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02 21:40:5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茶文化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唐代幽州出了个茶“亚圣”
在中国茶文化历史上,除了“茶圣”陆羽,还有个被称为“亚圣”的人,他就是卢仝。卢仝(约795年~835年),号玉川子,唐代幽州范阳人。他不仅是唐代著名诗人,也是最优秀的茶人。卢仝虽属范阳世家大族,但他这一支大约已没落。据说他家境贫寒,但读书却很刻苦,年轻时曾隐居少室山,不愿仕进,却成了著名诗人。其诗风独特,近乎散文,多针砭朝政,反映民生疾苦。卢仝这种清高致远的性格,使他与茶文化相通。
卢全在茶艺方面很有造诣,但他之所以被称为“亚圣”,是由于他留下的一首著名的茶诗,这便是《走笔谢孟谏仪寄新茶》。其中几句写道:
一碗润喉吻,
两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
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
生平不平事,
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肤清,
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
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
安知亿万苍生命,
在巅崖受辛苦。
便为谏议向苍生,
到头还得苏息否?
在这首诗里,卢仝用饱畅洋溢的笔墨描绘了饮茶过程中逐步提升的意境。“一碗润喉吻”,还只是物质的功能,“两碗破孤闷”,已开始对精神发生作用,用茶浇开了心中的块垒。三碗喝下去,神思敏捷,李白斗酒诗百篇,卢仝饮三碗茶便有“文字五千卷”。喝到第四碗,便激起精神的力量,生平所见不平之事激荡着每一根毛孔。待饮至五碗、六碗之后,便有通仙得道、飘飘欲飞的感觉了。但是,天有风雨,人神阻隔,何况他又感到自己不能抛下亿万苦难苍生。所以,最后笔锋一转,请孟谏仪转达对亿万贫苦茶农和百姓的问候,希望他们得到休息。卢仝把幽燕文人治世的传统与茶清致雅丽的文化韵味结合起来解释茶道思想,这是他最大的贡献。后世北方茶人大多沿着这条轨迹发展,而北京茶文化也更多了些淳厚、积极的色彩。
“千叟宴”把茶的礼仪推向空前
“以茶表敬意”“以茶明伦序”和以茶会友,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内容。所以,自唐宋以来,宫庭内便常举行茶宴。不过,最大规模的宫庭茶宴还是出现在清代的北京。满族得天下于马上,但人关以后便尽量效仿中原文化。特别是乾隆皇帝,雅好诗词,到处附庸风雅,对茶这种清雅的文化自然是不能不爱的。据说,有的大臣奉迎乾隆说:“国,不可一日无君.”乾隆却悠然接道:“君,不可一日无茶。”乾隆常组织文臣在重华宫联句,参加者共18人,每人四句,临场由皇帝出题限韵,诗成赏茶并赐珍物。不过,最大的茶宴还是“千叟宴”。
“千叟宴”早在康熙朝便开始了。康熙五十二年,适逢60大寿,各地官员为拍皇帝老儿的马屁,鼓动一些老年人入京贺寿,于是,康熙决定举行“千叟宴”。不过,这首次的“千叟宴”并未在故宫之内,而是在畅春园举行的。当时,有65岁以上的退休官员、文武大臣及士庶共1800余人参加。我国对茶的评价向来比酒的地位高,有“茶在酒上”之说。所以,“千叟宴”的内容首先是要品茶,然后才进些食品。况且,这么多的“退休老头儿”也不胜酒力,所以更要以茶为主了。大宴开始,乐队奏丹墀清乐,膳茶房先向皇帝、太子进茶,1000多老人们行礼,然后与宴者才能共饮。既表明臣下对皇帝“以茶表敬意”,又体现皇帝对臣庶“以茶示雨露均分”的美意。有了这次大茶宴的鼓舞,到乾隆时兴致更高,于是屡屡举行“千叟宴”。最大的一次人数多达5000人,在故宫的乾清宫内举行。乾清宫内摆布不下,又将寿宁富、皇极殿辟为宴席之所。这样多的人饮茶自然很难体味茶的清雅韵味,但却把以茶为礼仪的精神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峰。茶宴后,饮茶器具皆赐与会者。几千人的茶会,赏茶、赐具,也只是皇家才有的气派。这大约是我国历史上,也是世界各国集体茶会的冠军之作了。
上行下效,皇帝如此重茶,大臣、文人自然纷纷效仿,于是,京城上下,处处饮茶。宫廷内还保持北京民族的习惯,多饮奶茶;而官员与文人则多饮绿茶和花茶,讲什么“明前”“雨前”,普通百姓,虽只能买些低廉的花茶,但亦不可或缺,还称之为“高末”。北京人是很讲礼仪的,来客敬茶是普遍的习惯。当然,也有官员们制造的陋习,比如,有客来访,主人不大欢迎,或是谈得不耐烦了,便端起了茶碗,这叫“端茶送客”。但总的来说,茶在北京是礼敬、亲和的象征,虽然没有江南茶那么细腻、清雅,但更多了些质朴、实在。
