、女权意识下的责任意识缺失
随着女性解放,女权意识的加强,我国女性地位得到大幅提升。与此同时,由于对权利意识的不正确把握,有相当一部分女性未婚先孕。根据对烟台市200名市民做的问卷调查显示,有高达24%的人认为未婚先孕可以理解,有6%的人认为未婚先孕是正确的。未婚先孕对启蒙教育的危害,一方面表现在,她们没有成为母亲的思想准备,同时背负着家庭和社会舆论的压力。压力之下,很多人做出了不利于自己子女的决定,比如将婴儿卖掉,有的甚至结束自己子女的生命。另一方面,她们也不具备教育子女的能力,她们给不了子女一个充分的生存条件,因而错过了子女启蒙教育的最佳时期。另外,女权意识下,女性开始追求良好的教育背景,但同时,不难发现的是,在高学历的教育背景下,现代母亲在育儿教育方面的知识严重不足。从现今教育发展来看,义务教育下女性的教育水平差距不大,并和以往历史时期比相对较高。但调查研究后,却发现学历的差距对做母亲水平的影响并不明显。由于大部分的女性在成长过程中并没有受到过如何做母亲的专门教育,在如何养育子女方面又没有经验,她们对子女的教育是实验型教育。这样,子女就成了母亲教育过程中的试验品,母亲教育的成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三、启蒙教育下的母亲教育意识缺失
启蒙教育现状下,母亲教育意识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母亲个体意识缺失。女性在成为母亲后,会有一定的母亲角色意识,这种角色的代入,使其能以母亲的身份来对待自己的子女。但自实行计划生育以来,中国的独生子女日益增多,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根深蒂固,由于个人意识过强,适应不了从子女到母亲这种身份的转换。当身份突然转换的时候,并不能很容易的接受这一生活的改变,而对子女的教育就被对自己的关注度而挤占。另一方面,相关教育机制不完善。我国母亲专业教育问题没有一个比较贴合实际的规章制度进行维护,缺乏最直接相关的政策制度保障。在没有相当实力的外力帮助下的母教组织运行具有较大难度,发展不成熟。以烟台母亲教育中心为例,组织活动内容主要以宣传为主,大多活动也只是停留在母亲和母亲教育的宣传层面上,而对母亲培育子女的实践教育由于各种局限并没有很好的得以实现。其他的类似组织也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问题背后是没有政策的支持,没有强有力的资金支持,没有直接学术研究等多方面因素所共同制约的。其中,国家政策对其投入的有限是最重要的原因。加强相关政策制定,加大投入力度,相关的人才培养,教育结构,企业支持都会有相应的转变。
四、结语
科学,一般定义为人们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客观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而幼儿的科学活动则是一种对周围世界积极主动探究过程,是一种探索活动。其主要内涵:引导幼儿主动探索的过程,改变以往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做法,允许幼儿探索的过程存在,给他们足够的时间,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幼儿自己发现,而不是急于告诉幼儿结果;引导幼儿从他们每天所做的事情中增长科学经验,从他们日常的好奇与探索中悟出道理,发现关系;从只重视有组织的集体和分组科学教育活动转向重视日常生活活动,教师要随时随地发现、支持并引导幼儿自发的探索活动。
2为科学教育活动提供必备材料
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材料,是幼儿进行操作和探索的必备前提。因此,我们做到了如下几点:
2.1提供适合操作的材料
能动手操作是幼儿喜欢科学教育活动的重要原因,通过操作,幼儿会对事物和现象有更深的了解,并获得丰富的经验。因此,在提供材料时,我们尽量提供能让手和各种感官等共同参与活动的材料。如提供塑料小筒、无毒注射器让幼儿玩水;提供各种不同材料不同形状的“桥”,让幼儿举行赛车比赛;为幼儿提供小食品包装袋,做哈哈镜,让幼儿通过操作,知道包装袋纸的反面可以当镜子,折叠后还可以变成哈哈镜。
2.2提供符合幼儿认知发展水平的材料
材料的难度适合幼儿发展水平,就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如在“奇妙的磁铁”活动中,我们首先向幼儿提供磁铁和铁钉、别针、木块、纸、布等,让幼儿通过操作直观地感知了磁铁能吸住铁制品的基本特性后,我们再提供条形磁铁、马蹄形磁铁、断裂的磁铁、消磁的磁铁,让幼儿了解磁铁有两极,磁铁会断裂等知识,并向幼儿提出:“断裂的磁铁有极吗?”“旧的磁铁磁力会变吗?”然后再告诉幼儿怎样正确摆磁铁、保护磁铁,才能使其不消磁。接着,我们又向幼儿提供了指南针,给幼儿讲述指南针的用途,并引导幼儿观察指南针周围有磁铁或铁时,它是否会改变方向,为加深幼儿对磁铁的认识,最后我们还为幼儿提供了硬纸板和铁屑,引导幼儿观察铁屑在磁铁周围有规则地排列的现象。
2.3提供适合深入探索的活动材料
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一些事物和有关现象,如声、电、光、水等,但都没有机会仔细深入探索,为此我们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材料让幼儿进一步探索。如在“耳朵与声音”活动中,为幼儿提供了易拉罐响盒,还有不同型号的喇叭、电池,并分若干层次,让幼儿自由操作,感知声音的不同,领悟如何保护耳朵,为幼儿开设玩水区、玩沙区,让幼儿在玩水游戏和玩沙活动中进一步体验、感知沙、水的特性等。
2.4提供能帮助幼儿获得科学技能的材料
在科学活动中,不但要重视科学知识的了解,更重要的是注重科学技能的培养,所以在提供材料时,我们总是让幼儿自由摆弄一番。如让幼儿摆弄“有趣的色彩”和“有趣的不倒娃娃”的材料时,尽管幼儿不明白其中的原理,但这种摆弄包括了对物体的观察、分类、思考、推断等,幼儿可以从中学习科学探索的技能和必要的思维方法。
3精心指导科学教育活动
3.1具有启发性和针对性的提问诱发活动兴趣
