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5 15:05:4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数学个人师德总结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高中教师个人师德表现自我评价【一】 在这一学年度的工作中,我能够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学校教学计划,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做到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现就本学年的工作小结如下:
一、做到了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到语言文明,待人礼貌,举止端庄,衣着朴实,仪容整洁)使自己在思想、学习、劳动、生活等多方面做学生的表率,给学生树立一个好的榜样。教师是学生的榜样,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学生的成长,必须言传身教相结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始终把师德放在第一位,对学生热心、耐心、贴心,不歧视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发现学生进步之后,及时表扬,激发学生的荣誉感,并且严格约束自己的言行,因为我深知身教重于言教,为人师表是多么重要。
二、做到了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从不体罚学生,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既是学生的老师,又成为了学生值得信任的朋友。作为班主任,我结合教育教学的特点,将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贯穿在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中,帮助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一旦发现有学生的思想出现问题,及时找他谈心,纠正他的一些不良思想和行为。一旦有学生生病了,马上带他去校医室看病,或请家长过来接孩子回去看病。
三、在提高自身思想政治觉悟的同时,加强教育教学专业理论和业务学习,不断提高教育教学业务水平。认真参加科组教研活动,和同事一起学习和探讨专业知识以及教学的新观念、新思想,并把这些新的教学方法运用到教学中去。
四、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热爱学校,遵守学校规章制度。从不迟到或者早退,有时候生病了也能坚持上好课。我尽量做到严于律己,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与同事团结协作,顾全大局。
高中教师个人师德表现自我评价【二】 自我校开展师德师风的学习教育活动以来,通过参加我校师德师风的学习教育,使我对师德师风教育的重要意义有较明确的认识,对中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内容更加熟悉。现对照《教师法》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育工作表现,作自我鉴定如下: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在热爱教师的职业方面表现要更加突出。我平时扎实工作,爱岗敬业,认真上课,努力学习,勇于创新。虽然我很清楚地知道,热爱教师的职业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但是在教育工作中与有经验的教师相比自己做的还不够.
2、在教育教学理论方面学习不够坚持。我经常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天天学习新课程理念,积极参与实验活动,经常与本组教师探讨相关的问题。同时,还撰写相关的实践论文、案例、说课稿和教学设计,以便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而这些都不是经常性和自觉性的,这都是为了完成任务。现在深入剖析起来,要想不断适应教育形势的发展,成为一名合格的新时代教师,就得必须不断地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使自己的业务水平能尽快的提高起来。
3、在关心学生,热爱学生方面再耐心些民主一些。平等民主对待学生是做好教学工作的一个关键,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这一点大家都认同。但是,我自己有时上课时,学生不听话,因缺乏耐心民主,也常训学生,现在仔细回想起来,对待学生(特别是调皮学生)确实要再耐心些。
4、在教学工作方面不敢勇于创新。本人虽然能运用新理念来指导教学实践工作,探索科学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但是,目前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方法还是有点滞后,课堂上还是为能完成教学进度,而突略对学生各方面发展的训练和培养,没能真正地做到放手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地成为课堂的主人。同时,自己思想认识还放不开,总是顾虑太多。另外,对待学生更加爱心、细心、耐心些。比如有时对待学生的错误,再多些循循善诱的教育,使其改正错误.
