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5 15:05:2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心理社团活动总结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舞蹈社团团结了许多热爱舞蹈的同学,举办活动自然风风火火。但是活动结束之后的活动总结可不能落下,要好好写喔。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舞蹈社团活动总结模板,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舞蹈社团活动总结模板1舞蹈作为一门艺术,以它优美的舞姿诠释着本身的灵魂。院舞蹈协会作为舞蹈爱好者的乐园,其中的每个成员都本着“舞动青春,芳菲自我的理念”在校园内外开展各类舞蹈交流和艺术展示活动。力图让每个舞蹈爱好者都能够与舞蹈零距离接触,去体验轻舞飞扬的无穷魅力!--年下学期,我院舞蹈协会本着“以舞会友,共建河蟹校园”的宗旨,在校园内外开展了如下活动:
一、八月下旬师大交谊舞进修活动
为了加深协会成员的舞蹈功底,丰富协会的舞蹈文化、舞种类型,以及回校后对--级新生所要进行的教舞活动。我院舞蹈协会于本年度暑假——--年8月15日,到师大艺语舞蹈培训中心进行为期半个月的交谊舞进修。
交谊舞进修各项情况总结如下:
1、在院舞蹈协会校外指导老师彭书敬的精心指导下,我们将交谊舞中的慢华尔兹、快华尔兹、伦巴、恰恰、吉特巴、布鲁斯、探戈、慢四等舞种学成完毕。
并加深了我们交谊舞基本功,将我们的动作标准化,花样丰富、复杂化了。同时,一并学习了牛仔、俄罗斯等欢快集体舞,学习收获颇多。
2、此次进修活动也使我们真正领略到了交谊舞的无穷魅力和优雅的气质,以另一种独特的方式增强了我们对交谊舞的热爱,增加了我们对交谊舞的兴趣。
同时,在进修的过程中,我们协会内部成员进行了进一步的沟通、交流。使彼此增强了默契,在快乐中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总之,交谊舞进修活动不仅加深我们的舞蹈功底,更重要的是使协会的每个成员都有了进一步的沟通,为协会以后的发展做了坚强的后盾,为培养下一批舞蹈爱好者奠定了基石!
二、迎新舞会之20--俱乐部
为了迎接20--级新生的到来,感受大学的文化氛围,促进新生与上一届师兄师姐的交流,展现当代大学生的青春活力。我院舞蹈协会于20--年-月-日举行了一场主题为“快乐迎新之20--俱乐部”的迎新舞会。
舞会情况如下:
1、为成功举办本次舞会,我协会按组织形式分工细致地布置了舞会场地,以求舞会进程中达到更好的效果。
2、本次舞会内容丰富,新颖、独特,并穿插了猜灯谜等游戏,为舞会增添了色彩。
3、本次舞会每个成员都能各司其职,充当了不可或缺的角色,也为协会各成员交流提供了另一个平台。
当然,本次舞会也有不足之处,比如说一些成员在跳舞时放不开、宣传力度不够等等。但通过协会所有成员的努力,使本次舞会打破了传统的格局,更加新颖,更加有特色。
三、交谊舞培训班教舞活动
为丰富我院校园文化,纷繁我院校园文化艺术舞台,同时也旨在推广校园社交文化,增强我院学生社交文化礼仪能力。我院舞蹈协会于本学期10月下旬予10级新学员正式开班授课。群体性、正对性地教授交谊舞培训课程。
教舞活动总体情况如下:
(1)教舞过程中的细节总结:
1、教课方式独特,采取因材施教的原则。
2、在规定课时将预计课程量及教授完毕后限度地让新学员跟着节拍实际运用所学舞步。
3、制定一定的规章制度,加强组织性和纪律性。
(2)教舞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1、学员到位情况一般,有些班次不能全到。
2、由于学校运动会及元旦节目彩排,有些学生未能及时赶到学舞。
3、教舞量稍大,学员接受、融汇有待加强。
以上几点都是本次教舞活动中发现的细节、问题,总的来说,本次教舞活动我们按部就班地进行,把预期向新学员教授的舞种都教授完毕。所有成员在此过程中也收获了舞艺、收获了友谊。
舞蹈社团活动总结模板2时间过得很快,只是转眼,一个学期就要过去了。在校领导的带领下,我圆满的完成了学校舞蹈、艺术教育教学任务。回顾这一学期,既忙碌,又充实,有许多值得总结和反思的地方。下面是我这一学期以来的工作活动总结,请予以点评。
一、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思想业务素质。
学习是不间断的,只有不断充电,才能维持教学的青春和活力。所以,一直以来我都积极学习。我认真参加学校组织的新课程培训及各类学习讲座。另外,我还利用书籍、网络认真学习了艺术教育新课程标准,通过学习新课程标准让自己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也明确了今后教学努力的方向。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的更新,也催促着我不断学习。在平时有时间欣赏各类舞蹈的排练和队形等使自己在舞蹈教学方面不断进步。通过这些学习活动,不断充实了自己、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和见识、为自己更好的教学实践作好了准备。
二、求实创新,认真开展教学、教研工作。
教育教学一直是我们教师工作的首要任务。课前认真作好充分准备,精心设计教案,并结合各个学生的实际,灵活上好每一堂课,尽可能做到当堂内容当堂完成,课外加强基本功训练和舞蹈组合练习,使学生对舞蹈更有兴趣,同时提高学生的舞蹈水平。力求让我的舞蹈教学更具特色,形成独具风格的教学模式,更好地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提高舞蹈教学质量。另外,授课后根据得失及时写些教后感、教学反思,目的是为以后的教学积累经验。同时,我还积极和班主任进行沟通,了解学生,改进教法,突破学法。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对于舞蹈课的教学,我采用系统性、阶段性相结合的原则,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使每堂课都能让学生有收获。总之,不管在课堂教学,还是在课外活动中,我都以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目标,力求让舞蹈教学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到更大的作用。
三、任劳任怨,完成学校其他工作。
我利用课外活动编排舞蹈,让学生能够充分显示自己的劳动成果。对于学校布置下来的每一项任务和大型的演出活动,我都能以我的热情把它完成好,基本上能够做到“任劳任怨、优质高效”。
四、加强反思,及时总结教学得失。
反思本学年来的工作,在喜看成绩的同时,也在思量着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
对于舞蹈的学习还不够深入,不能及时将一些教学想法和问题记录下来,进行反思;对于舞蹈教学中有特色、有创意的东西还不够多,今后还要努力找出一些舞蹈教学的特色点进行因材施教。
在这一年里,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不能为此骄傲。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继续努力,不断充实自己,把舞蹈专业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舞蹈社团活动总结模板3--中学舞蹈社团秉承“快乐音乐,魅力舞台,有你有我”的宗旨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给学生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对舞蹈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从而达到了培养创新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的。学生社团给学生一片展示自己音乐才华的天空。以下是这次舞蹈社团活动的总结。
一、活动概况
社团活动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循序渐进式安排。丰富的社团活动打造了舞蹈社团在同学心目中的地位,在一个多月的形体练习活动中社员们能积极的完成各自的任务和计划,同时也培养了自己的能力。在社团的才艺秀展示中也衬托出了实力。在活泼、轻松的气氛中,用身心去感受音乐形象,吸收音乐形象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陶冶了情操。
二、社团活动中遇到的问题与不足
通过开展这一系列的活动,发现社团的.活动组织还不是很完备,还不是很协调,在组织活动时,有时会产生一定的延时。由于社团是由两个年级的同学组成的,在方方面面差别很大,要针对不同学生特别是个别学生的特点,扬长避短。在开展社团内部活动中,社员的热情被完全调动起来,经常收不住。这是今后重点需要克服与突破的。
三、社团活动所取得的效果
1、增进了同学们对音乐的交流。
同学们通过积极参与社团活动,增强了自己的才艺,再者通过学习舞蹈,对音乐有了更多的了解,也使我社建设得到更深层次的发展。
2、增进了我们社内社员之间的友情和凝聚力。
经过我社开展的一系列音乐类活动,在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的同时,结识了很多新朋友,并良好发展友情,也使我们社团的凝聚力得到加强,促进了我社以后组织其他活动的协调力。
3、锻炼了社团干事们的工作能力。
我社的骨干同学们通过在这一个多月开展的活动,锻炼了自己的组织能力,交流和实干能力,基本解决了其中所遇到的问题,使自己的各方面综合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增加了团队工作经验,也对以后开展其他活动拥有了更多的信心。
四、今后的打算和展望
增加活动的多样性,过去的一个多月我社团主要以基本功为主,今后将向其他不同方面发展。增强社团成员间的交流,计划在未来时间里增加社团活动内容和个人展示,并且更大程度地利用网络资源,以加强会员间交流,使社团更加活跃。