兴趣是主动学习的内驱力,在以主动性学习为主的科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设计具有启发性和针对性的提问上,幼儿探索欲望则常常是靠教师的富有启发性、针对性的问题而诱发的。所谓启发性,就是设置的问题能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使他们急于设法解决疑问。
3.2注重实效的操作
在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中,具体操作是重要一环,它对于培养幼儿学科学的兴趣,发展幼儿的自信心、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为了激发幼儿学科学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好奇心,我们利用实物、图片等材料创设情境,把幼儿置身于情境之中,既容易帮助理解、加深印象、激发起学科学的热情,又能增加课堂上练习的密度和广度。如在组织“磁铁的奥秘”时准备的材料不是人手一份,而是将各种各样的材料分别放在几张桌子上,让幼儿自己选择,自己去摆弄,过一段时间,请幼儿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大家,这时幼儿争着说有的东西吸起来了,有的东西吸不起来,这时再让幼儿把吸起来的东西放在一边,吸不起来的东西放另一边,引导幼儿自己得出结论:是铁就能被吸起来,不是铁就吸不起来,这样让幼儿自己在操作中探索和发现问题,得到答案,有助于拓宽幼儿的探索思路,培养学习兴趣,好奇心和求知的欲望。
3.3清晰明了的交流与及时的教育评价
在科学活动中,组织幼儿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操作过程和发现是非常重要的。它能使幼儿理清思路,较为清晰地理解有关的科学概念。如在“奇妙的磁铁”活动中,实验操作后我们就请幼儿说一说自己的发现,幼儿的发言也不外乎“磁铁能吸起什么”和“不能吸起什么”。继而我们组织幼儿讨论:“为什么这些东西能被磁铁吸住,它们有什么不同?”幼儿通过交流、讨论,终于获得了“磁铁能吸住铁或铁制品”这样的概念。随后我们又启发幼儿再次用磁铁验证。最后组织幼儿玩“找宝”游戏,请幼儿找出哪包东西是铁东西,并请个别幼儿表述发现。通过交流,幼儿从粗浅的表面模糊认识,逐渐上升到了磁铁能吸铁这一概念的层次。获得了对磁铁性能的认识。如果没有交流环节,幼儿很可能停留到磁铁能吸××这一具体现象上。在幼儿操作交流环节中,教师应给予及时的教育评价,评价时要重视幼儿参与活动的态度,重视幼儿探索的过程,对积极参与活动的幼儿要进行鼓励。对采用不同于别人的方式进行尝试的幼儿要表扬,如点头、微笑,还可以把幼儿在活动中的行为表现记录下来,与幼儿一起分析评价,以激发幼儿再参与的愿望,促进活动的开展。
4结语
大部分七八岁的孩子喜欢蹦蹦跳跳,动来动去,严格要求他们一整堂课都老老实实地坐在板凳上几乎是不可能的。教师要尽量站在学生的角度,包容他们的喜动特点,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比如教师可以把书本上一些内容改编成好听、便于记忆的的儿童歌曲,营造有趣、活泼的教学氛围,帮助学生轻松并牢固记忆。例如:在学习MyClassroom时,教师没有必要完全按照书本上所展示的歌曲,可以另外创造学生更乐于接受的儿童歌谣,将其简单化、生活化,将这一课的重点单词或词组在歌曲中再次强调,多次重复standup、sitdown、goodmorning,既让这首歌曲唱来朗朗上口,又能让学生轻松掌握知识。当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勇敢地参与,鼓励他们随着动听的旋律做些简单的舞蹈动作,活跃课堂气氛。将歌曲和小学英语教学结合,能加大课堂参与度,帮助学生较快理解英语所涵盖的知识,在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课堂效率。
二、游戏教学法,让英语课堂“乐”起来
爱玩是儿童的天性,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加入一些小游戏可以让低年级的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纯粹的书本教学中加入游戏,可以让两者的结合则更加完美。如果教学时只是让学生安静地坐在教室里,学习枯燥无味的书本内容,只能达到事倍功半的教学效果。反之,让学生更多地加入游戏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边玩边学,和周围的同学一起加入这种欢乐的氛围,享受游戏带来的乐趣,便可以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当然,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融入游戏,不能脱离教材和学生本身的学习状况和认知水平。如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做“你猜我答”或者是“捉迷藏”的小游戏,在学完一个单元后,教师可以准备好已学过的知识卡片,并放在一个不透明的箱子,让学生依次到箱子里摸出一张卡片。如一个学生摸出一张苹果的图片,学生要用一个完整的英文句子表述这种图片,如“Thisisanapple.”如果学生回答错误,作为“惩罚”,教师可以让他表演一个小节目娱乐大家。这种游戏教学法让儿童英语课堂“乐”了起来。
三、促进评价法,让英语课堂“笑”起来