高中教师个人师德表现自我评价【三】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对于教师的师德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回顾已走过的路,方方面面都有所提高,下面从几个方面对师德师风进行一下自我剖析:
一、热爱教师的职业是做好教学工作的前提。本人始终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自觉遵守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热爱教育事业和本职工作,对教师这个职业充满责任感、幸福感。一直来,热爱学校,热爱学生,注意为人师表,廉洁从表,模范地遵守社会公德,时时处处以师德规范的标准要求自己,教书育人,关心集体,团结、尊重同事,恪尽职守,严谨治学。
二、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坚持正确的方向,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以人为本,在教学过程中,告诉同学们,只有学好知识才能提高全民的素质,才能提升国力,个人才能有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在现代知识迅速扩张的时候,只有掌握足够的知识,才不被时代淘汰。积极投身于教科研工作,大胆进行现代教育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教改尝试。在每上完一堂课,我都会写下自己的反思,以不断督促自己进步。工作之余,我尽量每天挤一点时间阅读专业类的书籍,不断给自己充电。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什么是师德师风师德是教师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养;师风是教师这个行业的风尚风气。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诲人不倦,有教无类这都是师德。“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选择了教师,也就选择了无悔的人生。将近二十年的教师生涯,我深深地认识到蜡烛事业,春蚕事业的甘与苦。也深切感受到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
在政治学习方面,我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市教育局“质量、安全、稳定”教育工作主题,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教学实践,务实重干,踏实勤奋,开拓创新,进取改革,锐意进取,以爱心促进教育,以爱心关注学生,以无私奉献的精神投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中来。
尽管从教将近十年,但我深感要做个好教师并非易事。我认为,好教师首先必须有敬业精神,要毕生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要做到这一点,就应充分认识教师工作的意义,从而深深地热爱教育事业。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教师,同时也是应当热爱自我的教育对象——学生。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要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而师生关系则居主导地位。师生关系是否协调直接关系到教育方针的贯彻和教育目的的实现,而协调师生关系的关键是教师要热爱学生。
我认为,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是教师最基本的道德素养。一个教师仅有热爱学生,才会依法执教,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才会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竭尽全力地去教育学生;才会自觉自愿地约束自我,规范自我的言行,更好地做到为人师表、廉洁从教是师德修养中最重要的资料。苏联教育家捷尔任斯基说:“谁爱孩子,孩子爱他。仅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是否热爱自我的学生,实际上也就决定了教师教育工作的成败。因而,在将近二十年的教学生涯中,我深深体会到以下几点:
一、热爱学生,是师德的核心
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教师,同时也是应当热爱自我的教育对象——学生。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要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而师生关系则居主导地位……有爱,就没有教育。是否热爱自我的学生,实际上也就决定了教师教育工作的成败。
原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认为: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学生。热爱学生,必须了解学生,尊重学生,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上,体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关注他们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健康发展,同情学生的痛苦与不幸,与学生建立起和谐、友爱的师生关系。一位师德高尚的教师,不只是爱少数学生,而是爱每一个学生,爱全体学生,尤其要关心、爱护、帮忙家庭有困难、学习落后、身患疾病的同学。在这方面,我异常注意,针对留守儿童越来越多,留守儿童缺少更多的关心和爱护,我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心和爱护,从生活、学习、心理给予更多的辅导,使其健康、茁壮成长。
二、尊重家长,是师德修养的重要体现
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位和永久的教师,……,他们中间很多人的素质并不低于教师,教师仅有放下架子,经常虚心地听取家长的批评和提议,才能调动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教学的进取性,不断改善自我的工作。