舞蹈社团活动总结模板4为提高我校的学生综合素质,教学分层次,抓特色,努力探索教育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我--舞蹈社团在校领导的备至关怀下,进一步得到了完善,特别是这学期--舞蹈社团,有了长足的发展,并取得了优异成绩。真正做到了,使学生受益使家长满意。以下是这学期的舞蹈社团活动总结。
这学期,--舞蹈社团人数,比往年增加了很多,在我跟授课老师的协调下,研究出了部分方法,如以高年级带低年级、以老生带新生等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了人多不乱的学习效果。并且在一定课时结束之后,我们会组织学生以分组的形式进行比赛,这种方式不但可以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动作,还可以达到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
在社团开始之前,我对--舞蹈社团的授课老师进行了请教,了解到少儿--舞蹈的教学除了让学生学会动作外,主要还是培养他们的协作能力,--舞蹈是一个需要相互配合的舞蹈,所以,这学期,我们更多的是培养孩子的相互协作能力。我在认真准确的了解了--舞蹈的特性之后,结合我校领导提出的教学精神,大胆的在社团中发展小组制度和团队比赛淘汰制度,这两个制度的实行,重分的调动了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和团结协作精神,我这一学期结束时我发现,社团里的学生更加团结互助,并且有时在没有老师的情况下,他们也可以不慌不乱,在老生和组长的带领下认真去练习所学习的内容。我觉得这是本学期学生们最大的收获。
除此之外,我社团学生在不耽误文化课学习的基础上,积极参加比赛,并为我校取得了优异成绩。在--舞蹈比赛的初赛中,经过了两个月磨合的她们一举夺魁,为学校获得--舞蹈奖。并且在接下来的复赛中再次有出色的表现,又一次获奖,在这期间学生们主动放弃周末休息时间,努力训练,在她们的眼中她们不是为了自己而战,而是为了集体,为了学校的荣誉。这也正是我校德育工作教育、和--舞蹈的协作精神深入学生心中最好表现。
这学期我校--舞蹈社团培训虽然将要告一段落,但是我相信--舞蹈社团的团结协作精神,将会在我校领导的精心指导下,随着我校的德育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更加深入学生心中!使她们真正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
舞蹈社团活动总结模板5不知不觉来到--中学已经是第四个年头了,学校舞蹈社团也已经成立--年了。在今年的舞蹈训练中,我着重注意了在每一次训练前,都要了解相关的知识点,在愉快的训练中取得一定的效果。同时,也虚心地请其他教师过来观看,并且指出不足之处。现就本学期的舞蹈社团活动作一次简单的总结。
由于刚加入社团的新生基础不同,对于新生的训练就更要严格,而且要抓基础,强调基本功训练。主要有腿部训练、舞蹈组合训练、技巧训练、民族舞基本动作训练。为了参加市里一年一度的艺术节舞蹈比赛,在训练过程中,每个表演动作、每个情节、细节都高标准严要求。
我对舞蹈社团的每一个成员都满怀信,相信他们一定能够做到,不能在自己心理上降低了训练标准,不要迁就她们,从而达到理想的效果。和孩子们交朋友,不能一味的板着一副冷面孔痛斥学生。否则训练强度再大也不会有提高。孩子会出现叛逆的心理。在训练中要把自己融入舞蹈音乐的情绪之中,尤其是关键时刻要耐心,不要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训练休息时间也可以和学生开玩笑、谈心,总之,要让学生舞得尽兴、开心。
由于孩子大多数是一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人数也多,基础还不牢固,说实话开始我真的没有信心,我也知道我的难度非常的大。但是没办法,我心理想就当是锻炼吧。没别的办法了。只有付出别人十倍的努力,才会有收获。我坚信!我是一个对生活充满了热情的人。
四年里,我与学校舞蹈社团风雨同舟,其中滋味有喜也有悠。喜的是:在我带的第一批队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举夺的了--艺术节群舞奖的好成绩,并代表学校去--参赛并拿奖。忧的是我们的成绩之后没有更好的突破。这里面的因素很多:有学苗的素质问题,也有我作为指导师在选材、训练等方面的责任问题。
一、在中职学校中开展学生社团活动的意义
1.丰富课余生活,培养健康情趣。与普通高中相比,中职学生的学业负担相对较轻,因此中职学生有更多的课余自主支配时间,由于缺乏正确的引导,学生普遍感觉空虚无聊,因此如何丰富中职学生的课余生活,成为中职学校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竞赛型、指令性的兴趣小组活动又缺乏吸引力,而从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自主组建的社团活动将成为丰富课余生活的一贴良方。
2.增强学生信心,提高整体素养。由于长期形成的传统升学观念和对中职学校的片面认识,就读中职学校的学生与普通高中的学生相比整体素质较差,在学习方面往往表现为基础相对薄弱,在性格心理方面往往表现为自卑、敏感,在行为能力方面往往表现为盲从、平庸,但他们爱好广泛,活泼好动,有自己的特长。因此学校要提供更多的平台给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使他们重新认识自我,肯定自我,在不断尝试中得到锻炼、获得提高,怎样把他们的爱好表现出来,把他们的特长展示出来,最好的办法就是组织开展社团活动,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培养组织活动能力,充分展示个人才艺,使他们对学习、对人生、对前途充满信心。
3.拓宽专业知识,夯实就业基础。结合中职学校的特色,引导学生组织开展与专业、就业、创业相关的社团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进一步拓宽和丰富了专业知识,为实习就业、今后的创业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中职学校有效开展学生社团活动应重视的几个问题:
1.切实保证社团活动场地、设施和经费。中职学校的大部分学生家境比较困难,因此学校除提供必要的社团活动场地和开放实验实训设施外,还要切实保证社团活动必要的经费,用于购置活动设备、耗材及其他支出,努力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吸引更多的学生加入社团组织。
2.加强对社团组织的指导和管理。与高校学生相比,中职学生的活动能力较弱,为有效开展好社团活动,提高学生社团活动的质量,学校必须加强指导和管理工作,由社团自主选择和学校指派相结合确定工作认真、精确业务、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社团指导教师。以校团委为主体建立社团管理组织,加强对社团的过程管理,确保社团活动健康有序地展开,定期组织开展社团活动总结评比工作,表彰优秀社团和优秀指导教师,促进社团工作的全面优化。
3.充分展示社团活动的成果。为增强中职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学校要创造条件帮助社团多种方式积极展示社团活动的成果,如开展综合性的社团文化节、社团单项成果展览等,还可以动用各种展示媒体,全方位介绍社团组织的基本情况和活动成果,如学校网站可以开辟社团活动专栏、宣传窗可以定期组织专版、编印社团活动专刊等,对于成绩突出的社团组织,还可以联系当地的新闻媒体,如电视台、报社等,进行采访报道,进一步扩大社团组织在社会上的知名度,为学生的就业创造更加优越的条件。
4.正确处理好社团活动与主体教育活动的关系。社团活动作为学校整体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既要明确其作用和地位,也要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好社团活动和主体教育活动之间的关系,要避免出现注重社团活动、荒废主体教育的偏面做法,教育学生正确把握好尺度,把在社团活动中培养起来的自信心和成就感迁移到主体教育学习中来,真正发挥社团组织在学校整体教育中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中学;文学社团;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4)10-0056-04
文学社团是语文教学的重要补充,是学生提升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及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出台,中学文学社团建设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笔者自工作以来,一直从事中学文学社团栏目工作,形成了一些思考,并于2013年和东台市实验中学合作申报了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生本的初中文学社团建设研究”。在此过程中,笔者梳理了学界同人撰写的与之相关的研究论文。本文拟从“中学文学社团活动特性与基本内容研究”“中学文学社团与语文教学的关系研究”“中学文学社团对素质教育及学生未来发展的影响研究”和“中学文学社团的推进策略研究”四个方面,对中学文学社团的研究状况进行归纳。
一、中学文学社团活动特性与基本内容研究
(一)中学文学社团活动的特性
有两篇文章对此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邹国春的《校园文学社团建设的四项原则》认为,校园文学社团应遵循四项原则:组织性原则――保障开放性原则――前提活动性原则――根本整体性原则――目的[1]。丁春锁的《语文新课程视野中的文学社团》则指出,“文学社团活动作为语文教学的课外活动的一种形式,具有课外活动的一般特点,又具有其特殊性”,即“主体性”“活动性”“开放性”和“群体性”[2]。其他文章或多或少也有论述,但基本没有超出上述范畴。