开展入党启蒙教育的主阵地作用大学生业余党校是对大学生系统进行入党启蒙教育的主阵地,目前,很多高校设有院、校两级大学生业余党校,大学生业余党校已经形成了分层次系列教育和组织发展工作的完备体系,入党启蒙教育是大学生业余党校分层次系列教育的第一层次。实践中,我们通过“三个结合”,增强大学生业余党校的教育效果。一是把学生讲党课和老师讲党课结合起来,既加深了学生党员对党的知识理论的理解和认识,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党建知识的学习兴趣,学生党员为有入党愿望的学生讲授党课,容易找到思想和心理的切入点,容易获得教育双方心理的共鸣,教育效果显著;二是把启蒙教育理论传授与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结合起来,安排好必要的自学、讨论、座谈、调研、实践等环节,提高学生对党课的接纳程度;三是把网络平台建设和课程建设结合起来,对于“90后”大学生来讲,网络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元素,网络不仅是娱乐的平台,也可以成为思想和学习的平台。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开设入党启蒙教育相关的网络课程,使党的启蒙知识在大学生中得到普及,也能通过网络了解大学生真实的思想动态,及时引导和纠正大学生的不良思想,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思想观念。
二、建构“内化——外化”的双向机制,提高
大学生对入党启蒙教育的心理接受程度入党启蒙教育能否被大学生接受,取决于诸多因素的相互作用,既是情感信仰性的接受,也是知识性的接受。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接受的本意是指“对事物容纳而不拒绝”,体现了作为主体的人对自身发生联系的客观事物的基本态度。价值观的认同是接受的主要特征,接受与否的关键取决于“接受”是否能满足接受者的某种主客观需要。在大学生入党启蒙教育的过程中,作为教育对象的大学生的心理接受既是这项教育活动的逻辑起点,也是实现教育内容向教育对象思想行为转化的中介,大学生入党启蒙教育的心理接受是以大学生作为接受主体,以入党启蒙教育内容为接受客体,体现为大学生对党的情感、思想认识和行为行动“内化—外化”的双向构建。
1.坚持主导性与主动性的统一
大学生入党启蒙教育是一项内容丰富的教育实践活动,在价值取向、内容选择、教育要求等诸多方面具有其特殊性,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坚持教育的主导性,合理选择教育内容体系开展教育活动。大学生是接受入党启蒙教育的主体,教育者要基于大学生思想发展的需要,在接受教育活动的过程中积极引导大学生主动应答、主动选择、主动思考,激发大学生对入党启蒙知识建构的主导性和主动性。
2.坚持长期性和反复性的统一
大学生对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有较高的认同,但思想认识不够深刻,政治素养有待提升,这就决定了大学生对入党启蒙教育的接受需要一个从低到高、从部分到整体、从外表到内心的时间维度。特别是在大学生情绪起伏波动较大的时期,热情奔放、情感浓烈、情绪低落、抑郁消沉都会影响大学生对教育的心理接受程度,入党启蒙教育也是一种具有激励功能的教育,能够鼓励处于情绪低谷的大学生积极奋进,能够鞭策处于骄傲喜悦的大学生不要自满,继续前行。因此,大学生入党启蒙教育需要长期不断、多次重复,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影响大学生,感染大学生。
3.坚持传承性和时代性的统一
发展观理论认为,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任何真理也都有其时代特征。我们对大学生进行入党启蒙教育也应保持与时俱进,在内容上充分尊重其时代性的特点,不断丰富教育内容,不断融入新时代元素,在方法和载体上,不断创新教育方式,增进教育者与大学生的教育交流,建立平等对话的教育关系,在融洽的教育氛围中使大学生真正从心理上接受教育内容,使入党启蒙教育触及学生思想深处,激活学生入党意愿,转变学生认知。
4.坚持内化性和外化性的统一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论文【1】
自古以来,“健康第一”是幼儿园教育的首要任务。健全的身体是一个人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基础。“强国必先强种,强种必先强身,要强身必先注意幼年的儿童”。 健康既是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结果,也是幼儿身心充分发展的前提;健康是幼儿的幸福之源,离开健康,幼儿就不可能近尽情游戏,也不能专心学习,甚至无法正常生活;幼儿时代的健康不仅能够提供幼儿期的生命质量,而且为一生的健康赢得了时间。
一、创造一个能激发积极社会情感的充满爱心和关切的环境
教师的爱心应当是理智的爱,能理解、接纳第个幼儿的特点,在一个班上,由于先天素质和家庭环境的具体差异,每个幼儿都有着不同的智能和性格,有的热情大方,善于言辞,有的孤僻沉默,整天不语,有的活泼敏捷,喜欢歌舞,教师应了解其产生的根源,一视同仁地对他们亲切、关怀,并提出严格的要求。例如,要从生活照料入手,向所有幼儿传递爱的信息,要给安全感受到威胁的幼儿以特殊的关怀,要以冷静、宽容的态度对待幼儿的挑衅和不服从行为等等。实践证明,在师生之间,只有建立了和谐、亲切、友好尊重、充满社会情感的关系,才能使幼儿乐意接受教师的要求和指导,敞开心扉地自然表达心理动态和全部智能,并且扩展为良好的同伴关系。
二、创造一个能调动和发挥幼儿潜能的尊重和期望的环境
幼儿是活动的主体,教育的第一条件就是要尊重主体,认识主体、热爱主体。要在不背离点的教育目的要求的前提下,充分尊重幼儿的自由和个性,要善于把握教育的分寸,也就是说教师的言语和举动要能恰当地顾及行为的环境条件和社会后果,教师的所有目的,不是简单的限制、管理孩子,而是有助于他们学会自我控制,明确自身的责任,愉快的给自已发出命令,自觉地给自己提出要求。能激发幼儿潜能的环境,一般具有这样一些特点:1、教师经常使用协商、启发、建议的口吻说话,教师的语言、表情、姿态、动作无不包含着尊重和信任的信息。2、教师能为每一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活动能力的机会和条件。3、尊重每一个幼儿的认知优势和创造力。4、能注意发挥期望效应的积极功能。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就是相信每个幼儿都有发展潜能,能根据各人的兴趣、爱好和长处,从原有的起点出发,鼓励启发幼儿,就越能得到最优化的发展结果。
三、创造一个能发展幼儿自尊、自信的信任和接纳的环境