三、乐教勤业,是师德规范的最高境界
屈指算来,将近二十年的教学生涯,当我看到同学们有的成了技术熟练的会计,有的成了独当一面的厂长,有的成了给农民们排忧解难的农业技术员,有的成了医术不凡的年轻医生,有的和我一样踏上了教育岗位……我渐渐从内心体会到了桃李满天下的欢乐。对教师职业的热爱,给了我乐教勤业的巨大动力。那么,到底怎样做才能塑造一个好教师的形象,让学生喜欢上你呢我认为教师专业水平的高低是学生喜欢的标志之一。
王崧舟教师说过: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有四大支柱,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支撑起教师的人性,高超的教育智慧支撑起教师的灵性,宏阔的课程视野支撑起教师的活性,远大的职业境界支撑起教师的诗性。是啊,一个没有丰厚的文化底蕴的教师,根本不可能给学生的生命铺上一层温暖的、纯净的底色。博学多才对一位教师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我们是直接应对学生的教育者,学生什么问题都会提出来,并且往往“打破沙锅问到底”。没有广博的知识,就不能很好地解学生之“惑”,传为人之“道”。但知识绝不是处于静止的状态,它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每时每刻都在日新月异地发生着量和质的变化,异常是被称作“知识爆炸时代”、“数字时代”、“互联网时代”的今日。因而,我们这些为师者让自我的知识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跟上时展趋势,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资料和方法,显得更为重要。否则,不去更新,不去充实,你那点知识就是一桶死水。
一、非教学岗位教师师德教育的必要性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2)》指出,教师要关心爱惜学生,严谨治学,把名利放一边,能够严格自律,并且要以人格的魅力和学识的魅力去教育和感染学生,发挥引路人的作用,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我们知道,高校的教书育人职责,不仅仅由教学岗位教师承担,非教学岗位教师在高校育人工作中同样占据重要的角色。比如,和学生息息相关的服务性部门的教师――图书馆、学生处、宣传部、团委、大学生艺术教育中心、各学院的学工办等部门的教师,以及辅导员、教务员、专兼职班主任等教师群体。这些非教学岗位教师承担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是高校学生德育工作网络中的主力军,是学生身体和心灵健康成长的监护人,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领路人,是班级管理和学风建设的具体实施者。因此,非教学岗位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对于高校育人工作的成效具有重要意义。相反,轻视、忽视这项工作,将导致高校师德建设存在漏洞,最终会影响高等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有序发展,影响人才培养。
二、高校非教学岗位教师职业道德的现状。
当前,市场经济充分发展,伴随的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副产品的渗透,高校教师群体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师德失范问题凸显。其中,非教学岗位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比如说,有的非教学岗位教师工作过程中急功近利,个人利益高于集体利益,工作的责任心不足,对自身的言行要求降低,不能为人师表,没有“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意识等。这些问题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
(1)社会价值观念多元化发展的影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副产品随之产生。个别高校教师曾经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追求渐渐淡化,更多地追求自身的实际利益,唯利是图,言行、思想与教师的身份和要求相偏离,甚至把学校当作了市场,高校教师的身份当名片,混淆了师生关系,把学生当作劳动力。
(2)高校收入分配制度不够规范。这些年来,国家和社会重视对高校的投入,高校教师的社会地位和薪水得到了很大提高。但是,全国的高校存在地区差异,校与校之间,不同学院之间必然存在差异。同一地区、同一学校不同岗位也有差异,如教学岗位与非教学岗位之间存在偏差。大多数学校的收入分配机制偏向于教学一线的教学人员,非教学岗位的服务管理教师申请划拨经费的项目难度较大,需要坐班,工作时间较长,工作内容相对单一,收入待遇相对较低。这样的差异,有些教师能够看开,坚定自己的职业操守,部分教师利益分配上心理失衡。特别是有的非教学岗位教师,长期愤愤不平,渐渐模糊了为学生服务的神圣使命,不再以身正为范、为人师表的标准要求自己,在工作量上开始讨价还价,细算个人得失。
(3)师德教育的内容和方式陈旧。虽然高校教师师德要求方面的规章制度都有,但是这些大多数比较笼统,没有很强的操作性,过于抽象,考核的结果基本上人人持平,基本没有差别。因此,在教师中产生了重业务、轻师德的现象。
三、非教学岗位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实践探索。
(1)优化非教学岗位教师职业道德成长的社会环境。师德作为一定社会关系下的观念,必然要受到社会环境、社会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要优化非教学岗位教师职业道德成长的社会环境。①要营造尊重非教学岗位教师的良好社会氛围。教学岗位教师教书值得尊重,非教学岗位教师的服务管理育人同样重要,值得尊重。这样,有助于提高非教学岗位教师的劳动价值感,能够找到精神上的支点。②要提高非教学岗位教师的待遇。教学岗位教师与非教学岗位教师只是工作内容上不同,工作性质都是为学生服务,非教学岗位教师的待遇同样需要得到保证,利益需要得到维护。对非教学岗位教师工作上提出高要求、高标准的同时,要把涉及非教学岗位教师切身利益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妥善处理,提高他们的劳动价值感。比如提高非教学岗位教师的物质待遇、政治待遇,要对优秀教师进行必要的表彰,如授予“优秀辅导员”“优秀教务员”“优秀图书管理员”“优秀后勤工作人员”等荣誉称号,帮助他们建立精神支点;要让非教学岗位教师的优秀者享有参与学校管理与建设的机会,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关键词:中小学;师德;培养