北京的茶馆文化
北京在很早时就出现了茶馆,明清时已遍布京城。清室灭亡,宫廷茶文化衰落。而到民国以后,由于都城的南迁和军阀战乱,文人煮茶品茗的雅兴自然也减了不少。表面看,茶文化似乎衰落了,但实际上却深深地渗入到民间。所以,这一时期北京的茶馆文化内容和形式都很丰富,有大茶馆、清茶馆、书茶馆、贰浑铺、红炉馆、野茶馆等等,以适应不同人群的需要。
书茶馆是茶与文化娱乐相结合,主要是吃茶听评书。旧北京的书茶馆主要集中于东华门和地安门外。如东华门外的“东悦轩”,地安门外的“同和轩”便是最著名的书茶馆。书茶馆一般分为“白天”与“晚灯”两班。白天从下午三点至六七点,晚灯由下午七八点直至深夜。有的是藤椅藤桌,有的则是木椅木桌。真正的书茶馆往往是由说书先生说大部评书,有时一部书要说上两三个月,有《三国》《两汉》《隋唐演义》等历史题材,也有《包公案》等公案小说,还有《聊斋》等神怪故事。而天桥一带的书茶馆则大多为曲艺,内容也更通俗。
清茶馆的文化气氛似乎更浓重一些。这些地方一般卖清茶,陈设雅洁简练,夏季除室内设雅座外,还在门外或院内高搭凉棚。这些茶馆里多闲人和老人,许多人提了鸟笼子大早便出门“遛早儿”,茶馆清晨5时许便开业,以迎接“遛早儿”的人。老人们在护城河两岸打打拳,遛遛鸟,之后便进到茶馆来,讲茶经,谈鸟道,边喝边谈,还比赛谁的鸟叫得好听。有的鸟经过训练,不仅能发本声,还能模仿老鹰、布谷、大雁等十几套叫声,饮茶和自然情趣得到巧妙结合。而专供客人下棋的清茶馆又称“棋茶馆”,设置简朴无华,茶客饮茗提神,专注于棋,往往终日流连其中。
“野茶馆”是季节性的,是与园林、郊游结合的产物。北京人春天要出城“踏青”,夏季要到荷塘赏莲,金秋则到西山观满山红叶和农家的瓜棚豆架。于是,茶馆老板们往往在风景名胜之地搭起茶棚。游客们玩儿得累了,便到野茶馆来歇歇脚,品品茶。这些茶馆有的在芦荡之侧,有的在农田之间,有的在桥头路旁,’还有的在山林古刹之中。在野茶馆里,茶人可以把自己融入自然之中,暂时忘却都市的喧嚣。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爱将焚香,挂画,插花,点茶视为人生四大雅乐,进而也发展成了用一种程式去体验其中奥妙的四大雅道,既香道,书道,花道,茶道。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伴随着茶叶的出现开始兴起,到唐宋时期中国茶文化才真正发展到顶峰,唐时期既由茶文化发展出来一种茶道,也就是今天日本鼎鼎大名的茶道,茶道是通过一种品茶形式去修身养性,品位人生,感悟自然道法的严格仪式过程,因此最初只是修身克己,思想得到一定升华之后,再去通过品茶去品位人生世事,最后的最高境界才是达到“悟道”的地步,因此,这也是茶道学习者需要经历的三步,唐宋时期茶道讲究的是茶禅一体,通过严格的仪式修炼自己,通过品茶“得道”,最终达到茶人境三者合一得天人合一思想,因此,唐茶道真正在乎得不是冲茶,品茶,前二者只是一个媒介,通过此带入仪式中,又通过仪式升华到自己的心界,因此“醉翁之意不在茶,而于禅也”。日本茶道虽是学自于唐宋茶道,但却也有不一样的地方,唐茶道虽然也有一定的请客待客奉茶仪式,但也有看重行为洒脱,融合于自然当中的一面,而且中国本来就看重“无道既道”“心中有道”更多的看重宜情,自然,幽雅洒脱等方面,追求人本性中的自然法道,而不是强化欲速则不达,因此虽然有一定的仪式,但可以自由的程度大些,不必严格依照。而日本茶道程式非常僵化,大到主客每一步的举止行仪,小到茶具的摆放位置,杯箸放左放右,对事茶者(多半是主人或家里女主人)的要求更为严格,先迈哪只脚,怎样行动都有严格的规定,其实,这样繁琐的程式也有它的好处,培养忍性耐心,不停用同样的动作来磨练自己,锻炼坚毅的品性,其意义早已远远超离了品茶的本意,而看上去更像是主客一起进行的一门修炼课程,而中国当时的茶道,除了对主客之间的应答礼仪,事茶者制茶,泡茶,奉茶的一套程式有统一标准规定之外,其余则是更看重个人的感悟,自身的修养。
中国茶文化主要包含四大块:茶道,指品茶过程中自身的修炼自我的修养以及参禅悟道感受自然,茶境,指品茶时的环境,幽雅的环境,对修身养性是有很大帮助的,因此,茶道与茶境分不开,茶礼,指茶事过程的礼仪祭祀等形式,茶艺,指表面的一层,即制茶冲茶时的技艺或者艺术加工,可惜的是,如今茶道与茶境文化自然已成了日本的茶道,茶礼则被韩国学去并发扬光大,只剩下最肤浅的茶艺(也算是冲茶过程中的艺术修养但仅仅限培养情操艺术方面),看着邻国都有了“茶道”自己堂堂中国发源地怎能没有?因此把此拣去算是兜了底儿,这就是近年来刚刚兴起的茶艺,更夸张的是,竟然发展成为一种表演形式,没有主客间一起的修养及心理交流,有的只是下面的一群当看电影似的观众,或者是一种街头现买现卖当卖油条式的饮食推销,下面请个客人,冲壶茶给他喝,而台下那位自然而然的想到的是期待茶的美味,所以,这又成了一种饮食文化了,唯一的亮点就是冲茶时的技艺,这样既有趣又值得观赏冲出的茶也自然美味,再加上茶艺小姐带有表演性质的仪式,还可以看到美女红袖添香,也算不错,至于道不道的,就全靠自己去体味了,可悲呼?孰可悲呼?因此,中国的茶文化只能是茶艺,叫茶道就有点暴殄天物了。