自尊感是自我评价引起自我肯定和希望得到他人或集体尊重的情感,自信心是相信自己的力量,能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情感和决心。由于幼儿身心发展存在着很大差异,所以对幼儿的评价应在遵守《纲要》精神的前提下,注意避免用单一的标准评价不同的幼儿,在幼儿面前慎用?向比较。如果成人经常公开议论孩子是笨蛋、小傻瓜、多动症、没出息,是“一分钟也不能安静”、“什么也学不会”的人,孩子就会失去自尊和自信,就会惶惑,不听话和自暴自弃。因此,在教育工作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多适用积极的评价,这是发展自尊感、自信心的重要手段。2、做好家长工作,争取家长配合,改善幼儿处境。3、支持幼儿。
四、创造一个能引起幼儿自由操作探索的观察和有趣的环境
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指出,人的行为常常由三种内驱力引起动机:一是好奇的内驱力――求知欲望;二是好胜的内驱力――成就欲望;三是合群的内驱力――交往欲望。教师在准备日常生活的物质环境时,要按照教育目的为幼儿提供有新颖性、启发性和引导性的设备、材料、玩具、物品等,在调整环境时,也要经常丰富,补充和更替交换设备、材料、玩具、物品以激发幼儿求知好奇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满足幼儿操作、探索的心理需要,促进幼儿与物质环境之间有益的相应作用,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应根据需要合理安排,因时、因地、因材料灵活地运用。
五、创造一个能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环境
1.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游戏活动中
游戏是幼儿的生命,一日活动中游戏是贯穿于始终的活动。除了游戏本身的教育作用外,心理健康教育融合于游戏中,就能发挥发挥增效作用。游戏是合群性的养成、独立性的培养的极好手段。在角色游戏中,幼儿通过对游戏主题的确立、角色的选择、情节的发展等活动中,学会如何与同伴友好相处,自我意识的良好发展、合群情感的发展,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协调发展,无疑是有意义的。在实践中,我们认识到不是所有的游戏对心理健康教育都是行之有效的,有意义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游戏应该具有目标性和针对性。我们归纳为三个原则:游戏的功能性原则;儿童需要原则;针对性原则。我们依据三大原则灵活采用一些有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角色游戏、体育游戏等。通过游戏,让儿童体验合群的愉悦,增强合群意识,提高合作的能力。
2.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教学活动中
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增加一日活动环节,也不是替代原有的教学活动,而是把教学活动内在的、潜在的因素挖掘出来,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发展的需要,更好地发挥教学活动的心理健康教学活动的教育作用,而不是就事论事,“阳春面浇头”外在式的;也不是对原有材料中内含的心理因素视而不见,不考虑儿童的心理反应,一味地灌输渗透或是把各类教学活动互相割裂开来。我们在活动组织形式上采用融合模式,实现“跑班制”,打破班级界限,由小、中、大班各级组间、各班级间幼儿互相参与活动,从单一的同龄伙伴交往发展到混龄伙伴交往,扩大了儿童交往场合和机会,提高了他们的合群性。
3.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日常生活中
大量的日常生活是儿童人际交往相对频繁和心理品质自然显露的时刻。生活需要合群,合群性可以在生活中培养。我们利用幼儿研的生活活动进行随机教育。设立生活角,开展编织、绣花、擦皮鞋等活动,使儿童在共同合作中锻炼能力,感受一种群体感。
总之,幼儿园的环境是为幼儿园的全面发展服务的,应该使生活在这个环境中的每个幼儿感到安全,感到欢乐,感到被尊重,感到为集体所接纳,感到自尊、自信,感到获得成功,这就是幼儿所需要的心理环境也是我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建设心理环境的目标。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论文【2】
幼儿教育作为对幼儿进行有效教育的教育方式,是孩子一生中最早接受的教育形式。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必须结合幼儿的心理特点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充分结合保育和教育的双重特点,将幼儿教育融入到实际生活之中,通过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幼儿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康。幼儿园的心理健康教育在现今的幼儿教育里已经比较常见,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普遍存在无疑有它存在的价值和理由,幼儿心理教育是幼儿园规范幼儿的相关行为、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教育手段和方式,同时也是幼儿园培养儿童规则、制度观念的萌芽方式。与此同时,幼儿心理教育也存在忽视幼儿心理健康引导、培养幼儿良好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教育过于程式化,忽视结合实际生活情境进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个别幼儿教师日常教学过程中态度生硬、缺乏耐心可能导致幼儿产生新的心理问题。如何合理地利用幼儿心理教育,达到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从小培养幼儿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康。