一、引言
师德,是教师在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师德较之其他行业的道德有更全面的要求,有着其他行业不可比拟的独特之处[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在我们的职责中,不光光是传道、受业、解惑。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就不仅仅要求我们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更重要的是要求我们有很高的德行与操守。因为我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即使我们有着丰富的知识,但是如果没有高尚的品德,也很难让学生对其尊敬和崇拜,所以光有知识是不够的,重要的是师德。加强师德的建设,努力培养出一支忠于职守、乐于奉献、师德过硬的教师队伍对我们国家的兴盛,国家的长治久安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要把师德培养落到实处。
二、师德培养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这是要求教师师德的最早记录。说到底,国家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是教育的竞争,教育的竞争是教师的竞争,教师的竞争更多的反映在师德的竞争上。因为的师德的高低决定了教师素质的高低,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教育水平的高低,教育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人才培养的数量高低。所以在新时期教育中,教师的师德对于我国人才的培养,科技的进步,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要不遗余力的把师德培养作为我们教育事业的重点,推进师德培养的前进步伐。
一、我们应具有奉献精神。“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一句描写教师奉献精神的经典诗句。教师这个职业对于家庭、社会、国家都非常重要,我们为自己感到骄傲和自豪,我们为祖国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当有的学生走进社会,成为国家的栋梁时,我们仍然工作在教师这个平凡的岗位上。没有一句怨言,有的只是无私奉献的精神。然而时下某些老师往往自以为尊贵无比,维护师道尊严,不顾学生的颜面。其实这种做法是有失分寸的对学生不要体罚,不要训斥,不要高高在上,而应该像李叔同先生那样,做一个和气的人,一个严谨的人,一个值得尊敬的人,一个堪为师范的人。学生也有自尊心,而且是很强烈的。老师对学生的批评,恰当的,就是一种激励;不恰当的,就会成为一种伤害,甚至还会导致逆反心理产生。绝大部分学生不喜欢老师批评时挖苦、损伤学生,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因此在日常生活的教育工作中,教师应把握批评的“度”,变“忠言逆耳”为“忠言悦耳”。
二、师德的形象,不是简单地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形象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我们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这是雨果先生曾经说过的话。其实教师这个行业就象那默默奉献的绿叶,学生就像那含苞欲放的花朵,绿叶时时刻刻衬托着鲜花的美丽,只有具备无私的奉献精神,才能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教师。这种无私那就是“爱”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爱自己的学生是无私。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教师的人生就应该是一部爱的经典,爱教育。只有倾注了全部的爱,师德修养才能在爱的奉献中得到提升,才能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我从《师德启思录》影片中看到这样一个情节:某老师得知一名学生数学成绩考了43分,非常生气,于是课堂上宣读成绩时,三次重复了该生的成绩:“某某同学,43分……”这位学生自尊心受到了严重伤害,当场大声指责老师,而后便“哇”的一声大哭起来,头也不回地冲出了教室……看到这里,作为一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感到一阵愧疚,反思,对于老师,也许这种重复读那不及格成绩是提醒,是对学生成绩的重视,是对学生的爱,然而对于这位学生来讲,这种提醒变成了一种嘲讽,这样,无形之中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师生之间“冷冻”起来,何谈信任,何谈自信,又何谈进步呢?严格要求,是培养祖国栋梁和接班人的必要手段,但在严格要求的基础上也应该换位思考充分的理解、尊重学生,当学生得到自己信任、崇敬的老师的尊重,找回自信认真努力的学习,这才是我所愿。