中国历代茶道按种类分可以分为三个,即煎茶道,点茶道,泡茶道,唐时期流行煎茶道,宋时在有煎茶道的基础上又有点茶道,同时宋时还盛行“斗茶”通过品茶猜茶品,打禅趣,日本的茶道,就是吸收了煎茶道和点茶道以及斗茶的形式(自己又在其基础上发明了“抹茶道”)宋亡以后,代表雅文化的上层社会“雅道”失传,被元统治的都是一些汉人平民哪有什么文化,明以后才发明了泡茶道,就是现在人们所习惯的,喝茶方式的雏形。如果说唐宋茶道讲究的是茶禅直接结合的话,那么盛于明中期的泡茶道则更多忽略了表象上所表达的禅的意境,而是在茶艺上表达茶趣一体,形式上注重“道”,现在的中国茶艺追其源头来其源也是泡茶道,其中最流行的”茶道表演“,始于清代宫廷,也可以说,到了清代,茶艺中本身蕴涵的修道意义才转化为完全以表演形式奉茶的表演意义。但现在的茶艺又和明时的泡茶道不太一样,正确说是内涵更加退化了,现在的茶艺文化,则是由清代出现的工夫茶道发展而来,虽然工夫茶道流行于福广地区,但也有很多不拘小结或者说退化的地方,比如说每个步骤起的一些华丽的词名,技巧上华而不实,使用盖碗,高冲壶,“点兵”等方式太过强烈(茶道整个氛围应该是安静温和并天人合一的)不出示茶具(茶具不仅是茶本身也是整个茶文化的载体)动作上的夸张过去其形式本身的夸张,鉴赏茶叶好象很无聊,闻香品茗杯口在一起送给客人很不卫生,更重要的是,没有客人同步骤一起品茶养性的互动感,要知道,表演不是本意,更重要的是茶道精神,哪怕仅限于品茶上。
2、茶文化礼仪
下面就说一下明中期盛行的泡茶道仪式,按理说真正的茶道文化应该在唐宋,可惜的是仪式方面已经断代不复存了。而且,唐宋虽然有茶道的仪式,但他们往往更喜欢单纯的品茶。主人邀请客人来品茶,没有侍女冲茶,只主客几个人,旁至多只有一童子捧案侍立,寻找一分特殊的环境。没有冲茶-奉茶-品茶的仪式,而是拿出现成的茶招待客人。大家坐在一起只喝茶,不多发言,观察周围的景色。最重要的是保持一种清、静、和、寂的氛围,礼仪形式也从简,童子捧案向客人进茶,客人立身回礼。
明时期的泡茶道将侍女的侍茶茶艺与主客品茶悟道结合在了一起,有点介于唐宋时期的品茶和后来茶艺表演之间,既有茶艺也有修身养性方面的特征,因此也可以归为茶道,一般只用于主人待客上席间请茶师来主持茶艺。但明又有了一种新文化意义上的发展,即茶艺成为大家闺秀的闺中之乐,作为修身养性的锻炼过程。同时又可以培养艺术情趣、艺术情操,使得自己心灵手巧,兰心惠质,建立德馨。因此颇受大家闺秀的青睐。其意义如同于抚琴、刺绣、插花重在自娱自赏。做茶艺前可先抚琴,然后净手焚香、备器候用、温杯熏杯。其形式与现在工夫茶大抵一致。茶艺的过程中还可以赏月赏画,作为自身的修养(过程中,注重动作姿态的优雅)。
下面就来说说待客中的茶道。唐宋时期的茶境,即品茶的环境,以户外为主。多选择禅室道场内,清风明月下,村野郊外,林里山间等惬意的地点,以自然环境为主。到了明代,明人发明了专门的茶庐茶室这样特殊的地点,室内陈设多以配合茶艺表演操作而设置,基本格局每间茶室几乎差不多,个别的布置,如挂画摆设等皆按照主人喜好与品位来安排。不同的布置代表了主人不同的品位和不同的思想感悟。
室内基本陈设:茶师位置一般在室内北面,对面随意摆放几张绣墩作为主人和客人的座位。中式茶道中的坐次很随便,不拘一格,主要是感受自然的氛围(日本茶道中客人皆列排坐于室内的左右两边,皆严襟正坐,座次的排位很关键,品茶时将杯子传递每人只品一口,有点类似先秦时朝会的感觉,氛围庄严肃穆)茶师用一长条方桌,背后设一屏风,中间一坐墩,桌左边设茶洗、水,桌右边摆设一插花花瓶。茶师坐着事茶,侍女捧案于旁边。
准备器具:一茶座(最好表面带格为漏水装置);一茶煲(盛开水用);一茶炉(煮茶用,旁最好带有小挡风屏);一茶洗(洗茶杯用);一茶叶罐(装茶叶用);一茶罐(捣茶叶用)、茶勺(盛茶叶用)、茶漏(盛茶汤用)、茶捣(捣碎茶叶用)、茶竹(夹茶杯用的夹子)放于一瓶里;一小香炉,茶座上摆放一套闻香杯、一套品茗杯,外加茶壶。
对主客要求:做到安静,有礼有序,正装出席,不说话私语,主人礼让客人。
对茶师要求:动作有序不紧不慢,庄重,行动优雅(注重)有礼。人员一般为一茶师,两陪侍侍者,侍者站屏风左右斜向捧案而立,无案时应合手而立(合手,手搭于腹前掩于袖中)茶师与侍者行礼时都应合手而鞠躬。
仪式:
待客赏境(茶境)——茶艺前,主客聚齐,主人与客人依次行礼问安,一般是客人行礼,主人答礼。主人招待客人,陪其谈话,顺便请客人参观茶室,主人向客人展示自己的布置,并请客人点评,作为话题。
品初礼茶——茶艺开始前,主客落座,这时都不再讲话,茶师率其侍女进,到桌前,横列一排鞠躬致敬,主客起身答礼,然后皆落座。茶会便正式开始。
净手焚香——侍女先捧水盆进,茶师净手(象征性)然后依次走到客人跟前,先客后主,主客也需净手。古代人认为茶事是心诚庄重的,同时亦要保持清洁,净手无疑已等于净心)然后茶师点燃香炉,一放于自己桌上,一让侍女放于客人坐中间的矮案上。静气之香在茶文化中是必不可少的,除了增添意境外,还利于调节气氛,增添平和的气息,更利于在座人们心灵之间的联系交流。
展示茶具——然后茶师将茶具放于案上,侍女捧案将茶具(主要是茶杯)分发给客人供其观赏点评。
3、茶文化礼仪
洗茶
岩泉初沸——第一步先煮水,泡茶道直接用开水冲泡茶叶末即可。(唐宋时期的煎茶法则是将茶饼直接煮成茶汤,因此第一步需要“捣茶-煮茶-调茶”,用茶勺取茶叶放入茶罐中,用茶捣将茶叶捣碎,捣时要慢,细,雅;再将茶叶放入茶炉中,注入开水煮茶;煮好后,用茶拌轻调茶汤,盛起复放回,调法很有技艺)。
洗茶
孟臣三沐——水开(茶汤煮好)后,用茶漏盛开水轻轻淋洗于茶壶上(谓之温壶);再打开茶炉,用茶漏盛茶汤注入茶壶中,尽量注过多量的水,然后用壶盖轻轻一扫,茶汤顺流淋满壶身(冲泡);然后盖上壶盖,再盛茶汤淋壶身(使茶壶里外皆有茗香)。(在没兴用茶壶泡茶之前,直接用茶漏将煮好得茶汤淋于茶杯上,也为三淋,第一步用开水轻淋杯身,第二步注入茶汤,第三步复用茶汤整个淋之,淋法有技艺,或冲或滴,或紧或慢)后来有了茶壶,不同茶器质料泡茶时能更加有利于保存味道,例如紫砂,还有一种茶壶,顶盖处有孔,这样是使茗香能散发出来,同时又利于蒸发味佳,明茶艺爱用露孔散气,称之为“茗香壶”。
洗杯-温杯-熏杯——与料理茶壶是一样的,茶杯也需要温-洗-薰,这边用精致的茶壶还须泡上一些时间,先取出手帕(最好为绸巾)放于桌上叠成小方,逐个擦拭茶杯,再用茶夹夹杯依次放入茶洗中过水清洗,再夹茶杯于茗气前滚热温烫,最后将茶杯放于香炉前熏香静气。
盛汤倒茶——茶泡好后,依次往茶杯里注水,玉液回壶,如果茶壶是“茗香壶”的话,还可将茶杯里的水重新浇回茶壶中。
茶香合壁、递手传香——回壶后,再次注入茶水,这回将闻香杯盖于其上,左手托起,右手覆于杯上,端至胸前,左右晃三次,是为茶茗之香与茶气之香交合在一起,然后取下闻香杯,双手端于鼻前,捻转而嗅,然后侍女再将闻香杯奉与客人,客人依次如状品嗅。
奉茶——将所有茶杯注上茶水后,取闻香杯覆于其上,再取丝帕覆茗香上反复静气,然后将丝帕放于左手,用右手折叠,将茶杯放于丝帕上,然后双手放茶杯于案上(用丝帕垫茶杯主要是怕烫手,而且一些好质的丝料隔热,至于动作,则是为了好看,同时亦要讲究奉茶时的幽雅礼仪),然后侍女捧案依次奉于客人,先客后主。侍女奉茶时,应举案至眉一下,以示尊敬,客人原座躬身答礼,方可接过案。
品茶——品茶时,先合香;茶师示意,众人左手托杯,右手覆于杯上,一起端于胸前晃动三次,谓之茗气合香。再闻香;右手取下闻香杯,左手托于鼻前,捻转而嗅,然后才是品茗;左手端起茶杯(连带丝帕),端至嘴前,右手将茶杯于丝帕上转三圈,谓之观汤色,然后遮注杯前部而饮(其实不只茶道时这样,古人无论喝酒还是品茶,都要将手遮于杯前部,防御品饮时的不雅观)然后放下。(对于品茶时动作最为注意,也算是整个茶艺中唯一要求行仪,规矩得体的地方吧,先前都不是注意动作的,最多是“弄茶”一做一观而已,因此,品茶时左手右手等动作,是为注意的)品饮一共举三次。因品茶至多三口,亦不能大口喝,只能细细抿之,一品苦涩,二品甜腻,三细细回味。
笔者和朋友都不算是茶人,说起茶文化自然又是一番容易被看成“变味的邪说”,作为营销咨询界人士,要说“茶文化”的话题也就离不开“营销”的参杂。我们曾笑话过洋人也不尽懂咖啡文化,咖啡商人们口口声声说“文化”,而做起来尽是些与“文化”不相关的事,如用咖啡树去造纸,然后用这种纸张来做宣传咖啡产品的宣传册等,这样伎俩也被捧为是咖啡文化。而今我们的茶文化也在步其后尘,遍布街头的茶叶店里不乏仿古家具、制茶器具等实物或图片,也认为这便是宣传茶文化。从非专业人士的角度来看茶文化,而且从茶叶企业的营销与茶文化的关系角度来看茶文化,许孙鑫认为茶叶企业谈茶文化的目的在于对促进产品销售,如果茶文化与茶营销不能很好对接,企业就失去谈论茶文化的意义。
从“元泰红茶屋”里的所见所闻可以看出,茶文化在企业营销中的意义在于利用茶产品引导某种消费现象,通过对这种消费现象的推广普及拉动产品的销售,这是茶企业在茶文化中扮演的角色;此外,社会上饱受质疑而又悄悄畅销的天价产品现象,如“天价香烟”、“天价大米”、“天价矿泉水”等,茶企业是否从这种天价产品畅销的现象中得到启发?有人抽天价香烟,有人吃天价大米,甚至有人喝天价矿泉水,“天价茶叶”不也一样有消费者群体吗?