(二)中学文学社团活动的基本内容
较为集中地对此进行论述的依然是邹国春的《校园文学社团建设的四项原则》,他认为文学社活动的范围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其基本内容可分为以下几类:1.举办文学讲座2.指导课外阅读,并提出要组织一年一度的文学采风活动,举办文学晚会、辩论会,鼓励学生参加影评、征文比赛[3]。
其他文章则多是以某所特定学校文学社团开展的活动进行概述总结,例如郭志贤的《开辟素质教育的绿地――浅谈中学校园文学社的建设》以该校“俊园文学社”为例,将活动总结为定期编印社刊,每季度举办现场作文竞赛,小记者采访,每学期组织一次课本剧展演,组织系列讲座,走出学校服务社区等[4];杨建秋、沈根元的《加强文学教育,区域性推进中学文学社建设的实践与思考》则以浙江桐乡中学文学社为例,指出文学社活动的基本内容包括“定期或不定期出社刊”“踊跃向外投稿”“向学生推荐不少于10本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等[5]。
二、中学文学社团与语文教学的关系研究
语文教学注重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培养,文学社团要求参与学生充分调动视觉、听觉等,多读多写多说,因而与语文教学形成了密切的联系,是语文教学在课外的重要补充。
邵天伟的《校园文学社团活动与语文教学》一文中指出,文学社团可以巩固和扩大学生在课内所获得的知识,加强语文基本功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可以发挥学生语文方面的爱好和特长,发展学生的个性[6],因而是开展语文课外活动的一种深受学生欢迎、行之有效的好形式。
刘兴华的《文学社团与语文教学的互动》主要探讨了构建高效益的初中文学社团与语文教学的互动模式,认为文学社必须在语文教研组的指导下开展工作,所有语文教师都兼任文学社的辅导教师,语文教学与文学社团活动都要做到“以人为本”,要处理好普及与提高的关系[7]。
潘进福的《文学社――语文教学的良师益友》则指出,文学社是语文先驱者的摇篮,是语文与生活的结晶,是语文素质教育的走向,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是老师与学生情感的桥梁[8],对语文教学有深远的影响。
从这几篇有代表性的文章不难看出,论述者均注意到了文学社团对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影响,认为文学社团是语文教学的有力补充,是语文教学工作者必须关注的方面。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之余,有义务有责任对文学社团建设予以更多重视。
三、中学文学社团对素质教育及学生未来发展的影响研究
(一)心理素质教育功能
赵冰的《校园文学社团活动的素质教育功能》认为,校园文学社团活动能培养学生自信、自强的心理素质,并能逐步积淀成为一种稳定的内在素质[9];丁春锁的《语文新课程视野中的文学社团》认为,文学社的活动是学生自愿参与的,因而他们的积极性很高,在活动中“能较好地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这有助于他们增强信心,重新认识自我”[10];陈光明的《中学生文学社――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则指出,文学社活动能让一些差生发现自己的价值,进而激发起自身的内动力,对学习充满希望和自信,积极向上,改变落后面貌[11]。
(二)创新功能
赵冰的《校园文学社团活动的素质教育功能》认为,开展文学社团活动是实施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学生参观访问、调查采访、听文学讲座鉴赏名著名篇、写作中的字斟句酌等,都激励着创新意识,“学生获得某种成功之后,会体验到创新的欢乐,从而进一步激发起创新意识,并使学生变得敢于创新、善于创新、乐于创新,形成创新习惯”[12];周国正、夏雨娟、夏小娟的《学生社团建设:文化立校的重要载体》则指出,社团是“创新能力体现的文化载体”[13]。
(三)美育功能
李秀明的《校园文学活动的作用及发展对策》指出,校园文学活动具有很强的德育功能和美育功能,在活动中,学生参加文学作品的欣赏、阅读、评论、创作及演出实践,会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陶冶情操,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并且,文学活动本身能给他们提供一个抒感缓和焦虑情绪、转移苦闷心情的手段,让学生看到自己周围环境中就有许多美的事物,崇高的人物,能够真正启发他们对身边现实发生的事件进行思考,从而达到德育和美育之目的[14];赵冰的《校园文学社团活动的素质教育功能》认为,校园文学社团活动具有培养学生审美品格的功能,这种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审美活动过程,能够使学生陶冶情操,净化心灵,逐步地既形成一种审美的能力,又积淀成一种审美的品格素质[15]。
此外,李秀明的《校园文学活动的作用及发展对策》则指出,教师及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学生的作品了解学生的思想情感,应从中提取信息,反省自身存在的不足,以便及时改进[16],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四、中学文学社团的推进策略研究
研究者对中学文学社团推进策略的论述主要集中于以下几点。
(一)争取各方支持
郭志贤的《开辟素质教育的绿地――浅谈中学校园文学社的建设》指出,领导重视是社团的坚强后盾,优化队伍是社团的有力保障[17];邵天伟的《校园文学社团活动与语文教学》提到,文学社要想发展壮大,必须赢得校领导支持,教师群体(特别是同组教师)支持,家长、学生支持,此外,还要争取名家指点[18];王霜玲的《浅探学生文学社组织的指导》认为,配备常务指导老师是提高文学社活动质量的必经途径[19]。
(二)规范组织形式
王霜玲的《浅探学生文学社组织的指导》提出,要办好校园文学社团,首先必须有一个明确的指导思想,只有具有正确的指导思想,文学社团才能不断发展壮大,才能出成果[20];胡秀芳的《中学生社团的现状分析与发展思考》指出,文学社团建设要“规范制度,明确导向”[21];刘兴华的《文学社团与语文教学的互动》认为,文学社要建立一个完整而富有弹性的文学活动体系[22],使文学社活动有章可循;郭志贤的《开辟素质教育的绿地――浅谈中学校园文学社的建设》则提到,规范有序是社团的坚实基础[23]。
(三)丰富活动平台
邵天伟的《校园文学社团活动与语文教学》指出,文学社的活动除举办写作专题讲座、写作欣赏与会诊等常规活动外,还可开展读书心得会、朗诵会、名著(或影视)研讨会、演讲会、名家书法赏析、小品演出、采访、与作家见面等等活动,并争取发表园地[24];刘兴华的《文学社团与语文教学的互动》认为,文学社团活动要注重实践性、综合性、趣味性,要面向生活、面向校园、面向社会,多实践、多动笔,寓教于乐[25]。
(四)培育文学骨干
胡秀芳的《中学生社团的现状分析与发展思考》指出,文学社团不仅要提供学生社团活动的时空,还要对社团骨干加强指导,要创设条件,培养骨干[26];郭志贤的《开辟素质教育的绿地――浅谈中学校园文学社的建设》认为,文学社团要凸显主体,培养骨干,要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展现[27];刘兴华的《文学社团与语文教学的互动》则指出,要充分发挥文学社干部的作用,要定期对他们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工作水平,使其在文学社团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28]。
综上所述,不难发现,学界对中学文学社团的研究,较之以往有了一定程度的推进,除了单篇论文外,也有几篇硕士论文以此为研究对象,例如刘欣荣的《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文学社建设》对文学社团的管理形式、评价方式进行了研究,康辉的《中学文学社团活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策略研究》探讨了文学社团活动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等,但总体而言,研究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是关注度依旧不高,直接以中学文学社团为研究对象的文章只有屈指可数的十几篇,其余多是对高校文学社团或其他种类社团的研究。而在这为数不多的研究文章中,和初中文学社团相关的研究几乎缺失。
二是大多数研究文章或以某校或某一地的文学社团为样本,在对其活动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概括提升,缺乏典型性和普遍意义;或泛泛而谈理论,未能达到一定的高度,导致研究层次不高。这意味着,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方面,大多数研究者还未找到契合点。
三是对文学社团活动的研究还显得不足,活动开发尚缺乏体系性、层次性,从而制约了文学社团相关活动的开展,也影响到了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
四是研究视野还未打开,例如,文学社团与地域文化、校本文化的关联,文学社团的管理、评价、激励机制,文学社团中教师的作用等,都是可以研究而且应该研究的重要课题,但是,相关文章对此几乎未作关注。
以上种种,应该成为未来中学文学社团研究关注的方面。
参考文献:
[1][3]邹国春.校园文学社团建设的四项原则[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2(5).