1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1 忽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幼儿教育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科学完善的教学制度。然而由于在实际幼儿教育中,多数幼儿园重视对幼儿知识、认知的教育,而忽视了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许多幼儿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也局限于他们认为学生出现了心理健康或性格比较内向,行为存在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和疏导。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被认知,心理健康不仅适用于中小学生、成人,同样对于幼儿适用。幼儿由于个体差异,其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和承受能力都不尽相同。因此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不仅仅应当对心理健康存在问题、行为存在问题的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还应当对所有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幼儿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健康的必须,只有通过合理引导,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才能保证幼儿的身体健康发展。通过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开发幼儿的潜力、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才能从根本上预防幼儿出现心理问题或行为问题[1]。
1.2 实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与生活实际不符
许多幼儿园开设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科目,但在实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没有真正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与实际生活脱钩,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真正的教学效果不佳。在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上,幼儿园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比较单一,大多数幼儿园的心理健康教育局限在有限的心理健康课程上,而在日常生活的教育情境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则往往被忽略。
1.3 忽视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趣味性教学
游戏活动是幼儿们最喜欢的教学形式之一,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则常常被幼儿教师认为与游戏活动不搭边,因此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中往往忽略了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趣味性。幼儿教育需要引导,需要循序渐进,以游戏活动为主的趣味性教学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能够提高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而这种好的教学方式往往难以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呈现,是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之一。
2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2.1 在教学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幼儿健康教育不应仅仅对心理健康存在问题、行为存在问题的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还应当对所有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幼儿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健康的必须,只有通过合理引导,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才能保证幼儿的身体健康发展。在幼儿园的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单纯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能满足幼儿心理健康发育的需要,而在教学活动中渗透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是更加长效和高效的教学模式。通过创造故事情景可以激发心理健康发展。教师在进行日常教学活动时,可以通过表演游戏,创造故事情景,使幼儿进入情景角色,或分角色扮演故事中的人物,学生可以通过情境再现和故事表演,深刻体会故事中人物的内心情景和精神世界,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提高幼儿心理健康和良好的心理素质[2]。例如在教学《小马过河》的故事使,引导幼儿扮演小马、松鼠、蚂蚁等,幼儿在表演的过程中,能够加入自身的想法和感受,引导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更培养了幼儿正确的思想观念和健康的人格。