三、教师是灵魂的工程师,师德被奉为“师魂”学为人师、行为示范。学生从踏进幼儿园的那一刻起,他的知识的获得,习惯的养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我们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学生的模仿能力极强,对于传授自己知识的教师更是积极的去模仿。所以我们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力是相当巨大的。我们的个人品质直接影响着所教学生的品质。一个品德高尚,治学严谨的教师所教的学生大都是积极向上,乐于助人的。反之,如果教师品行较为低劣,那所教出来的学生的品行也会受到不好的影响。俗话说“言传身教”,言传并不等于身教,更重要的是身教。比如:要求学生不能迟到早退,这就间接的要求我们应严格的遵循学校的作息时间,:要求学生要一笔一划的写字,这就间接的要求我们在写板书的时候切记不能潦草的写字,所以我们必须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只有这样,才有资格去要求自己的学生怎么去做,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成果。否则,一味的去要求学生怎么怎么样去做,而自己却不那样做。那样我们的信誉度会下降,学生也不会再信赖,那样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所以我们要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这是师德教育的根本要求。
四、我们应不断的充实自己,教好书。我们如果想把学生培养成可用之才,必须要把书教好。我们必须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虽然我们的水平参差不齐,但是我们更看重的是刻苦学习,钻研知识的精神。在教学的过程中绝不能照本宣科,三言两语就把知识讲完。要把课本上的知识嚼烂之后,揉入更多更丰富的知识之后再传授给自己的学生。俗话说的好,要给别人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我们向学生传授知识也是这个道理。如果我们的知识渊博,专业功底扎实,那样在课堂上传授知识就会触类旁通,这样的我们教课会非常生动,学生也会聚精会神的去挺,这样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应不断的充实自己,努力钻研。鉴于这一点,我自己在课外看了很多种类的书,来拓展我的知识层面,因为这样会直接影响班级的学风、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
三、总结
师德不单单是我们的个人问题,同时也是整个教育系统的问题。我们要时刻把修师德,正教风,树师魂作为人生的基本信条。要从心底去热爱自己的学生,为人师表,不断充实自己的只是,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为祖国培养出有用的人才,为我国的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新疆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第三小学;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参考文献:
一、一从――唯“实”是从
学校教育,一头挑起的是民族的希望与未来,一头挑起的是千百个家庭的幸福与期待,因为优质教育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如何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就在一个“实”字。实,真实,实际。具体来说,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做到:
(一)以人为本,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课标》强调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与课堂所学紧密联系,并将所学活用与生活实际的过程。
所谓学生的实际,我们认为就是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认识结构,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学生个体已有的知识性结构,即基础知识水平;二是学生个体已有的能力性结构,主要是学习能力,包括求知、做事、共同生活、创造和发展的能力;三是非智力因素,包括兴趣、情感、信心、毅力、意志、习惯、品质等。学生的实际就是教学的实际,也是教学的起点和归缩。教学思想要面向学生实际。一是要面向全体学生,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二是要让学生受到全方位的教学教育。即学生不仅要掌握、学会知识,而且要爱学,会学,并且会用。
(二)从实际出发,引领教师专业发展。什么是教师?学高为师。唐朝著名文学家韩愈也在《劝学》中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自己得有一桶水。学不高,为师亦难。教师应具有“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探究精神,审时度势,把握时展的脉搏,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活到老,学到老”、“学习、学习、再学习”,让教师的“一桶水”变为“滔滔长江之水”,以适应新观念、新课程、新教材、新方法的新一轮课程改革,使教师成为课改的“行家里手”。
有了“滔滔长江之水”,还得有教学艺术。如在课堂上,教师要让学生“动”起来,而良好的课堂氛围能使课堂教学出现崭新的变化,师生之间的距离拉近,老师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教师还应有意识地积极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等学习方法,以教师的个性化评价引导唤起学生的学习激情,给课堂带来积极的热烈的气氛。
“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详述了教学反思的意义,对教师来说是提高教学能力和教育水准的基础,对学生来说是增强学习收益的有力保障。“教书”这一特殊职业是教师用自己的“良心”培育学生“心灵”的工作,马虎不得。教师应“吾日三省吾身”,在工作中善于反思自我、总结自己成功的经验作为自身发展的动力,吸取失败的教训作为自己成长的镜子,应该成为我们的“规定动作”,以“学生为镜”反思自己的教学,以“教师为镜”反思自己的教学,以“史实为镜”反思自己的教学。