[2][10]丁春锁.语文新课程视野中的文学社团[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4).
[4][17][23][27]郭志贤.开辟素质教育的绿地――浅谈中学校园文学社的建设[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4(5).
[5]杨建秋,沈根元.加强文学教育,区域性推进中学文学社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教学月刊(中学版),2003(12A).
[6][18][24]邵天伟.校园文学社团活动与语文教学[J].语文教学之友,2008(1).
[7][22][25][28]刘兴华.文学社团与语文教学的互动[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7(7).
[8]潘进福.文学社――语文教学的良师益友[J].教学与管理,2002(5).
[9][12][15]赵冰.校园文学社团活动的素质教育功能[J].中学语文,2001(3).
[11]陈光明.中学生文学社――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1999(6).
[13]周国正,夏雨娟,夏小娟.学生社团建设:文化立校的重要载体[J].思想理论教育(上半月),2005(5).
[14][16]李秀明.校园文学活动的作用及发展对策[J].三明师专学报,1998(1).
书法是中国所特有的一门视觉艺术,它具有语言文字所具有的实用价值,同时也具有审美的艺术价值。两者构成了书法艺术的两重特性。小学书法教育的内容宜采取“放-收-放”三段式安排低、中、高各年级的书法教学内容,技能技巧、基础知识、欣赏三位一体。
一、总体规划
1、 低段学生的书法入门教学
心理学告诉我们,7至8岁儿童的知觉经验是运动感,运动感越强,能吸引儿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培养书法的学习兴趣。以简单,儿童易于掌握的字入手,使他们“写得像”来满足儿童“成就感”。在这一起始阶段,教学宜“放”,引导学生“放得开”,“放开写去”。发挥想象力,激发创造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2、 对中段学生进行严格的技法训练。
中段学生的自我意识感逐渐增强,并能开始意识到自己身体的动作,如手腕的运动,手指的配合等。通过低段的书法训练,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书法技巧,能较稳定地书写,进行严格而正规的激发训练已成为可能而且适时。
3、 尊重学生的主体选择,确定高年级的书法教学内容。
五、六年级学生的自主性更加强,学生对进一步学习书法的趋向已能根据自己的喜好作出自主性的选择。学生表现出浓烈兴趣,形成小学阶段学习书法的第二兴奋期。(第一兴奋期为一年级的入门阶段)。高年级的书法课氛围是宽松和谐的。学生已体验到了书写的情趣,享受到了精神的愉悦,书法的怡情、审美功能得到了完全的展示。
4 、 技能技巧、理论、欣赏三位一体。
书法是一门技巧性较强的艺术,但如果对书法的学习只顾技巧而不及其余,总非学艺之道。所以,我们在小学阶段一开始应十分注重学生书法艺术素质的全面培养。如低年段的书法理论与欣赏以提高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为目的,应以故事性描述为主。中高年级则逐渐指向书法艺术的本质,使学生在自觉或不自觉的学习修养中提高整体的素质。
另外,小学书法教学要注意学以致用。可以教学生进行书法创作,以激发学习兴趣。当然,小学生的书法创作与成人特别是书法家的创作不能相提并论。指导学生进行书法创作要以激励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为主要目的,教师宜多加采用。集字,顾名思义,根据书写内容将字帖中出现过的字集起来,统一到一幅作品中。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将字帖中的字和谐统一起来成一幅作品,另一方面,又要求学生根据字帖上的范例,“集”出字帖上没有的字,为以后的全面创作做准备。
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注重:
1、转变教育观念,形成特色。
【关键词】运动教育课程;提高;学生体质
根据学生体质调研所反映出来的体能素质和心肺功能下降、近视眼患病率增高等现状。提高青少年体质迫在眉睫。我校根据现有的场地设施,创设运动教育校园文化,从而来提升学生身体体质,培养学生终身参与体育运动的意识。
结合场地条件,体育课教学采用单元教学模式,以发展球类运动项目为主,其他运动项目辅助的学校特色。学校以运动教育课程模式为核心,将校园大课间活动一小时、体育课、课外活动、校各项运动会整合,整体推进激发了学生运动的动力源泉,有效提高学生体质健康的实施,从而提高了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让在校的每一位学生都能够运动起来。同时,体育教师要进一步关注新市民的子女,发现他们在体育方面的特长,并给他们搭建展示特长的平台。让他们体会体育带给自己的快乐,同时,能够更加自信。
一、创设运动教育课程环境,激发学生运动兴趣
在运动教育课程中,从七年级以培养学生体育课堂的良好行为和运动兴趣为主,让学生熟悉并掌握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常规标准与要求,培养自觉练习和锻炼的体育行为习惯。八年级着重传授学生并掌握科学锻炼的方法,主要以运动技能为主线,在课堂上,使90%的学生能够掌握一到两项专项技能,让学生在运动中有一技之长,建立了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帮助的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培养了学生终身参与体育运动的意识。九年级主要着眼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有针对性重点突破,以体育中考为目标,围绕体育中考的项目进行各项身体素质的练习。考训结合,以训促考,综合提高学生体育测评应用技能。按照九年级体育中考的教学工作目标,在考前组织了2次模拟考试,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在2015年体育中考平均分达到了39.5分的好成绩,学生们不仅在体育考试中获得自信,而且通过平时的训练也达到了强身健体,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目标。
二、创设校园运动环境,营造学生运动氛围
体育竞赛是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是体育社团的延伸,更是对社团活动成果的检阅。体育竞赛所特有的趣味性、技艺性、对抗性及竞赛结果的不确定性,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所以我校每学年都会开展几次大型的体育活动,参加的学生和老师基本上达到了100%,竞赛内容也基本围绕社团活动对口的项目开展,使得体育竞赛活动更贴近学生的锻炼方向,达到以赛促练的目的。每年的“体育节”、“冬三项”、“篮球联赛”,不仅让学生们展示特长,营造了校园运动氛围,而且,让学生们在运动中交流运动技能,相互学习,相互帮助,从而提高运动技能水平。培养学生意志、促进心理健康与完善人格。最终能让这部分学生提高自信心,较好的融入周围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另外,为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的活动量,学校每周安排了大课间和课外活动。学校做好了大课间、课外活动的安排计划和活动方案,并且完善了考评机制。应尽可能动员每一位学生参与,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出彩的机会;尽量发动学校的教职员工参与,特别是积极动员班主任、“主课”任课教师、校长等对学生有较强影响力的特定人群参与。
三、教学训练一体化,提高学生运动技能
首先,在教学上,①每学年教研组都会制定好教学计划,集体备课组计划,做到每月主题明确,准备充分,提前确定教学内容,以确保每次教研组活动能达到预期的效果。②研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和方法,让学生能够掌握一到两项专业运动技能中的基本技术动作。③通过定期的教研活动,备课,让校际间,教育集团内教师间交流互动,提高了教学质量。④及时总结、认真反思。每一次教研活动后及时写好活动总结,肯定活动的亮点,反思需要改进与提高的问题。
其次,在训练中,发挥运动队的引导示范作用,以点带面,促进学校整体运动水平的提示。学校根据体育教师的专业特长,开设了各类体育运动社团:篮球社团(男、女)、排球社团(男、女)、绳毽社团、武术社团。另外学校组建了篮球队(女)、排球队(男)、绳毽队,武术队。2014年我校还成功申报了常州市足球试点校。这意味着,我校将足球教材纳入到教学中,尝试足球教学,逐步组建校足球训练队,让更多的学生体验足球运动的魅力。
四、创建体育特色学校,提升教研组的竞争力
1.认真组织全校阳光体育大课间、课外体育活动等活动,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的时间与质量。在推进“阳光体育校本化实施”的过程中,强调学生的多元化发展,强化特色创建。根据学校体育教师的专业技能,制定训练计划、训练过程、训练成果、训练成绩等方面,争取创建特色校运动训练队,搞好校内外的竞赛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升学生身体素质。
2.分工合作。教研组应该根据教师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发挥每位教师的作用,也要求教师在互动合作、互补共生中成长。利用团体的力量来促进教师专业素养,提升体育教研组的核心竞争力。
3.好的教研组长。体育教研组长要有高度的事业心与责任性,要协助学校有关部门检查、评价本组教师体育教学工作质量,要以身作则,团结本组教师,合作完成学校体育工作,努力成为名副其实的体育教育的行家,学科的带头人,教学的领衔人。
让学校的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园,让每位学生都能感受运动的乐趣,感受学习的乐趣。体育教育教学是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后较长时间的体育教学实践中必须研究探索如何因地制宜地组织好初中体育教学工作并进一步提升学生体质。
【参考文献】
20xx-20xx学年第一学期少先队工作计划范文1一、指导思想:
以“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的要求和“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以培养少年儿童实践能力”为核心内容,狠抓习惯养成教育,深化青少年思想道德儿童,发挥少先队的特有功能,以体验教育、文明礼仪教育等活动为途径,有计划有创新地开展符合学校实际的、符合少年儿童身心特点的主题教育活动,使少先队员更好地掌握交际能力、学习能力、生活能力,成为幸福生活并能创造幸福的人。