2.2 通过趣味性教学推进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
幼儿的思维方式和与成人不同,因此不应当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而应当用儿童的眼光和喜好去设计幼儿心理健康的教育方式。例如游戏活动是幼儿们最喜欢的教学形式之一,将心理健康教学融入到游戏中,幼儿不仅能够在游戏中获得欢乐,也能够在游戏中获得心理健康教育,可谓一举两得。通过游戏活动提升儿童心理教学效果,教师应当在游戏策划时注重游戏的角色性和趣味性,设计游戏时必须考虑到孩子们的兴趣所在,只有孩子们对游戏活动有足够的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游戏活动。其次,在游戏活动中融入语言教学应当将游戏内容与孩子们的世界紧密联系起来。例如在进行《四个好朋友》的故事教学时,让幼儿分别扮演成小白兔、小公鸡、小黄狗、小花猫分别演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礼貌用语,如果扮演者回答不正确则游戏出局,余下的继续游戏。小朋友们在游戏中进行礼貌用语交流,不仅具有趣味性而且现实教育意义较强。通过游戏与故事的有机结合,不仅借鉴了游戏的趣味性,还通过故事对语言的锻炼,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和语言交流、沟通能力,更重要地是促进了幼儿之间的沟通教育,对一些思想比较自闭的幼儿具有很好的教学效果。
3 结语
总之,要在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中提高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效果,提高幼儿心理素质、塑造良好的幼儿品格,除应当在幼儿日常教育中观察心理健康教育、通过趣味性教学推进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外,还必须加强幼儿教师的自身教学水平,用耐心和关心去影响孩子,通过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引导幼儿。其次应当关注幼儿的负面情绪反应,发现幼儿的不良情绪及时疏导。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论文【3】
幼儿健康教育是幼儿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健康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幼儿的健康知识水平,改善幼儿对待个人健康和公共卫生的态度,培养幼儿的各种有益于个人和社会的健康行为与习惯。
一、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1.加强学习,提高认识。作为一个幼儿教师,承担着启蒙教育的重任,虽然已有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但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大部分的老师还是一个薄弱环节,因此,必须加强学习。在理论上要系统地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特点、原则、途径和方法等,把握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提高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增强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自觉性,从而提高所需知识和能力,要翻阅大量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料,使得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规范化、科学化。
2、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学实际相结合。心理健康教育是虽然一个新课题,但这种现象却由来已久,只是以前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而已。随着社会的发展,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的高度发达,带动了整个社会的不断进步。但同时,很多不良现象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扑面而来,在我们还没有来得及做出反应时,它的负面影响已让我们措手不及。青少年犯罪率的大幅度逐年提高,向我们敲响了警钟: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已刻不容缓!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如果能重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把它和保教工作联系起来,与自身的保教实践结合起来进行探索、研究。