(三)从社会实际出发,培养社会有用人才。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是促进人的发展,促进人的社会化。人的社会化必然要求人适应这个社会,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从社会的实际要求出发,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对自己和家人负责的人。人只要活着,首先要对自己有用,通过自己的劳动满足自己的需要,养活自己,这是一个人最基本的自我价值,当在社会上尽到“养家糊口”的责任,进一步对社会作出贡献,才算一个合格的人。其次要培养学生做一个乐于助人的人。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对社会的贡献方式、贡献大小也不一样,但最基本的是要有乐于助人的精神并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是一种为人处世的传统文化要求,也是一种对社会作贡献的标准。所以,乐于助人是对社会作贡献的前提和最低要求。在这个基础上,对于我们的干部、党员,对一切有能力的人,我们就可以要求他们以社会的需要为己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对社会作出尽可能多的贡献,从而实现人生的最大价值。
二、三德――师德、师言、师功
(一)师德。师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历代的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征的体现。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们都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情趣、品行,乃至行为举止、音容笑貌等。如果教师做到“为人师表”,就能以自身言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成为学生健康心理、健康品德的促进者、催化剂。教师要加强自身的师德修养,关键是爱生敬业。
(二)师言。顾名思义,师言是指教师的语言。苏霍姆林斯基提出:“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谈话和艺术。”教师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表达能力,这就给教师的语言修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教学中,教师的语言对完成教学任务、履行教学职责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既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基本手段,又是一种专业化的创造性艺术。
教师的语言要准确、简约、激励、幽默、富于启发性。“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不可”。但这却是教师不得不练的基本功,因为它是教育成功的关键。
(三)师创。师创指的是教师的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没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民族,是难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而创新这一民族灵魂的延续和升华,同样离不开“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创新是教师的必备素质,在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21世纪尤其如此。教师有不同的岗位、不同的专业,但都必须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现者、传导者。
于是,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首先是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教师必须“学习、学习、再学习”,不断更新观念、接受新知,全面提高自己的教育科研能力。其次,教师要钻研教材,但要突破教材限制,大胆改革,勇于创新,提高课堂设计创新的能力。再次,教师要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和其他先进教育技术,并能逐步掌握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学习创意、制作多媒体课件,提高自己捕捉、处理信息的能力。最后,教师的教学能力要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如果教师能够从实际出发,努力提高师德,磨练师言,提升师创,就一定能够在每一个学生的心田种出美丽的花朵。
参考文献:
[1]钱宝宝.根据学生实际进行教学.2006.
[2]Czfengfeng.怎样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2009.1.10.
在教学工作方面,我注意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深入钻研教材,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大胆进行教学改革,经常总结和积累经验,吸取教训,改正缺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力求把每个知识要点以方法传授给学生。因此,我拟定四关:
第一关:教材关,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认真备课、上课,觉得处理不当的地方就去请教经验丰富的老师,在他们的热心指教下,我有了很大的提高,为了填补手上资料不足,我订阅了大量的专业杂志,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第二关:吃透学生关,了解学生,因材施教,作为老师,是学生信得过的朋友,跟学生交朋友,以情动人,学生因“亲师”而“信道”,会对你所教科目感兴趣。
第三关:上课关,我是从学生过来的人,学生喜欢怎样的课我心里清楚,备好一节课,不一定能上好一节课,还需要你有驾驭课堂的能力,照本宣科不符合时代要求,我们需要创新,怎样去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才是最重要的。上课前,我喜欢讲一些数学史,创设数学情景,拟定一些开放型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锻炼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归纳总结的能力,让学生主动思考,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