二、工作思路
稳抓常规,追求创新,体验为主,讲求实效。
三、工作目标
(一)坚持“二个加强”,即加强常规管理,加强队伍建设。
(二)加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保持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加强法制、安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四)深化少先队活动,从活动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素质。
四、重点工作
(一)继续加强队员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强化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要求人人会背《规范》、用《规范》,强化学生的礼仪及文明礼貌教育,形成班班争先、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本学期,大队部将加大对出操、升旗、集会纪律的检查力度和执勤学生、教师的管理力度,让出操、升旗、集会纪律真正达到“静、快、齐”;进一步加大课间的监管力度,重点整治学生在教室、走廊和楼梯间从事危险活动,在校园内追跑、打闹,高声喧哗,肆意践踏花草等不文明行为。针对校园里学生的各种不良行为,进行点评,强化良好习惯的养成。
(二)扎实推进少先队基础常规工作。
坚持做好少先队的各项常规工作,促使少先队组织充满活力。坚持软件建设和硬件建设并举,着力加强少先队自身建设,在深化主题教育活动的同时,基础建设得到切实加强,促使自身建设上新台阶。
1.加强班级文化建设,结合本学期的重大节日开展好各项活动,从而提高队员素质。
2.规范每周一升旗仪式。每周一全体师生集中学校大操场,肃立在庄严的五星红旗下,在雄壮的国歌声中聆听热情又精彩的升国旗仪式讲话,使队员受到一次又一次的教育。
3.加强队员常规管理,少先队抓好“文明监督岗”的队伍建设,配合常规检查,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做好值勤记录,及时汇报,对班主任工作进行月考核期末计入“文明班级”和“优秀辅导员”考核依据。以“学生正向习惯”研究为抓手,督促各中队开展好习惯养成的各项活动,探索研究队员习惯养成的有效方法和长效工作机制。
4.推进“一队一展”活动。中队活动是展示队员活动成果的场所,是锻炼队员能力的舞台。要求在辅导员的指导、大队部的培训下,规范队会形式和队活动的程序,明确队活动的各项要求,培养队员才能。
(三)积极深化少先队实践体验活动
以少年儿童为主体,以学校为主阵地,以习惯养成教育为主线,密切联系社会、家庭,开展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1.开展法制安全教育。学校把安全教育贯穿到整个学期,常抓不懈,通过红领巾广播、晨会、队会、讲座、板报等少先队阵地对学生进行法制、交通、消防、卫生、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更多的安全常识、学习自护本领、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规范学生的课间活动,要求学生在校园内不玩危险性的游戏,以杜绝不安全隐患。
2.“雷锋精神伴我行”学雷锋文明活动月。
每个中队组成学雷锋志愿小分队,举行隆重的学雷锋活动启动仪式。少先大队部向全体队员发出倡议,要求队员们从小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以雷锋同志为榜样,严格要求自己,争做新世纪合格的小公民,并要求每位同学至少为社会为学校做一件好事或献爱心活动。
3.感恩系列教育活动。
一个文明懂礼的人,应该懂得感恩。以“三八”妇女节、清明节、母亲节、端午节、父亲节等为契机,开展感恩教育活动,感谢母亲的养育之恩,感谢革命先烈的付出,感谢今天的美好生活。
4.“文明习惯,快乐成长”系列活动。
加强队员的文明礼仪教育,引导队员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良好的道德习惯。
5.开展“辅导员”专题经验交流会。
6.开展队活动方案评比,开展班队活动课的观摩评比。
(四)、家校合力构建互动桥梁。
一、发挥专长,拓宽家长委员会参与学校管理的途径
1、参与学校家委会成员“义课”活动
为了丰富我校课程资源,开阔学生视野,全方面提升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学校继续举行家委会成员“义课”活动,努力构建家庭、社会、学校三位一体教育网络。
2、参与学生常规管理
早晚上学、放学期间,在校门外维持交通秩序,每周安排一次。学校召开一些大型活动时,担当服务志愿者,听从学校安排,提出合理化建议,并能分担一些工作。
3、整合社区教育资源,联系社区、街道、企业,为学生走进社区开展教育活动作联络安排,能做到每周一次。
二、有效组织,找寻家长委员会参与学校管理的方法
1、充分发挥家长学校主渠道作用,组织健全、职责明确,有的放矢地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方法的指导,提高家长对家教重要性的认识,从而提高家教水平,对子女实施科学地家教。
2、充分调动以家委会成员为代表的家长范围内人力资源。通过家长委员会的工作,开发“素质教育进家庭”的多样化家庭教育情境。
3、调动家庭教育的积极因素,依家庭教育的急需与孩子的特点,形成家庭有目标的教育形式,构建成由家、校间必要的互动来培植形成学习型家教平台,各种实践能力锻炼平台,多种品行家教平台等等。
4、家委会配合学校采用“活动月”的方式,开展“家庭教育活动月”的活动,全方位的渗透创新意识、教育方针,促进家庭教育的深入进行。以请家长进校的形式,让家长了解学校教育、教学状况,使家长在了解中熟悉学习学校的课程改革,学生在校学习生活,促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互促进、相互作用。
5、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五)加强社团互动建设
依据小学新课程标准,积极开展“学生社团”进教学的工作,促使全体教师做到人人参与社团建设,人人组织社团活动,人人辅导社团活动,更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激发学生潜能,拓展学生特长,学生个性得到发展,从而使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得到提高,校园生活得到丰富,使学校教育管理再上新台阶。
1、社团必须有规范的社团名称。学生社团的名称应当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得违背校园文明风尚;学生社团名称应与其性质相符,准确反映其特征;学生社团名称中应冠有我校名称。各社团所制订的社团工作计划须报教研组申核,经学校社团领导小组核准后方可进行实施。各社团的培训内容不得与法律法规和校纪校规相抵触。
2、每社团指导老师,由少先队确定。指导老师负责指导社团的一切活动,包括社团的组织、计划、执行、评价、总结等工作。
3、社团活动是教学活动的延伸与重要补充,不得利用上课时间从事社团活动。以校内活动为原则,若要参加校外活动或假日活动,需向社团活动领导小组书面提出书面申请核准。
4、各社团举办大型活动或跨社团活动时,应将活动实施计划向社团活动领导小组提出申请,经核准后实施。并于活动后一周内提出活动报告,送交社团活动领导小组。
5、各社团应配合学校活动提供各项表演节目,并能代表学校参加各项对外比赛。每学期须举行社团成果展示,可采用表演、展览、比赛、联谊以及各社团的特有方式进行。
6、各社团应积极形成完整的档案资料。档案资料(社团全名、指导老师姓名),活动计划、工作总结、成员名单、比赛评价方法等。
(六)扎实开展“美丽校园”工程。
“美丽校园”体现在三个方面: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科学发展的和谐之美、温暖感人的人文之美。通过美丽校园的建设活动,把我校的优良传统与校风进一步发扬光大,创立一个责任引领,师生共同发展,共同成长的平台,使我校办学水平再上台阶。通过建设美丽校园活动,使学校建筑布局合理协调,环境整洁雅致,校园安定有序,人际关系和谐,洋溢着民主公平、诚信友爱、充满活力、人人和谐发展、校内外和谐配合的氛围,促进学校、教师、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把我校真正办成学生喜欢,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美丽校园。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营造美丽的人际环境。教师队伍建设是建设美丽校园的主要因素,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广大教师牢固树立敬业精神、乐业态度,关爱学生,关心同事。增强主人翁意识,能自觉地把自己和学校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提倡宽容、诚信、友善精神,弘扬正气,推崇高尚,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和个人品质素养。提倡友善、沟通和换位思考,营造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为教师创造发展的有利环境,激发教师的内在动力。以尊重人、激励人、关爱人、发展人为前提,为教师智慧和才能的发挥创造机会和条件,营造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创设民主、积极向上的学术气氛,评出身边的师德典型。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美丽的育人环境。坚持以人为本,打造微笑文化。
3.加强各项制度建设,营造美丽的制度环境。行之有效的制度一定要得到切实严格的执行,并辅之以保证措施。制度本身不够完善的,要不断充实完善。制定制度要集思广益,不合理的落后的制度要及时改革、修正;缺乏制度保证的,要认真研究建立起相关的制度。发挥师生主体作用,完善校园法制教育,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学法、懂法、知法、用法,正确运用法律维护学校和自身的合法权益。
4.加强安全健康教育,营造美丽的校园环境。校园平安稳定是建设美丽校园的基础,要严格落实校园安全工作责任制,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及时对校园各个部位进行排查和解决各种隐患。加强对师生安全教育工作,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法制教育,确保师生安全,无违法犯罪事件。树立“以学生为本,安全第一”的思想,注重安全和心理健康教育。