如:语言活动中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表述能力,让幼儿能在老师和小朋友面前表达、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音乐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合群性;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的交往、合作能力等,将教科研和心理健康教育融合起来。这样,将会给中小学教育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3.心理健康教育与一日活动相融合。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孤立的教育活动,应该融入幼儿一日活动之中:首先,游戏是幼儿的生命,一日活动中游戏是贯穿于始终的活动。除了游戏本身的教育作用外,心理健康教育融合于游戏中,就能发挥增效作用。游戏是合群性的养成、独立性的培养的极好手段。在角色游戏中,幼儿通过对游戏主题的确立、角色的选择、情节的发展等活动,学会如何与同伴友好相处。这对自我意识的良好发展、合群情感的发展,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协调发展,无疑是有意义的。在实践中,我们应该认识到不是所有的游戏对心理健康教育都是行之有效的,有意义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游戏应该具有目标性和针对性。这就要求我们要精心地选择游戏,通过游戏,让儿童体验合群的愉悦,增强合群意识,提高合作的能力。同时,在教学活动中要有机地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增加一日活动环节,也不是替代原有的教学活动,而是把教学活动内在的、潜在的因素挖掘出来,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发展的需要,更好地发挥教学活动中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在一日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能以幼儿为中心,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这就对我们广大的幼儿教师的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不仅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要加强对幼儿心理学的研究,在教学中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更好地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为孩子的健康发展打好基础。
二、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方法
1、情境教育。让幼儿以表演的形式在不同的社会情境中做出有效的行为对策。这种方式能帮助幼儿认识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做出合乎社会规范的行为反应,提高幼儿判别是非的能力、经受挫折的能力,增强社会适应性。
2、家园同步教育。幼儿家庭与托幼机构密切配合,对幼儿的心理健康实施同步的教育,但具体方法可有所不同。如在幼儿园某周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题是“分享与合作”,教育的方法可能是通过游戏进行,那么,在家里也应同时进行这一主题的教育,但方法可以是与父母分享食物,与邻居的小朋友合作游戏等。家园同步教育,往往比单方面实施教育的效果更好。
3、典型教育。通过给幼儿一个典型的形象,让他们模仿,从无意到有意,从自发到自觉地去学习典型的行为,久而久之,就会养成与典型一致的行为习惯。幼儿多直观思维,模仿力强,这种教育往往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4、行为练习。让幼儿对已学习过的行为及技能进行反复的练习,加深幼儿对这些行为及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从而形成稳定的行为习惯。
5、讲授教育。具体而形象地向幼儿讲解有关心理健康的一些粗浅知识,提高幼儿对维护自身心理健康的认识水平,改善幼儿对心理健康的态度。但这样做,要注意形式多样、生动、内容贴切、适宜。
此外,尝试教育、愉快教育、成功教育、母爱教育等均可有选择性地加以采用。
三、构建幼儿心理健康保障系统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课程设置;职业培训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10)07-0192-02
近年来,我国的创业教育得到快速发展,2002年教育部将九所本科定为试点院校,本科院校得到蓬勃发展的同时,开展创业教育的高职院校也越来越多,得到了颇多有益的收获与经验,但也有很多问题需要厘清。本文试图在对国外创业教育经验的总结和对国内现状的分析基础上,给出发展我国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一些建议。
一、国外创业教育的经验与启示
(一)科学系统的课程体系
至1919年百森商学院成立以来,美国始终是全球创业学领域的领导者,2005年,全美共有1600所学院开设了2200门创业类课程,形成了系统的课程体系。首先,教育内容完善。目前,美国高校创业课程涵盖了创业构思、融资、设立、管理等多方面,课程涉及法律、财务、企业战略、领导艺术等各个方面,且已经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中,提供从小学开始的创业教育。其次,课程突破了专业限制:一是将创业教育渗透至课程当中,在学科基础课方面将其与专业教育相结合,鼓励文、理、工相互渗透,以加强学生之间的通识教育。
(二)较为完善的实践课程体系