在福州的“元泰红茶屋”里头,细心的人们一定会发现这种“茶屋”深受市民们的欢迎,“茶屋”引来“不为喝茶而又离不开茶”的人们,就是因茶而派生出的社会现象,这便是“茶文化”了。与更多茶企业去宣扬“茶叶如何种植、如何加工”相比较,元泰公司可谓是对茶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人们在工作中在生活中需要“红茶屋”这样的交流或休闲场所,而这种场所又势必带动茶叶的销售。因此,如何创造条件引导人们进行茶叶消费,这种思考才是广大茶叶企业理应去研究的“茶文化”。
刘秋萍的父亲是老茶人。在父亲的影响下,她自幼就爱喝茶,而且凡是有关茶的书她都找来读,并深深地铭记在脑海里。1979年。她从插队的云南返沪,被分配到一家饮食店工作。从洗碗、切菜开始,做服务员,再做副经理、经理。上世纪80年代的上海餐饮业重新红火,生猛海鲜、山珍野味、重庆火锅,乃至各种各样的大排档的油烟和喧嚣,几乎淹没了曾享有世界声誉的海派餐饮业。深受茶文化熏陶的刘秋萍思考着:这能代表中国饮食文化的主流吗?为什么不能以茶文化的底蕴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造出富有新特色的茶菜,使之既增加茶肴的营养含量。又兼有高层次文化品味的享受?她决心从自己管理的饭店开始这一探索。
抱着破釜沉舟的决心,刘秋萍开始了茶菜的文化创造。可以借鉴的茶菜菜谱基本没有,她只能一点点摸索。终于,她摸到了窍门,找到了配制茶菜的规律:在吸收沪菜、粤菜、川帮菜、潮州菜特色的前提下,创新烹制出各式茶菜。如今已有乌龙茶菜系、绿茶菜系、红茶菜系共一百多个品种,成为上海餐饮业公认的独树一帜的茶菜馆。
1999年6月,在中国茶道专业委员会成立与中国茶道学术研究会召开期间,刘秋萍在北京国宗茶道馆为出席会议的茶界同仁做了一桌精美、丰盛的茶宴。
秋萍绘声绘色地为大家讲解每一道莱是用什么原料、什么方法制作的,这道菜的诀窍在哪里。如“红茶牛肉”,是用红茶汁先将牛肉块煨好,再配以其他佐料烧制,一则是去其腥味,二则使牛肉变得鲜嫩,不会嵌入牙缝。牛肉入口慢嚼,一股浓浓的红茶与牛肉的香味溢满口中。“苏堤春晓”,主料是冬瓜、西兰花、火腿片、青菜、豆腐等。将冬瓜片先在绿茶水里煮开,使冬瓜色泽变成白中透绿,后用高汤煨。这道菜的特殊在于不加味精,只食其自然的菜鲜和茶香……
台湾中华茶文化学会理事长范增平向人介绍:认识秋萍有10年了,在天天旺品茶、看茶艺表演、吃茶宴、侃侃而谈茶文化,她总是口惹悬河、滔滔不绝,展现她对茶文化的知识。我理解她对茶文化的抱负,更希望将茶文化落实在生活上。秋萍告诉我,她准备出版一本《中国茶宴》,我即送给她一本《茶菜艺术》的书。“天天旺茶宴馆”所推出的茶菜,道道都有幽雅的文学名称,并赋予它文化涵义,从实质上来说,每道菜的色香味和茶的特质搭配都很讲究。吃一顿茶宴,不仅享受它的色香味,还享受了中国优美的茶文化的精华。
关键词:清代;茶;文化
茶的起源
茶最早被发现于中国,所以说中国是茶的故乡。早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就有关于茶树的记载,称之为南方之嘉木。①
关于茶的发现和利用一说,很多文献均记载了:“神农氏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日遇七十毒,得荼而解”②,这里的荼就是指现代的茶。而神农时代是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氏族社会,由此可以推论出在中国茶的发现利用,至少有四五千年以上的历史。
清代民间的饮茶习俗
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独有的饮茶特点,发展到清朝,饮茶的特点就尤为显著了,清朝是中国传统茶文化的终结,也是现代茶文化的开始。“茶”已经触及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然而在清朝不同阶层的人对于饮茶方式有着不同的特点与要求,从平民百姓到富家大族对于茶叶的择选、泡茶用水,以及茶具都有着不同的特点。
在清代民间,一般只有条件较为优越的百姓,才会有时间和条件去饮用茶水,然而他们对于茶的择选以及泡茶用水和茶具都不是很讲究,但是在他们饮茶过程中茶汤一定要是热的,如果冷了,就会将茶汤倒入壶中加热后再饮用,喝茶的时间和抽上一支烟的时间是差不多的。在北方一些地区,人们会把茶壶放置在火炉上来煮茶,但也用盖碗泡喝茶,先用铜或土壶烧水,烧得几次沸腾,然后把茶叶放在盖碗里,倒入沸水泡开饮用。茶叶泡出来后呈现黄蜡色,即是黄茶或发酵茶。烹茶的燃料多用石炭,并且把烧过的石炭磨碎后压制成炭块以备用。③在民间婚礼习俗当中,饮茶是一个很重要的习俗,当中女方接受了男方的聘礼称之为“小茶”,男方去女方家迎接新娘称之为“大茶”。
在清代,茶在富家大族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茶叶的择选,泡茶用水以及茶具都会潜移默化的彰显着他们显赫的身份与地位,比如说,在《红楼梦》栊翠庵品茶,当妙女捧茶给贾母时,贾母初以为是“六安茶”而不吃,当被告知是“老君眉”后才方吃。体现了在封建社会里,不同的身份和不同的茶,这是尊卑有别的。富贵家庭中泡茶用水也是很有讲究的,一般用上好的泉水,也有用旧年雨水和梅花雪水。曹雪芹在《红楼梦》的栊翠庵品茶一章中就有对茶水有一段绝妙的描述。妙女向贾母献茶后,但是讲究烹茶的贾母觉得好茶还不太放心,又问:“泡茶用的什么水”妙女笑答“是旧年的雨水”贾母便吃了半盏。④由此可见对于茶具的择选,不仅要求精美名贵而且要体现出相应的身份地位。
清代各少数民族的饮茶习俗
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个分支,自古以来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所以我国的茶文化包含了独特的少数民族的茶风俗,唐朝时期,饮茶的习俗已经开始向各少数民族地区传播,同时也逐渐的渗入各地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当中。清代时期我国疆域范围内的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等少数民族有着不同的饮茶习俗,但又相互牵连相互影响,清朝时期茶已经成为少数民族离不开的饮品。
蒙古族的饮茶习俗