5.加强文明礼仪教育,营造美丽的交流环境。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提高安全、卫生、文明意识,教育学生懂得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具备文明生活的基本素养,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深化“爱卫生、别陋习、强素质、树新风”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建设文明校园。
(七)、开展一系列学生欢迎的少先队活动。
三月份奋发德城----让我们起航
1、收集整理寒假学生实践活动作业
2、举行春季开学典礼
3、各辅导员制定班主任工作计划、填写班主任工作手册相关内容。
文明德城-------让我们做小雷锋
1.开展“学雷锋活动月”活动。
通过“介绍雷锋人物、讲述雷锋故事、观看雷锋电影、学习雷锋精神”等一系列活动,教育队员“为他人、为集体、为社会”为主题做一件好事,培养队员的服务意识,开展“天天雷锋日,人人志愿者”社区服务活动。
一年级:“介绍雷锋人物、讲述雷锋故事、观看雷锋电影、学习雷锋精神”活动。
二年级:“为他人、为集体、为社会”为主题做一件好事。
三年级:开展“天天雷锋日,人人志愿者”社区服务活动。
2.庆祝三八妇女节,“感恩、回报”教育活动。
各中队以“妈妈,真好!”为主题开展活动,要求队员了解自己的妈妈,感受妈妈的爱,并为妈妈做一件事。
3.植树节“人人争当护绿使者”活动。
设计一句护绿提示语,自制一块护绿广告牌,完成一件护绿任务。进行“植树节”教育,各中队开展“我做护绿小使者”绿地认养活动。
一年级:完成一件护绿任务。
二年级:设计一句护绿提示语。
三年级:自制一块护绿广告牌。
四月份美丽德城-------让我们走进春天
1.祭奠革命烈士、瞻仰革命先烈,开展传统节日——“清明节”活动。
开展春游综合实践活动——扫墓,结合“看革命电影,读革命书籍,讲革命故事,开主题班会,学革命精神”开展系列主题活动。
2.“走进春天,享受自然”系列活动。
(1)踏青。组织学生走进岔河锦绣区公园,感受绿意,享受自然的美好。(一、三年级)
(2)赏花。欣赏社区里春日里的植物,拍摄相关图片,也可手绘植物图片。(一、二、三年级)
(3)徒步行走,磨练意志。组织学生徒步到减河湿地公园游学,并展开趣味性活动。(六年级)
3.春季运动会。
五月份幸福德城------让我们学会自护
1.“我是劳动小能手”系列活动。
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开展“我是劳动小能手”教育实践活动。
2.“学会自护”防震应急演练。
了解相关防震防火知识,学会自救自护的办法,进行全校“5.12”防震应急演练。
六月份锦绣德城-------让我们一起过节
1.庆祝国际儿童节系列活动。
2.“快乐六月”表彰活动。评选本学期“校园十佳少年”、“班级五好少年”、“星级少年”。
3.部署少先队暑期工作及《致家长一封信》。
20xx-20xx学年第一学期少先队工作计划范文2一、指导思想
以xx参加“快乐童年、放飞希望”主题队日活动时的讲话为指针,深刻领会党和国家对少年儿童的亲切关怀和殷切希望。以“红领巾相约中国梦”为主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为重点,以少先队活动为载体,在上级的工作精神和学校工作的引领下,有计划地开展符合学校实际的、符合少年儿童身心特点的、丰富多彩的少先队主题实践教育活动,促进我校的少先队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工作重点
(一)深化少先队活动内涵,突出文化教育。
1.倡导德育为先。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全过程,坚持底线教育,全面推进“雏鹰争章”,“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深化爱国主义、国学经典等教育内涵,切实加强少先队员的理想信念和健全人格教育。
2.规范礼仪为重。开展以“文明礼仪伴我成长”为主题的实践活动,深化“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开展文明礼仪规范知识学习竞赛、征文比赛、情景剧表演等形式,将中西文明礼仪教育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之中。
3.提升品味为显。重视升旗仪式的教育过程,把行为内化为孩子的品质。大力开展“国歌、队歌唱起来,队旗飘起来,红领巾戴起来,星星火炬挂起来,鼓号响起来”主题教育活动,在校园内组织比赛,用丰富的少先队活动吸引更多的少先队员参与到学校少先队文化的建设中。
4.少先队课为眼。认真落实每一节少先队课,辅导员要帮助少先队员,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充分发挥少先队员的主人翁意识。
(二)学规范、守规范、优化少先队管理工作 。
1、组织队员认真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通过红领巾广播站、黑板报等多种形式加强教育,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和道德习惯,成为守纪律、有礼貌、有文化的一代新人。
2、加强红领巾监督岗力度,充份发挥队干部积极性,主动性,参与学校管理的主人翁意识,引领少先队员养成良好习惯。通过每周每日的班级评比活动来督促队员养成好习惯。并在每周一国旗下进行小结,颁发流动红旗,强化队员文明礼仪,餐饮之礼规范教育,确保常规工作持之以恒、抓细抓实,使全校形成班班争先、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三)进一步加强少先队自身建设,这是开展好少先队工作的重要保证。
1、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
(1)提倡做学习型辅导员。学习是使每一名辅导员不断进步的唯一途径。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认真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培训工作。
二、要认真学习《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纲要》,明确少先队辅导员在少年儿童每个年龄阶段的具体任务。
三、要读书,学习,提倡辅导员老师写教育随笔,不断提高辅导员的工作水平和能力,培养一支素质优良、精干实效、开拓进取的辅导员 队伍。
(2)努力为辅导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为辅导员的成长与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
2、加强少先队小干部队伍建设。
培养一支有组织有活力的少先队小干部队伍,督导每一天的文明用餐,文明礼仪,学校卫生,充分发挥少先队小干部组织在队的建设及教育课程改革中的重要作用。中队辅导员要学会放手,充分发挥队干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创造性,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少先队员。
(四)进一步深入推进少先队品牌活动,加强少先队工作的氛围
1、扎实推进与落实“雏鹰争章”:
本学期,根据《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纲要》对各年级基础章目的争章要求,和校级活动相结合,争校级雏鹰章,如一年级争“星星火炬章”“好学章”、二年级争“自理章”、“文明章”等。通过各年级开展的争章活动,鼓励少年儿童从日常生活及学习的具体环节入手,通过定章、争章、考章、颁章、护章,不断为自己确立新的目标,发现自己的潜能,看到自己的进步,证明自己的成功。并把争章活动作为少先队员素质发展的评价体系和奖励手段的工作。
2、认真组织“民族精神代代传”活动
本学期结合“中秋节”活动、“10.13”建队日、国庆节、九九重阳节、元旦等几个传统节日和主题活动,以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尊老爱幼、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主题,以丰富多彩的体验教育活动为载体,通过形式多样的学习实践活动,引导少年儿童以少先队中队、小队的组织形式,开展一系列活动,教育引导少年儿童了解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感受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逐步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从小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好全面准备。
(五)拓宽教育途径,培养学生健康成长
1、邀请校外的知识分子给队员做专题讲座,与交警队、环保局、消防队等基地活动结合起来展开走向社会的调查采访活动,扩展少先队员的知识面。
2、密切家校联系,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对学生影响的重要作用,在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的基础上,进一步密切联系,让家长了解学校对学生各方面的教育要求,听取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意见和建议,形成合力,共同把学生教育好。班主任、中队辅导要通过各种形式主动做好家校联系工作。假期做好和社区的联系工作,通过节假日的社区游艺活动,丰富学生生活,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3、认真抓好鼓号队的训练,做到训练有目的、有要求、有纪律。青年号、大鼓、小鼓、大镲、小镲队分别进行训练。力争打造一支一流的鼓号队。
三、具体措施:
9月
制订少先队工作计划
“安全第一课”教育专题活动
新学期校园环境布置
尊师感恩礼仪活动、
“争当好习惯金砖娃”等活动
10月
少先队建队日系列活动
国庆庆祝活动
重阳敬老活动
“红领巾相约中国梦”主题中队活动
11月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开展相关的活动内容。
“11.9”消防日教育活动
12月
纪念12.4全国法制宣传日
12.9爱国学生运动
开展有针对性的主题教育活动开展科技节主题系列活动。
1月
开展“元旦”主题联欢活动,队员间护送祝福
举行闭学式,表彰优秀队员。总结表彰活动
开展寒假少先队七彩假日活动