美国高校以讲座和实践的形式来构建其实践教学体系。定期开设创业论坛,邀请创业成功人士或企业家为学生传递创业理念,以允许计学分的方式鼓励学生参与。另外,重视实验教学和现场模拟教学,允许学生参加校外项目,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三)将创业教育与职业培训良好结合
英国也是创业教育较为成熟的国家,东伦敦大学已经形成了“启蒙教育”、“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三层次的创业教育体系,此外,英国还与企业合作,定期为公司职员提供为期8周的创业教育培训,并允许优秀学生参加,形成“企业出资、政府支持、学校出师”的良性循环格局,这类培训班不仅能让老师更好的了解企业人员想法,也能促进校企交流和合作,更真正使创业教育成为终身教育,是高校课程体系重要一环。
二、国内创业教育的现状与思考
国外的实施经验为我国高职院校发展创业教育提供了许多参考和思路,但我国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发展时间较短,无论在发展深度上或广度上都表现出较为明显的不足:
(一)与全国浓厚的创业教育氛围相比,职业院校参与度不够
2002年以来,各大高校纷纷开设了创业课程,各种由国家、地方举办的创业大赛、创业讲堂等大型创业理念传播活动纷纷举行,掀起了一场全民创业的浪潮。截至2009年10月,已公开发表的创业教育论文已有24506篇,各方学者对于创业教育含义、体系等都进行了各自的研究。相对于全国的创业氛围,高职院校虽然开始进行创业教育的探索,但探索脚步较慢。在24000多篇创业教育研究论文中,高职院校有关论文数量仅为163篇,不到总数的1%。我国共有1200多所高职院校,但设置了创业教育课程的院校并不多,且多为二级院系自主行为,学校层面推动的更少,许多学校对于创业教育还不甚理解,相对于本科院校,许多院校对于创业教育仍处于观望了解的状态,参与度不高。
(二)职业院校创业教育体系不完善
目前,国外的职业院校已经形成完备创业教育体系,即使在我国试点本科院校,经过几年的实践,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业教育体系,但在职业院校,却忽视了完整教育体系的建设。首先,课程体系不完善。许多院校开设了单独创业课程,但大多为选修课或小范围的必修课,未将创业教育纳入正常教育体系,课程设置具有随意性。其次,实践体系不成熟。部分走在前面的院校已经开始进行了实践性的探讨,大多采用创业计划书和孵化园的形式,但计划大赛多流于形式,孵化园也惨淡经营,成功孵化案例极少,且惠及面较窄,处于精英教育阶段。因此,相比较国外职业院校的创业教育,我国职校创业教育体系非常不完善。
(三)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仍停留在以理论研究为主,轻实践的阶段
职业院校在创业教育尝试方面,重理论,轻实践的特点十分突出:首先,创业教育中,课程讲授的方式相比孵化基地更为广泛的被职业院校所采用;其次,创业课程的传授也以课堂讲授为主,教师只能在书本上展能耐,学生只能在课堂上练拳脚,创业教育的实效大打折扣;最后,创业教育缺乏具有实战经历的教师,职业院校创业师资极度缺乏,尤其缺乏具有创业经历的实战家的加入,大部分教师从学校到学校,创业实战能力较差,讲授自然偏向理论化。
三、我国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对策建议
综上所述,我国职业院校的创业教育已经开始起步,影响力日益扩大,正日益得到越来越多院校的承认,但仍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高职院校要发展创业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找准高职院校在全国创业教育系统中的定位,分层次开展创业教育
创业教育也是需要分层次的,席升阳教授提出三种不同类型的学校实施创业教育应有不同的模式(2008,席升阳),见表1:
高职院校无疑属于职业教育型大学,应以实用型项目为主,注重职业化人才的培养。因此,笔者认为,在职业院校中,应根据学生不同需求和不同特点,分层次进行创业教育(见下图1),以适应学校使命和定位,也满足社会对高职毕业生的需求。
(二)将创业教育纳入专业教学,合理进行课程设置
我国高校目前的创业教育,由于没有融合学校整体育人的体系之中,与学科专业教育的开展并未形成有机联系,因此,往往使有热情的创业学子热情有余而内功不足。要有效的开展创业教育,首先应该进行合理的课程设置,将创业教育做为基础性素质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纳入教学体系,重视吃苦、创新、坚持的创业精神的培养。因此,首先,课程结构上,以必修和选修相结合,辅以讲座等其他辅助形式,以主修课程培养学生基本素质和能力,以选修课程灌输创业基本知识,以讲座、论坛等辅助形式深化。其次,在课程设置上,创业教育课程应在传统素质课程上突出“创业”,除重视技能等方面培养外,还应从政策、法律角度为学生设置实用性课程,以扩展学生实用知识。最后,应扩大实践性课程的比重,改变原有课堂讲授为主的现状,以训练为主,理论课程为选修和辅助,以便于学生掌握和应用。
(三)营造校园创业文化氛围
所谓校园创业文化是指用创新和主动的开创精神思考问题以及相应的价值观和鼓励创业创新的校园文化。要加强创业教育,除了创业课程的建设之外,还需要营造创业文化的支持。首先,营造创业文化氛围离不开学校的政策支持。学校可以从支持教师外出兼职、支持学生休学创业,无论成败都可以继续学业、创办专门创业机构、创建创业基金等方面鼓励创业创新。其次,营造创业文化氛围需要大型活动和孵化的培养。学校可以以大赛、论坛等方式为师生提供尝试、创新的环境,并联系地区的孵化机构,积极对外推荐,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自主创办孵化园区,给学生更多实战演习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在已经到来的创业教育浪潮中不被淘汰。
参考文献
[1]田明义.论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
[2]纪淑军.创业富民战略视野下的高职院校创业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