蒙古人:主要生活在草原的畜牧民族,后来因逐渐与中原汉文化相交融,受到了汉族饮茶习俗的影响,开始了饮茶生活,唐朝时期只有统治阶级才能饮用直到明朝时期才被广泛接受,到了清朝时期则是茶马贸易的主要地区,起初蒙古人喝茶也是清饮,后来因为环境因素和受到藏族地区的酥油茶影响,逐渐开始调饮,每个地区的蒙古民族调饮方式也是不一样的,但都是奶茶,主要是将茶和牛奶混合煮沸饮用,蒙古族对奶茶的喜爱程度可以用“宁可三日无米,不可一日无茶”来形容,据文献中记载蒙古族同胞“饮喜砖茶……砖茶珍如货币,贫者皆饮之。二、三日不得,辄叹己福薄……”⑤。由此可以看出奶茶对于蒙古族的重要性,直到今天,蒙古族依旧喜爱饮用奶茶,并且把它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藏族的饮茶习俗
藏族:生活在西南高原的藏族居民有着一千三百多年的饮茶历史,自唐朝文成公主入藏把茶叶带入了,就开启了藏族人民饮茶生活,藏族人民有着独特的饮茶习俗,调饮出来的茶被称为酥油茶,其做法是先熬制砖茶,然后倒入酥油并放入酥油桶中用一个木棍搅拌,是油茶混合,之后加入盐放入锅中加热,香喷喷的酥油茶就制作好了,除此之外,藏人把茶看做是神圣和纯洁的象征,文献中也有记载藏民将茶当作“天界享用的甘露,偶然滴落到人间”,并说“诸佛菩萨全都喜爱,高贵的大德尊者全都饮用”。⑥因此藏民往往把茶与神的功能联系在一起,在向寺庙所求的神物中茶是必不可少。不仅如此,酥油茶往往是招待贵宾,客人的重要礼仪,噶伦卜藏人有客人时会先饮油茶,次土巴汤,次奶茶、抓饭。在清朝藏族的土司与汉官相见,“先递哈达,汉官亦以哈达赉之。次送奶茶,则答以块茶及银牌、绫缎。⑦这充分的说明酥油茶影响着藏族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已经成为藏人主要的饮食文化之一。
维吾尔族的饮茶习俗
维吾尔族:主要生活在西北新疆的少数民族,维吾尔族是一个农牧相结合的民族,维吾尔族真正广泛饮用茶是到清朝雍正时期茶马贸易全部开放之后。他们的饮茶方式似于蒙古族,主要是奶茶,但是也会饮用清茶、油茶等,维吾尔族饮用的清茶不同于汉族,他们不是泡饮而是煮饮,就是将水煮沸加入茶叶,因为他们认为茶是生的,而且煮饮可以使茶香浓郁,有益于身体健康,油茶则和藏族的酥油茶相似,发展到现如今,维吾尔族的饮茶方式已经是多种多样,同时它也丰富了我国的茶文化。
结语
清代茶文化是在中国茶文化史上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首先它是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受到外来各种文化的影响,潜移默化的影响着茶文化,其次到清代,茶已经融入到社会的各个层面,不再是上等阶层的专属饮品,因此也丰富了茶文化,最后在清代,茶叶得到广泛种植,并且发现了很多新品种。但是相对来说,在这一时期品茶对于中国国民精神和性格的影响更为重要,因为这一时期,茶文化的形成,深刻的反映了国民性格和国民生活,这才是饮茶习俗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更是我们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作者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
注解:
①陆羽.《茶经》[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12.2
②丁以受.《当代中国茶文化略评》[A].饮食文化研究.2009
③李幸哲.《朝鲜使行录与中国茶》.浙江大学.2012年4月
④曹雪芹、高鹗.《红楼梦》[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6.39
⑤刘清荣.《我国少数民族对茶文化的贡献》[J].农业考古.1997.170
茶,这一古老的经济作物,经历了药用、食用,直至成为人们喜爱的饮料,已有数千年之久。在漫长的岁月中,中华民族在茶的培育、制造、品饮、利用、开发以及对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上,为人类文明史留下绚丽夺目的一页。追本溯源,世界各国引进的茶种,采用的茶树栽培方法,茶叶加工的工艺,茶叶品饮的方式,以及茶礼茶仪、茶俗茶风、茶艺茶会、茶道茶德等,都是直接或间接地由我国传播出去的。而盛唐时期则是茶文化最为鼎盛的时期。
中国作为茶的故乡,不仅因为存在最原始的野生大茶树,更重要的是中华民族最先认识和利用茶叶,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逐渐培育和创造出光彩夺目、千姿百态的茶文化。虽然中国茶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但真正饮茶蔚然成风和完善品茗艺术,还是在唐代。
陆羽(733年-804年)考察了各地的饮茶习俗和总结了历史的饮茶经验,撰写了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茶书--《茶经》。唐人封演曾在《封氏闻见记》中记述:“楚人陆鸿渐为茶论,说茶之功效,并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统笼贮之。远近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有常伯熊者,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也。于是茶道大行。”
唐朝是中国进入文明时代后最为鼎盛的年代,那时东方文化在世界文明史上发挥着一柱擎天辉耀四方的作用。没有哪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够与唐王朝的强盛与繁荣等量齐观,更没有能超越它的。
1从概念辨析茶学与茶文化的关系
茶学:园艺学的分支学科。研究茶树的栽培、繁育、制茶,茶叶质量及其审评、检验方法,茶销售、流通学等经济活动以及茶文化[1]。