20xx-20xx学年第一学期少先队工作计划范文3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少先队工作以“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为宗旨,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工作精神和学校工作的引领下,以规范队员的行为习惯,形成和谐的校园文化为核心内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指导,以礼仪教育为主线,以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情感”和“丰富的智慧”为目标,以少先队活动为载体,有计划地开展符合学校实际的、符合少年儿童身心特点的、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把我校的少先队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基本思路:
1.求精:狠抓德育工作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德育工作队伍。
2.求新: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丰富活动,陶冶情操,培养优秀人格,注重德育的实效性。
3.求实:将“礼”教育放在首位,用好礼仪教材。这学期养成5个好习惯,并进行巩固,回访,并与“夺星活动”评比有机结合起来,规范学生文明行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三、具体措施:
(一)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1.引导教师树立“全员育人”,“育人第一”、“时时处处事事育人”的意识。学校通过规章制度,明确每一个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任务,尤其是班级工作中明确任课教师在班集体建设中的职责,让学校的每一个岗位和每一位教师意识到自己的育人任务,并切实承担自己的职责,牢固树立“服务学生、服务家长、服务社会”的意识。
2.每月定期召开一次班主任经验交流会或工作例会促使班主任工作注重实践,注重思考,注重质量,互相启发,深入研究,确定更先进的育人理念,掌握更科学的育人方法。二是积极倡导各班主任自主学习,积极阅读德育专著,及时交流、总结,提高班主任的业务水平。
(二)强化规范养成教育,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
1.抓好养成教育,培养良好行为习惯。
组织学生认真学习贯彻《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在行为规范方面具体做到:不带零食进校园,不带废纸进教室,不扔杂物在场所;同学间团结友爱不追逐打闹;推广礼貌用语与普通话。及时检查反馈,发现问题及时指正。
2.抓好学校常规,创建积极向上校风。
继续抓好一日常规评比工作,加强日常行为习惯的检查监督,提高师生值日质量,对少先队干部的检查进行分工落实,加大检查力度,及时反馈,以检促进。在学校营造“学礼仪,讲文明,懂礼貌”的氛围,打造和谐校园环境。精心准备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小水滴喇叭,努力每次升旗都能使学生受到一次德育教育。
3.抓好心理健康教育,形成健全人格。
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必须重视的重要内容,开展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做好学生心理的疏导,教师要积极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和保证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人文环境。多管齐下,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正常化、规范化,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充分利用日常教育教学主渠道,开展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通过课堂渗透以及教师与学生沟通,交往等,将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落在实处。
(三)以活动为载体,注重体验,提高学生道德素养。
1.结合重大节日和纪念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充分利用重大节日、纪念日,如教师节、中秋节、国庆节、重阳节、“10月13日”建队节等节日,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如开展“教师节”感恩活动,庆“国庆”系列活动,新生入学、入队活动等。
2.结合新校园环境,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利用开学典礼、客人来校参观等重大活动,感谢社会各界人士对油小的关心与支持,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通过活动,培养一批“小记者”,学生能自豪地向客人介绍我们美丽干净的校园。同时,开辟“种植园”,培养学生爱劳动,团结奋进的精神,每班都能种出丰硕的果实。
3.开展各种青少年法律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板报橱窗、校园网等途径宣传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广大少先队员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激发他们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提升少先队员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
4.开展安全教育和自护教育。要把安全教育贯穿到整个学期,常抓不懈,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更多的安全常识,学习自护本领,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规范学生的课间活动,杜绝不安全隐患。
5.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开展弘扬民族精神教育、日常行为规范教育、节能环保教育、食品卫生教育、诚信教育和感恩教育。增强少先队员的荣誉感、责任感,激发爱国热情。通过落实《小学生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用好校本礼仪教材《小水滴的洗礼》,努力把基本的做人与做事的道理转化为少年儿童的内在品质,培养学生爱自然、爱他人、爱自己的情感。
四、具体工作安排:
九月:
1.举行开学典礼暨一年级新生入学仪式。
2.收看《纪念抗战70周年》纪录片。
3.制定班主任工作计划,建立健全少先队组织。
4.队常规教育,继续认真学习《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开展文明礼仪养成教育。
5.学校少先队大队委改选,进行常规考核。
6.以“新学期”为主题,出好第一期黑板报。
7.以“庆祝教师节”为主题,开展活动。
8.各中队建好图书角、植物角。
9.养成“把路走好”的习惯。
十月:
1.加强常规教育。
2.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3.开展“庆国庆”系列活动。以“迎国庆”为主题,更新黑板报。
4.举行新生入队仪式。
5.养成“把饭吃好”的习惯。
6.观摩中队活动。
7.初步建立“小记者”团。
十一月:
1.召开少先队大队干部会议。
2.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活动。
3.开展“感恩”系列活动。以“感恩”为主题,出好更新黑板报。
4.检测学生学习《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情况。
5.养成“把地扫好”的习惯。
十二月:
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2.以“礼仪”为主题,出好更新黑板报。
3.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4.开展自护教育。
5.观摩中队活动。
6.养成“把物放好”的习惯。
7.“唱红歌庆元旦”庆祝活动。
一月:
1.加强常规教育。
2.以“迎元旦”为主题,出好更新黑板报。
3.养成“把字写好”的习惯。
4.做好收集工作和各项活动总结
关键词:职业学校;学业评价;模型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5)11C-0065-03
学生学业评价是教学质量评价的主要内容之一,是依据教育目标,运用恰当、有效的评价方法,系统地收集并分析处理学生的学业信息,并对学生的学业成就进行价值判断。[1]对职业学校学生开展学业评价,可以衡量学生经过学习、训练所获得的知识、技能、能力以及职业素养等方面的学业成就;同时又可把评价结果反馈于教学,达到改进教与学的行为,实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因此,构建科学、有效的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成就评价体系,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文化素质、专业理论素质、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提高,深化职业学校的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职业学校学生学业评价的基本现状
随着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职业学校学生学业评价逐步趋向科学化、多样化,为促进教学改革和学生发展提供了较为有效的手段,但客观上处于改革探索过程中的学业评价活动还存在着诸多方面的不足。
(一)衡量学生学业成就的评价标准尚缺乏
职业教育由于办学层次的多元性,教学内容的复杂性,学生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参差不齐,企业对职业学校毕业生的知识结构、技能结构、能力结构等综合职业素养多样性要求,增加了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成就评价的复杂性,难以制定能够体现职业教育特点和规律,全面、准确反映学生在校期间所获得的知识、技能、能力的综合评价标准,致使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业成就的综合评价几乎处于空白状态,严重影响了职业学校教学质量评价的信度和效度。过度强调“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模式强化了用人单位对职校毕业生评价的主体作用,侧重于学生的在岗表现及操作能力评价,在实质上弱化了职业学校评价的主体地位。实际上,企业评价还存在标准模糊,走过场的现象。
(二)衡量学生学业成就的评价内容较片面