第四关:信息反馈关,不要自我感觉良好,就忽约了学生的心声,每一次考试后,我都会叫学生给我提出意见,综合反馈回来的信息,重新拟定教学计划。我在进步,学生也在进步,付出总会有收获的,这一年,我所执教的(1)班,中段考、期终考数学科平均分、合格率、优秀率都达到了要求。
【关键词】中职 招生
一、邬校长在讲座中的主要观点
(一)名师是需要锻炼的
邬校长结合他自己的经历总结了一句名言:“凡是能够成为专家或名师的都是在能力边缘的极限上工作后锻炼出来的。”我想这句话是对他自己经历的概括,也总结出了成为专家或名师的精髓,要想成为专家或名师必需要花大力气,付出较大心血才行;要有坚忍不拔的意志,能吃苦,耐得住寂寞,勤于钻研的高贵品质。
(二)教师必备的三个要素
知识、师德、教法是教师必备的三要素。在知识方面,毫无疑问老师应具备渊博的知识,对于中职教师不仅要求有较高的理论知识,而且还应具备较高的实践操作水平,做一名真正的“双师型教师”。在师德方面,教师应该将自己的职业看成自己的事业,给予学生更多的爱,虽然职业学校学生比较调皮,但我们做到喜欢他们,把他们看成自己的子女或弟弟妹妹。在教法方面,教师要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要让学生真正领会,必须要有较恰当的教学方法,同时讲究教学艺术。教学离不开艺术,只有讲究艺术的教学,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教师的工作应考虑其它因素形成合力
教师在平常的工作中尽量考虑到其他方面,与之形成合力,合力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动力与引力的合力、个人与集体的合力、主角与配角的合力、智慧与资源的合力。
(四)教育实际是一门艺术
教师在对学生教育中,信息传递大概分了这样几个层次:接爱层、理解层、体验层。首先要重视接爱层,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一些方式方法调节学生的注意力,改善他们的记忆效果。其次要突破学生的理解层,人的理解能力包含自然观察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内省智能等方面,将这些智能综合起来,理解能力才强。而要想突破理解层,老师就必须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分析教材讲法,将问题简单化,从具体到抽象、分散难点、勤于归纳。还应强化体验层,必须理实一体化,把理论与实践的教学方法相互运用,把专业理论知识通过亲身实践强化体验,从而促进理解,最终尽快地掌握成自己的知识能力。
二、心得体会
邬教授的讲座,诙谐幽默,内容也比较全面,我们听后,受到很大的启发,我们在内心深处也进行了一些反思,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我们究竟如何才能成为名师呢?
(一)调整好心态
众所周知,如今中职学校招生困难,所招学生大部分都是初中的“问题”学生,显然中职学校在社会的认同感较低。毫无疑问,中职校老师在整个教师行业的认同感也是最低的,地位也是偏低的。但是既然我们选择了中职学校老师这个职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在内心深处自己要认同职教老师这个职业,还要喜欢教师这个职业。只有喜欢这个职业,才会将事情做好,才会尽心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切实将教师这个职业当成自己的事业。
(二)有良好的师德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师德是教师的灵魂。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是教师最基本的道德素养。一个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会依法执教,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才会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竭尽全力地去教育学生;才会自觉自愿地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更好地做到为人师表、廉洁从教。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
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言谈举止,为人处世,衣着穿戴等等都是学生私下议论的话题。“要使学生的品德高尚,教师自己首先应该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为人师表不能说一套做一套,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成为学生的表率。教师要保持良好作风,以身作则,要时时刻刻为学生做出好的榜样,凡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
(三)虚心学习,成为真正的“双师型”教师
作为职教老师,需要有渊博的知识,而且知识还应随时更新。职教老师不能是一口井,更要是一眼活泉,要“活到老,学到老”。应虚心向他人求教,弥补自身不足。
职教老师不仅需要较高的理论知识,还应具备较高的实践操作技能。“教师+技师”才是职教的好老师。职教老师应该走进企业,到生产一线去,体验企业文化和管理方式,了解岗位需求,千万不可“闭门造车”。虚心向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拜师学艺”。和专业技术人员在一起,能学到不少实用的技术,使抽象理论知识变得形象生动。企业一线成为了锻造“双师型”教师的熔炉。使职教老师真正成为既有专业理论素养又有生产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
(四)巧用教学方法
俗话说:“教无定法,贵要得法”。课堂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创造是教学活动的生命力。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都是好的教学方法。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们感兴趣同时又可以学进知识,就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