茶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围绕着茶叶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茶文化的概念虽然笼统却一揽无遗。茶学概念在“园艺学的分支学科”的定性上,毫无疑问比茶文化概念要狭窄得多,如果从概念范畴的大小出发排序,茶文化理所应该凌驾在茶学之上。但是,茶学概念在定性之后,又用例举的办法将概念具体化,而例举出来的相关研究方向远远超出了园艺学范畴。如果将这些研究方向分别放入所属学科分类里,对于茶叶经济活动的研究恐怕要列入属于社会科学的经济学中,更何况最后还加上了茶文化,关于茶学与茶文化的关系问题再次埋下了伏笔。
文化概念有多重含义,人们对文化的理解以及使用文化概念时很容易产生歧义。对于文化的理解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主张文化包含人类所有文明成果,也就是上面茶文化概念所依据的大文化观。第二个层面将文化限定在精神成果上,而第三个层面则进一步缩小到文学、艺术、音乐等范围,在现实生活中一般使用第三层面来理解文化。从茶学定义的行文上看,最后所提到的茶文化与自然科学、甚至与社会科学也是并列关系,可见是指茶的文学、艺术、音乐、戏剧等最高雅的精神成果,是最狭义的理解方式。如果理解例举方法不可能周全的局限性,“茶学是关于茶叶的学问”,茶学与茶文化就成了完全同等的概念,只不过,前者以研究对象的茶统合所使用的理论与方法,后者以各种理论与方法研究同一个对象——茶。
茶学与茶文化的重叠冲突有一个过程,主要反映在茶学概念的出现及迅速扩张上。在使用茶学概念之前,主要使用茶业的说法,王泽农[2]阐述其定义:茶业是为获得饮料茶叶而进行栽茶、制茶、茶叶销售等经济活动的农业生产分支部门之一。为了发展茶叶生产,获得高产优质的原料和制品,需要研究培育茶树优良品种、茶树栽培和茶园管理措施,还要研究茶树生物学、茶叶生物化学、茶树病虫害防治和采茶、制茶技术及茶业机械,研究、制订茶叶审评和检验方法。对茶业政策和销售、消费等经济问题的探讨,兴办茶业教育培养茶业专业人员,都是发展茶业不可缺少的工作。
上述茶业的定义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相距十来年后的茶学定义最大的区别就是增加了茶文化的内容。这十来年,正是茶文化宣传活动最欣欣向荣的时期,结果之一就是引起了茶学的关注,呈现出统合茶文化的强烈意欲。可是新兴的茶学一方面明确学科性质为园艺学,另一方面却将学科范围扩大到整个围绕着茶叶而形成的人类文明成果,不仅超出农学的范畴,甚至连自然科学也无法涵盖。茶学概念的这种矛盾表面看来是茶学界尚不明确自己的研究范围,根本的原因是茶学是一个横向应用型学科,本来就具有在研究与教学中涉及大量的基础理论学科与其它应用学科的特点。伴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提出不同的课题,茶学的范围逐渐扩大,主导学科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序位变化或更迭,已经被普遍承认是茶学重要组成部分的茶业机械、茶业经济就是最典型的例子,现在又想收编茶文化。
茶学对于茶文化的吸收非常积极,上述茶学概念在一定程度上指导着茶学研究者的实践活动,这个实践活动不仅表现在一些茶学学者研究茶文化课题上,而且更主要的方式是在农学或者说园艺学的学科平台上培养茶文化研究生。同时,茶文化研究者对于茶学却体现了比较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在茶文化提起之初,王玲[3]就在《中国茶文化》中明确指出:研究茶文化,不是研究茶的生长、种植、制作、化学成分、药学原理、卫生保健作用等自然现象,这是自然科学家的工作;也不是简单把茶叶学加上茶叶考古和茶的发展史。我们的任务,是研究茶在被应用过程中所产生的文化和社会现象。
就是说在拥有无所不包容的茶文化概念的同时,茶文化研究却是在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范围内展开,这个矛盾或者说差异建立在文化概念的广义与狭义的区别之上,而这个广狭兼具的思考方式也指导着茶文化研究者心态平稳地选择自然科学以外的课题。下面看一下《辞海》中的文化定义[4]: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社会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并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巨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的政治和经济。在有阶级的社会中,它具有阶级性。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文化具有民族性,通过民族形式的发展,形成民族的传统。文化的发展具有历史的连续性,社会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连续性是文化发展历史连续性的基础。
狭义的茶文化除去了广义的前半部分,仅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围绕着茶叶所创造的精神财富。茶文化学者拥有这两个茶文化概念,分别应用于认识理念与研究实践两个不同的层面。茶学学者中同样也有两种主张与实践,或积极参与茶文化研究,或主张茶学不应该把茶文化纳入研究范围。在提出进一步的意见之前,先从文化的分类与结构理论出发探讨茶文化研究的基本属性。
2从文化的分类与结构理论看茶文化研究的属性
按照文化的分类与结构理论,文化由物质生产文化、制度行为文化和精神心理文化等三个部分构成。落实到具体文化项目上面时,同样可以进一步细分为这三类。拿茶文化来说,首先它是一种物质文化,种植加工技术是基础,同时,茶文化也拥有榷茶专卖、吃讲茶等制度行为文化和诗词歌赋、赵州吃茶等精神心理文化方面丰富的内容。广义的茶文化涵盖所有的人类围绕着茶而创造的所有文明成果,也就是以上所说三个部分的文化的总和,狭义的茶文化指的是后两个方面。茶文化的物质文化基本属性决定了它与其它以制度行为文化和精神心理文化为特征的文化项目相比具有更强的实践性特征。这种文化结构与人类知识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分类有着相当程度的对应性。