评价内容以学校的学科课程评价为主,通常以学科课程为主的单项评价来衡量学生的学业成就,依附于学校或地区组织的考试,重视主要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的评价,轻视非主要课程评价,忽视德育主题活动、社团活动等隐性课程评价,侧重记忆性知识的考核,忽视与职业素质、实践能力的评价,如职业习惯,案例分析、调查报告、数据信息处理等。片面的评价内容,必然会带来评价结果的失真,失去评价的客观性、公正性和可信度。
(三)衡量学生学业成就的评价方式较传统
职业学校学生学业评价目前尚以“考”为主,通过期中考试、期末考试、技能等级评定等终结性评价测评学生的学业成就;对于平时的学习态度、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技能训练表现等过程性评价,并不受学生和教师重视,或流于形式。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综合素质的活动,如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等缺乏有效的评价手段,或处于空白状态。正是由于评价方式单一,评价手段缺位,造成了评价结果的偏差,难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智能发展和个性心理品质的成长历程。
(四)衡量学生学业成就的评价主体较单一
目前,任课教师基本是评价的唯一主体,缺少学生家长、教学辅助人员、用人单位多方参与的评价,学生处于“被评价”地位,强化了教师的单向性和权威性,弱化了学生的自评和学生间的互评。这种缺失学习主体的评价,显然不能有效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不利于培养学生反思的习惯和能力,难以唤醒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积极参与意识,给学生造成学业成就与己无关的错觉,不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反思习惯,削弱学生对学业成就追求的热情,失去了评价的激励导向功能。
二、职业学校学生学业评价的基本原则
职业学校学生学业评价应立足于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教育教学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所有学生的健康成长,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达成预定的培养目标,成为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科学的学业评价应以引导并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指向。就职业学校学生学业评价而言,应从充分考虑实情,正视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认知水平相对较薄弱的现状,不能一味着重于理论知识的评价,而是要应用多元智力理论,从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学业评价应重点立足于唤醒学生的潜能,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成长,享受成功的喜悦,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通过以评促学,以评促教,促进教师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创新,为进一步探索适合于职业教育特点和规律的教学方式创造条件。
(一)全面性原则。职业学校培养的是具有一定文化素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学习者须具备胜任职业工作岗位的专业能力,在校期间要进行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训练;须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因此,学生的学业评价应该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学业成就。
(二)发展性原则。社会日益注重和需要综合素质高的毕业生。特别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加快推进,促进了职业教育知识观、学习观、育人观的变化,职业学校毕业生不再是就业一条道,具有了自主创业、升学等多样化的选择。对学生的培养不应仅局限于服务就业,还要着眼于学生将来的升学和职业发展,因此,评价须充分体现发展性,除了评价学生的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外,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和个性品质的动态发展。
(三)差异性原则。职业学校学生、群体之间学习基础、认知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同时学生个体之间还存在特定的智能特长的不同,决定了他们在语言表达能力、理论学习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学业评价应正视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群体差异,设计能够体现差异性的评价模型,进行适度灵活的差异性评价,体现个体之间的差异和群体之间的差异。
(四)可操作性原则。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业不仅仅局限于知识、技能等显性内容,还包括能力、态度、职业素养等隐性内容,对评价活动带来了较大困难。因此,在评价的实施过程中,要针对评价的内容性质采用与之相适应的评价方式。对于显性课程的评价方式,可侧重于终结性评价和定量评价,兼顾过程性评价和定性评价。对于隐性课程,可采用非正式化的评价方式,即教师通过与学生在日常教学活动、集体活动的接触、互动过程中,以观察和交流的方式不断地了解学生,进而在有意或无意间对学生所表现的行为、态度进行评价。尽管非正式评价的主观性较大,但便于操作,可以弥补评价中对学生行为习惯、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忽视。这种评价方式同样也适合于顶岗实践单位对学生的评价。
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评价的模型建构
职业学校学生学业评价应立足于科学衡量学生学业成就和促进未来发展,引导学与教的创新,为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科学路径,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导向和激励作用,不断促进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科学确定评价标准
开展学业评价的关键是确定适合于职业学校教学特点和规律的评价标准。
职业学校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是组织开展教学工作,进行教学管理,实现培养目标的主要依据。因此,可依据人才培养方案确定评价的内容和标准。其原因在于人才培养方案是在充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依据国家颁布的专业标准、行业(企业)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即知识结构、能力结构、职业素养、继续学习专业等,以及开设的各类理论课程及要求、技能训练项目及技能等级、社会实践活动等,明确地规定了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要求。
(二)构建“模块化”评价模型
依据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学业评价模型的关键是如何确定评价的内容标准、权重及其评价方式。为便于操作,将评价模型设计成以下四个模块:
模块一:基础理论课程。其中包括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基础平台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选修课程。教师根据各门课程的考试成绩和平时的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进行评定。各门课程所占的权重按照该门课程的课时数或学分数确定。以教师评价为主,学生评价为辅;以终结性评价为主,过程性评价为辅。对于英语、计算机应用等课程,可用等级证书替代考试成绩。
模块二:技能训练课程。主要由技能训练项目组成。教师根据训练项目的完成质量和学生的训练准备、操作规程、合作精神等表现情况进行评定,同时组织学生对训练情况进行自评和互评。所占的权重按照技能训练项目的课时数或学分数确定。
模块三:顶岗实践。所占的权重按照其课时数确定。教师可根据企业对学生的实习鉴定和学生的顶岗实践总结进行评定。为使企业鉴定真实客观,教师要提前与企业沟通,并提供必要的鉴定内容。
模块四:活动项目课程,如社团活动、公益劳动、社会实践等活动项目,采用非正式化的评价方式,教师依据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和学生的活动总结进行评价。所占的权重按照活动的时间折算成课时数确定。
以上四个模块中所包含的课程(活动项目)的权重都按照该课程(活动项目)的教学课时数占总课时数的比例确定,四个模块的成绩总和即为学生的课程考核结果。对于不同的专门化方向,其知识、技能、能力要求不完全相同,开设的课程(活动项目)、实践活动也不尽相同,可按照上述模型分别进行评定。职业(执业)资格证书属于职业学校毕业生必备条件,可不列入评价内容。
应用该模型可以对职业中专、五年制高职等不同层次的学生处在不同学习阶段的学业成就进行评价。以职业中专为例,若选定的总课时数为三年学习期间总的课时数,则四个模块的总和即为三年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业成就;若选择半个学期的总课时数,则四个模块的总和即为这半个学期的学业成就。借助计算机进行统计,可以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业情况,也便于教师给学生有针对性地提出发展性建议,促进学生的成长。
参考文献:
[1]林安全,梁成艾,陈群.关于重庆市中职生学业评价现状之调查报告[J].职教论坛,2011(1).
An Analysis of Vocational Students' Academic Evaluation Model
ZHOU Xin-hua
(Nanjing Vocational Education (Adult) Teaching Research Office, Nanjing 210018, Jiangsu Province)