传统茶学以茶树种植、茶叶加工、深加工产品的研发以及基础理论研究为主,是中国现在唯一一个以单种作物命名的二级学科。广义茶文化中的物质生产文化的部分就是其研究范围,中国有着相对强大的科研、教学队伍。不过在一般所说的茶文化中不包括这一部分。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了各种规章制度,形成了各种风俗习惯,构成了人类的制度行为文化。茶叶的经济、经营、近期尤其成为热门话题的绿色壁垒等法律问题属于制度文化。而围绕着茶叶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一系列风俗习惯、应用方式则属于行为文化。中国在饮茶习俗形成之初,茶就是一种经济作物,并且迅速发展成国际贸易的重要商品,在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特色的中国,类似茶叶的商品并不多见。早在第一个高校的茶叶专业的复旦大学茶叶组,就把茶叶贸易列入主要课程。上世纪八十年代,各校茶叶系大多开有经济类甚至管理类课程,安徽农学院还设立了茶业经济贸易专修科,可见茶叶专业的学者拥有注重经济贸易的传统。但是学术背景是农学,相对缺乏经济学或管理学的系统修养,二十多年以来,对于中国茶业的发展没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另外,在这近二十年里,茶业的发展变化非常大,在餐饮、旅游等行业开拓了前所未有的市场。既有的茶文化产品需要维护、提升,更需要开发量多质优的茶文化产品。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管理学等是相应基础学科,大多直接与茶文化产业相关。
制度文化有意识形态的基础,行为文化则有社会心理文化的根底,两者组成精神心理文化。哲学、文学、历史学、心理学等是相应基础学科。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长期孕育而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审美趣味、宗教感情、民族性格等因素构成了精神心理文化。精神心理文化反映了人的内心世界,隐藏在文化的最底层,由于远离经济基础,无形无色,往往被人们忽视。但是,就是因为精神心理文化所处的位置,使得它成为人类文化中起决定性作用的部分。文化产业的源泉就在这里。要想开发一个成功的茶文化产品,要想提升一个茶文化产品,不把精神心理文化作为其出发点,恐怕只能停留在空想的层面上,不可能成为有生命力的合格产品。在当今中国“科学主义”占绝对优势的时代,真正认识到精神心理文化重要性的学者屈指可数,最普遍的现象是抽象地肯定,具体地否定。毕竟是“文化人”,没有裸地否定文化的勇气。茶界更是以文化实用主义为理所当然的指针,把“文化为经济服务”奉为颠扑不破的真理,指导科研和教学。
从以上文化的分类与结构上可以看出,虽说是建立在狭义的文化概念之上,但是茶文化仍然包含了制度行为文化和社会心理文化两大部分,对于这些文化的研究涉及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各种基本理论与方法。从茶文化学科的性质上看,可以得出完全一致的结论。茶文化研究作为横向应用型研究,在理论上可能使用所有的基础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在实践上则视课题性质和研究者所属学科而定。因此,无法用现在通行的一、二级学科的分类方法为茶文化定位。
3从严密分工回到学科协同
茶学是中国学科分类的产物,是中国教学、科研的传统。茶文化则从人类文明成果的角度审视茶叶,对于中国茶界来说是一个崭新的认识方法。茶学学者已经意识到文化在茶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尝试吸收这些内容。而茶文化研究也同样意识到茶学基础的不可或缺,于是在茶文化研究中也在理念上将茶的自然科学研究纳入自己的范畴。学科重组也好,学科内涵外延的扩展也罢,这些努力在理念上应该得到鼓励。然而,茶学与茶文化的学科基础完全不同,在学术分工日益细致化的今天,无论是研究机构还是研究者个人,想做这种跨学科的学术研究不说是不可能的,至少是很困难的。因此,茶学可以在理念上包含茶文化,就像广义的茶文化包含茶学一样,在学术上关照茶文化,却不宜以现有研究者的知识结构直接从事茶文化研究。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茶学的学科属性,把研究范围限定在自然科学范畴是明智的选择。这样一来,茶学与茶文化也就成为互补的关系。
同时,必须明确的一点是茶学孕育了茶文化,因此第一批成绩卓著的茶文化研究者是茶学学者。“新学科在生长初期往往是寄生性的,其价值信念需要从其他较成熟学科领域里获取,并始终受着社会文化的影响,学术自主性和独立性始终是相对的。”[5]
茶学学者提出茶学不应该把茶文化作为研究方向,从正面看是对与茶文化研究的尊重与发展成果的肯定,觉得茶文化已经达到独立发展的程度,应该离开哺育他的茶学,因为他们的学科基础完全不同;从反面看是对与茶文化研究的批评与激励,茶文化研究的水平还没有达到与茶学平等对话的程度,通过分离手术培养自主能力,促使茶文化走自己的发展道路。
在茶叶研究中专业的精细分工是茶叶研究成熟的标志,茶叶研究属于横向应用型研究,如前所述涉及大量的基础学科,在精细分工之后,各学科的研究将会出现更加迅猛的发展,进而产生学科协同效应,可能获得高水平的科研成果。“这种效应具体表现为不同学科之间日益交叉、渗透、融合,即通过知识对流、模式组合、方法碰撞等,形成学科的协同共生效应。”[6]
茶学与茶文化的相互关照已经为产生协同效应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原则上不存在观念上的隔阂,前提是茶文化研究需要进一步学术化,尽快建设到能够与茶学对话的程度。教育学学者罗云把学科协同效应分为三种类型,最后从这三种学科协同效应展望茶叶研究的未来,尽管展望得太远了一点,就看作一种激励吧,以结束本文。
第一,学科综合效应。茶叶研究使用了各种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吸收各种学科的长处,从具体课题出发,积累大量不受学科拘束的研究成果,一旦这些成果自成体系,新的学科也就应运而生。茶文化作为学科尚未形成,学科综合效应的成果既可能是茶文化学科,也可以是综合了现在茶学与茶文化的新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